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现场管理5s法
5s来自日文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修养)发音的第一个字母“s”,所以统称为“5s”。5s活动不仅能够改善生产环境,还能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品质、员工士气,是其他管理活动有效展开的基石之一。
一、5s现场管理的内容
5s现场管理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五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
1.整理
整理就是将必需物品与非必需品区分开.必须品摆在指定位置挂牌明示,实行目标管理,不要的东西则坚决处理掉,在岗位上不要放置必需以外的物品。这些被处理掉的东西可能包括原辅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设备仪器、工模夹具、管理文件、表册单据等。其要点如下:
①对每件物品都要看看是必要的吗非这样放置不可吗
②要区分对待马上要用的、暂时不用的、长期不用的;
③即便是必需品.也要适量;将必需品的数量要降低到最低程度:
④在哪儿都可有可无的物品,不管是谁买的,有多昂贵,也应坚决处理掉,决不手软:
⑤非必需品是指在这个地方不需要的东西在别的地方或许有用,并不是“完全无用”的意思,应该找它合适的位置。
⑥当场地不够时,不要先考虑增加场所,要整理现有的场地,你会发现竟然还很宽绰。
2.整顿
除必需物品放在能够立即取到的位置外,一切乱堆乱放、暂时不需放置而又无特别说明的东西,均应受到现场管理干部(小组长、车间主任等)的责任追究。这种整顿对每个部门都同样重要,它其实也是研究提高效率方面的科学,它研究怎样才可以立即取得物品,以及如何能立即放回原位。任意存放物品并不会让你的工作速度加快,反而使你的寻找时间加倍,你必须思考分析怎样拿取物品更快,并让大家都能理解这套系统,遵照执行。这样:
①将寻找的时间减少为零;
②有异常(如丢失、损坏)能马上发现;
③其他人员也能明白要求和做法,即其它人员也能迅速找到物品并能放回原处;
④不同的人去做,结果是一样的(已经标准化)。
3.清扫
就是将工作场所、环境、仪器设备、材料、工具等上的灰尘、污垢、碎屑、泥砂等赃东西清扫擦拭干净,创造一个一尘不染的环境,公司所有人员(含董事长)都应一起来执行这个工作。
①最好能分配每个人应负责清洁的区域。分配区域时必须绝对清楚地划清界限,不能留下没有人负责的区域(即死角)。
②对自己的责任区城都不肯去认真完成的员工.不要让他担当更重要的工作。
③到处都干净整洁,客户感动,员工心情舒畅。
④在整洁明亮的环境里,任何异常,包括一颗螺丝摔在地上都可马上发现。
⑤设备异常在保养中就能发现和得到解决,“不会在使用中罢工”。
第2篇 提高5s现场管理效能
当前许多企业正在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却是企业管理者最头痛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首先导人“5s”.何谓“5s”:
1.整理(seiri)
2.整顿(seiton)
3.清扫(seiso)
4.清洁(seikesn)
5.素养(sitswke)。
“5s”一旦导人后,对整个企业来说管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所以一定要坚持,切勿中途停止。
“5s”效能
开展“5s”活动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试想,如果员工每天工作在满地脏污、到处灰尘、空气刺激、灯光昏暗、过道拥挤的环境中,怎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而整齐、清洁有序的环境,能促使企业及员工提高对质量的认识,获得顾客的信赖和社会的赞誉以及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
开展“5s”现场管理可得到丰厚的利润,作为一名企业的管理者,常常忽略了隐含在管理中的成本,在企业中经常看到的浪费现象有:
1.无价值的工作造成的浪费,如不必要的会议,开会的空谈;
2.信息错误造成的浪费,如信息来源的错误,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等待的浪费,如停工待料;
4.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故障造成的浪费;
5.意外事故造成的浪费,轻则财产损坏,重则人员伤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6.生产过量或不足造成的浪费,过多积压,过少供应不足,均造成不良后果;
7.原材料库存量过多或过少的浪费,过多必将造成系列成本的增加、过少造成停工待料,影响供货期等;
8.产品检验和返工的浪费。企业应该通过实施现代质量控制方法,设法降低不良品率,提高一次加工合格率,而片面质量检验把关和返工返修等,非但不能提高产品质量,反而增加成本;
9.物品堆放,标志管理混乱造成的浪费,物品在流转或库存中堆放不合理,无法做到先进先出,造成物品堆放时间过长,生锈,变质,造成质量下降等,甚至不合格。而标志混乱,在企业内部无法追踪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和责任人,流出厂外给企业信誉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10.文件缺乏和记录管理不善造成的浪费。文件缺乏、管理混乱必然的问题是进行跟踪和改进,必然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负面效应。
一个企业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不止上述这些内容,我们应通过“5s”活动加强现场管理,解决上述浪费现象,真正做到管理中获取效益。
“5s”用法
现场改善要从每一个人点点滴滴的行为做起,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5s”活动的第一步是 整理 ,将工作场所的物品加以必要整理,分类整理工作要诀如下:
要诀一:不用的东西丢弃;不太常用的东西放在较远的地方;偶尔使用的东西安排专人保管;经常使用的东西放在身旁附近;
要诀二:能迅速拿来的东西放在身旁附近;拿来拿去十分花时间的东西,只留下必要的数量。
第二步是“整顿”,明确整理后需要的东西的摆放区域和形式,即定置定位。
第三步是“清扫”,即是大扫除,清扫一切污垢、垃圾,创造一个明亮,整齐的工作环境。
“清洁”是“5s”活动中的第四步,就是要维持整理、整顿、清扫后的成果,是前三项活动的继续和深入,认真维护和保持在最佳状态,
最后是“素养(纪律)”.素养就是提高人的素质,养成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各项作业标准的良好习惯和作风,这是“5s”活动的核心,没有人员素质的提高,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开展了也坚持不了,所以抓“5s”管理,要始终着眼于提高人员的素质。“5s”管理始于素质,也终于素质。
“5s”推进
首先,管理人员要明确“5s”,关心“5s”现场管理的方针及改善的要点,管理人员要重视“5s”,关心“5s”管理。其次,对全员进行“5s”管理的意义及做法要求。
其三,制定“5s”管理应达到的目标:
1.事故零缺陷,零投诉;
2.高产品质量,降低不良品率;
3.持续开展“5s”管理活动,达到iso9001认证标准。
第四是选择示范单位或部门,率先实施“5s”管理。从现场管理具有代表性的部门,选择一至二个部门率先开展,集中力量树立样板,然后推行到企业的每个部门。
第五是跟踪检查。经过每一阶段的推进后,由企业高层主管,各部门负责人巡回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即时监督整改,直至最后达到要求。
实践证明,通过iso9001认证的企业,经过有效开展“5s”现场管理,不但 管理水平上了档次,而且也切身体会到实行“5s”现场管理带来的变化。
开展“5s”现场管理活动不但在认证企业中取得显着的效益,在其他企业中也同样能取得显着的效益。
第3篇 浅谈班组长的综合素质与现场管理的关系
在两年多的现场管理中,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多困惑。收获了很多基础管理的经验与感受,同时班组长的综合素质制约班组整体的发展也让笔者感到困惑。可以说部分班组长的综合素质差已经成为分厂现场管理的短板。在分厂的日常运行管理中,现场首先是管理的重点,现场的班组是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的主体,是工作中风险最直接的承担主体,班组也自然成了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所以公司从建厂就一直很重视基层班组的建设工作。
