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篇2023最新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第2篇暑期关于家乡民俗的3000字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第3篇文物民俗行政管理社会实践报告 第4篇2023年暑期关于家乡民俗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000字 第5篇行政管理专业文物民俗社会实践报告 第6篇民俗社会实践报告 第7篇文物民俗社会实践报告格式 第8篇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春节民俗调研) 第9篇暑期家乡民俗社会实践报告 第10篇中国海洋大学赴韩家民俗村的暑期大学生实践报告 第11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赴韩家民俗村
篇一 2023最新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河间社会实践队借在河间市实践之机,深入河间社会,寻访河间市的中国故事、道德典范与河北精神,领略优秀民族文化。实践队的队员们走向田间地头、走向基层群众、走向道德典范。
寻访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也将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河间暑期社会实践队借此契机,来到河间市光荣院采访了孟庆玉老人,听他讲述了他的“中国故事”。
孟庆玉老人1943年参军,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16岁参军,怀着“打倒侵略者、解放全中国”的一腔热血参加了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队,成为了一名侦查员。抗日战争胜利后跟随着第四野战军第三纵队第八师参加东北战役,在四平战役中负伤复员。他说,当时参军的最大动机就是对日本侵略者的国仇家恨,中国人民为了打跑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妻子送郎上战场,娘亲送儿打东洋”——就是在这样的精神鼓舞下,抗日战士在战场上不怕牺牲、不怕流血、决不后退,一个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孟庆玉老人认为,人民的支持是共产党能打败国民党的根本原因,军民鱼水情什么时候都扔不得、丢不得、忘不得。“首长说,蒋介石是独夫民贼,人民反对他,我们只要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就一定能打败国民党、解放全中国”,孟庆玉老人说到。
孟庆玉老人因战争而残疾,却从未后悔。他说,我是为了全中国的解放、全人类的解放而战斗,因为战斗而负伤,我是光荣的、无悔的。在部队他是新兵的时候,老兵为他洗脚为他背枪,等到他成了老兵的时候也为新兵洗脚、背枪,这种互相照顾、共同奋斗的高尚同志情谊让他终身难忘。
孟庆玉老人所体现的无比热忱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的精神教育正是革命先烈、社会主义事业的先行者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们所讲的“中国故事”的内涵与精髓。相信,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未来的中华儿女将把“中国故事”讲的更精彩、更动人,将中国的声音传遍世界。
寻访道德典范,传播高尚道德
河间社会实践队围绕“善行河北•立德树人”宣传教育活动,寻访大学生眼中的“河北好人”。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和建价值观,进行了广泛深入探访,倾听燕赵儿女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故事,寻求高尚道德理想的心语。
孙正开:平生不喜富贵事,惟愿丹心写汗青
xx年7月23日下午,河间社会实践队在共青团河间市委的协调下,采访到了在抗战影像资料方面卓有成绩的孙正开老人。
孙正开老人原先是一名通讯兵,复员后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退休后回到河间,利用自己的工作技能在地方政府从事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孙正开发现,政府档案馆大多只有文字资料,图像资料较少,录音录像更是没有,这引起了老先生的兴趣,从此着重整理一些关于抗战的音像资料。老先生自己出资购买单反相机、摄像机、扫描仪、录音笔,奔赴省内外各地采访知情者或见证者,收集到许多了关于抗战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他还通过私人关系联络各地档案馆、图书馆,在废纸堆中翻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回到家中,他通过现代化的非线性流媒体编辑技术和各种设备,把采录到的资料分类整理并转成光盘、硬盘永久保存。
孙正开老人语重心长地对实践队的队员们说,当代大学生要注意两点:一是坚持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只有坚持学习才不会被社会淘汰。孙正开自己始终坚持学习,尤其在影像技术发展飞快的今天,自己只有坚持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术,才能更好地搜集、整理和储存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二是懂得奉献,奉献精神是当今时代最缺乏的精神。当初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强大中国;人民为了支援抗战和解放战争,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样的奉献同样为今天的盛世做出了贡献。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更要将奉献精神,不能只讲商品和交换,更要讲奉献和贡献;不能拘泥于蝇头小利,要着眼于民族大利。
王志强:感念乡情二十里,无愧党恩六十年
xx年7月28日上午,在二十里铺村党总支会议室,实践队的队员们见到了早就在此等候的王志强书记。
王志强在1985年便担任北二十里铺村党支部书记,1998年因业绩突出被破格提拔,先后在乡、县两级党政部门担任职务。但与王志强的升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调任离村后的北二十里铺,“两委”班子日渐涣散,干群关系紧张,行路难、吃水难、排水难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村内矛盾日益突出。
xx年4月,该村党员联名写下恳请书,请王志强回村任职。同年5月1日,在组织安排下,王志强正式回村任北二十里铺村党支部书记。
据王志强回忆,他刚回到村里时,村里的面貌简直令人痛心——道路狭窄泥泞,坑塘填满垃圾,就连村支部也因为常年没人前来办公而破旧不堪,门窗破碎,蛛网遍布。主路上的路灯也好多年没亮过了。看到这一幕,他当晚便找来电工修好了路灯。上任第一天,路灯亮了,照亮了村里的路,也照亮了村民的心。
在任五年时间里,王志强多次向有关部门争取跑办。他向回民集中工作的华北石油公司争取资金,修缮了村里有着百年历史的伊斯兰教大殿;向市水务局争取物资,改造了全村自来水系统;他还硬化了2800多米道路,铺设了1000多米排水管道,架起了119盏太阳能路灯,103个监控摄像头,使得村里宗教、给排水、出行、治安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改善。
王志强说,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一个在基层农村工作的共产党员,必须要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说到做到、为民服务,才能赢得村民的信赖、同事的支持、上级的肯定。他说,村民的幸福才是村干部的幸福,村民的日子过好了,干部的好日子才能来。他获得过很多奖项,但在他的眼中最有意义的荣誉是今年7月刚由省委颁发的“百姓喜爱的好官”,在他看来,金杯银杯比不上百姓的口碑,再多的奖也比不上百姓的认可。
寻访河北精神,传播燕赵力量
河间社会实践队以代表性人物为关键点,深化对以“坚毅朴实、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为核心的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的认识,通过采访具有“河北精神”的燕赵儿女,弘扬河北精神,引领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进河北“绿色崛起、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xx年7月22日,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赴河间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有幸采访到了河间市文化馆馆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河大鼓的传承人张领娣。
据张领娣介绍,西河大鼓发源于河间,早在清朝康乾时期就有了一定的发展,早期叫做河间大鼓或者梅花调,后期在天津演出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最终成为了现在的西河大鼓。
在谈及学习西河大鼓的经历时,她表示,家中世代相传,父母都是从事西河大鼓演艺事业的老一辈艺术家,自小耳濡目染,所以对这门独特的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八岁便登台演出,师从赵派西河大鼓的第三代弟子田云章,十五岁便获得地方文艺演出金奖。后期,张领娣又集其家传朱派一脉之所长,结合新的时代特色和多种曲艺的特点,创造出了新的唱腔,开创了属于西河大鼓的新时代。
