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书信稿件 > 致辞 > 导游词

塔山导游词(精选8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8

塔山导游词

第1篇 兰州白塔山导游词范文

兰州白塔山导游词1

白塔山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海拔一千七百多米,山势起伏,有“拱抱金城”之雄姿。

古代,这里是军事要冲,山下有气势雄伟的金城关、玉迭关、王保保城;山上有层层峰峦,其中“白塔层峦”为兰州八景之一。

站在黄河南岸,举目北望,黄河铁桥,白塔山公园建筑群,白塔寺浑然一体,尽收眼底,有“河桥远眺”之称。穿过黄河铁桥,白塔山一,二,三台建筑群,迎面耸立,飞檐红柱,参差绿树丛中,这是自一九五八年建圆时在坍塌的古建筑废墟上重建的 ,总建筑面积八千余平方米。这个建筑群把对称的石阶、石壁、亭台、回廊连贯一起,上下通达,层次分明,结构严整,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别具风格的建筑形式。如重叠交错的重檐四角亭、对立式的二台碑厦、砖木结构的三台大厅等,所有建筑物都配饰砖雕、木雕和彩画。

三台建筑群的迎面是白塔主峰,山势陡峭,古代建筑有“风林香袅”牌坊、罗汉殿、三宫殿等。山顶的古建筑物有三星殿、迎旭客阁,凭栏远眺日出,放眼黄河,气象万千。

白塔寺,始建于元代,据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完成对大元帝国疆域统一过程中,曾致书西藏拥有实权的萨迦派法王。当时萨迦派法王派了一位著名的喇嘛去蒙古拜见成吉思汗,但到了甘肃兰州,因病逝世。不久,元朝下令在兰州修塔纪念。元代所建的白塔已不存在了,现存的白塔系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为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巡抚绰奇补救增新,扩大寺址。寺名为慈恩寺。寺内白塔身为七级八面,上有绿顶,下筑圆基,高约十七米。塔的外层通抹白灰,刷白浆,故俗称白塔。塔建成后,几经地震,仍屹立未动,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智慧与才能。

白塔寺原有“镇山三宝“: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象皮鼓传为一印度僧人云游白塔时所赠,现在这里仅有仿制品;青铜钟为清康熙年间铸造,重为153.5公斤,现存寺内;枝繁叶貌的紫荆树系后人重载。北端山头有牡丹亭,亭内有一碑,据说原碑在湖南衡阳市北的趄嵝山上,字形怪异难辨,后人附会为大禹治水时所刻。宋嘉定五年(公元1212年),何玫摹刻于岳麓书院。兰州此碑,系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酒泉郡侯建功模立,碑高九尺,宽三尺,上刻七十七字。

白塔山西北方,林木葱郁,朝阳山、马头山、冠云山、环翠山峰峦层叠。浓荫深处,有休息亭,供游人小憩。亭前有蓄水池。这里山高林密,是登山远眺,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兰州白塔山导游词2

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白塔原为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在兰州病故的一西藏萨迦派喇嘛而建。

现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54年(1715年),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大寺址,起名慈恩寺。白塔七级八面,高约17米,下筑园基,上着绿顶,各面雕有佛像,檐角系有铁马铃。塔外通涂白浆,如白玉砌成。 白塔山1958年辟为公园,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为三台建筑群,依山而筑,飞檐红柱,参差有致,各建筑以亭榭回廊相连,四通八达。山上原有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古称“镇山三宝”,现紫荆树已枯死。 白塔山经过多年绿化,树高林密,曲径通幽。公园内独特的“黄河奇石馆”和裕固族接待帐房为别处少见,独具风格。山下为中山桥,使二者已连为一体,成为兰州旅游的必游之地。

兰州白塔山导游词3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各位参加此次呼和浩特之行的旅行团,我是xx旅游公司的导游xx,是咱们此次活动的全程陪同导游,大家可以叫我xx,也可以叫我xx。坐在我旁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xx师傅,在我市旅游期间就由xx师傅和我为大家提供服务,我们十分荣幸!

大家在此旅游,可以把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师傅,因为他的车技娴熟,有xx年的驾龄,从未出过任何事故;另一颗是“开心”,就交给我好了。旅游期间,请大家认清导游旗的标志,牢记我们的车牌号,xxxxx,以免跟错队伍。请大家记清集中和游览时间,以免因一人迟到而影响大家的活动。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尽量提出来,我将尽力解决。最后祝大家这次旅游玩得开心、吃得满意、住得舒适。谢谢!

现在,我们即将前往呼和浩特白塔,作为呼和浩特的代表性古建筑,白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相信此次参观带给您的收获一定会远超您的预期!最后,请大家到达白塔后,一定要维护建筑内以及周围的环境,不要乱扔垃圾、乱涂乱画、以及使用闪光灯拍照,谢谢配合!

在参观我们此行的目的地白塔之前,我们先要到一个村落,这个村落的名字叫添密滩,大家现在看这座村子可能感觉很普通,但是在过去,这是一个非常富庶的地方。在十九世纪末,这里的客店几乎都是用石头砌成的,而且还有高大的围墙,各位游客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可以看到这里还有一 些围墙的遗迹。从添密滩再向北走约二十里就到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白塔。现在请大家上车,我们即将前往白塔。

大家现在所看到的就是呼和浩特的白塔,这座塔有七层,高二十丈,换算成现在的通用单位米的话,大约是六十七米,大家可以看到,它的台基是一个莲花的形状,上面还雕刻着人和动物的各种形状,美丽精致,栩栩如生。可能在我们团中的一些游客游览过北京天宁寺的那座高塔,那座塔已经可以说是非常壮观,但事实上,我们面前的白塔比天宁寺塔还要高出一截。我们现在距离这么远已经可以看出白塔的庞大了,我们现在走近看看,是不是能够更加深切的体会出它的宏伟壮观了呢。据俄国人波兹德涅耶夫估计,这座塔的高度有四十俄丈高,约等于85.36米,足见其高大宏伟。白塔各层的高度是完全一样的,总体可将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塔基。第二是由一层层塔檐分隔开的七层塔身。第三个部分是塔顶。

我们先来看塔基,塔的基座是圆的,形同古时佛像身下的莲台。再往上看,我们可以看到,每层塔身都是八面体,而与塔身高度相比之下显得似乎有点扁平的瓦盖塔顶则又是圆形的。

根据入口来看,塔的'正面朝南,下面两层塔身各塑有十六尊坐着的佛像和立着的金刚。这些雕塑也可谓是巧夺天工,惟妙惟肖,非常的精美!下面我们进入第一层,第一层的南面是正门,正门上方的白色大理石板上刻着六个篆字即“万部华严经塔”,这是白塔的另一个名字。各位游客可以走近一些,仔细的欣赏一下这几个字。在白塔初建成的时候,正门前曾有过用砖头和花岗石石板砌的台阶,但在之后的一段时间这些台阶倒塌,砖头和石板也都被附近的农民陆续拿光,而且正门离地又太高,因此在那时没有任何办法能进入塔内,从而也就无法看到塔里曾被塔里的那些题词了。

而今天我们没有了这样的问题,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座修葺一新的白塔,过一会儿,我们就要登塔了。下面我们继续参观白塔的其他部分。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白塔上雕刻着许许多多巨大、精美的浮雕,还有颜色不同、砌法多样的砖块和石块,大家再向上看,上面还有装饰奇妙、凹凸有致的塔檐,我们再看白塔的腰线,会发现上面装饰着一些具有情节的雕塑,向我们传达着那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日常活动。

