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范文网
当前位置:报告大全 > 工作报告 > 研究报告

基础研究报告6篇

发布时间:2022-11-30 14:06:06 查看人数:81

基础研究报告

篇一 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的开题报告

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的开题报告

时间:xx年9月5日

立项号

xxxkt—xxyw418

课题名称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负责人

刘娜

所在单位

西安市新城区东方小学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同时专列‘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且对不同学段的综合性学习提出了不同要求,并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进行了专项说明。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采用综合性学习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由于我们的教育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束缚,对人的价值、人的地位、人的发展的问题的重视是不够的。在教育过程中,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使学生受到太多的限制和束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由此可见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因此提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学习方式研究”这一课题教学研究。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作为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并行提出的“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标形势下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块面。《课标》中是这样阐述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可见其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起着桥梁的作用。它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综合展示台”。它是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的桥梁;它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它是学生从书本走向自然的桥梁;它是学生从理性认识走向实践能力的桥梁;它是学生从语文走向其他学科的桥梁

学习方式:这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学习方式不仅仅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更主要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目标:

1、开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的活动项目,作为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载体,达到在实践中学用语文的课程目标。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沟通方面探索一些成功的经验。共2页,当前第1页1,尽在酷猫写作范文网。

篇二 2023年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的范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农村语文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他们对农村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特色、今后改革方向等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目前研究站在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高度,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语文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如何使语文教育适应当地经济条件,促进学校教育与生产过程结合,增强学校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指出要“把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活动与生产、健康、营养相关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把以学校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活动与科学技术的实际作用和生活发展,特别是农村的生活发展结合起来”。但是,这些实践与研究往往又是站在了农村经济不发达的,贫穷落后这一层面上进行的。作为21世纪逐步迈向小康社会的新农村,它的教育又将怎样更好地培养适应新农村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使我们的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的建设,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研究的新课题。

2、调查分析农村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总结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困惑和困难,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学课堂改革的新路子。

通过对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不断转变和升华农村教育教学理念,抬高教育目标,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手段,完善有关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体系,促进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发展农村教育。

通过对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查分析,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

3、从xx年5月份起,我们学校着手进行课堂改革,从学习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起步,发展到现在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打算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全县的各个中小学,进行农村学校高效课堂改革,期间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同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怎样走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学的高效课堂改革的路子,是农村学校教研的重要课题。

4、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发挥学生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优化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5、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探索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与方法。

6、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提高和完善,优化师生关系,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一)课题界定

“语文”,《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语言和文字”。我们这里谈的“语文”主要是指语文这门学科,“高中语文”即指高中语文这门课程,它包括课文的教与学、试题研究、写作实践、作家作品研究等等。

“高效”是在现有课堂时间和课堂资源的情况下,教师限度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探索”是指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引下,结合农村发展的要求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对语文课堂和课外教学进行的有价值的研究与探索。其核心就是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用现代的对话式、交流式的教学组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理论依据

(1)党的xx届xx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要“把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就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优化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的思维习惯。”

(4)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思想和改革主张。

(5)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构建”过程,即主体借助自己的认识结构去主动构建知识;人们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因此建构活动是具有社会性,强调生生互动,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 。

(6)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认为:发现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目标,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这种意义下的“发现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原有的认认知基础上,其元认知、动机、行为都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参与。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以周至中学高效课堂模式——“三步五环”为窗口,通过对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研究,调查分析农村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总结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困惑和困难,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学课堂改革的新路子。

通过对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不断转变和升华教学理念,抬高教育目标,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手段,完善有关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体系,促进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形成互动的语文课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发展农村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分析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现状。

施行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个案研究。对本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分析高效课堂开展以来的教学实效、学生评价、教师感想以及社会上的要求和建议。探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困惑和困难。

2、新教学管理模式下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基本策略研究,探索高效课堂的基本课型及教学模式。

3、研究高效课堂语文教学方式对农村中学学生创新意识、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形成所起的作用。

(三)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研究过程:

1、参与对象:陕西省周至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

2、 研究步骤(xx.4-xx.12)

(1) 准备阶段:(xx.4-xx.5)深入学习新课改的理念,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布置落实课题实施细则。学习《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教育改革文件,学习语文科的《课程标准》,学习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心理学理论,学习合作教育、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等现代教育专著。

