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内容
一、引言 通风队员工的安全行为直接关乎整个矿山作业的安全环境。为确保每位员工都明白并遵守安全规程,本规程旨在明确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措施,强化安全意识,减少事故风险。
二、不安全行为识别
1. 不穿戴防护装备:如未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
2. 违规操作设备:未经培训或未按照操作手册进行设备操作。
3. 危险区域逗留:在禁止进入的通风设施附近停留或工作。
4. 擅自改变作业程序:未经许可修改通风系统设置或维修流程。
5. 忽视警示标志:无视危险警告标志,冒险作业。
三、管控措施
1. 安全教育: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潜在危险的认识。
2. 规范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
3. 设备检查:定期对通风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区域管理:设立明显标识,限制非专业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5. 监督考核:设立安全监督机制,对不安全行为进行记录和考核。
四、应急响应
1. 事故报告:发生事故后,立即上报并启动应急预案。
2. 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3. 整改行动:针对事故暴露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五、个人责任
1. 自我保护:员工应主动遵守安全规定,确保自身安全。
2. 互助监督:同事间互相提醒,共同维护安全环境。
标准
1. 所有通风队员工必须接受并通过安全培训考核,才能上岗作业。
2. 设备操作必须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操作手册进行,不得擅自更改设定。
3. 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员工,将根据公司安全政策进行处罚。
4. 事故报告应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完成,不得隐瞒或延误。
考试题及答案
1. 什么是通风队员工的不安全行为?
答:不穿戴防护装备、违规操作设备、在危险区域逗留、擅自改变作业程序、忽视警示标志等。
2. 如何控制员工的不安全行为?
答:通过安全教育、规范操作、设备检查、区域管理和监督考核等措施。
3. 发生事故后,员工应如何处理?
答:立即上报事故,启动应急预案,并参与事故调查与整改行动。
4. 个人在安全管控中的责任是什么?
答:员工应自我保护,遵守安全规定,并互相监督,共同维护安全作业环境。
请注意,此规程旨在指导通风队员工遵守安全规定,确保作业安全。每位员工都应理解和执行这些措施,以防止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通风队员工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规程范文
为了有效遏制员工不安全行为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通风队员工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
一、不安全行为管控重点
结合通风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际,通过对日常生产中的不安全行为统计分析,确定通风队人员不安全行为管控的重点是:
(一)重点人群
1.新入企员工
2.单岗作业人员
3.作业地点流动性大的员工
(二)重点时段
1.中夜班及凌晨作业时段
2.交接班时间
3.节假日加班及日常延点时间
4.检查人员刚离开时
(三)重点作业活动
1. 设备检修
2. 单独作业
3. 岗位工单独巡查作业
(四)重点行为
1.个人防护用品佩戴不正确(安全帽、自救器、防尘口罩、工作服等)
2.作业人员未随身携带资格证上岗
3.空岗、脱岗、睡岗
4.假检、漏检、记录不完善
5.交接班时不履行交接班程序
6.作业前不进行危险源辨识
二、不安全行为预防
班组是本单位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发挥最大潜能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消灭不安全行为发生的诱因和土壤,为员工提供自觉规范作业的条件,从根本上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一)强化班组现场管理,提高员工自觉遏制不安全行为的积极性。
1.对员工不安全行为实行分级考核管理。各基层单位及班组发现的不安全行为,自行按照相关办法考核处理;上级有关部门检查发现的不安全行为,由上级部门按照相关办法考核处理;公司检查发现的不安全行为,由公司按照相关办法进行考核处理。对基层单位及班组已经查处的不安全行为当事人不再进行责任追究,其不安全行为也不纳入公司绩效和评先评优等考核。
