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书信稿件 > 致辞 > 导游词

浯溪碑林导游词(精选2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2

浯溪碑林导游词

第1篇 湖南祁阳浯溪碑林导游词

湖南祁阳浯溪碑林导游词范文

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具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特点。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湖南祁阳浯溪碑林导游词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湖南祁阳浯溪碑林导游词1

“浯溪形胜满湘中”。浯溪摩崖石刻,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城西南祁阳湘江大桥南端的溪公园内。此处苍崖石壁,濒临湘江,巍然突兀,连绵78米,最高处拨地30余米,为摩崖文字天然好刻处。因而,浯溪露天摩崖,为南国摩崖第一家,为神州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浯溪摩崖诗文书法,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历时千百年,享誉海内外。

唐代杰出散文家、诗人元结,于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被任命为道州刺史。永泰元年(765)罢任。次年再任道州刺史。大历二年(767)二月从潭州都督府返道州,舟经祁阳阻水,泊舟登岸暂寓。受此处幽胜,遂将一条“北汇于湘”的元名小溪命名“浯溪”,意在“旌吾独有”,撰《浯溪铭》,浯溪得名从此始。元结又将“浯溪东北廿余丈”的“怪石”命名“吾台”,撰《吾台铭》;还在溪口“高六十余尺”的异石“上筑一亭堂,命名“语亭”,撰《吾亭铭》。返任后,将三铭交篆书名家季康、瞿令问、袁滋分别用玉箸篆、悬针篆、钟鼎篆书写,并刻于浯溪崖壁上。从此有了“三吾”之名。这三块碑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唐相袁滋书写的《唐亭铭》碑,现为国家文物局列为一级石刻,视为“国宝”。

大历六年(771)元结从箧中检出10年前率兵镇守九江抗击史思明叛军时写下的充满浩然正气的名篇《大唐中兴颂》旧稿补充定稿,派专人赴临川,请他的好龙颜真卿大笔书写,并于夏六月石刻于摩崖上。

唐刻《大唐中兴颂》碑为浯溪摩崖之精华。此处崖壁宽广120平方米,中兴碑高3.2米,宽3.3米,全幅面积10.56平方米。书从左起,21行,每行20空,除去空格,共332字。每字直径约15公分。颜真卿写颂时下笔激越高昂,气势磅礴,字字刚正雄伟,气度恢宏,精神内蕴,字里行间充满刚毅之气,使中兴碑成为鲁公生平得意之笔,被誉为“宇宙杰作”,致使后人“百拜不能休”。清乾隆帝见到拓片便视为“天球拱璧”。这样的人,这样的文,这样的书法,集中于浯溪一地,这是历史对浯溪的厚爱。加上刻颂的摩崖临江矗立,如斧削成,“地辟天开,其文独立;山高水大,此石不磨。”因文奇、字奇、石奇,世称“摩崖三绝”,致“古今中外皆知”了。后人为保护摩崖三绝,自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始,已经六次修建“三绝堂”。

《中兴颂》摩崖是浯溪的核心和精髓。《中兴颂》之后1200余年来,历代杰士名流,游躅接踵,运笔抒怀,吟诗作赋,打碑刻石,镂玉雕琼,使浯溪满山皆字,无石不诗。宋神宗熙宁八年(1104),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自鄂州赴宜州谪所,风雨中经浯溪,“三日徘徊崖次”后,在中们碑右侧,题七言长诗十四韵《书摩崖碑后有序》。黄刻运笔圆劲苍老,古茂清遒,“深得兰亭风韵”,自称“佳诗妙墨”。宁代四大书家竟有两位在浯溪留下翰墨,这是十分难得的。