大家再看这面墙,上面刻着万部华严经中的名言,包含了大到世界,小到我们个人人生中所蕴含的哲理。而且当您把目光投向地面上的时候,你会感受到这些装饰的阴影在整个巨塔朴素的画面上又是那样地浓淡适宜,参观完了这一切,您是不是已经被美丽雄伟的白塔深深吸引了呢,但是白塔的美丽不光是外在的,作为呼市的代表性古建筑,内在美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就请随我进入白塔,去探索一下它塔中的天地吧! 沿着塔里的阶梯我们可以登上最高层,大家在走的过程 中可以注意到阶梯两侧刻着审阅所刻经文者的姓名。这些文字篆刻的时间可以追溯到金代世宗时期,所以也可以算是历史久远了。下面,就请大家自由的参观白塔,请各位游客结伴而行,不要走散了,一定要注意安全。

眼看我们此次的旅行就要结束了,xx我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常言道“相见时难别亦难”,“送君千里终有别”。在此,我非常感谢各位朋友对我工作的支持。短短几天时间,大家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谢谢大家的合作!在几天的游览过程中,若有不尽人意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您的意见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您的建议将是我们改进的目标。在返程途中,如果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多谅解。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再来我市,欣赏我们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一年四季的美景等着您,到时xx我再来给各位当导游。最后祝愿大家一路平安!合家欢乐!身体健康!

第2篇 宝塔山导游词

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现在人们又称宝塔山。宝塔山位于延安城东南方,海拔1135.5米,为周围群山之冠。宝塔山上视野开阔,林木茂盛,山林空气清新,凉爽宜人,夏季平均气温较内低3~4摄氏度,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

高耸于我们面前的这座古塔,始建于公元766~779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这座古塔在宋代曾经重修,金、明两代又予以修茸。现存塔高44米,塔基周长36.8米,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宝塔底层壁有南北两个拱门,北门内有阶梯,可缘梯登临塔顶。

明清之际,均称这座塔为 “古塔”。1937年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延安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心和总后方。“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成为无数革命青年和爱国人士向往的地方,这座古塔也焕发了青春,成为圣地的象征,延安的标志,于是便有了“延安宝塔”之称,古老的“嘉岭山”之名也被 “宝塔士山”所代替。1956年8月6日延安宝塔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明以来,宝塔历经350余年的风雨侵蚀和战火洗礼,到全国解放时,已是弹痕累累,遍体鳞伤。新中国成立后,古塔也获得新生。陕西省、延安市人民政府曾于 1959年和1984年两次拨出专款,对宝塔进行了全面维修。替换了塔体风蚀残砖,填补了弹洞,装设了楼梯,加砌了基座,并在塔尖安装了避雷针,在塔身檐角上环饰了彩灯。1996年国庆期间,我们拆卸了所有彩灯,在宝塔周围及塔顶层重新安装泛光灯;2001年,延安市委、市人民政府在宝塔山实施了“点亮” 工程,将宝塔和山体按照主题美观的要求安装了各种灯饰,每天晚上开灯2小时,便宝塔山光芒四射。从远处看,金碧辉煌,塔影亭立,景色蔚为壮观。当然,您可以登上这巍巍的宝塔,延安全城将尽收眼底,大可领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滋味。

现在,我们来到了钟亭。在这个钟亭里悬挂的钟是明代的铁制洪钟,为明朝崇侦元年(1628年)铸造。该钟高150厘米,直径160厘米。钟的上部有佛教常用的莲花纹饰,下部有道教常用的八卦纹饰,是佛道合一的标志。这口钟原置于对面的太和山道观,抗日战争时期边区保安部把它移到这里,作为报警之用。铁钟音质清宏,余声久绕,可传方圆 30~50公里。1938年11月日寇飞机轰炸延安时,这口钟发出报警的钟声,日机将延安炸成一片废墟,而它却像一名忠诚的卫士,岿然屹立于宝塔山崖,为保卫延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全国解放后,市委、市政府在恢复文物遗址中,就将这口铁钟悬挂于原址,供游人参观。

大家向东边看!这座建筑物叫做望寇台,当年范仲淹镇守延安时,为了观察敌情,指挥作战,就在嘉岭山的最高峰修筑此台。此台建于最高峰,到了夜间,星辰逼临,好像伸手可滴,因此人们又称其为摘星楼。原楼已毁,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楼是1987年在原址上重建的。摘星楼周围有一古城寨遗址, 至今仍有残缺的城垣和地洞,为当年指挥作战的工事与堡垒。

沿摘星楼往下,向西延伸的这道土畔,是一段古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直到山下,通过南门与凤凰山的城墙相连。(南门的位置在现在育才小学附近,现在人们仍称“南门坡” 现建材公司、凤凰税务所一带仍存有石砌城墙残垣。)

摘星楼的北面,是一个约400平方米的大平台,这就是东岳庙的遗址。东岳庙始建于宋代,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延安知府王彦奇予以重建。宋、元、明以来,直至民国初年,东岳庙在延安周围很有名气,在佛教界也颇具影响。每年四月二十八日为庙会,据一些健在的老人介绍,20世纪20年代,宝塔山的庙会(东岳庙和鬼王庙)还相当兴盛。由于遭到历次战争的破坏,特别是1937年日本侵略者飞机轰炸延安后,东岳庙及宝塔山上的其他建筑物全部被毁。

东北边那个独立的砖砌成的四棱台,是烽火台。烽火台是古代的一种通讯报警设备,如有敌情,夜间点火为号,白天燃烧柴草或狼粪生烟。据说狼粪燃烧时生烟更烈,垂直上升,便于观察,因此有“边关起狼烟之说”。范仲淹镇守延州(今延安)时,曾在那里修有烽火台,是一个黄土夯筑的四棱台。现 在我们所看到的烽火台是1993年6月至9月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台高10.9米,台顶面积103.3平方米,台底面积253.8平方米。这座烽火台的位置选择绝妙,虽不在山巅,但视野十分开阔,登临台上,能看到东、西、南三川的尽头。自然,一旦烽火狼烟起,三川军民皆知。

从烽火台往南,那山腰中的建筑群,是新修的茶社。那里原是嘉岭书院遗址。嘉岭书院,又称范公书院,最初为范仲淹所修。范公镇守延州时,一面筑城修寨,加强军事防备,抵御西夏进犯,一方面大兴学风,修建书院,广召三军学子,进行习文研究,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有见识的栋梁之才。明弘治年 间在其遗址上重建嘉岭书院,当时修有正堂三间,内塑范公像;五经会讲堂三间,供诸子讲经教学之用;院内还植有松柏桃李树千余株,环境幽静,特别优美,对当时文化的发展起过很好的作用。清乾隆十六年(1738年)又重建。1979年修建茶社时,在书院遗址出土了《嘉岭书院记》石碑一遍,记载清乾隆十六年(1738年)重建事迹。此碑先立于书院遗址外,碑身已断为两截,文字也有所剥落,但大部分仍清晰可见。