(2) 实施阶段:(xx.5-xx.6)

a、 (xx.5-xx.6)调查研究,明确要求。通过对自身及教研组成员的教学行为研究、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参观了解县内其它学校课堂教学等方法,分析周至县课堂教学现状,社会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具体要求、学生学习现状、现行教材及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农村中学教育资源情况等等。

b、 (xx.9-xx.10)设计案例,具体实施。根据第一阶段的调查,开展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并在研究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整改和提高。

c、 (xx.11-xx.12)小结规律,进一步实施。小结一年来课题开展情况,总结并探索出有关规律及体系,根据这些规律、体系及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尝试实践。完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初步探索和相关案例的搜索整理。

(3) 总结阶段:(xx.11-xx.12) 汇总研究资料,统计相关数据,分析综合,撰写课题报告。邀请上级领导、专家进行结题评鉴。

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农村学生,研究者又是农村中学教师中的一员,我们学校作为我县农村中学的领头军,担负着把农村教育提升上去的神圣使命,因而我们自身的行动研究尤为重要。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具体过程中结合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调查研究

研究方案 教学设计 文献资料 交流学习

教学反思

理论指导 教学实践 学生的反馈意见 研究论证

实践理论

反复 分析、评价

概括、调整

2、文献资料法。

对国内外有关语文教学的材料加以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3、调查分析法。

通过对我校高效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为发展

农村教育提供依据。

4、个案研究法。

围绕典型个体案例开展研究,全面调查和剖析,寻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途径、方法。

5、经验总结法。

重视积累,及时总结,形成规律和方法。

四、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刻制课堂教学实录光碟。

2、撰写课题研究心得,并形成研究论文。

篇三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评估自查报告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评估自查报告

我校于2002年6月申请创建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11月顺利通过评估验收,2003年元月授予“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称号。

近几年来,我们并不满足已有成绩,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活动。教育教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师生素质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办学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很好地发挥“实验学校”在临 澧中小学教学改革中的窗口作用、示范作用。2003.年-2023年先后被 评为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常德市明星学校、临澧县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示范学校。现根据《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评价量化表》进行全面地自评、自查,共可获得100分。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办学条件(此项总分20分,自评20分)

1、学校办学规模(此项4分,自评4分)

临澧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88年,是直属县教育局的一所示范性小学。学校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890平方米。现有25个小学教学班,在籍学生1656人,有学前班4个,在园幼儿208人,教职工130人,在职的81名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8人,专科学历的68人,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72人,省、市级骨干教师5人,县级学科带头人10人,先后有20人次荣获省市级劳模暨优秀教师称号。教学用房、教学设备、师资配备、仪器图书均达到省定一类标准,是全市明星学校,名优学校,是全县教学教研教改实验基地,是教育教学管理窗口中。

2、学校硬件建设(此项4分,自评4分)

学校办学条件一流,教学设施齐备。宏伟的教学大楼内有30间宽敞明亮的教室。每个教室内有电视机、投影仪等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一应俱全。科技大楼内设有多媒体电脑室、语音室、多媒体中心电教室、校园电视台、图书室、阅览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等多种功能室。2023年9月,投资40余万元建起高标准校园岗,移动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阅览室、课件制作室。校园内绿树掩映,芳草茵茵,四季花香,环境幽静,是全省园林式单位,是莘莘学子求知养性的理想之所。

3、学校管理水平(此项4分,自评4分)

学校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办学目标,以“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为办学理念,走科研兴校之路,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全力打造特长教育品牌,素质教育在这里得到真正体现,特别是这几年来,我校立足实际,围绕找准优势,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务实高效的校本教研新途径,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初步建立了与新新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建立了多元化开放的教学研究机制,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科研兴校目标。

4、学校师资状况(此项4分,自评4分)

学校师资力量一流,在职的81名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8人,专科学历的68人,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72人,省、市级骨干教师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县级学科带头人10人,先后有20人次荣获省市级劳模暨优秀教师称号。教师基本功过硬,专业知识扎实,教学艺术精湛。近几年来,教师参加省、市、县举行的教学比武活动,有2名教师荣获省级教学比武一等奖,有15人次荣获市级教学比武一等奖,有65人次荣获县级教学比武一等然,有50多名教师的近百篇教研论文分获国家、省、市级一等奖或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特别是近3年来,我们通过校本培训、继续教育、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发展等多种形式,使教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5、学校教研研究(此项4分,自评4分)