清同治元年(1862),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游浯溪,步山谷诗韵,作《题摩崖中兴颂碑诗并跋》,刊于黄碑右侧,行楷,颜体,世推为“颜后第一”。清光绪十九年(1893),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吴大雨中游浯溪,读中兴颂,也次出山谷诗韵作长诗,刻于何碑之右侧。楷体,书法秀劲,至此,颜、米、黄、何、吴等一代代宗师、硕大无朋的真迹宝卷,一字儿排开,成为浯溪的一道亮丽风景。加上其他大家的翰墨,仅在此120平方米的摩崖上,就有名刻95方,使之成为书法精品的荟萃地,群星璀璨,美不胜收,形成一个永久性的诗展、书展圣殿,举世绝无仅有。

在中兴碑左侧10步远的崖壁上,嵌有黑色大理石镜石一方,宋时已盛传于世。历代都有咏镜石的诗。民间还流传许多有关镜石的传说故事。使得平民百姓“纵然不识吴钩字,也为摩挲石镜来。”

在中兴碑左侧、镜石上方悬崖上,镌刻着一个直径2.7米的“”,似字非字,似符非符,人不能识。这是宋代词不州通判柳拱辰特意留刻下来的,成为浯溪摩崖的特殊组成部分。为此而引发的神话传说,更为浯溪留下了一点神秘感,增添了一种浪漫情调。

大唐中兴颂摩崖是与磐乐、石鼓类“至宝垂元垠”的。故而历代名臣、大吏、文人、书家及海外人士,不避地僻路险,梦以求地来浯溪游历瞻仰及吟咏题刻。历代的石刻,从内容看,突出的有《大唐中兴颂》、《大宋中兴颂》、《大明中兴颂》、元结的《老三铭》、吴大的《新三铭》;从字体看,楷、行草、隶、篆,五体皆全,最大的“圣寿万年”四字,刻于悬崖,每字直径逾丈,最小的字,只有蚂蚁那么大。

浯溪摩崖经历千年风雨之侵蚀,近代抗日战争期间,日寇铁蹄之践踏,复经“文革”的浩劫,破坏较重。为保护浯溪摩崖,县政府设立了浯溪文物管理所。1988年,“浯溪摩崖石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县政府设立了浯溪文物管理处。经文物工作者的努力,查明自唐大历二年(767)至民国九年(1920)犹存300我人的诗、词、书、画、题词石刻(包括活碑、残碑505方,其中唐代30方,宋代113方,元代5方,明代78方,清代88方(包括安南——越南使臣诗5方),民国9方,还有时代不明的182方。

1996年,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东风》诗碑,树立于浯溪吾台南面山麓下的陶铸铜像左侧山坡上。此为新中国成立后浯溪之第一碑。1998年,又在《东见》诗碑右侧,树立陶铸《踏莎行》词碑。

浯溪露天摩崖,是我国摩崖中的佼佼者,在全国摩崖中也是出类拔萃的。它是民族文化之乡,文物荟萃之乡,形成一部庞大的石书,一座书法艺术的宝库。它在文化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在书法艺术的宝库。它在文化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在书法艺术上的价值是无与伦比的。现在,浯溪摩崖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保护。它将发挥它在今天应的功能,使之无愧于历史赋予它的伟大使命。

湖南祁阳浯溪碑林导游词2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光临浯溪。今天大家要参观的浯溪风景名胜区位于祁阳湘江大桥南端,面积虽不大,只有0.16平方公里,没有南岳那么巍峨,也不如桂林山水那么富丽,却小巧玲珑,宛如一位小家碧玉式的乡村姑娘。历代名人对她评价也很高,清代王士祯就说过:“楚山水之胜首潇湘,潇湘之胜首浯溪。”如今浯溪保存有唐、宋、元、明、清至民国的诗文石刻505块,是我国最大的摩崖石刻群。我们知道我国最大的碑林西安碑林全是一块块列在室内的活碑,而这里全是露天的`摩崖石刻,可谓“天然去雕饰”了。又因其重析历史、文学艺术价值,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她还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2月通过评定为国家aaa级景区。浯溪到底怎么样?“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大家马上可以一睹其“庐山真面目”了。

