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篇一 2023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环境问题也越发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在20**年暑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老师的要求下,我前往山西省五台县沟南乡罗家岩村进行了为期四周的,以“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环境问题调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程度以及环境保护程度的调查,得出一份调查实践报告。
沟南乡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城南部,全乡有行政村34个,在这个暑期,我前往的是沟南乡的罗家岩村进行的社会实践,通过对当地村委会进行咨询以及向村民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当地的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作出了统计与归纳。其中调查问卷以及媒体发表见本报告附表。
由这次的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姿态,近几年来一直处于增长的状态,面对我国甚至世界都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农村作为我国经济结构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更加具有深刻的意义,各级乡镇政府需要在保持相关政策基本稳定时,增强政策调控的灵活性。
于此同时,农村的环境保护虽然一直处于薄弱的环节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发意识到环境保护对于人们生产生活以及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只有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发展绿色经济,以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以及当地政府部门帮助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农村的经济一直在发展,但是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迫切,开始进入到群众视野。虽然农村环境保护这一块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但是这种环保意识的兴起,对于以后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调查,我发现农村经济与环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一)农村经济虽然发展,但是基础生活条件并未完全跟上。
在环境退化的前提下,个别村民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由于山西海拔较高,山路较多,有些村民家中没有水龙头,吃水成为一个大问题。并且由于环境的退化,人们已无法向以前一样采集食用雨水等。近年来,资源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该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当地村民虽然有环保意识,但是行动却跟不上。
虽然当地村民近几年来由于切身体会以及教育的普及都开始有了环保的观念,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以及对于经济增长的渴望,人们在环保的路上实际行动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村庄里,经常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垃圾堆,并且里面有大量白色垃圾,据说,该村还是会保留秸秆焚烧等习惯,这对环境而言是危害很大的。
(三)当地政府的区域经济发展观念亟需更新。
部分乡镇过多地强调客观理由,认为无资源、无项目,所以选择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不科学环保的经济模式,不能积极主动挖掘发展潜力,创造发展优势,不但致使区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而且随着时间推移环境恶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使当地经济雪上加霜。
以下,我将提出几点对于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几点
(一)抽出部分经济用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实现突破,从而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通过对农村硬件设施的建设,例如修建路灯来,完善排水防止生活废水随意排放,发展下水系统,合理使用水资源等,这样不但可以改善村民生活条件,还可以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转变干群思想观念,鼓励村民多与政府交流,将对于农村建设的想法与要求及时与相关部门交流。
人文环境是形成整体环境的基石和根本,软环境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只有加强人民与政府的联系,才能更好的将政府的政策实施好,将人民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处理好,实现和谐共赢的生活场景。
(三)增强当地村民环保意识,加大宣传,同时发动群众将想法落实到实践。
通过加大相关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群众知法守法水平,提高村名环保意识。争取揩现在生活中类似于秸秆焚烧,污水乱排放等不文明行为渐渐消除。改善当地生活环境。
(四)合理规划农民田地位置,在不影响经济的情况下退耕还林,保护山林里的生物多样性。
在此次调研中,村里老人都表示,近十几年来,山林里的野兔野鸡以及其他野生动物越来越少,山林里由于无人管理,乱砍乱伐现象也时而有之,导致当地生物趋于单一化,我认为这种情景虽然现在对农村环境与经济的影响不大,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必定会威胁到人们的生活。而到那时再想到治理,可能就会为时已晚。
(五)完善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对于经济与环境的调控作用,合理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俊全当地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保执法力度、深度。将环境整治与经济发展工作紧密结合,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法规与标准体系,在已有的法规基础上,逐步制定、完善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关的食,农药、化肥、地膜污染防治的法规标准等,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完善的法律支持。这样,才能更有力的提高当地村民的行动力,根本上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六)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收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不断拓宽投资渠道,保证稳定有效的环保资金投入。
使当地的财政政策逐步向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倾斜。另外,还需根据“工业反哺农业”有关精神研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集体和个人多渠道融资机制,保证稳定有效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要求里,我们应当积极采取对策,重视把农村环境问题,不能重蹈之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篇二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长顺县交麻乡交麻村下辖16个村民组,502户,总人口2053人,耕地面积5410亩。主要产业是以养猪、养鸡、养羊为主的畜牧业,以烤烟、生姜为主的种植业,全村集体经济偏于薄弱。
今年来,随着中央、省、州、县、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我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本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全村主要是以畜牧、种植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2011年,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2万元,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1050元,其中:来源于农业方面的收入25万元,在全乡4个村中处于中等水平,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1、从业人员分布情况。现全村共有2053人,其中:男性1211人,女性842人,18岁以下人数为264人,18—60岁之间人数为1567人,60岁以上人数为222人,劳动力人口数为1567人。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村1567人劳动力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有1193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76%;从事二、三产业的为374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32%,其中:23人从事交通运输业,35人从事批发与零售业,316人从事其他行业。
2、产业结构情况。农业产业结构中主要以“玉米、油菜”种植为主。以2011年为例,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210亩(含复种指数),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530亩,总产量63.25万公斤,在粮食作物中以玉米、油菜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以大豆、生姜为主,以林果业为补充,畜牧业以养猪场和分散喂养猪、牛、羊和鸡为主。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截止今年12月上旬,建设有乡村公路1条,约7.8公里,一事一议项目通组公路硬化正在建设中;现有田间道路25条,约10公里,全部道路均为泥巴路;水利设施建设上,坝塘共8个,小水池120个,沼气池80口。
