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书信稿件

冬天的诗词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39

冬天的诗词

冬天的诗词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1038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3分钟,共有222位用户关注,25人点赞!

冬天的诗词,如同冬天的雪,轻灵、飘逸。折三两枝梅,轻吟四五句诗,于空灵的景园里逍遥,这时如果再添一壶暖酒,就十分的惬意了。遥望,远山美景,氤氲薄烟,轻雾缭绕,观近水,浅凉清润,纤纤如黛。

或许,银装素裹的季节里只有心的温暖,才可以消融秋的落寞,延续夏的激情,等待春的心香。该如何在寒冷的风中描画江南的娟秀,北方的明朗。是用阳光的颜色,还是山水的韵律,应该是用女子幽深的眼神,如梦的轻盈,美丽的身影,还有善解人意的柔情来写意吧!缱绻如一朵暖色的云,飘荡在心空里,凝结晶莹剔透如璀璨银河样的洁白雪瓣,纷飞一季梅香傲骨。

温香软语的娇媚是女人特有的风情,字里行间的柔弱却是檀烟里的芬芳,让你不经意间迷上那一缕细腻,陶醉于浪漫的情怀。仿佛置身于梦幻中牵住纤柔的手,感受着春风化雨的关爱,如同捧一朵梅花儿,小心翼翼,轻轻快乐着,静静温暖着。

暮色苍笼的时刻渐渐到来,时间趟过春夏秋的沧海,远去了雁语莺鸣。行吟之间,悠远安心的只有月色里的世界。窗外,疏影渐远,灯花摇曳,走进谁温婉的语句中,品味真真切切的关怀,品味暖意融融的心香。

女人的天性更接近自然,感性的心,会轻易的把自己跟眼泪合二为一。如同曹雪芹的黛玉葬花一样给花朵建立一个坟吧!美丽对于女人来说好像重若生命,这很让我们男士们疑惑不解,礼教和社会已经非常宽容的如今,女人的地位彻底遮天蔽日的打破传统思维了。

女驯中云:穿衣裳旧如新,凡笑语莫高声,夫君话要顺应,坐起时要端正,客进门要缓行,见生人急转身……等等,实在是让人无语,不过对里面涉及的淑范雅致却还是颇为欣赏。风骚源于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离骚》,后人用来代称文坛上居于某方面杰出的领军人物叫独领风骚。现在被普遍的挪用于举止轻佻,行为放荡的女子身上,本是大雅的词汇变成了大俗,可见雅俗共赏的魅力。

女人不一定体态玲珑;也不一定柔情似水;但是一定要有内涵和气质。古代的才女常用精致的词语,携梅兰入诗做画,携竹菊填词行楷,清净脱俗,心若飘云。令才子们趋之若鹜,不念今夕何夕,也忘记了朝朝暮暮。许我只是一粒小小的尘埃,对光华喃喃心语,不情愿卑微地飘落,只愿相守随风化蝶。

是谁的目光,点亮了黑夜的星;是谁的微笑,深藏了春天的情。这般温柔亲切的是谁?是你吗?冬天里的精灵。

我知道这个季节,是纯净、坚韧的季节。有梅香、有月华、有诗、有词;有澄澈的温柔,有缠绵的热情;有你,有我,整个冬天,终将会多姿多彩起来。

无语地感谢,默默地祈祷,这个冬天的这片纯白,带来了童话世界里圣诞老人的祝福。

冬天的诗词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49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263位用户关注,53人点赞!

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市戏剧家协会和北京市曲剧团承办的“北京曲剧经典剧目展演论坛”近期在京举行,近二十位戏剧领域的专家参加了论坛。专家们以国庆节前在长安大戏院举行的“北京曲剧优秀演出季”的剧目为出发点,从北京曲剧的编剧、导演、作曲、表演、舞台美术、历史发展、剧种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还探讨了北京曲剧与北京文化的关系等问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具有鲜明京味儿特色的北京曲剧是北京文化的重要部分。据悉,北京戏剧家协会和北京市曲剧团将对此研讨会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相关文章还将集结成册。北京市文联表示,今后将更多承担起保护、发展、传承中国戏曲艺术的责任,特别是对北京地方戏曲提供更多服务。(一欣)

林记杲《农家喜事多》重庆夺冠

近日,由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等主办的第二届重庆綦江农民版画节在重庆綦江举行,44个中国“画乡”和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的600多幅精品一起亮相。由河北辛集选送的多幅作品获奖,其中青年画家林记杲的作品《农家喜事多》在版画节主题展览“中国画乡绘画精品展”中荣获一等奖。

