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内容
一、操作室概述 操作室作为企业生产活动的核心区域,其安全至关重要。本规程旨在确保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保护设备设施不受损害,并维持生产流程的稳定运行。
二、进入操作室的规定
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规定的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静电工作服和绝缘鞋。
2. 进入前,需确认操作室内无异常气味、烟雾或其他安全隐患。
3. 不得携带无关物品进入,特别是易燃、易爆或腐蚀性物质。
三、操作设备的程序
1. 开机前,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确认电源、气源、液压系统等无异常。
2. 按照操作手册步骤启动设备,不得擅自更改设定参数。
3. 设备运行中,保持警惕,定期巡检设备运行状况。
四、应急处理
1. 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并报告上级。
2. 遇到火灾,启动消防系统,迅速撤离现场并向消防部门报警。
3. 若发生人身伤害,立即进行急救,同时通知医疗救援。
五、操作室维护
1. 定期清洁,保持操作室整洁,避免积尘引发安全事故。
2. 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检修,及时更换磨损部件。
3. 确保安全标识清晰可见,应急设备如灭火器、急救箱完好可用。
六、安全培训与演练
1. 所有操作人员需接受安全培训,了解操作规程及应急措施。
2.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七、行为规范
1. 禁止在操作室内吸烟、饮食或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2. 严禁独自操作危险设备,必要时应有专人监护。
3. 尊重同事,遵守团队协作规则,共同维护操作室的安全环境。
八、交接班制度
1. 交班时,交接双方需详细记录设备状态、待处理问题及注意事项。
2. 接班人员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操作。
九、事故报告与调查
1. 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向上级报告,不得隐瞒或延误。
2. 对事故进行深入调查,找出原因,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十、持续改进
1. 定期评估操作室安全状况,识别潜在风险,及时调整和完善安全措施。
2. 鼓励员工提出安全改进建议,提升操作室安全管理效能。
标准
本规程依据《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适用于公司所有操作室。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违反规程将受到相应处罚。规程的修订和更新将根据实际操作情况和法规变化进行,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操作室安全技术规程范文
第1篇 操作室安全技术规程
(1) 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和准备好绝缘工具。
(2) 上炉顶检查时,必须二人以上,看好风向,防止煤气中毒。上下走梯手要扶好,防止滑跌。
(3) 机电设备运转时,禁止身体或衣服接触转动部份,防止机械伤害。
(4) 设备检修时要取得操作牌,检修完毕试车前要详细检查和联系好,确认后再动车,工作完毕后交回操作牌。
(5) 设备突然停车时,要及时联系有关人员检查后,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运行,严禁随意短接操作装置,强行开车。
第2篇 汽室汽缸削正机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方准进行操作,操作者应熟悉本机的性能、结构等,并要遵守安全和交接班制度。
2.操作者应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削正机的构造、作用、操作方法和必要的调整方法,同时应懂得维护措施。
3.汽室汽缸解体后、净口面、栽丝、套、汽室盖安装孔、汽缸套扩大部、后盖机根箱孔等附着的油泥积炭、必须铲刮清洗扫干净,以利测量检查和求心准确及安装面接触良好。
4.认真测量检查会径和偏、段磨及工作面划伤情况,结合段规要求,正确估计搪削量。
5.仔细测量汽室后盖机根箱孔径的大小,合理选用自动求心器用锥套外径的胀缩量,使之与孔有足够的胀紧量。
6.搪杆安装前,注意检查走刀丝杠头部支承的防缓螺母不得松弛,以免搪削时出现面条状的圆周刀纹。
7.丝杠两端注油孔,必须充分给油。活令与走走刀丝杠吻合,不准松旷,调整时,用摇手柄旋转丝杠,使对排从前到后移动,达到手感灵活无阻为宜,并防止松动。
8.前盖中心架退装时,安装裁丝和专用螺母应完整无缺,紧固良好。后盖自动求心器的内锥套、必须全部镶装在机根箱孔内,套的唇隙与箱孔端面,不准有间隙,确保钢性坚实,传动平稳。
9.削正机组装后,应确认各组合作及螺母全部装妥。将特殊进刀机构控制杆置于空档。用摇手柄转动蜗轮减速器、使据杆旋转,达到手感正常不松动为宜。开动后听空转无异音时,即可转入正常使用。
10.严禁用铁丝圈来固定摇刀手枪的止转,工作中如遇特殊情况则须立即停车检查。
11.搪剂汽室套、汽室镶套孔、汽缸套前后扩大部时,对拆下的汽室缸盖,应复查盖的凸台外径与安装孔镶装经隙:汽室为0.2~0.4mm,汽缸为0.3~0.6mm。扩大超限时,必须在盖的凸台外径上下左右四点,各补焊50mm长旋修恢复,确保中心一致。
12.工作后,汽室汽缸削正机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应检查、清扫设备,做好日常保养工作,达到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第3篇 工贸中控室安全操作规程
1.中控室人员应熟悉监控系统及各种仪表的工作电压范围、工作原理、性能特点、检测点与检测项目。
2.中控室人员每天定时记录生产报表和监测报表,及时反映厂内的生产运行情况。
3.根据生产运行参数及管理人员的指令,开启自动控制设备,以满足工艺要求,没有授权不得随意开停自控设备。
4.阴雨天气到现场巡视检查仪表时,操作人员应注意防止触电。
5.各类检测仪表的一次传感器均应按要求清污除垢。
6.微机系统的打印机应根据说明书进行正常保养维护。
7.检测仪表出现故障,不得随意拆、卸变送器和转换器。
