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1篇 五年级科学《地球表面的地形》评课稿
五年级科学《地球表面的地形》评课稿
今天,金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以学为中心的创新常态课,给我们的常态课带来了视觉和想象的冲击,令我受益匪浅。
本堂课从学生的视频观察中对地形的感性认识到从学生的图片或照片的直观认识碰撞出学生对地形的初体验,在这个环节中,同时暴露出学生的前概念。这是调动学生求知的一个契机。
课堂的第二个环节进行了图片地形的探究,进行了地形之间的碰撞,如“平原和高原”、“山地和丘陵”,这些地形似同而异的特点,引发了学生的疑惑,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是调动学生求知的另一个契机。
在对地形由远而近“中国地形图”、“瑞安地形”、“学校地形”的应用之后,金老师用谷歌地图让学生从立体地球上观察地球表面的地形,带学生去全球旅行,给孩子们的视觉和想象带来很大的`冲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课堂求知的浓厚兴趣,并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更为后面地形变化做了很好的空间想象的铺垫。
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了小组陶泥模型的制作,既落实并检测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更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更让学生感悟到学以致用的实处,也使得课堂更加轻松、愉悦。
当然,对于这堂课,本人也有一些建议值得与执教者金老师商榷:金老师没有及时抓住以上提到的两个契机,使得本堂课的前面环节比较枯燥,学生没有求知主动性,老师引导得累,讲得过多,体现不出学为中心的主旨;课堂环节过多,调动学生更直观体验地形,并激发他们兴趣的环节置后,时机不对;课堂问题设计不够系统而有效,导致学生只能跟着老师的思维走,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思维方式;陶泥材料的选取不得当,浪费了课堂的动手操作时间;板书的设计不够直观简要等。
但纵观全课,整堂课总体上生动而富有情趣,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能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根据课的特点去突破,从而去挖掘更多的新鲜的教学方式。
第2篇 五年级科学《运动与摩擦力》评课稿
五年级科学《运动与摩擦力》评课稿
这节课徐老师主要通过引导、观察、讨论、实验操作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知摩擦力,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1. 创设对比情境,建立“摩擦”“摩擦力”概念的生长点。
徐老师的教学中,通过ppt展示两双不同的鞋底,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再现,从而引出摩擦的概念,比较自然。在徐老师的'教学中,创设了手在空中左右移动与手在桌上用力左右移动的对比情境,使不可见的“力”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再通过用手摩擦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对“摩擦力”的概念的建构有了基础与生长点。
2.关注汇报交流,修正“摩擦力”概念的表述
学生在观察、体验、实验后的汇报交流往往会被老师所忽视或轻视,流于简单陈述。而徐老师关注到学生在表述摩擦力的过程中缺少概念的完整性,通过多次的引导,使学生再次思维加工的基础上经历概念表述的修正与完善,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3篇 五年级科学《热是怎样传递的》评课稿
五年级科学《热是怎样传递的》评课稿
一、实验器材的有效改进,提高课堂实验效率
