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书信稿件 > 致辞 > 导游词

县衙导游词(精选8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8

县衙导游词

第1篇 河南内乡县衙导游词

内乡县衙

内乡县衙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朝代县级官团衙门,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现存建筑为清朝光绪二十年所建,自1984年对外开放以来,县衙以其特有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自身魅力吸引了大批党政领导和中外游客,享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美称。1996年11月被公布为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县衙的首部建筑叫照壁,为青砖浮雕组成的一字形建筑物。照壁的正中在一个形似麒麟的怪兽,“贪”,这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贪婪之兽,传说它能吞下金银财宝,从画上可以看到它的脚下和四周尽是宝物,但它并不满足,张着血盆大口,妄图吞吃天上的太阳,结果却落了个粉身碎骨,葬身悬崖的可悲下场,照壁绘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首创,主要是警戒官员不要贪赃枉法。

照壁对面的牌坊叫“宣化坊”,它的南面书“菊潭古治”,北面书“宣化”二字,是知县每月的初

一、十王宣讲圣谕、教化百姓的地方。

大门面阔三间,明间为过道,东梢间的前半间置“喊冤鼓”一架,供百姓击鼓鸣冤之用;西梢间的前半间立有两通石碑,上面刻有“诬告加三等,越诉笞五十”,更增加了县衙的来严肃性。大门是门子打更报时、监管进出人员的第一道防卫之门。我们进大门后,现在看到东边的建筑叫寅宾馆、衙神庙、三班院,西边建筑是膳馆和国内仅存的清代监狱。从大门古巴大堂百米甬道的中央有道门,叫仪门,是官府的第二道下门。中间的大门过去时常不开,只在新官到任的第一天或迎接州、府官员时才可打开;仪门东西两边还各有一个小门,东边的门叫生门,过去时常开着,鸺人们的日常出入,西边的门叫“死门”,又叫鬼门,当犯人被判处死弄之后,从西门拉出去行弄,所以旧城处决犯人叫走西门或上西天。

现在我们过了仪门,你能看到的这座高大壮观的建筑特就是县衙的大堂了。大堂前甬道的两侧,东为吏、户、礼房,西为兵、弄、工房。六房是旧时衙门的职能办构。大堂东边的建筑为县衙,西边的建筑为主簿衙、县丞、主簿分别为八品和九品。大堂是知县发布命令、举行重大典礼和公开审理大案、要案的地方。

堂肖的抱柱联是清代的御史魏向撰: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如负国何忍负之“。堂中央的设施叫”暧阁“,是专为知县审案设的公堂,暧阁的正中放着三尺公案,上面放着审案用的文房四宝和红绿头签。绿头签是捕任命不,用来捕人的;红头签是刑签,下令动刑的。正面屏风上绘“海水潮日图”寓意为官者要明如日月,清似海水。图上的飞鸟叫“白鹇鸟“,是正五品官的标志,过去一般的县设的是七品县令,不设暧阁,而内乡过去统管的辖区较大,包括现在的西峡全境、淅川东南的部分乡镇,所以在内乡县衙为五品官者不乏其人。清代的知县审案的时候,由东侧走上暧阁,然后原被告才能被带上来,跪在堂前的跪石上,东边正方形为原告石,西边长文武为被告石,因为在有的案件中涉及有同案犯,所以这里的被千石比原告石长一些。

大堂后为门子房。守卫门子房的人叫“门子“,是由知县的亲属或新近的人担当,实际上他们是官员手足耳目的延伸,是官与民信息沟通的惟一途径。对老百姓来说,不论是告状还是办事,最先接触的就是衙门里看门的门子,于是他们中的一些奸滑者便利用职务之便索取贿赂,时间一长,”门子“逐渐变成了”门路“的意思。现在人们常说的”走门子“”走门路“之类的就是从这里演变过来的。

门子房后有一屏门,我们空过屏门,进入二堂,这里是知县调解处理一般案件的地方。堂肖抱柱联:“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轻“这是要求为官者即要做到法律面前亲疏平等,又要做到对证据不足沿存疑问者慎重对待,从轻发落,避免冤枉好人。这副对联用到”亲、故、重、轻“四个字,真实地反映了封建时代为官者的执法思想,平仄顺畅,恩威并施。大家看,二堂正中悬一匾额”琴治堂“,这里的”琴治“是引用了《吕氏春秋”中的一个典故,说的是宓子践在任单父县令时,身不下堂,鸣琴而治,轻轻松松地把单父治理得井井有条。后任县令巫马期却奔波于民间,凡事都要新自去做,他便去问宓子践这其中的缘故。宓子践就告诉他说,我是重人,你是重于出力,用人者安逸,出力者当然劳累,后来的人们就用“琴治”来比喻鸣琴而治,以此来称颂为官者知人善任、政简弄轻。后来的地方官们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用人之道能够与宓子践相比,就把二堂称为“琴治堂”二堂靠墙放置的是型具。东侧放笞杖,即打板子时用的竹板子。西连有夹棍。拶子是清朝时审讯女犯专夹手指的型具。夹棍这种弄具始于宋代,俗称“三木之刑”,专夹小腿,适用于一些证据确凿却拒不吐实情的男性案犯。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夫子院,就是师爷办公的地方。过去的师爷是由主人自秆聘请或从家乡带来,主张“言从则留,言不从则去”,他与主人之间是非常亲密而平等的宾主或朋友关系,属知县慕僚,帮助知县参政议事,大多是一些有知识、有才华的人,所以包括知县在内都尊称他们为“老夫子”,而他们办公的院子就称为夫子院了。院内有一棵元代的桂花树,至今已有700年的历史了。桂花树的旁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南天竺,取“竺”和“桂”的谐音为主贵,意为一般的庶民百姓不能轻易进来,只有达官贵人方可到此。

朱仙镇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岳飞庙导游词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三堂是知且日常办公的地方,如果输的案件涉及机密的话,也是在这里审理。另外,在三堂的左右还有一个跨院,称为东西花厅院,是其家眷饮食起居的地方。后面有后花园,是供其赏心悦目和回避政事的地方。内必县衙所有的建筑特前的匾额、楹联以其语言精练、内涵丰富而令人赞不绝口,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三堂前的这幅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勿用,地方全靠一官,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对联是清康熙十九年内乡知县高以永自撰。作者身为地方官,能自觉与百姓一等,视百姓为衣食父母,的确难能可贵。许多淀领导看到这副对联也都深有感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铁映挥笔题写此联作为县衙存念,国务院总理朱在视察内乡县衙时对这副楹联所阐明的官与民的辨证关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赞杨。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听取了南阳市领导的工作汇报,由于在工作汇报中引用到了此联,立即引起了江总书记的注意,要求中央办公厅核杳此联来自何时何地,出自保人之手。由此可见,这副对联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可谓警世名言,绝无仅有。

进入新世纪以来,内乡县出河南,与北京故宫、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霍州署联手推出了“中国四大古衙国际旅游专线“,随着这一国际专线的开通,海内外将通过内乡县衙了解内必,热情好客的内乡人民,真诚地欢迎四海宾朋光临内乡,一睹古衙风采。

第2篇 内乡县衙导游词

现在我们过了仪门,你能看到的这座高大壮观的建筑特就是县衙的大堂了。大堂前甬道的两侧,东为吏、户、礼房,西为兵、弄、工房。六房是旧时衙门的职能办构。大堂东边的建筑为县衙,西边的建筑为主簿衙、县丞、主簿分别为八品和九品。大堂是知县发布命令、举行重大典礼和公开审理大案、要案的地方。

