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课题工作报告格式550字
一、课题研究的沿革。
1、课题来源于何时,由何部门批准立项(也可以是自选),何时开题。
2、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任务”有无变化(深化、调整);有何变化,最终是否导致了课题名称(此时,是成果名称)的重新命名。
3、在什么样的范围(学校、班级、学生群体)内展开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范围有何变化。
4、整个研究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其中有无特别重要的关键阶段,重要性、关键性表现在哪里。
5、在研究方法上,有无特别需要说明的点。
二、研究力量的安排。
1、关于参研究人员:
①主研人员(有无调整)及其分工。如果可以能的话,尽量阐明主研人员在研究工作中的学术性贡献;
②参研人员(可只列出名单);
③主要单位,协研单位。
2、关于顾问与指导人员。
①名单(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等);
②各位顾问、指导人员所做的学术性工作;
③如需要,可列出“领导小组“名单;
④如需要,可对某些单位、部门、个人特别鸣谢。
三、课题组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
1、理论学习的情况,主要围绕哪些问题,以哪些方式,学习了哪些理论(或专著、论文文献)。有多少人次参加了理论学习。
2、经验总结,研讨情况。
①主要就哪些问题进行过研讨。
②研讨的名称,参与的人数。
③经验总结材料,情况。
篇二 课题工作报告的格式500字
一、课题研究的沿革
1.课题来源于何时,由何部门批准立项(也可以是自选),何时开题。
2.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任务”有无变化(深化、调整);有何变化,最终是否导致了课题名称(此时,是成果名称)的重新命名。
3.在什么样的范围(学校、班级、学生群体)内展开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范围有何变化。
4.整个研究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其中有无特别重要的关键阶段,重要性、关键性表现在哪里。
5.在研究方法上,有无特别需要说明的点。
二、研究力量的安排
1.关于参研究人员:①主研人员(有无调整)及其分工。如果可以能的话,尽量阐明主研人员在研究工作中的学术性贡献;②参研人员(可只列出名单);③主要单位,协研单位。
2.关于顾问与指导人员
①名单(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等); ②各位顾问、指导人员所做的学术性工作;
③如需要,可列出“领导小组“名单;
④如需要,可对某些单位、部门、个人特别鸣谢。
三、课题组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
1.理论学习的情况,主要围绕哪些问题,以哪些方式,学习了哪些理论(或专著、论文文献)。有多少人次参加了理论学习。
2.经验总结,研讨情况。
①主要就哪些问题进行过研讨。
②研讨的名称,参与的人数。
③经验总结材料,情况。
篇三 课题网络教研工作报告1750字
内容提示: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研究计划执行情况(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预期成果的完成情况等);研究变更情况(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研究内容、成果形式、承担单位、完成时间等);成果的出版、发表情况,采纳、转载、引用、应用情况等。
一、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
(一)、准备阶段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为做好学校网络教学研究工作,切实加强对学校网络教学研究工作管理,由副校长主抓,教务处分管具体工作,学校把网络教学研究工作列入教师量化日程。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网络教研工作,亲自参与讨论网络教研实施方案,并对实施中的具体操作步骤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校领导的关心下,学校成立了“网络教研领导小组”“学科网络教研小组”。陆续出台了《__子弟校计算机菜单式培训方案》、《教师博客评价方法》制定了“网络教研实施方案”, 为学校网络教科研开设绿色通道,为网络教研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为网络教研搭好平台
(1)、加大硬件投入,保证活动畅通。
(2)、加强师资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
(3)、充分发挥我校骨干教师的作用。
(二)、实施阶段
1、加强督促和管理,促使网络教研走向正常化、规范化
第一,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在《黑龙江教育论坛》上,开设__分局__农场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技术五个教学研讨专栏。
第二,鼓励教师参与教育视频聊天室“小学uc教研在线”研讨学习活动,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的平台,每周固定内容,周二语文、 周三英语、 周五数学,经常播放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课例,邀请名师讲座、发布先进前沿的教学讯息。
第三,继续支持、参与我校校园网的建设。以年级教研组团队为单位坚持为校园网发稿件,校园网的帖子数打入年级组长考核。
同时也经常鼓励教师完善充实自己在校园网里的个人空间,把空间打造成自己的博客成长档案。
2、网上互动研课,教师得到真正的专业成长
网络互动研课,改变了传统的教研方式,使得听课教师在不受评课地点的约束下,有充分的时间来思考,作出有建设性的评价。
二、研究计划执行阶段。
1、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试图解决学校校本教研的参与不广泛和过程的`不连续性,难以对教学行为追踪指导等问题,通过专家与教师经常性在线接触,使学科教研工作得以深入。
(2)、通过研究引导教师创新教育观念,主动进行有价值的教学实践研究.自觉成长为科研型教师,为学校建设一支积极进取、努力推进网络校本教研实施的教师队伍。
(3)、通过网络教研旨在构建小学新型的教研文化和课程文化;建立了一个网络教研组织,一个区域与学科相交,点与面相织,行政官员、课程专家、一线教师参与的立体式庞大的网络。
(4)、通过研究找到适合薄弱学校的网络校本教研模式,实施流程与推进策略。
2、研究的内容。
课题研究内容的重点在于构建网络教研、常规教研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校本教研工作方式,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激发校内各组织自身持续发展为基础,通过构建主动发展型学习模式、课程整合发展模式、学校网络道德文化等模式,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我校已经具备了开展网络教研最基本的三大标志:一是建网,二是建模,三是建队。建网就是要成立网络平台,我们学校目前主要利用了三个平台,一个是黑龙江教育论坛、一个是uc小学教研在线,一个是我们学校的校园网。建模就是要有一定网络教研模式,我校已形成了包括计划、活动组织、活动管理、活动评价等一一系列的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建队就是要建设一支热衷网络教研,能够追随跟帖的教师队伍。依托在线论坛、发帖跟帖、视频说课、集体备课等方式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步伐。
3、预期成果完成情况。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我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改变教科研活动与实际教学活动脱节、不能指向学校自身问题解决”的倾向。解决学校网络教研的参与不广泛和过程的不连续性,难以对教学行为追踪指导等问题,通过专家与教师经常性在线接触,使学科教研工作得以深入。
(2)通过研究引导教师创新教育观念,主动进行有价值的教学实践研究.自觉成长为科研型教师,为学校建设一支积极进取、努力推进网络教研实施的教师队伍。
(3)通过网络教研旨在建立了一个网络教研组织,利用学校一个区域与学科相交,点与面相织,行政官员、课程专家、一线教师参与的立体式庞大的网络。
课题《网络教研》工作报告
篇四 数学课题工作报告1350字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年我校数学组成员承担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数学学习能力的开发(2)数学学习动机的培养(3)对数学学习过程的各种环节及其方法的指导(4)研究科学的学习方法。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在前一阶段,我们对本课题的研究做了一些实际工作,现在我把我们实施的情况向李主任和各位老师做以汇报:
一、领导重视,建立科研组织
“教育要发展,科研须先行”,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也是我校领导的管理理念。为确保课题的顺利研究,我们学校建立了教科室,以便系统的进行教研教改。同时,学校对我们教师的实验课进行课堂录像,制作光盘以便于教师个人和集体的交流研讨。我们数学组是一支比较年轻有活力的科研队伍,在刘校长的带领下,我们8名数学教师,全力以赴地致力于课题的研究。开题后,我们数学组召开了两次会议,对课题研究进行了明确细致的分工,并提出了相关要求。
二、学习理念,更新教育观念
搞好科研,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因此我们数学组十分重视理论学习,每一位成员都订阅了相应的科研类书籍、报刊。如:《初中数学教与学》、《中学数学》、《当代教育科学》。并且定期组织承担课题的教师学习科研理论、新课改理念。
三、听课评课,课题引领课堂
我们数学组每周开展一次听评课活动,我们特别强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数学学习方法的多样化,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性、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终身发展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这也是我们课题研究所追求的目标。
四、及时总结,撰写反思及论文
突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我们规定课题组的每位成员每学期都要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安排好有关理论学习,并撰写心得与论文,形成有关研究成果。今年我所撰写的论文《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获省级二等奖。同时,我们初中数学教研组被学校评为优秀教研组。
五、规范管理,增添科研活力
为了防止课题研究的泡沫化现象,我校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使科研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科研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和活力。
(1)积极深化课题的理论研究。一周一次教研活动。
(2)重视研究过程的记录。认真做好课题组的活动记录,记好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及讨论的专题、成员的意见等。
我们下一步的研究计划如下:
1)对课题研究方案逐项的进行实施并作合理补充。
2)每位课题组成员在所任教的年级开展实验研究,确定适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3)开展实验调查研究,定期举行教师、学生双向交流座谈会。
4)积极与外校进行课题研究交流。
总之,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在全体数学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许多成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到一些不足之处,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改进与思考。市教科所李主任亲临我校指导课题的实施工作,能够更好地指明我们研究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定会有更多收益。在今后的课题实施中,我们会充分发挥每位数学教师的潜力,真正让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成长,让教师的成长带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最终形成一套有特色的值得推广的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经验!
谢谢大家!
