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书信稿件 > 致辞 > 导游词

大足石刻导游导游词(精选15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15

大足石刻导游导游词

第1篇 优秀的大足石刻导游词范文

优秀的大足石刻导游词范文

尊敬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请叫我张导吧,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在参观前让我们先了解了解大足石刻吧。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是中国晚期石窟像艺术的典范。规摸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与敦煌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达到了中国石刻艺术巅峰。

请大家跟我去参观宝顶山的石刻吧!看这就是宝顶山的石刻,也是佛教圣地之一。主要造像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牡牛道场”……其中最著名地就是数“千手观音”了。大家瞧!那刻在88平方米的石崖上的千手观音,它有1007只手屈身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千手观音还有一个传说呢!大家想听吗?好,我讲啰。

相传古时候妙庄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长女妙金,二女妙银,最小的叫妙善。←妙善从小虔诚信佛,出家当了尼姑。妙庄王一怒之下,拆了庙宇,赶走了和尚。可哪曾想到,这下惊动了天神,天神便让妙庄王长了500个大脓疮妙庄王四处求医,均逛商店治不愈。后来,一位医生说要亲骨肉的一手一眼才能治好,妙善知后,献出了一手一眼,果然妙庄王病好了,如来佛深受感动,便赏赐了她千手千眼,从此,妙善便成了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了。

好,我们断续往前走,小心,上台阶,注意安全,里面的石刻还有很多,你们看了一定受益匪浅,我就讲到这里了,请大家自由参观,也请大家注意保护文物和保持环境卫生,我们两小时后这里会合。

这次参观结束,旅客朋友们,你们一定被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宝库所感动,欢迎大家一次再来。

优秀的大足石刻导游词范文,尽在酷猫写作范文网。

第2篇 重庆大足石刻导游词

尊敬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请叫我张导吧,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请大家跟我去参观宝顶山的石刻吧!看这就是宝顶山的石刻,也是佛教圣地之一。主要造像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牡牛道场'……其中最著名地就是数'千手观音'了。大家瞧!那刻在88平方米的石崖上的千手观音,它有1007只手屈身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千手观音还有一个传说呢!大家想听吗?好,我讲啰。

相传古时候妙庄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长女妙金,二女妙银,最小的叫妙善。←妙善从小虔诚信佛,出家当了尼姑。妙庄王一怒之下,拆了庙宇,赶走了和尚。可哪曾想到,这下惊动了天神,天神便让妙庄王长了500个大脓疮妙庄王四处求医,均逛商店治不愈。后来,一位医生说要亲骨肉的一手一眼才能治好,妙善知后,献出了一手一眼,果然妙庄王病好了,如来佛深受感动,便赏赐了她千手千眼,从此,妙善便成了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了。

好,我们断续往前走,小心,上台阶,注意安全,里面的石刻还有很多,你们看了一定受益匪浅,我就讲到这里了,请大家自由参观,也请大家注意保护文物和保持环境卫生,我们两小时后这里会合。

这次参观结束,旅客朋友们,你们一定被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宝库所感动,欢迎大家一次再来。

第3篇 大足石刻导游词

关于大足石刻导游词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导游,常常要根据讲解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大足石刻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尊敬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请叫我张导吧,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在参观前让我们先了解了解大足石刻吧。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是中国晚期石窟像艺术的.典范。规摸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与敦煌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达到了中国石刻艺术巅峰。

请大家跟我去参观宝顶山的石刻吧!看这就是宝顶山的石刻,也是佛教圣地之一。主要造像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牡牛道场”……其中最著名地就是数“千手观音”了。大家瞧!那刻在88平方米的石崖上的千手观音,它有1007只手屈身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千手观音还有一个传说呢!大家想听吗?好,我讲啰。

相传古时候妙庄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长女妙金,二女妙银,最小的叫妙善。←妙善从小虔诚信佛,出家当了尼姑。妙庄王一怒之下,拆了庙宇,赶走了和尚。可哪曾想到,这下惊动了天神,天神便让妙庄王长了500个大脓疮妙庄王四处求医,均逛商店治不愈。后来,一位医生说要亲骨肉的一手一眼才能治好,妙善知后,献出了一手一眼,果然妙庄王病好了,如来佛深受感动,便赏赐了她千手千眼,从此,妙善便成了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了。

好,我们断续往前走,小心,上台阶,注意安全,里面的石刻还有很多,你们看了一定受益匪浅,我就讲到这里了,请大家自由参观,也请大家注意保护文物和保持环境卫生,我们两小时后这里会合。

这次参观结束,旅客朋友们,你们一定被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宝库所感动,欢迎大家一次再来。

第4篇 大足石刻导游词精选范文

大足石刻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旅客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你们此次的导游,我叫xxx,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带领大家游览美丽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石窟寺及石刻造像的总称。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足石刻始建于公元650年,历经五代,盛于南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先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造像5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 根据行程安排,我们今天主要参观宝顶山的摩崖造像: 宝顶山位于大足县内城东北15千米,由宋代高僧赵智凤支持开凿而成,历时70余年。其中以大佛湾为中心,大佛湾造像是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佛湾东、南、北三壁石崖上,刻有19组佛经变故事造像,系统的讲述了若干佛经故事,配以颂词、经文,恰似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古代连环画。主要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等.

这里,着重为大家介绍一下“千手观音”: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以及后来的游客能够看到,我要先提醒大家一点,就是为了保护千手观音,是不允许照相的。

一般来说,观音造像只要有10之手,便可称“千手观音”。常规的千手观音多数是遭32只手货48只手,以示观音的32变相和48大愿。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来表现,已达到“千”的含义。 而我们古代的艺术家却在这88平方米的石崖上打造了一尊拥有1007只手的,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被誉为“天下奇观”。这些手纤细修长,千姿百态,金碧辉煌,构成了一幅犹如孔雀开屏的绚丽画面,令人眼花缭乱,心摇目眩,感觉千手观音的手多的无穷不尽,从而也你相信千手观音的无所不能和法力的无边无际。千手观音它的全名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自在菩萨”。“观世音”即:普观世界救苦救难之声音。唐朝时,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人们在经典翻译和日常称呼中常去“世”简称“观音”沿用至今。“千手千眼观世音自在菩萨”的千手表示普护众生,千眼表示眼观时间。

从佛教文化的角度来看,千手观音信仰把佛教的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显密圆融的方式,涵摄大乘佛教的诸多共性,如对虔诚信仰的强调,对发心立誓的重视,对慈悲之心的推崇,对清静智慧的崇拜,对极乐世界的向往,等等。同时,千手千眼观音还以其鲜明的个性,为佛教信徒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特别是千手千眼的象征意义以及各种手印、真言与观想的综合实施,为虔诚的信众带来无边慈悲、无边智慧、无边神通的震撼,使他们获得了依赖,获得了安慰,也获得了自信。千手观音的威严与慈祥有机统一,智慧与神通随时双运,密法与显教灵活并用,为古今人类提供了一种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于挖掘人类自身潜力,鼓舞弱者的意志,战胜众多的难关以及抚慰创伤、提升境界乃至终极超越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大足石刻导游词

北山石刻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千米处,开凿于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三十一年(892年-1162年),通编为290号,造像的万尊,以其雕刻细腻、精美、典雅著称于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被誉为唐宋石刻艺术陈列馆。北山晚唐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尤其是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刻有人物造像539身,各种器物460余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五代作品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国此期造像最多的地区,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特点是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文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北山宋代造像以观音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体现了宋代的审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号转轮经藏窟,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宝顶石刻宝顶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年间(1174年-1252年),历时70余年,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处造像逾万尊、在石窟中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它把中国密宗史入后延续了4xx年左右,为中国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页。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统完备而有特色。

宝顶山摩崖造像以能慑服人心为其创作原则,借以激发信众对佛法的虔诚。造像、装饰、布局、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释迦涅磐像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有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九龙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崖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南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通编为15号,是一处极其重要的道教造像区。

石篆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元年(1082年-1096年),通编为10号,系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区。石门摩崖造像开凿于北宋绍圣元年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通编为16号,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区,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中国石窟艺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都积淀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模式及内涵。作为晚期石窟艺术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于题材选择、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审美情趣诸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大足石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儒、释、道“三教”造像俱全,有别于前期石窟。大足石刻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它注重雕塑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发展的佳例。大足石刻在诸多方面都开创了石窟艺术的新形式,成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的石窟艺术的典范。大足石刻是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典范。

总之,论其规模之大,造诣之精,内容之丰富,大足石刻都堪称是一项伟大的艺术杰作。它既是中国石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世界石窟艺术中最为壮丽辉煌的一页。

大足石刻导游词的精选

大足石刻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参观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里我得向大家说明一下,其实,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其中,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而我们今天所要参观的是其中最具代表的宝顶石刻。

宝顶石刻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年间(1174年-1252年),历时70余年,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由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处造像逾万尊、在石窟中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它把中国密宗史入后延续了4xx年左右,为中国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页。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统完备而有特色。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地狱经变相”的“养鸡女”。相信大家在看过前面一系列的地狱石刻之后,对地狱里各种恐怖的人物和残酷的刑罚仍感到心有余悸。然而大家仔细瞧一瞧这个雕刻,会发现什么?养鸡女虽然眼睛瞎了,却坦然自若,脸上充满幸福的微笑。这就奇怪了,地狱里都是阳间犯罪来受罚的,而她为什么还显得十分幸福?

说来阿,这里还有一段故事,这养鸡女阿名叫奚成凤,是一位善良大胆的姑娘,就住在宝顶山下。一次,奚成凤的鸡跑到山上佛堂里,被一个和尚给打死了,奚成也为她感到不平,但胳膊扭不过大腿,不得不在打造时剜了奚成凤的眼睛,却留下了幸福的微笑凤就去找当时的住持赵智凤理论,在群众的帮助下,赵智凤不得不把鸡钱赔给了奚成凤。可是,佛尚且有过,何况当时的赵智凤还没有修成正果,他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一定要在修造地狱时把奚成凤放进去。而当时的工匠刘思久平时多受奚成凤照顾,。

好了,相信大家在看完这些后也许还兴犹未尽,但是我不得不和朋友们说再见啦。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是有缘的话我们定会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再次重逢。最后,希望大家一路顺风。朋友们,再见!