2.要明确队组各级管理人员在不安全行为管控中的责任,并落实到人。当出现不安全行为时,不但要对当事人进行处罚,同时要执行联动互保机制,追究管理者的连带责任。确保跟班到位,不安全行为管控责任落实到位。
3.各班组要注重员工实操技能培训,充分发挥班组长和老师傅一对一的“传、帮、带”作用。在特殊时期、特殊时段、特殊任务下,加强对新员工的管理监督,以防止由于好奇心和侥幸心理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4.持续开展班组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班前会必须针对上一班反馈的信息和本班的工作任务进行作业安全风险分析,有重点的落实安全措施;交接班要与现场危险源辨识和隐患排查处理相结合,杜绝急于下班而手忙脚乱、无序操作等不安全行为发生;作业中,要培育员工养成“五思而行”(①本人做此项工作有哪些风险不知道不去做;②本人是否具备做此项工作的技能 不具备不去做;③做本项工作所处的环境是否安全 不安全不去做;④做本项工作是否有适当的工具不恰当不去做;⑤做本项工作是否已佩戴了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不合适不去做)的职业习惯,从根本上杜绝员工不安全行为。
5.各单位要对员工的作业行为实行分类管理,特别是对新员工要重点关注、重点管控。按要求落实带班队长、师带徒不安全行为考评处罚机制,加强不安全行为管控。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自身安全生产意识。
要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提高员工自主保安意识;加大作业规程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力度,提高员工业务技能,使员工胜任本职工作,避免无意违章现象发生。
1.做好“不安全行为认定标准”的告知和培训工作,让员工知道哪些是不安全行为、其风险等级如何、会造成什么后果等,以进行自我行为约束。
2.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以多元化的培训手段,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1)配齐培训教材。针对不同培训对象配备相应培训教材。如新员工培训、安全常识培训、本安体系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教材等,可分类别、分专业进行编制或收集。
(2)抓好培训质量。针对不同的岗位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消除“随机应付、走马观花”的现象,并进行培训分析,总结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3)严格执行考核。认真落实培训后的考核工作,考核要有针对性,与培训内容协调统一,避免使用通用类考试题,使考试流于形式。并且依托“互联网+煤矿”管理平台,对不同工种实行教考分离。
(4)丰富培训方式。通过网络资源共享,实现培训内容多样丰富。
(三)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要按照安全风险预控的要求,从设计、设备配套过程中严格把关,增加科技含量,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度。
1.加强设备检修、维护,提高设备完好率。对存在缺陷的在用设备、设施要建立台账,有计划地开展使用中消缺和大、项修时消缺,为员工规范作业提供硬件保障。
2.对风险高的设备和工艺,大力开展小改小革、流程改造、科技创新及安全产品替代等活动,降低操作风险。
(四)改善作业环境,为安全生产提供良好的空间保障。
要努力为员工创造便捷的作业环境和空间,使员工在安全的环境中作业。要从有害粉尘、噪音治理、安全防护和人机工程学等方面落实持续改进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并按计划执行。
(五)优化管理方法,全方位遏制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1.各单位要有效开展不安全行为管理分析,分析高发不安全行为的类型、人群、时段等,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明确重点管控对象。同时,要积极探索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原因,从“人”、“机”“环”、“管”查找管理漏洞和缺陷,不断强化管控方案。
2.各职能部门要从人员分工、设备及备件配置、工程设计等方面做好支持和服务工作,为基层单位的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3.基层班组要查找由于设备缺陷、作业空间受限、检修或作业时设施不完善、防护用品不齐备等因素引发不安全行为的作业活动,从管理上进行消缺和改进,消除“不违章不能干”的错误观念。
4.技术室要把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纳入业务保安职责,定期对班组不安全行为人员数据库中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查找班组每个人员在不安全行为治理工作中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
