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篇氨制冷装置辅助设备的安全操作 第2篇冷库相关氨制冷安全操作 第3篇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操作与防护措施 第4篇氨制冷系统安全操作防护措施 第5篇氨制冷作业 安全操作要点 第6篇氨制冷作业安全操作要点 第7篇氨制冷装置辅助设备安全操作措施
第1篇 氨制冷装置辅助设备安全操作措施
1、热氨融霜时,进入蒸发器前的压力不得超过0.8mpa,禁止用关小或关闭冷凝器进气阀的方法加快融霜速度,融霜完毕后,应缓慢开启蒸发器的回气阀。
2、冷风机单独用水冲霜时,严禁将该冷风机在分配站上的回气阀、排液阀全部关闭后闭路淋浇。
3、卧式冷凝器、组合式冷凝器、再冷却器、水泵以及其他用水冷却的设备,在气温达到冰点温度时,应将停用设备的剩水放出,以防冻裂。
4、严禁从制冷装置的设备上直接放油。
5、贮氨器内液面不得低于其径向高度的30%,不得高于80%。排液器最高液面不得超过80%。
6、从制冷系统排放空气和不凝性气体时,须经专门设置的空气分离器放入水中。四重管式空气分离器的供液量以其减压管上结霜呈1米左右为操作适宜。
7、制冷系统中有可能满液的液体管道和容器,严禁同时将两端阀门关闭,以免阀门或管道炸裂。
8、制冷装置所用的各种压力容器、设备和辅助设备不应采用非专业厂产品或自行制造。特殊情况下必须采用或自制时,须经上级技术监督部门审核批准,经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9、制冷系统的压力容器是有爆炸危险的承压设备,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程、规定进行定期外部检查和全面检验。除每次大修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外,使用达十五年时,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严格检查缺陷和气压试验。对不符安全使用的压力容器,应予更新。
10、制冷装置中不经常使用的充氨阀、排污阀和备用阀,平时均应关闭并将手轮拆下。常用阀门启闭时要防止阀体卡住阀芯。
第2篇 氨制冷系统安全操作防护措施
氨(nh3)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中温制冷剂,在特殊凿井行业冻结工程中被大量使用。氨蒸汽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0.77kg/m2,对空气比重为0.5971,沸点—33.4℃,溶点—77.7℃。氨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15~28%,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为13.5~79%。氨极易溶于水,呈碱性,1%水溶液的ph值为11.7左右。氨属有毒类介质,毒性2级,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的刺激和腐蚀作用,直接接触高浓度氨时,接触部位可引起碱性化学灼伤,氨还可以引起呼吸道深部及肺部的损伤。车间空气中氨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0 mg/m3,当氨蒸汽在空气中容积浓度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时即可中毒。氨的上述性质决定了必须加强并落实对氨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安全。
一、安全意识与安全责任制
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的意识,建立处、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体系,落实安全生产会制度、班前班后安全会等制度。
二、安全装置与安全防护措施
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转除了依靠过硬的安装质量外,必备的安全装置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制冷系统中须安装足够的氨压力表、安全阀、液面计、温度计等,有效且足够的安全装置能够准确监视系统运行工况(如压力、温度等),以便及时察觉制冷系统有无异常,并能在出现系统超压等异常情况时及时动作,避免发生事故。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表计必须进行定期校验,确保其在有效期内。