堂肖的抱柱联是清代的御史魏向撰: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如负国何忍负之。堂中央的设施叫暧阁,是专为知县审案设的公堂,暧阁的正中放着三尺公案,上面放着审案用的文房四宝和红绿头签。绿头签是捕任命不,用来捕人的;红头签是刑签,下令动刑的。正面屏风上绘海水潮日图寓意为官者要明如日月,清似海水。图上的飞鸟叫白鹇鸟,是正五品官的标志,过去一般的县设的是七品县令,不设暧阁,而内乡过去统管的辖区较大,包括现在的西峡全境、淅川东南的部分乡镇,所以在内乡县衙为五品官者不乏其人。清代的知县审案的时候,由东侧走上暧阁,然后原被告才能被带上来,跪在堂前的跪石上,东边正方形为原告石,西边长文武为被告石,因为在有的案件中涉及有同案犯,所以这里的被千石比原告石长一些。

大堂后为门子房。守卫门子房的人叫门子,是由知县的亲属或新近的人担当,实际上他们是官员手足耳目的延伸,是官与民信息沟通的惟一途径。对老百姓来说,不论是告状还是办事,最先接触的就是衙门里看门的门子,于是他们中的一些奸滑者便利用职务之便索取贿赂,时间一长,门子逐渐变成了门路的意思。现在人们常说的走门子走门路之类的就是从这里演变过来的。

门子房后有一屏门,我们空过屏门,进入二堂,这里是知县调解处理一般案件的地方。堂肖抱柱联: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轻这是要求为官者即要做到法律面前亲疏平等,又要做到对证据不足沿存疑问者慎重对待,从轻发落,避免冤枉好人。这副对联用到亲、故、重、轻四个字,真实地反映了封建时代为官者的执法思想,平仄顺畅,恩威并施。大家看,二堂正中悬一匾额琴治堂,这里的琴治是引用了《吕氏春秋中的一个典故,说的是宓子践在任单父县令时,身不下堂,鸣琴而治,轻轻松松地把单父治理得井井有条。后任县令巫马期却奔波于民间,凡事都要新自去做,他便去问宓子践这其中的缘故。宓子践就告诉他说,我是重人,你是重于出力,用人者安逸,出力者当然劳累,后来的人们就用琴治来比喻鸣琴而治,以此来称颂为官者知人善任、政简弄轻。后来的地方官们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用人之道能够与宓子践相比,就把二堂称为琴治堂二堂靠墙放置的是型具。东侧放笞杖,即打板子时用的竹板子。西连有夹棍。拶子是清朝时审讯女犯专夹手指的型具。夹棍这种弄具始于宋代,俗称三木之刑,专夹小腿,适用于一些证据确凿却拒不吐实情的男性案犯。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夫子院,就是师爷办公的地方。过去的师爷是由主人自秆聘请或从家乡带来,主张言从则留,言不从则去,他与主人之间是非常亲密而平等的宾主或朋友关系,属知县慕僚,帮助知县参政议事,大多是一些有知识、有才华的人,所以包括知县在内都尊称他们为老夫子,而他们办公的院子就称为夫子院了。院内有一棵元代的桂花树,至今已有700年的历史了。桂花树的旁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南天竺,劝竺和桂的谐音为主贵,意为一般的庶民百姓不能轻易进来,只有达官贵人方可到此。

三堂是知且日常办公的地方,如果输的案件涉及机密的话,也是在这里审理。另外,在三堂的左右还有一个跨院,称为东西花厅院,是其家眷饮食起居的地方。后面有后花园,是供其赏心悦目和回避政事的地方。内必县衙所有的建筑特前的匾额、楹联以其语言精练、内涵丰富而令人赞不绝口,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三堂前的这幅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勿用,地方全靠一官,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对联是清康熙十九年内乡知县高以永自撰。作者身为地方官,能自觉与百姓一等,视百姓为衣食父母,的确难能可贵。许多淀领导看到这副对联也都深有感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铁映挥笔题写此联作为县衙存念,国务院总理朱在视察内乡县衙时对这副楹联所阐明的官与民的辨证关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赞杨。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听取了南阳市领导的工作汇报,由于在工作汇报中引用到了此联,立即引起了江总书记的注意,要求中央办公厅核杳此联来自何时何地,出自保人之手。由此可见,这副对联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可谓警世名言,绝无仅有。

内乡县衙导游词

第3篇 内乡县衙导游词1000字

内乡县衙,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小编整理了内乡县衙导游词1000字,欢迎欣赏与借鉴。

各位游客朋友们:

现在我们过了仪门,你能看到的这座高大壮观的建筑特就是县衙的大堂了。大堂前甬道的两侧,东为吏、户、礼房,西为兵、弄、工房。六房是旧时衙门的职能办构。大堂东边的建筑为县衙,西边的建筑为主簿衙、县丞、主簿分别为八品和九品。大堂是知县发布命令、举行重大典礼和公开审理大案、要案的地方。

堂肖的抱柱联是清代的御史魏向撰: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如负国何忍负之“。堂中央的设施叫”暧阁“,是专为知县审案设的公堂,暧阁的正中放着三尺公案,上面放着审案用的文房四宝和红绿头签。绿头签是捕任命不,用来捕人的;红头签是刑签,下令动刑的。正面屏风上绘“海水潮日图”寓意为官者要明如日月,清似海水。图上的飞鸟叫“白鹇鸟“,是正五品官的标志,过去一般的县设的是七品县令,不设暧阁,而内乡过去统管的辖区较大,包括现在的西峡全境、淅川东南的部分乡镇,所以在内乡县衙为五品官者不乏其人。清代的知县审案的时候,由东侧走上暧阁,然后原被告才能被带上来,跪在堂前的跪石上,东边正方形为原告石,西边长文武为被告石,因为在有的案件中涉及有同案犯,所以这里的被千石比原告石长一些。

大堂后为门子房。

守卫门子房的人叫“门子“,是由知县的亲属或新近的人担当,实际上他们是官员手足耳目的延伸,是官与民信息沟通的惟一途径。对老百姓来说,不论是告状还是办事,最先接触的就是衙门里看门的门子,于是他们中的一些奸滑者便利用职务之便索取贿赂,时间一长,”门子“逐渐变成了”门路“的意思。现在人们常说的”走门子“”走门路“之类的就是从这里演变过来的。

门子房后有一屏门,我们空过屏门,进入二堂,这里是知县调解处理一般案件的地方。

堂肖抱柱联:“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轻“这是要求为官者即要做到法律面前亲疏平等,又要做到对证据不足沿存疑问者慎重对待,从轻发落,避免冤枉好人。这副对联用到”亲、故、重、轻“四个字,真实地反映了封建时代为官者的执法思想,平仄顺畅,恩威并施。大家看,二堂正中悬一匾额”琴治堂“,这里的”琴治“是引用了《吕氏春秋”中的一个典故,说的是宓子践在任单父县令时,身不下堂,鸣琴而治,轻轻松松地把单父治理得井井有条。后任县令巫马期却奔波于民间,凡事都要新自去做,他便去问宓子践这其中的缘故。宓子践就告诉他说,我是重人,你是重于出力,用人者安逸,出力者当然劳累,后来的人们就用“琴治”来比喻鸣琴而治,以此来称颂为官者知人善任、政简弄轻。后来的地方官们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用人之道能够与宓子践相比,就把二堂称为“琴治堂”二堂靠墙放置的是型具。东侧放笞杖,即打板子时用的竹板子。西连有夹棍。拶子是清朝时审讯女犯专夹手指的型具。夹棍这种弄具始于宋代,俗称“三木之刑”,专夹小腿,适用于一些证据确凿却拒不吐实情的男性案犯。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夫子院,就是师爷办公的地方。

过去的师爷是由主人自秆聘请或从家乡带来,主张“言从则留,言不从则去”,他与主人之间是非常亲密而平等的宾主或朋友关系,属知县慕僚,帮助知县参政议事,大多是一些有知识、有才华的人,所以包括知县在内都尊称他们为“老夫子”,而他们办公的院子就称为夫子院了。院内有一棵元代的桂花树,至今已有72022年的历史了。桂花树的旁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南天竺,劝竺”和“桂”的谐音为主贵,意为一般的庶民百姓不能轻易进来,只有达官贵人方可到此。