5.要大力推行标准化作业流程,合理、均衡布置工作任务,做到人岗匹配,防止抢时间、赶进度而发生不安全行为。同时,要配备完好、有效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工具,把好最后一道防线。
(六)正向激励、营造安全氛围。
1.加强队务公开,员工工资、福利待遇、晋级等要保证公平、公正、合理,不徇私情。
2.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切实关心职工生活,积极采取交流和谈心等方式化解各类矛盾,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使作业人员注意力集中,避免员工带情绪上岗而发生不安全行为。
3.强化后勤保障工作,使员工休息充分、精力充沛。如将同班的人员尽可能调整到一个宿舍,使员工得到充分休息;保证食堂的饭菜质量等。
4.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形成良好安全氛围。
(1)举办事故案例宣讲活动。以身边的事故或未遂事故为切入点,通过员工自己讲解,加深记忆,深刻吸取事故教训。
(2)开展“创建抵制不安全行为”活动。对活动中表现优秀的班组,分别在绩效考核中给予奖励加分,用来鼓励员工自主抵制不安全行为。
(3)调动家属,协管安全。对不安全行为达到重大风险等级,且家属在矿区的不安全行为人员,通过家属协管员以“违章告知书”的形式送到家属手中,对不安全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说明。通过举办写安全家书、亲情安全寄语等活动,降低不安全行为发生率。
三、不安全行为监督与考核
(一)明确责任,加强不安全行为监督和查处。
1.各基层班组要明确不安全行为职责分工、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完善细化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落实区队各级管理人员查处不安全行为的责任。
2.要公开、公正地进行不安全行为查处,保证当事人的知情权,避免出现查处过程中弄虚做假。
3.要多措并举,加强单岗作业区域和人员的巡查工作。如实行单岗作业人员定时向带班领导汇报制度,班组长要随时抽查岗位作业人员工作情况,避免发生空岗、睡岗及其它违章行为。
4.要重点控制中夜班人员睡岗问题。采取措施减少岗位工的空闲时间、降低其嗜睡程度,减少、控制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6.发挥班组长带头模范作用,对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关键作业工序和重要时间段,做好重点跟踪管控。
(二)加强绩效挂钩考核,控制不安全行为发生。
1.区队要把员工不安全行为纳入员工绩效考核,要建立档案,作为员工评先选优、晋级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并与班组长及分管领导关联,从个人切身利益激发员工消除和查处不安全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区队要将不安全行为纳入班组及个人绩效考核中,根据已发生的不安全行为的风险等级,对应扣除考核分数,对不安全行为当事人进行考核。同时,将本班发生的不安全行为与班组长绩效挂钩,严格兑现奖罚,实现班组对不安全行为的管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
3.设立不安全行为曝光台,通过“互联网+煤矿”信息化管理电视显示终端对不安全行为人员曝光方式来警示员工;设置不安全行为举报箱,举报不安全行为发生人员,形成全员监管机制。
4.利用本安信息系统,对员工不安全行为进行积分管理,对积分较高的高危人群加大考核兑现力度。
四、不安全行为矫正管理
要做好不安全行为人员的矫正工作。对所有查出有不安全行为的人员,适时地采取恰当的方法和措施进行行为矫正,根据行为风险等级高低及行为严重程度分层次、有针对性开展引导、帮教和培训工作,避免重复发生不安全行为。
(一)发现不安全行为后,必须进行现场纠正。同时,要根据不安全行为等级,适时组织矫正培训;对发生重大风险等级不安全行为的员工,由分管领导亲自进行转化帮教,以提高培训教育效果;对于重复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人员,要强制待岗培训。
(二)基层班组要每月召开不安全行为管理座谈会,及时了解不安全行为人员的思想动态,深刻剖析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原因,制定具体的管控措施。
(三)要把不安全行为矫正与员工业务培训相结合,通过员工技能的提升,减少发生不安全行为的可能性。
(四)各班组要互相借鉴不安全行为矫正中好的做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员工不安全行为矫正工作。如:
1.采用谈心引导、平等交流等形式,纠正员工对安全的错误认识,保证员工从根本上认知不安全行为。
2.给不安全行为员工观看不安全行为动漫和典型事故案例警示员工。
3.举办工伤人员和不安全行为人员“现身说法”教育活动,警示其他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