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书信稿件 > 致辞 > 导游词

周恩来导游词(精选5篇)

更新时间:2024-11-12 查看人数:5

周恩来导游词

第1篇 周恩来纪念馆导游词

篇一

周恩来纪念馆位于古城淮安北门外夹城内的桃花垠。距离周恩来故居约两华里。馆区由纪念岛、宽阔的水面和湖四周环形绿地组成。总面积有三十五万平方米,其中百分之七十为水面。岛上建有主馆和附馆,总建筑面积为3265平方米,其中主馆1918平方米,附馆1345平方米,是由南京大学齐康教授负责总体设计,整个建筑既考虑到我国民族传统风格和本地特色,又注意吸取当代建筑的先进技术。主馆坐落在绿色草坪的基台上,象征着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中国人民忠实的儿子,他将永远扎根在祖国的土地上。主馆高26米,与南京中山陵、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为同一等级高度。主馆呈四方形,内八角。四方八面体寓意着周恩来的精神普照着我们中华民族。四根花岗岩石柱寓含着周恩来生前曾先后于1954年、1962年、1964年和1975年四次提出要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设想。这不仅是他终身奋斗的目标,也是他留给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政治遗嘱。四根花岗岩石柱支撑着四坡屋顶,看上去可使人联想起古老江淮平原上提水灌田的牛车棚,寓含着周恩来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四根柱子支撑四坡屋顶的造型还像苏北里下河地区的待渡亭。周恩来19xx年离家赴东北时曾在运河边的待渡亭候船,然后登舟北上。以待渡亭的形状作为他的纪念馆寓意周恩来从淮安待渡亭走出,最终又回到了他的故乡。

主馆分三层。底层为陈列厅,里面以丰富而详实的图片、实物和电视显示屏,来展示周恩来总理光辉灿烂的一生。沿南边51级台阶就来到了二层瞻仰大厅。周恩来1921年23岁时在法国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当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他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时年正好是51岁。大厅内设周总理全身汉白玉座像一尊,连基座高4.7米。纪念厅的蓝色天棚可以让阳光直接射到四米多高的汉白玉坐像上,像的四周由鲜花、长春盆景簇拥,寓意着周恩来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伟人。三层为观景台,远眺可望古城和馆区风景。如果从上往下鸟瞰,则可见牌楼式的景门和人字形附馆合起来,正好是“八一”的图型,寓意周恩来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之意。附馆建筑呈人字型,面对主馆呈拱卫之势,体现了周恩来是人民的好总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附馆共两层,二楼主要是办公用房,底层设有名人字画厅和影视厅。字画厅陈列展出国内外知名人士和书画大家为周恩来纪念馆捐赠的书画作品,影视厅主要放映周恩来生平业绩的影视片。

主馆前的广场上,半圆形的草坪上有一圆形水泥平面,广场如半月,圆形的水泥平面似一轮红日,寓意周恩来光辉业绩与日月同辉。与纪念馆正面隔湖相望的是瞻台,其和主馆、附馆在一条中轴线上,它由廊亭和高达16米的剑碑组成。剑碑各由四根柱子组成棱形剑头,看似无形胜有形,寓意周恩来的精神、品德、业绩如丰碑永远地矗立在亿万人民心中。纪念馆两侧通过两座桥与入馆道路相连,东侧连接清扬公路,西侧直通城区,可以到达周恩来故居。纪念馆主馆为花岗岩贴面。色彩简洁明快,外观庄重肃穆,与四周的清波绿水交相辉映,象征着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平易近人的高尚情操。另外,整个馆区占地五百多亩,其中五分之四是水面。周恩来12岁离开家乡,为了寻求真理,操劳国事,一直未能回故乡看上一眼,涟漪的湖水寄托着故乡人民对他的思念之情。

周恩来铜像广场上的周恩来铜像高度为7.8米,其中底座3.6米,像身高4.2米,总高度寓意伟人周恩来走过的78个光辉的人生春秋。基座上“周恩来同志”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由xx同志于1997年12月31日题写。铜像的设计者是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的李守仁教授,由南京晨光机械厂负责铸造,重量两吨多。其姿势取材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周恩来与工人、农民亲切交谈时的习惯动作:双手叉腰,面带微笑,显现出周恩来平易近人的风范。

