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安全规程

氯气安全规程汇编(11篇范文)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75

氯气安全规程

内容

一、氯气的基本性质与危害 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在常温常压下,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尤其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严重损害。因此,操作氯气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程。

二、氯气储存与搬运

1. 储存氯气应在专用的、通风良好的仓库内,远离火源、热源和可燃物。

2. 氯气瓶应立放,固定良好,防止倾倒。

3. 运输氯气时,需使用专用运输车辆,并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操作。

三、氯气使用与处理

1. 使用氯气前,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设备,包括防毒面具、防护眼镜和防护服。

2. 开启氯气瓶时,应缓慢打开阀门,避免气流冲击产生静电火花。

3. 使用过程中,定期监测环境氯气浓度,超标时立即停止操作并疏散人员。

4. 废弃氯气应通过专门设备进行中和处理,不得直接排放。

四、应急措施

1. 发生氯气泄漏,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关闭气源,开启通风设施。

2. 人员撤离现场时,应尽量避免直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 对于氯气中毒者,立即移至新鲜空气处,视情况给予吸氧或医疗救助。

五、安全教育与培训 所有接触氯气的员工都应接受氯气安全知识培训,了解其危险性、应急处理措施和自救方法,定期进行复训。

标准

1. 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要求。

2. 遵守《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3. 实施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定期评估并改进氯气操作的安全风险。

考试题及答案

1. 氯气在常温常压下的颜色是什么?(a) a. 黄绿色 b. 无色 c. 蓝色 d. 红色

2. 操作氯气时,应佩戴哪些个人防护装备?(d) a. 护目镜 b. 防毒面具 c. 防护服 d. 以上全部

3. 发生氯气泄漏,第一步应做什么?(c) a. 撤离现场 b. 启动应急预案 c. 关闭气源 d. 打电话报警

4. 氯气泄漏时,人员撤离应如何呼吸?(b) a. 正常呼吸 b.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呼吸 c. 口对口呼吸 d. 深呼吸

5. 员工应多长时间进行一次氯气安全知识复训?(b) a. 半年 b. 一年 c. 两年 d. 三年

答案:

1.a 2.d 3.c 4.b 5.b

氯气安全规程范文

第1篇 氯气安全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氯气在生产、使用、贮存、运输方面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氯气接触的企业、事业单位。

2 引用标准

gb 5044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 5306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3 术语

易熔塞:由熔化温度为65+3 -1 ℃的易熔合金制成的液氯钢瓶卸压装置。

4 通用安全

4.1 新建、扩建、改建的氯气生产、使用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管理权限,向公安、劳动、环保等部门申报,未经批准不得建设。

4.2 氯气生产、使用的厂房、库房建筑必须符合gb j 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4.3 氯气生产、使用工厂的卫生和环境条件应符合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有关规定。

4.4 氯属于ⅱ级(高度危害)物质,直接接触氯气生产、使用、贮存、运输等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4.5 氯气生产、使用、贮存、运输车间(部门)负责人(含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工艺过程和设备性能,并能正确指挥事故处理。

4.6 氯气生产、使用、贮存、运输等现场,都应配备抢修器材,见表1。有效防护用具及消防器材,见表2。(略)

4.7 氯气生产、使用、贮存等厂房结构,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条件换气,在环境、气候条件允许下,可采用半敞开式结构;不能采用自然通风的场所,应采用机械通风,但不宜使用循环风。

4.8 生产、使用氯气的车间(作业场所),空气中氯气含量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

4.9 氯化设备(容器、反应罐、塔器等)设计制造,必须符合《压力容器完全监察规程》有关规定。

4.9.1 氯化系统管道必须完好,连接紧密,无泄漏。

4.9.2 定期清除滞留在反应设备和管道内的反应生成物,消除堵塞。

4.9.3 氯化设备和管道处的连接垫料应选用石棉板、石棉橡胶板、氟塑料、浸石墨的石棉绳等,严禁使用橡胶垫。

4.9.4 氯化设备中,应使用与氯气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润滑剂。

4.9.5 液氯气化器、蒸发器、贮罐等,必须装有压力表、液面计、温度计等安全装置。

4.9.6 设备、管道检修时,必须切断物料来源和传动设备电源,然后泄压,放尽物料,进行气体置换后,取样分析气体合格,方可操作。操作时应有专人监护。需要动火时,必须事前办理动火手续。

4.10 使用液氯钢瓶,必须执行原国家劳动总局颁发的《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有关规定。

