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1篇 关于作文教学培训的心得体会
有幸参加了市小教培训中心举办的作文教学培训班。昨天是第一天的培训活动,聆听了两位专家的讲座。一天坐下来,五六个钟头,腰背多少有些不适,但心中却是充实的。
夜深了,思绪万千,无法入眠。
想的最多的,竟然是个人成长的“写作”历程。
小时侯,父亲是晓师的语文教师,三年级起,他就要求我写日记。起先,觉着新鲜,每天;后来,不知要写些什么,变为周记;再后来,成了月记;再再后来,无疾而终。好在父亲一向开明,并不逼着我去写。
从上初中起,并没有人要我写,我却一天写的很勤。最期待的生日礼物,便是一本硬壳的有着好看印花的日记本。到了读师范时,居然一天不写便无法入眠。工作后,可写的东西更多了,日记本越积越厚。
生了孩子后,开始写“宝宝日记”。没写几篇,被婆婆发现了,坚决不让写,说会伤了眼睛、累了身子。老人的话不敢不听,只好停了。开始几天很不适应,毕竟是十多年的习惯了。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人也懒惰了。一晃孩子十多岁了,日记的事儿再也没续上。
工作后,写了些论文,在省市区级都获过奖。后来,论文满天飞了,便没有了兴趣。
有段时间遇到些事,居然写起诗来,在乡镇杂志上发了十来篇,因为停刊,也便歇了手。
有时候,有感于时事,便写自己的想法,拉拉杂杂的,怕树敌太多,只自己看看。
现在的我,经历了一些事情,心态平和了,少了些棱角,也不想去争什么,便又记起了曾经的梦想:写故事,为孩子写故事。只是还未曾好好的思索,不知该从何入手。
可能是家的温馨滋长了我的懈惰,真的应该做点事了。
看到袁浩老师仍在为小学教育事业奔忙,心底升起丝丝敬意,同时也深感惭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正当发奋的时候,我应当为作文教学做些什么呢?
第2篇 省级作文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2022年12月13日——24日,在任为新教授的带领下,我们快乐地度过了为期12天的作文专题培训,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讲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有思想碰撞、经验交流的晨会时间。
一、觉察、体察与洞察,观察的内在品质——习作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称曾深刻地指出:“发达的智慧,最重要的特征是观察力。”观察,是习作的起点,智慧的源泉。
有效的观察是习作个性化的基础。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正如叶圣陶所说:“平时心粗气浮,对于外界的事物,见如不见,闻如不闻,也就说不清所见所闻是什么。写成观察得好认识得好的文章,那根源还在于平时有好习惯。” 而观察的属性与品质又把观察细化为觉察、体察与洞察。
1、敏锐的觉察力取得于“意”
从无意义到有意义,明确观察目的
有意识到留意识,养成观察习惯。
2、全面的体察力取决于“神”
观察实践的第一个过程,就是将客观外界事物的具体形象、色彩等物象反映到人脑中,形成感性形象,即表象。生活中的表象是极其丰富的。因此,表象是建立在全面体察事物形象基础上的。
表象中,有的能够反映某类事物的普遍性,有的能够反映某类事物的特殊性。因此,还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去观察,将零碎的表象,梳理成表象群。
3、深入的洞察力取胜于“心”
习作中的观察,有别于现实性的观察,它是在现实性观察的基础上,以审美的态度去感知事物。在观察的过程中,内在的情感总是主动地期待着、捕捉着,一旦事物与个人的情感生活相符合,便会透过事物的形式达到对其情感性的把握,达到合情合理的表达需要。因此,观察中,更需要引导学生对生动的周围世界注入个人情感。
二、立人——习作的根本
思想缺席的结果是无知和盲从,简单的教育方式往往导致学生简单的思维方式。为了应付考试,出现了所谓的“万能作文”,学生在写作时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阅读激发思想,思想照亮生活,生活影响写作。
我们在评价学生的习作时应该关注的是感情是否真挚,内容是否充实。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情,而不是一味的空话、套话。
三、高出着眼,小处入手——习作的起步(三年级习作)
1、前挂后联,了解目标序列
由于教师对习作目标掌握不到位,导致指导无方;由于教师把理想的作文目标当成学生练笔的目标,致使自身陷入不满与失望,师生均是身心疲惫。 人教版教材的习作安排:单看目标是独立的,整体看能发现目标是渐次提高螺旋上升。
2、解读教材,明确指导重点
3、依据目标,心有评价标准
