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篇一 《初中课间操组织形式及内容改革研究》课题结题工作报告范文
我校于xx年3月承担了全州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初中课间操组织形式及内容改革研究》的研究工作。本课题于xx年3月形成方案,实验时间原计划从xx年3月——xx年年10月但是由于研究时间短推迟到2023年11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果。获得了省级以上相关论文奖项,2次州级以上公开示范课活动。课题能按计划进行并达到预定研究目标。
一、把握目标,加强培训,保证课题实验工作顺利开展
本课题是在对进一步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基础上,结合我校为一所农村中学,正规的体育场所和设施缺乏,群众体育活动较落后。但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学生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往的课间操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已经对学生没有任何的兴趣,学生对课间操产生了敷衍的做法和厌烦的情绪,更有甚者产生了恐惧心理。但这不能说明课间操已经一无是处了,到了该取消的时候,而是提醒我们要转变对课间操的认识,转变课间操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加强对课间操的管理和评价工作,把学生对课间操的兴趣重新找回来。
xx年3月我校把传统的课间操进行改革,并申报了州级课题。作为承担全州的科研课题,既有科研促教,提高“课标”实施效果的目的促进学生自我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几项运动技术和球类规则和简单的裁判规则。又能通过实验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增强各教研组教研的氛围。因此我们重视实验教师的学习、培训和课题可行性论证等工作。xx年5月举行了课题开题报告会,由县教科所领导指导,学校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学校领导对课题的立项表示祝贺和支持,对课题实验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表示将在人力、财力和时间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领导的重视给课题组教师增强了实验信心,为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的奠定了基础。
在开展研究工作的前期,重点加强对课题组成员的学习和培训,学习和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教学》、《中国学校体育》等杂志,了解和掌握大课间活动各种项目的技术,通过互联网查阅有关大课间活动的知识。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教师对课题实验工作的认识,解读了新课程理念,基本掌握了实验操作程序,为课题实验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整体规划、逐步实施,推进实验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初中课间操组织形式及内容改革研究实施方案》中提出的研究内容和实验的步骤,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科学地拟订了实验步骤。在具体操作上主要以一个实验阶段为一周期,遵循整体规划,分段实验,全面推进的原则,每阶段侧重一个方面。
(一)研究准备阶段(xx年2月~xx年3月中旬)
1、对学生进行课间操态度调查和分析,撰写并通过课题可行性报告。
2、加强课题宣传和课题实施过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器材等。
3、组建课题组,及时召开课题开题会,做好实验人员分工,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4、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使教师了解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措施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
5、收集整理资料。
(二)实验研究阶段(xx年3月中旬~xx年年9月)
本阶段又分为三个小阶段:
(1)适应性阶段(xx年3月中旬~xx年10月)
(2)整改巩固提高阶段(xx年年3月~2023年5月)
(3)研究成果形成阶段(2023年5月~2023年10月)
1、按照教育科研的基本步骤,落实课题研究方案做好实验过程的管理,定期召开实验课题组成员工作会议,实验有计划、阶段有总结、问题建议改进方案等,把实验任务落实到位。
2、加强实验进程的督导和质量的监控,确保实验预期达到目标。
3、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检验课题研究效果。
5、聘请有关专家、教师进行课间操观摩活动。
(三)验收总结阶段(2023年9月~xx年年11月)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完成研究报告。
2、进行课题研究资料的整理和汇总工作。
3、实验教师撰写论文。
4、申请专家进行结题鉴定。
本校学生进行纵向对比分析。把改革后评价的结果与改革前学生参与课间操的态度进行对比分析,完成课题报告和课题总结,形成较完善的材料。每一个阶段研究工作都根据计划要求有重点、有针对性、易从某个方面突破、早出成效等方面来实施;强调各个方面交叉进行,贯串始终,相互联系,有利于在实验中不断研究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从整体上探索和构建在新课程标准下,更科学,更实效地开展大课间活动。
三、立足实践,完善调整,逐步推进研究的成效
各种管理方案的建构和操作模式的完善,成效如何,都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证明,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发现和分析,用客观事实和数据对研究过程进行检验和调整。xx年起,我们通过了问卷调查、大课间脉搏抽测、组织各层次的比赛,以及学校、县、州、省各种教学和论文的评比,初中三年级初考高体育测试成绩的实践验证,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师生实验反思意见等形式反馈评价方案的可行性,此外还想通过县体育教研活动把实验成果逐步推出,征求各校同行对这些成果应用的效果意见,在以上做法的基础上再根据工作实际对原方案的某些细节作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不断充实研究人员和研究的项目和内容。
