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 > 工作报告 > 工作报告

2023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三篇)

发布时间:2024-07-02 10:00:03 查看人数:49

2023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篇一 2023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940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__”时期工作回顾

“__”是我省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中共贵州省委的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全面贯彻__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___、国务院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坚持发展为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环境为重,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改革发展的势头持续向好、开放创新的态势持续向好、和谐稳定的局面持续向好、干事创业的氛围持续向好,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进入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阶段。

过去五年,是我省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基础设施变化最大、发展动力活力最足、生态建设成效最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经济增速连续五年居全国前3位,主要经济指标翻了一番以上,经济总量和人均生产总值实现赶超进位的历史性突破,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进入高铁时代,开启大数据时代,正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达到1.05万亿元,年均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7万亿元,年均增长29.5%。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9万亿元和1.5万亿元,年均增长21.4%和21.2%。市场主体注册资本达到2.59万亿元,年均增长4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283亿元,年均增长1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503.4亿元,年均增长2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580元和7387元,年均增长11.8%和14.4%。城镇化率提高到42%,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50%,森林覆盖率超过50%。五年减少贫困人口656万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提高到82%左右。

过去五年,我们迎难而上,克难奋进,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中央对我省支持力度空前加大。国家出台国发〔2023〕2号文件,批准设立贵安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安综合保税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将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上升为国家级国际性论坛。批准实施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把我省纳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将贵州作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实现中直机关、东部城市对我省定点帮扶和对口帮扶全覆盖。累计安排我省转移支付9540多亿元。

(二)强力破解瓶颈制约,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铁路里程达到3037公里,其中高速铁路701公里;公路里程达到18.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128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通航机场实现市州全覆盖,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563万人次。高等级航道达到690公里,乌江基本实现通航。开工建设夹岩等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建成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和滋黔一期工程,供水能力达到110亿立方米,解决1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通信光缆60万公里,出省带宽3000gbps,100%的建制村通宽带。电力装机容量5065万千瓦,建成500千伏“日”字形环网及中缅、中贵天然气管道和贵渝成品油管道。

(三)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精准扶贫取得重大成效。聚焦“两有户、两因户、两无户、两缺户”,坚持“六个精准”、“六个到村到户”、“四到县”,制定实施“33668”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出台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意见和“1+10”等政策文件,实施“两线合一、减量提标”和精准扶贫“特惠贷”。取消重点生态功能区10个贫困县gdp考核。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05亿元。易地扶贫搬迁66万人。35个贫困县、744个贫困乡镇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3%。

(四)狠抓重点发展平台建设和结构优化,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5个100工程”完成投资1.4万亿元。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889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3%,形成6个千亿级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大数据信息产业年均增长37.7%,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64%;医药产业年均增长14.2%,建筑建材业年均增长21.6%;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蓬勃发展,粮经作物面积比调整为40∶60;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7%,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5%。装备制造业年均增长25.5%。特色轻工业年均增长15.6%。民营经济年均增长23.7%。

(五)统筹城乡区域民族地区协调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大力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新增城镇人口306.5万人、建成区面积461平方公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完成投资1100亿元,“三农”面貌发生巨大变化。黔中经济区、黔北经济协作区、毕水兴经济带发展步伐加快。县域经济总量增长1.5倍。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高到23.7%和8.2%。

(六)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优势得到巩固加强。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绿色贵州建设,发挥生态环保“两把利剑”、“两个问责”作用,发出“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强音。完成营造林2161万亩,治理石漠化827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1.1万平方公里。淘汰落后产能3080万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市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高于90%。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9.3%和82.7%。草海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获国家批复。八大河流实行“河长制”。赤水河、乌江、清水江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七)全力推动改革开放创新,后发赶超优势叠加释放。全面深化改革。完成改革任务385项,争取国家级改革试点175个。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减少到321项,省级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减少到7项。全面推行矿业权招拍挂制度,实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新增市场主体113.7万户。推进户籍制度、农村产权制度和毕节试验区改革,毕节、铜仁撤地设市。财税金融、社会事业、司法行政等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全方位扩大开放。“1+7”开放创新平台加快建设,贵安新区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强势推进。黔深欧国际海铁联运班列和黔渝新欧货运班列开通运营。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实现通关一体化。成功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酒博会、数博会、茶博会、民博会、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旅发大会等重大开放活动。招引落地500强企业134家,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5万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49.3%,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1.3%。全力推进科技创新。新建5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59个院士工作站,建成贵州科学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2500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45%,人才总量超过360万人。

(八)千方百计保障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实事完成投资2897.7亿元。城镇新增就业267万人,“3个15万元”政策带动就业45.2万人。完成教育“9+3”计划,启动基本普及15年教育,19个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中职“百校大战”基本完成,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和贵州大学新校区一、二期工程基本建成,走出穷省办大教育的图强之路。新增三甲医院22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基层群众就医条件不断改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海龙屯土司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建成省博物馆新馆和贵阳孔学堂,实现县城数字影院全覆盖。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恢复举办省运会。城乡低保、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留守老人精准关爱救助保障。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154万套(户),改造农村危房192万户。完成受地质灾害威胁的238所学校治理。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年均下降13.2%和14.7%,刑事案件年均下降3.3%,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信访维稳工作不断加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

(九)大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执行力公信力不断提高。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48件,制定省政府规章28件。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公布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从2023年起压缩行政经费5%用于实施教育“9+3”计划。省级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在省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全部集中在公共平台交易。办好省长—群众直通交流台,设立省政府开放日,政府透明度位居全国前列。全面推进民生监督工作,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2023年,是我省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______亲临我省视察指导,要求我们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___总理在我省视察指导时,要求我们鼓起劲来在赶超中实现科学发展,弯下腰来坚决拔掉穷根,携起手来唱响民族团结的绚歌。按照___、总理的重要指示,全省上下以“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为总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坚持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稳中向好,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多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十二五”圆满收官。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进出口总额增长1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增长10%和10.9%。

