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范文网
当前位置:报告大全 > 工作报告 > 分析报告

利弊分析报告9篇

发布时间:2023-05-19 16:21:21 查看人数:99

利弊分析报告

篇一 2023年关于普及高中教育的利弊工作报告

在纲要正式公布前,经过了两轮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的过程,也历经近百次的修改、讨论,纲要的公布为未来2023年中国教育改革确立了“路线图”,公众关心的学前教育、高考制度改革、高校去行政化等热点教育问题在其中均给予了重点关注。

学前一年毛入园率将达95%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规划纲要提出,到2023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近年来,学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日益突出。2023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为74%。投入不足、资源短缺、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因素长期制约我国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

2023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到2023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在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实现哪些目标?《教育规划纲要》首先提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目标,具体包括: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 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率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23年翻一番。

以制度保证中小学生减负

孩子的书包为何这么沉?面对家长日益高涨的减负呼声,规划纲要将通过“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等方式,为中小学生减负。

在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由来已久,原因复杂,涉及考试制度、学校管理、用人制度、家长观念以及传统文化消极影响等多个因素。为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在具体操作上,《教育规划纲要》要求: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

针对升学压力导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加重的深层次原因,《教育规划纲要》也提出改革措施: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专家说法

对比征求意见稿改动少

规划纲要专家组成员、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表示,对比今年年初公布的纲要征求意见稿,正式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改动的地方很少,只是在一些问题表述上做了一些调整。因为纲要征求意见稿在正式公布前已经过了近两年的讨论,反复研讨,也公开征求过社会各界的意见,符合民主决策的程序,如果与正式公布版本差异过大反而不正常。

要正确理解学生的负担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指出,学生“减负”的关键是要对学生的负担正确理解。造成负担的确与目前的考试制度有关,但也与教学方式和学习内容有很大关系。如果考试和学习的知识需要死记硬背,学生负担就会很重。如果学习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就不会感到负担很重。

强化学前教育是大亮点

规划纲要宏观课题组成员、北师大教育管学部党委书记、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褚宏启表示,教改纲要强化了学前教育的内容,既是一大亮点,也是未来2023年国家教育的一大重点。“普及学前一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的提出意义非常重大。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由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三方面组成,学前教育是基础的基础,如果不加强,会影响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也是目前最亟待加强的部分。

各方反应

幼儿园 用数字说话更有说服力

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园长冯惠燕表示,教改纲要将学前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说明政府已下大决心解决学前教育问题。而提出了具体学前一年毛入园率,用数字说话更有说服力。但是能达到这一比率还需要政府做大量的工作,加大园舍、师资、教育力量的投入,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政府都应加大投入,给更多孩子创造入园机会。同时,家长也应加强责任感,让孩子接受学前教育。

家长 应解决幼儿园乱收费问题

林女士是一位1岁孩子的妈妈,再过两年她的孩子将进入幼儿园。“想让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还应解决幼儿园乱收费的问题。”林女士表示,目前北京市的幼儿园门类繁多,收费标准也不统一,每月学费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高额的收费让很多工薪族家长很犯愁。

林女士表示,国家重视学前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决策,但想要切实减轻家长负担,吸引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还应加大治理幼儿园乱收费问题,制定规范的收费标准,增加幼儿园的数量,扩大区域分布,让所有孩子都能进入合适的幼儿园。

北京落点

儿童入园率2023年内拟达99%

记者从市教委获悉,目前北京3到6岁儿童入园率已达到90%左右。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北京正开展教改纲要的制定工作,计划到2023年,3到6岁儿童的毛入园率将达到95%,2023年达到99%。

据统计,目前北京有各类幼儿园1253所,其中公办性质幼儿园844所。目前公办园只能满足80%户籍人口的需求,而对于已经占到北京总人口54%的外来非户籍人口来说,他们的子女入园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市教委表示,未来3年,本市将投入近15亿元用于解决“入托难”问题,其中,低收入家庭子女入园问题将是解决的重点。

未来2023年,本市幼儿园九成将达到一级一类标准。同时,根据区域人口需求进行合理布局,未来将建设300所幼儿园满足全市需要。另外,在郊区、大型居住区等教育资源不足地区,新建百所示范幼儿园和优质中小学。

拓展阅读 关于 中国教育的问题

那么,中国式的“填鸭式”教育真的磨灭了孩子的创造力和心性了吗?对这个问题,占豪看法有两点:

一、中国的考试压力的确让孩子在成长期有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是客观事实。这些压力来自于哪里呢?是来自于教育体制吗?个人认为,并不能简单这么看,因为压力不仅仅是来自于教育体制,而是整个社会。包括历史人文,包括教育资源等等,当然也包括体制因素。

那么,为什么中国整个社会有这么巨大的考试压力呢?最重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教育资源仍然不够丰富,使得高等教育不能完全普及,这必然会带来考学压力。当前社会,在教育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要的情况下,高考是兼顾社会公平所必须走的一步,诸如美国名校被豪门望族基本包了的情况是不能在中国出现的,这也是为什么占豪一直批评那些要求大规模扩大自主招生言论的原因。从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某大学的招生处长,贿竟然过亿,由此我们可知自主招生带来的社会不公平和权力寻租腐坏。

二是中国社会处于高速变化中,由中下层向中上层攀升最好的方式就是考学。寒门子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学习考到好的大学,接受好的教育,就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这应该是中国之幸。因为,社会只有这样健康的循环流动,才会维持发展、进步与和谐。

当前,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很多人批评教育,但批评中国教育模式的多是精英阶层,他们认为这种残酷的学习压力对孩子是残酷的;但普通百姓多不这么想,他们更希望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而不是合法权益被有权、有钱者侵蚀。也正是基于此,诸如自主招生之类的招生方式,客观上是增加了社会的不公平。当然,考虑到一些特殊人才,给大学一些自主招生权力也是适当的,但不可再继续扩大,因为那样会增加社会的不公平。

三是中国的历史文化的影响。数千年来,中国人都推崇读书,特别是有了科举制度之后,中国人更是把读书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历史上,关于读书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很多。譬如“孟母三迁”、“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等等。这种文化基因,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华子孙,这也是为什么在我国政府教育投资不够的情况下,中国教育依然在不断快速进步的根本原因和动力。这种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的家庭大多数都会对孩子的读书重视,并有相应的要求,这些要求自然就会形成相应的压力。