第5篇 大足石刻导游词范文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参观大足石刻。

五代作品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国此期造像最多的地区,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特点是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文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北山宋代造像以观音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体现了宋代的审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号转轮经藏窟,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中国石窟艺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都积淀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模式及内涵。作为晚期石窟艺术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于题材选择、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审美情趣诸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大足石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儒、释、道三教造像俱全,有别于前期石窟。大足石刻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它注重雕塑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发展的佳例。大足石刻在诸多方面都开创了石窟艺术的新形式,成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的石窟艺术的典范。大足石刻是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典范。

总之,论其规模之大,造诣之精,内容之丰富,大足石刻都堪称是一项伟大的艺术杰作。它既是中国石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世界石窟艺术中最为壮丽辉煌的一页。

第6篇 大足石刻导游词作文

大足石刻导游词一

尊敬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请叫我张导吧,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在参观前让我们先了解了解大足石刻吧。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是中国晚期石窟像艺术的典范。规摸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与敦煌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达到了中国石刻艺术巅峰。

请大家跟我去参观宝顶山的石刻吧!看这就是宝顶山的石刻,也是佛教圣地之一。主要造像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牡牛道场”……其中最著名地就是数“千手观音”了。大家瞧!那刻在88平方米的石崖上的千手观音,它有1007只手屈身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千手观音还有一个传说呢!大家想听吗?好,我讲啰。

相传古时候妙庄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长女妙金,二女妙银,最小的叫妙善。←妙善从小虔诚信佛,出家当了尼姑。妙庄王一怒之下,拆了庙宇,赶走了和尚。可哪曾想到,这下惊动了天神,天神便让妙庄王长了500个大脓疮妙庄王四处求医,均逛商店治不愈。后来,一位医生说要亲骨肉的一手一眼才能治好,妙善知后,献出了一手一眼,果然妙庄王病好了,如来佛深受感动,便赏赐了她千手千眼,从此,妙善便成了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了。

好,我们断续往前走,小心,上台阶,注意安全,里面的石刻还有很多,你们看了一定受益匪浅,我就讲到这里了,请大家自由参观,也请大家注意保护文物和保持环境卫生,我们两小时后这里会合。

这次参观结束,旅客朋友们,你们一定被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宝库所感动,欢迎大家一次再来。

大足石刻导游词二

尊敬的各位旅客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你们此次的导游,我叫xxx,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带领大家游览美丽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石窟寺及石刻造像的总称。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足石刻始建于公元650年,历经五代,盛于南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先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造像5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

根据行程安排,我们今天主要参观宝顶山的摩崖造像:

宝顶山位于大足县内城东北15千米,由宋代高僧赵智凤支持开凿而成,历时70余年。其中以大佛湾为中心,大佛湾造像是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佛湾东、南、北三壁石崖上,刻有19组佛经变故事造像,系统的讲述了若干佛经故事,配以颂词、经文,恰似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古代连环画。主要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等。

这里,着重为大家介绍一下“千手观音”: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以及后来的游客能够看到,我要先提醒大家一点,就是为了保护千手观音,是不允许照相的。

一般来说,观音造像只要有10之手,便可称“千手观音”。常规的千手观音多数是遭32只手货48只手,以示观音的32变相和48大愿。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来表现,已达到“千”的含义。

而我们古代的艺术家却在这88平方米的石崖上打造了一尊拥有1007只手的,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被誉为“天下奇观”。这些手纤细修长,千姿百态,金碧辉煌,构成了一幅犹如孔雀开屏的绚丽画面,令人眼花缭乱,心摇目眩,感觉千手观音的手多的无穷不尽,从而也你相信千手观音的无所不能和法力的无边无际。千手观音它的全名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自在菩萨”。“观世音”即:普观世界救苦救难之声音。唐朝时,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人们在经典翻译和日常称呼中常去“世”简称“观音”沿用至今。“千手千眼观世音自在菩萨”的千手表示普护众生,千眼表示眼观时间。

从佛教文化的角度来看,千手观音信仰把佛教的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显密圆融的方式,涵摄大乘佛教的诸多共性,如对虔诚信仰的强调,对发心立誓的重视,对慈悲之心的推崇,对清静智慧的崇拜,对极乐世界的向往,等等。同时,千手千眼观音还以其鲜明的个性,为佛教信徒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特别是千手千眼的象征意义以及各种手印、真言与观想的综合实施,为虔诚的信众带来无边慈悲、无边智慧、无边神通的震撼,使他们获得了依赖,获得了安慰,也获得了自信。千手观音的威严与慈祥有机统一,智慧与神通随时双运,密法与显教灵活并用,为古今人类提供了一种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于挖掘人类自身潜力,鼓舞弱者的意志,战胜众多的难关以及抚慰创伤、提升境界乃至终极超越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好了,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

大足石刻导游词三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大足石刻,我是陪同你们的小温导游。首先我,我对各位来到这儿表示欢迎,并预祝各位旅途愉快。

大足石刻是我们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现存唐宋摩岩造像6万余尊,与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四大著名石刻不公保存冠好,艺术精湛,而且达到了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

我们正在往著名的宝顶山走去,让我们去一睹观宝顶山的风采。大家快看,前面就是有名的——千手观音。千手观音的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千手观音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大家想听吗?

古时妙庄玉有三们漂亮的色主,长女妙金,二女妙银,最小的叫妙善,她从小虔诚信佛,出家当尼姑,妙庄王一怒之下,拆庙宇,赶和尚。惊动了天神?长了五个大脓疮,医生说要治此病需亲生骨肉的一手一眼配药才能治好,妙善知后,毅然献出一手一眼,治好了妙庄王的病,如来佛深为感动,赐她千手千眼。

下面,我们再看看另外一组。这些石刻合起来叫《父母恩重经变相》。它把父母养育儿女的过程,从怀孕、临产、哺乳到儿女长大成人、婚嫁、离别……分别用十一组雕像来表现,每一组表示一个主题,石刻把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都刻画得十分生动、形象、具体、细腻,并都有文字说明,仿佛在欣赏一幅幅古连环图画,大家有这样的感觉吗?哈哈。

此外,里面还有的故事很有教育,如:《牧牛道场》、《九龙浴太子》……你们看后一定空受益匪浅!

我带领大家的参观到此结束,请大家自由参观,注意保护文物和保持环境卫生哟!

第7篇 大足石刻导游词1000字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观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山石刻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千米处,开凿于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三十一年(892年-1162年),通编为290号,造像的万尊,以其雕刻细腻、精美、典雅著称于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被誉为唐宋石刻艺术陈列馆。北山晚唐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尤其是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刻有人物造像539身,各种器物460余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五代作品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国此期造像最多的地区,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特点是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文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北山宋代造像以观音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体现了宋代的审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号转轮经藏窟,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宝顶石刻宝顶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年间(1174年-1252年),历时70余年,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处造像逾万尊、在石窟中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它把中国密宗史入后延续了4xx年左右,为中国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页。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统完备而有特色。

宝顶山摩崖造像以能慑服人心为其创作原则,借以激发信众对佛法的虔诚。造像、装饰、布局、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释迦涅磐像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有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九龙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崖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南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通编为15号,是一处极其重要的道教造像区。

石篆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元年(1082年-1096年),通编为10号,系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区。石门摩崖造像开凿于北宋绍圣元年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通编为16号,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区,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中国石窟艺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都积淀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模式及内涵。作为晚期石窟艺术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于题材选择、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审美情趣诸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大足石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儒、释、道“三教”造像俱全,有别于前期石窟。大足石刻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它注重雕塑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发展的佳例。大足石刻在诸多方面都开创了石窟艺术的新形式,成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的石窟艺术的典范。大足石刻是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典范。

总之,论其规模之大,造诣之精,内容之丰富,大足石刻都堪称是一项伟大的艺术杰作。它既是中国石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世界石窟艺术中最为壮丽辉煌的一页。

第8篇 重庆大足石刻导游词范文

尊敬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请叫我张导吧,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请大家跟我去参观宝顶山的石刻吧!看这就是宝顶山的石刻,也是佛教圣地之一。主要造像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牡牛道场其中最著名地就是数千手观音了。大家瞧!那刻在88平方米的石崖上的千手观音,它有1007只手屈身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千手观音还有一个传说呢!大家想听吗?好,我讲啰。

相传古时候妙庄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长女妙金,二女妙银,最小的叫妙善。妙善从小虔诚信佛,出家当了尼姑。妙庄王一怒之下,拆了庙宇,赶走了和尚。可哪曾想到,这下惊动了天神,天神便让妙庄王长了500个大脓疮妙庄王四处求医,均逛商店治不愈。后来,一位医生说要亲骨肉的一手一眼才能治好,妙善知后,献出了一手一眼,果然妙庄王病好了,如来佛深受感动,便赏赐了她千手千眼,从此,妙善便成了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了。

好,我们断续往前走,小心,上台阶,注意安全,里面的石刻还有很多,你们看了一定受益匪浅,我就讲到这里了,请大家自由参观,也请大家注意保护文物和保持环境卫生,我们两小时后这里会合。

这次参观结束,旅客朋友们,你们一定被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宝库所感动,欢迎大家一次再来。

第9篇 优秀大足石刻导游词

圆觉洞

在圆觉洞的洞口外侧伏卧着一尊雄狮。狮子造像在国外是呈自然状态的居多,而在我们中国,它蕴涵的人的意识和精神方面的东西要多一些。它在佛教中是起着使人正心不起邪念的作用,同时也象征佛说法如狮子吼,能威震四方,让众生豁然开朗。圆觉洞深十二米,宽九米,高六米,是大佛湾内最大的洞窟造像。在洞壁的两侧俨然整齐地排列着文殊、普贤、普眼等十二位觉行圆满的菩萨。他们在修菩萨行的过程中,遇到许多疑难问题,正轮流跪于佛前请示,佛各别作答。这一问一答记录形成的《大方广修多罗了义圆觉经》便是这窟造像的经典依据。

在道场的正前方刻着结跏而坐的三身佛:中间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左边是报身佛(卢舍那佛);右边是应身佛(释迦牟尼佛)。在三身佛前长跪着一合掌菩萨,为十二圆觉菩萨的化身。这尊化身像的处理是比较别致的,如果没有他,就不易表达主题,而流于一般的说法构图了。而且,从任何一个座位上搬下一尊菩萨都会造成整窟造像内容和构图上的不完美。因此,匠师们大胆立意,多打一尊像在中间,以示十二位菩萨轮流问法。同时,为了突出问法这一主题,匠师们还刻意把进口的甬道拉长,并且处理得外小里大,形成狭梯状,使洞内光线暗下来,然后在洞口上方开一扇天窗,由天窗射入一束强光,把观众的视线引到佛前长跪的菩萨身上,正如舞台上的聚光灯一般,巧妙地点明了问法这一主题,同时又烘托出窟内斑驳陆离、别有洞天的神秘气氛。人在洞内随着视觉的逐渐适应,周围的菩萨便在淡薄微明的光影中浮现出来。随着光线的折射、扩散,菩萨和山石竹林,祥云缭绕的背景之间,还会产生出丰富的明暗层次来。高明的艺术家们就这样巧妙地调配光影,借助观者的心理感受,创造出了一个梦幻般的佛国仙境。

如果说这个洞内的采光把大家引入了一种幻化奇妙的境界,那么它的声响效果则是为这种境界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气氛。每当一场大雨之后,步入洞内您就会听见叮咚叮咚的水声。但却只闻其声,不见其形,这是古代工匠师把排水工程和艺术造型进行了巧妙结合的缘故。大家请看,在靠山的右壁上,刻着一条长卧的龙,这条龙的龙身便是窟顶的排水渠道。在龙头下面刻着一位高擎钵盂的老僧。下雨之时,雨水从窟顶的岩隙渗透下来,通过龙身汇向龙头,再通过龙嘴滴入老僧的钵盂内,并发出叮咚叮咚的声响。老僧持钵的手臂是镂空的,水通过他镂空的手臂往下流,然后通过石壁上的暗道和大家脚下的水沟排出洞外,形成一个周密完整的排水系统,真可谓巧夺天工。我们现代人搞的排水工程大多比较简单呆板,而古代的艺术家却能巧妙的把简单呆板的工程与所有的装饰布景融为一体,让它隐藏于山石云彩,神龙吐水的图案之中,这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融合,它充分显示了古代匠师们深厚的艺术涵养和卓越的创造才能。另外,这个叮咚叮咚的滴水声在洞内所产生的那种奇妙的音响效果,加上迷蒙的光线和温差因素,会让人很自然地产生一种身心清凉,万念俱息的感觉。那份外的宁静和深幽能让你真切地体会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古代的艺术家们很擅于创造典型环境,他们刻意在此营造出一种氛围,让每一位前来朝拜的信徒都有置身佛国仙境的感受。

整个窟内的造像,可称为宝顶石刻艺术之精华。菩萨们头戴的花冠精巧玲珑,大都为镂空雕刻,她们身挂的璎珞细珠,历经八百多年仍然粒粒可数;她们身上的袈裟舒展柔和,如行云流水一般搭在座台上,极富丝绸的质感,看久了之后,就象微风徐来,亦会满壁风动一样。下面的石香案,也被处理得极富木质感,达到了乱真的地步。这里的造像从形象到神韵,到意境都被表达得细腻而准确。十二位菩萨个个端庄典雅,风姿飘逸。她们柔和的目光,微微后收的嘴角以及弥漫于脸部,那洞察一切的浅浅微笑,无不透露出她们内心的恬静优雅,显示出她们超凡绝尘的气质。她们脸部的肌肉丰满细腻,具有童颜肌肤的质感,就好似在细润的肌肤下有血液在缓缓流动一般。她们的轻沙薄裙、璎珞飘带都随着身体的起伏转折而微妙地变化,她们整个形体结构所表现出的那种优美的韵律感令人陶醉,可以说,古代的艺术家们赋予了这些冷冰冰的石头艺术的生命力!

