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循环经济发展践行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750字
镜头一:试点引领
镜头二:注重创新
镜头三:点石成金
黄金生产企业金矿提金后的尾渣含有剧毒氰化物,属于危险废物,且尾渣中富含铅、锌等有价元素。对此,该市成立了_____黄金铅锌开发有限公司,对金矿提金后的尾渣进行浮选以提取铅、锌,目前已经形成年生产铅锌精矿8000吨、硫16000吨、产值1000万元的生产规模。
在此基础上,他们采取混合浮选与循环利用技术,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将产生的尾矿作为硫精矿销售给有关制酸厂,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07年5月份该公司被评为_____市绿色企业。
与此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该市滑石矿业有限公司在搞好科学采矿、精细加工、多渠道筹备滑石原料的基础上,积极转变采矿方式,实行一矿多采。他们将建矿以来开采滑石废弃的碳酸岩、绿泥石、透闪石等伴生矿进行重新开发利用。
企业开采的碳酸石已加工成建筑用“复合粉”,仅此一项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目前,绿泥石已出口欧美等国际市场,以往的废石废料也陆续加工成建筑用料,走出了一条节约资源、搞活经营、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
镜头四:节能降耗
“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而且呈现持续上涨势头,我们农资企业生产的化肥有国家限价,不能乱涨,为什么还能盈利?”_____碱业股份天柱化肥分公司总经理李丰坤一语中的,“主要靠节能降耗!”该公司是_____大型化肥生产企业,近两年来,该公司从开展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入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目前,该公司已由高能耗、高污染的排污大户转变为环保部门重点推荐的清洁生产企业。每年通过实施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以及废水、废料等再利用能额外“捡回”1300多万元!其节约业绩是_____市近几年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缩影。
篇二 发展循环经济调研报告2950字
__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以占全国1.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占全国1/7的工业总产值和10.3%的地区生产总值。但__能源资源匮乏、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资源环境条件先天不足。因此,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节能减排,是促进我省转变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关系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报告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体部署,通过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现状,进一步明确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目标和任务,提出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建议。
一、现状
(四)清洁生产大面积推行。一是依法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制定实施了《__省清洁生产“十一五”行动纲要》,围绕淮河、太湖、长江、南水北调沿线等重点流域和化工、印染、酿造、造纸、电镀、钢铁等重点行业,组织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2023年全省共有845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其中自愿审核717家、强制审核128家。1997年以来,全省累计审核企业达3600家,在全国名列前茅。二是加快
(五)技术开发应用取得新进展。一是组织力量在资源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清洁生产及环境友好材料等相关领域开展了科技攻关,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__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针对目前公路养护建设中出现的大量沥青路面旧料处理及恢复路面沥青材料性能和路用性能问题,自主研发出高效沥青再生剂,这种沥青再生剂应用于路面的再生利用,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和砂石材料,有利于处治废料、节省能源、保护环境,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我省开发的陶瓷分离膜技术在许多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开发的树脂法处理有毒有机化工废水技术在核心技术上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二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在技术应用领域,以减量化为重点,应用余热余压利用等技术实施技术改造,推动了循环经济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十一五”前两年共实施了260多个项目。其中工业余热余压利用项目61项,能量系统优化(系统节能)项目65项,废弃物资源化项目75项。
二、问题
>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深刻和全面。一些地区和部门及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对能源资源约束及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缺乏足够认识,一些地方仍把gdp增长作为硬任务、把节能减排当作软指标,清洁发展、集约和节约发展、循环利用资源和生态文明的意识不强,还没有完全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规模、轻消耗的思想。有不少的人将循环经济单纯地理解为垃圾经济,把循环经济简单地归结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循环经济包括整个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过程,要求尽可能从全过程避免和减少废弃物产生。循环经济不但要求从物质流动的全过程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产生,而且特别强调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过程中前两个过程的重要性。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要发展节省稀缺性原材料的循环经济,更要重点发展针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和能量资源高效利用的循环经济。二是资源利用水平总体不高。资源利用方式较为粗放,资源生产率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从产值能耗看。
