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书信稿件 > 稿件范文 > 评课稿

数的评课稿(15篇)

更新时间:2024-11-12 查看人数:15

数的评课稿

第1篇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

值得我学习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追求完美的精神令人折服。

听课前,我重新翻了二上的数学教材,看到课本上例题是:17位同学参加野营训练,每3人需要一顶帐篷,需要搭几顶帐篷?通过解答本题,学习“进一法”,至于“去尾法”课本上没有例题单独介绍,而在课后习题中却出现了。鉴于这种情况,王老师考虑到“去尾法”和“进一法”对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非常必要,是非常重要的数学知识,所以专门设计了本节课,以所设计的内容为依托,学习“进一法”、“去尾法”,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新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中提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服务于生活,要让学生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王老师别出心裁的设计本节课,很能体现新课标的总体要求。

二、新旧知识沟通较好。

1、学习去尾法、进一法的基础是有余数的除法,特别是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一知识点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尤为重要,所以王老师每次讲完一道例题都反复强调余数还可以是哪些数?不可以是哪些数?为什么?让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一知识点在学生的心目中扎下根,从而更好的促进对新知的理解。

2、有余数的除法中单位名称的带法是教学难点之一,部分学生因不理解题意,乱带单位,还有的学生不理解题意不知道该“去尾”还是该“进一”。而王老师却把本节内容巧妙的与找规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沟通二者之间的联系,为有余数的除法准确带单位名称起到了较大的助推作用。

我们经常说,数学系统性强,学习新知一定要以旧知为依托,找准新旧知识的生长点,这样就能加强新旧知识的沟通与联系,王老师寻找知识的生长点特别准,而且利用得也特别好。

三、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1、以游戏为依托。

课前游戏既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也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能较大程度的激发儿童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爱上数学。王老师课前用伸手指数数,让学生猜数老师伸手指这一游戏,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给学生留下了悬念,而且还把学习的内容渗透到游戏中,真可谓一举两得。

2、课堂上找准学生的兴奋点

数学课是枯燥的。如何使数学课变得生动、让学生喜欢是我们每位数学老师的追求。其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为依托就是一种较好的'办法。所以王老师在课堂上用北京奥运福娃这种学生喜欢的卡通图贯穿课堂的始终,激活了学生大脑的兴奋点,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探究的积极主动。

四、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原本这节课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尽管如此,王老师在出示每一道例题之后也都让学生先亲自动手尝试,积极思考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然后通过学生相互争论,得到正确的结果,老师始终没有发挥权威的作用。这样,既能让做对的同学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出现错误的同学也能从中吸取教训,牢记错在了哪里,同时还能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避免了课堂上被动的接受。

五、加强对比与联系,使生透彻理解。

更加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学习完“去尾法”和“进一法”之后,王老师还引导学生把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让学生透彻理解两种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第2篇 有理数的加法的评课稿

有理数的加法的评课稿

陈老师的《有理数的加法》一课,课堂结构自然严谨流畅,课堂内容充实,学生参与面较广,在探究活动中得出法则,在数学活动中巩固法则,课堂活泼生动,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学生在参与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 教学目标明确

学生在施教时,通过创设企鹅的东西方向行走的情境,通过提问交流一步步得出加法法则。并通过有理数加法的数轴表示,直观地揭示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使学生深刻认识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意义。

二、教材处理比较得当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教师利用企鹅向东向西走的实例,结合算式特点数形结合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又通过教师提问,学生交流讨论,出示的例题,学生的练习等过程来巩固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这样的安排处理对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优化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探究有理数加法的过程中,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并讨论,,从而发现有理数加法的性质,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探索有理数加法性质的过程中也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科学研究思想。再借助多媒体的直观展示,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不断克服学习中的被动心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受到教育。

四、教师基本功扎实

教师板书设 计科学合理,字迹工整美观,条理清晰。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师生关系融洽。语言清晰,简练,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度,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信任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不足