数学课题工作报告
篇五 挖掘练习资源,提升练习价值课题工作报告7500字
挖掘练习资源,提升练习价值课题工作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丰收离不开播种和耕耘,尤其要靠后来辛勤的耕耘。同样,要学好数学,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从学生方面说,数学知识通过练习得到巩固和加深,数学技能通过练习逐步形成,数学能力通过练习得以提高,通过练习能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促进学生思维、人格和身心发展。从教师这边看,通过练习还可以获得反馈信息,检查学生独立学习数学的能力,评价教与学的水平,因此,我们老师对练习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目前的练习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上练习课时,教学对象参与度低,学生盲目做题,阻碍了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二是练习课教学随意性大,缺乏一个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脚踏西瓜皮,练到哪里算哪里”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数学课兴趣大打折扣;三是学生在练习课中负担沉重,特别是计算课的练习课,学生要打题海战术,身心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得不到主动的发展;四是练习课教学效果差,很多教师的观念还定位在数学练习课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加深新授知识,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致使学生思维更加呆滞不前。
通过听课、评课我们发现好多老师上练习课,只是简单地把课后安排的练习做完就了事了。殊不知,很多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就这样白白流失了。在新课改开展的如火如荼之际,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旧观念上,停留在旧的教学方式上,我们的教学改革将无从谈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反观我们现在的太多练习,题型比较单一,重在知识的巩固,对于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比较淡薄。这样练习,让我们的多数学生感觉数学只在课堂上,考试时有用,而走出课堂,离开考场就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如果能对练习进行恰当的处理、改造和设计,强化数学应用意识,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这与我们解决当前教学中练习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因而练习更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就失去儿童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
3、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三、研究目标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挖掘练习资源提升练习价值”的课题,尝试在练习课中充分开发利用一些资源,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从而发现规律,学会探索知识的方式,品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渴望参与学习的内驱力。从练习课的课型出发,精心设计练习题组,合理安排练习层次,把练习课与学生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练习课与趣味性、思考性结合起来,提高课堂练习的价值。
四、研究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数学课程资源具备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等特点,但透过新课标对课程资源的阐述,我们仍可揭示其本质特征:课程资源是由人、材料、工具、设施、活动等五种基本要素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要改变以往练习题来源不足、结构单一,缺乏深层次教学价值挖掘和提升的现象,就需要对资源理念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准备从以下方面阐述本课题研究的几个观点。
1、适当处理教材上的练习,使之更加鲜活。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已经充分显示优越性。过去的练习题以文字为主,无论是概念,还是应用题,都用生硬的文字来表述。而新教材图文并茂,呈现方式丰富多彩。我们的练习题设计千万不能走老路,与教材两层皮。
教材中很多练习题都是给一幅主题图要求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这样的练习就应当给学生创设一个讨论交流的条件。充分利用新教材中安排“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试一试”等内容,用这种富有弹性的课程设置,结合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因材施教。同时,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适,创造地对教材上的练习进行还原和再创造。改编习题的内容和出现形式,使它更具有生活性和实践性,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另外我们的数学课堂也是一个生成练习的平台,练习题的设计一定要多种多样,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如,图片、游戏、卡通表格、实物等,都可在练习题中出现,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比赛,收集练习材料。这样才能化难为简,才能有利于学生展开学习活动,才能让学生爱学。
2、数学练习生活化
练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基本手段,通过练习,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仅是“懂—用—熟—巧”还必须要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提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数学作为一种生活和研究的工具,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数学练习应努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社会的联系,坚持引导学生展望生活美好前景,激发创造欲望;在数学练习生活化的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也是学习“有价值”数学的生动体现。练习,应再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空间,在生活空间中实践、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激发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加开放性练习
我们传统教育观念中的课堂练习,一向都是老师设计好的,而新课程的实施,提出了课堂练习要开放。课堂练习的开放,首先是指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练习的同时,要精心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习题和形式新、入口宽、解法活的开放题。其次,要注意呈现多元性的、与实际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再次,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练习。让学生自主参与,独立思考,变“做题”为“编题”,更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在练习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平时的活动方式、交往时的情感都是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并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主轴,在练习中生成新的资源,最终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发展方向。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与学习,了解研究前沿的最新动态,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调查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将设置一定的学生问卷或教师问卷,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指明方向,以让课题研究切实为教育教学服务。
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我们采取互动研究的方式,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让“教研”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提高了研究的效益。
4、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根据各阶段的研究情况,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进行分析,以总结出教材内容选择的途径、策略、思想以及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最优化等。
六、研究的过程
1、加强理论学习,深化课题主旨。
自课题确立之日起,我们就组成了课题组,针对课题,我们首先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学习,学习“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题研究方案,并结合我们的研究内容,学习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初探》《小学数学的开放性策略运用的研究》。同时,我们将特别关注教科研权威杂志,如《教育研究》、《江苏教育研究》、《小学数学教师》,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学习时采取集体学和自学相结合,定时学和随机学相结合的方法。形式上丰富些,注重实效,使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为自己的实践和总结奠定理论基础。
每一位老师将继续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我们不仅要读《标准》,读《标准》的解读,还要读一些有关《标准》的讨论。同时,我们要认真反思当前教学的现状,总结经验,分析主客观各方面因素,寻求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
2、强化课题研究过程,促进课题研究有效进展。
课中实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从课堂教学中突破,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探索最佳教学模式,追求最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教学高质量。
⑴随堂课
重视提高随堂课的质量。平时听课,听课教师眼睛只盯在教师讲课上,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现在听课重点放在学生身上。结合“挖掘练习资源提升练习价值”的课题研究,我们就将听课的重点放在要看教师是否善于挖掘练习中的资源,一堂课练习的内容、形式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在解题过程中是否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研究专题要渗透随堂课教学教和研相结合,把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并以研究的专题性作为衡量随堂课的重要标准。坚持跟踪听课、评课,重点解决一二个问题;坚持相互听课、评课,课后互相交流、探讨,这不仅可以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而且还可增进教师间的友谊和理解。
⑵教学研究课
重视教学研究的指导。通过集体备课一试讲一评议一修改一研究课一评价一小结一个案分析。全过程较好地做到教研、科研、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将科研的思想、方法向教研工作转移,促使教师研究、反思教学中的问题,达到真正的教育研究效果。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在科研实践中,不断转变教师的`学习观、学生观、教学观和质量观,从而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最终达到在“教中研,以研促教,提高教学质量”的科研目标。
教师的意识观念影响了教师的行为,我们要求每位成员都要加强理论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多学习,促进专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基本实现课题研究的预定目标。同时积极思考,充分分析我校原有基础,分析研究重点、难点,分析研究目的和预期结果,进一步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清晰化。
我们将组织以本校市区级优秀骨干青年教师为研究主体,聘请有关专家前来听课指导,理论工作和实践工作结合、骨干力量和全体人员结合、校内力量和校外力量结合的研究力量,以此保证课题研究任务的完成。
3、加强课题管理,保证研究质量
首先加强对课题组的管理,进一步发挥课题组的作用。为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扎实开展,考虑到教师现有的科研水平,针对级部教师、教材、学生特点,对组内教师合理分工,并严格按计划实施研究,把任务落到实处。完善课题组的学习,积极开展学习研究活动,每次理论学习,提前发放学习材料,教师认真自学内化,并结合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观点,每位教师应充分利用每周五的业务学习时间,带着观点和问题在集体学习时讨论。
课后反思——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⑴坚持撰写教后感,及时记载课堂教学得与失,并分析成败原因。这是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的最常用的切入口,有时便于及时修正自己的教研过程;有时从中可以提炼出有价值的课题。
⑵经常撰写案例分析,随时进行总结综合。包括对教育教学中的现象的分析,透过现象挖掘出其中的本质,从而形成独到的见解;包括对自己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点点滴滴的做法联系起来,进行归纳、提炼,形成规律,即进行经验总结;也包括对研究过程中的做法的反思,及时纠正偏差,使科研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为实验顺利进行不断积累经验。
⑶及时作学习摘记,听课摘记目的在于广泛学习别人的教育经验,积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移植别人科研经验于自身教学实际并进行研究,总结别人研究的经验与教训,确定自己研究的生长点;利用查阅的资料把握与本课题研究的动态和趋势,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
同时,要求青年教师每月选择一个最具有教学个性特色的教学个案,在全体数学教师中进行交流,分享成果,共同提高,进一步凸现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学校将搜集“优秀教学案例”,向教研室推荐。
七、研究的成效
1、促进了教师教材观的转变
原先那种将教材奉为“圣经”,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旧观念彻底得到了转变。课题组每位老师都能有意识地主动驾驭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树立起了正确的教材观。能正确区分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认识到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虽然教学内容主要来自教材内容,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的练习内容有所选择地科学地进行教学法加工,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
“学以致用”明确地说明了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数学练习必须架设起“学”“用”之间的桥梁,把练习生活化。
①利用书上练习,使之更加丰满
课本上的练习大多来源于生活,而这些生动活泼的内容一旦被列入教材,就显得抽象而呆板,如果教师能创造性地对教材中的练习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练习融合于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练习为我所用。例如教学《有趣的七巧板》时,七巧板是学生儿时的玩具,学生都玩过,把玩具和图形结合起来,学生觉得有趣,在玩时,让学生从用两块拼到用三块拼在到用4—6块拼,最后用7块拼美丽的图案,学生在动手中品尝拼图的快乐。怎么把课内的知识向课外延伸,让学生的创意得到更好的发挥,建议学生把书后的纸图形剪下来,课后回家动手拼拼贴贴,把你用七巧板创造的图形粘在一张16k的白纸上,在班级评出创意奖,从学生的上交的作品看,有部分模仿书上的作品,但更多的是与众不同的一面。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更能体现新课程下的作业的独特性。
②设计生活化的练习,创造课外的精彩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学习内容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想,对于“有价值的数学”应该理解为学生学习课堂数学后能在实践中或真正的生活世界中进行运用,并提炼出有效的数学思想与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可以走出课堂,开设一些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发展数学。如学习了人民币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模拟购物活动来巩固知识。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和解决知识的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从活动中进一步理解人民币的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从扮演的角色中懂得了人际交往中的一些礼仪知识。这样做真正让学生把知识用于生活,学会生活,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能力。如学习“利息”后,让学生亲自到银行取钱存钱,调查利率,学习填写存款、取款凭条;学习了元、角、分后,让学生亲自到商店去买东西,体验生活。
③设计开放性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
每个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不同,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也各不相同,基于这一认识,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尽可能让学生留有思考余地和表述空间,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和多种思维途径。
2、实验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况。
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是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用的,学习数学不再那么抽象,那么枯燥。从我们对实验班实施的课堂观察情况看,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课堂,学生有事可做,有话可说,参与学习热情高。