(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通电、通电讯。现交麻组建有1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252户1003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1847人,参合率90%;全村有17 户农村危房改造户,目前改造工作已全部完工;建有中小学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三免一补”政策已落实到位;农村税费综合改革以及相关惠农政策、措施,也逐步得到落实。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村“两委”班子共10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5人,村民委员会委员 5人;全村共有党员52人,其中:男性党员45人,女性党员7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村委会到鼓扬红岩的乡村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缮、路面硬化以及多数田间道路过窄、过陡,雨天行走艰难,从而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和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成本;二是水利设施落后,水池、水窖修建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村民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多数组建设杂乱无章,比较凌乱,路面硬化、绿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差,全村的16个小组均无垃圾处理池;四是农村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设施落后。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足,严重制约我村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全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生产水平不高,劳动力素质低。全村的田地比较零星、分散,多数是梯田和坡地,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基本上还处于“牛耕马驮”的小农经济状态,增加劳动力成本的同时,也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我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困难。劳动力素质低,村民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半文盲,其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普遍存在 “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心理,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3、农民收入低,产业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当前,全村仍面临着缺乏新的产业支撑,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增收项目不多,农民增收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2011年,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1050元,在交麻乡乃至全县村委会中处于中等水平;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除烤烟种植具有一定产业化外,蔬菜种植产业化规模还较小,还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生姜、核桃种植才刚刚起步。
4、新农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统一布局。我村在新农村建设上,村“两委”班子存在思路不够清晰,缺乏统一规划、安排和部署。有的组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上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够、方法不多;在宣传、发动群众方面也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对如何建设、怎样建设本村的新农村思路不清、路子不宽;在工作上存在不主动、不积极,工作方法不多,还存在“等、靠、要”的现象;这些将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整个村委会的新农村建设进程和质量。
5、新农村建设,“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十分突出。近年来,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部分村民小组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但“重建设、轻管理”成了一大弊病。新建成项目和原有集体资产的日常的管理维护不到位,对这些资产,村组没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维护制度,集体资产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不能保值增值,反而存在严重的减值和流失的隐患,部分村民对建成的设施保护意识薄弱,特别是在村组公房、乡村道路、水池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上意识淡薄、方法不到位。
6、村委会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一是全村组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小学、初中程度文化还占56%的比重,这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和后劲不强,在带领群众致富的路上力不从心;二是基层组织建设还有待完善、加强。目前,塘坎组和大地组两小组组长一职还空缺,无人担任;三是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下步工作打算及对策
(一)加大新农村建设和各项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决议、决定和重要举措,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村组会议等进行多渠道宣传,在村内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央“20字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突出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加强班子建设。新农村建设要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好的班子带领大家向前发展;村党总支与村委会加强团结,紧密沟通、严密组织,要形成一支有号召力,能干实事,乐于奉献的村“两委”班子,明确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建设的主力是农民自己,激发广大群众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是关键。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全体村民以集资、投工投劳等方式积极参与各村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建一个,成一个,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过多的增加群众和村组集体负担,搞举债、负债建设,要量力而行,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三)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逐步落实。村级“两委”班子须认真研究,立足本村实际,突出本地特色,提出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建设发展规划,统一布局,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生态环境,对于新农村建设,要按照规划稳定有序推进。对于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乡村道路规划、小学软硬件建设、垃圾处理池建设、村民科技文化室建设等建项目要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逐步和安排。
(四)抓好农业科技文化的培训、推广。一方面要继续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用,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要积极推广运用各种集约、高效、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如积极推广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农村劳务的开发,全面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的收入。