在烽火台下,距烽火台高约100米的延河之畔,有一口通河井。该井是范仲淹驻守延州时,特别为嘉岭山的守军供水而修凿的,后人称为范公井。井口呈椭圆形,井深24米,四周以块石围砌。虽历时近千年,井筒完好,被列为延安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宝塔山又一著名的景观——摩崖石刻。该处占地面积2864平方米,该石刻高6~7米,长260米,上面有历代文人墨客的手迹。其中最著名的是范仲淹手书“嘉岭山”三个隶书大字。“嘉”是美好的意思,“岭”是指山脉。每字高3.68米,宽3.37米。因风雨剥蚀,字迹模糊,明朝初年曾加以深凿,后被涂成红色(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刻字的照片)。其南约50米处,还刻有 “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说的是范公用兵如神,也十分珍贵。还有宋代石刻“高山仰止”、“出将入相”、“先忧后乐”、“重岗叠翠”、“云生幽外”、“嘉岭胜境称第一”、“泰山北斗”、“一韩一范”等刻字。摩崖石刻还包括近代伟人名人手迹百余幅,供游人欣赏品味。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范仲淹。范仲淹 (989-1052年),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其先世为彬州(今陕西彬县)人,后徙家江南,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1040年,宋王朝任命韩琦、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范仲淹自请到延州,抵延州后,开始对延州地区的城防进行全面的整修和加固,其中就包括对嘉岭山的整修。当时,范仲淹把嘉岭山作为守备延州的重要阵地和指挥中心,因而予以精心修筑。以上介绍的望寇台、烽火台、范公井等就是其遗迹。范仲淹抵达延州后,励精图治,竭力医治战争的创伤,使得延州一线军心、民心大为振奋,实力也得到加强。于是夏人相诫说:“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范仲淹)腹中自有数万甲兵,不比大范老小可欺也。”

范仲淹在延州戍边只有近一年时间,但其建树颇多,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选贤任能,并在军事、政事繁忙之际,注重教育,兴建书院,实在难能可贵,无愧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称号。他的《岳阳楼记》至今仍为散文之杰作,特别是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可谓众口皆碑。这句名言,不仅是他文才的集中表现,同时也是他崇高精神的体现。后人曾于延安东关(现电业局地带)建 “韩范二祠”来纪念他和韩琦。 考试大编辑整理。

第3篇 白塔山导游词

白塔山属黄土梁塬地貌,海拔1700多米,是祁连山的余脉。它巍峨起伏,重峦叠嶂,有“拱抱金城”之雄姿,是兰州北面的天然屏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塔山导游词,欢迎参考!

白塔山导游词篇一

游客朋友:早上好!今天我们要去参观游览兰州市的著名景观之一的白塔山。它坐落在兰州市中心、黄河北岸,因山头有一座元代的白塔而得名,1958年开辟为公园。

白塔山属黄土梁塬地貌,海拔1700多米,是祁连山的余脉。它巍峨起伏,重峦叠嶂,有“拱抱金城”之雄姿,是兰州北面的天然屏障。“白塔层峦”被誉为“兰州八景”之一,山上的白塔与山下的黄河以及飞跨黄河的中山铁桥仰俯错落,成为兰州市的标志性景观。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见的是白塔山公园内著名的一、二、三台建筑群。该建筑群总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以石阶、石壁、砖雕、亭台、回廊相互连贯,上下通达,层次分明,这是中国古典建筑中的一种别具风格的形式。一台建筑,是一座四面敞开的中央大厅,雕梁画栋。大厅回廊两侧各有重叠交错的重檐四角亭,迂回而上便是对称式的二台牌厦。牌厦面阔五楹,居中一楹有七级斗拱,为全国罕见。过二台广场,沿石阶而上便是砖木结构的三台大厅,气势庄重。大厅长80米,宽20米,高约10米,屋顶饰有琉璃花脊,墙面镶嵌各种砖雕,檩梁及悬角等处又有木雕彩绘。

坐落在三台大厅内的“黄河奇石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奇石博物馆,创办于1993年,藏石丰富,独具魅力。兰州的黄河石与南京的雨花石、湖北的宜昌石、山东的长岛石同列为中国四大名砾石。兰州黄河石特点是石质光滑,形状多变,色彩深而艳丽。“黄河奇石馆”珍藏着兰州民间收藏家宋志刚先生收藏的黄河奇石上万方。造型石有石佛、周仓、关帝、神龟等;纹理石有孔子、老子、如来佛祖、十二生肖、梅兰竹菊、山水风景等。它们生动逼真,惟妙惟肖,令游人一览如醉,流连忘返。该馆分三个陈列室:正厅第一展室的展品形态宏巨,气势磅礴,体现了母亲河的雄伟气魄;正厅西侧的第二展室,展品以黄河流域的古生物化石、出土文物、民俗礼器为主,展示了母亲河的悠久文明;正厅东部的第三展室,展出的石头以造型和纹理图像令人叹为观止,分伟人系列、山水诗意、生命象征、万物肖形等。黄河奇石镌刻着历史博大精深的足迹,有典型的天人合一的东方文化特色,许多名人参观后都留下了墨宝,予以赞颂。原国务院副谷牧题词:“黄河奇石美天下”;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题词:“黄河奇石,华夏一绝”;齐白石大师的弟子娄师白先生,则把它们誉之为“黄河瑰宝”。

各位游客:沿三台东侧盘山小道上来,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座牌坊,正面题额为“凤林香袅”,背面题额为“秀映三台”,都是清朝乾隆五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91年,皋兰举人李存中留下的墨宝。这座牌坊号称“白塔山第一牌坊”,站在这里俯视山下,黄河如带,凤林关一带炊烟袅袅,仿佛能闻到飘来的饭香;放眼远眺,皋兰山三台阁遥遥相望,恍若天上宫阙。

穿过牌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法雨寺”。法雨寺原名“罗汉殿”,位于三台大厅之上,在山道转弯处依山而建,是一座一进两院的古代建筑。始建于清光绪十年,就是公元1884年。整个建筑小巧玲珑,古朴清秀。有悬楼五间,凭栏远眺,金城全貌,尽收眼底。据记载,大殿原有对联云:“随处现身,只为众生开觉路;寻声救苦,永留宝筏渡迷津”,现已荡然无存。罗汉殿历经沧桑,曾经殿舍俱废,香火灭绝,名存实亡。0于1998年批准修复,改名“法雨寺”,现有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楼、-堂等主体建筑。法雨寺东西山头,各有三角亭一座,东曰“东风亭”,西曰“喜雨亭”,造型简洁、刚健,气势不凡。西北顶峰有三皇殿和三教道统祠,往西即可到达白塔寺。

拾级而上,我们终于到达了向往已久的白塔寺。此白塔始建于元代。元太宗窝阔台执政时,他的皇子阔端为西凉王。阔端邀请当时西藏最具实力的-教萨迦派法王萨班.贡噶坚赞(被称为班智达,意为大学者),前往蒙古地方传教,在凉州--就是现在的武威--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凉州会谈”,就西藏的局势进行了磋商,议定了西藏地方归顺蒙古大汗的条件,标志着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传说萨班.贡噶坚赞在返回西藏的途中病逝于兰州,后来的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在黄河北山修建一座通体雪白的佛塔,以纪念他的历史功绩。萨班.贡噶坚赞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但是他死在兰州的说法,至今找不到历史证据。据史载,萨班.贡噶坚赞于1251年圆寂于凉州(今甘肃武威市),葬于凉州白塔寺,现在遗址尚存。

原塔在元末明初的战乱中被毁,现在的白塔是明代景泰七年,就是公元1456年,由镇守甘肃的太监刘永诚重建。当时还建造了佛寺、僧舍等建筑,成为兰州的胜境。清代康熙五十四年,就是公元1720xx年,甘肃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建寺址,改名为“慈恩寺”。

白塔现在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塔身洁白,通高17米,下筑圆台式塔基,塔身下半部分为覆钵式,上半部分为楼阁式。楼阁七层八面,大小佛龛分列其上,塔顶为绿色的古印度式塔刹。塔上方檐角,有铜铃装饰,微风吹过,悦耳动听。站立于此,也能眺望黄河,是观赏兰州市容的最佳之处。白塔山紧邻黄河,山下只有一线通道,自古以来被兵家视作军事要冲。白塔山西侧是古金城关所在地,白塔山东侧约1公里的山腰间,元末将领扩廓贴木儿,汉名王保保,曾在那里修城固守,妄图保住元朝的江山。仰望白塔,俯视黄河,正应了“宝塔镇河妖”的古语。围塔而走,大家会发现塔的八面雕刻有藏传佛教--就是-教的吉祥八净图:轮、螺、伞、盖、花、罐、鱼、长。

