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篇1
1. 操作前检查:
-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面罩、手套、防护服等。
- 确保工作区域清洁,无易燃、易爆物品。
- 检查焊接设备完好,接地良好,绝缘性能正常。
2. 焊接过程中:
- 保持通风良好,必要时使用局部排风设备。
- 避免直接观察电弧,防止眼睛受伤。
- 定期休息,避免长时间暴露于辐射和噪音环境。
3. 应对突发情况:
- 发现异常气味或烟雾,立即停止作业,疏散人员,并报告上级。
- 遇到电击,迅速切断电源,进行急救。
- 在有爆炸风险的环境中,使用防爆工具和设备。
4. 作业后:
- 清理现场,妥善处理废弃焊条和焊渣。
- 进行身体状况自我评估,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5. 定期培训:
- 参加安全培训,了解新的防护知识和技术。
- 学习急救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通过严格执行本规程,电气焊工可以降低职业危害,确保自身安全,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请每一位焊工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篇2
1. 尘肺病预防:所有接尘岗位必须佩戴防尘口罩,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作业区域需设置有效的通风设施,减少粉尘积累。
2. 噪声控制:高噪声区作业人员应佩戴耳塞或耳罩,定期进行听力检查,确保听力健康。
3. 振动管理:操作振动设备时,应定时休息,防止手部振动病。
4. 气体监测:定期检测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排风或隔离措施。
5. 个人防护:所有矿工必须穿戴符合标准的劳动保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服、防护鞋等。
6. 应急处理:熟悉应急预案,遇到突发情况能迅速、正确地采取自救互救措施。
7. 安全操作: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如私自拆卸安全装置、超负荷使用设备等。
8. 培训教育:定期进行职业健康和安全培训,提高矿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9. 工作环境:保持作业场所整洁,及时清理杂物,避免滑倒、绊倒等安全隐患。
10. 健康监测: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职业病。
以上各项规定旨在为煤矿作业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但实际操作中,矿工们还需结合自身岗位特点,灵活应用,以实现最佳的防护效果。管理层应加强监督,确保各项制度和规程的执行到位,形成全员参与的职业危害防治体系。
篇3
1. 每个岗位的职业危害可能不同,制定规程时需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2. 防治措施应与时俱进,随着技术进步和法规更新,规程需定期修订。
3. 员工参与是关键,鼓励员工反馈意见,共同完善规程。
4. 落实规程需要管理层的重视与支持,确保资源投入,监督执行情况。
5. 防护设备的使用需正确,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增加风险。
6. 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关注员工压力,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7. 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定期清洁,减少污染源。
8. 严禁隐瞒职业危害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个体差异,尊重员工权益,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规程,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只有全面、系统地执行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才能真正保护员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篇4
1. 操作前检查:确保提升机设备完好,各项安全装置正常,如制动系统、限位开关等。
2. 穿戴防护装备:佩戴耳塞、安全帽、防尘口罩等,以减少职业危害。
3. 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不超载、不违规操作,遵守启动、运行、停机的步骤。
4. 定期保养:定期对提升机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5. 保持警觉:注意周围环境变化,如异常声音、振动等,及时作出反应。
6. 应急预案:熟悉并掌握应急处理程序,如遇紧急情况能迅速妥善应对。
7. 培训与交流: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分享操作经验,提升安全技能。
8. 心理调适:合理安排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因疲劳导致操作失误。
本规程旨在提供一个基本的操作框架,但具体操作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每个提升机司机都应以安全为首要任务,时刻警惕,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篇5
1. 在启动输送机前,必须检查设备各部位是否完好,排除可能导致故障的隐患。
2. 工作期间,应穿戴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尘口罩和防滑鞋,以防止意外伤害。
3. 不得在输送机运行时进行清洁或维修工作,以防被转动部件卷入。
4. 应定期清理和润滑设备,减少磨损和噪音产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5. 注意输送带的张紧度,过松或过紧都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运行不稳定。
6. 对于可能产生粉尘的物料,应采取封闭输送或湿法除尘等措施,减少粉尘暴露。
7. 遵守作业区域的警示标志,避免进入危险区域,尤其是在设备运行时。
8. 学习并熟悉紧急停止装置的使用方法,以便在突发情况下迅速响应。
9.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监测听力、肺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职业健康问题。
10. 培训和教育员工了解胶带输送机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以上规程需胶带输送机司机严格遵守,通过个人责任和团队合作,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具体工况灵活应用,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减少潜在风险。
篇6
1. 个人防护:佩戴防尘口罩、耳塞、安全帽、防护眼镜和安全鞋,确保全身防护到位。
2. 定期检测:定期进行空气质量、瓦斯浓度和噪音水平检测,及时采取措施。
3. 正确操作: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禁止违章作业。
4. 爆破安全:爆破前确保人员撤离,合理计算炸药用量,防止过量引发危险。