(五)要抓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培育,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明年,我村将加大产业化进程步伐,形成以“科学种植稳村、科学养殖兴村、特色养殖富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在今年推广杂交玉米、烤烟和生姜种植的基础上,明年将大力推广有机高粱的种植和200亩核桃种植;养殖业方面,在稳定商品猪、商品羊出栏数的基础上,加大扶持绿壳蛋鸡养殖户的养殖力度,为我村产业化打下基础,从而可以推动我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要搞好规划,必须保护好耕地。应坚持“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的思路,正确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对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扶持、培育,并发展好现有的优势产业,在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要注意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确保畜禽养殖安全。因为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六)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完善各种制度。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和完善各项村规民约,增强我村各干部和村民对公共基础设施的保护意识,确保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完整,增强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确保我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总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长期性、持久性的过程。新农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努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解决农民最关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入手,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产业支撑和改善生产环境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积极性。我相信,只要我们村干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积极理清我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用3至5年,完全可以使全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民生活更加宽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
篇三 统计局关于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在领导创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艰苦卓绝的苏维埃斗争运动的实践中,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深入思考和创新实践,先后撰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光辉篇章,提出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重要理论,找到了符合中国现实的中国革命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人民依然以革命战争年代的真情、热情,无私地支援着国家建设。江西赣南被誉为“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三年困难时期,赣南钨砂大量出口创汇,为国家偿还外债、度过难关做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以来的60年赣南累计开采钨精矿130万吨,占全国一半以上;累计开采稀土25万吨,占全国中重稀土总量的七成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森林资源丰富,建国初期被列为全国调运木材的重点地区,并修建了森林铁路专门外调木材。仅赣南苏区就累计为国家提供统配木材2450万立方米、毛竹8718万根。由于长期被过度砍伐,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其中1975年至1982年7年间,赣南林地面积减少257万亩,荒山面积增加183万亩,水土流失面积1678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7.8%。在资源大量输出的同时,历经战争深重创伤的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基础薄弱,加上地域偏远、经济欠发达,苏区的主要劳动力大量外出到沿海发达地区,仅XX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跨省输出劳务185.19万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重达33.7%,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但是,与全省和全国的发展相比,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仍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经济发展基础依旧十分薄弱,总体发展水平低、发展差距拉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等问题仍未根本性改变,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还很艰巨。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与全省和全国人均水平比,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主要人均指标水平较低,差距较大。XX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人均生产总值(gdp) 为16219元,相当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62.7%、46.2%;人均财政总收入1724元,相当于全省、全国的46.9%、22.3%;人均地方财政收入1130元,相当于为全省、全国的48.0%、29.0%;人均固定资产投资10706元,相当于全省、全国的54.7%、47.6%;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14元,相当于全省、全国的66.2%、37.4%;农民人均纯收入4949元,相当于全省、全国的71.8%、70.9%。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主要指标发展水平均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严重制约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
2.发展差距不断加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国各地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和缺少政策的大力扶持,主要指标增长速度慢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和全省、全国其他革命老区的发展差距逐渐扩大。XX-XX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人均生产总值相当于全省人均水平由71.5%下降到62.7%;人均财政总收入相当于全省人均水平由48.4%下降到46.9%;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当于全省人均水平由72.5% 下降到66.2%;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由83.5%下降到71.8%。与其他革命老区相比,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速度同样较慢,如,XX-XX年,xx市生产总值增长9.5倍,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仅增长3.5倍;xx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7倍,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仅增长 5.7倍;xx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4倍,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仅增长1.7倍。
3.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农业比重偏高,落后于全省和全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XX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比全省、全国高6.3和8.2个百分点,仍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工业企业属资源初加工型企业,产业规模小、层次低,安全性和稳定性差,抗风险能力弱。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纳税上千万的工业企业仅87家,部分县除供电、烟草等垄断企业外,没有一家纳税超千万企业。与工业化水平低相伴的是城镇化水平低。XX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城镇化水平为39.3%,分别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6.4和12个百分点。由于没有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就不能协调发展,工业化水平难以提高。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各地固定资产投资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从XX年的94.19亿元提高到XX年的1350.46亿元,XX年增长13.3倍,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仍然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31个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中无铁路的县15个,无高速公路的县9个。农村路、水、电和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欠账更多,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有52.9%的自然村不通客运班车,60%的农田灌溉设施不全,43.7%的人没有解决饮水安全,16.9%个村收看不到电视,8.2%的村组还未通电。
