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1篇 走进童心倾听童声的师德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童心是一泓清泉,晶莹剔透;童心是一朵花蕾,欲放美丽。在我眼中,每一颗童心都是一个新世界,多彩斑斓、各有千秋,它需要我们细心的呵护全心的对待。
我在托幼一班担任班主任的时候,一件小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促使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一致。记得那是一次午餐以后,在饭前我答应孩子们午餐后去楼上大班走廊散步,后来,由于忙着指导吃饭慢的孩子,便忘了自己与孩子们的这一承诺。当我组织孩子们午睡时,我感到封文清情绪有了异样的波动,不愿意睡觉。她可是个乖娃娃,今天怎么了?!这时,封文清瞪大了眼睛,走到我身边说:“蒋老师,你不是说吃完午饭带我们去楼上大哥哥姐姐那里散步的吗?怎么不去了呢?”孩子大胆而又友善的话语令我恍然大悟:是啊,我答应孩子们的话,怎么能这么随便应付呢?我岂不是成了失信的典范了吗?我连忙向所有的孩子道歉:“真对不起,我刚才帮助几个小朋友吃饭,耽误了小朋友去散步的时间,明天我一定记住。”清清脸上露出了欢喜的笑容:“蒋老师,这次原谅你,下次可不行了。”于是她伸出小手指和我拉钩,全班孩子忍不住地呐喊助威:“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悔……”看着孩子们那股认真的劲儿,恍然之间,我体验到了 “真诚”与“平等”的绝妙滋味儿,我想:孩子的感触和我是一样的。我为我抓住这次可贵的机会让孩子体验课堂以外的东西而感到欣喜;我为我没有逃避孩子的问题而感到庆幸;我为我能坦诚地向孩子们认错而感到高兴。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点的指出无疑告诉我们:在与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地进角色的转换。这种转换仅仅只是在学习活动中吗?在我们每时每刻与孩子的生活交往中,是不是就不需要了呢?或者说将师幼的角色仍旧回到原来的命令者与服从者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教师与幼儿的交往是“文明交往”,文明则决定了两者的地位应是平等的,并且是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展开的。所以,我认为教师的角色转换应存在于与
幼儿交往的每一个瞬间,从而使积极大胆、活泼开朗这些良好的品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当有一天,我们的爱,让孩子不再封闭自己的心扉;我们的爱,能走进每一颗童心,和他们一起放飞快乐和梦想;那时我们就可以自豪地大喊:“我和孩子零距离!” 让我们共同走进童心,倾听童声,感悟童真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2篇 师德师风演讲稿:童心需要爱的滋润
西方有这样一个寓言:智慧、成功和爱这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想请天使“爱”到自己家里做客,可当“爱”走进家门的时候,“智慧”和“成功”也跟着走了进来,面对母亲的惊讶,两位天使回答说:“我们两个是跟着爱的,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智慧和成功。”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爱的重要性。爱,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心理需要,而我们面对的是心灵极其脆弱的儿童,他们的心灵就更需要爱的滋润,尤其是教师的爱,师爱在每个学生的心目中都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分量,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不仅仅是一种喜爱,更是一种评价。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该选择爱,因为有爱才能有一切,才能有教育的智慧和成功。
回想自己的教育之路,也曾经有过一个与爱有关的事例,虽早已过去,却久久不能忘怀。那一年,我担任二年级的班主任,班上有个叫谢铭恩的男孩,是个出了名的“火药桶“,脾气很坏,经常和同学发生矛盾。有一次,他甚至在课室里和体育老师打了起来,一个才七岁多的孩子竟然敢对又高又壮的男老师拳打脚踢!这说出去有人相信吗?当时,匆忙赶到课室的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我们很快就制住了他并把他带到了办公室,但他那一脸的愤恨和眼底的防备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新教师无计可施,问他什么他都不说,最后只能罚站了事。
这件事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也给他带来了很坏的影响。同学的孤立,老师的批评,让他的脾气更加地坏,最后,有部分任课老师甚至要请我到课室把他带走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怎么办呢?当我试图联系他的父母时,才发现自己对他的了解实在太少。原来他的父母已经离异了,母亲远走他乡,父亲也基本不回家,和他一起生活的就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我的心被触动了,突然对这个问题家庭里的问题孩子产生了一种怜惜的情绪,孩子何其无辜,怎能让他成为家庭破裂的牺牲品!