另外,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洞内的所有造像都与大地浑然一体。圆觉洞并非是一个天然洞窟,它是匠师们在坚硬的岩壁上一锤一锤凿出的洞。八百年前,匠师们的工具非常粗陋,当时又没有爆破技术的广泛运用,这样人工一锤一锤凿出这个精美的洞窟,必须要求工匠师除了具有高度的智慧、严谨的态度和娴熟的技巧之外,还必须付出艰巨的劳动才行。我想,是一种信仰的力量让工匠师们创造了奇迹。

圆觉洞是古代艺术家们超人的智慧和巧夺天工技艺的结晶,它不愧为是宝顶山石刻艺术之冠。

正觉像

这尊造像手结外缚印,头上有平顶金刚印,据考证,是赵智凤的老师柳本尊的成佛像。在佛头顶的两道毫光之间,刻有柳本尊的居士像。

在正觉像之右,有一通碑,名为《重修宝顶山寿圣寺碑记》。碑上追叙了大佛湾石刻的来历,简介了赵智凤的生平事迹。

碑上载:传自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七月十有四日,有曰赵智凤者,始生于米粮里沙溪。年甫五岁,靡尚华饰,以所居近旧有古佛岩,遂落发剪爪,入其中为僧。年十六,西往弥牟,云游三昼。既还,命工首建圣寿本尊殿,因名其山曰宝顶。发弘誓愿,普施法水,御灾捍患,德洽远近,莫不皈依。凡山之前岩后洞,琢诸佛像,建无量功德。初,是院之建,肇于智凤,莫不毕具。

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直接反映赵智凤生平事迹唯一的文字资料。此碑为明洪熙元年,大足儒学教谕刘畋人所书。它是研究大佛湾石刻造像来历的一块极为重要的史料碑。

结束语

佛教造像作为佛教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份,在我国这块以佛教信仰为宗教信仰主流的土地上分布很广,几乎各地都有。但究其造像目的,则多是秉承统治者的旨意,为发愿祈福,以供瞻仰而造,所以造佛和菩萨像的居多,造经变相的很少。而赵智凤苦心营建大佛湾的目的是为了要阐释教义、弘扬佛法、教化众生。所以,在造像的选材、布局上,他有意识地将佛教教义系统地贯穿起来,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进行宣传。

第一龛刻护法神以示道场森严;接着开宗明义,以六道轮回图阐述佛教核心教义;以广大宝楼阁图为众生指明解脱之道;以华严三圣展示修行之果;用千手观音表示智慧普照、法力无边;以释迦的一生来展现究竟涅槃的最高境界;用孔雀明王 来表示诸毒不浸。这几组造像是对众生实行佛教信仰的教育。然后,以毗卢道场中的毗卢佛说法为纲,次第演绎父母恩重经变像,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像,表现父母育子和佛行孝之德;中间穿插雷音图借大自然的威力来强化孝道;然后再诱人以天堂之乐,骇人以地狱之苦;天堂与地狱之间以六耗图为界,以示天堂、地狱仅一念之差,教众生缚心猿锁六耗,早升极乐免坠地狱。这几组造像是对众生实行伦理道德规范的教育。然后再以牧牛图表示领会佛法,调伏心意;以圆觉道场表示修得菩萨之果;以正觉像表示修行圆满正等正觉。这几组造像是告诉众生修持实践的过程。所以,有人说大佛湾如一部气势连贯、图文并茂的佛教基础理论教科书。观者只要一龛一窟细细读过,对佛教的基本教义就可了解不少了。

赵智凤耗费了毕生精力,把他超度苦难、救治时弊的宏法大愿倾尽在了这山谷的浮屠世界之中。而要完成这些巨幅大作,需要的不仅是艺术家们博大的胸襟,非凡的天份与深厚的功力,其严密的构图还需要艺术家们具有科学家的精细,需要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融合。这里的造像从形式的设计到施工,从内容的筛选到组合,每一个环节都浸润着科学思想与审美情趣的结合,凝聚着古代艺术家们的心血和智慧,从而使大佛湾成为浓缩宋代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艺术宫殿,也使大足石刻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

总的来说,大足石刻开凿于我国石窟艺术发展的晚期,掀起了我国石窟艺术史上最后一次高潮,被誉为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作。大足不仅有规模宏大、意象万千的宝顶山石窟,也有美神荟萃、形若画廊的北山石窟,仙风道骨、神系完备的南山道教石窟,释踪仙迹、佛道合一的石门山石窟,还有稀世罕见,可谓凤毛麟角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石篆山石窟。它集儒、释、道三教为一体,纳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为一炉,博采兼收,推陈出新,开拓了中国石窟艺术的新天地。凡是目睹其风采的人无不为之赞叹折服。一位外国领导人曾这样说:这个地方刻有丰富的中国历史,这个地方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大足石刻不管在精神感受、意识联想,或者在实体接触和形象观赏等各个方面,都能让您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教育和真的启迪。透过它的光华,我们能看到蕴藏其中极为丰富的智慧和自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精神!

在宝顶山大佛湾内多处刻有赵智凤的誓言: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可见其艰苦卓越之志。他用一种入世的精神,创造了他伟大的佛教事业,如果今天我们能遵照这种矢志不渝、勇往精进的精神来创造我们明天的事业,那么,我们的民族一定会不断走向强盛,我们的祖国一定能蒸蒸日上,繁荣富强!

第10篇 2022关于大足石刻导游词

大足石刻是县内102处摩崖造像的总称。其中75处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以佛教为主,道教次之。关于大足石刻导游词内容如下。

2022关于大足石刻导游词

尊敬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请叫我张导吧,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在参观前让我们先了解了解大足石刻吧。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是中国晚期石窟像艺术的典范。规摸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与敦煌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达到了中国石刻艺术巅峰。

请大家跟我去参观宝顶山的石刻吧!看这就是宝顶山的石刻,也是佛教圣地之一。主要造像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牡牛道场”……其中最著名地就是数“千手观音”了。大家瞧!那刻在88平方米的石崖上的千手观音,它有1007只手屈身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千手观音还有一个传说呢!大家想听吗?好,我讲啰。

相传古时候妙庄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长女妙金,二女妙银,最小的叫妙善。←妙善从小虔诚信佛,出家当了尼姑。妙庄王一怒之下,拆了庙宇,赶走了和尚。可哪曾想到,这下惊动了天神,天神便让妙庄王长了500个大脓疮妙庄王四处求医,均逛商店治不愈。后来,一位医生说要亲骨肉的一手一眼才能治好,妙善知后,献出了一手一眼,果然妙庄王病好了,如来佛深受感动,便赏赐了她千手千眼,从此,妙善便成了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了。

好,我们断续往前走,小心,上台阶,注意安全,里面的石刻还有很多,你们看了一定受益匪浅,我就讲到这里了,请大家自由参观,也请大家注意保护文物和保持环境卫生,我们两小时后这里会合。

这次参观结束,旅客朋友们,你们一定被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宝库所感动,欢迎大家一次再来。

第11篇 大足石刻导游词讲解

大足石刻导游讲解词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大足石刻导游词讲解,希望能够帮到您!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此次的导游员。在这次行程中,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现在我们乘坐大巴由重庆市区出发,估计两个小时以后就能到达我们的目的地大足石刻——宝顶山时刻。在此之前我将就我们的目的地宝顶山时刻给大家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以大足县、潼南县、铜梁县、壁山县为范围,在此地可赏到代表中国晚期的石刻造像艺术。重庆大足石刻规模宏大,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

大足石刻建于公元1179—1249年间,历时70年,沿岩壁开凿,长500米,造像近万尊,其中尤以举世无双的千手观音(准确数字是1007只手)和长达31米的卧佛著称。

1999年12月1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上表决通过,将重庆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刻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行列。

宝顶山摩崖(石窟)石刻距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石刻创始人为宋蜀中名僧赵智凤,建于南宋淳熙六年至淳祐九年(1179—1249年),历时70多年,石刻共13处,造像数以万计,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最大。宝顶山是佛教圣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

大佛湾是幽深的马蹄形山湾,雕刻分布在东、南、北三面,赵大师先雕刻小佛湾,然后把小佛湾为蓝本,雕刻了宏大的大佛湾。大佛湾是由19组佛经故事组成的大型群雕,各种雕像达15o00多躯,设计精巧,无一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说。宝顶圆觉洞,为整石开凿,宽敞如室。洞正壁刻佛像三尊,主佛前有跪菩萨一尊,俯首合十,恭敬虔诚,左右壁为十二圆觉菩萨,跌坐莲台,妙丽庄严,姿态不一,衣服、肌肉质感真实,似薄纱突身,衣裙流畅自如。壁间刻楼台亭阁,人物鸟兽,花草树木,幽泉怪石,近似写实作品,是大佛湾雕刻的精华。巨型雕有30多幅,著名的有: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像、释迦涅槃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崔明石经变、毗卢道场、父母恩重经变像、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像、六耗图、地狱变像等。其中,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释迦涅磐像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有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九龙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崖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

好了,朋友们,大足石刻快要到了,你做好准备了吗?

第12篇 有关写大足石刻导游词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石窟寺及石刻造像的总称。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大足石刻导游词 ,欢迎阅读。

大足石刻导游词(一)

大足石刻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参观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里我得向大家说明一下,其实,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其中,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而我们今天所要参观的是其中最具代表的宝顶石刻。

宝顶石刻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年间(1174年—1252年),历时70余年,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由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处造像逾万尊、在石窟中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它把中国密宗史入后延续了400年左右,为中国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页。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统完备而有特色。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地狱经变相”的“养鸡女”。相信大家在看过前面一系列的地狱石刻之后,对地狱里各种恐怖的人物和残酷的刑罚仍感到心有余悸。然而大家仔细瞧一瞧这个雕刻,会发现什么?养鸡女虽然眼睛瞎了,却坦然自若,脸上充满幸福的微笑。这就奇怪了,地狱里都是阳间犯罪来受罚的,而她为什么还显得十分幸福?