2023年全省每万元gdp、规模以上工业每万元增加值能耗虽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6%、38%,但高于__,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从单位产品能耗看。2023年,我省火电供电煤耗虽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克左右,但比世界先进水平高;全省新型干法水泥综合能耗约、合成氨单位产品能耗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省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高出10%—50%。三是再生资源产业化、规模化水平不高,废弃产品再制造发展滞后。四是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完善。政府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稳定投入机制在部分地区还未形成,企业缺乏加大投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尚未建立有效的经济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价格形成机制还未能充分反应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缺乏鼓励减量化的税收优惠政策,发展循环经济还没有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的自觉行为。
三、目标
发展循环经济对__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特别重大。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环保优先和节约优先,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全面
推行清洁生产,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增强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四、措施
省委十一届四次会议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___关于__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省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增创新的优势,努力把__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为了实现“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可持续发展。
围绕今后发展的预期目标,我们需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一批重点循环经济建设项目和重点工程,从而实现有效推进。一是节能工程。要突出抓好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纺织五大行业和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降耗。以炼铁高炉煤气回收、压差发电改造、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改造、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电力及纺织等行业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石化、钢铁企业能量系统优化改造等为重点,加快推进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等重点节能工程。加大高耗能行业工艺技术装备的更新改造力度,如烧碱生产企业金属隔膜阳极法烧碱改离子膜法、合成氨生产企业实施水煤浆造气等先进造气工艺改造、水泥机立窑改大型新型干法工艺装备、钢铁生产企业小型落后设备改造升级为大型高效连
续生产工艺装备等。全面推进建筑、交通、商业和民用、农村和政府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强宣传引导,大力推广高效节能家用电器、绿色照明产品,努力构建节约型的生活消费方式。二是节水工程。要以火力发电、纺织、造纸、钢铁、石化等高耗水行业为重点,实施一批工业节水技术改造项目。积极开展城市中水利用和节水型器具推广应用工程,加快节水增效示范区和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更新改造工程建设。
八是循环经济服务体系建设工程。要建设循环型经济信息化网络平台、废物资源贸易交换中心和污染物排放交易中心,加快节能、清洁生产、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等节能新机制。九是科技示范工程。要以产业结构生态化为核心,以水、能源和资源的节约与再生为突破口,选择化工、冶金、纺织、印染、电子等产业及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及原材料替
代技术领域,以高新园区、特色产业基地和重点企业为主要对象,组织开展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处置与再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和集成应用研究,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工程,探索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管理机制,提高我省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和水、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十是宣传工程。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通过宣传,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符合__在自然资本稀缺条件下建设现代化的基本省情,是转变我省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要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真正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要让人们建立起“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经济新思维,真正在生产和消费的各个领域,倡导新的经济规范和行为准则。
篇三 关于我市循环经济发展调研报告5400字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如何加快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步伐,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调研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一、循环资源利用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得以长足发展,但对照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和要求,仍存在可利用资源未充分循环利用,因资源浪费造成环境污染,引发群众上访等问题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