8.检修检测仪表,应做好防护措施。对长期不用或因使用不当被水浸泡的各种仪表,启用前应进行干燥处理。
9.非厂内用于运行的计算机软件,严禁在网络上的计算机上运行。在运行时,严禁退出计算机软件或插入软盘。
10.定期检修仪表的各种元器件、探头、转换器、计算器、传导电视和二次仪表等。保持各部件完整、清洁、无锈蚀,表盘标尺刻度清晰,铭牌、标记、铅封完好;中心控制室整洁;微机系统工作正常;仪表井清洁、无积水。
11.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中心控制室。
第4篇 配电室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值班人员必须熟悉电气设备,单独值班人员还应具有实际工作的经验。单人值班的不得单独从事修理工作。
2、不论高压设备带电与否,值班人员不得移开和越过遮栏进行工作;若有必要移开遮栏时,必须要有监护人在场。
3、停电拉闸操作,必须按照开关、负荷侧刀闸、母线侧刀闸顺序依次操作。送电合闸的顺序与此相反,严防带负荷拉刀闸。
4、停、送电和拉、合闸一定要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台上进行操作。
5、停、送电一定要有专人联系,查明情况,留好记录,并复诵一遍无误后,方可进行操作。
6、在停电的开关或刀闸的手把上要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标志牌。
7、电气设备停电后,即使是事故停电,在未拉开有关刀闸、开关和做好安全措施以前,不得触及设备或进入遮栏,以防突然来电。
8、在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为了解救触电人,可不经许可,即行断开有关设备的电源。但事后必须报告上级领导。
9、做好每班的记录,准确抄报各种报表。
10、擦拭各种设备时,一律禁止带电进行。
11、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配电室,配电室人员进出配电室要随手关门。
12、搞好室内清洁卫生,保持室内干净整洁。
第5篇 变配电室的安全操作规程五
变配电室的安全操作规程(5)
1.在电气设备上进行倒闸操作时,应遵守“倒闸操作票”制度及有关的安全规定,并应严格按程序操作。
2.变压器、电容器等变、配电装置在运行中发生异常情况不能排除时,应立即停止运行。
3.电容器在重新合闸前,必须使断路器断开,将电容器放电。
4.隔离开关接触部分过热,应断开断路器,切断电源。不允许断电时,则应降低负荷并加强监视。
5.在变压器台上停电检修时,应使用工作票。如高压侧不停电,则工作负责人应向全体工作人员说明线路有电,并加强监护。
6.所有的高压电气设备,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选用含义相符的标示牌,并悬挂在适当的位置上。
7.变压器吸潮剂失效、防爆管隔膜有裂纹,应及时更换、渗漏油应及时处理。
8.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切换开关动作次数达到规定时,应进行检修。
9.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各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按电业部门的有关规定,定期测定并应对安全用具、变压器油及其他保护电器进行检查或做耐压实验。
10.变压器的保养、检修,应按规定的周期进行。
11.高、低压变、配电装置应在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停电、清扫、检修工作,并加强五防管理。
第6篇 合成分析室安全操作规程
5.1、分析室内应当通风良好、配备防毒面具、防护眼镜、胶皮手套等。
5.2、分析工应正确使用分析器具。
5.3、禁止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药品和危险物质。
5.4、取铜液样时应戴防护眼镜,以防铜液灼伤眼睛。
5.5、通风橱应当封闭良好。
5.6、当分析室前后出现重大事故或有毒介质大量泄漏时,应准确判断出事地点,选择合适的楼梯下楼。
第7篇 工长室安全操作规程
1、进入生产现场穿戴好劳保用品。
2、高炉炉长、工长应熟悉高炉渣铁处理、煤气处理、机械、电气、液压设备故障处理的安全知识与基本要求。对于“三违”现象必须立即制止以至停止其工作。严格按照生产程序组织指挥生产。
3、巡视生产、设备、原燃料情况时,要防止滑倒,摔碰伤,高空坠物伤害及煤气中毒。负责在停炉、开炉、休风、复风、坐料、检修及炉况失常等情况时执行有关安全规程及停开炉检修及失常炉况处理等方案中特定的安全注意事项。
4、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应及时向厂部、安环科如实汇报,并指定专人保护事故现场;参加事故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提出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执行。
5、严禁使用未预热烘烤干的取样工具、模具。
6、工长应根据炉缸存铁量及时组织好出铁工作,严禁超过安全容铁量。因故不能按时出铁,工长应及时控制风量;如炉缸存铁量超过安全容铁量时,立即组织出铁,出铁时视情况减风降压防止出铁时跑大流,在外围具备双铁口出铁的情况下,尽量安排双场出铁,以及时排出炉内渣铁。
7、指挥炉前出铁放渣时,铁罐不能放得太满,保持铁水液面至罐沿安全距离在不低于300mm,防止铁水溢出伤人。
8、上高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危险区域作业的有关规定,带好co报警仪,佩带好危险区域操作牌,必要时戴好呼吸器。监督好上炉顶人员,检查督促相关人员做好上炉顶的登记规定
9、经常性地对上料设备进行检查,确保炉料称量的准确性,发现异常应及时联系处理,必要时进行校秤。
10、量铁口时应站在铁口大沟的一侧,防止渣、铁涌出伤人,发现铁口已漏,立即停止测量。
11、休风过程中炉内有压力时风口正面不准站人。
12、休风(或坐料)应事先同风机房(兼trt功能)、热风(兼富氧站功能)和喷煤等单位联系,方可休风(或坐料)。
13、休风时,炉顶及除尘器,应通入足够的蒸汽或氮气;切断煤气之后,炉顶、除尘器和煤气管道均应保持正压;炉顶放散阀应保持全开。
14、长期休风应进行炉顶点火,并保持长明火;长期休风或检修除尘器、煤气管道,应用蒸汽或氮气驱赶残余煤气。
15、因事故紧急休风时,应在紧急处理事故的同时,迅速通知煤气、氧气、鼓风、热风、喷吹等有关单位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16、正常生产时休风(或坐料),应在渣、铁出净后进行,非工作人员应离开风口周围;休风之前如遇悬料,应坐料完毕再休风。
