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有哪些
控制组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前期准备:确保所有设备完好无损,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
2. 人员培训:所有参与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理解操作流程和紧急应对措施。
3. 操作执行:遵循标准操作程序,避免非必要的人为干预。
4. 监控与记录: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详细记录操作过程。
5. 应急处理:制定并演练应急预案,确保在异常情况下能迅速响应。
6. 后期维护:定期维护设备,确保其持续安全运行。
目的和意义
控制组安全操作规程的设立旨在保障实验、生产或研究过程的安全性,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其重要意义在于:
1. 保护人员安全:通过严格的规程,降低工作人员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伤害风险。
2. 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预防设备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 维护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减少因安全问题造成的数据损失或污染。
4. 提升工作效率:明确的操作步骤能减少工作混乱,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5. 符合法规要求:遵守相关安全法规,避免因违规操作引发的法律责任。
注意事项
1. 在操作前,务必确认所有防护装备已穿戴齐全,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不得擅自修改设备设置或跳过任何安全步骤,除非经过专业评估并得到批准。
3. 在进行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的操作时,应确保通风设施正常运作,避免吸入或接触有害物质。
4. 遇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上报。
5. 定期进行安全审查,更新操作规程,以适应新的设备和技术变化。
6. 确保所有人员了解并熟悉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模拟演练,以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7.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堆积,以防滑倒或绊倒事故。
8. 记录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便于后续改进和培训。
9. 对于涉及高压、高温或辐射等高风险操作,需特别授权后方可进行,且必须有专人监督。
10. 在下班或离开工作区时,确保所有设备已关闭,切断电源,消除潜在安全隐患。
以上规程旨在为控制组的安全操作提供指导,但实际情况可能各有差异,操作人员应结合具体环境和设备灵活应用,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
控制组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1.取样安全
1)取样要走安全路线,穿戴好一切劳保用品,工作服各纽扣必须扣紧,长发必须盘入安全帽内,行走时注意来往车辆。
2)不跨越运转的设备、皮带,无故不靠近运转中的设备,上下楼梯要扶稳。在运转的设备上取样时,取样工具要拿稳。
3)取熟料样时要注意地上的熟料颗粒,防止脚踩上打滑摔倒。
4)取分解料时要通知有关岗位关闭空气炮,并在取样点处于负压状态下取样,严禁人正对取样口,以防被高温物料灼伤。
5)不得进入与本岗位无关的工作场所,不乱动现场设备、开关。
2.一般安全操作
1)一切试剂、药品要贴上标签,剧毒药品的领用、使用必须遵守有关制度。
2)严禁试剂入口,吸取试剂时不得用嘴吸,鉴别试剂气味时,应将容器离开面部适当距离,以手轻轻煽动稍闻其味即可。
3)严禁在试验室煮、吃食物和食具与仪器互相代用,凡使用有毒药品,工作后要仔细洗手和漱口。
4)严禁直接用火焰或电炉加热易挥发性及易燃性有机溶剂,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不得靠近火源、热源,应立即清洗干净。
5)所有有毒气体的操作都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6)高温物体如灼热的坩埚等,取出后要放在不会引发火灾的安全地方。
7)易燃药品不可放在火源、热源附近,室温过高时启用易挥发性物应首先冷却,不可将瓶口正对自己或他人。
8)取下正在沸腾的水或溶液时,须先用烧杯夹子摇动后才能取下使用,以防突然沸腾溅出伤人。
9)使用玻璃仪器前应该认真检查,不要使用有裂纹的仪器,装配和拆卸时要防备玻璃和其他部位的损坏,以免受伤割伤。
10)细口瓶受热易炸裂,不能直接在火焰上加热,也不可装入过热的溶液。
11)使用仪器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所用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
3.使用电器设备的安全注意事项
1)在使用动力设备前,应首先检查开关、马达和机械设备各部分的安置是否妥当,有无卡死或堵死现象。