三堂是知且日常办公的地方,如果输的案件涉及机密的话,也是在这里审理。

另外,在三堂的左右还有一个跨院,称为东西花厅院,是其家眷饮食起居的地方。后面有后花园,是供其赏心悦目和回避政事的地方。内必县衙所有的建筑特前的匾额、楹联以其语言精练、内涵丰富而令人赞不绝口,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三堂前的这幅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勿用,地方全靠一官,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对联是清康熙十九年内乡知县高以永自撰。作者身为地方官,能自觉与百姓一等,视百姓为衣食父母,的确难能可贵。许多淀领导看到这副对联也都深有感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铁映挥笔题写此联作为县衙存念,国务院总理朱在视察内乡县衙时对这副楹联所阐明的官与民的辨证关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赞杨。xx在视察河南时,听取了南阳市领导的工作汇报,由于在工作汇报中引用到了此联,立即引起了xx的注意,要求中央办公厅核杳此联来自何时何地,出自保人之手。由此可见,这副对联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可谓警世名言,绝无仅有。

第4篇 内乡县衙导游词范文

现在我们过了仪门,你能看到的这座高大壮观的建筑特就是县衙的大堂了。大堂前甬道的两侧,东为吏、户、礼房,西为兵、弄、工房。六房是旧时衙门的职能办构。大堂东边的建筑为县衙,西边的建筑为主簿衙、县丞、主簿分别为八品和九品。大堂是知县发布命令、举行重大典礼和公开审理大案、要案的地方。

堂肖的抱柱联是清代的御史魏向撰: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如负国何忍负之“。堂中央的设施叫”暧阁“,是专为知县审案设的公堂,暧阁的正中放着三尺公案,上面放着审案用的文房四宝和红绿头签。绿头签是捕任命不,用来捕人的;红头签是刑签,下令动刑的。正面屏风上绘“海水潮日图”寓意为官者要明如日月,清似海水。图上的飞鸟叫“白鹇鸟“,是正五品官的标志,过去一般的县设的是七品县令,不设暧阁,而内乡过去统管的辖区较大,包括现在的西峡全境、淅川东南的部分乡镇,所以在内乡县衙为五品官者不乏其人。清代的知县审案的时候,由东侧走上暧阁,然后原被告才能被带上来,跪在堂前的跪石上,东边正方形为原告石,西边长文武为被告石,因为在有的案件中涉及有同案犯,所以这里的被千石比原告石长一些。

大堂后为门子房。守卫门子房的人叫“门子“,是由知县的亲属或新近的人担当,实际上他们是官员手足耳目的延伸,是官与民信息沟通的惟一途径。对老百姓来说,不论是告状还是办事,最先接触的就是衙门里看门的门子,于是他们中的一些奸滑者便利用职务之便索取贿赂,时间一长,”门子“逐渐变成了”门路“的意思。现在人们常说的”走门子“”走门路“之类的就是从这里演变过来的。

门子房后有一屏门,我们空过屏门,进入二堂,这里是知县调解处理一般案件的地方。堂肖抱柱联:“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轻“这是要求为官者即要做到法律面前亲疏平等,又要做到对证据不足沿存疑问者慎重对待,从轻发落,避免冤枉好人。这副对联用到”亲、故、重、轻“四个字,真实地反映了封建时代为官者的执法思想,平仄顺畅,恩威并施。大家看,二堂正中悬一匾额”琴治堂“,这里的”琴治“是引用了《吕氏春秋”中的一个典故,说的是宓子践在任单父县令时,身不下堂,鸣琴而治,轻轻松松地把单父治理得井井有条。后任县令巫马期却奔波于民间,凡事都要新自去做,他便去问宓子践这其中的缘故。宓子践就告诉他说,我是重人,你是重于出力,用人者安逸,出力者当然劳累,后来的人们就用“琴治”来比喻鸣琴而治,以此来称颂为官者知人善任、政简弄轻。后来的地方官们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用人之道能够与宓子践相比,就把二堂称为“琴治堂”二堂靠墙放置的是型具。东侧放笞杖,即打板子时用的竹板子。西连有夹棍。拶子是清朝时审讯女犯专夹手指的型具。夹棍这种弄具始于宋代,俗称“三木之刑”,专夹小腿,适用于一些证据确凿却拒不吐实情的男性案犯。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夫子院,就是师爷办公的地方。过去的师爷是由主人自秆聘请或从家乡带来,主张“言从则留,言不从则去”,他与主人之间是非常亲密而平等的宾主或朋友关系,属知县慕僚,帮助知县参政议事,大多是一些有知识、有才华的人,所以包括知县在内都尊称他们为“老夫子”,而他们办公的院子就称为夫子院了。院内有一棵元代的桂花树,至今已有72022年的历史了。桂花树的旁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南天竺,劝竺”和“桂”的谐音为主贵,意为一般的庶民百姓不能轻易进来,只有达官贵人方可到此。

三堂是知且日常办公的地方,如果输的案件涉及机密的话,也是在这里审理。另外,在三堂的左右还有一个跨院,称为东西花厅院,是其家眷饮食起居的地方。后面有后花园,是供其赏心悦目和回避政事的地方。内必县衙所有的建筑特前的匾额、楹联以其语言精练、内涵丰富而令人赞不绝口,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三堂前的这幅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勿用,地方全靠一官,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对联是清康熙十九年内乡知县高以永自撰。作者身为地方官,能自觉与百姓一等,视百姓为衣食父母,的确难能可贵。许多淀领导看到这副对联也都深有感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铁映挥笔题写此联作为县衙存念,国务院总理朱在视察内乡县衙时对这副楹联所阐明的官与民的辨证关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赞杨。江x民xx在视察河南时,听取了南阳市领导的工作汇报,由于在工作汇报中引用到了此联,立即引起了江xx的注意,要求中央办公厅核杳此联来自何时何地,出自保人之手。由此可见,这副对联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可谓警世名言,绝无仅有。

内乡县衙导游词

第5篇 内乡县衙导游词【】

现在我们过了仪门,你能看到的这座高大壮观的建筑特就是县衙的大堂了。大堂前甬道的两侧,东为吏、户、礼房,西为兵、弄、工房。六房是旧时衙门的职能办构。大堂东边的建筑为县衙,西边的建筑为主簿衙、县丞、主簿分别为八品和九品。大堂是知县发布命令、举行重大典礼和公开审理大案、要案的地方。

堂肖的抱柱联是清代的御史魏向撰: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如负国何忍负之“。堂中央的设施叫”暧阁“,是专为知县审案设的公堂,暧阁的正中放着三尺公案,上面放着审案用的文房四宝和红绿头签。绿头签是捕任命不,用来捕人的;红头签是刑签,下令动刑的。正面屏风上绘“海水潮日图”寓意为官者要明如日月,清似海水。图上的飞鸟叫“白鹇鸟“,是正五品官的标志,过去一般的县设的是七品县令,不设暧阁,而内乡过去统管的辖区较大,包括现在的西峡全境、淅川东南的部分乡镇,所以在内乡县衙为五品官者不乏其人。清代的知县审案的时候,由东侧走上暧阁,然后原被告才能被带上来,跪在堂前的跪石上,东边正方形为原告石,西边长文武为被告石,因为在有的案件中涉及有同案犯,所以这里的被千石比原告石长一些。

大堂后为门子房。守卫门子房的人叫“门子“,是由知县的亲属或新近的人担当,实际上他们是官员手足耳目的延伸,是官与民信息沟通的惟一途径。对老百姓来说,不论是告状还是办事,最先接触的就是衙门里看门的门子,于是他们中的一些奸滑者便利用职务之便索取贿赂,时间一长,”门子“逐渐变成了”门路“的意思。现在人们常说的”走门子“”走门路“之类的就是从这里演变过来的。

