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篇家庭教育报告会主持词结尾 第2篇2023年家庭教育主题报告 第3篇关于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 第4篇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暑假社会工作实践报告 第5篇亲子共成长家庭教育报告的学习心得 第6篇家庭教育的社会实践报告 第7篇家庭教育:孩子打小报告不必一味禁止 第8篇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调研报告 第9篇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励志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 第10篇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第11篇学校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影响自查报告 第12篇乡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篇一 家庭教育报告会主持词结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这两天的冷空气,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寒料峭,但是我们现在的会场却春意盎然,我们满怀热情地聚在一起为自己的个人素质提升,专业成长汲取必须的养分。在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心中或多或少地一直存在着这样几个问号: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如何做学问?这三者又怎样去协调?怎样互融共通,实现我们完美的教育人生?
当我们满怀这些困惑的时候,我们非常幸运地邀请到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某某市教科室张主任来为我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让我们用掌声来代替我们的心声,欢迎张主任的到来!
秦主任近年来积极倡导并努力践行“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认认真真做学问”的做人标准和做事、做学问的要求,我们相信,秦主任的讲座,一定会拨开我们心头的疑云,让我们更加明朗地大步前行!闲言少叙,下面,我们就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张主任为我们做精彩讲座!
时间飞快,就这么不经意地过去了,我相信大家都还意犹未尽呢。刚才秦主任用富有哲理的寓言,发人深省的故事,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诠释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真谛,这激情澎湃,诗意盎然,字字珠玑的演讲,
让我们如沐春风,犹如醍醐贯顶,豁然开朗啊!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张主任真挚教诲!
我相信,我们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听了讲座后,不仅仅是豁然开朗,更会紧跟秦主任的身后,努力去践行“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认认真真做学问”,追寻终极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张主任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们带来了这一席丰盛的精神大餐,同时我们也把掌声送给我们自己,为我们自己取得真经,得以提升而高兴!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
篇二 2023年家庭教育主题报告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大家从百忙中抽出时间,莅临xx一中,参加家庭教育报告会。这充分说明了您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也反映出您对双峰一中工作的支持。希望家庭和学校携手育人,共谱新篇。
我刚才看了一下,发现到会的家长大多是70后,应该很多人是跟我一样,响应党的号召,只生了一个孩子,充其量也不过是两个孩子,不像以前的一些家庭,生儿育女一大群,老三不行老四行,老四不行有老五,只要一人能得道,整个家庭都荣耀。我们恰好相反,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老大或老二身上,这一个孩子或者两个孩子要是不成器,我们后半生的幸福就会成问题。大家说是不是?而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相同,不幸的家庭各有的各的不幸。”中国也有一句古话,叫做“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对孩子的教育,很有可能就是本难念的经。不信的话,请对孩子的教育得心应手,毫无问题的家长举一下手!为数不多嘛,证明我的看法基本是正确的吧。有很多家长,工作出色,事业成功,甚至担任要职,一呼百应,可是,回到家里,一对一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却老是磕磕碰碰,不能称心如意。你看李双江,少将哪,歌唱家哪;你看成龙大哥,天王哪,可是家教都不是很成功。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今天下午,我就跟大家就家教育问题谈一谈自己的一孔之见,总共谈三个问题:一是家庭教育的特点及我们的策略;二是教育理论在家庭教育中的具体运用;三是我的育儿故事。不可能包治百病,希望对大家有点启发。另外,现在是网络时代,说什么,怎么说都是很有讲究的,一旦说错了,很有可能在网上被“人肉”,被炮轰,因此,我事先声明:我所讲的一切,都只代表我自己的观点,不代表xx一中,一中是一所伟大的学校,而我却常常犯点错误,请不要把二者混为一谈。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及我们的策略
针对高中生进行的家庭教育究竟有哪些特点呢?我说五点吧:
1.家庭教育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同其他感情不一样,它是天然的,本能的。这种感情不需要培养,也不能“转让”。有些父母亲在孩子不争气的时候就威胁说:和你断绝父子(母子)关系!如果去问一下律师,就会告诉你:断绝不了。朋友可以绝交,恋人可以分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却是与生俱来,不能割舍的。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前者对孩子的影响更深刻、更持久。大家都知道一种说法,叫做性格决定命运,那么什么决定性格呢?我认为,是父母决定性格,只要一推导,就可以得出结论: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命运。这足可以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在爱孩子的问题上,父亲和母亲是有分工的,古代称天地叫做“皇天后土”,正好可以说明这种分工——父亲是天,引导孩子仰望星空,树立远大志向,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父亲更多的应当着眼于对孩子未来的引领,使他朝着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谓“养不教,父之过”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母亲是大地,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所以,母亲更多的应当着眼于孩子的自然属性,较好的解决他的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让他健康成长。父爱、母爱同时作用于孩子,就能让他的身体和心志正常发育,茁壮成长。因此,如果你觉得给孩子的爱还少了点,或者是爱的内容还不太恰当的话,请你从今天回去就迅速补课,让他感觉到你是爱他的。一旦孩子念大学去了,能感受到你的爱意的机会就少了。
但是,父母对子女的浓厚感情如果稍微把握得不好的话,尤其是很多陪读学生,是由爷爷、奶奶照管,隔代的爱不太讲理性,总认为孩子是自家的好,这样,就很有可能成为“溺爱”。所以,我们不能以情感代替理智,既要充满爱心,又要严格教育,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要坚决说“不行”。
2.家庭教育的教育者往往多于被教育者。在学校里,一个老师要负责对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一种以集体教育为主要形式的教育,学生得到的平均关爱是比较少的。有人说,双峰一中的老师就像大学的老师一样,上完课就走人,这话也不假,因为,很多老师一上就是4节,不走是不行的。但是,家庭教育却与此不同,对于被教育者来说,基本上是一种个别教育,父母亲对孩子更了解,更切实际,更有针对性,更细致入微。所谓,知子莫过父,知女莫过母嘛,家庭教育应该大有可为。家长与其拜托老师,不如亲历亲为。
当然,教育者多于被教育者也有不利的方面。爸爸妈妈加上爷爷奶奶,再加上七大姑八大姨,这众多的教育者步调是不一致的,你严我宽,你奖我罚,你也管,他也教,你讲一通,他说一遍,时间一久,孩子就会产生厌烦情绪。高中生尤其不能容忍这种絮絮叨叨的教育。所以,家庭教育最好由一人唱主角,谁在孩子的心目中最高大、最有威信,就由谁为主,而且要保持一致性,千万不要自乱阵脚,上的上山,下的下水,把正确的教育抵消了。
3.家庭教育具有随机性的特点。学校教育一般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师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预先都作过考虑。而家庭教育则是碰上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发现什么毛病就指出什么毛病,教育方式方法多数情况下,随家长的情绪变化而变化,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家长对孩子的心理特点不够了解,对教育规律缺乏认识,这样,就难免会出点差错,走点弯路。
我有一个同学,他这个家长就当得很辛苦哪,为了教育好孩子,为了避免知识上的缺陷,他把扔下二十年了的高中物理、数学重新自学一遍,然后就开始教孩子,结果,孩子发现他的一些说法和老师的不相同,而且有些难题老爸自己都解不出,最终就不听他的了。这就告诉我们,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这两种教育配合得好就相得益当,配合不好就油水分离。大体上来讲,知识的传授,体格的强健,品德的塑造主要在学校里完成,而心灵的慰藉,生活习惯的养成,价值观念的形成则主要靠家长。尤其是通学生,如果学生上学迟到、逃学、吸烟、酗酒、或者晚上都跑去上网去了,那就要请家长予以重视和纠正。
4.家庭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俗话说:在其父必有其子。孩子的不少行为举止,及至讲话的语气语调都酷似家长,比如,大家说我的儿子就像是用复印机复印出来的一样。这主要是孩子不自觉地模仿家长的结果。模仿是孩子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模仿的效果取决于这个“模子”怎么样。一位教育家曾经说:孩子是父母一步一步地引入社会的,希望我们的父母们应当努力用自己的模范言行,为孩子编写一部出色的教科书,一部让孩子可以引以为骄傲的教科书。为此,作为家长,应当反思一下自己,哪些东西可以影响孩子,哪些东西不能影响孩子,让他扬长避短。比如,我自己爱喝点酒,有时还喝醉,出过洋相,这个东西千万就不能传给孩子。于是,我就跟儿子约定:喝酒是个坏习惯,我喝酒,你就不能喝;如果你要喝,我就戒掉!再督促你戒掉!总之,你反正不能喝!这一招还管用,我儿子一直不喝酒。
5.高中学生正处在所谓的“叛逆期”,性格尚未定型,自制能力比较差。青春期的烦恼、学习的压力、社会的阴暗面,都有可能给他强烈的刺激,让他发现,我的少年时期结束了,我的“童话”破灭了,由此而成为“愤青”——网络语言:愤怒的青年。见到什么都不顺眼,
甚至以跟家长叫板跟学校作对来证明自己的成熟。因此,一方面,家长要有点肚量,不跟孩子计较。孩子能够顶撞你,尤其是男孩子,说明他敢于挑战权威了,你应该感到高兴才是。比如,我自己教孩子的语文,说老实话,我都教了一半辈子书了,总还是有点心得的,可在,有一次,我儿子语文考得不好,我要他写反思,他是这样写的:听了你的课跟没听一样。一句话,把我的前半生全都否定了。这也没关系嘛,只要你还继续听我的课就行。
但是,话又得说回来,家长决不能因为孩子处在所谓的“叛逆期”就对他百依百顺,放任自流。如果叛逆期就可以不穿校服,叛逆期就可以留长头发,叛逆期就可以考试舞弊,叛逆期就可以发动未经允许的游行、示威,将来就有可能叛逆到“基地组织”去了。所以,我的建议是小小的叛逆可以原谅,大大的叛逆决不轻饶,“叛逆期”决不能成为叛逆的理由。
基于家庭教育的上述五个特点,我建议家长们既要关心自己的孩子又不要“溺爱”,既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又不要喋喋不休,既要指点孩子的功课又不要包办代替,既要对孩子进行言教更要对孩子进行身教,既要宽容孩子的过错又要对其严格要求。一句话,就是“胡萝卜加大棒”——什么时候给点胡萝卜让他尝点甜头,什么时候给一大棒让他尝点苦头,那您就看着办吧——这又应了我儿子说的话:听了我说的话跟没听一样!但是,只要你还没有走,我就继续说吧。
二、教育理念在家庭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我也跟大家说5个效应吧。
1.青蛙效应: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就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应该对孩子多加关注,及时发现和纠正那些不好的苗头,做到防患未然。民间有一些老话,其实是很有哲理的,什么“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千万不要等孩子酿成大错才追悔莫及。“勿因善少而不为,勿因恶少而为之”应当成为我们的家教格言。
2.刺猬法则。说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具体运用到家庭教育上,就是父母既要与孩子很亲密,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尊重孩子的个人隐私。比如说,示经允许,不要去看孩子的日记,不要去查孩子的手机短信(当然,在学校是不允许使用手机的),不要去查孩子的qq和微信,不要时时出现在孩子的视野里。等等。你要相信,孩子终归是社会的,总有一天会脱离你的监管,所以,该松手的时候就松手吧。
3.手表定律: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因为手表不可能分秒不差,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这就启示我们,在家庭教育中,教育一定要一致。不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孩子无所适从。另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定要协调,比如,穿校服是对学生的统一要求,这样,便于确认身份,便于对学生进行管理。家长一定要支持学校,不能因为家庭条件比较好,就觉得孩子穿校服掉价,委屈了孩子,一定得让他空名牌。还有,老师对家长的评价、家长对老师的评价也以多肯定为宜,做到互相搭台而不是互相拆台。比如,大家今天听了我的报告,浪费了很多时间,也请你藏在心里算了,不要回去对孩子说:都是你,要我去听那个鬼报告,那个姓彭的哇啦哇啦说了半天,没得一点水平!这样一来,估计明天我的课就没人听了。是吧?