体育组把自身建设融入课题研究之中,全员配合,积极投入。两年来取得了显效的成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有7 篇论文在《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在《安图教育》杂志上发表。课题组内的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也得到了提升。xx年年在吉林省举办的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和延边州教育学院举办的基本功竞赛中有3人次获一等奖。因而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兄弟学校的认同,计划在下一步推广使用。
课题研究不但促进了体育组建设、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质,而且大大推进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学校总体发展。根据学校实际条件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新课程理念,学校重新建构了竞技、人文、娱乐为一体的体育运动会,并通过大课间活动展示我校的体育特色。通过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实现了校有特色、教有特点、生有特长的目的。
篇二 青年自组织发展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青年群体出现了价值多元化、需求多样化、流动经常化、参与自主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按照不同需求和追求而成立的青年自组织应运而生,并以其服务对象的特定性、服务目标的明确性、行为的灵活性和组织动员的便捷性等特点,吸引了大量青少年的加入,在团结联系青少年个体(尤其是体制外青少年),动员青少年民主参与、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等方面发挥着了积极的作用。其范围广泛,涉及众多,有娱乐、健身、交友、公益等类型。为了摸清青年自组织的发展状况,我们按照团区委的要求对青年自组织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据调查了解,青年普遍认为:参加青年自组织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体现自身价值。
一、青年自组织的基本情况
1、青年自组织基本特征明显。明显的年龄特征,大多数组织成员是处于青年期的同龄人;一定的规模,固定会员达30人以上,以35岁以下青少年为主体;有组织的章程,对自身的组织使命、主要任务有明确的界定;有较稳定的组织框架,组织成员各有其责,各司其职,各行其权,有明确的分工。
2、青年自组织规模小,数量不多。大部分自组织规模都在50人以下。在调查人群中,有过半的人没有参加过任何自组织,有20%的人没有听说过青年自组织,但77.5%的人非常有兴趣参加青年自组织。
3、青年自组织发展速度快,人员参与积极。近几年,随着手机和电脑的普及,多以qq群为主,qq群多以老乡会、同学会为主,qq群人数不定,有10多人的,有200人的,但以规模50人以下的居多,多以网上交流为主,很少组织室外活动。开展活动多的以兴趣群(文学交流、摄影交流、书画交流等)和各种公益社团为主,人员参与热情高。
4、青年自组织组织方法相似,联系紧密。所有的青年自组织都以手机为主要联系方式,辅以网络工具。各种青年自组织都通过手机联络,说好活动的起始时间和地点。部分游戏群通过网络,进行群体作战游戏。
5、青年人参与热情高,积极公益,奉献爱心。镇卫生院的志愿者协会,就是公益性的服务组织,几年来,他们深入老党员干部家中、敬老院、为他们进行免费的体检,并送去药品,深受干部群众的好评。
6、青年自组织青年参与自组织的动机、积极性高。自组织青年参与自组织的动机是找一个表现自己的平台,让自己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学习、磨练,自组织青年的参与积极性是非常高的,不用组织者动员就自行报名或自愿加入。
7、对党团组织的信仰、支持没有改变。调研中发现青年对党的信仰、对团的支持一如既往,青年人喜欢平等、自由,这也是他们积极成立、参与自组织的原因。青年对于体制内社团的态度是比较明朗的,他们认为青年自组织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让他们能够自由发挥的“场所”,他们感到很满意。
二、青年自组织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青年自组织虽然发展快,却也存在着诸多的困难与问题:一是无组织活动资金的支持。会员们希望上级组织能给与一定的支持,改善现有的基层活动状况,活跃广大青年同志。二是宣传方式单一。有的以网络为载体,活动人员的召集、活动后的宣传都以网络为主阵地,在青年人中知晓率不高。三是成员素质参次不齐,缺乏培训指导。四是结构不够完善,组织不够健全,人员集中也不够迅速。
三、针对青年自组织的工作思考
青年自组织目前还处发展初期,动作、发展的水平还很不平衡,如何通过有形的措施引导他们为我所用,引导其沿着健康轨道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团组织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切实的指导:
1、要加大与青年自组织成员的交流。青年自组织依托网络平台,突破了地域、资源限制,成为直接面对青年、面向需求、无边界的组织,它满足了青年多样需求,成为青年展示自我的舞台、全面发展的空间,因而受到青年的追捧。这对团组织来说是件好事,我们加强和青年自组织的交流,将其组织者吸收为团委委员或青联委员,在团区委开展活动或大型会议时邀请其参与。同时对青年自组织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帮助,在他们开展的大型活动时派人参加,同时及时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让他们感受到团组织对他们的关心与支持。
2、要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管理。青年自组织的优点很多,但是就象前文所说,他们的成员多来自网络,素质参差不齐,团组织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大型活动要求他们一定要备案,进行指导并派人参加。也可与他们共同开展一些活动,吸引更多青年,扩大影响面。同时在场地租借、社团孵化、项目指导、骨干培训等方面,给予青年自组织切实的帮助。为了更好的管理这些青年自组织,也需要上级及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对其服务、管理、发展问题进行法律上的规范,引导和激励自组织的健康成长。