说来阿,这里还有一段故事,这养鸡女阿名叫奚成凤,是一位善良大胆的姑娘,就住在宝顶山下。一次,奚成凤的鸡跑到山上佛堂里,被一个和尚给打死了,奚成也为她感到不平,但胳膊扭不过大腿,不得不在打造时剜了奚成凤的眼睛,却留下了幸福的微笑凤就去找当时的住持赵智凤理论,在群众的帮助下,赵智凤不得不把鸡钱赔给了奚成凤。可是,佛尚且有过,何况当时的赵智凤还没有修成正果,他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一定要在修造地狱时把奚成凤放进去。而当时的工匠刘思久平时多受奚成凤照顾,。

好了,相信大家在看完这些后也许还兴犹未尽,但是我不得不和朋友们说再见啦。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是有缘的话我们定会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再次重逢。最后,希望大家一路顺风。朋友们,再见!

大足石刻导游词(二)

大家好!欢迎来到大足石刻,我是你们的导游—蒋沁,我将带大家一起游览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大足石刻一共有70多处,总计100000多驱。其中,北山石刻,南山石刻,宝顶山石刻,石篆山石刻,石门山石刻最为著名。大足石刻最早建于宋朝。

然而,我们最为关注的千手观音在宝顶山石刻。千手观音形体匀称。 千手观音,它有“千手”一共是1007只手,如孔雀开屏般的美丽,对了,千手观音身上有金光闪闪的金薄。千手观音的上,下,左,右都伸出纤美的手,手里拿的有斧头,宝剑绳索等法器。千姿百态,无一雷同。关于 “千手观音”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年妙庄王生病了,到处求医治病,找了很多医生都说无药可治,之后,有一个医生说:“只有亲骨肉才能把病治好。”秒庄王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叫妙金,二女儿叫妙银,三女儿叫妙善。妙庄王求了两位女儿,都不愿意。三女儿知道后答应了。佛祖被感动了就给了她一千只手。有一天七个仙女下人间,经过了大足石刻,被这里的千手观音吸引住了,就给了它7只手。千手观音就多了7只手。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千手观音”有1007只手。

大家好,我叫魏金满,从现在起大家可以叫我魏导,今天我们来到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在重庆大足县内,距重庆市区约160公里。是足石刻之乡。县内有唐、宋以来的石刻作品70余处。造像达5万多个。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最为著名。大足石刻兴起于唐代南宋时期达到鼎盛,以摩崖造像为主,是中国仅有的儒、道释三教造像并陈的石刻群。是大足石刻雕纤细、清透、潇洒、柔和、以其丰富的内容,宠大的规模和精湛的艺术,在宗教艺术、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一座难得的文化艺术宝库。

现在我们来到最有名的宝顶山石刻。石刻内容丰富,多属佛经故事。石刻珍品比肩接踵。主要造像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千手观音”。

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千手千眼观音像,这里有一个关于千手千眼观音美丽的传说。大家有兴趣听吗?请听好啰!

古时候庄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长女妙金、二女妙银,最小的叫妙善。妙金、妙银都在家里尽心侍候父母,唯有妙善从小虞诚信佛,出家当尼姑。妙庄王苦苦劝她回宫,但她始终不肯。妙庄王一怒之下,拆了庙宇,赶走了和尚,可哪曾想到,这下惊动天神。天神怪罪下来,使妙庄王全身长了五百个大脓疮。妙庄王四处求医久治不愈。后来,有一位医生说此病必须要亲骨肉的一手一眼全药才能治好。他没有办法,只好求助妙金、妙银,但两位公主皆不愿献出。三公主知道后,毅然献出一手一眼,为父亲全药治玻果然,妙庄王的病体不久就康复了。妙善公主大愿大德的孝行,使如来佛释迦牟尼佛深为感动,为让妙善公主能时时拯救苦难众生,释迦牟尼便赏赐了她千手千眼。从此,妙善公主便成了众所祈求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了。此外,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

狂天时间有限,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见,注意安全,保护环境卫生,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希望大家度过这个美好的时光。

大足石刻导游词(三)

尊敬的各位旅客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你们此次的导游,我叫xxx,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带领大家游览美丽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石窟寺及石刻造像的总称。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足石刻始建于公元650年,历经五代,盛于南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先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造像5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 根据行程安排,我们今天主要参观宝顶山的摩崖造像: 宝顶山位于大足县内城东北15千米,由宋代高僧赵智凤支持开凿而成,历时70余年。其中以大佛湾为中心,大佛湾造像是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佛湾东、南、北三壁石崖上,刻有19组佛经变故事造像,系统的讲述了若干佛经故事,配以颂词、经文,恰似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古代连环画。主要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等。

这里,着重为大家介绍一下“千手观音”: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以及后来的游客能够看到,我要先提醒大家一点,就是为了保护千手观音,是不允许照相的。

一般来说,观音造像只要有10之手,便可称“千手观音”。常规的千手观音多数是遭32只手货48只手,以示观音的32变相和48大愿。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来表现,已达到“千”的含义。 而我们古代的艺术家却在这88平方米的石崖上打造了一尊拥有1007只手的,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被誉为“天下奇观”。这些手纤细修长,千姿百态,金碧辉煌,构成了一幅犹如孔雀开屏的绚丽画面,令人眼花缭乱,心摇目眩,感觉千手观音的手多的无穷不尽,从而也你相信千手观音的无所不能和法力的无边无际。千手观音它的全名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自在菩萨”。“观世音”即:普观世界救苦救难之声音。唐朝时,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人们在经典翻译和日常称呼中常去“世”简称“观音”沿用至今。“千手千眼观世音自在菩萨”的千手表示普护众生,千眼表示眼观时间。

从佛教文化的角度来看,千手观音信仰把佛教的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显密圆融的方式,涵摄大乘佛教的诸多共性,如对虔诚信仰的强调,对发心立誓的重视,对慈悲之心的推崇,对清静智慧的崇拜,对极乐世界的向往,等等。同时,千手千眼观音还以其鲜明的个性,为佛教信徒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特别是千手千眼的象征意义以及各种手印、真言与观想的综合实施,为虔诚的信众带来无边慈悲、无边智慧、无边神通的震撼,使他们获得了依赖,获得了安慰,也获得了自信。千手观音的威严与慈祥有机统一,智慧与神通随时双运,密法与显教灵活并用,为古今人类提供了一种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于挖掘人类自身潜力,鼓舞弱者的意志,战胜众多的难关以及抚慰创伤、提升境界乃至终极超越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好了,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

第13篇 重庆大足石刻导游词800字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观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里我得向大家说明一下,其实,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其中,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而我们今天所要参观的是其中最具代表的宝顶石刻。

宝顶石刻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年间(1174年-1252年),历时70余年,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由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处造像逾万尊、在石窟中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它把中国密宗史入后延续了42022年左右,为中国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页。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统完备而有特色。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地狱经变相”的“养鸡女”。相信大家在看过前面一系列的地狱石刻之后,对地狱里各种恐怖的人物和残酷的刑罚仍感到心有余悸。然而大家仔细瞧一瞧这个雕刻,会发现什么?养鸡女虽然眼睛瞎了,却坦然自若,脸上充满幸福的微笑。这就奇怪了,地狱里都是阳间犯罪来受罚的,而她为什么还显得十分幸福?

说来阿,这里还有一段故事,这养鸡女阿名叫奚成凤,是一位善良大胆的姑娘,就住在宝顶山下。一次,奚成凤的鸡跑到山上佛堂里,被一个和尚给打死了,奚成也为她感到不平,但胳膊扭不过大腿,不得不在打造时剜了奚成凤的眼睛,却留下了幸福的微笑凤就去找当时的住持赵智凤理论,在群众的帮助下,赵智凤不得不把鸡钱赔给了奚成凤。可是,佛尚且有过,何况当时的赵智凤还没有修成正果,他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一定要在修造地狱时把奚成凤放进去。而当时的工匠刘思久平时多受奚成凤照顾,。

好了,相信大家在看完这些后也许还兴犹未尽,但是我不得不和朋友们说再见啦。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是有缘的话我们定会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再次重逢。最后,希望大家一路顺风。朋友们,再见!

第14篇 大足石刻导游词3则

大足石刻导游词1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观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山石刻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千米处,开凿于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三十一年(892年-1162年),通编为290号,造像的万尊,以其雕刻细腻、精美、典雅著称于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被誉为唐宋石刻艺术陈列馆。北山晚唐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尤其是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刻有人物造像539身,各种器物460余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五代作品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国此期造像最多的地区,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特点是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文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北山宋代造像以观音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体现了宋代的审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号转轮经藏窟,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宝顶石刻宝顶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年间(1174年-1252年),历时70余年,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处造像逾万尊、在石窟中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它把中国密宗史入后延续了4xx年左右,为中国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页。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统完备而有特色。

宝顶山摩崖造像以能慑服人心为其创作原则,借以激发信众对佛法的虔诚。造像、装饰、布局、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释迦涅磐像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有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九龙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崖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南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通编为15号,是一处极其重要的道教造像区。

石篆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元年(1082年-1096年),通编为10号,系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区。石门摩崖造像开凿于北宋绍圣元年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通编为16号,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区,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中国石窟艺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都积淀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模式及内涵。作为晚期石窟艺术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于题材选择、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审美情趣诸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大足石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儒、释、道“三教”造像俱全,有别于前期石窟。大足石刻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它注重雕塑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发展的佳例。大足石刻在诸多方面都开创了石窟艺术的新形式,成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的石窟艺术的典范。大足石刻是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典范。

总之,论其规模之大,造诣之精,内容之丰富,大足石刻都堪称是一项伟大的艺术杰作。它既是中国石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世界石窟艺术中最为壮丽辉煌的一页。

大足石刻导游词2

大足石刻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参观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里我得向大家说明一下,其实,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其中,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而我们今天所要参观的是其中最具代表的宝顶石刻。

宝顶石刻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年间(1174年-1252年),历时70余年,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由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处造像逾万尊、在石窟中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它把中国密宗史入后延续了4xx年左右,为中国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页。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统完备而有特色。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地狱经变相”的“养鸡女”。相信大家在看过前面一系列的地狱石刻之后,对地狱里各种恐怖的人物和残酷的刑罚仍感到心有余悸。然而大家仔细瞧一瞧这个雕刻,会发现什么?养鸡女虽然眼睛瞎了,却坦然自若,脸上充满幸福的微笑。这就奇怪了,地狱里都是阳间犯罪来受罚的,而她为什么还显得十分幸福?

说来阿,这里还有一段故事,这养鸡女阿名叫奚成凤,是一位善良大胆的姑娘,就住在宝顶山下。一次,奚成凤的鸡跑到山上佛堂里,被一个和尚给打死了,奚成也为她感到不平,但胳膊扭不过大腿,不得不在打造时剜了奚成凤的眼睛,却留下了幸福的微笑凤就去找当时的住持赵智凤理论,在群众的帮助下,赵智凤不得不把鸡钱赔给了奚成凤。可是,佛尚且有过,何况当时的赵智凤还没有修成正果,他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一定要在修造地狱时把奚成凤放进去。而当时的工匠刘思久平时多受奚成凤照顾,。

好了,相信大家在看完这些后也许还兴犹未尽,但是我不得不和朋友们说再见啦。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是有缘的话我们定会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再次重逢。最后,希望大家一路顺风。朋友们,再见!

