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篇三年级英语评课稿 第2篇三年级英语下册评课稿
第1篇 三年级英语评课稿
三年级英语评课稿
刘主任的这节课主要是学习on ,under, in ,behind几个方位介词的用法。学习生词的时候,刘主任并没有用传统的授课方法领读,自读,抽读,而是通过看视频,唱儿歌,用教具和手势表演等直观的手段,引导孩子们来学习,而且每个单词的学习都列举了大量的例词,比如在学习“box”一词时,利用以前学过的表示颜色和大小的单词来加强记忆,“red box/yellow box/blue box/green box/big box/small box”。学习句型”it’s in/on/under/behind...”时,通过视频引导孩子学习体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物品,进而学习方位介词的用法。除了刘主任大方得体自然的`教态,流利的口语,掌控课堂的能力外,这节课应当说是一堂丰富、多姿多彩的课。可是,我却感觉孩子们的表现不佳!从他们的神态,上课接受能力来看,这些孩子底子很差!私下一打听,才得知那儿的孩子大部分来自周边的村子,很多孩子要么是留守儿童,要么是外地跟随父母来这打工的。原来如此。我不禁想起了我们这的孩子,我们这的生源和那儿的差不多。
生源质量决定教学质量,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事实!从目前中国教育的现状来说,名师择名校,优生择名校,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之势,那些名校已经形成良性循环!譬如,上北大、清华无疑让莘莘学子实现与世界学术对接。以后,他们深造、就业、发展,空间巨大。我从教近二十年,感慨生源质量的因素取决于家庭因素、社区因素、学校文化氛围,这三辆马车,决定一个学生是否“跑得快”。试想想,一个年幼的孩子回到家,有的帮父母干活而没时间学习;有的甚至父母没在家,孩子自己很难管束自己,随心所欲;甚至有的父母给孩子传播读书无用的言论影响孩子的心理......作为一个老师,面对如此的问题,情何以堪?但作为一个老师,我知道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我所能做的就是针对实际情况,用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们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第2篇 三年级英语下册评课稿
三年级英语下册评课稿
五月初,借着学校优秀人才展示课的机会,又一次细细品味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优质课,尤其是谢老师的英语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本节英语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悟。
本节课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art b部分的对话课,《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是具有交际功能的工具,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是会话课的基本要求。因此学生的语言学习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的汲取,而应该把学习的最终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善于应用已有的知识,交换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因而,在对话课的课堂上老师要创设大量的语境形成一定量的语量,再通过不同的途径最终达到语用的目的。本节课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模仿、小组合作、表演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感受语言,操练语言,运用语言。
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谢老师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我校三年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是1)能够听懂、会读、会说句子:do you like…? sorry, i don’t like…can i have …, please? here you are.2)能够就食物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能力目标1)能够询问他人对水果的喜好,表达自己的愿望。2)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简单的交流。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1)让学生有兴趣用英语表达,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2)学习策略: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在此基础上,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听说认读三会句型can i have …, please? here you are.并在情境中进行运用。难点是:在真实情境中正确使用句型can i have …, please? here you are.来询问他人。
那么,如何实现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本节课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
首先,是学生喜欢的头脑风暴活动,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先讨论自己所知道的食物、饮料以及水果,之后,将学生分成两部分进行pk。通过这个环节的设置,充分激发了学生已掌握的有关词汇,也为新授课的学习提供了语言支架。在拥有大量语言支架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设计catching fruit的游戏,巩固旧知,并巧用三年级学生富有好奇心的特点,直接让学生来猜测老师喜欢的水果,在趣味中听懂、会读、会说句型“do you like …? sorry, i don’t like ….”,“can i have some …please? sure, here you are.”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游戏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可以发现,学生基本上能听懂、会读、会说本知识点,达成了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并初步达成了能力目标。
那么,在学生能听懂、会读、会说句型“do you like …? sorry, i don’t like ….”,“can i have some …please? sure, here you are.”的基础上,教师自然引入课文中的文本。在文本的导入过程中,谢老师先从图入手,询问学生:“where can you see this picture?”“how many people do you see?” “who are they?”非常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细心观察的能力。为了更好地使学生能理解对话文本,谢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mike likexxxxx. zhang peng likesxxxxxx.来听对话文本并指导学生自己寻求依据。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基本上能理解对话文本,最后,再通过连线巩固学生的理解。这三个环节的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
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话课的的教学重点是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谢老师设计了happy reading的'环节,学生可以和同伴分工读、自己朗读、小组内齐读等形式强化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到此,学生已经基本达到了本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而为了更好地使学生能在真实情境中自如运用所学句型,教师在主情境线上,设计了我是表演小能手和在水果派对上的对话小任务。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水果进行自由对话,同时借助板书进行表演。通过巩固拓展活动,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也升华了本课的能力目标。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谢老师都十分重视学生的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的培养,在每个教学环节,谢老师都注重让学生有兴趣用英语表达,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在板书的设计上,谢老师用了两个水果篮以及一些水果的卡片和本节课的重点句型。整节课从课前的导入,猜测老师喜欢的水果,文本对话的学习、再到拓展活动的表演,一直贯穿使用板书内容,使板书的使用达到了最大化。
综上所述,本节课有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通过课堂观察发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95%的学生都能实现对重点句型的听懂,会读和会说的能力,90%的学生能在真实情境中自主完成交际使用。
本节课不仅让我对对话课有了一个新的理解,更我更受益匪浅的是使我明白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以较低层次的知识掌握为前提,才能保证与此相联高层次知识理解和掌握。若是同类知识,要提升到新的台阶更需要以原有的知识作为铺垫。在谢老师的这节课上,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围绕水果展开丰富的、多层次的问答。尤其是头脑风暴中对”food/drink/fruit””进行扎实有效的操练,其目的就是为了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所以学生到后面的拓展环节才会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紧扣教学目标,不花哨,每一个环节都落到实处,扎实学生基础。
第三,也是我最最值得学习的地方,谢老师将评价体系贯穿于整个课堂,将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有机结合,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将课堂归还给学生。
但本节课我也存在一定的困惑,这是一节对话课,谢老师,将阅读的方法渗透到对话课的教学中,是否合理呢?第二,本节课很好的将学生自评的评价体系贯穿于课堂,可是在最后的环节,如果能将评价进行综合小结的话,效果会不会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