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1篇 桂林山水的评课稿
桂林山水的评课稿
《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先总体提出“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分别对桂林水和山的特点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最后又用“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和“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两句作结,使读者对桂林山水产生了一个完整的美好的认识,既照应了课文开头,又丰富了“甲天下”的内涵。
整篇文章构思精巧,句段精美,文首引名句,文尾引诗句,以“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开始,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结尾,首尾照应,结构浑然一体,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受。
语言文字具有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许多妙词佳句往往讲也讲不清楚。《桂林山水》遣词造句严谨,语言优美,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桂林山水的一片热情。如果老师讲得太多,文章会搞得支离破碎,整体的美感就会被破坏。只有通过多读,反复读,读出语感,以读代讲,披文入情,使作者的感情和读者的感情溶为一体。因此,胡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抓住“美”这个字眼,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主要采用“以读代讲,以讲促读”,这一方法进行教学。
a`、揭示课题后,老师马上以优美的课件,配以如泣如诉的音乐立刻带着学生进入了如诗入画的桂林山水美景中。如果这时候老师能够范读课文,或者加以声情并茂的讲解我想效果一定更好,教师的范读可以感染学生的情绪,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另外老师在初读后,可以问问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了解。
b、 紧扣重点词体会感情。老师紧扣“甲”、“静、清、绿”,“奇、秀、险”等重点词,读读议议,个别读、齐读、引读、议读,文中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之情完全被学生体会出来了;
c 、传授技巧使学生入情入境。如:第二句读好“啊”的音变[静啊(nga),清啊(nga),绿啊(ya )]。但这个nga的读音老师还是应该恰当的纠正,因为学生们还是没有掌握。再比如“连绵不断的画卷”的朗读指导等,老师都比较注重技巧的传授的。但胡老师在学生分句朗读后,没有让学生再把整段连起来朗读,这个课文的整体性就被打乱了,整段朗读时的感情起伏变化学生的感受就比较肤浅了。
比如:三个并列分句的递进语势(声音由低到高,语速由慢到快,感情由弱到强),才能表达出漓江的水“静、清、绿”到极点的特点;第二句到第三句语气的转入要稍停长些,语气转入平稳。因为,这时作者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连自己乘坐的船在前进,还是停泊着都没感到,许久许久才醒悟过来等
d、配乐品读课文,抒发真挚感情。通过前四步,学生已经把握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热恋之情,最后学生循着作者思路,配以优美的.乐曲,以真挚的感情齐读课文,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使孩子们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
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朗读一旦进入充满情感的表达状态,它就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极积的创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语感能力发展。在这一方面胡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第2篇 水的组成评课稿
水的组成评课稿范文
任老师的《水的组成》一课,从饮水学问,水的物理性质引入,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学生参与度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亮点一:实验准备充足,重视对实验失败原因的分析。电解水这个实验是比较难成功的一个实验,任老师在课前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预测,做了充足的准备,使得第一次实验失败后能够及时的得到弥补,同时引导学生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不仅打破了学生的怀疑,还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亮点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参与高。本堂课虽然没有那种表面的热闹,但在老师的引导下,思维紧跟老师,表现得非常专注,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思考。
亮点三:习题的`设置科学合理。本堂课的习题紧扣中考要求,由易到难,有梯度。
个人认为本堂课的不足之处:
1.可能由于紧张,语速有点过快。
2.设计检验气体的方案时可以给学生留点思考的余地,让学生自己设计,练习环节当个别回答出错时,可以慢点再给答案,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
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不足之处,请指正。
第3篇 生命离不开水的评课稿
生命离不开水的评课稿
1、让学生猜听到的声音、诵读小诗、写小诗、看视频,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生命离不开水》,也让学生通知感知生活及生活经验、了解水的知识等体会生命离不开水。特别是“怎样喝水才健康”的视频,重视对学生科普知识和健康知识的介绍和积累。
2、让学生涂饼状图,实际上是让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体会水在不同物体内的含量,这种教学方法比直接告知学生不同物体内水的含量是多少要生动直观得多。
3、实验“想多种办法,挤出西红柿里的水”,刘老师采用了让学生说办法,再让学生按教师预先设定的办法——用纱布挤,来探究西红柿里有多少水。我个人觉得,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材料,如碗和匙、剪刀(替代刀)、纱布等,让学生小组决定用什么方法来选择材料探究,这样,比只做教师预定的要好一些,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会更好一些。还有,因提供的西红柿不多,最好给学生配用小烧杯,这样看挤出水的多少效果会更明显。
另外,对于实验的结果的分析,我觉得这个实验不存在失败与不失败之分。实验的目的不是比哪个组挤出的西红柿汁多,而是让学生学会探究,即确定方法——选择工具和材料——感知西红柿里有水。至于水多水少,影响的因素就多了,有方法的选择,有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有操作者力量的大小等。
4、整堂课充实而饱满,条理清晰。但我觉得教材上的“交流”内容不该被放弃。“交流:胡萝卜和土豆哪个含水多?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你的想法?”其实,这一方面是前面“想多种办法,把西红柿里的.水挤出来”的巩固和延伸;另一方面,教材反复地提“想办法”“有哪些办法” 也使我们体会到教材的意图,那就是要求我们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实践,重视学生的“方法意识”,注重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法,自己亲自探究,自己亲身体验。
建议刘老师安排时间让学生交流一下“胡萝卜和土豆哪个含水多?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你的想法?”相信刘老师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重要的是这些来自学生的智慧火花,会激起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照亮学生的心灵。
5、刘老师制作的课件切合所授内容,不花哨,紧扣教学重点,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