3、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⑴增强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数学练习生活化教学使学生把生活中的信息与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对生活中信息地收集与处理,把信息转化成数学问题,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整个过程中,数学问题也将随着提供信息的不同而灵活变化,正是这一循环、滚动的方式使学生信息量大增,处理能力不断增强。
⑵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并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实践者。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鼓励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学生就是在教师的引导辅助下,通过操作实验、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观察、分析、判断等思维品质得到了发展,同时提高了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把书本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所掌握的知识,减轻了学生的死记硬背和大量单一的练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减少了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为学生学习数学打开了一条探索知识奥秘的途径与方法,使他们感到数学是真真切切存在于生活中,而有效地积累生活经验则有益于帮助他们打开知识的大门
八、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惑
1、将教学实践中的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上升至理论层面还做得不够。
2、如何运用课改理念,形成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是个难点。
3、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的影响,阻碍课题的某些方面的顺利实施。
4、学生层次不整齐,加上现有的条件有限,使得课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九、几点思考
1、研究有实效
实践证明我校开展的的“挖掘练习资源提升练习价值”数学课题研究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更新了教师教学观念,巩固并加深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拓宽了教师对学习方式改革的思路,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它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教学的效率。
2、结题不息题
尽管我们这一课题按计划结题了,但我们仍要坚持本课题研究内容,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把研究的成果、好的做法加以巩固与推广。新课标下数学练习的设计应是集生活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文字于一体,关注的是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说,数学练习的设计也要体现一种文化。课堂教学中的练习,一方面通过解数学题,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解数学题培养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练习设计既要紧扣教育目标,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性水平;既要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又要不失时机地由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使学生由懂到会,由会到熟,由熟到巧。
篇六 留守儿童课题工作报告6000字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留守儿童一走进我们的视野,就带有巨大的冲击力。
首先是数字上的庞大惊人。20__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0.95%。抽样数据,推算出当年十四岁及以下留守儿童的数量约2290.45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达到1981万人。20__年5月23日,首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公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是近20__万人。
其次是极端个案的群体亮相。监护人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许多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得到医治,溺水、触电、车祸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许多留守儿童还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目标,绑架、拐卖、__、诱奸案件时有发生。
再次是暴露的问题触目惊心。大量的留守儿童与父母处在一种天各一方的极不人道的亲子关系模式里,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家庭教育和监管,许多儿童过早地承受着成人社会的各种压力,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曾有权威媒体在公开的消息中说,全国的刑事犯罪中,有20%的青少年犯罪来自留守家庭。
可以说,无数农村留守儿童正有意无意地成为一个家庭、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经济发展的牺牲品。面对着数以千万计孩子被忽略的人生春天,试问:我们的经济发展是否漏算了一代农村儿童的代价?正如相关专家所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状况造成的,是社会转型中的成本和代价,这个成本和代价需要政府、社会来共同承担,而不是独靠农民自己来扛。关注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是关注祖国的前途未来。切实关注和解决中国农村留守孩子问题,既关系到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又关系到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更关系到我们这个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仙居是荆门一个偏远山乡。全乡幅员面积15平方公里,辖4个社区、20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万人。全乡现有中小学5所,小学教学班28个,中学教学班15个;全乡中小学在校学生1795人,其中小学生948名,初中生847名。全镇2.5万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达1.2万人次以上,农村留守儿童(含学龄前儿童)总数达600多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出务工队伍在不断扩大,每年外出务工人口已超过全乡总人口的28%,约占1.5万人,这些打工族的子女留守在家乡农村,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朋友看管,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青少年健康成长都带来了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捷。我校20__年12月被荆门市授予“示范家长学校”称号,20__年5月,仙居中心小学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为了全面掌握我校“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找准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教育这些“留守儿童”寻求策略措施,我们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
二、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综述
20__年5月,教育部召开了中国农村留守学生问题研讨会。在此前后,中央教科所、江苏、河南等地的一些专家学者,对农村留守学生的一般问题进行了研究。20__年5月,全国妇联等单位组织召开了“中国农村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他们面临的严重困难和问题”研讨会,在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关爱农村留守学生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我们欣喜地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团体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活动日渐升温,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进而引起学术界、文艺界及媒体对农村留守孩子问题的高度关注。20__年春晚农民工孩子一句“同是祖国花,同是中国娃!”唱出了多少留守孩子含泪的梦想与企盼!一部以关爱留守孩子为题材的公益影片《留守孩子》公开上映,感动了众多观众,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影片中出现的“留守孩子之家”的感人场面也很快得以从影片中走下来,来到全国许多农村留守孩子的现实生活中。长篇报告文学《农村留守孩子,中国跨世纪之痛》、《伤村: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忧思录》、《世纪之痛:直击农村留守儿童生存难题》以及长篇小说《空巢》、《守望》、《当着落叶纷飞》等相继出版,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正在向我们走来……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实验,探索出仙居乡区域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学生教育的方法、途径,不断强化教师的教育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不断深化学校的教育工作。
——通过实验,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留守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强。培养留守学生的创造能力、生存能力,为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实验,切实减轻家长负担,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力量。
——通过实验,抚平留守学生残缺的家庭感、亲情感,完善我校的德育工作。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现状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了解仙居乡区域当前农村中小学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现状:了解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留守学生教育的认识和方法;了解留守学生家长对留守学生当前教育现状的评价及期待。
2、原因分析研究
(1)分析留守学生不良品德、学习、生活现象形成的原因。(2)分析留守学生良好品德、学习、生活现象形成的原因。(3)分析对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产生影响的若干因素。(4)分析当前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的认识及所采用的方法。(5)分析教师自身师德及业务水平对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产生的影响。(6)分析家长及监护人自身文化素养对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产生的影响。(7)分析社会环境对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产生的影响。
3、个案研究
(1)对品学都存在问题的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2)对品学兼优的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3)通过对比以上两种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4、对策研究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已有的经验,指出当前农村中小学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记录实验中的各种情况及数据,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不断总结,为今后的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方案的形成提供参考。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及对象
(一)研究方法设计
本研究以教育理论、学生心理学理论为研究基础,探求影响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的种种因素和改进办法。搜集资料综合采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和个案研究法等。整理资料采用教育统计法、枚举证明的分析方法等。
具体说来,本课题针对调查出的留守学生不良品德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教育问题采取以下几点实验方法:
1、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掌握其个人情况。
2、创建“留守儿童之家”,真情关爱,活动上优先安排,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定期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
4、设立亲情热线,班主任定期与留守学生父母及监护人进行交流与沟通。
5、优化“家长学校”管理,定期对留守学生监护人进行培训与指导。
(二)课题研究对象
这次调查共选取了我校12个教学班进行,共有在校生556人,其中留守儿童102人,留守儿童占的比例为18.34%。留守儿童中男生人数为57人,女生为45人,
研究对象留守情况调查统计如下:父母一方在家有47人; 父母双方都不在家有55人。 与爷(外爷)奶(外奶)生活的有68人 与姑姨等亲属生活的有34 人。
研究对象留守情况调查统计分析:
从统计表的数据中,我们发现:父母双方都不在家的留守儿童人数居多。其中与爷(外爷)奶(外奶)生活的留守儿童占多数,占该类的66.6%。父母有一方在家的留守儿童人数较少。其中留母亲在家看护的占多数,占该类的75%。留父亲在家看护的较少,可以看出,父母单方在外地务工的家庭中,多以孩子的父亲为主。从留守儿童的性别统计中,我们发现,父母一方在家的留守儿童,男同学居多;父母双方都不在家的留守儿童,女同学居多;反应出父母在外地务工的心里:“把女孩子留给间接监护人照看父母比较放心”。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的。
六、研究过程、方法及结果
1、调查仙居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基本状况。
(1)调查仙居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各年级的分布情况。
一年级9人; 二年级11人;三年级18人; 四年级19人; 五年级21人; 六年级24人。
仙居中心小学共有留守学生共102人,占总学生人数的18.34%。从各年级留守儿童的人数上看,留守儿童在中高年级人数居多,占中高年级学生总数的近40%,特别是六年级学生留守人数最多,留守率高达34.7%。从性别上调查发现102名留守儿童中,男生人数要高于女生人数。除四年级外,其他各年级男生人数都略高于女生人数,六年级男女生人数差距较大,男生比女生高出11人,近女生的50%。
(2)调查仙居小学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情况。
从调查统计的信息中我们发现:仙居小学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共47人,少于父母双方外出人数,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有55人。五六年级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的最多,其次是三四年级,一二年级的人数最少。可见,父母外出务工情况与孩子的年龄成正比。留守儿童年龄偏大的,父母外出务工的人数较多。父母在外出务工前,充分考虑了孩子是否可以不需要直接监护人监护而照顾好自己的问题。
(3)调查仙居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家庭对教育的认识:认为学习重要占34%;认为读书没有多大的用场占16%;认为读书主要是父母尽义务为子女混文凭占37.5%;认为顺其自然占12.5%。 直接监护人教育 对学习要求严格占35.6%;无时间顾及占47.8%;任其自由发展占16.6%。 隔代监护人教育 76%认为是迫不得已;重养不重教占73.3%;重教而力不从心占26.7%。
(4)调查仙居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现状。 为了更真实的了解仙居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状况,掌握第一手原始材料,我们通过家访、个别座谈、课堂观察、作业检查、学科成绩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全校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的具体信息统计如下:
学习优秀的有24人;良好的有12人;中等的有22人; 较差的有44 人。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仙居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状况存在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呈现出明显的两级分化的趋势。学习状况在良好和中等档次的人数仅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30%,而且这种现象在三、五、六年级的留守儿童中表现最为明显。从各年级留守儿童学习惯状况的人数上做进一步分析,发现中高年级留守儿童在学习上两级分化现象严重,三、六年级学习状况较差的人数最多。
2、抽样调查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学习的影响。
(1)查找课题研究典型,选取研究样本。
我们在中小学各年级留守儿童中分性别、学习状况(校内、校外)、家庭监护状况等因素,选取学习状况优秀、中等和较差的留守儿童(抽样50名)进行深入调查。
(2)编制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调查问卷。
根据我们在调查中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参考课题的调查问卷资料和我们在调查中掌握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分别从临时监护人文化程度及对教育的意识、留守儿童的学习惯和自己的期望(包括生活期望、学习期望和心理期望三方面)三个板块来设计调查问卷的题目,以选择和判断题型为主,适合所有留守儿童的调查。
(3)对研究样本(抽样50名)进行问卷调查。
我们对临时监护人文化程度进行分类统计,可以看出留守儿童临时监护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半文盲人数占总数的3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8%,主要是祖父母。这类监护人基本无法指导学生的家庭学习。从学习惯看,监护人的学历越高,优秀学生占的比率就越高,反之则相反。因此,监护人的学历高低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习惯养成。
父母外出情况对留守儿童习惯状况的影响。
从统计中可以看出父母双方都外出的留守儿童的习惯状况明显比父母只有一方外出的留守儿童的习惯状况差。前者的优秀学生率仅有18%,而较差学生率却达到46%。后者优秀学生率达46%,较差学生率为27%。在深入的调查中我们课题组成员都有同感,父母在不在孩子的身边生活,对孩子生活、交往和情感尤其是学习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兴趣与态度比较。