公司从2023年开始开展“五型班组建设”,并将其纳入年度工作的重点,使得班组建设工作有制度依据,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系统性,期间涌现出很多综合素质很强的班组长代表,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很强的综合素质为公司的各项工作的落实执行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在长期开展现场管理工作中笔者感受到班组长整体综合素质对工作落实的差距确实很大。
在现场管理中衡量一个班组长最重要的指标笔者认为是责任心和执行力。班组长的责任心和执行力决定整个班组的执行力和工作效果。现场的设备维护保养,故障处理,日常巡检和卫生清理都依赖与班组成员来完成。要想最大限度的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自然要通过考核来评出优劣,班组长在生产运行中承担兵头将尾的角色,理应将自己班内所有的班员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情况、故障排除、日常巡检、卫生清理情况、违章违纪、技能提升进行日常检查和评比,为考核班员的工作绩效提供依据。但部分班组长不能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日常的考核基本上是班员有没有请假,班员违章违纪有没有被公司和分厂通报,只要干一点活就进行加分,完全不能体现班组的日常管理作用,使班组高效的投入生产。甚至有部分班组长遇事推诿扯皮,把比较难处理的问题老是交给领导,不想承担任何责任,每天上班不是尽心尽力,对领导交给的工作抱着差不多的心态去完成,工作标准不高,都是制约班组高效运行、班组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也是制约分厂现场管理工作的最大短板。而在现场管理中遇到责任心和执行力较强的班组长,一般都能将分厂交办的任务完成的很好,出现的问题也较少。
在长期的现场管理中,各班组相互之间的影响也很大。分厂的绩效考核是围绕各班组的产质量完成情况、班内员工承包设备维护保养,故障处理、日常巡检、卫生清理、违章违纪、技能提升、节能降耗、科技创新、临时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的。班组长之间本来应该形成一种不甘人后,提前将班内各项工作结合公司制度进行规划,通过合理分工,订立工作标准,督促班员全面完成任务,将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好,在班组评比中拔得头筹。但长期的生产运行中,部分班组长得过且过,对工作应付了事。班内考核没有原则性,现场存在的问题看见也不去处理。长期下来各班长间就会形成一种不正之风。影响分厂整体的工作推进,遇事就得厂长或者技术员去盯去带。部分班组长甚至在被盯带的时候,受平时工作作风的影响,还是不能够将工作落实好,这也是让笔者困惑的事情。
要想提升班组的执行力,将分厂的现场管理工作上一个台阶,必须将班组长综合素质提升放在首位。笔者认为能通过帮带,考核来改善班组长综合素质提升缓慢的问题。通过开展班组自查,要求班组长将现场的基础管理问题消灭在班组层。使得分厂的技术人员腾出手来解决生产上的瓶颈问题,同时分厂的管理人员要对班组长的班组管理工作做深入的把关,监督,帮助班组长开展班组管理工作。不断促进班组长提升执行力,提高班组长的责任心和工作标准。使得班组长的业务技能和工作能力不断提升,进而高效的解决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使大家都能高效的工作,为分厂的工作提高强有力的后盾。
第4篇 对现场质量管理操作者检验员要求
对现场质量管理操作者和检验员的要求
1.对操作者的要求
(1)学习并掌握现场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现场与工序所用数据记录表和控制图或其他控制手段的用法及作用,懂计算数据和打点。
(2)清楚地掌握所操作工序管理点的质量要求。
(3)熟记操作规程和检验规程,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和检验规程(工序质量管表)的规定进行操作和检验,做到以现场操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
(4)掌握本人操作工序管理点的支配性工序要素,对纳入操作规程的支配性工序要素认真贯彻执行;对由其他部门或人员负责管理的支配性工序要素进行监督。
(5)积极开展自检活动,认真贯彻执行自检责任制和工序管理点管理制度。
(6)牢固树立下道工序是用户、用户第一的思想,定期访问用户,采纳用户正确意见,不断提高本工序质量。
(7)填好数据记录表、控制图和操作记录,按规定时间抽样检验、记录数据并计算打点,保持图、表和记录的整洁、清楚和准确,不弄虚作假。
(8)在现场中发现工序质量有异常波动(点越出控制限或有排列缺陷),应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
2.对检验员的要求
(1)应把建立管理点的工序作为检验的重点,除检验产品质量外,还应检验监督操作工人执行工艺及工序管理点的规定,对违章作业的工人要立即劝阻,并作好记录。
(2)检验员在现场巡回检验时,应检查管理点的质量特性及该特性的支配性工序要素,如发现问题应帮助操作工人及时找出原因,并帮助采取措施解决。
(3)熟悉所负责检验范围现场的质量要求及检测试验方法,并按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
(4)熟悉现场质量管理所用的图、表或其他控制手段的用法和作用,并通过抽检来核对操作工人的记录以及控制图点是否正确。
(5)做好检查操作工人的自检记录,计算他们的自检准确率,并按月公布和上报。
(6)按制度规定参加管理点工序的质量审核。
第5篇 浅谈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工程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即施工阶段是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实现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阶段。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部分,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对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编制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并严格组织实施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准备乃至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视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程度、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不同而不同,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的施工方案不同,所需的费用也不同,甚至相差很大,因此,在施工前应组织包括技术、质量、施工、机械、材料、劳力等相关人员,共同研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反复斟酌,优化方案,更为重要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所选择的施工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二、完善强化岗位责任,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
目前,大多数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部的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对项目经理的约束机制尚不健全,从项目内部管理看,项目经理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水平和能力相差较大,或是责任心不强或是财务上控制不严,容易造成资金流失,这些都会加大工程成本,降低施工企业的利润。同时,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在项目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分工技术和质量,搞施工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进场点验工作,表面上职责分工明确,各尽其职,但实际上当合同价款确定后,唯有成本管理才是增效的有效途径,而这些分工却不约而同地回避了成本管理这一核心。因此积极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不断完善项目内部的岗位责任制,树立全员经济意识,建立起一套责权利相结合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对于加强成本、降低造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严格对材料进行管理
