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
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核制度
一、规程制定
1. 明确目标:根据企业生产活动的特性和潜在风险,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
2. 技术分析:深入理解工艺流程,识别关键控制点,确定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
3. 法规遵循:参照国家及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规程的合规性。
4. 专家咨询:邀请内部或外部专家参与,提高规程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二、规程编制
5. 文档结构:明确规程的结构和内容,包括前言、目的、范围、定义、职责、程序、记录等部分。
6. 明确操作步骤:详细描述每个操作环节,包括操作方法、安全要求、应急处理等。
7. 安全预防:列出可能的风险及预防措施,提供安全操作的指导。
8. 图表辅助:使用流程图、表格等形式,使规程更易理解。
三、规程审核
9. 内部审查:由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进行初审,确保规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10. 专家评审: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深度评审,提出改进建议。
11. 实地测试:在实际操作环境中试行规程,收集反馈,调整完善。
1
2. 最终审批:由企业高层或负责人批准发布,确保规程的权威性。
四、规程更新
1
3. 定期评估:每年至少一次全面审查规程的有效性,适时修订。
1
4. 变更管理:针对工艺、设备变更,及时更新规程,确保安全防护措施的时效性。
1
5. 培训实施:新旧规程的过渡期,进行员工培训,确保理解和执行。
目的和意义
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核制度旨在规范企业生产活动,降低事故风险,保障员工安全,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制定科学、严谨的规程,企业可以明确操作标准,减少人为失误,提升整体运营的安全水平,同时也符合法规要求,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
注意事项
1. 制定规程时要兼顾实际情况和理论依据,避免过于理想化或过于保守。
2. 审核过程中应充分听取一线员工的意见,他们的实践经验往往是最宝贵的参考。
3. 规程更新要及时,不能滞后于实际工作,以免造成操作混乱。
4. 培训是规程落地的关键,务必保证所有相关人员都了解并能正确执行规程。
5. 在执行规程过程中,要持续监控效果,对不适应或无效的措施应及时调整。
6. 记录和报告是规程执行的重要证据,应妥善保存,以备查证。
本制度的实施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核制度范文
1、大型设备必须逐台有专门的操作规程,采掘设备及各种重要设备如行车、井下各类开关、绞车等必须各型号有自己对应的专门操作规程。其它设备可依据类别编写通用操作规程。
2、机电重大工程或异于普通操作、安全系数降低的运行操作必须有针对性地编写安全技术措施。
3、设备操作规程必须由使用该设备的队机电技术员编写,要求在使用前一星期必须编写完毕;安全技术措施由施工队机电技术员编写,必须在施工或操作三天前编写完毕。
4、编写设备操作规程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和各类资料,熟悉该设备的各种技术参数并且能进行正确操作。
5、编写操作规程必须按该设备操作的全过程仔细编写,从对各类司机的操作人员的要求、开机前的准备、运转启动程序、操作中同时检查的项目、应立即停机的情况、正常停机顺序、常见故障分析处理等各方面仔细推敲,主通风机必须有反风操作,采煤机必须有冷却、喷雾水及使用油脂的规定参数等。
6、操作规程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电业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结合《工种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文字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不准用含糊及模棱两可的文字。
7、编写安全技术措施时技术人员必须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在经过严密精确地计算后拿出可行性方案,在“三大规程”的指导下本着“安全第一、技术为主”的方针仔细编制。
8、技术员在编制过程中,要征求队长、书记及有经验的工人技师的意见,编制后要经队长、审查签字后再报有关领导、单位审批。
9、设备操作规程的审核程序先由安全科、机电科部门审批,最后由机电矿长、总工程师组织审批后生效。对大型设备、采掘设备如跨年度使用,必须在每年由机电矿长、总工程师组织相关单位技术负责人,使用队组技术员进行操作规程会审,使用队技术员根据会审意见重新编制审批方能生效。
10、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经机电科、安全科、通风科等部门技术负责人及机电矿长、总工程师签字后方可生效。
11、设备操作规程要由使用队组技术员按时贯彻,要有贯彻记录,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前对相关人员进行贯彻学习,对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贯彻执行由队长、技术员主要负责。
12、机电科、安全科要不定期检查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