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内容
一、前言 干砌施工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工艺,主要涉及石料或砖块的无砂浆堆砌。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质量和效率,本规程旨在提供一套详细的操作指南,以规范干砌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准备
1. 工程设计:在开始施工前,必须依据工程图纸进行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干砌结构的设计要求。
2. 材料检查:所有石料或砖块应无裂纹、破碎,确保其完整性。检查支撑材料如木材、钢丝等的质量。
3. 工具配备:配备必要的工具,如撬棍、锤子、水平尺、绳索等,并确保工具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三、作业安全
1. 个人防护:工人必须佩戴安全帽、护目镜、手套和防滑鞋。在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
2. 施工现场: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堆积。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 石材搬运:使用恰当的抬举和搬运方法,避免因重物导致的伤害。
四、砌筑工艺
1. 基础处理:确保基础稳固,清除杂物,保证砌体与基础接触紧密。
2. 干砌原则:遵循“大面朝下,小面朝上”的原则,确保砌体稳定。相邻石块间应有适当的咬合和支撑。
3. 水平和垂直控制:定期使用水平尺检查砌体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及时调整。
五、施工过程监控
1. 进度管理:根据工程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过快导致的质量问题。
2. 质量检查:每完成一定阶段的工作后,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3. 安全巡查:每日进行安全巡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排除。
六、环境保护
1. 尽量减少噪音和尘土污染,必要时采取降尘措施。
2. 废弃材料应及时清理,避免影响施工现场环境。
七、收尾工作
1. 砌筑完成后,清理现场,恢复工作区原貌。
2. 对砌体进行最后的修整,确保表面平整。
八、应急处理
1. 设立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如坠落、砸伤等进行预设处理方案。
2. 提供急救培训,确保工人了解基本的急救措施。
九、结语 干砌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实施,旨在保障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风险。每个环节的执行都需严格遵循,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标准
本规程参照《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0656-201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等相关国家标准,结合干砌施工的具体实践制定。所有参与干砌施工的人员都应熟知并严格执行,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干砌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范文
(1)干砌石施工应进行封边处理,防止砌体发生局部变形或砌体坍塌而危及施工人员安全。
(2)干砌石护坡工程应从坡脚自下而上施工,应采用竖砌法(石块的长边与水平面或斜面呈垂直方向)砌筑,缝口要砌紧使空隙达到最小。空隙应用小石填塞紧密,防止砌体受到水流冲刷或外力撞击时滑脱沉陷,以保持砌体的坚固性。
(3)干砌石墙体外露面应设丁石(拉结石),并均匀分布,以增强整体稳定性。
(4)干砌石墙体施工时,不应站在砌体上操作和在墙上设置拉力设施、缆绳等。对于稳定性较差的干砌石墙体、独立柱等设施,施工过程中应加设稳定支撑。
(5)卵石砌筑应采用三角缝砌筑工艺,按整齐的梅花形砌法,六角紧靠,不应有“四角眼”或“鸡抱蛋”(即中间一块大石,四周一圈小石)。石块不应前伏后仰、左右歪斜或砌成台阶状。
(6)砌筑时严禁将卵石平铺散放,而应由下游向上游一排紧挨一排地铺砌,同一排卵石的厚度应尽量一致,每块卵石应略向下游倾斜,严禁砌成逆水缝。
(7)铺砌卵石时应将较大的砌缝用小石塞紧,在进行灌缝和卡缝工作时,灌缝用的石子应尽量大一些,使水流不易淘走;卡缝用小石片,用木榔头或石块轻轻砸入缝隙中,用力不宜过猛,以防砌体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