林记杲毕业于河北师大美术系,现为国家二级美术师,河北省美协会员。他自幼随其父、著名画家林振声习画,打下了扎实的传统绘画基础,同时又注意吸收当代美术界新的观念和技巧,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其作品清新自然,生活气息浓郁,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展览并获奖。(辛文)

伊春着力开发冰雪游资源

为搅热冬季旅游市场,“中国林都”黑龙江省伊春市今年重点推出了三条冬季冰雪旅游精品线路,让游客观林海雪原、赏林海雾凇、看林海奇石、住林海人家。

伊春市地处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林区腹地,享有“中国林都”“红松故乡”的美誉,这里冬季雪玉冰清,尽显北国特色风光。利用这一资源优势,伊春市大力开发了山地滑雪、越野滑雪、狗拉爬犁、雪地摩托和冰雕大赛等多种冰雪体验活动。今年冬季,伊春市旅游部门精心设计了以小兴安岭恐龙博物馆、汤旺河国家公园、五营国家森林公园、梅花山滑雪场、狩猎场等为主;以五营国家森林公园、红星火山地质景区、梅花山滑雪场、狩猎场等为主;以铁力日月峡滑雪场、桃山国际狩猎场、哈尔滨东北虎林园、哈尔滨中央大街等为主的三条冬季冰雪游精品线路,并出台了《招徕国内外游客奖励方案》,对组团游伊春的团体或个人进行奖励。(辛文)

蝶扇华服寄寓传统文化

11月2日晚,时尚界的目光齐聚北京饭店金色大厅:中国著名时尚奢侈品品牌ne・tiger以璀璨的开幕大秀照亮中国国际时装周。

“蝶扇・缘”ne・tiger2010高级定制会,延续了2007“凤”、2008“锦绣国色 华夏礼服”、2009“国色天香 华服大典”的华服神韵,继发掘“寸锦寸金”的云锦、精妙卓绝的四大名绣与“织中之圣”的缂丝等国宝级织造工艺后,又创新推出结绳绝艺,使得图案花纹如同立体雕刻般呈现,赋予华服更为丰富的层次美。在结绳的材质上,ne・tiger不惜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培育出“珍品辑里湖丝”――自明清时已名满天下,专供织造皇帝御服。上古时期的人们曾留下“结绳记事”的历史记忆,ne・tiger的华服结绳绝艺,重温了这一段古老美丽的传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ne・tiger重塑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首次推出华服男装,实现了品牌史上的第八次“开创”。(华文)

迷情威尼斯――皮尔・卡丹2010春夏时装

宁静的水面、飞扬的音符、浪漫的贡多拉、绚丽的时尚服饰……近日,皮尔・卡丹2010春夏时装会在北京红领巾公园举行。夜色下,少儿管弦乐队在湖中搭建的平台上演奏着意大利电影音乐大师nino rota的经典音乐;会的t台从水中延伸至湖中央的小岛,模特们穿越树林,沿着岛上的弯曲小路缓缓步行至t台,展示了160套轻薄、多彩的皮尔・卡丹最新春夏服饰。

此季服装设计灵感来自于水城威尼斯,在经典的“卡丹元素”影响下,创造出了全新的意式风貌。柔和的灰色、烟粉色系与明亮的锆蓝色、玫红色相对比,绚丽的色彩成了皮尔・卡丹此季服装的一大亮点,即使是相同的款式设计,也反映出别样的风情。几何图形的广泛运用秉承一如既往的卡丹风格,但在图形的选择上,菱形成了本季服装绝对的主角。皮尔・卡丹中国首席代表方方介绍,菱形元素的灵感来自于威尼斯随处可见的彩色碎块拼接玻璃,把这种元素抽象为菱形彩色拼接图案运用到设计之中,这是威尼斯风情在此季服装中的一个独特体现。另外,在设计中,“绿,白,红”的意式经典色调也以一种更抽象和现代的手法来进行诠释。你能在女装的长衫、裙装上看到色彩更加柔和的“绿、白、红”三色,它们以皮尔・卡丹经典的菱形方块组合成富有变化的图案;也能在男士夹克的袖口、领口、裤兜等细节处看到条纹式样的三色组合。还值得一提的是,本季皮尔・卡丹重新演绎了海魂衫,如同威尼斯大海深浅不一的蓝色,以粗细多变的条纹组合在长袖t恤等基本款中,表现出的强烈几何感。