调查结果分析:在学习兴趣方面,双亲留守儿童比“爸爸一人外出”打工儿童低,但比“妈妈一人外出”打工儿童高。相对而言,“妈妈一人外出”打工家庭的儿童学习兴趣最弱。此类留守儿童教育与发展应当引起人们更多关注。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比较。
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认为“很了解自己”,只有4.1%不能很好地了解自己,这说明儿童总体上具有清晰的自我认识。但相比之下,留守儿童自我了解的程度不如非留守儿童。超过一半(56.1%)的孩子“很自信”,39.7%的孩子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自信,4.2%的孩子感到“不自信”。同时,近一半教师(47.6%)认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要比非留守儿童差一些。这说明,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尽管有相当多的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但仍有接近一半(43.9)的孩子缺乏自信心。同时,19%的孩子有自责倾向,喜欢责备自己。这反映了农村儿童较严重的自责倾向。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人际关系比较。
在留守儿童中,接近70%的孩子有“很多朋友”,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另外34.1%的孩子则没有这种密切的人际关系;一半以上的孩子能在新的环境中很好地与人相处,具备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相比之下,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比非留守儿童稍差。在“有很多朋友”方面,留守儿童少于非留守儿童;在“不信任别人”方面,留守儿童的比例更高。需要指出的是:少数儿童(包括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对社会和他人信任缺失可能与其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有关。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情绪情感比较。
大部分农村孩子在生活中有足够安全感和幸福感。1/3左右的农村留守儿童缺乏足够安全感和幸福感,其中4%左右的孩子没有安全感和幸福感(分别为4.1%和4.8%)。相对而言,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比非留守儿童要差得多。14.5%的留守儿童具有较强的孤独感;12.0%的留守儿童经常感到恐惧;6.8%的留守儿童有抑郁倾向,“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思”;22.7%的孩子有过敏倾向,“对一点小事都很敏感”。总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恐惧感和抑郁感都要比非留守儿童高。
教师问卷显示:46.4%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抵触情绪比非留守儿童要强一些。总体来看,部分留守儿童存在比较严重的消极情感。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比较。
农村留守儿童中近1/5的孩子比较冲动,情绪不稳定,缺乏自我控制力,超过6%的孩子具有较强的敌对性,“经常想大喊、打骂人、摔东西”。相比之下,留守儿童的自我控制力较低,与“父母都在家”的孩子以及“爸爸一人外出”打工的孩子相比,双亲留守儿童在某些行为问题上更为突出。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做事不能控制自己。对监护人的问卷调查显示:双亲留守儿童比那些“父母都在家”的孩子、“爸爸一方外出”打工的孩子更可能经常与人打架;双亲留守儿童比“父母都在家”的孩子、“妈妈一方外出”打工的孩子更可能有撒谎问题。可见,在行为问题方面,双亲留守儿童更加值得人们关注。课题组访谈发现,很多教师和校长反映父母双方外出的留守儿童在打架斗殴、迷恋上网、小偷小摸等方面比较明显。这些孩子的教育是学校“老大难”问题。
留守儿童
篇七 小学语文有效晨读课题研究工作报告2300字
小学语文有效晨读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晨读意识淡薄,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我校学生的晨读习惯和阅读水平,我申请了小学语文有效晨读的研究这一课题,经过半年的研究初见成效,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成果,达到了预定目标。现将半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沿革
(一)课题的立项。20__年12月份,上报《小学语文有效晨读》课题研究申请,20__年1月10日得到市教研室的立项批准,课题编号为125___2567。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第一阶段(20__年12月—20__年2月):研究准备阶段。
1、确定研究课题;
2、文献研究、寻找理论依据和研究价值;
3、确定子课题,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__年3月-20__年4月):课题实施阶段。
1、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2、进行课题研究实践,围绕研究目的,按照研究计划实施课题研究,填写活动记载,具体体现月工作或周工作计划与总结,积累相关材料;
3、课题组总结分析实验情况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20__年5月-20__年6月):课题总结结题阶段。
1、总结实验结果,汇集子课题成果,撰写总结报告。
2、结题鉴定。
二、组建了课题小组
我校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组长谷利明同志,组员有胡柏、贺春艳、杜苗苗同志。本课题由谷利明同志具体负责实施和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突破了一定的界限,就会出现质变。小学语文晨读也是如此,学生认识一个个汉字,达到一定的量,就能阅读;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就能作文。正如古人所云:“能读千赋,则能为文。”
(二)激发学生浓厚的晨读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养成晨读习惯,就得先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兴趣之火。有了饱满的读书兴趣,学生才会对晨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身其中。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参与的原动力,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晨读,教师必须创造某种条件或利用他们已有的其它行为动机和需要的迁移,使晨读成为他们生活中所必需的东西。教师要善于唤起和利用学生晨读兴趣,促使他们兴味盎然地去阅读、体会,积累语言信息,使语言仓库里有丰厚的积蓄,需用时,才能游刃有余,写起文章来,才能妙笔生花。
(三)利用各种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得学生对晨读产生极大的兴趣,就能变“要我读” 为“我要读”。学生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积蓄了足够的内存,还怕大量而快速的输出吗?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调查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二)个案分析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个体作为长期观察对象,观察并分析其发展动态,进行科学比对,最终得出结论。
(三)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进行总结,既总结切实可行的有效的经验,以便推广;也总结存在的问题或失败的教训,以利于今后的提高。
五、课题研究成果
本课题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有效晨读能力,课题研究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有效提高的方法和形式:
(一)晨读方法
1、明确晨读目标。晨读内容要明确,这使提高晨读课效率的前提。如课文的预习、复习,初中必背古诗文。教师应当在晨读课开始前,最好在前一天的晚上就让每一名学生明确晨读课读什么,达到什么样的层次。晨读内容要定量,这是提高晨读课效率的保障。教师对于晨读课的任务布置要适中,量的确定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宜太多或过少,要让多数学生有信心完成任务。
2、加强阅读训练与指导。以领读求规范,学生的晨读水平参差不齐,即使学生会背诵的文章,也不代表其已经会读。要读好文章,晨读课上教师就要领读,当然也可以让一些晨读能力强的学生领读,让大家读准、读好、读出享受。
3、追求阅读形式多样化。可以采用集体晨读,集体背诵,小组赛读,男女分读,分角色晨读、吟诵读、自由读、接力读、表情晨读、大声读、小声读和默读等各种形式活跃晨读课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加强目标反馈。检查根据学生学习层次,注意优差兼顾,难易适中。比如让学困生晨读词、段、篇等;中等生听写单词、短语或句子;优生复述或背诵课文。只有这样,才不会使检查流于形式,才不会使学生养成得过且过的坏毛病。
(二)晨读形式
1、齐读。有利于营造读书氛围。声音洪亮、富于节奏、大造声势的齐读能快速地让学生亢奋起来,很快地进入到读书的情境中去。
2、散读。散读,或称自由读,最有个性特色,大部分晨读课采取散读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散读绝对不等于放羊。
3、其他读书方式。
(1)声情并茂的范读。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受到老师情绪感染,入情入境地晨读,使学生在晨读时达到音与情融为一体。
(2)诗情画意地配乐读。音乐以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塑造形象,把人们带入特有的意境之中,唤起人们的情感。当文字与情调相吻合的音乐交相辉映时,便会产生和谐共振的效果。
六、课题的创新和意义
有效晨读对语文教学,乃至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主要有以下好处:
(一)一夜好睡,早上头脑清静,思路清晰,记忆效率高,大声读书有利于理解和记忆知识;
(二)大声读书,倾听自己的声音,能给自己带来自信,获得充实和满足感;
(三)大声读书,眼、耳、手、口、脑各种记忆器官的综合运用,有利于良好学习惯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
(四)早上大声读书,调动了口腔、鼻腔、喉咙、肺部、胸腔等部位的协调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五)长久坚持,形成习惯,量的积累,质的飞跃,知识储备会渐渐丰厚。
篇八 初中课间操组织形式及内容改革研究课题结题工作报告1250字
我校于__年3月承担了全州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初中课间操组织形式及内容改革研究》的研究工作。本课题于__年3月形成方案,实验时间原计划从__年3月——__年年10月但是由于研究时间短推迟到2023年11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果。获得了省级以上相关论文奖项,2次州级以上公开示范课活动。课题能按计划进行并达到预定研究目标。
一、把握目标,加强培训,保证课题实验工作顺利开展
本课题是在对进一步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基础上,结合我校为一所农村中学,正规的体育场所和设施缺乏,群众体育活动较落后。但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学生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往的课间操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已经对学生没有任何的兴趣,学生对课间操产生了敷衍的做法和厌烦的情绪,更有甚者产生了恐惧心理。但这不能说明课间操已经一无是处了,到了该取消的时候,而是提醒我们要转变对课间操的认识,转变课间操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加强对课间操的管理和评价工作,把学生对课间操的兴趣重新找回来。__年3月我校把传统的课间操进行改革,并申报了州级课题。作为承担全州的科研课题,既有科研促教,提高“课标”实施效果的目的促进学生自我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几项运动技术和球类规则和简单的裁判规则。又能通过实验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增强各教研组教研的氛围。因此我们重视实验教师的学习、培训和课题可行性论证等工作。__年5月举行了课题开题报告会,由县教科所领导指导,学校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学校领导对课题的立项表示祝贺和支持,对课题实验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表示将在人力、财力和时间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领导的重视给课题组教师增强了实验信心,为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的奠定了基础。在开展研究工作的前期,重点加强对课题组成员的学习和培训,学习和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教学》、《中国学校体育》等杂志,了解和掌握大课间活动各种项目的技术,通过互联网查阅有关大课间活动的知识。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教师对课题实验工作的认识,解读了新课程理念,基本掌握了实验操作程序,为课题实验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整体规划、逐步实施,推进实验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初中课间操组织形式及内容改革研究实施方案》中提出的研究内容和实验的步骤,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科学地拟订了实验步骤。在具体操作上主要以一个实验阶段为一周期,遵循整体规划,分段实验,全面推进的原则,每阶段侧重一个方面。
(一)研究准备阶段(__年2月~__年3月中旬)
1、对学生进行课间操态度调查和分析,撰写并通过课题可行性报告。
2、加强课题宣传和课题实施过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器材等。
3、组建课题组,及时召开课题开题会,做好实验人员分工,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4、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使教师了解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措施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
5、收集整理资料。
篇九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研究1600字
作者:省东中科研课题组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二、课题界定
三、课题研究的预设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七、课题的研究内容
八、课题研究成果
九、遗憾和思考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课题背景
“语文教学正面临危机。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体系的重大弊端造成了‘少、慢、差、费’,厌教厌学的恶果,不彻底改变它,中学语文教学就走不出死胡同!”(《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在此严峻形势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的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在江西、山西和天津两省一市试验三年后,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于2000年秋季开始在全国使用,从而取代了这以前使用了近20年的高中课本,真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应该说这几年课程、教材的变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实施教改主渠道的教学进行有意义的理论研究和有价值的课堂实践。新教材是出来了,可如何适应新教材在体系和结构方面对旧教材所作的三个方面的改革(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分编;破除以记叙、说明和议论的文体为中心的模式;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高中课本必要的组成部分),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指导思想,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新教材的教法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课题界定
关于“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的研究”中的“新教材”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2000年秋在全国大范围内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及配套读本。其“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强调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的培养;3.强化了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4.突出了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新教材使用研究的范围包括:围绕新教材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三个系统,从 教材、教者、学生和教学手段等教学元素出发,以理论研究为主导,侧重于教学实践,在构建有关新教材多层面、多功能立体交叉的课堂结构和有一定操作性、示范性的课件模式上下功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预设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是以高中语文新教材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三个系统的相关内容为基本研究对象,在进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品位,发展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塑造完善健康的人格为目标,在具体的教学研究中,不仅有实践的操作、理性的思考,更要构建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的多侧面、多功能立体交叉的课堂结构和有一定操作性、示范性的课件模式。特别在我们这所示范性高中的学校里,拥有国内比较先进的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积累了一定的校本课程的教学经验,教学的对象也是不同层次的,这些个性和特色更加激发我们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能够结合实际,针对性地、有效地开展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凸显我们研究使用新教材的个性,走出研讨教学相结合,以教法促学法的路子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理论支撑
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智力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等方面对我国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他在1993年出版的《多元智能》和其他著作中对八种智能作了明确阐释。他认为,语言智能是指用言语思维、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其他还有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加德纳认为,相对于先前的一