5.社会事业发展缓慢。江西省31个苏区县中有12个是国家级贫困县,占全省贫困县个数的一半以上,大部分县区财政自给能力弱,完全靠上级转移支付维持,长期的财政困难造成政府负债居高不下,由此造成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有限,社会公共事业投入严重不足。据调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人均教育、社保、医疗支出分别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2.3%、62.9%和80.2%。由于社会投入偏低,大部分苏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还很低,条件也较差。据调查,31个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处于贫困线以下人口比例达22.4%,上学困难的人口比例30.6%,看病困难的人口占21.1%,不安全饮用水人口比例达43.7%,土坯房住户比例达40.6%。仅有22.7%的自然村有卫生室,且医疗设备普遍简陋。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1.生产要素流失,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中国民主革命时期,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人民为革命事业输送了一批批革命精英,演出一幕幕母送子、妻送郎的感人话剧,奉献了全部的优质人力资源,就连一批“红小鬼”、“儿童团”都上了战场。与此同时,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也遭到了国民党的疯狂烧杀,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无人村”、“无人区”,多数县出现人口负增长。幸存者大都是老、弱、病、残,加上生活环境恶劣以及各种地方病困扰,致使当时的人口素质普遍偏低。建国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疗养战争创伤和化解沉重的战争包袱中艰辛缓慢前行,发展压力和治理贫困落后难度远远超过其他地区。由于老区经济条件的限制,既留不住分配来的科技人员,也难以兴办教育培养本地人才,即使偶尔出了几个“金凤凰”,也常常是远走高飞。同时,为支援新中国建设,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还无私的大量输入了各种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由于长期被过度砍伐,矿产资源和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严重。人才和自然资源的大量流失使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加不足。
2.交通条件闭塞,发展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大部分处于边远山村,交通非常不便,信息闭塞,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特色很浓。这种情况,在民主革命时期,是建立和巩固革命根据地的有利条件,是苏区发展革命建立红色政权的优势,但在和平年代则成了脱贫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使商品生产成本高、损耗大、效益低。即使有廉价的劳动力和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也难以吸引外部投资。信息闭塞就把握不了市场行情,难以实现商品生产中 “惊险的一跳”。加之苏区旱涝灾害频繁,地方财力微薄,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1996年,随着京九铁路的开通,赣南吉安苏区有史以来首次通火车,铁路贯穿赣州、吉安的11个苏区县,沿线苏区人民第一次见到火车,交通状况首次有所改善,但在近两年京广线和武广高铁通车、周边地区交通设施极大改善的背景下,大大削弱了我省赣南苏区的交通优势,缺乏高铁、大吨位水运等运输方式,运输能力和辐射范围有限,跨省区综合交通运输建设整体上没有形成网络效应,人流、物流耗时较长、成本较高,发展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3.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缺乏有利有效的发展条件。建国以来,国家对老区的财政扶持资金并不少,对解决老区人民的温饱问题起了积极作用。对于那些“食不果腹,衣不敝体,住不挡风雨”的特困户,确实需要采取“输血”的方式,拿出一定的资金、衣物、粮食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使他们有一个安于生活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起码条件。但对国民经济发展、苏区产业振兴的扶持力度不够。国家已经实施了十一个五年计划,除了“一五”时期在赣南建设统调资源的大吉山、西华山和岿美山三大钨矿,以及作为配套动力设施的装机5万千瓦的上犹江水电厂外,没有针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投资建设过其它的大型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钨矿建设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给当地留下了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和转制职工安置等问题。由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基础薄弱,地处偏僻,一直以来难以获得国家的重大项目、重点投资和规模大的国有大型企业。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中,苏区已明显属于“中部塌陷”,受到极大的地域壁垒制约,面临日益被边缘化的境地,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
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有利于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计划实施,缩小区域差距,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有利于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让苏区人民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是对我们党光辉历史最好的回顾,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是对苏区人民最好的回报,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执政为民,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实践。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按照把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打造为江xx区域经济新增长点的目标,综合运用政治、财税、金融政策等手段,扶持培育区域的聚集发展,不断改善发展环境。一是实施财税优惠。根据各地区域经济中心培育发展的经验,财税政策是促进区域发展最重要的政策工具。要改变传统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专题研究财税扶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变输血为造血,进一步发挥财税在促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区域中心形成中的作用。二是加快金融创新。新一轮的金融改革试点已在全国部分地区轰轰烈烈地展开,江西应借此次振兴规划出台的契机,争取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金融改革跟进,通过加大对区域中小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完善准入制度,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放宽民间资本成立金融机构的种种限制等措施,搞活区域金融市场,吸引外围资金进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二)加快产业升级,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应用产业。随着稀土在国民经济中战略地位的突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稀土资源优势愈发明显。科学合理、环保地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成为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壮大稀土产业的一个契机。一方面通过提高稀土产业集中度来加强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体竞争力,从而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市场优势;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清洁开采技术,保护资源环境,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层次产品,将稀土产业打造成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支柱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打造高新技术的劳动密集性传统产业。传统的劳动密集性产业仍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主要产业,创造良好环境,促使传统产业良性发展是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吸引资本、引进技术、促进苏区就业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改善企业的管理运营理念,建立新型的科学管理模式。