大足石刻导游词3

尊敬的各位旅客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你们此次的导游,我叫xxx,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带领大家游览美丽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石窟寺及石刻造像的总称。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足石刻始建于公元650年,历经五代,盛于南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先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造像5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 根据行程安排,我们今天主要参观宝顶山的摩崖造像: 宝顶山位于大足县内城东北15千米,由宋代高僧赵智凤支持开凿而成,历时70余年。其中以大佛湾为中心,大佛湾造像是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佛湾东、南、北三壁石崖上,刻有19组佛经变故事造像,系统的讲述了若干佛经故事,配以颂词、经文,恰似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古代连环画。主要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等.

这里,着重为大家介绍一下“千手观音”: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以及后来的游客能够看到,我要先提醒大家一点,就是为了保护千手观音,是不允许照相的。

一般来说,观音造像只要有10之手,便可称“千手观音”。常规的千手观音多数是遭32只手货48只手,以示观音的32变相和48大愿。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来表现,已达到“千”的含义。 而我们古代的艺术家却在这88平方米的石崖上打造了一尊拥有1007只手的,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被誉为“天下奇观”。这些手纤细修长,千姿百态,金碧辉煌,构成了一幅犹如孔雀开屏的绚丽画面,令人眼花缭乱,心摇目眩,感觉千手观音的手多的无穷不尽,从而也你相信千手观音的无所不能和法力的无边无际。千手观音它的全名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自在菩萨”。“观世音”即:普观世界救苦救难之声音。唐朝时,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人们在经典翻译和日常称呼中常去“世”简称“观音”沿用至今。“千手千眼观世音自在菩萨”的千手表示普护众生,千眼表示眼观时间。

从佛教文化的角度来看,千手观音信仰把佛教的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显密圆融的方式,涵摄大乘佛教的诸多共性,如对虔诚信仰的强调,对发心立誓的重视,对慈悲之心的推崇,对清静智慧的崇拜,对极乐世界的向往,等等。同时,千手千眼观音还以其鲜明的个性,为佛教信徒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特别是千手千眼的象征意义以及各种手印、真言与观想的综合实施,为虔诚的信众带来无边慈悲、无边智慧、无边神通的震撼,使他们获得了依赖,获得了安慰,也获得了自信。千手观音的威严与慈祥有机统一,智慧与神通随时双运,密法与显教灵活并用,为古今人类提供了一种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于挖掘人类自身潜力,鼓舞弱者的意志,战胜众多的难关以及抚慰创伤、提升境界乃至终极超越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好了,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

第15篇 大足石刻导游词1

大足石刻导游词1

作为一名乐于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导游,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足石刻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足石刻导游词1

大足石刻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资料之丰富,保存之完好,更是世界罕见。众多国内外政要、名人为之惊叹并大加赞誉,是中外游客川渝之行的必游之地。下头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几篇关于大足石刻的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游客朋友们,此刻我们来到大足石刻精华之所在――宝顶山。

宝顶山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东北15公里处的宝顶镇,海拔527.83米。宝顶山石刻包括以圣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小佛湾造像,由号称'第六代祖师传密印'的赵智凤于公元1174-1252年间(南宋淳熙至炉子佑年间)。历时70余年,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万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同时,也是大足石刻精华之所在,并把中国石窟艺术推上了最高峰。

圣寿寺依山构筑,雄伟状观。南宋赵智凤创立,后遭元、明兵燹,明、精两度重修。现存山门、天王殿、帝释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灯殿和维摩殿七重殿宇,为清代重建,建筑面积1631.68平方米。

大佛湾位于对寿寺左下一个形似'u'字形的山湾。崖面长约500米,高约8-25米。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编为31号。其资料前后连接,无一雷同,尤如一幅图文并茂的画卷。

小佛湾位于圣寿寺右侧,坐南面北,其主要建筑为一座石彻的坛台,高2.31米,东西宽16.50米,进深7.90米。坛台上用条石彻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萨像,通编为9号。

宝顶山石刻表现出有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多方面的特点:

1、宝顶山石刻是中国罕见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场。大佛湾是为广大世俗众生进行说教的外道场,小佛湾是信徒受戒、修行的内院,体系完备而有特色。在石窟的显著部位,图文并茂地刻有号称'唐瑜伽部主总持王'柳本尊的行化事迹图,并在二十多处造像的主尊位置刻柳本尊、赵智凤'即身成佛'的形象。

2、宝顶山石刻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大佛湾数千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资料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其间有教有理,有行有果,构成系统。经变相对应配刻经文、偈语、颂词等,图文并茂,且与藏经有异,是历代藏经未收入的藏外佛教石刻文献,对佛教典籍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3、造像注重阐述哲理,把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中国儒家的伦理、理学的心性及道教的学说融为一体,兼收博采,显示了中国宋代佛学思想的特色。

4、宝顶山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化、生活化的典范。造像资料和表手法都力求生活化。如父母恩重经变相经过求子、怀胎、临产,以及养育子女的过程,形象生动,感人肺腑。牧牛图长达30余米,刻出林泉山涧,云雾缭绕,其间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诗般地再现了牧牛生活。又如横笛独奏的'吹笛女',充满内心喜悦的'养鸡女',酒后昏乱的'父子不识'、'夫妻不识'、'兄弟不识'、'姐妹不识'的'醉酒图'等等,无不活灵活现。雕刻大师们体验生活之精微,再现生活之准确,令人叹服。

5、宝顶山石刻是石窟艺术的集大成之作,在诸方面都有创造性的发展。造像以能慑服人心为其创作原则,借以激发信众对佛法的虔诚。造像、装饰、布局、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这不可是中国千手观音之最,也是世界佛教艺术中一大奇观。释迦涅般像,又称卧佛,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之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

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地狱变相龛刻阴森恐怖的十八层地狱;牛头马面狰狞强悍,受罪人呼天号地;尖刀、锯解、油锅、寒冰、沸汤诸般酷刑惨不忍睹,令人触目惊心。圆觉洞内的数十尊造像刻工精细,衣衫如丝似绸,台座酷似木雕。洞口上方开一天窗采光,光线直射窟心,使洞内明暗相映,神秘莫测。高大的华严三圣像依崖屹立,身向前倾,成功地避免了透视变形,袈裟绉褶舒展,披肩持肘,直至脚下,支撑手臂,使文殊手中所托数百斤重的石塔历千年而不下堕。九龙浴太子图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岩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

大足石刻导游词2

圆觉洞

在圆觉洞的洞口外侧伏卧着一尊雄狮。狮子造像在国外是呈自然状态的居多,而在我们中国,它蕴涵的人的意识和精神方面的东西要多一些。它在佛教中是起着使人正心不起邪念的作用,同时也象征佛说法如狮子吼,能威震四方,让众生豁然开朗。圆觉洞深十二米,宽九米,高六米,是大佛湾内最大的洞窟造像。在洞壁的两侧俨然整齐地排列着文殊、普贤、普眼等十二位觉行圆满的菩萨。他们在修菩萨行的过程中,遇到许多疑难问题,正轮流跪于佛前请示,佛各别作答。这一问一答记录形成的《大方广修多罗了义圆觉经》便是这窟造像的经典依据。

在道场的正前方刻着结跏而坐的三身佛:中间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左边是报身佛(卢舍那佛);右边是应身佛(释迦牟尼佛)。在三身佛前长跪着一合掌菩萨,为十二圆觉菩萨的化身。这尊化身像的处理是比较别致的,如果没有他,就不易表达主题,而流于一般的说法构图了。而且,从任何一个座位上搬下一尊菩萨都会造成整窟造像内容和构图上的不完美。因此,匠师们大胆立意,多打一尊像在中间,以示十二位菩萨轮流问法。同时,为了突出“问法”这一主题,匠师们还刻意把进口的甬道拉长,并且处理得外小里大,形成狭梯状,使洞内光线暗下来,然后在洞口上方开一扇天窗,由天窗射入一束强光,把观众的视线引到佛前长跪的菩萨身上,正如舞台上的聚光灯一般,巧妙地点明了“问法”这一主题,同时又烘托出窟内斑驳陆离、别有洞天的神秘气氛。人在洞内随着视觉的逐渐适应,周围的菩萨便在淡薄微明的光影中浮现出来。随着光线的折射、扩散,菩萨和山石竹林,祥云缭绕的背景之间,还会产生出丰富的明暗层次来。高明的艺术家们就这样巧妙地调配光影,借助观者的心理感受,创造出了一个梦幻般的佛国仙境。

如果说这个洞内的采光把大家引入了一种幻化奇妙的境界,那么它的声响效果则是为这种境界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气氛。每当一场大雨之后,步入洞内您就会听见“叮咚叮咚”的水声。但却只闻其声,不见其形,这是古代工匠师把排水工程和艺术造型进行了巧妙结合的缘故。大家请看,在靠山的右壁上,刻着一条长卧的龙,这条龙的龙身便是窟顶的排水渠道。在龙头下面刻着一位高擎钵盂的老僧。下雨之时,雨水从窟顶的岩隙渗透下来,通过龙身汇向龙头,再通过龙嘴滴入老僧的钵盂内,并发出“叮咚叮咚”的声响。老僧持钵的手臂是镂空的,水通过他镂空的手臂往下流,然后通过石壁上的暗道和大家脚下的水沟排出洞外,形成一个周密完整的排水系统,真可谓巧夺天工。我们现代人搞的排水工程大多比较简单呆板,而古代的艺术家却能巧妙的把简单呆板的工程与所有的装饰布景融为一体,让它隐藏于山石云彩,神龙吐水的图案之中,这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融合,它充分显示了古代匠师们深厚的艺术涵养和卓越的创造才能。另外,这个“叮咚叮咚”的滴水声在洞内所产生的那种奇妙的音响效果,加上迷蒙的光线和温差因素,会让人很自然地产生一种身心清凉,万念俱息的感觉。那份外的宁静和深幽能让你真切地体会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古代的艺术家们很擅于创造典型环境,他们刻意在此营造出一种氛围,让每一位前来朝拜的信徒都有置身佛国仙境的感受。

整个窟内的造像,可称为宝顶石刻艺术之精华。菩萨们头戴的花冠精巧玲珑,大都为镂空雕刻,她们身挂的璎珞细珠,历经八百多年仍然粒粒可数;她们身上的袈裟舒展柔和,如行云流水一般搭在座台上,极富丝绸的质感,看久了之后,就象微风徐来,亦会“满壁风动”一样。下面的石香案,也被处理得极富木质感,达到了乱真的地步。这里的造像从形象到神韵,到意境都被表达得细腻而准确。十二位菩萨个个端庄典雅,风姿飘逸。她们柔和的目光,微微后收的嘴角以及弥漫于脸部,那洞察一切的浅浅微笑,无不透露出她们内心的恬静优雅,显示出她们超凡绝尘的气质。她们脸部的肌肉丰满细腻,具有童颜肌肤的质感,就好似在细润的肌肤下有血液在缓缓流动一般。她们的轻沙薄裙、璎珞飘带都随着身体的起伏转折而微妙地变化,她们整个形体结构所表现出的那种优美的韵律感令人陶醉,可以说,古代的艺术家们赋予了这些冷冰冰的石头艺术的生命力!