2)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时,必须将开关彻底扣严或拉开。
3)注意电线的干燥度。遵守使用电器仪器的规程。离开房间要切断设备电源。
4)更换保险时,要按负荷量选用合格的保险丝,不得任意加大或用铜丝代替。
5)电器开关箱内不准放任何物品,以免导电燃烧。
6)严禁用铁柄毛刷清扫或用湿布擦拭电器开关和用湿手接触带电设备。
7)供电突然中断时,要关闭一切加温和其它仪器,供电恢复后,再按规定重新开启。
8)严禁电线头裸露在外,禁止在电器设备或线路上洒水,以免漏电。
9)实验室的所有电器设备不得私自拆除及随便修理。电器故障必须请电工修理。
10)发生紧急情况必须先切断电源,然后再进行处理。
4.防火与灭火
1)各种防火器材平时必须保持干净,存放在明显位置。
2)加热试样或在实验过程中起火时,应立即先用湿抹布或石棉布熄灭明火,并及时拔去电源插头。易燃液体和固体(有机物)着火时不能用水去浇,除小范围可用湿抹布覆盖外,要立即用消火砂、泡沫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扑灭,精密仪器则用四氯化碳灭火。
3)电线着火时须关闭总开关,切断电源后再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熄灭着火的电线,并及时通知电工。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熄灭燃烧的电线。
第2篇 质量控制组安全操作规程
1 目的
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实现在生产质量控制、检验过程当中操作标准化,以确保人身安全,无事故发生。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质量控制组在生产运行当中的质量检验、取样、制样及组内检验设备的检修与维护。
3存在的主要危害因素
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腐蚀、中毒、高温灼伤、粉尘污染、噪音污染
4 内容及要求
4.1 基本要求
4.1.1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4.1.2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4.2具体工作安全要求及内容:
4.2.1取样前对取样点设备进行检查,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业。
4.2.2下楼梯时要一手扶住楼梯,防止滑跌。
4.2.3夜间工作时要穿反光工作服,在取样过程中靠右慢行,注意躲避车辆。
4.2.4取熟料样品时要注意避免熟料烫伤,注意脚下散落熟料防止摔滑。
4.2.5测量比表面积时检查设备是否漏电完好,避免触电。
4.2.6使用玻璃“u”管时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压坏玻璃管造成对人体割伤。
4.2.7拧取样桶时应扶好扶手,取样前应戴好防尘眼镜和防尘口罩,必须穿长袖工作服。
4.2.8取散装水泥时,系好安全带,由两人协作取样,取样前戴好防尘眼镜和防尘口罩。
4.2.9取窑头及窑尾水质进行水化检查时应做好个人高温防护、防止烫伤。
4.2.1水化装置所加药品在高浓度下均具有毒性和腐蚀性,进行药品的补充及稀释时必须穿好防酸碱鞋、穿戴好防酸碱防护服,做好安全措施才能进行加药。长期停运时,应将药箱或管道中的积存药液排出,并清洗干净。
4.3工作设备安全要求及内容:
4.3.1粉磨样品制作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电源。
4.3.2使用烘箱时注意检查防护装置完好,避免烫伤、电伤。
4.3.3测定三氧化硫及游离钙时注意化学试剂溅入眼睛、烫伤。进行滴定操作时将滴定管固定好。
4.3.4搅拌溶液时用力要适中。加热纯净水时严禁用湿手插电源插头,手指不要伸到插孔内并戴好线手套。
4.3.5使用玻璃器皿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压坏玻璃管造成对人体割伤。
4.3.6使用振动磨前检查设备是否完好,使用后及时关闭电源。
4.4组内酸、碱使用注意事项:
4.4.1所用试剂必须有标签注明名称、浓度,严禁使用没有标签的试剂。
4.4.2各种溶剂和药品不得敞口存放,凡能产生有刺激、腐蚀性、有毒和恶臭气体的操作必须带防护手套,在通风橱内进行,中途不许离岗。
4.4.3配制硫酸时,必须将硫酸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的搅拌,绝不能将水注入硫酸中。
4.4.4绝对不允许任意混合试剂,以免发生事故。
4.4.5 启用有毒物品及有挥发性、刺激性类的试剂时,严禁将瓶口对准自己或别人,加热煮沸时如有沸腾现象,应在溶液中加入玻珠、瓷片等避免之。
4.4.6 各种易燃、易爆药品,要远离火源使用。进行易燃试验操作时,必须用水浴、沙浴或电热套加热,不能使用明火加热。
4.4.7 使用强碱、强酸及氧化剂要谨慎,严防烧伤;凡装过强腐蚀性、易燃、易爆或有毒的容器,使用后操作者应及时清洗干净。
4.4.8蒸馏和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容器容量的2/3。
4.4.9 操作结束后必须洗手,试验中的一切药品不得带出室外,用剩的药品如数归还。
4.4.10 工作完毕后,及时清洗器皿放好仪器药品。
4.4.11 在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必须统一收集,废液贮存到一定数量后,集中处理,经适当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有毒物品按规定处理。
