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2023年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06-23 10:00:05 查看人数:98

2023年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篇一 2023年脱贫攻坚调研报告6650字

2023年脱贫攻坚调研报告为积极推进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确保2023年省级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全部销号,贫困户全部稳定越线,平利县政协组织相关政协委员和部门负责人于4月上旬至6月上旬深入全县11个镇和15个当年脱贫村,采取实地查看、查阅档案资料、走访贫困对象、与镇村干部座谈等形式,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进展情况

___、国务院作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来,我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到户措施、帮扶到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施易地搬迁、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劳务创业、实施生态建设、加强教育扶贫、开展健康扶贫、落实政策保障七个一批脱贫措施,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强化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建档立卡回头看,瞄准扶贫目标。2023年底市上核定我县贫困村87个、贫困人口4.57万人。通过认真组织建档立卡回头看,全县共识别贫困户18490户44831人,建立完善了贫困对象信息档案。找准致贫原因,按照七个一批分类实施脱贫。分年度落实脱贫任务,其中2023年脱贫村15个、脱贫人口4030户11710人。二是建立作战体系,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了脱贫攻坚县指挥部、镇作战部、村作战室三级作战体系,实行了县级领导联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机制,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强化督察督办、问责问效,压力层层传导到位。三是筹集整合资金,强化投入保障。筹集财政扶贫资金5000余万元,15个当年脱贫村每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同时整合部门行业扶贫项目资金1.44亿元,集中用于当年脱贫村。申请农发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信贷资金4.5亿元。出台5321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和贫困户发展产业每户最高限额3000元的奖扶政策,为贫困户建房和发展产业解决资金困难。四是突出工作重点,落实脱贫措施。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贫困村脱贫的工作重点,加强项目规划对接落实,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等390个行业脱贫攻坚项目中,有37个已经竣工,209个正在建设,还有144个项目处于规划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阶段。贫困户脱贫七个一批方面,以易地搬迁和产业扶贫为工作重点,认真落实劳务创业、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政策兜底等方面现有政策,各负其责做好各批次脱贫实施方案制定工作。五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大型标语、电视、网站专栏、简报、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形式,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脱贫攻坚工作氛围。六是积极探索创新,开辟脱贫新路径。各级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出精准扶贫+、电商+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等模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出特色、出成效。

二、存在问题

我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但在工作机制、贫困村项目建设、易地搬迁、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政策兜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1、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一是工作统筹协调有待加强。工作部署前瞻性有待增强;部门政策要求与脱贫攻坚要求还不够协调一致;部门各自为战,相互支持配合不到位。二是政策配套整合有待加强。整合的1.44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部门对接落实不到位;除开当年脱贫村,后期脱贫村没有资金投入;贫困户脱贫七个一批具体实施方案不够明确;各项惠农政策散落各部门,亟需进行整合;镇村脱贫攻坚人员、经费、培训保障力度有待加强。三是抓落实力度有待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的持续性有待增强,存在忽冷忽热现象;少数镇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对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认识不足,依赖包帮部门的思想较为突出,存在被动应付、等缓看等消极思想;少数部门和包帮干部对扶贫政策一知半解,工作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缺少有力抓手,驻村帮扶成效不明显;5321贷款政策,少数经办人员对文件精神理解有偏差,执行口径不统一,手续不够简便。四是群众教育引导有待深化。部分贫困户信心不足,上面热,下面冷,干部急,群众不急;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相互攀比,以当贫困户为荣;部分群众自身条件好,但不履行赡养义务,让老人成为贫困户。

2、贫困村项目建设进展迟缓。一是项目对接不到位。贫困村脱贫标准没有完全与项目对接,有的标准缺少项目支撑;部分贫困村所报项目在部门对接过程中缩水严重。二是项目实施效率低。贫困村水、电、路、堤等项目多数还停留在规划表上,没有到落实层面;项目审批程序多,时限长,办事效率有待提高,按时完成年度任务堪忧。

3、易地搬迁难度较大。一是集中安置开工率低。全年49个集中安置点,仍有13个未动工建设,贫困户建房40%仍未开工,部分村交钥匙工程尚未进入招投标程序。二是旧房改造尚未全面启动。10400元补助标准偏低,贫困户旧改积极性不高。部分贫困村非贫困户土坯房的比例很高,按照砖混结构房屋不低于60%的贫困村脱贫标准,年底实现目标难度较大。三是集中和分散安置比例与实际需求脱节。自然土地条件较差的镇村难以安排符合规模要求的安置点,分散建房又有比例控制,矛盾比较突出,基层反映比较强烈。同时还存在如果安置过于集中,将给部分贫困户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导致贫困程度加深的问题。四是两灾户搬迁安置实施难。部分边远镇村存在没有地方安置、农户没有搬迁能力、远离土地资源、交钥匙工程不愿入住等问题。

4、产业扶贫困难较多。一是产业规划项目落实难。部分贫困村没有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发展。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缺乏劳力,没有经济基础,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加之农业产业比较效益低,导致发展产业积极性不高。部分产业项目见效周期较长,当年难以实现脱贫。二是种苗供应不足。本地种苗供不应求,种苗价格上涨迅猛。贫困户购买外地调运种苗,没有质量保证,死猪、死鸡现象突出。三是产业技术指导不到位。部分贫困户没有相应的经验技术储备,缺乏相应技术指导。四是存在市场风险。贫困户发展产业存在销售难的问题,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农产品价格不稳定,部分农产品价格呈现下滑趋势,导致增产不增收。五是产业大户、合作社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当前部分产业大户、合作社缺资金,规模效益低,贫困户就地就业困难,带动贫困户脱贫乏力。

5、健康扶贫任务重。一是健康扶贫资金投入不足。贫困人口由政府全额资助参合的制度尚未完全落实;新农合总体补助标准相对较低,患者住院自付费用较高,特别是大病患者,经济负担较重。二是医疗报销结算服务有待完善。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便民付费结算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健康扶贫标准不够清晰。贫困户医疗服务缺少明确规范标准,存在过度治疗等问题,导致健康扶贫资源浪费。四是解决因病致贫人员就医负债问题难度大。根据调查,我县因病致贫人口中负债2万元以下的1843户,2-5万元的560户,5万元以上的187户,因病返贫现象较为突出。如广佛镇松河村仅尘肺病人达70余人,健康扶贫任务艰巨。