如何强化对学校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如何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如何充分挖掘教师们教研、科研的潜能,努力提高校本教研工作实效,我们的具体措施是“两个保证,两个到位”即:“领导保证、时间保证”,“评比到位、奖励到位”。

所谓领导保证,我们要求做到以下六点:

1、每个行政人员必须深入到一个校本教研小组,帮助确立本组校本教研目标,拟定校本教研计划,把握校本教研动态,解决校本教研难题。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必须准时参与,不准迟到、早退、缺席,不准只到不研。

3、每周校长办公室议,下组行政人员集中汇报各教研组校本教研开展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及时调整思路。

4、教导处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大型校本教研活动,要求教师人人参与,领导人人参加。

5、每月对各组校本教研工作进行一次专项督查评比。督查评比情况全校通报,作为期末评选先进教研组、先进年级组、先进课题的依据。

6、每期对全校校本教研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总结与考核,按教师目标管理考评细则各项权值记分存档。

所谓“时间保证”,我们做到“五个坚持”:

1、坚持每周三放学后(一个小时)各教研组常规校本教研活动雷打不动。

2、坚持每周二晚教师例会,安排30分钟时间进行全校性校本教研理论学习,从不间断。

3、坚持各学科每个单元确定一个课例,进行三次研讨,两轮反思的模式进行研究,推行“同备一课,分班轮上”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

4、坚持每月利用一个晚上(2个小时)学校请一名专家来校讲座,并在讲座后集中讨论,个人反思。

5、教师坚持每周必须进行3个小时以上的网上学习。

所谓“评比到位”,我们做到两个结合,一是平时评比与定期评比相结合,

每开展一次校本教研活动,学校要组织专门的督查评比,看谁的组织好,效果好,资料好,并全校通报,全校推介,

每到期中期末,学校组织专门的力量对各组的校本教研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比;二是个人评比与教研组的评比相结合,对于校本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及时发现,及时表彰,业务上委以重任,组织上优先考虑,经济上予以重奖,对于校本教研活动搞得好的教研组,其计分作为评选先进教研组的重要依据,先进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在期末目标考核中均加记奖励分。

所谓“奖励到位”,一是学校每一次组织的大型校本教研活动均设重奖项,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表彰,奖励;二是按照学校制定的《教研成果奖励制度》,对全期来全体教师取得的各类教研成果一次性奖励,在期末总结表彰大会上隆重发放,2003年我校共发放成果奖21688元,2004年发放22385元,教师个人最高奖达1200元,最低奖额也有280元。

二、履行职责(此项30分,自评30分)

1、承担省市教科院(所)工作

目前,我校承担实验课题7项,其中,“十五”课题3项,“十一五”课题1项,学校子课题3项,已经结题获奖并在全县推广的有2项,正在进行的5项,其中“十五”课题“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中期评估,获省一等然,结题评估获优秀等级。由此派生出的三个子课题,即“低年级‘情境教学’与多媒体整合”,“中年级‘体验学习’与多媒体教学整合”,“高年级‘合作性学习’与多媒体教学整合”,涵盖了小学各年级八大学科,形成了各年级有侧重、各学科有针对,各教师参与实验的教育科研格局,并做到了每个课题有方案,有计划、有实验档案,研讨形成了科学实用,便于操作的“六借六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 ,且已在全县推广。十一五课题“以校园电视台为载体,培养小学生语文听说能力的研究”已完成立项申报工作。

2、参与各级教研活动(此项10分,自评10分)