建筑安装工程所用的材料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60%~70%,因此在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中,材料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作为施工单位, 在施工前,对工程所需材料不仅要进行货源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供货信息,尽量寻找货和价的最佳结合点,而且还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计算实际需要的材料、设备总量,编制好需求计划。在施工中做好旬、月计划,要充分考虑资金的合理运转和现场场地实际情况以及工程进度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所需机械的进退场,特别要注意材料的保管, 以免出现如水泥在保管中因违规堆放出现受潮及底层结块、钢筋未垫好而出现锈蚀导致不能使用等现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保管制度,建立材料价格信息中心和材料价格监管机制,提高采购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保证货比三家,质优价廉的购买材料,减少工程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相对于土建施工,装饰工程有其固有的特点,主要的一面,就是其所需的材料种类繁多,并且,经常有许多最新的材料应用问题。因此,必须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材料供应。配合设计方确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精心测算所需材料的数量,组织材料商供货。
2、材料采购。面对种类繁多的材料采购单, 必须将数量(含实际损耗) 、品牌、规格、产地等一一标识清楚,尺寸、材质、模板等必须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3、材料分类堆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进度情况, 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抽检抽样, 并报检于甲方、设计单位。整理分类,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场地。
4、材料发放。对于到场材料,清验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并且需对发放材料进行追踪, 避免材料丢失,或者浪费。特别是要对型材下料这一环节严格控制。对于材料的库存量,库管员务必及时整理盘点,并注意对各材料分类堆放,易燃品、防潮品均需采取相应的材料保护措施。
四、严格对资料进行管理
一个项目的管理,除了材料、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资料的管理。任何项目的验收,都必须有竣工资料这一项。竣工资料所包含的材料如合格证、检验报告、竣工图、验收报告、设计变更、测量记录、隐蔽工程验收单、有关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工作联系函、工程签证等等,都要求我们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注意收集归类存档。如有遗漏,将给竣工验收和项目结算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有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
五、严格对施工安全进行管理
主要是关于防火、禁止乱搭接电线、戴安全帽、脚手架搭设、安全带使用等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需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日日抓,天天讲,多培训学习,防患于未然。总而言之,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操作工人,再加上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外界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现场管理的难度较大。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制定企业自己的施工现场管理标准,科学管理, 制度化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六、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是搞好工程质量、强化建筑结构、美化装饰工程的依据方法,及其优化控制的科学,它融合了施工管理人员、监理人员以及建筑工人的综合素质。加强工程现场管理,不但可以为施工单位节省资金,而且也为提高施工效益,强化工程质量、美化城市环境做出贡献 .
第6篇 现场运输道路管理
(一)机动车辆在施工现场内行驶、移动时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和人员,减速慢行,确保安全;
(二)严禁人货混装、装运各种材料、物件要绑牢,自卸车斗内不准载人;
(三)机动翻斗车在施工现场内行驶,时速不得超过5公里。转向、制动机构及灯光、信号等装置应齐全、灵敏、可靠。行车时严禁载人。往沟槽(坑)中卸料要保持足够安全距离;
(四)使用手推车、要保持安全距离、装物要牢靠、适度。
第7篇 施工现场重点物品、部位消防管理
(一)易燃、易爆物品的防火要求
1.易燃、易爆物品在储存、使用、运输过程中必须认真执行1961年国务院第十二号文件的有关规定。
2.各种易然、易爆化学物品仓库不准使用易燃建筑,库内要通风良好,不准安装电源设施。
3.施工现场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必须有专业人员负责,建立健全领退登记制度,使用时不得超过当天用量,存放不得靠近火源、热源。
4.凡因工作需要较多易燃、易爆物品时,应制定防火措施,由单位领导逐级向使用班组进行书面消防安全交底。
5.在办公室、宿舍、食堂等不利于安全的场所;不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6.露天堆放木材应分组和分垛,并留出必要的防火间距,堆场的总储量以及与建筑物等之间的防火距离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7.使用各种可燃、易燃液体、气体的罐要由专人负责,管道和截门需安全可靠;一旦发生跑、冒、滴、漏现象,应及时抢修。
(二)石油液化气的防火要求
1.对使用石油液化气的人员应进行安全教育,懂得安全操作规程和排除故障的知识,并建立责任制度。
2.使用石油液化气的厨房、锅炉房要设贮气室,罐与灶应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严禁气炉与其他明火同时使用。
3.气罐在运输使用中严禁暴晒,冲撞倒卧或用热水浸泡浇烫。调压气要灵敏有效,检查时不要明火试验或照明。
4.施工现场一般不准使用石油液化气从事生产,其他后勤单位使用时要经消防保卫人员检查同意后方能使用。
(三)配、变电室的防火要求
1.除电工人员,不得随便进入配、变电室。
2.配、变电室要保持整洁,严禁在室内和开关柜箱内放易燃、易爆与其他物品。
3.定期对电压器,开关柜进行维护清扫,保持清洁,防止因生产造成短路,对电器设备的线路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随时监视电压负荷变化情况,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5.停电清扫检修时严禁用易燃液体擦洗。
6.电工在安装、维修电气设备、线路时必须按规程操作。
(四)物资仓库的防火要求
1.各类物资仓库的消防工作管理和要求应严格执行公安部1990年3月22日发布施行的《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2.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仓库建筑设计要符合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并经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审批,仓库竣工时,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公安消防监督等有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3.仓库的消防道路必须保持畅通,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和设备,有明显的防火标志。
4.库存物资应当分类、分垛储存,易燃物品和一般物品严禁混存,必须分间、分库储存,并在醒目处标明储存物品的名称、性质和灭火方法。