6、兜底脱贫有待完善。一是兜底对象精准识别机制有待规范完善。扶贫兜底对象与民政低保对象不一致,部分需要兜底人员实际将落空;低保评定中存在家庭收入核算难、家庭财产状况界定难、踩线群众认定难、民主与集中结合难等问题;五保标准执行不到位,对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等符合条件的对象存在漏保问题;部分行动不便、自主意识差的重度残疾人没有户口、身份证、残疾证,不能享受政策。二是兜底保障措施有待完善。扶贫与低保两线合一有待明确。五保集中供养率不高,集中供养设施不足,分散供养五保的住院护理费和丧葬费有待明确落实。瘫痪等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员敬老院不接收,缺少相应的特殊救助护理机制。临时救助手续不够便捷,救助覆盖面有待扩大。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政策宣传和兑付力度有待加强。

三、意见建议

我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实际情况复杂,群众期望值高,任务十分艰巨。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真正把脱贫攻坚上升到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力量资源,增强标准意识,狠抓工作落实,提高工作效率,用各级干部的真情帮扶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干群一心、上下合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

1、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加强工作统筹协调。要坚持政出一门,各部门脱贫攻坚有关文件须由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审查协调一致后统一发出。增强工作前瞻性,未雨绸缪,前后一致,标准统一,同时要建立政策制定的修正机制。项目审批要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积极推行无纸化集中办公,特事特办,限时办结。强化工作保障,通过购买服务等途径增加镇村脱贫攻坚工作人员力量,适当追加镇村行政办公经费,加强工作培训指导。要加强调查研究,建立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基层反映的问题。二是要加强政策配套整合。要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集中用于脱贫攻坚。各责任部门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及时将项目资金对接落实到位。要夯实工作责任,统筹政策资源,尽快分别制定出台贫困户脱贫七个一批实施方案。5321小额贴息贷款要简便放款流程,政策执行落实到位,同时要建立贫困户贷款风险防范监管机制。要坚持政策公开透明,对各部门的所有惠民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汇编成册,统一标准口径,干部人手一本,贫困户户均一册,方便干部学习掌握,引导群众理性依规寻求帮助。后期脱贫村脱贫任务更加艰巨,应当采取分期安排项目资金、先给指标后结算等方式分年度分阶段逐步实施脱贫,减轻后期工作压力。三是强力推进工作落实。全县上下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脱贫攻坚工作的艰巨性,统筹安排人财物,杜绝消极应付思想,消除相互推诿现象,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任务。要明确突出镇村主体作用,进一步细化部门驻村帮扶工作职责,加强工作指导,让贫困群众有获得感。要强化督查问责,把不定期暗访抽查和定期督察督办相结合,对于工作推进不力的,要启动问责问效。同时要尽快制定出台脱贫攻坚考核奖惩办法,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四是深化群众教育引导。宣传部门要组织通过文艺巡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倡导勤劳致富、人穷志不短的正确舆论导向,引导贫困户转变贫穷光荣等错误思想观念,增强脱贫信心。积极开展脱贫致富标兵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带动作用。公安部门要加大黄赌毒等不良社会风气的打击力度,引导群众守法脱贫致富。司法部门要加强司法宣传和救助,引导子女履行赡养义务,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利益,营造孝老爱亲的社会氛围。

2、加大贫困村项目落实力度。一是要加强项目对接落实。要强化标准意识,贫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脱贫标准要用项目一一对接支撑,确保年底能够按标准验收过关。各职能部门要按贫困村脱贫标准主动到村对接落实项目,兼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探索贫困村项目资金整合分配制,采取项目资金总额核定、产业与基础设施比例控制、镇村自主申报、部门对接落实的办法,破解贫困村项目争取难、上下不一致、对接不了的问题。二是要抢抓时间节点推进项目实施。要倒排工期,简化项目审批程序,采取打包招标、购买服务等方式,尽快启动落实项目建设。三是要加大项目的督查力度。要就贫困村项目落实开展专题督查,确保所有项目对接落实到位,有人抓,有人管,能够按时完成。

3、强力推动实施易地搬迁。一是加大集中安置推进力度。尚未开工建设的集中安置点要尽快启动建设。贫困户集中建房,包帮干部要逐户敲定落实,督促尽早开工,同时应当加强建房技术规范和用材安全指导。统规统建交钥匙工程要尽快完成招投标程序,确保年底贫困户能够入住。二是要全面启动旧房改造。明确旧房改造验收标准,适当提高补助水平。要通过先实施改造、后兑现政策、分户签订协议、统一组织施工等多种措施尽快全面启动旧房改造。贫困户土坯房改造可以和交钥匙工程相结合,贫困户易地购买安全住房,可以享受政策。三是分类解决两灾户问题。提请省上相关部门对滑坡体进行评估,力争销号一批。国土部门加大滑坡体治理项目申报力度。两灾户搬迁结合农户实际,分类采取措施动员搬迁。四是适当调整集中与分散安置比例。在全县集中安置率总体达标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对条件相对好的镇适当提高集中安置比例。对自然条件差的镇,按照就近安全避险的原则,适当扩大分散安置比例,方便贫困户生产生活。

4、因户施策推进产业落实。一是尊重贫困户的发展意愿和实际。产业规划尽量选择贫困户具有经验技术基础的项目。贫困户发展产业要充分考虑其自身能力基础,规模不宜过大。适当提高贫困户发展产业奖扶政策最高限额标准。政策兑现标准要切合贫困户的能力实际,降低门槛。二是要加强种苗供应管理。要通过引进技术本地育苗等措施加大本地种苗供应力度。扶持建立本地种苗良繁供应基地。外地调运种苗要与种苗供应方签订风险防范协议,保证种苗成活率,避免给贫困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加强种苗供应市场管理,防止种苗价格任意上涨。三是加强产业技术指导。要大力倡导绿色种植、生态养殖,提升贫困户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业技术部门要对猪、鸡、牛、羊等畜禽养殖和绞股蓝、茶叶、核桃、魔芋、猕猴桃、蚕桑等种植项目分品种、分项目及时编发简明技术规程明白纸,并加强对贫困户和包帮干部的技术培训指导。高度重视畜禽防疫,组织动员县、镇、村畜禽防疫力量全面抓好畜禽防疫工作。四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贫困户发展产业产品信息收集监测发布平台,为产品销售提供准确信息服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通过电商+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等模式,加大贫困户农产品销售力度。建立贫困户农产品收购补贴机制,对于按保护价收购贫困户农产品的,政府给予一定资金补贴。五是建立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流转土地、入股、代饲代养、务工、种苗供应和保护价收购等多种方式加强合作,增加贫困户资产收入、务工收入,降低贫困户发展产业风险。对带动贫困户发展的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合作社,在项目争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加强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合作社之间的联合,共享市场信息资源,连接内外市场,畅通销售渠道。