过去一年,我们狠抓脱贫攻坚和民生保障,启动实施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组建贵州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设立省政府“扶贫专线”,建成“扶贫云”。减少贫困人口13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20万人。“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投资963亿元,城镇新增就业72.7万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和10.7%。我们强化运行调度和要素供给,出台稳工业23条、扩投资23条、促消费29条等具体政策措施,新增建设用地20.9万亩,减少企业用电成本11亿元,争取中央各项补助2346亿元,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余额2683.4亿元,发行政府债券2350亿元。我们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培育,大力发展大数据和大健康、山地农业和山地旅游、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32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1%,农业增加值增长6.5%。我们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完成95项改革任务,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900多户。25家500强企业新落户贵州,引进省外到位资金721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2.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3%。我们着力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518个、建成263个,实施ppp项目带动社会资本投资431亿元。实施信息、住房等消费工程,农村电商网点超过1000家,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2%,快递业务量增长50.7%。我们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完成营造林420万亩,治理石漠化108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23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集中整治赤水河、乌江、清水江等流域污染,建成30个示范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我们大力提高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水平,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升,启动实施健康贵州和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工程,加强“平安贵州”建设,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五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实践充分证明,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坚定不移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是完全正确、十分有效的。五年来的历史性变化告诉我们,贵州是一片充满希望和活力的热土,贵州的干部群众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只要我们坚持艰苦奋斗、长期奋斗、不懈奋斗,完全可以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实现后发赶超,创造美好未来。五年来的发展启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做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起收;必须深入实施主基调主战略,既要“赶”又要“转”,在全力赶超中加快转型、在转型升级中跨越发展;必须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以改革促进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充分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大力实施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政风政纪,严查腐败案件,以务实举措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业绩,以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___、国务院和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各级干部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黔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向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和兄弟省区市,向关心贵州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人口多,城乡差距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任务艰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慢,新兴产业规模还比较小,体制机制不够活,创新能力还不足,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工业经济增速放缓,农业基础比较薄弱,服务业整体水平较低,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稳增长、扩总量任务艰巨;社会治理能力还不强,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部分市县政府债务风险较高,社会矛盾日益复杂,防风险、促和谐任务艰巨;少数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政策措施不落实,转职能、提效能任务艰巨。我们要正视问题,直面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省人民的厚望。

二、“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可以大有作为、必须奋发有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最关键时期,是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决战决胜时期。我们既要看到,贫困落后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的基本省情没有变,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没有变;更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对我省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转方式调结构重要窗口期、决战脱贫攻坚、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坚持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坚定战略部署不动摇,坚定目标任务不懈怠,与时俱进创新方式方法,以更快的节奏、更实的作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谱写五大发展理念贵州新篇章!

“十三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__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主基调,深入推进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突出抓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乡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5%以上,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左右和12%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化率提高到50%,新兴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0%、服务业比重提高到45.8%、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60%;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预期寿命达到全面小康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60%,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国家下达计划范围内。经过五年努力,实现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新跨越、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新跨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新跨越、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新跨越、社会建设和法治保障新跨越。

今后五年,重点实施两大战略行动,构建七大体系,实现七大突破。

——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抓住用好国家“补短板”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彻底解决现行标准下493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使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促进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升。通过大扶贫推动基础设施跃上新台阶。提高贫困地区铁路、高速公路覆盖率,加快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以村为单位油路(水泥路)、110千伏以上线路和变电站、通信光纤和4g网络、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全覆盖,全面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通过大扶贫推动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加快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实现村村有特色主导产品、乡乡有产业扶贫基地、县县有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和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大扶贫推动城镇化水平跃上新台阶。重点依托城镇、产业园区和旅游景区,完成13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吸纳更多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带动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通过大扶贫推动生态环境质量跃上新台阶。贫困地区25度以上坡耕地和15度至25度重要水源地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带动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7个百分点。通过大扶贫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跃上新台阶。实现“两线合一、减量提标”。完成贫困地区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让农民群众不再因病致贫返贫。完成农村幼儿园、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部免除(补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就读高中、大学的学杂费,让寒门学子求学无忧。

——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全力打赢抢先机突围战。坚持把大数据作为我省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引擎,大力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统筹建好用好“云上贵州”及其应用平台,充分挖掘利用大数据商业价值、管理价值、社会价值,抢占大数据发展制高点。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加快转型。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全力推动高端企业、先进技术与我省产业企业有机嫁接,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和服务业信息化改造,推进生产技术、商业模式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形成一批满足大数据应用需求的产品和系统,培育一批大数据企业。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年均增长20%以上、超过5000亿元,成为新的支柱产业。运用大数据推动社会治理能力快速提升。完善电子政务云,实施“数据铁笼”行动计划,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机制,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社会事业数据资源整合,推动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提升政府决策和风险防范水平,提高社会治理精准性和有效性。运用大数据推动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坚持民生导向,在公用事业、医疗卫生、减灾救灾、社会保障、教育文化、交通旅游、消费维权等领域全面推广大数据应用,拓展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缩小城乡、区域公共服务差距,形成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体系。

——大力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在转型升级上实现重大突破。推动“5个100工程”有机更新、完善功能,加快打造产业转型发展的主阵地主平台。高端定位、优先突破新兴产业。加快建成大数据产业聚集区、大健康医药养生基地、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一批新型材料产业基地。改造提升、做强做大特色产业。推动煤炭、电力、化工、冶金等资源型产业转型发展,促进航空航天、智能终端、高端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等装备制造业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壮大,推进酒、烟、茶、药、食品等产业上规模、上档次。广泛培育、快速提升服务业。以大交通带动大旅游、以大生态提升大旅游、以大数据助推大旅游,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让多彩贵州风行天下。实施现代服务业“十百千”工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大力实施“百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和“双培育”、“双退出”行动计划。围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高端引进落地100户以上500强企业,对1000户以上规模以上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改造升级,培育生成一大批小微企业、培育孵化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让“僵尸企业”和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到2023年,新增2个千亿级产业园区、5个千亿级产业,新增5万户以上企业市场主体,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00户以上。

——大力构建山地特色新型城镇体系,在统筹城乡区域民族地区协调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全面提高城市工作水平。培育黔中城市群,支持贵阳市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支持贵安新区建设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先行示范区,加快把花溪大学城建成现代化新兴城市。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提升区域次中心城市功能,建设特色小城镇。加强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坚持“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创造更多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建筑精品。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促进进城农民安居乐业。深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个小康行动计划,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加强黔中经济区、黔北经济协作区、毕水兴经济带建设,支持3个自治州等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到2023年,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300万人以上,新增城镇人口500万人以上,黔中城市群城镇人口达到1000万人。