为了抓好教研活动,促使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级教研活动,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讨论,反复修改,于2004年9月,制定了《临澧县实验小学“三级”校本教研工作制度》,明确上至校长、下到每位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基本职责与要求,拟定了校本教研长、短期规划,明确各备课组、教研组、教科室、教务处的具体的校本教研工作目标。此外,我们在2004年9月还建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如:专业引领保障制度,合作交流互助制度,学习实践反思制度,校本课程开发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学校领导全程参与指导教学研究制度,教研成果奖励制度等,将其汇编成册,教师人手一册,反复学习,认真领会,全面落实。我校开展专业引领的总体要求是:“四层次、三必须、两有、一检查”。即在引领形式上分四个层次:1、学校每期举行2—3次专讲理论讲座;教研组每周一次理论学习交流;教师每周利用3个小时进行网上学习;教师每期自学一本专业书籍。在专业引领内容上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理念,必须与自身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在专业引领的管理上实现两有一查,即有学习记录,有心得体会,每学期进行一次检查、评比。

我校开展专业引领的具体做法是“请进来、走出去”。

所谓“请进来”,就是请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 校诠释新课程、新课改、新理念,传播新信息、新动态。我校在近年来,先后请市教科所刘忠义教师、省师资培训中心肖奇平教授、特级教师肖家气、贺大国老师和教研室朱宏志主任、胡家仁老师来我校进行专题讲座,通过教师们反复学习、集中讨论、个人反思,全体教师对校本教研的内涵,素质教育的要义,新课程理念进课堂、课题研究策略等有了全新认识,为我们洗刷了头脑,指明了方向,递交了钥匙,深受老师们欢迎。

同时,我们还利用网络信息建立了新的沟通手段,与专家、教师、兄弟学校对话,通过设立实验小学网站,打开了与外界沟通与交际的门户。

所谓“走出去”,就是派本校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观摩、交流取经。近年来,我校先后派出近30名骨干教师赴武汉、株洲、衡阳、桃源、常德、张家界、石门学习观摩、听课,带回了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校本教研评价,新课程下教学设计,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的宝贵经验。对于“走出去”的骨干、教师,我校规定做到“三个一”:即提交一份完整的资料(经验材料,光碟等)交教科室存档,做一场高标准的汇报讲座,谈别人的成功做法与经验,谈自己的感触和体会,谈会后对学校的建议与设想。上一堂高质量的移植课,起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作用。

3、在当地教学研究活动中的影响(此项12分,自评12分)

学校规范教学管理,狠抓教学研究,在市县乡产生强烈反响 ,在每年组织的全县教学比武活动中均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年年被评为教研工作先进单位,科研工作示范单位,2023年3月25日,全县中小学校本制度现场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召开,全面展示我校校本教研成果,介绍了我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宝贵经验,重点推介我校校本教研模式,2023年6月,《湖南教育》全文刊登我校“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校本成功经验。

三、新课程实施中的相关情况(此项50分,自评50分)

1、学校组织的师资培训与学习(此项15分,自评15分)

(1)坚持“六个一”反思活动,我校坚持开展“六个一”反思活动,即要求教师每学期交一份重点剖析典型案例;每月交一份优秀教学反思(并且规定;每次外出学习后必须反思,每次听了专业引领讲座后必须反思,每次参加教学法比武后必须反思,每次承担公开课、示范课、引路课后必须反思,每次听了学校领导、同组教师的评课后必须反思);每月交一份优秀教学设计,并且上升到理论高度,阐述自己设计构想;每学期读一本理论专著,并做读书笔记;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每学期写一篇论文或案例。学校组织评比,记入教师成长档案,纳入期末目标管理范畴。

(2)、坚持六会制度,坚持“六会”制度。建立对话机制,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我校每学期召开“六会”已形成制度,如:04年11月面向全校教师的“教书育人经验交流会”通过组内交流、推优参选、经验报告三个环节,推介我校教师教书育人的新观念、好经验、金点子和好典型;如:04年3月,我校举行课改年级课堂教学研讨会,全体参赛教师反复领会新课标,认真钻研新教材,仔细推敲课堂教学新策略,推出一批理念全新、设计趋优、便于操作的好模式,起到点上示范、面上开花的特好效果;还有04年9月面向中青年教师的“读书报告会,学术报告会”;04年12月面向优秀教师的“我为学校献良策”座谈会,04年4月面向青年教师的“爱我实小”的演讲会都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促进了教师有效反思,更新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

