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报告范文

服务区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30

服务区调研报告

服务区调研报告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2480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7分钟,共有242位用户关注,35人点赞!

一、现状和环境

××中心城区自20xx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到20xx年底,共有17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有时一天到晚都没有一个门诊病人,严重亏损,机构工作人员有的工作一两年又“缩回”原单位,卫生服务力量削弱,病人就诊进一步减少,造成恶性循环。究其原因:

一是“小病买点药,大病上医院”,不信任社区。一些群众认为大医院专家多、设备好,感觉更可靠,而社区卫生服务点规模太小、设备更差、药品不全,对医生的技术不放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他们心目中没有位置,大多数市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不了解,也就难怪“患者稀少门前冷”。

二是“房屋破旧,设备不全”,被人瞧不起。××中心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公立医院分院“换牌”的,有社会和厂矿、事业单位医院机构“转型”的,这些机构与××中心城区二、三级医院相比是“火柴靠在电杆上——差距太大”。它们有的是租破旧房子,有的是临时装修一两间店面,由于开张经费不足,也未添置医疗新设备和更多药品,致使房屋破旧、设备落后、药品不全。以××东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虽然被评为全省社区服务示范点,但还比不上一个乡镇卫生院。

三是“服务单一,功能不全”,称不上服务中心。目前,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没有完全按照社区服务的要求,发挥“六位一体”的功能,即全面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指导、健康教育、康复服务,80%的都仅是开展了基本医疗服务,只有20%左右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除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外,还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等服务。严格地说,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站其实是功能不全,称不上群众心目中真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是“设置不规范、环境欠宽松”,制约社区卫生发展。一方面,医疗机构过剩。××中心城区人口不足30万,但三级、二级、一级公立医院和社会办的全科、专科医院有25家,加上个体医疗诊所上百个,还有不少药房,医疗网点星罗棋布。社区服务站可以说是处在夹缝中生存,更难谈发展了。另一方面,上门管理、检查、收费的“婆婆”多。据市卫生局医政科负责人反映,当前到社区服务站去检查的部门大大小小共有37家。东方社区负责人说,“我们买的一台设备花了4000元,但为接待一个部门来检查,仅检测和招待费花了上千元,加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水电费是按照企业的价格收取,真是不堪重负”。

五是服务模式没有改革,社区卫生机构缺乏活力。一些公办的社区医疗服务点是由区级医院或其门诊点“变脸”而来,有的是公立医院改革分流或轮流的医护人员办起来的,其用人机制、分配制度、服务模式都还沿袭大医院的管理模式,“等病人上门”、人浮于事的现象普遍存在,远远不能适应社区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多样性需求。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说:“他们都是‘铁饭碗’的医生、护士,我没有用人、分配的自。”

六是社区卫生机构与医院的服务职能急待协调。平时我们讲“小病上社区,大病进医院”,但实际无论大病小病,社区居民更喜欢上医院,并且尽可能上大医院。比如,市人民医院每天门诊病人500左右,其中70%都是来看小毛病的,但他们就是不去收费低廉、程序简便的社区卫生服务点就诊。为解决大医院的“门庭若市”、社区点“门可罗雀”的问题,过去市卫生主管部门对社区和医院“双向转诊”也曾作过布置,但是如何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二、三级医院之间利益共享和信息互传的机制还急待研究。现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会向大医院输送病人,但医院从未向社区卫生机构转过患者。

二、建议和对策

个人认为,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

一要提高认识,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维护居民健康,促进社区和谐,建立和谐社会,和谐“医患关系”,改善发展环境都有重大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非常重视,总书记、总理都作了重要批示,国务院曾召开专门会议并下发《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

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xx〕1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决定“中央财政从20xx年起,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按照一定标准给予补助,对社区卫生服 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设备配置和人员培训等给予必要支持” 。鉴于当前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还不太了解、不太信任的情况,建议成立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像重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那样,树立超前意识,提前做好工作,使社区居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二要搞好服务,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的推进。一是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六项功能”要逐步推进,全面铺开。“六位一体”的服务特点是贴近群众,解决广大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其服务项目都是要在社区完成的。过去,我们社区大部分只搞了基本医疗,少数搞了医疗、健康教育和康复,至于预防、保健和计划生育基本未开展,“六项功能”没有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指导意见》提出,要调整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只有这样,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各项工作,才能都顺利开展。二是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硬件、软件条件。研究制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划、标准和管理办法,定好“入场券”,防止鱼目混珠,采取“建、调、并、转”四大举措,重新树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的形象。同时,加强全科医生培训,加大人员使用、奖金分配的改革力度,使社区工作人员成为社区群众的“病时是医生、平时为亲人、康复当助手”,做到医患“一家亲”,基本实现“一个电话,服务就到居民身边”,让居民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家门口的医院”、“自己床边的大夫”。三是明确服务重点和职责,协调好“双向转诊”。要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要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分工协作关系,预防、保健机构要对社区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医院和社区要实行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如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真正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手术在医院,术后护理在社区”。

服务区调研报告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79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33位用户关注,27人点赞!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现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的枢纽,其职能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具备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综合卫生服务功能,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基本卫生服务、基本卫生安全保障和农村重点人群重点服务等三大类12项卫生服务。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以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在原有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卫生分院、村卫生室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分布、医务用房,人员设备等情况,对农村医疗卫生资源进行整合,去年初在全县设置了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38个社区卫生站,确定了303名驻村责任医师,分225个服务点片开展直接面向农民的服务。截止20__年底,全县驻村医师进村入户率达95.3%,农民体检率达72%以上,农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0%以上。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刚刚起步,在体制、管理、操作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不顺,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发挥不到位。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脱胎于乡镇中心卫生院,一个班子,两块牌子,单位性质、人员编制、服务职能等方面,都还“顺延”了原来乡镇卫生院的体制和管理模式。比如9家服务中心,其中3家中心卫生院是定额补助事业单位,其它的几家则为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集体单位,并且人员编制结构复杂。体制的不顺,导致医务人员在服务职能转换时不能很好地适应,也“顺延”了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偿服务和创收上,不能积极主动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作用的发挥,防保制度和措施成了空洞的条文,公共卫生工作开展艰难。同时,服务中心与下属服务站的从属关系也都尚未明确,从而使社区服务网络还存在着很多脱节,工作开展起来不顺畅。

2、投入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基本医疗需求。20__年县财政投入卫生事业总费用为832.4万元。20__年乡镇卫生院的财务支出、院长工资和日常公用支出、从事基本医疗的人员经费、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所需缴费部分以及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建设资金,均未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全县乡镇卫生院财政补助为80.2万元,其中离退休人员工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费用就达到40万元左右,由此导致卫生院生存与发展举步维艰。投入的严重不足已成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包括医疗用房、“新六件”的配备、医务人员费用支出都是社区服务中心的硬伤,服务中心设备陈旧简陋,难以满足基本医疗需求。

3、人才青黄不接,制约社区服务中心的良性发展。一方面,现有9家服务中心与原来乡镇卫生院基本上都是同一套人马配备,因为工作环境、待遇等实际问题,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到服务中心工作,20__年全县中心卫生院大专以上学历不到30%。另一方面,人才外流现象非常严重,很多大中专毕业生在基层工作一段时间,技术有一定长进后就急着另觅高枝,加上原有一批老医务人员逐渐接近退休年龄,使得服务中心人才和技术力量青黄不接,导致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差,服务模式单一,效率低下,不能取信于群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意义也仅止于一块牌子。

三、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几点建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农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又好又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确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农村卫生工作中的主力军地位。一是明确方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定要明确定位和发展方向,坚持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坚持医疗与防保并重,提供社区性、综合,把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区域性医疗保健服务中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避免向医院模式发展。二是转变职能。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农村防治中的服务职能。走出原来卫生院只管“卖药治病”的职能模式,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成“以公共卫生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挥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职能,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服务站管理一体化和全行业管理。三是科学配置。目前9个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是按乡镇卫生院设置的,随着其服务职能的发挥和群众基本医疗保健需求的进一步提高,还要根据乡镇地理位置、原有医疗资源分布、辐射半径的人口、道路交通、就医人流的走向等情况进一步科学合理的配置。要制定建设标准,根据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等情况科学规范地设置医疗和业务科室,合理确定房屋结构与面积,按照基本医疗职能的需要配备相应的设备,满足诊疗需要。

服务区调研报告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622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6分钟,共有155位用户关注,46人点赞!