张领娣表示,纵然西河大鼓历史悠久、影响广泛,但其发展传承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上世纪八十年代河间第一期西河大鼓培训班培养了许多老艺人,但是至今仍能坚持演出的仅有十一人,且都面临退休,西河大鼓这一珍贵民间地方曲种频临失传。一方面很多老艺人相继离世,大量中青年艺人改行离开舞台,西河大鼓成熟的表演者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现在的青少年对中国民间音乐基本不感兴趣,认为这些不过是陈年老调,没前景、不洋气、不挣钱、不好玩,西河大鼓因此又难寻继承人。尽管西河大鼓在xx年被评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政策也明确表示要加以保护,但是张领娣认为,政府的扶持政策很好,行动的决心和扶持的力度却不够。河间市文化馆为青少年在暑期开设学习西河大鼓的兴趣班,但暑期一过,青少年需要继续全日制的文化课学习,没有时间进行更为专业的训练。而且现在的青少年学习西河大鼓的态度与张领娣小时的学习态度大不相同,“当年我们学,学不好家长就是打;现在这孩子们,都得我们求着学,给买文具、买吃的哄着才能学。”张领娣如是说,“等到这些孩子们考学升学,已经学到的一些功底也大多都会荒废。”
当前,她更加希望能够面向社会招收一部分爱好传统曲艺的成年人进行长时间的系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起码合格的西河大鼓表演者,因为“就算是天天学,想登台唱好一段也得三年功夫”。她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切实解决这个问题,简化特别是财政审批在内的一系列审批流程,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项资金给到位、给够数,不要“远处风光大好,脚下荆棘遍地”。而张领娣本人对于培养西河大鼓的传承人具有很强烈的意愿,她说:“只要他们来,我肯定教,全部掏出来的教。”
此外,在采访张领娣的过程中,实践队的成员也采访了她的老搭档王伟清老师,王老师也有类似的想法,作为三弦的演奏者,他同样有着年纪已大却后继无人的尴尬。他和张老师都到了临近退休的年龄,如果再不解决这一问题,可能这一项传统曲艺真的要就此衰落。
在访谈中,张领娣老师透露,当前传统文艺工作者的经济来源非常不稳定,演出所得的报酬根本不能维持生计。所以,他们也能够理解青年一代不愿意从事传统曲艺项目的客观原因,毕竟人人都要维持生计,专职从事演出很难养家糊口。
在此,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xx年河间暑期社会实践队向仍然奋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一线的老艺术家、文化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国家能够加大对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扶持力度,做到有专人传承并保障传承人的正当权益,满足他们的合理诉求;呼吁全社会能够把目光投向这些曾经给中国人带来欢乐,今天却似乎要成为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记载着文化兴衰,历史也谱写着中国故事。我们只有人性地对待历史,历史才能微笑着见证我们走向未来。
篇二 暑期关于家乡民俗的3000字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关于家乡民俗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地简介
富阳市富春街道作为富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境地域总面积103.95平方公里,行政村33个,社区19个。近年来,富春街道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通信器材生产基地之一。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水平持续提升。
二、实践前期准备
1、召集有兴趣的亲朋好友陪同前往,保障安全。
2、列出详细计划,使实践当天的活动有条不紊。
三、社会实践过程
8月7日,一大早,我们一行人从家中出发。来到比较繁华的桂花路。
由于是早晨,天气凉爽,街上行人也不少。我们以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身份,随机向几位路人进行了采访。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爷爷非常热情,听完我们的问题后,认真的向我们讲述了他所了解的富阳的一些传统民俗。例如丧葬、上梁之类的过程。
我们又采访了几位二十岁左右的路人,但他们对富阳的传统民俗似乎知道的并不多。在采访过程中,有部分人对我们的访问显得很不耐烦,有的甚至毫不理睬。但我们不气馁,还是在越来越高的温度下坚持着。
到了中午,大家已是汗流浃背,太阳逐渐变得毒辣,街上的行人也很稀少了。于是我们商量后决定结束今天的实践活动,回家整理收集到的材料。
四、实践结果
在市民的配合下,我们收集到以下材料:
1、丧葬:自死者临终之日起,每个七日祭奠一次,称为“做七”。至七七四十九日才毕,称为“满七”。
2、生育:妇女临产前夕,娘家馈送鸡蛋、红糖、索面和婴儿毛衫等物,叫做“催生”。满月时,要剃去婴儿的胎发,亲戚家送来以粳米制成的大汤圆,称作“剃头汤圆”。
3、祝寿:祝贺老人的寿辰以五十岁开始,寿越高庆典越隆重,也有提前一年逢九祝寿的。贺寿时在家中设寿堂,悬挂寿幛、寿联,高烧寿烛。寿星居中上坐,本家及亲友晚辈依次行礼参拜。
4、上梁:新房落成后一定会选吉日上梁。事前,房主向亲友赠送粽子、馒头、果品等。上梁时,备“三牲”酬神,木工于大梁正中悬红布一方,并上屋顶向四周抛掷粽子、馒头、甘蔗、糖果等,让小孩竞相争取。晚宴时,请木工、泥工坐首座,帮工、亲友次之,以示感谢。
五、实践心得
这次的实践让我发现自己对于家乡的风俗了解甚少,远不如老人们知道的详细。还有些年轻人对这些习俗一无所知。虽然现在提倡婚葬从简,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很快,年轻人很少会去举行这些仪式,但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些祖先们传承下来的文化。
篇三 文物民俗行政管理社会实践报告
兴国禅寺位于济南市南约2.5公里处的千佛山上,坐落在千佛山阴山半腰,南依峭壁,北面泉城,是千佛山的主体建筑。创建于隋开皇年间,时称“千佛寺”。唐贞观年间,经扩建,改称为“兴国禅寺”。自元代始,“三月三”,“九九”重阳节均举办庙会。明代寺院扩建,遂成香火胜地。建寺初期原有佛像一千尊,这是济南较早的佛教造像群,对研究我国隋代佛教文化,颇有价值。
一、 调查目的
增进对家乡文物与民俗的认识与了解,加强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二、 调查方式
访谈、照相、图书文献
三、 调查时间
2023年1月30日2023年2月3日
四、 调查内容
通过寺内主持的讲解及各种记载资料,了解佛像的发展历史、保护情况和兴国禅寺的民俗风情
1、 兴国禅寺的发展历史
兴国禅寺创建于隋开皇年间,时称“千佛寺”。唐贞观年间,经扩建,改称为“兴国禅寺”。宋末明初,因连年战乱,寺院“殿堂蓁芜,无存一砖一瓦”。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苏贤捐资重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及僧寮、库房等全部予以重修,殿内塑释迦牟尼、地藏王菩萨、十八罗汉、四大天王等像。清朝嘉庆至咸丰年间(公元1796一1860年)又加以修葺,并增建观音殿等建筑。现存寺庙主要是明清时格局和规模。“文化大革命”中,佛像遭到人为破坏。1979年3月,市政府拨专款,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组织专业人员按原样进行修复,再度生辉。近几年来,全体僧众在佛底方丈的带领下,积极筹款维修寺庙,保护文物古迹。1983年,兴国禅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84年10月交给僧人管理使用,1985年1月,在这里成立了济南市佛教协会筹备办公室。1月20日,兴国禅寺僧人及周围信徒约六十人在这里举行了“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佛教活动,4月20日开始对外开放,接待四方信众及中外来宾。1987年开始修复钟、鼓楼及大雄宝殿,现已全部竣工,殿内佛像也得到修整,恢复原貌。
作为一近千年的古刹,兴国寺在历史的考验下,依然保持着最初的模样。走入其内,古树佛像经历时间的洗礼,焕发出了岁月唯有的魅力。身在其中,总不自觉的被时间的厚重所吸引,不禁感叹:历史的光彩是无以伦比的,这种独特性一经破坏就无法恢复,保护文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兴国寺虽经修复,基本恢复原貌,但后期的加工与灿烂文化相比总是格格不入。还记得寺口售票人员不经意向我说起,原有的一千尊佛现在只剩一百多个,可悲啊!不知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说起这句话,但我却体会到话语中无尽的无奈,即使我们现在努力,那也只是后期的恢复,原有的破坏无法复原。一个文物记载了近千年的历史,这笔财富无可估量,就像寺内师傅所说:这是全人类的宝藏,我们都应该用尽毕生心血珍爱它。
2、 兴国禅寺具体文物保护情况
千佛崖,在兴国禅寺院内南侧,崖上有隋开皇七年至开皇十五年(公元587~595年)所镌刻的佛像。各佛像有的高居壁顶,有的举手可及,有的一二尊成窟,有的三五尊成区,参差错落。据记载,这些佛像雕刻精致,刀法纯熟,线条流畅,体态丰腴,栩栩如生。有的身着锦衣,有的手拈莲花,有的凝神蹙眉,有的结跏趺坐,有的合掌禅定,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现尚存的佛像只有少数可以看清面貌。(见照片2)
极乐洞是其中的主窟,“文化大革命”中,佛像遭到人为破坏。壁中原刻有佛像一百多个,至今大多佛像已模糊不清。(见照片3)
寺内刻有金刚经、般若经等的石碑在多次破坏及风吹日晒后也已字迹模糊。(见照片4)