企业通过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打破地域壁垒,突破信息闭塞瓶颈,使生产经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扩展企业的生存空间,如网上交易可以帮助企业打破地理、时间的限制,开拓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大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利用,特别是节能环保技术,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加大科研与开发投入,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建立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优势;加强企业内部员工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第一产业在经济中仍占据较大比重,同时也是江西粮食、蔬菜、水果的主产地,大力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从优化品种、提高单产、稳定播种面积着手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同时鼓励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油料、水果、茶叶、花卉等大宗农产品,促进农产品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另一方面大力扶持农产业龙头企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先进适用的生产加工设备,改造升级贮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支持龙头企业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的综合利用,开展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节能、节水等项目建设,使之在带动农户生产、增收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中心城市对整个区域经济的组织协调和辐射带动作用不容置疑,包括江西中南部以及粤北闽西广大地区范围几乎没有大型城市,长期以来对地区经济发展形成一定的制约,这既是不足,也是契机。一是打造两大中心城市区域。江西除南昌外尚无超过100万人口的大型城市,其他城市都没有成为中心城市的规模,但是我们看到,在吉泰以及赣州南康区域都已经有了集聚融合的趋势,首先xx市、xx县、xx县以及xx市、xx县、xx市这两个区域本身具有地理位置靠近的先天基础,其次这两个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正在互相靠拢,有一体化的趋势,为打造江西中部、南部大型中心城市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此次中央支持原苏区振兴发展的契机,打造两个区域经济中心甚至合并上述地区为两个大型城市,发挥大型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向北连接呼应昌九,形成纵贯江西的经济发展通道,为江西的经济起飞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在基础设施方面加紧投入和建设。力促鹰梅、赣韶、赣州至井冈山、衡茶吉等铁路的建设完工,与原有的京九、赣龙铁路形成纵横交错的通道。同时着力解决能源短缺的瓶颈,加大区外电力输入,适当加快区域内新电源点建设。三是大力发展区域物流和交通运输中心。吉安、赣州不仅是江西的中、南部中心,同时也是整个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面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出口,要充分发挥这一地理位置优势,转化为打造这两个中心城市的基础动力。顺应当今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大力发展物贸流通业,使之成为这一地区的贸易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以此为基础进而推动城市的生产、服务、金融乃至成为信息与科技中心和人才密集之地,充分发挥引领、辐射、集散功能,带动整个地区发展。
(四)继承苏区传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红色文化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地区的一大特色,除红色文化外,庐陵文化、宋城文化、客家文化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优秀的文化遗产,充分发掘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推动该地区文化事业发展,加速文化产业的兴起大有可为。一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加大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扶持力度,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统筹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规划建设,综合利用、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文化单位的社会效益。增加农村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人才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创建苏区欣欣向荣的文化氛围。三是优化布局,引导文化产业良性发展。根据各地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引导项目、资金、人才、科技、金融等优势要素集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文化产业高地。深入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工业、农业、科技、金融、旅游、体育、信息、物流、软件、服务外包、城市规划建设的融合发展,形成文化引领经济、经济支持文化、文化经济互动的发展格局。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统计监测系统,及时跟踪监测赣南等原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状况
一是要尽快建立苏区统计制度。实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战略规划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为使这一战略规划顺利实施,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科学的统计制度,跟踪监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进程,帮助各级政府部门有效把握关键问题和优先发展领域,督促、引导完成各项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二是要建立苏区统计指标体系。应针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发展状况、规划目标、发展进程进行认真分析,建立起一套涵盖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指标体系,通过监测指标的选择,实现政府对区域发展的导向意图,同时补充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等形式补充当前估计指标的不足,最终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基础数据库。三是要加强苏区经济社会发展统计监测。在建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数据库的基础上,可针对苏区振兴规划的具体重大政策措施,提取出相应的数据,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对政策措施的执行、进程、效果进行实时跟踪分析,以直观量化的形式,清晰的反映出这些政策措施的运行状况,使决策者真正能够明确地把握全局、运筹帷幄。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研报告
篇四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长顺县交麻乡交麻村下辖16个村民组,502户,总人口2053人,耕地面积5410亩。主要产业是以养猪、养鸡、养羊为主的畜牧业,以烤烟、生姜为主的种植业,全村集体经济偏于薄弱。
今年来,随着中央、省、州、县、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我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本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全村主要是以畜牧、种植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xx年,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2万元,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1050元,其中:来源于农业方面的收入25万元,在全乡4个村中处于中等水平,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
1、从业人员分布情况。现全村共有2053人,其中:男性1211人,女性842人,18岁以下人数为264人,1860岁之间人数为1567人,60岁以上人数为222人,劳动力人口数为1567人。根据xx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村1567人劳动力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有1193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76%;从事二、三产业的为374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32%,其中:23人从事交通运输业,35人从事批发与零售业,316人从事其他行业。
2、产业结构情况。农业产业结构中主要以玉米、油菜种植为主。以xx年为例,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210亩(含复种指数),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530亩,总产量63.25万公斤,在粮食作物中以玉米、油菜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以大豆、生姜为主,以林果业为补充,畜牧业以养猪场和分散喂养猪、牛、羊和鸡为主。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截止今年12月上旬,建设有乡村公路1条,约7.8公里,一事一议项目通组公路硬化正在建设中;现有田间道路25条,约10公里,全部道路均为泥巴路;水利设施建设上,坝塘共8个,小水池120个,沼气池80口。