另外,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洞内的所有造像都与大地浑然一体。圆觉洞并非是一个天然洞窟,它是匠师们在坚硬的岩壁上一锤一锤凿出的洞。八百年前,匠师们的工具非常粗陋,当时又没有爆破技术的广泛运用,这样人工一锤一锤凿出这个精美的洞窟,必须要求工匠师除了具有高度的智慧、严谨的态度和娴熟的技巧之外,还必须付出艰巨的劳动才行。我想,是一种信仰的力量让工匠师们创造了奇迹。

圆觉洞是古代艺术家们超人的智慧和巧夺天工技艺的结晶,它不愧为是“宝顶山石刻艺术之冠”。

正觉像

这尊造像手结外缚印,头上有“平顶金刚印”,据考证,是赵智凤的老师柳本尊的成佛像。在佛头顶的两道毫光之间,刻有柳本尊的居士像。

在正觉像之右,有一通碑,名为《重修宝顶山寿圣寺碑记》。碑上追叙了大佛湾石刻的来历,简介了赵智凤的生平事迹。

碑上载:“传自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七月十有四日,有曰赵智凤者,始生于米粮里沙溪。年甫五岁,靡尚华饰,以所居近旧有古佛岩,遂落发剪爪,入其中为僧。年十六,西往弥牟,云游三昼。既还,命工首建圣寿本尊殿,因名其山曰“宝顶”。发弘誓愿,普施法水,御灾捍患,德洽远近,莫不皈依。凡山之前岩后洞,琢诸佛像,建无量功德……。初,是院之建,肇于智凤,莫不毕具……。”

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直接反映赵智凤生平事迹唯一的文字资料。此碑为明洪熙元年,大足儒学教谕刘畋人所书。它是研究大佛湾石刻造像来历的一块极为重要的史料碑。

结束语

佛教造像作为佛教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份,在我国这块以佛教信仰为宗教信仰主流的土地上分布很广,几乎各地都有。但究其造像目的,则多是秉承统治者的旨意,为发愿祈福,以供瞻仰而造,所以造佛和菩萨像的居多,造经变相的很少。而赵智凤苦心营建大佛湾的目的是为了要“阐释教义、弘扬佛法、教化众生”。所以,在造像的选材、布局上,他有意识地将佛教教义系统地贯穿起来,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进行宣传。

第一龛刻“护法神”以示道场森严;接着开宗明义,以“六道轮回图”阐述佛教核心教义;以“广大宝楼阁图”为众生指明解脱之道;以“华严三圣”展示修行之果;用“千手观音”表示智慧普照、法力无边;以释迦的一生来展现“究竟涅槃”的最高境界;用“孔雀明王 ”来表示诸毒不浸。这几组造像是对众生实行佛教信仰的教育。然后,以“毗卢道场”中的毗卢佛说法为纲,次第演绎“父母恩重经变像”,“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像”,表现父母育子和佛行孝之德;中间穿插“雷音图”借大自然的威力来强化孝道;然后再诱人以天堂之乐,骇人以地狱之苦;天堂与地狱之间以“六耗图”为界,以示天堂、地狱仅一念之差,教众生缚心猿锁六耗,早升极乐免坠地狱。这几组造像是对众生实行伦理道德规范的教育。然后再以“牧牛图”表示领会佛法,调伏心意;以“圆觉道场”表示修得菩萨之果;以“正觉像”表示修行圆满正等正觉。这几组造像是告诉众生修持实践的过程。所以,有人说大佛湾如一部气势连贯、图文并茂的佛教基础理论教科书。观者只要一龛一窟细细读过,对佛教的基本教义就可了解不少了。

赵智凤耗费了毕生精力,把他超度苦难、救治时弊的大愿倾尽在了这山谷的浮屠世界之中。而要完成这些巨幅大作,需要的不仅是艺术家们博大的胸襟,非凡的天份与深厚的功力,其严密的构图还需要艺术家们具有科学家的精细,需要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融合。这里的造像从形式的设计到施工,从内容的筛选到组合,每一个环节都浸润着科学思想与审美情趣的结合,凝聚着古代艺术家们的心血和智慧,从而使大佛湾成为浓缩宋代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艺术宫殿,也使大足石刻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

总的来说,大足石刻开凿于我国石窟艺术发展的晚期,掀起了我国石窟艺术史上最后一次高潮,被誉为“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作”。大足不仅有规模宏大、意象万千的宝顶山石窟,也有美神荟萃、形若画廊的北山石窟,仙风道骨、神系完备的南山道教石窟,释踪仙迹、佛道合一的石门山石窟,还有稀世罕见,可谓凤毛麟角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石篆山石窟。它集儒、释、道三教为一体,纳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为一炉,博采兼收,推陈出新,开拓了中国石窟艺术的新天地。凡是目睹其风采的人无不为之赞叹折服。一位外国领导人曾这样说:“这个地方刻有丰富的中国历史,这个地方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大足石刻不管在精神感受、意识联想,或者在实体接触和形象观赏等各个方面,都能让您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教育和真的启迪。透过它的光华,我们能看到蕴藏其中极为丰富的智慧和自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精神!

在宝顶山大佛湾内多处刻有赵智凤的誓言: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可见其艰苦卓越之志。他用一种入世的精神,创造了他伟大的佛教事业,如果今天我们能遵照这种矢志不渝、勇往精进的精神来创造我们明天的事业,那么,我们的民族一定会不断走向强盛,我们的祖国一定能蒸蒸日上,繁荣富强!

大足石刻导游词3

将晓,周围万物还睡得香甜,我便悄然出了门,今天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坐上巴士赶往神秘的大足石刻。

满心的欢悦顺着周围润肺的薄雾攀上心梢;眺望远处,就像把面粉扎破一般白茫茫的,深呼吸空气格外清新,给人舒心的纯洁感,自己不由得心花怒放。

毕竟,我们马上要换上书香味十足的汉服。我们倚仗着标牌,沿着花坛来到写字台,如同在仙境和天庭学习礼、拜、写等礼仪,便任长跑飞扬。

近处、远处山林里不时传来鸟儿的婉转的啼叫声,再望去雾已经散了,阳光透过叶隙照暖山林。我们怀着了解历史的迫切心情开始游览大足石刻。

导游给我们讲解罪行累累就会下看到的那种地狱,善者能飞上天堂。一路走着看到一些小佛,没有特别之处。突然,走到一座大庙跟前,没有人高声喧哗,定神一看,一座金光闪闪的大佛屹立岩壁,他金碧辉煌,光芒抚过每一个参观的人,身躯那样高大挺立,无不体现他的.威严。他慈目平和,有一千零七只手,每只手都长有一只长凤眼,半觑着,慈祥、安稳,既夺目有令人生畏,顿时感到他的庇佑,听的佛光普照原来如此。在这些叹为观止的佛堂中,我们游览着,双目微移。

来到了博物馆,馆内静悄悄的,我看起千手观音的修补影片,那是一座旧佛,满脸都是日日夜夜守候的疲惫,法器件件布满风尘,但他那普照众生的气度始终永恒、不灭。影片放映着只见手指金珀慢慢卷起,竟有一根手指落下,他莫不是立得太久了?但我相信他会永久屹立。因为我们的劳动人民会修护他,保护他,让他香火不断,名扬中外。

参观那些古物,就像拜访古人一样,每件古物仿佛都有灵魂,我与它们相视良久,探索到它们存在的价值是永恒的,星星多久灭,它们就多久灭。

我不屑于回去的路,因为我深深地震撼了,中国劳动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这伟大的杰作,真是不虚此行。我不想坐车,我想顺着祖先的足迹走,去探索、去创造。

大足石刻导游词4

欢迎大家来到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宝顶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间(1174年—1252年),历时70余年,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处造像逾万尊、在石窟中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统完备而有特色。

宝顶山摩崖造像以能慑服人心为其创作原则,借以激发教众对佛法的虔诚。造像、装饰、布局、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释迦涅槃像全长31米,给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九龙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崖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冲洗释迦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

嘿,说到这,相信大家一定会问为什么千手观音不是整一千只手,而是多出了7只手?其实是这样的,一千在佛家的世界观里,是一个单位整数,整数代表完整、圆满。既然世界已经完全为善,自然也就分不出善恶,世界上没有了缺陷和苦难,那么千手观音救苦救难又当从何谈起呢?那么再来说说这个7,佛经上讲,佛祖释迦牟尼从兜率天乘白象,降神母胎。父名白净,母曰摩耶,处胎满十月而生,生未至地,帝矽奉接,地神化花以承其足,四方各行满足七步。他向东南西北各走七步不正是人与天的划分,缺憾与圆满的距离吗?千手观音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正式为了引领世人脱离娑婆世界的苦海,超越这“七步之遥”,达到觉行圆满的彼岸世界。这1007只手正是大足石刻的工匠们对佛经的深刻理解。

大足石刻导游词5

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大足石刻观光旅游,我是负责你们今天讲解的导游员——向晶,大家可以叫我小向,在本次的旅途中我将秉着“热心、负责”的理念全程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预祝大家本次石刻之旅丰富多彩,有趣难忘,大家都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游客朋友们,在游览大足石刻之前,请允许我为大家先介绍一下大足石刻的基本概括。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始建于公元650年,历经五代,盛于南宋,现存摩崖石刻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遍布100多处,主要有宝顶山石刻,北山石刻,南山石刻,石门山石刻,石篆山石刻,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于1999年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听了刚才我对大足石刻的简要介绍,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去一睹大足石刻的风采了,现在就跟随着我走进大足石刻之一的宝顶山石刻吧!

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宝顶山石刻的入口了,宝顶山石刻为南宋赵智凤以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为宗旨,尽毕生之力,惨淡经营七十余年营建而成的。在进行参观之前,温馨提醒大家一下,景区人多,请大家紧跟着我,可千万不要掉队!现在就开始咱们的旅程,走进宝顶山石刻。

大家还记得在春节晚会上由聋哑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吗?它当即成为了最感人的节目。当大家看到眼

前这尊用石头雕刻、全身饰以金箔的千手观音时,相信它的视觉震撼不亚于前者。千手观音造像是佛教中常见的神灵,中国许多的地方都有千手观音,有的有10只手,有的有32只手,还有的是48只手,但现在映入大家眼帘的这尊千手观音造像,她有1007只手,是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造像,堪称“天下奇观”。

它充分利用了岩石空间,强调气势与真实,这些手纤细修长,千姿百态,金碧辉煌,造像面积达88平方米,流光溢彩,美不胜收,构成了一幅犹如孔雀开屏的绚丽画面,令人眼花缭乱,心摇目眩,是否有一种让你看着看着,突觉手怎么会越来越多的错觉啊?