仿西花厅是经中共中央批准,江苏省委省政府向周恩来百年诞辰的献礼工程,它是1997年1月19日奠基开工,1998年3月5日周恩来百年诞辰时建成对外开放的。它和湖对面的剑碑、半岛上的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的铜像建在同一条轴线上,建筑面积有六千多平方米。周恩来是1949年9月住进西花厅的,一住就是26年。1976年和1992年,周恩来、邓颖超这两位伟人相继去世后。经中央批准,在周恩来百年诞辰时,在他的故乡淮安仿制了西花厅,再现周恩来生前工作、休息和会见国宾的场景,陈列周恩来生前的遗物,让广大人民群众可以瞻仰凭吊。前客厅是周恩来当年会见外宾、举行重要国事活动的主要场所。仿西花厅院内由西向东依次是周恩来的活动室、办公室、总理卫士值班室、后客厅、邓颖超卧室、邓颖超办公室和周恩来卧室,两边厢房分别为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周恩来亲属和烈士子女的用房。 仿西花厅是经中共中央批准,江苏省委省政府向周恩来百年诞辰的献礼工程,它是1997年1月19日奠基开工,1998年3月5日周恩来百年诞辰时建成对外开放的。它和湖对面南边的剑碑、半岛上的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的铜像邓建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占地约一公顷多,建筑面积有六千多平方米。周恩来是1949年9月住进西花厅的,一住就是26年。1976年和1992年,周恩来、邓颖超这两位伟人相继去世后,他们都留下遗嘱,不要保留他们的故居,而要交给公家使用。经中央批准,在周恩来百年诞辰时,在他的故乡淮安仿制了西花厅,再现周恩来生前工作、休息和会见国宾的场景,陈列周恩来生前的遗物,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瞻仰凭吊。仿西花厅的上层是仿制北京西花园的第三进园子的全部建筑,也就是一方四合院。处于最前边的主建筑就是西花厅,也就是北京“西花园”的主建筑。它是周恩来当年会见外宾、举行重要国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后排由西向东依次是周恩来的活动室、办公室、后厅会客室、邓颖超卧室、邓颖超办公室和周恩来卧室;周恩来办公室门前的一小间是当年总理卫士值班室;两边厢房分别为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的用馆区建筑都由花岗岩外贴面,地由青灰水泥方砖铺盖,全部采用青、白两种颜色,象征周恩来一生两袖清风、清清白白。

今天,周恩来纪念馆已成为举世瞩目上、万众敬仰的丰碑,开放十多年来,已接待了近千万中外宾客,桃花垠重现了昔日的辉煌,处处留下了怀念伟人的游人足迹。

第2篇 周恩来故居导游词

周恩来故居,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镇淮楼西北隅的驸马巷内。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周恩来故居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周恩来故居导游词范文1:

故居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江苏省 淮安市淮安 区驸马巷7号。1988年1月13日 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96年被 国家教委、民政部、 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 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xx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百家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周恩来诞生地

周家到周恩来这一辈,在淮安已是第四代。1898年3月5日,周诞生于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城(今淮安区)内 驸马巷的周家大院。周恩来祖父周攀龙 绍兴人,曾任山阳(今淮安市淮安区)师爷,晚年捐了个知县,因前任拒不交印,正式上任时已病势沉重,不久就去世了,生前没有发家,仅用过去的积蓄和二哥合买了这处宅院。

周父名周贻能,娶清河知县万青选的第12个女儿万冬儿为妻。万冬儿即周生母,娘家人称她为“十二姑”。

周恩来乳名“大鸾”。周家的后人从上辈那里听说,周出生前,周母梦到一只大鸟飞入自己怀中,当夜便生下了周。《 山海经》称:“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这个传统的中国家庭,认为万冬儿的梦乃是吉兆,遂给这孩子起名“大鸾”。

周在8个月大时,因叔父周贻淦重病,为了“冲喜”,过继过去。于是周有了自称的“两个母亲”,生母万冬儿和嗣母陈氏。

周恩来在故乡度过了12个 春秋。宣统二年(公元1920xx年),12岁的周恩来离开淮安,赴东北伯父处读书。从此,他再没有回去过。

故居有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系清 咸丰到光绪年间所建的青砖瓦木结构 平房,具有明清时期典型的苏北城镇民居建筑风格,占地1987.4平方米,共32间。 周恩来在这里出生、成长、学习至12岁。东大院有周恩来祖父住房,继母和乳母住房,周恩来出生的房间、读书房、他提过水的水井和浇过园的菜地;西大院原为周恩来二祖父住房,现辟为陈列室,展出照片近200幅,内容分为5部分:周恩来 童年、家世和 故乡、人民的怀念、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周恩来书画苑和周恩来墨迹碑廊。反映周恩来故居的美术作品众多,以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画中华名人故居第一人”、著名画家拇指先生的《周恩来故居》最为有名。

周恩来故居大门门匾由 邓小平同志题写。故居内分东西两个宅院,东宅院有周恩来出生的房间、读书房、过继母和乳母住房,还有少年时用过的一口水井和一块菜地。西宅院有“周恩来家世、童年与故乡图片画展”、“周恩来外祖父万家字画展”、“开国大型图片展”和“周恩来八婶住房”。西宅后院有新建的“纪念周恩来书画苑”和“周恩来墨迹碑廊”。

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前中共中央 胡耀邦瞻仰周恩来故居时亲笔题写的四个大字:“全党楷模”。向北不几步就是周恩来小时候读书处——家塾馆。里面有周恩来当年用过的单人学桌。在这张学桌上,他以不同寻常的聪颖和智慧,经常和同窗共读的同辈 兄弟用方块字做联句、拼诗的“益智游戏”。

周恩来故居导游词范文2:

镇淮楼畔浮云白,驸马巷前夕阳斜。驸马巷位于淮安区镇淮楼向西一里远,因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婿曾住在这里而得名。周恩来故居位于驸马巷中部,局巷北侧,占地1987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2间,为青砖、灰瓦、木结构。故居为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每个宅园都是曲折的三进院。东宅院现为原状陈列,有周恩来的读书房、诞生地、主堂屋、嗣父母住房、乳母住房等房间,还有周恩来童年时用过的厨房、水井、菜地以及亲自栽种的榆树等。西宅院现有八婶母杨氏的住房,并开辟有“周恩来童年、家世、故乡图片展”、“周恩来故居书画苑”等展厅。

故居大门上方的“周恩来同志故居”门匾,是由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题写的。进入故居正门,首先是周恩来童年读书的地方。1920xx年,刚刚五岁的周恩来就遵祖训入家塾馆读书。当时,嗣母陈氏请家塾老师邹先生给周恩来起个字。邹先生为乳名大鸾的周恩来起字 “翔宇”。

从读书房向西跨过一个腰门便是周恩来父母住的面南的三间房屋,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诞生在东边的一间房屋里。屋里陈列着周恩来父亲的照片和母亲的画像。父亲周贻能,生于1874年,是一个小职员,曾在山阳县衙当过差,后来又在武汉等地教书。1920xx年在上海时,他曾帮助周恩来做过秘密通讯联络工作并掩护过周恩来。1942年7月,周贻能因病在重庆红岩村去世,终年68岁。母亲周万氏,1877年出生在清江浦(今淮安市区),是清河县(今淮安市区)知县万青选的第十二个女儿,小名冬儿,娘家人称十二姑。她性格开朗,爽直豪放,办事精明能干。传说,万氏在临盆之前,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有一只鸾凤般的神鸟飞入怀中,全家人都认为这是吉祥的预兆。孩子生下来,果然眉清目秀,气宇非凡。祖父周骏龙给孩子起了个乳名大鸾、谱名恩来。鸾鸟者,凤凰也。凤凰者,百鸟之王,管辖天下群鸡并百鸟也。见(现)则天下安宁。

从诞生地再向西跨进一个院落便是周家的主堂屋,也是故居房屋中最高的建筑。周恩来的曾祖父周光勋、祖父周骏龙等曾住过此屋。祖父周骏龙做过师爷,并在桃园(今泗阳)、阜宁、安东(今涟水)和海州(今连云港)做过代理知县、知事、知州。他晚年任山阳知县,待到正式上任时,已重病缠身,不久就去世了。他一生清廉,没有给后代留下多少遗产。他的去世使主要靠其俸禄生活的周家在经济上陷入了困境。

祖堂屋的对面是周恩来乳母蒋江氏的住房。周恩来的母亲万氏生下恩来后,不久便将其过继给周恩来的小婶母陈氏,陈氏无奶哺育,就雇请本城南门大街小鱼市口施家巷的二十多岁的蒋江氏给幼年的恩来做乳母。蒋江氏出生于淮安古城东门外的一个农民家庭,勤劳而善良,对周恩来性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恩来一直称她为“蒋妈妈”。

乳母住房的门前有一口石井,周恩来常跟蒋妈妈一起从这口井里打水来饮用洗漱、浇瓜浇菜。井沿上的洞孔是当年系井绳用的,井沿边的沟痕是打水绳索长期磨擦留下的。至今,井水清澈透明,可正常饮用。周恩来对这口井的印象很深,1960年,他在接见淮安县委负责同志时,还特别提起这口井,他说:“我家的那口井还在吗?”并向在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淮安的地下水位很高,吊桶上只要系上庹把长的绳子,就能把水打上来”。

在乳母住房的背面是周恩来嗣父母的住房。周恩来的小叔父周贻淦结婚不到一年,便得了肺病,日趋严重。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习俗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使周贻淦得到一点安慰,为了使他的妻子陈氏有所寄托,也为了“冲喜消灾”,周贻能夫妇便把刚出生六个月的恩来过继给周贻淦做儿子,但过继后不到两个月,周贻淦便去世了。幼年的恩来就由守寡的小婶母陈氏养育。陈氏,1878年出生在宝应县一个书香门第,擅长诗文书画,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丈夫去世以后,陈氏便把幼年的恩来作为自己的唯一的精神寄托和生活希望,是周恩来文化上的启蒙老师。

故居院内有两株百年老榆树,高达20米。据传这两株榆树是周恩来童年时期亲手所植。

1920xx年,生母万氏和嗣母陈氏相继去世,周恩来一年之中失去了两位妈妈,这年他才9岁。此后,周恩来就和八婶母杨氏生活在一起,八婶母杨氏是周恩来失去生母、嗣母后的实际监护人。

1920xx年春天,在东北奉天(今沈阳市)做事的四伯父周贻赓请三伯父周贻谦接恩来去东北读书,这真是天大的喜讯,大鸾这只神鸟,真的要展翅翱翔于无限广阔的新天地了!