[宝篆文光]

浯溪的历史跟碑林是密不可分的,现在我们所见到的第一块篆刻石碑是清代光绪年间的抚湘使者吴大澂所撰写的《峿台铭有序》,可作为碑林的前言。他首先介绍了浯溪山水的特点,历史沿革及重要的历史价值。后面的铭文写得更好:“园林之美,豪富所私;山川之胜,天下公之。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这结论说得多好呀,到如今都不能不说有它非常深刻的借鉴意义,这在当时对作为封建社会封疆大吏的作者来说,有这般思想境界实属难能可贵。后面接着说:“大贤已往,民有去思。思其居处,思其文辞。次山私之,谁曰不宜?”次山是指唐代诗人元结(字次山),他把这里当私有,谁说不适宜?而作者前面又说“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不是的,这句话含义非常深刻,得从浯溪的历史渊源说起。

浯溪,原本无名小溪,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元结出任道州刺史,舟过祁阳,见这里怪石林立,悬崖峭壁,景色异常优美,就爱上了这个地方,后又弃官不做,来这里隐居,并自创“浯、峿、痦”三字,命溪曰“浯溪”,山曰“峿台”,亭曰“痦亭”(现为?亭),合称“三吾”,祁阳县城原名“三吾镇”也因此而得名。我们知道“吾”在古代是代名词,“吾者我也”,表面看来,元结这人太自私了,把这里的溪、亭、台都说成是他私有的,其实不然。一是因为他“为自爱之故,命曰浯溪”,只是为了表示他对这里的至爱和情有独钟;二是古人说得好:“人皆得而吾之”,即人人都可说吾,谁说吾就代表谁,当年元结说“吾”是他的,今天我们说“吾”不就是我们的吗?况且浯溪这里是因为元结请大书法家,颜体字的创始人颜真卿把他所作的《大唐中兴颂》大字正书,刻在浯溪的崖壁后,历代名人才慕名纷至沓来,留题刻石,才慢慢形成了现在的浯溪碑林。可说正因为当年元结的“私”,才留下了今天这个“天下公之”的“山川之胜”。现在就请大家按照“三吾”的顺序先去看看浯溪吧。

[浯溪漱玉]

香桥渡香

溪上的古石桥叫“渡香桥”。这是因为古人说“两崖细蕊浓花,游人裙履俱染余香矣!”游人穿着染有花香的衣、裙、鞋、袜在这桥上渡来渡去,故名“渡香桥”。宋代诗人臧辛伯的诗:“却想老仙明月夜,渡香桥上听溪声”充分表露了对元结的怀念之情,也证明了它建桥的年代起码是宋代以前了。

溪口垂钓双龙戏珠

溪口有一方一圆两块巨石,方形平台石为元结经常垂钓的“钓台石”,这有他本人的《矣欠乃曲》为证:“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溪口石巅堪自逸,谁人相伴作渔翁”。圆形巨石恰在浯溪与湘江汇合处,每当洪汛季节,溪水冲入湘江,碰着圆石后很自然地分成两股水,两股水就象两条龙一样围着圆石头转,这圆石就是一颗龙珠了,故名“双龙戏珠”,确实是很难得一见的奇观。

痦亭六厌

这就是“三吾”当中的“痦亭”了,这一胜景叫“痦亭六厌”,缘于元结《廎铭》中“目所厌者远山清川,耳所厌者水声松吹,霜朝厌者寒日,方暑厌者清风”。把他一年四季在亭上耳、目的不同感受全写出来了。这“远山、清川、水声、松吹、寒日、清风”不正是“六厌”吗?实则“厌,不厌也,厌,犹爱也。”即“六爱”的意思。他还说“瀛洲言无,由此可信。”把这里说得比海上的仙岛还要美了。的确,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美,还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钟鼎古篆