但,可惜的是,效果维持不了两天,他又闹事了。我想,他并不是不懂得善与恶,只是不能把正确的结论转化为正确的行为,所以,一味的宽容还不够,我还要让他信任我。信任是沟通的基石,你若得不到孩子的信任,又怎能让他相信你是真心帮助他的?又怎能跟孩子沟通?于是,我再次去他家家访。这次,我对他的劣迹只是草草带过,反而大力地赞扬他近期的一些微小进步。当奶奶满怀欣慰地摸摸他的头时,他看我的眼神里也多了一丝感动,还主动牵着我去参观他的房间。
从那以后,他跟我明显亲近了,再跟别的同学或老师起争执时,只要看见我,也会放弃挣扎乖乖地跟我走。别的老师都说我有办法,能让他这么听我的话。可是,我对于自己只能扮演这种救火队的角色感到非常的遗憾。如果我的教育只能让他在我的面前乖,离开了又我行我素的话,那这种教育无疑是失败的。
于是,我再次调整了教育手法,在过往的宽容、信任里加入了赏识。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学中也不缺少好信息,而是缺少发现好信息的心灵。谢铭恩的个性活泼好动,书写阅读是他的弱项,但他的思维很活跃,有学数学的天分,同时画画也画得不错。所以我请他为班级画板报,当同学们都夸他画得漂亮时,他笑得非常开心。我还鼓励他在数学课堂上多回答动脑筋的问题,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让他找回了自信,也让他找到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一个学期结束了,谢铭恩终于摘掉了”火药桶“的帽子,学习、表现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这段难忘的教育经历让我更加意识到了爱的重要性,就如高尔基所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深沉的爱、博大的爱、奉献的爱。无论是怎样的学生,一旦是你的学生,你就应该把师爱撒向他们,用师爱去塑造他们,用师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灵,用师爱去帮助他们改掉“小毛病”,促使他们成为适应现代生活有用的人。
童心需要爱的滋润,让我们用爱给孩子一个心灵的支点!
第3篇 幼儿园师德演讲稿:让爱心伴着童心一起飞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爱心伴着童心一起飞》
人们常常把教师比做辛勤的园丁、燃烧的红烛。作为幼儿教师,当每天面对那一群群天真烂漫的孩子,看着那一双双纯洁的眼睛,一张张如花般的笑脸,您能不动情吗?怪不得一位诗人曾感叹:“教师之所以永远年轻,是因为他们每天都在温习童年。”
十年前,就是带着青春的梦想和激情,带着对教师职业的憧憬,我踏入了东三里小学这片孕育希望的田野。十年间,因为信守着爱与承诺,我在小学语文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然而,上天似乎是在故意考验我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信念--就在从教后的第十个年头,由小学教师过渡到幼儿教师这一突如其来的角色转变使我对自己的事业前景充满了迷茫和怀疑。面对这一崭新的教学领域,我曾多次扪心自问,我能行吗?孩子们会喜欢我吗?家长们会认可我吗?我甚至一度产生了逃避的想法。年迈的母亲看透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小学老师是老师,幼儿园老师不也是老师吗?如果你能把一群啥也不懂只知哭鼻子的娃娃也能教育好,那不更能证明你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好老师?”母亲的话让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是啊,人生博弈的真正乐趣不就是迎接挑战、克服困难、成就自我吗?把责任扛在肩头,把爱放在心头,幼教这一领域也一定会成为我放飞梦想的舞台。