其他的安全防护措施还有:
1、制冷设备上需安装压力继电器、压差继电器。
2、监视冻结站内氨气浓度的氨气浓度检测仪,可在空气中氨气浓度超过规定含量时及时报警。
3、针对氨气浓度比重比空气小的特点,泄漏的氨气易积聚于冻结站顶部,在冻结站屋顶处开设通风口。
4、冻结站内应设有局扇,其排风能力要求每小时将室内空气更换不少于8次。而且在室内室外都应装设按扭开关,配备事故电源,在紧急情况下能确保局扇工作。
5、车间的门应向外开,并最少留有两个进出口,以保证安全。
6、冻结站应配备带靴的防毒衣、橡皮手套、胶靴、管夹、氧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具,妥善放置在机房进口的专用箱内,要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使用。专用箱在紧急情况下应能强行打开。
7、冻结站须配备足够数量的二氧化碳或干粉或“1211”等灭火器材,已备扑灭油火、制冷剂火和电火。
三、安全操作
要制定科学而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所有冻安工均须持证上岗,确保安全操作。
1、新安装的制冷系统,必须经过耐压试验、检漏、排污、抽真空,当确认系统无泄漏时,方可充灌制冷剂。
2、像容器内充灌制冷剂时,阀门开启操作应缓慢进行,以免引起容器的脆性破坏。
3、制冷系统中,存有液态制冷剂的管道设备,严禁同时将两端阀门关闭。
4、为避免氨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发生爆炸,在冻结站和辅助设备间不能有明火,冬季严禁用明火取暖。
5、检修设备和管道时,在制冷剂未抽空或未置换完全与大气接通的情况下,严禁拆卸设备进行焊接作业。
四、事故救援与紧急救护
各项目部须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处审批后执行,必要时要进行演练。
项目部应配备专兼职医生,也2可与附近医院建立联系,保证在人员发生氨中毒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冻氨工亦应掌握基本的急救措施。
项目部应备有硼酸水、凡士林以及其他必备的药品,以备急用。
第3篇 氨制冷装置辅助设备的安全操作
1、热氨融霜时,进入蒸发器前的压力不得超过0.8mpa,禁止用关小或关闭冷凝器进气阀的方法加快融霜速度,融霜完毕后,应缓慢开启蒸发器的回气阀。
2、冷风机单独用水冲霜时,严禁将该冷风机在分配站上的回气阀、排液阀全部关闭后闭路淋浇。
3、卧式冷凝器、组合式冷凝器、再冷却器、水泵以及其他用水冷却的设备,在气温达到冰点温度时,应将停用设备的剩水放出,以防冻裂。
4、严禁从制冷装置的设备上直接放油。
5、贮氨器内液面不得低于其径向高度的30%,不得高于80%。排液器最高液面不得超过80%。
6、从制冷系统排放空气和不凝性气体时,须经专门设置的空气分离器放入水中。四重管式空气分离器的供液量以其减压管上结霜呈1米左右为操作适宜。
7、制冷系统中有可能满液的液体管道和容器,严禁同时将两端阀门关闭,以免阀门或管道炸裂。
8、制冷装置所用的各种压力容器、设备和辅助设备不应采用非专业厂产品或自行制造。特殊情况下必须采用或自制时,须经上级技术监督部门审核批准,经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9、制冷系统的压力容器是有爆炸危险的承压设备,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程、规定进行定期外部检查和全面检验。除每次大修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外,使用达十五年时,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严格检查缺陷和气压试验。对不符安全使用的压力容器,应予更新。
10、制冷装置中不经常使用的充氨阀、排污阀和备用阀,平时均应关闭并将手轮拆下。常用阀门启闭时要防止阀体卡住阀芯。
第4篇 冷库相关氨制冷安全操作
一、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查看记录,了解压缩机运行情况
(2)检查压缩机各运转部分是否有障碍物
(3)检查润滑油是否达到要求
(4)检查控制台上压力表阀是否开启
(5)检查压缩机地脚螺丝是否松动,安全装置是否合乎要求
(6)检查系统中各有关阀门是否按工作要求开启或关闭
二、开机
(1)向压缩机和蒸发冷凝器供水
(2)将压缩机先盘车几圈
(3)打开排气阀门,检查高低压的气密性
(4)检查能量调节手柄是否在“0”位
(5)启动压缩机,按照启动程序直至压缩机运转正常
(6)调节系统各有关阀门,启动氨泵直至系统正常运行