门子房后有一屏门,我们空过屏门,进入二堂,这里是知县调解处理一般案件的地方。堂肖抱柱联:“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轻“这是要求为官者即要做到法律面前亲疏平等,又要做到对证据不足沿存疑问者慎重对待,从轻发落,避免冤枉好人。这副对联用到”亲、故、重、轻“四个字,真实地反映了封建时代为官者的执法思想,平仄顺畅,恩威并施。大家看,二堂正中悬一匾额”琴治堂“,这里的”琴治“是引用了《吕氏春秋”中的一个典故,说的是宓子践在任单父县令时,身不下堂,鸣琴而治,轻轻松松地把单父治理得井井有条。后任县令巫马期却奔波于民间,凡事都要新自去做,他便去问宓子践这其中的缘故。宓子践就告诉他说,我是重人,你是重于出力,用人者安逸,出力者当然劳累,后来的人们就用“琴治”来比喻鸣琴而治,以此来称颂为官者知人善任、政简弄轻。后来的地方官们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用人之道能够与宓子践相比,就把二堂称为“琴治堂”二堂靠墙放置的是型具。东侧放笞杖,即打板子时用的竹板子。西连有夹棍。拶子是清朝时审讯女犯专夹手指的型具。夹棍这种弄具始于宋代,俗称“三木之刑”,专夹小腿,适用于一些证据确凿却拒不吐实情的男性案犯。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夫子院,就是师爷办公的地方。过去的师爷是由主人自秆聘请或从家乡带来,主张“言从则留,言不从则去”,他与主人之间是非常亲密而平等的宾主或朋友关系,属知县慕僚,帮助知县参政议事,大多是一些有知识、有才华的人,所以包括知县在内都尊称他们为“老夫子”,而他们办公的院子就称为夫子院了。院内有一棵元代的桂花树,至今已有72022年的历史了。桂花树的旁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南天竺,劝竺”和“桂”的谐音为主贵,意为一般的庶民百姓不能轻易进来,只有达官贵人方可到此。

三堂是知且日常办公的地方,如果输的案件涉及机密的话,也是在这里审理。另外,在三堂的左右还有一个跨院,称为东西花厅院,是其家眷饮食起居的地方。后面有后花园,是供其赏心悦目和回避政事的地方。内必县衙所有的建筑特前的匾额、楹联以其语言精练、内涵丰富而令人赞不绝口,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三堂前的这幅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勿用,地方全靠一官,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对联是清康熙十九年内乡知县高以永自撰。作者身为地方官,能自觉与百姓一等,视百姓为衣食父母,的确难能可贵。许多淀领导看到这副对联也都深有感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铁映挥笔题写此联作为县衙存念,国务院总理朱在视察内乡县衙时对这副楹联所阐明的官与民的辨证关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赞杨。江xx在视察河南时,听取了南阳市领导的工作汇报,由于在工作汇报中引用到了此联,立即引起了江xx的注意,要求中央办公厅核杳此联来自何时何地,出自保人之手。由此可见,这副对联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可谓警世名言,绝无仅有。

内乡县衙导游词

第6篇 导游中文导词南阳内乡县衙词

内乡县衙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朝代县级官团衙门,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现存建筑为清朝光绪二十年所建,自1984年对外开放以来,县衙以其特有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自身魅力吸引了大批党政领导和中外游客,享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美称。

1996年11月被公布为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衙的首部建筑叫照壁,为青砖浮雕组成的一字形建筑物。照壁的正中在一个形似麒麟的怪兽,贪”,这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贪婪之兽,传说它能吞下金银财宝,从画上可以看到它的脚下和四周尽是宝物,但它并不满足,张着血盆大口,妄图吞吃天上的太阳,结果却落了个粉身碎骨,葬身悬崖的可悲下场,照壁绘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首创,主要是警戒官员不要贪赃枉法。照壁对面的牌坊叫宣化坊”,它的南面书菊潭古治”,北面书宣化”二字,是知县每月的初一、十王宣讲圣谕、教化百姓的地方。 大门面阔三间,明间为过道,东梢间的前半间置喊冤鼓”一架,供百姓击鼓鸣冤之用;西梢间的前半间立有两通石碑,上面刻有诬告加三等,越诉笞五十”,更增加了县衙的来严肃性。大门是门子打更报时、监管进出人员的第一道防卫之门。我们进大门后,现在看到东边的建筑叫寅宾馆、衙神庙、三班院,西边建筑是膳馆和国内仅存的清代监狱。从大门古巴大堂百米甬道 的中央有道门,叫仪门,是官府的第二道下门。中间的大门过去时常不开,只在新官到任的第一天或迎接州、府官员时才可打开;仪门东西两边还各有一个小门,东边的门叫生门,过去时常开着,鸺人们的日常出入,西边的门叫死门”,又叫鬼门,当犯人被判处死弄之后,从西门拉出去行弄,所以旧城处决犯人叫走西门或上西天。 现在我们过了仪门,你能看到的这座高大壮观 的建筑特就是县衙的大堂了。大堂前甬道的两侧,东为吏、户、礼房,西为兵、弄、工房。六房是旧时衙门的职能办构。大堂东边的建筑为县衙,西边的建筑为主簿衙、县丞、主簿分别为八品和九品。大堂是知县发布命令、举行重大典礼和公开审理大案、要案的地方。

堂肖的抱柱联是清代的御史魏向撰: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如负国何忍负之。堂中央的设施叫”暧阁,是专为知县审案设的公堂,暧阁的正中放着三尺公案,上面放着审案用的文房四宝和红绿头签。绿头签是捕任命不,用来捕人的;红头签是刑签,下令动刑的。正面屏风上绘海水潮日图”寓意为官者要明如日月,清似海水。图上的飞鸟叫白鹇鸟,是正五品官的标志,过去一般的县设的是七品县令,不设暧阁,而内乡过去统管的辖区较大,包括现在的西峡全境、淅川东南的部分乡镇,所以在内乡县衙为五品官者不乏其人。清代的知县审案的时候,由东侧走上暧阁,然后原被告才能被带上来,跪在堂前的跪石上,东边正方形为原告石,西边长文武为被告石,因为在有的案件中涉及有同案犯,所以这里的被千石比原告石长一些。

大堂后为门子房。守卫门子房的人叫门子,是由知县的亲属或新近的人担当,实际上他们是官员手足耳目的延伸,是官与民信息沟通的惟一途径。对老百姓来说,不论是告状还是办事,最先接触的就是衙门里看门的门子,于是他们中的一些*滑者便利用职务之便索取贿赂,时间一长,”门子逐渐变成了”门路的意思。现在人们常说的走门子”走门路之类的就是从这里演变过来的。门子房后有一屏门,我们空过屏门,进入二堂,这里是知县调解处理一般案件的地方。堂肖抱柱联: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轻这是要求为官者即要做到法律面前亲疏平等,又要做到对证据不足沿存疑问者慎重对待,从轻发落,避免冤枉好人。这副对联用到”亲、故、重、轻四个字,真实地反映了封建时代为官者的执法思想,平仄顺畅,恩威并施。大家看,二堂正中悬一匾额”琴治堂,这里的”琴治是引用了《吕氏春秋”中的一个典故,说的是宓子践在任单父县令时,身不下堂,鸣琴而治,轻轻松松地把单父治理得井井有条。后任县令巫马期却奔波于民间,凡事都要新自去做,他便去问宓子践这其中的缘故。宓子践就告诉他说,我是重人,你是重于出力,用人者安逸,出力者当然劳累,后来的人们就用琴治”来比喻鸣琴而治,以此来称颂为官者知人善任、政简弄轻。后来的地方官们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用人之道能够与宓子践相比,就把二堂称为琴治堂”二堂靠墙放置的是型具。东侧放笞杖,即打板子时用的竹板子。西连有夹棍。拶子是清朝时审讯女犯专夹手指的型具。夹棍这种弄具始于宋代,俗称三木之刑”,专夹小腿,适用于一些证据确凿却拒不吐实情的男性案犯。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夫子院,就是师爷办公的地方。过去的师爷是由主人自秆聘请或从家乡带来,主张言从则留,言不从则去”,他与主人之间是非常亲密而平等的宾主或朋友关系,属知县慕僚,帮助知县参政议事,大多是一些有知识、有才华的人,所以包括知县在内都尊称他们为老夫子”,而他们办公的院子就称为夫子院了。院内有一棵元代的桂花树,至今已有700年的历史了。桂花树的旁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南天竺,取竺”和桂”的谐音为主贵,意为一般的庶民百姓不能轻易进来,只有达官贵人方可到此。