17、休风(或坐料)期间,除尘器不应清灰;有计划的休风,应事先2小时将除尘器的积灰清尽。
18、休风前及休风期间,应检查冷却设备,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或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漏水入炉。
19、短期休风高炉可以不停鼓风机,高炉工长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休风操作;长期休风一般应在所有风口堵好后再停鼓风机。
20、休风检修完毕,应经休风负责人检查各检修计划完工并有各检修负责人签字确认,炉顶无人后方可允许送风,工长才能进行复风操作。
21、炉顶点火时,风口区域不准有人逗留或工作。
22、休风前如有悬料,必须坐料之后再休风。
23、鼓风机停机导致断风(且无法从其他高炉拨风)时,必须切断煤气系统,打开放散阀,停煤、停氧及时按紧急休风操作。
24、开关蒸汽阀门时,不准站在阀门正面。
25、长期休风,必须堵严全部风口,并定期巡回检查,防止漏风;复风前1小时启动风机,再捅开风口。
26、炉顶压力不断增高又无法控制时,应及时减风。
27、风口水压下降时,应视具体情况减风,必要时立即休风。水压正常后,应逐步恢复供水。
28、确认冷却设备无损、无阻,方可恢复送水。送水应分段、缓慢进行,防止产生大量蒸汽而引起爆炸。
29、高炉大修时,人员进入高炉炉缸作业前应拆除所有直吹管,有效切断煤气、氧气、氮气等危险气源,并认真做好监护、监测和通风措施。
30、炉顶温度应低于350℃。
31、供料系统出现故障不能马上处理时,应及时减风或休风
第8篇 高压变压室安全操作规程
1 送电、停电时的基本顺序
送电是先送电源侧刀开关,再送负荷侧刀开关,最后送断路器。停电时的顺序正好与送电时相反。
2 操作与使用
1)操作程序
手车推进与拉出、柜门开启与关闭、接地开关的合闸与分闸,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操作程序进行,谨防误操作。
2)手车推入与退出
手车推入与退出必须而且只能在接地开关处于分闸状态下进行。
使用平台车时,手车必须被锁定在平台车上,否则不能转入及投入操作。
确认平台车与柜体完全锁定后才能将手车推入“试验位置”。
手车进入“试验位置”后,不许插好二次插头,并关上柜门,并且只有在柜门锁定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摇进操作;反之,要打开柜门,则必须先将手车摇出至“试验位置”。
3)规外操作
本开关柜在中门下部设置操作面板,断路器和接地开关均实现闭门操作。
柜子中门上设有断路器紧急分闸操作孔,可以在柜门关闭的情况下对断路器进行手动分闸。
操作面板上丝印有问答式提示语,避免误操作。
开关设备以机械联锁为主,辅之钥匙锁以满足专门操作的要求,使用前,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掌握手车的操作程序和“五防”闭锁装置的原理,严禁强行操作。
4)设备安装基础面应平整,沿水平方向每米长度的高度误差不超过1㎜。
5)检查并保持母线清洁,检查绝缘套管有否损伤,在连接部位涂上导电膏或中性凡士林。
6)用接地线依次将各柜的接地母线连接在一起,并在开关柜内部连接所有需要接地的引线。
7)检查接地开关的接地线与开关柜的接地母线连接是否良好。
3 高压变压器操作注意事项
1)当开关设备安装就位后,清除柜内设备上的灰尘杂物,后检查全部紧固螺栓有无松动,接线有否松脱。将手车在柜中推进、拉出数次,并进行分合闸试操作,观察有无异常。异仪表指针调零,检查二次接线是否正确,对继电器进行调整,检查联锁是否有效。
2)高压变压器应做好防潮,防尘,不受机械损伤,不受剧烈振动、撞击和倒置等细节工作。
3)只有在许可与适当的监督下才可操作高压变压器。
4)在操作前,所有的安全措施与配备应作好。
5)如果机器无故停止,应避免重新开动。
6)在合闸送电前,应检查是否有人在作其他调整工作。
7)所有工具应该放回原处,同时通知其他工作伙伴。
8)应避免把手放在高压变压器箱体的部位,身体也不要靠紧高压变压器外部。
9)在维修期间,应在电源开关处放置警告板,以防止他人开动机器。
10)不得随意拆卸电器及零部件。
第9篇 洞室开挖及爆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1、洞室开挖,应遵守下列规定:
1.1 洞室开挖的洞口边坡上不应存在浮石、危石及倒悬石。
1.2 作业施工环境和条件相对较差时,施工前应制定全方位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1.3 洞口削坡,应按照明挖要求进行。不得上下同时作业,并做好坡面、马道加固及排水等工作。
1.4 进洞前,应对洞脸岩体进行察看,确认稳定或采取可靠措施后方可开挖洞口。
1.5 洞口应设置防护棚。其顺洞轴方向的长度,可依据实际地形、地质和洞型断面选定,一般不宜小于5m。
1.6 自洞口计起,当洞挖长度不超过15m~20m时,应依据地质条件、断面尺寸,及时做好洞口永久性或临时性支护。支护长度一般不得小于10m。当地质条件不良、全部洞身应进行支护时,洞口段则应进行永久性支护。
1.7 暗挖作业中,在遇到不良地质构造或易发生塌方地段、有害气体逸出及地下涌水等突发事件,应立即停工,作业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1.8 暗挖作业设置的风、水、电等管线路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
1.9 每次放炮后,应立即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检查,并清除危石、浮石,若发现非撬挖所能排除的险情时,应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处理。洞内进行安全处理时,应有专人监护。
1.10 处理冒顶或边墙滑脱等现象时:
1)查清原因,制定具体施工方案及安全防范措施,迅速处理。
2)地下水十分活跃的地段,应先治水后治塌。
3)准备好畅通的撤离通道,备足施工器材。
4)处理工作开始前,应先加固好塌方段两端未被破坏的支护或岩体。
5)处理坍塌,一般宜先处理两侧边墙,然后再逐步处理顶拱。
6)施工人员应位于有可靠的掩护体下进行工作,作业的整个过程应有专人现场监护。
7)随时观察险情变化,及时修改或补充原定措施计划。
8)开挖与衬砌平行作业时的距离,应按设计要求控制,但一般不应小于30m。
2、不良地质地段开挖,应遵守下列规定:
2.1 根据设计工程地质资料制定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并向作业人员进行交底。作业现场应有专职安全人员进行监护作业。