就是0,古时在印度是一种兵器,后来佛教吸收为法器,象征着佛法永不熄灭,像轮子一样旋转不停,也就是说佛法不停留在某人某地某处,而是到处传播。轮内有八根辐条,象征释迦牟尼一生传教的八件大事。

白海螺

是法会吹奏的一种乐器,按佛经说法,释迦-时声音洪亮,如大海螺的声音一样,响彻四方,所以用它来代表法音,即“妙音吉祥”。

白伞

伞在古印度本是皇室和贵族的象征,是贵族们出行使用的仪仗工具,后来被佛教采用,象征着遮蔽万障,守护佛法,即所谓的“张弛自如,曲复重生”。

即是幢,也叫“尊胜幢”。它不像伞可以曲张,而是呈圆柱形。幢本是印度的军旗,佛教用来表示解脱烦恼、得到觉悟。-教认为,它是解脱、大悲、缘起和脱离偏见的象征,所谓108种烦恼,只有尊胜幢才能降服。

即莲花。佛经上说,莲有五种,颜色各异,但以白莲花最为高贵,所谓出五浊世,无所污染,是高尚、纯洁的象征。

汉传佛教的图案是水罐形,-庙中所见到的是本巴瓶形,称为瓶。这个瓶作为八清净之一是净瓶,同时也是密宗修法灌顶时的法器之一。-庙中的瓶装有圣水,象征甘露;瓶口插有如意树或孔雀翎,象征着吉祥清净和财运。

有金鱼形的,有鲤鱼形的。八吉祥中,鱼一般为双鱼形。因为鱼是在水中目田游泳,自在生长的,用鱼来代表解脱。

盘长

就是吉祥结,俗话叫“万字不断”,没有开头和结尾的图案。用它来表示佛法回环贯彻,求无障碍。

白塔的南边是三大寺楼,北面是菩萨殿,东西两侧各有陪殿数间,将白塔围在其中。寺内原有象皮鼓、青铜钟和紫荆树,古称“镇山三宝”。传说紫荆树是当年住持慈恩寺的一位姓田和尚所植,可惜现已可枯死。另外二宝至今仍存寺中。相传象皮鼓是印度和尚游历白塔山慈恩寺时贡献在释迦牟尼像前的,象皮有5厘米多厚,由印度带来。铜钟为康熙五十七年,就是公元1720xx年铸造的,重约153.5公斤,造型庄严,声音洪亮,抗战时期日寇轰炸兰州时,曾用它发过防空警报。钟、鼓、塔的结构,是中国寺庙建筑中典型的廊院式结构。

白塔的东侧立有著名的《夏禹岣嵝碑》,高3米,宽1米,碑首镂刻戏珠巨龙两条,碑面刻有古篆文77字,现存72字,记载大禹治水之事。原碑在湖南衡山县西岣嵝峰(今称云密峰)上,字形怪异,后人附会为大禹治水时所刻。宋嘉定五年(公元1220xx年),何致摹刻于岳麓山巨石上(即今禹碑峰上),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洒泉郡侯建功又摹立于白塔山西端的金山寺禹王庙内,后因庙宇塌毁,于1964年移至后山的牡丹亭内,后来又移至白塔寺内珍存。

白塔寺四周,还有云月寺、三星殿、迎旭阁和三官殿等古建筑群,可观赏日出,或远眺气象万千的九曲黄河,兰州市容尽在眼底,美不胜收。“金城关外寺,殿宇枕岩阿。地辟飞沙少,山高怪石多。钟声闻紫塞,塔影漫黄河。最爱谈禅处,何妨载酒过。”这是古人赞颂兰州白塔寺的诗句。

宋末元初时期,白塔山一带为西夏占据,所以山后西北一带称“元昊台”,现在一般称“九州台”。九州台的黄土层厚达287米,仅次于兰州西南部西津村的409.93米和皋兰山的297米,厚度居世界第三。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李吉均先生由此测定,黄河已有160万年的历史。在黄河形成之前,此地是一片荒原,而现在随着地壳运动的发展,形成了黄土高原,海拔1500-20xx米。

白塔山虽说是佛教胜地,但是这里土质疏松,降雨量小,自古以来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疏。为栽种树木,古人常挑水背冰上山,即便如此,解放前山上也只有七棵柏树。1958年开辟为公园后,引水上山,栽种了松柏、垂柳、白杨和国槐等各种树木十几万株,培植了苹果梁、桃树沟、梨树坪、杏林园等林区,使白塔山变成了层峦叠翠,鸟语花香的游览胜地。我们所在的白塔西面,现在已是树高林密,曲径通幽,成为兰州人休闲纳凉的好去处。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希望我的讲解,能使大家对白塔山有一个美好的印象。现在各位可以目田游览,拍照留念,20分钟后,顺原路返回。

白塔山导游词篇二

白塔山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海拔一千七百多米,山势起伏,有“拱抱金城”之雄姿。

古代,这里是军事要冲,山下有气势雄伟的金城关、玉迭关、王保保城;山上有层层峰峦,其中“白塔层峦”为兰州八景之一。

站在黄河南岸,举目北望,黄河铁桥,白塔山公圆建筑群,白塔寺浑然一体,尽收眼底,有“河桥远眺”之称。穿过黄河铁桥,白塔山一,二,三台建筑群,迎面耸立,飞檐红柱,参差绿树丛中,这是自一xx八年建圆时在坍塌的古建筑废墟上重建的 ,总建筑面积八千余平方米。这个建筑群把对称的石阶、石壁、亭台、回廊连贯一起,上下通达,层次分明,结构严整,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别具风格的建筑形式。如重叠交错的重檐四角亭、对立式的二台碑厦、砖木结构的三台大厅等,所有建筑物都配饰砖雕、木雕和彩画。

三台建筑群的迎面是白塔主峰,山势陡峭,古代建筑有“风林香袅”牌坊、罗汉殿、三宫殿等。

山顶的古建筑物有三星殿、迎旭客阁,凭栏远眺日出,放眼黄河,气象万千。

白塔寺,始建于元代,据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完成对大元帝国疆域统一过程中,曾致书西藏拥有实权的萨噶派法王(喇嘛教之一派,俗称黄教)。当时萨噶派法王派了一位著名的喇嘛去蒙古拜见成吉思汗,但到了甘肃兰州,因病逝世。不久,元朝下令在兰州修塔纪念。元代所建的白塔已不存在了,现存的白塔系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为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20xx年)巡抚绰奇补救增新,扩大寺址。寺名为慈恩寺。寺内白塔身为七级八面,上有绿顶,下筑圆基,高约十七米。塔的外层通抹白灰,刷白浆,故俗称白塔。塔建成后,几经强烈地震,仍屹立未动,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智慧与才能。

白塔寺原有“镇山三宝“: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象皮鼓传为一印度僧人云游白塔时所赠,现在这里仅有仿制品;青铜钟为清康熙年间铸造,重为153.5公斤,现存寺内;枝繁叶貌的紫荆树系后人重载。北端山头有牡丹亭,亭内有一碑,据说原碑在湖南衡阳市北的趄嵝山上,字形怪异难辨,后人附会为大禹治水时所刻。宋嘉定五年(公元1220xx年),何玫摹刻于岳麓书院。兰州此碑,系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酒泉郡侯建功模立,碑高九尺,宽三尺,上刻七十七字。