(7)作好记录
三、运行中检查
系统进入正常运行后,每隔2个小时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做好记录。系统运行中,操作人员做到:勤看、勤摸、勤听,认真观察系统中的每一个运行设备,做好安全生产。
四、停机
(1)停止氨泵,调节系统中的各阀门
(2)按照压缩机停止程序停止压缩机,并做好记录,非正常停止必须注明停车原因,并在压缩机上挂警告标志。
(3)压缩机停止5分钟后关闭冷却水。
第5篇 氨制冷作业安全操作要点
制冷系统中的安全装置对生产运行中所出现的异常危险情况,防止发生爆炸或重大事故起到了良好的保证作用。但由于错误的操作方式或违反安全技术规程而造成的重大事故还时有发生。因此,为了保证制冷系统安全、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制定科学而合理、实用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认真执行。
2、定时和不定时地进行运行中的巡视检查(尤其是在系统启动运行的初期阶段),如发现运行中出现异常或根据运行中有关参数的变化趋势判断有可能发生异常时,要及时进行运行调整。如果自动调节不能奏效时,可采用手动方式进行。如运行中制冷系统的高压部分出现异常高压,发生湿冲程,液爆、液击等误操作都将会发生设备重大事故。
一、阀门的安全操作
阀门的启闭操作是制冷操作中的主要工作。阀门的作用是控制和引导制冷剂的流量和流向,切断的导通设备与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外界的联系。阀门的操作不当肯定会引起不安全因素而出现故障。所以,阀门的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免造成事故。操作阀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阀门的操作一定要做到认准对象,决不能要开甲阀门时而误将不应打开的乙阀门打开而造成人为事故。
2、开启制冷压缩机的吸气阀门、冷凝器或储液器的出(供)液阀时一定要缓慢进行,甚至要开、停交叉进行,以避免由于开启速度过快而造成制冷压缩机的湿冲程,同时在开启过程中注意倾听制冷剂的流动声音是否正常,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3、各种阀门在开启过程中,尤其在接近最大开度时,一定要缓缓扳动手轮,不得用力过大,以免造成阀芯被阀体卡住、阀板脱落等现象。而且在阀门处于最大开度时(以手轮扳不动为限)应将手轮回转1~2圈。因为对于一般阀门而言,其开度在70% ~100%之间时流量变化不大。这样就可以避免操作者在不了解阀门是开或关的状态时进行开启操作而由于用力过大使阀杆变形或断裂。
4、有液态制冷剂的管道和设备,严禁同时将两端的阀门关闭。尤其在工作状态下,供液管、排液管、液态制冷剂调节站等管道一般是充满液体的,在停机前都应进行适当抽空。否则,当在满液情况下,关闭设备或管道的进、出口截止阀时,因吸收外界热量,液体产生体积膨胀而使设备或管道引起爆炸事故,通常称为“液爆”。一般情况下,液爆大都在阀门处崩裂。防止液爆的正确操作是:在关闭液管阀门时,应将管内的液体抽空后再关闭。在特殊情况下,液管不能抽空时,应将液管一端阀门关闭,另一端与设备连接阀处于开启状态,如在压缩机全部停止运转时,首先应关闭储液器的供液阀,待系统及液管抽空后再关闭去调节站的总供液阀。
在制冷系统中,可能发生液爆的部位应特别加以注意,这些部位有:冷凝器与高压储液器之间的液体管道;高压储液器至膨胀阀之间的管道;两端有截止阀的液体管道;高压设备的液位计,在氨容器之间的液体平衡管;液体分配站,气液分离器出口阀至蒸发器(或排管)间的管道,低压循环储液器出口阀至氨泵吸入端的管道;氨泵供液管道;容器至紧急泄氨器之间的液体管道;所有可能造成液封的管道。
5、长期不进行启闭的阀门,应定期进行启闭灵活性的检查工作。压缩机至冷凝器总管上的各阀门应处于开启状态。只有全部停车检查时或因事故需要截断管路时(压缩机全部停车后)才可以关闭有关阀门。待事故排除完毕,应全部开启,挂上禁止关闭的牌子,并做好记录,以免开车时出现差错而引起事故。各种备用阀、充液阀、排污阀等,平时应关闭并拆除手轮或加铅封。对连通大气的管接头应加闷盖,防止误开阀门造成事故。
6、所有控制阀手轮上,可以挂启闭牌,调节站上的阀门应注明控制某冷间或某设备的标志,最好在所有靠近阀门的管道上标上制冷剂的流向箭头。
二、设备的安全操作
1、玻璃管液面指示器角阀平时应呈全开启状态。应在一个月左右开关一次,试验其灵活性。开阀时应先开气相体阀,后开液相体阀。关闭时,应先关液相体阀,后关气体相阀。