一、基本情况

我市辖4区7县,全市总人口311.93万人,城镇常住人口150.36万,占人口总数的48.5%。城区设有14个街道办事处,108个社区,人口58万;矿区设有24个街道办事处,102个社区,人口47万。目前,全市已批准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23个,其中设在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个;设在矿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按举办主体性质分:事业办的有13个,占57%;企业办的有7个,占30%;政府办的有2个,占8.7%;个人办的有1个,占4.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执业医师400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12人,占3%,主治医师166人,占41.5%,医师148人,占37%,医士74人,占18.5%。护理人员239人,护士100人,占41.8%,护师52人,占21.8%,主管护师45人,占18.8%,未取得职称者42人,占17.6%;已批准运行的服务中心房屋使用面积均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服务站均达到100-150平方米;按照《山西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要求,23家中心和站均配备了诊疗设备、辅助检查设备、预防保健设备和健康教育设备。

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从1997年起步以来,从试点到逐步推广,10年来经过不断努力,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社区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正在逐步完善。

1、加强领导,切实履行政府职责。首先是成立领导组。2007年2月16日,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副市长李世杰为组长,15个局、委、办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同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组,全面负责社区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其次是制定规划,明确目标。3月15日市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大同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规划》明确了到2010年,全市将建成4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规划的出台,为推进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第三是加大财政投入。近年来,市财政共安排811万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2、健全规章,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市政府出台了《大同市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办法》,市卫生行政部门也下发了《大同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和《大同市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办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技术服务实施准入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做到统一标示、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同时还进一步规范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制度》、《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社区医务人员道德规范》、《社区双向转诊制度》等十大项69条规章。为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运行提供了保障。

3、合理布局,科学配置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从2003年起,市政府就按照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指导意见》和《山西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基本标准》,及时出台了《大同市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意见》、《大同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整体规划。为了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功能,对预防保健地段进行了调整。近期,根据《大同市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办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职人员对批准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回头看,要求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目前已检查了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4、加强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2003年和2005年市卫生局委托市医学会先后举办了两期全科医师培训班,共培训全科医师147人。市卫生局还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选派了一名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教学并熟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参加了在太原市举办的“中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和重点工作项目培训班”,作为我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师资人员。同时,根据中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和重点工作项目总体方案的要求,将北关、北街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阳里齿欣、南关友谊、北关安益园、北关铁牛里、南关兴国寺、平泉街六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高血压、糖尿病防治适宜技术有效推广应用试点,对相关人员进行了防治技术的培训。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完成1000多例高血压和500多例糖尿病病例的规范管理,使社区的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率分别提高了20%和80%左右。

5、完善服务,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依托社区,完善服务,满足居民健康需求。电建医院转型为新建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不仅面向原公司职工,而且覆盖周边10个社区居委会,辐射人口9494户,3.5万人;城区医院下派的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东西南北20多个居委会,服务人口近8万人。煤峪口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处该矿中心,服务半径2.5公里,居民6600户,服务人口3万多人。这些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全科医师为骨干,将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融为一体,积极开展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医药咨询、免费体检、慢五病防治等,普遍为辖区内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对老年人实行上门服务,对慢性病人定期检查、跟踪服务,构建起温馨和谐的医患关系,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处于初创阶段,服务领域、服务内涵、服务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虽然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仍存在很大差距,不少问题仍然困扰着社区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有:

1、全社会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认识不足。一方面政府各相关部门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认识不足,对政府应承担的责任重视不够,未能积极地去研究、探索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相关的政策,而是在被动地等待上级的“红头文件”或“硬性指标”出台。另一方面是广大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概念和内涵认识不清,参与意识不强,“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意识也比较淡薄,大医院看“小病”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2、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宣传力度不够。我市宣传普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只是由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机构孤军奋战,缺乏全社会参与的大张旗鼓的宣传和报道,影响力相对较弱,群众的认知度不高。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知之甚少,当医务人员入户调查、建立健康档案、对慢性病人进行随访时,居民不理解、不信任、不配合,许多居民不给开门,拒绝调查。

3、政府投入不足。近几年来,市级财政虽然安排了一些资金用于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城矿两区也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给予投入。但是这与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挥其职能所形成的需求相比是远远不能满足的。目前,资金紧缺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发挥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首先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是自负盈亏的,在自主经营的情况下,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越多的卫生机构,经营就越困难,甚至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如新建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电建医院)2005年完成了社区卫生服务范围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慢五病防治、计划免疫等多项工作,同时为居民普遍建立了健康档案。虽然当年完成门诊工作量达2.3万人次,电建公司为其拨付了三分之一的经费,仍亏损31万元。为了生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靠自身医疗业务创收来维持运转,重医疗服务轻公共卫生服务现象就比较严重。其次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来说,工资待遇低,政府补助工资比例也不等。如城区医院下属的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全民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政府负担90%,集体人员负担30%;而其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政府拨付基本工资的60%—70%,其余的靠自己筹集。由于担心工资待遇得不到保证,医务人员往往重治轻防,诱导需求,甚至过度医疗。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整体功能的发挥,也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群众心中的形象。第三从医疗设备来说,多数卫生服务机构设备简陋,缺少心电、b超等康复理疗、健康教育所必需的小型医疗仪器和设备。第四从业务用房来说,多年来,我市在城市建设规划审批时,在小区建设中,没有按照“四进社区”(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的要求预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现有的卫生机构多数靠借租房屋自行解决。以城区为例,已建成的2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中,有17家是靠租房开展工作的,而租房费用往往都在万元以上,如铁牛里社区服务站光租赁房一项每年就需3万元;兴国寺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年房租费是1.8万元;北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租赁的是公产房,年租金也有1.3万元,沉重的房租负担一方面刺激了盈利性目的,另一方面无形中弱化了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制约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

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缺乏前瞻性。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的设置,许多是由原有的企业医疗卫生机构通过转型、功能转换举办的,这样导致个别地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与当地的人口情况及服务半径相比,形成过剩或缺位。另外,我市近年新建小区较多,而多数小区都没有设置或预留出卫生服务机构,使当地居民无法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

5、全科医师短缺。全科医师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目前我市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多为专科大夫,以城区为例现有医务人员225人,接受过省、市级全科医师短期培训的人数为36人,只占16%。从全市来看,按照省卫生厅规定,每个社区服务中心至少配备6名全科医师,社区卫生服务站每站至少配备2名全科医师。根据我市社区设置规划,应有全科医师526名,而目前只有147名医生接受过全科培训。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医护人员,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因此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认知度也较低。

6、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脱节。目前,我市有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了大同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8家纳入了城区或企业内部职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医保的门槛比较高,与市级医保联网需要支付设施费、软件费、保证运转的维护费等上万元,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于独自负担这笔费用比较困难,所以未向医保机构申办手续。加入医保的患者多流向大医院看病,客观上造成大医院看小病,基层卫生资源闲置,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医药负担。

7、双向转诊机制不健全。为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国家提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级医院之间的病人实行“双向转诊”,但从我市实际效果看,双向转诊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危、急、重症患者转往市级医院,往往是因为受医疗水平、诊断设备、就医条件限制被动转诊,而上层医疗机构受利益驱使或因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不信任,很少甚至是没有将患者返回社区康复,双向转诊能上不能下,这一方面使得现有的卫生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加大了大医院诊疗压力,也加重了群众看病就医的压力。

四、几点体会和建议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融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为一体的连续综合的全新服务模式。这种服务体制、服务对象、服务模式、服务目的等与传统医疗有很大不同,可以说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在调研中我们深深地感到。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离不开市政府的大力扶持。其一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家职能部门和城、矿两区政府,需要市政府做大量的协调工作。其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载着大量社会公共卫生项目,其转型和发展需要政府大量的投入。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离不开大型医疗机构的扶持。目前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多为专科医生,而且素质相对较低,难以取得居民信任。因此,在近期充分利用大型医院人才资源的优势,发挥“大手拉小手”的作用,吸引居民走进社区享受医疗保健服务是非常必要的。三、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必须有创新意识。目前在外省、市就有许多好的创新举措值得我们借鉴,如上海市的长宁区和北京市的东城区,率先推出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确保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切断了社区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处方临床检查、医疗收费的直接挂钩关系。我市矿区红光街煤峪口中心也创造性地提出了“片医”这一新的服务理念和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按照《大同市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办法》规定,到2010年,我市城区、矿区、开发区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居民“小病放心在社区,大病顺利进医院,康复平安回社区”的总体目标。为了这一目标的早日实现,我们建议:

1、提高认识,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决定了其工作必须由政府来组织实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上议事日程,摆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并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同时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落实现有各项政策,尽快制定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使我市居民尽快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社区卫生服务。