5.库存分垛存放时,每垛占地面积不应大于100m2,并严格按照“五距”储存物资。即垛与垛之间不小于1m,垛与墙间距不小于0.5m,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0.3m,垛与散热器、供暖管道的间距不小于0.3m,照明灯具垂直下方与垛的水平间距不得小于0.5m。
6.高压线下不准堆放可燃材料。
7.仓库内不准使用碘钨灯和超过60w以上的白炽灯等高温照明灯具,使用日光灯等低温照明灯具和其他防燃型照明灯具时应对镇流器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确保安全。
8.仓库所有人员都应熟知《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定》,熟悉所有货物的性质、特点。在整理、存放、搬运、使用时,应注意防火安全。
9.重点仓库(百万元以上)要严格执行国务院(1981)160号文件精神,按照重点单位消防工作的标准每半年进行一次自验。
(五)档案室、资料室、保密室的防火要求
1.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人内。
2.严禁在室内吸烟,不准使用明火照明和取暖。
3.文件柜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不得在通道口存放物品。
4.室内所有电线、电闸、电灯与资料保持在30cm以上距离。
5.管理人员在下班前要进行检查,消除隐患。
第8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管理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必须执行jgj64-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
3.现场一、二级配电箱(柜)等设施都必须上锁,未经用电管理部门及项目部专业电工同意,任何单位及个人都不得私自开启已锁的配电箱;
4.所有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使用合格产品、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各级配电箱门处均应有标识牌(名称、用途、工作电压、责任人、联系电话等);
5.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厚度应为1.2-2.0mm,其中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2mm,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5mm,箱体表面应做防腐、防静电处理并设置防雨、防砸棚;
6.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按照规范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一、二级配电箱外壳必须设重复接地,三级配电箱在比较集中的地方应设重复接地;
7.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修和保管应由专人负责;
8.施工现场二级配电箱应加锁。下班后拉闸断电,锁好闸箱,节假日加封条;
9.现场每台二级配电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一锁”制。开关箱内具有3个回路以上的配电箱应设总闸刀及分路闸刀。每一分路闸刀严禁接2台或2台以上电气设备,照明、动力合一的配电箱应分别装设闸刀或开关。开关箱与其所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米,漏电保护器应与所控制的设备容量相匹配;
10.开关箱与二级配电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米;
第9篇 某装修现场管理培训
装修现场管理培训
1、装修监管员的素质要求
了解,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构造的知识 。
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相关责任人员的职责范围做到知法守法。
熟悉装修管理的程序 。
有丰富的监管经验(如管理、组织能力)。
具备与业主沟通的一些基本技巧.(协调、沟通能力)。
2、 装修巡查内容
主体结构及公共配套设施;
重新敷设的水管和电气线路;
卫生间、厨房的防水层;
用电荷载情况;
空调位置安装情况;
灭火器配备情况;
下水道的管理;
水、电、气表的安装情况;
装修垃圾;
阳台装修情况;
装修内容及进度;
施工时间;
违章处理及整改跟踪情况;
出入证检查;
楼板施工情况;
装修审批的办理情况及审批内容的监管。
3、 巡查要求
管理员每天不少于1次对装修现场进行巡查,主要核实《装修许可证》装修范围及违章违规行为。 《管理员装修巡视记录表》
维修班巡查人员每天不少于1次对装修现场进行用电、用水的巡查。 《维修员装修巡视记录表》
巡逻安管员每天不少于1次对装修现场进行消防、治安巡查。 《安管员装修巡视记录表》
维修员、安管员在进行施工巡逻时,发现有违反规定现象应制止并通知管理员联系相关人员处理,同时将情况并记录在《二装不合格事项整改通知单》中 。
4常见的几种违章现象
擅自改变房屋建筑结构(含外墙、外门窗、阳台等部位设施的颜色、形状和规格)的功能或布局。
在房屋的内外承重墙、柱、梁、板进行违章钻、凿、拆、搭建。
擅自拆除、改造供电、供水、供气、通讯、排水、排污、消防等公用设施。
擅自在门窗安装网、罩、牌破坏房屋整体外观。
擅自拆除地漏盖和向地漏倾倒杂物。
违反消防管理规定如:堵塞消防通道、私自动用灭火器(应急灯、消火栓、喷淋、指示灯等)及损坏消防设备或器材的行为。
超负荷使用电器、乱拉乱接电线、存放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物品造成火灾隐患等。
在公共场地烧香火、纸张、织物、纤维、塑料制品、木制品及其它废弃物。
施工现场不按规定配置灭火器材。
聚众赌博、打架斗殴或其它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乱丢垃圾、果皮、纸屑、烟头等杂物,随地吐痰或大小便等不文明行为。
破坏卫生、绿化设施设备的行为。
在公共场地私自堆放、吊挂杂物、乱张贴或乱涂写等。
高空抛物、倒污水等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的行为。
制造超量噪音(大厦正常办公时间内不得进行大噪音的作业)等影响大厦正常办公的行为。
违章停车、违反交通管理秩序或对停车场、道路造成污染的行为。
有可能损害其他业户利益或影响大厦正常办公或安全的行为。
5处理违章的原则
以劝导、教育为主的原则。
慎用处罚的原则。
批评规劝从重,处罚从轻的原则。
6、违章处理流程
管理处各岗位人员发现装修人员有违章行为时,应立即采取规劝、教育的方式进行处理,当事人如置之不理,应及时将情况反馈到管理处。
管理员接到装修违章信息后,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并开具《二装不合格事项整改通知单》。
属重大违章行为的应报管理处主任处理。
管理处主任接到重大违章信息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及造成经济损失的大小,给予赔偿经济损失或其它合法的处理意见。
6、违章处理流程
对于业户漠视管理处给予的处理意见,不配合物业公司正常管理工作的,可与甲方物业管理监管部门协调解决。
装修违章处理费,可在装修保证金中扣除,如装修保证金不足以补偿扣款的,可要求施工单位给予现金赔偿。
7、 装修中的禁区与敏感区
禁区:
1.承重墙;
在“砖混”结构的建筑物中,凡是预制板墙一律不能拆除或开门开窗;
超过24厘米以上的砖墙。
2.墙体中的钢筋 ;
3.房间中的梁柱;
4.阳台边的矮墙;
5.卫生间和厨房的防水层;
敏感区
卫生间的蹲便器(更换成坐便器的下水问题);
暖气和煤气管道;
原有的钢窗;
8、 装修验收
隐蔽工程验收
水管给水是否通畅;
照明和插座是否正常;
电视、电话信号是否正常;
网络线路是否正常及地面防水情况等。
杂项的验收
按照合同项目的限定,逐条审核工程项目是否全部完成;
灯具是否全部亮着;
8、 装修验收
洁具及其他安装品是否安装准确;
地漏有没有堵塞等。
非隐蔽工程
装修后墙、地、窗、门、卫生间防水等的验收。
防水是房屋的一个主要验收问题。
物业公司验收内容:卫生间、共用设施设备、消防功能、承重结构、外墙、空调室外机位置等方面。
第10篇 施工现场的消防管理
1、施工现场必须遵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定现场领导负责保卫工作。有总、分包的施工现场,实行总承包单位负责的保卫工作制度、各分包单位应接受总包单位的统一领导和监督检查。
2、现场要建立门卫、巡逻护场制度。护场守卫人员要佩带执勤标志。重要工程、重点工程要实行凭证出入制度。
3、料场、库房的设置应符合治安消防要求,并配有必要的防范设施。易燃易爆、贵重、剧毒、放射性等物品,要设专库专管,严格执行领用、回收制度。
4、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宽度不小于3.5m的消防车道。消防车道不能环行时,应在适当地点修建架转车道。
