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 > 工作报告 > 管理报告

构建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思考论文(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29 07:18:01 查看人数:29

构建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思考论文

篇一 构建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思考论文3900字

构建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思考论文

一、管理会计报告的内涵及意义

管理会计是会计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它将财务和业务进行有机地结合,在企业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目的是为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预测企业经营前景,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相对较为薄弱,对于管理会计的实践方面主要限于理论界和个别大中型企业的探索。管理会计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成本会计系统、标准成本核算、责任会计、全面预算等方面,多数企业尚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核算以及报告系统。作为管理会计信息载体的管理会计报告,其涵盖的内容应该包含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信息,强调对价值创造的指标和过程进行分解,是对企业经营过程和效果的实时反应,致力于为报告使用者提供内部管理所需要的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各方面的信息。企业内部人员根据管理会计报告所反映的问题来完善各项职能管理活动,制定和执行各项经营决策,并最终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战略选择和企业资源优势之间的竞争,而更加强调自身管理水平对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作用。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不仅是当前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企业发展向自身管理要效益的必然体现。

二、管理会计报告与财务会计报告的比较

财务会计报告是公司财务管理的结果在财务上的反应,主要面向外部投资人和债权人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财务会计报告受限于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定,涵盖的信息有一定局限性。而结合企业实践构建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弥补财务会计报告的不足。管理会计报告不仅反映了财务发展成果,还反映了非财务的经营成果和经营过程,它侧重于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和评价,与各项管理会计报表相结合,面向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提供有用的信息。它以各公司管理会计的指标为基础内容,一切服务于以会计创造价值为宗旨,没有固定的格式,应该涵盖对于价值创造来说重要的信息,是公司进行各项管理决策的依据,它比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更全面,并依据企业的特殊情况而有所不同。管理会计报告与财务会计报告相比,更突出的特点是:及时性、有效性、系统性和相关性。管理会计报告由于要对管理当局的决策起信息支持作用,使用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董事会、管理层、员工等,不再受限于固定的会计期间约定,可以对管理过程进行迅速反应,报告出具具有及时性的特点;管理会计报告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会计准则的固定报告模式要求,其涵盖的内容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准确程度更高,可靠性更强,要有助于管理层决策,它为决策支持提供各项重要数据信息,具有有效性;管理会计报告所涵盖的信息由一套管理支持相关的信息指标构成,涵盖了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关键环节,因此具有系统性和相关性。

三、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成

如果将企业战略分为公司整体层面的战略、经营层面的战略以及职能层面的战略三个层次,企业实现这三个层次战略目标的过程,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目标的分解并最终渗透到各个职能部门中去,企业的各项日常活动,最终都通过职能部门的活动而最终体现,各个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共同实现了企业价值的创造,因此各职能部门是企业价值的最终创造者。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体现在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因此本文试图以职能部门为出发点构建企业的管理会计指标体系,为了分析方便,这里仅区分采购、生产、销售以及管理部门四个职能部门并进行分析,尚未考虑各企业之间部门设置的差异。企业通过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将企业的目标具体化到各岗位、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并对这一具体目标的执行结果进行考核,这是管理会计报告所需要涵盖的主要内容。采购部门的管理会计报告主要涵盖采购规格、数量、价格、品质、成本控制以及供应商信息等方面。要重点关注采购的成本,比如根据一段期间的采购成本的统计来分析和预测采购价格的变化趋势,考虑建立适当的库存规模,有效控制采购成本。生产部门的管理会计报告主要涵盖产品生产成本分解、成本控制、损益平衡控制、生产资源配置、产品质量管理、生产安全和生产技术管理等内容。生产部门需要在企业统一的战略布局下安排生产,关注采购和销售部门的信息反馈,节约成本消耗。关注生产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建立一套生产车间的单位产品预算、消耗和评价的指标体系。销售部门是最接近市场的,它对市场信息的把握更加及时和准确,因此除了负责产品的销售以外,销售部门主要负责供产销的衔接,确保企业价值创造链条的流畅。销售部门的管理会计报告需要关注市场供求情况、产品的市场定位、产品售价、销量、市场占有率、竞争对手、顾客需求、顾客满意度、新顾客开发等方面。管理部门的活动包括筹融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投资活动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资金的购置和维护、以及公司对外关系的维护等。仅以对外投资部门为例,投资部门的活动主要侧重于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和项目回报。项目的回报可能不单纯反映在项目的现金收益回报以及预测上,也反映在投资项目对整个企业经营的有利影响,比如声誉、供应链整合、业务协同等各方面。因此,不同的投资目的决定了管理会计报告中所要涵盖的评价指标和内容将有所差别。上述各职能部门的各项管理会计报告内容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不仅包括定量指标,也包括定性指标。除了上述部门分工所决定的管理会计报告内容差别外,管理会计报告还需要包括指标变动趋势分析、指标异常分析、指标预测分析等方面,以使报告内容不仅是对前期经营结果的总结,还对未来企业战略指标以及经营策略的调整具有指引作用。它构建了从结果到原因的全过程,是公司内部信息沟通的主渠道,指标的选取要抓住影响价值创造结果的最重要、最核心的指标,杜绝过于零散和全面。