据兴国禅寺的主持心现大师说,兴国寺原有佛像九百余个,现只剩一百三十多个。心现师傅在三十年前来到兴国寺,从此就将保护佛像看做在自己的使命。临行时大师感慨道,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一样来了解一下我们的文物,或许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就会流传下去。按心现大师的理解,佛教只有在经济发达的时候才会得到发展,我们可以欣慰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佛教文化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3、 兴国禅寺的民俗文化
自元代始,兴国寺在“三月三”,“九九”重阳节均举办庙会。届时四方信众来庙参拜,与寺内大师讨论佛法。寺内的大雄宝殿、观音堂、弥勒殿、对华亭、千佛崖、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吕祖洞都是人们必游之地。(见照片5)每年庙会我们都可以欣赏到风筝扎制、木版年画的制作、陶瓷加工及剪纸、鲁绣、面塑甚至织布纺纱、打铁这些工艺制作,在体会民俗风情的同时,还会有千佛山说书会民俗表演。地方特色的小吃也成庙会的另外一个特点。
千佛山“三月三”庙会历史悠久,古时是人们踏春赏花、瞻拜赶会的节日,后演变为集中展示民俗文化、颇具乡土气息的民间盛会,以展示民俗魅力、体现民俗精彩为使命,蕴含着此地由来已久的民俗风情。
重阳节千佛山庙会也是历史悠久。深秋季节,满山红叶流丹,黄花撒金,松柏泻翠,于山巅“赏菊崖”上正可欣赏宜人美景,所以每年“九九”重阳节,便有大批文人骚客,携茱萸酒,拎菊花糕来登山赏菊。元代曾定三月三、九月九于各州县通告祭祀三皇伏羲、燧人、神农。此间,寺内僧人举办佛事活动,香烟缭绕,经声佛号,钟磬扬韵。是日,达官贵人,善男信女,咸来焚香叩拜,然后游山赏景,平民百姓也来虔诚祷告,乞求神灵庇佑。为应祭祀需要,商贾便带着应时的商品进山来。从此,千佛山也就由单纯的文人登高,变成了各阶层群集的庙会了。
五、 调查体会
兴国禅寺创建于隋唐时期,每一处历史文化遗存,都承载着这个城市的历史信息,是城市的历史记忆,可以说,它是城市的文脉和灵魂,起着标识城市历史,诠释城市发展进程的作用。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对于体现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品位,具有特殊的意义。历史文化遗存也是一种资源,保护好它,进而利用它推动城市的旅游事业以及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会越来越明显。
当前,我们必须看到,我们幸存下来的历史文化遗存就那么一点,而且还是那么的不完整。即便如此,它们有许多仍然面临着随时被破坏的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在历史演变的同时永远消失。形势实在是非常之严重!历史文物就如同民俗风情一样,经历了几百年甚至是几千年的洗礼依然熠熠生辉,它们的魅力正在于历史的沉淀与积累,一旦破坏将不复存在。这样做的结果,割断了城市的文脉,葬送了城市的灵魂。保护全人类的财富是每个人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必须马上行动!
篇四 2023年暑期关于家乡民俗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000字
关于家乡民俗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地简介
富阳市富春街道作为富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境地域总面积103.95平方公里,行政村33个,社区19个。近年来,富春街道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通信器材生产基地之一。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水平持续提升。
二、实践前期准备
1、召集有兴趣的亲朋好友陪同前往,保障安全。
2、列出详细计划,使实践当天的活动有条不紊。
三、社会实践过程
8月7日,一大早,我们一行人从家中出发。来到比较繁华的桂花路。
由于是早晨,天气凉爽,街上行人也不少。我们以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身份,随机向几位路人进行了采访。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爷爷非常热情,听完我们的问题后,认真的向我们讲述了他所了解的富阳的一些传统民俗。例如丧葬、上梁之类的过程。
我们又采访了几位二十岁左右的路人,但他们对富阳的传统民俗似乎知道的并不多。在采访过程中,有部分人对我们的访问显得很不耐烦,有的甚至毫不理睬。但我们不气馁,还是在越来越高的温度下坚持着。
到了中午,大家已是汗流浃背,太阳逐渐变得毒辣,街上的行人也很稀少了。于是我们商量后决定结束今天的实践活动,回家整理收集到的材料。
四、实践结果
在市民的配合下,我们收集到以下材料:
1、丧葬:自死者临终之日起,每个七日祭奠一次,称为“做七”。至七七四十九日才毕,称为“满七”。
2、生育:妇女临产前夕,娘家馈送鸡蛋、红糖、索面和婴儿毛衫等物,叫做“催生”。满月时,要剃去婴儿的胎发,亲戚家送来以粳米制成的大汤圆,称作“剃头汤圆”。
3、祝寿:祝贺老人的寿辰以五十岁开始,寿越高庆典越隆重,也有提前一年逢九祝寿的。贺寿时在家中设寿堂,悬挂寿幛、寿联,高烧寿烛。寿星居中上坐,本家及亲友晚辈依次行礼参拜。
4、上梁:新房落成后一定会选吉日上梁。事前,房主向亲友赠送粽子、馒头、果品等。上梁时,备“三牲”酬神,木工于大梁正中悬红布一方,并上屋顶向四周抛掷粽子、馒头、甘蔗、糖果等,让小孩竞相争取。晚宴时,请木工、泥工坐首座,帮工、亲友次之,以示感谢。
五、实践心得
这次的实践让我发现自己对于家乡的风俗了解甚少,远不如老人们知道的详细。还有些年轻人对这些习俗一无所知。虽然现在提倡婚葬从简,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很快,年轻人很少会去举行这些仪式,但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些祖先们传承下来的文化。
篇五 行政管理专业文物民俗社会实践报告
兴国禅寺位于济南市南约2.5公里处的千佛山上,坐落在千佛山阴山半腰,南依峭壁,北面泉城,是千佛山的主体建筑。创建于隋开皇年间,时称“千佛寺”。唐贞观年间,经扩建,改称为“兴国禅寺”。自元代始,“三月三”,“九九”重阳节均举办庙会。明代寺院扩建,遂成香火胜地。建寺初期原有佛像一千尊,这是济南较早的佛教造像群,对研究我国隋代佛教文化,颇有价值。
一、 调查目的
增进对家乡文物与民俗的认识与了解,加强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二、 调查方式
访谈、照相、图书文献
三、 调查时间
xx年1月30日——xx年2月3日
四、 调查内容
通过寺内主持的讲解及各种记载资料,了解佛像的发展历史、保护情况和兴国禅寺的民俗风情:
1、 兴国禅寺的发展历史
兴国禅寺创建于隋开皇年间,时称“千佛寺”。唐贞观年间,经扩建,改称为“兴国禅寺”。宋末明初,因连年战乱,寺院“殿堂蓁芜,无存一砖一瓦”。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苏贤捐资重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及僧寮、库房等全部予以重修,殿内塑释迦牟尼、地藏王菩萨、十八罗汉、四大天王等像。清朝嘉庆至咸丰年间(公元1796一1860年)又加以修葺,并增建观音殿等建筑。现存寺庙主要是明清时格局和规模。“文化大革命”中,佛像遭到人为破坏。1979年3月,市政府拨专款,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组织专业人员按原样进行修复,再度生辉。近几年来,全体僧众在佛底方丈的带领下,积极筹款维修寺庙,保护文物古迹。1983年,兴国禅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84年10月交给僧人管理使用,1985年1月,在这里成立了济南市佛教协会筹备办公室。1月20日,兴国禅寺僧人及周围信徒约六十人在这里举行了“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佛教活动,4月20日开始对外开放,接待四方信众及中外来宾。1987年开始修复钟、鼓楼及大雄宝殿,现已全部竣工,殿内佛像也得到修整,恢复原貌。
作为一近千年的古刹,兴国寺在历史的考验下,依然保持着最初的模样。走入其内,古树佛像经历时间的洗礼,焕发出了岁月唯有的魅力。身在其中,总不自觉的被时间的厚重所吸引,不禁感叹:历史的光彩是无以伦比的,这种独特性一经破坏就无法恢复,保护文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兴国寺虽经修复,基本恢复原貌,但后期的加工与灿烂文化相比总是格格不入。还记得寺口售票人员不经意向我说起,原有的一千尊佛现在只剩一百多个,可悲啊!不知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说起这句话,但我却体会到话语中无尽的无奈,即使我们现在努力,那也只是后期的恢复,原有的破坏无法复原。一个文物记载了近千年的历史,这笔财富无可估量,就像寺内师傅所说:这是全人类的宝藏,我们都应该用尽毕生心血珍爱它。
2、 兴国禅寺具体文物保护情况
千佛崖,在兴国禅寺院内南侧,崖上有隋开皇七年至开皇十五年(公元587~595年)所镌刻的佛像。各佛像有的高居壁顶,有的举手可及,有的一二尊成窟,有的三五尊成区,参差错落。据记载,这些佛像雕刻精致,刀法纯熟,线条流畅,体态丰腴,栩栩如生。有的身着锦衣,有的手拈莲花,有的凝神蹙眉,有的结跏趺坐,有的合掌禅定,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现尚存的佛像只有少数可以看清面貌。(见照片2)
极乐洞是其中的主窟,“文化大革命”中,佛像遭到人为破坏。壁中原刻有佛像一百多个,至今大多佛像已模糊不清。(见照片3)
寺内刻有金刚经、般若经等的石碑在多次破坏及风吹日晒后也已字迹模糊。(见照片4)