4.破窗理论。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丝毫不觉羞愧。
这就启示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对那些有点“顽劣”的孩子,你千成不要给他贴标签,说什么“蠢崽子”哪“讨厌鬼”哪,你都这么说了,别人就会跟着说,这孩子就会破罐子破摔,真的成为一个淘气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爱因斯坦“蠢”到11岁才会说话,可这并不影响他日后成为绝顶聪明的科学家。如果你的孩子学习和表现不是很突出,你也不要太着急,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对这样的孩子,你就应该多唱: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每天爱你都不嫌多。
5.罗森塔尔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这就启示我们,如果家长对孩子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孩子便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取得家长所期望的进步。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多表扬自己的孩子,多向孩子竖起大拇指,多说几声“孩子,你是最棒的”,你的孩子自然就进步了。
三、我的育儿故事
各位家长,我既是双峰一中的老师,和大家一样,我也曾是xx一中学生的家长,因为我的儿子于XX年毕业于双峰一中430班。今天,我在这里大谈家庭教育,有个问题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你自己的家庭教育做得怎么样呢?我如实答,要好不好即。说好呢,那就是我收获了一个良好的父子关系,做到了多年父子如兄弟。我给大家念条儿子给我的短信吧:老大,今天参加老乡聚会,县长来了,xx人在上海很牛气啊,回去好好学习。——他要么称我老大,要么称我国哥,要么称我吉兄,就是不叫我爹。
说不好呢,那就是我在家庭教育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太少了,小时候跟爱人说,等孩子出生了,一天给他讲个故事。现在一回想,就只讲了一个故事,大致是说儿童们可以过一个“颠倒节”,每年的2月30日过“颠倒节”,那一天,父子关系可以颠倒,儿子可以打爸爸的屁股。儿子就等啊等啊,很想到那天,狠狠地凑爸爸一顿,等到长大了,才知道2月没有个30号。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要是儿子上大学之前,给他的时间再多一点,对他教育再耐心一点,今天,也许就可能讲得更精彩一点。
下面,作为家长,我想跟大家讲三个故事,把我一点浅薄的心得跟大家共享。
1. 打架的故事
我儿子念初中的时候,我和他有个约定,父子如果有争执,不能说服对方,那就打一架,打输了的必须无条件服从。依照这个原则,高中阶段,我们打了三架,我两胜一负,最后被打倒。第一次是他刚入校,排在全校第478名,一进高中他就抱怨:一中的学生都是变态崽,只知道读书,一点都不好玩。我儿子可是挺好玩的,初中曾玩过12阶的魔方,所以,到这个时候了还只惦记着玩儿。我一听,怒从心头起,一招就让他趴下,只能乖乖就范,读了一个月,他终于适应了,到了高三,他自觉要跟班上最勤奋的学生坐到一起。第二次,是要他参加武术培训,到时候去参加全省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争取加分。他训了一下午,累得不行,硬不去了,趁他武术没学成,我三招就把他拿下,结果,高中三年每周一次的武术训练让他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高三复习的时候每晩学到1点,照样精神抖擞,还拿了全省青少年武术锦标赛太极拳第5名,高考加了20分。第三次是自主招生考试的时候,我通过很多办法,才弄到一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自主招生指标,好说歹说,他就是不去考,原来他的志愿当中没有哈工大。没办法,只好打架,可是这次,他武艺高强,把我给秒杀了。从此,我就没再打过他,而且,最后的高考志愿填报我也没管过他,孩子18岁,已经成人了,自己的路自己走,家长也就不要强加于人。尤其是在文理分科、志愿填报这类事关孩子一生的重大问题上,一定要让他们自己作主。
2. 撕奖状的故事
我孩子在初中的时候,还是有点小聪明,得过很多奖状。跟很多家长一样,我也在客厅里开辟了一堵“荣誉墙”,专门给他贴奖状,每当客人来的时候,都要赞叹一番,父子俩听了心里都美滋滋。可是他一进高中,经过几次月考,每次都排在“蔡和森班”的最后几名,再有人赞叹,简直成了讽刺。我儿子受不住了,一天夜晚,他又考砸了,回到家里就噙着眼泪撕奖状,开始,我想制止,转念一想,撕了也好,从头再来嘛。于是,我就帮他撕,直撕得天女撒花,纷纷洋洋,真是满地都是破碎的心哪。等他撕累了,也不哭了,睡着了,我就悄悄地把满地碎片扫到一起,拿一个文件袋装起来。在上面写了一句话:越磨砺越光芒,彭程永不止步!过了几天,是他17岁生日,我就把这袋奖状和一双“安踏”运动鞋当成生日礼物送给他。去年,他上大学的时候,我看到他郑重地把这个袋子装进了行李箱。我估计,这袋破奖状就是他成年的标志,让他学会直面挫折,正视人生。
3. 看无声电视的故事
我这个人能力差,往往要加班,加班就是能力差的代名词嘛。所以,我一直都觉得陪孩子陪得太少了,但是,我爱人陪得多,全陪!高中三年,她没有打过一次牌,没有落下过一顿饭,而且,保证每顿饭都有三菜一汤。尤其是,儿子晚自习下课,家里一定亮着灯,灯下一定有妈妈。“家里亮着灯,孩子心里就亮堂;家里有亲人,孩子心里就安稳。”这就是她认定的真理。但是我爱人不爱学习,爱看电视,特别爱看“金牌调解”,可是,这节目是10点档,儿子要学习,怎么办呢?等儿子回来进了书房,她就打开电视,开始看无声的“金牌调解”,看得津津有味,三年下来,她可以根据口型判断别人说的是什么话,真是熟能生巧啊。
我的儿子彭程以478名进入xx一中, 最后,以612分,即理科第12名的成绩考入xx大学,在高中阶段,整整爬升了xx个名次。他见证了“xx一中”的神奇,也告诉我们:笨鸟先飞早入林,只要激活了潜能,你的孩子准能行!
各位家长:古人说“至乐莫于读书,至要莫于教子”,高中三年,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以后,你想管都管不着了,所以,牌少打,架少吵,甚至,钱少赚,教好了孩子是最大的收获。希望学校和家长一起努力,共同营造让孩子健康成长的空间,让孩子的梦想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谢谢大家。
篇三 关于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系凉山州教委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也是《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子课题,由凉山州教科所和西昌市教科培训中心管理指导,由西昌市第三小学承担研究。现将该课题研究主要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二、课题研究组织
(1)专家顾问指导组
何良仆(凉山州教科所理论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谌业锋(凉山州教科所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吴大军(凉山州教科所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蒙佐德(西昌市教科培训中心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2)课题实验小组:
组 长:孙国祥(党支部书记、小学高级教师)
副组长:吴迎朝(校长、副书记、小学高级教师)
徐开祥(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
成 员:邓薇鸥(党支委员、班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虞艾萍(年级组长、班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马联福(班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冉章慧(年级组长、班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秦 红(班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李金莲(班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马永林(班主任、小学一级教师)
刘和姝(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小学一级教师)
三、课题实验目标
1.以邓小平的教育理论、江《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后进生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为指针,有的放矢,加强调查研究,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作用,转变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总结成功的经验并推广,促进后进生大面积提高。
四、实验的思路
1.以转变学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
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活动,转变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家长为主力”的作用为动力。
要求课题组教师积极参予,发挥在实验中的主导作用。研究学生的需求,以激发学生内因作用。调动学生投入实验,解决家长认识和责任问题,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联系社会力量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3.从单亲家庭典型学生到普遍的单亲家庭学生研究寻找教育规律。虽然都是单亲家庭学生,其表现也有好、中、差之分,要因材施教探究不同对象的最佳教育方法予以推广,达到实验成功的目的。
五、研究步骤
从“组、学、订、访、建、联”六字上狠抓。即组建课题小组、学习教育理论、拟订课题报告、调查访问,摸清情况、建立实验档案、联系家庭和社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网络。
按“开、定、组、导、调、改、评、结”八字上下功夫。即召开开题会、定实验对象、组成互助组、诱导内因变化、调动家长积极性、改善教育环境、测定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评议、评价,进行阶段总结。
总结成果、大力表彰先进、完善管理制度、撰写课题实验报告、专家评审、召开结题会。
六、实施过程
2.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坚持每月开展集体课题研究一次,每半年对课题研究工作作总结,并按时填写上报《课题研究报表》,落实课题研究待遇。也要求全校班主任、辅导员支持和协助课题组开展活动。
3.开展对单亲家庭学生情况调查。先后开展过三次调查,准确地弄清单亲学生的基本情况,先后两次开展问卷调查。(一次是对全体单亲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另一次是对“结对”的帮辅对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摸清其家庭情况。(家庭成员、单亲原因、家庭经济生活状况、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休闲活动、教育方式、对子女学习态度及是否家庭和睦等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兴趣爱好、有心事向谁说、最知心的朋友、在班级里心情愉快程度、喜欢什么、反感什么)老师教育行为(你在班上你是常受到表扬、偶尔表扬、还是批评、较少批评);教师对你的态度(是热情、一般、很凶还是说不清)老师的家访(经常来、较少来、主要来告状还是交流情况);犯错误后老师的态度(耐心讲道理、向家长告状、训斥、罚站);你对家庭有何要求?你对学校有何要求?并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
篇四 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暑假社会工作实践报告
一、发现问题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得人们的重视,农民的思想觉悟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一样的供子女念书,让子女受高等教育。但除学校的应试教育,家庭教育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弊端。
(一)几种极端查方法:谈访法
一、发现问题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得人们的重视,农民的思想觉悟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一样的供子女念书,让子女受高等教育。但除学校的应试教育,家庭教育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弊端。
(一)几种极端的教育方法
1盲目型
有些家长盲目的认为要出类拔粹必须多读书,多做题,正所谓的题海战术,还要参加补习班…时间排的满满的,根本就没考虑孩子的劳逸结合,配合孩子的自身条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规划。家长只知道努力赚钱满足孩子学习的一切,一味的根据自己的意愿要求孩子,让孩子来完成自己没完成或完成不了的梦想,最终使得孩子失去自主的能力,只能顺从家长的盲目。
2随波逐流型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员,可偏偏有些家长就盼着子女在这三百六十行中,行行能有所建树,把他们培养成无所不能的现代化人才。但是如今的社会,普通人是多数,像那样所谓超人毕竟有限,要让普通人的子女成为超人谈容易。根据调查,一八岁的小姑娘就是在妈妈的意愿下报了好多班,除了学校上课外,周三下午要补习奥数,周五下午补习英语,周六上午上舞蹈课,下午上外教学习口语,周日上午上钢琴课,学习阮,下午游泳课。年仅八岁就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快乐,每天就这样度过。小女孩并不快乐,也不喜欢一些乐器,但因为妈妈让学,不得不学,而妈妈给出的原因是别人都学,我们不能落后于别人,要想比别人强就要比别人会的多。
3放任自流型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确是万万不能的,一些父母为了子女能有更美好的明天努力赚钱,忙于工作和事业而对子女采取不闻不问政策,完全给子女自由,但却忽略了自己的爱对他们是多么的重要。也许有些子女毅力够强,学会了独立,变成了生活的强者。但对于一些制自力,意志力弱的孩子来说,父爱母爱的缺失可能造成他们心灵上的阴影,有被抛弃的感觉,在外界的诱惑下,误入歧途,有些可能走上不归路,成为问题少年。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成绩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因素,而跟后天家长的教育无关,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也就不关心子女的家教问题了。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这样的家长只能说他们不负责任。
(二)几种消极的学习太度
1唯命是从型
有些同学从小受到父母的严格家教,稍有不顺就会受到批评,久而久之,他们自身的反抗情绪也就被消磨怠尽了,父母之言尤如圣旨,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允许的坚决不做,完全成为依赖父母的乖宝宝。但这不是长久之计,父母总有离我们而去的时候,凡事都得靠自己。
2放任自流型
记得我一同学,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矛,成为老师和同学的宠儿,一直这样下去多好,可毕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上县里读高中的时候遇到了不少劲敌,而且个个比她优秀,待遇仿佛从天堂颠倒在地狱,如此遭遇,自尊心强烈的她怎能受的了,总认为别人瞧不起她、笑话她,自卑的厉害因为受不了而中途退学了。
3破罐子破率型
有些资质差的同学经过后天的努力而没达到预定的结果,还是成绩平平,不见起色,便主动放弃自己,不再坚持,抱着我不行的念头一错到底。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样只能是一天比一天差,慢慢开始厌学,开始逃学,最终导致退学。有的沉迷于网络,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事实也证实了这点,青少年犯罪比例很高,中途退学更是数不胜数。
二、分析问题
(一)对父母的分析
1对于父母盲目、压迫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这样的孩子从小生活在高压政策下,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试想一下,从孩子稍懂事就开始给其施压,每天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下,谁受的了,只能听从安排,没胆量也没时间去做自己的美梦,更别说锻炼自己的生存之道了,慢慢地也许连自我都迷失了,只能依靠父母了。
2对于完全给予孩子“独立”的父母来说,认为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应该养成自我意识,凡事靠自己,而相应采取不闻不问方针,这似乎也挺极端。孩子最需要的莫过于父母的爱了,父母的不理睬会让孩子误以为从小就没人疼爱,在心理留下阴影,缺失了这份最伟大的爱,会让他们倍感孤独,养成自闭的消极情绪,这并非长久之计。
(二)对青少年的分析
1长久生活在父母保护伞下的孩子习惯了“俩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度圣贤书”的日子,凡事有父母担着,自己不用操心,舒服的过自己的日子,照父母的意思按部就班就好,更不需自己树立远大的目标、理想,这些都太累。还有的父母太强势,自己反对也无效,只好默默无闻的屈服,走父母安排的路。
2如今留守儿童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打小跟着外祖父母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一年甚至几年也见不着父母几面,和父母团聚仿佛成了这些孩子的梦,他们从心底渴望着父母的爱,可这偏偏又是他们所缺失的,让他们觉得自己总是生活在无助而又孤独的边缘,他们不愿意于人沟通,养成了孤僻、自闭的习惯,长久生活在没有安全感的阴影下,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这是父母的欠缺。
三、解决问题
(一)解决父母的问题
1了解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不可能完完全全的了解孩子,青少年判逆心理的强弱很大成成度和父母于孩子的思想分歧有很大关系,导致代沟也随着加大。这个时候,父母就不应一意孤行,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教育孩子,相应做出让步,和平解决问题,做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听孩子的心声,去以朋友的身份帮他们。
2尊重孩子
都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尊重也是如此,要想别人尊重自己,自己先得学会尊重别人,父母和孩子也是这样,虽为孩子,但也有自尊心,也有尊言。父母不顾及孩子的感受要求做些她们不乐意做的,那判逆的心理,而父母也得不到理应的尊重。
(二)解决孩子的问题
1换位思考
冲动是魔鬼,青少年气血方刚,最易激动,情绪不稳定,在判逆期和父母发生冲突在所难免,但一定要“忍”字当头,学会换位思考问题,别不拿父母的话当耳边风,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好!不防冷静下来的时候站在父母的位置思考一下父母这样做的初衷,他们的社会阅历毕竟很丰富,不要妄费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即使父母的方法有不合理之处,我们也要心平气和的坐下来与父母谈判,与父母讲道理,以达成一致的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篇五 亲子共成长家庭教育报告的学习心得
亲子共成长家庭教育报告的学习心得