2、加强宣传,提升广大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参与意识。要发动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有更多的了解,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仅能够为病人提供基本的医疗诊治服务,还针对健康或非健康状态人群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和计生指导等服务。同时要加强健康教育,推广科普知识,使广大群众树立科学的保健意识,形成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良好氛围。

3、加大投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投入和补偿机制。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福利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投入资金与提供补偿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市、区两级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将社区卫生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力的增长逐步增加投入。确保中央、省、市、区(县)四级以服务人口为基数,按照3:2:2:3比例配套的补偿资金得到落实。同时要鼓励社会各方面投资社区卫生服务,建立稳定的多方筹资机制,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挥城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网络的作用。

4、科学规划,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第一要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中,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应与住宅开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第二要按照《大同市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办法》规定的设置规划,组织专人实地查看,进行科学地论证。尽快编制并出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布局规划,实现“90%以上的居民步行10—15分钟可以到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要求。第三要加大对医疗市场整顿力度,进一步严格审批手续和行医资格,对不符合办医及私自挂牌的医疗点,坚决予以取缔。

5、创新理念,加快职能转变。首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提高服务意识,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创造出自己的优势,如开展家庭病床、家庭医生等服务,全方位开拓社区卫生服务领域,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第二要积极引导社区医务工作者转变观念,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第三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大力宣传积极推广我市一些先进服务中心(站),如矿区红光街煤峪口中心的作法和经验,要在时机成熟时召开先进服务中心(站)先进经验现场会,以点带面,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

6、强化素质,加快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社区全科医师、护士的在职培训力度。要完善社区医务人员任职资格和聘用制度,在晋升职称、工资福利等方面实行适当倾斜政策,吸引医学人才进社区为居民服务。要通过政策导向,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社区服务机构工作。

7、推进医保进社区,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保险机构要尽快制定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建立社区服务机构准入验收和医保定点初审同步联动审批机制,经市卫生行政部门按新标准验收合格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分批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同时,要适当拉开参保人员医保基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二、三级医院的报销比例档次,调节居民就医流向,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服务区调研报告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46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97位用户关注,56人点赞!

一、我区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总体情况

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开展较早,从开始试点以来,社区卫生服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荣获全国首批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卫生服务工作的系列文件精神,深化城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从去年10月开始,我区率先在全市启动了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务核算办法(实行收支两条线)、药品采供方式(基本用药零差价销售)、人事分配制度(对机构和人员实行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目的是从为人民健康服务宗旨出发,更加注重公平、效率和可及性,逐步建立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运行机制,提高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政府卫生系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政府推动方面。区政府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指导思想正确,目标任务明确,体现了政府主导、公益性为主、便民惠民等原则,政府职能通过改革进一步增强,公共财政投入进一步加大,老百姓受益面进一步扩大。卫生部门切实发挥了职能作用,制定出台了《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区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实施意见(试行)》等系列配套文件,组建了社区卫生服务结算中心、对政府承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规范管理。严格按照“六统一”的要求,改革药品购销运行机制,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用药零差价销售。

二是在机构执行方面。由于隶属关系、管理体制等原因,政府推行的这项改革只在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行,依靠行政推动,我区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用药零差价销售都能执行到位,都执行了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了两级绩效考核的内部运行机制。

三是群众满意度方面。从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区人大代表和社区联络员进行的社情民意调查看,政府进行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得到了群众的拥护,社区群众普遍认为这是一项减轻群众看病负担的实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能按照政府要求,基本用药实施零差价,群众对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服务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在上升。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推行后,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工作量的不断加大,其自身收入却反而下降了,在目前财政还不能完全托底的前提下,势必影响到改革的彻底性,难以保证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近年来,虽然政府对卫生的投入每年都有高额增长,但因长期的欠账,投入依然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目前作为全国示范区,我区仍有相当部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包括面积和设施)不达标,难以满足群众需求,例如一年门诊量接近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年苦于场地限制难以发展;医务人员收入不高,难以留住和吸引人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其“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发挥与改革的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

二、几点建议

1、强化政府责任,继续加大投入。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基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民生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议政府从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出发,继续加大投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益归位,真正让社区居民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社区卫生服务。建议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强化目标管理,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每年排出一些实事项目,列入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奋斗目标,进行刚性考核。

服务区调研报告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63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21位用户关注,53人点赞!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__以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动员组织全县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亮明身份、报到登记、志愿服务,争当星级志愿者,开展红袖章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红袖章活动的开展,在全县营造了自觉奉献、传递爱心、助人为荣的社会新风尚,不断地提高在职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构建起了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社区党建新格局。

通过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狠抓落实活动主要内容,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开局良好,目前取得了初步地显著成效,但与省市深入开展红袖章活动的具体精神实质要求,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强化思想意识转换,解决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态度不积极的问题。一是思想上引导。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广泛开展党性教育,引导广大在职党员积极发挥党员先锋示范作用,主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由县委组织部、机关工委牵头,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启动仪式,大力宣传活动效果,并向各单位党组织发出一份倡议书,倡议广大在职党员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从“8小时党员”延伸为“24小时党员”,变“隐形党员”为“在线党员”。二是制度上约束。建立“在职党员信息库”,对全县1892名进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进行建档管理,专人负责。开展党员承诺公示,把在职党员的基本情况、职业特长、联系方式、服务意愿、一句话承诺等内容公开在所居住的楼道、小区公示栏中,亮明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三是情感上融入。要求各社区开通在职党员qq群、微信群等平台,主动邀请在职党员加入,通过qq群向在职党员宣传社区党建工作,征求在职党员对社区发展、活动开展的意见、建议。同时,党员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互动,给在职党员一份归属感,促使他们尽快融入到社区大组织中。目前,6个社区已建成qq群、微信、五城联创网络等网络交流平台4个。

二、明确群众需求导向,解决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群众不认可的问题。一是了解群众需求。每年初,社区组织在职党员针对辖区内居民开展一次需求摸排。采取个别走访、发放问卷、集中座谈等方式,认真听取社区群众的意见建议,找准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找准活动形式与内容的最佳结合点,并对辖区内五保户、特困户、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五类人员作重点调查,为在职党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提供依据。二是认领服务项目。实行党员服务项目岗位化,由社区党组织统一设立扶贫解困救助岗、法律法规咨询岗、矛盾纠纷调解岗、清洁家园奉献岗等20多个服务岗位,明确具体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每名在职党员根据自身特长和实际情况至少选择1个岗位,每个岗位的在职党员每半月至少要开展一次活动。三是实行按需点单。在摸清群众诉求的基础上,由社区对群众盼望解决的小事实事进行汇总后在社区公开栏和qq群、微信群中,由社区在职党员根据意愿和能力领办,实行一对一服务,形成群众“张嘴”、干部“跑腿”的服务模式。

三、建立激励机制,解决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行为不常态的问题。一是日常管理交给社区。建立在职党员志愿服务记实制。由社区组织统一安排的活动,由社区党组织负责记录;由在职党员自行组织开展的活动,需保留活动照片等资料,经社区党组织认定后如实记录。在职党员服务情况一季一汇总,并在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联席会议上进行通报。二是定期督查交给单位。各单位党组织主动参与社区建设,把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群众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定期对活动情况进行督查,与社区党组织沟通联系,了解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的情况,掌握在职党员进社区的表现,建立本单位“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服务档案”,激发在职党员党性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民主评议交给群众。社区党组织每年开展1次“社区服务之星”评比活动,邀请社区居民代表成立“评审团”,由在职党员“晒”服务,居民代表“评”成效。评比结果记入个人档案,并作为当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形成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积极主动为居民服务的浓厚氛围。

服务区调研报告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58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05位用户关注,38人点赞!