三堂是知且日常办公的地方,如果输的案件涉及机密的话,也是在这里审理。另外,在三堂的左右还有一个跨院,称为东西花厅院,是其家眷饮食起居的地方。后面有后花园,是供其赏心悦目和回避政事的地方。内必县衙所有的建筑特前的匾额、楹联以其语言精练、内涵丰富而令人赞不绝口,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三堂前的这幅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勿用,地方全靠一官,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对联是清康熙十九年内乡知县高以永自撰。作者身为地方官,能自觉与百姓一等,视百姓为衣食父母,的确难能可贵。许多淀领导看到这副对联也都深有感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铁映挥笔题写此联作为县衙存念,国务院总理朱在视察内乡县衙时对这副楹联所阐明的官与民的辨证关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赞杨。

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听取了南阳市领导的工作汇报,由于在工作汇报中引用到了此联,立即引起了江总书记的注意,要求中央办公厅核杳此联来自何时何地,出自保人之手。由此可见,这副对联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可谓警世名言,绝无仅有。 进入新世纪以来,内乡县出河南,与北京故宫、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霍州署联手推出了中国四大古衙国际旅游专线,随着这一国际专线的开通,海内外将通过内乡县衙了解内必,热情好客的内乡人民,真诚地欢迎四海宾朋光临内乡,一睹古衙风采。

第7篇 新密市县衙博物馆讲解词导游词

新密市位于省会郑州西南40公里处,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有8000年前人文始祖伏羲文化遗址,有5000年前黄帝古都轩辕丘遗址(专家称中国第一都),有3000年前的古郐国、古郑国都城遗址,有国内现有历史最久的新密古县衙……可谓胜景靓密邑,溱洧积淀深。

密县古县衙始建于隋代大业12年(公元616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各代,其中的监狱一直沿用至xxxx年,刚刚迁至新城,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奇迹!县衙历代屡有增修重修,后毁于元代战火。明代洪武三年,知县冯万金重建,康熙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知县衷鲲化大规模重修,自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形成五进院落。中轴线上建有钟鼓楼、照壁、大门、仪门、戒石坊、月台、卷棚、大堂、二堂、三堂、大仙楼、后花园、东西花厅、另有八班九房、文武官员居住、办公的地方,莲池两侧是监狱,总占地面积两万余平方米。布局合理,结构严谨,集中体现了旧时官衙庄重、肃穆的威严气势。解放后密县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仍在此办公,1958年搬迁新址。xxxx年7月,在市政府、市有关部门及城关镇政府的支持下,几位老年人热心倡导成立了“新密市县衙文物保护组”,并于同期开始对新密县衙进行抢救性修复,使古县衙的历史风貌得以重现。今天,我们不但能够看到一座富于古代建筑艺术的官衙,还能学习、了解到许多官衙文化知识,请大家随我参观。

一、县衙: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密县县衙”这块匾额。县制始于春秋,形成于战国,定制于秦,县衙是封建社会(国家)的基层行政机构。“民非政不治,政非官不举,官非署不立”。有县就有县官,有县官就有其治事的衙署,这是必然的。汉代不叫县衙,称“县署”,称“县衙”则从“牙门”说起。古代军营前都悬挂猛兽的獠牙,以示威严,故称“牙门”。唐代“牙”与“衙”互用,“牙门”写为“衙门”很为正常。到宋代,人们就只知“衙门”而不知“牙门”了,直至民国废止,“衙门”改称政府。所以官府称衙门,大致始以唐,盛于宋,沿用至明清。

县衙的建筑必须遵循以下规制:居城正穴,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堂后宅。新密县衙自隋代建衙至民国末年,共有197位县官在此任职,演义正史1400载。

二、双龙纪念碑:双龙纪念碑为清代康熙年间知县衷鲲化在修建县衙时所立,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密县县衙经衷知县大规模整修,堂阶亮阔,设施完备,为后人称道。立双龙碑是因为汉代密县第一任县令卓茂受过皇封,而一般县治立龙碑是触犯龙颜的。

三、喊冤鼓:喊冤鼓立于大门东侧廊下,专供老百姓喊冤报官之用,但是喊冤人一次只能击三下,如果乱击就要先挨板子后审案。击鼓鸣冤的由来,要从一个故事说起。相传,汉代开国皇帝刘邦登基不久,他侄子在大街上遇到了貌若天仙的民女苏小娥,便上前调戏,苏小娥恼羞成怒,一巴掌打在皇侄脸上。他哪能受此羞辱,夺过随从手中的齐眉棍向苏小娥打去,这时恰被一彪形大汉阻挡,齐眉棍折落在地。另一随从拔剑向大汉刺去,大汉闪身,皇侄腹部中剑,立即身亡,随从们急忙抬尸回府,并栽赃说是大汉所害,刘邦下令将大汉捉拿,定为死罪。苏小娥闻知恩人就要被斩,决定闯金殿施救恩人,一日同妹妹各执一锣一鼓,在金殿门口猛敲起来,高喊冤枉。刘邦闻声,传当事人上殿,待问清原尾,释放了好汉,斩了误杀皇侄的随从,百姓无不称颂高祖英明。苏小娥的这一举动,给刘邦一个启示,为方便百姓告状,命各级官署大门前必须设置喊冤鼓。击鼓鸣冤之制,成为封建官吏体察民情的重要手段。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清末。现在,各位只能从古戏中看到这种场景了。

四、大门墩:门墩是古时房屋建筑不可缺少的构件,门墩的大小高低,根据建筑的需要而定。但像该县衙大门、仪门两对这样的巨型门墩十分罕见,它高70公分,宽85公分,厚40公分,中间雕有精美图案,重约800公斤。门墩上角己磨损6公分,证明年代久远,这一巨型门墩,使县衙显得格外威严、壮观。更有意思的是,传说在建衙时,城南湾子河村有一大汉姓桑,身高7尺,虎背熊腰,一顿能吃一筷子厚烙馍,力大无比,人称桑大汉。这对门墩是他用盖房用的檩条挑来的,至今在民间还流传着桑大汉挑门墩的佳话,门墩成了县衙的珍贵文物。

五、莲池:在大门里,仪们前两边各有一个莲池,建筑非常讲究,两池之间是甬道,甬道下有三个石券桥洞,两池之水可以互通,池四周建有艺术精湛的石雕栏杆,上雕鸟兽和各种花卉。县衙建莲池,密县为特例。池内植莲藕,养鱼,非常清雅。莲池寓意清水衙门,廉洁清政。古人要求具备8个品格,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最后二字“廉”、“耻”与莲池谐音。金钱社会靠物质刺激作动力造成物欲横流,一些人见利忘“义”,贪赃枉法,就是不知廉耻。莲池也是今天的明镜。解放后,莲池逐渐被垃圾填平,xxxx年11月经过开挖,成为县衙一大景观。

六、仪门:仪门是进入县衙第一道礼仪之门,并不经常开,两侧设便门,东侧为“人门”,也称“生门”,经常开着,西侧为“鬼门”,也称“死门”,只有处决死犯时方开此门拉出去行刑,平时关闭。仪门“有仪可象”之意,表示县令的行为能为民表率,礼节要求新官到任或迎接同级、上级官员至仪门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县官僚属整冠至仪门外;如有重大庆典,礼仪活动,审理重大案件,则仪门大开,让百姓人等从中而入,参加庆典或观看审案。今天大家都是贵宾,所以特许从中间通过。