由上所述,客观上,把考试压力简单归结于体制是不客观的。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有利弊两面,这也是我们看待问题不应钻牛角尖,而应去找真正的利弊所在,并最终实现趋利避害。

二、如今美国科研机构大约有三分之一是华人,中国考出去的留学生非常受美国科研机构欢迎,当前我国搞航空航天科研的中坚力量也多是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由此可见,说中国式教育磨灭了创造力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我们不能简单认为教育真的是磨灭了孩子的创造力和心性。这一点,从现在八零后、九零后孩子的创造力方面看,没看出来他们创造力变弱了,相比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他们的创造力是变强了。

前面是对误区的辩证,那么,我们当前教育弊端到底在哪呢?占豪认为,当前中国教育弊端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忽略学生心性和天赋,品德教育不够。

心性和天赋对一个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人心性和天赋如何,对其未来从事哪一类行业或岗位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才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当前很多年轻人哪怕到成年后,心性仍不成熟,常常想法极端、过于自我和自私,没办法用客观和理性的眼光去观察和看待社会,经常长时间找不到自己的社会位置,时而有极端者还会报复社会。

数千年来,我国文化中对人的德行都有很高的要求,这是历史上中华礼仪之邦之所以能以礼名冠天下、威震四方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四夷归服的最重要向心力。但是,在现代社会,我国在品德教育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如此结果是,我们社会的青少年知识文化认知水平普遍提高了,但道德修养水平却某种程度上下降了。这些问题,已经一定程度地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及文明的进步。

二、我们的社会实践教育做得不够。

由于考学压力,我们现在的孩子普遍基础科学理论学得好,但社会实践能力普遍弱,很多学生在学校出类拔萃,非常优秀,但出得校门,却无法适应社会。这种高分低能的情况如果只是个例也就罢了,现实是相对是较为普遍的。反倒是有一些在学校并不是特别突出的学生,在成年后各自领域中做出了更卓越的成绩。

三、中国式教育缺乏出“大师”的土壤。

新中国以来,在现有教育体制下,我们有行业权威,有学术领袖,但独独缺少“大师”。“大师”不但要学有专攻,还要触类旁通。如今,我们专业领域人才济济,但“大师”级人物不见。近代可以勉强获得“大师”评价的人,基本都属清末培养的人才。那么,中国现在的教育为什么出不了“大师”呢?

在占豪看来,中国之所以出不了大师,根本原因有三点:

一是中华文化在近代遭到西方文化的严重冲击和自己的严重破坏。

大师是必须具备足够强大的传统文化底蕴的,西方的大师如此,中国的大师也是如此,历朝历代的大师都是如此。但是,由于中国的落后,近代中华文化遭到了西方文化的严重冲击,同时也遭到了自己人的严重破坏,这个重新整合的过程需要时间。如今,我们仍处于整合自身文化基础和融合西方文化的进程当中。在这样的过程中,大多数时候我们是补差距,要真正培养出大师,还需要时间积累。

二、中国引进的“苏式”教育确有束缚人思维的地方。

我们知道,当前中国整体的教育模式仍是从苏联引进的“苏式”教育,这种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对孩子的思维具有约束性作用。譬如,学习语文,就必须按照教案的中心思想去学习。这种教育,在进行普及教育方面具有优势,现代的教育机制犹如工业化时代的作业工厂,能培养出相对较为一致的工业化人才。但是,这种机制却容易让人丧失个性的创造力。在这方面,我们缺少相应的自由度,思想解放得仍然不够。

三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因应试因素导致文化底子培养的缺失。

我们知道,我们的教育从学龄前就开始强调“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到了小学,为小升初就要开始去进行各种学业科目的补习;到了初中、高中,学习压力更大,补习更多,这让孩子几乎没有时间再去发展别的爱好和天赋。

这么做的结果是什么呢?本该在幼年和少年时期进行的,需要扎扎实实缓慢打地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和教育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应试。这么做的结果,必然影响孩子未来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境界,必然会影响他们看待社会的高度、角度、广度和深度。大师,首先要有境界,能够超脱于现实而看现实,超脱于专业来看专业,超脱于细节来看细节······可现状恰恰相反,我们今天培养出的人,往往是就现实而看现实,就专业而看专业,就细节而看细节······思想不能充分解放,境界不能真正提升,又如何能出现真正的“大师”?

中国式教育改革该改什么?

中国式教育不是没有优势,相比西方式教育,中国式教育有自身特点和优势。中国的崛起以及中国高质量人才的增长速度,正在让西方反思这些年自己教育方面的失败,很多国家也开始注意到并开始学习中国式教育。同样是中学生,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只安排半天课,也少有课外作业,大量的时间都在玩。西方的中小学生在基础教育方面与中国的确有很大差距。哪怕到大学本科阶段,西方的大部分学科教育水平整体也不如中国。据《新闻晨报》今年3月报道,距离率领英国教育代表团到上海学校“取经”不到一个月,英国教育和儿童事务部副部长莉兹·特鲁斯又于12日宣布与中方达成一项新合作项目,内容包括60名上海教师将赴英国,帮助当地学校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西方教育是一无是处吗?自然不是,相比中国,西方在很多教育领域都保持领先地位,这一点我们毋庸置疑也毋庸讳言。那么,西方教育强在哪呢?强在其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教育,说白了就是强在他们的科研机构。由于西方经济发达,科研经费足,技术和文化积累也都很深,所以在尖端教育和科研方面,我们的确需要向西方学习,这没什么可说的,差距就是差距,要缩小这些差距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么,我们就中国式教育应该做哪些改进呢?个人认为,应该重点修正如下几个方面:

一、少年儿童的基础教育要重德行、天赋和心性教育。

现代中国之前的中国教育,从6岁到8岁入学开始,先学的不是各种各样的功课,而是“洒扫、应对”。所谓“洒扫、应对”,就是扫地擦桌子这种小事,然后就是怎么和老师、长辈以及同辈交往、相处,日常中应该如何有分寸、有度地去处理这些关系。说白了,这个世界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学习这些,正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但这些,我们现在是缺失的,我们现代教育很多人到了成年都不懂的这些。