(3)、建立读书常规、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我校把2023年确定为“师生读书年”,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教师以“读专业书籍,争做研究型教师”为主线,教务处、办公室拟定切实可行的读书活动方案。在读书自学活动中,我们坚持“四确定”和“一展览”。“四确定”:即确定学习时间、地点、内容、主持人。“一展览”:即学期结束举办一次展览,办公室在检查教师的政治学习笔记、业务学习笔记和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将优秀笔记对全体教师展览。

(4)、“课堂观摩”结对学艺,跟踪指导,双向交流等有效措施促使教师培训学习与提高。

(5)、资源共享,实施专业引信,我校开展专业引领的总体要求是:“四层次、三必须、两有、一检查”。即在引领形式上分四个层次:1、学校每期举行2—3次专讲理论讲座;教研组每周一次理论学习交流;教师每周利用3个小时进行网上学习;教师每期自学一本专业书籍。在专业引领内容上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理念,必须与自身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在专业引领的管理上实现两有一查,即有学习记录,有心得体会,每学期进行一次检查、评比。

2、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此项20分,自评20分)

一是确保三级教研网络整体联动、职责明确

首先我校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年级组长、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加强领导,全程参与,全程指导,全程监督,并制定了《行政领导全程参与指导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其次我们构建三级教研网络,明确职责,强化责任,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确保校本教研不走过程,务求实效。(见附件1)

二是确保校本教研制度,科学规范,便于操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健全必要、合理、科学的校本教研规章制度,是保证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化开展,规范化操作,实效化运行的有力保障。

我们在2004年9月还建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如:专业引领保障制度,合作交流互助制度,学习实践反思制度,校本课程开发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学校领导全程参与指导教学研究制度,教研成果奖励制度等,将其汇编成册,教师人手一册,反复学习,认真领会,全面落实。

3、校本课程开发(此项8分,自评8分)

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方案》和《校本课程评审办法》,本着“校本课程要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要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地域特点,更好地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原则,充分利用本地人文环境、地方 特色、名人古迹、物质资源等优势,分册编好1-6年级校本课程名册纲要,开发出课改年级实用校本课程4套共 课时,深受学生、教师喜爱,得到家长社会充分认可。

4、研究性学习的开放与实施(此项7分,自评7分)

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为基础,立足于探索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课内外主动性学习,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性学习,提高综合学习能力,我们确立五、六年级学生为研究性学习实验对象,以科学(自然)课为主要载体,开设学习研究性学习,主要解决科学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之间的配合问题,实验成果形式主要以学生成长档案袋、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小创作以及论文、教师工作档案为主,教师课例、纳入学生评定与教师考核评比范畴,其成效显著。

篇四 2023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开题报告

时间:xx年9月5日

立项号

xxxkt-xxyw418

课题名称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负责人

刘娜

所在单位

西安市新城区东方小学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同时专列‘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且对不同学段的综合性学习提出了不同要求,并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进行了专项说明。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采用综合性学习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由于我们的教育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束缚,对人的价值、人的地位、人的发展的问题的重视是不够的。在教育过程中,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使学生受到太多的限制和束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由此可见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因此提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学习方式研究”这一课题教学研究。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作为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并行提出的“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标形势下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块面。《课标》中是这样阐述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可见其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起着桥梁的作用。它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综合展示台”。它是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的桥梁;它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它是学生从书本走向自然的桥梁;它是学生从理性认识走向实践能力的桥梁;它是学生从语文走向其他学科的桥梁

学习方式:这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学习方式不仅仅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更主要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目标:

1、开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的活动项目,作为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载体,达到在实践中学用语文的课程目标。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沟通方面探索一些成功的经验。

2、摸索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模式。

3、教师在研究中得到培训和提高。

研究方法 :

问卷调查法:对我校开展综合性学习现状及学生实际做调查。通过问卷、采访、座谈、情景观察,召开研讨会等方法,了解不同学段、不同形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做法和成效。

行动研究法:结合综合性学习主题,开展研究。

教育实验法:根据课题的内容,确定的主题开展活动。

案例研究法:对主题开展中的案例做研究。

经验总结法:主要是完成各阶段的报告、论文搜集与课题相关的研究。

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年5月—xx年8月

1、制定课题方案,确定研究具体工作。

2、资料收集、学习。

3、启动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xx年9月—12月

(1) 按课题方案进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语文教学中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2)在语文教学中要做有心人,不仅要有计划有总结,还要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3)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进展情况。(4)xx年12月举行中期汇报,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并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成果。(5)邀请专家进行检查、指导,根据课题进展情况相应调整课题研究方案。