5、完善服务开展健康扶贫。一是加大健康扶贫投入。将贫困人口医保参合资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解决;适当提高对贫困人口新农合基本补助和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建立因病返贫救助制度,整合其它救助资金兜底解决贫困人口医疗费用问题,通过分期分批救助等形式积极帮助化解因病致贫人员就医负债。二是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完善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建立医疗费用、医保补助、困难救助一站式结算机制,最大程度简便医疗和结算手续,减轻就医资金压力。三是要制定健康扶贫就医服务标准。对贫困对象就医服务,应当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执行标准,既要保证贫困对象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服务,又要防止无原则要求提高服务标准、过度治疗等浪费健康扶贫资源的现象发生。四是要综合运用其它脱贫方式。对部分多种原因致贫的贫困户,在实施健康扶贫的同时,综合运用其它扶贫方式帮助真正摆脱贫困。如对尘肺病等重大特殊患病人群,建议进行政策兜底。

6、织牢网底落实政策保障。一是完善兜底对象识别机制。按照___、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的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低保评定办法。坚持将家庭收入核查作为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民主评议作为重要参考,减少评定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全面准确执行五保评定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实行应保尽保。积极探索贫困户和低保户、五保户由第三方进行评估认定机制。建立主动服务工作机制,协调组织工作服务队进村入户为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提供办理户口、证件、身体检查等服务。要稳妥做好五保、低保的核退工作,确保所有五保、低保都是贫困户;同时要确保需要兜底的对象能够全部纳入五保、低保。二是要完善兜底保障措施。对接省市政策稳妥推进扶贫和低保两线合一,落实完善分类施保,建立低保动态管理机制,落实渐退低保帮扶。加快敬老院、幸福院等养老设施建设力度,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通过临时救助等措施落实解决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的住院护理费和丧葬费用。建立瘫痪等失能人员特别护理救助机制,一方面可以由村组聘请人员进行护理,政府解决护理经费;另一方面可以在敬老院等机构开设失能人员特殊护理床位,向社会招聘专业人员进行护理。同时要加大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兑付力度。精神病人由残联、合疗、民政三家共同救助解决住院和家庭托养费。加大临时救助力度,进一步简化救助程序,适当增加基层自主权。积极发挥保险作用,兜底对象购买养老保险,由各级政府和兜底对象按一定比例分担费用,进一步提高兜底对象保障水平。

篇二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调研报告2750字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高度重视固原市的发展稳定和脱贫攻坚工作,到宁夏工作的三年多时间,10多次来固原市调研指导工作,明确了固原市脱贫攻坚的大政方针,帮助解决了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等涉及长远的重大问题。6月21日至22日,李建华再次深入固原市原州区、隆德县、泾源县,就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进行调研。李建华强调,要精准施策,配强干部,在创新中探索一条贫困地区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傅兴国,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李锐,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纪峥,市领导马汉成、王刚、杨文、景瑜陪同调研。

泾源县是宁南山区肉牛养殖核心区,这里的群众念牛经、发牛财,发展肉牛养殖成为精准脱贫的一项具体举措。6月21日一大早,李建华来到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该村与合作社携手成立产业联合党支部,依托萧关肉牛养殖合作社吸纳大湾村、杨岭村等5个村1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采取自养和托养两种模式发展养殖。李建华希望合作社从肉牛品种、技术服务、疫病防治、饲草配送等方面入手,与农户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细雨淅沥,李建华沿着泥泞的山路,来到村民殷万林、马克军家,与第一书记、村支书和村民们话家常、找对策。在建档立卡户殷万林家,走进简陋的屋子,李建华仔细察看,询问家庭生活情况,了解养牛及补贴情况。

在村民马克军家,李建华与乡亲们围坐在一起,拉起了家常。

党员都能带头养牛吗?李建华问。

有劳动能力的都在养牛。村支书答道。李建华叮嘱党员要带头发挥作用,不但要带头致富,还要带领群众致富。

你们有什么建议和困难,还有什么发展要求,谈一谈。李建华的一席话打开了乡亲们的话匣子。

国家的政策好得很,不缺政策、不缺资金。水、电、路都通。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着。

家里都有小车吗?李建华问。

年轻人基本上家家都有小汽车。我这老汉都骑的是电动车,驾龄已有4年了。村民马德林说。

屋内一片欢声笑语。

村里家家养牛,又有种植苗木的基础。有可靠的经济来源,生态环境也在改善,乡亲们生活很安逸。以后还可以发展旅游、搞农家乐,收入会一年比一年高,祝大家幸福!话音刚落,屋内响起热烈的掌声。

有人都想到我们村来落户了。在隆德县联财镇赵楼村,说起整村推进和美丽村庄建设带来的变化,有村民自豪地对李建华说。

通过整合美丽村庄、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过去破旧的山村焕然一新。李建华走进村民李树兴、赵思勤家中,细细翻看贫困户收入调查测算表等相关基础资料,询问该村蔬菜和中药材种植的收益情况。他还走进新改建的卫生间,拧开水龙头,了解上下水是否配套。看到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劲头很足,李建华高兴地说,只要产业发展起来了,大家的收入就一定会越来越高,生活会越来越好。