5. 支护规范:遵循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支护,确保支护结构稳定。
6. 应急准备: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7.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职业病。
8. 工作交接:交接班时详细说明作业状况和潜在风险,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
9. 培训教育: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10. 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检修,确保其良好运行状态。
以上规程需每位掘进工严格遵守,管理层也应加强监督,确保规程执行到位,共同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篇7
1. 按规定进行交接班,详细记录设备状态及作业情况。
2. 遇到异常情况,如瓦斯超标、支护失效等,立即停止作业,采取应急措施,并报告上级。
3. 不得擅自改动支护设计,遵守矿山安全法规,接受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技能考核。
4. 工作中保持警惕,禁止疲劳作业,确保个人与他人的安全。
5. 保持作业现场整洁,及时清理杂物,避免引发事故。
本规程旨在指导超前支护工和端头支护工在日常工作中遵循安全规范,但实际操作中,每位工人都需要结合自身经验和工作环境,灵活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断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篇8
1. 制度的执行需要全员参与,管理层应以身作则,确保各项规定得到有效执行。
2. 预防措施应与时俱进,随着技术进步和法规更新,应及时修订和完善预防制度。
3. 鼓励员工提出安全建议,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不断优化安全管理体系。
4. 制度的执行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实效,定期检查和评估其落实情况。
5. 在保障安全时,也要兼顾生产效率,避免过度防护导致的工作阻碍。
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一个基础框架,具体实施时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其针对性和实用性。
篇9
1. 工作前应进行安全检查,确认设备完好无损,穿戴好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耳塞、安全帽和防护眼镜。
2. 进行通风换气,确保工作区域的气体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3. 掘进时保持警觉,避免靠近未稳固的岩壁或地面,防止坍塌。
4. 使用钻探和爆破工具时,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执行,禁止违规操作。
5.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职业病。
6. 在噪音较大的环境下,缩短连续作业时间,采取轮班制度。
7.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熟悉并演练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
8. 加强现场管理和培训,提升工人对操作规程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通过严格执行掘进工职业危害操作规程,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危害,保障每一位工人的安全,同时也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篇10
1. 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或操作程序,避免引发事故。
2. 在通风机运行期间,禁止进行未经授权的维护工作。
3. 注意观察设备运行声音和振动,及时发现异常。
4.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堆积引发安全事故。
5. 确保通信畅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联系到支援。
本规程旨在指导通风机司机安全有效地执行任务,但实际操作中需结合具体环境和设备状况灵活应用,不断提高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职业危害。
篇11
1. 佩戴防护装备:工人必须戴好防尘口罩、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和防滑鞋,确保在恶劣环境下的人身安全。
2. 定期检测与通风:定期进行粉尘浓度和有毒气体检测,保证工作区域的通风良好,减少有害物质积聚。
3. 操作设备规范: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不得擅自更改设定或忽视警告标志。
4. 工作间隔与休息:合理安排劳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确保工人的休息时间。
5. 应急响应:熟悉应急预案,遇到紧急情况能迅速撤离并启动救援程序。
6.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职业病隐患。
7. 培训与教育: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8. 维护工作场所整洁:保持工作区域干净,减少因杂物引发的意外。
9. 保持通信畅通:在地下作业时,确保通讯设备正常运行,以便随时联系。
10. 遵守安全规程:严格遵守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作业。
采煤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依赖于个人的警惕性和团队的协作。每一位工人都应认识到自身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共同维护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篇12
1. 员工培训:确保所有员工了解并理解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2. 风险评估:定期进行工作场所风险评估,及时更新操作规程。
3. 个人防护装备: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
4. 工作流程:优化作业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暴露于危险因素。
5. 应急措施:设立应急预案,定期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应对。
6. 健康监测:定期进行员工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并处理职业病。
7. 沟通机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鼓励员工报告潜在的安全隐患。
8.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引发的事故。
9. 环境整洁:保持工作区域清洁,防止积尘和化学品泄漏引发的问题。