整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林老师对实验器材的设计,第一个实验研究热在金属条的传递,假如按照教材上将火柴用蜡粘住,且不说最终实验效果如何,光是实验装置的制作就是一项大工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可能会花去实验的大部分时间,真正实验时间所剩无几,探究无法深入,而林老师充分利用了蜡的熔点低,将蜡本身作为观察对象,做成蜡环,方便实用,学生可以随意地摆放,节省时间,实验的效果非常成功。第二个实验研究热在金属片的传递,林老师更巧妙地将金属片做成平底锅形,在里面涂蜡,避免了受热后蜡流下影响观察,等蜡冷却后又可以重新实验。这两个实验器材的设计让在座的听课老师也大为惊叹。林老师在这方面是下了大工夫了。很好地体现了本次活动的追求简单而有效的课堂,化繁为简,排除干扰,才能提高探究的效果。
二、严谨的教学风格,为学生搭建探究的平台
(一)实验指导的严谨
林老师让学生自主讨论,为学生搭建完整的实验框架。实验实验器材的讨论、实验方法的指导都很到位。比如器材中玻璃器皿的使用、酒精灯的使用,实验方法中蜡环的放置、加热点的确定,还强调了此试验中要观察记录的是什么,为学生的实验提供了指向。两个实验中,林老师都强调了注意点,就是安全操作,如避免手接触烧热的金属片和金属条,烧热的金属片不能直接放在桌面等。为学生此次实验提供安全保证,更通过本节课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对以后的学习也有帮助。
(二)层层引导,搭建探究平台
教师是引导者,要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也要为他们创建一个个阶梯和平台,这在林老师这节课上有很好的体现,从金属条到金属片,将学生的思维从点引向面。
第一个实验已经直观地从蜡环的掉落顺序得出热的传递方向,并且小结得出热是从较热的地方传向较冷的地方。在此基础上,林老师又引导学生假如金属条转起来变成金属片又会怎样,这一问题的抛出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也激发了探究欲望。此时林老师顺势引导实验方法,是对第一个实验的迁移,又是一个提升。在这个高度上,林老师先让学生猜测传递的方向并在实验单上画出来,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培养学生将抽象思维用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关注学生思维时空,体现学习的主体地位
表面上看本节课是在老师一步步带领下完成教学的,但其中渗透着林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尊重。实验前林老师没有直接拿出器材,而是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表达的机会,比如讨论第一个实验中怎么样看到热的传播,学生的回答有“用木条”、“放在冰水里”、“用火柴棒试”、“用餐巾纸”,虽然没有答到老师想要的点上,但林老师没有否定学生,耐心加以点评,我想这是我们年轻教师要学习的,我们往往会迫不及待地将自己想要的答案告诉学生,这虽然节省了时间,但错过了学生思维锻炼的机会。
总之,林老师的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对我的教学有很大帮助,最后我说说自己对本节课的一些小建议:
(1)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支架,如提问可以更有指向性,让学生更快地朝本节课研究的方向思考,实验设计中可以提供适宜的帮助,可以给出一半的设计,让学生继续设计。
(2)实验记录单是否显得有些复杂,可以再精炼简约一点。本节课是研究热在金属物质的传递,那么在学生的知识体系里可能会存在这样的想法,热只有在金属物质是这样传递的,是否让学生看看热在其他材料的传递是否也是这样的,或者将这个探究实验留给学生课外完成,将课堂探究延伸到课外。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此次研讨会,打破传统的凭整体印象评课,将课堂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以观察量表的形式测量。对我的启示很大,将来对自己的教学要有系统的设计,追求更简约高效。
五年级科学《热是怎样传递的》评课稿
第4篇 五年级科学《机械摆钟》评课稿
五年级科学《机械摆钟》评课稿
一、思维的卷入
1、循序渐进。戴老师整堂课的设计从机械摆钟如何计时到摆钟的等时性到自制摆钟每10秒摆动次数到测连续3个10秒摆动次数,从简易到复杂,学生的思维卷入程度也在步步深入。
2、卷入深度。戴老师的设计先测自制摆分开3个10秒摆动次数,再测连续3个10秒摆动次数。她问“下一个10秒、下下个10秒摆的次数会有变化吗?”学生的猜测都是会有变化,还能找到自己猜测的理由,充分暴露前概念,寻找到矛盾点。这说明这个环节的设计改变是非常有意义的,使学生思维的'卷入深度更深了一层。
二、探究的有效性
但,一个好的设计如何去落实,使探究更有效呢?