据兴国禅寺的主持心现大师说,兴国寺原有佛像九百余个,现只剩一百三十多个。心现师傅在三十年前来到兴国寺,从此就将保护佛像看做在自己的使命。临行时大师感慨道,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一样来了解一下我们的文物,或许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就会流传下去。按心现大师的理解,佛教只有在经济发达的时候才会得到发展,我们可以欣慰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佛教文化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3、 兴国禅寺的民俗文化
自元代始,兴国寺在“三月三”,“九九”重阳节均举办庙会。届时四方信众来庙参拜,与寺内大师讨论佛法。寺内的大雄宝殿、观音堂、弥勒殿、对华亭、千佛崖、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吕祖洞都是人们必游之地。(见照片5)每年庙会我们都可以欣赏到风筝扎制、木版年画的制作、陶瓷加工及剪纸、鲁绣、面塑甚至织布纺纱、打铁这些工艺制作,在体会民俗风情的同时,还会有千佛山说书会民俗表演。地方特色的小吃也成庙会的另外一个特点。
千佛山“三月三”庙会历史悠久,古时是人们踏春赏花、瞻拜赶会的节日,后演变为集中展示民俗文化、颇具乡土气息的民间盛会,以展示民俗魅力、体现民俗精彩为使命,蕴含着此地由来已久的民俗风情。
重阳节千佛山庙会也是历史悠久。深秋季节,满山红叶流丹,黄花撒金,松柏泻翠,于山巅“赏菊崖”上正可欣赏宜人美景,所以每年“九九”重阳节,便有大批文人骚客,携茱萸酒,拎菊花糕来登山赏菊。元代曾定三月
三、九月九于各州县通告祭祀三皇——伏羲、燧人、神农。此间,寺内僧人举办佛事活动,香烟缭绕,经声佛号,钟磬扬韵。是日,达官贵人,善男信女,咸来焚香叩拜,然后游山赏景,平民百姓也来虔诚祷告,乞求神灵庇佑。为应祭祀需要,商贾便带着应时的商品进山来。从此,千佛山也就由单纯的文人登高,变成了各阶层群集的庙会了。
五、 调查体会
兴国禅寺创建于隋唐时期,每一处历史文化遗存,都承载着这个城市的历史信息,是城市的历史记忆,可以说,它是城市的文脉和灵魂,起着标识城市历史,诠释城市发展进程的作用。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对于体现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品位,具有特殊的意义。历史文化遗存也是一种资源,保护好它,进而利用它推动城市的旅游事业以及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会越来越明显。
当前,我们必须看到,我们幸存下来的历史文化遗存就那么一点,而且还是那么的不完整。即便如此,它们有许多仍然面临着随时被破坏的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在历史演变的同时永远消失。形势实在是非常之严重!历史文物就如同民俗风情一样,经历了几百年甚至是几千年的洗礼依然熠熠生辉,它们的魅力正在于历史的沉淀与积累,一旦破坏将不复存在。这样做的结果,割断了城市的文脉,葬送了城市的灵魂。保护全人类的财富是每个人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必须马上行动!
篇六 民俗社会实践报告
河间社会实践队借在河间市实践之机,深入河间社会,寻访河间市的中国故事、道德典范与河北精神,领略优秀民族文化。实践队的队员们走向田间地头、走向基层群众、走向道德典范。
寻访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也将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河间暑期社会实践队借此契机,来到河间市光荣院采访了孟庆玉老人,听他讲述了他的“中国故事”。
孟庆玉老人1943年参军,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16岁参军,怀着“打倒侵略者、解放全中国”的一腔热血参加了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队,成为了一名侦查员。抗日战争胜利后跟随着第四野战军第三纵队第八师参加东北战役,在四平战役中负伤复员。他说,当时参军的最大动机就是对日本侵略者的国仇家恨,中国人民为了打跑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妻子送郎上战场,娘亲送儿打东洋”——就是在这样的精神鼓舞下,抗日战士在战场上不怕牺牲、不怕流血、决不后退,一个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孟庆玉老人认为,人民的支持是共产党能打败国民党的根本原因,军民鱼水情什么时候都扔不得、丢不得、忘不得。“首长说,蒋介石是独夫民贼,人民反对他,我们只要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就一定能打败国民党、解放全中国”,孟庆玉老人说到。
孟庆玉老人因战争而残疾,却从未后悔。他说,我是为了全中国的解放、全人类的解放而战斗,因为战斗而负伤,我是光荣的、无悔的。在部队他是新兵的时候,老兵为他洗脚为他背枪,等到他成了老兵的时候也为新兵洗脚、背枪,这种互相照顾、共同奋斗的高尚同志情谊让他终身难忘。
孟庆玉老人所体现的无比热忱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的精神教育正是革命先烈、社会主义事业的先行者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们所讲的“中国故事”的内涵与精髓。相信,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未来的中华儿女将把“中国故事”讲的更精彩、更动人,将中国的声音传遍世界。
寻访道德典范,传播高尚道德
河间社会实践队围绕“善行河北•立德树人”宣传教育活动,寻访大学生眼中的“河北好人”。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和建价值观,进行了广泛深入探访,倾听燕赵儿女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故事,寻求高尚道德理想的心语。
孙正开:平生不喜富贵事,惟愿丹心写汗青
xx年7月23日下午,河间社会实践队在共青团河间市委的协调下,采访到了在抗战影像资料方面卓有成绩的孙正开老人。
孙正开老人原先是一名通讯兵,复员后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退休后回到河间,利用自己的工作技能在地方政府从事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孙正开发现,政府档案馆大多只有文资料,图像资料较少,录音录像更是没有,这引起了老先生的兴趣,从此着重整理一些关于抗战的音像资料。老先生自己出资购买单反相机、摄像机、扫描仪、录音笔,奔赴省内外各地采访知情者或见证者,收集到许多了关于抗战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他还通过私人关系联络各地档案馆、图书馆,在废纸堆中翻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回到家中,他通过现代化的非线性流媒体编辑技术和各种设备,把采录到的资料分类整理并转成光盘、硬盘永久保存。
孙正开老人语重心长地对实践队的队员们说,当代大学生要注意两点:一是坚持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只有坚持学习才不会被社会淘汰。孙正开自己始终坚持学习,尤其在影像技术发展飞快的今天,自己只有坚持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术,才能更好地搜集、整理和储存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二是懂得奉献,奉献精神是当今时代最缺乏的精神。当初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强大中国;人民为了支援抗战和解放战争,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样的奉献同样为今天的盛世做出了贡献。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更要将奉献精神,不能只讲商品和交换,更要讲奉献和贡献;不能拘泥于蝇头小利,要着眼于民族大利。
王志强:感念乡情二十里,无愧党恩六十年
xx年7月28日上午,在二十里铺村党总支会议室,实践队的队员们见到了早就在此等候的王志强书记。
王志强在1985年便担任北二十里铺村党支部书记,1998年因业绩突出被破格提拔,先后在乡、县两级党政部门担任职务。但与王志强的升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调任离村后的北二十里铺,“两委”班子日渐涣散,干群关系紧张,行路难、吃水难、排水难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村内矛盾日益突出。
xx年4月,该村党员联名写下恳请书,请王志强回村任职。同年5月1日,在组织安排下,王志强正式回村任北二十里铺村党支部书记。
据王志强回忆,他刚回到村里时,村里的面貌简直令人痛心——道路狭窄泥泞,坑塘填满垃圾,就连村支部也因为常年没人前来办公而破旧不堪,门窗破碎,蛛网遍布。主路上的路灯也好多年没亮过了。看到这一幕,他当晚便找来电工修好了路灯。上任第一天,路灯亮了,照亮了村里的路,也照亮了村民的心。
在任五年时间里,王志强多次向有关部门争取跑办。他向回民集中工作的华北石油公司争取资金,修缮了村里有着百年历史的伊斯兰教大殿;向市水务局争取物资,改造了全村自来水系统;他还硬化了2800多米道路,铺设了1000多米排水管道,架起了119盏太阳能路灯,103个监控摄像头,使得村里宗教、给排水、出行、治安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改善。
王志强说,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一个在基层农村工作的共产党员,必须要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说到做到、为民服务,才能赢得村民的信赖、同事的支持、上级的肯定。他说,村民的幸福才是村干部的幸福,村民的日子过好了,干部的好日子才能来。他获得过很多奖项,但在他的眼中最有意义的荣誉是今年7月刚由省委颁发的“百姓喜爱的好官”,在他看来,金杯银杯比不上百姓的口碑,再多的奖也比不上百姓的认可。