翠山环抱的隆德县陈靳乡新和村恬静祥和。李建华走进一个个中式四合院,和院主人交流发展农家乐的心得,希望村里发挥马社火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对农家乐统一标准,合理定价,突出特色,以乡村旅游发展带动脱贫致富。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带头人是关键。有了好带头人,支部就坚强、村里就发展、群众才满意。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村支书姚选结合当地种植优势,大力提倡种植以西芹为主的冷凉蔬菜,发挥支部+协会+农户优势,相继建立闫堡、河东、曹洼3个冷凉蔬菜基地,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李建华走进田间地头,详细了解育苗、生产、冷链、销售等情况,强调要引入龙头企业,重点解决好种苗和市场销售问题,使产业链条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

原州区头营镇石羊村发挥两个带头人作用,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专业村。李建华进牛棚察看肉牛品种,在肉牛合作社与村支书、致富带头人、村民代表座谈交流。

了解到这个村肉牛存栏量超过3000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79元,李建华欣慰地说,要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带领群众适度规模、科学养殖,实现发家致富。下一步,还要建设好新农村,规划好上下水、垃圾处理、公共文化设施等,到时候,农村的生活就会比城里还好。

22日下午召开的座谈会上,原州区、隆德县、泾源县县委负责人汇报了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乡镇党委书记、贫困村党支部书记代表作了发言。自治区发改委、教育厅、民政厅、财政厅、人社厅、住建厅、交通厅等部门负责人先后发言。

李建华充分肯定了固原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他说,当前,固原市把脱贫工作作为高于一切的政治任务,思路清晰,措施到位,各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高,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但固原是全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任务最重、难度最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打赢这场攻坚战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李建华指出,精准脱贫,关键在精准施策。要在当前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回头看动态识别,进一步摸清总人数、重点村、重点户和致贫原因,确保对象精准、问题精准、措施精准。要坚持问题导向,一户一策,甚至一人一策,人对人、点对点,确保扶持一户、脱贫一户,坚决克服大而化之的现象。要选准产业,从市场的需求、群众的实际出发,确定脱贫致富产业,发展好已有的肉牛养殖、冷凉蔬菜、中药材、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大力培育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同时,对因学、因病返贫和失去劳动能力的,要发挥社会保障政策的兜底功能,做到应保尽保。

李建华指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关键是要配强班子、选好干部。县级班子要保持相对稳定,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树立为民情怀,在脱贫攻坚中建功立业。要以换届选举为契机,重点选好配强乡村两级班子,把有志于脱贫、能力较强、眼界开阔的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班子,在脱贫攻坚的一线锻炼干部、检验干部;村级班子重点是选好两个带头人,既要把在群众中有威望、有能力的老村支老主任选进班子,也要把年富力强、真心为群众办事的致富带头人选进班子,切实把村两委班子建成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要鼓励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去,到贫困一线去开展工作,经受锻炼。

李建华强调,要以创新为动力,探索一条贫困地区跨越发展的新路子。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千载难逢的机遇,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举措抓脱贫攻坚。要创新思路,结合自治区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改革试点,精心谋划固原今后5年的发展,精心谋划固原市的产业、旅游、基础设施、城镇建设、生态建设及新兴业态。要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特别是县一级的项目,如何包装、如何整合、如何争取支持、如何推动落地,都要一项一项去抓。每个县都要列出本县的项目清单,自治区有关部门要通过现场办公的形式,予以支持,解决问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决定着未来的发展,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决定着百姓的福祉,希望固原市各级干部一届接着一届干,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使固原今后的经济发展更快、群众生活更好、生态环境更美。

在固期间,李建华还慰问了固原市部分老党员。

篇三 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3550字

按照区委《关于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同办公室的两名同志组成调研专班,到联系村樟村坪镇黄马河村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了实地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黄马河村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黄马河村位于樟村坪镇西北边陲,与保康县接壤,由原石碑坡、回马坡、黄马河等三个贫困村合并而来。全村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6亩,共有 5个村民小组、528户1548人。主导产业是传统的粮油种植和养殖业。20__年农民人平纯收入996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

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村人民,齐心协力谋发展,集中精力搞建设,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村共硬化村级主干道28公里,新修村组晴雨通车公路16公里;新建集中安全供水设施8处;新建沼气池150口;培育牲猪规模养殖户4户、山羊规模养殖户3户、特种养殖户3户(其中,大鲵养殖户1户、山鸡养殖户1户、鸽子养殖户1户);发展核桃700亩、高山无公害蔬菜200亩。

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该村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该村有村级债务43万元,现有贫困户171户333人,其中低保户65户,五保户 14户。饮水困难207户,土坯房412户,危房382户,一个自然村(原石碑坡村)未通水泥路,486户未通宽带网,是全区26个特困村之一。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面上致贫原因

一是村域经济基础薄弱。村内无集体企业,20__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债务化解难,造血功能差。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民仍用传统方式耕作,自给自足,经济发展不成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比较缓慢。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交通条件差。供电网络老化,村内1/3的农户用电不达标。手机信号没有覆盖全村,只有少数农户安装宽带网,村民对外联系极不方便。全村80%农户居住土坯房,很大部分已成危房。

(二)贫困户致贫原因

贫困户致贫原因很多,集中表现在因病、因残、因灾、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智力、供养子女读书、老龄化、儿孙不供养等。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因病致贫是主因。在调查中了解到,黄马河村贫困户171户,其中因病因残致贫的142户,占贫困户的83%;缺劳力12户,占贫困户的 7%。比如,黄马河村五组的常昌贵,患有癫痫病,妻子患有先天性的精神病,夫妻都是残疾人,儿子读初一,家中无任何经济来源,家庭生活十分困难。

二是观念落后是根源。调查发现,贫困户绝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既无劳动,又无技术,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观念比较传统、保守,守摊子的思想比较突出。

三是保障不足是诱因。在农村,大病救助、灾害救助、农村低保、养老服务等社会保障严重不足,标准不高,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因病因残,极易返贫。

三、黄马河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

一是要统一思想认识。要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代表会,武装骨干,统一思想,提高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认识,克服项目争取难、资金筹措难、群众组织难、短期脱贫难等思想障碍,主动适应新常态,提高扶贫攻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充分发动群众,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投入到扶贫攻坚的热潮中来。

二是要完善发展思路。根据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重新调整发展规划。在产业上,积极探索发展高山蔬菜和特色养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进一步优化方案,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减少浪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班子建设,村民素质的提高和各种软环境建设。