(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通电、通电讯。现交麻组建有1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252户1003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1847人,参合率90%;全村有17 户农村危房改造户,目前改造工作已全部完工;建有中小学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三免一补政策已落实到位;农村税费综合改革以及相关惠农政策、措施,也逐步得到落实。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村两委班子共10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5人,村民委员会委员 5人;全村共有党员52人,其中:男性党员45人,女性党员7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村委会到鼓扬红岩的乡村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缮、路面硬化以及多数田间道路过窄、过陡,雨天行走艰难,从而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和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成本;二是水利设施落后,水池、水窖修建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村民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多数组建设杂乱无章,比较凌乱,路面硬化、绿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差,全村的16个小组均无垃圾处理池;四是农村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设施落后。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足,严重制约我村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全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生产水平不高,劳动力素质低。全村的田地比较零星、分散,多数是梯田和坡地,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基本上还处于牛耕马驮的小农经济状态,增加劳动力成本的同时,也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我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困难。劳动力素质低,村民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半文盲,其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普遍存在 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心理,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3、农民收入低,产业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当前,全村仍面临着缺乏新的产业支撑,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增收项目不多,农民增收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xx年,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1050元,在交麻乡乃至全县村委会中处于中等水平;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除烤烟种植具有一定产业化外,蔬菜种植产业化规模还较小,还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生姜、核桃种植才刚刚起步。
4、新农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统一布局。我村在新农村建设上,村两委班子存在思路不够清晰,缺乏统一规划、安排和部署。有的组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上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够、方法不多;在宣传、发动群众方面也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对如何建设、怎样建设本村的新农村思路不清、路子不宽;在工作上存在不主动、不积极,工作方法不多,还存在等、靠、要的现象;这些将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整个村委会的新农村建设进程和质量。
5、新农村建设,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十分突出。近年来,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部分村民小组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但重建设、轻管理成了一大弊病。新建成项目和原有集体资产的日常的管理维护不到位,对这些资产,村组没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维护制度,集体资产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不能保值增值,反而存在严重的减值和流失的隐患,部分村民对建成的设施保护意识薄弱,特别是在村组公房、乡村道路、水池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上意识淡薄、方法不到位。
6、村委会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一是全村组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小学、初中程度文化还占56%的比重,这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和后劲不强,在带领群众致富的路上力不从心;二是基层组织建设还有待完善、加强。目前,塘坎组和大地组两小组组长一职还空缺,无人担任;三是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下步工作打算及对策
(一)加大新农村建设和各项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决议、决定和重要举措,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村组会议等进行多渠道宣传,在村内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央20字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突出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加强班子建设。新农村建设要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好的班子带领大家向前发展;村党总支与村委会加强团结,紧密沟通、严密组织,要形成一支有号召力,能干实事,乐于奉献的村两委班子,明确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建设的主力是农民自己,激发广大群众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是关键。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全体村民以集资、投工投劳等方式积极参与各村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建一个,成一个,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过多的增加群众和村组集体负担,搞举债、负债建设,要量力而行,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三)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逐步落实。村级两委班子须认真研究,立足本村实际,突出本地特色,提出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建设发展规划,统一布局,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生态环境,对于新农村建设,要按照规划稳定有序推进。对于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乡村道路规划、小学软硬件建设、垃圾处理池建设、村民科技文化室建设等建项目要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逐步和安排。
(四)抓好农业科技文化的培训、推广。一方面要继续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用,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要积极推广运用各种集约、高效、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如积极推广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农村劳务的开发,全面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的收入。