1、资源利用不充分。一是煤电副产品管理无序、浪费较大。××市是江南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电能源支柱产业企业每年将产生大量的粉煤灰、煤矸石、灰渣、泥煤、煤层气、废水、热尾气(水蒸气)等煤、电副产品。煤矸石、灰渣、泥煤等煤、电副产品长期处于无序管理、任人随意占用的状况,利用率不高,20__年粉煤灰、煤矸石、煤层气、废水等煤、电副产品的年利用率分别为60%、71.5%、20.6%、85.4%,热尾气(水蒸气)利用更少,几近浪费;丰矿有陈年矸石山13座、约1300万立方米,近年来,每年新出窿煤矸石44.6万吨,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还占用了土地。二是废旧物资利用率低。我市是废旧物资的聚散地,具有丰富的废旧物资资源,但由于加工方法粗放、工艺简单,科技含量低,经营方式“买进卖出”,效益不高;废旧金属加工企业“小而杂”,铜、铝等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率20__年仅为11.7%,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2、环境污染较突出。我市是全省的重点产煤县市,煤矿企业在开采煤炭资源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煤灰、煤矸石、瓦斯气,这些副产品在未循环利用的情况下,对环境形成污染,尤其是煤矿酸性废水、煤碴山淋溶水对我市地表水水质影响十分重大,酸性废水污染最严重的曲江、上塘等乡镇外排废水、煤碴山淋溶水ph值均在4以下,严重污染了周围的受纳水体,其中,曲江范围的毛坊湖水ph值维持在5左右,达不到国家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此外,废旧塑料、废旧金属等再生资源没有经过科学循环加工利用,造成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正常的农业生产。
3、信访矛盾压力大。由于可利用资源没有充分地循环利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不断显现出来,群众反映越来越强烈,由此引发的信访矛盾压力也加大。如:小煤窑环境污染问题信访到国家信访总局,河洲废旧物资市场、小冶炼加工生产污染等方面的信访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势必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所有这些都对我市进一步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科学、有效地利用可利用废旧资源提出强烈而紧迫的要求。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和优势
1、丰富的循环资源。一方面,××市是江南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电能源支柱产业企业除生产主产品外,每年还将产生大量的粉煤灰、热尾气(水蒸气)、煤矸石、煤层气、废水等煤、电副产品——可利用资源,其中:丰电每天排放1500多吨粉煤灰,每年排出50多万吨粉煤灰,年排出蒸气25万多吨;丰矿现有陈年煤矸石13座、约1300万立方米,且每年新出窿煤矸石44.6万吨;有煤层气(瓦斯)储量约50亿立方米,每年抽放量约1亿立方米。另一方面,××市又是江南最大的废旧物资集散地,废旧物资回收综合利用产业是其特色产业。我市河洲围里再生物资大市场每年可供利用的“废旧物资”达20亿元;“全国羽绒之乡”——拖船镇蛟湄村发展了以华阳、鑫辉、冰达、剑隆4家规模以上羽绒企业为龙头的大小羽绒加工企业30多家,企业在外地设立了羽毛收购网点50多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原料,年加工羽绒原毛量达6000多吨。所有这些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资资源。
2、良好的发展基础。近年来,我市遵循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充分利用我市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建设了一大批以废弃资源为原料的资源循环利用性企业,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依托××电厂的粉煤灰、余热蒸汽引进了同济丰宇、恒天实业、峰华豆制品、天缘油脂等企业;依托丰矿的煤层气、煤矸石开发了瓦斯发电、煤矸石发电和煤层气民用等项目;为有效利用废旧物资,专门建设了河洲废旧物资大市场,市场内已集聚经营户200多家,同时,扶持投资建设了荣盛金属、宏源铜业等金属冶炼加工企业,三维化纤、兰丰塑业等新型塑料制品企业,华阳、鑫辉、冰达、剑隆等羽绒加工企业。全市已逐步形成了废弃物利用产业,冶金制造、羽绒加工、废旧塑料利用等以废弃物和废旧物资为主要原料的产业集群。据初步统计,20__年,全市实现的经济总量约有20%来自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所创造的社会经济价值达2亿多元。
3、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各级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都非常重视,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我市的工业园区和××矿务局分别被列为全省的循环经济特色工业园区和省煤炭集团公司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所有这些都必将为我市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做大循环经济蛋糕创造优越的条件,提供难得的机遇,注入强大的动力。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发展循环经济是时代的要求、现实的需要。结合××实际,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进一步强化我市循环经济发展举措:
1、积极探索推进多层循环。以建设示范生态工业园区为切入点,着力放大循环经济圈的“半径”,以综合措施推动我市经济建设由企业小循环向园区中循环、再向城市大循环梯次推进。一是“小循环”抓生态企业。把培育生态企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工程来抓,引导企业加快技改步伐,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使污染防治逐步由末端治理为主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走上生态化发展之路。二是“中循环”抓生态工业园区。对丰源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化改造,提高入园企业的生态标准,防止引进污染项目。通过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园区内的废物排放;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搞好工业项目的规划和布局,构筑新的生态工业园区。在此基础上,将生态工业园模式扩展到整个城市,构建多个生态工业链,形成城市生态工业系统。三是“大循环”抓城市生态经济。在抓好生态工业发展的同时,着力培育环境友好型产业,构筑××特色的生态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科技事业,强化发展生态经济的科技和文化支撑。建设生态住宅小区,推进再生资源利用的产业化。
2、科学规划定位发展战略。围绕我市发展循环经济,按照×ד一城四区”总体发展思路和大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从战略的高度,科学定位××循环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坚持以低成本开发、高效率利用、高效益产出的理念打造花园式、生态型××循环经济区,坚持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进行规划布局。一是规划、建设循环路。重点规划、建设好东接正在筹建的剑邑大桥、西接新梅高等级公路、横贯整个丰矿中心地带的长约30公里的丰矿大道,使我市的新城区、老城区、丰源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区通过剑邑大桥、105国道、赣江大桥、新梅公路、丰矿大道有机连接起来,形成车程约1.5小时的循环路,实现“一城四区”的宏伟蓝图。二是规划、建设好丰矿循环经济示范区。按照花园式、生态型的发展要求,搞好丰矿循环经济示范区的产业规划,将丰矿循环经济示范区划为4个分区,即:以现有的局行政大楼、上塘镇、总医院、工程处、机修总厂、丰矿一中及商业网点等部门和单位为主的中心区;以现有的曲江大井和正在兴建的瓦斯发电厂、曲江工业广场等循环经济产业为主的曲江区;以现有的建新、坪湖煤矿及其洗煤厂、坑口发电厂和正在筹建的福建辉业制砖厂等循环经济产业为主的建新、坪湖区;以现有集丰焦化、赣丰水泥厂、明华玻璃球厂、民生泡花碱厂等循环经济产业为主的煤化工及其废弃物利用的特色园区。三是规划、建设好四个生态工业园区。即:以现有工业园内以蒸汽综合利用为主的食品园区;以拖船现有的羽绒加工产业为基础,规划建设集羽毛收购、羽绒加工为一体的羽绒园区;依托河洲再生物资大市场,使其改造成为聚集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产业的废旧塑料加工园区;在孙渡街办丰乐公路旁规划建设以废旧金属综合加工利用为主的冶炼产业发展基地——冶金园区。