七、戒石坊:戒石坊位于大堂前甬道中央,面南书“公生明”三个大字,为北宋赵匡胤首倡,意为公正才能明察、明断、明智而有远见,公道正派,平民才不敢怠慢。面北书“尔奉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16个字,是从五代后蜀主孟昶所撰《戒谕词》中摘出。太平兴国八年颁示天下,南宋高宗颁示各州、府、县,刻石于大堂前,让县官举目可见,以警戒其秉公办事,如徇私枉法,则天理不容。大堂院东西侧为六房,左文右武。东为吏、户、礼三房,西为兵、刑、工三房,司职六部,为县衙职能办事机构,也是六大班子,有书吏在此办理公务。诗圣杜甫史称杜工部,指的就是他曾在外居官工部部长职务。

八、大堂:大堂是县衙中轴线的主体建筑,也是县衙建筑群的中心。长17米,进深12米,高10米,有立柱12根,建筑面积204平方米,与月台、卷棚成为一体,高大壮观,对研究明、清建筑艺术有一定价值。县衙大堂称“牧爱堂”,即官爱民的意思,古时州官称“牧”,县官称“宰”,此堂号为清康熙年间,知县衷鲲化定名。大堂正中设知县公堂,上悬“明镜高悬”匾额,公案之上放置文房四宝及红头刑签、绿头捕签。正面屏风彩绘“海水朝日”图,象征清如海水,明似日月,顶棚彩绘八卦太极图,系按堪舆学说八卦方位图的含意而布局设计。四周仙鹤向中心飞去,象征天下归一,四方同心。堂前有两块跪石,东边方石为原告跪石,西边长方石为被告跪石。大堂两边陈列县官仪仗:有青旗、蓝伞、青扇、桐棍、皮槊、肃静牌、官衔牌、放告牌、堂鼓等物,还有四抬蓝绢轿一乘。

在大堂前建卷棚,是高级别官衙在建筑形式上的反映。西墙上有汉——民国末年197位官职名表,此名表除第一位县令卓茂为河南省南阳人外,其余均为外省籍人,说明古代严格执行异地做官,吏制严明。

大堂是知县发政令、举行重大庆典、公开审理大案、要案的地方。五代县令索长官,在此公堂受理断虎一案,被传为美丽动人的故事。古时密县森林茂密,虎豹很多,王小到林中砍柴,不幸被虎吃掉,其母杨氏到县衙告状,索长官派衙役将虎捉拿归案,于县城游街示众后,在此大堂公判老虎抚养王母,老虎点头伏法。老虎养母处就在城南三里菜园沟口。一天,老虎前趾被刺扎伤,王母用针为虎挑刺,因用力过重,老虎一呲牙,大吼一声,王母就被吓死了。王母死后老虎离境而去。索长官死后,埋在老虎养娘垌对岸土岭上,现有清嘉庆年间(1912年)知县景伦为索长官立的墓碑,请看碑文……。

九、二堂:二堂建筑结构与大堂大同小异,东西为两个稍间,建筑面积为160.5平方米,屏风上悬挂“三鉴堂”匾额,堂号为清康熙时知县衷鲲化定名。三鉴即“鉴于镜,鉴于古,鉴于人”。唐代名相《魏征传》中记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源于孔子“日以三省吾身”,就是每天自己做了什么,是错是对,反省三次。二堂是审理不公开的重大案件和大堂审案时知县退思、小憩之所,两边摆放着审案中可能使用的笞杖、夹棍、拶子等刑具。东西稍间为招房和茶房。东西厢房为八、九品官员办公的地方。相当于科、室、委、局。二堂同厢房、宅门,形成县衙第三进院落,为知县施行权力所用。宅门是县衙咽喉之地,所有进入之人,总要寻根查明存入号簿,一般人员没有理由绝不能进入。宅门面北上书“天理、国法、人情”六字,警示县官在办案中要顺天理、合国法、通人情。

十、三堂院和大仙楼:三堂院包括三堂和东西厢房师爷办公处。三堂为五间回廊式建筑,中间是审花案(涉女案)和涉及机密案件的地方。东二间为招待上级官员和商议政事的地方,西两间为县官休息和更衣的地方。解放后被拆除改建,但根基仍在。

东西厢房是师爷办公处。师爷也叫幕友,是地方官吏的参谋和顾问,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殊的人事编制。所谓特殊,其一,不是国家正式官员,却做着官员的工作;其二,他们有专门的修养和技能;其三,他们没有俸禄,工作报酬是县官定期奉送的束修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红包;其四,实行双向选择,双方随时都可以解聘,合则留,不合则去;其五,长官与幕友是平等的师友关系;其六,幕友是一种令人崇尚的职业,许多人世代为幕,清代最盛;其七,幕友最重要的职责为钱粮和刑名两大项,即刑名案件为县官提供法律依据,相当今天的法律顾问,以及涉及财政报销、有关赋税缴纳事项。另外还有书启幕友、挂号幕友、书禀幕友、笔墨幕友等,一般均为地方精英。

三堂为县衙第四进院落。是官员居住、办公、来往的地方,平民很难到达。又因此院常种南天竺、桂花之类的花卉,也称竺桂院,谐音“主贵”,今天大家能来此院,就都是贵人了,此后定主大贵。

三堂后边是县衙最北端的第五进院落,大仙楼院。大仙楼为五间双层小瓦楼房,东西厢房各为三间双层小瓦楼房,这里是存放县衙重要资料、贵重物品的地方,年终封印时,印鉴也存放于此。那时没有公章保管制度,特供奉大仙神确保安全。

十一、赞 侯祠:“赞 侯祠”就是“萧曹祠”,即衙神庙,供奉着汉代两位人臣,萧何和曹参。衙门为什么要供奉他们呢?因为萧何辅佐刘邦建立了汉王朝,后任相国,又制定了律令典章,称“萧何定律”,能依法论罪,平定刑狱,治理天下,安定民心。对建立西汉政权起到了关键作用,被刘邦封为“赞 侯”。萧何死后,曹参继任相国,一切没有改变,后有“萧规曹随”之说。萧曹二人为古代地方官署衙门掌管文书的小官胥吏所崇拜,主官把他们作为偶像,一方面是向萧曹学习,忠君爱国,恪尽职守,有一个做好官的愿望。另一方面是想求得他们的保佑,希望为自己降下好运,心想事成,官运亨通。所以县衙都供奉萧曹二神。

另外,在各级官衙还供奉土地神、马王神、胥吏神,古代造字的黄帝史官苍颉,亦称胥吏。

十二、监狱:监狱是囚禁犯人执行刑罚的重要场所。位置在仪门外西南,古称南监。监狱在我国起源于夏代,夏代皋陶是一个刑官,他制定刑律,发明“囚”“牢”。已有4000年了,所以后称皋陶为监狱的祖师爷,监狱里都有狱神庙,狱神庙里供奉的就是皋陶。“狱”字的结构是两只狗看着犯人,这是监狱的最早形态。

到西周时,把犯人拴在大石头上,即“划地为牢”。春秋时,以“圜土”为牢,将犯人囚在用土围成的墙里,就是早期的监狱。古代监狱门上常绘形状似虎的野兽——狴犴头像,作为牢狱的象征,狴犴也是监狱的代称,叫做虎头牢,以示恐怖和重于警备的意思。监狱一词正式使用于明代,沿用至今。密县监狱分外监、内监、女监三部分。外监在东院,是羁押、拘留犯人的地方;女监是关押女犯的地方。县衙监狱一直使用了

1390年,xxxx年底因看守所所长之间的集体火并血案而被迫弃用,搬迁新址。现在监狱里塑有各种逼真的刑罚雕像,另有历代刑罚图片展和刑具展。让我们揭开它千年的神秘面纱,请大家开眼。

需要说明,衙门同军队一样,是统治者的专制工具,它不仅震慑犯罪,也镇压人民反抗,一些富绅、土豪常把不听话的所谓刁民绑给县太爷责杖发落,尽管几千年奴化教育下的中国国民实在温顺。社会学家抱怨物质引诱下的今天,道德滑坡,“人心不古”,说明我们先民的忠诚可靠。文化先驱周树人对此痛心疾首,怒其不争,人民领袖毛泽东力图扭转乾坤,可惜积重难返。大家熟知的一句古训叫“屈死不告状,饿死不做贼”,民谣“当朝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难进来”,揭示了冤狱的可怕,官司的难打。“大盖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是对今天腐败法官、警官、检察官的写照。