我们现在的教育属于工厂化的“产品式”教育,出来的“产品”共性多,个性少,天赋发展得远远不够,在心性教育上更是缺失。工厂化的教育有什么好处?普及基础教育来得快、效率高;坏处是,压抑了个性,遏制了天赋,对心性成长关心和关注不够。未来,我们如何在现有“工厂化”的基础教育体制上,能更好地推动个人天赋的发展,更好地张扬个性的正能量,同时还能兼顾青少年的心性成长,应该是我们重点研究的领域。

二、青少年应在应试教育基础上增加社会实践教育。

看动物世界,我们看到动物们赖以生存的各种本领都是在成年之前学会的,成年之后基本就靠这些赖以生存了。我们人类的成长期更长,这给了我们更多的学习时间,这是我们人类的优势,但成年之后的学习能力相比成年之前仍然有很大差距。

人是社会人,人生毕竟不是为了考试,我们应该在成年之前参与更多社会实践,从而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现在问题是,我们的教学在理论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但在实践方面做得远远不够,这是为什么今天很多大学生到了大学不知道自己该如何管理自己,不知道如何发展的原因。莫说在大学,很多人哪怕到了社会上,依然如此。

我们不能因为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弱化了社会实践的学习,否则青少年的学习时间过去了,可能一些对社会的认知机会就彻底失去了。老师是传道、授业和解惑,老师在学校向学生除了传授理论知识外,还应传授社会实践方面的知识。同时,学生应该更紧密地和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更早地和社会进行能量信息交换,从而提升青少年对社会的认知以及个人的持续发展能力。

三、中国应吸收和改进中国历史上的精英教育经验。

中国古代的教育很有特点,是非常典型的精英教育模式。譬如,从青少年就开始规定了必读的思想类书目,在掌握了这些书目之后就是学习各个领域的专攻技能。譬如,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就是必须掌握“六艺”。所谓“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来,如家要求学子们必须熟读《六经》。

为什么要从年轻时就掌握这些?因为这些是“经”。人生必须有“经”方能立人、立德、立思、立论,才能据此发展自己的“纬”。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必须先学“哲学”,先将思想境界搞上去,到成年再搞各个门类的研究就容易多了。古代人们将这些思想之学叫“道学”,而将各种技能称为“术学”。有道方能驾驭术,没有足够高的思想境界,如何在术的领域达到巅峰和顶级?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一种感受,那就是如果能听高人讲些思想感悟方面的东西,当自己开悟一些,个人为人处事能力或专业能力就会提升。可是,反观今天的教育,我们过多地注重“术”的教育,对“道”的教育极其缺乏。这种教育方式在青少年时期容易见到成效,但到了成年往往会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很多各行各界的牛人,就是突破不了思想瓶颈,结果也只能停留在某个领域的权威或精英层面,无法到达“大师”的层面。

所以,我们如果能吸收我国古代的那些精英教育方式的精华部分,融入到现代的教育当中,或许在教育领域就能形成新的突破,中华文化就能迎来真正的伟大复兴。

篇二 关于普及高中教育的利弊:体育教师晋级述职报告

多年来本人一直坚持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安分守已,团结协作,勤恳踏实,精心施教,爱护学生,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为我校的体育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奉献。下面就我本人××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德和勤、能和绩做个小结。

一、首先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我。

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牢记“八荣”、“八耻”,以人为本,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不懈努力。在当今教育现状,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努力实施新课标,高标准培养新人才。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肩负着“科教兴国”的重任,我们热爱教育事业,有终身不渝献身教育的精神,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宁愿默默地在教育岗位上奉献自我。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老师,关心学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把师爱全部倾注于学生身上。教师对学生的爱,渗透于学校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言行举止、仪表直接是学生仿效的对象,所以作为体育教师的我无论外表还是内在美,都尽自己最大能力为学生树立人之楷模,树立效法榜样,加强“身教”意识,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已任。

二、严谨治学,精心施教。

作为教师更应使自己成为合格人才,除要有良好思想品德外,还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要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所以自工作以来,本人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依时坐班,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并通过所学到理论知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制订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课时计划。课堂认真组织好学生,注重学生的练习过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体育骨干。在枯燥无味的素质课进行改革探新,通过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动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提高了练习积极性,练习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除上好体育课外,抓好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运动训练也是体育教师的职责。自工作以来,每天坚持出操,以身作则,抓好两操,把好质量关。另每年学校都举办校、班际篮球赛、乒球赛,广播体操比赛。学校每年都举办一次春季田径运动会和冬季越野长跑比赛。还有配合学校每年一界的艺术节,举办各种趣味比赛。在各位教师的鼎力协助下,都能认真组织全校的裁判工作,使比赛有条不紊地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使其身心得到了锻炼。作为学校田径队教练的本人,以身作则,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带动整个田径队按计划积极训练,不怕苦,不怕累,使队员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提高了运动竞技水平,专项运动成绩逐年提高。作为学校的一员,积极参与学校的公共事务,每次学校有活动时,都是跑前跑后,从不计个人得失,从不叫苦叫累。总是尽最大可能的去帮助别人。

三、任重道远。

在困难中锤炼自己,为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要,先后多次参加××级××培训班。连续多年担任××运动会和各类球赛裁判工作。××年××月获得×× 荣誉称号。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活动,本人所写论文《××××××》××年××月获得××级××等奖。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我坚持严谨、细致、民主、求实、活泼的工作作风,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因材施教。

综上所述,在××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信息化高度发展和教育教学不断改革的今天,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充实自我,紧跟时代的步伐,以科学的手段来武装自己,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尽一份光和热。

篇三 2023年网上购物利弊调查报告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中国人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网络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且还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科技的发展使网上购物成为当今时代的宠儿,网上购物满足消费者足不出户的要求,价位低、选择多、款式新成为拉动消费的动力;网络商场包罗万象,商品种类繁多,购买方便快捷,向消费市场散发着难以抵挡的诱惑。但是,种种诸如支付宝安全、交易诚信、货品质量、配送服务等问题层出不穷。本人就网上购物问题展开了调查,探讨网上购物的利与弊。

一、调查的情况

(一)网购人群比例:74%的网购消费者处于18-38年龄阶段, 18岁以下的占13%。

(二)网购市场规模:达到4980亿元,网购人数约为1.85亿。

(三)网购覆盖城市:全国

(四)网购选择网站:淘宝网占70.8%,其它网站低于淘宝。

(五)网购满意度:三分之二消费者认为产品差不多。

二、消费者网购的利与弊——利:

第一,网络商品种类多。它包含各种产品,在传统商店中,无论其店铺空间有多大,它所能容纳的商品都是有限的,而对于网络来说,它是商品的展示平台,是一种虚拟的空间,只要有商品,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展示,可以把各类知名品牌全部展示在上面,供消费者随意选购。

第二,购物方便。传统购物方式是在门市或大超市里.有营业时间的限制,要消费者亲自前去购物,网上购物方式要灵活的多,客户可以24小时随时购买你所要的商品,网络购物没有地域性,不需要出门只需要客户在家里打开网站,点击鼠标就可以轻松购物,而且卖家负责送货上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并且可以获得较大量的商品信息,可以买到当地没有的商品。而传统的购物形式需要奔波与多家商店之间,给客户增加了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 第三,网上商品价格相对较低。网上的商品与传统商场相比相对便宜,因为网络可以省去很多传统商场无法省去的相关费用,所以商品的附加费用很低,商品的价格也就低了。

第四,商品信息更新快。只要将新商品的图片、介绍资料上传到网上,或者对商品信息、价格进行修改,购买者就可以看到最新的商品信息了,而且立刻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更新。而在传统商业中,购买者要看到新的商品,就要等到商家拿到商品,放置到货架后才能够看到。在修改商品信息或调整价格,特别是要在较大地域范围内统一修改时,在时效性上传统商店就更处下风了。

第五,商品容易查找。网络商店基本都具有店内商品的分类、搜索功能,通过搜索,购买者可以很方便的找到需要的商品。而在传统商店中,购买者寻找商品就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第六,交流。因为消费者网购时有时候不知道什么适合自己,自己到底想买什么类型的商品,或是什么品牌的比较信得过。就可以发贴询问或者与客服聊天询问,从而买到自己合适的产品。

综上可以看出,网上购物突破了传统购物的障碍,无论对消费者、企业还是市场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新经济时期无疑是达到“多赢”效果的理想模式。

网购弊端:

第一,交易对象认定的模糊性。明确交易对象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关系到法律责任的承担问题。在传统购物环境下交易对象非常明确,商店里挂的营业执照就表明了经营者的身份。一旦出了问题可以直接到原购物地点追究责任。但是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只有通过经营者网站中提供的信息了解对方,但是至于信息是否真实、对方到底是谁根本不清楚。 第二,商品信息描述不清。由于购买者对网络上的商品的了解只能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来完成,而有些商品的描述语言模棱两可,容易使人对商品的认识产生歧异。当购买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网络购物交易,拿到商品后,会投诉商品与自己订购的不一致。与传统购物相比,网络购物退换商品是一件相对麻烦和有成本风险的事情。

第三,收货太慢。尽管现在比以前的邮寄快了很多,但有时购买者还是要等上几天,而且有态度极差的快递公司,送一个快递需要大半个月的时间,耽误买者的宝贵时间。

第四,给消费者造成的问题: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守在电脑旁边,腰酸腿疼;没事就去淘宝,每买一样东西都要不停地比较,眼睛酸胀;几乎每天都要买点东西,不然就会觉得手痒心痒,存款数额则直线下降。

第五,退货困难。网上购得的货物想要退掉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经营者往往找种种理由拒绝退货。有时甚至直接在格式合同中明文规定某些商品不得退货。对于在退货范围内的商品,通过经营者的规定看也根本无法退换。

第六,网上欺诈与虚假广告。互联网技术使得某些商家可通过匿名的方式躲避调查,利用监管难度大、隐蔽性强、传播快的特点侵犯消费者的权益而为自己牟利。

第七,售后服务差。有时网上购物的售后服务较差,有时商品出了问题经营者能推则推,就算有售后服务也只是表面应付一下,许多问题根本得不到实质解决。

第八,泄露隐私权。这个问题是现在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挑战网络安全的主要大敌。一些商家为了扩大销售额,不惜将以前消费者的信息建立数据库,根据其经济状况、上网习惯等不停轰炸消费者的邮箱以推销自己的产品;更有甚者,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将消费者的信息卖给他人。此外,消费者的信用卡账号、密码被篡改、被盗也是常有的事。所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肯定会制约未来网上购物的进一步发展。

第九,付款不安全。虽然现在网上银行很方便,但是从技术角度来说,目前部分网银仍采用静态密码的方式,很容易被“木马”等病毒跟踪到,存在风险。最近,银行纷纷关注网上购物的安全性问题,而沸沸扬扬的账户被盗用事件中,也有不少用户深受其害。

三、对网购风险防范的几点建议

第一,建立合理的盈利发展模式。网上交易平台的成功取决于用户的成功,现在无论是淘宝网、拍拍网还是当当网都高举免费服务的大旗招揽顾客,虽然他们的身后都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但是坐吃山必空,永久的免费策略不现实也没必要。

第二,做好商品配送工作。应当建立覆盖服务区域的物流体系,提供24小时免费送货服务,货到付款;售后服务方面,应当向消费者承诺认真贯彻《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严格执行产品退换货制度。同时,应当详细记录交易信息,定期与顾客勾通,注意每笔交易的信用评价,及时处理商品质量问题。 第三,保护消费者隐私权。对于消费者隐私权问题,经营者必须做到:首先,制定详尽、到位的消费者隐私保护政策;其次,于网站上明确向消费者提示关于消费者个人资料的收集方式以及使用目的,并且承诺只在所申明的使用目的范围内及消费者本人同意的情形下使用消费者个人资料;未经消费者授权,不得将信息提供给第三人;最后,不得为营利目的随意向消费者寄送电子邮件,但消费者同意的除外。

第四,加强信用保障和支付安全。首先,急需建立个人和企业完善的诚信体系和诚信查询制度,以实现在可靠性基础上进行的虚拟化交易。在登记身份的前提下开展网络交易活动,对主体的行为产生一种监督力量。其次,尽快建立我国统一的网上支付清算体系,加快我国网上支付工具的开发和应用,打击网上金融犯罪行为、维护网上支付的正常秩序。再者,支付安全是网上购物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从而确保消费者更加放心的进行网上购物。