13日上午,聆听了翟召博老师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感触非常深刻,翟老师不仅谈了孩子青春期的教育,也谈了孩子学习意识的培养,为广大家长做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心理指导。当今社会,青春期教育的确成为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头等大事,教育得当会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否则,就会挫败孩子的积极性,不利于孩子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亲近孩子,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以身示范,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家长应当在百忙之中尽量抽出时间陪陪孩子,例如,一起散步,一起打球,一起郊游。通过与孩子共同的活动拉近与孩子的关系,为走进孩子心灵埋下伏笔。孩子对事情的认识与成人是有一定差距的,家长应当以身示范,给孩子做出榜样,亲近邻里,处事大方大度,举止文明,讲究礼仪,孝敬父母,具有同情心,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尊重孩子,给孩子话语权。青春期的孩子思想比较活跃,想法比较多,不定型,具有逆反心理,家长必须想办法走进孩子,学会聆听。孩子对很多事是由自己的想法的.,当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家长必须有耐心,让孩子把自己的观点发表出来,不要借口有其他事情要办而不容许孩子说话或者打断孩子说话(即使是错的),否则次数多了孩子就不愿意与家长沟通,认为家长不尊重自己,产生无法挽救的裂痕。当孩子认为无法和父母沟通时,就会远离父母,找别人倾诉,变得无法教育。
正确对待学习。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但学习不仅为自己,也为社会。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意义:一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明确生活的改善,质量的提高是前人发明创造的结果,以后的进步还要靠我们。培养责任意识,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正确对待学习成绩,不看重学习成绩是绝不可以的,学习成绩是对前一段学习情况的检验,学习水平的反应。但是过于看重成绩,或仅仅看成绩评价孩子是非常错误的。孩子基础有差异,只要孩子认真学习,为之努力,感到全心付出了就可以了。参与班级活动,积极交往,学会处理与同学、老师的关系非常重要,会成为将来参加工作的宝贵财富。
篇六 家庭教育的社会实践报告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间不能割裂开来,缺少那一个环节,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个暑假,我参加了橄榄树文化传播公司育良教育中心的夏令营,知道、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指导家庭教育,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我们作为志愿者,在夏令营里主要负责带6至12岁的孩子的生活起居,通过23天的教育,使他们有所改变、有所进步。
一、概况
夏令营第一阶段的营地在区体育馆内,场所是一个老板无偿提供的,条件蛮辛苦的,但教育孩子需要这种环境。这个少儿班有四十个孩子,80%孩子的父母是离异了的,20%中有三四个孩子是孤儿,他们的家庭结构都是不完整的,都是很特殊的。每个孩子都会有很大的缺陷,要有所改进的。我们作为他们的生活老师,在生活中发现他们的不足之处,并且让他们改过,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孩子还小,有问题,是家长的过错,我们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所有孩子来参加这个夏令营,一定要家长带过来,家长也要进行培训,让他们知道、学到该如何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如何去教小孩子。只有家长改变了,孩子改变后回去的环境也继续像夏令营那样,那才有效。所以,家长孩子一起学习。
生活老师六点前已起了,接着早上六点左右的起床铃响起,孩子起床,生活老师指导孩子们洗漱,完后,六点二十集合,出去徒步,七点二十回来,七点半吃早餐,八点开始上课,一个早上三节课程,下午两节课程。课程的内容很多,文化课主要是上《弟子规》,让孩子们好好学习生活中如何去做;劳动课让他们劳动,辛苦辛苦;个人卫生课,让孩子讲究卫生,健康成长;文明礼貌用语课,孩子们会学到很多文明用语,做个文明公民;传统文化礼节课,让孩子们学传统礼节,在家如何做子女、兄弟姐妹,做好孝和悌。我们设有体育课、游泳课等等,孩子们学到生活常识,让孩子们更独立。
第二阶段我们下乡了,在农村呆了十多天。很多孩子都是城市的,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宠着小孩的,我们带他们下去参加农活,像拔花生、摘花生、收割稻谷等等,让他们也辛苦辛苦,体验农民的辛苦劳作,粮食来之不易,真要珍惜粮食。孩子们在乡下听话,帮农民伯伯们做了很多活,收获很大。
二十三天过去了,夏令营结束了,每个孩子都学到了知识,大部分孩子改变很大,内向的变外向了,大大咧咧的了;坏毛病改了,又是一个好小孩;原来很固执想维护自己一个小团体的孩子也融入了大的班集体,大家真成了兄弟姐妹。虽然付出很多,但我们的效果很好,我们很开心,我们能为社会作出自己一点点的贡献。
二、问题与建议
1、家庭方面
这期夏令营的效果不错,但那只是四十个孩子而已,社会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现代社会,离婚率很高了。家庭结构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的许多行为习惯、道德素养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家庭结构特殊的孩子们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孩子的不好大部分原因是家长的问题,要改变孩子首先从家长下手。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尽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满足孩子物质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科学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要单方面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孩子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所以父母要多关注孩子,再忙也要关注他们,这样他们才能健康成长。
针对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的情况,通过兴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亲子沟通方式,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谐发展。家长学校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开办临时监护人培训班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2、学习方面
孩子也在学校,所以学校教育也很重要,要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管理机制。学校教育,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孩子们更多关怀和呵护。
(1)建立健全儿童档案,增强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关爱。
班主任要做好孩子的摸底工作,将其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老师应多与孩子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2)让孩子们一起多玩,一起沟通;让孩子多学科学知识、常识等。
(3)广泛开展有助于孩子提高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
三、结束
家长要树立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家庭教育观念,不断地调整
庭教育的策略,顺应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还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榜样。当然,孩子的健康成长也离不开学校和社会,大家都努力了,相信我们能培养出一个个习惯良好、理智讲理、热爱学习、独立自主、快乐感性的孩子,他们能感受快乐,与人分享快乐,有一颗感恩的心。那么我们就会很欣慰,祖国花朵会怒放,社会会更美好。
篇七 家庭教育:孩子打小报告不必一味禁止
专家表示,四五岁的孩子开始发展语言能力,渴望沟通与交流,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打小报告是他给自己找到的一个交流方法。
“老师,xx没有好好做操。”“妈妈,xx拿了我的饼干。”如果孩子爱打小报告,你会怎么处理?有的家长认为这是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的表现,是正常现象,慢慢就没事了;有的则觉得这种行为很不好,禁止孩子打小报告,告诫孩子有事和小朋友当面说清楚,不要背地里去告状。
早教专家指出,由于想受到别人重视或者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较弱等原因,3-10岁往往是孩子打“小报告”的高峰期。孩子爱打小报告的行为是一种正常现象,和家庭教育也有一定的关系,家长应给予包容和理解。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认真分析孩子打小报告的原因,对症下药,不应盲目制止或者无视。
“打小报告”是成长的标志
常女士的儿子今年3岁多了,近来幼儿园的老师向她反映儿子经常向老师说谁谁不吃饭、谁谁不做操,很会打小报告。
“他平时在家也总是向我告状,哪个小朋友拿他玩具了等等。”常女士说,她咨询了其他家长,发现大家对此事的态度截然不同,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打小报告’其实是大人给孩子贴的标签,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好比一个小朋友喜欢玩具,带回了家,这只是他一个很纯朴的想法,而大人则会上升到道德的高度,认为这是偷东西。有些家长厌恶孩子打小报告,也是因为他把孩子的一个交往行为变成道德行为。”小橡树幼儿园执行院长王芸说。
据王芸介绍,从常态来看,四五岁正处于孩子的交往时期,打小报告的情况比较普遍。因为这时孩子开始发展语言能力,渴望沟通与交流,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打小报告是他给自己找到的一个交流方法。“当孩子有这种行为的时候,其实是他成长和进步的标志。”
“确实,孩子打小报告的行为是很正常的,而且很多时候可能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他自身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或者不自信,没有勇气去自己解决问题,只好求助老师或家长,对大人产生依赖。”家庭教育与儿童情商培训专家、学之郎情商课堂创始人倪志勇指出,在建立规则的时期,孩子对其他人破坏规则的行为比较敏感,有时老师会对孩子打小报告给予肯定,这就强化了孩子的这种行为。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心理咨询师岳文昊表示,在心理学上,孩子10岁以前一般会认为老师和家长是无所不能的,大人的地位要高于同伴,所以宁可得罪小朋友也会去告状。10岁以后孩子会更看重同伴,这时他们打小报告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因为很有可能会被同伴孤立。
“有效陪伴”爱打小报告的孩子
如果孩子爱打小报告该怎么办呢?早教专家认为,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法,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
“孩子爱打小报告和家庭、班级氛围都可能存在关系,需要放到具体的环境中去分析。”对爱打小报告的幼儿来讲,王芸建议家长要多进行“有效陪伴”。“不是和孩子玩手机、看电视,而是多跟他进行语言上的交流,比如给他读故事,跟他聊天,可以问孩子学校发生了什么事,聊一些图书。让孩子知道他是受重视的,不再有情感上的缺失。”
岳文昊则认为可以简单地把孩子打的小报告分为两类,一类是和自己无关的,另一类是和自己有关的。如果孩子打的小报告都是与自己没有关系的,那就要看孩子在班里是不是不被同学和老师注意,打小报告只是为了引起关注。如果孩子打的小报告是和自己有关的,那就要看是不是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如果家长在生活中总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使得孩子遇到一些小问题就依赖于家长,就需要改变教育方式。
“孩子受到别人的侵犯就打小报告,体现出孩子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的不足。”倪志勇解释说,比如受到其他小朋友的侵犯,可以直接询问对方为什么要这样做,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主张,例如说“我已经生气了,不要老是撞我,不要随便动我东西”。一些孩子确实连受侵犯后表达感受、观点、立场的能力都没有,遇到问题无法独立解决,只能求助于老师或家长。他们有些是没有形成这种意识,有些则是缺乏自信和勇气。
倪志勇介绍,国外有研究表明,在学习环境中被攻击的孩子往往自尊自信不够,被侵犯之后只能告诉老师。“家长应该积极想办法帮助孩子发展独立自信的能力,与别人沟通、表达观点的能力。这点在家庭中就要培养。当然,在家庭中,家长对孩子是不是足够尊重,是不是能让孩子独立地表达感受和想法也很重要。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参加专业训练。”
■专家意见
求助在成长过程中很有意义
●岳文昊,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心理咨询师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爱打小报告很不好,就一味禁止孩子打小报告,这是错误的。有时孩子打小报告并不是为了引起关注,而是确实解决不了问题需要帮助。如果完全禁止孩子打小报告,就会让孩子慢慢养成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不求助的习惯。
其实,求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会求助的孩子在以后很可能会不懂得变通,不知道借助外力,最怕的是在遇到人生危险(如遇到拐卖)的时候,不知所措。
■域外经验
美国学校里的“告状盒”
在美国,有的学校会有一种“自我宣言”(i-statements)的宣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个宣言有一种固定的语言格式,比如“pleasestop……,youmakemefeel……”(请你不要再做某件事了,因为你让我感觉……),或者“ifeel……whenyou…….ineedyouto……”(你这样让我很难过或沮丧,我希望你……)。
有的老师会在教室里放一个“告状盒”,规定要告状不能口头告诉老师,而是把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什么了写下来,然后放进告状盒。老师会在固定时间看这些纸条,并让孩子把内容念出来。当然,没有几个人会真念出来,大部分情况是等到念的时候,写纸条的人已经忘记那件事了,问题就这么被时间冲淡了。
篇八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调研报告
当今社会,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沿海及各大城市纷纷崛起,这就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与此同时,开放的城市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农村生产力水平低、经济落后,使得年轻的劳动力难以在农村生存,因此诱发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热潮。
但这些农民工在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付出的却是远离子女的代价。在农民工之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自己所在的城市,于此形成了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基本属于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料并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据此,启东市妇联以汇龙镇爱新村为例,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调研,情况如下;
一、概况
二、存在问题
以上数据说明了农村亲情的缺失、家庭教育出现真空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1.健康与成长方面:在生活中,留守儿童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在成长的最好阶段容易形成不良习惯,生活作息不规律,缺乏营养,很容易造成抵抗能力差,身体体质偏低等问题。
2.学习与认知方面: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上的各种诱惑逐渐增多,网吧等娱乐场所对留守儿童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使得他们上课不专心,下课沉溺于网吧,自控能力差,容易形成不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心理与品行方面:父母的行为往往是孩子的坐标,留守儿童常年远离父母,生活中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又缺少正确的是非观念,极易养成冷漠、自私、孤僻、偏激等不良性格和习惯。
4.人身安全方面: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生理和心理不成熟,缺少适当的约束和引导,他们极其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影响,遇到突发事件自救能力差,甚至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三、建议对策
留守儿童群体是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时期的特殊产物,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家庭、社会和学校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是祖国的花朵,针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性工作,需要全社会来关注。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建议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着手:
1.家庭。要慎重做出每个选择,家长要正确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慎重选择外出务工,要把家庭教育摆在当前最突出的位置上,家长要明白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而不是金钱;引导外出父母切实负起养育责任,尽量改善家长的外出务工方式和教育沟通方式。积极引导家长处理好外出务工和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关系,提高自身素质,注重沟通方式担负责任,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家长要认清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能力,切实转变教育方式方法,增加亲子间的良性互动。
2.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有的放矢地教育学生,给留守儿童和家长更全面的辅导和帮助,鼓励他们积极融入团体中,形成良好的心态;开展教师帮扶留守学生活动,定期家访,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及时发现留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闪光点,了解家庭生活环境,消除不利因素;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家长和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学校应开展留守学生普查登记,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针对个人特点和需要,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措施。