——大力构建现代生态文明体系,在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上实现重大突破。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创建一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废水和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加大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治理力度。实施循环发展引领和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落实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到2023年,力争25度以上坡耕地和15度至25度重要水源地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主要河流水质优良率超过90%,县级以上城市pm10和pm2.5浓度稳定在二级以上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大力构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实现重大突破。以农业示范园区为抓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作物占种植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行动计划,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完善农业科技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到2023年,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40%,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超过60%,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300亿元。

——大力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在增强发展支撑能力上实现重大突破。建成贵阳至昆明、重庆、成都等高速铁路,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超过1500公里。公路里程达到20万公里,其中普通国省道超过2.6万公里、高速公路突破7000公里,建成“六横七纵八联线”高速公路网络。加快乡村公路建设,形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公路运输网络。加快形成“一枢纽十六支”机场布局和通江达海水运出省大通道。建成一批多式零距离换乘交通枢纽。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水源,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过150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600万亩,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构建“出省宽、省内联、覆盖广、资费低”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出省带宽突破1万gbps。建成“三横一中心”500千伏网架,力争220千伏电网县域全覆盖。建成西南地区成品油战略储备基地,县县通天然气管道,乡镇供气全覆盖。

——大力构建民生保障体系,在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上实现重大突破。优先发展教育。基本普及15年教育,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优化职业教育结构,提高高校办学质量,积极发展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和继续教育。促进大众创业就业。深入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力建设健康贵州。实施“百院大战”等五大建设工程,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智慧医疗,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行最严格的全过程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成100个生态体育公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实施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完善医疗救助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资源,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加强文化遗产和档案文献保护利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基地。

——大力构建动力支撑体系,在建设创新型省份上实现重大突破。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商事制度、国有企业、资源配置、财税金融等体制机制改革,完善落实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的政策措施。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推动水务一体化改革。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加快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深化教科文体等社会事业和司法、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加快“两高”经济带建设。全面提升“1+7”开放创新平台,办好用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酒博会、数博会、茶博会、民博会、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旅发大会等重大活动平台。培育壮大开放经营主体,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加快推进与各省区市通关一体化。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好各类开发区,增加创新资源供给。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创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建设。建成500米口径大射电望远镜。实施人才引领工程,推进创新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到2023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0%,人才总量达到530万人。

各位代表!五年美好蓝图,我们已共同绘就;同步全面小康,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梦想。我们要满怀激情、勇于担当,协力攻坚、善作善成,在我们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历史时刻,努力建成一个经济发展更加繁荣、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就业收入更加稳定、民生保障更加牢靠、社会秩序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新贵州!

三、2023年的重点工作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在扩大投资消费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千方百计做强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三块长板”,全力以赴补齐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三块短板”,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农业增加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万人,8个贫困县、120个贫困乡镇摘帽,2000个贫困村退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进出口总额增长2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5%和11.5%;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国家调控目标范围内;城镇化率提高到44%,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2%,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国家下达计划范围内。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力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确保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坚决打好易地扶贫搬迁关键一仗。坚持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重点,坚持贫困程度最深的村寨优先搬迁,投资180亿元,搬迁30万人,整体搬迁3200个贫困自然村寨。建好用好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支持银行成立扶贫营业部,制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收益用于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办法。统筹打好脱贫攻坚战。打好产业脱贫攻坚战,为10万就地脱贫人口每人整治1亩优质农田,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和乡村旅游、电商扶贫等工程,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打好绿色贵州建设脱贫攻坚战,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贫困县转移支付,让一批贫困人口就地转成生态保护人员。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在贫困乡村优先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个小康行动计划项目,加快打通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打好教育医疗脱贫攻坚战,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新建、改扩建200所贫困地区村级幼儿园、200所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落实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打好社会保障兜底攻坚战,加强最低生活保障与社会救助制度的衔接,兜住民生网底。强化各类扶贫资源整合。争取国家扶贫资金支持,加大省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出台扶贫资金和涉农资金整合管理办法。整合培训资源,对贫困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行规范化技能培训30万人以上。实施文化传承脱贫工程,培训多层次手工技艺传承人1万名。用好定点帮扶、对口帮扶、结对帮扶力量,实施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开展万名专家服务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强化脱贫攻坚考核问责,建好用好“扶贫云”和“扶贫专线”。

(二)强力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确保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培育壮大大数据产业。办好云上贵州·大数据招商引智(北京)推介会和数博会、电子商务峰会,引进落地一批大数据优强企业。积极发展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推进“互联网+”专项行动,实施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培育50家“互联网+”示范企业,互联网服务收入达到260亿元,呼叫服务超过12万席,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400亿元,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总量达到2500亿元。加快打造大数据应用平台。逐步把分散在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平台整合接入电子政务云,推动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主动开放数据并迁入“云上贵州”。积极申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贵阳大数据交易市场建设。打造全省统一的应急管理平台。加强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宽带贵州”建设,实施光网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完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0亿元以上,通信光缆达到77万公里,出省带宽超过4000gbps。争取建设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数据中心承载服务器能力达到40万台。推动大数据政策法规体系建设。贯彻执行《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出台政府数据资源管理办法和信息数据采集应用办法。

(三)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从三次产业全面发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统一建立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库,制定“百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和“双培育”、“双退出”行动计划及年度实施方案,确保引进500强企业20家以上,完成技改投资680亿元,新增1万户以上企业市场主体,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00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800亿元。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清理处置一批“僵尸企业”。出台进一步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激励政策,落实结构性减税等政策,工业类财政专项资金主要采取基金投入使用方式,引导企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加大技改投入。深入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制定降低企业成本实施方案,实行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下大力气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和草地畜牧业养殖规模,下大力气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下大力气加强品种品质品牌建设,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超过600家,“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超过500万亩,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到400个。加快西南粮食城等粮食物流园区建设,完善粮食流通体系,保障粮食供给,粮食产量1100万吨以上。推广“三变”改革经验,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村级集体经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机服务,加快农业现代担保体系建设,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建成一批农产品大型交易市场和冷链物流仓库。依托综合交通运输网和互联网,拓展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加强贵农网电商平台建设。农村电商交易额增长30%以上。大力发展以山地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加快山地公园省建设,制定实施山地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深入挖掘山地旅游业态,大力引进培育旅游文化龙头企业,加强重点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加强旅游商品设计、生产和营销,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0%和22%。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培育引进一批现代物流企业,打造西南重要物流枢纽。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研发设计、商贸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动漫、家政、养老、康体、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

