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
煤矿测井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测井前准备:确保设备完好,进行安全检查,制定详细作业计划。
2. 井下作业流程:包括钻孔定位、仪器下井、测井操作、数据收集与记录。
3. 安全防护措施:穿戴防护装备,遵守井下作业规定,预防事故的发生。
4. 应急处理程序:设定应急预案,快速应对突发情况。
5. 作业后清理:设备保养,现场清洁,确保无遗留安全隐患。
目的和意义
煤矿测井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测井作业过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矿井安全。通过科学的测井方法,可以准确评估煤炭资源储量,判断矿井地质构造,预防和控制井下灾害,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同时也是提升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严格执行规程,有助于降低事故风险,提高测井数据的准确性,为煤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注意事项
1. 所有工作人员需接受安全培训,熟知操作规程,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操作设备。
2. 在下井前,必须对测井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功能正常,无损坏或故障。
3. 井下作业时,严禁超速、超载或违反操作规程,保持与地面指挥的通讯畅通。
4. 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头盔、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以防止井下环境对身体的危害。
5. 遇到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气体泄漏等,应立即启动应急程序,撤离井下,及时报告并处理。
6. 数据记录要准确无误,确保测井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便后期分析与决策。
7. 作业结束后,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下次使用时的良好状态。
8. 保持井下作业区域整洁,防止杂物引发意外事故。
本规程的实施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遵守和监督,只有严格执行,才能确保测井作业的安全高效,为煤矿企业的稳定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煤矿测井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范文
一、出发前的准备
1、测井前应有地质方面填写的《测井通知书》。
2、测井方面接到通知书后,应根据测井任务应对钻孔地质情况及邻孔测井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3、必须对所用的仪器设备、车辆等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应在出发前予以修复和更换,不准带病运转。
4、出发前应有专人清点所需要的工具、器材是否齐全。
二、钻孔准备与要求
1、钻场设计与布置,一般应有15m以上工作场地和车辆进出的通道,以保障测井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终孔深度必须保证测井探测器能下到最下目的层以下3m;终孔直径应大于下井仪器外径20mm。
3、测井前,应将与终孔时相同的钻具下到井底进行冲孔,使全孔井液均匀,孔内畅通,并在测井人员和设备到达井场后提钻。
4、对泥浆的一般要求:能保护井壁,含砂量小于5%,粘度不大于30秒,密度不大于1.3。
5、测井工作中,因孔壁膨胀、掉块,有可能使下井仪器设备被挤夹时,钻探方面应根据测井人员的要求进行冲孔。
6、测井期间,钻探方面必须留有以备冲孔和处理孔内事故的钻探设备及值班人员。防寒、防暑、防雨、避雷等设施必须完好。
7、测井时,钻探方面不得作危及测井人员与仪器设备安全和影响测井工作进行的任何事情。
三、钻场布置与要求
1、绞车与井口滑轮必须安装稳固,轮槽应垂直与绞车滚筒轴线中点,两者间的距离,一般应大于10m。
2、地面电源线于测量线必须分开布放,并有防止踏破、刮断等措施。仪器和设备要安装平稳,接通电源前,应检查线路是否正确,各个开关、旋钮是否在安全位置。
3、准确丈量记录点至电缆零记号的距离。使用与钻探统一的深度起算点。准确计算各种曲线的起算深度。
4、下井仪器接上电缆后应与地面仪器设备一起通电检查,运转正常后方可下井。
第四节现场测井放射源使用操作规程
1、现场使用的放射源必须有专人负责,领送放射源时,严格执行出入库手续,认真填写记录。
2、现场操作放射源时,工作人员必须配代防护用品和工具,严禁用手直接接触放射源。
3、仪器下井前,认真检查源室是否可靠,方可下井工作。
4、放射源在现场使用前后,源罐必须加锁,存放安全处,严防发生丢失事故。
5、在检查和更换放射源时,最少有两人参加,尽量缩短操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