4.4.12 用于回收的废液的容器应分类盛装,禁止混合贮存,以免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而造成事故。
4.4.13 沾附有害物质的滤纸、称量纸、药棉等应与生活垃圾分开,单独处理。
4.4.14 检测完毕后,必须清点仪器,摆放整齐,作好清洁工作后才能离开。
4.5设备检修与维护
4.5.1 设备检查(检修)时必须办理停电签字手续。
4.5.2应保证分析仪器设备的时效性,仪器、设备应规范使用并进行日常维护。
4.5.3按周期对分析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进行化验分析,如检定不合格,应立即进行维修,维修后再进行检定,检定仍不合格者,按规范程序进行报废。
4.5.4水化检验室内设备开车前:(1)应确认待启动设备上没有人或障碍物、确认安全防护及消防设施完好、到位。(2)应检查转动设备各部位紧固是否牢,泵长期停运后再次运转时,需排放泵入口侧的空气。(3)必须检查装置上各阀门的开闭状态、药箱中的液位及泵体润滑油位,确认无异常后方可联系开机。
4.5.6水化检验室内设备开车后:(1)应严格按照化验结果进行药液的稀释、补充作业。(2)当液位在搅拌机叶片上方 300mm以下时,禁止搅拌机运行,以免发生振动或传动轴偏摆造成传动轴永久变形。(3)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加药量来调整加药泵的柱塞行程,避免加药量的错误导致设备的损伤。
4.5.7设备起动后需检查确认泵的旋转方向正常,运行中应对药箱中的液位,进出口压力进行监视,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对泵体进行拆卸、调整。应注意检查药液是否冻结或低温下药液中是否有结晶体析出,若有上述现象,应采取措施。
5事故应急措施:
5.1发现事故发生,现场人员立即对周围环境进行判断,对存在的隐患进行排除,如需停机则立即紧急停机。立即通知当班负责人,由当班负责人逐级向上级报告。
5.2现场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帮助伤者脱离危险区域,判断伤者的受伤程度与成因,对于身体受轻伤或神智模糊着可采取对伤口止血包扎、呼唤叫醒等简单医疗处置;对于受伤严重的进行紧急止血处理并拨打120急救送往医院。如受伤人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进行就地抢救,直到医务人员接替抢救,送往医院。
5.3现场负责人执行相应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5.4安全应急处理措施
5.4.1 药品中毒的处理
一旦发生中毒事故后,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果是由于吸入煤气或其他毒性气体、蒸气时,应立即把中毒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果中毒是由于吞入毒物,最有效的办法是借呕吐排除胃中的毒物,同时立即将中毒事故的情况通知医务部门,救护的越快越好。
5.4.2烧伤、灼伤的处理
若不慎烧伤、灼伤时,因按下列方法临时处理:
a、火烫伤时皮肤发红时,可用酒精棉花涂擦或浸在冷水里,至不觉疼痛为止。起泡时应用红汞或高锰酸钾溶液(4%)涂抹,不要弄破水泡。
b、皮肤被酸灼伤时,应立即用干净纱布把皮肤上的酸抹去后用水冲净,再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被碱烧伤时,用水冲洗后再用2%的醋酸或硼酸溶液冲洗。
c、酸对皮肤、指甲的伤害力很强,若沾在手上则应立即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用甘油和氧化镁混合药剂(2:1)涂抹后包扎好。
d、被溴烧伤处用氨水酒精混合液(1:10)涂抹。
e、不同的化学物质溅到皮肤上后呈现的颜色和情况也不一样,一般规律是:硝酸呈褐黄色;硫酸呈棕褐色或黑色;强碱呈白色;氢氟酸开始不明显,也无不适之感,当稍有疼痛时,说明已到严重程度,不但能腐蚀皮肤、组织和器官,还可以腐蚀至骨骼。酸性物质烧伤具有自限性,腐蚀作用只在当时,经冲洗等处理后,一般不再加重;而碱性化学物质则不同,初期可能不严重,但会逐渐发展,损害渐渐向周围和组织深部蔓延。
5.4.3 触电的处理
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时,要立即用不导电的物体把触电者从电线上挪开,同时采取措施切断电源,把触电者转移到新鲜空气处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通知医务部门。
5.4.4 防火
a.如加热试样和实验过程中起火时,应立即先用湿抹布或石棉布熄灭明火,并拔去电源插头,关闭煤气阀、总开关。易燃液体和固体(有机物)着火时不能用水去浇, 除小范围可用湿抹布覆盖外,要立即用灭火砂、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扑灭,精密仪器则应用四氯化碳灭火。
b.电线着火时,应立即关闭总开关,切断电源后,再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熄灭着火的电线,并及时通知值班电工。不能用水扑灭燃烧的电线。
6 记录
6.1《车间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台帐》
6.2《班前班后会议及隐患检查记录》
6.3《班组周安全活动记录》
6.4《车间班组现场安全隐患整改提案单》
6.5《班组设备及使用工具登记表》
6.6《班组设备工具维修记录表》
6.7《事故及未遂事故记录》
6.8《车间现场检查整改通知单》
6.9《安全隐患及不符合项检查整改台帐》
6.10《安全检修任务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