4.11 使用液氯罐车,必须执行化学工业部颁发的《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有关规定。

4.12 运输液氯,必须执行国务院颁发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

5 生产安全

5.1 液氯应符合gb 5138--5139中规定的产品标准,其中纯度≥99.5%,含水≤0.06

5.2 氯气总管中含氢≤0.4%。氯气液化后尾气含氢应≤4%。

5.3 液氯的充装压力不得超过1.1mpa。

5.4 采用压缩空气充装液氯时,空气含水应≤0.01%。采用液氯气化器充装液氯时,只许用水加热气化器,不准使用蒸汽直接加热。

5.5 液氯贮罐、计量槽、气化器中液氯充装量不得超过全容积的80%。

5.6 严禁将液氯气化器中的液氯充入液氯钢瓶。

5.7 液氯气化器、预冷器及热交换器等设备,必须装有排污装置和污物处理设施,并定期检查。

5.8 为防止氯压机或纳氏泵的动力电源断电,造成电解槽氯气外溢,必须采用下列措施之一:

5.8.1 配备电解槽直流电源与氯压机、纳氏泵动力电源的联锁装置。

5.8.2 配备氯压机、纳氏泵动力电源断电报警装置。

5.8.3 在电解槽与氯压机、纳氏泵之间,装设防止氯气外溢的吸收装置。

5.9 设备、管道和阀门,安装前要经清洗、干燥处理。阀门要逐只做耐压试验。

5.10 应将管内残留的流质、切割渣屑等物清除干净,禁止用烃类和洒精清洗管道。

6 使用、贮存和运输的安全

6.1 液氯钢瓶的充装和使用安全

6.1.1 充装前应校准计量衡器;检查台面和计量杠杆。充装用的�器每三个月检验一次,确保准确。

6.1.2 充装前必须有专人对钢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缺陷和异物,方可充装。

6.1.3 充装系数为1.25kg/l。严禁超装。

6.1.4 充装后的钢瓶必须复验充装量。两次称重误差不得超过充装量的1%。复磅时应换人换衡器。

6.1.5 充装前后的重量均应登记,作为使用期中的跟踪档案。

6.1.6 入库前应有产品合格证。合格证必须注明:瓶号、容量、重量、充装日期、充装人和复磅人姓名或代号。

6.1.7 钢瓶有以下情况时,不得充装:

6.1.7.1 漆色、字样和气体不符合规定或漆色、字样脱落,不易识别气体类别。

6.1.7.2 钢印标记不全或不能识别。

6.1.7.3 新瓶无合格证。

6.1.7.4 超过技术检验期限

6.1.7.5 安全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

6.1.7.6 瓶阀和易熔塞上紧后,螺扣外露不足三扣。

6.1.7.7 瓶体温度超过40℃。

6.1.8 充装量为50kg钢瓶,使用时应起直立装置,并有防倾倒措施;充装量为500k和1000kg的钢瓶,使用时应卧式放置,并牢靠定位。

6.1.9 使用钢瓶时,必须有称重�器,并装有膜片压力表(如采用一般压力表时,应采取硅油隔离措施)、调节阀等装置。操作中应保持钢瓶内压力大于使用侧压力。

6.1.10 严禁使用蒸汽、明火直接加热钢瓶。可采用45℃以下的温水加热。

6.1.11 严禁将油类、棉纱等易燃物和与氯气易发生反应的物品放在钢瓶附近。

6.1.12 钢瓶与反应器之间应设置逆止阀和足够容积的缓冲罐,防止物料倒灌,并定期检查以防失效。

6.1.13 应采用经过退火处理的紫铜管连接钢瓶。紫铜管应经耐压试验合格。

6.1.14 不得将钢瓶设置在楼梯、人行道口和通风系统吸气口等场所。

6.1.15 应有专用钢瓶开启扳手,不得挪作它用。

6.1.16 开启瓶阀要缓慢操作,关闭时亦不能用力过猛或强力关闭。

6.1.17 钢瓶出口端应设置针型阀调节氯流量,不允许使用瓶阀直接调节。

6.1.18 瓶内液氯不能用尽,必须留有余压。充装量为50kg的钢瓶应保留2kg以上的余氯,充装量为500kg和1000kg的钢瓶应保留5kg以上的余氯。

6.1.19 作业结束后必须立即关闭瓶阀。

6.1.20 空瓶返回生产厂时,应保证安全附件齐全。

6.2 液氯钢瓶的贮存安全

6.2.1 钢瓶禁止露天存放,也不准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搭设的棚架存放,必须贮存在专用库房内。