白塔山西北方,林木葱郁,朝阳山、马头山、冠云山、环翠山峰峦层叠。浓荫深处,有休息亭,供游人小憩。亭前有蓄水池。这里山高林密,是登山远眺,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白塔山导游词篇三

游客朋友:早上好!今天我们要去参观游览兰州市的著名景观之一的白塔山。它坐落在兰州市中心、黄河北岸,因山头有一座元代的白塔而得名,1958年开辟为公园。

白塔山属黄土梁塬地貌,海拔1700多米,是祁连山的余脉。它巍峨起伏,重峦叠嶂,有“拱抱金城”之雄姿,是兰州北面的天然屏障。“白塔层峦”被誉为“兰州八景”之一,山上的白塔与山下的黄河以及飞跨黄河的中山铁桥仰俯错落,成为兰州市的标志性景观。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见的是白塔山公园内著名的一、二、三台建筑群。该建筑群总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以石阶、石壁、砖雕、亭台、回廊相互连贯,上下通达,层次分明,这是中国古典建筑中的一种别具风格的形式。一台建筑,是一座四面敞开的中央大厅,雕梁画栋。大厅回廊两侧各有重叠交错的重檐四角亭,迂回而上便是对称式的二台牌厦。牌厦面阔五楹,居中一楹有七级斗拱,为全国罕见。过二台广场,沿石阶而上便是砖木结构的三台大厅,气势庄重。大厅长80米,宽20米,高约10米,屋顶饰有琉璃花脊,墙面镶嵌各种砖雕,檩梁及悬角等处又有木雕彩绘。

坐落在三台大厅内的“黄河奇石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奇石博物馆,创办于1993年,藏石丰富,独具魅力。兰州的黄河石与南京的雨花石、湖北的宜昌石、山东的长岛石同列为中国四大名砾石。兰州黄河石特点是石质光滑,形状多变,色彩深而艳丽。“黄河奇石馆”珍藏着兰州民间收藏家宋志刚先生收藏的黄河奇石上万方。造型石有石佛、周仓、关帝、神龟等;纹理石有孔子、老子、如来佛祖、十二生肖、梅兰竹菊、山水风景等。它们生动逼真,惟妙惟肖,令游人一览如醉,流连忘返。该馆分三个陈列室:正厅第一展室的展品形态宏巨,气势磅礴,体现了母亲河的雄伟气魄;正厅西侧的第二展室,展品以黄河流域的古生物化石、出土文物、民俗礼器为主,展示了母亲河的悠久文明;正厅东部的第三展室,展出的石头以造型和纹理图像令人叹为观止,分伟人系列、山水诗意、生命象征、万物肖形等。黄河奇石镌刻着历史博大精深的足迹,有典型的天人合一的东方文化特色,许多名人参观后都留下了墨宝,予以赞颂。原国务院副谷牧题词:“黄河奇石美天下”;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题词:“黄河奇石,华夏一绝”;齐白石大师的弟子娄师白先生,则把它们誉之为“黄河瑰宝”。

第4篇 兰州白塔山导游词

白塔山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海拔一千七百多米,山势起伏,有“拱抱金城”之雄姿。

古代,这里是军事要冲,山下有气势雄伟的金城关、玉迭关、王保保城;山上有层层峰峦,其中“白塔层峦”为兰州八景之一。

站在黄河南岸,举目北望,黄河铁桥,白塔山公圆建筑群,白塔寺浑然一体,尽收眼底,有“河桥远眺”之称。穿过黄河铁桥,白塔山一,二,三台建筑群,迎面耸立,飞檐红柱,参差绿树丛中,这是自一九五八年建圆时在坍塌的古建筑废墟上重建的 ,总建筑面积八千余平方米。这个建筑群把对称的石阶、石壁、亭台、回廊连贯一起,上下通达,层次分明,结构严整,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别具风格的建筑形式。如重叠交错的重檐四角亭、对立式的二台碑厦、砖木结构的三台大厅等,所有建筑物都配饰砖雕、木雕和彩画。

三台建筑群的迎面是白塔主峰,山势陡峭,古代建筑有“风林香袅”牌坊、罗汉殿、三宫殿等。

山顶的古建筑物有三星殿、迎旭客阁,凭栏远眺日出,放眼黄河,气象万千。

白塔寺,始建于元代,据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完成对大元帝国疆域统一过程中,曾致书西藏拥有实权的萨噶派法王(喇嘛教之一派,俗称黄教)。当时萨噶派法王派了一位著名的喇嘛去蒙古拜见成吉思汗,但到了甘肃兰州,因病逝世。不久,元朝下令在兰州修塔纪念。元代所建的白塔已不存在了,现存的白塔系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为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巡抚绰奇补救增新,扩大寺址。寺名为慈恩寺。寺内白塔身为七级八面,上有绿顶,下筑圆基,高约十七米。塔的外层通抹白灰,刷白浆,故俗称白塔。塔建成后,几经强烈地震,仍屹立未动,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智慧与才能。

白塔寺原有“镇山三宝“: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象皮鼓传为一印度僧人云游白塔时所赠,现在这里仅有仿制品;青铜钟为清康熙年间铸造,重为153.5公斤,现存寺内;枝繁叶貌的紫荆树系后人重载。北端山头有牡丹亭,亭内有一碑,据说原碑在湖南衡阳市北的趄嵝山上,字形怪异难辨,后人附会为大禹治水时所刻。宋嘉定五年(公元1212年),何玫摹刻于岳麓书院。兰州此碑,系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酒泉郡侯建功模立,碑高九尺,宽三尺,上刻七十七字。

白塔山西北方,林木葱郁,朝阳山、马头山、冠云山、环翠山峰峦层叠。浓荫深处,有休息亭,供游人小憩。亭前有蓄水池。这里山高林密,是登山远眺,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第5篇 兰州白塔山简介导游词

白塔山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海拔一千七百多米,山势起伏,有“拱抱金城”之雄姿。

古代,这里是军事要冲,山下有气势雄伟的金城关、玉迭关、王保保城;山上有层层峰峦,其中“白塔层峦”为兰州八景之一。

站在黄河南岸,举目北望,黄河铁桥,白塔山公圆建筑群,白塔寺浑然一体,尽收眼底,有“河桥远眺”之称。穿过黄河铁桥,白塔山一,二,三台建筑群,迎面耸立,飞檐红柱,参差绿树丛中,这是自一九五八年建圆时在坍塌的古建筑废墟上重建的,总建筑面积八千余平方米。这个建筑群把对称的石阶、石壁、亭台、回廊连贯一起,上下通达,层次分明,结构严整,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别具风格的建筑形式。如重叠交错的重檐四角亭、对立式的二台碑厦、砖木结构的三台大厅等,所有建筑物都配饰砖雕、木雕和彩画。

三台建筑群的迎面是白塔主峰,山势陡峭,古代建筑有“风林香袅”牌坊、罗汉殿、三宫殿等。

山顶的古建筑物有三星殿、迎旭客阁,凭栏远眺日出,放眼黄河,气象万千。

白塔寺,始建于元代,据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完成对大元帝国疆域统一过程中,曾致书西藏拥有实权的萨噶派法王(喇嘛教之一派,俗称黄教)。当时萨噶派法王派了一位著名的喇嘛去蒙古拜见成吉思汗,但到了甘肃兰州,因病逝世。不久,元朝下令在兰州修塔纪念。元代所建的白塔已不存在了,现存的白塔系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为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巡抚绰奇补救增新,扩大寺址。寺名为慈恩寺。寺内白塔身为七级八面,上有绿顶,下筑圆基,高约十七米。塔的外层通抹白灰,刷白浆,故俗称白塔。塔建成后,几经强烈地震,仍屹立未动,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智慧与才能。