一、*工业园区服务业发展现状

*工业园区,成立于20*年6月,在20*年4月升格为省级开发区,自此工业园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方面,企业大批进入园区,外来从业人员大量增加;对服务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发展服务业对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大面积的占用土地,失地农民不断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企业用工对劳动力的年龄、文化程度等条件制约农民的就业,本地农民就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解决就业和促进工业进程的必要手段。

目前工业园区服务业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服务业基础较为薄弱。现有的服务业主要是传统行业,而且种类很少,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不高,仅有小烟酒百货商店及小超市24家、小饭店10家,小裁缝店5家,信用社2个,个人运输货车100余辆等等。现代服务业刚刚兴起,企业服务公司1家,房地产企业2家,物流公司1家,物业管理公司1家,几家企业目前已经完成公司注册。

(二)服务业总量占当地经济总量的比重过小。20*年*工业园区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3%,与飞速发展的工业经济总量相比,所占比重越来越小。

二、*工业园区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园区是新兴工业区,没有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平台,一直没有形成城镇居民生活集中区和服务业集聚区。

(二)服务业发展水平偏低。服务业的经济总量不高,服务业增速严重滞后于gdp增速,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除了服务业发展本身的原因外,工业的加快发展使服务业的增长贡献份额相对减小。

(三)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两大行业的增加值占园区服务业的比重达65%。二是现代服务业在园区起步较晚,才刚刚兴起,没有形成收入。

(四)缺乏知识服务业,需要进一步促进包括文化教育卫生、律师服务、会计服务、广告服务等行业的发展。

(五)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低,没有外资企业进入。

三、*工业园区服务业发展设想

外地投资客商越来越多,大规模的企业招工即将拉开序幕,外地人口正在迅速增多,急剧增加的消费需求对工业园区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面对落后的现实,下步工作重点如下:

(一)加快调整布局,推进明珠花苑小区的建设

以明珠花苑小区为中心进行工业园区的新城镇建设,建成新的居民生活集聚区、商业汇集区,构建服务业发展的平台,形成新的服务业增长点。明珠花苑小区南临*南湖公园,湖水荡漾,树木成林,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门前2*国道直通*市区和*城区,交通便利。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工业园区新城镇建设的设想成为发展的必然。

(二)以明珠花苑小区为中心,提前布局,进行商贸设施建设

首先推进韩星科技楼的建设,韩星科技大楼计划投资2亿元,楼高21层,是集办公、餐饮、娱乐、科研为一体的大型建筑。它的建成必将提升工业园区乃至整个*区的餐饮、娱乐业的水平。二是推进贾旺商贸城的建设,总建筑面积36500平方米,容积率1.36,建筑密度42.9%,绿地率20.2%。是集宾馆、酒店、购物、办公、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商贸服务中心。三是在苏州大道两侧合理的高起点规划商贸设施,引进资金,加快建设步伐,把苏州大道建成规模档次较高的商业一条街。

(三)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

加快重点物流企业建设,完善园区与港口、机场、内陆重要交通枢纽相连的综合运输体系,有效减少综合运输成本。通过强化资本运作和体制创新,打破行业分割,积极打造具有自主品牌的大型跨地区、跨行业龙头物流企业,把握物流市场的主动权。

(四)创新体制,转变观念,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业

众所周知,知识型服务业通常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因此,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业,一是要吸收高级优秀专业人才,加强创新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优秀创新服务人才队伍。二是要加强专业服务中心的建设,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创办技术创新急需的各类专业服务中心,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专业化服务队伍。

服务区调研报告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79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67位用户关注,57人点赞!

1、物业服务公司小、弱、散突出。随着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近几年来物业公司数量急剧增加。但从总体看,发展参差不齐。由于企业管理规模过小,综合实力差,专业化水平低,造成物业服务社会资源浪费,服务效率低、经营效益差。

2、物业服务企业生存环境存在缺陷,经营困难。由于我区物业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业主对物业收费都表示不理解,业主缴费意识薄弱,造成物业服务收费率低,有的企业因难以全额收取物业管理费,只好被迫撤离所服务的楼盘,自行“夭折”。

3、拒绝缴纳物业服务费现象普遍。有的业主仅比文秘杂烩网较其物业收费标准,而未比较物业服务质量,业主对收取物业服务费表示抗拒。特别是对停车收费及车库及储藏间、杂物间交物业费表示不理解,导致拒绝缴纳物业服务费的现象比比皆是。

二、物业服务收费现状

新入住业主要交下列费用:物业服务费、装修垃圾清运费、装修保证金(装修无损坏公共设施后全部退还)、电梯运行费4项。大多数业主对装修垃圾清运费、装修保证金收费意见较大,导致出现:

1、物业服务费收取难。主要表现在:一是物管企业一些服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质量差,服务不到位,导致住户有意见而拒绝缴费。二是住户无力缴费。如安置房、经济适用房,业主很多是低保户,以生活水平低为由拒交物管费。三是工程遗留问题随着物业交接,将问题转嫁给物业服务企业,成为住户不缴费的借口。四是由于业主自身的原因,如业主内部纠纷、业主出租房屋等原因致使缴费不及时等。五是业主物业缴费意识淡薄。

2、水、电收费难。一是二次供水、电梯使用费分摊收取矛盾大。二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业主觉得分摊不合理而拒缴水、电费。

三、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经营成本现状

经营成本购成:人工工资福利占70%,公共水电占6%,设施维护占3%,清洁费占4%,绿化费占3%,办公费占3%,交通、培训、服装、社区文化等费用占3%,税费占8%。

1、吉州区作为××市中心城区,由于邻近县居民到我区投资购房置业者较多,有的购买多套住房不急于入住等因素导致空房率高,小区入住率不高,由于规定未装修入住按50%交纳物业服务费,不交纳电梯运行费,而这部分人员未入住,并未减少物管企业的服务成本,造成物业管理企业难以为继。

2、由于已入住业主交费意识薄弱,应交的物业费也收不上来,导致许多小区由于收费率低处于微利状态,甚至产生亏损。据统计,大部分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收费率仅达40-60%,极个别达到90%以上。

3、当物价部门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物价上涨水平和业主服务水平提高等情况,对物业收费标准作出调整后,部分业主不愿按提高后的标准交费。

由于物业费收入收不到位,小区设备维护、清洁、绿化投入只能打折扣,造成恶性循环。

四、明确服务类型,对物业服务收费实行类别管理。

多层、高层住宅和经济适用、福利房、商铺、写字楼等住宅物业服务费实行政府定价。小区车位租用管理服务费、电梯综合运行费、二次供水费、装修垃圾处理费等应实行政府指导价。特约服务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五、加强完善物业服务收费管理的意见建议

1、完善收费标准,规范物业服务收费行为。建议尽快研究制定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费指导价格体系。如《省物业管理条例》中虽明确了各等级物业服务的收费范围,可细化明确规定在各收费档次对应物业企业应达到的具体标准。

2、未使用或不入住的房屋,“业主不交纳设备运行专项服务费”不合理,也不符合实际,比如:电梯运行服务费。

3、应明确高层住宅另行收取的电梯运行费是否包含电梯维修、年检费,电梯费用各楼层间的分摊比例问题。

4、房屋公共维修基金的使用问题。按条例规定:当确需使用房屋公共维修基金的时候,由业主委员会提出,经2/3以上的业主同意后,方可申请使用。但实际上,如果修缮部位只涉及到少数业主的利益,那么就很难获得小区2/3的业主通过,给实际使用造成了困难。另外物业公司预算的维修费用没有专业机构对其作鉴定和监督其使用,容易让房屋公共维修基金造成不法利用。随着大量房屋开始进入维修期,当房屋需维修,当年收取的大修基金如何提取使用的问题。目前,我区的房屋公共维修基金从未提取过。

5、应明确私家车库、储藏间是否要交物业服务费。

6、应明确当业主恶意拒交物业费时,现行办法是由物业企业业主,耗费了物业企业大量的人力、财力,通过法律途径追讨的物业费都不足以支付诉讼等相关费用。建议明确物业企业催缴物业费更为简单措施或程序。

7、建议二次供水费由供水公司统一管理,由供水公司上门直接向业主收取。

服务区调研报告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863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2分钟,共有180位用户关注,22人点赞!

城市社区是国家结构最基层的社会单元,是城市的细胞,社会的基础。加强城市社区管理,强化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是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生活素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维护城市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而社区服务平台建设既是社区建设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又是社区建设的核心。

为了探讨贵港市城市社区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民盟贵港市委会组织调研组于8月份赴市直、三区两县市等地开展了城市社区服务平台建设主题调研活动。调研组经过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借鉴外地经验,嫁接本地实际,形成了本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参考。

一、贵港市城市社区服务平台建设成效 贵港市城市社区经过十五年来的发展,特别是近两三年的加快步伐建设,城市社区服务功能、服务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和拓展,基本上建成了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政务服务平台、便民利民服务平台、治安维稳服务平台、党建服务平台五大服务平台,这些平台的建设为城市社区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全市共有城市社区36个,除了近两年新成立的城市社区外,其余的都是从原来的街道居委会转变而来,办公场所、设施等大多数都是沿用旧街委会的场所及设施。2015年,自治区组织部、发改委、民政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住建厅等六个部门下发的《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基础保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桂组发〔2015〕9号),三区两县市都加大了对城市社区的投入建设力度,努力按照“每百户居民不低于20m2的标准配套建设城市社区服务场所”,或新建、或租借、或改造旧场所,都落实了城市社区的办公场所、建成了社区服务站(中心)、建设有室外活动场所,有的社区还配置有警务室、图书文化室、党员活动室、网络化办公室、义工组织活动室、青少年活动中心或会议室等;办公设备也配置齐全,空调、固定电话、电脑、打印机、服务台、办公椅桌、网络宽带专线、网络化管理专用手机终端、监控摄像头等,都已配备。办公效率得到较大提升,社区能够承载开展的活动越来越多。