3、因地制宜确定产业重点。立足我市实际,建设××循环经济区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几个产业发展重点:一是以煤层气利用产业为主攻点,做强做大“煤——气——电”产业链。着力抓好正在筹建的瓦斯发电厂,使其尽快竣工投产;切实抓好丰矿、××城区居民生活用瓦斯的新增扩容,最大限度地提高瓦斯的利用率;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积极探索煤层气地下气化技术;积极开发与煤层气相关的技术和产品,努力提高煤层气资源的附加值;上海斯米克集团建设陶瓷项目落户××,促使煤层气用量的不断做大。二是以集丰焦化产业嫁接为强攻点,拉长加粗“煤——焦——化”产业链。突出抓好集丰焦化投资2亿元的二期工程建设、明华玻璃球厂投资1亿元的玻纤网格布项目建设以及赣丰水泥厂、民生泡花碱厂的增资扩产,着重发展煤化工产业和精细化工产业,最大限度地延伸煤化工产业链,形成煤化工产业集群;鼓励企业对煤气资源进行进一步的精深加工,提炼煤焦油、粗苯、二甲醚等化工产品,拉长产业链,发展下游产品。三是以煤矸石、粉煤灰利用产业为突破点,稳步推进“煤——电——建”产业链。加大煤炭的洗选力度及现有洗煤厂技术改造力度,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扩大洗精煤、洗块煤、喷吹煤等洁净动力煤的市场占有额,努力提高煤炭资源的附加值;加大丰矿电厂的技术改造力度,调整燃料结构,减少原煤配比,增加煤矸石、煤泥、中煤等劣质燃料的配比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它们的利用量;努力服务好福建辉业公司投资1.8亿元的矸石砖厂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煤矸石建材产品生产;积极扶持同宇公司投资1亿元搞好新型墙体材料二期工程和兰丰水泥公司投资2.8亿元完成日产4000吨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粉煤灰利用项目建设,发展粉煤灰建材产品生产。四是以矿井水利用、土地复垦为着力点,努力构建清洁、美观、大气的新丰矿。在矿井水利用方面,一方面,要建立大型矿井水集中处理系统和矿井水净化处理系统,统一处理,分级利用,节约地下水资源;另一方面,要减少对矿井水的破坏,开展采矿与排水对环境影响研究,积极探索保水采煤技术的工业性试验,限制和降低煤炭开采过程对水资源的破坏。在土地复垦方面,既要加大陈年矸石山的利用力度,尽可能地复垦占用土地,对复垦的土地及时复耕、绿化或美化;又要减轻地面沉陷,采用充填、联合、协调、条带、房柱式开采和离层区注浆等适当的开采方法,控制地表沉陷。五是以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产业为切入点,努力构筑“资源——产品——可利用资源利用”产业链。大力发展废旧金属冶炼加工产业,建立统一、规范的废旧金属冶炼加工市场,逐步形成以宏成金属制品公司、京九合成公司、荣盛金属制品厂等企业为龙头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产业集群,最大限度地使回收来的废旧金属加工成成品,提高其附加值,加快废旧物资的转化利用步伐。着力提升羽绒加工产业,做强做响“全国羽绒之乡”品牌,以拖船镇蛟湄村为产业基地,聚集以华阳、鑫辉、冰达、元隆、剑隆等为龙头的羽绒加工企业,鼓励企业加强合作,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水平,尤其要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走园区化发展道路,促使企业尽快上规模、上效益、上水平。做强做大废旧塑料加工产业,依托三维化纤、兰丰塑业、恒泰塑业等新型塑料制品龙头企业,发展废旧塑料精深加工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以废旧物资为生产原料的企业一律以环保企业的标准看待,重点培育和引进一批以废旧塑料为主要原料的新兴产业,做强、做特、做大废旧塑料加工业,大力发展新型塑料制造业,不断延伸再生资源链条。
4、扶优扶强提供政策保障。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区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支持,必须以强有力的举措和优惠的政策作为保障。一是以优惠的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对企业新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循环经济项目所需土地应优先据实安排;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应优先核准;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优先推荐申请国债资金,优先和优惠申请银行贷款;完善财税政策,对区内循环经济企业所得税先征后返,增值税在核定税率的基础上按比例减征;设立循环经济补助基金,对重大循环经济项目实行补贴,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补助;对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改项目优先组织认定,并及时对相关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二是以优势项目为载体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产业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根据现有的资源优势和条件,以及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方向,确定延伸的产业和建设的项目。从××循环经济区的建设和基础来看,要以焦化、瓦斯发电、煤层气开发利用等企业和项目为依托,大力引进用气、煤矸石利用、粉煤灰利用、煤焦副产品深加工等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在确定产业和项目的基础上,按照申报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要求,边规划设计,边整合资源,边包装项目,边招商引资,积极争取早日列上国家第二批试点单位。三是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优化循环经济发展环境。加强丰矿矿区煤矸石、灰渣、泥煤等可利用资源管理,采取行政、法律的强硬措施,加大整治力度,整合循环经济资源,对循环经济发展资源实行统一规范管理。同时,加大对现有粘土砖生产厂家的清理整顿力度,逐步限制、淘汰实心粘土砖的生产和使用,大力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从而,为发展循环经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篇四 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调研报告5150字