3.团组织要联系、服务和凝聚青年。团组织要把青年自组织工作纳入工作规划,让青年自组织工作在工作目标责任制占有一定比例,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青年自组织组织者工作会议,以达到经常联系的目的,团组织要为青年自组织搞好服务,利用青年自组织本身具有的凝聚力强的优势来凝聚青年。自组织本身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团组织要把自组织领导者紧紧凝聚在团组织周围,自组织领导者的作用发挥好了,青年自然就凝聚起来了。
4、代为争取其它部门的支持。青年自组织的成长也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对于优秀的青年自组织,团组织有必要代其宣传,扩大它的影响,号召更多的人参与,我们在各方面积极支持同时也向教育局、民政局、关工委等单位反映他们的事迹,争取各方面的支持资金或其它的支持。
总之,开展青年自组织的调查研究,了解青年自组织的组织现状、基本特征、发展瓶颈,掌握青年自组织的发展规律,有助于共青团组织进一步了解青年群体的真实需求,反思自身的组织架构,改进传统的组织动员模式,以此来加强团组织与青年自组织的联系、指导和联合,加强对青年中间层群体的联系与服务,切实服务各类青年群体(尤其是中间层青年群体)和谐成长。
篇三 《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研究报告
内容提要:近几年,我校努力实践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坚持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基础,以“实践、发展、创新”为主体,以综合性、开放性、研究性的实践活动为主要环节,以研究性活动为主要形式,有计划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验工作,从课程整合、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社会实践入手,不断探索、总结、积累经验,从而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让师生都得到了真正的发展,让他们在活动中汲取快乐,在收获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整合、转变、实践、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面对全新的社会背景,面对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不得不发生改变,并对每位社会成员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现代社会发展客观地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健全的价值观和负责的生活态度;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善于发现和探究;具有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善于和他人共同生活、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生态伦理意识,能够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即具有“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种基本素养①。其中,“学会认知”强调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即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要求学生能够与他人一道参加所有的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学会合作和交往;“学会生存”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从生活的角度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由此看来,基础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关怀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愿望。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从小学到中学必须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至此,综合实践活动正式以“课程”的身份进入了中小学校园。然而,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遇到了诸多的阻碍,教学目标难以达成,“指导纲要”的精神也无法很好地落实。因此,为了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途径,我校自xx年3月开始进行对此项内容的研究,到2023年3月,已走过了整整四年,在这四年的研究过程中,我校对综合实践活动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收获颇多。
一、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研究有效地实施途径,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塑造健康向上,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格。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总目标:努力实践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坚持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基础,以“实践、发展、创新”为主体,以综合性、开放性、研究性的实践活动为主要环节,以研究性活动为主要形式,有计划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验工作,促进学生在校内学习和校外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策略
(一)制度保障
1、成立课程实施的领导机构。为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内各成员都有具体的分工和相应的职责要求。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课程计划的实施,学校实施方案的制订,课程实施情况的宏观调控,并指导班级活动计划的制定,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并做好活动过程材料的收集、归档。
2、定期开展评比活动。每学期开展优秀活动案例、活动设计、论文、学生活动过程性材料等评比活动,评出一、二、三等奖,并把比赛结果纳入教师的业务档案袋,作为学期“评优,评先”的依据之一,并把优秀的作品汇编成册。