6.2.2 空瓶和充装后的重瓶必须分开放置,禁止混放。

6.2.3 重瓶存放期不得超过三个月。

6.2.4 充装量为500kg和1000kg的重瓶,应横向卧放,防止滚动,并留出吊运间距和通道。存放高度不得超过两层。

6.3 液氯钢瓶的运输安全

6.3.1 钢瓶装卸、搬运时,必须戴好瓶帽、防震圈,严禁撞击。

6.3.1.1 充装量为50kg的钢瓶装卸时,要用橡胶板衬垫,用手推车搬运时,应加以固定。

6.3.1.2 充装量为500kg和1000kg的钢瓶装卸时,应采取起重机械,起重量应大于瓶体重量的一倍,并挂钩牢固。严禁使用叉车装卸。

6.3.1.3 起重机械的卷扬机构要采用双制动装置,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确保正常 6.3.1.4 夜间装卸时,场地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6.3.2 机动车辆运输钢瓶时,应严格遵守当地公安、交通部门规定的行车路线,不得在人口稠密区和有明火等场所停靠。

6.3.3 车辆驾驶室前方应悬挂规定的危险品标志旗帜。

6.3.4 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

6.3.5 车辆停车时应可靠制动,并留人值班看管。

6.3.6 高温季节应根据当地公安部门规定的时间运输。

6.3.7 车辆不符合安全要求或证件(运输证、驾驶证、押运证等)不齐全的,充装单位不得发货。

6.3.8 运输液氯钢瓶的车辆不准从隧道过江。

6.3.9 车辆运输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

6.3.10 充装量为50kg的钢瓶应横向装运,堆放高度不得超过两层,充装量为500kg和1000kg的钢瓶装运,只允许单层设置,并牢靠固定防止滚动。

6.4 液氯贮罐的充装、使用安全

6.4.1 充装液氯贮罐时,应先缓慢打开贮罐的通气阀,确认进入容器内的干燥压缩空气或气化氯的压力高于贮罐内的压力时,方可充装。

6.4.2 贮罐车上输送液氯用的压缩空气,应经过干燥装置,保证干燥后空气含水量低于0.01%(重量百分比)。

6.4.3 铁路罐车卸氯时,罐车的压力应高于贮罐0.15--0.2mpa。罐车最高压送压力不得超过(1.4mpa。)

6.4.4 采用液氯气化法向贮罐压送液氯时,要严格控制气化器的压力和温度,釜式气化器加热夹套不包底且应用热水加热,严禁用蒸汽加热,出口水温不应超过45℃,气化压力不得超过1mpa。

6.4.5 充装停止时,应先将罐车的阀门关闭,再关闭贮罐阀门,然后将连接管线残存液氯处理干净,并做好记录。

6.4.6 禁止将贮罐设备及氯气处理装置设置在学校、医院、居民区等人口稠密区附近。

6.4.7 贮罐输入或输出管道,应设置两个以上截止阀门,定期检查,确保正常。

6.4.8 贮罐设置的安全要求:

6.4.8.1 贮量1t以上的贮罐基础,每年应测定基础下沉状况。

6.4.8.2 贮罐露天布置时,应有非燃烧材料顶棚或隔热保温措施。

6.4.8.3 在贮罐20m以内,严禁堆放易燃、可燃物品。

6.4.8.4 贮罐在贮存量不得超过贮罐容量的80%。

6.4.8.5 贮罐库内范围内应设有安全标志。

7 预防泄漏和抢救

7.1 严格执行氯气安全操作规程,及时排除泄漏和设备隐患,保证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7.2 氯气泄漏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抢修,撤离无关人员,抢救中毒者。抢修救护人员必须佩带有效防护面具。

7.3 抢修中应利用现场机械通风设施和尾气处理装置等,降低氯气污染程度。

7.4 液氯钢瓶泄漏时的应急措施

7.4.1 转动钢瓶,使泄漏部位位于氯的气态空间。

7.4.2 易熔塞处泄漏时,应有竹签、木塞做堵漏处理;瓶阀泄漏时,拧紧六角螺母瓶体焊缝泄漏时,应用内衬橡胶垫片的铁箍箍紧。凡泄漏钢瓶应尽快使用完毕,返回生产厂。

7.4.3 严禁在泄漏的钢瓶上喷水。

7.4.4 在运输途中钢瓶泄漏又无法处理时,应将载氯瓶车辆开到无人的偏僻处,使氯气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8 防护用品的使用和急救