大家可要仔细的观察了,千手观音造像的每只手中还有一只眼睛,因此她的全名就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自在菩萨”。大家一定在苦思冥想,为什么她会有那么多只手吧?你们一定不知道千手观音的来历,其实是这样的,相传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她是古代一位妙庄王的三公主,因献出自己的一手一眼为父亲和药而感动了佛祖,佛祖赏还她千手千眼让她去救助众生,因而,她的千手象征她法力无边,能拯救众生,千眼象征她智慧无穷,能明察秋毫。这尊千手观音造像可真谓是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此乃“世界石刻艺术的瑰宝”。

游客们,接下来我们将去的是大足石刻中体魄最宏伟的一尊造像——释迦涅槃圣迹图,现在大家在此自由休息十分钟,十分钟后我们将一同前往释迦涅槃圣迹图。

大足石刻导游词6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观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山石刻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千米处,开凿于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三十一年(892年-1162年),通编为290号,造像的万尊,以其雕刻细腻、精美、典雅著称于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被誉为唐宋石刻艺术陈列馆。北山晚唐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尤其是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资料丰富,层次分明,刻有人物造像539身,各种器物460余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五代作品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国此期造像最多的地区,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特点是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文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北山宋代造像以观音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体现了宋代的审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号转轮经藏窟,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宝顶石刻宝顶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年间(1174年-1252年),历时70余年,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处造像逾万尊、在石窟中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它把中国密宗史入后延续了400年左右,为中国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页。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资料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统完备而有特色。

宝顶山摩崖造像以能慑服人心为其创作原则,借以激发信众对佛法的虔诚。造像、装饰、布局、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释迦涅磐像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有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九龙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崖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南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通编为15号,是一处极其重要的道教造像区。

石篆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元年(1082年-1096年),通编为10号,系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区。石门摩崖造像开凿于北宋绍圣元年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通编为16号,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区,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中国石窟艺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都积淀了自我独具特色的模式及内涵。作为晚期石窟艺术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于题材选择、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审美情趣诸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齐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大足石刻题材多样,资料丰富,儒、释、道“三教”造像俱全,有别于前期石窟。大足石刻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它注重雕塑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发展的佳例。大足石刻在诸多方面都开创了石窟艺术的新形式,成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的石窟艺术的典范。大足石刻是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典范。

总之,论其规模之大,造诣之精,资料之丰富,大足石刻都堪称是一项伟大的艺术杰作。它既是中国石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世界石窟艺术中最为壮丽辉煌的一页。

大足石刻导游词7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大足石刻,今天将有我带领大家游览大足石刻。首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姓温,大家可以叫我温导,也可以亲切一点二直接叫我小温,其次女人,我对各位来到这儿表示欢迎,并预祝各位旅途愉快。

大足石刻是我们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现存唐宋摩岩造像6万余尊,与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四大著名石刻不公保存冠好,艺术精湛,而且达到了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

我们正在往著名的宝顶山走去,让我们去一睹观宝顶山的风采。大家快看,前面就是有名的——千手观音。千手观音的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千手观音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大家想听吗?

古时妙庄玉有三们漂亮的色主,长女妙金,二女妙银,最小的叫妙善,她从小虔诚信佛,出家当尼姑,妙庄王一怒之下,拆庙宇,赶和尚。惊动了天神?长了五个大脓疮,医生说要治此病需亲生骨肉的一手一眼配药才能治好,妙善知后,毅然献出一手一眼,治好了妙庄王的病,如来佛深为感动,赐她千手千眼。

下面,我们再看看另外一组。这些石刻合起来叫《父母恩重经变相》。它把父母养育儿女的过程,从怀孕、临产、哺乳到儿女长大成人、婚嫁、离别……分别用十一组雕像来表现,每一组表示一个主题,石刻把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都刻画得十分生动、形象、具体、细腻,并都有文字说明,仿佛在欣赏一幅幅古连环图画,大家有这样的感觉吗?哈哈。

此外,里面还有的故事很有教育,如:《牧牛道场》、《九龙浴太子》……你们看后一定空受益匪浅!

我带领大家的参观到此结束,请大家自由参观,注意保护文物和保持环境卫生哟!

大足石刻导游词8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重庆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在我身后的这位呢,就是我们本次行程的司机张师傅。我很荣幸能有机会为大家服务,非常欢迎大家来到重庆游览观光,待会儿,我将带领大家游览素有“石刻之乡”美称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距重庆主城约有130公里,行车时间约两个半小时,在这段时间里我先把大足石刻的概况为大家做个简要的介绍。

大足石刻是重庆大足县境内所有摩崖石刻造像艺术的总称,反映了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生活化的进程,是集儒道佛三教造像于一体的大型石窟造像群,最初开凿于初唐,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明、清时期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齐名,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大足石刻群共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石窟最具特色。

关于大足石刻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大足为传统农业区,气候温和,风调雨顺,收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为大足大丰之地,故得名。还有就是与佛教传说有关,相传释迦牟尼在涅槃前夕曾到过大足,在其讲佛之地留下了一双大脚,故人们叫当地为大足。

北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北面约1公里处,共有摩崖造像5000于尊,由唐末刺史韦君靖开凿于唐景福元年,后由地方官吏、乡绅、僧尼等续建,至南宋绍兴年结束,历时250年。以其雕刻细腻、精美、典雅著称于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尤以观音造像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陈列馆”。北山石刻以当时流行的佛教艺术为主,体现了佛教的世俗化,其转轮经藏窟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宝顶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东北约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间(1174年-1252年)主持建造,历时70余年,以圣寿寺为中心,包括大佛湾、小佛湾等13处造像群,共有摩崖造像近万余尊,题材以佛教密宗故事人物为主,整个造像群宛若一处大型的佛教圣地,展现了石刻艺术的精华。宝顶山有千手观音、释迦涅槃像、九龙浴太子等著名景点。

各位游客朋友们,在听完大足石刻的简介后,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去一睹为快呢,不过不用着急,因为我们即将要到达目的地——大足石刻了。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足石刻的宝顶山,接下来我们主要参观的是宝顶山的大佛湾石刻造像群。大家请看,在你们面前的就是六道轮回图,又名“六趣图”。佛教中有个经典的理论“因果报应、转世轮回”。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前世今生,每个人死后都要经过轮回投胎转世,这幅造像就集中反映了业力果报和生死轮回的佛教基本观念。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抱着轮子的蓝面巨人,他叫做转轮王,四川人称为之“无常鬼”。“无常”是佛教中的一个名词,是指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瞬息万变、刹那生灭的,这里把无常人格化就成了“无常鬼”,由他来掌握生死轮回,表示世间万物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它怒目獠齿死咬轮盘,两臂紧钳轮盘,象征着业力即因果报应不可逆转。

六道轮回图共分四圈。我们依次从里往外看,轮盘的中心圈中坐着一个人,

表示修行的众生,从其心际飞出了六道佛光,把整个轮盘划分为六个部分。即佛教中所说的,万源发于心。每道光上有若干小圆圈,圈内刻着佛或菩萨,表示“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正中的圆圈旁的猪、蛇、鸽分别代表了贪嗔痴三毒。

第二圈则为生死轮回的六道。大家请看,以中间的这条佛光为界,上面三道称为“上三道”。上三道的正中为天道,右边为阿修罗道,左边为人道。下面为“下三道”,下三道的中间为地狱道,右边为饿鬼道,左边为畜x道。

轮盘的第三圈是佛教十二因缘说的形象表现。十二因缘阐明了人生的变化无常,生死轮回的过程及因果关系,它将人生现象分为从“无明”到“老死”十二个部分。任何生命在没获得解脱之前,都在这个过程中循环,佛教认为这个过程都是痛苦的,只有皈依佛门修成正果才能摆脱这种痛苦。这十二因缘的具体内容,以及生、老、病、死诸般痛苦,工匠师都用生动的图画表现了出来。例如“生苦”,这里表现的是一位孕妇正坐在床前生孩子。佛家认为,孩子倒挂悬垂于狭小的母腹内四肢不得伸展,其母喝一口热汤,孩子如下油锅地狱。喝一口冷茶,又如坠寒冰地狱生命在形成之时,就已开始受苦了

第四圈共有18个小龛,每个龛内都刻有一个皮囊,皮囊裹着一个生命,请大家仔细看,皮囊里的尾部表示前生,头部表示来世,比如最下面的这幅图,头部是鱼,尾部是蛇,就表示它上辈子是蛇,下辈子成了鱼,接下来的图是马头鱼尾巴就表示它又从鱼变成了马。皮囊则是灵魂,佛教认为不管躯体如何变化,灵魂是永恒不变的。

轮盘左下方有一官一卒,这两个表示贪。右下方有一只猴子,一边抚摸下身,一边望着身后的少女,表示爱,这两幅图的意思是说正是因为众生的贪爱之心才让轮盘旋转不休。

游客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大足石刻之行就要到此结束了,祝大家旅途愉快

大足石刻导游词9

大家好!欢迎来到大足石刻,我是你们的导游 。我将带大家一起游览大足石刻这一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景内,始建于唐末、宋初。大足石刻群拥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驱。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最为著名。是中国晚期石窟像艺术的典范,是一座难得的文化艺术宝库

首先,我们最为关注的是在宝顶山石刻的千手观音。千手观音形体匀称,色彩鲜艳。 它有1007只手,它身上都贴有金光闪闪的金薄。它的背后上上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都伸出了上千只纤美的手,有的手里拿着斧头,有的手拿着宝剑、还有的手拿着绳索等法器。千姿百态,无一雷同, 如孔雀开屏般的美丽。

据了解,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说她是妙庄王的三公主,因献一手一眼为父王合药治病,佛感其孝行,赏还她千手千眼。因此,千手象征其法力无边,能拯救众生;千眼象征其智慧无穷,能明察秋毫。

其次,是宝顶卧佛是宝顶大佛湾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叫释迦涅盘圣迹图。“涅盘”实际上就是死了的意思,但它和一般人所说的死又不一样。涅盘是佛教的最高境界。释迦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侧而卧。两眼半开半闭,似睡非睡,安祥,平静。在释迦面前从地里涌出18弟子,或内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侧首伫望,皆作悲恸状。表现了弟子对逝者崇敬厚爱而依依眷恋之情。

今天时间有限,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见,注意安全,保护环境卫生,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希望大家度过这个美好的时光。

大足石刻导游词10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大足石刻精华之所在——宝顶山。

宝顶山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东北15公里处的宝顶镇,海拔527.83米。宝顶山石刻包括以圣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小佛湾造像,由号称'第六代祖师传密印'的赵智凤于公元1174-1252年间(南宋淳熙至炉子佑年间)。历时70余年,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万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同时,也是大足石刻精华之所在,并把中国石窟艺术推上了最高峰。

圣寿寺依山构筑,雄伟状观。南宋赵智凤创建,后遭元、明兵燹,明、精两度重修。现存山门、天王殿、帝释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灯殿和维摩殿七重殿宇,为清代重建,建筑面积1631.68平方米。

大佛湾位于对寿寺左下一个形似'u'字形的山湾。崖面长约500米,高约8-25米。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编为31号。其内容前后连接,无一雷同,尤如一幅图文并茂的画卷。

小佛湾位于圣寿寺右侧,坐南面北,其主要建筑为一座石彻的坛台,高2.31米,东西宽16.50米,进深7.90米。坛台上用条石彻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萨像,通编为9号。

宝顶山石刻表现出有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多方面的特点:

1、宝顶山石刻是中国罕见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场。大佛湾是为广大世俗众生进行说教的外道场,小佛湾是信徒受戒、修行的内院,体系完备而有特色。在石窟的显著部位,图文并茂地刻有号称'唐瑜伽部主总持王'柳本尊的行化事迹图,并在二十多处造像的主尊位置刻柳本尊、赵智凤'即身成佛'的形象。

2、宝顶山石刻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大佛湾数千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其间有教有理,有行有果,形成系统。经变相对应配刻经文、偈语、颂词等,图文并茂,且与藏经有异,是历代藏经未收入的藏外佛教石刻文献,对佛教典籍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3、造像注重阐述哲理,把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中国儒家的伦理、理学的心性及道教的学说融为一体,兼收博采,显示了中国宋代佛学思想的特色。