3.社会。政府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大对农村娱乐场所的管理,努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加大危害学生安全和学校工作秩序的打击力度;制定方便入学政策,为留守儿童到父母打工地入学提供方便。在城市农民工集中地开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提供优质的入学条件,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和关爱;村妇女儿童之家要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生活、劳动知识培训,让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各界多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完善家庭教育志愿队伍,成立留守儿童义务辅导站,从生活、学习、思想、安全上关心留守儿童。村干部实行包片负责,组织老教师做好代理家长工作。
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是我们当前的一项艰巨任务,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息息相关。希望各级组织、社会各界都能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共同努力,让祖国的花朵更加灿烂,让祖国的未来更加强大。
篇九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励志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
结合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励志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从而探讨如何结合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及环境的实际情况,发挥社会、家庭、学校及留守儿童本身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利于贯彻落实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一、调研主题的背景
目前民生问题并未得到彻底的解决,其中就存在这么一个需要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群体——留守儿童,大部分留守儿童缺乏最直接有效的关爱。 其次,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再者,随着“中国梦”的提出,励志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源于家庭教育当中的励志教育成分的数量和质量将很大程度的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长等方方面面,因此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励志教育现状是十分必要的。
二、调研的时间和地点
1、时间:xx年7月8日——xx年7月21日
2、地点:永新希望学校及其留守儿童所分布在的马滩村、魏家庄、沙云村、庞家堡、寨子村、马棚村、东村、新城村、集贤镇等。
三、调研的主体和对象
主体:西安外国语大学“心.希望”社会实践服务团
对象:周至县永新希望学校的留守儿童、教师及留守儿童监护人
第二部分:调研的方法和过程
一、调研的方法
1、文献法
2、访谈法:家访;采访学校领导
3、问卷调查法:设置《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励志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家长
篇)》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励志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孩子篇)》。
4、参与观察法
二、调研的过程
1、前期准备:xx.06.18—xx.07.07
通过各个渠道了解家庭教育、励志教育、留守儿童等核心概念,并在查阅心希望以往资料、了解当地具体状况以及永新学校老师同学的基本信息的基础上,确立“梦想滋养心灵,励志照亮人生”的主题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励志教育”的调研方向,策划实践具体流程,拟定孩子篇和家长篇调查问卷以及访谈提纲。以下是具体的编制维度图:
2、中期实践:xx.07.08—xx.07.21
在班主任组织下,对在校学生共发放130份孩子篇问卷,收回留守儿童问卷66份,有效份数为65份;共进行43 次家访,收回43份家长篇问卷,其中留守儿童的有35份,有效份数为33份;共进行一次老师访谈,收回访谈记录一份。
3、后期总结:xx.07.22—xx.08.29
第三部分:调研结果及对比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励志教育的基本情况
1、家庭是否对留守儿童进行励志教育
根据调查问卷孩子篇及父母篇(图1)反映的情况,从未对孩子进行励志教育的情况为0,而孩子做家务时(图2),大部分家长都会表扬孩子,因此留守儿童家庭中是存在励志教育的。然而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图3),有27.27%的父母认为这不重要。同时,当孩子做错事时(图4),有25.9%的父母严厉批评打骂或者不理不顾。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家庭中尽管存在励志教育,但不明显,需要引起注意。
2、缺乏家庭励志教育的原因
在关于“双方交流多吗”一题(图5)中,从孩子和家长的角度都没有“从来不交流”的情况出现,但经常交流的情况少于50%,说明家长和孩子交流频率较低;同时有50%左右的家长和孩子都表示交流当中存在着困难(表1),而产生这些困难的原因主要在于代沟的长期存在(没有共同语言、不敢和家长说以及家长长期在外打工没有时间)(图6)。由此可见,目前孩子与家长的交流障碍问题是阻碍家庭励志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3、家庭励志教育的作用体现
图7
由图可得知(图7),留守儿童与全国各地同龄阶段的其他孩子相比,都表现出与老师交流频率低,与同学交流频率高的特点,都表现出乐观自信的性格特征。因此从调查问卷中我们无法得知励志教育对留守儿童人际关系和性格养成方面的直接联系。但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却发现了这样的联系:
典型案例:
在对八年级孩子小豪进行家访的时候,我们很明显地发现这个孩子比其他的孩子要更自信大方。除了男孩子特有的淘气之外,在询问到要考什么高中什么大学之类的问题时,和其他害羞或是叛逆的孩子不一样的是,他很自信地说要考镇上最好的高中,才能读最好的大学,问道他为何有如此的自信,他很出乎意料地说,“我有我爸爸这么聪明。”孩子的父亲常常和孩子一起做孩子喜欢的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父亲常常鼓励孩子,尽管只是口头上的简单鼓励,但是却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家庭励志教育在孩子人际关系和性格养成方面起着正面积极的作用。在家中受到鼓励多的孩子更善于与人交流,表现得自信大方,对自己的梦想有坚定的追求;相反,在家中受到鼓励少的孩子则更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不爱与人交流,缺乏追寻梦想的内动力。
二、励志教育的来源
1、励志教育现实主要来源与孩子期望的对比
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图8),我们得知留守儿童平时最常得到老师的鼓励,其次才是家长,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进行自我鼓励;而在家长和孩子的期望值当中(图9),大部分家长(70.27%)认为学校的鼓励对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只有10.81%的家长认为家庭的鼓励最重要;然而从孩子的角度而言(图10),他们最渴望得到的却是家长的鼓励(45.59%),老师只占33.82%。由此可得,在农村留守儿童家中尽管家长会鼓励孩子,但与孩子的期望值还是有较大的偏差,他们对于家庭励志教育对孩子成长重要性的认识仍旧存在欠缺。
2、励志教育的其他来源
图11
励志教育的来源除了家庭,还有孩子们周围的文化环境,包括学校和平日里接触到的文化媒介。根据统计(图11),我们发现书籍被孩子更多地用于摄取知识(51.02%),电视节目则因其搞笑有趣而被孩子更多地用来放松娱乐(41.20%),而真正给予孩子们鼓励,激励其成长的则是名人明星(56.00%),说明名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明星效应的积极成分在励志教育中起到一定的成效。
三、家庭励志教育当中激励方式的比较
在家庭激励方式中,人们总结了7种激励方式,分别为语言激励、行为激励、竞争激励、榜样激励、目标激励、物质激励和兴趣激励。在此次调研中,我们通过对这7种家庭励志教育方式的深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在家长方面:
语言激励:超过90%的家长会对孩子说“不错”、“有进步”等鼓励性的语言;
行为激励:高达68.75%的家长不会通过拥抱、亲吻、拍肩等行为方式去鼓励孩子,农村人保守内敛,不善于用亲密的肢体接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竞争激励:42.40%的家长要求孩子向成绩好的同学学习,27.30%的家长鼓励孩子努力赶上他人,9.10%会骂孩子没出息,剩下的21.20%则不与其作比较;
榜样激励:51.72%的家长会选择自家优秀、成功的亲戚作为孩子的榜样,20.69%的家长会以自身为标榜,但还有27.59%的家长不为孩子设立榜样,同时没有家长愿意选择名人作为榜样;
目标激励:76.67%的家长会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为孩子设立目标,并保证达到目标后给予相应奖励,23.33%从来没这么做过;
物质激励(图12):98.30%的家长会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其中给孩子奖励零花钱、零食和衣服的居多,而书籍及文具只占13.60%;
兴趣激励:超过半数的家长对孩子的兴趣发展采取放任式态度,任其发展。
在孩子方面:
语言激励:超过90%的孩子反映家长会对其说“不错”、“有进步”等鼓励性的语言;
行为激励:68.25%的孩子说家长曾经通过拥抱、亲吻、拍肩等行为方式去鼓励自己,但其中只有16.28%的家长会经常这么做;
竞争激励:有44.62%的孩子表示父母会鼓励自己赶超其他优秀的孩子;
榜样激励:据孩子反映,43.75%的父母会以自家优秀成功的亲戚作为孩子的榜样,而以名人、父母自身及不设榜样则分布稍次且平均,分别为20.31%、18.75%、17.19%;
目标激励:孩子说父母经常或偶尔为自己设立目标的高达87.30%;
物质激励:孩子反映,在其受到的奖励中,以衣服、书籍、文具、零花钱、零食为主,且其所占比例相近;
兴趣激励:孩子认为父母对其兴趣不予支持的占18.04%。
对比表2的数据,我们发现,孩子偏向的激励方式与家长常用的激励方式存在偏差。孩子更偏向于兴趣激励(32.43%),这说明家长平时比较限制孩子兴趣的发展,取而代之用物质激励去补偿,但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物质激励和对行为激励、目标激励、语言激励、竞争激励的态度几乎一样,他们更需要的是自我兴趣的发展和被肯定。
而就家长常用的激励方式而言,他们最常用的是物质激励(高达40.68%)和语言激励(32.20%),其他激励方式则小于10%。综上发现,家庭励志教育存在三个误区:
1、功利导向。家长在进行励志教育时,以物质激励居首,无形中给孩子灌输了金钱为上的观念,这会导致孩子功利心过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
2、榜样示范。在榜样激励中我们发现家长多以自家亲戚作为孩子榜样,自己以身作则做孩子榜样的只占20.69%。虽然以自家亲戚为榜样比以名人为榜样要现实,但孩子平日接触最多的还是家长,所以家长树立好榜样也是激励孩子成长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3、忽略兴趣的重要性。调查显示53.10%的家长不鼓励也不反对孩子的兴趣发展,有6.30%的家长甚至完全不支持孩子的兴趣发展。正所谓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的地方,若我们遏制了他的兴趣发展很有可能就扼杀了一位名家的诞生。
四、励志教育主题活动的初步实践
励志教育主题活动是 “心·希望”团队支教的新增环节,旨在将励志教育主题贯穿到课余活动当中,探讨励志教育的作用。据此我们为孩子们举办了“世界2分钟”、“乒乓球比赛”和“英语可以这样学”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这种形式的活动受到永新希望学校老师的支持和广大学生的喜爱,充分挖掘了孩子的潜能和内动力,使励志教育成效明显。
第四部分:建议及对策
一、政府层面
1、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农村家庭励志教育缺失的首要原因是父母长期不在家,而父母外出的原因则在于务农带来的收入较低,相比之下外出打工收入更多。若政府能积极引进外资,推动当地农业发展的升级,带动当地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使农民收入得到可观的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则会有更多的人愿意留在农村,更多的父母愿意陪在孩子身边,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励志教育
农村地处偏远,信息闭塞,村民文化水平较低,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力不从心,时常走进严重的误区。因此,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农民,提高当地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3、加大教育基金投入,建立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等教育机构
孩子们正处于思想启蒙和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是孩子性格形成以及今后行为的关键原因和关键因素。因此政府应加大教育基金的投入,加大教育力度,在农村学校推广励志教育,使留守儿童塑造完好人格。
4、建立完善的补贴制度和奖励机制
政府需建立完善的补贴制度,对条件较差的农村家庭给予扶助及一系列的物资支持;同时政府还可以在农村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对于先进励志的学校及个人给予奖励,以此刺激农村励志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学校层面
1、重视励志教育,加强教师培训
农村学校教育大多仅限于知识层面,在精神教育方面没有投入足够的资源,对于励志教育更是了解甚少。因此学校应定期对老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对励志教育的重视程度,让他们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中转变到既传授知识又加强培养学生意志、激发学生成功志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的励志教育上来。
2、建立可行的励志教育模式
课堂是励志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时穿插有关励志教育的内容。此外,学校在学生的考试评比中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自身的情况定下目标或者设定一个对手,在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公示优秀学生名单或者告知家长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学校还可以效仿“励志教育三大步”的育人模式。第一步,每天读一封励志信;第二步,让学生填写成长记录,原则上要求“只记进步不记忏悔,只记快乐不记烦恼”;第三步,行动与自我评价,让学生每天对自己的行为自我监督和评价。
3、积极开展励志活动,加强励志氛围建设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邀请励志教育专家或者对此有研究的教师定期为学生做励志教育讲座;还可采取记诵校风校训、聆听杰出青年事迹报告、唱励志歌曲、看励志电影系列活动、设兴趣班、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等形式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潜质。同时,学校应当重视并营造富有励志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熏陶学生,可充分利用教室、寝室、食堂等校园空间或者宣传栏宣传励志格言,建设校园励志文化。
三、家长层面
1、与孩子加强交流,改善沟通方式
要取得有效的沟通,则需不断改善沟通的方式。首先,父母要与孩子在同一水平线上平等交流;其次,父母要学会倾听,避免误解,同时通过细节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再次,父母要努力创造沟通的机会,除普通的电话交流外,还需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前沿的方式来积极拓展情感交流的渠道。最后,父母应创造良好的沟通交流氛围,很多留守儿童家庭当中仅有父亲一方外出打工,造成“父亲”角色的缺失,母亲则很难同时扮演两个角色,在教养孩子中容易走极端,要么过于放松,要么过于严厉,导致交流氛围缺失或失衡。因此,父亲应尽量多回家看孩子,母亲则应权衡角色的扮演。
2、走出教养误区,完善家庭励志教育
在调研中家庭励志教育存在不重视、功利导向、榜样示范和忽略兴趣等的误区。因此,家长需要认清这些误区并尽量规避它们。
同时,家长还应学会通过正确的方式鼓励孩子,完善家庭励志教育:第一,要保持对孩子的语言鼓励。第二,要增加对孩子的行为鼓励。第三,应适当运用竞争激励。第四,应正确选择榜样运用榜样激励。第五,需重视目标激励。第六,适当减少物质激励。第七,要支持孩子的兴趣发展。
3、临时监护人应积极担负责任、履行义务
父母双方长期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和学习大都由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照料,较大的年龄差造成了巨大的代沟。因此,临时监护人应尽好应尽的义务,承担应有的责任,在保障孩子基本生活的同时,多关心孩子的想法。
四、孩子层面
1、体谅父母,自强不息
没有哪个留守儿童的父母是愿意离开孩子的,他们四处奔波,辛苦工作终究是为了把家建设得更好。因此,孩子应该更多地体谅和感恩父母,学会承担,自立自强。
2、敞开心扉,主动交流
一方面,每个孩子应积极为自己创造机会,敞开心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关心父母的同时自己也就得到了关怀。另一方面,在学校里,还应积极主动和老师、同学多多交流,做一个乐观、开朗且大方的人。
3、坚定梦想,不懈追求
首先,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其次,应拓宽知识面,开阔眼界,不局限与眼前,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再者,要勇敢面对困难,不怕失败;最后,要不断激励自己,坚持奋斗,为梦想不懈努力。
五、社会层面
1、加强对留守儿童励志教育的关注
广播、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工作者应对农村留守儿童励志教育给予关注和报道,定期举办与该主题相契合的讲座、报告等学术交流活动。
2、发挥名人效应,传播正能量
根据问卷反映,名人明星是最能激励孩子成长的群体,可见偶像的魅力和影响力是巨大的,明星名人都是台前发光发亮,台后默默努力付出的典范。因此,公众人物应维护好自身的打造的良好形象,做好榜样,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多投身公益,传播正能量。
3、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
志愿者应不断提高个人素养,服务的目的不能仅仅停留在给留守儿童带去欢乐和知识,还应学会如何用自己优秀的品质在短时间内感染他们,从而激发他们发愤图强、追求梦想的内动力。另外,以短期支教为主要方式的志愿者还应做好回访工作,保证对留守儿童关爱的持续性。
第五部分:结束语
“宝贝,我是你的大树,一生陪你看日出……”这是当下流行的亲子节目主题曲中爸爸们对孩子的承诺,现实当中又何尝不是。家庭永远是孩子们心灵的港湾,父母则是为孩子抵挡烈日和风雨的大树,但孩子终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的怀抱和庇护,去独自与烈日相持、与风雨对抗,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但若父母一味的紧闭门窗,包揽一切,让孩子与困难隔绝,百般宠爱,又或是完全放养,连最基本的关爱和鼓励都不给予,那么孩子将来何来的自信、勇气和能力去独当一面,开阔自己的蓝天?