练习容量大,循序渐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但侧重于说,针对七年级学生特点,应该让学生写出加法计算的`过程,教师应该在黑板上板书出例题的解题过程。

探究前的复习,可以复习数轴,有理数的分类,数轴的复习为下面的数形结合作好了铺垫。有理数的分类为同学们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也提供了依据,再者,应该将正数的加法运算即学生在小学阶段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复习,这样同学们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更易于同化为自己的知识。 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得出是是企鹅左右移动得出的,贴合学生实际,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但有学生会想,这个法则是从这两个特例得出的,这一例子能代表这一类型吗?为了打消学生这一顾虑,课堂教学中应多举几个例子。如小商店一周利润的盈亏,潮水的涨落,某银行一周内每一天的出纳。再通过分类、比较、抽象、归纳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这时再让学生举例验证,这样才使学生确信无疑,才能使法则活起来,不致成为无本之木,不致成为枯燥无味、窒息学生的“死”物,才能使学生乐意吸收,纳入自己知识结构之中。 异号两数相加是本节课的难点,应该多给几个实例,不容类型的实例,在学生充分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法则,法则运用应该让学生学出过程,扎扎实实掌握加法的法则。

第3篇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评课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评课稿

我听了x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这一课,让我受益匪浅,现谈谈我对这节课的学习体会。

这节课理念新、设计巧、思路清、特色明,体现了“简洁而充满活力,朴实而富有情意”的设计理念。

1、激趣引入,重视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在引入阶段通过快乐直通车数学情境的创设,采取忆旧引新的方法,从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再引出两位数乘两位的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可以分解为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来计算,这里教师充分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复习旧知来为学习新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自主探究,成功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x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怎样算”的问题,让学生亲历学习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时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不仅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在探索过程中学生学会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3、重视学习方法策略的.指导

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本节课自始至终都渗透着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自己能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重点让学生体验到了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但又鼓励,学生根据各人的实际选用合适的策略。

4、重视教学评价的激励性

课堂评价语运用恰到好处,时时处处都在关注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学生学习更好地学习。如:“哦!面对新问题,我们各有高招!”“同学们的估算能力真强!”等都体现了教师看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十分满意和欣喜。正是由于

第4篇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评课稿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评课稿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评课稿1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王老师从儿童游乐园的情境图入手,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目的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教学时,王老师让学生在9乘几的基础上计算10乘几,再由10乘几推出几十、几百、几千的数乘一位数,这样学生就能够发现和得出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1、大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学生根据画的内容提出教学问题,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探索,以合作的方式总结出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法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主生和形成的过程。

2、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激发其探索的欲望。

3、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与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养成与别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

4、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通过练习,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评课稿2

今天下午有幸听了王老师的课。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它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学重难点是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这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参与,师生共同探究,获取数学知识。

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特色:

1、整体结构合理,教学过程流畅。

王老师从教材儿童游乐圆的情景入手,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目的是让学生在观察情境中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探索,以合作的方式总结出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法的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2、注重算理

在每一道口算题学习后,教师总是追问学生:“你是怎么计算的?”“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添0”“最后一组怎么0算多了”等等,说明教师很重视算理。只有算理清楚了,学生才能更好地计算。

3、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

通过让学生计算3×20,30×3,40×3,60×3,200×3,20xx×3让学生从中发现这类题的规律,让学生经历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提高学生对口算方法的理解。

不足点:

1、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关注到前排的学生,没关注到后排的学生。

2、教师在小结教学内容时,语言不够简练,表达不清楚。

3、感觉学生还没有弄明白4×5、40×5、400×5、4000×5中得数多出的 “0”是怎么来的,可能明白,但学生表达不到位。

第5篇 《负数的认识》评课稿

刘老师执教的《负数的认识》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负数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应用,这节课的学习,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负数的含义。课本中举了很多生活的例子,让学生结合具体数据说说它们的含义,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听了这节课,我感受深刻,收益匪浅,老师在上课之前备课是很充分和全面的。体现了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和处理教材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