第三阶段(中期总结汇报阶段):xx年1月

通过中期汇报,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方案,进一步探索,积累资料。

第四阶段(研究实施阶段):xx年2月—4月

(1)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2)写出课题论文。(4)观摩活动。

第五阶段(结题阶段):xx年5月

1、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结题报告并上传博客。

2、申请结题,上交成果。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预期的研究成果:

篇五 关于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农村语文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他们对农村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特色、今后改革方向等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目前研究站在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高度,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语文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如何使语文教育适应当地经济条件,促进学校教育与生产过程结合,增强学校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指出要“把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活动与生产、健康、营养相关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把以学校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活动与科学技术的实际作用和生活发展,特别是农村的生活发展结合起来”。但是,这些实践与研究往往又是站在了农村经济不发达的,贫穷落后这一层面上进行的。作为21世纪逐步迈向小康社会的新农村,它的教育又将怎样更好地培养适应新农村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使我们的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的建设,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研究的新课题。

2、调查分析农村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总结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困惑和困难,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学课堂改革的新路子。

通过对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不断转变和升华农村教育教学理念,抬高教育目标,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手段,完善有关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体系,促进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发展农村教育。通过对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查分析,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

3、从2023年5月份起,我们学校着手进行课堂改革,从学习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起步,发展到现在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打算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全县的各个中小学,进行农村学校高效课堂改革,期间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同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怎样走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学的高效课堂改革的路子,是农村学校教研的重要课题。

4、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发挥学生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优化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5、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探索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与方法。

6、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提高和完善,优化师生关系,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一)课题界定

“语文”,《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语言和文字”。我们这里谈的“语文”主要是指语文这门学科,“高中语文”即指高中语文这门课程,它包括课文的教与学、试题研究、写作实践、作家作品研究等等。

“高效”是在现有课堂时间和课堂资源的情况下,教师限度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探索”是指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引下,结合农村发展的要求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对语文课堂和课外教学进行的有价值的研究与探索。其核心就是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用现代的对话式、交流式的教学组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理论依据

(1)党的xx届xx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要“把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就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优化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的思维习惯。”

(4)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思想和改革主张。

(5)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构建”过程,即主体借助自己的认识结构去主动构建知识;人们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因此建构活动是具有社会性,强调生生互动,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 。

(6)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认为:发现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目标,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这种意义下的“发现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其元认知、动机、行为都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参与。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以周至中学高效课堂模式——“三步五环”为窗口,通过对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研究,调查分析农村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总结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困惑和困难,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学课堂改革的新路子。

通过对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不断转变和升华教学理念,抬高教育目标,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手段,完善有关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体系,促进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形成互动的语文课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发展农村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分析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现状。

施行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个案研究。对本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分析高效课堂开展以来的教学实效、学生评价、教师感想以及社会上的要求和建议。探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困惑和困难。

2、新教学管理模式下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基本策略研究,探索高效课堂的基本课型及教学模式。

3、研究高效课堂语文教学方式对农村中学学生创新意识、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形成所起的作用。

三)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研究过程:

篇六 2023年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农村语文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他们对农村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特色、今后改革方向等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目前研究站在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高度,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语文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如何使语文教育适应当地经济条件,促进学校教育与生产过程结合,增强学校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指出要“把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活动与生产、健康、营养相关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把以学校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活动与科学技术的实际作用和生活发展,特别是农村的生活发展结合起来”。但是,这些实践与研究往往又是站在了农村经济不发达的,贫穷落后这一层面上进行的。作为21世纪逐步迈向小康社会的新农村,它的教育又将怎样更好地培养适应新农村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使我们的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的建设,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研究的新课题。

2、调查分析农村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总结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困惑和困难,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学课堂改革的新路子。

通过对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不断转变和升华农村教育教学理念,抬高教育目标,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手段,完善有关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体系,促进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发展农村教育。

通过对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查分析,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

3、从xx年5月份起,我们学校着手进行课堂改革,从学习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起步,发展到现在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打算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全县的各个中小学,进行农村学校高效课堂改革,期间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同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怎样走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学的高效课堂改革的路子,是农村学校教研的重要课题。