(四)千方百计深挖内需潜力,确保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6万亿元。强化基础设施投资,完成交通投资1800亿元、水利投资240亿元、城建投资1600亿元、电网投资94亿元。建成沪昆客专贵阳至昆明段,开工贵阳至南宁客专、贵阳至兴义等铁路;开工建设高速公路618公里,改造普通国省道828公里;新增高等级航道50公里以上;仁怀机场和兴义机场改扩建工程竣工。开工黄家湾等50个骨干水源工程,中型水库建成投运的县达到63个,新增解决24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0万亩。加快城乡配电网改造,30个县建成天然气支线管网。加大产业投资,加强“5个100工程”内容建设,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升级,设立一批政府性产业投资基金,完成工业投资3000亿元以上,房地产开发投资2000亿元左右。扩大民生工程投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500亿元以上,农村危房改造投资66亿元。创新拓宽投融资渠道,争取中央新增各项补助150亿元左右;争取国家引导基金支持,实施一批ppp项目;鼓励银行设立县级分支机构,村镇银行覆盖76个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1.77万亿元。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多策并施促进居民消费。重点扩大旅游、住房、汽车、养老、用电等消费。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构建“快旅慢游”体系,迎接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打通保障性住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住房之间的政策性通道,有序化解房地产库存。研究启动轻型货车下乡政策,落实小排量汽车、新能源汽车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外商投资进入养老健康领域,推动医养结合,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完善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刺激居民用电消费,带动煤炭电力行业发展。多方聚力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加强分类指导,精准搞好服务,支持城区和经济强县率先发展,帮扶重点生态功能区贫困县加快发展,带动发展潜力县竞相发展。

(五)加快山地新型城镇化建设,确保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坚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山为景、桥隧连、组团式,走具有贵州特色的山地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抓好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制定实施非城镇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和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建立健全“人地钱”三挂钩机制。城镇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60万人以上,新增城镇人口70万人以上。加强城镇地上地下硬件建设。实施城镇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工程,改造城中村、城镇棚户区43万户。实施城镇便民设施专项提升行动。新增城镇绿地面积50平方公里。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新建城镇地下给排水管网900公里、供气管网200公里。加强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综合执法。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加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力度,完善城市应急体系。

(六)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确保发展动力活力持续释放。坚持以创新激发社会创造力。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院士工作站,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和创客空间,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和科技种子企业。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加快中国贵阳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完善落实科技创新优惠激励政策,激发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创新潜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900亿元。坚持以改革激活内生源动力。全面推行清单管理制度,推进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开展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等改革试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出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意见,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开展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出台矿产资源市场化配置交易规则。制定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实施方案,划定耕地保护红线,实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出让制度,争取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开展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试点。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集体建设用地交易、土地增减挂钩改革,制定“多规融合”管理实施办法,把计划生育等政策与户口登记脱钩,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药物采购方式改革,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以开放引进先进生产力。争取国家批准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强力推进“1+7”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出口食品农产品示范区建设,新增一批外贸基地和保税物流中心,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力争与泛珠三角各省区实现通关一体化。实施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方案,加快粤桂黔、黔湘滇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建设。办好用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酒博会、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等开放活动,精准招引落地一批大企业、好项目,满腔热情为落地企业搞好服务。引进省外到位资金80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

(七)加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深入实施绿色贵州建设行动计划,完成退耕还林130万亩、荒山造林398万亩,治理石漠化10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2000平方公里。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深入实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大气、水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建成18个示范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加强重金属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工和建成一批生产生活垃圾、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项目。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和84%。实施草海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强化生态环保监管。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扩大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用好“两把利剑”,强化“两个问责”,做到铁腕治污、不欠新账。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绿色产业。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深入实施林业产业倍增计划。开展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扩大绿色环保标准覆盖面,实施一批节能环保、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创建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

(八)全力保障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在发展中持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不断过上好日子。把稳定就业作为经济发展优先目标。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复退军人、妇女创业就业,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就业。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新建、改扩建30所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新增13个县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26个县基本普及15年教育。加快推进高校建设。完善提升清镇职教城。狠抓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现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远程医疗全覆盖、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加快实施医疗卫生五大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加强重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积极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推动苗药进药典。筑牢社会保障网底。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降低工伤保险等缴费率。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落实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救助保障政策,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急难有救。织牢公共安全网。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应急应对能力建设,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实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程,做好信访维稳工作,严防各类重特大事故事件发生,坚决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情发生。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打造提升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成一批生态体育公园。大力发展民族等各项事业。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人口较少民族建制村率先全面小康行动计划。重视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支持军队、武警部队建设和法院、检察院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司法行政和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防、方志、参事等工作。

围绕实施“1+7”民生工程,办好“十件民生实事”。(1)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精准扶贫,对16.65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上高中、大学免除(补助)学杂费。(2)扶持微型企业2万户,带动就业10万人。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8万人。(3)建设300个农村幼儿园、300个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和1000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4)对所有农村中小学校配置校医。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补助标准。(5)农村、城市低保标准平均提高18%和10%。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6)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48.65万套、建成22.21万套,改造农村危房30万户。(7)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万公里,其中通组路和串户路6500公里。新建公共停车位1.6万个。(8)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沿线移动网络有效信号实现全覆盖,多彩贵州“广电云”实现村村通。(9)完成100个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10)建设50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新建12个县级老年体育活动中心,新建和改造320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50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各位代表!财政是政府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们将更加注重管好用好财政资金。严格执行预算法,硬化预算约束,集中力量办市场办不了的事,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禁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和省对下转移支付正向激励机制,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无效低效的支出调整下来,将重复错位的支出整合修正过来。既要加强债务风险管控,又要支持各地加快发展。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控制非税收入不合理增长,提高税收收入、可用财力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将清理保留的竞争性领域财政专项资金转变为基金,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税源。更加注重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县域经济的作用。完善地方金融体系,深入实施“引金入黔”工程,优化金融机构网点布局,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优化信贷结构,推动金融创新,加大对脱贫攻坚、新兴产业、“三农”等领域和企业技改、兼并重组的支持,保障重点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不断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

(一)坚持从严治政,清正廉洁。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___同志为___的___保持高度一致,与省委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向中央和省委看齐,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看齐,坚决维护中央和省委权威。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严格执行“约法三章”,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深化拓展民生监督工作,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

(二)坚持依法行政,接受监督。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政府公职人员都要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厉行法治、依法办事;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建立政府决策执行纠偏机制,健全重大决策责任终身追究及倒查机制。自觉接受省人大的法律和工作监督、省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高度重视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政府所有工作都要全面接受人民监督,充分体现人民意愿。

