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1篇 四年级下册《麦哨》评课稿
四年级下册《麦哨》评课稿范文
“关注语言表达,追求本色回归”是本次县语文学科基地活动的主题,顾名思义,是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删繁就简,关注写法,关注语言,还语文以“本色”。略读课文如何教?一直是萦绕在语文教师心头的一团迷雾,教之过甚,成了精读课文;草草过场,课文成了摆设,再加上没有作业,略读课文便像是“走过场”一般。王老师呈现给我们的《麦哨》给我们做了非常切实的引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一、“以生为本”,精心设计课前谈话,扫除学习障碍
公开课注重课前谈话的设计,一是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为课文学习做好铺垫,所以每个老师都会绞尽脑计,尽可能地使课前谈话变得既有意义,又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回顾王老师的课前谈话设计:
1听声音,猜猜是用什么吹出来的?
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致,有猜竹笛,有猜鸟叫……对于“鸟叫”,王老师善意地提醒:是用什么吹出来的?虽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也显现出教师很尊重学生,用重复提醒学生注意倾听,这就是生命化地课堂。当学生猜到是“麦哨”时,王老师边夸赞边神秘地说:“想不想见识一下?”
2出示实物(麦哨),了解其作用和特点。
王老师通过让学生自己说说,再出示图片以助理解,然后总结:麦哨是农村孩子特殊的玩具,是用麦秆做的一种简单的乐器。就这样,一个崭新的事物就在师生的互动中渐渐地明朗起来,真正体现了“教学的无痕,精彩的有痕。”
3吹一吹麦哨,感受其声音的尖细。
看到了麦哨,很多孩子有了跃跃欲试念头,王老师也满足了孩子们的这种好奇心理,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让几个孩子上前试试吹麦哨,共同发现它的声音是很尖细的,清越、悠扬。其实,看似热闹开心的玩乐,这也是为文本的学习做铺垫呢,因为课文中就有描写麦哨声音的内容,不经意的玩却蕴涵着老师巧妙的设计。
正如虞大明老师在点评中说的那样:“纵观今天的几堂课,王老师的课前谈话设计最佳,既让孩子觉得有意思,而且扫清文章学习的障碍,特别是把‘麦哨’当奖品,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不把课前谈话仅仅作为点缀,而应是画龙点睛之处。
二、“三读模式”,分层梯度式推进教学,凸显略读特色
略读课文对于文本的学习应把握怎样的度呢?这也是每位语文老师所疑惑的。王老师在文本的解读中大胆取舍、有所侧重,让学生学有所得。
1“三读模式”,越读越深,越读越广,由浅入深。引用虞大明老师的点评
王老师在揭题后先让学生快速默读,交流自己喜欢的部分,谈谈感受,此为一读。然后让学生自主读悟,聚焦重点词句、段落,通过赏词析句,落实语文教学,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此为二读。最后再回归主题,适当地拓展,探究为什么作者以“麦哨”为题,此为三读。
这样的设计使略读课文有别于精读课文,并以学生的自读感悟为主,在一遍一遍的读中渐渐悟得,遵循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提升。
2教学有侧重,读悟之间感受语文味。
在教学文本时,王老师根据学生的自读自悟随机教学,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点,而在重点句、段的学习中各有侧重,体现语文姓“语”的特点。
如在学习重点句: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英;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王老师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先对多音字“结”正音,并指名读准,再让学生发现作者运用怎样的修辞手法,从而知道这里采用了排比的方法,接着通过朗读感悟农村所特有的花,与我们所见到的、知道的花不同,然后再通过欣赏一组图片欣赏这些花,以及另外的属于农村特有的花儿。读、悟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不仅关注内容,更关注语言文字,同时还顾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不正是我们学校所倡导的“生命化语文课堂”吗?
学习到此并没有结束,王老师让学生再来发现这里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法?