10. 休息与调整: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确保员工有足够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以上操作规程旨在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具体实施时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只有将规程融入日常工作中,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篇13
1. 驾驶前检查:每次出车前,司机应详细检查车辆各项功能,确保刹车、灯光、转向系统等正常运作。
2.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尤其是视力、听力和心肺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
3. 休息与运动: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驾驶,利用间歇时间做简单的伸展运动,缓解肌肉疲劳。
4. 防护装备:根据天气和环境条件,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防寒服、防晒帽、防尘口罩等。
5. 正确搬运:使用正确姿势和工具搬运货物,避免直接用手提重物,减少受伤风险。
6. 沟通与协作:与调度员保持良好沟通,了解路况信息,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7. 应急处理:熟悉应急处理程序,如车辆故障、事故处理等,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8.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学会压力释放方法,如进行心理咨询、参加团队活动等。
9. 培训与教育: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新的驾驶技巧和健康知识。
请注意,以上规定需要每位转载司机严格遵守,个人的健康和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创建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篇14
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滑鞋等。
2. 严格执行开机前的设备检查,确认无异常后方可启动。
3. 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设定或进行未授权的维修。
4. 注意通风,确保井下氧气充足,定期检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5.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防止滑倒、绊倒等事故。
6. 使用电气设备时,遵守电气安全规定,避免触电。
7. 学习并掌握应急救援知识,遇到紧急情况能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8.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确保设备良好运行状态。
9. 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停机,并报告上级,不得强行操作。
10. 加强团队沟通,确保信息传递准确及时,提高协同作业的安全性。
通过遵循这些规程,井下水泵司机能够更好地保护自身安全,减少潜在的职业危害,保证矿井作业的顺利进行。请每位工作人员务必认真执行,以实现零事故的工作目标。
篇15
1. 员工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熟悉岗位操作规程,了解潜在的职业危害。
2. 管理层需定期检查规程执行情况,对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必要时进行处罚。
3. 对于新入职员工,应在资深员工指导下进行操作,直至熟练掌握规程。
4. 遇到突发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5. 在设备维护保养方面,不得省略任何步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6. 员工在发现安全隐患时,应立即上报,不得擅自处理。
7. 遵守规程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完善操作规程,提升安全水平。
以上操作规程旨在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但每个员工都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务必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规程,共同构建安全的工作场所。
篇16
1. 焊接前,检查设备完好性,确保无漏电、损坏等情况。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头盔、护目镜、防护手套、防尘口罩和听力保护器。
3. 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作业,必要时使用局部排风设施。
4. 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定时休息,防止过度疲劳。
5. 存储和使用化学品时,遵守msds(材料安全数据表)规定,防止接触皮肤和吸入。
6. 焊接结束后,及时清理工作区域,避免积尘和火花引发火灾。
7. 定期进行听力、视力和肺功能等健康检查,早发现并处理职业健康问题。
8. 参加安全培训,了解并掌握急救措施,应对突发情况。
9. 对于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防止坠落。
10. 熟悉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能迅速、正确地进行自救和互救。
电焊工们需时刻牢记这些操作规程,以确保自身安全,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措施,我们能够共同创建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篇17
1.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佩戴耳塞或耳罩以降低噪音影响,戴防尘口罩防止粉尘吸入,穿工作服和防护鞋以防止机械伤害。
2. 定期检查设备:对压缩机进行定期维护,确保电气线路安全,防止漏电;检查压力表,确保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3. 操作前检查:启动前确认无异物进入进气口,周围无人,防止意外发生。
4. 不得擅自调整压力设置:遵循制造商的设定,避免因压力过高导致的危险。
5. 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执行,未经培训不得擅自操作。
6. 注意通风:确保工作环境通风良好,减少粉尘积聚和有害气体浓度。
7. 应急处理:熟悉应急预案,如遇突发状况能迅速做出正确反应。
8. 休息与轮班: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因过度疲劳导致的操作失误。
请注意,以上操作规程需结合具体工作环境和设备情况进行调整,务必确保每位空气压缩机司机都充分理解并遵守,以实现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篇18
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耳塞、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防止噪声、粉尘和有害气体侵害。