1.吃透教材,数学源于生活。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对认识负数教学要求的定位是:初步了解。从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具体情境中的数——解释数的意义”这样的过程。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负数与正数表示相反的意义。老师让学生把收集的负数,在组里交流,汇报展示,举例生活中的负数,让学生在丰富的显示情境中体会负数的意义。

2.给学生提供自主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课堂有效教学。

现代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式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要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注意让学生自行获得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能力,获得终生受用的数学创造能力。如:届时课题后,老师都是紧紧地环绕着学生为主体地位,老师只是在旁边引导点评,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完成。充分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有效教学。

3.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点,开展协作,探究式课堂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分享信息,培养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4.有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是轻松愉快的。

老师的言语举止恰到好处,面对学生微笑,语气温和,这样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增加学生的信心,从而达到这节课,老师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负数的认识》评课稿

第6篇 二年级数学《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评课稿

二年级数学《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评课稿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例9、例10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算理,难点是掌握口算方法并口述算理。而乐老师上的这个教学片段,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一、挖掘教材的“深”乐老师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发现,教材例中两个小朋友列举两种算法,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及算理相同,所以学生再说第二种算法,1000+20xx把“0”不看,1+2=3时所以1000+20xx=3000这时老师继续追问,这时的1表示什么(1个千),2表示什么(2个千),那3呢?(3个千就3000)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当1和2在同一数位上才能相加。并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口述算理。因为只有理通算理,才能学会融会贯通。相反在此处如果不加以引导,就给今后的.学习造成负迁移影响。比如:算1000+200时,学生还是把“0”不看那1和2可以相加吗?所以让学生理解算理是非常重要的。

二、 处理教材的“新”乐老师把例题进行了合理的改编,将两个例题融于一个情境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将解决问题与探索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充分的运用了学生十分感兴趣的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三、 本节课几个亮点。

1、 复习用抢答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回答的机会,课堂气氛 十分活跃。

2、本节课听得最多的是“你是怎么想的?”“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老师真正做到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说,自己耐心的等待和倾听。

3、老师能灵活的处理课堂生成,当学生说到便宜用加法时,老师 即时引导学生理解便宜一词的意思。

4、课堂上老师注意关注每一个孩子,鼓励胆子小的孩子回答问题。下面就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我提一点自己的建议:课堂上有个学生在提数学问题,妈妈带了8000元钱买电器??老师可能是觉得时间不够,没有等学生说完就阻止学生。我认为应该让学生说完,并让他们自己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这节课通过老师的引导,有效的突破了学生理解并掌握算理并口述算理这一重难点。这是一堂紧凑、短时、有效的课堂片段教学。

第7篇 小数的加减法评课稿

今天听了李老师执教的《小数的加减法》这堂课,《小数的加减法》是人教版四下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曾在三下学习过小数的初步认识及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四下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习了小数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是比较轻松的。李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因此在教学上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老师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盛会奥运会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爱好。让学生提出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爱好。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练习环节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第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是,使学生逐渐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时充分利用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情境,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

第四、有一个想法:是否在本节课中加入第二个加数或减数比第一个数位少的,或者是整十数加减小数,这样是不是会更全面一点。

小数的加减法评课稿

第8篇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评课稿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评课稿

袁老师这节课有两个知识点,一个是分数化成小数;一个是小数化成分数。这两部分各有各的难点和易错点。袁老师上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自主、高效的特色。在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交流汇报、说练结合等不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高效率的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整节课老师上的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

其中有一个片段与大家共享:

师:小组之间交流过了预习情况,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生回答后。师板书课题《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出示例题: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0.7 0.18 0.005

读题后独立练习。指名上台板演。

0.7 = 7/10 0.18=18/100

0.005=5/1000

生:我发现一位小数化成的分数的分母是10,两位小数化成的分数的分母是100,三位小数化成的分数的分母是1000。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还可以这样表示0.18=9/50 0.005=1/200我把它化成了最简分数

师:把一个小数化成一个分数要不要化简成最简分数?