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无法成为立于孩子身边的大树,但却可以扎根孩子的心里,无法手相牵,却能心相连。但愿每一个留守儿童的父母能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多和孩子联系,多鼓励孩子,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切实走近农村留守儿童,倾听他们内心的独白,弥补他们缺失的爱,助他们发愤图强,实现梦想,收获励志人生。
篇十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教育的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我镇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我对大岗镇的部分农村家庭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此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形式与内容
本次调查,本人选取了大岗镇的12所小学作为调查样本,在这些学校召开师生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并深入到部分农村学生家庭进行访问。调查中,共召开座谈会12场,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1158份,访问农户50户。调查内容主要为: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家长的言行举止,教育方法,教育投入等方面。
(二)调查的结果
1.家庭教育弱化。调查分析发现,我镇有相当部分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模糊,他们片面地认为:孩子上学了,其思想、学业等方面的责任已转移到学校老师,老师是孩子的“成长责任人”,从而忽略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殊不知,即使孩子上学了,子女的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在家中度过,况且,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才能提高教育效果。
2.教育态度欠妥当。从访问的50户学生家庭来看,对家庭教育存在溺爱型的有15户,占30%;放任型的25户,占50%;封闭型的7户,占14% ;教育修养型的只有3户,6%。可见,农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偏向于放任型、溺爱型,约占80%。
3.家长不注重个人言行举止。据调查了解,一些家长无视自己对子女的榜样作用,在家中不注重个人言行举止, 家庭缺少情感交流,导致家庭气氛、家庭环境、家庭习惯差,对子女的成长十分不利。
4.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生家庭中,家长只注重给予子女物质上的满足,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政治认识水平的教育,忽视对子女的意志品格的培养。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普遍采用反诘、讥讽、用别家孩子优点与自家孩子缺点进行比较,甚至实施粗暴教育办法来教育孩子,教育效果差,损伤孩子的自尊心、破坏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5.对子女教育投入比较重视。调查发现,不少农村学生家长为了子女教育舍得投资,对子女学习需求尽量给予满足,他们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日后能够出人头地。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正在转型,农村学生家庭经济、结构等状况有了较大变化,一些农村家庭教育观念仍较落后、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经济环境较差,他们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还对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一些家长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思想认识不到位,家庭教育观念未转变,他们受新“读书无用论”和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所影响,对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政策不了解,特别是对部分普通高中、职校学生,毕业后外出打工与初中毕业外出打工,所得回报与教育程度不成正比,导致他们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漠不关心。
(二)苦于教子无方。虽然一些学生家长也觉得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很重要,但因自身文化程度较低,不知道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在督促子女学习方面,更感到无计可施,教子无方已使他们为之烦恼。
(三)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较差。一些学生家长由于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对子女的影响,他们在教育方式上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并且个人言行不一致,失信于子女,难以在家庭教育中树立威信。尤其是,当前独生子女较普遍,大多数处于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庇护,物质的满足和行为的自由放纵,使家庭教育形同虚设。
三、强化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加大对家庭教育意义的宣传力度。家庭是孩子的成长的“港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为此,各级政府及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教育的宣传,尤其是加大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宣传,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全社会营造“重教善育”的社会氛围。
(二)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良好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家庭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学生家长,除了加倍地对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关爱外,还必须加强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构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并重视个人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创设一个有利于子女生存发展的家庭空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家长要学习一些较浅显的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正确应对,采用比较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共同学习,当孩子的表现未能达到家长的期望值时,作为家长,不能一味地怨天尤人,打骂孩子。同时,家长可恰当地运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宽严有度,奖罚分明。
(四)家庭与学校紧密配合。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为了子女的成长,家长要加强家校联系,齐抓共管,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因此,家长要经常与教师取得联系,使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与教师教育始终保持一致。当孩子有了进步,就要热情地鼓励、肯定,当孩子学习成绩“等方面强差人意时,就要配合教师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使子女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调查问卷》调查报告
一、 研究背景与概况
孩子的教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也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和睦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通过这次调查,希望了解一下现今家庭教育的情况,收集一些有关信息,从而对现今家庭教育中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调研,了解清楚当中存在的问题的根源,寻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调查涉及对象是东莞的有已入学孩子的家庭
2、 调查方式
本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式调查,调查时间为11月,对一些网友进行随机调查
3、 调查内容
以《家庭教育调查问卷》中列出的各个选项对家长与孩子间日常生活行为的一些常见要点进行调研
二、结果与讨论
1、结果
经过调查发现,由于根据中国现今的教育实际情况,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大部分家长都偏重关注孩子的学习方面的问题,学习问题成为一个家庭中围绕孩子的主要问题,而一些孩子成长的其他要素(例如:品德修养、兴趣)往往被家长较为容易地忽略,而调查也表明,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全面素质配养力度方面还是不足够的,可以从家长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满意度中可以看出来。
家庭教育中,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是很重要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每天都能够有跟孩子交流的机会,但问题是大部分还是一些日常的闲聊,而基本缺乏其他方面的交流,这个可能跟一些传统家庭观念有关,一些出现在国外的,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在调查中基本没有出现,可以说明,由于社会的观念和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影响,还有有可能存在家庭中交流脱节的问题。
调查中还发现,现今大部分孩子的自觉性还是较高的,一般情况下,孩子放学都会及时回家并自觉地完成作业,但问题表现在一般孩子晚上都要花大部分时间在学习方面,而一些其他活动显得较少参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部分家长都反映自己的孩子基本上不参与家务劳动。
2、讨论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家的基础,所以一个富强的国家,必然教育上是很今人满意的,21世纪,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逐渐提升,教育就成为一个必须处理好的大问题。面对日益全球化的方方面面,中国教育,尤其是容易被忽略的家庭教育能否与国际上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接轨,这个还有待我们去作更深入的研究。
虽然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比较另人满意,但是用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还不足够面对庞大的人口。所以物质条件的制约必然教育有一定的压制,这一定程度上表现在升学压力当中,每个人都希望享受优越的教育资源,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进“名校”,但是面对现今资源还不足以应付需求的时候,只能择优录取,但是单一的选取手段促使孩子学习压力的大大增加,这主要体现在一纸学习成绩单上,使得全面发展又一次成为一个口号,当其他成长要素与学业进行选择时,学业往往会成为被选的对象,想改善这个问题,必需要各个方面共同进行。教育离不开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培养。虽然素质教育、生命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无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揠苗助长的现象仍普遍可见,各种各样的少年班、兴趣班如雨后春笋地兴办,无数正常的孩子被催化成超常孩子。传统的应试教育稳扎稳打,功利主义思想主导着教育领域。体劳教育处于被忽略地位,孩子玩耍的天性被逐渐销蚀掉。这对孩了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我们应当从新的角度思考和认识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体劳教育应当成为孩子教育的基础,而道德等精神教育应当成为教育的核心。一切的知识和各种美德都可在健康的身体和精神中获得;智育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和进行心灵陶冶的手段,知识能推动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并使这种追求不断提高,但绝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最终目的。全面的素质教育才是我们希望所看到的,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孩子才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
还要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家庭成员间交流的问题,现在就业压力严峻,生计已经成为一个家庭中长辈的重中之重,一天的工作劳累使得家长们疲倦不堪,回家再面对孩子,已经成为一个无可奈何的麻木。许多家庭教育的资料中显示,家庭成员间的交流互动,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家庭教育一个不可划缺的部分,许多家庭教育方式一再强调交流的能力,我们从一些已问题发生问题的家庭教育中了解到,大部分个案中都存在交流不足的问题。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被应用有家庭教育中就显得极为重要,家长定期跟孩子进行一些正式谈话,对孩子成长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探讨,询问孩子对这些问题的意见,一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解决孩子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其中一个有效手段。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上面提到的显式交流,还有隐式交流,隐式交流主要表现在孩子对家长的无意式学习,这个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占据的比例较大的一部分,这表现在孩子对家长日常生活中的无意式模仿。在孩子受家庭教育中,我们必段明确孩子作为整个受教育的主体地位,家长不能主导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家长要做的必须是对孩子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明确孩子对一些事物的感受,在孩子面对选择时家长必须作为一个辅助的角式提供意见,而不是主导孩子的整个选择过程,这样做才能以适应孩子的自身发展需要,明确目的,更好的让主体感受事物。
纵观现今教育发展的状况,还存在许多问题,而且都是必须改正的问题,要使各种教育改革问题真正取得成效,我们必须从源头做起,从一种新的视角出发透视教育,确立新的教育观念,让教育在关注人的生命活动中寻得二者的协调统一。
关于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范本
五年来,在xxxxx店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妇联、市教育局、市人口与计生局、市卫生局、市关工委等部门相互配合,紧紧围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为目标,以提高家长素质为主线,以特色活动为载体,全面深入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xxxxx”期间xxxxx店市家庭教育的现状
1、全面普及科学家庭教育知识。广泛宣传普及家庭教育和科学育儿知识,使全市0-18岁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知晓率逐年提高,到xx年达到98%。
2、家庭教育的阵地数量逐年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加强各类家长学校建设,以村区、村屯、中(小)学校、幼儿园为依托,大力发展多元化、多类型、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家长学校。目前,我市现有各类家长学校290所。其中,中(小)学校、幼儿园家长学校82所,建设率达到100%;社区家长学校48所,建设率达到90.6%;村屯家长学校160所,建设率达到60.2%。
3、重视特殊群体的家庭教育工作。加强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单亲贫困家庭儿童、春蕾女童等特殊群体的家庭教育。目前,我市共建立“留守儿童之家”93个,其中,杨家满族乡中心小学和得利寺镇中心小学被评为xxxxx市农村“留守儿童之家”,赵屯乡河洼村“留守儿童之家”被评为辽宁省农村“留守儿童之家”。
4、发挥示范带动的辐射作用。大力提高家长学校办学质量,加大对家长学校的评选和表彰力度,发挥优秀家长学校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建立xxxxx店市社区、村屯优秀家长学校26所,推广家长学校成功经验。市教育局、老虎屯小学、太阳中心校、义勇小学、四初中、十六初中、幼儿园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家庭教育研究实验基地”。xxxxx店市xxxxx初级中学、xxxxx店市太阳中心校、义勇小学、xxxxx店市老虎屯小学和29中被评为首批“xxxxx市中小学示范性家长学校”
5、加强家庭教育队伍建设。整合社会人才资源,先后组建了由离退休教育工作者、妇联干部和热心家教工作的志愿者组成的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6支。全市共有家庭教育工作专兼职工作者、志愿者共135名,参加过业务培训的95名。
6、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联合教育局、卫生局、关工委等有关部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当前家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通过调研掌握真实情况,提炼正确结论,征集家庭教育论文50余篇,及时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通过案例揭示家庭教育的内涵、方法和规律,共整理出20大类型、500多个家教案例,并出版《xxxxx店市家庭教育经典案例选》,使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目前,我市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调查报告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在市级刊物发表。
二、实施《规划》以来,xxxxx店市家庭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新经验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为家庭教育提供组织保证
家庭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共同实践。五年来,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职能部门相继成立家庭教育组织领导机构,把家庭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我市精神主明建设和儿童发展规划,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妇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为家庭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条件,提供了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妇儿工委办公室设在妇联的优势,把家庭教育与妇联业务紧密结合,将《规划》的实施作为重要指标进行考核评估,整体推进,在妇联内部形成了工作合力。市妇联、市教育局负责共同牵头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主动与市卫生局、市关工委等成员单位联系沟通,密切合作,互相支持,有力地推进了家庭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巩固阵地,整合资源,将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在巩固、完善中小学校、幼儿园家长学校的基础上,大力创建社区(村屯)家长学校、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学校、早教中心等家教阵地,制定家长学校管理制度,探索个性化、多元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不断扩大家庭教育覆盖面,推动我市家庭教育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市妇联坚持把社区(村屯)家长学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市卫生局、市人口与计生局还发展新婚夫妇学校、孕妇学校、人口学校,举办胎教知识、早期教育等培训,开设家庭教育咨询热线,切实从源头做好家教工作。共开设各类讲座 50余场,接待新婚孕前教育7万多人,发放预防出生缺陷、致全市青年一封信等资料20万余份,10万多 人次受益。