总之,网上购物是把双刃剑,我们消费者应该权衡好其中的利弊,才能让我们更加理性,愉快的进行消费。在维护自己利益的情况下也能更好地进化网购中所存在的不良问题。对于网络购物存在的弊端,我们消费者应通过自己在网上多次购物的经验总结出些心得或者是将自己的体会分享给身边购物的人,让我们大家更加享受网上购物得乐趣。

篇四 学步车利弊分析报告

学步车利弊分析报告

学步车是宝宝开始练习站立和行走较为常用的一种运动工具。宝宝放进去以后可以朝着自己想去的方向前进,也可以在车内单独同安装在车内的玩具一起玩,而且可以节省大人不少的精力。从这个角度看,学步车对孩子是有益的。因此只要孩子在学步车内安安静静地自己玩,自己走,则可以让他在里面呆上半小时。

不过,假如一放进去就不管他,整日让宝宝在里边玩,则对婴儿产生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1、使婴儿失去了许多学习的机会。比如,这个时期是宝宝全面掌握爬的关键时期,如果整天在车内不学习爬,则使宝宝失去了很多提高的机会;又如婴儿也处在学站、练走的阶段,如果整天在车内,将来走路会推迟,不利于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长时间在学步车内,会使宝宝的'腿变形,变成“x”形腿或“o”形腿。

2、失去了发展与周围联系的能力。孩子一个人在车内左冲,右闯,缺乏与人对话、接触的机会,感觉、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一定限制。

3、婴儿在车内到处猛冲,很有可能碰到什么地方,导致车翻人倒,如果撞在硬处,就可能使宝宝受伤。

因此,即使宝宝在学步车内,家长也应时时守候在宝身边,不要间断各种训练,正确发挥车的作用,绝不能以车代替一切。

篇五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利弊分析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利弊分析

杨燕娟

现代社会就是一个网络的时代,时代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争论,到底网络这样的环境对中学生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弊呢?

一、为了研究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无记名方式对399名中学生(初中占35.1%,高中占64.9%)、222名中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为识字不多、小学初中、高中以上的分别占4.3%、41.3%、54.4%)、257名中学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还通过社区走访、个案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

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调查显示,94.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2.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我市中学生的上网率高达92.1%,其中有24.5%的中学生是互联网上的常客。74.8%的中学生每月上网的总时间在10小时之内,而6.9%的“网虫”则超过了30小时。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9%的中学生表示平时每天的课余时间都能够上网,21.3%的中学生上网时间并不固定;35.5%的中学生能自我约束在每次1小时内,24%的中学生每次要在网上滞留3小时以上,24.5%的中学生则不固定.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46.4%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70.2%,只有7.9%的家长经常上网。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26.7%的教师具有3年以上的上网经历,64.4%的教师则是近一两年内才融入网络的大潮;在上网的教师中,32%表示经常上网,8.9%每天上网;51.9%每次上网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同时,还有54.7%的教师坦陈自己很少上网,有近10%的教师称从不“触网”。

2.家里是中学生上网最主要的场所,网吧的主要客源是中学生

调查表明,家里才是中学生们上网的最主要场所,应当是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按照上网的时间和次数的多少,对学校、网吧、家里进行排序”一项上,68.2%的中学生首先选择“在家里上网”,远高于首先选择“在学校上网”(28.2%)和首先选择“在网吧上网”(5.8%)。同时,中学生也是网吧的常客。调查显示,34.4%的中学生到网吧上过网。一些网吧经营者承认,附近学校的中学生是他们的主要客源。78.3%的中学生反映,网吧管理员从不查验自己的身份,穿着校服,仍能大大方方地进去;有的中学生反映,穿校服的会被安排到较偏僻的角落。

3.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近年来,各校也纷纷加快了校园网的建设。然而,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学生只有19.4%,不满意率达59.2%(其中十分不满意的占40.6%)。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17.9%的家长强烈呼吁校方能提供和改善在校上网的条件,43.1%的家长提出学校要在加强中学生网络知识和能力上发挥作用。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据教师们反映,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分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4.网上交友已成为中学生乐于交往的形式,网友主要是同龄人

网络的发展正改变着中学生交往的方式。调查发现,42.4%的中学生拥有网友,其中,26.7%同时有5个以上,0.8%甚至有15个网友。55.6%的中学生只喜欢与同龄的网友交谈,找年龄较大、较小的网友交谈的分别只有8.2%与0.8%。同时,中学生们还承认,他们更喜欢结交异性网友。68.4%的中学生在网上聊过天,其中26.2%经常在网上聊天,“聊天室”和qq是其网络聊天的主要方式。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大部分中学生保持了清醒的认识。调查显示,在“你觉得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一项中,完全不同意的占42.8%,比较不同意的占37.5%,二项合计占80.3%。但必须注意的是,7.3%的中学生仍相信“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持完全相信的态度。绝大多数(83.4%)的中学生知道网友是虚拟现实的产物,选择“不见面”;同时,也有小部分(14.3%)在网下会过面。

5.多数中学生承认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

网络是个聚宝盆,也是个大染缸,各种*情、暴力、反动信息大行其道,需要具备基本的是非判断力。调查显示,76.6%的中学生认同“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9.6%的中学生则不赞同这种看法。

6.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对于子女上网,27%的家长持赞成的态度,反对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长则顺其自然,但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将来能从事网络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29.5%的家长还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网络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虑的事还有:浏览淫秽、反动、暴力信息,产生网恋,痴迷网络游戏等等。同样的矛盾也存在于大多数教师身上。调查显示,72.1%的老师认为网络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够获取有用信息,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45.6%的教师同时又认为,学生上网不仅浪费时间,影响学业,而且会耽于玩乐,无心向学。支持学生上网的教师只有31.9%,42.7%的教师则认为平时应禁止学生上网,只有假期才能允许,21.8%的教师觉得还是任其自然为好。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于学生上网的观点和态度,往往会通过家访、家长会等途径作用到家长和学生身上。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于中学生们今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2)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4)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5)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