习作目标明确了,每一次指导重点也清楚了,但是三年级的孩子应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教师心中没有标准。
4、从读学写
在第二学段,我们可以依托句群关系,凭借教材中的典型语例引领学生感知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承接关系,体会写作顺序,练写一个自然段。
5、从观到察
中年级是观察活动的“敏感期”,最佳的习作形式就是观察作文。
6、重视评改
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不能从语法的角度严格要求,主要是指别人看不明白的,或是与习作要求明显不符的,也包括一些错字和明显的用词不妥当的地方。
培训是为更好地工作做准备,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使自己渐渐完善。
第3篇 省级作文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2022年12月13日——24日,在任为新教授的带领下,我们快乐地度过了为期12天的作文专题培训,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讲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有思想碰撞、经验交流的晨会时间。
一、觉察、体察与洞察,观察的内在品质——习作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称曾深刻地指出:“发达的智慧,最重要的特征是观察力。”观察,是习作的起点,智慧的源泉。
有效的观察是习作个性化的基础。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正如叶圣陶所说:“平时心粗气浮,对于外界的事物,见如不见,闻如不闻,也就说不清所见所闻是什么。写成观察得好认识得好的文章,那根源还在于平时有好习惯。” 而观察的属性与品质又把观察细化为觉察、体察与洞察。
1、敏锐的觉察力取得于“意”
从无意义到有意义,明确观察目的
有意识到留意识,养成观察习惯。
2、全面的体察力取决于“神”
观察实践的第一个过程,就是将客观外界事物的具体形象、色彩等物象反映到人脑中,形成感性形象,即表象。生活中的表象是极其丰富的。因此,表象是建立在全面体察事物形象基础上的。
表象中,有的能够反映某类事物的普遍性,有的能够反映某类事物的特殊性。因此,还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去观察,将零碎的表象,梳理成表象群。
3、深入的洞察力取胜于“心”
习作中的观察,有别于现实性的观察,它是在现实性观察的基础上,以审美的态度去感知事物。在观察的过程中,内在的情感总是主动地期待着、捕捉着,一旦事物与个人的情感生活相符合,便会透过事物的形式达到对其情感性的把握,达到合情合理的表达需要。因此,观察中,更需要引导学生对生动的周围世界注入个人情感。
二、立人——习作的根本
思想缺席的结果是无知和盲从,简单的教育方式往往导致学生简单的思维方式。为了应付考试,出现了所谓的“万能作文”,学生在写作时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阅读激发思想,思想照亮生活,生活影响写作。
我们在评价学生的习作时应该关注的是感情是否真挚,内容是否充实。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情,而不是一味的空话、套话。
三、高出着眼,小处入手——习作的起步(三年级习作)
1、前挂后联,了解目标序列
由于教师对习作目标掌握不到位,导致指导无方;由于教师把理想的作文目标当成学生练笔的目标,致使自身陷入不满与失望,师生均是身心疲惫。 人教版教材的习作安排:单看目标是独立的,整体看能发现目标是渐次提高螺旋上升。
2、解读教材,明确指导重点
3、依据目标,心有评价标准
习作目标明确了,每一次指导重点也清楚了,但是三年级的孩子应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教师心中没有标准。
4、从读学写
在第二学段,我们可以依托句群关系,凭借教材中的典型语例引领学生感知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承接关系,体会写作顺序,练写一个自然段。
5、从观到察
中年级是观察活动的“敏感期”,最佳的习作形式就是观察作文。
6、重视评改
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不能从语法的角度严格要求,主要是指别人看不明白的,或是与习作要求明显不符的,也包括一些错字和明显的用词不妥当的地方。
培训是为更好地工作做准备,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使自己渐渐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