周恩来从12岁离开故乡,到逝世时的66年中,一直没有回来过,但他生前曾多次接见淮安县委的负责同志,十分关心家乡的情况。周恩来曾为淮安县委题词:“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还为《淮安日报》题写了报头。他多次要求县委的负责同志把故居处理掉。1973年,周恩来又让国务院值班室主任吴庆彤同志给淮安县委打来电话,正式传达周恩来关于处理旧居的三条指示:1,不准让人去参观;2,不准动员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3,房子坏了不准维修。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同志逝世以后,淮安县委根据亿万人民的要求,着手整修周恩来故居,把故居按1920xx年周恩来离开淮安时的原貌进行修复。故居于1979年3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

周恩来故居导游词范文3:

周恩来故居座落在江苏省淮安市城区镇淮楼西北隅三百米外的驸马巷7号门内,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是举世敬仰的周恩来的诞生地,是这位历史伟人一至十二岁童年生活的摇篮。如今成了国内外人士瞻仰周光辉一生的纪念地,是广大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历史课堂是以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门评审确定的'百个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周恩来故居现有清朝咸丰至光绪年间的青砖小瓦木结构平房32间,占地1960平方米,由东西相连的两个普通的老式宅院组成,东宅院临驸马埠,西宅院局巷,是曲折的三进院结构。整个建筑青砖灰瓦、古朴典雅,是典型的苏北民居的建筑风格,大门两丈见外有一座照壁,照壁后面有两棵高大的老榆树。

周恩来故居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驸马巷7号。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同志就诞生在这里,并在故乡度过了12个春秋。

周恩来故居大门门匾由邓小平同志题写。故居内分东西两个宅院,东宅院有周恩来出生的房间、读书房、过继母和乳母住房,还有少年时用过的一口水井和一块菜地。西宅院有“周恩来家世、童年与故乡图片画展”、“周恩来外祖父万家字画展”、“开国大型图片展”和“周恩来八婶住房”。西宅后院有新建的“纪念周恩来书画苑”和“周恩来墨迹碑廊”。

第3篇 淮安周恩来故居导游词

周恩来总理是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周恩来故居座落在江苏省淮安市城区镇淮楼西北隅三百米外的驸马巷7号门内,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清朝咸丰至光绪年间的青砖小瓦木结构平房32间,占地1960平方米。

这里是举世敬仰的周恩来总理的诞生地,是这位历史伟人一至十二岁童年生活的摇篮。如今成了国内外人士瞻仰周总理光辉一生的纪念地,是广大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历史课堂,是以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门评审确定的“百个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周恩来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普通的老式宅院组成,东宅院临驸马埠,西宅院局巷,是曲折的三进院结构。整个建筑青砖灰瓦、古朴典雅,是典型的苏北民居的建筑风格,大门两丈见外有一座照壁,照壁后面有两棵高大的老榆树。这座老式宅院是周恩来的祖父周攀龙从浙江来淮安做官时与其二哥周骏昂合买的。周攀龙祖籍绍兴,他到苏北淮安府山阳县初为师爷,在县衙做幕友,晚年谋得山阳候补知县,不久即病故。周恩来生父周贻能曾获得过清代国学生的最高学位,但为人忠厚,长期在湖北、天津和东北等地做文书之类的小职员,工薪微薄,晚年随周恩来生活,曾在重庆做过有益于革命的工作,1942年在红岩村逝世,终年68岁。周恩来的生母万氏十二姑,是清河县万青选的爱女。他容貌端庄,精明能干,性格爽朗,善于调解纠纷。他20岁嫁到淮安与周贻能成婚,并主持了这个破落的封建家庭事务。婚后生育三子:恩来、恩溥、恩寿。

1898年3月5日晨6时左右,万氏十二姑在东宅院面南三间正房东屋,生下第一胎男孩。周贻能为新生婴儿取了个乳名“大鸾”,寄托了“神灵之精,见则天下安宁”的美好愿望,这个大鸾,就是后来成为“全党楷模”与举世敬仰的开国总理周恩来。

现在周恩来故居东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由中共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亲笔题写的“周恩来同志故居”红底金字匾额,在旭日映照下熠熠生辉。一进大门向北拐,第二进两间北屋和相连的三间东屋是周恩来幼年读书的地方。大鸾刚满五岁就入家塾念书,取学名恩来,字翔宇。与他同窗学习过的同辈兄妹有恩溥、恩硕、恩灿、龚志茹、龚志蕙等。周恩来敏而好学、博闻强记,每次背诵、认字与默写均属最优,习字也在同辈兄妹之上,深得长辈和家塾老师的褒扬。

由“读书房”向西跨过一道腰门,便是周恩来父母的三间住房,东屋是周恩来诞生的房间,西屋是父亲周贻能的书房和休息的地方,从“诞生地”向西通过一条南北走向的狭长走廊,两间“亭子间”便出现在眼前。这是周恩来的过继母亲陈三姑和乳母蒋江氏的住房。

周恩来不满周岁时,小叔父周贻淦得了疾病不久就离开了人间,恩来就一直跟着过继母亲陈氏生活,陈氏出身于书香门第,爱好诗词、戏曲、小说和绘画,是个才学出众的女子。陈氏守寡后便把幼年的恩来当作生活的唯一希望与依靠,教他认字块、练书法,给他讲故事吟诵唐诗宋词,为他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乳母蒋江氏,出身贫寒,为人耿直,曾教给童年周恩来不少社会常识与劳动技能。恩来九岁时不幸失去两个母亲,蒋江氏给了他慈母般的关怀,因而恩来对这位勤劳朴实的乳母感情很深,一直亲切地称她为蒋妈妈。