(二)政务服务平台党群政务服务中心是贵港市城市社区建设的一大特色。三区两县市在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上,既有共同性,又各有特色。党群政务服务中心设置有民政事务、计生卫生、劳动保障、党员管理、综合服务等6-8个服务窗口,囊括了党务、民政、医疗、卫生、社保、扶贫、维稳、信访调解等40多个类别约180项事务,实行“一站式”受理,极大地方便了前来办事的群众,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港北区在党群政务服务方面,简化工作流程,同时坚持开展微笑服务、零距离服务和“关心、细心、耐心、贴心、热心”的五心服务,使社区的为民、便民、惠民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港南区遵循“服务至上、追求卓越”的工作宗旨,实行“一个窗口办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港南区的南江社区服务大厅还配备了全市最先进的“社区自助服务一体机”,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覃塘区开创了社区党支部(党委)、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四位一体”的社区工作机制。桂平市推行“一组一部两会”(党小组、物业管理部、户主会、监理会)工作法,建立了社区居务监督工作制度与民主监督机制。平南县通过政务中心和民政“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业务对社区服务中心进行统一布局,建设“四室三站一市”(多媒体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室、社区警务室、调解室、爱心服务站、微型消防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和爱心超市),开展党群政务服务工作,有效满足居民需求。

(三)便民利民服务平台相比于原先的街道居民委员会,现今的城市社区在服务居民上更加亲民、近民,贴心、爱心,服务形式更加多种多样。除了在政务上简化程序,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外,更是跟随时代的气息创新了多种服务形式,如创建“爱心超市”为困难群众提供服务,开办“四点半课堂”托管小学生,开展“再就业优惠政策实效行动”为下岗群众创造再就业机会,建立“小棉袄”居家养老中心,引进义工协会,举办家长讲堂,创新开展“微心愿”服务活动,引进“12349”为老服务平台,等等,这些便民利民服务活动,极大地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其中,港北区贵城街道荷城社区在此方面做得较好,成绩突出,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广西第五批科普示范社区”、“广西三八红旗集体”、“贵港市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

(四)治安维稳服务平台

天眼工程应用到城市社区,网络化管理在社区中实施,公安消防等部门与社区联合联防,城市社区的治安维稳工作更加给力,社区更加平安,居民安全感及幸福感倍增。“四化”模式(网格化、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推广将社区划分为多个网格,在每个网格、广场、街道等公共场所和重要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实时无死角监控,并且每个网格都建立信息台账,依托智能监控中心信息系统、监控系统、手机终端、社区网站,按照“监控、互联、协调、服务”的理念,对社区的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化解、协调解决,使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治安管理、纠纷问题、市政家居等服务,提高了公共安全感满意度。

(五)党建服务平台

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贵港市近年来,认真贯彻执行桂组发〔2015〕9号文件精神,强化推进社区服务场所建设、配足配强社区工作者、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保障社区工作经费、落实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基础保障工作,构建党社新体系、新平台,开展得有声有色。港北区、港南区、平南县开展了社区党总支部、“大党委”的工作机制,凡是在社区内居住的行政事业单位党员都要到社区报到备案,定期开展“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同时将辖区内的“非公”、“两新”组织纳入社区区域化党建范畴,成立社区联合大党委,构筑区域化党建工作新平台。覃塘区推行“一组两会”工作机制,由党小组引领,户主会决策,理事会执行的模式开展社区工作,强化党支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功能。各地的新做法,为城市社区的党建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更加突出了党在社区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同时又整合了党员资源,更加方便为社区居民服务,畅通了沟通渠道,增进了党群干部鱼水情。

二、城市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存在问题贵港市城市社区服务平台建设虽然形成了一定的雏形、规模,但是,社区规划不均衡、社区无服务场所或服务场所偏小、社区职能职责不够清晰、社区经费投入不足、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紧缺、社区工作者偏少及报酬待遇偏低、社区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及创新性不足等问题,还是比较突出,也将成为今后较长时间内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一)社区规划不均衡,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备。贵港市社区规划管辖面积及人口数极不均衡,从管辖1平方公里4900多户约2万人的小型社区(如港南区廉石社区),到管辖4.29平方公里1.8万户约5.8万人的中大型社区(如贵城街道荷城社区)不等划分,规划划分不均衡现象突出,极容易造成社区区域管理真空。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规定,拟开发的各个居住区项目要按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模6.9-9.2平方米/人的标准配置一定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贵港市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远未达标,公共服务活动场所数量小,面积少;社区间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参差不齐,能享受的群众仅为点上的群众,未达到面上共享,如“四点半课堂”,因社区范围太大,只能惠及到较近的小区;若将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分别统计,文化娱乐(服务人口上限值约160万人)、医疗卫生(服务人口上限值约296万人)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另外,有些设施的使用率较高,造成供不应求,而有些则使用率很低,造成资源浪费。如社区中设置的图书馆与文化站的使用率不高。

(二)社区工作者队伍力量配备不足。

一是社区编制工作人员少,一般在5-9人,部分有集体收入的社区可以运用自有资金招聘社会工作人员使用,达到12-20人,但贵港市绝大部分城市社区无集体经济收入,无力聘请社区工作者。

二是社区工作人员待遇相差较大。按桂组发〔2015〕9号文件,提高支书、主任的工资(不低于当地新招录公务员的工作标准)为3400元左右,普通人员为2600元左右;而桂平、平南的全部城市社区、覃塘区的部分社区去执行村委会干部的工资标准,社区支书、主任工资为1600元左右,普通人员1400元左右,同工不同酬,而且相差较大,打击了一些社区干部的积极性。

(三)城市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的问题 一是社区职能错位。社区居委会作为城市基层的自治组织,担负着组织社区居民开展自治、社区服务和宣传法律、法规,以及协助政府做好公共服务等工作。而在实际工作中,社区成了上级政府的工作机构,街道的行政工作分解到社区,各职能部门也纷纷到社区挂牌、设点。社区的工作除财政部门工作外,基本覆盖了街道、机关各部门的所有工作。据调查,目前我市城市社区仅有的5-9个编制人员实际承担的公共事务普遍达40多个类别,大小事项180余项。社区成了集政务、事务、居务于一身的城市最基层一级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成了事实上的“公务员”和“服务员”。社区属性不明、角色不清的矛盾十分突出,社区自身职能难以发挥。

二是社区职责不明。《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在实际工作中,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政府或部门与社区的关系成为领导与被领导的上下级关系;相关部门在下放事务时,其管理权、处罚权却没有下放。比如消防安全。实际上,社区既无查处权,也无处罚权,既便有这两权也无相应的技术人员。再比如城管工作,相关工作都要社区去落实,处罚权在城管执法。社区的职责不明,直接导致社区的责权利失衡。

(四)社区服务经费来源少,额度不足。

贵港市城市社区资金投入来源有两类:一是政府财政拨款,如社区工作经费、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二是社会筹资,如社会爱心企业或爱心人士等。目前我市社区建设资金都很缺乏,仅靠政府项目从涉及社区项目的资金投入为主,社会资金捐助投入极少。2015-2016年大部分新成立的社区,因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工作经费、活动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等开支全部依靠政府财政支付,办公经费2-3万不等,部分社区目前处于负债运行状况。

当前社会管理大部分工作都与社区有关连,一些阶段性、临时性、突击性的工作,以及绝大部分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都没有配备相应的经费,即使有也是少量的补贴,或是阶段性的经费。比如综治维稳,接访息访实行属地管理,社区每年都得花1-3万元不等,随着改制移交的深入,费用不断增加。另外各部门开展的系列活动都要求社区悬挂横幅标语,宣传资料、板块等等。由于社区各项事务、服务支出多头,多数社区存在入不敷出现象,有相当一部分甚至负债运行。如桂平市的三千城社区,据了解,已拖欠三千城开发商房租3万元多。一些为民便民的服务项目,群众迫切需要,但资金没有财政预算保障,面临无以为继、办不下去的困难,如一些居家养老中心,小学生的托管服务,家长课堂等等服务项目,都不可能长期或者连续开展。