201_年10月,焕然一新的校园迎来了第一批学生。面对这些从未离开过妈妈怀抱的宝贝们,他们时而上天入地、时而哭闹不定,真让我有一种如临大敌的感觉。经常是左手抱着右手揽着,后排的巨无霸小胖刚刚被我从课桌上抱下,前排的小萝卜头又因为玩具被抢而哭起了鼻子,我真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把每一个哭闹的孩子都揽入怀中。可我深知,一味的安抚治标不治本,于是我开始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首首婉转悠扬的儿歌,一幕幕妙趣横生的动漫画面,一次次充满爱意的拥抱和赞扬,春风化雨般的呵护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渐渐地,一张张恐惧而羞涩的小脸逐渐被天真快乐的笑容所取代。之后,我又结合自己所学,利用各种时机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地常规引导和训练。慢慢地,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见到我主动问好、课上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下有序排队上厕所,孩子们的点滴进步使我感到莫大的欣慰,我不禁暗自庆幸:初战告捷。
但是,要想真正赢得孩子们的信任,还需要我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不满三岁的娜娜刚来到班里时,像一头受惊的小鹿瑟缩在角落里,我许多次试图抱起这个可怜的孩子,可是每次的结果都是孩子疯狂般地又踢又咬,甚至有一次,我胳膊上留下了一圈紫红的牙印。但我并没有因为她的偏执与孤僻而放弃,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接近她,开导她。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慢慢地,孩子脸上的恐惧开始消散,每当我冲她微笑时,她也开始朝我羞涩的笑笑,但依然不吃不喝不说话,真正的转机却是来自于那一次意外。一天,安静的教室里孩子们正在课上认真地画画,娜娜的眼睛里却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孩子的异常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可刚一走近,一股刺鼻的气味迎面扑来,望着孩子羞涩的眼神我立刻明白了原因。我忍着刺鼻的气味把弄脏的衣裤脱下,拿出湿巾认真地帮她擦拭干净,然后又为她换上干净的衣裤,并轻声安慰她:“孩子,别怕,没什么大不了的,换上干净衣服就不臭臭了。”当我正欲转身去打扫桌椅地面时,记忆中从未言语过的娜娜忽然轻轻地叫了一声“妈妈”。怔在那里的我似乎瞬间凝固了一般,缓过神来,转身抱起这个可爱的孩子,幸福的眼泪夺眶而下。是啊,坚持与付出换来的是孩子的信任与依恋,我怎能不为此而感动呢?渐渐地,鬼精灵的宝贝们都学着娜娜的样子,不再叫我丛老师了,取而代之的是“亲妈妈”。自此,52个可爱的孩子在我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亲妈妈”的怀抱里尽情地享受母爱,在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里茁壮成长。很多家长都半开玩笑地说:“丛老师,听到我的孩子叫你妈妈,我都有些吃醋了呢。”每次听到类似这样的话语,我感觉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所有的委屈和不快瞬间烟消云散。
作为转型期的新建幼儿园,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人员紧缺。下学期我们班只有我一个老师。大到备课上课,小到各种保育记录,别的班两个人来完成的工作,现在都要我一个人负责完成,工作强度和时间紧迫性可想而知。5月31日的下午,我正在为六一汇演紧张忙碌着,爷爷因病去世的噩耗突然传来,那一刻我眼泪夺眶而出。匆匆赶回家见了爷爷最后一面,第二天我又准时回到单位,家人都很不理解,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你怎么还去上班?因为我自己明白,班里只有我一个老师,我不去,孩子们辛苦练习了数月的节目就没法表演。强忍悲痛带着孩子表演完所有的节目,当听到家长们一阵阵掌声和喝彩时,我再也无法忍受,躲到洗手间里放声大哭。
工作至今,幼儿园教师给我的印象是,压力大,时间不够用,工作忙,任务重。没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更没有“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迈,但我没有一点怨言,因为这些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使我尝到了启蒙老师高尚的滋味。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愿用我的爱心为我们欣欣向荣的祖国添一份明媚的春光!添一片绚丽的春色!让我的爱心伴着孩子们的童心一起飞吧!