四、搭建管理会计报告体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以信息化平台为整合工具

财务信息的结果通常是由非财务活动导致的,因此要对各项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进行高度集中和整合,从而推动管理会计功能的有效发挥。这一整合的工具就是搭建管理会计的信息化系统,将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会计报告内容纳入到信息化平台上去。不同层级的管理会计报告,通过信息化平台自动生成,从而形成一套有助于决策的实时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不再受限于财务会计报告的会计期间限制,可以实现多维度、多层次的管理会计信息展示。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一方面更容易被人接受,另一方面可以将管理会计指标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反应,增强报告对事前、事中决策的重要意义。企业可以采取从市场上外购管理会计软件,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再开发的方式,设计出企业个性化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这套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可以由集团层面上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一方面可以节约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对于企业集团范围内各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有助于集团管理层的战略决策更有价值。

(二)以全面预算和绩效考评为牵引力

在我国目前的企业管理实践中,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过程控制工具,融入了企业经营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各环节,这与管理会计对管理活动的控制和决策目标相一致。绩效考评体系的目的是为了评价各级管理层及员工的经营业绩,通过对责任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对责任指标的设定和评价进行管理,这与管理会计的评价作用相一致。建立在企业发展战略基础上的管理会计报告,需要结合公司的全面预算和绩效考评,这样才能使得管理会计报告发挥的作用更大,更加有的.放矢。管理会计报告、全面预算和绩效考评被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要求全面预算的编制指标更加精细,其反映的关键数据结果要体现在管理会计报告中,而管理会计报告的关键信息则成为全员绩效考评的依据。

(三)管理会计报告的执行主体

公司的管理层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参与报告的审批工作,并做好管理会计报告基础框架搭建的组织领导。管理会计报告的执行主要是以财务部门牵头,全体员工参与。作为管理会计报告的主要执行主体,财会部负责对公司各项关键信息的收集和汇总工作,是企业内部管理数据的集成中心,负责搭建结合财务和非财务的指标的整体报告框架,并进行定期的数据更新。全体员工参与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要结合员工自身的岗位职责和各项管理目标的达成,全公司形成一种各级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之间互相协调的立体数据信息网络,从而更加有利于公司各项管理目标的实现。管理会计体系的各组成部分之间不是孤立的,作为企业经营决策层,需要特别关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和效益评价,避免出现监管的真空区间。

(四)管理会计报告内容的维护

只有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会计报告,才是最有意义的报告,而且随着企业的发展不同的阶段、战略的调整,管理会计报告所涵盖的内容也要有所不同。另外,企业的管理会计报告内容,还需要结合全面预算及绩效考评的结果,进行不断调整和总结,以使管理会计报告的内容对企业发展有更加实际的推进作用。