白塔寺原有“镇山三宝“: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象皮鼓传为一印度僧人云游白塔时所赠,现在这里仅有仿制品;青铜钟为清康熙年间铸造,重为153.5公斤,现存寺内;枝繁叶貌的紫荆树系后人重载。北端山头有牡丹亭,亭内有一碑,据说原碑在湖南衡阳市北的趄嵝山上,字形怪异难辨,后人附会为大禹治水时所刻。宋嘉定五年(公元1212年),何玫摹刻于岳麓书院。兰州此碑,系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酒泉郡侯建功模立,碑高九尺,宽三尺,上刻七十七字。

白塔山西北方,林木葱郁,朝阳山、马头山、冠云山、环翠山峰峦层叠。浓荫深处,有休息亭,供游人小憩。亭前有蓄水池。这里山高林密,是登山远眺,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第6篇 陕西宝塔山导游词

宝塔山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因山上修有宝塔得名。站在宝塔山上,可鸟瞰延安整个乡区。上面是小编为人人带去的陕西宝塔山”'”'导游”'词”'范文,但愿可以或许让人人喜欢。

陕西宝塔山”'导游词范文”'

宝塔山,今称歉林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现在人们又称宝塔山。宝塔山位于延安乡东南方,海拔1135.5米,为周围群山之冠。宝塔山上视野合阔,林木兴隆,山林空气清新,风凉宜人,冬日仄均气温较内乱争低3~4摄氏度,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

高耸于我们面前的这座今塔,始修于公元766~779年。距古已有1200多年了。这座今塔在宋代曾经重建,金、亮二代又予以建茸。现存塔高44米,塔基周长36.8米,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宝塔底层壁有北南二个拱门,南门内乱争有阶梯,可缘梯登临塔顶。

亮清之际,均称这座塔为 “今塔”。1937年党中口入驻延安后,延安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央以及总后方。“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成为无数革命青年以及爱国人士向来之处,这座今塔也焕收了青春,成为圣地的象征,延安的标志,因而便有了“延安宝塔”之称,今老的“嘉岭山”之名也被 “宝塔士山”所与代。1956年8月6日延安宝塔被收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回护双位,1997年又被列为齐国重点文物回护双位。

自亮以去,宝塔历经350余年的风雨腐蚀以及战火洗礼,到齐国解放时,已是弹痕乏乏,创痕累累。新中国成立后,今塔也取得新生。陕西省、延安市百姓政府曾于 1959年以及1984年二次拨出博款,对宝塔举行了齐面维建。替换了塔体风蚀馂余砖,填剜了弹洞,装设了楼梯,加砌了基座,并在塔尖安装了避雷针,在塔身檐角上环饰了彩灯。1996年国庆期间,我们拆卸了扫数彩灯,在宝塔周围及塔顶层从头安装泛光灯;xxxx年,延安市委、市百姓政府在宝塔山实施了“点明” 工程,将宝塔以及山体遵照主题美观的要求安装了各种灯饰,每天晚上合灯2小时,便宝塔山光线四射。从远处看,金碧光辉,塔影亭立,景色蔚为壮观。当然,你可以或许登上这巍巍的宝塔,延安齐乡将一览无余,大可领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滋味。

现在,我们去到了钟亭。在这个钟亭里吊挂的钟是亮代的铁造洪钟,为亮朝崇侦元年(1628年)铸制。该钟高150厘米,直径160厘米。钟的上部有释教常用的莲花纹饰,下部有叙教常用的八卦纹饰,是佛叙开一的标志。这心钟本置于当面的太以及山叙观,抗日战争时期边区保安部把它移到这里,做为报警之用。铁钟音质清宏,余声暂绕,可传方圆 30~50千米。1938年11月日寇飞机轰炸延安时,这心钟收出报警的钟声,日机将延安炸成一片废墟,而它却像一名忠诚的卫士,岿然屹立于宝塔山崖,为守卫延安立下了没有可磨灭的勋绩。齐国解放后,市委、市政府在恢复文物遗址中,就将这心铁钟吊挂于本址,供游人观光。

人人向东边看!这座修建物叫作望寇台,当年范仲淹镇守延安时,为了观察敌情,指挥做战,就在嘉岭山的最高峰修筑此台。此台修于最高峰,到了夜间,星辰逼临,恍如伸手可滴,因此人们又称其为摘星楼。本楼已毁,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楼是1987年在本址上重修的。摘星楼周围有一今乡寨遗址, 至古仍有馂余缺的乡垣以及地洞,为当年指挥做战的工事与堡垒。

沿摘星楼来下,向西延伸的这叙土畔,是一段今乡墙,用黄土夯筑而成,直到山下,通过北门与凤凰山的乡墙相连。(北门的地位在现在育才小学附近,现在人们仍称“北门坡” 现修材公司、凤凰”'税务”'所一带仍存有石砌乡墙馂余垣。)

摘星楼的南面,是一个约400仄方米的大仄台,这等于东岳庙的遗址。东岳庙始修于宋代,亮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延安知府王彦偶予以重修。宋、元、亮以去,直至民国初年,东岳庙在延安周围很有名气,在释教界也颇具影响。每年四月两十八日为庙会,据一些健在的老人介绍,20世纪20年代,宝塔山的庙会(东岳庙以及鬼王庙)还相当兴盛。由于受到历次战争的破坏,出格是1937年日原侵犯者飞机轰炸延安后,东岳庙及宝塔山上的别的修建物齐部被毁。

东南边那个独立的砖砌成的四棱台,是烽火台。烽火台是今代的一种通讯报警设备,如有敌情,夜间点火为号,利剑天燃烧柴草或狼粪生烟。据说狼粪燃烧时生烟更烈,垂直上降,便于观察,因此有“边闭起狼烟之说”。范仲淹镇守延州(古延安)时,曾在那里建有烽火台,是一个黄土夯筑的四棱台。现 在我们所看到的烽火台是1993年6月至9月在本址上从头建修的,台高10.9米,台顶面积103.3仄方米,台底面积253.8仄方米。这座烽火台的地位选择绝妙,虽没有在山巅,但视野非常合阔,登临台上,能看到东、西、北三川的尽头。制作,一旦烽火狼烟起,三川军民皆知。

从烽火台来北,那山腰中的修建群,是新建的茶社。那里本是嘉岭书院遗址。嘉岭书院,又称范公书院,最初为范仲淹所建。范公镇守延州时,一壁筑乡建寨,增强军事防备,抵御西夏侵略,一方面大兴学风,建修书院,广召齐军学子,举行习文研究,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有见识的栋梁之才。亮弘乱年 间在其遗址上重修嘉岭书院,其时建有正堂三间,内乱争塑范公像;五经会讲堂三间,供诸子讲经教学之用;院内乱争还植有松柏桃李树千余株,环境幽静,出格劣美,对其时文化的倒退起过很好的做用。清坤隆十六年(1738年)又重修。1979年建修茶社时,在书院遗址出土了《嘉岭书院记》石碑一遍,记载清坤隆十六年(1738年)重修功劳。此碑先立于书院遗址外,碑身已断为二截,文字也有所剥落,但大全数仍清晰可见。