三是要充分体现精准。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一家一户的脱贫上。根据对黄马河村贫困原因的分析,要在大病救治、社会保障和土坯房、危房的改造上再加力度,再添措施,使每个贫困户有饭吃,有衣穿,有安全的居所。

四是要精心谋划项目。中央发出精准扶贫的号召后,各级将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要能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就要认真谋划项目,并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力争有较多的项目落地,并产生较好的效益。

五是要保护生态环境。黄马河村自然环境优美,生态植被良好,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避免资源环境的破坏,着力打造天蓝地绿、山青水净、房靓物丰、人和家兴的秀美风光,为夷陵区保留一方净土,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

四、对全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根据在黄马河村了解到的有关情况,现对我区即将展开的精准扶贫工作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进一步弄清情况。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要在进一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贫困状况,扶贫才能有的放矢。现有的贫困村是根据每年年报上人平纯收入的多少确定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是根据历年减少的脱贫户、人口的基础上确定的,与实际不完全相符。建议对全区的贫困户统一设定标准,各驻村工作组进村后,第一件事就是根据统一标准,对贫困户、人口和致贫原因进行调查摸底,准确识别,把这些基础数据汇总后,根据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比例确定重点贫困村,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精准扶贫工作规划。

(二)进一步完善规划。根据全区贫困人口的分布状况,结合上级关于精准扶贫的相关要求和政策,进一步完善“1十n”的精准扶贫规划,即一个总体规划,外加扶贫搬迁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基础设施(水电路网)建设规划、无能力脱贫人口的基本保障规划等,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使全区精准扶贫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推进、均衡发展。

(三)进一步突出重点。本次精准扶贫的重点是贫困人群的脱贫,要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在一家一户贫困人口的脱贫上。为此,要突出以下重点。

一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通过扶持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增加收入,这是治本之策。

二是增加社会保障投入。调查发现,现阶段农村贫困人口绝大多数是因病因残致贫。因此要增加医疗救助的投入,放宽大病救助的条件,提高新农合报销的标准,加强基层卫生事业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同时要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解决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三是大力改善基础条件。贫困地区面上的贫困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不畅、信息不灵。要下决心集中一定资金,进一步改善边远贫困地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为面上的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四是适度发展养老产业。由于客观因素,边远贫困地区光棍家庭呈增长趋势,未来十到二十年内五保户将大幅增加,乡镇福利院要适当增加投入,扩大规模。现在,子女在外打工挣钱或在城镇落户,老人不愿离开农村,农村社会养老也将有一定市场,另外,现在城市居民也有季节性到农村居住的愿望,这将给农村的养老产业带来机遇,应统筹规划,逐步发展。

五是统筹考虑扶贫搬迁。扶贫搬迁无疑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实行搬迁扶贫难度很大,多种原因不愿搬迁,囊中羞涩无力搬迁,有求于人难以搬迁。要做好搬迁扶贫工作,必须统筹谋划,综合施策,核心是三点:①科学合理规划居民点。②加大对居民点基础设施的投入。③结合城乡统筹、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完善扶贫搬迁的相关政策。做到这三点,然后逐步引导,必有所成。

(四)进一步创新方式。总结以往扶贫的经验,这次精准扶贫在方式上要有所创新,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实效。具体就是搞好五个结合。

1、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政府在做好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组建专班、强力推进的同时,要充分动员,武装骨干,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扶贫脱贫工作,把群众发动起来才有不竭的动力。

2、行政推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如在扶持产业发展时,先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利用扶贫资金让贫困户在合作经济组织中占有股份,既让贫困户受益,又促成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后,又反过来带动群众发展产业。此外在资本下乡、社会救助、志愿服务等方面,动员和组织好了,潜力巨大。

3、扶贫开发与城乡统筹相结合。要把精准扶贫工作放在夷陵区全域规划和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中去谋划部署,在产业布局、项目安排、城镇化建设上丰富完善、同步推进,不搞成“两张皮”。

4、帮助发展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在过去的扶贫工作中,重点在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这无疑是正确的。有些贫困家庭,因年老体弱、长期生病、智障残疾等原因,通过帮助发展不可能脱贫,需要通过提高保障水平、实施社会救助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在这方面要加大投入,完善政策。

5、经济脱贫与精神脱贫相结合。在开展精准扶贫的同时,高度关注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新型农民教育、星级农户评选、宣传正反典型等方式,提升思想素质,学习创业技能,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文明新风,有效解决在部分贫困人群中存在的不团结、不勤奋、不养老的问题,提振精神,树立信心。

(五)进一步注重实效。新的历史时期的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注度高的重点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转变作风,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方能取得实效。切忌情况不清,有失精准;切忌一哄而上,龙头蛇尾;切忌好大喜功,不办实事。总之,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把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篇四 贫困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2500字

按照县委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近期,我就__镇__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__村位于__镇西部,辖33个村民组(法定组28个,自然组5个),现有910户3228人。202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60户941人,其中五保25户28人、低保85户232人。2023年度,全村农民家庭可支配收入7800元,2023年度农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有望达到9360元。

__村总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33亩、林地面积1980亩,茶园850亩、桑园950亩,其中高标准茶园400亩,桑园300亩。

__村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和务工,以务工为主业的约10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90%以上。2023年贫困人口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8.69%、养殖业收入占13.88%、务工收入占73.22%、其他收入占4.21%。

二、调研过程

这次调研,总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集中调研。我先利用三天时间集中调研了__村精准扶贫工作,先后走访15户典型贫困户,之后又抽调2人组成工作组,利用3天时间驻村蹲点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了解__村由县供销社干部职工结对帮扶的25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等。第二阶段,甄别确认。对照国家关于贫困户的确认标准,对25户贫困户逐一进行了甄别确认。最后确定,__村202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98人。第三阶段,制订措施。针对该村确定了五项帮扶措施,逐项明确了帮扶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针对贫困户逐一制定了帮扶措施,分别明确了脱贫时限、帮扶责任人。第四阶段,集中交办。现场召开面对面集中交办会,属于面上的帮扶措施由单位认领限期办理,属于贫困户个体的由联户干部认领限期办理,并张贴上墙。