在“亭子间”的北面,是三间祖堂屋,是当年周恩来祖父周攀龙和祖母鲁氏居住的房屋。在祖堂屋的西北边,是周家后院,有一片较大的园地,去曾有茅屋,种过瓜菜。在过继母陈氏住房后檐有一眼水井,井水清澈见底,石井栏上被绳索磨出了一道道深深的痕迹。周恩来童年时曾跟随乳母蒋妈妈从这眼井里打水绕瓜种菜,对这眼水井印象很深。他在1958年接见淮安县委负责同志时还说:“我家那口水井还在吗?淮安的地下水位很高,吊桶上只要系上尺把长的绳子就能把水打上来”。

1907年周恩来的生母和过继母亲相继病逝,他的家庭也开始急剧衰落下去,生活的重担早地落到童年周恩来的身上,他从家庭由盛到衰的境况中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从此埋下了摧毁旧世界的种子,1910年,十二岁的周恩来被四伯父周贻赓接到东北去读书。大鸾从这儿起飞了,到更广阔的宇宙中翱翔。他离开故居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人类最壮丽的事业--共产主义!

故居西宅院原是周恩来二伯祖父的住房,大门南向,面朝局巷,现巳辟为“周恩来和邓颖超纪念展览陈列室”,分“周恩来童年”、“家世”、“故乡”、“怀念”、“名人字画”(周恩来书画苑)、“邓颖超光辉的一生”、“周恩来外祖父万家字画展”等七个展厅,恩来离开淮安后虽然从未回来过,他对大运河滋润过的故乡这块土地,对淮安人民的感情却很深,对故乡的建设一直十分关心。在展出的文物中就有他给淮安县委的题词、写给县委负责同志的亲笔信及为《淮安日报》题写的报头等。看到这些珍贵文物,更加激起故乡人民对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深切怀念。

早在解放初期,淮安县委就对周恩来故居中行将坍塌的房舍进行了初步维修,以表达故乡人民的愿望。可是,当周总理得知这件事后立即写信给淮安县委,制止今后再作维修,并询问了修缮经费的数目,很快用自己的工资偿付了这笔维修费。并一再告诫在淮亲属,不准说出他住过的房屋,在故居不要挂他的照片。当他听说不断有人瞻仰旧居时,就对亲属说:'把房子拆掉,就没人去了'。1958年和1960年,周总理关于处理旧居的三条指示:一、不要让人去参观;二、不准动员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三、房子坏了不准维修。周恩来总理在处理故居这件事上所表现出的高风亮节,本身就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第4篇 淮安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导游词

淮安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来淮安观光旅游。我是导游员***,大家叫我小*就好了,很荣幸将和大家共同度过接下来在淮安的这段日子。游览过程中有什么要求请及时告诉我,我一定竭尽全力为大家服务。在此,也恳请大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配合,促进我们不断提高服务层次和水平,让各位玩得愉快、吃得满意、住得舒适,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那么现在,就让我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淮安吧!首先呢,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请问大家知道我们的开国总理周恩来总理是哪儿的人吗?对了,就是淮安人。

淮安历史悠久,秦时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青莲岗文化”发源地,商周时期还是徐文化的中心地域,明清时期淮安即为水运交通“咽喉”,大运河、淮河纵横交汇,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曾与杭州、苏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这里曾孕育了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枚皋、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淮安古迹名胜众多,境内有唐代文通塔、宋代镇淮楼、妙通塔、明代明祖陵以及“东方庞贝”水下泗洲城,更有韩信钓台、吴承恩故居、梁红玉祠、关天培祠等著名人文景点。

淮安自然风光也十分独特。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素有“日出斗金”之称的洪泽湖,碧波万倾,荷香鱼跃,百里长堤被誉为“水上长城”、“休闲佳境”;国家森林公园盱眙铁山寺自然保护区万木葱茏,鸟语花香,环境怡人。作为农业大市,淮安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万亩荷塘、万亩水杉林、万亩蔬菜种植园也是农业生态观光一道道风景。

淮安还是著名的淮扬菜系发祥地之一。这里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软兜长鱼、平桥豆腐、钦工肉圆、文楼汤包等传统名菜点早已享誉神州。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赵恺曾写道,“踏上淮安的土地,就是历史与自然的回归。淮安是古老的,淮安更是年轻美丽的。”

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

我们的第一站是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不难理解,也就是周总理小时候看书的地方。我想大家对周总理成年后的事情是很了解的,那么,我就给大家讲些周总理年少时的故事吧!