(五)社区服务创新乏力。据调查,当前我市城市社区建设及服务中,因为社区自治程度低,职能存在行政化倾向;政府存在越位、缺位和错位等现象;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低等主要问题,致使社区工作人员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计划生育、卫生管理、治安维稳、清洁乡村等政府下派的行政事务处理上,本应用于为居民办实事的时间及精力被挤去大部分,社区公共服务创新乏力、功能被弱化、服务发展水平低下,甚至有些已建好的服务设施,服务平台成了摆设,没办法真正服务居民。

三、城市社区服务平台建设的建议(一)社区服务工作观念要从根本上转变。1、各级政府领导要重视城市社区服务工作。认识城市社区工作站位要更高远。思想认识的高度往往决定行动工作的力度。要解决好这个总开关问题,关键是要深刻认识到城市社区工作的四个基本属性:

一是必须深刻认识到城市社区是党的政权建设的基本支撑。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在人民。城市社区组织是党在基层工作的重要依托,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通过推进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工作,以民主自治的方式来管理基层社会事务,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使社情民意得到更为畅通的反映,使居民群众依法民主自治的原则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二是必须深刻认识到城市社区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单元。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区域不断扩张,城市居民不断集聚,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转为城市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向城镇社区,以社区为主的新型社会治理体制正在快速形成,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要把城市社区工作作为创新社会治理乃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单元、基础工程来抓。

三是必须深刻认识到城市社区是部门履行服务的基本阵地。城市社区是最基层的组织,也是各部门、各单位履行服务功能和彰显作为价值的重要平台。要从践行党的宗旨和体现执政为民的理念出发,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好延伸和拓展社会均等化服务功能的毛细血管问题,努力将各种公共服务推进到每一个角落和最后一厘米,与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实现无缝对接,进一步增添全体社会成员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是必须深刻认识到城市社区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抓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重点在基层,重心在社区。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发展、加速崛起的关键阶段,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纠纷交织出现、叠加爆发,对社会和谐稳定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要求。从这几年全市城市社区已经成为矛盾纠纷的萌发区、集散地、引爆点,一些因物业管理、拆迁安置、交通治安、环境保护等问题引起的不稳定因素呈现出多发、频发和爆发趋势,严重影响和威胁着全市和谐稳定大局。要把社区建设放到维护大局稳定的大格局中来认识、来把握,突出基本抓手,把握源头根本,从而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2、城市社区干部服务意识要根本性转变。要从村干部或居会会干部转变到社区干部的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进一步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环节。城市社区干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会更多。现在还有许多城市社区干部因待遇不平衡、社区事务繁多等诸多原因,工作得过且过、无为无位,社区服务工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社区干部队伍的不适应性日益凸现。因此,社区干部要根本上从农村干部或居委会干部的角色转变为城市社区的角色。要做到“四个迫切”:迫切需要树立有为有位意识、迫切需要开拓创新精神、迫切需要加强理论修养、迫切需要增强忧患意识。要从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上去适应新角色,要从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上去适应新角色,要从改变工作作风和方法上去适应新角色。

(二)合理规划城市社区,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一要谋划好总体规划。政府有关部门要依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社区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并使之与区域城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合理确定社区设置范围、人口规模和服务设施建设,确保城市扩张到哪里,社区就组建到哪里,服务就延展到哪里。

二要社区设施规划层级与行政管理对接。结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提出的“居住区”、“居住小区”和“组团”的人口指标,设计与规划之间的对接标准,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分为两个层级:

一是社区级,对应社区居委会管辖范围,服务人口规模为3至5万人。若社区人口规模未达到3万人,也需要配备社区级公服设施,但空间规模可经过分析研究后适当缩减。

二是基层社区级,对应村集体、一个或多个物业小区,服务人口规模约3000—10000人。现状村集体规模一般在3000人左右,长久以来的生活空间粘合度较高,新建大型住宅小区规模往往能达到3000人以上,也建议作为一个基层社区单元考虑配套服务设施。

三要扩大、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容量。按照“集中、实用、方便”的原则,通过新建、扩建、置换、购买、共建、社会捐建等多种途经解决社区工作用房,原则上每个社区工作用房总面积不少于350平方米进行配置,规模在2000户以上的小区,要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配置。城市新建及改建住宅小区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要与首期商品住宅楼房同步设计、同步报建、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对规划确定应当建设社区工作用房而未建设到位的,规划建设部门应责令其整改;要根据社区布局,合理设置办公用房面积、地点、结构,并配齐公共配套设施。已经建有却被挪作它用的公共设施场地,相关政府部门要依法收回交由社区开展公共服务。

(三)合理配置、选优配强城市社区服务管理队伍。一要选优配强社区居委会干部队伍。要按照“一好两强”(思想政治素质好、社会管理能力强、群众工作能力强)标准,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两委干部,并加强管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同时,还要按照“五心”(有热心、有公心、有信心、有耐心、有责任心)要求,采取本人自荐、居民推选,入户走访、征求意见,支部审查、大会确定的方式,选优配强社区干部。

二要选优配强网格员队伍。要进一步规范明确社区网格员工作职责和考核办法,使之静下心来,蹲到格内,起到作用。

三要不断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要把社区内的热心居民、共建单位及社会爱心人士广泛发动和组织起来,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伍,把爱心义举送进千家万户、温暖百姓心田。

(四)严格执行城市社区事务准入制度,为社区“减负”。针对城市社区职能事务配置出现的不合理现象,要通过成立城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并严格执行城市社区事务准入制度,合理解决定位不准、管理体制不顺、责权利不统一的问题,依法规范城市社区职能,理顺社区管理体制等措施实现。

一是各级政府成立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开展各县市区社区的工作、活动及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有成员单位,业务拓展到社区的单位都可成为成员单位,这些单位要明确他们在社区工作、业务中的角色、职责及事权。

二是制定并执行社区公共事务准入制度。合理界定政府与社区职责,分别明确政府、社区应承担的工作职责及完成任务; 明确公共事务准入审批范围,确定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以及上级部门有文件要求的审批范围,各地还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审批范围,均需准入审批,未经准入审批的,社区有权拒绝。经审批同意后,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赋予社区相应的权力,拨付相应工作经费。工作经费的使用,要依法依规、专款专用,自觉接受镇(街道)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督、审计。

(五)拓展社区服务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要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一方面,将城市社区建设的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政府投入社区服务的专项资金不断流、不减少;另一方面,发挥社区力量,吸引和鼓励社会中介组织、企事业单位及各界人士捐资、捐房产、捐信息、捐技术、捐服务等多种形式投入到社区服务中去,缓解政府投入不足;第三方面,有关部门下放到社区的工作事务,要从原事务经费中切出资金下拨给社区,再缓解一部分社区财政压力。

政府要加大对社区服务的投入力度,既要对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又要对社区文体、文化的投入。基础设施是社区开展服务的硬件,而社区文体文化能成为社区发展的软动力,能使社区居民享受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投入少产出大,效益久远。

(六)创新社区服务方法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要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党的建设。首先要优化组织设置,社区组建大支部或大党委,统管本社区辖区内的党员。重点依托社区网格成立党支部,以楼栋为单位成立党小组,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街道党组织架构,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社区的全覆盖。

其次要强化党的领导,发挥党员的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完善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带其他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活跃基层,打牢基础。另一方面,要发挥党员作用。要牢固树立围绕建设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服务的工作理念,从严从实要求社区党员干部,引导他们在服务群众和履职尽责中亮身份、显作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港南区开展党员与社区“双报到双服务”活动,生活在本社区内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回归社区,为社区群众服务。

二是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社区品牌。一方面,引进公益组织(义工组织)入社区,提升社区文明素质品位。通过引进的公益组织在社区内开展公益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社区群众开展公益活动,成为社区的义工,为居社区民做好事,形成人人做好事的社会良好氛围。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打造社区服务特色。北京朝阳社区的热心大妈、武汉百步亭的小巷总理和沙市社区的老姨妈等特色社区工作品牌,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贵港市要学以致用,因地制宜,重点围绕平安建设、低碳生活和文明创建等三个方面,组织广大市民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人们的家园感、归宿感、认同感和荣誉感,从而创造出一批可学可鉴可复制推广的特色服务工作品牌。

三是服务要多样化、便利化、实用化。居民的需求多样、要求越来越来高,社区干部必需提高自己的素质,综合素质,适应群众的需要,开展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服务,让群众愿意去社区,认可社区。要重点发展面向社区老年人群体的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服务,面向社区青少年群体的预防犯罪服务,面向社区残疾人和优抚对象的康复治疗和生活关爱服务,面向社区困难家庭的就业培训服务等,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建社区微信群、钉钉群、qq群等,开展宣传工作,畅通联系群众渠道,及时掌握群众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要加快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强化一门式服务模式,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和一网打尽,让群众多走网路、少跑马路。

服务区调研报告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85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5分钟,共有266位用户关注,35人点赞!