根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调研活动安排,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张辉牵头,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乡镇、企业,通过发函咨询、现场交流、座谈讨论等方式,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探讨以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快全县生态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借以谋划新思路,总结新经验,提出新举措,努力破解制约生态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区域发展定位和工作部署,坚持既定的发展理念和基本思路,以实现工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把发展生态工业作为宜居宜游首位产业的重要支撑,抢抓政策机遇,营造良好环境,推进项目建设,培育特色产业,保增长、扩投资、变方式、调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工业取得了一定成效,呈现出速度稳步增长、结构逐步优化、质量不断提高、后劲明显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规划先行,明确了发展方向。修订完善了工业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确定了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产业园区的思路、定位和重点,为加快园区建设、发展生态工业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加大投入,完善了基础设施。把园区作为生态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园区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2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18亿元。三是产业主导,形成了规模优势。围绕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品选炼和新能源开发,已形成25万吨种子、4.2万吨乳制品、46万吨锰铁、8万吨棉浆粕、5万吨食用酒精、5万吨红枣制品生产加工能力和总装机容量125兆瓦发电能力。四是大力招商引资,夯实了发展基础。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建立全民招商机制,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三北种业、中种国际等知名企业和光伏发电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五是加快改造步伐,延伸了循环链条。突出培育循环型产业,着力推进循环化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初步构建了产业大循环、企业小循环的发展链条,资源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受发展阶段和自然条件的制约,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园区承载能力不足,难以支撑生态工业的发展需求。现有园区的建设布局可利用的土地较少,同时随着大沙河开发区和丹霞大景区的建设,原来预留的工业用地被纳入商贸文化旅游产业功能区,已不适宜建设工业项目。二是资源依赖性项目多,“两头在外”项目少。我县工业仍属于资源型工业,产业层次低、结构单一,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带动性不强。全县15户规上企业中,种子加工和矿产品企业11户,高新技术类企业为空白,制种业一枝独大,直接影响着全县生态工业发展。三是企业自身造血功能弱,带动作用不强。传统工业比重大,工艺装备相对落后,企业“散、小、弱”的现状依然存在;产品研发和转型升级乏力,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经营管理不够精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盈利能力普遍较差。规上企业中销售上亿元的企业仅有3户,税收在500万元以上的2户,千万元以上的1户。作为地方特色的红枣产业,还没有规上企业;全县肉牛养殖规模较大,但没有上规模的屠宰加工企业。四是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硬环境方面,由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分布区域不集中,配套服务不够完善,可有效利用的建设用地较少,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不强,增加了项目落地难度。软环境方面,优惠政策不够“优”,职能部门主动服务意识不够强,协调服务不够到位,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前期手续复杂,审批效率不够高,影响和制约了一些大企业、大项目的入驻和建设。
三、加快生态工业发展的思考
用生态工业的基本要求和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来衡量,我县生态工业发展尚处于起始阶段,工业经济处于从以规模、速度促发展到以调结构、提质量、重升级促发展的转折期,实现生态工业的发展目标,必须认真落实县第十四届党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以不破坏自然生态和不污染人居环境为前提,以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矿产品精深加工和新能源开发为重点,坚持园区带动、开放驱动、产业联动,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走好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一)坚持绿色取向,围绕五大特色产业做精农畜产品深加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好玉米制种、奶肉牛、蔬菜、红枣、葡萄五大特色、绿色农产品基地,延伸深加工产业链条。种子加工方面,围绕打造金张掖国家级现代化玉米制种核心示范基地,建设一流的国家级玉米种子产业园,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培植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龙头骨干企业。玉米加工方面,加大医药中间体产品研发力度,重点推进雪晶公司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以雪润生化和大北农饲料公司为依托,发展甜高粱种植和生物饲料加工转化。红枣加工方面,调动红枣企业协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工企业整合重组、力争进入规上企业、扩大增量上“谋实招”。引进亚盛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发展,加大红枣科技投入和产品研发力度,做优产品,做亮品牌,彻底扭转红枣产业“有市无价”的被动局面。草畜加工方面,依托专业合作社和龙头加工企业,发展规模养殖、集中交易和物流配送,建立起有效的市场体系。依托雪莲乳品公司的品牌优势、基地优势、基础设施和人脉资源,积极推进与伊利、蒙牛等省内外乳品企业大集团的合作发展。坚持内引外联,力争盘活新华镇的牛羊屠宰加工厂,使已有的资源发挥应有的效益,实现畜产品加工增值。发挥农作物秸秆资源优势,实施好升华农生物科技公司45万吨生物有机肥生产等项目。果蔬加工方面,扩大番茄、中药材、酿酒葡萄等基地规模,建设小包装番茄酱、中药饮片、高端葡萄酒等加工项目。实施蔬菜深度加工,重点利用冷链、分级包装、真空保鲜、脱水冻干等先进适用技术和设施,发展清洁蔬菜、脱水冻干蔬菜、休闲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二)立足现有基础,围绕1500兆瓦规划做大新能源产业。深入研究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意见精神,吃透电价补贴、财政税收、金融支持等方面的具体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对我县光伏产业的支持,力促我县“百万千瓦级”光伏产业园规划列入省市盘子,在“路条”争取上力争占有更大的份额。具体工作方面,应全力组织实施1500兆瓦光电产业园发展规划,确保新疆特变电工4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早日并网发电;已取得“路条”的万新伟业、振泽公司各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按照承诺及早开工建设,年内并网发电;积极做好中节能和黄河上游公司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路条”争取及审批,着力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利用华兴公司2号特种合金炉具备投资建设的机遇,加大高载能项目的引进和扶持力度,大幅度增加用电负荷,提升电能就地消纳能力,为今后项目的争取创造条件。同时,应做好评估论证工作,加快启动风电项目的开发建设。