周恩来的生父周贻能长期在外省做小职员,经常失业,因此全家的生活很艰难。周恩来的生母姓万,是一位性格爽朗、精明强干、乐于助人的女人。周恩来的祖父叫周殿魁,祖籍浙江绍兴,在他谋得了知县职位后,病体难支,不久便去世了。周家本是名门望族,从此日趋衰落。他撒手人寰时没给四个儿子(贻赓、贻能、贻奎、贻淦)留下田产,只有那座大宅院。

1899年初,周恩来最小的叔父周贻淦一病不起。为了使贻淦在弥留之际得到一点安慰,也为使他的妻子陈氏有所寄托,恩来的父母决定把自己不满周岁的头生子周恩来过继给他们“冲喜”。陈氏寡居后,养子周恩来成了她唯一的希望与寄托,她把最炽热的母爱无私的献给了年幼的周恩来,她还为养子请了一位勤劳善良的乳母——蒋江氏。

养母陈氏出身书香门第,勤于书画,爱好诗文,是周恩来的文化启蒙老师。从4岁起,陈氏每天教他读书识字,背诵唐诗宋词,还给他讲故事。养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幼年周恩来性格的形成、文化修养的提高影响很大。

从蒋妈妈那里,周恩来学到的是另外一种知识。蒋氏勤劳简朴,在用乳汁哺育小恩来的同时,也向他灌输了朴素的感情。春天到了,小恩来和蒋妈妈种了几棵南瓜。秋天,结了几个大南瓜,小恩来高兴极了,从心里钦佩蒋妈妈。由于生母万氏性格爽朗,待人接物礼节周全,家族间发生了纠纷,常要请她出面调解。这对周恩来的性格的养成是很好的熏陶,三位母亲,把同样的慈爱给予周恩来,也以不同的性格,给周恩来以不同的影响。1907年、1908年,周恩来的生母万氏和养母陈氏的相继去世,改变了年幼的周恩来的全部生活。才10岁的周恩来不得不带着两个弟弟像成人一样挑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担,成为这个败落家庭的当家人。周恩来的伯父周贻赓从侄儿的来信中,了解了家中发生的一切,很同情他的处境。1910年春天,周贻赓便把周恩来接到了东北。从此,周恩来再也没有机会回故乡淮安。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鸡叫三遍过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锄禾、 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着、读着,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但他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的时候,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饭迫不及待的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

蒋妈妈很喜欢周恩来好问的精神,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浑身有一层硬硬的黄壳。它的一生要经过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脱粒,一直到舂成大米。”

“啊,吃上这碗大米饭,可真不容易啊!”周恩来惊讶地说。

“是呀,这十多道关,也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这香喷喷的大米饭是种田人用血汗浇灌出来的。”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蒋妈妈一番深刻的教诲,不仅加深了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更激励他勤奋学习。为了过好习字关,他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坚持每天练一百个大字。

有一天,周恩来随陈妈妈到一个路途较远的亲戚家,回来时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风尘劳累,年幼的恩来已精疲力尽、呵欠连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坚持练完一百个大字再休息。陈妈妈见状,心疼不过,劝道:“明天再写吧!”

“不,妈妈,当天的事当天了!”周恩来说服了陈妈妈,连忙把头埋在一盆凉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虫赶跑了,头脑也清醒多了。

一百个字刚写完,陈妈妈一把夺过恩来的笔说:“这下子行了吧,快睡觉!” “不!”周恩来仔细看完墨汁未干的一百个大字,皱着眉头认真地说:“陈妈妈,你看这两个字写歪了。”

说着,周恩来白嫩的小手又挥起笔来,把那两个字又写了三遍,直到满意这止。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在沈阳读书的时候,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他学习非常勤奋、刻苦,常常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自己在阅读书报时思考的问题。当时他们讨论得最多的是怎样救国和宣传救亡的问题。

周恩来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课外作业,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有礼貌,守纪律。他特别注意课外阅读,来弥补课堂上学习的不足。他所读的书报,范围也比较广泛,除了社会科学的书籍外,自然科学和军事科学的书籍也是他喜爱的读物。他还能把几本书的内容对照起来阅读,加以比较,探求最科学的内容和答案。

有一天,东关模范高等学堂的魏校长把同学们召集起来,问大家:“读书为了什么?” 有的同学说:“为了给自己将来找条出路。”

有的同学说:“为了能发财致富。”

还有个同学说:“为了帮助父母记帐。”原来他的父亲是个商人。

魏校长问周恩来:“你呢,为什么读书?”

周恩来站起来,大声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说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兴盛,像巨人一样挺立在世界而读书学习。

老师和同学们都敬佩地望着他。

周恩来在小学三年,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他的作文曾经被选送到省里,作为小学生的模范作文印行,这篇题目为《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感言》的文章,后来还收入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和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中学国文成绩精集》这两本书里。这篇九百多字的文章写得非常精彩,其中对于老师、同学充满着热情的希望,希望师生一道以担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这对一个13岁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周恩来中学毕业以后,赴日本留学前,曾经回到沈阳母校,看望诸位师友。他给一个要好的同学写了临别赠言:“志在四方”,“愿相会中华腾飞世界时”。相约当中华民族独立、繁荣的时刻再相见言欢。这位同学一直把这个题字珍藏了40年,1957年,又送给周恩来总理,两位老同学终于在解放了的新中国重逢,畅谈了祖国天翻地覆的变化。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毕生的目标,唯是如此,周恩来才受到万民的景仰,几成为一个完美的化身。

今天我们就到这里了,大家回去好好休息,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我们明天前往下一站,大家明天见!