2. 定期检查电机车: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及时排除故障,避免因设备问题引发事故。
3. 遵守操作规程:熟悉并严格执行电机车的操作手册,避免误操作。
4. 注意环境监测:定期检测工作场所的噪音、粉尘和气体浓度,超标时采取相应措施。
5. 保持良好的体态:长时间驾驶时,注意休息和调整姿势,防止肌肉骨骼疾病。
6. 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参加安全培训,了解应对突发状况的预案,如火灾、触电等。
7. 保持清晰的沟通:在嘈杂环境下,使用有效的通信设备,确保指令的准确传递。
8. 心理调适:定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工作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9. 定期健康检查: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职业病。
以上操作规程的实施需要电机车司机和管理层的共同配合,通过持续改进和监督,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工作。
篇19
1. 所有员工必须熟知并遵守操作规程,违反规定将受到相应处罚。
2. 管理层需定期审查和更新规程,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法规要求。
3. 应鼓励员工参与职业危害防治,提出改进建议,共同创建安全的工作环境。
4.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平衡生产效率和安全防护,避免过度防护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
5. 保持与外部专业机构的良好沟通,获取最新的职业健康管理知识和技术支持。
请注意,此规程的执行需要全员参与,管理层的引导和支持至关重要。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我们才能实现零事故、零职业病的目标,为每一位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篇20
1. 操作前:
- 全面检查设备,确认无异常情况,如松动部件、破损保护罩等。
- 确保安全防护设施完好,如紧急停机按钮、防护栏杆等。
- 了解当班生产计划,了解设备负载情况。
2. 操作中:
- 保持专注,避免身体部位靠近运转部件。
- 定期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
- 控制输送速度,避免物料堆积或打滑。
3. 环境保护:
-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耳塞、防尘口罩等。
- 定期清理设备上的粉尘,减少粉尘积累。
- 注意通风,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积聚。
4. 电气安全:
- 遵守电气操作规程,防止触电。
- 作业时确保地面干燥,防止滑倒。
- 未经专业人员许可,不得私自拆修电气设备。
5. 应急处理:
- 掌握应急预案,熟悉消防器材使用方法。
- 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程序,迅速撤离并报警。
6. 交接班:
- 详细记录设备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交接给下一班。
- 交接时,双方共同确认设备状态,确保无遗漏。
7. 培训与学习:
- 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升安全操作技能。
- 学习新的操作技术和安全规定,及时更新知识。
8. 自我保健:
-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影响操作安全。
- 注意饮食均衡,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程,刮板输送机司机、转载机司机和胶带输送机司机能更好地在岗位上发挥效能,同时减少职业危害,实现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篇21
1. 佩戴防护装备:作业前,员工需佩戴耳塞、防尘口罩、安全眼镜和手套等个人防护设备。
2. 定期检查设备:确保筛选设备完好无损,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 操作规程培训:新入职员工和转岗员工必须接受安全操作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 工作间隔休息: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防止过度疲劳。
5. 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扫工作区域,控制粉尘积累,减少呼吸系统疾病风险。
6. 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预案,遇到紧急情况,员工应立即停止作业,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疏散或救援。
7. 健康监测: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早期干预职业病发展。
8. 心理关怀: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减轻工作压力。
以上规程旨在为筛选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每位员工都应严格遵守,共同构建和谐、高效的工作氛围。
篇22
1. 检修前务必切断电源,遵循停机、验电、挂警示牌的步骤,确保设备无电状态再进行操作。
2. 使用工具时要确保其完好无损,破损的工具应及时更换,防止因工具失效引发事故。
3. 在处理有害物质时,必须穿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并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避免吸入或接触有害物质。
4. 遇到不熟悉的设备或作业环境,应先了解相关知识和操作流程,必要时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
5. 在高处作业时,务必使用安全带,并确保下方有专人监护。
6. 工作完毕后,及时清理工作现场,保持工作区整洁,避免遗留的工具或材料成为安全隐患。
7. 定期参与安全培训,提高自身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了解最新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方法。
8. 发现任何可能引发事故的隐患,应立即报告并采取措施,不得擅自处理。
9. 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尊重他人的安全权利,共同营造安全的工作氛围。
10. 在执行应急响应时,保持冷静,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避免恐慌和盲目行动。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操作规程,检修工人能够在工作中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潜在的职业危害,实现安全、健康、高效的工作。
篇23
1. 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防护服、防护手套、防尘口罩和耳塞,以防止热辐射、有毒气体吸入、切割伤和听力损伤。
2. 工作区域通风良好:确保焊接区域有足够的通风设施,以减少有毒气体和烟雾的积累。