3、每半月举行一次学生作品展。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学校和班级都建立了作品展示台,学生把自已认为最好的作品交给老师,由教师、学生进行评价,并择优张贴在“学校展示台”和“班级展示台”,每半月组织一次全校的“作品展示会”,让师生在展示中交流、提高,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
篇四 《初中课间操组织形式及内容改革研究》课题结题的工作报告
我校于xx年3月承担了全州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初中课间操组织形式及内容改革研究》的研究工作。本课题于xx年3月形成方案,实验时间原计划从xx年3月——xx年年10月但是由于研究时间短推迟到2023年11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果。获得了省级以上相关论文奖项,2次州级以上公开示范课活动。课题能按计划进行并达到预定研究目标。
一、把握目标,加强培训,保证课题实验工作顺利开展
本课题是在对进一步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基础上,结合我校为一所农村中学,正规的体育场所和设施缺乏,群众体育活动较落后。但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学生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往的课间操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已经对学生没有任何的兴趣,学生对课间操产生了敷衍的做法和厌烦的情绪,更有甚者产生了恐惧心理。但这不能说明课间操已经一无是处了,到了该取消的时候,而是提醒我们要转变对课间操的认识,转变课间操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加强对课间操的管理和评价工作,把学生对课间操的兴趣重新找回来。xx年3月我校把传统的课间操进行改革,并申报了州级课题。作为承担全州的科研课题,既有科研促教,提高“课标”实施效果的目的促进学生自我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几项运动技术和球类规则和简单的裁判规则。又能通过实验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增强各教研组教研的氛围。因此我们重视实验教师的学习、培训和课题可行性论证等工作。xx年5月举行了课题开题报告会,由县教科所领导指导,学校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学校领导对课题的立项表示祝贺和支持,对课题实验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表示将在人力、财力和时间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领导的重视给课题组教师增强了实验信心,为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的奠定了基础。在开展研究工作的前期,重点加强对课题组成员的学习和培训,学习和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教学》、《中国学校体育》等杂志,了解和掌握大课间活动各种项目的技术,通过互联网查阅有关大课间活动的知识。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教师对课题实验工作的认识,解读了新课程理念,基本掌握了实验操作程序,为课题实验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整体规划、逐步实施,推进实验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初中课间操组织形式及内容改革研究实施方案》中提出的研究内容和实验的步骤,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科学地拟订了实验步骤。在具体操作上主要以一个实验阶段为一周期,遵循整体规划,分段实验,全面推进的原则,每阶段侧重一个方面。
(一)研究准备阶段(xx年2月~xx年3月中旬)
1、对学生进行课间操态度调查和分析,撰写并通过课题可行性报告。
2、加强课题宣传和课题实施过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器材等。
3、组建课题组,及时召开课题开题会,做好实验人员分工,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4、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使教师了解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措施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
5、收集整理资料。
(二)实验研究阶段(xx年3月中旬~xx年年9月)
本阶段又分为三个小阶段:
(1)适应性阶段(xx年3月中旬~xx年10月)
(2)整改巩固提高阶段(xx年年3月~2023年5月)
(3)研究成果形成阶段(2023年5月~2023年10月)
1、按照教育科研的基本步骤,落实课题研究方案做好实验过程的管理,定期召开实验课题组成员工作会议,实验有计划、阶段有总结、问题建议改进方案等,把实验任务落实到位。
2、加强实验进程的督导和质量的监控,确保实验预期达到目标。
3、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检验课题研究效果。
5、聘请有关专家、教师进行课间操观摩活动。
(三)验收总结阶段(2023年9月~xx年年11月)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完成研究报告。
2、进行课题研究资料的整理和汇总工作。
3、实验教师撰写论文。
4、申请专家进行结题鉴定。
本校学生进行纵向对比分析。把改革后评价的结果与改革前学生参与课间操的态度进行对比分析,完成课题报告和课题总结,形成较完善的材料。每一个阶段研究工作都根据计划要求有重点、有针对性、易从某个方面突破、早出成效等方面来实施;强调各个方面交叉进行,贯串始终,相互联系,有利于在实验中不断研究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从整体上探索和构建在新课程标准下,更科学,更实效地开展大课间活动。
三、立足实践,完善调整,逐步推进研究的成效
各种管理方案的建构和操作模式的完善,成效如何,都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证明,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发现和分析,用客观事实和数据对研究过程进行检验和调整。xx年起,我们通过了问卷调查、大课间脉搏抽测、组织各层次的比赛,以及学校、县、州、省各种教学和论文的评比,初中三年级初考高体育测试成绩的实践验证,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师生实验反思意见等形式反馈评价方案的可行性,此外还想通过县体育教研活动把实验成果逐步推出,征求各校同行对这些成果应用的效果意见,在以上做法的基础上再根据工作实际对原方案的某些细节作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不断充实研究人员和研究的项目和内容。