第5篇 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导游词

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导游词

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而建立的一座大型纪念馆,是一座展现周恩来一代伟人风采的巍巍丰碑。纪念馆坐落在楚州区东北桃花垠的一个三面环水的湖心半岛上,与淮安外国语中学相连。整个建筑造型庄严肃穆,形式朴实典雅,既有传统的民族风格,又有现代建筑特色,建筑的每个部分寓意深蕴,体现着设计者匠心独运,表达了亿万人民缅怀周总理的心愿。邓小平同志为“周恩来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1988年3月在周恩来故乡江苏省淮安市兴建,1992年1月6日落成对外开放。1998年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又增建了仿北京中南海的西花厅和周恩来铜像广场。

在纪念馆的北侧还建有周恩来遗物陈列馆。专为纪念周恩来同志的丰功伟绩而建,供广大的周恩来先生崇拜者拜祭。希望周恩来这座时代丰碑,能够激励中国的青年人,不断的奋发进取,为中华之崛起而奋起读书。

在纪念馆南北8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周恩来铜像次有瞻仰台、纪念馆主馆、附馆、周恩来铜像和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性建筑。此外,还有岚山诗碑、海棠林、海棠路、樱花路、五龙亭、怀恩亭、西厅观鱼等景点。周恩来纪念馆馆区平面图呈等腰梯形,俯瞰全景,纪念岛和三个人工湖构成汉字忠字形。它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齐康总设计。设计曾获国家设计大奖,工程质量获国家建筑最高奖——特别鲁班奖。一代伟人周恩来的崇高威望,独具特色的纪念性建筑,丰富的馆藏文物,优美的馆区环境,规范的管理服务,成为江苏省和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旅游胜地。

整个馆区由两组气势恢宏的纪念性建筑群、一个纪念岛、三个人工湖和环湖四周的绿地所组成。馆区总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70%为水面,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岛上建有主馆和附馆,总建筑面积为3265平方米,其中主馆1918平方米,附馆1345平方米,是由南京大学齐康教授负责总体设计,整个建筑既考虑到我国民族传统风格和本地特色,又注意吸取当代建筑的先进技术。主馆坐落在绿色草坪的基台上,象征着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中国人民忠实的儿子,他将永远扎根在祖国的土地上。主馆高26米,与南京中山陵、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为同一等级高度。主馆呈四方形,内八角。四方八面体寓意着周恩来的精神普照着我们中华民族。四根花岗岩石柱寓含着周恩来生前曾先后于1954年、1962年、1964年和1975年四次提出要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设想。这不仅是他终身奋斗的目标,也是他留给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政治遗嘱。四根花岗岩石柱支撑着四坡屋顶,看上去可使人联想起古老江淮平原上提水灌田的牛车棚,寓含着周恩来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四根柱子支撑四坡屋顶的造型还像苏北里下河地区的待渡亭。周恩来1910年离家赴东北时曾在运河边的待渡亭候船,然后登舟北上。以待渡亭的形状作为他的纪念馆寓意周恩来从淮安待渡亭走出,最终又回到了他的故乡。

主馆分三层。底层为陈列厅,里面以丰富而详实的图片、实物和电视显示屏,来展示周恩来总理光辉灿烂的一生。沿南边51级台阶就来到了二层瞻仰大厅。周恩来1921年23岁时在法国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当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他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时年正好是51岁。大厅内设周总理全身汉白玉座像一尊,连基座高4.7米。纪念厅的蓝色天棚可以让阳光直接射到四米多高的汉白玉坐像上,像的四周由鲜花、长春盆景簇拥,寓意着周恩来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伟人。三层为观景台,远眺可望古城和馆区风景。如果从上往下鸟瞰,则可见牌楼式的景门和人字形附馆合起来,正好是“八一”的图型,寓意周恩来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之意。附馆建筑呈人字型,面对主馆呈拱卫之势,体现了周恩来是人民的好总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附馆共两层,二楼主要是办公用房,底层设有名人字画厅和影视厅。字画厅陈列展出国内外知名人士和书画大家为周恩来纪念馆捐赠的书画作品,影视厅主要放映周恩来生平业绩的影视片。

主馆前的广场上,半圆形的草坪上有一圆形水泥平面,广场如半月,圆形的水泥平面似一轮红日,寓意周恩来光辉业绩与日月同辉。与纪念馆正面隔湖相望的是瞻台,其和主馆、附馆在一条中轴线上,它由廊亭和高达16米的剑碑组成。剑碑各由四根柱子组成棱形剑头,看似无形胜有形,寓意周恩来的精神、品德、业绩如丰碑永远地矗立在亿万人民心中。纪念馆两侧通过两座桥与入馆道路相连,东侧连接清扬公路,西侧直通城区,可以到达周恩来故居。纪念馆主馆为花岗岩贴面。色彩简洁明快,外观庄重肃穆,与四周的清波绿水交相辉映,象征着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平易近人的高尚情操。另外,整个馆区占地五百多亩,其中五分之四是水面。周恩来12岁离开家乡,为了寻求真理,操劳国事,一直未能回故乡看上一眼,涟漪的湖水寄托着故乡人民对他的思念之情。

