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
车间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 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员工应正确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口罩、手套等,以防止灰尘、噪音、化学品等有害因素的影响。
2. 工作环境的维护:保持工作区域整洁,及时清理废弃物,确保通风良好,避免积尘和湿气。
3. 设备操作与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确保其运行正常,防止故障引发的事故。
4. 危险物品管理:对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进行妥善存储,严格遵守领用和废弃处理流程。
5. 健康监测: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并处理职业病隐患。
6. 安全培训:新员工入职前进行安全教育,定期进行职业卫生知识的复训。
目的和意义
车间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旨在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因安全事故导致的损失。通过规范员工的行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续。良好的职业卫生环境也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员工满意度,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注意事项
1. 个人防护设备必须符合标准,不得随意替换或省略。
2. 清洁工作应在每天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进行,防止灰尘积累。
3. 设备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不得擅自操作不熟悉的设备。
4. 危险物品的存储区域应设立警示标识,严禁烟火,禁止无关人员接近。
5. 员工应主动参与健康监测,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6. 安全培训内容应与时俱进,结合实际案例,增强员工的危机意识。
以上规程需全员知晓并严格执行,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处罚。每位员工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车间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范文
为了加强员工职业健康监护管理,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员工健康和相关权益,根据《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程。
本岗位在作业时会接触的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粉尘、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操作人员需了解本岗位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严格按照公司有关规定做好职业危害防护工作,如果您违反本规程,会给您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按照本岗位职业卫生防护用品选用标准(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口罩、防护眼睛、安全帽)正确佩戴和使用。
作业人员如有身体不适等状况,禁止上岗作业。岗位所在部门要根据女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其健康,加强女工特殊劳动保护。
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查管道是否畅通,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现象,阀门开关是否操作到位。离心机底座是否稳固,电机、皮带设备是否完好,试车是否平稳。
放料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物料的流速,作业过程中搅拌物料用力要平稳,防止用力不均,导致物料溅落身体、设备和地面。
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作业流程和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操作,转鼓内的物料必须按照规定容量盛装,严禁超装,防止物料外溢。
在夏季时间操作,要合理安排高温天气的作业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段作业,同时要开启通风设备,及时补充所需的盐开水、清凉饮料等防暑降温用品。
作业过程中如发生物料洒落、外溢、跑、冒、滴、漏等现象,必须及时清理干净,清理工具及物料要妥善放置。
作业人员操作时内衬衣服应选择宽松易吸汗的纯棉或丝织面料的内衣,且不宜过于紧勒身体,防止作业时流汗过多导致身体虚弱或皮肤过敏瘙痒。
作业时如发生皮肤瘙痒等症状,不得直接用手或其他物品抓挠,应冲洗洁净后操作。工作现场禁止饮食,如需饮食,应脱掉污染衣物,洗净手和脸部至休息室方可饮用。
操作过程中发生物料溅落到身体,应及时清洗,如不慎沾落到皮肤,立即就近打开冲洗设备进行洗消并根据物料特性使用应急药品,必要时进行就医处理。
作业过程中如感觉身体不适症状,需立即报告部门主管并委托他人操作或安全停止作业,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休息,必要时进行就医处理。
作业人员应当对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确保防护用品有效使用,防护用品无法使用或过期应立即上报部门主管重新领用。
对作业岗位通风装置、泄漏报警装置、急救用品、冲洗设备等防护设施和应急设施应按照公司有关规定进行经常性检查和维护,发现损坏或短缺应及时报告所在部门主管,也可直接报告安环部。
作业人员须正确理解所在岗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熟记应急救援电话,要认真领会安全操作、化学品周知卡、职业危害告知卡、应急设施维护注意事项、事故应急预案、职业病防护措施等内容。
工作后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物料污染的衣服和工具,清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保持作业场所整齐、明亮、视野开阔,人流通道保持畅通。地面干净、无脏物、杂物,一切设备均应干净、无油污、无积尘。设备每次用后均需清扫,保持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