一场秀带来的不仅仅是威尼斯式的轻松愉悦,也是皮尔・卡丹在挖掘世界各地文化后,为大家呈现出的关于享受生活的快乐。正如方方所说:“威尼斯的生活是轻松悠闲的,此季卡丹服饰想呈现给大家的,就是一种自由、快乐、轻松的感觉。”(闻欣)

《诗词与诗论》和《吴开晋诗文选集》等近日出版

著名诗人、评论家郑伯农和吴开晋近日分别出版个人诗文合集,在诗歌界引起极大关注。

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诗词与诗论》共收入郑伯农先生近300首诗词和近30篇诗词理论评论文章,其中诗词作品内容涉及社会生活诸多领域,直抒胸臆,凝练大气;评论文章从不同角度评价了诗词领域名家与新人之作;理论文章从学术角度出发,梳理诗词现象,探寻诗词发展源流,论述诗词发展的艺术规律。

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四卷本《吴开晋诗文选集》除收入吴开晋先生部分散文之外,大多数是诗歌和诗论。先生的诗歌情真辞美,自成一格。而其诗论诗评则更是为人称道。先生持论公允客观,不仅有宏阔的眼光和前瞻性,而且具有独到的美学理想、诗学观以及细致入微的文本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呈现出一种整体性结构诗学的倾向。(闻讯)

又讯 江苏省文学评论家、二级作家王美春的文学评论集《与缪斯对话》于2009年10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这本22万字的文学评论集所收文学评论大都系新作,分上编与下编。上编为古典诗词评论,下编为当代文学评论。全书行文活泼,发前人所未发,颇值一读。(王金霞)

太空漫步航天展将在邕举行

12月12日至27日,“2009飞天壮歌――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将在南宁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届时,游客将有机会一睹翟志刚等神七航天员的风采。

冬天的诗词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10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65位用户关注,21人点赞!

梅花的美在于凌寒脱俗的本性。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元代诗人王冕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梅花的美在于未动意先香。宋代人陆游在《卜算子・咏梅》里如此诠释:“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超越了生命的花季,梅属于冬天,却用火的青春与生命,向人们展示出春意里的情怀;梅花的美还在于形韵凝神质。“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苏轼笔下的《红梅》通过几个对比就将它的神韵一览无遗的反衬出来。

如果说雪是冬天的精灵,那么梅就是冬天的风骨。在诗人的笔下梅和雪往往相携出场,点缀着季节的意境。“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冬天因梅与雪的相依相伴,少了几许孤寂和冷清,而多了几许画意。同样是宋代诗人卢梅坡《雪梅》的另一首写道:'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寥寥几笔就将雪和梅的特性勾勒得淋漓尽致,梅风雪韵里的浓与淡,被一个“逊”一个“输”描得入木三分,又高雅脱俗,成就了冬季里最经典的颜色。

梅花是人间的使者,是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它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 赏梅,写梅,画梅, 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梅花在王维的笔下演化成了故乡的象征、乡愁的载体。“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此诗的典故说的是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人,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丢官弃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为的就是一睹梅的芳容。“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这是宋代王淇写的一首咏梅诗,通过对梅花特点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志趣。诗中提到的林和靖即林逋,后人称为和靖先生,北宋初年著名隐逸诗人。 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他《山园小梅》诗作里的“众芳摇落独喧艳,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咏梅的传世诗句。至于辛弃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临江仙・探梅》),陈亮“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的诗句,更是遗貌取神的感概之吟。酝酿了整整一个冬季,穿越风,穿越雪,穿越严寒。梅用傲骨让短暂的花季成为永恒的仰视,从而征服了无数文人骚客的笔和心。

冬天的诗词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77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78位用户关注,54人点赞!

雪景是北方的冬天必不可少的美景。韩愈曾说“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漫天飞舞的雪花,从天上轻轻飘扬下来,天地万物,银装素裹,那景致壮丽无比。这个时候是一定要去赏雪的,在“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的雪花中徜徉,仿佛置身于一个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里,让人流连忘返。徜徉在这样的美景中,你会发现,洁白的雪花比起百媚千娇的鲜花更有一种灵动之美。

冬季提到花儿,我们会情不自禁的想起那些在冰天雪地中傲然怒放的梅花。在百花凋零的严冬时节,她宛如不畏尘间寒冷的仙女,在山岭坡间,在冰天雪地中,尽情展示着她的绚烂和美丽。那浓郁的香气更是让人心旷神怡。而梅与雪在诗人的笔下仿若双生花,有我即有她!譬如许浑的“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还有张谓的“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都表达出冬日里赏梅那股悠然的韵味来。