密县县衙朝南开,一张门票请进来,

为人当做有理事,身正不怕影子歪。

第8篇 xxxx年河南省导游考试景点讲解:内乡县衙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内乡县衙开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距今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几经兵火,屡毁屡建。遗留建筑所剩无几,现在建筑大多为清代建筑,由钦加同知衔正五品官章炳涛于光绪二十年即公元1894年主持营建,占地两万多平方米,现有房舍260余间,因为内乡县衙保存完整程度极为罕见,所以被专家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因为它是1984年被批准为全国第一家衙门博物馆,所以在文物界有“天下第一衙”的称呼,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0月,与北京故宫、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霍州署联姻,推出中国四大官衙国际旅游专线;xxxx年5月,被《中国文物报》评选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十家博物馆之一;xxxx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及旅游景区。享有“北由北京故宫,南有内乡县衙”,“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一座内乡衙,半部官署文化的美称。

照壁

先请各位欣赏县衙的首部建筑,隔街而望,马路对面那座青砖浮雕“一”字形建筑------照壁,也叫影壁墙,在我国古代建筑理论和风水学中,照壁具有阻挡内外视线交织和聚气、聚财的作用。在这里,它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那就是“整顿吏治,境界官员”的作用。请大家来看那画面的正中,绘有一形似麒麟的怪兽叫“ 贪”,这个字不常见,就是反犬旁加个贪婪的贪字,它是神话传说中的贪婪之兽,传说能吞吃金银财宝。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它的周围和脚下尽是宝物,但它并不满足,张着血盆大口,还妄想吞吃天上的太阳,结果太阳没吃着,却落得个粉身碎骨、葬身悬崖地可悲下场,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吞太阳”。照壁绘“贪”字,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首创,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靠农民起义成功当上皇帝的,它也是中国历史上反腐败力度最大的皇帝。官员贪污银子超过六十两。就要剥皮装糠挂在公堂,让新官触目惊心。因为朱元璋知道官员腐败超过极限,老百姓就要造反,他首创衙门照壁绘“贪”。意在警戒官员要以“贪”为戒,切莫贪得无厌。

宣化坊

照壁对面的斗拱石牌坊叫宣化坊。面南书写“菊坛古治”四个大字,内乡古称菊潭,隋朝曾设菊潭县,“古治”意思是说,这里是历史上治理百姓的权力机构之所在。

面北书写“宣化”二字,宣化就是宣讲教化的意思。就是每月的初一、十五,知县都要在宣化坊下宣讲圣谕,教化百姓。在明代,宣讲的内容是朱元璋的《圣谕六言》;在清代宣讲的是康熙皇帝的《圣谕十六条》,主要内容都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乡里,守法缴税等等。知县不但要教化百姓以忠义之士,孝子节妇为榜样,而且本县有了典型,还要上报朝廷建坊立传予以表彰,据清代内乡志记载,仅节妇一项,县志立传褒扬就达五十七人,立牌坊九座。历代官员对老百姓不断进行伦理教化,为维护统治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大门

县衙的大门,面扩三间,明间为百米甬道的过道。东稍间的前半间置“喊冤鼓”一架,

寅宾馆

进入大门东边的院子叫寅宾馆。寅宾馆就旧时知县接待高级官员住宿的地方,现在是县衙的购物中心,主要经营玉器、奇石、古玩、以及内乡的土特产。请大家看寅宾馆的这幅对联:上联没有篆刻,下联为孔子的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什么没有撰刻呢?这是我们内乡县衙面向社会征集上联。征联的要求是,除了符合对联的格式外,还要符合寅宾馆的文化内涵;每年县衙博物馆邀请南阳诗词楹联协会对来稿评选一次,评出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特等奖现金为3000元,其他颁发证书。若特等奖空缺,奖金以1000元逐年递增。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把稿子寄到县衙博物馆办公室,也许你将是特等奖的获得者。

膳馆

寅宾馆对面是“膳馆”,膳馆就是主要是负责招待上级官员饮食用餐的地方。请看膳馆的这幅对联;上联“以食为天,一日三餐谁能少?”;下联“因客而酒,七碟八碗倭不多”。这幅对联的意思是说,不仅是民以食为天,其实一日三餐谁都不能少;因为款待客人才喝酒,我吃七碟八碗的机会也并不多。据县衙门外的《三院禁约碑》记载,在旧时招待上级的规定相当严格,招待标准是根据官员级别的大小而定的。如招待京堂科道(一品或二品)一桌膳银为二钱五分,招待本省两院(一品或二品)一桌膳银为三钱,招待司道(三品或四品)一桌膳银为二钱,招待府、厅(五品或六品)一桌膳银为一钱五分。这些规定旨在整治奢靡之风,提倡下级要敢于告发上级官员中出现的不正当行为。虽然规定相当严格,但具体执行起来也不是那么严格。

膳馆现在是县衙博物馆的办公院子。

双祠院

百米甬道的中间的院子是双祠院,(土地祠、赞侯祠),里面供奉的是土地神和衙神,土地神是一方的保护神,俗称土地爷。掌管人间善恶,行为道德,并能守护一方百姓岁岁平安、年年丰黏。先请看土地祠卷棚的这幅对联:上联'“守伏牛门户年年丰黏”;下联是“护菊潭百姓岁岁平安”。这幅对联的意思是说,土地神守护着八百里伏牛山的门户,保护着菊潭百姓丰收、平安。接着请看土地祠的这幅对联:上联是“职司土府神明远”,下联是“位列中宫德泽长”。这幅对联的意思是说,土地作为一方保护神,能洞察人间善恶,金、木、水、火、土五行,土据中央,土能生万物,造福于人民。

赞侯祠也成衙神庙,衙神庙里把汉代名相萧何供奉为衙神。是因为萧何在相应刘邦造反之前,曾在江苏沛县担任过衙门的胥吏,后因功绩卓越被刘邦封为宰相。他制定了汉律九章,被封为赞侯。掌管人间善恶,衙门里的人,都希望能像萧何那样飞黄腾达。所以衙神庙里供奉的都是萧何。下面先请看衙神庙卷棚的这幅对联:上联“不求当官称能吏”;下联“愿共斯民做好人”.这幅对联的意思是说,不求当官能声名远播,在官场上纵横自如,只要能脚踏实地为百姓办些实事,和百姓一样做个好人就可以了,这是当官起码的人格要求。接着请看衙神庙的这幅对联:上联是“策马追贤日月近”;下联“安邦崇德乾坤新”。这幅对联引用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著名典故,赞扬了汉代名相萧何为辅佐刘邦振兴汉室而求贤任能的感人举动,歌颂了萧何忠君爱国,建树大德,使汉朝江山气象一新的丰功伟绩。

anquye整理

共2页: 上一页12三班院

紧靠衙神庙前的这个院子叫三班院。三班院是三班衙役待命听差的地方。这三班制的是“皂、壮、快”三班,皂班指的是站堂的衙役;壮班做力差,快班分步快和马快,负责缉捕抓人,三班衙役只是对他们的一个概称,除了这三班之外,其他还有看门的门子、伞夫、厨夫等等,他们也属于这个阶层。“衙役”的本意是到衙门里去服役,但是这些人很厉害,想方设法敲诈勒索,所以老百姓有“官不恶衙役恶”的说法。这里现在也是我们的购物中心,主要经营衙门文化书籍、字画、奇石、根雕等