2.2 不良地质地段的支护要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待支护稳定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2.3 当出现围岩不稳定、涌水及发生塌方情况时,所有作业人员应立即撤至安全地带。
2.4 施工作业时,岩石既是开挖的对象,又是成洞的介质,为此施工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围岩性质和合理运用洞室体形特征,以确保施工安全。
2.5 施工时采取浅钻孔、弱爆破、多循环,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采取分部开挖,及时进行支护。每一循环掘进控制在0.5m~1.0m左右。
2.6 在完成一开挖作业循环时,应全面清除危石,及时支护,防止落石。
2.7 在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应做好工程地质、地下水类型和涌水量的预报工作,并设置排水沟、积水坑和充分的抽排水设备。
2.8 在软弱、松散破碎带施工,应待支护稳定后方可进行下一段施工作业。
2.9 在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应按所制定的临时安全用电方案实施,设置漏电保护器,并有断、停电应急措施。
3、石方机械挖运,应遵守下列规定:
3.1 洞内严禁使用汽油机为动力的石方挖运设备。机械挖运设备,应有尾气净化措施。
3.2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须经培训考试取证上岗,操作人员在工作中不得擅离岗位,不得操作与操作证不符合的机械,不得将机械设备交给其他人员操作。
3.3 操作人员应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3.4 机械运转中其他人员不得登车,必须上下时应通知司机停车。
3.5 挖运前须清理危石,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挖运。
3.6 挖运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
3.7 掌子面挖掘时,应采用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或从左向右挖掘,以保持掌子面的稳定。
3.8 出渣道路应保持平整通畅,并设置排水沟。
3.9 出渣地点应有明显标志,并设专人指挥。
3.10 采用装载机挖装时,装载机应低速铲切,不得采用加大油门高速猛冲的方式。
3.11 要根据掌子面的情况,采用不同的铲掘方法,严禁铲斗载荷不均或单边受力,铲掘时铲斗切入不宜过深。
3.12 装载机装车时严禁装偏,卸渣应缓慢。
3.13 装载机工作地点四周严禁人员停留,装载机在后退时应连续鸣号。
3.14 人工装运时,作业人员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严禁把手伸入车内或放在斗车帮上,以免将手砸伤。重量超过50kg的石块不得用人力装斗。
4、通风及排水应遵守下列规定:
4.1 洞井施工时,应及时向工作面供应每人每分钟3m3的新鲜空气。
4.2 洞深长度大于洞径3~5倍时,应采取强制通风措施,否则不得继续施工。
4.3 采用自然通风,需尽快打通导洞。导洞未打通前应有临时通风措施;工作面风速不得小于0.15m/s,最大风速:洞井斜井为4m/s,运输洞通风处为6m/s,升降人员与器材的井筒为8m/s。
4.4 通风机吸风口,应设铅丝护网。
4.5 采用压风通风时,风管端头距开挖工作面在10m~15m为宜;若采取吸风时,风管端距开挖工作面以20m为宜。
4.6 管路宜靠岩壁吊起,不得阻碍人行车辆通道,架空安装时,支点或吊挂应牢固可靠。
4.7 严禁在通风管上放置或悬挂任何物体。
4.8 施工前应充分考虑施工用水和外部影响的渗水量,妥善安排排水设施,以利施工机械设备、工作人员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施工。
5、施工安全监测,应遵守下列规定:
5.1 施工安全监测目的在于掌握围岩动态,判断围岩稳定性,验证施工方法及支护效果,指导设计与施工并及时发现险情,为施工安全提供预测预报。
5.2 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设计文件,结合工程实际,确定具体的安全施工监测方案。
5.3 施工安全监测布置重点部位:
1)洞内:ⅲ~ⅴ类围岩地段、地下水较丰富地段、断层破碎带、洞口及岔口地段、埋深较浅地段、受邻区开挖影响较大地段及高地应力区段等。 2)洞外:埋深较浅的软岩或软土区段。
5.4 施工安全监测的主要内容:
1)洞内:围岩收敛位移、围岩应力应变、顶拱下沉、底拱上抬、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爆破震动、有害气体和粉尘等。
2)洞外:地面沉降、建筑物倾斜及开裂、地下管线破裂受损等。
5.5 大型洞室安全监测重点:
1)垂直纵轴线的典型洞室断面。
2)贯穿于高边墙的小型隧洞口及其洞口内段。
3)岩壁梁的岩台(尤其下方有小洞室)部分。
4)相邻洞室间的薄体岩壁。
5)不利于地质构造面组合切割的不稳定体。
5.6 监测仪器钻孔注浆后20h内不允许近区爆破作业。重新爆破前应做好仪器的保护措施,以免飞石破坏。
5.7 监测重点巡视地点:
1)爆破后隧洞掌子面围岩及前沿支护状态。
2)大小洞室群体的交叉段、洞口段、洞室岩壁及拱座地段。
3)软弱围岩地段及支护结构状态。
4)外洞口边坡与不稳定山体,洞上方地面与受影响建筑物,洞口防汛设施等。
5.8 监测中趋向稳定的初步安全判别:在一般情况下,当围岩与支护结构具备以下变化特征时,将趋向稳定:
1)随着开挖面的远离,测值变化速率有逐渐减缓趋势。
2)测值总量已达到最大回归值80%以上。
3)位移增长速率小于0.1mm/d~0.3mm/d(软岩取大值)。
5.9 监测中发现下述任一情况时,应以险情对待,须跟踪监测,并及时预警预报。
1)开挖面在逐渐远离或停止不变,但测值变化速率无减缓趋势,或有加速增长趋势。
2)围岩出现间歇性落石的现象。
3)支护结构变形过大、过快,有受力裂缝在不断发展等。
5.10 监测中设计警戒值的初步判别:当测值总量或增长速率达到或超过警戒值时,则认为不安全,需要报警。
5.11 在施工安全监测管理中应建立监测信息反馈流程,提高信息化施工水平。
二、爆破作业
1、现场运送运输爆破器材,应遵守下列规定:
1.1 用人工搬运爆破器材时:
1)在夜间或井下,应随身携带完好的矿用蓄电池灯、安全灯或绝缘手电筒。
2)不得一人同时携带雷管和炸药;雷管和炸药应分别放在专用背包(木箱)内,不得放在衣袋里。
3)领到爆破器材后,应直接送到爆破地点,不得乱丢乱放。
4)不得提前班次领取爆破器材,不得携带爆破器材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停留。