五、小结

会计从发展之初,它的职能主要是进行核算,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预见的是各企业中的会计部门的职能必将逐步从核算走向管理,从基础会计数据的处理,走向包括财务、业务及公司的各项管理和发展指标在内的全数据链条的处理。构建一套系统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管理会计发展的本质需求,而以职能部门为中心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成为搭建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一条捷径,它将更加丰富当前以财务会计____报告体系,更加有助于管理层决策和创造价值目标的实现。

篇二 幼儿园内部构建能动的幼儿园管理系统报告2200字

幼儿园内部构建能动的幼儿园管理系统报告

为了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发挥管理的整体效能,园长必须树立系统管理思想,提高全园人员的管理素质,在幼儿园内部形成一个能动的管理系统,在幼儿园内部构建能动的幼儿园管理系统。

能动的幼儿园管理系统,是以人____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内,人人都是管理者。他们分布在不同的管理层次上,发挥着各自的管理功能,构成了一个协调统一、相互影响的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有如下特点。第一,管理者是多层面的,不仅指园长、副园长等,也包括全体教职工。在这个系统中,人们只有“管什么”之分,而没有“管与不管”之分。第二,管理效能取决于管理系统的构建。管理的好坏是由整个管理系统决定的,无论哪个管理层管理不到位,都会影响管理效果。当然,管理系统的构建是园长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第三,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能动性。由于管理层的扩大,原来的被管理者也承担了管理职责,他们不再只是消极的被管理者,而是积极主动的管理者,是管理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会积极想办法,主动提高管理水平。

能动的幼儿园管理系统分为园长、副园长、年级组长和班长、教职工四个层次,每个管理层承担着不同的管理职责,其管理素质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第一管理层——园长。园长是幼儿园的最高决策者,他的管理素质决定着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园长的管理职责首先是要确定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对幼儿园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其次是要构建管理系统,包括确定管理层及各管理层职责、组织制定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树立良好园风等。园长要安排好“人”和“事”,使每个人都有事管,每件事都有人管,形成规范的管理程序,逐渐实现幼儿园管理的法冶化。第三是要进行科学决策。决策是园长的重要职责,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幼儿园的命运,能否科学决策反映着园长的管理水平。根据以上三项职责,园长的主要管理素质应该包括决策水平和能力、宏观把握和驾驭大局的能力、对本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敏感性及洞察力、语言与行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领导者的人格魅力等。

第二管理层——副园长。副园长是沟通园长与教职工的桥梁,在幼儿园具有行动指导、监督和保障作用。其职责首先是要有执行决策的行动力。副园长要执行园务会的决策,将理性的决策变为具体的行为。其次是要协调好关系。在具体工作的落实中,不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解决各种冲突和矛盾是实现决策的重要内容,也是副园长的主要职责。第三是要进行业务指导。副园长是业务干部,应发挥业务指导职责,指导教职工认真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第四是要有参与决策的能力。幼儿园的决策往往是由副园长部署实施的,同时副园长还要及时将教职工的意见、建议反馈给园长。虽然副园长也属于决策层,但是他只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而不是最终决策者,对于决策结果不负主要责任。根据以上职责,副园长的主要管理素质应该包括将决策转化为行为的行动力、协调组织能力、应急变通能力、业务应用能力、管理人的艺术与技巧等。

第三管理层——年级组长与班长。年级组长和班长是业务骨干和尖子,在教师中享有较高的威信,是幼儿园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依靠力量,园长之友《在幼儿园内部构建能动的幼儿园管理系统》。其管理职责首先是要组织本年级或本班开展教学研究和业务学习,积极开展交流、观摩、评课等活动。其次是要能够敏锐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帮助教师改进。第三是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年级组长和班长的管理力度与其本身的业务水平关系密切。根据以上职责,年级组长和班长的主要管理素质应包括组织与开展教研活动的能力、评价与指导教师教学活动的能力、谦逊虚心的管理态度等。