8.1 防护用品应定期检查,定期更换。

8.2 生产、使用、贮存岗位必须配备两套以上的隔离式面具,操作人员必须每人配备一套过滤式面具,并定期检查,以防失效。

8.3 生产、使用、贮存现场应备有一定数量药品,吸氯者应迅速撤离现场,严重时及时送医院治疗。

第2篇 氯气冷却干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 . 上班穿好劳动用品,防止硫酸烧伤,当硫酸触及皮肤,立即用大量流动水冲洗,重者立即送往医院。

2 . 发现氯气中毒者,立即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开患者衣服领子和扣子,喝甘草合剂,重者立即送往医院。

3 . 所有电动机必须有良好的接地,严禁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动机。

4 . 转动设备无安全罩禁止开动。

5 . 所有故障设备不允许开动,备用设备必须保证完好、可靠。

6 . 电器设备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后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第3篇 液氯气瓶槽车充装安全操作规程

一、氯气瓶卸车

1、卸车过程中的外观检查,卸车工在卸车过程中要进行严格检查,发现以下不合格不得卸车:

①瓶阀、易熔塞上紧后丝扣不足三扣的;

②瓶嘴阀杆有断裂的;

③瓶体温度超过40℃的;

④公司《液氯销售和装卸环节安全管理规定》中规定不能接收的。

注意: 卸车过程起重机械挂钩应牢靠,严禁扔、摔、滚、碰,不许叉车和电磁式起重机卸钢瓶。

2、气瓶内气体化验

卸车工在确认气瓶符合接收条件卸车后,化验员逐瓶取样化验气体含量,当氯气含量小于80%时, 严禁充装,当氯气含量大于80%时,粘贴准充证,通知充装人员进行充装。

二、气瓶充装

1、充装前的准备工作

①检查阀门开启情况

应开启的阀门:贮槽平衡阀、 下液阀(夏天根据车间要求)、屏蔽泵分配台回流阀、泵入口阀、泵出口阀、充装站总阀、各分支氯用阀。

应关闭的阀门:泵出口分配台充装阀、、分配台平衡阀、分配台抽空阀、各分支充装阀。

②校验称量用磅秤,保证称量准确。

③检查屏蔽泵、真空泵、空压机完好、无异常。

④按规程开启空气压缩机。

⑤按规程开启真空泵。

⑥将空瓶吊至磅秤上。

⑦上紧瓶阀管卡,打开瓶阀,用10%氨水试漏。

⑧确认不漏后,依次打开气瓶和抽空管上的抽空阀进行抽空。

⑨根据瓶重,设定重量,准备充装。

2、气瓶充装

①打开压缩空气气阀和氯气充装阀,进行充装。

②当达到设定充装重量后,气阀自动切断,依次关充装阀、瓶阀,开抽空阀,松开充装管卡无氯气漏出后,卸下管卡。

③用10%氨水测试气瓶是否泄漏。

④粘贴安全标签。

注意:

①液氯的充装系数为1.25kg/l,不得过量充装。一旦充装超量,钢瓶内的液氯温度升高,液氯体积膨胀,将气相空间占满;由于该液体体积的微压缩性,进而导致瓶内压力升高,钢瓶爆炸。

②严禁将液氯气化器中的液氯充入液氯钢瓶。

3、复检

用钓钩秤吊起气瓶复检,不合格重装,合格后粘贴合格证。

三、装车或储存。

1、装车

①装过程严禁扔、摔、滚、碰,起重机械挂钩应牢靠,不许叉车和电磁式起重机装钢瓶。

②装车时检查运输车辆车厢内有无其他与氯气相抵触性质的物品和其他危险化学品。

③严禁人货混载,在车辆启动、倒车和起运过程,严禁在装有气瓶或货物的车厢内停留。

④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右方。

⑤充装量为50㎏的钢瓶应横向装运,堆放高度不得超过两层,充装量为500㎏和1000㎏的钢瓶装车,只允许单层放置,并牢靠固定,防止滚动。

2、储存

①液氯钢瓶库内不得有明火或其它热源,不许存放其它易燃物品,库房应通风干燥,无积水。

②钢瓶禁止露天存放、严禁曝晒,也不准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搭放的棚架存放,必须存放在专用库房内。