5)一人一次运送的爆破器材数量不超过:雷管,5000发;拆箱(袋)搬运炸药,20kg;背运原包装炸药,1箱(袋);挑运原包装炸药,2箱(袋)。
6)用手推车运输爆破器材时,载重量不应超过300kg,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滑、防摩擦和防止产生火花等安全措施。
2. 洞室爆破的基本要求:
2.1 洞室爆破的设计,应按设计委托书的要求,并按规定的设计程序、设计深度分阶段进行。
2.2 洞室爆破设计应以地形测量和地质勘探文件为依据。
2.3 洞室爆破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和图纸组成。
2.4 洞室爆破工程开工之前,应由施工单位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5 参加爆破工程施工的临时作业人员,应经过爆破安全教育培训,经口试或笔试合格后,方准许参加装药填塞作业。但装起爆体及敷设爆破网路的作业,应由持证爆破员操作。
2.6 a级、b级、c级洞室爆破和爆破环境复杂的d级洞室爆破,洞室开挖施工期间应成立工程指挥部,负责开挖工程和爆破准备工作;爆破之前应成立爆破指挥部。
2.7 洞室爆破使用的炸药、雷管、导爆索、导爆管、连接头、电线、起爆器、量测仪表,均应经现场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2.8 不应在洞室内和施工现场加工或改装起爆体和起爆器材。
2.9 在爆破作业场地附近,应按gb 6722的要求设置爆破器材临时存放场地,场内应清除一切妨碍运药和作业人员通行的障碍物。
2.10 爆破指挥部应了解当地气象情况,使装药、填塞、起爆的时间避开雷电、狂风、暴雨、大雪等恶劣天气。
2.11 洞室爆破平洞设计开挖断面不宜小于1.5m×0.8m,小井设计断面不宜小于1m2。
2.12 平洞设计应考虑自流排水,井下药室中的地下水应沿横巷自流到井底的积水坑内。
2.13 装药之前应由指挥长或爆破工作领导人组织对掘进工程进行检查、检测和验收。
2.14 验收前应把平洞(小井)口0.7m范围内的碎石、杂物清除干净,并检查支护情况;应清除导洞和药室中一切残存的爆破器材、积渣和导电金属。
2.15 验收时应检查井、巷、药室的顶板和边壁,发现药室顶板、边壁不稳固时,应采取支护措施。
2.16 当药室有渗水和漏水时,应将药室顶板和边壁用防水材料搭成防水棚,导水至底板,由排水沟或排水管排出。如果药室底板积水不多,可设积水坑积水,并在其上铺盖木板。
2.17 如采用电爆网路起爆,应在洞内检测杂散电流且其值不应大于30ma,否则应采取相应措施。
2.18 各药室之间的施工道路应清除浮石,斜坡的通道宽度应不小于1.2m;当坡度大于30°时,应设置梯子或栏杆。 2.19 应通过测量和地质测绘提交准确的药室竣工资料。资料中应详细注明药室的几何尺寸、容积、中心坐标,影响药室爆破效果的地质构造及其与药室中心、药包最小抵抗线的关系等数据。经测量药室中心坐标的误差不应超过±0.3m,药室容积不应小于设计要求。
3、洞室在掘进施工中,应遵守下列规定:
3.1 平洞开挖前,应将洞口周围的碎石清理干净,并清理洞口上部山坡的石块和浮石;在破碎岩层处开洞口,洞口支护的顶板至少应伸出洞口0.5m。
3.2 导洞及小井掘进每循环进深在5m以内,爆破时人员撤离的安全允许距离,应由设计确定。
3.3 每次爆破后再进入工作面的等待时间不应少于15min;小井深度大于7m,平洞掘进超过20m时,应采用机械通风;爆破后无论时隔多久,在工作人员下井之前,均应用仪表检测井底有毒气体的浓度,浓度不超过地下爆破作业点有害气体允许浓度规定值,才准许工作人员下井。
3.5 掘进时若采用电灯照明,其电压应符合dl/t 5370-2007中6.5节的有关规定。
3.6 掘进工程通过岩石破碎带时,应加强支护;每次爆破后均应检查支护是否完好,清除井口或井壁的浮石,对平洞则应检查清除平洞顶板、边壁及工作面的浮石。
3.7 掘进工程中地下水量过大时,应设临时排水设备。
4. 洞室爆破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4.1 药室的装药作业,应由爆破员或由爆破员带领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安装、连接起爆体的作业,应由爆破员进行,安装前应再次确认起爆体的雷管段别是否正确。
4.2 洞室装药,应使用36v以下的低压电源照明,照明线路应绝缘良好,照明灯应设保护罩,灯泡与炸药堆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装药人员离开洞室时,应将照明电源切断。装有电雷管的起爆药包或起爆体运入前,应切断一切电源,拆除一切金属导体,并应采用蓄电池灯、安全灯或绝缘手电筒照明。装药和填塞过程中不得使用明火照明。
4.3 夜间装药,洞外可采用普通电源照明。照明灯应设保护罩,线路应采用绝缘胶线,灯具和线路与炸药堆和洞口之间的水平距离应大于20m。
4.4 洞室内有水时,应进行排水或对非防水炸药采取防水措施。潮湿的洞室,不应散装非防水炸药。
4.5 洞室装药应将炸药成袋(包)码放整齐,相互密贴,威力较低的炸药放在药室周边,威力较高的炸药放置在正、副起爆体和导爆索的周围,起爆体应按设计要求安放。
4.6 用人力往导洞或小井口搬运炸药时,每人每次搬运量不应超过两箱(袋),搬运工人行进中,应保持1m以上的间距,上下坡时应保持5m的间距。往洞室运送炸药时,不应与雷管混合运送;起爆体、起爆药包或已经接好的起爆雷管,应由爆破员携带运送。
4.7 填塞工作开始前,应在导洞或小井口附近备足填塞材料。
4.8 平洞填塞,应在导洞内壁上标明按设计规定的填塞位置和长度。
4.9 填塞时,药室口和填塞段各端面应采用装有砂、碎石的编织袋堆砌,其顶部用袋料码砌填实,不应留空隙。
4.10 在有水的导洞和药室中填塞时,应在填塞段底部留一排水沟,并随时注意填塞过程中的流水情况,防止排水沟堵塞。
4.11 填塞时,应保护好从药室引出的起爆网路,保证起爆网路不受损坏。填塞完毕,应有专人进行验收。
4.12 洞室爆破应采用复式起爆网路,装药连线时操作人员应佩戴标志,未经爆破工作领导人批准,一切人员不得进入爆破现场。
4.13 电力起爆网路的所有导线接头,均应按电工接线法连接,并确保其对外绝缘;在潮湿有水的地区,应避免导线接头接触地面或浸泡在水中。
4.14 电力起爆网路导线应用绝缘性能良好的铜芯线。
4.15 洞室爆破时,所有穿过填塞段的导线、导爆索和导爆管,均应采取保护措施,以防填塞时损坏。非填塞段如有塌方或洞顶掉块的情况,还应对起爆网路采取保护措施。
4.16 装入起爆体前后,以及填塞过程中每填塞一段,均应进行电阻值检测;当发现电阻值有较大的变化时,应立即清查,排除故障后才准许进行下一施工工序。
4.17 敷设导爆索起爆网路时,不应使导爆索互相交叉或接近;否则,应用缓冲材料将其隔离,且相互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0cm。