3. 检查电气设备:使用前检查焊机和电缆,确保无裸露导线和损坏,预防电击事故。
4. 安全操作:避免在易燃易爆环境中进行焊接,确保工作台清洁,防止熔融金属飞溅引发火灾。
5. 定期培训:对焊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技能更新,强化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 使用吸尘设备:配备适当的吸尘设备,如烟雾吸尘器,以减少金属烟尘的产生和积累。
7. 休息和轮换: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焊接烟尘和噪音环境,减少职业病风险。
焊接作业的安全需要每个工人的积极参与和企业的严格监管。只有通过持续的风险识别和防护措施的实施,才能确保焊接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让我们共同致力于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焊接工作环境。
篇24
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测风测尘工必须在进入作业现场前,穿戴好防尘口罩、防护眼镜、安全帽和防护服,确保个人安全。
2. 检查设备:每次使用前,应对测风仪、测尘仪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准确无误,电池充足,功能正常。
3. 规范操作: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测量,不得随意篡改数据,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定期校准: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以保持其精度,防止因设备误差导致的误判。
5. 记录与报告:详细记录每次测量的数据,并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以便分析和采取相应措施。
6. 工作区域监控:密切关注作业环境的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工作并上报。
7. 安全撤离:在遇到紧急情况如火灾、塌方等时,应迅速、有序地撤离现场,遵循应急预案。
8. 健康监测: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9. 培训与教育:参加定期的安全培训和职业卫生知识教育,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10. 交流与协作:与同事保持良好沟通,共同维护工作环境的安全,互相监督执行操作规程的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测风测尘工应始终保持警惕,严格遵守规程,确保每一次测量都是对工作环境安全性的有力保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保障员工健康时,推动企业实现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发展。
篇25
1. 操作规程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更新,以适应工作环境和设备的变化。
2. 管理层需重视职业危害防治,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执行。
3. 不得将个人防护装备视为可有可无,必须视其为防止职业危害的重要防线。
4. 鼓励员工参与安全改进活动,建立开放的安全文化氛围。
5. 职业危害防治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位员工自我保护的必要知识,应人人知晓,人人遵守。
本规程旨在提供一个基础框架,具体实施时应结合各行业特性和岗位实际,进行细化和完善。在实际操作中,应灵活应用,不断优化,以实现最佳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效果。
篇26
1. 瓦斯检查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有效证书,熟悉瓦斯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2. 严格执行日常检查制度,在指定时间点对作业区域进行监测,并记录数据。
3. 发现瓦斯浓度超标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关闭设备、疏散人员等。
4. 保持通风设备正常运行,确保矿井内空气流通,防止瓦斯积聚。
5. 禁止在无通风或瓦斯超标的区域进行作业,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6. 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毒面具、安全帽等,以防意外发生。
7. 在进行检查时,注意自身安全,避免进入不稳定或危险区域。
8. 定期检查和校准检测仪器,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9. 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报告检查结果,与团队协作解决安全隐患。
10. 遵守矿山的应急预案,定期参与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请注意,以上操作规程旨在提供基本指导,具体操作应结合矿山实际情况和当地法规执行。瓦斯检查工在工作中应始终保持警惕,以确保个人和他人的安全。
篇27
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工作前需戴好防尘口罩、安全帽、防护眼镜和耳塞,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和防砸鞋。
2. 定期检查设备:每次使用前,检查液压支架的完好性,确保无泄漏、松动或损坏。
3. 检测气体:使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确保工作区域无有害气体超标。
4. 正确操作:遵循操作手册,避免快速或暴力操作,防止机械伤害。
5. 监控顶板状况:注意观察顶板压力变化,及时进行支护调整。
6. 保持清洁:定期清理工作区域的煤尘,防止粉尘积聚。
7. 噪音控制:必要时,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噪声对听力的影响。
8. 应急准备:熟悉应急撤离路线和救援程序,应对突发情况。
液压支架工的工作环境复杂,安全不容忽视。每位工人都应严格遵守规程,时刻警惕潜在的职业危害,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通过科学管理和规范操作,我们能够将职业危害降至最低,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篇28
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员工在执行任务时,必须按照规定佩戴耳塞、护目镜、防尘口罩、安全帽、防护手套等必要防护设备。
2. 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及时维修保养,防止因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3. 作业前培训: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位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复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规范操作流程:遵守操作手册,禁止擅自更改设备设置或操作程序。