5、现场要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注意以布局合埋,并应经常维修、保养。
6、现场进水管道直径不小于1oomm。消火栓处昼夜要有明显标松志,配备足够的水龙带,在周围3m肉不准存放任何物品。
7、消防设施要能保证建筑物最高点的灭火需要。高压水泵及高层消火栓要随结构施工同时设置。临时消火栓要有防寒防冻保温措施。
8、严格执行用火甲报审批制度,凡是电器焊及用明火处,要有灭火措施及设备,周围无易燃物,并有专人看管。
9、在建工程内不准做库房用,进入工程的可燃材料,应按工程计划限量进入,并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
10、冬施保温材料,不得采取可燃保温材料
施工现场各项管埋工作,应采取专职人员检查与群众性检查相结合平时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施工高峰阶段和冬、雨季阶段要组织专项检查。检查的重点应围绕高空作业、电器线路、机械动力等万面进行,防止发生高空坠落、触电、机械伤人等事故。另外,应针对施工特点,如深基坑、高空吊装、架预平台、防火、防塌、防爆、防毒等进行专业检查。检查发现的间题和隐患,要限期改正。
序次 | 项目 | 基本要求和规定 | |
1 | 一般规定 | 1重点工程和局层建筑编制的防火措施并履订报批手续,一般工程应有防火技术方案; 2按配置消防器材、设施用品,并建立消防组织; 3明确划定用火和焚火区域; 4动火作业必须履行审批制度,动火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并有专人监护;5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 |
2 | 灭火器材适用范围 | 器材名称 | 适用范围 |
泡沫灭火器 | 油脂、石油产品及一般固体物质的初起火灾。 | ||
酸碱灭火器 | 竹、木、棉、毛、草、纸等一般可燃物质的初起火灾。 | ||
干粉灭火器 | 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 | ||
二氧化碳灭火器 | 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v以下电器及油脂火灾。 | ||
'2111'灭火器 | 油脂、精密机械设备、仪表、电子仪表设各、文物、图书、档案等贵重物品的初起火灾。 | ||
适用范围较广,但不得用于:1非 水溶性可燃、易燃物体火灾;2与水反应产生可燃体、可引起爆炸的物质起火;3直流不得用于带电设备和可燃粉尘集聚的火灾,贮存大量硫、硝酸场所的火灾。 | |||
3 | 消防器材的 日常管理 | 1各种消防梯经常保持完整完好;2水枪经常检查,保持开关灵活 喷嘴畅通,附件齐全无锈蚀;3带充水后防骤然折弯不被油类污染,用后清洗晾干,收藏时应单层卷起,竖放在上;4各种管接口和扪应接装灵便、松紧适度、无泄漏,不得与酸碱等化学品混放,使用时不得摔压;5消火栓按室内室外(地上、地下)的不同要求定期进行检查和及时加注润滑油,消火栓井应经常清理,冬季采用防冻措施;6火灾探测和自动报警灭火系统,应由专人管理,保持处于完好状态。 | |
4 | 木工作业棚(场)防火 | 1作业棚应采用阻燃材料搭设;2处于刨花、末较多部位的电动机应装设防尘罩,电器设备应密封或采用防爆型,电箱下不得堆放物料;3防止电线断路、用电设备过载运行、设备漏油和缺油; | |
5 | 24m以上建筑施工防火 | 1设置具有足够扬程的高压水泵和其它消防设施;2视需要增设临时水箱;3现场配报警装置,及时报告火险; | |
6 | 地下室施工防火 | 1严禁在地下室明火做饭或点明火取暖;2保持出入口通畅; 3不准用作危险品仓库和存放有毒、易燃物品; 4应有报警装置。 |
11、工地消防的基本要求和规定
12、料场仓库防火
(1)易着火的仓库应设工地下风方向,水源充足和消防车能驶到的地方;(2)易燃露天仓库四周应有6m宽平坦空地的消防通道,禁止堆放障碍物;(3)贮存量大的易燃仓库应设两个以上的大门,并将堆放区与有明火的生活区、生活辅助区分开布置至少应保持30m防火距离,有飞火的烟囱应布置在仓库的下风向;(4)易燃仓库或堆料场与其它建筑物、铁路、道路、高架电线的防火间距按5-10m控制;(5)易燃仓库和堆料场应分组设置堆垛,堆垛之间应有3m宽的消防通道,每个堆垛的面积不得大于;木材(板材)30m2;(6)易起火的仓库内、外按5om2分区并设置防火墙;(7)库存物品应分类分堆贮存编号,对危险物品应加强入库检验,易燃易爆物品应使用不发火的工具设各搬运和装卸;(8)库房内防火设备齐全,应分纽布置种类适合的灭火器,每组不少于4个,组间距不大于30m,重点防火区应每25m2布置1个灭火器;(9)库房内不得兼做加工、办公等其它用途,库房内严禁使用碘钨灯,电器线路和照明应符合安全规定;(10)易燃材料堆垛应应保持通风良好,应经常检查其温度,防止自燃起火;彻拖拉机不得进入仓库和料场进行装卸作业,其它车辆进入易燃料场仓库时,应安装火星熄灭器;俄在仓库料场进行吊装作业时,机械设备应符合防火要求,严禁产生火星,硼装过化学危险品的车辆必须清洗干净后,万许装运易燃物品,啊露天油桶堆放应有醒目的焚火标志和防火防焊措施,润滑油桶应双行并列卧放、桶底相对,桶口朝外,出口向上,轻质油桶应与地面成75°鱼鳞相靠式斜放,各堆之间应保持防火安全距离;御各种气瓶均应单独设库存放。
第11篇 施工现场危险源的管理方法
一、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
编制依据: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进行施工现场项目部应建立以项目经理负责的危险源辨识小组,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有关工程技术、质量、安全、材料、设备等职能人员作为辨识小组主要成员,明确各自责任,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应对施工现场的所有施工、作业(工作)及设备(设施)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以《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为基础,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和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在工程开工前对施工现场的主要和关键工序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危险源辨识可分为施工场所危险源和施工场所及周围地段危险源。
施工场所危险源主要存在于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施工装置运行过程和物质的危险源:脚手架、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安装与运行、基坑施工等失稳,造成坍塌、倒塌意外;高度大于2米的作业面因防护设施不符合要求等原因造成人员踏空、失稳等意外;焊接、金属切割施工及各种用电设备的安全防护不到位造成人员触电、火灾等意外;施工现场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等存放或使用不符合要求,防护不到位造成火灾、中毒等意外;工人饮食不卫生造成集体中毒和疾病。
施工场所及周围地段危险源存在于施工过程现场并可能危害周围社区的活动,主要与工程项目所在社区地址、工程类型、工序、施工装置及物质有关:临街或居民聚集、居住区的工程深基坑、隧道、大型管沟的施工,因为支撑等系统失稳,坍塌,往往还引起地面、周边建筑和城市运营重要设施的坍塌、塌陷等意外;基坑开挖等地下降水,造成周围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倾斜、开裂倒塌等意外;临街施工高层建筑或高度大于2米的临空作业面,因无安全防护设施或不符合要求,造成脚手架、滑模失稳等坠落物体打击人员等意外;工程拆除等爆破因设计方案、误操作、防护不到位等造成发生施工场所及周围已有建筑物及设施损坏、人员伤亡等意外;在高压线下方、沟边、高墙下等地段设置办公区或生活区等临建房屋,因高压放电、滑坡、倾倒、泥石流等导致房屋倒塌,造成人员伤亡等意外。
二、施工现场危险源评价
施工现场辨识出的危险源分别根据危险源的根源和状态、危险源存在的部位及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别三种情况,分别进行归类,以便于危险源的评价和控制。按照危险源的根源和状态分类,可分为伍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共三类;按照危险源存在的部位分类,可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分为10类按事故类别分类,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等16类。
危险源评价就是确定危险源的危险性:依据k.j.姆和g.f.金尼的风险评价方法,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由三个:即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事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的后果。