在南方的冬天,没有刺骨的北风,也很少下雪。不过,早晨会下一层霜雾,潮湿的雾气像是在提醒人们:“哦,这是冬天!”可是用不了多久,和煦的太阳光就会穿透霜雾,照在大地上,世界变得清亮起来。山水都在太阳光下晒太阳,人们也会来到院子里或是大街上,享受这温暖安适的好时光。行走在这样的冬日里,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著名诗人白居易那一首寄情山水的名作《早冬》:“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分明是萧瑟的早冬,在诗人眼里,却犹如春天一般可爱。“寒霜轻薄,劲草萎翠,暖阳和煦,沙尘绵软,树叶泛黄宛如新绽的嫩芽,洁白的樱花迎风怒放,”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副“似春华”的美丽画卷,在我们眼前缓缓展开来。在那个日暖霜轻的冬日里,我们随着白居易一起畅游在那片金黄灿烂,弥漫着樱花香气的树林里,该是怎样一种如梦如幻的风情!置身于这样的景致里,你还敢说冬天不美吗?

冬天的诗词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71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02位用户关注,23人点赞!

一、合理安排学习内容

1.由易到难

从一些内容浅易,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的古诗入手,指导学生诵读。例如,《小儿垂钓》《池上》等,这些诗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且活泼有趣,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学习古诗并不是很难,还很有意思,从而避免产生学习古诗的畏难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再由易到难。

2.以点带面

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点”,辐射与之相关的语言材料,形成学习的“面”。以作者为“点”,当教材中出现某个诗人的作品时,要引导学生以这个诗人为专题,收集他所写的诗词,或者由教师收集推荐给学生。如学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就推荐《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经过整理对比就会发现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属于豪放派。如此这样,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诗中有画,李清照的婉约含蓄……学生自会了然于胸。这样,学生在大量诗句的体验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以题材为“点”,对于学生学习的古诗,教师可引导学生与其他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古诗联系起来诵读。以时间为“点”,是根据古诗词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它能让学生结合所处的季节特点,更好地理解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从而达到增强学习兴趣的效果。例如,春天里可以推荐《早春》《春江花月夜》……,夏天就推荐《夏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秋天推荐《秋浦歌》《秋思》……,冬天就推荐《冬景》《江雪》……。学生们赏析背诵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寂静的冬,更能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二、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古诗词学有帮助,学无定法,但贵在有法。教学诗词时,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以求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灵活学习诗词,有效积累运用。

1.熟读成诵法

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如,学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首先是指导学生反复地读,读出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诗画结合法

有的教材中配有插图,就可以利用这一资源进行诗画对照。如教学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教师问:贾岛风尘仆仆地来寻找隐者,在松树下遇到了隐者的童子,他们会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诗句的内容,发挥想象,把贾岛的语言神态以及由“满怀希望――失望――燃起一线希望――彻底失望”的心理描述得生动传神,这样的诗画对照必然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句,体会意境,从而培养鉴赏能力。还有些诗词没有插图,却能给人以诗中有画的感觉。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根据理解,发挥想象,把诗词所蕴含的图景用画笔表现出来,学生定会异常兴奋,异常投入。

3.体裁互换法

诗词语言精练,一个故事或一幅画就凝聚在这几十个字中,可谓字字珠玑。因此翻译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简单的翻译是枯燥的,学生也很难进入意境,所以不妨对古诗词进行体裁的改变,让学生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把诗词所描写的内容再现成现代版的故事或写景的美文,再对照原诗词进行对照品读。学生也就能突破看似狭窄的语言空间,得到另一番美的享受、美的熏陶。这学期我让学生将所学的《寻隐者不遇》改写成故事,好多学生将故事写得引人入胜,就连平时作文不怎么样的学生也写得绘声绘色。

4.名句吸引法

名句是诗词的亮点。往往在教学一首诗词时,若问学生最欣赏哪句诗,他们往往能答出名句来。于是我们就可以由名句入手,从而拉动学生对全诗的欣赏感悟。

以上种种,都是为了引领学生体会古典诗词的语言美、音韵美、情趣美、意境美,从而促进学生在美的熏陶感染中获得知识上的丰富和精神上的成长。

三、有效督查,激励促进

为了促进学生的诗词积累,教师要通过考查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外力,否则,积累容易流于形式,达不到效果。