二是实施“现代家长教育工程”。 启动“家庭教育大讲堂”公益讲座,组建家教讲师团,有计划的组织他们深入社区、村屯、机关、学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围绕家庭教育、儿童成长中突出的问题进行宣讲现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和新知识,帮助广大家长解疑释惑,树立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妇联还成立家教志愿者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咨询服务活动。
三是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宣传阵地,开设“家庭教育”专栏,为广大家长提供科学的家教方法,推进家庭教育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抓住节日契机,组织有关部门及专家开展咨询活动,发放家庭教育宣传手册上万份。市教育局在学校的网站开辟“家庭教育绿色通道”,开通“教师博客”,家长可以通过与“教师博客”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和解决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拉近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
(三)围绕主题,创新载体,增强家庭教育工作活力
一是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以“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为契机,举办以“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培育孩子健康人格”、“怎样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等为主题的家教讲座。开展“十大孝子”和优秀家长评选活动、我爱我家征文绘画活动、家庭教育音乐会、亲子运动会等实践活动,确立了以人为本,家长孩子共同参与,亲子互动等具有时代特色的家庭教育新理念,帮助孩子们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树立远大理想。今年5月11日,在我市召开了全国家庭教育现场会,还举行了xxxxx市家庭教育音乐会暨示范性家长学校颁奖仪式,整场演出家长与子女同台,艺术与教育共伴,形式与内涵互融,深受领导赞兴誉与观众一致好评。
二是不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立足家庭,面向社区,把家庭教育与“五好十星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平安家庭”、“节约环保型家庭”、“和谐家庭”等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使得家庭教育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妇儒皆知。开展“知善恶、明荣辱”教育活动,促使人们明确道德的实践方向;开展争创“品德高、十星户”活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促使人们形成对善的执着追求精神;开展“事不关己,我该怎么办”研讨活动,培养人们的道德意志,锤炼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坚持善良正义,形成高尚的品德。开展 “家家议”、“家家评”、“家家学”、“家家乐”活动,使家庭与家庭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开展“每日读文章、每周读一本刊物、每月读一部经典、每年撰写读书心得”“四个一”读书活动,提高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是关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以“爱心献春蕾”为主题,通过在新闻媒体开设“爱心桥”栏目,开设募捐热线电话,成立志愿者队伍,在全市开展“代理父母助春蕾”、“情系春蕾、真诚献爱心”、“手拉手共筑爱心桥”等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到救助特困女童工作中去。成立xxxxx店市优秀“春蕾女童”奖学金,为特殊困境家庭女童提供了有效救助,使“春蕾助学”工作向社会化、项目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以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学校为阵地,贯彻实施“共享蓝天”活动,为留守流动儿童配备法律、医疗保健、心理等志愿者,帮助留守儿童辅导功课,为他们讲授未成年人的伦理、心理和生理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疏导教育,减轻他们心理压力,使他们把一些不良的心理和行为遏止住,有效维护留守流动儿童合法权益。加大对留守流动儿童监护人的培训工作力度,开设了形势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疏导等知识系列讲座,为监护人和家长解答关于家庭教育、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处理、心理调节等方面的困惑,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监护人和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解决了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改善残疾儿童生活和学习条件,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对策和建议
1、强化政府行为,加大对家庭教育工作经费投入。建议由上至下出台文件,把家庭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设立家庭教育工作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培训、研究、宣传普及等。
2、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家庭教育均衡和谐发展。加强改善农村家长学校办学条件,建议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扶持,加大对农村家长学校硬件设施投入,缩小城乡差距,否则,农村家长学校发展很难。
3、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建设,增强家庭教育的服务能力。目前,家庭教育的人才培养和储备仍处于弱势状态,主要表现为:缺少家庭教育专业人才、缺少系统的理论培训、缺少制度保障和教材支撑、指导队伍年龄偏大且观念陈旧,不能满足高层次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需求,等等。对此,建议进一步打造专兼结合、具有较高素质的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并对新时期的家庭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加强专题培训,实行规范管理,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家庭教育队伍。
关于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工作的调查报告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样,是青少年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嘉兴市仅18岁以下未成年在校生就有60多万人,显然,他们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和党委、政府主导的家庭教育工作是一件值得关注的大事。为此,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市妇联、市教育局于xx年5月组成课题组,就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资料查询、召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对象是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学生及其学生家长,还有学校教师。向五县市二区发放问卷3050份,其中,中、小学生问卷各850份,教师问卷600份,家长问卷750份。参加座谈会的有市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县(市、区)妇联、教育局、关工委有关同志,约60人。除政策文件、专家论文及我市相关资料外,还查阅询问了周边省市家庭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一、家庭教育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长期以来,人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家庭教育是一种家庭私事”的观念上,由此,社会和政府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研究不够,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关心和引导不足,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主要依赖于经验的积累,科学性不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市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更新观念,勇于实践,家庭教育工作已有了明显的改观。同时,社会进步和家长文化素养提高,家庭教育的实际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机制和工作网络已经形成
xx年,我市成立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市妇联、市教育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文明办等10个单位为成员,成员单位分工合作,职责明确。各县(市、区)也相继成立领导小组。同时,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各级工作目标考核范畴,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全市家庭教育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家长学校是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的重要途径。学校家长学校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创建,目前已做到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xx年,由市妇联、市教育局、市关工委联合主办的市社区家长学校总校正式挂牌成立,现多数乡镇(街道),村(社区)已成立家长学校。
xx年,我市成立了嘉兴市家庭教育学会,这是家庭教育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标志。学会成立两年多来,确立了一批“xx”期间的市级课题,为开展理论研究明确了重点和方向。同时,连续2年举办家庭教育工作论坛、评选优秀论文,编撰《嘉兴市优秀家庭教育论文汇编》。xx年,市妇联关于新居民子女家庭教育的调研报告在“中国妇女网”发表。科研水平往往反映工作水平,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变化。
(二)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初步形成
调查反映,我市除广大学校教师这支队伍外,已初步形成行政管理、专家、讲师团、志愿者及社工等家庭教育工作队伍。
一是行政管理队伍。由妇联、教育、卫生、人口计生等部门行政干部组成,他们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组织学会各项活动,制订发展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并负责协调实施。
二是讲师团队伍。我市现有各级各类讲师团队伍上百支,拥有成员上千人。他们深入学校、社区和农村,传播家庭教育先进理念,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为家长释疑解惑,是活跃在家庭教育第一线的主力军。
三是专家队伍。如市教育局在xx年建立“青少年心理及家庭教育咨询中心”,由教育系统家教专家和心理健康专职教师担任咨询服务工作。咨询中心以热线电话82686112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免费咨询服务。经过xx年磨练,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有相当的专业水平,成为家庭教育的领军人物。
四是志愿者及社工队伍。各级关工委组建的“五老”(老战士、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劳模)队伍,20多年来一直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搞调研、作讲座、指导年青教师,是一支名符其实的志愿者队伍。近几年,随着社工服务事业兴起,如市妇联的“阳光家庭社工事务所”、团市委的“拾星者”未成年人教育社工事务所,也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对象着手,关注孩子在家庭中的健康成长。
(三)家庭教育工作在实践中创新
多年来,家教工作以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家长儿童为宗旨,以提升家长素质为核心,形成了一批成功的经验和创新的做法。
家教宣传教育活动形成特色品牌。从xx年起,市妇联每年9月邀请全国品牌“知心姐姐”为广大家长巡回报告家庭教育知识,每年一个主题,每次巡回报告40场,每次受益家长近1万人。xx年起,在此基础上开展“科学家教城乡行”活动,整合“知心姐姐”、家庭教育讲师团、志愿者等各种资源,上下联动,使更多的家庭受到了现代家庭理念和家教知识的指导。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家教格局取得突破。平湖市xx年开展了“教子有方好家长”、“优秀家庭教育工作者”、“家庭教育先进集体”、“优秀家长学校”等40佳评选,引起了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积极参与。平湖市原黄姑镇和曹桥街道于xx年首创了“家庭教育节”,至xx年已有7个镇、街道举办,预计xx年剩下2个镇也将进行。平湖镇、街道“家庭教育节”,集家庭教育、孝敬教育和文明家庭建设于一体,参与面广,受教育面宽,在整个镇、街道营造了重视、关心、抓好家庭教育的浓厚氛围。
对运用现代传媒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嘉善电视台设置了“家园”专栏,通过实例拍摄和教育行家的参与,和家长们一起探讨如何培养好孩子,如何做个好家长。10多年来,每月1期,至xx年11月已播出141期,让家长们在茶余饭后轻松地受到教育。再如海宁电视台“潮乡童话”栏目每月播出家教节目,平湖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定期推出适合农村的家庭教育授课“菜单”以及桐乡家庭教育官方微博等等,各地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学校对家庭教育进行着多方的探索。如市第一、二、三幼儿园及卫生幼儿园,创建家长学校10多年来,坚持聘请幼教、心理、卫生等方面专家授课,保证教育的高水平。同时,坚持向家长合理收费(依托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以保证管理运行的高水平。这些做法为广大家长所认同,受到了广泛好评。如近年来市实验小学创建的合作型“家长联盟”、南湖创业学校(新居民子女学校)的以学校教育推动家庭教育,嘉兴一中已坚持9年的“家长论坛”等等,都从自己学校的学生、家长特点出发,努力探索提高家庭教育的成效。
(四)家长素养和育子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随着家长文化程度提高(问卷反映,高中及中专以上的占44.62 %)及家庭教育工作普遍开展,家长素养和育子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是以人格健全、身心健康为目标的家庭教育理念已为不少家长所接受。
表1
爸爸妈妈最希望你以后成为怎样的人(学生卷) 赚钱多做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做普通人,自食其力就行品行端正,快乐健康中学生9.35%17.63%21.66%51.24%小学生9.06%14.62%16.52%59.06%
表1反映,相当多的家长重视孩子的道德养成和身心健康以及正常的社会化(做普通人,自食其力),有着正确的家教理念。
二是多数家庭亲子关系即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良好,为教育好孩子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条件。
表2
爸爸妈妈在你眼里,是好家长吗?(学生卷) 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小学生59.14%32.52%7.48%0.86% 中学生27.2%42.89%19.33%7.94%
表3
你认为家长的亲子关系如何?(教师卷)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22.18%50.20%26.41%0.81%
表4
您对其亲子关系的评价(家长卷)很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36.5%44.14%15.71%2.54%1.11%
在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的质量远比某一具体的家庭教育方法来得重要。如亲子关系不良,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不融洽,有隔阂,甚至有对立情绪,家庭教育也就难以进行。从表2、表3、表4看,无论是孩子看父母、教师看家长、还是家长自身评价,多数家庭的亲子关系是良好的。相比而言,初中学生对父母评价低的有27.27%,(见表2)这既反映了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叛逆”心理特征,也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
二、家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我市家庭教育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家庭教育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必须理性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工作严格来说还处在起步阶段,至于家长素质提高及其教育子女能力的增强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家长、家庭教育层面,调查反映有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家长普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太爱孩子,又太不会爱孩子”。
表5
您认为多数家长对孩子未来成就的期望值(教师卷)过高偏高符合孩子的实际偏低22.33%59.15%11.67%6.84%
表5反映,对孩子期望过高及偏高的占81.48%,家长有这样的心态,显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如见诸于行动,则属于明显的抚养方式不当。
又如,把孩子的教育放在家庭的重要位置甚至最重要位置上,已成为绝大多数家庭的共识。但重视孩子的教育和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两回事。
表6
您认为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教师卷)非常重视重视一般不重视13.15%31.22%40.84%13.35%
表6反映还有相当多家长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这样容易出现家庭教育的偏差。如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孩子的道德人格教育,但不少家庭扬短避长,教育错位,成了文化课程的“第二课堂”、“补习班”,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孩子在家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就如一首儿歌所唱的“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作业最多的、考试最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这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也会对家长产生逆反心理。问卷反映,在回答“遇到烦恼的事,你最喜欢跟谁说?”的问题时,中学生选择对爸爸妈妈说的仅占14.4%。
再如,行为习惯养成与独立精神培养是家庭教育的重点内容,但表5、表6反映也不如人意。
表7
您认为家长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卷)非常重视重视一般不重视18.66%26.98%45.23%9.13%
表8
您认为家长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教师卷)非常重视重视一般不重视12.45%27.31%47.39%11.85%
在家庭教育工作层面,家庭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三大支柱之一,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它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还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全国家庭教育工作“xx”规划期终评估报告指出,目前还存在着“家庭教育工作责任主体不明晰、经费投入无保障、服务与指导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家庭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和市场化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市也不同程度存在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人员、经费方面,和周边市相比有较大差距
调查反映,我市目前尚未有专职的家庭教育工作者,市、县(市、区)妇联、教育行政部门这两个主要协调指导部门也都只有兼职人员在做这项工作。xx年成立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后,主要工作由市妇联牵头组织,但每年只有4万元工作经费,与省内其它市比较为倒数第二。