三、施工现场危险源控制
通过危险性评价确定危险程度后,应对危险源进行控制。
危险性分值在20-70时 则需要加以注意;
危险性分值在70-160时 则有明显的危险,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整改;
危险性分值在160-320时,作业条件属高度危险的作业条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危险性分值在320分以上时,表明改作业条件极其危险,应立即停止作业直到作业条件得到改善为止。
四、重大危险源辨识
4.1施工现场基坑开挖深度超过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或开挖深度不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的基坑工程;
4.2地下暗挖工程;
4.3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米,或跨度超过18米,施工总荷载大于10千牛每平米,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千牛每米的高大模板工程以及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大模板等;
4.4高度30米及以上高空作业;
4.5城市房屋拆除爆破和其他土石方大爆破;
4.6大型起重吊装工程
4.7整体提升脚手架
4.8其他专业性强、工艺复杂、危险性大、交叉等易发生重大事故的施工部位或作业活动,以及其他潜在的有可能引起群死群伤重大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
4.9其他规定的重大危险源
五、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要求
项目部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建立安全保证体系,明确具体责任。做好安全技术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严格监控。对重大危险源必须编制专项方案,并经企业技术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监理单位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由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并按有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审查。对重大危险源工程必须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涉及验收的项目,相关人员必须参加验收。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定期进行检测、评估、监控,制定应急预案。
六、项目部安全管理目标及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
对于识别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应该建立策划程序,确保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风险评价的客观性、风险控制的合理性。策划风险控制措施和包括目标管理、管理方案进行控制、运行过程控制、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等方法。下面结合工程实际谈谈目标、管理方案的控制方法及原则。
1、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项目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根据“各级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使安全管理工作专管成线,群管成网,将安全责任落实到项目部全体人员,使安全生产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2、抓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和落实。抓好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与落实,编写的安全技术措施要保证其针对性、及时性和可操作性,力求全面完善,并严格审批制度。项目部管理人员要参与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核,并加强落实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严格技术交底在先,操作在后制度,交底内容与经审批的技术措及方案施严格一致,确保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做好劳动保护经费的提取使用,确保经费的落实。落实时间为整个施工过程。落实部门主要为技术部。
3、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加强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和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并落实安全生产的标准、规范及有关规定,通过教育培训,增加项目全体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人人能自觉得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做好新职工入场三级安全教育,未经培训不得上岗;抓好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项目部要重点做好班前安全活动等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广大职工的操作水平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掌握安全生产技能。落实部门主要为技术部。
6.3.4搞好监督检查。坚持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开展定期检查,具体执行公司《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制度》,发现隐患和不符合项,根据立项、整改、复查、消项的原则进行处理和处置后验证,做到不合格的设施不使用,不合格的过程不通过,不安全的行为不放过。对重复或重大的事故隐患和不合格,调查不合格的原因,制定不合格的纠正措施,确保纠正措施的执行。落实时间为整个施工过程,落实部门主要为安全部、技术部、器材部。
第12篇 5s现场管理提高效能
当前许多企业正在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却是企业管理者最头痛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首先导人“5s”。何谓“5s”:
1.整理(seiri)
2.整顿(seiton)
3.清扫(seiso)
4.清洁(seikesn)
5.素养(sitswke)。
“5s”一旦导人后,对整个企业来说管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所以一定要坚持,切勿中途停止。
“5s”效能
开展“5s”活动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试想,如果员工每天工作在满地脏污、到处灰尘、空气刺激、灯光昏暗、过道拥挤的环境中,怎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而整齐、清洁有序的环境,能促使企业及员工提高对质量的认识,获得顾客的信赖和社会的赞誉以及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
开展“5s”现场管理可得到丰厚的利润,作为一名企业的管理者,常常忽略了隐含在管理中的成本,在企业中经常看到的浪费现象有:
1.无价值的工作造成的浪费,如不必要的会议,开会的空谈;
2.信息错误造成的浪费,如信息来源的错误,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等待的浪费,如停工待料;
4.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故障造成的浪费;
5.意外事故造成的浪费,轻则财产损坏,重则人员伤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6.生产过量或不足造成的浪费,过多积压,过少供应不足,均造成不良后果;
7.原材料库存量过多或过少的浪费,过多必将造成系列成本的增加、过少造成停工待料,影响供货期等;
8.产品检验和返工的浪费。企业应该通过实施现代质量控制方法,设法降低不良品率,提高一次加工合格率,而片面质量检验把关和返工返修等,非但不能提高产品质量,反而增加成本;