学生也不知道到底该不该化成最简分数。

师:请打开课本读书上的一段话。

学生读过书上的提示后明白一般把一个小数化成一个分数时,没有特别要求,就化成最简分数。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老师的讲解。只是学生探究、讨论从而获得知识。也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的预习效果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通过预习能读懂课本的内容,并根据同学之间的交流,逐步理解新知。但有的学生读不懂或不理解课本内容,对新知一知半解。正是这样的学生需要老师的点播。所以,老师适时的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在争论中加深理解新知。

第9篇 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优秀评课稿

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优秀评课稿范文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第一次碰到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吴老师在教学中创设了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情景,使学生在主动的操作活动的基础上,感悟理解分数的含义,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的教学观念。主要有以下特点:

1、创设情境,感悟知识

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平台,教师在课的开始,借助“兄弟两个分苹果”的事例,引导学生感知从整数表示两个苹果,一个苹果,到两人分吃一个苹果怎样表示,自然地将分数产生在平均分基础上的事实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增强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再如,学生认识了分数后,设计了“小猴和小猪分吃西瓜”的故事情境,增强了学习的情趣性。

2、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

通过这节课可以感受到吴老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在教,站在教改的新理念的高度上驾驭教材,设计中力求体现新课程强调的'体验性学习,创设了让学生去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写一写等情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示出自己所发现的分数。不仅让学生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用身体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体验,其中一个重要理念就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智慧受到挑战,从而实现有效学习。教师都能够以建构理念为依托,在原有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使学生创造力、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

3、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主动建构

“分数”对于学生来讲是抽象的,因此,吴老师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将分数的认识与图形的操作活动相联系,发挥动手操作在学生主动建构中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学生在用正方形纸折1/4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对不同折法的比较,进一步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学生在用圆折一个喜欢的分数这一实践活动中,每人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获得成功后的体验,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10篇 《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小朋友们平时逛超市有购物经验,他们对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因此黄老师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小数的读法和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在内容的呈现上,以学生熟悉的.日常事务和生活为场景,通过人民币、数轴这样的直观、半直观模型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黄老师的这节课的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

一、紧密结合生活情境,使同学们在具体实践中了解小数的含义。

在初步认识小数的教学过程中,我先出现老师的自我介绍,学生都很善于观察,说了很多生活中的小数,联系了生活,学生都很快地参与到课堂中,从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学生会读小数后,再次让学生回归生活,说一说生活中的小数,读小数我也选择了让学生读生活中的小数,重视在具体情境下的表达。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人只,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和相关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在多次表述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二、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注重孩子的合作交流。

在试读小数和归纳小数的读法时,黄老师先让学生试读,通过读多个小数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小数的读法,先在小组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在教学一米三分米为什么是1.3米时,也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自主地建构起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让学生经历猜测、举例、验证、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认识了小数,明白了小数的含义。学完例1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在通过同伴的交流促进每个学生感受理解小数表示的具体含义,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这节课通过读、想、议、说等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参与了学习过程,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总之这节课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学生的生活很丰富,他们很善于观察生活,教师应把学生的生活当宝贵资源,充分利用,通过已有认知引导新知。课堂上把学习的时间、空间、展示机会留给了学生。师生、生生间的共同探讨交流、讨论、才能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第11篇 《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评课稿

《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评课稿范文

郑老师上的“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这一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及除数是两位数估算的基础上,紧跟着进行的笔算除法的迁移学习。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试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其中让学生理解“商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为什么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的算理和算法更显得重要,而把抽象的算理算法呈现讲解得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消化以及把算理算法进行有机的融合,让二者相辅相成,相映成趣就成为本节课的关键和一个亮点。从整堂课学生的参与程度,还是课堂上学生计算效果来看,本堂课我觉得上的非常扎实有效,是值得学习的好课。