篇十 小学英语课题研究工作报告1600字
我校从20__年9月开始了教育部十五规划《网络教育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课题的研究工作。首先,课题组教师反复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并通过资料分析、专家引领,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课题研究应从小处、细处入手,着力于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的探索与研究,为学生创设一个快乐、宽松的学习环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及信息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理论假设、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施策略和实施步骤等方面对课题研究作了具体的规划,撰写了课题研究方案。在研究中,我们紧紧围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抓住课题研究的实质,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把预期的目标转化为教学实践活动,在近两年的研究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我们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组织培训,提高认识
为了使广大教师能顺利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高教师运用网络的能力,我们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各类培训。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培训;有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训;有课件制作的培训。学校教育宽带网开通后,进行了网络常识和网络教学技术的培训;组织教师观看优秀网络教学的录像;教师的培训做到集中培训和分散自学相结合,为了确保分散自学的效果,每个教师要定期学习,课题组及时在“理论学习”一栏的记载中进行抽查。另外,我们还请了一些教科研专家和行家到学校做现场指导。
1、利用假期对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应用和个人网页、专题站制作培训,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2、有计划地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以点带面,促进同步发展,确保学校现代教育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3、开展集体备课。研究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设计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活动成效并不显著。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缺乏估计;二是因集体上网速度减慢造成网络资源查找缓慢从而影响教学进展;三是教师缺乏网络环境下交流活动的有效调空能力。反思这一现象,我们认为关键是教师课前的准备不充分。于是,我们要求教师在个人备课基础上,带着个体的思考参加集体备课,确保课前预设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4、定期开展课题研讨。因为研究,教师们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于是“如何利用网络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什么内容适合多媒体教学,什么内容适合网络教学?”“怎样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生成?”成为每次课题研讨的话题。这样的活动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教师是实践的主体,又是交流的主角,每个人都成为深度会谈的专家。课题研讨引领着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姿态投入到真实的课题研究中去,不仅促进了课题的深入研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规范制度,加强管理
坚持每两月一次“课题研讨”活动,及时分析总结前阶段研究工作的得失,部署下阶段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和完善。认真制订每学期的实施计划,按计划上好实验课,抓好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各环节,强化科研教师的研讨意识,提高研究能力。要求实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践,写上课、听课的心得体会,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写好研究性论文。
1、针对该课题特点,我们要求每一位研究成员期初制订明确可行的实施方案,按方案扎扎实实开展研究,期末将对照方案检查每一位教师的研究情况,根据实际成果评出“优秀”“良好”“合格”“较差”四个档次,跟年终考核挂钩。这一措施对课题研究正常、高效地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2、将课题研究与常规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不光要学习一些理论材料,撰写一些学习笔记、研究小结或论文,更重要的是要将课堂真正落实为研究的主阵地,因而规定教师每人每学期要上一堂级组或校级公开研究课,反映研究情况。每周必须上交实验课教案,由实验课教案为基础,课题组成员共同交流研究课过程中的得失。
篇十一 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6750字
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概述
(一)、研究内容及目标
1、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引导学生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合作、学会生存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2)通过优化教学活动过程,达到教学活动氛围和谐化、教学活动过程审美化,使教学过程由高耗低效转变为和谐高效。
(3)、探索和谐课堂构建的策略及机制,最终形成师生、生生,师生与环境高度和谐的理想课堂。
(4)、改革课堂教学评价制度,促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
(5)、通过研究,激发教师课堂教学智慧,使教师掌握和谐教学的内涵,享受专业成长的快乐。
2、研究内容:
我们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课堂教学和谐性的要素:
课堂教学中人的因素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无论是教与学的活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想和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选用,都是围绕着学生——发展着的人来进行的。教师因素:
首先是正确的教育价值意识.这里指两个方面:一是面向所有学生,二是对学生的各种素质进行培养。单纯学科教学的想法应当调整。事实上,教学目标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如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巩固,心情的调控,正常的教学程序的建立和优化,认真细致的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的培养,渗透德育教育等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还有是主渠道和效益意识.学生一天的学习时间里,课堂占主要部分。学生在每一天的学习中成长。他们的成长需求是多方面的,作为育人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责无旁贷,既教书又育人。
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意识。这里有一个参考系的问题,我们的课堂教学好不好,根本上取决于学生。教师的教学素养高,教学艺术水平高是基础保证,一节好课根本在于,大多数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思想修养上有多少真正收获,这些收获对学生现在的近期学习的目标和长远的发展有多大帮助,这应当通过学生来体现,心中要有学生.即教师是服务,引导,指导,而不是主导,更不是包办。
还有教师的教学艺术素养、教学实践能力,在建构和谐课堂教学上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因素(这里我们是站在和谐课堂教育的要求来思考)学生的价值意向心理特征分析:
首先对于小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形成,有意无意在思考这类问题,但又有不够深入、不够全面,容易受外界影响,而易于变化的特点。笔者认为,提价值意向可能更为恰当;他们的身心正处于较为剧烈发展变化的阶段,新鲜感强易于接受新事物,对周围的人和事的接触有自己的看法、有时又身不由己,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事物现象进行归纳和概括。在是与非、对与错、美与丑等的标准正在形成和建立,而又不是很完善;在现在和将来和长远发展的架构上,还处于变化和调整中。这些特点都是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当具体分析和考虑的。因势利导、适宜适度,为构建和谐课堂教育创造条件。
还有智力因素。学生的思维、语言特点和兴趣方向、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分析。一般而言,正常学生的智力水平差异不大,但个体对某一方面或某一方向的关注程度、敏感程度,和在婴幼儿阶段、小学、初中阶段的感知学习情况不同造成不同学生个体在不同学科学习上的认知结构差异。通俗说法是,启蒙入门的早晚。就基本能力和思维能力仍不会有太大差距。学生的这种差异使班级集体中的个性化十分明显,给班级授课这种课堂教学,造成一定的现实困难。而这是现阶段还不能有太大改观和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同时,每一个学生又都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努力空间,也是师生建构和谐课堂的基本条件,构建和谐课堂教学,就是最大限度地整合,尽可能多的学生的各种有利于因素,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地调动起来。
非智力因素、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主动养成和发展分析。这里着重考虑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心理因素,二是学习惯和学习方法。心理因素的根本,是让学生喜欢这门学科,喜欢课堂教学,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并且使自己的知识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这方面,是建构和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师素养和能力体现的重要内容。这方面能否做好,是课堂教学好与差的基本前提,这是解决学生会学的问题。学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学生学好的技术保障,是解决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科学有效的做事习惯,行之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科学、合理、可行的思维方法,这正是教学工作的长期任务,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进步成功的有效途径,也为和谐课堂教学的长期性和不断优化推广提供保证,满足学生的发展成功要求,也有利于构建和谐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教法和学法因素
在人的因素上做得很好的前提下,教学的内容、过程、呈现展开的方法和课堂教学整体框架的结构,就构建和谐课堂教学而言,也是不可忽视的。并且在这方面,表现为大量的可调的日常教学研究的工作,重要的是减少随意性,事前多做分析、研究、比对、优化。基本原则应当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师自我特点出发,以教学大纲要求为标准,以学生能有效发展为目标,符合现代教育的思想和原则,来进行内容、方法、方式的优选。
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如何采取各种方式达成师生关系的和谐(好比种子与土地一样);
2、部分不和谐的内容如何采取不同的方式使之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相符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之和谐;
3、如何改进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使之符合课改理论,更和谐、更完美。
㈡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理论探究法
通过查阅、学习相关理论著作、研究资料。进一步明确课堂和谐性要素的内涵、价值导向及时间操作的要领
2、行动研究法
该课题的行动研究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环节。
3、案例分析法
收集典型的案例实录,进行研究分析、反思、形成共识
4、经验总结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研究内容、目标等。
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由我主持的校级规划课题《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数学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从20__年4月开始研究,至今已历时一年半。现将研究工作的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准备阶段
课题立后,我们制定了具体可行的《实验方案》,阐述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背景,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对课题的成员进行了具体的分工。使课题研究扎实深入地开展起来。我们面对教师理论知识欠缺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多次的理论学习,转变与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另外,我们对研究对象也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
二、研究阶段
进入课题的研究阶段。我们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规定,在实验阶段做了以下工作。
1、课题组成员学期初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2、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学生思维品质的调查工作。其中20__年11月份做了关于学生思维灵敏度的调研,20__年2月份做了关于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的调研2023年3月份 做了关于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的调研。
3、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研讨会,组织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交流学习心得。
4、每月组织一次研究课,在实践中加强课堂教学研讨,执教者撰写教学反思,其他成员进行评议。
三、总结结题阶段
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也取得了一些的成绩。课题研究成果方面取得了如下成果:
1,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老师的自身素质也不断得到提高。在学校领导的热情关心与大力支持下,数学课题组老师积极撰写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学反思,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与教研能力。
2,实现了“三个转变”。首先,教师教的方式变了,课堂教学,从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核心转到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优良思维品质为重点;由过去的“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主体”。其次,学生学习方式变了,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自主学习,由死读书,读死书的已有知识的存储器变为积极、活泼、创新的探究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积极思维,积极发言,课堂变成了他们研究讨论问题,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探究创新,个性表现的乐园。再次,课堂评价方式变了。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因而课堂评价要以形成最佳教学过程和有利于学生最佳发展为目标的形成性评价为主,考虑其是否有助于完成创新教育目标——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力的开发与师生的持续发展。
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20__年9月,我校承担了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的研究任务,经过为期三年多的研究,已完成了该课题的预定研究任务,现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作如下汇报: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数学素养”一词首次出现在我国数学教学大纲中,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目标从应试型向累质型方向的转变。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提高民族素质、丰富人才资源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为了更快地适应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我校初中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我校提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我们提出这一研究课题是想以学习数学为载体,以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为活动的引发点,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讨论交流等形式来获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解决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被动施教的问题;让学生了解一些经典的数学史、数学家及数学故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思维的探索性、灵活性、深刻性、广阔性,强烈的实证意识和实证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每位实验教师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基于新课程理念、教育的`建构主义及教育实际情况三大理论基础,以树立全面正确的有效课堂教学的理念为先导,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通过对教学策略的分析、改进和应用,探索出符合新课改理念和落实教材编排意图的最佳教学途径,全面提高了学生数学素养。课题研究中我们力求保证受教育者的平等权利和体现教育的公正性,以达到实验的最终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研究工作的具体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__、3—20__、8)