9.物品堆放,标志管理混乱造成的浪费,物品在流转或库存中堆放不合理,无法做到先进先出,造成物品堆放时间过长,生锈,变质,造成质量下降等,甚至不合格。而标志混乱,在企业内部无法追踪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和责任人,流出厂外给企业信誉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10.文件缺乏和记录管理不善造成的浪费。文件缺乏、管理混乱必然的问题是进行跟踪和改进,必然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负面效应。
一个企业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不止上述这些内容,我们应通过“5s”活动加强现场管理,解决上述浪费现象,真正做到管理中获取效益。
第13篇 现场作业监护管理
危险作业的现场监护管理应根据危险作业的特点来制定,应使作业程序规范化、设备与工具使用规范化、作业(施工)现场规范化,确保作业按操作规程进行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1)作业程序规范化
危险作业程序包括申请、审批、作业、监督、总结等过程,整个程序一定严格、规范。对于危险性大的危险作业(如动火作业),应严格执行作业证制度。需要进行危险作业的部门应首先提出申请,说明要求作业的理由、时间、地点、规模和作业内容。申请一般应逐级进行,即班组向车间,车间向厂提出申请。
作业审批,根据作业的危险等级由车间级或厂级进行审批。审批应主要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人员负责进行,并按安全检查表进行。作业审批合格后,发给作业证,明确作业时间,参加作业人员,作业分工以及指定作业负责人和作业监护人。
在开始作业前,应做好作业前的准备和检查工作。准备工作包括:作业前的培训,熟悉作业标准,掌握安全要点和异常情况的对策等;作业现场的清理整顿;工具设备准备;服装护具准备;确定并熟悉作业中的指挥、联络方式等。作业前的检查包括:自检、领导检查和安技人员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开始作业,作业中,指挥人员和作业人员均应严格按预定方案要求进行;监护人员应在作业现场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作业安全。
(2)设备与工具使用的规范化
作业中使用的设备与工具应严格按施工设计要求配备,并严格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设备、工具完好情况、作业场所清理整顿情况、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情况、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标志配备情况等。
(3)施工(作业)组织设计的规范化
施工(作业)组织设计是整个施工或作业中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危险性作业开工前必须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应严格按有关规程要求进行,并做好技术交底。
(4)作业(施工)现场的规范化
危险性作业很多带有临时性,其作业(施工)现场的布设、安全防护、作业过程等,通常不像固定地点的重复性作业那样规范,这也是造成危险性作业事故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加强对作业(施工)现场的管理,使之规范化。作业环境布置及防护要规范化,应根据作业内容,合理确定各种设备、构件等大件吊装的走向路线;作业中需临时拆卸的栏杆、扶梯和翻移开的格栏板等部位,应及时拉上警示栏绳,铺垫行走跳板;作业中的各种工艺孔、洞必需加防护盖或围栏;使用的电焊机、废物箱等设备或物体,必须放在现场安全员指定位置,不得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通道;对所有使用的高压线应悬挂明显警示标志,对氧气、乙炔气胶管应架空,防止破损造成事故隐患;高空作业下部应设置警戒区域,拉好防护栏绳。
作业(施工)现场监护管理要规范化,专职安全员应负责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监护管理、监督、检查,对于立体交叉作业负责下部人员的监护。现场作业人员的行为,必须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规定的要求,作业人员必须按规范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戴好保险带等劳动保护用品。严禁高处向下抛物。吊装作业专职人员应对索具等部件进行检查。
第14篇 现场改善与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战部分 ,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提出了各种设备管理理论和模式,如后勤工程学、设备综合工程学、全员生产维护、以可*性为中心的维修等等。我国也提出了设备综合管理的思想。但是,对许多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如何根据现有条件,通过改善管理来达到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的目的,是一个普遍面临的问题。事实证明,重视现场改善是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既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
清扫即点检
许多企业都在开展以创造干净整洁的工作场所为目的的5s活动。5s活动对设备管理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脏污的环境中不可能有高的设备管理水平,维护得好的设备无不是擦得一尘不染的;另一方面,清扫的过程就是点检的过程,这就是我们常讲的“清扫即点检”。对设备进行认真清扫是一个和设备进行“亲密接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发现设备的一些不良现象,如滴漏油、螺丝松动、电线发黄等等。对这些不良现象的及时处理是非常必要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改变了设备的5s和设备的维护分别由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负责的做法,要求操作人员负担起一部分设备维护的工作。
缺陷的自主改善
现场改善强调激活现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改善工作。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同样需要激发员工的问题意识和改善热情。我们主要做了如下两个方面的工作:鼓励员工积极发现设备、设施存在的问题和不完备之处,自己动手加以改善;重视对发生源的处理。发生源是指设备上污染物的产生源头,如粉尘、液体、切削废料等的产生处。设备产生的污染物不仅造成环境脏污,而且是设备劣化的根源,必须加以解决。解决的办法是消除发生源,或减少发生量,或将污染物限制在一个小范围内。
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激发员工的改善热情,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是关键。通过与公司的“个人提案”奖励制度、“优秀改善事例发表会”制度结合起来,很好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出现了许多富有创意的小改善、小发明。
目视管理的广泛实施
目视管理就是使管理可视化,做到一目了然。目视管理在现场的实施可以起到暴露问题和提高管理效率的作用。可以认为,目视管理的实施水准是衡量现场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设备管理工作中,我们注重了目视管理手法的应用,着重从如下三个方面着眼对设备的管理状况加以改善,取得了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效果。
一是充分揭示设备的正异常状态和参数,如仪表的正异常范围、开关的正异常位置、阀门的开闭状态、液位的上下限标识等等。这样做不仅使工作人员对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一目了然,而且能起到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我们通过对发电机房实施目视管理,将各种仪表的正异常范围标出,并设置点检作业通道,就使记录发电机运行参数的抄表作业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缩短到2分钟。