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摘抄,对学生的积累态度有一个主观评价,我通常采用星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背诵考查主要由小组长把关,每背诵一首诗得一颗星。当星星累计到一定程度,就定级为“诗人”“诗圣”“诗仙”。为此,我设计一张评价表,记录学生得星的情况。记录、评估的工作主要由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组长负责,教师监督、指导。

冬天的诗词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94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43位用户关注,50人点赞!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在古时有不少别称,有的称“南至”,因冬至日太阳行至最南而得名,如《左传。僖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注:“周正月,今十一月。冬至之日,日南极”)有的称“短至”,因冬至日白天最短而得名。《礼记・月令》:“是月也,日短至。”有的称“长日”,因冬至后,白天变长而得名,《礼记。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有的称“严节”,如梁元帝《纂要》:“冬日玄英……节曰严节。”有的称“亚岁”,古代过冬至节其隆重仅次于过年,故称,如曹植《冬至献履袜颂表》:“亚岁迎祥,履长纳庆。”有的称“一阳生”,冬至后始生阳气,故称。唐代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诗:“远信初逢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有的称“书云”,宋元时用书云代称“冬至”。有的称“冬节”,《南齐书・武陵昭王哗传》:“冬节问讯,诸王皆出,哗独后来。”

冬至作为节令,由来已久。周代以十一月为“正”,冬至前一日为岁终。秦沿其制,以冬至为岁首。到了汉代,以冬至为“冬节”,称为“日至”,官场要举行贺节之仪,谓之“贺冬”,并且放假休息。魏晋时,冬至被称为“亚岁”,人们把这个节日看得和“岁首”一般重要,民间在这天要对父母尊长拜节。唐宋仍循旧俗,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中如此描写汴京人过冬至节的:“十一月冬至,京9币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飨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描述了杭州冬至情况:“大抵杭都风俗,举行典礼,四方则之为师,最是冬至岁节,十庶所重,如馈送节仪,乃举杯相庆……”可见当时人们十分看重冬至节。

冬至不仅在民间得到重视,也引起了文人墨客的高哦低吟,留下了不少诗句。唐代白居易的《冬至宿杨梅馆》诗:“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邯郸冬至》诗:“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在这两首诗中,流露了远方游子在冬至节时对故土和家人的殷殷思乡之情。唐代杜甫的《冬至》诗:“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无不勾起对当时诗人所处困境的同情。而杜甫的另一首《小至》诗:“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则让人们看到了充满希望的春天。

冬天的诗词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42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85位用户关注,57人点赞!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关于故乡事、故乡情的文章着实不少,《乡土情结》的作者柯灵却巧妙地开篇引用此诗作为情感铺垫,简洁地将“我”的感情、心理等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其实是很节俭的笔法,而诗人的感情却表现得格外含蓄、浓烈、深厚。正文中又引用了宋之问的“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游子久别返家的忐忑复杂心情;引用崔颢诗句“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用一个娇憨天真的船家女的搭讪来表现人们普遍而深厚的思乡情结。而后文引用的诗歌又升华了一种超越思乡情结的爱国情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等诗句。乡土乡情,古人今人、圣人凡人,均魂牵如此!

如此美的古诗词意境,使本就美妙的散文内容和作者情感更显雍容典雅、意蕴丰厚。

古诗词在散文中的串烧引用,能增添文章的美感,使读者获得美的享受。教学中,教师不妨先把古诗词提取出来,利用学生喜欢的多媒体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朗诵感知,讨论鉴赏,教师则适度点其精妙,借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阅读鉴赏能力。教学现代文时,适当一些古诗词,能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补充要精当自然,要利于理解文本情感,可以在导入新课时设置,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穿插。如教学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时,可以补充蒋捷的《听雨》拓展阅读:“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由少年、壮年再到晚年,以听雨为线,寥寥几笔写出了对人生、岁月不寻常的观感。还可借助歌曲来营造氛围,如听《明月几时有》感受苏轼被贬后忧伤和旷达心绪的交织,听《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理解李煜亡国后难言的痛楚……

一些重要的散文表现手法和古诗词表现手法是相通的,可以同步精要列举古诗例句来学习和理解。韩少功《我心归去》中第五段写道:“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象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作者思家的情景,让人心生感动。这里,“想象”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功不可没。这和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的想象有异曲同工之妙:“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诗人从家人着想,想象家人深夜未眠,灯前说着远行人。这一拓展比较,可获得举一反三之效,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课下作业设置可以再来个联结拓展:请找出并赏析杜甫《月夜》中运用想象技巧的句子,“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想象妻子的思亲之景,由此把自己的思念之情抒发得一览无余,愈加深刻。