三、致贫原因分析

(一)因病致贫。长期以来,许多村民在外务工,因工作环境、安全防护条件比较差,患上了内风湿、致残等病,致使劳动能力丧失,就医成本上升。目前,25户贫困户98人中因该类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致贫的占35.07%。

(二)因学致贫。受教育布局调整影响,初中和高中学生全部在县城或镇政府就读,家长租房陪读现象十分普遍,教育成本大幅增加。经调查,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占贫困户的17.5%。

(三)要素缺乏致贫。一是缺少致富门路,思想观念陈旧,务工技能缺乏。二是缺少致富资金,以种植水稻、小麦和发展少数种桑养蚕为主的种植业收入有限。三是贫困农户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

(四)自然规律致贫。村内留守空巢老人的基本养老方式就是土地养老、社会保障养老,有的连生活自理都很困难,养老问题令人堪忧。由于务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养学生,不仅敬奉父母的生活费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经济能力非常微弱,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独寂寞的煎熬。

四、精准制定扶贫计划

(一) 要实施产业扶贫,着力解决贫困户造血不足的问题。我们和牵头单位__经济开发区一道和村三委多次座谈,参与村脱贫攻坚方案制定,主要包括实施光伏扶贫,村级120kw光伏发电站已并网发电,能确保村每年集体收入达12万元;家庭光伏发电贫困户全覆盖。

(二)实施科技扶贫。一是组织贫困群众参加务工技能培训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二是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民的种养殖能力。三是组织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培训,适时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利用村内两个服装厂、建筑工程老板、在外打工领先者,优先招收贫困户家庭人员务工增加收入。

(三) 实施基础设施扶贫,着力解决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瓶颈问题。__村修组级水泥路7.5公里、河坝500米、田间沟渠2000米、田间道路2.1公里、山塘6口;整理组级路边5公里,等待项目铺路面;已建饮水工程2座,收益人口1700人。

(四) 实施就业扶贫,着力解决贫困户劳务增收的问题。引进养兔基地近10亩,工程已经开工;利用村内两个服装厂、建筑工程老板、在外打工的领先人士,优先招收贫困户家庭人员务工;对发展产业缺少资金的贫困户实施小额信贷扶贫,目前工作正在按程序进行当中,确保贫困户享受扶贫政策的雨露,抓住机遇摆脱贫困。2023年实施就业脱贫33户。

(五)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争取到大别山革命老区道路硬化项目资金50万元;154万农发项目在村实施;在河口组新建为民服务中心、村民文化广场。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村庄清洁工程争取到县级美好乡村点,项目启动资金50万元,通过前期工作积极争取2023年的省级美好乡村示范点;在河口组新建为民服务中心、村民文化广场。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村庄清洁工程,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和最美系列评选等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了乡风文明、团结和谐的美丽新__。

(六)实施易地搬迁脱贫。2023年实施易地搬迁扶贫为36户贫困户解决住房问题,同时摆脱贫困。

五、几点体会思考

精准扶贫必须紧扣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要领,坚持扶真贫、真扶贫,不断拓展内涵和层次,实现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实质性转变。

(一)确保对象精准,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是扶贫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抓住真实识别贫困、规范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推行挂图作业四个关键环节,建立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的动态数据库,从根本上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区域政策代替到户政策的现象,提高扶贫效果。

(二)确保内容精准,解决好扶什么的问题。千篇一律、万面一孔是扶贫开发的常见现象,必须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要实施产业扶贫、实施科技扶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等扶贫措施,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确保帮扶到最需要帮扶的群众、帮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三)确保措施精准,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紧紧抓住转变方式、强化造血、加大投入、整合力量四个关键,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村逐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号准病脉、开好处方、抓出良药,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确保考评精准,解决好导向上的问题。严格落实干部驻村、逢提必下等双联行动工作制度,把双联助推精准扶贫的成效作为干部年度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定期督查、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督查考评制度,传导压力,强化担当,引导干部到扶贫攻坚主战场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建功立业。

篇五 乡镇脱贫攻坚调研报告4150字

为扎实推进全县扶贫攻坚工作,响应______讲话精神,尽快尽好完成省委办公厅的嘱托,按照精准扶贫和深、细、准、实的总体要求,头陀镇党委政府调研组扎实开展全镇扶贫调研工作,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扶贫开发项目,走访农户了解贫困现状,召集镇村干部、群众代表、产业大户、致富能人和特困群众开展座谈,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做好脱贫攻坚的调研工作。

一、全镇扶贫开发工作总体情况

近年来,头陀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从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从影响贫困地区发展最紧迫、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抓起,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我镇以建档立卡落实扶贫到户政策。全面开展了贫困家庭的调查摸底,完善扶贫对象动态识别机制,通过项目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户、素质提升到人、帮扶责任到人、档案建立到人,确保扶贫到户政策全面落实。为实施分类扶贫、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确定扶贫内容、方法、途径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供可靠依据。扶贫开发为全镇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为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镇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水平、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但是全镇经济总量较小、交通不便、贫困人口分散仍然是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

二、重点贫困村贫困人口分布状况、贫困成因及存在的问题

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分析贫困成因及存在的问题,区分因灾、因病、因学和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等不同致贫原因,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需求。调研发现重点亟需集中破解五大难题:基础设施支撑不够,公共服务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人才技能欠缺背景下贫困代际传递,贫困程度深,增收渠道窄;驻村帮扶起步较晚、帮扶措施和项目落实困难,驻村帮扶参差不齐;因病因学致贫现象时有发生;精准识别数据录入质量有待提升,如何精准打贫困七寸是关键等难题。目前,我镇重点贫困村主要分布在交通信息闭塞、自然条件较差、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落后的山区腹地,2023年我镇系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1255户,共3691人,现仍未脱贫的共有453户,995人。