二、讨论与思考

1.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机遇

(1)网上德育更具有时效性和普及性

(2)网上德育更具有生动性和吸引性

(3)网上德育更具有互动性和有效性

2.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1)在观念上

目前,社会、家长和教师普遍存在着一种“网络有害论”,片面夸大中学生们在上网过程中潜在的负面影响,过度渲染网上有害信息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对报纸披露的典型案例感到过度焦虑。许多家长不敢给孩子买电脑,更不敢让他们上网“冲浪”;许多教师不是积极地引导中学生们利用好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而是消极地对上网行为加以劝阻和禁止。同时,在面对中学生上网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时,许多家长和教师不是以一种宽容、理解的心态,采取积极、有效的引导和防范措施,而是紧张过度,一味进行苛责和惩罚,甚至取消孩子的上网资格。这种因噎废食的态度,其实并不能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堵截”、“打击”,而在于引导和教育。

(2)在队伍上

现有德育队伍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还相对缺乏,网上德育运作的机制明显滞后,效果未能如意。有些学校的领导或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或本身缺乏必要的网络德育常识;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网络经验相当贫乏。座谈会上教师们惊呼,许多中学生的网络水平已远远走在自己的前面,如个别中学生甚至在课余时间里担任电脑公司的顾问角色。德育工作者自己不深度“触网”,就无法了解中学生们在网上的所作所为,不能承担起网上“引路人”和督导者的角色。同样家长自己不知道什么是网络,又如何能够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呢?有些家长还以为孩子一上网,不是去搞网恋,就是去浏览不健康的信息,难免忧心忡忡。因此,有必要对家长加强宣传和引导。

三、对策与建议

网络环境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机遇。江**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对于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这是我们进行网络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

第一,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转换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抛弃“网络有害论”,消除“网络恐慌症”,充分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和网络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标,把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判断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原有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价值观教育,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

第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2.培养网络德育队伍,增强网络德育力量

其一,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考核,使各级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体教师掌握网络基本知识、技能,并熟悉网络德育的运作方式和手段,学会常见的德育课件开发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

其二,选拔并培训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富的网络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网络德育工作者,由他们提供在线指导,帮助上网中学生解决各种心理、思想、学习等问题;同时,注意在网上收集整理有代表性的德育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反馈,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自觉筑起心灵的“长城”

一是加强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思想品质教育,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抵制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

二是加强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是各校可以组织中学生统一浏览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主页,向他们推荐国内外诸多优秀网站,把中学生们的上网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先进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动力。

4.提高现有网络德育资源的利用率,增加资金、技术投入,促进德育网络的形成

(1)要进一步加强各校校园网建设,增加资金、技术的投入,并以结对子的形式扶助薄弱学校。争取使各校园网内容充实而生动,形式新颖而优美,更新速度快,宣传做得好,吸引上网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点击率。

(2)从中学生的需求出发,各校园网要建设好学习频道、心理频道、交际频道、游戏频道、生活频道等,建设并管理好聊天室、论坛、在线心理辅导等,在与上网中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努力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引导他们。

(3)各校还应想方设法改善中学生在校上网的条件。可设置学生电子阅览室、电子课堂、网络走廊等,一方面增加中学生上网时间,另一方面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同时,结合课程改革,开设网络教育课程,向中学生们系统地传授网络知识和技巧。

5.切实加强对网吧、网站的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理顺对网吧的管理体制,加大依法治理网吧的力度。成立专门的网吧监管机构;设立全市统一的投诉热线电话;建议电信部门发行青少年专用的上网卡,此卡具有上网费用低廉,自动屏蔽不健康网站等特点。

6.加强对家长进行网络德育的指导

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家长网络德育的意识,引导他们以身作则,为子女健康上网树立榜样,自觉担负起对子女进行网络德育和对子女上网的监护责任。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关工委、共青团、妇联、心理学会、家教研究会、新闻媒体等社会机构、组织在这方面的优势,通过举办讲座、咨询、宣传等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网络德育方面的问题。

总的说,我们要“扬长避短”,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点给予学生正面的影响,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网络存在的负面影响,加强学生抵御这些不良影响的能力。

篇六 2023关于上网利弊的调查报告

一, 调查目的:调查网络对中学生利与弊。

一, 调查时间:20xx年**月

二, 调查对象:中学生

三, 调查方式:口头询问

四, 调查结果:

1, 大部分中学生喜欢上网

2,中学生上网目的:主要是玩游戏,聊天,看电影,玩贴吧,其次是查阅资料。

五,调查结论:

1、利:

①开阔视野

因特网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②加强对外交流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为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和信息获取提供了崭新的交流场所。

③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就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一些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④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

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中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

2、弊:

①影响学业。中学生上网大多是玩游戏,聊天等。有的上网时间长,休息少,上课无精打采,学习效率低下;有的为了上网甚至迟到、早退、逃学、夜不归宿......

②影响健康成长.一个人如果沉迷网络,使自己生活在虚拟世界,减少与人交流的愿望,容易患上电脑自闭症,直接导致心理障碍。

③诱发违法犯罪。网上不健康的内容极易诱使学生违纪违法甚至犯罪。

④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如果长时间上网,对眼睛的伤害非常严重。

篇七 网上购物利弊调查报告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中国人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网络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且还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科技的发展使网上购物成为当今时代的宠儿,网上购物满足消费者足不出户的要求,价位低、选择多、款式新成为拉动消费的动力;网络商场包罗万象,商品种类繁多,购买方便快捷,向消费市场散发着难以抵挡的诱惑。但是,种种诸如支付宝安全、交易诚信、货品质量、配送服务等问题层出不穷。本人就网上购物问题展开了调查,探讨网上购物的利与弊。

一、调查的情况

(一)网购人群比例:74%的网购消费者处于18-38年龄阶段, 18岁以下的占13%。

(二)网购市场规模:达到4980亿元,网购人数约为1.85亿。

(三)网购覆盖城市:全国

(四)网购选择网站:淘宝网占70.8%,其它网站低于淘宝。

(五)网购满意度:三分之二消费者认为产品差不多。

二、消费者网购的利与弊——利:

第一,网络商品种类多。它包含各种产品,在传统商店中,无论其店铺空间有多大,它所能容纳的商品都是有限的,而对于网络来说,它是商品的展示平台,是一种虚拟的空间,只要有商品,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展示,可以把各类知名品牌全部展示在上面,供消费者随意选购。