谢谢大家。
第4篇 幼儿教师师德演讲稿:走进童心,倾听童声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童心是一泓清泉,晶莹剔透;童心是一朵花蕾,欲放美丽。在我眼中,每一颗童心都是一个新世界,多彩斑斓、各有千秋,它需要我们细心的呵护全心的对待。
我在托幼一班担任班主任的时候,一件小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促使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一致。记得那是一次午餐以后,在饭前我答应孩子们午餐后去楼上大班走廊散步,后来,由于忙着指导吃饭慢的孩子,便忘了自己与孩子们的这一承诺。当我组织孩子们午睡时,我感到封文清情绪有了异样的波动,不愿意睡觉。她可是个乖娃娃,今天怎么了?!这时,封文清瞪大了眼睛,走到我身边说:“蒋老师,你不是说吃完午饭带我们去楼上大哥哥姐姐那里散步的吗?怎么不去了呢?”孩子大胆而又友善的话语令我恍然大悟:是啊,我答应孩子们的话,怎么能这么随便应付呢?我岂不是成了失信的典范了吗?我连忙向所有的孩子道歉:“真对不起,我刚才帮助几个小朋友吃饭,耽误了小朋友去散步的时间,明天我一定记住。”清清脸上露出了欢喜的笑容:“蒋老师,这次原谅你,下次可不行了。”于是她伸出小手指和我拉钩,全班孩子忍不住地呐喊助威:“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悔……”看着孩子们那股认真的劲儿,恍然之间,我体验到了 “真诚”与“平等”的绝妙滋味儿,我想:孩子的感触和我是一样的。我为我抓住这次可贵的机会让孩子体验课堂以外的东西而感到欣喜;我为我没有逃避孩子的问题而感到庆幸;我为我能坦诚地向孩子们认错而感到高兴。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点的指出无疑告诉我们:在与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地进角色的转换。这种转换仅仅只是在学习活动中吗?在我们每时每刻与孩子的生活交往中,是不是就不需要了呢?或者说将师幼的角色仍旧回到原来的命令者与服从者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教师与幼儿的交往是“文明交往”,文明则决定了两者的地位应是平等的,并且是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展开的。所以,我认为教师的角色转换应存在于与
幼儿交往的每一个瞬间,从而使积极大胆、活泼开朗这些良好的品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当有一天,我们的爱,让孩子不再封闭自己的心扉;我们的爱,能走进每一颗童心,和他们一起放飞快乐和梦想;那时我们就可以自豪地大喊:“我和孩子零距离!” 让我们共同走进童心,倾听童声,感悟童真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5篇 教师师德演讲稿:童心需要爱的滋润
西方有这样一个寓言:智慧、成功和爱这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想请天使“爱”到自己家里做客,可当“爱”走进家门的时候,“智慧”和“成功”也跟着走了进来,面对母亲的惊讶,两位天使回答说:“我们两个是跟着爱的,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智慧和成功。”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爱的重要性。爱,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心理需要,而我们面对的是心灵极其脆弱的儿童,他们的心灵就更需要爱的滋润,尤其是教师的爱,师爱在每个学生的心目中都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分量,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不仅仅是一种喜爱,更是一种评价。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该选择爱,因为有爱才能有一切,才能有教育的智慧和成功。
回想自己的教育之路,也曾经有过一个与爱有关的事例,虽早已过去,却久久不能忘怀。那一年,我担任二年级的班主任,班上有个叫谢铭恩的男孩,是个出了名的“火药桶“,脾气很坏,经常和同学发生矛盾。有一次,他甚至在课室里和体育老师打了起来,一个才七岁多的孩子竟然敢对又高又壮的男老师拳打脚踢!这说出去有人相信吗?当时,匆忙赶到课室的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我们很快就制住了他并把他带到了办公室,但他那一脸的愤恨和眼底的防备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新教师无计可施,问他什么他都不说,最后只能罚站了事。
这件事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也给他带来了很坏的影响。同学的孤立,老师的批评,让他的脾气更加地坏,最后,有部分任课老师甚至要请我到课室把他带走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怎么办呢?当我试图联系他的父母时,才发现自己对他的了解实在太少。原来他的父母已经离异了,母亲远走他乡,父亲也基本不回家,和他一起生活的就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我的心被触动了,突然对这个问题家庭里的问题孩子产生了一种怜惜的情绪,孩子何其无辜,怎能让他成为家庭破裂的牺牲品!