在烽火台下,距烽火台高约100米的延河之畔,有同心专心通河井。该井是范仲淹驻守延州时,出格为嘉岭山的守军供水而建凿的,后人称为范公井。井心呈卵形,井深24米,四周以块石围砌。虽用时近千年,井筒完好,被列为延安市第一批重点文物回护双位。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宝塔山又一著名的景观——摩崖石刻。该处占地面积2864仄方米,该石刻高6~7米,长260米,下面有历代文人书生的手迹。此中最著名的是范仲淹手书“嘉岭山”三个隶书大字。“嘉”是优美的意思,“岭”是指山脉。每字高3.68米,严3.37米。因风雨剥蚀,字迹依稀,亮朝初年曾加以深凿,后被涂成红色(陕西”'汗青”'专物馆陈列刻字的照片)。其北约50米处,还刻有 “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说的是范博用兵如神,也非常珍贵。另有宋代石刻“高山俯止”、“出将进相”、“先忧后乐”、“重岗叠翠”、“云生幽外”、“嘉岭胜境称第一”、“泰山斗极”、“一韩一范”等刻字。摩崖石刻还搜罗近代巨人名人手迹百余幅,供游人欣赏品味。

说到这里,就没有得没有提一小我,他等于范仲淹。范仲淹 (989-1052年),苏州吴县(古江苏苏州)人,其先世为彬州(古陕西彬县)人,后徙家江北,是南宋著名的”'政乱”'家、军事家以及文学家。1040年,宋王朝录用韩琦、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范仲淹自请到延州,抵延州后,合始对延州区域的乡防举行齐面的整建以及加固,此中就搜罗对嘉岭山的整建。其时,范仲淹把嘉岭山做为守备延州的首要阵地以及指挥中央,于是予以精口修筑。以上介绍的望寇台、烽火台、范公井等等于其遗迹。范仲淹达到延州后,励精图乱,勉力医乱战争的创伤,使得延州一线军口、民口大为振奋,实力也得到增强。因而夏人相诫说:“无以延州为意,古小范老子(范仲淹)腹中自有数万甲兵,没有比大范老小可欺也。”

范仲淹在延州戍边只需近一年光阴,但其修树颇多,留下了歉富的文化遗产。他选贤任能,并在军事、政事繁忙之际,注重教育,兴修书院,其实难能宝贵,无愧政乱家、军事家、文学家的称号。他的《岳阳楼记》至古仍为散文之杰做,出格是他的“先世界之忧而忧,后世界之乐而乐”的名句,可谓寡心皆碑。这句”'名言”',没有仅是他文才的选集体现,同时也是他崇高精神的表现。后人曾于延安东闭(现电业局地带)修 “韩范两祠”去纪念他以及韩琦。

篇两:陕西宝塔山导游词范文

宝塔山是融制作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汗青文物与革命原址开两而一的著名光景名胜区. 又称“嘉岭山”,位于延安乡东北,宝塔修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齐乡风貌可一览无余。

宝塔山高1135.5米,山上宝塔,始修于唐,现为亮代修建。仄面八角形,九层,高约44米,楼阁式砖塔,中共中口入驻延安后,这座今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以及象征。修国后,国务院将延安宝塔归进第一批齐国重点文物回护双位延安革命原址傍边。宝塔山上,汗青文物以及古代革命文物星罗棋布,交相辉映,满山绿树成荫,花草斗丽。延安旅游集团公司成立后,又投进大量资金,在山下建仿今式山门、上山踏步叙,整建了摘星楼、烽火台、新添置了巨型大钟一座,巨型大鼓一尊。 喻名“仄安钟”、“太仄鼓”,游人击之金声玉振,山鸣谷应,“一击则身体”'安康”',喜气满庭;两击则风调雨顺,物阜民歉;三击则国泰民安,普天同庆”。山上还建修了戚闲参观措施方法以及风味小吃,游人在游览之余还可。装饰了大量的泛光以及霓虹灯具,一到夜间,宝塔、摘星楼、烽火台、上山叙满山绿树相映在各色灯影中,恍若瑶池,映照得山乡延安加倍秀美壮丽。宝塔山是延安最首要的游览区之一,中外宾客无没有登山凭眺,纵观圣地齐貌。寡心一词:“只需登上宝塔山,才算伪正到了延安”。

在塔旁边有同心专心亮代铸制的铁钟,中共中口在延安时,曾用它去报时以及报警。另外山上另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以及碑林,石刻岸面整全,岸石完整,是可贵的石刻艺术。山上现已修成为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劣美。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修建,是游览延安的必往之地。

宝塔山占地面积三十六公顷,制作景观非常迷人。山上遍布各种名贵乔灌木,林木兴隆,空气清新,冬日仄均气温较市内乱争低3-4℃,是消夏避署的好往处。

宝塔山的人文景观也独树一帜。早在盛唐时代,山上就修有宝塔,南宋时期,韩琦、范仲淹等一代名将,在宝塔山屯兵设寨 ,戍边御敌,留下寡多文物奇迹。亮清时期,古刹林立,红极且则。近代,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红色首都--延安的标志以及象征而闻名于世。解放后,出格是改革合放两十余年去,随着延安成为传统教育的基地以及旅游圣地,宝塔山一样成为中外游客到延安旅游的冷线,乏计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李岚清等党以及国家领导人都曾登临宝塔山,视察革命圣地的变更。

宝塔山上除齐国重点文物回护双位延安宝塔外,还有宋代摩崖石刻、亮代大铁钟、清代“重建嘉岭书院记”石碑、范公井、烽火台、今乡墙及望寇台等文物奇迹,另有日原工农党校原址,今古名人诗词碑刻等景观。

地址延安乡东北,延河之滨。

在汗青上,延安宝塔山的存在,是与“黄金锁骨菩萨”的故事联系在一块女的。《续玄怪录》以及《太仄广记》卷101“延州妇人”条目记载:“昔,延州有妇人,利剑皙,颇有姿貌,年可两十四五,孤行乡市,年少之子,悉与之游,狎昵荐枕,一无所却。数年而殁,州人莫没有悲惜,共醵丧具,为之葬焉。以其无家,瘗于叙右。大历中(公元776-779年),忽有胡僧自西域去,见墓,遂趺坐,具礼焚香,围绕赞叹数日。人见,谓之日:此一淫纵儿子,人尽夫也。以其无属,故瘗于此,以及尚何敬耶?僧曰:非檀越所知,斯乃大圣,慈悲喜舍,世雅之欲,无没有徇焉。此即锁骨菩萨,顺缘已尽。圣者云耳没有疑,即启以验之。众人即合墓,视遍身之骨,钩结皆如锁状。果如僧言。州人异之,为设大斋,起塔焉。”可以或许看出,书中描述的延州妇人切实是锁骨菩萨的化身,她为了普度寡生,没有惜忍辱负重满足但世间私欲,逝世后又遭寡人鄙视,后被胡僧说破,即启收民寡‘知耻’而觉悟,并为其设大斋,修宝塔,这等于教化的力量。这一”'传说”'也印证了我国唐、宋特准时期内乱争,释教盛行的汗青究竟。

而在民间,宝塔的传说则去源于心心相传,此中富有代表性的是宝塔区住民苏世胜以及曹淑珍传承父辈讲述、整理而去的“恶龙之争”以及“红毛键牛下但凡”之说。一说以为大唐天宝年间,肤施县(延安旧称)是北南高低交通要塞,市井繁荣,没有想去了二条恶龙伤食人畜,城民叫苦连天。玉皇大帝命寡神下但凡建修 “镇邪塔”, 九级塔身,anquyecom,二端放置一尊金人像,今后肤施县灾患仄息,二条恶龙被“金人”所缚,也逐渐变得温顺仁慈起去。别的一说则大致是讲有只红毛键牛下但凡后滥伤无辜,食人人命,黎民公民只能逃荒要饭。有兄妹二人建塔镇魔。塔盖成后将牛头压住,被塔压住的红毛键牛变为了卧牛山,如古站在宝塔山当面的清凉山上远望,卧牛山的牛头在延河以及北河的接壤处,脖子像张拉弯的弓,隆起的脊背高高的超过脖颈,尾巴从延河的转弯处一向延伸到黄蒿弯沟里。

篇三:陕西宝塔山导游词范文

欢迎人人去到这里,上面我去为人人介绍一下!