目前,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及物业服务行业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市物业管理的普及程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除了写字楼、商场、商品房外,工业厂房、学校、医院、房改房,城区居民小区也逐步引入物业管理。物业服务行业在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的同时,由于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还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难题,对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物业服务收费问题尤为突出,如何加强监管已属刻不容缓。

200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下发《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物业管理服务收费行为,保障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以该办法为依据,**市政府于2007年6月下发了《**市物业管理办法(试行)通知》(下称办法),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逐步将物业服务收费的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转为市场调节价及政府指导价。《办法》规定包干制、酬金制的普通住宅物业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即由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物业德惠服务等级、标准等因素,制定相应的等级基准价和浮动幅度,并定期公布;实行组合制的普通住宅服务收费和高档住宅别墅物业服务收费以及非住宅物业(如居民小区、商场等)的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即由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物业服务企业应为业主提供优质价相符的服务,实行明码标价,将服务内容、服务标准以及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情况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显著位置进行公示。

《办法》出台后,在行业及企业当中、广大业主当中产生了波澜,企业认为没有了“尚方宝剑”,收费将会更难,有企业的老总更说::“这不是要我们提供无偿服务吗?”而业主们则认为政府不批复定价这不是给物业管理企业提供乱收费的依据吗?舆论方面也给予了较大篇幅的关注和报道,对关于住宅档次、服务标准的挂钩、收费标准的调整、如何协调定价等方面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质疑。我们曾经在一天内接到10多个有关收费方面的电话投诉。尤其是覆盖面较广的旧物业、早期的、中低档的商品房等物业,由于物业的绿化地小,道路较窄、坏、烂,配套不齐,功能欠缺,对机电、绿化等的养护不重视,再则业主素质参差不齐、需求的物业服务较表面等等问题,对物业服务实行指导价的争议特别大。个别物管企业也因为低价介入物业的管理,并用车场费用等多种经营弥补服务费等做法,导致物业的重新招标,形成了各方均对原来的物业管理服务费的含金量重新评定问题。

一、我市物业服务管理的现状:

1、物业管理内容主要是小区的公共部位。小区公用设置的维修,不涉及业主室内部位。但有些业主却认为物业管理公司的工作不仅仅是保洁、保安、绿化,应无所不包,要求物业企业无偿为住户室内提供一切服务,一旦服务得不到满足,就以此为“借口”,拒交、少交、欠交物业管理费。

2、业主对物业服务收费缺乏知情权。从我市中心城区看,各物业服务公司都能做到明码标价收费,能在小区醒目位置公示服务项目内容、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等等,但对物业服务收费的收支情况,物业服务公司没有严格按照严格规定“每年不少于一次向业主大会或者全体业主公布物业服务收费的收支情况,接受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的监督”。侵犯了业主的知情权和监管权。

3、物业公司自身管理水平较低,开展和提供的服务项目单一、面窄。目前我市中心城区的物业企业仅仅是面向居民住宅小区提供服务,而对居民住宅小区也仅仅提供保安、保洁、绿化等一些基本服务内容,缺乏服务创新意识。比如西苑小区物业公司,不能充分利用社区党建、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价格进万家等一系列社区建设活动的契机,拓展服务平台,只好在收费率不到70%的情况下,靠出租店辅租金来负债运转。全市没有一家开设代接送小孩、代灌液化气、代家政服务等项目的物业服务企业。

4、物业企业员工素质不高,服务不规范,认为物业服务是简单劳动,于是低薪聘请一些文化低、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上岗。即便是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也还是停留在基本技能的初级阶段,还没走向由劳动部门参与的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与鉴定,致使物业服务工作不到位,不按规范操作,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素质不一,高品位的物业公司无从查找。

6、业主委员会工作滞后。目前,我市中心城区绝大部分小区都没成立业主委员会,虽然有极个别社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但都没有形成和发挥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服务质量的监管工作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对物业服务与公共财务的收支疏于监管。同时,由于业主委员会自身缺乏对物业相关政策、规定的了解、理解和运用,致使物业企业单方说了算,而业主委员会却对物业的管理事项难以决策。

7、有个别业主过度强调个人的实用性利益不顾社区整体外观形象的共同维护。如:防盗钢窗、空调等的安装零乱;私占公共场所,拥堵通道;随意丢弃堆放生活垃圾,这些行为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物业公司的工作难度和不应有的工作量。

8、物业企业由小区全体业主共同选举、公开招聘的规定没有得到全面执行。目前,**市中心城区各居民住宅小区提供物业服务的物业企业都是前期物业开发代管,后期物业则是由开发商将原来分管物业的人员分离出去,重新注册企业名称、企业法人,成立新的物业服务企业来接管社区。不论是前期还是后期物业,都没有通过市场公开竞争招标,由全体业主自主选举物业管理公司,致使物业企业提供的服务质量标准缺少明细、欠缺可监督性。

9、市场体制不活,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不均,增加了物业公司管理成本,导致不少物业公司负债经营。如;**市康居蒂景湾居民住宅小区,公共服务水电都是按商业用户执行,甚至居民楼道公用照明也是无价可讲,价位的顺势反差加重了物业公司的管理成本,以致企业通过变术来减少债务,实行勉强运转。

10、由于房地产开发商的问题,小区分期建设及附属物配套工程未完全峻工而提前交付,有些配套设施如水、电、气工程不配套,造成物业公司开展工作困难,影响物业服务质量。

11、如何加强监管、规范行为?如何引导物业公司和业主搭建互盈载体?相关职能部门监管缺位。

二、造成物业服务管理难的主要成因:

1、开发商对小区配套承诺不兑现,质量问题多。由于开发商不兑现售房时的承诺,入住后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有的业主以拒缴物业服务费来与物业服务公司实行对峙。开发商遗留问题引发的物业管理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面积分摊不合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承诺不能兑现。二是房屋使用中出现质量问题,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就修缮责任互相推托。三是转嫁本属自身承担的费用(如:房产测绘费)给业主导致业主意见突出。

2、物业公司服务不到位、收费不合理、财务不透明。物业服务收费难的另一个原因,是物业公司不按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物业费,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收费或者收费少服务。从调查的情况看,这是业主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关系。虽然我市1999年就出台了《**市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收费办法》,明确规定了收费项目、档次和收费标准,但仍有部分物业公司擅自提高收费标准、设立项目或者以强制提供服务的方式收取费用。此外,问题更多的是物业公司的收费标准与其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不符,同一区域同一收费标准的不同小区,服务的质量各有千别,常常引起业主的不满,以致业主拒绝交纳物业服务费。依照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印发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的规定,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应当向业主大会或者全体业主公布物业服务资金年度预决算,并每年不少于一次公布物业服务资金的收支情况。而现在不少物业公司并没有执行规定,特别是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物业服务收费缺乏透明度。业主不知道自己交纳的费用花在什么地方,总认为物业公司收了很多钱,却没有用在业主身上,所以拒绝交纳物业费。

3、业主的消费观念有待改变。部分业主物业服务的消费观念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一是买房人对物业管理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二是我们国家诚信价值体系尚在初级阶段。遇到问题,业主不是积极通过司法、行政手段解决,而是选择随意拖欠或者拒绝交纳物业服务费的方式进行,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合同的严肃性,而且造成了住宅消费的诚信危机。三是一部分人存在从众和侥幸心里,看到小区内有业主不交物业费,认为自己交了反而吃亏,所以也效仿着拒绝或者拖欠物业费。物业服务收费不到位,最终利益受到损害的还是业主本身。物业费主要用于居住小区房屋公用部位及共用设施设备的运行维修养护等服务性开支。部分业主不缴费,等于免费享受公共服务,这对缴费的业主是不公平的。长此发展,不缴费的业主可能会越来越多,最终导致物业管理无法正常进行,房屋及设施将会失修失养,小区的保安、保洁、绿化将无人问津。