寻访河北精神,传播燕赵力量
河间社会实践队以代表性人物为关键点,深化对以“坚毅朴实、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为核心的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的认识,通过采访具有“河北精神”的燕赵儿女,弘扬河北精神,引领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进河北“绿色崛起、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xx年7月22日,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赴河间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有幸采访到了河间市文化馆馆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河大鼓的传承人张领娣。
据张领娣介绍,西河大鼓发源于河间,早在清朝康乾时期就有了一定的发展,早期叫做河间大鼓或者梅花调,后期在天津演出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最终成为了现在的西河大鼓。
在谈及学习西河大鼓的经历时,她表示,家中世代相传,父母都是从事西河大鼓演艺事业的老一辈艺术家,自小耳濡目染,所以对这门独特的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八岁便登台演出,师从赵派西河大鼓的第三代弟子田云章,十五岁便获得地方文艺演出金奖。后期,张领娣又集其家传朱派一脉之所长,结合新的时代特色和多种曲艺的特点,创造出了新的唱腔,开创了属于西河大鼓的新时代。
张领娣表示,纵然西河大鼓历史悠久、影响广泛,但其发展传承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上世纪八十年代河间第一期西河大鼓培训班培养了许多老艺人,但是至今仍能坚持演出的仅有十一人,且都面临退休,西河大鼓这一珍贵民间地方曲种频临失传。一方面很多老艺人相继离世,大量中青年艺人改行离开舞台,西河大鼓成熟的表演者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现在的青少年对中国民间音乐基本不感兴趣,认为这些不过是陈年老调,没前景、不洋气、不挣钱、不好玩,西河大鼓因此又难寻继承人。尽管西河大鼓在xx年被评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政策也明确表示要加以保护,但是张领娣认为,政府的扶持政策很好,行动的决心和扶持的力度却不够。河间市文化馆为青少年在暑期开设学习西河大鼓的兴趣班,但暑期一过,青少年需要继续全日制的文化课学习,没有时间进行更为专业的训练。而且现在的青少年学习西河大鼓的态度与张领娣小时的学习态度大不相同,“当年我们学,学不好家长就是打;现在这孩子们,都得我们求着学,给买文具、买吃的哄着才能学。”张领娣如是说,“等到这些孩子们考学升学,已经学到的一些功底也大多都会荒废。”
当前,她更加希望能够面向社会招收一部分爱好传统曲艺的成年人进行长时间的系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起码合格的西河大鼓表演者,因为“就算是天天学,想登台唱好一段也得三年功夫”。她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切实解决这个问题,简化特别是财政审批在内的一系列审批流程,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项资金给到位、给够数,不要“远处风光大好,脚下荆棘遍地”。而张领娣本人对于培养西河大鼓的传承人具有很强烈的意愿,她说:“只要他们来,我肯定教,全部掏出来的教。”
此外,在采访张领娣的过程中,实践队的成员也采访了她的老搭档王伟清老师,王老师也有类似的想法,作为三弦的演奏者,他同样有着年纪已大却后继无人的尴尬。他和张老师都到了临近退休的年龄,如果再不解决这一问题,可能这一项传统曲艺真的要就此衰落。
在访谈中,张领娣老师透露,当前传统文艺工作者的经济来源非常不稳定,演出所得的报酬根本不能维持生计。所以,他们也能够理解青年一代不愿意从事传统曲艺项目的客观原因,毕竟人人都要维持生计,专职从事演出很难养家糊口。
在此,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xx年河间暑期社会实践队向仍然奋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一线的老艺术家、文化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国家能够加大对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扶持力度,做到有专人传承并保障传承人的正当权益,满足他们的合理诉求;呼吁全社会能够把目光投向这些曾经给中国人带来欢乐,今天却似乎要成为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记载着文化兴衰,历史也谱写着中国故事。我们只有人性地对待历史,历史才能微笑着见证我们走向未来。
关于家乡民俗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地简介
富阳市富春街道作为富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境地域总面积103.95平方公里,行政村33个,社区19个。近年来,富春街道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通信器材生产基地之一。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水平持续提升。
二、实践前期准备
1、 召集有兴趣的亲朋好友陪同前往,保障安全。
2、 列出详细计划,使实践当天的活动有条不紊。
三、社会实践过程
8月7日,一大早,我们一行人从家中出发。来到比较繁华的桂花路。
由于是早晨,天气凉爽,街上行人也不少。我们以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身份,随机向几位路人进行了采访。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爷爷非常热情,听完我们的问题后,认真的向我们讲述了他所了解的富阳的一些传统民俗。例如丧葬、上梁之类的过程。
我们又采访了几位二十岁左右的路人,但他们对富阳的传统民俗似乎知道的并不多。在采访过程中,有部分人对我们的访问显得很不耐烦,有的甚至毫不理睬。但我们不气馁,还是在越来越高的温度下坚持着。
到了中午,大家已是汗流浃背,太阳逐渐变得毒辣,街上的行人也很稀少了。于是我们商量后决定结束今天的实践活动,回家整理收集到的材料。
四、实践结果
在市民的配合下,我们收集到以下材料:
1、丧葬:自死者临终之日起,每个七日祭奠一次,称为“做七”。至七七四十九日才毕,称为“满七”。
2、生育:妇女临产前夕,娘家馈送鸡蛋、红糖、索面和婴儿毛衫等物,叫做“催生”。满月时,要剃去婴儿的胎发,亲戚家送来以粳米制成的大汤圆,称作“剃头汤圆”。
3、祝寿:祝贺老人的寿辰以五十岁开始,寿越高庆典越隆重,也有提前一年逢九祝寿的。贺寿时在家中设寿堂,悬挂寿幛、寿联,高烧寿烛。寿星居中上坐,本家及亲友晚辈依次行礼参拜。
4、上梁:新房落成后一定会选吉日上梁。事前,房主向亲友赠送粽子、馒头、果品等。上梁时,备“三牲”酬神,木工于大梁正中悬红布一方,并上屋顶向四周抛掷粽子、馒头、甘蔗、糖果等,让小孩竞相争取。晚宴时,请木工、泥工坐首座,帮工、亲友次之,以示感谢。
五、实践心得
这次的实践让我发现自己对于家乡的风俗了解甚少,远不如老人们知道的详细。还有些年轻人对这些习俗一无所知。虽然现在提倡婚葬从简,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很快,年轻人很少会去举行这些仪式,但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些祖先们传承下来的文化。
篇七 文物民俗社会实践报告格式
兴国禅寺位于济南市南约2.5公里处的千佛山上,坐落在千佛山阴山半腰,南依峭壁,北面泉城,是千佛山的主体建筑。创建于隋开皇年间,时称“千佛寺”。唐贞观年间,经扩建,改称为“兴国禅寺”。自元代始,“三月三”,“九九”重阳节均举办庙会。明代寺院扩建,遂成香火胜地。建寺初期原有佛像一千尊,这是济南较早的佛教造像群,对研究我国隋代佛教文化,颇有价值。
一、 调查目的
增进对家乡文物与民俗的认识与了解,加强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二、 调查方式
访谈、照相、图书文献
三、 调查时间
xx年1月30日——xx年2月3日
四、 调查内容
通过寺内主持的讲解及各种记载资料,了解佛像的发展历史、保护情况和兴国禅寺的民俗风情:
1、 兴国禅寺的发展历史
兴国禅寺创建于隋开皇年间,时称“千佛寺”。唐贞观年间,经扩建,改称为“兴国禅寺”。宋末明初,因连年战乱,寺院“殿堂蓁芜,无存一砖一瓦”。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苏贤捐资重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及僧寮、库房等全部予以重修,殿内塑释迦牟尼、地藏王菩萨、十八罗汉、四大天王等像。清朝嘉庆至咸丰年间(公元1796一1860年)又加以修葺,并增建观音殿等建筑。现存寺庙主要是明清时格局和规模。“文化*”中,佛像遭到人为破坏。1979年3月,市政府拨专款,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组织专业人员按原样进行修复,再度生辉。近几年来,全体僧众在佛底方丈的带领下,积极筹款维修寺庙,保护文物古迹。1983年,兴国禅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84年10月交给僧人管理使用,1985年1月,在这里成立了济南市佛教协会筹备办公室。1月20日,兴国禅寺僧人及周围信徒约六十人在这里举行了“文化*”后第一次佛教活动,4月20日开始对外开放,接待四方信众及中外来宾。1987年开始修复钟、鼓楼及大雄宝殿,现已全部竣工,殿内佛像也得到修整,恢复原貌。