宝塔山,今称歉林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现在人们又称宝塔山。位于延安乡东南方,海拔1135.5米,为周围群山之冠。宝塔山上视野合阔,林木兴隆,山林空气清新,风凉宜人,冬日仄均气温较内乱争低3~4摄氏度,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 宝塔修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齐乡风貌可一览无余。它是汗青名乡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在塔旁边有同心专心亮代铸制的铁钟,中共中口在延安时,曾用它去报时以及报警。另外山上另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以及碑林,石刻岸面整全,岸石完整,是可贵的石刻艺术。山上现已修成为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劣美。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修建,是游览延安的必往之地。

宝塔修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齐乡风貌可一览无余。它是汗青名乡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修建,是游览延安的必往之地。 宝塔山下另有历代遗留下去的摩岩刻字多处,范仲淹题刻的“嘉岭山”隶书最著名,另有“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题刻。宝塔山是融制作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汗青文物与革命原址开两而一的著名光景名胜区。

延安今名肤施,是西南的边塞重镇。宋代韩琦、范仲淹曾在此镇守。宝塔山为历代守将必往的地方。宝塔塔高44米,9级,为八角形砖塔。塔内乱争有阶梯,可登塔顶。山上另有范公井、摘星楼、东岳庙、嘉岭书院、烽火台等奇迹。亮延安知府顾延寿有诗曰:“嘉岭叠叠椅晴空,景色都归西照中。塔影例分深树绿,花枝低映碧流红。幽僧栖迹烟霞坞,野鸟飞归锦绣从。”塔底层二个拱门门额上还星散刻有“高超碧落”、“仰视红尘”字样。塔旁另有钟同心专心,亮崇预年间铸制,击之声彻齐乡。党中口在延安时,曾以此报警。

另外山上另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以及碑林,石刻岸面整全,岸石完整,是可贵的石刻艺术。山上现已修成为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劣美。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修建,是游览延安的必往之地,但您若是想拍摄宝塔的齐景,还得上清凉山才行。

宝塔山下另有历代遗留下去的摩岩刻字多处,范仲淹题刻的“嘉岭山”隶书最著名,另有“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题刻。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经常呈现在诗人、画家的笔下,人们传颂宝塔,悼念宝塔,实际是在悼念延安功夫,传颂延安精神,缅怀党中口在延安的革命业迹,成了人们追寻当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

第7篇 兰州白塔山简介文导游词

白塔山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海拔一千七百多米,山势起伏,有拱抱金城”之雄姿。

古代,这里是军事要冲,山下有气势雄伟的金城关、玉迭关、王保保城;山上有层层峰峦,其中白塔层峦”为兰州八景之一。

站在黄河南岸,举目北望,黄河铁桥,白塔山公圆建筑群,白塔寺浑然一体,尽收眼底,有河桥远眺”之称。穿过黄河铁桥,白塔山一,二,三台建筑群,迎面耸立,飞檐红柱,参差绿树丛中,这是自一九五八年建圆时在坍塌的古建筑废墟上重建的,总建筑面积八千余平方米。这个建筑群把对称的石阶、石壁、亭台、回廊连贯一起,上下通达,层次分明,结构严整,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别具风格的建筑形式。如重叠交错的重檐四角亭、对立式的二台碑厦、砖木结构的三台大厅等,所有建筑物都配饰砖雕、木雕和彩画。

三台建筑群的迎面是白塔主峰,山势陡峭,古代建筑有风林香袅”牌坊、罗汉殿、三宫殿等。

山顶的古建筑物有三星殿、迎旭客阁,凭栏远眺日出,放眼黄河,气象万千。

白塔寺,始建于元代,据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完成对大元帝国疆域统一过程中,曾致书西藏拥有实权的萨噶派法王(喇嘛教之一派,俗称黄教)。当时萨噶派法王派了一位著名的喇嘛去蒙古拜见成吉思汗,但到了甘肃兰州,因病逝世。不久,元朝下令在兰州修塔纪念。元代所建的白塔已不存在了,现存的白塔系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为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巡抚绰奇补救增新,扩大寺址。寺名为慈恩寺。寺内白塔身为七级八面,上有绿顶,下筑圆基,高约十七米。塔的外层通抹白灰,刷白浆,故俗称白塔。塔建成后,几经强烈地震,仍屹立未动,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智慧与才能。

白塔寺原有镇山三宝: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象皮鼓传为一印度僧人云游白塔时所赠,现在这里仅有仿制品;青铜钟为清康熙年间铸造,重为153.5公斤,现存寺内;枝繁叶貌的紫荆树系后人重载。北端山头有牡丹亭,亭内有一碑,据说原碑在湖南衡阳市北的趄嵝山上,字形怪异难辨,后人附会为大禹治水时所刻。宋嘉定五年(公元1212年),何玫摹刻于岳麓书院。兰州此碑,系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酒泉郡侯建功模立,碑高九尺,宽三尺,上刻七十七字。

白塔山西北方,林木葱郁,朝阳山、马头山、冠云山、环翠山峰峦层叠。浓荫深处,有休息亭,供游人小憩。亭前有蓄水池。这里山高林密,是登山远眺,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第8篇 甘肃兰州白塔山导游词

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白塔原为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在兰州病故的一西藏萨迦派喇嘛而建。现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54年(1715年),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大寺址,起名“慈恩寺”。

白塔七级八面,高约17米,下筑圆基,上着绿顶,各面雕有佛像,檐角系有铁马铃。塔外通涂白浆,如白玉砌成。白塔山1958年辟为公园,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为三台建筑群,依山而筑,飞檐红柱,参差有致,各建筑以亭榭回廊相连,四通八达。山上原有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古称“镇山三宝”,现紫荆树已枯死。白塔山经过多年绿化,树高林密,曲径通幽。公园三台大殿内独特的“黄河奇石馆”藏石丰富,独具风格。

山下为中山桥,二者已连为一体,成为兰州旅游的必游之地。兰州市白塔山东约1公里处有元代的王保保城遗址。相传明初,大将徐达、冯胜奉命攻打元军王保保,久攻不破,恰至元宵节,徐达命军士做成又粗又长的鼓,扮成社火队混入城内,以大旗为号,里应外合,终于攻破了王保保城。为纪念这场战斗的胜利,这种鼓被命名为“太平鼓”,并成为兰州社火的主要表演形式。从此,王保保城和太平鼓更加闻名。

兰州白塔山导游词

塔山导游词(精选8篇)

兰州白塔山导游词范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导游,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而异,有针对性的。那要怎么写好导…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塔山信息

  • 塔山导游词(精选8篇)
  • 塔山导游词(精选8篇)8人关注

    兰州白塔山导游词范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导游,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而异,有针对性的。那要 ...[更多]

  • 白塔山导游词(精选6篇)
  • 白塔山导游词(精选6篇)6人关注

    白塔山属黄土梁塬地貌,海拔1700多米,是祁连山的余脉。它巍峨起伏,重峦叠嶂,有“拱抱金城”之雄姿,是兰州北面的天然屏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塔山导游 ...[更多]

  • 宝塔山导游词(精选2篇)
  • 宝塔山导游词(精选2篇)2人关注

    宝塔山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因山上修有宝塔得名。站在宝塔山上,可鸟瞰延安整个乡区。上面是小编为人人带去的陕西宝塔山”"”"导游”"词”"范文,但愿可以或许让人人喜欢 ...[更多]

相关专题

导游词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