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1篇 四年级科学《力在哪里》评课稿
四年级科学《力在哪里》评课稿
安老师执教的《力在哪里》是一堂比较成功的科学课。课堂气氛活跃,贯穿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改理念,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并提供了丰富的有结构性材料,引领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感悟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与意义。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力”比较抽象,只有在学生充分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认识到力的无处不在。安老师把感受力的存在以及力对物体的影响作为了本课重点。安老师精心设计教学,从分析现象认识力,在动手实践中寻找力。从教学效果来看,这种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变抽象为具体,学生的参与度高,实践性强,几乎所有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聪明与智慧。
在整个教学中,我感觉这节课比较有特色的是:
1.整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2.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力的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具有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和游戏,使学生对已有经验和信息进行检索和筛选。对具有典型特征的现象进行研究,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3.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特别是准备有结构的材料(棋子)弹棋子的'游戏目的并不是玩,而是引导学生在兴趣盎然地活动中发现力对物体的影响,(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发现(力有大小、方向)。
安老师这一设计并没有让学生盲目游戏,而是在游戏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游戏中生生交互式学习,小组展示时组与组交互式学习。通过补充进行交互,通过质疑进行交互,通过点评进行交互,充分发挥了小组的积极作用。使学生从我学会,变成我会学,提高了小组学习的有效性。
4.教学中对实验要求强调得也比较到位,让学生有目的的操作,实验中合理分工,学生做实验时井然有序。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总之,此次教学活动,安老师充分利用“三步导学的”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构筑了真正的学生课堂,切实提升了我们的教学水平。
第2篇 四年级科学《身体的结构》评课稿
四年级科学《身体的结构》评课稿
今天有幸听了林老师指教的《身体的结构》一课,经自己反复回味体会,经过几位老师的共同探讨,现将感悟总结如下:
课堂优势:
一、教学目标贴切
林老师在定位教学目标时,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注重学生活动现象描述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的养成。
二、教师素养高
林老师应对学生课堂上意外的回答,能处若泰然,对学生提出的大脑参与跳跃活动中的回答,能借机渗透一点大脑的作用,为后面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做铺垫。
三、课前功夫做得的好
林老师课前让学生跳,选有特点的学生当代表,既节约了时间,同时让孩子对本节课上课内容产生兴趣。
在这堂课上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商榷:
一、观察方法,观察的.方法让学生提出是否会更好,或者教师拿一个黑袋子,让孩子更自然的得出几种观察方法,在学生讲方法的同时将这些方法写在黑板上。
二、小组合作有所欠缺。在讨论人体内部结构时,有些孩子自顾自写,科学课堂中合作探究的这一特点表达不明显。
三、评价体制。闻,这种观察方法,可能在现场较难感受到,有将这观察的内容表达出来的学生,应该对他予以表扬,表扬他生活中的细致感受。最后的作业很多孩子“闻”这方法,都没完成,是不是该着重讲这点更好呢?最后小组的激励出现了点小插曲,可见评价方法有待改进。
四、在完成作业本上活动2时,学生没有具体的参与这个活动,表达出来的都是他们平时的生活印象,如果让孩子通过感受,再完成这个表格,效果会更好。
总体来说,林老师这节课一节下来,学生很投入,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很好达到了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