4.18 每个起爆体的雷管数不应少于4发,起爆网路连接时应复核雷管段别。
4.19 连接网路人员应持起爆网路图,按从后爆到先爆、先里后外的顺序连接;所有导爆管雷管与接力雷管,在接点部位应有明显段别标志;接头用胶布包紧,并不少于三层,然后再用绳扎紧。
4.20 采用导爆管和导爆索混合起爆网路时,宜用双股导爆索连成环形起爆网路,导爆管与导爆索宜采用单股垂直连接。
4.21 起爆网路应用电雷管或导爆管雷管引爆,不应用火雷管引爆;只有在爆破工作领导人下达准备起爆命令后,方准许向主起爆线上连接起爆雷管。
4.22 电爆网路的连接,应遵守下列规定:
1)起爆网路连接应有专人负责;网路连接人应持有网路示意图和历次检查各药室及支路电阻值的记录表,以便随时供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爆破工作领导人查阅。
2)网路连接,应按从里到外(工作面到电源)的顺序进行。
3)电力起爆网路连接前,应检查各洞口引出线的电阻值,经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与区域线连接;只有当各支路电阻均检查无误时,方准许与主线相连接。
4)电爆网路的主线应设中间开关。
5)指挥长(或爆破工作领导人)下达准备起爆命令前,电爆网路的主线不得与起爆器、电源开关和电源线连接;电源的开关应设保护装置并直接由起爆站站长(或负责起爆的人员)监管。
6)只有在无关人员已全部撤离,爆破工作领导人下达准备起爆命令后,方准许打开开关箱,并将主线接入电源线的开关上或起爆器的接线柱上。
4.23 起爆网路检查与防护,应遵守下列规定:
1)网路连好后,由联网技术负责人进行检查,鉴别联网方式与段别等是否有误;确认无误后再进行防护。
2)起爆网路可用线槽或对开竹竿合札进行防护,接头及交叉点用编织袋包裹好,悬挂在导洞上角;也可将起爆网路束紧后用编织袋做整体外包扎,安置在导洞下角的砂包上,上部再用砂包压实。
5.、洞室爆破后,应检查以下内容:
5.1 是否完全起爆,洞室爆破发生盲炮的表征是:爆破效果与设计有较大差异;爆堆形态和设计有较大的差别;现场发现残药和导爆索残段;爆堆中留有岩坎陡壁。
5.2 有无危险边坡、不稳定爆堆、滚石和超范围塌陷。
5.3 最敏感、最重要的保护对象是否安全。
5.4 爆区附近有隧道、涵洞和地下采矿场时,应对这些部位进行毒气检查,在检查结果明确之前,应进行局域封锁。
5.5 如果发现或怀疑有拒爆药包,应向指挥长汇报,由其组织有关人员做进一步检查;如果发现有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尽快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在上述情况下,不应发出解除警戒信号。
第10篇 电力室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人员巡视高压电气设备时,不准超过遮栏,寻找高压设备接地故障,应有防止跨步电压措施。
2、无人看守的电力室,必须加锁。
3、电力室应备有适用电气设备火灾情况的消防器材。
4、检修人员到电力室工作时,应和工作负责人结合,并遵守电气维修有关操作规程。
5、带电设备附近及靠近变压器、油开关、电动机等设备使用明火如电焊、喷灯等,要保持安全距离并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
6、电力室严禁进入鸟兽,以防发生短路事故。
7、生事故后,不找出原因和妥善处理完毕,不恢复正常运行,不得离开现场。
第11篇 洗煤厂集控室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1.控制室内,外均不得带电作业,检修机电设备必须办理停电手续。但在特殊情况下,经厂主管电气负责人员批准,且有安全措施者例外。
2.凡控制室停送电或需登高作业时,应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3.集控室电气开关、按钮操作顺序:
(1)设备运转前,应先送集控总电源、plc电源、模拟屏电源、工控机电源。
(2)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不得随意切换上述电源。
(3)原煤系统运行方式开关有就地控制位置、停止位置、试验位置、集中控制位置四个挡位。若选择就地控制位置时,则被选择的设备只能用现场的信控箱进行启动或停止设备;在停止位置时,其余档位都不能选定;在试验位置时,只能调试程序用;在集中控制时,应用“原煤工艺选择开关”选择三个工艺流程,即有:流程一工艺、流程二工艺、返煤系统工艺三档位置。
(4)水洗系统运行方式开关有:就地位置、停止位置、试验位置、集中控制四个档位,分别对应“水洗部分设备”相应功能。
(5)操作台上设系统紧急停止按钮,在发生严重事故用此按钮时,已运行系统将不按正常停车时间进行逐步停车。
4.微机操作管理
(1)控制室操作人员使用微机操作设备运行时,需输入正确的密码。除厂主管电气技术员外,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密码。如微机因人为原因造成故障,当班控制室操作人员负全部责任。
(2)严禁任意修改、删除微机本身所带的文件和格式化硬盘。
(3)不得自备软盘和光盘装入工控机进行操作,以免使微机被感染病毒。
(4)在系统运行中,应将微机切入“工艺操作界面”,同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
(5)严禁控制室工作人员在系统运行中,使用微机玩“游戏”。
(6)严禁任何人把与本系统软件无关的个人资料存盘。
5.启动预告铃声预定
(1)启动流程一、流程二设备前,预告铃声连续发声至给煤机起来后停止。
(2)水洗系统启动前,预告铃声响2秒断2秒,持续30秒。
(3)返煤系统启动前,铃声响 3秒断3秒,持续30秒。
(4)当两条或两条以上工艺系统运行时,共用设备处预告铃声只预告一次。
6.控制室操作人员在系统运行前,应详细检查模拟屏上的转换开关、按钮等位置是否正常,如位置不对或有异常时,必须立即进行调整处理。
7.当井楼煤仓有煤时,应尽快开车。
8.在系统运行前后或运行中,如果发现有问题时,应及时与有关人员或部门联系。
9.需停电检修设备时,必须与调度室联系,经调度室同意后方可进行检修。
10.系统运行时,应尽量避开起动高峰;无特殊情况,禁止两条工艺线同时起动。
第12篇 配电室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二.一电气倒闸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与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配电值班电工的安全操作。配电值班电工必须遵守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二)本岗位的危险及有害因素