4、宝顶山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化、生活化的典范。造像内容和表手法都力求生活化。如父母恩重经变相通过求子、怀胎、临产,以及养育子女的过程,形象生动,感人肺腑。牧牛图长达30余米,刻出林泉山涧,云雾缭绕,其间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诗般地再现了牧牛生活。又如横笛独奏的'吹笛女',充满内心喜悦的'养鸡女',酒后昏乱的'父子不识'、'夫妻不识'、'兄弟不识'、'姐妹不识'的'醉酒图'等等,无不活灵活现。雕刻大师们体验生活之精微,再现生活之准确,令人叹服。

5、宝顶山石刻是石窟艺术的集大成之作,在诸方面都有创造性的发展。造像以能慑服人心为其创作原则,借以激发信众对佛法的虔诚。造像、装饰、布局、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这不但是中国千手观音之最,也是世界佛教艺术中一大奇观。释迦涅般像,又称卧佛,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之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

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地狱变相龛刻阴森恐怖的十八层地狱;牛头马面狰狞强悍,受罪人呼天号地;尖刀、锯解、油锅、寒冰、沸汤诸般酷刑惨不忍睹,令人触目惊心。圆觉洞内的数十尊造像刻工精细,衣衫如丝似绸,台座酷似木雕。洞口上方开一天窗采光,光线直射窟心,使洞内明暗相映,神秘莫测。高大的华严三圣像依崖屹立,身向前倾,成功地避免了透视变形,袈裟绉褶舒展,披肩持肘,直至脚下,支撑手臂,使文殊手中所托数百斤重的石塔历千年而不下堕。九龙浴太子图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岩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

大足石刻导游词11

大家好!欢迎各位游客朋友们来到大足石刻参观,我是你们的导游。这天我将带大家一齐游览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让我们一齐去领略大足石刻神秘的风采吧!

大足石刻位于大足区景内,建于唐末、宋初,以佛教题材为主。大足石刻群拥有石刻造像70多处,现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代表,大足石刻规模宏大、艺术精湛、资料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最为著名。

游客朋友们,请大家注意脚下台阶,以防摔倒。宝顶山石刻共有13处,造像数以万计,其中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最大。大佛湾、小佛湾是由19组佛经故事组成的大型群雕,各种雕像15000多躯,设计之精巧,竟无一像雷同,主要造像有:“千手观音”、“卧佛”等等。在这些雕像中,最著名的是被称为人间一绝的“千手观音”。此刻我们已经来到这尊佛像面前,大家请仔细观看。“千手观音”雕凿于南宋中后期,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这尊造像在88平方米崖面上,高7.7米,宽12.5米,刻有800多只手。其上下、左右、前后都伸出了手,有的手里拿着斧头,有的手拿着宝剑,千姿百态。真是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被誉为“天下奇观”。这尊雕像集雕塑、彩绘、贴金于一体,状如孔雀开屏,金碧辉煌。

据了解,关于“千手观音”雕像,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千手观音是妙庄王的三公主,因献一手一眼为父王合药治病,佛感其孝行,赏还她千手千眼。因此,千手象征其法力无边,能拯救众生;千眼象征其智慧无穷,能明察秋毫。

其次,宝顶卧佛是宝顶大佛湾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全长31米这尊像是横卧着的,所以人们叫它“卧佛”。佛经里叫“释迦涅盘圣迹图”。卧佛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侧而卧。两眼半开半闭,似睡非睡,安祥平静。在卧佛面前从地里涌出18弟子,或内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侧首伫望,表现了弟子对逝者崇敬厚爱而依依眷恋之情。

游客朋友们,我们这天的游览即将结束,期望这次游览能给大家留下难忘的回忆,美丽的大足石刻欢迎您们下次再来,谢谢大家。再见!

大足石刻导游词12

尊敬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请叫我张导吧,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在参观前让我们先了解了解大足石刻吧。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是中国晚期石窟像艺术的典范。规摸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与敦煌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达到了中国石刻艺术巅峰。

请大家跟我去参观宝顶山的石刻吧!看这就是宝顶山的石刻,也是佛教圣地之一。主要造像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牡牛道场”……其中最著名地就是数“千手观音”了。大家瞧!那刻在88平方米的石崖上的千手观音,它有1007只手屈身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千手观音还有一个传说呢!大家想听吗?好,我讲啰。

相传古时候妙庄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长女妙金,二女妙银,最小的叫妙善。←妙善从小虔诚信佛,出家当了尼姑。妙庄王一怒之下,拆了庙宇,赶走了和尚。可哪曾想到,这下惊动了天神,天神便让妙庄王长了500个大脓疮妙庄王四处求医,均逛商店治不愈。后来,一位医生说要亲骨肉的一手一眼才能治好,妙善知后,献出了一手一眼,果然妙庄王病好了,如来佛深受感动,便赏赐了她千手千眼,从此,妙善便成了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了。

好,我们断续往前走,小心,上台阶,注意安全,里面的石刻还有很多,你们看了一定受益匪浅,我就讲到这里了,请大家自由参观,也请大家注意保护文物和保持环境卫生,我们两小时后这里会合。

这次参观结束,旅客朋友们,你们一定被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宝库所感动,欢迎大家一次再来。

大足石刻导游词13

大家好!欢迎来到大足石刻,我是你们的导游—蒋沁,我将带大家一起游览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大足石刻一共有70多处,总计100000多驱。其中,北山石刻,南山石刻,宝顶山石刻,石篆山石刻,石门山石刻最为著名。大足石刻最早建于宋朝。

然而,我们最为关注的千手观音在宝顶山石刻。千手观音形体匀称。千手观音,它有“千手”一共是1007只手,如孔雀开屏般的美丽,对了,千手观音身上有金光闪闪的金薄。千手观音的上,下,左,右都伸出纤美的手,手里拿的有斧头,宝剑绳索等法器。千姿百态,无一雷同。关于“千手观音”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年妙庄王生病了,到处求医治病,找了很多医生都说无药可治,之后,有一个医生说:“只有亲骨肉才能把病治好。”秒庄王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叫妙金,二女儿叫妙银,三女儿叫妙善。妙庄王求了两位女儿,都不愿意。三女儿知道后答应了。佛祖被感动了就给了她一千只手。有一天七个仙女下人间,经过了大足石刻,被这里的千手观音吸引住了,就给了它7只手。千手观音就多了7只手。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千手观音”有1007只手。

大家好,我叫魏金满,从现在起大家可以叫我魏导,今天我们来到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在重庆大足县内,距重庆市区约160公里。是足石刻之乡。县内有唐、宋以来的石刻作品70余处。造像达5万多个。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最为著名。大足石刻兴起于唐代南宋时期达到鼎盛,以摩崖造像为主,是中国仅有的儒、道释三教造像并陈的石刻群。是大足石刻雕纤细、清透、潇洒、柔和、以其丰富的内容,宠大的规模和精湛的艺术,在宗教艺术、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一座难得的文化艺术宝库。

现在我们来到最有名的宝顶山石刻。石刻内容丰富,多属佛经故事。石刻珍品比肩接踵。主要造像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千手观音”。

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千手千眼观音像,这里有一个关于千手千眼观音美丽的传说。大家有兴趣听吗?请听好啰!

古时候庄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长女妙金、二女妙银,最小的叫妙善。妙金、妙银都在家里尽心侍候父母,唯有妙善从小虞诚信佛,出家当尼姑。妙庄王苦苦劝她回宫,但她始终不肯。妙庄王一怒之下,拆了庙宇,赶走了和尚,可哪曾想到,这下惊动天神。天神怪罪下来,使妙庄王全身长了五百个大脓疮。妙庄王四处求医久治不愈。后来,有一位医生说此病必须要亲骨肉的一手一眼全药才能治好。他没有办法,只好求助妙金、妙银,但两位公主皆不愿献出。三公主知道后,毅然献出一手一眼,为父亲全药治玻果然,妙庄王的病体不久就康复了。妙善公主大愿大德的孝行,使如来佛释迦牟尼佛深为感动,为让妙善公主能时时拯救苦难众生,释迦牟尼便赏赐了她千手千眼。从此,妙善公主便成了众所祈求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了。此外,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

狂天时间有限,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见,注意安全,保护环境卫生,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希望大家度过这个美好的时光。

大足石刻导游词14

大足石刻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参观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那里我得向大家说明一下,其实,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其中,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而我们今日所要参观的是其中最具代表的宝顶石刻。

宝顶石刻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年间(1174年-1252年),历时70余年,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由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处造像逾万尊、在石窟中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它把中国密宗史入后延续了400年左右,为中国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页。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资料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统完备而有特色。

此刻大家看到的是“地狱经变相”的“养鸡女”。相信大家在看过前面一系列的地狱石刻之后,对地狱里各种恐怖的人物和残酷的刑罚仍感到心有余悸。然而大家仔细瞧一瞧这个雕刻,会发现什么养鸡女虽然眼睛瞎了,却坦然自若,脸上充满幸福的微笑。这就奇怪了,地狱里都是阳间犯罪来受罚的,而她为什么还显得十分幸福

说来阿,那里还有一段故事,这养鸡女阿名叫奚成凤,是一位善良大胆的姑娘,就住在宝顶山下。一次,奚成凤的鸡跑到山上佛堂里,被一个和尚给打死了,奚成也为她感到不平,但胳膊扭可是大腿,不得不在打造时剜了奚成凤的眼睛,却留下了幸福的微笑凤就去找当时的住持赵智凤理论,在群众的帮忙下,赵智凤不得不把鸡钱赔给了奚成凤。可是,佛尚且有过,何况当时的赵智凤还没有修成正果,他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必须要在修造地狱时把奚成凤放进去。而当时的工匠刘思久平时多受奚成凤照顾。

好了,相信大家在看完这些后也许还兴犹未尽,可是我不得不和朋友们说再见啦。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可是有缘的话我们定会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再次重逢。最终,期望大家一路顺风。朋友们,再见!

大足石刻导游词15

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肖祖洋,你们可以叫我肖导。欢迎参观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宝顶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历时70余年,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处造像逾万尊、在石窟中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好了,相信大家在看完这些后也许还兴犹未尽,但是我不得不和朋友们说再见啦。我不得不和朋友们说再见啦。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是有缘 ,

一路顺风。朋友们,再见!

de将平行四边行分成两个部分,两部分面积差是90平方厘米,求be的长。

大足石刻导游导游词(精选15篇)

尊敬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请叫我张导吧,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请大家跟我去参观宝顶山的石刻吧!看这就是宝顶山的石刻,也是佛教圣地之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大足石刻导游信息

  • 大足石刻导游词(精选16篇)
  • 大足石刻导游词(精选16篇)16人关注

    大足石刻是县内102处摩崖造像的总称。其中75处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以佛教为主,道教次之。关于大足石刻导游词内容如下。2022关于大足石刻导游词尊敬的朋友 ...[更多]

  • 大足石刻导游导游词(精选15篇)
  • 大足石刻导游导游词(精选15篇)15人关注

    尊敬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请叫我张导吧,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请大家跟我去参观宝顶山的石刻吧!看这就是宝顶山的石刻,也是佛 ...[更多]

相关专题

导游词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