第四管理层——教职工。教职工也是管理的主体,是不容忽视的管理力量。教职工分布在各个岗位上,与家长接触面广,是幼儿园与社会、家长交流的窗口。这个窗口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形象和声誉。比如,教师说话随便、不负责任,家长就会对幼儿园失去信任感。可见,教职工是重要的管理层,在整个管理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职工的主要管理职责首先是要缩小幼儿园与家长、社会的距离,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作,同时要向家长做多方面的解释,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工作程序。其次是要展示本园的园风。每个教师都是园风的具体体现者,家长通过与教师的接触,可以感受到幼儿园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第三是要组织和安排好幼儿的一日活动。班级是幼儿园管理的基本单位,是管理系统的细胞,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班级管理工作,而班级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安排上。以往,幼儿园不太重视教师的管理职责,这大大影响了管理系统作用的发挥。园长对教职工管理素质的培训,必须从以下方面人手:让教职工掌握和了解本园发展目标和宗旨,正确宣传和解释本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观,善于与家长沟通,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肢体、语言、态度、行为展示本园园风,具有管理班级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等。

以上四个管理层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并以管理目标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当然,不同规模的幼儿园的管理层次可能会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基本的管理职责以及系统管理的理念是相同的。

构建幼儿园管理系统不仅是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的要求,更是现代幼儿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具体实施和体现。每个幼儿园管理者都应该树立系统管理理念,充分调动系统中每个人的管理作用,形成整体的管理效果。

篇三 浅谈如何构建科学审判管理体制报告2800字

浅谈如何构建科学审判管理体制报告范文

良好的审判管理体制有利于规范审判行为、推动审判工作全面发展,实现司法公正与高效。目前各地审判管理工作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理论体系不完善,工作职能发挥不均衡,先进工作经验未推广。面临现行审判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我们必将重塑审判管理体制价值观念,以期构建符合审判工作规律和新形势的科学审判管理体制。

笔者通过深入了解部分基层法院审判管理工作情况,近几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各种审判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审判管理的专门机构已建立,审判权与监管权相对分离,但未能充分发挥审判管理应有的机制作用。工作重心仍停留在审判流程等程序性管理方面,对审判管理还缺乏更深的理论认识,无完善的审判管理体制,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具体如下:

一是未明确审判管理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审判管理最初是借助行政权管理的模式,之后发展为以流程管理为重心的基础管理模式,这已不再适应新型审判需求和司法改革的需要。审判管理应逐渐成为一个独立体系,以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办案效率,合理配置司法资源,扩大办案效果为工作目标。坚持依法管理、维护审判权独立为原则。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实践中具体该“如何管”“管什么”无完善具体的操作模式和管理体制,导致部分法院仍简单地认为审判管理就是管审判流程,管案件审理期限,难以发挥审判管理应有的机制作用。

二是审判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无统一标准,导致各地基层法院审判管理发展不均衡。部分基层法院积累了一定管理经验,探索了一些新的管理模式,但未得以推广。目前应急需加强审判管理工作调查与研究,制定较为系统的审判管理工作制度,狠抓落实,以规范基层法院各项审判管理工作。

三是未充分认识审判管理工作的价值追求。审判管理应紧紧围绕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展开,要在公正与效率主题上确保审判质量,提高审判效率,合理配置资源,从而保证审判工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的价值追求。

针对各地基层法院审判管理体制呈现的种种弊端,笔者对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审判管理体制谈一些初浅的看法。力求建立以程序管理为中心,以促进司法公正为主体,以获取良好的司法效果为落脚点的科学审判管理体制。

一、 科学管理体制以审判程序管理为中心。

1、传统审判工作中“重实体轻程序”严重,程序不合法将直接导致实体不公。程序是实体之母,程序合法的最终目的是规范审判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实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所以审判管理应突显程序管理的中心地位,增强审判人员的程序意识,