师生共同回顾了“情景交融的写法”这一写作特点,了解其“妙”,并出示补充材料《可爱的草塘》(部分),让学生读一读,延展阅读,顺势拓展,让学生知道这两段文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正如虞大明老师说的那样,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可以这样取舍教材:重其所重,略其所略。我想王老师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为我们做了示范,教学中凸显略读课文的特色,同时在大胆取舍之间又不失语文味。
三、“学案导教”,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体现生命教育
“学习不是零起点。”我们都知道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也不是什么都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教的,教研室徐老师也经常说“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确实是这样,孩子们的潜力是不可测的,在本节课中,王老师充分信任孩子,无论是初读,还是研读,都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顺势引导,使学生的习得更加实在。特别是在“回归课题,体会含义”中更是顺应了“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理念,让我们回放当时的情景——
师:在课前预习中,王老师整理了大家的问题,发现有13人提了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课文为什么要以‘麦哨’为题?”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在讨论后说:课文前后呼应,都以“麦哨”的声音吸引我们去阅读;“麦哨”就像个引子,吸引我们去阅读;虽然课文中的内容好像和“麦哨”无关,但其实都是在写农村的生活;“麦哨”让我们想到了农村孩子的快乐、幸福……
师小结:“麦哨”把快乐无限延续,好似文章的引子一般。让学生再来吹吹麦哨,感受其欢快、柔美。
尊重学生,教学预案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令教学扎实有效,这也是“生命化语文课堂”所倡导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麦哨》的精彩层出不穷,为我们今后的略读课文教学导航。
第2篇 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评课稿
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评课稿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生命”这一组教学内容的开篇文章。篇幅不长,却通过文本描述让我们走进了一位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盲童安静,并通过作者细腻的描述和得出的人生感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一人生命题,让我们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产生积极的思考。
随着林凤秋老师一起走进《触摸春天》的课堂,仿佛也置身于繁花似锦的春天的花园。凤秋老师的这节《触摸春天》,整个教学过程有如行云流水,教学结构紧扣主题。而学生也深深沉醉在教学情境中,既扎扎实实理解了课文的含义,解读了文中蕴含的情感,又受到一次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教育。
文中有许多闪光之处,我重点谈谈以下几点。
1、抓住重点词句的质疑问难,感知读懂文本,突破重难点。凤秋老师能够抓住文章的主线,“安静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条主线,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层层推进,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带进了安静的心灵,感安静之所感,思安静之所思,悟安静之所悟。从而使得教学的重难点迎刃而解。
2、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课堂,才能焕发出更绚丽的色彩,才更富有活力 “来闭上眼睛,慢慢伸出你的手指,我们感受这份奇迹。”师读课文,生做动作感受、想象。在课文最后部分练笔,“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让学生充分想象。这样巧妙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中的主人公^对`话,从而使学生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走进文本的.精神内涵,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水到渠成地理解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3、让《作业本》进入课堂。课堂中有两次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及时插入《作业本》练习。一处是学习词语时,让学生找出规律,是意思相近的词组成的词语,再结合《作业本》写。还有一处是学到“竟然”这个词时,让学生结合生活用“竟然’写一句话。这样利用《作业本》对文本进行拓展,既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有所提高,又减少了作业负担。
4、关注细节生成,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课堂的每个细节都是一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本课中,淑芳老师很关注细节,没有放弃任何一个教育的机会,例如当学生回答不够响亮,不够自信的时候,她会用鼓励,用温馨的话语引导学生用响亮的声音读出自己的感悟。课堂中,她还特别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比如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说完整句子的习惯等。众所周知,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整节课,教者的语言充满诗意,声音动听,教态优美,再加上各种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听者如沐春风,在这样一个美妙的氛围中,孩子们怎能不感到学习的快乐?又怎能不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呢?
本课美中不足的是:
《作业本》让学生只说不做,这样不会占用课堂太多时间。
总之,在林老师的认真备课,精心设计中呈现出了一节很有价值的课堂,希望我们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能够有更多的感悟!谢谢!