三、2023开展精准扶贫攻坚的几点建议

(一)扶贫对象精准,决战目标到村到户,全力推进精准扶贫攻坚。

一是扶贫过程中,扶贫资金撒胡椒面等问题依然存在,全镇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阶段,建议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变过去的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扶贫攻坚要靶向精准,全面做到六个精准,集中力量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集结号,制定针对性强的扶贫细化配套措施,确保贫困村和贫困人群的精准认定,实现扶真贫扶准贫,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共享新一轮社会发展的制度红利、改革红利,使扶贫开发工作精准、深入推进。二是要精准做到识别的贫困村、贫困户找得准不准,致贫原因分析得透不透,脱贫致富的规划和措施制定得实不实,项目资金和干部驻村是否落实到位等,切实把情况搞准、措施搞明、责任搞清,才能指导基层更加有力有效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下深水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找到问题才能精准打贫困七寸。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通过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准确识别并建档立卡,全面掌握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门路、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等,使所有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做到对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扶贫目标精细化管理、对脱贫责任精准化考核,确保如期稳定脱贫。建议细化贫困村和贫困户识别标准,统筹与社会救助政策相统筹,建立民政、社保与扶贫部门数据对接共享平台。三是将精准扶贫攻坚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提升到事关全镇发展大局的高度来谋划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根据贫困原因,实施分类指导,以整村推进为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扶贫攻坚,有效整合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各类涉农项目和资金,捆绑打包,统筹使用,综合施策,合力攻坚。四是按照缺什么、扶什么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综合扶贫、整体推进,实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全方位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增强贫困人口素质与技能,不断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项目安排精准,脱贫项目到村到户,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我镇部分山区腹地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建议镇委、镇政府加大协调争取力度,进一步加大对贫困村四通、(通水、通电、通路、通讯)四有(有学校、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级卫生室、村文化室)等方面专项资金投资扶持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信用担保平台建设,整合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贴息、抵押贷款等金融扶持政策,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瓶颈难题,积极协调农村信用联社加大扶贫信贷资金的扶持力度,通过理顺体制关系、简化审批手续、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年限等措施,切实提高扶贫贷款的覆盖面和效益,为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三)资金使用精准,扶贫资金到村到户,规划保障攻坚。

对扶贫攻坚项目资金全程跟踪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建议把全镇所有部门用于行业扶贫的资金整合起来,统一调配使用,发挥资金的倍增效益、聚合效益。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在组织调研、科学论证、认真总结正反经验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十三五扶贫规划,明确主攻方向,科学谋划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并把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年度计划中,保持规划实施的连贯性,确保总体规划通过年度计划的分解落实得以顺利实施。明确部门责任,将其列入政府考核目标。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群众的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修订机制和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并根据形势变化和规划实施进度,进行相关内容的滚动修订,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议成立由扶贫、财政、农业、监察、财政、建设、水利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统筹规划、综合协调项目实施,为精准扶贫提供组织保障。

(四)措施到户精准,多措并举,因户制宜因人施策。

我镇作为省委办公厅帮扶联系点,要与国家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一是医疗救助一批。对大病慢病致贫、返贫等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及其他政策性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给予资助和实施医疗救助。实现贫困人口扶贫小额意外保险、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全覆盖。二是教育资助一批。对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普惠性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普通高中每年给予一定生活费补助;对贫困子女上大学(含高职)的学生进行资助。三是产业扶持一批。结合贫困户劳动力、土地资源、村级特色支柱产业,因户施策发展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合作社务工等产业,让每户贫困户拥有1项以上稳定收入项目。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扶贫开发中,因地制宜抓好特色产业。四是培训就业一批。利用文化旅游等资源,深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乡村旅游培训、资金互助业务培训、专业合作组织管理培训、手工艺技能培训、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等各类培训,项目用工以及县内部分公益性岗位优先招录贫困人口。建议政府部门积极与发达地区的对口帮扶政府协调,定向输出劳务,每年输送100名至200名初、高中毕业生到发达地区以打工的形式轮训一次,期间实行路费和生活费政府补贴,打工费自主,培训结束后去留自定的原则,使培训回来的打工人员带回先进的观念和技术,为建设家乡服务。五是民政兜底一批。将建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人、智障等丧失劳动能力的对象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推进农村低保线与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六是扶贫搬迁一批。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搬迁,探索创新扶贫搬迁示范点、集中安置点持续发展机制,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完善兜底帮扶深度贫困户搬迁机制。

(五)因村派人精准,合力攻坚,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各行业涉农资源更精准向扶贫对象倾斜聚集;镇村各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村、帮扶贫困户;帮扶贫困村、结对帮扶贫困户,向贫困村派驻工作队,选派党组织第一书记乡镇、村级结对帮扶贫困户。开展以制定一个科学发展的好思路、培育一批致富带头人、开辟一条增加集体经济致富路、解决一批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尤其是各联建单位要以扶贫助困工作为总抓手,在充分掌握联建村基本情况、特色优势的基础上,做到长远联建规划和年度联建计划相衔接,保证联建工作的前瞻性和连续性,同时要创新帮扶形式,为村两委和群众选路子、上项目、教技术、筹资金、供信息,变输血为造血,确保联建工作的实效性。建议针对重点贫困村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现有的部分三联三促单位进行及时调整,尽量将项目单位安排到重点贫困村,切实加大帮扶力度和脱贫步伐。此外,建议采取政府大投入、资金大整合、项目大集中、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建设的思路,对贫困的原因分门归类,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采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将联村联户机制落实到位,在落实好国家扶贫项目的基础上,将贫困村集中帮扶,分散的贫困户因人因地施策,每村一方案,每户一策,每人一策,每个贫困村由一个项目部门联村帮扶,企业包村包户,协调安排每个企业联3-10户,效益好的企业也可联帮一个贫困村。坚持和完善入乡驻村干部管理工作,在选派入乡驻村干部时,加强与选派单位的沟通联系,真正把优秀人才选出来、派下去,应充分考虑其自身特点和基层工作实际,把善于做群众工作、具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身体健康的年轻干部选派到基层,方便开展工作。

(六)脱贫成效精准,加强动态管理和队伍建设。

精准管理,对扶贫对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建立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时反映帮扶情况,实现扶贫对象的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村两委班子作用发挥如何,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村能否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在选人用人上将政治坚定、办事公正、清正廉洁、敢闯敢干,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党员推上村委岗位。

篇六 乡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情况调研报告500字

乡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__镇位于__县城西南61公里处,东与漩涡镇相接,西与石泉县喜河镇毗邻,南与汉中市西乡县交界,北依巍巍凤凰山,541国道穿境而过,长江一级支流汉江横穿其境,自古商贾云集,素有小汉口美誉。全镇版图面积169.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538亩,其中水田11000亩、林地138029亩。辖15个村和1个居委会,184个村(居)民小组,8110户25184人。其中深度贫困村5个,一般贫困村7,非贫困,3个,全镇共有在册贫困户2424户6935人,(低保贫困户498户,1197人;五保贫困户545户674人)。