人员、经费的制约使得国家、省有明确要求的事项该做的未做。如全国家庭教育工作“xx”规划要求“县级以上电台、电视台开办家庭教育栏目,增加家庭教育咨询热线,以多种形式扩大家庭教育指导的覆盖面。”我市市一级及多数县(市)未能做到。又如我市家庭教育信息化程度相对迟缓。江苏省13个市都建立了面对社会、面对家长的家庭教育网站,我省宁波市妇女网网络家长学校内容丰富,受到广大家庭欢迎。温州妇女儿童网设置了家庭教育专栏,探索着家庭教育网上咨询,绍兴教育网建立了4个家庭教育方面专栏,等等。而我市市一级及多数县(市)尚未建立家庭教育网站或网上家长学校。再如有县(市)关工委反映,在多年实践基础上,已经编写好家庭教育的乡土教材及案例汇集,但苦于经费没有着落,又不能向家长收费,至今未能付印。
(二)家庭教育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我市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工作热情高,在家庭教育工作中作出了贡献,但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一是专家队伍薄弱。受到学校、社区、家长欢迎的讲师团成员,一方面数量尚少,另一方面他们在本单位往往承担着很重的教育、管理、科研等任务,很少有机会拓宽视野,参加全国、省有关专业活动或家教培训。如全国妇联每年举办家庭教育培训班,跨省、市常举办家庭教育论坛,我市很少有人参加,这样,影响了他们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是学校教师缺乏家教能力,缺少家教专题培训。
表9
教师有指导家长科学开展家庭教育的职责,您认为自己完全胜任胜任想做好,但不知道 如何指导不胜任11.29%43.15%42.14%3.43%
表10
您自己学习过家庭教育理论知识或接受过培训吗? (教师卷)有无偶尔自己看看书或节目 38.43%16.10%45.47%
学校教师,作为专职、专业的教育工作者,都承担着和家长沟通,指导家长教育好孩子的职责,表9显示的数据显然是不理想的。表10则进一步反映教师缺乏家教方面能力,与没有系统学习家庭教育理论或接受过专门培训相关。
三是志愿者及社工队伍组织松散,缺少专业支持。各级组建的家庭教育工作队伍人数虽多,但很少有相应的活动或交流研讨的机会。县(市、区)关工委的家庭教育讲师团组织较为健全,但学习培训的机会也不多。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一些流行的家教理念,如“三岁关键期”、“赢在起跑线上”、“右脑开发”、“脑只用了10%”、“早教越早越好”等,已为国内外科学家教理论及上世纪90年代脑科学研究成果所否定。这些,不仅绝大多数家长知之甚少,连我们的家教工作者也未必都知晓。
(三)家长学校建设及运行很不平衡
通过家长学校提升家长素质,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是我国的一个创举,适合我国的国情。中小学、幼儿园举办的家长学校,对学校来说,家长是自己学生的家长;对家长来说,学校是自己孩子就读的学校,双方有着良好的合作意愿。和其它途径比,有着运作成本较低、组织工作较易、实际效果较好的优点。为此,国家、省层面都高度重视家长学校的建设。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于xx年、xx年两次发布做好家长学校工作的意见。浙江省先后颁发《浙江省家长学校工作规程》、《浙江省家长学校教学指导纲要》、《浙江省示范性家长学校评估办法》。但调查反映,我市家长学校建设及运行很不平衡,整体水平不高。好的如平湖市早在xx年就启动了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差的中小学、幼儿园的家长学校,则至今有名无实,主管部门无要求,教学无教师,活动无经费,办学无标准,往往以家长会议代替家长学校授课,完全流于形式。究其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因素。
主观上,认识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不少学校领导对“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有着深刻的理解,强烈意识到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并且清醒地看到在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学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学校只靠自身力量已经难以提高教育质量,学校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与配合。一位校长说得好,“父母教子有方,相当于学校多了学生数量双倍的校外辅导员。”但不少学校领导还缺乏这方面认识,忙于具体事务,认为“学校那么多学生还管不过来,哪有时间去管家长”。认识上的差异导致家长学校的不同境遇。
客观上,保障条件没有落实。一是无经费,家长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费用未列入财政预算。《浙江省家长学校工作规程》指出,可“向参加学习的家长收取适量资料费、讲课费等”,但鉴于收费的敏感性,谁也不愿意做这件事。二是无教材,我市至今无各类家长学校的教材或授课参考资料。市场上有各种版本的家长学校教材,内容未必合适而价格却很高。三是无教师,如前所述,学科教学的行家里手未必能担当家庭教育的教学任务。在“三无”面前,不少学校领导对办好家长学校也就望而却步。
至于社区举办的家长学校,一是社区工作人员少,二是面对着不同学龄段孩子的家长,办学的困难也就更大。
(四)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亟待加强
特殊家庭包括离异和重组家庭、服刑人员家庭、流动人员家庭、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等。课题组着重对新居民家庭的家庭教育状况作了调查。和嘉兴本地居民相比,新居民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着诸多不利因素。其一,父母亲文化程度低,据统计初中及以下的占75.9%。其二,子女多。据桐乡xx年调查,对8250名新居民学生调查摸底,家里兄弟姐妹为2人的2024名,3人的2511名,4人的888名,5人及以上的240名。其三,家庭经济条件差。据市妇联xx年调查,家庭收入在3000元及以下的占50%。其四,不少新居民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少时间也少精力照管好孩子。近些年来,新居民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问题成了社会管理的难点,公众关注的热点,在查阅案宗及访谈有关人员后,课题组一致认为,造成新居民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的第一位原因是缺失良好的家庭教育。目前嘉兴有25万不满16周岁的新居民子女,加强新居民家庭教育的指导是一个既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五)家庭教育服务指导工作还不能满足家长需求
我市家庭教育工作既取得明显的进展,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这在问卷调查中也反映出来。
表11
您参加过家长学校或者类似的活动吗?(家长卷)偶尔参加经常参加没参加不知道相关信息38.97%17.03%31.65%12.11%
表12
您是否接受过关于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服务和指导(家长卷)有无33.75%66.25%
参与问卷的是小学四、五年级及初中二年级的家长,表11表明,43.76%的家长没有参加过家长学校的活动或者不知道相关信息。表12则反映,社会各个方面为家长提供的教育信息也是欠缺的,以至66.25%的家长没有接受过家庭教育方面的服务和指导。
表13
目前您接受到的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您觉得效果如何?(家长卷)帮助很大帮助一般没有帮助有道理,但较难操作28.96%36.92%13.39 .20%
表13则反映,家庭教育服务与指导工作还不能满足家长的需要,实际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思考和建议
我国公元7世纪南北朝时的《颜氏家训》被誉为对家庭教育从描述转向规律性探索的首部专著,至今仍有着它的现实意义。在学校教育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后,17世纪思想家、教育家则反复强调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如英国约翰·洛克的“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主导的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及社会教育永远无法替代的。”随着对社会、教育问题的探求从重思辨越来越倚重于科学实证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尔曼教授调查了4000所学校,60万儿童,他以大量数据显示,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家庭,孩子所受的家庭教育一直在幕后操纵孩子的学校生活,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底色。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可,世界各国对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已形成共识。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党和国家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前所未有,继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后,又作出了调研、制定、颁布《家庭教育法》的果断决策。“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做好嘉兴家庭教育工作,事关一个个家庭的幸福和谐,事关嘉兴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谨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多渠道增加家庭教育经费投入,破解制约工作品质提高的瓶颈
全国《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xx-)》(以下简称《五年规划》)指出,“要探索建立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采用政府投入、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项目化动作等方式,拓展家庭教育经费渠道。”为此建议,通过以下途径,增加家庭教育投入。
一是市、县(市、区)财政增加家庭教育工作经费。根据《五年规划》要求和家庭教育工作实际需要,参照周边市做法,加大经验投入,用于工作人员经费、办公经费、各类培训经费、调研及理论研究经费、宣传普及专项经费以及表彰先进等。
二是家长参加家长学校学习承担一定的费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教育者,“教育者要先受教育”。现在绝大多数家长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花钱,也要舍得在自己的学习上花钱。对于家庭教育教材、学习资料以及聘请专家、老师授课等费用,可在自愿参与基础上,由家长承担相应费用。向家长收费较为敏感,往往会有不同的反映。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学校等应形成共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敢于承担责任,善于沟通协调,稳妥地做好相关工作。具体可参照市第一幼儿园等收费模式,依托社会力量办学收费。也可通过家长学校总校机制,允许评估合格的家长学校办理收费许可。
三是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捐助。家庭教育有“两个特殊”的教育,除了上述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还有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包括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肢体残障、情绪行为障碍等儿童的家庭教育。显然,这些家庭的家庭教育的难度要比一般家庭大得多,且这些家庭中不少是困难家庭,企业和社会各界应伸出援助之手,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克服家庭教育中的特殊困难。
(二)建立培养培训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家庭教育工作队伍整体水平
全国《五年规划》指出,要“充实家庭教育专业力量。充分发挥专家、教师、儿童工作者、‘五老’人员、专业社工、志愿者的作用。各省市县普遍建立家庭教育专职工作者队伍、专家队伍、社工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并且要求“加强家庭教育骨干系统化培训,推进家庭教育职业岗位培训试点,探索建立家庭教育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提高家庭教育工作职业化水平。”确实,高水平的家庭教育有赖于高素质的家长,而高素质的家长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家庭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为此建议,要从嘉兴实际出发,抓紧建立培养培训长效机制,切实抓好队伍建设。
一是要建设好专职队伍、专家队伍。要积极创造条件,市、县(市、区)选配有志于家庭教育且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同志专职从事家庭教育工作。同时,对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素养,已为社会所认可的家庭教育工作者,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地进行重点培养,使他们成为名符其实的家教专家。如目前全国妇联和全国家庭教育学会每年都有“菜单式”的家庭教育专题培训,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则有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尽管培训费用较贵,但要选送有关人员参加。
二是切实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背景(学校和家庭)、教育对象(集体和个别)、教育过程(系统和随机)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如前所述,不少教师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且多数教师认为自己有必要参加专门培训,见表14。
表14
您认为自己有必要参加有关家校合作和家庭教育辅导方面的专业培训吗?(教师卷)有必要不需要无所谓73.84%10.26%15.9%
由此建议将家庭教育专题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同时,对骨干人员进行专门培训。金华市教育局从xx年起每年举办“家校合作指导员培训班”,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分管领导、家庭教育研究和指导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杭州市教育局家长总校面向中小学、幼儿园开设了“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专门培训,并计划在xx—,培训1000名家庭教育指导骨干工作者。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市学习和借鉴。
三是落实好社工、志愿者、“五老”队伍的培训。专业社区队伍,志愿者队伍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新生事物,还缺少学习提高的相应平台。“五老”队伍多年来活跃在家庭教育第一线,但也需要不断接受家庭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各级妇联、教育、关工委、民政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在学习培训方面,为这些“好人”提供好的支持与服务。
(三)规范家长学校管理,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如上所述,不少家长学校鉴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至今名不符实甚至流于形式。在政府和有关部门切实解决好经费来源、师资培训及教材、参考资料的编写或选定外,建议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明确家长学校的领导与管理。按照国家、省有关文件的要求,家长学校由所在地的妇联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牵头管理。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中家长学校的指导管理,妇联和关工委共同做好社区家长学校的指导管理。嘉善县今年明确社区家长学校着重负责0-3岁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各县(市、区)当从本地实际出发,明确分工,责任到位,使家长学校的领导与管理落到实处。
2、出台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文件并建立督查评估机制。平湖市家长学校办得好,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早在xx年就制定了《平湖市教育系统规范化家长学校工作常规》。拟根据浙江省关于家长学校的三个指导性文件,制定市、县(市、区)的实施意见。并且借助全国、省示范家长学校评选,建立督查评估机制,设置合格家长学校及示范家长学校两类标准,督促主办单位切实做好家长学校的建设及管理工作。
3、学习借鉴周边市经验和做法。绍兴市创建示范家长学校工作已开展多年,并建立了进入与退出机制,xx年对先后命名的5批75所示范家长学校进行了复评。杭州市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于xx年启动百万家庭共同成长计划,明确3年内将评选表彰全国、省、市级示范学校300所。这些市起步早,力度大,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四)引导支持多元主体参与,满足家长多方需求
调查反映,家长对家教知识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表15数据表明,对关系孩子德智体健康发展的各个方面,对教育孩子的具体方法,家长都希望了解和掌握。
表15
下列哪些是您需要的家长知识(家长卷、多选题)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的道德引导孩子的学习辅导孩子的人际交往47.35%53.53%56.18%57.94%49.71%
调查也反映,家长对家庭教育相关服务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
表16
您需求哪些家庭教育相关服务(家长卷、多选题)各类家长学校专家的直接指导家教图书资料家教电视、广播、通讯等专题与节目互联网自由阅读36.18%34.71%41.18%38.24%42.94%
表16数据反映,家长为了教育好孩子,尽管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每位家长的偏好也不同,但确实都希望有来自多条途径的指导和帮助。普及家教知识、服务社会公众是家庭教育工作根本宗旨。《五年规划》中也明确要求,要“引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家庭教育活动。”为此建议:
1、继续办好党政主导的家教宣传服务活动。“科学家教城乡行”活动,家长参与面广,社会影响大;平湖市镇、街道的“家庭教育节”,富有地方特色,深受群众欢迎;这些家教宣传的好载体,好做法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并改进提高。
2、更好发挥媒体在传播先进理念、普及家教知识中的作用。市、县(市、区)电视台、电台、报社等应根据要求,参照海宁、嘉善等地做法,设立家庭教育专栏,积极探索家长增长家教知识,媒体增多受众支持的双赢局面。同时,市、县(市、区)都应顺应家长的需要,独立或合建家庭教育网站,以提升家庭教育信息化水平。
3、扶持培育家庭教育的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市教育局“青少年心理与家庭教育咨询中心”、市妇联“阳光家庭社工事务所”、团市委“拾星者未成年人教育社工事务所”以及正在筹建的社会组织“青鸟家庭成长中心”,这些组织面向社会,承担着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大型讲座、小型沙龙、个别指导等多重角色,要精心培育扶持,使之成为家庭教育工作中的品牌。
4、关注鼓励家长自助助人的家庭教育活动。如实验小学的合作型家庭成长联盟,借助家长不同的职业背景及专业知识,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在活动中家长互相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如市区“小咕咚童书会”qq群,家长相互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相互推荐适宜孩子阅读的好书。这些都是社会进步、科技发达、家长素质提高后涌现出来的家教新模式,也是家庭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向,应予以关注和鼓励。
(五)重视特殊儿童、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如上所述,和普通家庭相比,特殊儿童、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有着较多的不利条件和困难。由于特殊儿童的数量少,特殊家庭中离异和重组等家庭的数量相对也少,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也就少。特殊家庭中流动人口家庭的数量虽然多,但这类家庭的增多是近些年的事,其研究和实践也显得薄弱。要努力改变这种家庭教育困难多难度大反而研究实践少的状况。
1、从特殊中找共性,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探索。建议市家庭教育学会增加此类课题的立项,鼓励专家和家庭教育工作者多作这方面的研究。招收智力障碍、听力障碍儿童的市特殊教育学校,有着这方面的有利条件,要鼓励教师不仅关爱特殊儿童,也关注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