第3篇 四年级下册公开课《望洞庭》评课稿
四年级下册公开课《望洞庭》评课稿
一、注重迁移、积累、感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
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孩子们从读中发现问题,从而相互间讨论思考,交流彼此的理解和感受,产生美感,产生乐学感。
注重字词基础知识的教学,虽然老师讲的不多,但是老师的指导表现在细节的指导上。例如:在指导理解诗题目“望洞庭”时,学生说“望”就是“看的意思”,老师追问“怎样的看才是望呢?”学生回答:“远远的看才是望的意思”。再如:老师在板演作者“刘禹锡”时,故意在写“禹”时停了一下,问“禹的最后两笔是什么?”同学们马上注意到了往常最容易写错的两笔。这样的教学很实际很有效。
教学中学法指导已成习惯,孩子们基本已经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自主学习的环节中,孩子们边读边思考,有不动的地方画上了问号,有体会的地方能写上只言片语;交流时能积极主动的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反复的读来表达各自的体念以及体会到的诗人的表达方式(比喻方式、色彩的描绘)。
关注学生个性的朗读,尊重学生独特的体念。男生的朗读激情昂扬,女生的朗读委婉动听,集体的朗读抑扬顿挫,充分给予孩子展示自我朗读的特色。
二、在操作过程中重情趣
古诗词很美,但不好教,在一幅直观的画面中,学生有针对地去匹配他已有的知识,既回忆起了以往学过的“风清月明”、“风月无边”,又把握了诗文审美韵味与内涵。在积累语言与情感的基础上,注重对生命的感悟,展示自己对古诗的个性解读,“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低调处理,更显示了学生能触类旁通地创造性思维。
三、“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写不止半壁江山,两根柱子一条龙之说,提升了习作的地位,使之更科学合理化。在课堂上强调课文对生活的热爱和练说练笔的积极性。将课后的习题设置成“岳阳楼上望洞庭”的情境练说,有的学生进入了角色,在与刘禹锡的朋友话别;有的利用了搜集的资料介绍了《题君山》的诗文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把对景色的描摩,诗意的外化活用纠个性的表达中,不正是语文素养的提高吗?而课首的成语系列也自然的水到渠成、学以致用。
第4篇 评《找规律》四年级下册数学评课稿
评《找规律》四年级下册数学评课稿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巧妙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获取知识,注重探索规律的过程,组织开放的数学课堂,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会知识。我认为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课中有这样几个亮点:
1、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生活化
本节课主要分5个情境展开,情境1:两顶帽子3个娃娃,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用实物模型摆一摆,采用了4人一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因为有了实物的模型,可以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情境2:两束鲜花4个花瓶,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这里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来说,第一束花配4个花瓶,得到4种搭配,第2束花配4个花瓶,得到4种搭配,学生有序地找搭配方案。情境3:组织学生外出郊游,为穿什么衣服而犯愁,引出上装与下装的搭配,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不可分的,使数学课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产生学生的探求数学的动机,主动应用数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情境4:为郊游准备食物,引出3种点心与4种饮料之间的搭配,引导学生有序搭配,从点心配饮料想起,每种点心与4种饮料搭配得到4种方案,3种点心与4种饮料搭配得到12种搭配方案,或者从饮料配点心想起,4一种饮料配3种点心得到3种方案,4种饮料得到12种方案,在这个情境的基础上,教师再设情境:小红只有10元钱,她能买哪种糕点跟饮料,共有多少种方法,真正把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将数学生活化,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这里适时点拨,可以从从经济角度思考,从营养角度思考,省钱角度思考,让学生在学会数学方法的同时做到灵活运用数学。做好了郊游的准备之后,教师再设情,境情境5:教师给出了旅游路线,让学生有规律地选择旅游路线。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掀波澜,本课的情境创设均来源与生活,通过寻找生活中具有相同规律的现象,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规律的普遍性。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启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有用,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整个课堂充满生机。
2、注重探索规律的过程(数学课堂富有探索性和开放性)本节课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猜测、反思、总结。例题教学部分,教者没有对有关规律进行概括性的描述,教者是这样处理的:一是根据问题借助实物进行观察操作,二是用ppt回顾学习过程的方法进一步的探索,三是采用简明的符号进行思考,通过这些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过程,既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又鼓励了富有个性的积极思考。如:在课的导入部分,设计画格子的`游戏,选2种颜色搭配,有多少不同的配色方法。让学生初涉探索过程。在第1个情境中,教师设计了动手操作的活动,用实物模型摆一摆,帽子与娃娃的搭配,借助实物进行观察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然后脱离实物,如果没有模型,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帽子和娃娃?并给出点拨:用你喜欢的图形、符号来表示帽子与娃娃的搭配。这里学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表示方法,再通过平台展示学生的创造,叙述自己的想法,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给予一一肯定,尊重学生的创造,通过学生经历这些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过程,既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又鼓励了富有个性的积极思考,并相应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