1、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设计课题方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3、建立研究组织。
为了吸引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加入课题研究的队伍,我校实行了课题组员招聘制,通过优选,7名素质优良的优秀教师进入了课题组,为开展课题研究创造了人才优势。
4、建立课题管理网络。
为了加强组织建设,便于实施管理,我们建立了教育科研领导小组—课题组长—课题组员的三级管理体系。三级管理体系职责分明,
层次清晰,使课题研究处于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之中。
5、制定研究制度。
研究制度包括理论学习制度、研究探讨制度、教学评优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
(二)实施阶段(20__、9—20__、7)
1、分组,确定对照班和实验班。
我们在20__年10月对实验对象(包家学校在校初中学生共计375名)进行了创新素质前期测验,试题由课题组成员根据有关资料编制,并将测验结果分析、统计、归档;共发放问卷375份,实际回收问卷375份(回收率为100%),课题组依据数据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每个年级的一班为实验班,二班为对照班。
2、以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突破口,将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起来,互相渗透,互相联系,整体组合。
3、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1)、采撷生活素材,创设有效数学问题
(2)、注重适时引导,促进有效数学活动
(3)加强师生互动,实施有效引导跟进
(4)重视情感策略,开展有效交流评价
(5)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中期测试:20__年6月我们对我校实验对象进行了中期测试,共发放问卷375份,实际回收问卷375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375份,有效率为100%。课题组依据数据统计结果,与前期测试结果作了比较,进行了分析研究。做好实验资料整理与归档工作。
5、建立行之有效的常规制度,加强研究过程的规范性管理。
6、了解个案及群体变化的情况,写出了个案(群体)变化分析材料;参加课题阶段性成果展示交流会议,展示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图片资料或音像材料或电子文档或其它)。
7、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的数学素养的获得情况,进行学习方式的现状调查,让学生进行信息反馈(调查表),并有统计分析材料。
8、交流课题组织实施的经验,讨论解决课题实施中的问题,总结课题实施过程的经验教训,写教学实录、反思、随笔等。
9、分阶段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对实验操作及时调控,定期请专家指导课题的研究。
(三)汇总阶段(20__、9—2011、10)
对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完成工作报告、研究报告,编写论文集,请专家做全面鉴定、验收。
1、整理研究资料,综观研究轨迹。
我们根据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要求,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研究资料,涵盖了文本资料、文献资料、过程材料、教师成果和学生成果五个方面,展示了一条清晰的研究轨迹。
2、提炼总结,形成课题成果。
(1)教师初步确立教师角色观、师生关系观、创新教学观、操作实践观等自主创新性教学观念,用自主创新性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实践。
(2)结合自主创新性学习的目标、策略,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育媒体,初步探索出在各科教学中开展自主创新性学习媒体组合教
学的优化结构,并制定出教学结果的评价量规。
(3)采用问卷法、观察法等评价方法,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水平。
3、撰写实验工作报告、研究报告,总结推广研究成果。
三、课题研究的成效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校以抓好教科研为先导,实现“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紧紧围绕课题目标,采取了各种有效和有力措施,花大力气开展了各项实验研究工作,目前实验工作实施得十分顺利,并已经取得实效。
(一)认真钻研教材,构建了科学有效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依托人教版教材的优势,我们通过研究,概括和描模出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即: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自主探索,建立数学模型—巩固练习,实践应用与拓展—总结反思,完善知识结构。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
实际研究中,我们通过科学测试、观察,高兴地看到学生确实是实验最大的受益者。在课堂教学中既关注教师课堂中的课程实施(教的层面),又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进程中的数学发展(学的层面),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在本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校教师在各方面的发展令人振奋。在课题研究的这几年中,教师们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教育教学理念得以
更新,教学业务能力得以增强,教科研品味得以提升。据统计,近几年来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7,发表2,获市级以上奖励2。 班主任在市级以上发表德育论文2,获市级奖以上20篇。
(四)加强小组合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培养德才兼备、具有鲜明个性的一代新人,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而本课题研究恰恰为我们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创造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对教师的教学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五)加大教育投资,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几年来的课题实验,使教师、学生得到了充分发展,同时也进一步带动了学校的发展。课题经费的投入,不断加大教育投资,改善教学条件,使教学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思考及课题研究的展望
实现优化、高效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我们长期的追求。为此,我们付出了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回首课题研究的三年间,不禁感叹教师们的教学理念正不断地得以更新、教学实践正不断趋于实效,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都得到加强。但研究的困惑和问题也是必然存在的。
(1)在形成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往往又因为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差别、更新而问题重现,如何在课改征程上把好教学策略这根脉,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这已经是课题研究过程出现的新的问题。
(2)课题研究为教师专业成长构建了进步和发展的平台,但教师的教学素养、人文素养也始终是制约课题深入实施的瓶颈。如何进
一步促进每一位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自主地开展日常形式的教学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教师成长机制,从根本意义上促进教师的发展。
(3)实验者对部分教材的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和对达成目标的学生主体活动的设计能力还跟不上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在活动实施中对学生主体的评价这一重要环节的研究还跟不上主体活动的展开状态,这正是课题组需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课题研究结题所归纳出的探索性成果并不能看成终结性结论,而是我们重建课堂新教例的研究起点。今后我们将以原有的课题研究成果为基础,坚持立足课堂,继续深入探讨,扩大研究领域,在研究中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高效性与长效性。
二〇__年十月二十六日
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篇十二 兴趣作文教学法课题研究与实验工作报告7150字
“兴趣作文教学法的研究”课题XX年2月被立项钦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c类课题,在此之前两个月我们成立课题组。当时存在着底子薄,基础差,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不利局面,课题组全体成员摸索前进,举步维艰。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课题组努力开展工作。具体体现在工作扎实有力,活动有条不紊。课题组建立了总的实施方案,有三年方案,也有分学期的教学计划,做到了有计划,有落实;大力开展学习活动,展开深度汇谈,开阔了教师视野,加深了对兴趣作文教学的认识;认真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上好“兴趣作文研究课”,课题组活动上升为学校行为。初步形成了一批教研成果,初步做到了人人有成果,并且以校报《凤凰花》为依托,形成了作文阵地,影响日益扩大。
现将我们的详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立题背景及实现情况
1、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实验,我们为学生打开了与自然、社会、他人、自己沟通的大门,使学生能够自如地富有兴趣地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初步实现了初中写作教学的目标。`
2、素质教育召唤广大语文教师加大力度进行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语文作为担负母语教学任务的基础学科,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而语文教学现状,特别是作文教学常受指责,弊端很多:(1)放羊式作文教学。训练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往往是找个题目学生练,一次评改就完事,而且评改周期长。想起来就练,作文以外的教学内容多了,就挤占作文时间,认为作文可练可不练,练好练坏一个样。(2)违背写作规律和学习规律,仅仅操练章法、技巧等考试技巧,导致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套话空话连篇,不见个性,没兴趣作文。(3)学生缺乏写作“激情”,对作文敷衍应付,或望而却步,不愿作文,不敢写作。这是我们研究的时代依据、现实需要。
我们以语文教师素质提高作为突破口,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同时带动其他语文教师学习,鼓励大胆改革。广大实验教师认真分析了写作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刻反思,找出了以下存在问题并且研究了对策。问题:
(一)、语文学习不感兴趣。据笔者抽查原所任班级七年级(10)班资料表明,85%的学生不喜欢听语文课,95%的学生不愿意写作文。一位中等水平学生说:'语文课学与不学无所谓,老师讲得生动点还听听。'学生不愿听语文课,有的是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有的是授课枯燥无味,由学语文不感兴趣,导致学生害怕作文。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要么抄袭、要么滥竽充数;个别甚至不交。
(二)、缺乏观察力。大艺术家罗丹说,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关键是我们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语文的内涵包括社会生活的全部。面对绚丽多彩的沸腾生活。由于初中生不会做生活的有心人,熟视无睹、麻木不仁,身在宝山不识宝,不善于思考生活给我们留下的启迪,因而写作时自然难免'肚中'无物。
(三)、思想不成熟。初中学生由于阅历尚浅,所以面对纷繁的社会现象,分不清主次、常感无从下笔。即使搜肠刮肚偶尔想到一些写作题材,也常因思路不清晰,不能围绕中心选材,不知详略得当有序地表达观点。写出的文章不是言之无物,就是东拉西扯地堆砌材料。如要求写《校园新貌》,同学们只会楼房、道路、学习成绩等方面的材料,不会深入一层,揭示由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好。新世纪的教育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写作能力将成为一个人的社会责任与谋生手段的重要标志。
(四)、立意浅显,思辩性差。在作文中,学生总是把先前储备好的思想内容作为思想基础的内核,缺少对现有生活、社会的观察与分析,对各种社会现象不能进行独立而深刻的思考,思想的触角仅停留在生活的表面而不能探入复杂的深层,情感的基调只有欢乐轻松而缺乏凝重深沉。呈现在眼前的是假大空的思想和克隆化的主题,文章缺少个性,人云亦云,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五)、思想模式化,简单化。思想上的肤浅弱化导致了思想的简单化、模式化。在学生眼里,狼永远是凶残的,狐狸永远是狡猾的;议论文举例除了抗日就是解放,除了革命领袖就是仁人志士,例子永远是雷锋、居里夫人、李白、杜甫等等。思维形成了某种惯性,而不是用大脑去思考、去挖掘问题的本质,没有个人的见解和主张。
(六)、选题陈旧、缺少时代感。僵死的应试教育使学生深陷题海的十面埋伏,无暇顾及课外书乃至报纸杂志,即使必要的新闻也难得一见。这样狭窄的视野,空空的大脑,导致作文底气不足,腹内草莽,选材时反来复去总是“老三篇”
(七)、语言平淡,缺少文采。由于平时阅读量少,语言包括词句积累贫乏,造成作文语言平淡无味,句式单一呆板,缺少文采。
(八)、为师造文。很多学生认为作文是写给老师看的,什么样的文章能得高分,就写什么样的文章,形成了千人一面、万人同言的现象,殊不知文章是内心情感的抒发,是对真善美的揭示,错误的作文观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九)、教学无章可循。写作教学缺少系统性和连贯性,教师只看高考,考什么练什么,讲评也是就题论题,出现了七、八、九年级同写一题的现象,这样导致了作文中的错误重复出现,严重挫伤学生写作热情。
措施:
(一)、张扬个性写作,切合兴趣。
作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出来,给学生放飞心灵的广阔空间。因此要鼓励学生敢于“出轨”,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思想去体会人生,“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得之情”。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写生活日记,摈弃条条框框,写个性作文。
(二)、开放写作空间,开发兴趣。
1、作文不仅局限于两节课,让学生充分酝酿,尽情抒写。
2、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少一点限制,多一点宽容,提倡“自由作文”。
3、改进讲评形式,把评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倾听自己的心跳,相信写作水平的提高,关键是个人文学素养的提高。
(三)、丰富写作底蕴,培植兴趣。
1、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从狭隘的书本中走出来,融入到社会生活中,丰富人生阅历。
2、增强学生的思想底蕴,读书不仅限于文学,天文地理都可以,以此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丰富语言。巴金曾说:“写作不是靠技巧,而是靠背诵的二百多部作品。”因此,要求学生要大量诵读经典作品;另外,文章写的有文采,还可以加强成语造句训练和句式运用训练。
(四)、转变教师角色,匡扶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而不是讲授,要合作而不是耳提面命,对写作大胆放手,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可采用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告别仅将作文当作“作业”的历史,真正将作文当作无限丰富的活动。这是摆在每个教师脚下一条别无选择的宽阔而又漫长的路。
写作空间的开放、写作底蕴的丰富、教师角色的转变体现在和阅读课、活动课有机结合,把写作视野投放到生活中,大自然中,社会中,让学生感受自然,关注社会、人生,让学生获得真真切切的生活体验;同时我们将阅读当作学生积累生活、丰富阅历、获得知识、提高思想、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平台,让学生通过阅读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读促进写,写促进读,形成良性循环;而活动课则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了全面发展。这条人文化的写作路子极大解放了写作生产力,拓宽了作文教学空间。
二、研究过程及实验情况
本课题以“初中兴趣作文教学法的研究”为核心,着重研究初中作文的教与学;研究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在新理论指导下探索写作新路子。目的在于通过研究与实验,在教师与学生的思想意识上取得重大突破,改变思维的懒惰局面,充分培养教与学对写作的兴趣。
课题伊始,我们确定了如下目标:
a)第一阶段:XX年3月——XX年2月为准备工作、理论学习的实施阶段。由于我校起步晚,因此边准备边研究。主要做好了七件事。
(1)筛选培训实验教师,落实实验班级。共设立了十个实验班,每个年级设三个实验班,并配置了对比班。
(2)制定总方案及各年级学期实验计划。计划与方案纳入学校计划,科研处进行管理。
(3)建立实验班与对比班档案,注意积累资料、统计数据、列好表格。所有情况均有教科所具体管理,相关档案存于专门的课题档案中。这里列出XX年到XX年对比成绩,可以看出抓兴趣作文教学和不抓是不一样的。
XX——XX年实验班、对比班成绩统计表
实验班 对比班 学期末平均分 学年末平均分
语文成绩 作文成绩 语文成绩 作文成绩
七(8)七(1) 84/81 43/39 89/82 45/40
七(9)七(2) 93/91 44/42 95/90 46/43
七(10)七(3) 94/92 45/43 95/92 46/42
八(5)八(1) 85/81 42/37 89/82 44/38
八(6)八(2) 89/86 43/41 92/87 45/41
八(7)八(9) 94/92 44/41 96/92 46/42
八(8)八(10) 93/90 42/40 95/89 44/40
九(1)九(7) 95/94 45/43 96/92 46/42
九(2)九(8) 91/88 45/41 94/89 46/40
九(3)九(9) 82/75 41/38 90/81 44/38
这份粗略的表格统计显示的总成绩,语文基础知识分值相差无几,主要是作文分值差距较大,所以可以看出兴趣作文举足轻重的作用。
(4)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写作水平,写作心理等现状。通过不断的现状分析,我们明确了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不断修正我们的写作计划,采取针对性措施,在动态中实现写作教学的发展。
附录:“初中兴趣作文教学法的研究”课题研究与实验调查表
1.在初中10个科目中,你最喜欢的科目是( )
a.政治 b.语文 c.数学 d.英语 e.物理 f.化学 g.地理
h.历史 i.生物 j.体育 k.美术 l.音乐 m.电脑
2.在语文课教学中,你不喜欢的是( )
a.课文教学课 b.作文教学课
3.写作是件( )
a.苦事 b.轻松的事 c.不苦也不轻松的事
4.你在写作文时是( )完成的
a.认真 b.任务式 c.马虎 d.出于老师的压力
5.你写作文是( )
a.打草稿 b.列提纲后完成 c.不打草稿
6.你写作文( )吗