亭下面这两块中间断开的篆刻石碑是浯溪最古老的两块碑。是公元767年元结请当时的.两位著名书法家季康、袁滋分别用“玉箸”、“钟鼎”两种古篆体书写的《浯溪铭》。钟鼎篆又叫金文,是我们国家仅次于甲骨文的古老文字,袁滋又是当朝宰相,这块碑的历史地位便非同一般了。宋代黄庭坚曾评价说:“滋,唐相也,他处未尝见篆文,此独有之,可贵也。”现在这两块石碑都被列为国家一级石刻,视为国宝,它的整体形象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请大家仔细瞧瞧,它像不像只大石龟?,我们不得不为元结的巧安排拍案叫绝了,它的寓意正是希望碑刻能同石龟一样“龟寿延年”,万古长存。也的确如此,它经历了1200多年的风风雨雨,还是这么精神。

[摩崖三绝]

镜石含晖

说起镜子,唐太宗有句名言:“以铜作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作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块石镜非常乌黑而光滑,抹上水后能照人影。相传当作它还能照唐宫景,也就说能把唐宫内“孽臣奸骄,为昏为妖”的丑态象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地显现出来,皇帝得知后,把石镜要到了皇宫,却也奇怪,“抬进皇宫,顿失其景,返还浯溪,光彩如故!”这原因有两个,一是浯溪石镜一定要抹浯溪水,另外元结当年安放石镜的本意即要它作一面“史镜”,与旁边的《大唐中兴颂》相互借鉴、对照,给后人特别是历代的统治者以启发。明代大才子解缙一句诗就道出了石镜的深刻含义:“照见千秋事去来”。后人又说石镜不但能照人面,还能照人心,即能“照胆”,历代文人骚客都如此,清代大才子袁枚《镜石》诗:“五十年前临汝郎,白头再照心悲伤。恰有一言向镜诉,照侬肝胆还如故。”就足以为证。因为石镜这么神奇,古代老百姓又称之为“照妖镜”,有了“照妖镜”,就一定有“镇妖符”,大家抬头一看便知。

夬符镇妖

这个直径达2.7米的符号读音为“guai”,本意是《周易》中第四十三封的卦符,因其可以以正压邪,故名“镇妖符”,又叫“柳押符”,相传是大宋熙宁七年甲寅岁的一天,尚书都官员外郎武陵柳应辰在此泊舟过夜,遇妖怪作孽,他道法高超,急以朱笔在妖怪手掌上一笔划成此符,顿时雷鸣电闪,风雨大作,妖怪不见了。天亮后,就见“夬”显现在浯溪的石崖上,至今笔划中间还有暗红色,人们都说这是当年妖怪的血迹,而实际上却是矿物质氧化后的暗红色。但古代老百姓不懂这些,编了这么个神奇的故事后,说这里从此妖魔绝迹,游人览胜都能平安无事。“夬”符又成了“平安符”,它一定能保佑大家一生平安!

吕仙寿屏

这个高1.5米,宽0.7米的奇特的字到底是什么字呢?相传是八仙之中的吕洞宾所书写的“寿”之屏,所以这个景点叫做“吕仙寿屏”,它奇特的地方还因为其中包含了“日月星”、“天地人”、“金木水火土”、“永世公候”、“福禄寿”十八个字及太极八卦图形等,寓意很多,也非常吉祥,可说是浯溪送给大家最美好的祝福了。大家不防在此留影纪念,把浯溪的祝福带回家去。

石韵金音

这块长1.5米,宽0.7米,厚0.3米的船形巨石,只要用鹅卵石轻轻地敲,任何部位都能发出金属般悦耳的不同响声,故名“石韵金音”。相传元结曾常在此自吟《清廉美曲》而引来百鸟鸣琴,松声和韵,浪声拍板,连韩湘子都来吹笛子为他伴奏。这是因为元结的歌词太美了,其大意是元结针对一位所谓“识时务”的人劝他做人做官“曲圆奸媚”的道理时,提出了自己为人处世“忠直方正”的思想。好个元结,因为坚持“忠直方正”而流芳千古了。这种思想流传到现在,也是我们浯溪人文精神的精华。这对我们不论是做人或是为官,都是一种启示与鼓舞。

窳尊夜月

朋友们,今天的浯溪之行即将结束了,希望小巧玲珑的浯溪能在您心目中留下难忘而又美好的回忆!更希望我们能“窳尊注酒约重来”。谢谢大家!