一、复习引入,注重知识的铺垫。复习部分设计了“括号里最大填几”、“|口算除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为后面的试商和笔算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重视口算、估算和笔算的结合。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估算、笔算的基础,笔算和估算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郑老师在复习引入注意口算、笔算结合。在出示例1:92÷30的时候就让学生进行估计商是多少,并且说出估算的方法。而后进行笔算以后,又引导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来验证计算的正确性,商3乘除数30是90说明商3是正确的。教师在教学中的正确引导,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换位思考——三个对比,让目标得到落实。本节课“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竖式算法,会正确应用简单推理找到试商的一般方法。由于上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旧知(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密切相关,郑老师在教学这个内容时注重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利用对比的方法,将除数是整十数除法中的重、难点内容嵌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1、教学被除数是两位数时(92÷30=?),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过程与用竖式计算的笔算过程对比。重点引导学生将口算过程与笔算竖式相对照,使学生从对比中清楚地看到,商“3”是一位数,所以用竖式计算时,商“3”必须写在个位上,与被除数92中的“2”对齐。这一对比,使学生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知识轻松又顺利地过渡到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学习中。

2、教学被除数是三位数时(178÷30=?),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尝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再将其笔算竖式与被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竖式对比。重点引导学生将如下两个笔算竖式进行对比,把关注点放在被除数的前两位“17”与“92”上,使学生从对比中理解,当被除数的前两位“17”不能被“30”整除时,应看前三位,用“178”去除以30,所以商仍然是一位数,所以商“5”也应该写在个位上。

3、将学生书写的正确竖式与错误竖式对比。

三、重视算理。 郑老师以清晰的理论、与直观图形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最后形成计算技能。在学习尝试了例1的笔算以后,教师组织学生重点交流了“3”到底应该写在什么位上?通过画图9个十根小棒及2根小棒,里面有几个30根小棒,再让学生之间通过互动,明白了“3”写在个位是表示3个一,92里面最多有3个30;写在十位是表示3个十,92里面有30个30是错误的。再讲解例2时,很好的运用学生的生成资源,处理了 “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尽管没有在计算中产生“够”与“不够”的矛盾,教师在这里比较准确的把握了算理和算法的结合。

四、重视计算练习的层次性。郑老师提供的练习资源,使学生在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应用到灵活应用的练习过程中掌握了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基本的数学思考能力。

值得探讨的是郑老师板书标题是“商是一位数笔算除法→整十数”。“整十数”前加上“除数是”是否合适点。

第12篇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正确千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助计数器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整节课上李老师的安排很紧凑,上得很扎实,学生也配合的非常融洽。

我认为李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处理教材

虽然教材上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安排了2课时,但是“千、万”这两个新的计数单位是连在一起呈现的,有许多老师在第一课时会安排先认识这两个计数单位第二课时再来进行各种练习。这样的话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辛苦,不能很好的形成对大数的感性认识。而章老师安排认识先“千”,再认识“万”,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扎实。改造、重组后的学习材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精心设计的课件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清晰地梳理数数过程。

课中李老师出示“千字文”,通过课件逐一出示:同桌数一数,有多少个字?然后追问是怎样数的?要求每位学生能通过动口、观察等活动来勾起对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的旧知的回忆,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唤起对新知学习的欲望,

“1个百、2个百、3个百……”的数数过程是正确把握和理解1000这个数的含义的关键。而一层层100个小方块的慢慢地组合成了一个大的正方体,让学生对1千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进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渗透了十进制数之间的进率,重点的落实到位。

三、巧妙的练习设计,重视生成资源

如从497往后数十个数,并从这十个数中选一个进行研究这个设计既解决了本课难点会读拐弯处的数,又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内容的权力,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练习了在图上圈数以及在计数器上拨数的技能。