③钢瓶要有防滚动设施。

④充装量为50㎏的钢瓶,使用时应有直立装置,并有防倾斜措施,重装量为500㎏和1000㎏的钢瓶使用时应卧式放置,防止滚动并留出吊装空间和通道,存放高度不超过两层并靠牢定。

⑤空瓶、重瓶必须分开存放,禁止混放。

⑥重瓶存放期不得超过三个月。

四、安全注意事项:

1、化验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保证瓶内不是氯气或化验纯度不足80%的氯气瓶不能充装。

2、充装工必须严格复磅,严禁超装,两次称重误差不超过充装量1%,复磅时必须换人换衡器。

3、采用经过退火处理的紫铜管连接钢瓶,紫铜管应经耐压试验合格。由工段长负责试压、更换工作并记录。

4、开关气瓶应用专用开启扳手,不得挪作它用。

5、开启瓶阀应缓慢操作,关闭时亦不能用力过猛或强力关闭。

6、所有操作过程必须做好记录。

7、起重机械的卷扬机构要采取双制动装置,使用前检查确认,并定期联系电办人员检查,确保正常。

8、夜间装卸时,场地必须有足够照明。

9、动火时,严格执行动火证办理程序。

10、其他注意事项按公司《液氯充装和装卸环节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第4篇 氯气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氯气或液氯的泄漏量视其设备的腐蚀程度,工作压力等调节而不同,泄漏时又可因季节,风向等因素波及范围也不一样。事故起因也多种多样,如操作失误、设备失修、腐蚀、工艺失控等原因,

氯气一般事故,可因设备的微量泄漏,由岗位操作人员巡检及早发现,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氯气重大事故,可因设备事故使罐内氯气大量外泄或由于超装等原因致使钢瓶内压力升高,发生爆炸,产生巨大冲击波,摧毁厂房,致使人员伤亡,同时容器内氯气大量外泄,发生中毒事故,操作人员虽能及时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毒物泄漏后,波及范围无风向1000m左右,顺风向3000m左右。

当危险品库和氯气岗位发生较大事故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

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公司调度室,消防室报警,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

2.调度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分厂要查明事故所在设备名称、位置及原因,下达应急救援预案处理的指令,同时发生警报,通知指挥部成员及消防队和各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3.指挥部成员通知所在处室按专业对口迅速向主管上级公安、劳动、环保、卫生等领导机关报告事故情况。

4.发生事故的单位,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地。泄漏部位和原因,凡能经切断物料或倒槽等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如泄漏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指挥部报告提出堵漏或抢修的具体措施。

氯气泄露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根据现场的检测结果和可能产生的危害,确定隔离区的范围,严格限制出入,一般地,小量泄漏的初始隔离半径为150m,大量泄漏的初始隔离半径为450m。应急处理人员应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泄漏现场应去除或消除所有可燃和易燃物质,使所有的工具严禁粘有油污,防止发生爆炸事故。防止泄漏的液氯进入下水道。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碱吸收已经挥发到空气中的氯气,防止其大面积扩散,导致隔离区外人员中毒。严禁在泄漏的钢瓶上喷水。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所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铜管将泄漏的氯气导入碱液池,彻底消除氯气造成的潜在危害。可以将泄漏的液氯钢瓶投入碱液池,碱液池应足够大,碱量一般为理论消耗量的1.5倍。实时检测空气中的氯气含量,当氯气含量超标时,可用喷雾状碱液吸收。

中毒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时,按酸灼伤处理。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氯痤疮可用地塞米松软膏涂患处。

(2)眼睛接触时,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酸彻底冲洗,滴眼药水。

(3)若吸入,则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入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4)解毒治疗。尽快将中毒人员送医院救治。

事故应急处置:

1.液氯泄漏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报告行政主管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安监局、消防大队等)。并迅速拨打火警119报警,拉响警报器,听到警报声后,总指挥及全体抢险人员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履行相应的职责,进行事故控制,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2.紧急疏散和警戒,从消防安全通道疏导无关人员撤离,立即启动场外应急救援措施,通知附近单位人员和居民疏散,关闭电源和熄灭明火,并根据总指挥确认的警戒范围,警戒疏散组应积极做好现场警戒工作。

3.切断气源:抢险人员在防护条件下及时关闭事故源两端的气源控制阀门,利用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迅速扑灭可能的火焰。

4.消漏堵漏:设备抢修组人员立即用堵漏工具做应急处理,根据堵漏效果情况实施抢修。

5.吸收与监测措施:连续不断地用防爆排风机,消防碱水泵冲淡氯气,防止在地面积聚,降低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并用氯气报警器进行检测,不允许上述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其爆炸下限。