体育组把自身建设融入课题研究之中,全员配合,积极投入。两年来取得了显效的成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有7 篇论文在《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在《安图教育》杂志上发表。课题组内的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也得到了提升。xx年年在吉林省举办的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和延边州教育学院举办的基本功竞赛中有3人次获一等奖。因而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兄弟学校的认同,计划在下一步推广使用。
课题研究不但促进了体育组建设、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质,而且大大推进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学校总体发展。根据学校实际条件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新课程理念,学校重新建构了竞技、人文、娱乐为一体的体育运动会,并通过大课间活动展示我校的体育特色。通过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实现了校有特色、教有特点、生有特长的目的。
篇五 《初中课间操组织形式及内容改革研究》课题结题工作报告
我校于xx年3月承担了全州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初中课间操组织形式及内容改革研究》的研究工作。本课题于xx年3月形成方案,实验时间原计划从xx年3月——xx年年10月但是由于研究时间短推迟到2023年11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果。获得了省级以上相关论文奖项,2次州级以上公开示范课活动。课题能按计划进行并达到预定研究目标。
一、把握目标,加强培训,保证课题实验工作顺利开展
本课题是在对进一步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基础上,结合我校为一所农村中学,正规的体育场所和设施缺乏,群众体育活动较落后。但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学生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往的课间操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已经对学生没有任何的兴趣,学生对课间操产生了敷衍的做法和厌烦的情绪,更有甚者产生了恐惧心理。但这不能说明课间操已经一无是处了,到了该取消的时候,而是提醒我们要转变对课间操的认识,转变课间操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加强对课间操的管理和评价工作,把学生对课间操的兴趣重新找回来。xx年3月我校把传统的课间操进行改革,并申报了州级课题。作为承担全州的科研课题,既有科研促教,提高“课标”实施效果的目的促进学生自我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几项运动技术和球类规则和简单的裁判规则。又能通过实验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增强各教研组教研的氛围。因此我们重视实验教师的学习、培训和课题可行性论证等工作。xx年5月举行了课题开题报告会,由县教科所领导指导,学校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学校领导对课题的立项表示祝贺和支持,对课题实验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表示将在人力、财力和时间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领导的重视给课题组教师增强了实验信心,为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的奠定了基础。在开展研究工作的前期,重点加强对课题组成员的学习和培训,学习和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教学》、《中国学校体育》等杂志,了解和掌握大课间活动各种项目的技术,通过互联网查阅有关大课间活动的知识。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教师对课题实验工作的认识,解读了新课程理念,基本掌握了实验操作程序,为课题实验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整体规划、逐步实施,推进实验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初中课间操组织形式及内容改革研究实施方案》中提出的研究内容和实验的步骤,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科学地拟订了实验步骤。在具体操作上主要以一个实验阶段为一周期,遵循整体规划,分段实验,全面推进的原则,每阶段侧重一个方面。
(一)研究准备阶段(xx年2月~xx年3月中旬)
1、对学生进行课间操态度调查和分析,撰写并通过课题可行性报告。
2、加强课题宣传和课题实施过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器材等。
3、组建课题组,及时召开课题开题会,做好实验人员分工,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4、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使教师了解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措施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
5、收集整理资料。
篇六 2023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研究报告范文
