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书信稿件 > 稿件范文 > 评课稿

同分母分数评课稿(2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8

同分母分数评课稿

第1篇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评课稿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评课稿

这节课重点把握了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教学,以此来类推同分母减法的计算方法。重点教学加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推理出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样的过程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具体表现在: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内动力。导入时创设了小候吃西瓜的情景,从学生喜欢的吃西瓜说起,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强烈欲望。

(二)提数学问题,注重与生活联系

让生根据已有经验,从小猴和机灵狗吃西瓜的情景中获得

数学信息并思考:你能根据图意提出哪些分数方面的问题?在本教学环节中没有束缚学生的手脚,而是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索性学习,大胆提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解决

①、小猴和机灵狗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②、小猴比机灵狗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③、还剩几分之几?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生生互动、开放式的教学空间,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求知欲。

(三)实践探究,解决问题

自主探究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梅老师通过创设小猴和机灵狗吃西瓜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了学习的主人。在实践探究,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探索同分母分数加法。

分四个层次:1、根据问题列式,猜想结果;2、同桌合作利用图形动手操作验证猜想;3、讨论交流理解算理;4、练习计算加法算式,在观察讨论中抽象出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法。

这一步是学生初步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探索抽象的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步:探索同分母分数减法。

由于有了上一步解决问题的经验,这里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索,在集体交流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在观察与讨论中对计算方法进行概括总结,完成由直观操作到抽象概括的过渡。

这两步教学中分别讨论加减法计算方法有些费时费力,如教学时将综合起来概括,这样会更加科学有效。

第三步:探索1减几分之几。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为了突破难点,梅老师设计了如下的环节:

1、独立思考。 1—5/8这个算式,让学生说一说1代表什么?再利用图形来探索如何计算。接着出示两个带有图形的算式,1—2/5= 1—5/6=让学生计算,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将整体1化成分母是几的分数,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2、讨论概括出1—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由于时间关系,这部分内容没完成)

以上这三大步教学,采用了“数形结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机会

有效地数学活动不能单纯模仿和记忆,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通过学生涂一涂、画一画等活动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探究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总之,本节课主要通过小猴和机灵狗吃西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将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第2篇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评课稿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评课稿

一、导入

1、师出示圆片,告之生所有的圆片都一样大小。

要求:对折两次或三次,并用斜线表示这个圆的几分之几?

2、投影:出示生对折两次的圆片,问这些阴影部分各表示这个圆的几分之几?

师:为什么这可以用 来表示?

生:把这个圆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一份,就用来表示。

师:里面有几个?呢?

3、投影:出示生对折三次的圆片,这些阴影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

里有几个?呢?

评:我们知道,知识的导入很重要,如何高效率的复习,进行新旧知识的连接,是每个教师研究教材和创新教材能力的重要表现。这里的复习方式,既是对前面学的旧知进行了充分的复习,尤其是几分之几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的复习,也为下面新授知识的教学做好铺垫,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开放思维的能力。

二、新授

1、仔细观察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

生:第一行分母都是4,第二行分母都是8。

师:我们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叫同分母分数。

2、如果让你从这两组里任选两个分数相加,你会选哪两个?

生:+ + + + +

3、师:我们以+为例,你认为是多少?

生:,

师:有两个不同答案了,究竟谁是正确的呢?我们来验证一下。课件出示:涂2份,涂5份,究竟+等于多少呢?(生:)怎么想的呢?

生:分子+分子 2+5=7

师:那答案是不是等于7呢?(不是)

生:里面有2个,里面有5个加起来是7个也就是。

师同时进行板书。

4、师说,生齐说以上法则。同桌说。

5、师:我们再从里面选一题试一试:+(课件出示)

生:

师:同意吗?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

你们的想法与他的一样吗?再来试一题:+

齐说算法:1个+2个等于3个也就是。

6、师:拿出作业纸,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

你们算得又快又准确,肯定有小窍门,愿意告诉在座的老师吗?

生: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7、师:再来一题,+,涂色发现什么?(课件出示)

把整个物体都涂满了,就可以用1来表示。你还能说出这样的'分数吗?

生:、、……

8、我们学过了同分母分数的加法,那减法你们会吗?(会)在作业纸上,每人出一道同分母分数相减的题目并把答案写上。

投影出示:生写的答案。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6个减去3个就是3个,及

师:与你们想的一样?(是)

看来同分母分数的减法就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评:这里的设计,把握了教学重、难点,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了同分母分数的加法上,因为同分母减法的计算方法与加法的计算方法几乎是一样的,学生如果能很好地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就能够进行类比从而推出减法的计算方法。这里的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热情,更多的是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这样的过程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三、练习

1.课件出示:书106页第2题。

投影:展示生的结果,与自己核对,看看有什么不同。

2.课件出示:书106页第3题。

生做后集体校对。

3. 课件出示:书106页第4题。

师:看题目的条件,根据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4.课件出示:动脑筋

小红和爸妈吃西瓜,小红想这样分配:她们每人都吃这西瓜的,可以吗?为什么?

生:不行。

师:不行,为什么?怎样解决呢?

生:小红可以少吃点,爸妈吃,小红吃。因为孩子少吃点。

评:新课标要求数学联系生活,最后一题很好的体现了这点,既是对学生的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方面的教育。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的方法,你知道了什么?

评课:

这节课的设计既有传统,也有创新的地方。

传统的地方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对于学生知识的构建。

这节课中,教者站在比较高的角度,首先充分钻研了教材,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分数和分数单位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在导入部分复习分数及分数单位的相关知识点。

二、对于教材的钻研。

这节课重点把握了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教学,以此来类推同分母减法的计算方法。重点教学加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推理出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样的过程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三、对于学生说理能力的培养。

这节课使学生的说理能力培养得到了展示,在同分母分数的加法中,每个学生踏实、细致的说理能力的培养,为同分母分数的减法能力的类推迁移打下了基础。

创新的地方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技术的渗透。

把多媒体与教学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得较抽象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变得形象,让学生有了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对新知地掌握就较容易,学得很轻松、愉快。在拓展部分教学等于“1”的分数中,通过课件形象突破了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就等于“1”的难点,借助课件,让学生感受涂色过程,他们自己就能说出等于“1”的原因。

二、导入部分设计。

导入部分设计了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或者三次,展示学生的作品来复习分数单位。这样的设计给学生创设了展示自我的空间,同时使新授内容最大限度的开放,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同时也为新知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了画一画、比一比、构建分数加法的算式。

三、体现了差异的教学。

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是不一样的,为了照顾到差异的学生,教者在设计中充分显示了这一点,在整节课中,尤其是最后一题的设计充分照顾和发挥了这些学生的能力。

同分母分数评课稿(2篇)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评课稿一、导入1、师出示圆片,告之生所有的圆片都一样大小。要求:对折两次或三次,并用斜线表示这个圆的几分之几?2、投影:出示生对折两次的圆片,问这些阴影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同分母分数信息

  • 同分母分数评课稿(2篇)
  • 同分母分数评课稿(2篇)8人关注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评课稿一、导入1、师出示圆片,告之生所有的圆片都一样大小。要求:对折两次或三次,并用斜线表示这个圆的几分之几?2、投影:出示生对折两次的圆片,问 ...[更多]

相关专题

评课稿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