6.现场医疗救护、现场急救应注意的事项:

a、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

b、做好自身及伤者的个体防护。

c、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d、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

e、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送至医院救治。

f、报120要求急救。

7.危险解除的确认:经过上述处理,泄漏隐患消除以后,用氯气检测报警仪监测周围的上述气体浓度,当其浓度出于爆炸下限以下时,经确认危险警报可以解除,恢复正常生产。

第5篇 氯气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氯气或液氯的泄漏量视其设备的腐蚀程度,工作压力等调节而不同,泄漏时又可因季节,风向等因素波及范围也不一样。事故起因也多种多样,如操作失误、设备失修、腐蚀、工艺失控等原因,

氯气一般事故,可因设备的微量泄漏,由岗位操作人员巡检及早发现,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氯气重大事故,可因设备事故使罐内氯气大量外泄或由于超装等原因致使钢瓶内压力升高,发生爆炸,产生巨大冲击波,摧毁厂房,致使人员伤亡,同时容器内氯气大量外泄,发生中毒事故,操作人员虽能及时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毒物泄漏后,波及范围无风向1000m左右,顺风向3000m左右。

当危险品库和氯气岗位发生较大事故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

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公司调度室,消防室报警,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

2.调度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分厂要查明事故所在设备名称、位置及原因,下达应急救援预案处理的指令,同时发生警报,通知指挥部成员及消防队和各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3.指挥部成员通知所在处室按专业对口迅速向主管上级公安、劳动、环保、卫生等领导机关报告事故情况。

4.发生事故的单位,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地。泄漏部位和原因,凡能经切断物料或倒槽等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如泄漏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指挥部报告提出堵漏或抢修的具体措施。

氯气泄露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根据现场的检测结果和可能产生的危害,确定隔离区的范围,严格限制出入,一般地,小量泄漏的初始隔离半径为150m,大量泄漏的初始隔离半径为450m。应急处理人员应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泄漏现场应去除或消除所有可燃和易燃物质,使所有的工具严禁粘有油污,防止发生爆炸事故。防止泄漏的液氯进入下水道。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碱吸收已经挥发到空气中的氯气,防止其大面积扩散,导致隔离区外人员中毒。严禁在泄漏的钢瓶上喷水。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所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铜管将泄漏的氯气导入碱液池,彻底消除氯气造成的潜在危害。可以将泄漏的液氯钢瓶投入碱液池,碱液池应足够大,碱量一般为理论消耗量的1.5倍。实时检测空气中的氯气含量,当氯气含量超标时,可用喷雾状碱液吸收。

中毒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时,按酸灼伤处理。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氯痤疮可用地塞米松软膏涂患处。

(2)眼睛接触时,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酸彻底冲洗,滴眼药水。

(3)若吸入,则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入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4)解毒治疗。尽快将中毒人员送医院救治。

事故应急处置:

1.液氯泄漏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报告行政主管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安监局、消防大队等)。并迅速拨打火警119报警,拉响警报器,听到警报声后,总指挥及全体抢险人员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履行相应的职责,进行事故控制,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2.紧急疏散和警戒,从消防安全通道疏导无关人员撤离,立即启动场外应急救援措施,通知附近单位人员和居民疏散,关闭电源和熄灭明火,并根据总指挥确认的警戒范围,警戒疏散组应积极做好现场警戒工作。

3.切断气源:抢险人员在防护条件下及时关闭事故源两端的气源控制阀门,利用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迅速扑灭可能的火焰。

4.消漏堵漏:设备抢修组人员立即用堵漏工具做应急处理,根据堵漏效果情况实施抢修。

5.吸收与监测措施:连续不断地用防爆排风机,消防碱水泵冲淡氯气,防止在地面积聚,降低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并用氯气报警器进行检测,不允许上述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其爆炸下限。

6.现场医疗救护、现场急救应注意的事项:

a、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

b、做好自身及伤者的个体防护。

c、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d、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

e、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送至医院救治。

f、报120要求急救。

7.危险解除的确认:经过上述处理,泄漏隐患消除以后,用氯气检测报警仪监测周围的上述气体浓度,当其浓度出于爆炸下限以下时,经确认危险警报可以解除,恢复正常生产。

第6篇 氯气钢瓶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一.氯气瓶使用前的检查

使用氯气的操作人员在领取或接收氯气瓶时,必须逐只进行检查,发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接收并立即退回。