(1)物的不安全状态:电工工具、绝缘鞋、绝缘手套存在缺陷,电源线裸露,雷电波侵入,静电感应,电器发热、起弧,油开关、变压器爆炸,设施机壳带电,接地、接零装置损坏;
(2)人的不安全行为:未做好个人防护;不绝缘戴手套、不穿绝缘鞋从事电气作业,使用临时线和非安全行灯,工作麻痹以致作业失误;
(3)环境的不安全因素:通道狭窄、防护距离不足,照明不良,地面上积水或潮湿,无警示标识。
(4)主要伤害类型:触电(电击、电伤)、火灾、高处坠落、机械伤害。
(三)操作程序和要领
(三.一)工作前
(1)持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并规范着装,即工作服三紧、戴眼镜、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戴工作帽(头发塞进帽内)。
(2)工作前必须认真阅读交班记录,仔细检查绝缘工具、绝缘鞋、绝缘手套、试电笔以及其它器具。准备好经检验合格的操作用工具、器具和设备。
(3)了解工作任务、安全措施、带电部位和其他注意事项。
(4)倒闸操作前,应按操作票顺序与模拟图板核对相符;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断、合位置。
(三.二)工作中
(1)进行倒闸操作必须执行调度命令和操作票。倒闸操作人员应根据值班调度员的操作命令填写倒闸操作票。
(2)受令人应将操作命令内容向发令人复诵,核对无误。
(3)操作票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票面应清楚整洁,不得任意涂改。操作票要填写设备的名称和编号。
(4)按操作票顺序进行逐项操作,每操作完一项,做一个“√”记号。操作完毕,受令人应立即报告发令人。
(5)巡视高压设备时,必须严格执行高压设备巡视制度的有关规定,不得进行其它工作。
(6)严禁约时停、送电。
(7)禁止在只经断路器断开电源的设备上工作,必须拉开隔离开关(或退出断路器小车),使各方面至少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
(8)严禁在未拉开有关隔离开关和做好安全措施以前触及设备或进入遮栏。
(三.三)工作结束
倒闸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必须检查操作设备的状况,并将操作情况向值班调度报告。填写操作票,并做好操作纪录。
(四)应急处理措施
(1)发生触电事故,在场人员应立即按照《应急处置方案》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抢救。同时报告单位领导,拨打急救电话120。
(2)发生电气火灾时,在场人员应立即拉开线路开关,使之断电(隔离开关不允许带负荷拉开)进行处理;同时做好记录、报告单位领导、拨打119,并使用二氧化碳或卤代烷
扑救电气火灾(变压器着火时必须在周围全部停电后方可用泡沫灭火器扑救)。
(3)事故处理可根据值班调度员的命令进行操作,可不填写操作票。
(4)当发生人身创伤(高空坠落、高空坠物伤害、施工用具机械损伤)事故时,在场人员应立即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处理,同时拨打120 电话。
(5)整个过程如实纪录归档。
二.二配电室值班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与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配电值班电工的安全操作。配电值班电工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总则》、《电气作业安全技术操作通则》和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二)本岗位的危险及有害因素
(1)物的不安全状态:电工工具、绝缘鞋、绝缘手套存在缺陷,电源线裸露,雷电波侵入,静电感应,电器发热、起弧,油开关、变压器爆炸,设施机壳带电,接地、接零装置损坏;
(2)人的不安全行为:未做好个人防护;不绝缘戴手套、不穿绝缘鞋从事电气作业,使用临时线和非安全行灯,工作麻痹以致作业失误;
(3)环境的不安全因素:通道狭窄、防护距离不足,照明不良,地面上积水或潮湿,无警示标识。
(4)主要伤害类型:触电(电击、电伤)、火灾。
(三)操作程序和要领
(三.一)工作前
(1)持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并规范着装,即工作服三紧、戴眼镜、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戴工作帽(头发塞进帽内)。
(2)工作前必须认真阅读交班记录,仔细检查绝缘工具、绝缘鞋、绝缘手套、试电笔以及其它器具。
(3)熟悉供电系统和配电室各种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并具备在异常情况下采取措施的能力。(三.二)工作中
(1)值班电工严禁脱岗。
(2)必须严格执行值班巡视制度、倒闸操作制度、工作操作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
用具及消防设备管理制度和出入制度等各项制度规定。
(3)高压变配电室值班必须遵守高压配电装置运行规程。
(4)不论高压设备带电与否,值班人员不得单人移开或越过遮栏进行工作,若有必要移开遮栏时必须有监护人在场,并使之符合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
(5)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靴并不得靠近避雷器与避雷针。
(6)巡视配电装置和进出高压室,必须随手将门带好。
(7)与供电单位或用户(调度员)联系,进行停、送电倒闸操作时,值班负责人必须将联系内容和联系人姓名复述核对无误,并且做好记录。
(8)停电拉闸操作必须按照油开关(或负荷开关等)、符合侧刀闸、母线侧刀闸的顺序操作,送电合闸的顺序与此相反,严防带负荷拉闸。
(9)高压设备和大容量低压总盘上的倒闸操作,必须由两人执行,并由对设备更为熟悉的一人担任监护。远方控制或隔墙操作的油开关和刀闸(和油开关有连锁装置的)可以由单人操作,允许单独巡视高压设备及担任监护的人员必须由设备动力部门的领导批准。
(10)用绝缘棒拉合高压刀闸或经传动机构拉合高压刀闸,都应戴防护眼镜和绝缘手套,雨天操作室外高压设备时,绝缘棒应有防雨罩,还应穿绝缘靴站在绝缘站台上,雷电时禁止进行倒闸操作。
(11)装卸高压熔断器时,应戴好防护眼镜和绝缘手套,必要时使用绝缘夹钳,并站在绝缘垫或绝缘台上。
(12)电气设备停电后,在未拉闸和做好安全措施以前应视为有电,不得触及设备和进入遮栏,以防突然来电。
(13)施工和检修需要停电或部分停电时,值班人员应该按照工作票要求做好安全措施,