3、重视思维的有序性《找规律》这一课,它的重点和难点都应该体现在一个字“找”字,本节课教者在引发学生有序搭配的过程中,出示了三种学生搭配的方法:一种是无序的,学生在搭配过程中容易遗漏,从而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序搭配。二是以帽子为基准,与其他三个木偶娃娃搭配;三是以木偶为基准与其他两顶帽子搭配;这种有序的搭配是通过学生上台展示,集体研究的结果,让学生经历了探索过程而得到的知识,印象十分深刻。找到了搭配方案之后,教师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的提升,这里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帽子的顶数和娃娃的个数与搭配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把问题抛给学生,真正体现“找规律”的“找”字,使学生自然而然找到搭配的规律:不同帽子的顶数×不同木偶的个数=搭配的种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使学生经历了“实物搭配——体会符号思想——得出规律”的探究过程。
这种数学思维的有序性在情境2、情境3、情境4、情境5中均能体现,如:衣服搭配问题中,教师不急于得出结论,而是从衣服的分类开始,学生很容易就把衣服分为上装和下装2类,通过实物连线,找到搭配的种数,再次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规律:上衣的件数×下装的件数=搭配的种数。糕点与饮料的选择上同样突出了“找”字,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在信息繁多的数学问题中,同样有规律可循:糕点的个数×饮料的瓶数=搭配的种数。尤其是最后一个游戏中体现更加明朗,同时仍2个骰子,每次朝上的数字搭配可能有多少种,面对这个数学问题,如果一一列举显然比较麻烦,直接运用规律可以很快得出结论:6×6=36(种)。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两数相加最大是几?最小是几?留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重视数学思维的有序性,不仅仅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目标,更应成为我们教师平时课堂关注的焦点。只有课课重视, 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真正得到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才可能真正得到较大空间的发展。另外把生活中曾经经历的事情作为数学原型,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更受学生欢迎。
一位教育家说过:“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本节课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机械传授,几乎做到了不着痕迹的点拨、引导,处处迸发着思维的火花,让我懂得:知识,百科全书可以代替,但课堂上生成出来的新思想、新方法,却找不到书本原型。
商榷之处:1、帽子与娃娃搭配的时候,投影不清楚,建议直接用实物来演示更清晰。
2、在衣服的搭配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有牵着学生走的嫌疑,课中将衣服分为2类之后,提问学生可以怎样来搭配,一学生起来回答时,想回答的意思是一件上衣跟所有的下装搭配得到5种,另一件上衣跟下装搭配再得到5种,这里教师打断了学生的回答,在方法的选择上采用上衣先跟裙子搭配,再用上衣跟裤子搭配。我觉得这里老师没有尊重学生的回答,如果能顺着学生的回答来引导会更好,或者等学生叙述完这种方法之后,再提问还有其他的思考方法吗?我觉得这样会更民主一些。
3、《找规律》这一课,它的重点和难点都应该体现在一个字“找”字上面,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找”,而不是利用这个规律解决类似问题,我们检验学生这一块知识点时,应该是让学生自己来归纳:这节课究竟我们找到了什么样的规律?所以我们不必将视角唯一锁定在问题的解决上,而应是引导学生有序地展开观察,运用多元化的解决问题策略寻找规律,能用自己找到的规律解释自己的数学行为,学会在比较中感受数学思维的简约性。课中也有这方面的小结,但是我觉得力度还不够。本节课教师没有整体梳理一下这节课究竟找到了什么样的规律?如在教学新课时或者在巩固练习时,列成表格,是不是能让学生更清晰地体会规律的存在?如:
不同帽子的顶数 不同木偶的个数 搭配的种数
第5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评课稿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评课稿
教学内容:
辽海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个主课题《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的第一课时。
评课内容:
李老师执教的是辽海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个主课题《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的第一课时。在教学中,李老师能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整节课李老师精巧的教学设计,充满激情的演绎,让凝固的教材文本演化成了灵动的课堂。让我们惊喜地看到,孩子们在一次次活动中已经走进文本,做到了回归生活,体验深刻。纵观本节课我认为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本节课,从同学们喜欢的电视明星,到大家爱看的`电视节目,再到由看电视引发的小小辩论,直至最后征集金点子科学看电视,每一项活动的设计都能较好的体现了本课的宗旨。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也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师生、生生互动和谐,充分体现了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2、教学思路层次清晰、新颖独创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李老师的教学思路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从由学生喜欢的人物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到借助图片揭示问题,再到争论看电视的利弊这一关键问题,最后协调矛盾提供知识性建议。整个教学过程连贯、自如,富有层次性。学生乐于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体会到看电视的乐趣,感悟到看电视的学问。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真实的反映了教学内容,同时也符合学生实际。
本节课李老师为了进一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明晰看电视存在利弊的问题,大胆创设了“小小辩论赛”的活动情境,让学生自己当辩手,通过多方寻找依据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从而激化矛盾令预设教学内容水到渠成。这一设计很好的体现了教师在教学思路上的独创性。
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思维是活跃的,情绪是饱满的,他们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感悟到了课堂生成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