这样操作,可使玻璃管先承受气相所提供的压力,万一玻璃管不能耐压发生意外,事故可小些。对玻璃指示器阀要求在开启状态时必须呈全开状态,不能只开几圈。因为只有当指示器阀呈全开状态,当玻璃管发生意外爆裂时,阀内钢珠可在容器内压力和外界大气压的压力差值作用下,密闭地被压紧在指示器阀的内阀座上;若不是呈全开状态,阀芯顶住钢珠,钢珠就不能压紧在阀的内阀座上,不能起安全保护作用。
2、安全阀和压力表应定期送检,浮球阀、电磁阀和远距离液位指示器等零件,要进行定期检查、清洗和校正。
3、为了便于安全阀的调试、检测和更换、安全阀前可装设截止阀,但在正常情况下截止阀应处于常开状态。
4、放空器、集油器上减压阀门应处于常开状态,以防止容器内的压力升高,保证安全。
5、冬季设备停止运行时,要及时将冷凝器、压缩机缸盖冷却器、油冷却器及水管中的剩水放尽,以防冻坏设备。
6、低压设备如果长期停用,应定期进行设备抽气减压,或抽出氨液,以防止在停用期间因温度升高造成压力超高的危险。
7、配组式双级压缩机停机时,必须先停低压级压缩机,待中间压力降至0.1mpa后再停高压级压缩机。
8、中间冷却器在停用期间,压力不得超过0.5mpa,如超过0.5mpa,要进行及时排液降压处理,并查明原因加以消除。
三、设备与管道检修的安全操作
在设备与管道检修前应准备好水管、通风机、防毒面具、橡皮手套、防护服装及临时急救物品等,以便在拆检中由于阀门泄露或其他意外情况发生时可及时抢救。
为防止制冷系统检修时因设备内残存的制冷剂造成操作者的中毒和窒息,尤其是避免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后通明火而发生爆炸,以及氟里昂制冷剂在遇到明火而分解出剧毒物质,在制冷剂未抽完或未置换完全而未与大气接通时,严禁拆卸机器设备或对设备附件进行焊接作业。
在抢修制冷设备时,为了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和其他意外事故,尤其对于集中控制的系统,必须在电源开关、控制操作柜等处挂上工作牌,检修完后由检修者亲自取下,其他人无权乱动。
在制冷机房、泵房进行设备和阀门检修时,必须使用36v以下电压的照明电源,潮湿地区应采用12v以下的照明电源。
在检修制冷系统的管道时,如果需要更换或增添新管路时,必须采用符合规定的无缝钢管,坚决禁止使用水煤气钢管(有缝钢管)。
四、充灌制冷剂的安全操作
充灌制冷剂的准备工作及整个充灌过程必须遵守安全技术规程进行。充灌之前准备好各种工具和防护用品,操作人员开关制冷剂钢瓶时,应站在阀门接管的侧面缓慢开启,以防伤人。钢瓶角阀冻住时,应将钢瓶移到暖和的地方解冻或用温水淋浇角阀解冻,绝不允许用明火烘烤。
钢瓶应远离高温热源,不能放在太阳下曝晒。充灌现场严禁吸烟或明火作业。
第6篇 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操作与防护措施
氨(nh3)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中温制冷剂,在特殊凿井行业冻结工程中被大量使用。氨蒸汽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0.77kg/m2,对空气比重为0.5971,沸点—33.4℃,溶点—77.7℃。氨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15~28%,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为13.5~79%。氨极易溶于水,呈碱性,1%水溶液的ph值为11.7左右。氨属有毒类介质,毒性2级,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的刺激和腐蚀作用,直接接触高浓度氨时,接触部位可引起碱性化学灼伤,氨还可以引起呼吸道深部及肺部的损伤。车间空气中氨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0 mg/m3,当氨蒸汽在空气中容积浓度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时即可中毒。氨的上述性质决定了必须加强并落实对氨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安全。
一、安全意识与安全责任制
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的意识,建立处、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体系,落实安全生产会制度、班前班后安全会等制度。
二、安全装置与安全防护措施