5. 健康监测: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职业病隐患。
6. 工作环境改善:采取降噪、通风、除尘等措施,优化工作环境。
7. 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定期演练,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迅速、有序地进行疏散和救援。
8. 心理关怀: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减轻工作压力。
在日常工作中,每位员工都应主动遵守上述规程,管理层也需定期评估和更新防护措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新的职业危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运转队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高效工作。
篇29
1. 巡检时必须穿戴规定的劳保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和防滑鞋。
2. 不得在皮带运行时进行调整或清洁工作,应遵守停机检修制度。
3.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并采取临时应急措施,避免事态扩大。
4. 掌握设备操作规程,了解设备性能和故障常见表现,提升故障判断能力。
5. 遵守现场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原则,保持工作环境整洁有序。
6.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培训,了解职业危害及防护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7.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皮肤接触化学物质,如有接触应及时清洗。
8. 在粉尘较大区域工作时,需佩戴呼吸防护设备,避免长期吸入有害物质。
9. 保持警觉,防止因疲劳、注意力分散导致的安全事故。
10. 对于电气设备,非专业人员不得私自拆卸,应由电工进行维护。
以上操作规程旨在为皮带巡检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每位员工都应理解和执行这些规定,共同维护我们的工作安全。
篇30
1. 作业前准备:
- 检查设备完好性,确保无漏电、松动或磨损部件。
- 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听力保护器、安全帽、防砸鞋等。
2. 设备操作:
- 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不得超速或超负荷运行。
-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切割煤体时产生飞溅物。
- 定期停机清理煤尘,防止积尘引发事故。
3. 通风与气体监测:
- 作业前检查通风设施,确保工作面空气流通。
- 定时检测瓦斯浓度,超标时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
4. 应急处理:
- 掌握紧急停车程序,遇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
- 在发生事故时,迅速撤离并启动应急预案。
5. 健康监护:
-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职业病隐患。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疲劳过度。
6. 培训与教育:
- 参加定期的安全培训,了解新的操作技术和安全规定。
-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互相监督,共同营造安全的工作氛围。
尽管操作规程详尽,但实际工作中仍需灵活应对,结合现场状况做出正确判断。切记,安全永远是第一位,任何操作都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采煤机司机和综掘机司机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噪声岗位职业危害操作规程范文
第一节 适用范围
第一条 本章适用于公司井上下绞车房、通风机房、局部通风机、乳化液泵站或其他产生噪声地点的操作。
第二节 上岗条件
第二条 提升机司机、通风机司机、局部通风机司机必须培训职业危害防治相关知识,上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在岗期间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2学时,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操作。
第三节 安全规定
第三条 作业场所的噪声,不应超过85db(a)。大于85db(a)时,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大于或等于90db(a)时,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
卫生限值职业接触8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5db(a)。职业接触4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8db(a)。
1.职业接触2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1db(a)。
2.职业接触1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4db(a)。
3.职业接触0.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7db(a)。
4.职业接触0.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0db(a)。
5.职业接触0.1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3db(a)。
6.但最高不能超过115 db(a)。
第四条 井上下绞车房、各硐室室内墙壁、屋面铺设吸声器或设置隔声屏。
第五条 在产生噪声的地点必须佩戴耳塞。
第四节 操作顺序
第六条 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佩戴防声耳塞、耳罩或防声帽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
第七条 进入岗位后要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隔音、消声设施,确认隔音、消声设施无异常现象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第八条 如隔音、消声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安排人员对故障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隔音、消声设施的正常运转。
第九条 加强日常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有效控制设备异常而造成噪声的上升。
第十条 岗位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岗位操作,对未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人员,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