四、重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方法的指导

李老师通过估计文章的字数和一千颗黄豆杯里有多高的实物操作,在指导估算方法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估计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大数的含义,让学生体验了认识大数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听完这节课,我还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不够,对学生不够放手

在电脑屏幕上观看千的组成并没有让学生真正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果以这一环节之后安排一个实践操作,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生兴趣。

又如在拨计数器时能否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手来,这节课上计数器的实物只有李老师手上的教具,这个环节都是一个学生拨别的学生看,个别不看的学生老师也注意不到。我认为学生学具袋里的小计数器不妨拿出来让学生都拨一拨,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满十进一”,建立表象。

在学生展示第一次圈数出错时,不妨让其他学生来辩析,来纠正,而不是老师直接演示正确的圈法。

二、利用对比强调数值制

反馈圈图和拨数练习时,师问:“从195一个一个地在计数器上拨数到204”“从995一个一个地在计数器上拨数到1000”。学生的回答会更加明确数位的作用,更好的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位值制的概念。让这一环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对时间的把握

有个别的地方的节奏比较拖沓,如播放出ppt第一页杂乱的小正体后让学生猜一猜具体有多少个时,学生应该能够很快意识到是无法数清楚的,所以等待和猜测的时间就过多了。要是学生能说的时候,老师就不用代替了,学生回答的答案是正确的,老师就不用重复了,

综上所述,这节课确实值得我学习,值得我思考,同时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第13篇 《求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

《求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

听了夏老师的课,收获颇多。

1.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在创设情境环节,结合教科书的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巩固环节,让学生说出把4、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2.注重过程,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

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看书自学的,在讲完第一个小题0.984≈0.98后,让学生比较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就明确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把尾数部分舍去;在教学完0.984≈1.0后,让学生讨论“0”能不能舍去,使学生明确了“0”如果舍去了,小数部分没有数字就没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学0.984保留整数时,也让学生充分讨论了小数部分要不要加“0”。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虽然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整数的近似数相似。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要加强教学反馈。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在求小数的近似数时却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最典型的就是他们忘了精确到哪一位,以为精确到哪一位就是看哪一位。还有些同学甚至“连环进位”,让他保留两位小数,他就把千分位、百分位、十分位的数都往前进一了。这不仅说明这些同学基础差,还说明了反馈练习的重要性。

第14篇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

听了余执教的《分数的意义》,给我总的感觉是设计简约,方法简单,语言简练,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整节课轻松、愉快、流畅,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选认知起点,激发兴趣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余老师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一概念时,就是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分苹果,说分数的活动。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既找准了起点,又调动了积极性、导入部分,教师对于知识结构的变革,缘于教师全新的课程理念,使学生的思维开始了“起跑”。

二、重直观感知,动手操作

数学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与“升华”、然而,分数毕竟是一种数,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并不常见,怎样让学生理解理解其意义。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余老师在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后,及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习,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做分数1/4”,很自然地使学生体验、感受分数形成的过程。同时引出一个物体、一些物体、一个整体的情况,从而为抽象单位“1”做好了准备。

《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余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动手和举例来理解,在归纳后概括出单位“1”这个概念强调表示的是一个整体,为什么加上“1”。为了让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余老师通过图让学生体会、感悟,认识单位“1”,着重体会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的情况。紧接着引导学生找一找,想一想,动手圈一圈,写出找到的分数。整个教学中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先动手,再归纳,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加速”。

三、精练习功能,成功转化

练习,不只是巩固,更要发展。传统教学的形式,是先传授,再巩固,练习沦为授课的附庸。而余老师的练习设计是让学生在练习中丰富、发展、建构新的知识。通过几道有梯度的练习,学生对分数意义的一般性认识变得更为全面、丰富、深刻,推动着知识的螺旋上升。特别是考考你,猜猜有几根的练习,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掌握过于抽象、枯燥、难懂的困难,使学生在有趣、富有思考性的练习中,从更高层面上来认识和理解分数。

