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时间测定仪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篇1
使用凝结时间测定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1. 确保混凝土等建材的质量,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
2. 为施工团队提供准确的时间参考,以决定何时进行下一步工序。
3. 通过对不同配方的测试,研究和开发新型建筑材料。
通过精确测定凝结时间,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因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成本,从而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篇2
通过使用该测定仪,我们能够准确评估水泥的稠度,确保混凝土的可施工性,防止因水泥过稠导致的施工困难。测定凝结时间有助于预测混凝土的硬化速度,对工程进度和结构安全至关重要。这项测试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科研实验和工程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篇3
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的操作旨在评估水泥的流动性、凝结时间和硬化性能,这些参数对于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最终性能至关重要。通过精确测定,可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为建筑项目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进而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篇4
本规程旨在通过准确测定水泥的稠度和凝结时间,评估其性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这有助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施工效率,同时也是水泥生产企业和质检机构进行质量检验的重要依据。
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操作规程范文
1.拌和结束后,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
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
2.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突然放松,记录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
试杆30s时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离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
3.时间测定:将圆模放在玻璃板上,将净浆放入圆模内,插捣、振
动数次试件在养护箱养护30min。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1mm时,为水泥的初凝时间。
4.第一次测定应扶持金属棒,使其慢慢下降,以免试针撞弯。
5.时间测定:初凝时间测定完成后,立即将圆模同浆体以平移方法从玻璃板上取下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养护箱养护。临近终凝每30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的终凝时间。
6.初、终凝时,应重复测一次,两次结论相同才能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