(三)坚持简政放权,规范运行。以行政权力瘦身为市场主体强身,清理取消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大力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全力打造“数据铁笼”,建立扶贫资金使用、财政收支、国有资产经营、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大数据监管体系,实现对权力集中部门和重点岗位全流程规范管理,让权力运行处处留痕,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真正做到“人在干、云在算、天在看”。

(四)坚持优化服务,便民利民。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动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大厅,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推行一站式办理、上门办理、自助办理、同城通办、网上办理等服务,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实现省市县乡政府行政事务“一张网”,构建全覆盖、全联通、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政务服务体系,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

(五)坚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把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使命扛在肩上,把为人民谋福祉作为最大责任,把群众冷暖忧乐放在心头,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多办扶危济困的实事,多谋精准脱贫的良策,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高度重视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能力建设,加强对新知识、新经验的学习运用,不断提高发展经济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决策执行能力,以“钉钉子”的精神和“马上就办”的作风狠抓各项部署落细落小、落地落实。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增加暗访暗查频次,强化正向激励,严肃行政问责,让“实干家”有为有位,让“太平官”无处可混。

各位代表!决战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决胜同步小康的大幕已经拉开。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___同志为___的___周围,在中共贵州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苦干实干,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创造更加幸福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篇二 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10850字

1月31日上午,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贵阳国际会议中心大礼堂举行闭幕大会。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大会高票通过了孙志刚省长代表贵州省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通篇贯穿______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对贵州的重要指示精神,体现了中央精神与贵州实际的结合;既晒出漂亮的成绩单,又绘制发展的路线图,体现了总结成绩与谋划发展的结合;既全面部署‘十三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又精准抓住重点难点薄弱点,体现了统筹部署与聚焦发力的结合。”这是代表、委员们对报告的一致评价。

“这是一个适应新常态、贯彻新理念、谋求新跨越的好报告”、“这是一个集大成的好报告”、“报告创新、务实、精准、简练”、“报告成绩总结得好主要是工作干得好,发展蓝图绘得好主要是思路谋划得好,是一个聚人气、接地气、有底气、鼓士气的好报告”,这是代表、委员们对今年报告评价的高频词。

报告起草工作是按照陈敏尔书记指示要求,在孙志刚省长直接领导下进行的。据省政府研究室起草组同志介绍,孙志刚多次对报告的总体考虑、基本框架、重点内容和重大问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写准、写实、写精,并多次对报告进行审改。记者追踪了报告诞生的一组组精彩镜头。

站在新起点:

交上一份沉甸甸答卷

提振全省上下精气神

五载赶超五载拼搏,一路汗水一路收获。

这五年,“两条底线”守得牢,“两大战略”推进快。

这五年,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基础设施变化最大、发展动力活力最足、生态建设成绩最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

“发展态势呈现四个持续向好,振奋人心”、“九个方面的工作总结实实在在、令人信服,五条经验精准深刻、继往开来”。代表、委员们纷纷热议。

“城乡面貌的巨大变化彰显了‘贵州自信’,经济实力的大幅跃升彰显了‘贵州速度’,转型升级的创新突破彰显了‘贵州现象’,政治生态的干事清明彰显了‘贵州形象’。”代表、委员们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重要指标实现了赶超进位的历史性突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在2023年突破4000美元后,2023年达到4793美元,在全国不再垫底。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达到1.05万亿元,在全国排位上升了1位,增速连续5年位居全国前3位。固定资产投资、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和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均突破万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9.5%、41.2%和21.4%、21.2%。

代表、委员们兴致勃勃地说,“‘十二五’期间实现这么多的破万亿、这么高的增长速度,实在不简单,必须点赞!”

国家支持力度空前加大。国家出台国发〔2023〕2号文件。40多个部委出台支持我省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或与我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一大批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国家级规划、国家级试点示范获批建设推进。五年累计安排我省转移支付9540多亿元,是“十一五”的2.6倍。

参加座谈的老同志深有感慨,“贵州的全面小康不再是孤军奋战。”

贵州交通天亮了。“贵州要有高速铁路”、“贵州县县要有高速公路”,是全省人民多年来的期盼。

2023年贵广高铁开通运行,到“珠三角”由21小时缩短到4小时,贵州进入“高铁时代”。紧接着,2023年6月又开通沪昆高铁贵阳至长沙段,到“长三角”、“京津冀”由27小时缩短至9小时,实现了“北上广千里一日还”。

2023年12月底,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128公里,成为西部地区第1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市州通机场。直达长江水运航道基本打通。

代表、委员们感叹,“‘汽车跳、贵州到’已成为历史,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贵州‘地无三尺平’的印象。”

“惠罗高速通车了,沿着这条南下‘出海通道’,我们的玉石和农特产品卖到了国外。”罗甸县一位企业负责人说。

“凿开了山,架通了桥,顾客源源不断地来了,我也摇身一变成了老板。”湄潭县一位办农家乐的农民说。

“交通改善了,大众旅游时代到来了。”西江千户苗寨经营者对此深有体会。

“交通改善了,招商引资工作好做了。”基层干部说。

“高铁开到苗家寨,幸福生活跟进来。”黎平群众载歌载舞。

开启了大数据时代。打响大数据抢先机突围战,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大数据信息产业年均增长37.7%,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64%,呈现井喷式增长。全省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89户。形成6个千亿级产业。

“贵州的大数据发展令全国其他省份刮目相看。”代表、委员们自豪地说。

一位从事经济工作的老参事说,“我省高度依赖能矿产业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正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市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高于90%。用好“两把利剑”,强化“两个问责”,发出了“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强音。

一组组的数据显示:贵州的山更青了、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洁了。

“在贵州没有雾霾的烦扰,过得很舒心。”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生态已经成为我省一张最响亮的名片。”

统筹城乡区域民族地区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新增城镇人口306.5万人,黔中经济区、黔北经济协作区、毕水兴经济带发展步伐加快,县域经济总量增长1.5倍,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高到23.7%和8.2%,“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完成投资1100亿元。

“县城变化很大,街道整洁宽敞了,市民有了休闲文化广场,不少地方还建了城市公园和湿地公园,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们深有感触。

盘县滑石乡岩脚村生态园餐厅的服务员兴奋地说,“美丽乡村建设让村子漂亮起来了,来游玩的人多起来了,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生态、空气都比外面好,还能照顾老人、小孩,生活很幸福,不想外出打工了。”