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转除了依靠过硬的安装质量外,必备的安全装置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制冷系统中须安装足够的氨压力表、安全阀、液面计、温度计等,有效且足够的安全装置能够准确监视系统运行工况(如压力、温度等),以便及时察觉制冷系统有无异常,并能在出现系统超压等异常情况时及时动作,避免发生事故。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表计必须进行定期校验,确保其在有效期内。
其他的安全防护措施还有:
1、制冷设备上需安装压力继电器、压差继电器。
2、监视冻结站内氨气浓度的氨气浓度检测仪,可在空气中氨气浓度超过规定含量时及时报警。
3、针对氨气浓度比重比空气小的特点,泄漏的氨气易积聚于冻结站顶部,在冻结站屋顶处开设通风口。
4、冻结站内应设有局扇,其排风能力要求每小时将室内空气更换不少于8次。而且在室内室外都应装设按扭开关,配备事故电源,在紧急情况下能确保局扇工作。
5、车间的门应向外开,并最少留有两个进出口,以保证安全。
6、冻结站应配备带靴的防毒衣、橡皮手套、胶靴、管夹、氧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具,妥善放置在机房进口的专用箱内,要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使用。专用箱在紧急情况下应能强行打开。
7、冻结站须配备足够数量的二氧化碳或干粉或“1211”等灭火器材,已备扑灭油火、制冷剂火和电火。
三、安全操作
要制定科学而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所有冻安工均须持证上岗,确保安全操作。
1、新安装的制冷系统,必须经过耐压试验、检漏、排污、抽真空,当确认系统无泄漏时,方可充灌制冷剂。
2、像容器内充灌制冷剂时,阀门开启操作应缓慢进行,以免引起容器的脆性破坏。
3、制冷系统中,存有液态制冷剂的管道设备,严禁同时将两端阀门关闭。
4、为避免氨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发生爆炸,在冻结站和辅助设备间不能有明火,冬季严禁用明火取暖。
5、检修设备和管道时,在制冷剂未抽空或未置换完全与大气接通的情况下,严禁拆卸设备进行焊接作业。
四、事故救援与紧急救护
各项目部须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处审批后执行,必要时要进行演练。
项目部应配备专兼职医生,也2可与附近医院建立联系,保证在人员发生氨中毒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冻氨工亦应掌握基本的急救措施。
项目部应备有硼酸水、凡士林以及其他必备的药品,以备急用。
第7篇 氨制冷作业 安全操作要点
制冷系统中的安全装置对生产运行中所出现的异常危险情况,防止发生爆炸或重大事故起到了良好的保证作用。但由于错误的操作方式或违反安全技术规程而造成的重大事故还时有发生。因此,为了保证制冷系统安全、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制定科学而合理、实用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认真执行。
2、定时和不定时地进行运行中的巡视检查(尤其是在系统启动运行的初期阶段),如发现运行中出现异常或根据运行中有关参数的变化趋势判断有可能发生异常时,要及时进行运行调整。如果自动调节不能奏效时,可采用手动方式进行。如运行中制冷系统的高压部分出现异常高压,发生湿冲程,液爆、液击等误操作都将会发生设备重大事故。
一、阀门的安全操作
阀门的启闭操作是制冷操作中的主要工作。阀门的作用是控制和引导制冷剂的流量和流向,切断的导通设备与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外界的联系。阀门的操作不当肯定会引起不安全因素而出现故障。所以,阀门的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免造成事故。操作阀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阀门的操作一定要做到认准对象,决不能要开甲阀门时而误将不应打开的乙阀门打开而造成人为事故。
2、开启制冷压缩机的吸气阀门、冷凝器或储液器的出(供)液阀时一定要缓慢进行,甚至要开、停交叉进行,以避免由于开启速度过快而造成制冷压缩机的湿冲程,同时在开启过程中注意倾听制冷剂的流动声音是否正常,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3、各种阀门在开启过程中,尤其在接近最大开度时,一定要缓缓扳动手轮,不得用力过大,以免造成阀芯被阀体卡住、阀板脱落等现象。而且在阀门处于最大开度时(以手轮扳不动为限)应将手轮回转1~2圈。因为对于一般阀门而言,其开度在70% ~100%之间时流量变化不大。这样就可以避免操作者在不了解阀门是开或关的状态时进行开启操作而由于用力过大使阀杆变形或断裂。