第2篇 浯溪碑林导游词

“浯溪形胜满湘中”。浯溪摩崖石刻,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城西南祁阳湘江大桥南端的溪公园内。此处苍崖石壁,濒临湘江,巍然突兀,连绵78米,最高处拨地30余米,为摩崖文字天然好刻处。因而,浯溪露天摩崖,为南国摩崖第一家,为神州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浯溪摩崖诗文书法,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历时千百年,享誉海内外。

唐代杰出散文家、诗人元结,于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被任命为道州刺史。永泰元年(765)罢任。次年再任道州刺史。大历二年(767)二月从潭州都督府返道州,舟经祁阳阻水,泊舟登岸暂寓。受此处幽胜,遂将一条“北汇于湘”的元名小溪命名“浯溪”,意在“旌吾独有”,撰《浯溪铭》,浯溪得名从此始。元结又将“浯溪东北廿余丈”的“怪石”命名“吾台”,撰《吾台铭》;还在溪口“高六十余尺”的异石“上筑一亭堂,命名“语亭”,撰《吾亭铭》。返任后,将三铭交篆书名家季康、瞿令问、袁滋分别用玉箸篆、悬针篆、钟鼎篆书写,并刻于浯溪崖壁上。从此有了“三吾”之名。这三块碑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唐相袁滋书写的《唐亭铭》碑,现为国家文物局列为一级石刻,视为“国宝”。

大历六年(771)元结从箧中检出10年前率兵镇守九江抗击史思明叛军时写下的充满浩然正气的名篇《大唐中兴颂》旧稿补充定稿,派专人赴临川,请他的好龙颜真卿大笔书写,并于夏六月石刻于摩崖上。

唐刻《大唐中兴颂》碑为浯溪摩崖之精华。此处崖壁宽广120平方米,中兴碑高3.2米,宽3.3米,全幅面积10.56平方米。书从左起,21行,每行20空,除去空格,共332字。每字直径约15公分。颜真卿写颂时下笔激越高昂,气势磅礴,字字刚正雄伟,气度恢宏,精神内蕴,字里行间充满刚毅之气,使中兴碑成为鲁公生平得意之笔,被誉为“宇宙杰作”,致使后人“百拜不能休”。清乾隆帝见到拓片便视为“天球拱璧”。这样的人,这样的文,这样的书法,集中于浯溪一地,这是历史对浯溪的厚爱。加上刻颂的摩崖临江矗立,如斧削成,“地辟天开,其文独立;山高水大,此石不磨。”因文奇、字奇、石奇,世称“摩崖三绝”,致“古今中外皆知”了。后人为保护摩崖三绝,自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始,已经六次修建“三绝堂”。

《中兴颂》摩崖是浯溪的核心和精髓。《中兴颂》之后1200余年来,历代杰士名流,游躅接踵,运笔抒怀,吟诗作赋,打碑刻石,镂玉雕琼,使浯溪满山皆字,无石不诗。宋神宗熙宁八年(1104),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自鄂州赴宜州谪所,风雨中经浯溪,“三日徘徊崖次”后,在中们碑右侧 ,题七言长诗十四韵《书摩崖碑后有序》。黄刻运笔圆劲苍老,古茂清遒,“深得兰亭风韵”,自称“佳诗妙墨”。宁代四大书家竟有两位在浯溪留下翰墨,这是十分难得的。