在散文教学中融合古诗词的学习,好处自然还有很多:化难为易,巧学怡趣。如开创浪漫主义诗风的屈原写作《离骚》的时代,距离我们比较久远,对于学生字面障碍特别多,学生也就没有了阅读下去的欲望。如果灵活引用穿插,在其他文体教学中引用屈原名句并精要讲解,是一种化整为零的有效教学法。教师还要善于预设。韦庄的“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诗句在苏教语文必修一课本上出现过两次,而两次用以表现的主题大不相同,一为思乡苦,一为不舍情,学生在理解时肯定有纠结和困惑。有效引导学生多维度理解鉴赏,即可拓展其视野和想象力,使学生养成见疑不避、迎难而上的探究精神,解决古诗词学习难的问题。

冬天的诗词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16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182位用户关注,55人点赞!

“冬”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绺可挂的丝头,丝的两端有小圈,意为丝的末端打了结疙瘩,表示丝已用完,到了尽头,即“终”字(见下图)。

以此表示结束、完成的意思。这个字的产生,说明我国已进入农业社会且已有了蚕桑缫丝业了。后来“冬”字引申指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节,为了跟原先表示完成、结束的意义有区别,于是分化为两个字:一个添加“”旁,这就是现代汉字表示结束义的“终”字;另一个是添加“冫”,即冰的部首,成“冬”字(见下图)。

可见“冬”和“终”古代同义同源,在商周甲骨文卜辞里都将“冬”作“终”字用。后来丝两端的疙瘩已从轮廓化的两圈实化为两个圆点。在有的钟鼎文(如金文)里已完全线条化了,把两个圆点连成一体而变为“一”,成了古文“终”字的最终形体。当字义引申指一年中终结的季节(亦指缫丝的季节)时,这个字的外部,幻变像“天如穹庐,笼盖四野”的天幕,而“天幕”之下有一横,仿佛将太阳关闭在里面。这很有意思,因为时序一到十月以后,太阳便较少露面,光照短,天上灰蒙蒙的,像已把“日”封闭,寒凝大地,这就已到了冬季,一年将尽了。于是,想象力丰富的祖先,便攫取了这种自然景观,用会意法来创造了这个“冬”字,继而又在下面添加形符“”。“”是冰的古字,如冰凌的样子。这样原来上部表示终结意义的字,讹变为“夂”,反成了“冬”字的声符。

“冬”字从“”,故本义是寒冷,又跟“夂”(终)有意义上的关联,所以这个字后来渐渐失去跟缫丝的联系,单一指称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名,表示寒冷的冬天。冬天虽然酷冷,但给人以希望,因此,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曾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不过在中国,上古只分春和秋两季。随着中原天气的变化,出现分明的四季,但那是后来的事。夏商周后,人们开始把阴历10月至12月称为“冬”。从此在中国人内心深处,对四季各有赞美之词: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雪是冬天的象征,即使是寒冷的冬天,洁白的雪也总给人以美好的想象。

冬尽年开,迎来美丽的春天,我国唐宋时期许多诗人为冬天的思念留下了许多充满向往的优美诗句,给人思亲的情愫和面对寒松、瑞雪生发的无限相思,例如: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陆游《秋日郊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人啊,本来是生态环境的感情物,一年四季在人们的内心世界,总有一种爱的激荡:春花烂漫,春情萌发,所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诗经》开篇《关雎》最为动人的情爱吟唱。夏日消融,桃花盛放,正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以《桃夭》隐喻男女之间情深意长,男有室,女有家。秋高气爽,秋水望穿,最相思是爱人的倩影,可望而不可即。《蒹葭》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意刻画无限惆怅。冬雪霏霏,冬阳和煦,是爱的憧憬和梦想:“北风其凉,雨雪其。惠而好我,携手同行。”这是《诗经・邶风》中《北风》给相爱者的启示。冬天是寒冷的,但是热恋的情侣心中永远是温暖的。

冬天到了,不见夏日的满山滴翠,不见秋季的遍地红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大雪压翠竹,虽弯不失节;飞雪迎红梅,人间春意在。松、竹、梅被中国人誉为“岁寒三友”,它们的这种刚正不阿、坚贞不屈、乐观通达的精神成为鼓舞人们奋发振作的动力。在寒冻的冬日里,岁寒三友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数千年,终于迎来了繁荣和谐的春天。

【中西文化漫谈】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有一个名句:when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用疑问句来启示人们对未来的渴望。我们突然想起这句诗,并非因为冬天真的要到来了,也不是有了一丝冬天的感觉,而是觉得一年四季,周而复始,联结着自己心境,感受人生的因果轮回、阴阳转换的自然规律。春天羞涩地带走鲜花,夏天狂热地漫卷风暴,秋天把树叶全都吹落,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冬天呢,使我想起美国歌手tori amos(多莉艾莫丝)的《winter》:

snow can wait,

雪花可以等一等,

i forgot my mittens.