周恩来铜像广场上的周恩来铜像高度为7.8米,其中底座3.6米,像身高4.2米,总高度寓意伟人周恩来走过的78个光辉的人生春秋。基座上“周恩来同志”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由江泽民同志于1997年12月31日题写。铜像的设计者是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的李守仁教授,由南京晨光机械厂负责铸造,重量两吨多。其姿势取材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周恩来与工人、农民亲切交谈时的习惯动作:双手叉腰,面带微笑,显现出周恩来平易近人的风范。

仿西花厅是经中共中央批准,江苏省委省政府向周恩来百年诞辰的献礼工程,它是1997年1月19日奠基开工,1998年3月5日周恩来百年诞辰时建成对外开放的。它和湖对面的剑碑、半岛上的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的铜像建在同一条轴线上,建筑面积有六千多平方米。周恩来是1949年9月住进西花厅的,一住就是26年。1976年和1992年,周恩来、邓颖超这两位伟人相继去世后。经中央批准,在周恩来百年诞辰时,在他的故乡淮安仿制了西花厅,再现周恩来生前工作、休息和会见国宾的场景,陈列周恩来生前的遗物,让广大人民群众可以瞻仰凭吊。前客厅是周恩来当年会见外宾、举行重要国事活动的主要场所。仿西花厅院内由西向东依次是周恩来的活动室、办公室、总理卫士值班室、后客厅、邓颖超卧室、邓颖超办公室和周恩来卧室,两边厢房分别为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周恩来亲属和烈士子女的用房。仿西花厅是经中共中央批准,江苏省委省政府向周恩来百年诞辰的献礼工程,它是1997年1月19日奠基开工,1998年3月5日周恩来百年诞辰时建成对外开放的。它和湖对面南边的剑碑、半岛上的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的铜像邓建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占地约一公顷多,建筑面积有六千多平方米。周恩来是1949年9月住进西花厅的,一住就是26年。1976年和1992年,周恩来、邓颖超这两位伟人相继去世后,他们都留下遗嘱,不要保留他们的故居,而要交给公家使用。经中央批准,在周恩来百年诞辰时,在他的故乡淮安仿制了西花厅,再现周恩来生前工作、休息和会见国宾的场景,陈列周恩来生前的遗物,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瞻仰凭吊。仿西花厅的上层是仿制北京西花园的第三进园子的全部建筑,也就是一方四合院。处于最前边的主建筑就是西花厅,也就是北京“西花园”的主建筑。它是周恩来当年会见外宾、举行重要国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后排由西向东依次是周恩来的活动室、办公室、后厅会客室、邓颖超卧室、邓颖超办公室和周恩来卧室;周恩来办公室门前的一小间是当年总理卫士值班室;两边厢房分别为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的用房。

馆区建筑都由花岗岩外贴面,地由青灰水泥方砖铺盖,全部采用青、白两种颜色,象征周恩来一生两袖清风、清清白白。

今天,周恩来纪念馆已成为举世瞩目上、万众敬仰的丰碑,开放十多年来,已接待了近千万中外宾客,桃花垠重现了昔日的辉煌,处处留下了怀念伟人的游人足迹。

周恩来纪念馆1995年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称号;1996年被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博系统先进集体称号;1998年被中宣部确定并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9年被命名为江苏省文明单位;2000年被命名为江苏省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如今,周恩来纪念馆已经免费对外开放,吸引了更多海内外游客的到来,瞻仰伟人的风采。

周恩来导游词(精选5篇)

周恩来总理是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周恩来故居座落在江苏省淮安市城区镇淮楼西北隅三百米外的驸马巷7号门内,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清朝咸丰至光绪…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周恩来信息

  • 周恩来导游词(精选5篇)
  • 周恩来导游词(精选5篇)5人关注

    周恩来总理是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周恩来故居座落在江苏省淮安市城区镇淮楼西北隅三百米外的驸马巷7号门内,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清朝 ...[更多]

  • 周恩来故居导游词(精选2篇)
  • 周恩来故居导游词(精选2篇)2人关注

    周恩来总理是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周恩来故居座落在江苏省淮安市城区镇淮楼西北隅三百米外的驸马巷7号门内,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清朝 ...[更多]

  • 周恩来纪念馆导游词(精选2篇)
  • 周恩来纪念馆导游词(精选2篇)2人关注

    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导游词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而建立的一座大型纪念馆,是一座展现周恩来一代伟人风采的巍巍丰碑。纪念馆坐落在楚 ...[更多]

  • 周恩来故导游词(精选2篇)
  • 周恩来故导游词(精选2篇)2人关注

    周恩来总理是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周恩来故居座落在江苏省淮安市城区镇淮楼西北隅三百米外的驸马巷7号门内,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清朝 ...[更多]

相关专题

导游词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