内容提要:近几年,我校努力实践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坚持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基础,以“实践、发展、创新”为主体,以综合性、开放性、研究性的实践活动为主要环节,以研究性活动为主要形式,有计划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验工作,从课程整合、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社会实践入手,不断探索、总结、积累经验,从而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让师生都得到了真正的发展,让他们在活动中汲取快乐,在收获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整合、转变、实践、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面对全新的社会背景,面对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不得不发生改变,并对每位社会成员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现代社会发展客观地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健全的价值观和负责的生活态度;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善于发现和探究;具有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善于和他人共同生活、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生态伦理意识,能够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即具有“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种基本素养①。其中,“学会认知”强调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即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要求学生能够与他人一道参加所有的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学会合作和交往;“学会生存”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从生活的角度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由此看来,基础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关怀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愿望。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从小学到中学必须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至此,综合实践活动正式以“课程”的身份进入了中小学校园。然而,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遇到了诸多的阻碍,教学目标难以达成,“指导纲要”的精神也无法很好地落实。因此,为了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途径,我校自xx年3月开始进行对此项内容的研究,到2023年3月,已走过了整整四年,在这四年的研究过程中,我校对综合实践活动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收获颇多。
一、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研究有效地实施途径,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塑造健康向上,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格。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总目标:努力实践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坚持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基础,以“实践、发展、创新”为主体,以综合性、开放性、研究性的实践活动为主要环节,以研究性活动为主要形式,有计划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验工作,促进学生在校内学习和校外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策略
(一)制度保障
1、成立课程实施的领导机构。为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内各成员都有具体的分工和相应的职责要求。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课程计划的实施,学校实施方案的制订,课程实施情况的宏观调控,并指导班级活动计划的制定,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并做好活动过程材料的收集、归档。
2、定期开展评比活动。每学期开展优秀活动案例、活动设计、论文、学生活动过程性材料等评比活动,评出一、二、三等奖,并把比赛结果纳入教师的业务档案袋,作为学期“评优,评先”的依据之一,并把优秀的作品汇编成册。
3、每半月举行一次学生作品展。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学校和班级都建立了作品展示台,学生把自已认为的作品交给老师,由教师、学生进行评价,并择优张贴在“学校展示台”和“班级展示台”,每半月组织一次全校的“作品展示会”,让师生在展示中交流、提高,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
(二)学习提升
学习是发展,是超越自我的必备条件。学习理论资料是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新理论,新方法的重要依据,更是研究的支撑点。
1、教师培训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除组织教师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材料》等,还为骨干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参观的机会。通过培训、学习,让教师进一步明确综合实践活动产生的背景、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为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实施找到理论支撑。
2、创设展示交流学习的时空,为教师学习注入动力源泉。实行“向你推荐好的作品”的制度。每次教研前提供一定的时间,由教师介绍学习内容,结合自已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已的理解,并做反思评价,充分调动教师的参与热情、分享他人的学习成果。让教师在学习、品评、赏析、总结中构建新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