作为一近千年的古刹,兴国寺在历史的考验下,依然保持着最初的模样。走入其内,古树佛像经历时间的洗礼,焕发出了岁月唯有的魅力。身在其中,总不自觉的被时间的厚重所吸引,不禁感叹:历史的光彩是无以伦比的,这种独特性一经破坏就无法恢复,保护文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兴国寺虽经修复,基本恢复原貌,但后期的加工与灿烂文化相比总是格格不入。还记得寺口售票人员不经意向我说起,原有的一千尊佛现在只剩一百多个,可悲啊!不知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说起这句话,但我却体会到话语中无尽的无奈,即使我们现在努力,那也只是后期的恢复,原有的破坏无法复原。一个文物记载了近千年的历史,这笔财富无可估量,就像寺内师傅所说:这是全人类的宝藏,我们都应该用尽毕生心血珍爱它。
2、 兴国禅寺具体文物保护情况
千佛崖,在兴国禅寺院内南侧,崖上有隋开皇七年至开皇十五年(公元587~595年)所镌刻的佛像。各佛像有的高居壁顶,有的举手可及,有的一二尊成窟,有的三五尊成区,参差错落。据记载,这些佛像雕刻精致,刀法纯熟,线条流畅,体态丰腴,栩栩如生。有的身着锦衣,有的手拈莲花,有的凝神蹙眉,有的结跏趺坐,有的合掌禅定,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现尚存的佛像只有少数可以看清面貌。(见照片2)
极乐洞是其中的主窟,“文化*”中,佛像遭到人为破坏。壁中原刻有佛像一百多个,至今大多佛像已模糊不清。(见照片3)
寺内刻有金刚经、般若经等的石碑在多次破坏及风吹日晒后也已字迹模糊。(见照片4)
据兴国禅寺的主持心现大师说,兴国寺原有佛像九百余个,现只剩一百三十多个。心现师傅在三十年前来到兴国寺,从此就将保护佛像看做在自己的使命。临行时大师感慨道,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一样来了解一下我们的文物,或许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就会流传下去。按心现大师的理解,佛教只有在经济发达的时候才会得到发展,我们可以欣慰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佛教文化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3、 兴国禅寺的民俗文化
自元代始,兴国寺在“三月三”,“九九”重阳节均举办庙会。届时四方信众来庙参拜,与寺内大师讨论佛法。寺内的大雄宝殿、观音堂、弥勒殿、对华亭、千佛崖、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吕祖洞都是人们必游之地。(见照片5)每年庙会我们都可以欣赏到风筝扎制、木版年画的制作、陶瓷加工及剪纸、鲁绣、面塑甚至织布纺纱、打铁这些工艺制作,在体会民俗风情的同时,还会有千佛山说书会民俗表演。地方特色的小吃也成庙会的另外一个特点。
千佛山“三月三”庙会历史悠久,古时是人们踏春赏花、瞻拜赶会的节日,后演变为集中展示民俗文化、颇具乡土气息的民间盛会,以展示民俗魅力、体现民俗精彩为使命,蕴含着此地由来已久的民俗风情。
重阳节千佛山庙会也是历史悠久。深秋季节,满山红叶流丹,黄花撒金,松柏泻翠,于山巅“赏菊崖”上正可欣赏宜人美景,所以每年“九九”重阳节,便有大批文人骚客,携茱萸酒,拎菊花糕来登山赏菊。元代曾定三月三、九月九于各州县通告祭祀三皇——伏羲、燧人、神农。此间,寺内僧人举办佛事活动,香烟缭绕,经声佛号,钟磬扬韵。是日,达官贵人,善男信女,咸来焚香叩拜,然后游山赏景,平民百姓也来虔诚祷告,乞求神灵庇佑。为应祭祀需要,商贾便带着应时的商品进山来。从此,千佛山也就由单纯的文人登高,变成了各阶层群集的庙会了。
五、 调查体会
兴国禅寺创建于隋唐时期,每一处历史文化遗存,都承载着这个城市的历史信息,是城市的历史记忆,可以说,它是城市的文脉和灵魂,起着标识城市历史,诠释城市发展进程的作用。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对于体现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品位,具有特殊的意义。历史文化遗存也是一种资源,保护好它,进而利用它推动城市的旅游事业以及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会越来越明显。
篇八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春节民俗调研)
题目: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
系部名称:旅游管理学院 专业:酒店管理 年 级:大二 班级:高职八班
姓名:刘嘉(09101071)、 隋拓(09101061)、何勇兴(09101102)、任鸿鹏(09101106)
实践单位:大连市各市区及乡村
实践时间: xx年1月29日 至 xx年2月17日 共20天
实践目的:为响应我院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我们于xx年1月29日 至 xx年2月17日期间在大连市各市区及乡村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佳节来临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作业。
实践内容:在开展活动之前,根据我们各自的特长及优势结合实际,进行了如下分配。任鸿鹏同学在美食方面比较感兴趣,因此安排他与隋拓同学一起在组织活动期间调查传统节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大连市各市区及乡村的饮食文化习俗。何勇兴与刘嘉两位同学则负责组织活动期间调查大连市各市区及乡村的文娱及传统活动。
在调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大连市的文化习俗时,我们采取先农村后城市的方法进行调查,在此期间我们发现大连人的过年习俗其实和东北人的差不多。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特别多。
有民谣道出东北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扫尘
腊月二十四,为扫尘之时,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在年前将房间里外打扫干净,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
春节的准备
杀猪:在农村,旧时没有冰箱,最好的杀猪季节为春节前,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冷,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杀猪的时候要宴请左右邻居好几桌人热热闹闹的,现在也有二十六买猪肉之说。
蒸馒头: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置办年货:采购春节用品,如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给孩子买新衣服,以图喜庆;春节期间出去给长辈拜年的礼物等等。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贴窗花、挂年画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福倒(到)了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气”、“福运”。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都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到)了”。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写的就是“福”字。“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上、商店中均有出售。
请财神
每家为了来年财源广进,春节都要请财神,有的是送上门的,说是请都要花钱买,但是绝对不能说买。
祭神祭祖
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相联系。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祭祖也是很重要的,有传下家谱的就要给祖宗供奉丰盛的祭品、上香,全家男丁都要祭拜,也有在除夕之夜烧纸送“钱”祭祖,祭祖一般要到初三结束,在结束前女婿是不允许看丈母娘家家谱的。
守岁与“年夜饭”
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菜必须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其他的随自己喜欢的定。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主食是饺子,饺子的说道很多,最好是猪肉芹菜的,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其实这个祝福很好,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气。饺子煮好了要从锅心涝第一下几个丢外面去,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放鞭炮
年夜饭做好还没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门最喜欢的节目了。其实烟花春节一般要放两次的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除夕晚饭和年夜饭前,初一早中晚饭前都要放,还有逢五的日子,等等。
初一初二不扫地
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孝感人不扫地、不挑水、不生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台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要在初二取下烧掉。
拜年