监狱

三班院对面西侧的院子,是国内仅存的清代监狱。因为于大堂的西南方向,故称南监。在戏剧电影《七品芝麻官》里有这样一句唱词“我能叫南监草长满,也不叫百姓受屈冤”。这就充分说明了古代监狱都是设在县衙的西南方向,统称南监。监狱的主体由牢房和狱神庙两部分组成,狱神庙里供奉的是舜时代的皋陶,相传他善辨是非曲直,赏罚分明,是穿“皋陶造狱,画地为牢”,被后人尊奉为狱神。旧时监狱内均设此庙。每月的初一、事物或狱内发生重大事情,犯人和狱吏都要到此举行活动,祈求狱神保佑。请看狱神庙的这幅对联:上联“尔违条犯律罪有应得’”下流按“吾发奸这伏歧途指返”,这幅对联的意思是说:你违反了法律,囚禁你罪有应得,我揭露邪恶,使其无处躲藏,正是给你歧途指路,使其重新做人。监狱院内这眼小井是明代保存下来的,供犯人饮水用的,井口特别小,主要是为了防止犯人投井自杀。牢房分为死牢、普牢和女牢,普牢关押一般案犯,死牢关押命盗案犯,女牢关押女犯。现在我们陈展的是“南阳烙画”和泥塑刑法展览。

仪门

这道门叫“仪门”,是县衙的礼仪之门,取孔子三十二代孙孔颖达《周易正义》中“有仪可象”之句而得名。仪门平常关闭不开,只有新官到任的第一天或迎接高官到来时方可打开,并且规定“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新官到任的第一天要举行拜仪门仪式。另外大堂若举行重大庆典仪式或公开审理重大案件,仪门也要打开,可以让百姓从中门而入,到大堂前观看或旁听。在仪门东西两侧还分设了一道小门,人们称其为“生门”或“人门”。在过去是供人们日常出入的;西侧关闭者的小门人们称其为“死门”或“鬼门”,平常关闭不开,只有案犯在大堂被宣判后,方可从西门拉出去送进监狱,如果是杀头还必须从西城门拉出去行刑,因此就是处决死犯也叫出西门。这与传统阴阳学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按照阴阳学说,日出的东方属于阳,日落的西方属于阴,人死后是到西方转世投胎或入地狱。

请看仪门的这幅对联:上联“依宛镇连丹勋商圣故里”,下联“接秦晋瞩荆襄郦邑菊源”。此联介绍的是内乡现在大方位的地理位置,东依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和镇平县,西边连着南水北调的源头丹江以及湖北勋阳,内乡是商圣范蠡的故乡。因为范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弃官从商的商人,所以被后世遵奉为商圣。内乡北接陕西、山西二省,站在北部的高山上可以遥望到湖北的荆州和襄阳,内乡是郦县的故址,药用菊花的发源地。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二卷记载:“药用菊花南阳郦县最多,菊潭县最佳,饮菊潭水可以延年益寿”。

六房

进入仪门东列建筑为吏、户、礼房,西列建筑为兵、刑、工房,他们是衙门内的具体办事机构,分别掌管着全县的政事、刑事、民事、财政、农业、交通、文化、教育等行政事务,每房的办事人员按编制二到三人,六房共计不到二十人,每房的负责人称典吏,在这六房办事的人员,统称为“胥吏”。他们大多都是科举无望之人,通过掏钱纳粟被选用的,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一般干部。主要靠领取纸笔抄写费和工食费维持生活,青代规定他们的任期为五年,但实际上并没有严格执行,许多人一辈子都在衙门内办事,甚至可以子承父业,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长的,他们熟悉刑法精通律例,特别擅长处理衙门的内部事务,甚至能够架空不懂行政业务的知县,从而贪赃枉法。所以,清代名臣郭嵩焘有“本朝与胥吏共天下”之说。

吏房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组织人事等部门。旧时,吏房是掌管本县所属吏员的升迁调补、下委任状、县衙考勤、登记本县进士举人、管理乡绅、丁忧及本县在外做官人员的出身、成份、任职等事宜。下面请看吏房的这幅对联:上联“选官擢吏贤而举“;下联“考政核绩廉而衡“。此联的意思是:在举荐和选拔官员时,要重在以德才兼备之人,考核政绩是要以是否勤政廉洁作为衡量的标准。吏房现在陈列介绍了清代县乡政权的机构设置,清代内乡进士举人、明清时期内乡著名乡贤李衮、王检心等人的简要事迹以及清咸丰时的圣旨等展品。

户房

户房,相当于现在的民政、财政、税务、土地等部门。户房在旧时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全县民政、财政、赋税、田土、征税纳粮、灾荒赈济等事宜。户房下又设户南房和户北房,户南房掌管内乡东南八保,户北房掌管内乡西北十保,每保也有一个主管,主要负责保里的征税、纳粮等工作;如遇到灾年,户房负责经办赈灾放粮事宜。下面请看户房的这幅对联:上联“编户方田勤并慎”;下联“征赋揽财公亦平”。此联的意思是:编造户口,丈量田亩,要勤恳谨慎,一丝不苟。征收赋税,收揽财物要公平合理。户房内线在陈列介绍了清代内乡县的行政区划、土地等级、赋税、差役情况及地丁钱粮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度量衡等实物展览。

礼房

礼房,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礼房主要是掌管全县的教育、学校、县试、礼仪、祭祀、文化、节庆等事宜。礼房下设简房,掌管知县的信件、帖子等,并负责调派伞夫、扇夫、轿夫等,负责知县外出等事宜。同时,还负责出示县谕、办理请柬等。下面请看礼房的这幅对联:上联“倡礼兴学崇孔孟”;下联“制章定典尚萧曹”。此联的意思是:提倡礼仪,兴学育才,要以孔子、孟子先师为榜样;制定典章制度则要像汉代名相萧何、曹参那样严谨、周详。礼房现在陈列的有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画像,并简要介绍了清代内乡教育机构和举行县试的一些常识。

兵房

兵房,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人武部门。兵房旧时主要是掌管全县征集兵丁、马匹、训练丁壮、考武、向上输送兵员。驿站、铺兵、剿匪、城防等事宜均属其管理。请看兵房的这幅对联:上联“厉兵秣马备不懈”;下联“枕戈待旦防未然”。此联的意思是:要经常磨快兵器,喂饱战马,做到常备不懈;要经常头枕武器等待天明,这是为了防患于未然。兵房内现在陈列介绍了清代的军事组织、驿递制度、内乡武举名录和考试武举的一些常识。

刑房

刑房,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公、检、法、司等部门。刑房主要是协助知县受理案件、破案侦缉验尸填报、堂事笔录、拟写案牍、管理刑狱等。请看刑房的这幅对联:上联“按律量刑昭天理”;下联“依法治罪摒私情”。此联的意思是;要按照律条定罪量刑,就能使人明白天理的所在;依据法律惩治犯人,只有抛弃私情,才能公正办案。

工房

工房,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城建、水利、交通等部门。工房主要是掌管全县的工程营造、兴修水利、修筑衙署、城池、仓库、桥梁、祠庙、铸造银两、枪械等工程项目均有工房承担。请看工房的这幅对联:上联:“鸠工庀材精营造”;下联“通路开渠细耕耘”。此联的意思是:召集工匠,选集材料,精心施工营造工程。通路开渠要像耕耘土地那样精耕细作。工房内陈列介绍了封建社会衙署的建筑等级、内乡城池建制沿革和内乡文庙、赤眉古寨等处遗迹的图文资料及实物。

县衙导游词(精选8篇)

内乡县衙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朝代县级官团衙门,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现存建筑为清朝光绪二十年所建,自1984年对外开放以来,县衙以其特有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自身魅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县衙信息

  • 县衙导游词(精选8篇)
  • 县衙导游词(精选8篇)8人关注

    内乡县衙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朝代县级官团衙门,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现存建筑为清朝光绪二十年所建,自1984年对外开放以来,县衙以其特有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更多]

  • 内乡县衙导游词(精选7篇)
  • 内乡县衙导游词(精选7篇)7人关注

    内乡县衙,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小编整理了内乡县衙导游词1000字,欢迎欣赏与借鉴。各位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过了仪门,你能看到的这座高大壮观的建筑特就是县衙的大堂 ...[更多]

相关专题

导游词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