4、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发挥学生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优化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5、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探索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与方法。

6、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提高和完善,优化师生关系,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一)课题界定

“语文”,《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语言和文字”。我们这里谈的“语文”主要是指语文这门学科,“高中语文”即指高中语文这门课程,它包括课文的教与学、试题研究、写作实践、作家作品研究等等。

“高效”是在现有课堂时间和课堂资源的情况下,教师限度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探索”是指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引下,结合农村发展的要求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对语文课堂和课外教学进行的有价值的研究与探索。其核心就是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用现代的对话式、交流式的教学组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理论依据

(1)党的xx届xx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要“把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就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优化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的思维习惯。”

(4)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思想和改革主张。

(5)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构建”过程,即主体借助自己的认识结构去主动构建知识;人们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因此建构活动是具有社会性,强调生生互动,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 。

(6)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认为:发现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目标,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这种意义下的“发现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其元认知、动机、行为都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参与。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以周至中学高效课堂模式——“三步五环”为窗口,通过对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研究,调查分析农村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总结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困惑和困难,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学课堂改革的新路子。

通过对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不断转变和升华教学理念,抬高教育目标,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手段,完善有关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体系,促进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形成互动的语文课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发展农村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分析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现状。

施行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个案研究。对本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分析高效课堂开展以来的教学实效、学生评价、教师感想以及社会上的要求和建议。探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困惑和困难。

2、新教学管理模式下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基本策略研究,探索高效课堂的基本课型及教学模式。

3、研究高效课堂语文教学方式对农村中学学生创新意识、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形成所起的作用。

(三)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研究过程:

1、参与对象:陕西省周至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

2、 研究步骤(xx.4-xx.12)

(1) 准备阶段:(xx.4-xx.5)深入学习新课改的理念,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布置落实课题实施细则。学习《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教育改革文件,学习语文科的《课程标准》,学习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心理学理论,学习合作教育、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等现代教育专著。

(2) 实施阶段:(xx.5-xx.6)

a、 (xx.5-xx.6)调查研究,明确要求。通过对自身及教研组成员的教学行为研究、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参观了解县内其它学校课堂教学等方法,分析周至县课堂教学现状,社会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具体要求、学生学习现状、现行教材及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农村中学教育资源情况等等。

b、 (xx.9-xx.10)设计案例,具体实施。根据第一阶段的调查,开展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并在研究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整改和提高。

c、 (xx.11-xx.12)小结规律,进一步实施。小结一年来课题开展情况,总结并探索出有关规律及体系,根据这些规律、体系及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尝试实践。完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初步探索和相关案例的搜索整理。

(3) 总结阶段:(xx.11-xx.12) 汇总研究资料,统计相关数据,分析综合,撰写课题报告。邀请上级领导、专家进行结题评鉴。

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农村学生,研究者又是农村中学教师中的一员,我们学校作为我县农村中学的领头军,担负着把农村教育提升上去的神圣使命,因而我们自身的行动研究尤为重要。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具体过程中结合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调查研究

研究方案 教学设计 文献资料 交流学习

教学反思

理论指导 教学实践 学生的反馈意见 研究论证

实践理论

反复 分析、评价

概括、调整

2、文献资料法。

对国内外有关语文教学的材料加以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3、调查分析法。

通过对我校高效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为发展

农村教育提供依据。

4、个案研究法。

围绕典型个体案例开展研究,全面调查和剖析,寻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途径、方法。

5、经验总结法。

重视积累,及时总结,形成规律和方法。

四、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刻制课堂教学实录光碟。

2、撰写课题研究心得,并形成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报告6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农村语文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他们对农村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特色、今后改革方向等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目前研究站在语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基础信息

  • 基础研究报告6篇
  • 基础研究报告6篇81人关注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农村语文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他们对农村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特色、今后改革方向等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目前研 ...[更多]

  • 基础教育研究报告6篇
  • 基础教育研究报告6篇17人关注

    时间:xx年9月5日立项号xxxkt-xxyw418课题名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负责人刘娜所在单位西安市新城区东方小学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语文课程标 ...[更多]

研究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