我决定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首先,我要多一分宽容。人无完人,孰能无过,爱学生就要用一颗宽容而仁慈的胸怀去接纳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错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我也希望我能用宽容感化他,所以,当他又一次被我从课堂带进办公室后,我没有像以前那样训斥他,漠视他,而是让他坐在我的旁边,让他帮我倒杯水,帮我把作业一本本翻开方便我批改……孩子始终是孩子,当他从我的眼中看到宽容和喜爱之后,他的表情渐渐缓和,防备渐渐放松,后来还主动帮我捶肩膀。在接下来的语文课中,他也表现得很乖巧,仿佛已经理解了老师的辛劳!这时,我的心里也有了一丝窃喜,想着温情疗法果然有效。
但,可惜的是,效果维持不了两天,他又闹事了。我想,他并不是不懂得善与恶,只是不能把正确的结论转化为正确的行为,所以,一味的宽容还不够,我还要让他信任我。信任是沟通的基石,你若得不到孩子的信任,又怎能让他相信你是真心帮助他的?又怎能跟孩子沟通?于是,我再次去他家家访。这次,我对他的劣迹只是草草带过,反而大力地赞扬他近期的一些微小进步。当奶奶满怀欣慰地摸摸他的头时,他看我的眼神里也多了一丝感动,还主动牵着我去参观他的房间。
从那以后,他跟我明显亲近了,再跟别的同学或老师起争执时,只要看见我,也会放弃挣扎乖乖地跟我走。别的老师都说我有办法,能让他这么听我的话。可是,我对于自己只能扮演这种救火队的角色感到非常的遗憾。如果我的教育只能让他在我的面前乖,离开了又我行我素的话,那这种教育无疑是失败的。
于是,我再次调整了教育手法,在过往的宽容、信任里加入了赏识。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学中也不缺少好信息,而是缺少发现好信息的心灵。谢铭恩的个性活泼好动,书写阅读是他的弱项,但他的思维很活跃,有学数学的天分,同时画画也画得不错。所以我请他为班级画板报,当同学们都夸他画得漂亮时,他笑得非常开心。我还鼓励他在数学课堂上多回答动脑筋的问题,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让他找回了自信,也让他找到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一个学期结束了,谢铭恩终于摘掉了”火药桶“的帽子,学习、表现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这段难忘的教育经历让我更加意识到了爱的重要性,就如高尔基所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深沉的爱、博大的爱、奉献的爱。无论是怎样的学生,一旦是你的学生,你就应该把师爱撒向他们,用师爱去塑造他们,用师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灵,用师爱去帮助他们改掉“小毛病”,促使他们成为适应现代生活有用的人。
童心需要爱的滋润,让我们用爱给孩子一个心灵的支点!