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大人准备红包,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长寿、健康。然后就是从初一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要很多天。一般已婚男子携全家除夕、初一要在父母家过年,初二要到岳父家拜年。也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
“破五”吃饺子
“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正月初六“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很有特色的过年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早在宋朝时,送穷风俗已相当普遍。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
送穷风俗的仪式大多是: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办法。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糖瓜祭灶
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冀“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相联系。所以,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老东北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因为东北主要人口迁徙到东北的历史不是很久,所以东北的习俗都带有一些外来或是中原习俗在其中,又有流失,又相互融合,聚居于不同地区的人口的习俗也是不一样的。送灯在东北来说是一个比较流行的祭祖习俗。
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而现在大多采用红色的蜡烛来代替原来的面灯,油灯了,红色蜡烛表示喜庆,天刚刚黑的时候,家里的男人带着灯,纸到自家的祖宗的坟头前,给先辈烧纸,在茔门口点燃蜡烛,即为送灯,然后在回家的路上遇上十字路口都要点一支灯,女人在家里给家里灶台,猪羊圈,井口,粮仓旁,牲口圈都要点上灯,而且在屋内要点上一家人的属相以示一家平安,至于送灯的意义不同的地方传说也不一样,有一说是:送灯是给老祖宗照亮抓虱子,在十字路口送灯是要老祖宗回家过灯节能找到回家的路,当然送灯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够保佑自己家族能够人丁兴旺,后代千万。
实践总结:春节,全国各地除了一些共同的习俗外,各个地方也有自己的地域色彩。如东北的春节习俗除了和北方许多地区一样之外,自身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习俗。近些年来,社会上关于传统民间习俗问题的争论不少。有人认为应该移风易俗,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反对者认为,如果把以前的习俗都改了,节日就会不像节日,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人提出,如果一律不放鞭炮,那么过年还像过年吗?正因为此,所以一些城市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又改为有条件的开禁。
由于价值取向不一样,喜好不一样,遇到具体事物时,各人会有各人的选择和判断。对于传统习俗,我们不妨采取包容的态度,允许大家保留各自的观点和做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绝大多数人的认识趋于一致时,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与时俱进。如果不顾现实和民众心理,单凭理想就去推行所谓的新政策、新观念,那会遭到群众抵制的。传统习俗的形式和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我们只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篇九 暑期家乡民俗社会实践报告
暑期关于家乡民俗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地简介
富阳市富春街道作为富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境地域总面积103.95平方公里,行政村33个,社区19个。近年来,富春街道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通信器材生产基地之一。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水平持续提升。
二、实践前期准备
1、召集有兴趣的亲朋好友陪同前往,保障安全。
2、列出详细计划,使实践当天的活动有条不紊。
三、社会实践过程
8月7日,一大早,我们一行人从家中出发。来到比较繁华的桂花路。
由于是早晨,天气凉爽,街上行人也不少。我们以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身份,随机向几位路人进行了采访。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爷爷非常热情,听完我们的问题后,认真的向我们讲述了他所了解的'富阳的一些传统民俗。例如丧葬、上梁之类的过程。
我们又采访了几位二十岁左右的路人,但他们对富阳的传统民俗似乎知道的并不多。在采访过程中,有部分人对我们的访问显得很不耐烦,有的甚至毫不理睬。但我们不气馁,还是在越来越高的温度下坚持着。
到了中午,大家已是汗流浃背,太阳逐渐变得毒辣,街上的行人也很稀少了。于是我们商量后决定结束今天的实践活动,回家整理收集到的材料。
四、实践结果
在市民的配合下,我们收集到以下材料:
1、丧葬:自死者临终之日起,每个七日祭奠一次,称为“做七”。至七七四十九日才毕,称为“满七”。
2、生育:妇女临产前夕,娘家馈送鸡蛋、红糖、索面和婴儿毛衫等物,叫做“催生”。满月时,要剃去婴儿的胎发,亲戚家送来以粳米制成的大汤圆,称作“剃头汤圆”。
3、祝寿:祝贺老人的寿辰以五十岁开始,寿越高庆典越隆重,也有提前一年逢九祝寿的。贺寿时在家中设寿堂,悬挂寿幛、寿联,高烧寿烛。寿星居中上坐,本家及亲友晚辈依次行礼参拜。
4、上梁:新房落成后一定会选吉日上梁。事前,房主向亲友赠送粽子、馒头、果品等。上梁时,备“三牲”酬神,木工于大梁正中悬红布一方,并上屋顶向四周抛掷粽子、馒头、甘蔗、糖果等,让小孩竞相争取。晚宴时,请木工、泥工坐首座,帮工、亲友次之,以示感谢。
五、实践心得
这次的实践让我发现自己对于家乡的风俗了解甚少,远不如老人们知道的详细。还有些年轻人对这些习俗一无所知。虽然现在提倡婚葬从简,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很快,年轻人很少会去举行这些仪式,但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些祖先们传承下来的文化。
篇十 中国海洋大学赴韩家民俗村的暑期大学生实践报告
保护海洋文化遗产 留住城市历史根脉
——中国海洋大学赴韩家民俗村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是海洋大国,更是海洋文化大国,中国海洋大学赴韩家民俗村暑期社会实践报告。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蓝色文化作为重要的支撑因素也日益受到重视,而海洋文化遗产对蓝色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青岛海洋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如何保护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遗产、提高海洋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当今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青岛市韩家村坐落在胶州湾北部古渔场、古盐场遗址之上,千百年来形成了辉煌灿烂的胶州湾“渔、盐、耕、读”文明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近年来,韩家村通过挖掘并恢复古胶州地区“渔、盐、耕、读”文化、生产和生活场景、民风民俗,基本保留了清末民初渔村古风貌,并成功入选为青岛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被评为省民俗文化研究基地、青岛文化创意十大重点项目、青岛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青岛市廉洁教育基地。
此次行程的目的在于:调查当地村民的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向当地村民分发调查小组成员自制的海洋文化宣讲手册并进行讲解,加深当地群众对海洋文化的理解;走访当地村委会及街道办事处,了解韩家民俗村的发展历史、村委会为韩家民俗村所做的贡献以及当地村民对韩家民俗村建设的支持程度;回访并向相关单位和村民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地相关单位取得联系后,我们一行人便开始了为期五天的实践之旅,社会实践报告《中国海洋大学赴韩家民俗村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8月12日到达目的地安顿下来之后,我们首先进行了采点,从宏观上感受当地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与风土人情,为接下来的深入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