学生准确测连续3个10秒摆动次数是有难度的,怎么落实好?需要教师设置脚手架。如何准确计量时间,通过之前测量机械摆钟10秒摆动次数,已做好铺垫。如何分工,通过前一个活动也做好了铺垫。
但是,我们看到最后一个环节耗时较长,说明还有铺垫没做好。教师问“下一个10秒、下下个10秒摆的次数会有变化吗?”,学生答“有变化”,教师问“为什么”。这给学生一个错觉,我的答案是正确的,连续测3个10秒摆摆动的次数会发生变化,观察时是带着心中既定的答案,带着偏见去观察的,在差别较小的情况下影响实验观察。此时,教师应该加一句“这是你的想法”。当学生数数数错时,其实可以用全班开口发出声音的方法来解决,而不要默数。
三、科学精神的渗透
1、客观。学生容易带着偏见,带着心中设定的答案去观察。刚才的实验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在实验做完后,教师可以适当提一提,让学生注意科学研究要客观。
2、严谨。反复实验,关注误差。每个实验都反复做了3次,即使在最后时刻仍然坚持重复实验,非常严谨。
第5篇 五年级科学《北极星不动的秘密》评课稿
五年级科学《北极星不动的秘密》评课稿
郑老师在执教《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时,利用课件出示南极和北极星轨图,学生观察之后联系到了前面学过的地球运动的原因,星星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自转。“星空中所有的星星都在旋转吗?”学生很快找到了处于旋转中心的北极星似乎是不动的,“为什么北极星看上去是不动的?在什么情况下会这样呢?”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强烈的冲突……
教师的“引”,让思维点燃。疑问是激起学生进行思维的原始动力。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提出,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才是真正感兴趣的,学生的思维火花才能得以点燃。戴老师这节课的导入部分指引了本课的全过程。
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利用南极和北极的星迹图,学生观察到了不同的星空,看到了星星移动的轨迹。但是北极星的不动与周围其他星星的运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问题也由此产生,是观察中学生自己发现的,而不是老师给出的,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往往能投入更多的热情。
2.在冲突中引发学生的猜测。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之后,发现北极星的“不动”与学生先前已有的知识经验是矛盾的,怎么解释呢?学生很自然地会进行假设,可能是北极星与地球运动的方向及速度一样,所以看上去似乎是静止的,也可能是北极星在地球北极上空,地球旋转时对着北极星。学生的这两种假设,正是我们接下来研究的方向,形成了很好的过渡。
3.在冲突中探究不断深化。在什么情况下北极星看上去似乎是“不动”的呢?在假设之后,那就是验证,“怎样验证呢?”学生经过讨论之后,会进行各种各样的设计,而设计之后的实验则仍然是围绕北极星是“不动”的,其他的天体则在运动。“你能看到北极星‘不动’,其他星星围绕北极星运动吗?地球仪怎样转动时,地球仪上红星所在不同位置的人都能看到北极星似乎是不动的,其他天体在围绕北极星旋转。”学生带着问题能很投入地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4.在探究后进行回归。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假设、设计、验证之后,对于北极星的不动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教学中我又安排了一个环节,回过来看看我们开始的问题,“为什么北极星看上去似乎是‘不动’的?现在对我们最初的想法有没有新的认识,假设都能成立吗?”我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对太阳、地球、北极星进行建模,从而加深学生对北极星不动的原因的解释,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新的概念,形成性的经验,解决认知冲突。
郑老师将一个个问题抛给学生,而这些问题也应该是学生主动发现的,并能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而同时已有的经验又不足以说明这一问题,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
郑老师语言简单明了,问题设计逻辑性强、指向性强。五年级学生表达能力已经较强,教师的问题就不能过碎,让学生有一个连贯性的思维过程。郑老师这节课从电教手段上只用了一个视频,为学生叙述作了语言上的铺垫,并加深了对北极星“不动”感性认识,效果也很好。实验器材简单适用,这些唾手可得的器材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理解科学的生活化,感受身边处处是科学。
第6篇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研究透镜》评课稿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研究透镜》评课稿
今天看了姚老师执教的“研究透镜”一课受益匪浅。本节课姚老师通过透镜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一个良好时机。考虑到小学生的好奇、好动、对形象直观的东西接受能力较强的特点,她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小游戏—捉金鱼。具体做法是:在一个较深的透明容器中放一条小金鱼,让学生看准后用手去捉。学生的兴趣高涨,争先恐后的要求动手,觉得这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当一个学生失败后,别的学生更是跃跃欲试。当第二个也失败后,他们便满脸狐疑了:为什么捉不到鱼呢?怎么样下手才能捉到呢?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创设了疑问情景,这时再启发学生:看到鱼,说明有光从鱼处进入了我们的眼睛,为什么看到了却捉不到?把学生引到看(光)和捉(手臂)的对比上来。经过这样巧妙、合理的设置情景,又用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问题,有层次、有梯度的把学生引向要探究的知识,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便显得水到渠成。
猜想和想象是探究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在《研究透镜》教学中,姚老师先回忆光分别在空气中和水中时的传播情况。因为旧知识的'铺垫,学生都知道会沿直线传播。然后问学生:如果让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光的传播方向会不会发生变化?此时猜想无非两种结果:会,不会。接着姚老师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把一支铅笔放入水中,从上面观察铅笔的变化,使学生一目了然看到现想,从而了解了光的折射。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在教学中亦如此,因此我们要象姚老师那样,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机会,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手段提出种种假设或猜想,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假设或猜想的方法解决问题,还要在猜想的同时发动学生动手探究,进行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使他们真正成为善于学习的人。教师也能真正做到“受人以渔”,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