(五)要抓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培育,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明年,我村将加大产业化进程步伐,形成以科学种植稳村、科学养殖兴村、特色养殖富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在今年推广杂交玉米、烤烟和生姜种植的基础上,明年将大力推广有机高粱的种植和200亩核桃种植;养殖业方面,在稳定商品猪、商品羊出栏数的基础上,加大扶持绿壳蛋鸡养殖户的养殖力度,为我村产业化打下基础,从而可以推动我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要搞好规划,必须保护好耕地。应坚持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的思路,正确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对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扶持、培育,并发展好现有的优势产业,在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要注意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确保畜禽养殖安全。因为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六)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完善各种制度。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和完善各项村规民约,增强我村各干部和村民对公共基础设施的保护意识,确保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完整,增强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确保我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总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长期性、持久性的过程。新农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努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解决农民最关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入手,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产业支撑和改善生产环境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积极性。我相信,只要我们村干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积极理清我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用3至5年,完全可以使全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民生活更加宽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篇五 2023关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为详细了解淇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从而为研究淇江流域未来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荔波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洪带领县人大部分同志和县旅游、环保、水务、农业、国土、林业等部门业务专家一行40余人,于2023年11月4日至7日到甲良、小七孔等乡镇进行调研。本次调研活动采取实地考察、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途径甲新、石板、甲良、益觉、丙花、双江、地莪、拉平、台村、架桥、尧花、黎明等村组河段,沿途听取了有关部门及当地群众的情况介绍,我们全面掌握了淇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淇江流域基本情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就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进一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的贡献。目前,在全球经济转型之际,还地球以蓝天,还子孙后代清新的空气和干净的河流,是全国今后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更是荔波县当前急需研究的新课题。
荔波县地处珠江流域上游,县境内河流总长约1048公里,长度大于10公里的河流有20条,河道密度每平方公里0.47公里。位于县域西北部且发展潜力巨大的淇江流域,它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经济社会发展可圈可点。涓涓淇江,从古流到今,承载了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更哺育着勤劳智慧的两岸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众所周知,淇江流域是荔波县文明的摇篮,它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一)淇江流域地形地貌情况。淇江流域地处贵州高原南部斜坡与广西丘陵盆地的过渡地带,地势总趋势为北高南低。点位于流域发源地的独山县打羊乡干丹北部的凤凰山,高程1379m,最低点位于流域下游汇入樟江口,高程387m,高差992m。流域山峦起伏、河谷深切,地形地貌受地质构造控制较明显,地貌类型多样,组合形态复杂,主要山脉和水系沿地质构造走向发育。淇江属珠江流域柳江水系,为打狗河上游干流,河谷发育沿方村向斜轴向分布,流域上游、中游以河流侵蚀为主的沟谷、垅状低山、台状低中山地貌,河谷宽缓。下游以喀斯特岩溶为主的间连式脊峰洼地地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河谷多呈窄“v”型, 谷深流激,多盲谷和伏流。淇江流域范围内矿产资源较丰富,主要以煤炭(烟煤)、砂石土矿等矿产资源为主。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方村向斜,赋存于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3w)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中,一般含煤4层,可采煤层1层,煤层结构较复杂。区域内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除甲良矿区作过普查外,其他地区仅作过1:5万煤矿调查工作,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流域范围内砂石土矿严格按照《荔波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3—2023年)进行设置,禁采区内严禁设置采矿权。
(二)淇江流域区位特征情况。淇江流域是樟江河流域大七孔水系的重要支流,位于县城西北部,距离县城35-45公里,成“弧形”和“s”形流域状,有5条支流和20多条小溪汇集而成,水源来自地下溶洞、暗河及地下水,流域两岸植被覆盖率高达60%,全长220公里,水域面积10000多亩。淇江流域其中一支流源于塘桐,流经甲良镇其恶、懂丙、方村、下湾河等地,与来自架桥的支流双江汇合流入地莪,水质常年清澈见底,游鱼成群;另一支流源于尧花,尧花的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暗河,河水水温冬暖夏凉,全年平均水温约16-19℃。境内地形地貌多样,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其中喀斯特地形比重较大,伴有草坡及丘陵地貌,境内地形高差悬殊不大,平均海拔820米。农业作物以稻谷、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辣椒、茶叶、优质大米为主,养殖业以猪、牛、羊及禽类为主,区域面积562平方公里,流域内常住人口5万余人,90%以上为少数民族。
(三)淇江流域主流支流情况。淇江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23.2%,流域内方村河是打狗河的主干流,在瑶山乡王蒙与樟江河汇合后,流入打狗河。原整个流域称方村河流域,主干流从发源地至甲良下湾河段称甲站河、下湾河至方村双江河段称方村河、方村双江河至小七孔镇拉强段称淇江、小七孔镇拉强至大七孔称地莪河,本次调研称为淇江流域。淇江流域涉及到甲良镇和小七孔镇共两个镇,主支流有甲午河、黄江、台村河、尧花河、格守河等。在甲良地区目前种植有约0.8万亩的茶园,目前茶园没有供水设施,茶园灌溉依靠天然降雨,规划水平年2023年方村河区将规划种植5万亩的茶园。荔波工业园区中的驾播工业聚集区也将在方村河区的驾欧、播尧处进行建设。淇江河流域内地貌有碳酸盐岩溶蚀地貌,也有碎屑岩侵蚀-剥蚀地貌。以溶蚀地貌为主,发育峰丛谷地、溶丘洼地及溶洞、落水洞、地下岩溶管道、地下河等;侵蚀-剥蚀地貌穿插在溶蚀地貌间,发育侵蚀沟谷、剥蚀残丘等。地貌走势受构造控制明显,沟谷及山脊多呈nne-ne向,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四)淇江流域民风民俗情况。淇江河是樟江河流域重要支流,由发源于荔波、三都和独山县的数十条支流汇集而成,在瑶山瑶族乡王蒙集镇汇入樟江,淇江河流域主要覆盖荔波县甲良镇、小七孔镇和玉屏街道西北部分地区三个乡镇(街道),行政区面积678.99平方公里,人口近7万人。淇江沿岸主要是荔波布依族和水族聚居地,民居的建筑主要是以吊脚楼为主,村寨建筑集中连片,民居历史久远,极具特色。村寨依山而建,傍水而居,民居大多为土木建筑,造型美观,结构科学,工艺精湛,实用大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各民族民风淳朴、风情浓郁,至今依然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民居、服饰、节庆、习俗等,有布依族的四月八、六月六、矮人舞、傩戏;水族卯节、水书、水族服饰;很多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个(水书、布依族傩戏),省级非物质文化名录2个(布依族雯当姆、水族酿酒技艺),布依族染制工艺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多个。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虽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发展面临汉化流失和萎缩,原生态风貌不断减少,但在淇江河流域民族村寨依然保持原生态风貌,仍然能看到很多民族习俗,感受到古老传统民族文化。
二、淇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这次调研,是县人大继樟江河主干流调研以后的又一次大调研,我们从淇江保护与发展微观层面上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这次调研中,最让我们感到触动的是:“淇江沿岸农民生活亟待提高、淇江沿岸经济社会发展亟待加快、淇江沿岸生态环境亟待加强保护、淇江沿岸旅游开发亟待规范。”
(一)甲良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甲良镇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西北部,距县城36公里,北面与三都、独山毗邻,南面与本县玉屏街道、小七孔镇相连。全镇国土总面积246.01平方公里。共辖14个行政村1个社区共235个村民组,约3.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98%,主要为布依族、水族、苗族、壮族等。耕地面积2.6万亩,其中水田2万亩,旱地0.6万亩;林地面积13.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6.8%。农业作物以稻谷、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辣椒、茶叶、优质大米为主,辣椒种植面积5000亩,茶叶种植面积3000亩,阳凤优质大米种植面积10000亩,境内拥有500亩茂兰喀斯特保护区五针松保护点。境内交通便利,省道s312、甲麻公路穿境而过,通村公路硬化率已达100%,通组公路硬化率超过70%。