后发赶超优势叠加释放。完成改革任务385项,争取国家改革试点175个,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减少到321项,省级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减少到7项,新增市场主体113.7万户。

成功举办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酒博会、数博会等重大开放活动,招引落地500强企业134家,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5万亿元。

新建5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59个院士工作站,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45%,人才总量超过360万人。

“省外的老朋友告诉我,贵州知名度越来越高,现在你们是标兵、我们是追兵。”老同志自豪地说,“感觉脸上有光。”

一位应邀参加报告起草征求意见座谈会的外商代表说,“贵州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是投资兴业的好地方。在贵州创业,我的团队很有信心,还有不少朋友想来贵州发展”。

群众脸上看到了“获得感”。民生实事完成投资2897.7亿元,减少贫困人口656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67万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8%和14.4%,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154万套(户)、改造农村危房192万户,完成教育“9+3”计划,城乡低保、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提高到82%左右。

来自农村就业于贵阳经开区的青年说,“托教育‘9+3’计划的福,让我掌握了一门谋生的技能。”

记者在采访中,总能看到堆满春风的笑脸。

红花岗区龙江村的农民高兴地说:“现在村里通了公路,家家盖了楼房,看病有医保,老了有保障,孩子上学吃上了营养午餐,日子越过越安逸了。”

迈上新征程:

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同步小康

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仍然是贵州的基本省情。孙志刚强调,“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是‘十三五’贵州肩负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报告提出,“十三五”期间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主基调,深入推进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突出抓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起草组告诉记者,“作出这样的顶层架构,经历了深思熟虑的分析和艰苦细致的调研。”

谋划来自于对中央和省委精神的深入领会。2023年对贵州极不平凡,______、___总理亲临我省视察指导工作。______要求我们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___总理要求我们鼓起劲来在赶超中实现科学发展,弯下腰来坚决拔掉穷根,携起手来唱响民族团结的绚歌。按照___、总理的重要指示,省委明确提出了“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要求。“十三五”时期怎么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是报告必须回答的问题。

基于此,孙志刚要求起草组认真学习领会______、___总理等中央领导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推进大会等系列重要会议及文件精神,深刻领会陈敏尔书记在一系列重要会议上的讲话要求,使报告在重大提法、重大判断、重大部署等方面与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体现思想性、战略性。陈敏尔明确提出,要突出抓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奋力谱写五大新发展理念贵州新篇章,为报告起草指明了方向、定下了基调。

谋划来自于对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深入分析。“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全过程,是‘十三五’期间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必须深刻认识的大逻辑。”孙志刚在报告起草修改过程中反复强调,“世界经济仍在深度调整,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我省毫不例外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传导影响,这是在确定重大目标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同时,也要考虑到现在我们是在生产总值破万亿元、交通等基础设施大力改善、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基础上迈进‘十三五’,具备保持较高速度发展的有利条件。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转方式调结构重要窗口期、决战脱贫攻坚、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坚持用五大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奔小康。”

谋划来自于对基层和企业的深入调研。孙志刚指出,“政府工作要务实,怎么做到务实?关键是要深入一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到贵州履新3个多月的时间里,他跑遍了9个市州和贵安新区、29个县市区,走访了38家企业和上千名群众。

在乌蒙山区、武陵山区、滇黔桂石漠化片区等贫困地区,他走村入户,详细了解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和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落实等情况。

在威宁、织金、贵定、水城、平坝等县区考察企业时,他强调,要注重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把品牌建起来、把市场打出来、把销量做起来,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吸引更多农民工就近就业、照顾老人小孩。要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推进煤炭精深加工,做到“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要着力优化融资环境,满腔热情为企业搞好服务。

在晴隆、盘县、都匀、凯里等县市考察“三农”时,他要求认真总结各地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好的做法,做大农业规模、做强产品品牌,把“盆景”变成“风景”。要推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经验,激活更多农村“沉睡”资源,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为起草好报告,起草组开展了30多个专题调研。

一次次深入企业、深入群众,一次次反复研究、反复推敲,“十三五”蓝图呼之欲出。

代表、委员们认为,“报告部署‘十三五’时期工作,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进行了浓墨重彩书写,对构建七大体系、实现七大突破画出了清晰的路线图。”

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______指出,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我省还有493万农村贫困人口,占全省农村户籍人口的14.3%、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8%左右,没有他们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也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全国补短板,贵州是机遇。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指出,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

3个多月来,孙志刚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就达10多次。

2023年11月25日,他深入丹寨县雅灰乡排寿村等地与老百姓拉家常、话扶贫、谋发展,指出,“___、国务院提出到2023年实现全面小康,全国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都不能掉队,贵州每一个村子、每一个群众都不能掉队”。

每到一个地方,针对调研发现的不同情况,孙志刚一一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要坚持扶贫搬迁‘三个不动摇’”、“要因地制宜选择移民安置点”、“要完善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配套措施,拓宽易地扶贫搬迁农民增收渠道,引导他们加快融入新的生产生活空间,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推广‘秀水五股’、恒大帮扶大方等经验,对脱贫攻坚作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要为他们树碑立传,在各级地方志、年鉴中开辟专栏记载”、“要强化组织领导,立下‘军令状’,挂起‘作战图’,用好‘指挥棒’,打赢攻坚战”。

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报告提出通过大扶贫推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镇化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跃上新台阶,充分体现了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要求。”

当孙志刚在省人代会作报告讲到“全部免除(补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就读高中、大学的学杂费,让寒门学子求学无忧”、“让农民群众不再因病致贫返贫”时,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1月24日,汪洋副总理在贵州省人民政府上报的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要点的报告上批示:“贵州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落实___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要求,为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带了好头。”

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全力打赢抢先机突围战。______、___总理在我省视察指导工作时均对贵州发展大数据给予充分肯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大数据作为贵州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引擎。

陈敏尔始终把大数据牢牢抓在手上、放在心上,深谋远虑,精心策划,强力推动。

孙志刚到贵州不久,就到贵阳市和贵安新区调研,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大数据为引领的新型产业体系,引进更多高新技术产业和端产品制造企业,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把大数据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陈敏尔、孙志刚频频会见高通、惠普、浪潮、ibm、华大基因等集团负责人,签署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推动我省进一步深化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在大数据平台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

