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内容
一、施工前准备
1. 现场勘查:全面评估水闸位置的地质条件,确认无潜在危险因素,如滑坡、地下水活动异常等。
2. 设计审查: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考虑水文、地质、气候等因素,保证水闸结构稳定。
3. 施工方案编制:详细规划施工流程,明确各阶段安全措施,包括临时排水系统、安全防护设施等。
二、施工过程管理
1. 基坑开挖:分层分段进行,设置支撑体系,防止边坡坍塌,定期监测基坑稳定性。
2. 混凝土浇筑:遵循先深后浅、先重后轻的原则,确保混凝土质量,防止裂缝产生。
3. 钢筋绑扎: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确保钢筋连接牢固,防止脱落造成伤害。
4. 机械设备操作:指定专人负责,定期维护保养,严禁带病作业,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三、人员安全培训
1. 全体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基本急救技能。
2.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工作现场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识,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四、环境与健康保护
1. 控制噪音、扬尘污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确保工人健康。
五、应急响应
1.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洪水、火灾、机械故障等情况的处理措施。
2. 设立应急救援小组,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有效地响应。
六、工程验收与后期维护
1. 工程完成后,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
2. 制定并执行定期维护计划,预防性维修,延长水闸使用寿命。
标准
1. 遵循《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确保施工安全。
2. 执行gb 50201-201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及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 参照gb 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进行工程验收。
4. 按照sl 235-2012《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安全技术规程》进行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
本规程旨在为水闸施工提供全面的安全指导,要求所有参与人员严格遵守,确保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建设。
水闸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范文
² 水闸施工土方开挖的安全技术要求
建筑物的基坑土方开挖应本着先降水,后开挖的施工原则。并结合基坑的中部开挖明沟加以明排。降水措施应视工程地质条件而定,在条件许可时,先前进行降水试验,以验证降水方案的合理性。
降水期间必须对基坑边坡及周围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研究处理措施,保证基坑边坡和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做到信息化施工。若原有建筑物距基坑较近,视工程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可以采用拆迁或适当的支护处理。基坑边坡视地质条件,可以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
在雨季,尤其是汛期必须做好基坑的排水工作,安装足够的排水设备。基坑土方开挖完成或基础处理完成,应及时组织基础隐蔽工程验收,及时浇筑垫层混凝土对基础进行封闭。
基坑降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坑底、排水沟底、集水坑底应保持一定深差。2)集水坑和排水沟应设置在建筑物底部轮廓线以外一定距离。3)基坑开挖深度较大时,应分级设置马道和排水设施。4)流砂、管涌部位应采取反滤导渗措施。
基坑开挖时,在负温下,挖除保护层后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
² 土方填筑安全技术要求
填筑前,必须排除基坑底部的积水、清除杂物等,宜采用降水措施将基底水位降至0.5m以下。填筑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岸、翼墙后的填土应分层回填、均衡上升。靠近岸墙、翼墙、岸坡的回填土宜用人工或小型机具夯压密实,铺土厚度宜适当减薄。
高岸、翼墙后的回填土应按通水前后分期进行回填,以减小通水前墙体后的填土压力。高岸、翼墙后设计应布置排水系统,以减少填土中的水压力。
² 地基处理安全技术要求
原状土地基开挖到基底前预留30~50cm保护层,在建筑施工前,宜采用人工挖出,并使得基底平整,对局部超挖或低洼区域宜采用碎石回填。基底开挖之前宜做好降排水,保证开挖在干燥状态下施工。对加固地基,基坑降水应降至基底面以下50cm,保证基底干燥平整,以利地基处理设备施工安全,施工作业和移机过程中,应将设备支架的倾斜度控制在其规定值之内,严禁设备倾覆事故的发生。
对桩基施工设备操作人员,应进行操作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在正式施工前,应先进行基础加固的工艺试验,工艺及参数批准后展开施工。成桩后应按照相关规范的规定抽样,进行单桩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以验证加固地基的可靠性。
² 预制构件蒸汽养护安全技术要求
每天应对锅炉系统进行检查,每批蒸养构件之前,应对通汽管路、阀门进行检查,一旦损坏及时更换。应定期对蒸养池的顶盖的提升桥机或吊车进行检查和维护。在蒸养过程中,锅炉或管路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蒸汽的供应。同时无关人员不应站在蒸养池附近。
浇筑后,构件应停放2~6h,停放温度一般为10~20℃。升温速率:当构件表面系数大于等于6时,不宜超过15℃/h;表面系数小于6时,不宜超过10℃/h。恒温时的混凝土温度,不宜超过80℃,相对湿度应为90%~100%。
降温速率:当表面系数大于等于6时,不应超过10℃/h;表面系数小于6时不应超过5℃/h;出池后构件表面与外界温差不应大于20℃。
² 构件起吊前准备工作安全技术要求
大件起吊运输应有单项安全技术措施。起吊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特种操作许可证。起吊前应认真检查所用一切工具设备,均应良好。起吊设备起吊能力应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必须对起吊构件的吊点和内力进行详细的内力复核验算。非定型的吊具和索具均应验算,符合有关规定后才能使用。
各种物件正式起吊前,应先试吊,确认可靠后方可正式起吊。起吊前,应先清理起吊地点及运行通道上的障碍物,通知无关人员避让,并应选择恰当的位置及随物护送的路线。应指定专人负责指挥操作人员进行协同的吊装作业。各种设备的操作信号必须事先统一规定。
² 构件起吊与安放安全技术要求
构件应按标明的吊点位置或吊环起吊;预埋吊环必须为ⅰ级钢筋(即a3钢),吊环的直径应通过计算确定。不规则大件吊运时,应计算出其重心位置,在部件端部系绳索拉紧,以确保上升或平移时的平稳。吊运时必须保持物件重心平稳。如发现捆绑松动,或吊装工具发生异样、怪声,应立即停车进行检查。翻转大件应先放好旧轮胎或木板等垫物,工作人员应站在重物倾斜方向的对面,翻转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冲击。
安装梁板,必须保证其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两端必须垫实。用兜索吊装梁板时,兜索应对称设置。吊索与梁板的夹角应大于60°,起吊后应保持水平,稳起稳落。用杠杆车或其他土法安装梁板时,应按规定设置吊点和支垫点,以防梁板断裂,发生事故。
预制梁板就位固定后,应及时将吊环割除或打弯,以防绊脚伤人。吊装工作区应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大件吊运过程中,重物上严禁站人,重物下面严禁有人停留或穿行。若起重指挥人员必须在重物上指挥时,应在重物停稳后站上去,并应选择在安全部位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气候恶劣及风力过大时,应停止吊装工作。
² 永久缝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一切预埋件应安装牢固,严禁脱落伤人。采用紫铜止水片时,接缝必须焊接牢固,焊接后应采用柴油渗透法检验是否渗漏,并须遵守焊接的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采用塑料和橡胶止水片时,应避免油污和长期曝晒并有保护措施。
结构缝使用柔性材料嵌缝处理时,应搭设稳定牢固的安全脚手架,系好安全带逐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