2、在实践中找办法,努力破解家庭教育工作的难点。特殊儿童、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难度大,其对应的家庭教育工作的难度也就大。在调查中,有人说得好,“只要有爱心,只要去做,总会有办法。”如“青少年心理及家庭教育咨询中心”对有心理问题孩子的家庭教育,“阳光家庭社工事务所”对单亲、重组家庭的家庭教育都已经积累了经验。如在做好新居民子女家庭教育工作方面,嘉善县成立了全市也可能是全省首个新居民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强嘉善县新居民家庭教育工作的意见》,电视台、电台经常播放新居民家庭教育专题节目,成立了“xx”普法新居民乡音讲师团。特别是将新居民家庭教育纳入企业培训的具体计划,针对新居民用工企业员工“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短”的特点,利用中、晚饭时间、午休时间播放家庭教育vcd碟片,开展新居民家庭教育“十五分钟课堂”,讲解某一个问题或案例,或者解答新居民员工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嘉善县的探索和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篇十一 学校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影响自查报告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社会教育的保障。家庭是人的终身教育场所,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影响。家长学校以未成年人的家长为主要对象,是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的主要场所,是促进社会和谐、落实素质教育和构建和谐学习型家庭的重要场所。学校要积极引导家长与学校主动配合,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形成学校、家庭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育人合力,共同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现将我校家庭教育“xx”规划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实施家庭教育“xx”规划基本情况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证落实科学发观,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以校园为依托,以提高家长素质为根本,以建设和谐家庭、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培养一代“四有”新人为目标。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家庭教育长效机制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我校把家庭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规定了家庭教育工作的各项目标,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二是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机构,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我校成立了家长学校。不定期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对家庭教育中的突出问题、热点问题进行座谈、研讨;深入社区、农村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家教咨询活动。
(三)加强家长学校建设,传播科学家教知识和方法
一是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的主要阵地。近年来我校经过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多层面的努力,使家庭教育水平和家长素质明显提高,家庭教育和科学育儿知识宣传普及覆盖面不断扩大。截止目前,家长受教育率达到95%以上。家长学校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并坚持经常性地开展活动。通过举办家教报告会、家教咨询等,在传播科学家教知识中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使家长素质和教育子女能力不断提高。二是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加强组织,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家长学校教学要适应形势变化和学生家长的接受特点,确保教育既富思想性、教育性,又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先进个人和“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好家长,营造了“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活动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重视质量,家长学校主渠道作用明显增强
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学校优势,形成整体合力、全面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上新台阶。一是创办新型家长学校。积极探索网络家庭教育经验,二是有计划地组织家庭教育教师到家长学校、到社区、农村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传咨询、报告会讲座等活动。三是“xx”以来,针对我校农村留守儿童多,学生家长家长和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水平不高、农村家庭教育阵地匮乏等新问题,创建了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
(五)多措并举,全面提高家长和儿童的素质
xx”中期,通过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把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宣传到家庭,传播给家长。
——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各地认真学习教育、心理、管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及时吸纳国内外现代人才学新观点,确立了“以人为本”、“儿童参与”、“亲子互动”、“实践养成”等具有时代特色的家庭教育工作新理念。提倡两代人文化反哺、在家庭道德教育实践中相互学习并共同成长的现代家庭教育内涵,把家庭教育工作较好地导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因地制宜的开展“疏勒县东营第一希望小学十佳小队员”评选活动、“家庭教育图片展”、 “家庭教育报告会”、 “感恩教育活动”、“庆六一、城乡儿童手拉手演讲活动”、“关注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慰问活动”、“情系贫困儿童、播洒真情爱心”、“家庭教育成果展”等多项大型家庭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家长直接参与实践活动,帮助孩子们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树立远大理想。
——不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各地立足于家庭育人,抢抓机遇,有效推进了家庭教育工作在新时期实现新发展。为使“家家学习、相互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得到弘扬,使家长的自身素质在活动中得到提高,积极向广大家长儿童宣传抵制不良信息的知识和方法,指导免费安装过滤软件等各类服务,做好绿色上网行动,动员全社会共同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组织开展了“争做学习型家长、创建学习型家庭”大讨论等活动,旨在通过广大家庭参与阅读学习、征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的活动,努力为未成年人创造安全的成长环境。
——关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xx”中期,全面落实农牧区贫困学生“两免一补”的范围,对在校农牧民子女全部提供免费教科书,免除学杂费,积极争取企事业单位、团体及社会力量捐资助学。使更多的流动人口家庭贫困学生得到救助,保证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并针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面临的教育、心理、健康、安全等突出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提出了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强执法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构建监护网络、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关爱体系等建议。
——建立队伍,提升家庭教育服务指导能力 ——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水平。 “xx”中期,家长学校针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不断提高家庭教育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承担家庭教育的教师潜心研究家庭教育理论,积极参与培训骨干和指导广大家长的实践活动,
——不断充实家庭教育工作者队伍。“xx”中期,为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建立了以家庭教育专家和教子有方的优秀家长为主体的知识宣讲组队伍,汇聚着社会各方家庭教育工作专业人士和各级家长学校工作人员的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为加强队伍建设,先后举行了“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家庭教育读书知识竞赛活动启动仪式;加强家庭教育工作者队伍素质建设,促进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
二、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工作经费缺乏。目前,家庭教育工作缺少专项经费,社会赞助又很困难,不利于开展规模性、系统性的家教活动。
2、家庭教育工作城乡发展不平衡。在城镇,各种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家长的综合素质相对较高,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率在城镇普遍较高。在农村,特别是较为偏僻的边远地区,家长的文化素质低于城镇的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的传播、传授渠道相对较窄,因而成为家庭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
三、思考和建议
1、争取经费支持,设立家庭教育工作专项经费,或在妇女儿童活动经费中明确含有家教经费。根据《规划》的相关要求,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争有一定的家庭教育工作专项经费,为做好家教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2、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知识宣传普及率。积极探索在农村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并加以推广。要发挥家庭教育讲师团的作用,组织开展送“家教知识下乡”活动,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农村山区。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向农村倾斜,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知识覆盖面。
3、及时更新家教知识,创新宣传普及途径。不断更新家教知识,使之贴近家庭需求,跟上时代发展,符合科学教育,利用好各种媒体和载体,做好家教的宣传普及工作。
篇十二 乡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如果说青年人是八九点钟的太阳,那么孩子无疑是天边的那第一抹朝霞,只有当朝霞绽放出其最绚烂的画面,一个艳阳高照的丽日晴天才会蓬蓬勃勃而生机盎然。
3月14日,由顺德区妇联组织制作的《顺德区居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正式发布,这份旨在关注儿童成长、探讨居村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是顺德区妇联在全区8个镇多场“欢乐村居行”现场活动中进行居村家庭教育现场调查研究,以问卷和访谈两种形式进行资料搜集与整理,并接触全区城乡家长171位,重点探讨当前顺德区居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对策,对进一步做好顺德家庭教育工作、推动全区农村家庭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区妇联的相关人士在当天的记者见面会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此次的主题调查在顺德尚属首次,但区妇联及区家庭教育研究会都付出了大量的劳动,无论是从调查的严谨性还是受访对象的代表性,此次调查都有着相当的重视与认真的态度。从调查分析中所得出的结论与问题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顺德居村家庭教育中值得注意的重点和难点。
报告解读:四大误区成居村家庭教育“拦路虎”
调查发现,就当前居村家长对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各式各样,但基本集中在以下四方面。相关人士认为,正确面对家庭教育中的误区才有可能将家庭教育工作建设得更为理性化和现实化。
突围爆点:三大建言修补居村家庭教育缺口
针对调查总结出来的四大普遍存在的误区,区妇联、区家庭教育研究会人员在经过大量调研及收集相关专家建议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三项可行方案,以弥补因家长原因造成的居村家庭教育的种种不足。
素质调查1
普遍较低,亟待转变理念及行为
●数据统计
学历方面:受访家长中,44.8%的家长学历在初中以下,高中的有37.1%,而大专以上的仅占8.1%。;
意识方面:自认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的只占11.%,而在获取辅导孩子能力、掌握教育方法的意识方面,高达34.6%的家长竟然回答“一点都不希望”,且希望得到帮助的家长不到10%。
■原因透析
一、居村家长学习意识淡薄,难得看书看报,更何况儿童教育、心理辅导之类的书籍;
二、居村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没有足够重视,家庭教育行为极为欠缺;
三、居村家长自身生活方式的非健康因素干扰太多,给孩子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
▲市民声音
北滘的郑一堂是高中生,他自己也承认,工作压力大,没有意识去对孩子的学习和相关教育进行过思考。
记者采访中发现,排除素质的原因,相当多的家长都会用“工作”说事,以此来作为自己缺失家庭教育的借口。
◆专家评点
顺德区容桂幸福陈占梅小学校长曾宪松:家长素质的高低是相对性的,不可否认居村的家长相对城区的会稍为偏低一些,而且素质偏低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度就明显低于素质高的家长,表现出参与教育的意识不强,有些家长甚至把孩子完全托管于学校,自己不闻不问。要改变这一点关键要强化家长的参与意识,家庭也是孩子的一所学校,家长更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要认识到教育孩子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意识调查2
缺乏理性,将教育重担交付学校
●数据统计
家校互动:有意识与学校保持联系并主动从学校方了解关注孩子状况的只占受访人数的17.8%。
■原因透析
一、认识有误。居村家长普遍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与己无关;
二、责
任缺失。在孩子遇到什么问题后,家长只是一味抱怨,甚至指责学校失职。
▲市民声音
邓刚则是为数不多的大专生之一,尽管如此,他认为作为家长,都有着自己的社会任务,教师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份子,孩子的教育应该在学校就有成体系地施行。
记者走访中发现,就教育所承担的任务而言,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学校”,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学校的事。
◆专家评
点顺德区大良凤城中学副校长尧勇:教育孩子是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共同责任,要是缺少一方,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一种缺失。比如说道德品质的培养,孩子一出生首先就在家庭里接受教育,要是家庭教育这块缺少了,孩子这一方面的培养就失去了一个正确的观念导向,再把孩子放到学校来,教育就会难免出现一些障碍。所以家长一定要在观念上转变过来。
理念调查3
望子成龙,高压手段得不偿失
●数据统计
寄望方面:有43.2%的居村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孩子的思想建设、内心感受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比较忽视;
关注度方面:在校表现的关注占20.5%,能否自觉完成作业
占19.5%,而关注品德表现及校园生活感受的只占13%。
对错犯错方面:能采取说服教育为主要方式的占57.3%,而采取“不理他”“关在家里”“罚站”等消极方法的有22.7%。
■原因透析
一、理念失衡。一方面期望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另一方面把才能局限于孩子的书本知识或成绩表现;
二、方式失策。基于对孩子的期望,在面对孩子错误的时候,认为严厉、高压才会对孩子有更大的触动。
▲市民声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未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管我上班多么辛苦,我都会和我爱人轮流对孩子的作业每天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其学习中的问题和错误。(会打孩子吗?)会,教育过程中肯定有时候对他的表现不满意而采取一些武力,但这也是为他好啊。”梁军如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却希望读小学的孩子会有更好的发展,考上好学校从而有个好工作。罗庆在回答记者关于对孩子的希望时也表达着相似的观点,“每次考试我都要求孩子要进到前五名,否则肯定会有些惩罚。”
对于孩子的素质教育,许多居村家长对此并不理解,认为那是一种浪费时间的“玩耍”,还不如将书本的知识再好好学习。
◆专家评点
珠江少年杂志社主编苏颖:过于关注孩子成绩表现,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中国父母最爱孩子,但这种爱很多时候都只表现在给予孩子好的生活物质,忽略了孩子道德品质上的培养,以及情感的交流。还有,大多家长都只把孩子看成是自家所有物,无论自家孩子多优秀,都觉得比不上别家孩子。孩子要长大,长大后就成为一个社会人,要服务于社会,要是家长能把孩子放到社会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成长,让孩子走出家门,多接触社会,这样的教育方式或许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
责任调查4
分工无据,父亲影响释放有限
●数据统计
参与调查方面:有67.6%的问卷完成是由母亲进行的,父亲的参与度不理想。
出席家长会方面:48.6%的家长会是由母亲出席的,而父亲的出席率还不到15%。
■原因透析
一、职责不
当。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不起主导作用,甚至个别父亲对孩子不闻不问;
二、优势浪费。在调查中,发现父亲的学历总体高于孩子母亲,但父亲却游离在教育教育之外,造成这种优势的浪费。
▲市民声音
受“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许多居村父亲家长将孩子的家庭教育视为家庭的“家务事”,全权交给母亲执行。周铮是一家家具厂的木工师傅,尽管自己对技能钻研与学习的意识很强,但那是为了工作的需要,也从未想过用自己的学习行为来影响孩子。“男人是赚钱的,带孩子当然就是女人的事。”而胡波更是直言,男人在外面打拼本来就够辛苦的了,还要带孩子,那女人们在干嘛?
◆专家评点
顺德区机关幼儿园园长陆月崧: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家长的机会也多。受“男主外、女主内”思想影响的家长应该在农村较多些,现在很多家庭都只一个子女,父亲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了,甚至有些家庭中父亲对子女的重视程度高于母亲,这让人感到很欣慰。父亲参与家庭教育,一方面对培养孩子兴趣、开发孩子智力等方面都比母亲有优势,另一方面父母双方都参与教育,孩子能从父母双方上吸取优点,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形成和完善。
■新闻背景
四大举措助力家庭教育快马当先
事实上,在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中,顺德区一直都把它当作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XX年年,顺德区被全国妇联、教育部授予“全国家庭教育先进县(市、区)”的光荣称
号。
完善制度,确保工作落实
制度的建立是抓好工作的前提。顺德区政府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当中,在区、镇(街道)、村(居)三级设立专门机构,投入专项经费确保运作,并于XX年成立区家庭教育研究会。相关数据显示,五年来,顺德区各级开展各类活动2561场,累计参与群众达30万人次,家长学校达标率达93%。
拓宽形式,搭建沟通平台
以活动为切入,这是顺德区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突破点。顺德区妇联相关人士介绍,多年来,先后组织举办“欢迎家庭·亲情无限”、“与孩子一起成长”等系列亲子活动。相关部门也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课授经,或组织经验人士开展交流会,为家长释疑解惑,深受家长们的欢迎。
强化阵地,丰富办学内涵
据统计,至XX年年底,顺德区有托儿所家长学校95所,幼儿园家长学校283所,中小学家长学校241所,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