a.修改 b.不修改 c.偶尔修改一下
7.你完成作文后( )
a.看一二遍 b.从不看
8.老师不布置作文,你会另进行写作练习吗( )
a.会 b.不会 c.偶尔写过
9.你有看课外书的习惯吗( )
a.有 b.没有 c.很少看
10.你喜欢哪类课外书( )
a.作文类 b.小说类 c.其他科目类(除了语文)
11.你写作文的内容是( )
a.真情实感 b.仿照别人的习作 c.随想随写
12.你的作文按时完成吗( )
a.按时 b.很少按时 c.不按时
13.你有写日记的习惯吗( )
a.有 b.没有
取新知的学习能力、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建立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语文的活动性。
我们的活动课饶有特色。三尺讲台让学生,为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是旁观者、参与者、指导者,师生角色易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极大提高,恢复了语文课生动活泼的本来面目,它激活了语文教学。
这种课型要求教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相信学生,还给学生自由;细心指导有关活动,对教师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高了,目标由教师控制,而内容、程序、方法等放手让学生去搞,教师指点一下即可。目前,采用比较多的方式是自由讨论式(一个说完,另一个说)和比赛形式。主持人由学生推选,导演负责组织,师生共同参与。每周可用一至二课时搞专题活动。在具体组织中,要注意与讲读课、阅读课、写作课的衔接,它是其中一部分,又是具有独立性的对这些课型起补充促进作用的课型。要加强计划性,避免放羊式。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这种课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贯穿写作这条主线,培养了写作兴趣。
2、编写“兴趣作文教学法”课题研究的作文计划,初步形成体系。
作文教学的无序状态,我们组织编写了一个依据大纲、跟教材同步、操作性强的教学计划,力争实现作文教学的序列化和规范化。七年级以记叙文为主,八年级以说明文为主,九年级议论文及多种表达方式结合运用训练。切实考虑小作文训练,实施分解式片断训练,将大小作文结合起来。各年级都有一个通盘打算,书面复述、随笔、日记、摘抄、续写、改写、仿写、扩写、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写作形式都可以训练。
注重写作训练的序列化固然重要,但是这只解决了形式问题。要知道形式与内容是统一的。因此在制订作文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了解决作文源泉问题,指导学生多观察多体验多积累,向自然、社会要素材,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事物,从社会生活中捕捉灵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感知生活,积累生活,提高观察思考、联想想象的能力;广泛阅读,积累丰富的材料,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引发学生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理性思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热情,通过对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理性思辩能力等方面能力的训练,点燃学生的表达激情,激活学生心智。在具体操作上,我们规定:每周写读书笔记XX字-3000字,每天记观察日记,情境作文(实地情境与材料情境)训练要占相当比例;每周写周记1500-2500字(包括大作文);每学期参与各种语文活动不少于5次。教师要注重检查指导,多表扬多激励,多让学生进行交流。
在这个作文计划中,对指导学生如何审题、构思、结构文章特别关注,激发学生写作激情。教师从提纲到写作一股脑塞给学生不妥当,注意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其构思能力。
作文教学只局限于课堂,只传授给学生形式、技巧、方法,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动笔成文——教师精改细批的传统模式,显然有失偏颇。为作文而作文,忽视了内容,忽视了学生个性,远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之中处处是语文。我们注重阅读,让学生从文字中了解社会,放眼自然;我们设计了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积累,贴近自然,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激发情感;我们的说话课更是让学生自觉地去阅读,去写作,学会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理想、愿望等个性化内容。
3、听课、评课活动,推广有价值的课型。目前比较确定的课型就是写作活动课。现在已经列为学校教科研成果之一。
4、搞好专题研究,完成相关研究论文。按照课题组要求,我们组织教师完成相关论文,学校教科所定期检查,每学期要求老师写实验总结,并且存档。
c)第三阶段:XX年2月——XX年9月为课题总结鉴定阶段。
(1)完成研究实验报告。
(2)汇编成果集。(研究论文集、课堂演示、学生作文集、报刊等体系)
(3)提请专家鉴定。
(4)扩大巩固成果。课题结题不是结束而是起点,我们会更加努力的投入教研教改中,更上一层楼。
三、实验效果喜人
1.教学观念、教学思想的变化,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作文课教与学的兴趣盎然。
传统的教学观念以灌输为主,师生关系以单向的师生关系为主。通过讨论,我们认为这种灌输观念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单一,课型的单调,进而造成了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因此我们通过深入细致的理论学习,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改革我们的课堂。我们得出了符合国家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和新课标精神的较为科学的思想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指导最终促进学生的学习。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前提,教师的发展、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效果的检测等各个环节都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学识水平、心智状况等方面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强的教学对策,教学效果得到了保障。以生为本应该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既考虑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充分体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新型的学生观成为各项改革的核心。教与学自然轻松,相映成趣。
2.师生角色的变化。学生做了主人,兴趣自然培养。
过去的教师既是导演也是演员,越俎代庖,包办一切,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听得恹恹欲睡,而现在学生成了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最大的变化体现在过去由教师一人独占的神圣讲台出现了学生的影子,讲台成为师生互动的平台。学生走上讲台,成为导演和演员,虽是一个形式的变化,但这体现了教学观念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我们的活动课从课型上体现了这一变革。这一变革,针对过去枯燥的作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了,自然兴趣就来了。
3.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惯、学习心理及精神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
实施三年来,学生学习内驱力显著增强,兴趣提高了。学生普遍喜欢上阅读课和活动课。XX年对学生的调查与XX年对学生调查比较,学生反映:喜欢语文的阅读课、活动课、写作课,这在以往是从未有过的现象。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他们自信了、活泼了,友爱了,坚强了。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所做的教学改革不但对学生的现在负责,而且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对国家、民族负责。我们的语文教改,极大丰富了教育的人文性,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
学习的积极、主动带来了成绩的提高。多年来,我校中考语文在钦州市一直不怎么样。而搞实验的班级在学习成绩上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4,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由于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引导教师加强理论学习,进行深入探讨,大胆进行实验,所以广大教师在学习与实践中逐步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成为学校的业务骨干。我们会继续探索,把改革引向深入。
四、保证措施得力
a) 措施保证:
1、课题组负责选择制定课题,实验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2、课题组定时不定时进行研究交流与评估;
3、课题组负责实验资料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总结;
4、组织实验教师负责摸底,指定实施计划(阶段——学期计划和总结计划),具体实施
阶段总结的整理,数据的积累,反馈,经验的总结等。
b) 思想保证:学校领导、实验教师提高认识,加强管理,确保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经费保证:学校支持实验的各项活动,学校负责印刷报纸资料费,参加有关会议和外出学习的差旅费等。
c) 组织保证:建立健全了研究与实验组织,为实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课题顾问:韦福发(校长) 莫连春(学校科研处主任)
课题组长:吴鹏飞(德育处主任、钦州市a类培训对象)
组员:罗 青 邓戈亮 苏政昌 黎起展 李梁才 吴长基 罗玉萍 裴 娟 温巨东、黎东桂。实验教师都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工作兢兢业业,扎实细致,卓有成效。
篇十三 2023小课题研究工作报告4800字
小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20__年__月,我校承担了综合实践研究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的研究》的研究任务,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已完成了该课题的预定研究任务,现将研究工作向总课题组汇报如下。
一、对本课题研究的认识
自主性学习是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是国际社会比较认同和实践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本质就是强调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活动能力、活动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活动策略,全面提高自身素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产生,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教学观、学生观,寻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进而在各科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地判断以及更好的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识、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与品德,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种课程其实是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自学与指导结合起来,融开放、引趣、导思为一炉的新型课程,它打破了以课本为中心的单一性,打破了严格意义上课堂教学上的封闭性,它把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的知识学习和体验放在首位,尊重个性,鼓励创新,这一切都为开展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土壤。所以本课题,尝试在这一领域做一番积极的探索,期望能在探索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为自我个体的发展获取一个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
二、研究工作的具体过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全力支持课题研究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我们将课题研究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安排参加过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远程研修培训的主任具体主持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接着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选拔优秀的骨干教师担任实验教师,按教师个人特长进行具体分工,同时还建立完善的课题制度,如经费保障制度、人员奖惩制度等,从人员与管理上确保课题的研究质量。
(二)分析整合学校资源,搭建实践活动平台
20__年__月,课题组成员对学校资源进行了分析。我校成立于19__年,历史较为悠久,连续多年均被评为荣成市教育质量先进单位。近年来学校非常重视硬件建设,加大了投资力度,使教学设施达到了市一流水平,被评为“山东省教学示范校”。除了拥有丰厚的物力资源外,学校还拥有大量的优质人力资源。另外我校的环境资源也具有特殊性,在学校周围分布着荣成市的各大商场、自来水公司、嘉盛乳业等丰富的社区资源。经调查研究,课题组的老师决定充分挖掘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与崖头村村委、敬老院、嘉盛乳业、市政公司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在青山公园附近建立了农田生产实验基地,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开展搭建好了校外平台。又在校内建立木工坊、综合实践活动室,让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一新课程的亮点真正亮起来。
(三)抓好教师培训,加强教研力度。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形成特色,我校十分重视师资培训。在培训中,我们坚持内培和外培相结合的原则,不失时机地到外地学习经验,拓宽培训渠道。在课题研究的时间里,采用网络主题教研、发放学习材料、专题培训讲座等形式定期举行专题学习,每学期都要进行课题研究情况分析会,并带动全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我们采取了每周集体教研的方式,每学期召开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研讨课,我们还经常请到市教研室的张春芳老师到校及时指导工作。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参加市教研中心组织的各种研讨学习活动,及时研讨教研中出现的问题、相互交流经验和体会,开拓思路。还大力支持实验教师参加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工作,以求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业务水平提高了,思路开拓了,教师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四)开发管理平台,建立课题研究网站。
为了使课题研究实现过程管理、高效管理和科学管理,我们组织骨干教师开发了该课题的专题研究网站——“一路同行”。该网站设立了“课题概况、课题研究、在线研讨”等栏目,为课题的实效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平台有利于教师相互交流、学习,方便教师随时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案例的学习深入开展研究;这个平台有利于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科学评价,我们要求实验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保留研究资料,教师每做完一个步骤就可以及时上传到自己的文档里,这样课题组就随时可以监控每位实验教师研究到了哪个阶段,同时随时可以进行过程指导。到最后也能保证研究成果的真实完整。
三、研究工作的成效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校以抓好教科研为先导,紧紧围绕课题目标,采取了各种有效和有力措施,花大力气开展了各项实验研究工作,目前实验工作实施得十分顺利,并已经取得实效。
(一)培养了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
观察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能力素质。然而,观察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在后天的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综合活动课上,教师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了观察能力。源于对牛奶的好奇,有的班确实了综合实践课题《走进牛奶世界》。在实验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走进嘉盛乳业有限公司,参观了袋装牛奶的整个制作过程,拍摄了自己想要的照片资料,并就心中的疑惑向专业人员进行了咨询,从中获得了不少乳品生产知识。
(二)培养了学生自主协调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协调发展。这时的学生不是讲台下被动的看客,而是活动的主人。我们在青山公园开辟了一块试验田,孩子们经过辛勤劳作,收获了一些蔬菜。收获的蔬菜怎么办呢?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最后商定:一部分送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提前商定书写祝福的对联、准备精彩的节目、为爷爷奶奶收拾卫生,给爷爷奶奶们带去自己的一份孝心和爱心;另一部分去市场卖掉,用卖来的钱换取春季的种子,同时去体验一下卖菜的感觉。于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性主题:感恩社会——走进敬老院,感受生活——我是小菜农,在孩子们的精心设计下应运而生。
(三)培养了学生自主动手的能力
综合活动课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不局限于课本,它也可以因地制宜进行,及时地把最新的信息传播给学生。活动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教育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把劳技教室重新进行了整理、配置,整洁敞亮的教室让人神清气爽,高标准的木工全套工具锃亮有序且一应俱全——这便算是有了“好马”。
根据工作实际,木工小组由张晓娜、彭娟老师负责。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木工小组的活动已经走上了正轨。整洁的活动室也渐渐热闹起来,在学生们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下,我们看到了喜人的成果:有按比例制作的篮球架,有设计精巧的小木柜,还有省力的垃圾撮……他们给试验田制作的告示牌已经插到了地头上,引起了大人们的驻足观看;树上两个爱心鸟巢现在也住上了几只小鸟,成了它们温暖的小家;送给幼儿园小班的几个小茶几虽然制作很稚嫩,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孩子的用心、细心、耐心……