我忘了戴手套。

wipe my nose,

擦擦鼻子,

get my new boots on.

穿上新棉靴。

i get a little warm in my heart,when i think of winter.

一想到冬天,心里就会感到一阵温暖。

i put my hands in my father's glove,

我戴上父亲的手套。

i run off,

我跑开了,

where the drifts get deeper.

雪越积越厚。

sleeping beauty trips me with a frown.

睡美人皱皱眉,把我绊倒了。

i hear a voice:

我听见有个声音说,

“you must learn to stand up.

“你必须学会站起来,

for yourself.

为你自己。

'cause i can't always be around.”

因为我不能总在你身边。”

he says when you're gonna make up your mind?

他说,你何时才能下定决心?

when you're gonna love you as much as i do?

你何时能像我爱你那样爱你自己?

when you're gonna make up your mind?

你何时才能下定决心?

'cause things are gonna change so fast.

因为这世界变化太快。

all the white horses are still in bed,

冬天还没有到来,

i tell you that i'll always want you near,

我告诉你我想让你永远在我身边,

you say that things change, my dear.

你说,世事无常,亲爱的。

boys get discovered,

男孩子们又开始活跃起来,

as winter melts,

冬雪化去,

flowers competing for the sun.

鲜花苦争春。

years go by,

年复一年,

and i'm here still waiting,

我还在等待,

withering where some snowman was...

等待着那个雪人……

冬天的诗词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89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12位用户关注,27人点赞!

其一,此注与诗中时令相悖。如果“忍冬”是“忍受冬寒”之意的话,那么它的语境当指向冬季,但“忍冬”所在的诗节显然是春季。且看原文:“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跟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原文写得一清二楚:雨是“四月的客人”,且带来“春的洗礼”;雨呼唤儿童们跟着它走,踩着它“脚步的拍子”,“踩田圃的泥土”,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既然雨呼唤儿童们跟它在“走”了,在“踩”了,在“看”了,那么雨所言之境不就是春季么?不就是“四月”么?这样,“新苗”何谈“忍受冬寒”!

其二,此注与诗的明快不谐。《雨说》的副标题“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表明这是写给儿童们的诗。从《雨说》的写作背景和主题思想来看,诗人郑愁予要表达对在中国大地上生活的儿童们(中国的未来)的爱意和祝福。无论是读者立场,还是情感载体,都要求诗的语言必须清新明快,晓畅活泼。而《雨说》的语言正符合这样的特点。如果“忍冬”注解为“忍受冬寒”的话,那么“忍冬”就成了一个组合生硬的短语,一个意义晦涩的短语,破坏了全诗的美感。不妨试作比较,同是表达“忍受冬寒”,是“忍冬”明快,还是“耐寒”明快?不容置疑,“忍冬”不如“耐寒”。瞧,“穿上这件衣服较忍冬”,“穿上这件衣服较耐寒”,前者有如梦呓,后者才是常言。

“忍冬”到底该作何解释呢?笔者以为,“忍冬”在诗中并非动宾短语“忍受冬寒”的缩略,而是专有名词,“金银花”的别称。

《辞海》“忍冬”词条解释说:“忍冬,亦称‘金银花’、‘二花’。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百度百科上也说:“‘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

忍冬作为植物,其习性如何呢?笔者访问本地的忍冬种植者得知:忍冬喜阳,耐阴,耐寒性强,也耐干旱和水湿,每年春夏两次发梢;繁殖方式有二,一是四月播种,二是雨季扦插。

再看《雨说》原文,“四月”,雨季来临而“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真是和生活分毫不差。其实,诗人们以“忍冬”入诗,并不少见。例如波兰当代诗人米沃什在《礼物》中写道:“如此幸福的一天/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蜂鸟停在忍冬花上/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拥有。”

冬天的诗词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91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296位用户关注,51人点赞!

