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1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北大荒的秋天》评课稿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北大荒的秋天》评课稿
陈辰:石老师整堂课设计巧妙,围绕北大荒“景色优美”、“物产丰富”两条线路进行展开教学,带领学生感受到了北大荒的美。在对景色描写时,石老师不但抓住“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帮助学生理解,更在学习中,不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为三年级学习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梁虹:整堂课石老师教学语言诙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围绕着北大荒的“景色优美”和“物产丰富”展开教学,在优美的语言文字品读中,学生感悟到了“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的特点。精彩的多媒体课件又拉近了学生和北大荒的距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北大荒美丽和富饶。教学中石老师还能注意写作方法的'渗透,如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构段方法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的写作作下了铺垫。
沈桑:整节课结构清晰,学生反应热烈,学生都能感受到这篇文章的思想情感。石老师运用了多媒体手段丰富了这节课,让学生能真切感受到北大荒的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无论是北大荒的天空也好,小河也好,原野也好,在与相之对应的图片演绎交融下,使学生如亲临北大荒一般,享用课文语言的精神大餐!
温琴芳:在石老师上课之前,我们三年级组六位老师聚在一起对《北大荒的秋天》一课进行了细细的揣摩,本课除了适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天空的一碧如洗、小河的清澈见底、原野的热闹非凡以外,还有几个训练点我们觉得应该牢牢抓住,比如:第2小节中像“银灰、橘黄”这类描写颜色的词语要帮助学生积累;第3小节中动静结合的描写让课文更添生趣;第4小节围绕中心句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的适当渗透……这些都在石老师的课堂中一一得到体现。
第2篇 《北大荒的秋天》小学语文评课稿
《北大荒的秋天》小学语文评课稿
我一向认为写景类文章应当把学生当做真正的读书的主人,把有层次性的读作为主要的学习手段,把积累迁移当做主要的教学任务。本课是写景的文章,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在讲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吴熙老师采用了以读为经、以悟为纬的教学方法,以“美”为切入点,(1)读后整体感受美(2)在文章中寻找美(3)品词析句感悟美(4)朗读中体会表达美,这样做十分适合本篇课文的特点。
课堂上,老师给了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让学生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景和表达的情,同时图片、音像资料的恰当运用,为学生的声像同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老师也比较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选择文本中有价值的、关键的词句,采取“抽丝剥茧”式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接着引导朗读,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易于学生接受。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启发学生从文本中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只是“导”的角色。我觉得吴熙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课堂上三处“导”十分出彩,教学有痕似无痕。第一处是在体会天空绚丽多彩时,老师在出示了四幅流云图之后,说道:“你们看,天空有像白银一样的灰色,有像血一样的红色,还有像橘子一样的黄色……你觉得,天空还会有像什么一样的颜色?”这样一来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二来为学生课堂表达提供了一个范例,更妙的是让学生学会了“银灰、血红、橘黄”这种表示颜色的词的结构,而避免了孤立枯燥的讲解。第二个亮点在理解第三自然段,也就是描写“小河“一段的课文时,老师的引导多了一些情感体验,少了一些理性理解,比较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比如在学生体会到了小河的`快乐、热闹时,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最精彩的是在难点的突破上,老师的设计让难点似乎不攻自破。“田野、山岭、江河,都会在这个季节里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这句话很让孩子们费解。教师精心准备的一组图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降低了学生理解此句的难度,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十分有效的语言实践机会,锻炼了学生读、说的能力。
课堂上的学生是灵动的、训练有素的。他们会边读边思,在老师正确的引领下用心去读书,读得十分投入,整体和个别的朗读都让人十分舒服。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较强,而且很有个性。学生的语感很好,回答问题时语言完整,神态自然,有一定的语速,真是让人羡慕。
最后提出两点与老师们商榷:
1、板书是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2、北大荒旧貌换新颜,是一代一代拓荒者勤恳、奉献的结果,教学结尾是否应该把对景的赞美上升到对人的赞美?
第3篇 《北大荒的秋天》评课稿
《北大荒的秋天》评课稿
本课是写景的文章,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在讲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张丽娜老师采用的以读为经、以悟为纬的教学方法,十分适合本篇课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上,老师给了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让学生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景和表达的情,
同时也比较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选择文本中有价值的、关键的词语、句子,采取“抽丝剥茧”式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接着指导朗读,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易于学生接受。
二、课堂结构清晰,条理分明,层层递进,以一条主线“作者介绍了北大荒的哪些景物?
哪里最美?”贯穿课堂,重点突出,脱繁就简。
三、课堂上,老师十分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及课本与生活的联系,如“无字词典”在本
节课的运用,以及对“热闹非凡”一词的理解,不生搬硬套,符合新课标“生活处处皆语文”的理念。
四、在理解第三自然段,也就是描写“小河“一段的课文时,老师的引导多了一些情感
体验,少了一些理性理解,比较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当然,作为一名年轻老师,课堂上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现提出来,仅供参考:
一、节课给人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气氛不活跃,学生不积极,读书不动情。我想原因有二,第一,对于三个重点段落的处理,老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把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牵着学生走,很少给他们主动探究知识的机会,所以,显得课堂上学生活动的空间太小了;第二,作为引导者,老师首先应融入文本,进入角色,激发起自己的感情,但在本节课上,老师的语调一直平缓,缺少激情,语言欠缺感染力、穿透力,就会压抑学生的情感。
二、理解课文时有几个环节处理不当:①开始老师的范读没有意义,既然是第二课时,学生读书已较为熟练,老师应在学生感情不到位,欠缺朗读技巧时进行范读。②在理解第四自然段课文时,问题针对性不强,引导有些牵强,没有让学生体会文字背后的丰富内涵,可让学生由表及里,联系体会人们的心情,穿透两层,以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