第6篇 悟童心幼儿园师德演讲稿
悟童心幼儿园师德演讲稿
成长是一件很自然又很神秘的事。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不知不觉中长大的。普通人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经历病痛。挫折,这也是一件很自然甚至必然的事情。
我的侄子在成长的14个月中得过几次感冒,一次婴儿急诊,一次秋季腹泻,从床上摔下两次。近几个月来,磕磕碰碰的事更是不断。可他妈妈从未因此带他去医院打针吃药,别人都说她胆子大,其实,我认为表姐的做法未必是不可取的。孩子的情况做妈的心里最清楚。遇到孩子生病,首先,得告诉自己不必太紧张,一切都会好的,因为妈妈的情绪会影响孩子,孩子本来就不舒服,再发现妈妈的脸上失去平日的笑容,换上一脸紧张的神情,他就会更加不知所措,于是乎更加哭闹,这不仅对解决问题没有丝毫帮助,而且会影响自己的判断能力,感到事态更加严重。其实,不紧张不等于不关心,通过仔细观察,父母完全可以从孩子的表现中推断出情况的严重程度,然后再找出相应的对策。显然,我的表姐算得上是育儿高手了。
有一次看到过一本书,名字叫《育儿百科》,作者是日本的松田道雄先生,他有40多年的儿科医生的经验,见多识广,在这本书里,松田道雄先生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要尊重孩子的个性与天性,不要千篇一律的对待孩子。就拿幼儿园里的午餐:“虾仁蒸蛋”一事来说吧,可能在有些班里,有些孩子不愿意.不喜欢吃虾仁,而老师却一味地要求孩子吃,并反复强调虾仁的营养及其美味,有些孩子在劝说下吃了,可还有些孩子不为所动,即使是把虾仁塞进了嘴巴,可最终还是会毫不犹豫的吐出来。原本吃饭是一种享受的事儿,可此时为何会变得如此痛苦呢?后来在看了这本书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吃饭也像走路。说话一样有早有晚,孩子到了想吃时自然会吃,而且会吃得很好。在对待孩子的选择的时候,又何必如此教条呢?
家长对孩子的身高。体重。智力水平。胃口大小甚至是自然能力非常在意,有时候对“达标”这个词显然是很苛刻的,想想孩子们也是很辛苦,长个子,长肉,不仅要长在自己的身上,还长在爸爸妈妈的面子上。其实对孩子们来说,最重要的`无非两点: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情愉快。假如每顿饭都要吃上一个多小时的话,那不如先带孩子们去外面玩上一会儿,等肚子饿了,花上十几分钟就可以搞定了。给孩子多一点时间在外面玩,呼吸新鲜空气,用手摸摸树,看看小狗奔跑,小鸟飞翔,都要比吃一口山珍海味愉快得多,同时丰富了孩子的眼界,这难道不是做父母的最大愿望吗?
有些家长喜欢用自己的“时髦”方式来教育孩子,却忽略了孩子才是教养“本身”。时髦这个东西善变,越时髦越善变。就拿给孩子选择衣物来说,我最不赞成给孩子选时髦衣服了,不是因为价钱的高低,很多衣服是一种廉价的时髦,牺牲的是质地和品质,得到的成人化的款式。孩子的衣服只要干净。舒适就好。另外也不妨选好品牌的衣物,其优点在于不易坏。不易过时,质地质量都有保证,大家又何乐而不为呢?
由以上我们可以总结,育儿,何必太教条!作为成年人,更该悟童心!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首歌,歌词大意是这样的:
如果是我喜欢的,就是我的;
如果东西在我手里,就是我的;
如果能从你手里夺过来,那就是我的;
那东西我刚拿过来,就是我的;
如果东西是我的,不管怎样它永远不会看来是你的;
如果我堆砌什么,所有积木都是我的;
你玩的玩具放回原处时,它自动变成我的。
这首歌让我深思,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对孩子们的内心到底了解多少?他们为什么要抢玩具?只因为他们觉得我喜欢的就是我的;东西在我手里就是我的;我玩的玩具永远是我的。孩子们有错吗?没有,他们幼小的心灵就是这么想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以孩子的本来面目看他们。以孩子的角度采取措施,不能只看表面解决现象,要多观察。了解孩子内心世界,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让我们以“孩子的眼。孩子的心”看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