三、着力从以下方面加强监管。

1、规范物业服务行为,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倡导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建立成本分析制度整合资源,联合采购,扩大管理规模,降低管理成本。物业管理作为服务行业,服务质量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质量,为业主提供更细致、更周到的人性化服务,定期公布物业费的收支情况,使业主明白消费。物业服务企业虽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竞争仍然十分激烈。因此,仅靠降低物业费已经不能吸引消费者,只有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塑造企业品牌,才能实现物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具体方法应该:一是改变以往的收费态度和方式。由于收费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自身对物业相关政策、规定缺位理解和运用。同时,由于收费面广、点多、量大,难免出现生、冷、硬的工作态度,因而与业主的沟通、交流不是很顺利,导致业主对物业服务公司有意见而不愿交费。如:物业企业可在小区公告栏定期公布已缴费业主的名单,起到督促作用;对极个别拖欠较多、影响整个小区物业收费工作的业主,物业公司应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以起震慑教育作用。也可以依靠业主委员会,并以业主委员会的名义下发通知,宣传交纳物业费是业主应尽的职责。二是要加强物业服务公司的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物业企业要努力为广大业主提供优质服务,规范服务行为,逐步扩大服务项目,不断追求服务的精细度,注重对服务质量的研究,加强对员工素质的培养。通过企业自身的不断努力,为小区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使广大业主逐步接受“花钱买服务”方式。另外,物业企业还要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规章,规范行为准则。收费时可根据居民的不同情况,在物价部门制定的物业收费标准幅度内,与业主商量确定。对有些收入很低确实交不起物业管理费的,应给予减免政策并向其他业主公布,一方面解决了交不起物业管理费的贫困户的困难,另一方面也起到和发挥了其他业主监督的作用。物业服务公司应该在加强企业自身建设、通过服务水平、质量上下功夫,盘活内部管理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以赢得广大业主的认可和满意。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自身行为。协会应实行横向协调、纵向指导的方法。一方面要加大与物价局沟通,物价部门要定期举办物业服务管理培训,规范其执收行为,为物业管理企业解答对《办法》和新颁布的《物业服务管理条例》存在的疑问。针对企业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专业意见、建议,对于中档的物业,建议企业应进行全面的评价,遵循给什么服务报什么价格的原则,按政府的标准定价,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内容,不能进驻后再提价,引起业主的反感。要特别注意对公共秩序的维护,在实行明码标价期间要确认收多少服务多少,不能随便许诺能人所不能。对于广大业主方面,协会要重在宣传及时引导的方法。针对业主缺乏成熟的物业管理消费意识的情况,协会以舆论为向导,有针对性地做了大量的解释和引导工作。如召开不同地区的业主座谈会,请有关人士来为其讲解案例,在物业管理收费方面存在包括如何界定变通住宅?界定档次有争议怎么办?三级资质的物管企业能否按一级收费?没有业委会能否改收费标准?哪种情况下收费明细账单一定要公布?小区车位收益该归谁等七大焦点问题从行业的角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此外,为切实指导物业服务收费的定价、协调、平息业主与物管企业因定价问题引发的矛盾,针对物业档次界定难的问题,协会可以启用物业服务收费建议的评审程序,由企业或业委会提出需求,协会以组织行业专家到物业现场进行评审,从行业的专业角度提供合理的定价建议、意见,为物价部门审定价费提供切实可行的资料。为更好地平衡行业所面临在收费方面的困难和矛盾,行业协会除了对物业服务收费项目进行明码标价外,物价部门也应主动与其沟通,开展收费公示,统一制作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

3、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帮助业主树立正确的物业管理消费观念。业主买房是一个持续消费的过程,即便是付清全部房款,也仅仅是消费的开始,所以改变购房消费观念也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对《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价格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广大业主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树立“花钱买服务”的物业消费意识,明白不缴、少缴和欠缴物业管理费不仅损害了物业企业的利益,同时也损害了广大业主的利益。同时,也应该坚持在日常的物业管理小区中利用不同宣传的形式:如公告栏、宣传栏等向业主进行宣传,提高广大业主对物业管理的认识,让业主知道交纳物业服务费是每个业主的应尽义务。房管部门要从完善部门职能入手,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和帮助广大业主树立正确的物业管理消费观念,努力为物业企业和业主搭建互盈互利平台。

4、建立和完善物业管理法规体系,规范物业服务管理行为。规范和约束小区的业主与业主之间、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关系,仅靠业主公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一个具有强制性、权威性的物业管理法规体系。因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充分调查、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市物业服务管理办法》,通过规章的形式将他们的责、权、利明确下来,确保业主和物业公司双方利益不受侵害;同时大力推进和完善《**市物业服务管理招投标制度》。业主大会通过招标选聘物业企业时,房管和物价部门必须到场进行指导,努力做好监管、指导到位,当好服务者、指导者、监督者和管理者。作为服务者,房管和物价部门要以人为本更好地为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服务;作为指导者,房管和物价部门要在全面实施《**市物业服务管理办法》的同时,加快出台《**市物业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加强宣传发动的工作力度;作为监督和管理者,房管和物价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依法行政,严格规范物业服务企业的行为。同时,又要加强对业主行为的正确引导,提高业主素质。要通过整合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实行政府扶持政策,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减少物业企业管理成本,为物业企业发展和小区和谐创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服务区调研报告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51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84位用户关注,24人点赞!

区现在涉及老年人体育健身方面的工作主要由我局下属的老年体育协会负责,区13个乡镇、9个街道、238个行政村和77个社区于2008年10月全部组建老年体育组织,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老体协组织网络健全。还有区老年门球协会,其它老年人健身团体依托老年体育协会延伸有分会及各健身站(点、队),目前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3.2万多,经常参加活动的有7万多人,老年体育人口达66.5%。常年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体育健身活动有,健身秧歌腰鼓、广场舞、排舞、北京平四、太极拳剑扇、柔力球、健身气功、自行车、登山、门球、等健身项目。

区老年体育协会发挥作用明显,特别是在今年全市老年人运动会中,参加15个项目的14各比赛项目,名列前茅。先后获得全国老体协表彰、市老体协全民健身健步走先进集体;基层老体协象鼻获省老体协先进单位,安阜、高店被推荐为省老体协表彰;秧歌腰鼓分会多次参加全国、全省、全市比赛获一等奖;太极分会组队参赛获市一等奖;太极分会、夕阳红自行车队荣获市老体协全民健身先进集体。今年老年门球队参加在江津举办的全国门球俱乐部比赛中荣获第四名的好成绩。

二、当前的老年体育工作

区常年积极支持社区和各单位充分利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场所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一是各级重视,区财政从13年起每年拨4万元活动经费,乡镇街道老体协分会每年也有5000至2万元不等的活动经费;二是健身活动蓬勃开展,老年体育健身活动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就近、小型多样、坚持经常和科学健身的原则,利用文化广场、公园景区,街村院坝,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晨练、晚练健身活动,登山、打太极拳、跳坝坝舞、交谊舞、打羽毛球、健身球、门球等。同时,区各级老体协结合重大节庆,举办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的文体展演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积极开展文体骨干培训。每年有10余人参加省、市举办的骨干培训班,同时坚持举办基层文体骨干培训班至少两项次,参培人数达200人左右。基本形成了一支骨干队伍,有各类项目教练员200余人,三级以上裁判员近300人。四是重视场地建设、改善健身条件。各乡镇、街道有室内活动场地6084平方米,平均一个乡镇(街道)276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76690平方米,平均一个乡镇3480多平方米。2011年区政府拔款20余万元,对区老年门球场进行改建,建成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的人工草坪门球场3个,较好地改善了区门球活动的健身条件。象鼻、李庄、凉姜乡、明威等乡镇街道建有文化体育广场,每天早晚上百人在文化广场参加健身活动。

三、不足

一是全区老年人活动经费欠缺,老体协开展活动正常运转也要10万元左右。二是健身设施投入不足,与全市公共体育设施和区体育场馆建设匮乏有着密切关系,更无法满足社区、农村适合老年人健身的设施和场所;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按照老年体育六有原则,有差距。即:有组织、有场地、有经费、有骨干、有活动、有制度。

四、打算

一是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争取更多的老年健身项目,用于打造老年健身场所,特别要向社区、农村倾斜。二是加强老年体育项目辅导员培训,推广、创新、普及体育健身项目。培育更多的为老年人服务的体育健身辅导员、骨干、志愿者。三是进一步优化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室外场地建设。四是积极协调教育系统的学校,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优先向老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体育场馆。五是鼓励支持社会团体及个人兴办老年人体育健身场所,对兴办非营利性的老年人体育健身场所的,我局将积极协调相关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免相关费用。六是按照就地就近、小型多样、文体结合、科学健身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动员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提高老年人体育健身人口比例。七是加大对涉老科学正确健身的宣传。

服务区调研报告

一、现状和环境 ××中心城区自20xx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到20xx年底,共有17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有时一天到晚都没有一个门诊病人,严重亏损,机构工作人员有的工作一两年又“缩回”原单位,卫生服务力量削弱,病人就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服务区信息

  • 服务区调研报告
  • 服务区调研报告30人关注

    一、现状和环境 ××中心城区自20xx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到20xx年底,共有17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有时一天到晚都没有一个 ...[更多]

报告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