2、审判程序管理是对立案、审判、执行全部诉讼过程进行合理、科学、有序、程序性规范,包括审判流程管理和审判程序合法性的管理。其要求建立完善的审判流程制度,实现案件流程控制权与实体审判权分立,分权制约。

流程管理将案件审理过程分为立案、移送、审理、合议、文书送达等不同环节,并对其分段管理,明确拖延办案的责任人。落实审判管理办公室的流程管理职责,及时做好各办案环节的催力和审限跟踪、预警。

3、通过案卷评查看审理程序的合法性,从案件受理、立案、送达审理的期限、审理程序的适用等方面看每个案件是否从程序上确保当事人充分行使诉权。对评查中发现的易出的程序性问题,反馈给业务庭室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以规范审判行为。

二、科学管理体制以加强审判和执行工作管理,促进司法公正为中心

1、审判管理就是管审判和执行。创建科学的审判管理模式,应以改革审判方式和执行工作为重心。审判方式改革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使审判模式符合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和秩序的价值目标。审判方式改革应紧紧围绕审判全过程,以审判公开为核心。审判公开是诉讼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原则,其符合审判规律和发展方面,是诉讼走向民主、文明的要求,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审判权行使的监督。落实公开审判要求全面贯彻人民陪审员参审制度,法庭审理过程、宣判公开,反对“暗箱操作”,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

通过加强案件质量管理,促进司法公正,落实审判管理办公室的案件质量管理职责,严格审查案件实体的公正性,对二审改判或发回重审案件经审委会评议后决定是否追责,严格控制违法审判率。

落实审判组织负责制,行使独立审判权,改变我国传统法院审判体制中,案件的裁判结果经审判庭、院长层层审批的现象。使案件审判避开行政权力或其他因素的干预而缺乏公正和效率。明确规定案件审批程序和审判职责,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对案件质量直接负责,促使审判员自觉加强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2、对执行工作的管理,应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维护法院裁判的权威。充分运用法律赋予执行人员的强制执行权,排除执行阻力。对有财产而拒不执行或转移、隐匿财产的被执行人,按诉讼法规定予以罚款、拘留,情节严重的移送公安部门侦查,追究刑事责任。负有协助执行义务的'单位未按通知书协助执行工作的,依诉讼法相关规定予以罚款。目前执行难问题关键在,无具体的操作细则,执法环境差,无法独立行使权行权,执行人员无完善的保护措施,建议最高院出台相关规定,确保执行效率和效果。

整合执行力量,设立专门执行部门,法庭办结案件归口到执行局统一执行,避免因分散人力、物力而影响执行效率。目前有部分基层法院采取这种模式,统一调度执行装备和人员,便于集中执行和重大案件的专项执行,取得了较好成效。

推广移送执行和委托执行。对便于执行的民商事案件和附带民事案件由审判庭直接移送执行部门,以便利群众和简化程序,对被执行财产在外地的可依法定程序委托当地法院代为执行,便于节约执行资源。积极开展积案执行,每年至少组织二次积案集中清理。

三、科学管理体制应注重审判效果,力求司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充分发挥调解机制作用,对婚姻家庭类和群体性利益案件将调解工作贯穿于诉讼全过程,力争化解家庭和社会尖锐矛盾,案结事了。定期分析审判形势,注重典型案例的宣传报道,定期开展入街道、入乡镇的法律宣传教育和入学校、入企业的法制讲座,以增强民众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

加强审判管理宣传和理论研究,推动审判管理工作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各地法院外网平台作用,对审判管理的新点、亮点及时宣传报道。定期总结审判管理工作经验,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对审判管理的疑难或新问题积极开展调研和理论研究,借鉴先进法院的工作经验。

四、科学管理体制应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管机制,确保审判管理科学运行

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对上级法院改判、发回重审或违法审判案件经审判委员会评议,分析错案原因,过错程度,将责任追究到人,以增强审判人员的责任意识,强化对审判权的制约和监督。经审判委员会研究而错判的案件,对有过错的委员也应追究责任。