总的来说,这堂课体现了理念新、做中学、练习精、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实现了教学目标。建议加大开放度把教师的精彩转化成学生的精彩。

第15篇 一年级数学《20以内数的加减法》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20以内数的加减法》评课稿

有种说法是“平时教学是栽活一棵树,复习过程是育好一片林”。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评研的重要性。这次出公开课,我选择了评研课,以前没有上过评研课,对于我和孩子来说都是个挑战,一个上升的平台。上完了20以内加减法复习后,我对复习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本节课设计时,我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以趣味游戏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数学问题的设计还带有比较强的挑战性,能够唤起学生好胜的心理,通过思考、交流,学生可以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带给孩子们的是充满生机的、洋溢着童趣、富有挑战性的、清新的教学课堂。

从本节课的效果来看,教学目的大体上得到了实现,将学习的内容全部融进快乐的小组合作讨论中,在讨论中不知不觉地复习和深化,探讨做题的注意事项。孩子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复习时说到的方法,从[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而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理论——运用——加深理解——熟练运用,这样的`过程完全符合思维的过程。课堂中注意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数学学习就应该是这样的!在探索和交流中共同进步。

当然,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再课堂的时间的把握上需要改进,加强课堂的节奏性。通过这节课是我感到老师要不断地去创新,不断去接受挑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使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数的评课稿(15篇)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多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基础和起点。本节课,杨老师是根据人教版数学课程标准,小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设计。教学过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数的信息

  •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评课稿(3篇)
  •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评课稿(3篇)21人关注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评课稿袁老师这节课有两个知识点,一个是分数化成小数;一个是小数化成分数。这两部分各有各的难点和易错点。袁老师上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自主、高效 ...[更多]

  • 数的认识评课稿(15篇)
  • 数的认识评课稿(15篇)15人关注

    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 ...[更多]

  • 小数的评课稿(15篇)
  • 小数的评课稿(15篇)15人关注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评课稿《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这一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 ...[更多]

  • 数的评课稿(15篇)
  • 数的评课稿(15篇)15人关注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多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基础和起点。本节课,杨老师是根据人教版数学课程标准,小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设计 ...[更多]

  • 分数的评课稿(13篇)
  • 分数的评课稿(13篇)13人关注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听了余执教的《分数的意义》,给我总的感觉是设计简约,方法简单,语言简练,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整节课轻松、愉快、流畅,主要有 ...[更多]

  • 负数的认识评课稿(2篇)
  • 负数的认识评课稿(2篇)11人关注

    刘老师执教的《负数的认识》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负数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应用,这节课的学习,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负数的含义。课本中举了很多生活 ...[更多]

  • 百分数的认识评课稿(3篇)
  • 百分数的认识评课稿(3篇)10人关注

    《百分数的认识》评课稿李老师所上的这一节课《百分数的认识》是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她这一节课的设计非常清晰,一开始就创设一个罚点球的情境,出示一个统计表 ...[更多]

  • 数的加减法评课稿(4篇)
  • 数的加减法评课稿(4篇)8人关注

    今天听了李老师执教的《小数的加减法》这堂课,《小数的加减法》是人教版四下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曾在三下学习过小数的初步认识及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 ...[更多]

  • 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2篇)
  • 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2篇)7人关注

    《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观课主题如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主要亮点教学环节比较清晰。关注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课堂多次总结归纳出示,学生齐读,在巩固练习环节 ...[更多]

  • 有余数的除法评课稿(6篇)
  • 有余数的除法评课稿(6篇)7人关注

    有余数的除法评课稿在本课中,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建立表象,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给学生提供思考空间。在初步尝试后,再次例题操作,加深认识。通过一层层递 ...[更多]

相关专题

评课稿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