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
1. 接收物料准备:确保接收区干净整洁,准备好必要的接收工具和设备。
2. 核对信息:核对送货单上的物料名称、批号、数量与实际到货是否一致。
3. 检查质量:初步检查物料的外观,确认无破损、污染或其他质量问题。
4. 交接记录:填写接收记录表,记录接收的详细信息,包括日期、时间、数量等。
5. 存储:将物料存放在指定区域,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管理。
6. 通知生产部门:及时通知生产部门物料已到位,准备后续的提取流程。
目的和意义
本规程旨在确保青霉素提取车间接发料过程的安全与效率,防止物料混淆、损失或质量问题,保障药品生产的质量和合规性。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可以降低潜在风险,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制药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最终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药物产品。
注意事项
1. 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手套和防护服,以防接触过敏源或有害物质。
2. 在接收物料时,如发现异常情况,如包装破损或标识不清,应立即停止接收,并报告上级处理。
3. 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接收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相关部门。
4. 物料存储区域需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防止物料变质。
5. 对于特殊储存条件的物料,如需冷藏或避光,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6. 接收记录务必真实、完整,不得篡改,以便追溯物料来源和流向。
7. 定期进行接发料操作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熟悉并遵守规程。
8. 保持接收区的清洁,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清理,防止交叉污染。
9. 不得擅自处理未经许可的物料,所有废弃物应按照规定程序处理。
10. 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紧急情况,如泄漏、火灾等,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相关人员。
以上规程旨在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工作环境,但每个员工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需求。在执行规程时,如有任何疑问或困难,应及时向上级或相关部门求助。
青霉素提取车间接发料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一、目的
为了安全、有效的执行青霉素提取车间生产工艺规程,确保车间接(发)料操作安全化、规范化,持续正常生产并始终符合安全规定和质量标准,特制定本规程。
二、范围
适合于青霉素提取车间各岗位物料接(发)操作。
三、责任
青霉素提取车间组织制定和实施,安全监察部负责监督。
四、操作
4.1 接(发)料准备
4.1.1 本车间为甲级防爆车间,车间内储存有大量的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等危险品。有活性炭、碳酸钾、保险粉等危险粉尘。有机溶剂的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所以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和带火种。
4.1.2 必须正确佩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静电防酸碱工作服、耐酸碱靴),严禁无防护进行操作。
4.1.3 确定本车间所接(发)物料的名称、体积(重量),并与相应的岗位、工段、车间进行沟通。
4.1.4 检查储罐的液位状况,确认所接(发)的物料是相对应的储罐、泵、仪表、管道、阀门是否完好并有相应的防护。
4.1.5 确定相关岗位、工段、车间的阀门状态、静电连接是否良好,接收物料储罐进料阀门应开启,出料阀门、排污阀门应关闭。
4.1.6 确定现场的应急物资是否摆放到位。
4.2 接(发)料操作
4.2.1 检查储罐及液位计,压力表是否完好,罐底阀是否关闭,确认无误后与相应岗位、工段、车间进行接(发)料操作。
4.2.2 打开储罐进(出)料阀开始接(发)料,当接(发)料完成后,关闭储罐进(出)料阀,通知用料人做好用料准备。
4.2.3 记录接(出)料量并相应岗位、工段、车间复核签字确认。
五、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理
5.1 接(发)料过程中发生泄漏的处理
5.1.1 小量泄漏的处理
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戴好防毒面具和防护手套,切断泄漏源。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应急处理现场产生的危险固废应存放于公司指定的危险废物存放间,等到现场全部清理完毕后,方可作业。
5.1.2 大量泄漏的处理
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戴好防毒面具和防护手套,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作业人员应立即向车间领导汇报情况,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自救。
5.2 接(发)料过程中突然发生火灾的处理
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使用备好的灭火器进行扑救。操作人员应立即向公司上级领导汇报情况,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自救。
5.3 接(发)料过程中危险品溅到员工身上的处理
5.3.1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5.3.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5.3.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5.3.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