二是将需要引起注意的事项揭示出来,起到提示和监督的作用,避免由于疏忽而引起工作失误。良好的设备管理要求按时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工作。经常发生的情况是由于未能按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导致设备故障的发生。我们的做法是尽量在现场揭示出设备维护的工作内容。比如,针对机器设备润滑油、过滤器、皮带等消耗品的更换,就在设备旁边立了一块牌子,上面注明了需要更换的消耗品的型号、数量、更换标准、上次更换时间和下次预计更换时间等内容。这样,如果消耗品更换的工作没有按时做,那就谁都能看出来了。
三是使作业简单化。许多设备的开机、停机、切换等过程很复杂,操作失误会对设备造成损害。应用目视管理手法,将设备复杂的操作步骤标识出来,就能使设备的操作简单化,减少失误的发生。
虽然良好的设备管理体系比较复杂,但企业即使通过一些简单的现场改善也能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
第15篇 施工现场的防火要求和管理
1施工现场的防火要求
2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图,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均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3施工现场应明确划分用火作业,易燃可燃材料堆放,仓库、垃圾堆放站和生活区
4施工现场的道路应畅通无阻,夜间应设照明,并加强值班巡逻。
5不准在高压架空线下面搭设临时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物品。
6土建开工前应将消防器材和设施配备好,也应敷设好室外消防水管,备足消防栓、砂、铁锹等。
7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电石桶和忆乙炔发生器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小于10m,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小于30m
8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的存放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使用时两者的距离不得小于5m
9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焊割设备上的安全附件完整有效,否则严禁使用。
10施工现场的焊割作业,必须符合防火要求,严格执行“十不烧”规定:
(1)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无证者不进行焊割作业;
(2)属一、二、三级动火范围的焊割作业,未经理动火审批手续,不准进行焊工作业;
(3)不了解焊割现场周围情况,不得进行焊割;
(4)不了解焊件内部是否有易燃、易爆物时,不得进行焊割;
(5)各种装过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有毒物质的容器,未学彻底清洗 ,或未排除危险之前,不得进行焊割;
(6)用可燃材料做保温层、冷动层、隔音、隔热设备的部位,或火星能飞溅的前方,在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准焊割;
(7)有压力或密闭的管道,容器,不准焊割;
(8)切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和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前,不准焊割;
(9)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工种在作业时,不得焊割;
(10)单位相连的部位,在没有弄清有无险情,或明知存在危险而未采取措施之前,不得焊割;
11冬季施工不得采用煤炭取暖,也不得采用电炉。
第16篇 生产现场的6s管理
1 引言
6s 管理是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活动,其实质是对生产现场的环境进行全局性的综合考虑,并实施可行的措施,即对生产现场实施规范化管理,以保证在生产过程中有一个干净、美观、整齐、规范的现场环境,继而保证员工在工作中拥有较好的精神面貌和保证所生产产品的质量水平。
2 6s管理的作用
5s 管理是指在生产现场对人员、设备、物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活动,它起源于日本,来自日语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其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均为“s”,统称为“5s”。安全是现场管理的重中之重,6s 管理是在5s 基础上加上安全(safety)一项扩展而来。6s 管理对企业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也是不可估量的:
(1)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企业实施6s 管理,可以从消防设施齐全、安全通道无阻塞、遵守设备操作规程、生产设备定期安检等方面将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比如通道上不允许摆放物料,保证了通道的畅通,从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节省寻找物料的时间,提升工作效率。6s 管理要求清理与生产无关的、不必要物品,并移出现场;要求将使用频率较高的物料存放距离工作较近的位置,从而达到节省寻找物料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在6s 管理的整顿环节,其金牌标准是30 秒内就能找到所需的物品。
(3)降低在制品的库存。6s 管理要求将与生产现场有关的物料都进行定置定位,并且标识企业内唯一的名称、图号、现存数量,最高与最低限量等,这就使得在制品的库存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并且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从而杜绝了盲目生产在制品的可能性。
(4)保证环境整洁,现场宽敞明亮。6s 管理要求将与生产有关的物料定置定位管理,并限制在制品的库存,其结果使得生产现场利用空间增大,环境整洁明亮。
(5)提升员工归属感。6s 管理的实施可以为员工提供一个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在这样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工作员工的尊严和成就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从而提升员工的归属感,使员工更加敬业爱岗。
3 6s 管理实施的原则
为确保6s 管理长期有效地推行下去,企业在通过开展安全、整理、整顿等形式化的基本活动,使之成为行事化的清洁,最终在提高员工职业素养后,成为制度化、规范化的现场管理,因此在实施6s 管理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持之以恒的原则。6s 管理是基础性的,所以开展起来比较容易,并且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效果,正因为这个原因,6s 管理在取得一定效果后,也容易流于表面的形式,无法做到不断优化和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将6s 管理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天天坚持,才能将其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
(2)持续改进的原则。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以及市场的变化,使得生产现场也随着不断的变化。这就要求所进行的6s 管理也应当随之不断的改进,以满足其生产的需要。
(3)规范、高效的原则。6s 管理通过对现场的整理、整顿,将现场物料进行定置定位,打造一个整洁明亮的环境,其目的是要实现生产现场的高效、规范。只有实现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的6s 管理才是真正有效的现场管理。
(4)自己动手的原则。管理有限、创意无限,良好的工作环境需要现场员工的创造和维护。只有充分激发员工的创造性,自己动手改造现场环境,同时也改变自己对现场管理的看法,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
(5)安全的原则。安全是现场管理的前提和决定因素,没有安全,一切管理都失去意义。重视安全不仅可以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更是关心员工生命安全、保障员工生活幸福的人性化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