(三)发挥资源优势,围绕三个百万吨项目做强矿产品精深加工。围绕锰铁、凹凸棒、原煤“三个百万吨”矿产资源开发目标,全力抓好宏鑫公司100万吨锰铁选炼扩产改造,延伸锰铁矿加工产业链;抓紧前期工作,千方百计加快印尼力宝集团、兰州天阳公司100万吨凹凸棒粘土精深加工项目,力争及早开工建设;引导华腾矿业公司积极寻求战略合作,推进红柳园150万吨原煤开采及精深加工项目。加强沟通衔接,及时跟进服务,确保银先建材公司10万立方米商砼站建成投产、富海金泽公司闪佛寺山金矿资源勘探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促进生态工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是大力招商引资。首先应对近几年参加节会招商签订的项目进行“回头看”,通过抓责任制的落实来提高项目的开工率和落地率,借以坚定各级干部抓招商引资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其次,应在全员招商、以商招商、重点招商上下功夫。全员招商。强化“无中生有抓项目”的意识,动员县内外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到招商引资工作中来,充分利用血缘、亲缘和地缘等人脉资源,搭建平台、推介项目,宣传优势、促进合作,实现由职能部门抓招商向全县上下全员抓招商的转变。以商招商。通过已在我县成功投资建设的外来客商和企业,借助他们的信息、商务渠道和人脉资源,大力宣传推介我县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吸引更多企业入驻临泽发展。同时,注重发挥企业协会联系广泛、示范带动性强的作用,把县内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依靠县内外的资源和地域优势,采取合资、独资、参股等多种形式主动参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以商招商。重点招商。围绕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强县”目标,把旅游产业开发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对七彩镇、梨园新村、丹霞地质公园综合服务区、西游文化主题公园及星级酒店等项目进行大力推介,并精心筹备参加好兰洽会等招商节会,通过节会招商、网上招商,在“大景区”建设上有新的作为。另外,应围绕玉米制种、红枣、蔬菜、奶肉牛、葡萄等五大特色产业,力争在牛羊屠宰、乳制品加工以及红枣产业开发上取得突破。强化责任招商。继续将招商引资任务量化分解到乡镇及重点职能部门,通过落实招商引资责任促进任务落实,并根据省市的最新要求,不断完善考核激励办法,进一步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力争招商引资项目的开工率和落地率有新的提升。
二是强化帮扶措施。继续抓好联系帮扶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工作制度的落实,按照“五个一”工作要求,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原料供应、产品外销和改造升级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企业能够正常经营、有序运转。对于一些企业存在的招工难、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中层管理人员不足影响项目争取和行政许可等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应适时组织用工招聘活动,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同时,结合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对企业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应采取推荐大学生到企业就业见习和选派优秀干部到企业挂职等多种途径,帮助企业配强中层管理者队伍,为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效服务,以我们的实际行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是加强园区建设。坚持以生态理念引领园区建设,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着力培育发展专业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紧密、规模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成为“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生态工业园区。通过争取国家和省市政策支持、加大政府投入、吸引民间资本等措施,不断完善园区道路、供电、供水、供热、排污、通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科学设置管理、信息、物流、金融等综合服务网络,健全园区管理服务机构,根据生态工业发展的需要增加建设用地供应,及时解决工业发展无地可用的困局,把园区打造成为聚集生产要素、配置优势资源的重要平台。同时,应开阔视野,转变观念,积极融入全市“两个园区、千亿产值”的生态工业发展格局,对于我们落地有困难的企业和项目,积极予以引导,向“两个园区”集中,从而在支持全市生态工业发展过程中,借力发展壮大我们的县域经济。
四是全力推进项目。项目是增加投资、加快发展的关键环节,抓好重点项目,将为加快生态工业发展、实现转型跨越提供强大动力。应把项目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抢抓“3341”项目工程机遇,想方设法谋项目、千方百计引项目、主动出击争项目,坚持“在建一批、上报一批、储备一批、论证一批”,实现以项目带投资,以投资促转型。应认真研究国家投资政策,找准项目工作与产业政策的结合点,有针对性地上报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循环经济发展等项目,不断提高项目和资金争取的成功率。按照“在谈项目抓落实、签约项目抓到位、建设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扩产”的思路,强化机制保障,加大落实力度,确保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
