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有哪些
接地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目的和意义
接地作业是电力系统、通信系统以及其他涉及电气设备运行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保障设备正常运行,防止因静电、雷击、电磁干扰等原因造成的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有效的接地作业能减少电力系统的故障率,提高设备稳定性,同时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注意事项
1. 准备阶段 1.1 检查工具:作业前,确保所有接地工具如接地棒、接地线、验电笔等处于良好状态,无损坏或磨损。 1.2 现场勘查:了解作业环境,确认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避免产生火花引发事故。
2. 实施阶段 2.1 设定接地点:选择合适的接地位置,确保接地电阻符合标准,一般不超过4欧姆。 2.2 接地连接:使用专用工具牢固连接接地线至设备和接地体,防止接触不良导致的电流泄露。 2.3 检测电压:使用验电笔检查设备是否已完全断电,确认无残留电压后方可进行接地作业。
3. 作业期间 3.1 保持警惕:作业过程中应随时关注设备状态和周围环境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相应措施。 3.2 防护措施:佩戴绝缘手套、安全帽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3.3 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照作业流程进行,不得擅自更改或省略步骤。
4. 结束与清理 4.1 拆除接地:作业完成后,先断开接地线,再恢复设备正常供电。 4.2 清理现场:整理工具,恢复作业区域原貌,确保无遗留物。 4.3 记录与报告:详细记录接地作业过程,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
5. 培训与监督 5.1 定期培训:对作业人员进行接地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5.2 安全监督:实行作业许可证制度,确保每项接地作业都有专人负责监督。
6. 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在雷雨天气、设备故障等情况下的应对措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妥善处理。
接地作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明确、实用的指导,以减少潜在风险,确保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和人员安全。每个环节的严谨执行,都是对生命安全的尊重和对企业责任的体现。
接地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1)装设接地线应由2人进行(经批准可以单人装设接地线的项目及运行人员除外)
(2)当验明设备确已无电压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接地并三相短路。电缆及电容器接地前应逐相充分放电,星形接线电容器的中性点应接地,串联电容器及与整组电容器脱离的电容器应逐个放电,装在绝缘支架上的电容器外壳也应放电。
(3)对于可能送电至停电设备的各方面都应装设接地线或合上接地刀闸,所装接地线与带电部分应考虑接地线摆动时仍符合安全距离的规定。
(4)对于因平行或邻近带电设备导致检修设备可能产生感应电压时,应加装接地线或工作人员使用个人保安线,加装的接地线应登录在工作票上,个人保安接地线由工作人员自装自拆。
(5)在门型架构的线路侧进行停电检修,如工作地点与所装接地线的距离小于10m,工作地点虽在接地线外侧,也可不另装接地线。
(6)检修部分若分为几个在电气上不相连接的部分[如分段母线以隔离开关(刀闸)或断路器(开关)隔开分成几段]则各段应分别验电接地短路。降压变电站全部停电时,应将各个可能来电侧的部分接地短路,其余部分不必每段都装设接地线或合上接地刀闸。
(7)接地线、接地刀闸与检修设备之间不得连有断路器(开关)或熔断器。若由于设备原因,接地刀闸与检修设备之间连有断路器(开关),在接地刀闸和断路器(开关)合上后,应有保证断
路器(开关)不会分闸的措施。
(8)在配电装置上,接地线应装在该装置导电部分的规定地点,这些地点的油漆应刮去,并划有黑色标记所有配电装置的适当地点,均应设有与接地网相连的接地端,接地电阻应合格。接地线应采用三相短路式接地线,若使用分相式接地线时,应设置三相合一的接地端。
(9)装设接地线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接地线应接触良好,连接应可靠。拆接地线的顺序与此相反。装、拆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棒和戴绝缘手套。人体不得碰触接地线或未接地的导线,以防止感应电触电。
(10)成套接地线应用有透明护套的多股软铜线组成,其截面不得小于25mm2,同时应满足装设地点短路电流的要求禁止使用其他导线作接地线或短路线。接地线应使用专用的线夹固定在导体上,严禁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或短路。
(11)严禁工作人员擅自移动或拆除接地线。高压回路上的工作,需要拆除全部或一部分接地线后才能进行工作者[如测量母线和电缆的绝缘电阻,测量线路参数,检查断路器(开关)触头是否同时接触],如:
①拆除一相接地线;
②拆除接地线,保留短路线;
③将接地线全部拆除或拉开接地刀闸。
上述工作应征得运行人员的许可(根据调度员指令装设的接地线,应征得调度员的许可),方可进行。工作完毕后立即恢复。
(12)每组接地线均应编号,并存放在固定地点。存放位置亦应编号,接地线号码与存放位置号码应一致。
(13)装、拆接地线,应做好记录,交接班时应交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