1 气瓶上没有粘贴本次充装合格证以及警示标签的。

2 气瓶颜色标记与氯气瓶的(瓶色为深绿,字样液氯为白色)规定颜色标记不符,或颜色标记模糊不清,或表面瓶色覆盖在另一种颜色之上的。

3 气瓶原始标志、检验标志和检验色标不全、不符合规定或超过检验有效期限的。

4 瓶阀漏气、阀件受损、瓶阀侧接嘴的螺纹旋向为左旋(反扣)、螺纹受损或瓶阀粘有油脂的。

5 气瓶未装瓶帽、防震圈,或瓶帽、防震圈尺寸不符合规定或受损的。

6 瓶体上有不能保证安全使用的严重划伤、磕伤、凹坑、凹陷、鼓包、裂纹、腐蚀或热损伤等缺陷的。

7 瓶内气体重量、纯度、水分等不符合技术要求的

二.氯气的使用

1 把检查合格的氯气瓶,吊放在碱液反应池旁边的台秤或电子秤上的带有弧形槽枕上,并使两只瓶阀处于上下位置,其中心线连成一线垂直于地面,严禁水平放置。

2 确认输气系统管路、阀门、流量计、压力表以及瓶阀都处于完好状态,便可连接氯气瓶。取用液氯时,应连接下侧瓶阀;取用气氯时,应连接上侧瓶阀。使用液氯气瓶,可用棉花蘸氨水接近气瓶出气嘴,如发生白雾,则证明漏气。

3 更换氯气瓶时,关闭瓶阀和控制阀。输气系统因排除故障而需要中断输气时,首先关闭瓶阀切断气源,而后根据故障确定关闭缓冲罐进口或出口截止阀。

4 瓶阀或气瓶前半部,瓶底堵帽或后半部发生微量泄漏,一时无法堵漏,则必须立即把气瓶吊起,使漏气端投入反应池。如泄漏发生在瓶体中部或大量泄漏时,则必须迅速把气瓶吊起整体水平放进反应池。

5 严禁对气瓶敲击、碰撞;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或对瓶体进行挖补或焊接修理;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

6 瓶内氯气不得用尽,必须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

第7篇 氯气干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 . 严格遵守岗位操作法和安全操作技术规程,积极参加安全活动。

2 . 上班时间必须穿戴齐全劳保用品,防止硫酸灼伤。当硫酸触及皮肤及眼睛时,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min,重者立即送往医院。

3 . 发现有人氯气中毒时,应立即将患者送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地方,松开患者衣服纽扣和帽子,喝甘草合剂,严重者送往医院救治。

4 . 严禁私自改变工艺条件和规章制度。

5 . 所有电动机必须有良好的接地,严禁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动机。

6 . 转动设备无安全罩不准转动。

7 . 经常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完善,熟练掌握消防器材和防护用品的使用。

8 . 检查运转设备时,必须停止运转。

9 . 电器设备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然后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10. 空气中含氯不得超过1mg/m3。

11. 发生事故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清原因,严肃处理,总结经验教 训,落实好安全措施。

第8篇 氯气使用安全规程

1、当班人员应每2小时检查一次氯气使用情况是否正常,每周三上午厂内组织一次氯气管路的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2、操作人员应穿戴好相应的劳保用品并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应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和岗位安全规程。

3、氯气间内禁止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并远离火源、热源,氯气间的温度不得超过30℃,相对湿度不得超过80%。

4、氯气间禁止无关人员入内并注意平时保持好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条件。

5、氯气罐应横向卧放,防止滚动,氯气的存放期不得超过3个月。

6、工作现场禁止吸烟、饮食和饮水,当班工作完毕要沐浴更衣。

7、进入塔罐容器和限制性空间作业前,必须对工作环境有正确的分析,并有人监护。

8、若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必须穿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安全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情况下将容器从火场转移到空旷处。

9、若发生氯气泄漏事件,现场人员迅速撤离污染区至上风口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450米,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应急处理。当发生泄漏报警时,在确认是小泄漏时,氯气间当班人员戴好过滤型防毒面罩,用氨水检测氯气泄漏点,确定之后立即用浸透苏打水(或石灰水)的毛巾缠裹泄漏点,并告知维修钳工立即处理,若发生较大氯气泄漏,则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抢救人员必须戴空气呼吸机,橡胶手套,及橡胶防毒衣,进入现场抢修,抢修中应利用通风喷水雾稀释、溶解等方式降低氯气浓度并尽快处理好泄漏点。