第二,购物方便。传统购物方式是在门市或大超市里.有营业时间的限制,要消费者亲自前去购物,网上购物方式要灵活的多,客户可以24小时随时购买你所要的商品,网络购物没有地域性,不需要出门只需要客户在家里打开网站,点击鼠标就可以轻松购物,而且卖家负责送货上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并且可以获得较大量的商品信息,可以买到当地没有的商品。而传统的购物形式需要奔波与多家商店之间,给客户增加了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 第三,网上商品价格相对较低。网上的商品与传统商场相比相对便宜,因为网络可以省去很多传统商场无法省去的相关费用,所以商品的附加费用很低,商品的价格也就低了。

第四,商品信息更新快。只要将新商品的图片、介绍资料上传到网上,或者对商品信息、价格进行修改,购买者就可以看到最新的商品信息了,而且立刻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更新。而在传统商业中,购买者要看到新的商品,就要等到商家拿到商品,放置到货架后才能够看到。在修改商品信息或调整价格,特别是要在较大地域范围内统一修改时,在时效性上传统商店就更处下风了。

第五,商品容易查找。网络商店基本都具有店内商品的分类、搜索功能,通过搜索,购买者可以很方便的找到需要的商品。而在传统商店中,购买者寻找商品就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第六,交流。因为消费者网购时有时候不知道什么适合自己,自己到底想买什么类型的商品,或是什么品牌的比较信得过。就可以发贴询问或者与客服聊天询问,从而买到自己合适的产品。

综上可以看出,网上购物突破了传统购物的障碍,无论对消费者、企业还是市场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新经济时期无疑是达到“多赢”效果的理想模式。

网购弊端:

第一,交易对象认定的模糊性。明确交易对象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关系到法律责任的承担问题。在传统购物环境下交易对象非常明确,商店里挂的营业执照就表明了经营者的身份。一旦出了问题可以直接到原购物地点追究责任。但是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只有通过经营者网站中提供的信息了解对方,但是至于信息是否真实、对方到底是谁根本不清楚。 第二,商品信息描述不清。由于购买者对网络上的商品的了解只能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来完成,而有些商品的描述语言模棱两可,容易使人对商品的认识产生歧异。当购买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网络购物交易,拿到商品后,会投诉商品与自己订购的不一致。与传统购物相比,网络购物退换商品是一件相对麻烦和有成本风险的事情。

第三,收货太慢。尽管现在比以前的邮寄快了很多,但有时购买者还是要等上几天,而且有态度极差的快递公司,送一个快递需要大半个月的时间,耽误买者的宝贵时间。

第四,给消费者造成的问题: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守在电脑旁边,腰酸腿疼;没事就去淘宝,每买一样东西都要不停地比较,眼睛酸胀;几乎每天都要买点东西,不然就会觉得手痒心痒,存款数额则直线下降。

第五,退货困难。网上购得的货物想要退掉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经营者往往找种种理由拒绝退货。有时甚至直接在格式合同中明文规定某些商品不得退货。对于在退货范围内的商品,通过经营者的规定看也根本无法退换。

第六,网上欺诈与虚假广告。互联网技术使得某些商家可通过匿名的方式躲避调查,利用监管难度大、隐蔽性强、传播快的特点侵犯消费者的权益而为自己牟利。

第七,售后服务差。有时网上购物的售后服务较差,有时商品出了问题经营者能推则推,就算有售后服务也只是表面应付一下,许多问题根本得不到实质解决。

第八,泄露隐私权。这个问题是现在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挑战网络安全的主要大敌。一些商家为了扩大销售额,不惜将以前消费者的信息建立数据库,根据其经济状况、上网习惯等不停轰炸消费者的邮箱以推销自己的产品;更有甚者,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将消费者的信息卖给他人。此外,消费者的信用卡账号、密码被篡改、被盗也是常有的事。所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肯定会制约未来网上购物的进一步发展。

第九,付款不安全。虽然现在网上银行很方便,但是从技术角度来说,目前部分网银仍采用静态密码的方式,很容易被“木马”等病毒跟踪到,存在风险。最近,银行纷纷关注网上购物的安全性问题,而沸沸扬扬的账户被盗用事件中,也有不少用户深受其害。

三、对网购风险防范的几点建议

第一,建立合理的盈利发展模式。网上交易平台的成功取决于用户的成功,现在无论是淘宝网、拍拍网还是当当网都高举免费服务的大旗招揽顾客,虽然他们的身后都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但是坐吃山必空,永久的免费策略不现实也没必要。

第二,做好商品配送工作。应当建立覆盖服务区域的物流体系,提供24小时免费送货服务,货到付款;售后服务方面,应当向消费者承诺认真贯彻《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严格执行产品退换货制度。同时,应当详细记录交易信息,定期与顾客勾通,注意每笔交易的信用评价,及时处理商品质量问题。 第三,保护消费者隐私权。对于消费者隐私权问题,经营者必须做到:首先,制定详尽、到位的消费者隐私保护政策;其次,于网站上明确向消费者提示关于消费者个人资料的收集方式以及使用目的,并且承诺只在所申明的使用目的范围内及消费者本人同意的情形下使用消费者个人资料;未经消费者授权,不得将信息提供给第三人;最后,不得为营利目的随意向消费者寄送电子邮件,但消费者同意的除外。

第四,加强信用保障和支付安全。首先,急需建立个人和企业完善的诚信体系和诚信查询制度,以实现在可靠性基础上进行的虚拟化交易。在登记身份的前提下开展网络交易活动,对主体的行为产生一种监督力量。其次,尽快建立我国统一的网上支付清算体系,加快我国网上支付工具的开发和应用,打击网上金融犯罪行为、维护网上支付的正常秩序。再者,支付安全是网上购物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从而确保消费者更加放心的进行网上购物。

总之,网上购物是把双刃剑,我们消费者应该权衡好其中的利弊,才能让我们更加理性,愉快的进行消费。在维护自己利益的情况下也能更好地进化网购中所存在的不良问题。对于网络购物存在的弊端,我们消费者应通过自己在网上多次购物的经验总结出些心得或者是将自己的体会分享给身边购物的人,让我们大家更加享受网上购物得乐趣。

网上购物利弊调查报告

篇八 2023关于网络利弊调查报告

一、课题产生的背景

(一)背景

20世纪末,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互联网凭借承载信息量的广泛与巨大等优势,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据统计,目前我国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9 000万,其中80%以上是青少年。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青少年成长带来深远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