五是做好融资工作。资金问题依然是制约项目建设、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首先,应落实好全县加快生态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切实保障生态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企业节能减排、升级改造、科技创新、循环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以奖代补”等方面,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其次,应抓住国家加快“新三板”扩容降低准入门槛和上海股权交易所在我市建立孵化基地的有利时机,举办专题辅导会议,对有意向的企业进行培育,引导更多的企业通过股权融资、股权交易等途径实现直接融资。第三,应推进银企对接与合作,争取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对于国家已经允许,在我县还没有落地的政策,引导各银行结合县域实际和企业情况,加快落地步伐,并不断开发金融产品,创新融资方式,切实缓解贷款难、担保难问题。第四,应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广泛吸引各类资本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为项目建设和企业融资搭建平台。
篇五 三严三实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农业调研报告4150字
“十五”以来,地区农业生产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较好形势。__年地区农村经济总收入71.39亿元,较__年增189.3%,年均递增13.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098元,较__年增184.6%,年均递增 13.04%,呈现出增产与增收同步、质量与效益同增、改革与发展同进的新局面。
地区农业生产方面开展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应该是比较早的行业,早在80年代就开始回收农膜,近年又将农村户用沼气技术引进、推广,并开展高标准节水灌溉项目,大力提倡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推广农家肥、沼肥等有机肥,发展无公害和有机绿色优质特色产品。
一、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取得的成绩
1、沼气发展,成效突出
阿克苏地区户用沼气的发展自__年开始试点以来,经过__年和__年的稳步推进,户用沼气已经初具规模,已经建成8000多户,今年在地区增加3000户的投资,地区8县1市都有了沼气项目,累计户数达到2.3万户左右。它的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单从保护植被来看,如果按照地区1.3 万户计算,减少6.5万吨/年林木或树根的砍伐,相当于7万亩林木的常年生长量,保护林地13万亩;每口沼气池每年可提供1万公斤优质沼肥,可满足 2--3亩农田的用肥量,可使4万亩土地提高肥力,增加负熵。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一口沼气池可以节省燃煤2吨/年,按照300元/吨计算,节省600元 /年,如果用沼气灯照明,按照1灯/户计算,每月可以节省电费4元左右,每年按10个月算,每年可省电费40元,如果把沼液用于施肥即可以增加植物水分和肥力又可以起到防治病虫的作用,沼气项目在地区实施以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拥护和支持,结合“三改”,达到了农业生产无害化、生活环境优美化和农村能源利用持续化的目的,减少了流行病和传染病的传播。
2、地膜回收,环保增效
地区地膜的使用量每年以5%以上的速度递减,而残膜的回收率每年都高于85%以上。去年对地区239个村的8959亩土地的调查中发现地膜亩均残留量为1.319公斤,比__年减少0.071公斤。
3、秸杆还田,增强肥力
秸杆还田主要集中在棉花大户上,基本占到棉花播种面积的1/10左右,大约有20万亩,其他秸杆基本不直接用于还田,先用作牲畜饲料再投入沼气池,最后还田,达到了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的效果。
4、节肥节药,保护生态
近几年在地区的重视下,肥、药的用量逐年减少,生态环境逐步得到维护和改善。__年全地区使用农药414095公斤,亩均0.071公斤;化肥268892吨,亩均46.36公斤。主要原因是推广了生物防治和灭害灯,充分利用有机肥。
5、推广农家肥,发展无公害农业
__年地区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202.04万亩,累计认证无公害基地49个,面积是220.7亩,在今年的备耕中发现农家肥的使用量比去年有所增加,增幅为7%以上。
6、高标准节水,利国利民
近几年各县均实施了高标准节水项目,此项目主要实施的是渠道防渗与农作物的喷灌、滴灌,既合理有效利用了水资源,又节约了产品成本。
二、农业生产方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设想
1、在农、林、牧、渔业内部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充分利用各行业中每一生产环节,进行有效循环,促使资源的综合利用,达到节约、循环的目的。
2、建立城市农业生态园
阿克苏市的“生态农家”已有了开端,在“生态农家”里集钓鱼、观光、品尝农副产品为一体,其生态功能、旅游价值、饮食服务价值均有体现,加强了对城市土地、水资源的有效保护,是城市循环经济中一道亮丽风景,很受消费者欢迎。
3、探索与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
立体种植是在同一单位面积或区域土地(水域)内建立的多种生物互利共生的优化组合整体系统,它巧妙地组成农业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建立立体种植和养殖业的格局,组成各种生物间互利共生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和有效资源,达到物质与能量多层次转化,促使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同时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少用农药,避免重金属污染物或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阿瓦提的大芸生产就是一个互利共生的典范。
4、加快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的发展步伐,培植农业循环经济载体
农业生态园区建设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一是搞好循环型农业工业园区建设。制订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聚集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以生产要素为纽带,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园区内,发挥“榕树效益”,实现有害污染物主要在园区内的闭路循环再利用; 二是做好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园区建设。以wto准则为依据,大力推进出口农产品的清洁生产,使农副产品达到质量、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5、进一步探索农业节本增效新途径,实现粗放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变
首先实施“藏粮于土”、“藏粮于科技”战略,保持和提高我地区的粮食综合生产力和单产能力,处理好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的矛盾;其次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优势产业带建设,发挥集约种植优势,提高规模效益;第三做好农业研究和农技推广工作,如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立体套种技术等配合滴灌技术,节水技术,逐步实现粗放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变。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农业大区的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和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