10、过滤性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橡胶手套、橡胶防毒衣等安全保护用品及工具要进行正确使用、保管、维护。

第9篇 氯气泵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 . 严格遵守岗位操作法和安全操作技术规程,积极参加安全活动。

2 . 上班时间必须穿戴齐全劳保用品,防止硫酸灼伤。当硫酸触及皮肤及眼睛时,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min,重者立即送往医院。

3 . 严禁私自改变工艺条件和规章制度。

4 . 所有电动机必须有良好的接地,严禁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动机。

5 . 转动设备无安全罩不准转动。

6 . 经常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完善,熟练掌握消防器材和防护用品的使用。

7 . 有故障是设备不允许开动,备用设备必须保证好用、可靠。

8 . 检查运转设备时,必须停止运转。

9 . 电器设备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然后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10. 发生事故要查清原因,严肃处理,总结经验教训。

11. 换泵酸时不得离开现场。

10. 车间空气中含氯不得超过1mg/m3。

13. 发现有人氯气中毒时,应立即将患者送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地方,松开患者衣服纽扣和帽子,喝甘草合剂,严重者送往医院救治。

第10篇 氯气压缩包装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 . 上班穿好劳动用品,防止硫酸烧伤,当硫酸触及皮肤,立即用大量流动水冲洗至少15min,重者送往医院及时治疗。

2 . 所有电动机必须有良好的接地,严禁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动机。

3 . 转动设备无安全罩禁止开动。

4 . 所有故障设备不允许开动,备用设备必须保证完好、可靠。

5 . 检修运转设备时,必须停止运转。

6 . 电器设备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后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7 . 换酸时,不得离开现场。

8 . 发现氯气中毒者,立即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开患者衣服领子和扣子,喝甘草合剂,重者立即送往医院。

第11篇 氯气使用安全规程范本

1、当班人员应每2小时检查一次氯气使用情况是否正常,每周三上午厂内组织一次氯气管路的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2、操作人员应穿戴好相应的劳保用品并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应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和岗位安全规程。

3、氯气间内禁止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并远离火源、热源,氯气间的温度不得超过30℃,相对湿度不得超过80%。

4、氯气间禁止无关人员入内并注意平时保持好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条件。

5、氯气罐应横向卧放,防止滚动,氯气的存放期不得超过3个月。

6、工作现场禁止吸烟、饮食和饮水,当班工作完毕要沐浴更衣。

7、进入塔罐容器和限制性空间作业前,必须对工作环境有正确的分析,并有人监护。

8、若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必须穿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安全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情况下将容器从火场转移到空旷处。

9、若发生氯气泄漏事件,现场人员迅速撤离污染区至上风口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450米,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应急处理。当发生泄漏报警时,在确认是小泄漏时,氯气间当班人员戴好过滤型防毒面罩,用氨水检测氯气泄漏点,确定之后立即用浸透苏打水(或石灰水)的毛巾缠裹泄漏点,并告知维修钳工立即处理,若发生较大氯气泄漏,则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抢救人员必须戴空气呼吸机,橡胶手套,及橡胶防毒衣,进入现场抢修,抢修中应利用通风喷水雾稀释、溶解等方式降低氯气浓度并尽快处理好泄漏点。

10、过滤性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橡胶手套、橡胶防毒衣等安全保护用品及工具要进行正确使用、保管、维护。

氯气安全规程汇编(11篇范文)

内容一、氯气的基本性质与危害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在常温常压下,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尤其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严重损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氯气信息

  • 氯气安全规程9篇
  • 氯气安全规程9篇97人关注

    内容一、氯气的基本性质与危害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在常温常压下,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尤其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 ...[更多]

  • 氯气安全规程汇编(11篇范文)
  • 氯气安全规程汇编(11篇范文)75人关注

    内容一、氯气的基本性质与危害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在常温常压下,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尤其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 ...[更多]

  • 氯气使用安全规程范本
  • 氯气使用安全规程范本41人关注

    内容一、安全操作1.使用前准备-检查氯气瓶的外观,确认无损坏、腐蚀或泄漏迹象。-确认氯气瓶的标签清晰,标明气体种类和纯度。-安装合适的减压阀,并检查其密封性。2. ...[更多]

  • 氯气使用安全规程
  • 氯气使用安全规程37人关注

    内容氯气使用安全规程1.概述氯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化工生产等领域。然而,其高毒性与强腐蚀性决定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程,确保人员安全 ...[更多]

安全规程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