甲良镇为多民族聚居镇,有浓郁的民俗民风,民族文化繁荣,布依族“六月六”歌节、“四月八”“七夕斗牛节”“小年节”和水族“端”节等民族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镇”。甲良风光秀美,物产丰富,素有黔南“避暑山庄”“大米之乡”“斗牛之乡”的美誉,盛产甲良辣椒、阳凤大米、甲良提子等知名特色产品。目前,有早在90年代修建的红旗渠。甲良镇的旅游景点有:思凡谷风景名胜区、茂兰保护区——甲良五针松保护点、拉干至董奎风景带、洞庭龙王洞、拉干民族村寨、者吕古寨。此外,甲良镇正在规划建设黄江河湿地公园、双江大坝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骑行甲良田园休闲体验景区、中国(甲良)喀斯特山地运动旅游休闲体验园、粽粑林喀斯特洞穴生态体验旅游区、阳凤四月八古斗牛风情体验园等旅游开发项目,待开发的月亮湾洞穴旅游开发项目。
2023年,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州委县委各次会议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两加一推”主基调和“一圈两翼”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以“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为工作导向,以创建“四个全面”和打造100个示范小城镇升级版为重点,在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中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全镇呈现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亿元,同比增长16.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084亿元,同比增长213%。2023年11月底全镇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597.82万元,占全年预算的142.34%,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551.86万元,占全年预算的152.4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92元,同比增长11.4%。
1、着力打造100个示范小城镇升级版。甲良镇小城镇按照规划引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布依族扶贫生态移民、垃圾填埋场、二级汽车站等建设项目共12个,项目签约总投资12亿元,目前已完成5个,8各项目正稳步推进。同时完成编制“十三五”规划建设项目库,编报项目29个总投资251450万元。甲良镇示范小城镇建设获得省、州、县各级各部门的充分肯定,在全省2023年度示范小城镇建设绩效考评中排名靠前。
2、着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完善。有序推进小康寨建设,涉及9个自然寨,72个小项目,总投资1210万元;完成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普惠项目15个,总投资222万元;投资1252.35万元建设通村通组水泥路达35.64公里(其中:投资250万元完成交进至拉平5公里水泥路建设并投入使用;投资415万元完成甲新至中怀8.3公里水泥路;投资587.35万元实施的“一事一议”项目12个点,完成通组公路22.34公里),按照建管并用的原则,认真开展村级公路养护工作,目前全镇通村公路硬化率已达100%,通组公路硬化率超过70%。
3、着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通过整合党建扶贫、妇女创业贷款、少数民族地区创业基金等项目资金,抓好各种种养殖业基地建设,办理农机购置补贴的270台,涉及补贴资金20.3150万元。在种植业方面:全镇完成辣椒种植5000余亩,建成精品葡萄(提子)基地500亩,晚桃基地1000亩,杨梅基地500亩,枇杷基地500亩,蓝莓基地150亩,茶叶基地2500亩,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20余个;在养殖业方面:规模以上养猪场9个,存栏2000余头;养牛场2个,存栏300余头;竹鼠养殖场3个,养殖竹鼠500余对;香猪养殖6户,养殖香猪300头;群众散养蛋鸭20000余羽,土鸡、瑶山鸡8万羽,育肥猪6000余头,育肥牛1600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日益优化,特色农业已具雏形。
4、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突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立足于“打基础、扩总量”的要求,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截止11月末,全镇招商引资落地项目共12个,签约资金12.2322亿元,已到位资金3.4818亿元,超额完成县投资促进局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5、着力打造康体休闲旅游小镇品牌。依托“全域旅游景区化和打造旅游品牌国际化”理念、黄江河国家湿地公园名片、深厚传统文化韵味等优势,以打造荔波县旅游接待次中心为出发点,以发展特色旅游农产品加工为抓手,以建成“镇景合一”为总目标,以“骑行甲良,漫游甲良”为切入点,着力打造好甲良绿色休闲旅游小镇品牌。今年以黄江河沿岸为风景线为主体,精心布局编制了以“一射十三环”为网络的《荔波县甲良镇旅游总体规划》,筹资60万元对黄江湿地公园控制性详规及总规进行规划设计,做到景区有序开发和利用。大力打造思凡谷景区、者吕古寨乡村体验游、益觉村月亮山景区等初具规模影响景区的综合基础设施配套,扩大景区容量,提升景区品味。同时高起点、高眼见地规划一批对外可招商推介与ppp融资、对上可争资建设的一批生态保护与旅游相融合的优质重点旅游项目。重点对甲良山地体育建设项目(甲良村)、汽车露营基地(梅桃村)、袄村城古镇景区(双江村)、阳凤古镇景区(新场村)等进行深度挖掘、探讨、规划。立足“以农促旅、以旅促农、旅农结合”思路,着重推动旅游产品结构和品牌升级,注重甲良辣椒、提子、蓝莓、阳凤大米、梅桃毛尖、甲站鸭(蛋)等特色地理商标的注册和宣传。深度策划和举办高规格斗牛文化节、小年节等成熟活动,提升活动影响力和知名度。2023年8月第六届斗牛文化节暨甲良发展论坛系列活动期间,甲良镇接待游客达12万余人次,拉动消费超800万元,吸引了省内外30多家媒体前来现场报道活动盛况,斗牛比赛、文艺展演、摄影展、各类趣味等活动获得空前好评,网络转载相关报道的媒体超500家。通过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2023年甲良新开设超市2家,旅馆4家,汽修店2家,餐馆4家,让广大群众在全域旅游建设中逐步找到脱贫致富的捷径,实现小康生活。
6、重点关注社会弱势特殊群体。一是民生救助和惠农政策兑现到位。2023年符合农村低保对象1488户3882人,发放农村低保金348.6132万元;城镇低保对象92户118人,发放资金60.3216万元;五保对象205户,228人,发放五保补助资金50.16万元;孤儿45人,发放补助资金41.52万元。全年发放救济粮6.71万公斤,解决了3686户8651人次的吃粮困难问题。发放棉被各类衣鞋等物2000余件;二是认真开展优抚工作。对老复退军人14人发放补助金20.384万元,伤残军人4人发放补助金3.0012万元;义务兵27人发放补助金28.944万元;烈属2户发放补助金2.2464万元;带病回乡军人38人发放补助金16.69万元;参战退役军人67人发放补助金28.944万元;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105人发放补助金8.0595万元,让优抚对象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7、优化群众生活环境。加大投入、宣传教育、强化管理三措并行确保人居环境健康安全,甲良评为荔波县的“省级卫生乡镇”,2023年11月成功迎接卫生镇验收检查,目前,甲良、阁龙、丙花、甲新、新场等5个村(居)正在申报省级卫生村,有望年底得到审批。
8、注重服务群众工作。一是在镇政府大楼一楼便民利民服务大厅内设立村级服务窗口,赶集日镇领导班子全天在岗,村支两委领导班子成员在服务大厅指定窗口进行坐班式服务,使一个固定的办事日期和地点在群众心中养成习惯,大大解决了“有事找不到人、人在章不在”等现象;二是改革创新下放审批权限。进一步完善民政、人力资源、合医、村镇建设等10个政府部门服务窗口,提升服务质量。截至目前,中心共受理群众办事70501人次,办结69004人次,办结率97.9%,即办件63779件、即办率100%,加盖公章11029余次,受理咨询22994件。真正让群众感受到高效,快捷的服务,增强群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和满意感;三是全镇合作医疗参合率预计达98%以上,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上缴率预计达80%以上,目前暂居全县第一,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9、搞好教育卫生民生之基石。认真落实教育“9+3”计划和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实现零辍学率。新建红坭、阳凤2所村级幼儿园;积极创建使用好留守儿童学生之家,大力关注留守儿童学生的健康发展。2023年全镇中考成绩再创新高,又一次夺下全县中考状元;中考上线率及前100名人数均名列全县其他乡镇前列。2023年,划拨了5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教师节表彰大会,激励业绩突出的学校和师生。2023年接受国家均衡教育发展工作验收,并获得好评。认真做好社保这一民生依靠,今年实现合作医疗覆盖率100%,实现参保率达87%以上,社保金发放率达100%,及时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10、社会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大力推进“无毒害”示范镇创建进程,完成辖区内15个村居、4所中小学、6家单位的“无毒害”评估验收、挂牌工作,使得禁毒工作进一步巩固;认真开展“无邪教创建”活动,紧紧围绕反邪防邪宣传教育、动态管控、无邪社区创建等主要任务,强化重点整治,注重群防群治及反邪教工作队伍建设和管理,推动全镇反邪教工作全面持续开展,配合完成荔波县“全国平安旅游城市”的创建工作、“百千万”挂牌工程。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百日攻坚战”,及时妥善处理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矛盾纠纷。持续开展治安严打整治,加大对偷牛盗马、两抢一盗的打击力度,重点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实现全镇刑事案件低发生率,人民满意度双提升。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