彰显诗词的特质

古诗词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诗词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想象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构成新的意向和观念的心理过程。诗词重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及共鸣,让学生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

《渔歌子》是唐朝词人张志和所作,描绘了春天秀丽的山水风光,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透露了词人淡泊的情怀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在学生反复朗读,理解这首词大意的基础上,我把充盈的时间留给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旨在让学生把每一个景物都想活、说透。此时不给学生任何画面辅助,让他们尽情地想、充分地说。学生精彩的语言、丰富的想象,一幅色彩鲜明、富有动感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此时,老师充分享受着学生的精彩描绘,在倾听中,偶尔点拨学生发言中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词的意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词的意境美、语言美、情韵美。如学生说:“顶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在雨中垂钓。”我提醒道:“这里‘顶着’你认为用得怎么样?”让学生体会那是斜风细雨,那是轻风拂面,那种感觉是温暖的、舒服的、惬意的。再如,学生说:“我感觉这么美的景色就像一位仙女把那位渔翁勾引了。”虽然学生的表述不是很准确,但词的意境已经完全融化了他。教师把学生发言中的不足当作着有效的教学资源,及时点拨,动态生成,加深理解,此时学生已经完全沉浸在美妙的画面中。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感诗人之所感,想诗人之所想,诗句背后的情韵与意境,就会在想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薄而发。这首词不仅是一幅画,还是一首歌,学生听着、欣赏着,如痴如醉,完全与画面、音乐融为一体。学生的情感在古诗词的情韵里得以飞扬。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小学生毕竟不是成年人,抽象思维尚不成熟,重感性、轻理性特点明显。学习诗词,教师不妨抓住这一特点,将诗中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趣味化。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是用冬天夜晚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这是一首哲理诗。在学生反复朗读、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诗人陆游要告诉孩子什么。前两句通过想成语故事、换词、联系生活等方式来体会古人做学问的不遗余力和持之以恒。后两句再让学生体会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学问,老师用了一个数学式的板书(真正的学问=?+?)这一设计,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各种表达,有理有据,客观辩证。学生说:“我觉得真正的学问应该是40%的书本知识+60%的亲自实践。”师插话:“难怪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将自己原有的名字‘陶知行’改为‘陶行知’,你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学生说:“我认为要想获得真正的学问,应该是天资+努力+机遇+实践和理论,这几样缺一不可。”多么深入的理解,多么辩证的表达,宋诗的理趣在学生的言语表达中得以充分体现。

丰盈诗词的内涵

古诗词距离现代社会年代久远,加之学生的阅历又太浅,所以要准确把握诗词作品的情感,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对作者的社会经历、情趣爱好、写作背景等相关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古诗词如源源流淌的河流,只有尽情地畅游其间,学生的文化底蕴才能丰厚起来。因此,教师要形成大阅读教学观,让作者情、学生情在拓展延伸中融合,丰盈诗词的内涵,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巧妙地、恰到好处地拓展与延伸,能更好地理解诗词背后的内容,从而加深诗词教学的广度和深度,鼓励学生由诗内走向诗外,激发对中华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

《渔歌子》一课,在学生将词读成一幅画、一首歌的基础上,教师再次深入,词中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哥哥张松龄担心弟弟隐居不回家,不但帮他盖了一间草堂,还写了一首词来和他,然后出示张松龄的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通过师生有趣的一唱一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体会张志和在《渔歌子》这首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拓展延伸是利用文本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原有文本,不显得多余、累赘,而是强化与深入。《冬夜读书示子聿》拓展了李时珍、诺贝尔、詹天佑、徐霞客、袁隆平等通过反复实践获得成功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实践对于获得真知的重要。在重点学完这首诗之后,老师配乐展示了陆游其余七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教子诗,感受陆游教子有方、以身作则、充满爱心的诗人形象,这样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全面深入理解陆游的父爱形象,同时也与我们一直提倡的大阅读教学主张一脉相承。

冬天的诗词

冬天的诗词,如同冬天的雪,轻灵、飘逸。折三两枝梅,轻吟四五句诗,于空灵的景园里逍遥,这时如果再添一壶暖酒,就十分的惬意了。遥望,远山美景,氤氲薄烟,轻雾缭绕,观近水,浅凉清润,纤纤如黛。 或许,银装素裹的季节里只有心的温暖,才可以消融秋的落寞,延续夏的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冬天信息

  • 冬天的诗词
  • 冬天的诗词39人关注

    冬天的诗词,如同冬天的雪,轻灵、飘逸。折三两枝梅,轻吟四五句诗,于空灵的景园里逍遥,这时如果再添一壶暖酒,就十分的惬意了。遥望,远山美景,氤氲薄烟,轻雾缭绕,观近水,浅凉清 ...[更多]

书信稿件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