4、有液态制冷剂的管道和设备,严禁同时将两端的阀门关闭。尤其在工作状态下,供液管、排液管、液态制冷剂调节站等管道一般是充满液体的,在停机前都应进行适当抽空。否则,当在满液情况下,关闭设备或管道的进、出口截止阀时,因吸收外界热量,液体产生体积膨胀而使设备或管道引起爆炸事故,通常称为“液爆”。一般情况下,液爆大都在阀门处崩裂。防止液爆的正确操作是:在关闭液管阀门时,应将管内的液体抽空后再关闭。在特殊情况下,液管不能抽空时,应将液管一端阀门关闭,另一端与设备连接阀处于开启状态,如在压缩机全部停止运转时,首先应关闭储液器的供液阀,待系统及液管抽空后再关闭去调节站的总供液阀。
在制冷系统中,可能发生液爆的部位应特别加以注意,这些部位有:冷凝器与高压储液器之间的液体管道;高压储液器至膨胀阀之间的管道;两端有截止阀的液体管道;高压设备的液位计,在氨容器之间的液体平衡管;液体分配站,气液分离器出口阀至蒸发器(或排管)间的管道,低压循环储液器出口阀至氨泵吸入端的管道;氨泵供液管道;容器至紧急泄氨器之间的液体管道;所有可能造成液封的管道。
5、长期不进行启闭的阀门,应定期进行启闭灵活性的检查工作。压缩机至冷凝器总管上的各阀门应处于开启状态。只有全部停车检查时或因事故需要截断管路时(压缩机全部停车后)才可以关闭有关阀门。待事故排除完毕,应全部开启,挂上禁止关闭的牌子,并做好记录,以免开车时出现差错而引起事故。各种备用阀、充液阀、排污阀等,平时应关闭并拆除手轮或加铅封。对连通大气的管接头应加闷盖,防止误开阀门造成事故。
6、所有控制阀手轮上,可以挂启闭牌,调节站上的阀门应注明控制某冷间或某设备的标志,最好在所有靠近阀门的管道上标上制冷剂的流向箭头。
二、设备的安全操作
1、玻璃管液面指示器角阀平时应呈全开启状态。应在一个月左右开关一次,试验其灵活性。开阀时应先开气相体阀,后开液相体阀。关闭时,应先关液相体阀,后关气体相阀。
这样操作,可使玻璃管先承受气相所提供的压力,万一玻璃管不能耐压发生意外,事故可小些。对玻璃指示器阀要求在开启状态时必须呈全开状态,不能只开几圈。因为只有当指示器阀呈全开状态,当玻璃管发生意外爆裂时,阀内钢珠可在容器内压力和外界大气压的压力差值作用下,密闭地被压紧在指示器阀的内阀座上;若不是呈全开状态,阀芯顶住钢珠,钢珠就不能压紧在阀的内阀座上,不能起安全保护作用。
2、安全阀和压力表应定期送检,浮球阀、电磁阀和远距离液位指示器等零件,要进行定期检查、清洗和校正。
3、为了便于安全阀的调试、检测和更换、安全阀前可装设截止阀,但在正常情况下截止阀应处于常开状态。
4、放空器、集油器上减压阀门应处于常开状态,以防止容器内的压力升高,保证安全。
5、冬季设备停止运行时,要及时将冷凝器、压缩机缸盖冷却器、油冷却器及水管中的剩水放尽,以防冻坏设备。
6、低压设备如果长期停用,应定期进行设备抽气减压,或抽出氨液,以防止在停用期间因温度升高造成压力超高的危险。
7、配组式双级压缩机停机时,必须先停低压级压缩机,待中间压力降至0.1mpa后再停高压级压缩机。
8、中间冷却器在停用期间,压力不得超过0.5mpa,如超过0.5mpa,要进行及时排液降压处理,并查明原因加以消除。
三、设备与管道检修的安全操作
在设备与管道检修前应准备好水管、通风机、防毒面具、橡皮手套、防护服装及临时急救物品等,以便在拆检中由于阀门泄露或其他意外情况发生时可及时抢救。
为防止制冷系统检修时因设备内残存的制冷剂造成操作者的中毒和窒息,尤其是避免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后通明火而发生爆炸,以及氟里昂制冷剂在遇到明火而分解出剧毒物质,在制冷剂未抽完或未置换完全而未与大气接通时,严禁拆卸机器设备或对设备附件进行焊接作业。
在抢修制冷设备时,为了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和其他意外事故,尤其对于集中控制的系统,必须在电源开关、控制操作柜等处挂上工作牌,检修完后由检修者亲自取下,其他人无权乱动。
在制冷机房、泵房进行设备和阀门检修时,必须使用36v以下电压的照明电源,潮湿地区应采用12v以下的照明电源。
在检修制冷系统的管道时,如果需要更换或增添新管路时,必须采用符合规定的无缝钢管,坚决禁止使用水煤气钢管(有缝钢管)。
四、充灌制冷剂的安全操作
充灌制冷剂的准备工作及整个充灌过程必须遵守安全技术规程进行。充灌之前准备好各种工具和防护用品,操作人员开关制冷剂钢瓶时,应站在阀门接管的侧面缓慢开启,以防伤人。钢瓶角阀冻住时,应将钢瓶移到暖和的地方解冻或用温水淋浇角阀解冻,绝不允许用明火烘烤。
钢瓶应远离高温热源,不能放在太阳下曝晒。充灌现场严禁吸烟或明火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