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意识,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身体健康和对美好生存环境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对生态农业、生态城市和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保护生态资源与发展经济摆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注入活力,建立激励政策与机制,制订奖惩办法,大力推广许可制,要利用各种手段,开展生态环境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和农业循环意识。
2、加强科技投入,以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建设
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和绿色安全的动植物新品种,建立农业科技投入专项基金,鼓励和引导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相关研究,建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孵化基地,开发高产高效的立体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加工技术、施肥技术、土地持续利用技术、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农村清洁能源开发与节能技术、农业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和污染物净化处理技术、无公害产品生产技术、转基因技术、信息技术,树立生态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3、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探索和选择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结合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制订出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高效和多层次利用的循环农业规划。把建立与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管理体系,推行农业清洁生产,以开展农业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产业化,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作为重点,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各县(市)的资源优势,选准发展路子,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搞好无公害原料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打响“生态牌”、“绿色牌”、“特色牌”和“民心牌”,争创名牌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创汇能力,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4、加快农业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制定
制定和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法律,用法律形式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必须履行循环型社会的义务,一方面通过政策调整,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和个人经营行为有利可图,形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机制;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遵循谁利用谁补偿、谁损害谁付费和有利于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起使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的机制。
5、提高公众对农产品的绿色消费意识,建立和完善绿色消费体系
树立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提高公众对农产品的绿色消费意识,建立起循环农业绿色消费体系,政府应加快制定农产品绿色采购制度,建立绿色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定期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监测,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开展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快速检测,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6、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循环农业建设资金投入
循环农业要立足本地,实行个人、集体、国家三结合,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把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林业建设、农田建设、水利建设、草地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结合起来,把单项建设变为综合建设,发挥专项资金的综合效益。鼓励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建立开发基金、农民自筹资金、引进外资和私人投资等多种筹资形式,加快循环农业建设步伐。在资金投放上,要重点支持绿色食品产业、有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的产业和采用环(baogao.)保循环工程的农业产业。原创文秘材料,尽在www.1566.cn网。在税收、信贷、服务等方面实行倾斜,引导有关单位和个人积极投资兴办循环农业重点工程和龙头企业项目,兴办废物利用的环保产业等,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和税收优惠等的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7、建立生态农业园区,发展特色生态农业
地区成本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生物、技术、信息等资源,将农、林、牧、副、渔、加、商等各行业进行有机联合,建立多层次的、持续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遵循自然规律,利用生态系统物流和能流进行生态系统组成要素配置,调优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尽量减少废弃物,进行无公害清洁生产,实现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同时,要特别加强工业生产、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树立生活用水进田、雨水进河的观念,避免对生态农业园区的污染。
8、鼓励循环农业与生态旅游共同开发
加强生态园区、旅游景区、休闲农庄、风景名胜区景观的规划与建设,发展生态旅游。将种植、养殖、绿化结合起来,增加各景点的垂钓、采摘、农产品品尝、土特产购物、观光等内容,使循环型的旅游农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