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推动全省经济发展加快转型、社会治理能力快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高,体现了把大数据作为弯道取直、后发赶超战略引擎的要求。相信只要我们充分挖掘大数据的商业价值、管理价值和社会价值,就一定能够抢占大数据发展的制高点。”

构建七大体系,实现七大突破。起草组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重点构建七大体系、实现七大突破,既秉承了本届政府提出的六大体系,又按照五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与时俱进作了进一步深化。

对“大力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在转型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孙志刚说,“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换,这是经济运行客观存在的必然规律,是绕不过去的坎,但同时也是我们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机会。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国家转方式调结构这个重要窗口期,以超常规创新举措,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五年大发展,使贵州的产业实现脱胎换骨、凤凰涅槃。如果我们错过这个机会,再想追就难上加难了。”

大力构建山地特色新型城镇体系,在统筹城乡区域民族地区协调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实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300万人以上,新增城镇人口500万人以上,黔中城市群城镇人口达到1000万人……

大力构建现代生态文明体系,在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上实现重大突破,森林覆盖率达到60%,县级以上城市pm10和pm2.5浓度稳定在二级以上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大力构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实现重大突破,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40%,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

大力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在增强发展支撑能力上实现重大突破,高速铁路超过1500公里,高速公路突破7000公里,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过150亿立方米,出省带宽突破1万gbps,县县通天然气管道……

大力构建民生保障体系,在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上实现重大突破,基本普及15年教育,建设健康贵州和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大力构建动力支撑体系,在建设创新型省份上实现重大突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

“一套套组合拳、一项项硬指标硬任务,彰显的是决心,提振的是信心,凝聚的是人心。”代表、委员们说,“以上蓝图实现了,将给贵州带来巨变,实现历史性新跨越。”

“要在我们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历史时刻,努力建成一个经济发展更加繁荣、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就业收入更加稳定、民生保障更加牢靠、社会秩序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新贵州。”孙志刚的这番话,坚定有力,犹在耳际。

打开新局面:

开局就是决战

起步就是冲刺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慢不起,更等不起。要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打好“漂亮仗”。

在报告起草过程中,孙志刚多次强调,“要把‘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工作扎实谋划好,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铆足干劲,打好第一仗,否则就没有回旋余地”。

看指标,满弓满发。记者发现,报告中的重点指标,2023年绝大多数达到或超过五年平均。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五年年均增长10%左右,而2023年是10%;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年均增长15%,而2023年是18%;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五年是493万人,而2023年是100万人,占20.3%;易地扶贫搬迁五年是130万人,而2023年是30万人,占23.1%;大数据信息产业规模五年年均增长20%,而2023年是25%;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五年是350万人,而2023年是75万人,占21.4%……

“从2023年的重要指标,可以看出政府工作一天也不耽误、一刻也不放松的紧迫感、责任感。”代表、委员们说。

看措施,落地落小。“报告部署工作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可操作性很强。”这是代表、委员们的一致评价。

围绕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确保脱贫攻坚首战告捷,报告提出打好易地扶贫搬迁关键一仗,统筹打好产业、绿色贵州建设、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社会兜底等脱贫攻坚战,建好用好“扶贫云”和“扶贫专线”,整体搬迁3200个贫困自然村寨,为10万就地脱贫人口每人整治1亩优质农田,对贫困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行规范化技能培训30万人以上……

围绕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确保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报告提出培育壮大大数据产业、加快打造大数据应用平台、加强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出省带宽超过4000gbps,数据中心承载服务器能力达到40万台……

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报告提出制定“百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和“双培育”、“双退出”行动计划及年度实施方案,引进500强企业20家以上,完成技改投资680亿元,新增1万户以上企业市场主体,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00户,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清理处置一批“僵尸企业”;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超过600家,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到400个,农村电商交易额增长30%以上;大力发展以山地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0%和22%……

围绕深挖内需潜力,确保经济稳定快速增长,报告提出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多策并施促进居民消费、多方聚力培育壮大县域经济,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6万亿元……

围绕加快山地新型城镇化建设,确保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报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山为景、桥隧连、组团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强城镇地上地下硬件建设,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60万人以上,新增城镇人口70万人以上……

在推进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加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全力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报告一一提出了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每条都有硬通货。“实现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远程医疗全覆盖、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更是让全省人民看到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希望。围绕实施“1+7”民生工程,报告提出要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对所有农村中小学校配置校医等,说在了老百姓心坎上。

“千方百计做强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三块长板,全力以赴补齐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三块短板”,代表、委员们纷纷评价,“长板和短板,报告里提得很鲜明,分析得很透彻,扬长补短的路径十分清晰”。

“报告点出五大艰巨任务,点得深、点得准、点得狠,打在了七寸上。”参加座谈的老同志恳切地说。

看行动,立说立行。千条万条,不抓落实就是白条。说一千道一万,关键就是一个字:干。

省“两会”1月31日上午9时40分闭幕,10时孙志刚就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从强化看齐意识抓落实、强化学习意识抓落实、强化决战意识抓落实、强化创新意识抓落实、强化法治意识抓落实、强化廉洁意识抓落实等六个方面,对贯彻省“两会”精神,抓好“十三五”特别是2023年的政府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特别强调,“定下来的目标,确定了的工作,承诺了的事情,就必须勇敢承担下来,不能偷懒,不能打退堂鼓,要奋力往上冲。政府每个部门和单位都要紧张起来、振奋起来、行动起来,以新的良好精神状态干好工作,确保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每年都有一两个出彩的亮点和重大突破。”

2月1日上午,孙志刚主持召开省政府第72次常务会议,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工方案、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及示范区工作方案、贵州省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工作方案等事项,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蹄疾步稳地推进。

“尽管今年形势严峻,但我们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只争朝夕、夙夜在公,群策群力、埋头苦干,确保‘开门红’,确保首战告捷。”孙志刚的话掷地有声。

看担当,敢作敢为。“把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使命扛在肩上,把为人民谋福祉作为最大责任,把群众冷暖忧乐放在心头。”

“全力打造‘数据铁笼’,让权力运行处处留痕,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真正做到‘人在干、云在算、天在看’。”

“实现省市县乡政府行政事务‘一张网’,构建全覆盖、全联通、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政务服务体系,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

“让‘实干家’有为有位,让‘太平官’无处可混。”

……

这些要求充分体现了政府敢于担当、雷厉风行。

采访中,代表、委员们普遍表示,“贵州有能力做强长板、补齐短板,有信心弯道取直、后发赶超”。

凝聚新智慧:

这是一份凝心聚力的好报告

这是一份务实为民的宣言书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报告处处渗透着爱民、为民、富民的深厚情怀,是一个完全为人民打算的好报告。”代表、委员们有感而发。

报告起草充分体现发扬民主、集聚众智。根据孙志刚指示,起草组在认真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省直各部门和各市州、贵安新区提交的“十二五”和2023年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和2023年工作打算,草拟了报告初稿,2023年11月23日,省政府召开第66次常务会议,对报告进行讨论。12月15日,省政府第68次常务会议再次对报告进行研究。报告两次征求各位副省长、副省级以上离退休老同志、省政府参事和省政府有关部门、单位的意见,并印送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省军区、省纪委、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委有关部门、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等省直部门,各市州、贵安新区和各县(市、区、特区)等征求意见。

12月底以来,孙志刚主持召开系列座谈会,分别听取了副省级以上离退休老同志、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省政府咨询顾问、省政府参事、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对报告和省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

2023年1月上旬,孙志刚和各位副省长分赴9个市州召开座谈会,征求基层群众代表意见。1月7日,省委常委会对报告进行了审议。1月13日,省政协召开常委会议,对报告进行了讨论。

在报告起草征求意见座谈会上,大家积极建言献策。“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要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要大力改善农村医疗条件”、“要着力改善物流环境”、“要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要做好迎接大众旅游时代到来的准备”……

报告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共收到980多条意见建议,经过认真梳理研究,吸收采纳570多条。

起草组还通过报纸、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公开征集社会对“十件民生实事”的意见建议。

两会期间,陈敏尔、孙志刚、王富玉、谌贻琴等省领导,省政府各部门负责人分赴各代表团、政协各界别,认真听取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建议。

大会闭幕前夕,根据代表审议和委员讨论提出的意见建议,起草组认真研究,对报告进行了10处修改。

涓涓细流汇集成海,芸芸众智绘就蓝图。报告通过全体代表郑重表决,已变成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行动纲领。

决战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决胜同步小康的大幕已经拉开。只要我们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青山不放松,万众一心、苦干实干,贵州的明天一定会一路看好、持续向好、更加美好,贵州人民的同步小康梦想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篇三 2023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400字

2023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和中英文翻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中共贵州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_____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坚持发展为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环境为重的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牢牢抓住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多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呈现新的亮点。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增速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地区生产总值9251亿元、人均4295美元,财政总收入213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42亿元,均提前一年实现

“十二五”规划翻番目标。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76.4%。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开局。工作总结完成99项重大改革任务,实施9个国家级改革试点。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等改革效果明显,省级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分别比2023年减少69%和91%,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41%。开放型经济站在新起点。我省进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规划,与长江经济带各地海关实现通关一体化,与粤桂共建贵广高铁经济带。贵阳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获批建设,20余家500强企业新落户贵州。贵阳、遵义、安顺和贵安新区实现通信同城化。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获批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成功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和首次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赤水河、乌江流域12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试点取得实质性突破,森林保护“六个严禁”、环保“六个一律”举措作用明显。新兴产业培育迈出新步伐。与时俱进提出转型发展“五大新兴产业”,大数据、大健康等产业发展风生水起,新兴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电子信息、医药、建筑产业产值分别增长62%、15%和20.2%,旅游总收入增长22.2%。交通运输发展进入新时代。贵广客专通车,贵州进入“高铁时代”。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通高速公路县增至79个。通航机场实现9个市州全覆盖。民航进出港旅客突破1400万人次,个人简历增速排全国第1位。“三农”面貌发生新变化。农业增加值增速排全国第1位,粮食总产量创近五年新高,粮经作物面积比达41∶59。减少贫困人口170万人,农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势头强劲,“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农村面貌日益改观。所有这些,极大地提振了全省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汇聚了我省加快发展的正能量,传递了贵州蹄疾步稳的好声音。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狠抓运行调度和企业服务,稳定经济增长。启动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有效开展“双服务”大行动,出台促投资稳增长和支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等政策措施。力求总量、速度、位次三类指标持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200亿元,增长10.8%,增速连续四年居全国前列。力促一产、二产、三产三次产业全面提升,农业增加值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4%。力推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协同拉动,管理范文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6%,增速排全国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9%,进出口总额增长30.5%。力抓能源资源、资金、劳动力三种要素有效保障,原煤产量1.85亿吨,发电量1677亿千瓦时。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超过1.5万亿元和1.2万亿元,直接融资突破1100亿元。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7万人,返乡就业62万人。力保财政、企业、居民三个收入同步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6亿元、增长13.3%,争取中央各项补助2300多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0.2%。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548元和

6671元,增长9.6%和13.1%,增速排全国第4位和第1位。

(二)狠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深化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向贵安新区、国家级经____和高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下放行政管理权限138项。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16项,按规定为纳税人减免税300多亿元。压缩行政经费5%用于教育“9+3”计划。资源配置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成投运。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启动实施。煤矿数量从上年1704处整合到808处。实体经济领域改革不断深入。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先照后证全面推行。启动实施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参与国企改革。出台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重点领域清单。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46%。新增入规工业企业630户。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加快。安顺、都匀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11个县进行多规融合试点。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试点。农业合作社超过2.4万户。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和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达到15个。建立5000亩以上坝区耕地保护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机构。扶贫开发机制改革精准推进。取消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gdp考核。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积极推进“六个到村到户”。财税金融改革稳步实施。建立政府性债务分类管理制度。财政省直管县达到52个,税制改革营改增范围扩大。成立3家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范文写作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扎实开展。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组建7个职业教育集团。扩大高校专业设置和科研管理自主权。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制定内陆开放型经济改革发展和旅游业转型发展意见,启动外资外贸、开发区等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进出口信用担保机制。社会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省内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全覆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覆盖率达到50%。单独两孩政策全面施行。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获批实施。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完成信访工作诉访分离改革。

2023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三篇)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xx时期工作回顾xx是我省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中共贵州省委的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全面贯彻__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___、国务院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主基调主战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贵州省政府信息

  • 2023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三篇)
  • 2023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三篇)49人关注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xx时期工作回顾xx是我省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中共贵州省 ...[更多]

  • 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三篇)
  • 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三篇)11人关注

    1月31日上午,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贵阳国际会议中心大礼堂举行闭幕大会。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大会高票通过了孙志刚省长代表贵州省人民政府所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