制定系统的审判管理制度和内部考评规定,激励干警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明确审判管理办公室狠抓案件质效的职责,定期通报各庭案件质效情况,综合分析审判形势,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谋。

篇四 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实验报告3700字

一、问题的提出

(一)__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可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研究和构建学校德育评价体系,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坚持以德育为首,是关系到学校办学方向的大问题。但长期以来,对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实际工作中德育工作是个软任务、软指标3缺乏严格的考评和具体、规范的衡量标准。在德育管理与评价中,抽象的多,具体的少;要求的多,可操作的少;定性的多,定量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少,德育的实效性差。

(三)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着等上级安排计划的多,自己主动设计开展的少;发现问题被动补偿性教育多,发挥德育主导作用少;零打碎敲的教育多,系列养成教育少等问题。在德育养成上形不成教育系列,建立不起实质性的教育评价管理网络。在时间、空间、人力和物力上得不到强有力的衔接和保证,不利于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竞争日益激烈。育人的质量决定着学校的命运,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办好学校的硬任务。

以上各点都说明如何发挥德育评价的功能,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实验内容及过程

(一)德育评价研究的基础、目标及任务

1.德育评价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和科技的竞争,都十分重视智力资源的开发,重视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鉴定和检验,教育评价作为衡量教育的有效手段,也同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在教育评价的理论、评价的方法以及评价模式上也有了重大突破和发展:在教育思想的评价方面由“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转向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在评价教育的对象及范围方面由教师评学生扩大到对整个教育领域的评价;由单一狭窄的学习范畴,扩展到素质教育的更广泛的各个方面;在评价方法和技术上,由单纯的定量或单纯的定性评价发展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使评价对象由被动、客体地位转到主动积极参与的主体地位。当前,德育评价理论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评价新体系的构建上必须认真学习、掌握、研究已有的理论经验,并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校情,从实际出发,创建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评价体系。

2.德育评价实验的目标及任务

__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建立德育工作的评估制度,并把德育工作作为评价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国家“九五”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子课题的管理评价研究中,实验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变单纯的行政管理、单纯的衡量尺度为调动师生积极性,使评价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和保证。通过研究评价功能,使广大师生在对考评的理论认识和思想观念上有一个突破,充分认识评价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突破思想观念中僵化的评价模式,活跃评价的思想和理论,推进管理与评价实验的发展,拓宽评价功能范围,提高评价对实际工作的效能。创造适应教育发展的新的管理与评价体系,变评价对象为评价主体;变被动消极等待为积极主动参与;变外部行政监管为启动内因活力,使管理与评价相结合。

同时,通过德育评价研究要促进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力度,建立适合学校校情的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及班级、个人评价管理素质量表,在评价的操作和方法上有一个新突破。

实验研究的任务主要是:

(1)健全学校德育工作考评体系,科学、有效地开展德育管理评价工作,优化各处室、各级管理部门及年级的管理评估机制,使评价在管理中实现,管理在评价中完善、提高。使管理人员既是评价人又是被评价者,使管理评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实现全员、全面、全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任务要求,对德育工作全过程进行有效调控。

(2)建立专兼职德育工作者岗位职责评价指标,充分发挥和调动他们的主导作用和积极性。把竞争机制引入德育工作者评价中来,有效地提高学校的德育管理评价水平,使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规律,落实德育任务,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上来。

(3)不断修定、完善德育管理者、班级和学生个体评价方案。

(二)实验研究的依据 教职工工作质量考评依据《______教育法》、《______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___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加强教育督导与评估工作的意见》以及市区教师评估体系和考核办法等文件。

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考评确定的依据为《中学生德育大纲》、《__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

(三)实验的原则

为使管理高效、优质,我们建立、健全全体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以实现管理的最佳效果。完善德育管理评价体系,体现出以下几项原则:

1.整体性原则:为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校教职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德育工作是每位学校工作人员重要的工作职责和必须承担的任务。