包括停电、验电、装设遮栏和悬挂警示牌,会同工作负责人现场检查确认无电,并交待附近带电设备和注意事项,然后双方办理许可开工签证,方可开始工作。
(14)工作结束时,工作人员撤离,工作负责人应向值班人员交待清楚,并共同检查,双方办理工作终结签证,然后值班人员才可拆除安全措施,恢复送电,严禁约时停、送电,在未办理工作终结手续前,值班人员不准将施工设备合闸送电。
(15)停电时必须切断各回路可能来电的电源,不能只拉开断路器就进行工作,而必须拉开隔离刀闸,使各回路至少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变压器与电压互感器必须从高低压两侧断开,电压互感器的一、二次侧熔断器都要取下,断路器操作电源要断开,闸刀开关的操作把手要锁住。
(16)验电器必须是合格产品,而且必须与电压等级相适应,在检修设备进出线两侧分别验电,验电前应先在有电设备上试验以证明验电器良好,高压设备验电必须戴绝缘手套。
(17)当验明设备确已无电压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用导体接地并互相短路。对可能送电至停电设备的各回路或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部分都要装设接地线,接地线应用多股裸露软铜线截面面积不得小于25mm2,接地线必须使用专用的线夹固定在导体上,严禁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和短路。装设接地线时必须先接好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除时的顺序与此相反,装拆接地线都应使用绝缘棒和戴绝缘手套,装拆工作必须由两人进行,不许检修人员自行装拆和变动接地线,接地线应编号并放在固定地点,装拆接地线应做好记录,并在交接班时交待清楚。
(18)在电容器组回路上工作时必须将电容器逐个对地放电。
(19)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和闸刀开关操作把手上都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示牌,工作地点两旁和对面的带电设备遮栏上以及禁止通行的过道上应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警示牌,工作地点应悬挂“在此地工作”的警示牌。
(20)在低压带电设备附近巡视、检查时,必须满足安全距离,设专人监护,带电设备只能在工作人员的前面或一侧,否则应停电进行。
(21)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要严防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产生高压电压,断开电流回路时,必须使用短路片或短路线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专用端子上使之短路。严禁用导线缠绕,工作中不得将回路的永久接地点断开,工作时必须有专人监护,应使用绝缘工具,并站在绝缘垫上。
(22)配电室门窗及电缆沟入口处应加设网栏,防止小动物进入。
(23)定期对使用的电气工具及设备,进行一、二级保养,确保其处在良好状态。
(24)工作完毕,整理配电室;清点、收拾工具;进行安全检查,存在问题及时排除;做好运行纪录。
(四)应急处置措施
(1)发生人身触电事故和火灾事故时,在场值班人员可不经允许立即按操作程序断开有关设备的电源,以利进行抢救,并做好记录。
(2)电器设备发生火灾时,在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单位领导,并拨打119 电话,同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扑救(变压器着火时,只有在周围全部停电后才能用泡沫灭火器扑救)。
(3)发生触电事故,在场人员应立即按照《应急处置方案》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抢救。同时报告单位领导,拨打120 电话。
(4)整个过程如实纪录归档。
第13篇 木、油工室及维修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木、油工的工作室,在明显的地方设置“严禁烟火”的标志牌,必须动火时,要有牢靠的防火措施,并经保卫部门批准后,方可动火操作。
2.木、油工的工作室、维修作业点的刨花、锯未、木屑及用剩下的油漆底子,擦油漆的废布、废纸等可燃易燃物要随时清理。
3.木、油工工作室内不得过量存放木材、油漆,用多少领多少,不准存积、存放其他的材料。
4.木工工作室附设的电机设备要经常检查加油。
5.木工工作室或维修作业点工作下班前,要拉闸断电,并认真进行安全检查,确无问题,关窗锁门后方可离开。
6.木、油工工作室及维修作业点,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并责成专人负责维护、保养、保证随时可用。
7.所有木工和油工,要懂得一般灭火防火知识,要会使用各种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第14篇 化验室试验小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操作步骤
1.破碎好的熟料、石膏按四分法取出样品,秤取熟料5000克,石膏30克,倒入小磨中,打好磨门。
2.开启磨机,经时间控制仪控制粉磨时间,磨机停后,把磨门换成磨筛,再次开启磨机3分钟,停磨。
3.粉磨好的成品,用0.9mm方孔筛筛后,编号放入存样桶。
4.清理好现场卫生。
二、注意事项
1.所取熟料样品经破碎机至物料粒度小于7mm,破碎后熟料要混合均匀。
2.所取天然二水石膏样品经破碎机至物料小于7mm,破碎后要混合均匀
3.粉磨时间根据熟料各矿物含量及外观质量凭经验确定。
4.研磨体参考级配如下:
研磨体总重 100kg,其中:
钢球ф70mm: 13kg
钢球ф60mm 20kg
钢球ф50mm 18kg
钢球ф40mm 11kg
钢锻ф25mm×30mm 40kg
5.要定期对电机轴承进行润滑,并做好记录。
第15篇 标准养护室安全操作规程
(一)养护室设专人负责管理,保持环境卫生,记录室内温度。
(二)混凝土、水泥、砂浆试件成型在20℃±1℃,湿度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水泥试件养护水槽中的水每两周换一次)。
(三)混凝土和。砂浆试件按编号顺序整齐放在排架上。
(四)养护室的温度和湿度依靠暖气和喷雾,自动喷雾装置的热度超过压力自动关闭电源,水位表控制在四分之三部位。
(五)到停水停电时及时调整喷雾阀,使自动喷雾能够坚持较长时间。
(六)自动喷雾装置要每天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