8月13日我们向当地村民分发并讲解团队自制的海洋文化宣讲手册,在宣讲的同时我们也完成了200份调查问卷和相关访谈内容。在调查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村民们对韩家村的渔盐文化虽然有所了解,但只是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并不能完全把握当地渔盐文化的内涵,同时我们也发现当地村民的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普遍不强。除此之外,我们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目前本村人口主要以中老年为主、鲜有青壮年的身影。空巢老人的增加、青少年的减少,使得文化遗产的保护后继无人。
8月14日上午我们走访了韩家村村委会,韩主任接待了我们一行。从韩主任口中我们得知,韩家民俗村是由当地企业家韩平德老先生为保护当地海洋文化遗产而专门出资建设的一个民俗村,但是现在只有他一个人在努力,不仅村民对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不高,就连村委会也不是很清楚在保护海洋文化遗产这条道路上应该怎样做。下午我们走访了红岛街道办事处,在那里我们了解到,上级政府也为韩家民俗村的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但由于没有一整套政策体系的支撑,很多有价值的海洋文化遗产未能处于相关政策的保护之下。
8月15日上午我们走访了韩家民俗村,韩家民俗村的相关负责人给我们讲解了当地海洋文化的历史与韩家民俗村现在的经营状况,在不同景点我们听取了解说员的介绍并做了笔录。我们发现整个民俗村融合了道教、佛教、孔教等文化,宗教气息十分浓厚,同时也保存了很多渔盐文化古迹,例如渔船、渔网等。下午我们对此次调查收集来的资料进了行整理、汇总,并大致得出了相关结论。
历时5天的调研我们发现作为有着深厚民俗内涵的韩家文化,无疑是海洋文化遗产的珍贵财富,它的每一件文物都向我们讲述了一段遥远的历史。在感受韩家文化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的同时,我们更多的是为它的未来担忧,因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太多使得这种文化遗产走向消灭的痕迹。这种担忧绝不是杞人忧天更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作为文化保护的主体,民众意识淡漠而政府不重视、不作为···在调研过程中所有的这些时刻揪着我们的心。我们也期待这种现状能有所改变,韩家文化能摆脱销声匿迹的命运,我们为此也会不遗余力。
此次“三下乡”之旅,团队成员一起经历过很多也收获很多。我们通过自己的力量告诉韩家村的村民,在他们生长的土地上有着弥足珍贵的海洋文化遗产,这个时代呼吁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觉醒,保护海洋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借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曲金良教授的一句话“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得到普遍强化之日,才是海洋文化遗产得以全面保护、海洋文化精神得以全面弘扬、当代海洋文化得以全面繁荣之时”。身为一名海大人我们将始终坚守“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担负起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建设蓝色文化的历史使命,为建设海洋强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篇十一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赴韩家民俗村
保护海洋文化遗产 留住城市历史根脉
——中国海洋大学赴韩家民俗村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是海洋大国,更是海洋文化大国,中国海洋大学赴韩家民俗村暑期社会实践报告。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蓝色文化作为重要的支撑因素也日益受到重视,而海洋文化遗产对蓝色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青岛海洋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如何保护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遗产、提高海洋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当今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青岛市韩家村坐落在胶州湾北部古渔场、古盐场遗址之上,千百年来形成了辉煌灿烂的胶州湾“渔、盐、耕、读”文明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近年来,韩家村通过挖掘并恢复古胶州地区“渔、盐、耕、读”文化、生产和生活场景、民风民俗,基本保留了清末民初渔村古风貌,并成功入选为青岛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被评为省民俗文化研究基地、青岛文化创意十大重点项目、青岛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青岛市廉洁教育基地。
此次行程的目的在于:调查当地村民的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向当地村民分发调查小组成员自制的海洋文化宣讲手册并进行讲解,加深当地群众对海洋文化的理解;走访当地村委会及街道办事处,了解韩家民俗村的发展历史、村委会为韩家民俗村所做的贡献以及当地村民对韩家民俗村建设的支持程度;回访并向相关单位和村民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地相关单位取得联系后,我们一行人便开始了为期五天的实践之旅。
8月12日到达目的地安顿下来之后,我们首先进行了采点,从宏观上感受当地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与风土人情,为接下来的深入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
8月13日我们向当地村民分发并讲解团队自制的海洋文化宣讲手册,在宣讲的同时我们也完成了200份调查问卷和相关访谈内容。在调查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村民们对韩家村的渔盐文化虽然有所了解,但只是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并不能完全把握当地渔盐文化的内涵,同时我们也发现当地村民的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普遍不强。除此之外,我们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目前本村人口主要以中老年为主、鲜有青壮年的身影。空巢老人的增加、青少年的减少,使得文化遗产的保护后继无人。
8月14日上午我们走访了韩家村村委会,韩主任接待了我们一行。从韩主任口中我们得知,韩家民俗村是由当地企业家韩平德老先生为保护当地海洋文化遗产而专门出资建设的一个民俗村,但是现在只有他一个人在努力,不仅村民对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不高,就连村委会也不是很清楚在保护海洋文化遗产这条道路上应该怎样做。下午我们走访了红岛街道办事处,在那里我们了解到,上级政府也为韩家民俗村的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但由于没有一整套政策体系的支撑,很多有价值的海洋文化遗产未能处于相关政策的保护之下。
8月15日上午我们走访了韩家民俗村,韩家民俗村的相关负责人给我们讲解了当地海洋文化的历史与韩家民俗村现在的经营状况,在不同景点我们听取了解说员的介绍并做了笔录。我们发现整个民俗村融合了道教、佛教、孔教等文化,宗教气息十分浓厚,同时也保存了很多渔盐文化古迹,例如渔船、渔网等。下午我们对此次调查收集来的资料进了行整理、汇总,并大致得出了相关结论。
历时5天的调研我们发现作为有着深厚民俗内涵的韩家文化,无疑是海洋文化遗产的珍贵财富,它的每一件文物都向我们讲述了一段遥远的历史。在感受韩家文化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的同时,我们更多的是为它的未来担忧,因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太多使得这种文化遗产走向消灭的痕迹。这种担忧绝不是杞人忧天更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作为文化保护的主体,民众意识淡漠而政府不重视、不作为···在调研过程中所有的这些时刻揪着我们的心。我们也期待这种现状能有所改变,韩家文化能摆脱销声匿迹的命运,我们为此也会不遗余力。
此次“三下乡”之旅,团队成员一起经历过很多也收获很多。我们通过自己的力量告诉韩家村的村民,在他们生长的土地上有着弥足珍贵的海洋文化遗产,这个时代呼吁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觉醒,保护海洋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借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曲金良教授的一句话“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得到普遍强化之日,才是海洋文化遗产得以全面保护、海洋文化精神得以全面弘扬、当代海洋文化得以全面繁荣之时”。身为一名海大人我们将始终坚守“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担负起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建设蓝色文化的历史使命,为建设海洋强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