现实生活中,一些不法分子唯利是图,有的利用网络传播暴力、***信息,有的利用内容不健康的互联网游戏吸引青少年,使得有些孩子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甚至患上“网络成瘾症”,不仅学业受到严重影响,身心受到很大伤害,也给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辨别是非、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互联网的不良影响。初一的学生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对网络接触的不是很多,他们对网络充满了好奇,也很迷惘,有很多学生以为上网就是玩游戏或聊天,他们对网络也没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经上网查资料,了解网络对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利弊所在,今后我们会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来学习

三、研究对象:全体网民

四、研究方法:

★访谈法(调查几位同学,记录他们的上网历程)

★上网查资料

★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统计、整理、分析数据)

五、研究过程

六、研究结果:

1.如何防止学生沉迷网络

面对网络是铺天盖地的信息,中学生缺乏筛选和鉴别的能力,往往照单全收,由于获取信息非常容易,你几乎无法控制孩子从网上获取各种信息。由此孩子便容易患上“信息过度综合症”,典型症状是终日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的虚拟世界以及电视里,现实中则变得孤僻自闭,出现交流障碍,长时间上网会损害孩子的身体,影响孩子的发育,不良的垃圾信息还会严重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怎样预防和矫正“信息过度综合症”呢?首先要加强和孩子的情感沟通,在家庭里多和孩子交流,并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认真倾听孩子的观点和心声,鼓励和支持孩子多接触现实中的社会,比如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等,这对于“抗衡”网络的不良影响是最重要的。其次,大人要懂得一些网络知识,这样才能和孩子顺畅地就网络问题进行讨论,有了共同语言,才有利于你的引导。最后,要通过你的言传和优秀的书籍给孩子提供信息的精华,提高孩子的识别能力。总之,面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挑战,大人们不必尴尬、惊慌、忧虑、困惑,

只要“与时俱进”,就可以从容应对。

2.有关人员怎么看待网络

电脑本身并没有错,我们不应该因为它存在弊端就凭主观意识一棒子打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利弊共存的,只要我们合理的运用,也可以避开弊端或是将变弊为利,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所以针对电脑使用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以下的几点的建议:

1、用电脑首先要明确目的,电脑是我们学习娱乐的工具,用电脑学习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娱乐只是让我们在学习的间隙轻松一下,不能本末倒置。

2、虚心接受父母监督,最好把电脑放在家里的公共地点如客厅,这样父母可对我们使用电脑在时间上和内容上起到监督和控制的作用。

3、合理安排用电脑时间,如果为了玩游戏,尽量在周末和节假日使用,这样安排不影响学习,父母也不会过分反对。

4、不迷恋电脑游戏,有时间多和同学出去运动,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和同学增进了友谊,何乐而不为呢?

5、同学们不妨访问一下我们小组为您提供的热门网站,它能使你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又愉悦了身心,何乐而不为呢?

篇九 网络利弊的调查报告

一、课题产生的背景

(一)背景

20世纪末,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互联网凭借承载信息量的广泛与巨大等优势,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据统计,目前我国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9 000万,其中80%以上是青少年。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青少年成长带来深远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

现实生活中,一些不法分子唯利是图,有的利用网络传播暴力、***信息,有的利用内容不健康的互联网游戏吸引青少年,使得有些孩子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甚至患上“网络成瘾症”,不仅学业受到严重影响,身心受到很大伤害,也给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辨别是非、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互联网的不良影响。初一的学生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对网络接触的不是很多,他们对网络充满了好奇,也很迷惘,有很多学生以为上网就是玩游戏或聊天,他们对网络也没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经上网查资料,了解网络对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利弊所在,今后我们会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来学习。

三、研究对象:全体网民

四、研究方法:

1、访谈法(调查几位同学,记录他们的上网历程)

2、上网查资料

3、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统计、整理、分析数据)

五、研究过程

六、研究结果:

1、如何防止学生沉迷网络

面对网络是铺天盖地的信息,中学生缺乏筛选和鉴别的能力,往往照单全收,由于获取信息非常容易,你几乎无法控制孩子从网上获取各种信息。由此孩子便容易患上“信息过度综合症”,典型症状是终日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的虚拟世界以及电视里,现实中则变得孤僻自闭,出现交流障碍,长时间上网会损害孩子的身体,影响孩子的发育,不良的垃圾信息还会严重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怎样预防和矫正“信息过度综合症”呢?首先要加强和孩子的情感沟通,在家庭里多和孩子交流,并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认真倾听孩子的观点和心声,鼓励和支持孩子多接触现实中的社会,比如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等,这对于“抗衡”网络的不良影响是最重要的。其次,大人要懂得一些网络知识,这样才能和孩子顺畅地就网络问题进行讨论,有了共同语言,才有利于你的引导。最后,要通过你的言传和优秀的书籍给孩子提供信息的精华,提高孩子的识别能力。总之,面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挑战,大人们不必尴尬、惊慌、忧虑、困惑,只要“与时俱进”,就可以从容应对。

2、有关人员怎么看待网络

电脑本身并没有错,我们不应该因为它存在弊端就凭主观意识一棒子打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利弊共存的,只要我们合理的运用,也可以避开弊端或是将变弊为利,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所以针对电脑使用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以下的几点的建议:

1、用电脑首先要明确目的,电脑是我们学习娱乐的工具,用电脑学习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娱乐只是让我们在学习的间隙轻松一下,不能本末倒置。

2、虚心接受父母监督,最好把电脑放在家里的公共地点如客厅,这样父母可对我们使用电脑在时间上和内容上起到监督和控制的作用。

3、合理安排用电脑时间,如果为了玩游戏,尽量在周末和节假日使用,这样安排不影响学习,父母也不会过分反对。

4、不迷恋电脑游戏,有时间多和同学出去运动,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和同学增进了友谊,何乐而不为呢?

5、同学们不妨访问一下我们小组为您提供的热门网站,它能使你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又愉悦了身心,何乐而不为呢?

利弊分析报告9篇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利弊分析杨燕娟现代社会就是一个网络的时代,时代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争论,到底网络这样的环境对中学生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弊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利弊信息

  • 利弊分析报告9篇
  • 利弊分析报告9篇99人关注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利弊分析杨燕娟现代社会就是一个网络的时代,时代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争论,到底网络这样的环境对中学生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弊呢 ...[更多]

分析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