清同治元年(1862),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游浯溪,步山谷诗韵,作《题摩崖中兴颂碑诗并跋》,刊于黄碑右侧,行楷,颜体,世推为“颜后第一”。清光绪十九年(1893),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吴大雨中游浯溪,读中兴颂,也次出山谷诗韵作长诗,刻于何碑之右侧。楷体,书法秀劲,至此,颜、米、黄、何、吴等一代代宗师、硕大无朋的真迹宝卷,一字儿排开,成为浯溪的一道亮丽风景。加上其他大家的翰墨,仅在此120平方米的摩崖上,就有名刻95方,使之成为书法精品的荟萃地,群星璀璨,美不胜收,形成一个永久性的诗展、书展圣殿,举世绝无仅有。

在中兴碑左侧10步远的崖壁上,嵌有黑色大理石镜石一方,宋时已盛传于世。历代都有咏镜石的诗。民间还流传许多有关镜石的传说故事。使得平民百姓“纵然不识吴钩字,也为摩挲石镜来。”

在中兴碑左侧、镜石上方悬崖上,镌刻着一个直径2.7米的“”,似字非字,似符非符,人不能识。这是宋代词不州通判柳拱辰特意留刻下来的,成为浯溪摩崖的特殊组成部分。为此而引发的神话传说,更为浯溪留下了一点神秘感,增添了一种浪漫情调。

大唐中兴颂摩崖是与磐乐、石鼓类“至宝垂元垠”的。故而历代名臣、大吏、文人、书家及海外人士,不避地僻路险,梦以求地来浯溪游历瞻仰及吟咏题刻。历代的石刻,从内容看,突出的有《大唐中兴颂》、《大宋中兴颂》、《大明中兴颂》、元结的《老三铭》、吴大 的《新三铭》;从字体看,楷、行草、隶、篆,五体皆全,最大的“圣寿万年”四字,刻于悬崖,每字直径逾丈,最小的字,只有蚂蚁那么大。

浯溪摩崖经历千年风雨之侵蚀,近代抗日战争期间,日寇铁蹄之践踏,复经“文革”十年之浩劫,破坏较重。为保护浯溪摩崖,县政府设立了浯溪文物管理所。1988年,“浯溪摩崖石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县政府设立了浯溪文物管理处。经文物工作者的努力,查明自唐大历二年(767)至民国九年(1920)犹存300我人的诗、词、书、画、题词石刻(包括活碑、残碑505方,其中唐代30方,宋代113方,元代5方,明代78方,清代88方(包括安南——越南使臣诗5方),民国9方,还有时代不明的182方。

1996年,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东风》诗碑,树立于浯溪吾台南面山麓下的陶铸铜像左侧山坡上。此为新中国成立后浯溪之第一碑。1998年,又在《东见》诗碑右侧,树立陶铸《踏莎行》词碑。

浯溪露天摩崖,是我国摩崖中的佼佼者,在全国摩崖中也是出类拔萃的。它是民族文化之乡,文物荟萃之乡,形成一部庞大的石书,一座书法艺术的宝库。它在文化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在书法艺术的宝库。它在文化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在书法艺术上的价值是无与伦比的。现在,浯溪摩崖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保护。它将发挥它在今天应的功能,使之无愧于历史赋予它的伟大使命。

浯溪碑林导游词(精选2篇)

“浯溪形胜满湘中”。浯溪摩崖石刻,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城西南祁阳湘江大桥南端的溪公园内。此处苍崖石壁,濒临湘江,巍然突兀,连绵78米,最高处拨地30余米,为摩崖文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浯溪碑林信息

  • 浯溪碑林导游词(精选2篇)
  • 浯溪碑林导游词(精选2篇)2人关注

    “浯溪形胜满湘中”。浯溪摩崖石刻,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城西南祁阳湘江大桥南端的溪公园内。此处苍崖石壁,濒临湘江,巍然突兀,连绵78米,最高处拨地30余米 ...[更多]

相关专题

导游词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