(四)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丰富的问题情境,而且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也有效地调节了学生的大脑功能,充分挖掘了他们的大脑潜力。学生自己操作,寻求答案,手脑并用锻炼了自己。最可贵的是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观察分析,获得了直接经验。寒假回来,我校举行了“走进大年文化”成果展示活动。
学生搜集了许多年文化习俗的资料,拍了过年时人们包饺子、观花灯、蒸枣馒头、捏面灯的图片资料,对物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压岁钱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们知道合理计划地使用压岁钱了,使多人都做了零花钱开支卡。“一年之计在于春”,刚开头儿,孩子们就拿出了这么多的作品,相信以后他们在综合实践的大道上脚步会越来越坚实。
(五)培养了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减少了不必要的纪律约束。它不受课堂40分钟的限制,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也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方法、思路,避免了统一答案、统一方法。学生开始变得善于主动搜集一些资料了,除了活页资料上的小知识卡片外,凡语文书上涉及到的科普知识,学生都会去翻阅相关资料,有的还在网上查寻。学生学会主动涉猎课本以外的科普读物了。例如,为了研究花木知多少,很多学生买了科普读物研究周围的花草树木,不但知道它们的特点,还知道它们的作用,提高了他们保护花木的主动性,与以往的被动保护相比,他们是从心底里来爱护大自然里的一草一木的。
四、丰硕的研究成果
务实的课题研究,丰富的劳动实践,为我校学生的成长打开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广阔世界。
在荣成市首届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展上,我校有15件制作、发明类作品参展,成为参展数量最多的学校,其中高处苹果采摘器荣获__省中小学科技发明二等奖,预防近视椅、点滴报时器等获__市科技发明一等奖。另有《蜗牛爬行的秘密》、《蚂蚁喜欢吃什么》等科技小论文在省市级获奖;学生作文更是频见报端,学生写的《种菜小记》等实践体验日记分别在《__时讯》、《__报》、《__晚报》上发表。
刘__、徐_等指导教师撰写的有关课题的通讯多次被《__时讯》、__市广播电台、__电视台、__卫视报道,20__年我校的课题成果还在中央国际频道播出;20__年上半年,分管课题具体工作的__主任写的《这边风景独好》先后被__教育网、__网的综合实践活动专栏采用,其点击率曾一度;__老师的《标本制作活动,彰显科技魅力》论文获第四届__省科技教导员论文二等奖;__老师的论文《多一把尺子,多一份希望》,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获得威海市“中小学实践与创新”重点课题优秀成果;课题总负责人张金平校长撰写的《在“动”中体验,在“活”中收获》一文在《现代教育报》上发表;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成果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有两次在市培训中心组织的经验交流会上做过典型交流,其做法在全市得以推广。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因而得到了家长、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0__年__月,__电视台还对我校的农田实践活动做了专题跟踪报道;同月,我校五年级三班学生利用校外资源“世界勤俭日”开展的系列活动先后在荣成电视台、威海电视台的“新闻直播”栏目播出。
20__年_月至今,我校共接待了兄弟学校的参观学习活动8次,获得到校人员的广泛好评。我校共计接待__市级以上领导的视察8次,其中省教育厅副厅长__、省妇儿办__主任等领导先后来我校调研工作,对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极高评价。
五、研究工作的体会
通过两年多的研究,我们体会到要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学校的领导要重视,亲自参与研究的策划、组织与实施,保障实验的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学校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学校要主动争取专家的指导,为教师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帮助。与有关单位结成共建关系,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搭建平台;从社会中聘请校外指导教师,建立校外指导教师联系手册。与家长建立有效的联系,吸引家长参与活动,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
六、研究工作的反思
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小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的研究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在一些具体环节中还存在着不足。如有些师生因思想观念的限制而没有完全“活”起来,部分活动的课题内容受到局限,没能深入到更深的的层面。所以,今后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巩固研究成果,力求比过去做得更好。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稳固研究网络,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我们将继续在课题组负责人__校长的领导下,在分管领导__主任和课题组骨干的带动下,定期活动,以活动推动课题的发展。
(二)加强科研力量,扩充课题组成员
由于学科和研究范围的扩大,课题组人员必须扩充。要精心挑选人员,把思想素质高、责任心强、科研基础好的教师吸收进课题组,使研究不断深入。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深深体会到,如果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就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就能把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掘出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篇十四 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课题结题工作报告4300字
任丘市马村中学课题组 王香璞
为了解决广大中小学生英语词汇学习长时低效的问题,帮他们打开词汇学习王国的大门,我们马村中学英语组申报了专项科研课题——“__”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的探究。自课题申报以来,课题组的全体成员便投入到紧张而又有序的科研工作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课题组长的身先带领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题得以顺利开题,阶段研究工作如期顺利展开,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阶段成果,从而取得了丰厚的最终成果。现结合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把具体研究工作做一汇报。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年1月—XX年4月):
1.成立课题小组、确定实验课题,在对课题的开展背景和课题的发展趋势有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实施方案。为了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制订了科研制度。
2.进行组内分工。科研组以王__为组长,以伏会先、崔红岩为副组长,以全体英语教师为小组成员。根据实际情况做了组内分工。(具体见《人员分工表》)
3.进行资料和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学习。通过网上下载了黎学智教授的《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专题讲座材料,并打印成册,对 “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进行专项学习,以求在借鉴的基础上能够提高。后来又通过网上够买了黎学智教授的《初中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和《高中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工具书,课题组英语教师每人一本。与此同时,还下载了邱大炮的《黑英语》部分资料,还有一些英语词汇学习方法的文章或论述,并打印学习探讨。
4.对部分材料进行整理和学习。为了帮助课题组成员快速理解逻辑记忆法的精神,王__老师利用业余时间,把黎学智教授的《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专题讲座材料进行了精选,制成了幻灯片,以便学习更为直观。
5.对参与成员进行培训。由于词汇学习和词汇活动是息息相关的,为了使“爱迪英语”词汇立体游戏活动更为有效,必须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为此,王__老师专门对课题组的实验教师进行了多媒体课件制作基本功的培训。
6.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为了课题研究的需要,课题组的几名年轻教师购买了个人电脑,坚持日常的学习和多媒体的培训。课题组所有英语教师每人购买了u盘考制资料,互相学习。
有了理论的先导,有了条件的支持,报着强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我们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具体研究工作即中期阶段工作中。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XX年5月—XX年10月)
本阶段的研究工作分为三个时期,具体工作如下:
(一)第二阶段(第1期):(XX年5月—XX年6月)
1.确定了教研活动日,保证教研工作的时间。课题组定周四为教研活动日,课题组隔周活动一次,以便各年级实验教师集中交流研讨。平时的活动由年级组长负责,安排和督导每个班的具体工作。在课题实验开展的早期,因为工作需要,课题组活动一周就两三次。
2.进一步学习了理论,保证了课题研究的实效性。组织课题组英语教师进一步学习了黎学智教授的“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理论,借鉴《黑英语》的学习模式。同时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网上学习,关注与词汇研究相关的前沿理论。
3.为学生做了四场学习方法专题讲座。于XX年“五一”之后,由王__老师分别给七、八年级实验班的学生做了“__”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方法的专题讲座。XX年11月中旬和XX年3月给七年级的新生做了专题讲座。
4.各年级的实验教师在实验班进行了词汇立体教学的实验,指导学生用新方法进行词汇学习,初步扭转了实验班的学生词汇学习的传统方式和低效局面。
5.对实验教师进行了两方面的技能培训,一是由王__老师指导,进行了“爱迪英语”多媒体教学及词汇活动课件制作水平提高的培训。再就是派曹荣芬和伏月芳二位老师,到我市北汉中学参加了教学技能的现场学习。
6.进行了四轮的汇课活动。课题组于每个学期开展了两轮的汇课活动。先进行同年级组内备课,由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全体英语教师进行听评课活动,再由相关实验教师说课、上课,再进行评课。研究工作结合课堂实例,对词汇教学和活动方式进行了探讨。对一些优秀的词汇教学课例进行了收集。
7.进行了单词个例的研究和记录。实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根据每个单词的音、形、义特点,做了所执教学段课本词汇学习和活动方法的具体研究,并及时整理,随时和同级组的同事交流和探讨。于课题组活动日定期和全体教师交流。
8.在班级或学校内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单词游戏活动。词汇立体游戏活动是词汇立体学习的有效巩固形式,为了是词汇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验班的教师组织了各种形式的词汇游戏活动。每个实验班在每学期举行阶段性词汇活动2-3次,每年级于学期后期都组织了一次校级词汇游戏活动竞赛。
9.做了两次学生词汇学习现状和学习方法的调查。为了了解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和词汇活动的开展情况,课题组就此进行了两次调查工作,根据调查结果做了适当的工作调整。
10.进行了初步的校际交流。于XX年九月份,王__老师应邀到我市辛中驿中学,在七年级一班为中学的全体英语老师上了示范课,并就“爱迪英语”学习方法和那里的老师进行了交流。
第二阶段(第2期):(XX年9月—XX年6月):
除了从事第1期的常规研究工作以外,还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先后三次参加了我市教研室组织的课题研究学习讲座,两次邀请我市英语教研组长刘金来老师做科研指导,一次到我市第四中学参加课题结题听证。这些学习和指导都使得课题研究方向更明,方法更加科学合理。
2.大胆进行课堂词汇教学模式的改革,进一步探讨了多媒体支持下的“__”英语词汇立体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的研究初期,词汇学习和游戏活动有些脱节,相互渗透不够,为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我们进行了课堂词汇教学模式的改革,把学习和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学用结合。继续通过年级和组内不同形式进行讲课、听课、评课、座谈等进行研讨交流。
3.聘请专业教师为课题组的英语老师做了多媒体课件制作技巧的指导,提高了课题组成员教学课件的制作水平。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了课堂词汇学习的效率,也挤占了课堂教学的时间,从而导致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即其他教学内容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受阻。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利用多媒体辅助词汇教学及游戏活动,提高课堂效率。为此,课题组又聘请专业教师,对相关教师进行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技巧的指导,提高课件制作的速度和水平。主要学习了演示文稿的动画设计和flash动画的制作培训。于学期末进行了优秀课例和优秀课件的征集。
4.从XX年3月开始,组织课题组的英语教师进行课本1-6册单词的分类汇总。课堂教学和词汇活动,急需对单词进行汇总和整理,因此,我们组织组内的所有英语教师,进行初中英语单词大汇总,以全员参与的方式对单词进行集体筛选,对单词进行逐个排查,按照单词的不同特点,就其学习和活动方法分板块归类,由每位教师分工记录。汇总工作每周四下午进行,历时近四个月。
分工记录如下:
5.拓宽了课题研究的领域,对英语单词构词法做一定的研究和探讨,初步研究了隐性合成词(即缩合词)、象形词、谐音词的构词理论。
在对课本单词进行归类的工作中,涉及到了一些单词构词方式的探讨。王__老师对当今的缩合词理论产生了质疑,认为缩合词的领域更为广泛。于是结合网络资源,对缩合词理论进行了搜寻。但是大多数缩合词研究都是针对科技词汇和专业词汇展开的,基础词汇几乎是一片空白。而且,缩合词理论根本没有基础词汇的立足之地。于是,王老师根据自己的推论,对缩合词进行了刻苦的研究。
6.组织课题组英语教师参加“第三届全国英语教师教学设计大赛”。经过两年多的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XX年4月份正值开展“第三届全国英语教师教学设计大赛”,课题组长组织各位成员报名参赛,共有五人参加,二人获三等奖。
7.写出阶段反思总结和阶段性论文。为了在理论上对“__”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进行充分的阐述,课题组长王__老师撰写了《“__”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概论》和《“__”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概论》,以便从实践上对单词学习和游戏活动作详实的指导。课题组的其他成员也根据自身的研究实践和体会,撰写了相关的文章或论文,思想的凝练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
第二阶段(第3期):(XX年7月—XX年10月):
这个阶段正直暑假的大好时机,教学工作的压力没有了,科研工作的时间能够保证,课题也马上进入结题阶段,于是,课题组制订了暑期教研工作计划,号召课题组成员利用暑期坚持教研。以缓冲开学之后的压力。主要完成了下列各项工作:
1.利用暑期长假,进行了分类汇总材料的第一批资料的微机输入。九月份开学后,课题组成员对分类输入微机的材料进行了编辑和排版,分工原则上按照最初的分工形式。
2.利用暑假,进行了缩合词的深入研究。组长王__老师的研究最为深入,她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初步形成了隐性合成词(缩合词)的理论框架。同时,研究也涉及到象形词、谐音词、会意词的一些领域。
3.利用暑假进行了“爱迪英语”词汇活动系列配套幻灯片的系统编辑整理工作。由于课题组教师都是教学一线的,平时工作时间紧,每个阶段所做的词汇活动幻灯片相对分散,不成系列。暑假期间便于集中整理,分册汇总,便开展了幻灯片的系统编辑整理工作。
4.于XX年9月由伏会先老师为七年级的学生做了“爱迪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的讲座。由于本届的七年级新生小学学过英语,有一些词汇基础,但是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学习方法也比较机械。为了更快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法讲座开展较早。
5.课题组的七名英语教师分工完成了六册初中英语课本词汇表的输录,之后进行了《初中词汇总表》的编排。分册的初中英语教材,从某种程度上打乱了单词的“家族”(派生构词法)顺序,不利于我们开展“爱迪英语”的词汇学习。为此,我们进行了初中英语词汇总表的编排。从九月中旬开始,历时一个多月。
输录分工如下:
6.汇集单词分类整理的材料,进行了《“爱迪英语”词汇学习及游戏活动宝典》的编排。《宝典》收录了单词学习的分类板块,从一定成度上使得初中词汇系统化,便于教师和学生的使用,同时还收录了一些游戏活动的资料,也有利于游戏活动的开展。
7.实验教师就课题研究的实践和体会,撰写相关的科研论文。
8.向教研室王玉华主任进行教研咨询,请刘金来老师作做科研指导,以确保研究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XX年11月—XX年12月)
1. 对实验进行全面总结,撰写终结性工作总结。
2.汇集各种实验材料,并对实验材料进行分析、分类和整理。
3.汇集优秀课例和优秀课件,编辑《词汇教学优秀课例集锦》(配教学课件)。印制《优秀课例幻灯片》(彩绘版)
4. 整理“词汇游戏活动幻灯片”,印制幻灯片彩绘。
5. 整理词汇游戏活动板块,编辑《词汇活动集锦》。
6. 整理与课题相关的研究论文,编辑《教师论文集》。
7. 总结成果,撰写成果报告。
8. 写课题结题报告,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鉴定。
后附:《研究大事记》
篇十五 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探索与实践课题工作报告400字
各位老师、各位同行:
这里我要做的不是规范的学术报告,主要是向大家汇报思想品德课题组两年来所做的工作。另外,探讨本课题组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还不是很成熟,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课题研究所做的工作
本课题自开展以来,我们以课题研究的“目标”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具体如下:
(一)学习教学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逐步转变教学观念,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信念。我们组织教师有目的地学习教学理论,学习新课标,使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及时更新和提高。同时,我们还开展一些经验交流会,围绕某个专题,进行讨论、交流。为了及时了解教改动向,获取最新教育信息,我们还组织适当的外出学习。另外,课题组还坚持组织教师进行每月一次的新课标学习,使课题组教师的教学理念能紧跟时代潮流。学习的书籍有《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课堂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