2.有序性原则:年级、处室各负其责,纵横管理,点面结合,形成网络,使学校德育管理有序,制度规范,要求落实,为学生成长创造最佳的教育氛围。

3.动态管理性原则:各级、各面都要体现过程管理、动态评估,从发展看学生,充分认识和掌握学生教育成长规律。适时发挥和运用好管理过程中的激励、导向、反馈和校正的机制,使学生的成长进入良性循环。培养出高水平好学生,这才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构建班集体及学生德育评估模式的原则是: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必须体现党和国家提出的育人目标规定的人才质量标准。这是关系到育人方向的大问题,也是德育的基本准则。

2.导向性原则:目标要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和传统的学生鉴定模式的误导,坚持体现时代特点的素质教育的新观念。

3.可测性原则:具体目标分类要系统而不可交叉覆盖,要体现单项独立性、具体化、可操作、可评价,便于管理评估人员检查、指导、量化。

4.简明性原则:指标不要过于细化繁杂。尤其月检查,项目多了突出不了每月教育管理的重点。要依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使考核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少而精,使管理和被评对象有章可循。

5.形成性原则:班集体和个人都采用过程管理模式。以阶段评估为主,如一月有失误,第二个月可纠正弥补。考核与过程指导相结合,使班级和个人,自己和自己比,然后再与别班、别人比,循序渐进,逐步达标,再创优。

6.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成长中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提高心理适应水平,为今后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能应付或战胜未来困难险阻的耐挫力。

(四)实验实施的措施保证

1.更新观念、统一思想,是搞好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在建立德育管理评价体系的实践中,我们狠抓了更新教育观念、统一思想这一重要环节。发展市场经济,社会经济的变化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要使教育取得最佳效果,教师思想必须跟上形势,认识跟上发展。几年来,学校每年暑假都组织班主任以上专兼职德育队伍的成员参加全封闭的德育研究学习班,学习新观念,解决新问题,制定新规划,落实新规程。几年来重点解决了在贯彻素质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生观,建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观念;在办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变“培养选择适合教学的学生为目标的教育”为“研究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打破旧传统,倡导新思维;在德育工作的管理上要实现“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即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的大教育新理念;政教处及专职德育工作者必须发挥好主力军作用。我们要求政教处工作必须增强学生德育的计划指导性,学生重点工作的科学预测性,组织活动的针对性与系统性,提出管理要求的规范性,检测评估的具体可测性以及重点常规的连续性。从而为全校德育工作既作表率又做坚强后盾;全体教职工都要在各自岗位上寓德于教,搞好德育渗透;寓德于活动,注重实践性教育;寓德于服务,发挥学生自主性教育的主体作用。

2.建立科学、可测的目标管理体系,落实人人育人的岗位责任制

经过认真研究,科学论证和几年实践,我校在教职工工作质量管理评估内容上本着力求体现“目标可导向,行为可选择,过程可调控,效果可测试”的原则,分别建立了《教师工作质量评价目标考核》、《班主任工作质量评价目标考核》、《职工工作质量考核》以及各岗的岗位职责。所有这些目标考核及职责均有德育目标要求,从而使以德育人的任务层层落实、人人落实、处处落实。

3.建立目标管理的指导、监督机制,发挥管理评估的激励、导向、反馈、矫正的作用

(1)学校的德育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分层负责,每月通过对考核目标进行检查、指导,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矫正,对履行职责进行评价。经常性的随机检查和日常抽查,有效地促进了德育目标的落实,月考核的累计进入学期总评。

(2)管理人员采取不同方式听取学生、家长及社会有关方面对德育工作的意见,以此为依据对我校工作人员进行考评。比如:每学期召开

构建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思考论文(四篇)

构建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思考论文一、管理会计报告的内涵及意义管理会计是会计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它将财务和业务进行有机地结合,在企业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目的是为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预测企业经营前景,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相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构建信息

管理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