二、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建设,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加强扶贫战线上党组织的建设,在各村成立了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在支部引领下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做到小问题不出支部,大问题拿到镇党委集体研讨解决,形成党委领导下的党支部责制的工作模式,发挥各党支部在扶贫工作中的桥头堡垒作用,大大提高了各工作队的工作效率。三是加强脱贫攻坚四支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除加强精准扶贫业务培训外,同时加强扶贫领域中的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群众纪律的培训,用纪律约束管理扶贫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的示范带头作用。

篇七 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4600字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安排,9月20日至28日,城环农工委在市人大常委会肖芳副主任带领下,在听取扶贫办、农业局、住建局等17个职能部门关于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深入到__县、__县、__县、__县四个县进行了调研,走访了8个镇(办)、16个村,与市县两级有关部门负责人、镇村两级干部、驻村工作队、部分贫困户代表近200余人进行了座谈,10月9日至13日,调研组又对__、__、__、__四县8个镇16个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暗访,深入了解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征求了大家对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建议和意见,形成了这一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坚持以______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中、省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压实责任、夯实举措、狠抓落实,持续实施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是帮扶体系进一步健全。调整充实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市级领导分别深入包抓县区、镇(办)村进行明察暗访和督察调研。充分发挥“八办三组”的作用,强化扶贫工作督查考核,围绕“八个一批”重点任务,分工明确,协同推进。积极实施国企、高校、医院三大帮扶体系,调动民营企业、群团组织等社会力量,深化苏陕扶贫协作,认真落实我市与泰州市签订的扶贫协作和经济合作协议,形成了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扶贫大格局。组织研发“__市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实现脱贫攻坚全过程信息化、精确化动态管理,让脱贫攻坚工作在大数据的助力下精准发力。

二是多种帮扶措施综合推进。通过严格信息摸底,动态调整,逐户逐人分析致贫原因,综合运用“八个一批”帮扶措施,因人因户精准施策,有针对性的落实临时救助、教育帮扶、就业扶贫、医疗保障、生态补偿、兜底保障等政策,使一大批因灾、因病、因学致贫的贫困家庭和人员实际困难得到有效解决,贫困人口精神面貌明显改观。如,__县俎波妮荣登“中国好人榜”,张敏元家庭荣获全国“五好家庭”称号,__县身残志坚创业脱贫先进典型刘斌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提名。

三是贫困群众收入不断增加。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培育发展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及相关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重视发展村集体经济,积极增加投入,为贫困群众增收创造条件。启动实施“三变”改革试点村_个,覆盖贫困户_万户,涌现出__县鲁桥镇“185”模式、__县袁家村“现代农业园区+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等一批“三变”改革典型。通过劳务输出、公益岗位就业、土地流转、参股分红等方式,拓宽收入渠道,贫困群众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是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在安全饮水方面,建成项目_个,年度计划退出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已全部达到饮水安全标准。在道路改造方面,完成通村公路“油返砂”整治工程路基_公里、路面_公里,完成深度贫困村通组路项目_公里,年度计划退出的贫困村及4个摘帽县行政村已全部通沥青(水泥)路。在危房改造方面,全市_户农村危房改造已全部竣工,达标入住_户,占_%,其中年度脱贫户_户已全部达标入住,达标入住率_%。在易地搬迁方面,全市_户_人安置房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实际入住_户_人,实际入住率_%。

五是扶贫资金投入逐年提高。截止8月底,今年全市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计投入_万元,其中:中省下达资金_万元,市县下达资金_万元。市县资金中,市级安排_万元,占同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_亿元的_%,较上年增长_%;县级安排_万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_亿元的_%,较上年增长_%,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体来看,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2023年、2023年全市共脱贫_万人、贫困村退出_个,贫困发生率从2023年的_%下降到_%,今年的4个贫困县摘帽、459个贫困村退出和7.33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进展顺利。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中省的具体要求相比、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任务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是贫困群众靠产业稳定脱贫增收的基础还不牢靠。就目前而言,基本做到了每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都有一个增收产业,但是部分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贫困户稳定增收的基础还不牢靠,特别是农业产业遭遇今春低温霜冻灾害,苹果、桃、葡萄等普遍减产,核桃、花椒等干杂果尤为严重,贫困户增收受到很大影响。一是产业扶贫缺少长效发展机制,有些地方统筹谋划、规划引领还不够,短平快的产业多,长短协调、谋划长远的相对较少;分散经营、各自为战的多,规模经营、抱团发展的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缓慢,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数量少、实力弱。二是个别易地搬迁安置点的脱贫产业规划滞后,配套带贫企业能力不足,对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带动作用不太明显,同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紧密。

二是贫困村集体经济较弱。调研中了解到,一些贫困地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不均衡,个别地方还有畏难情绪,没有充分认识到村级集体经济在提高村级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增强发展后劲、巩固基层组织、凝聚人心等方面的重要性,对发展集体经济还存在能力不够、信心不足的问题,即使已组建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但大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总体规模偏小、品牌认证较难等现实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带贫益贫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个别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强。各级针对部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下了很大功夫,做了不少工作,但还有个别贫困户自我发展意愿不强,“等、靠、要”思想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一是个别贫困群众长期养成的得过且过、坐享其成的习惯改变不大,在得到各级各类扶贫政策的扶持后,更加心安理得,不愿参与产业发展,只是一味地坐等别人上门帮扶。二是个别贫困群众认为脱贫攻坚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将享受脱贫攻坚的扶民惠民政策,当成了一种理所当然、坐享其成的谋生手段,不愿公开自己的真实收入,瞒报、谎报,认为越往后扶贫力度会越大,他们得到的实惠也就越多,所以心里不愿脱贫,或者说根本就不打算脱贫。

四是贫困村人才严重匮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贫困村里有头脑、有技术、有门路的年轻人大多数选择外出务工挣钱,剩下的人口多为老人、孩子和丧失劳动能力的病人、残疾人,贫困村“老龄化”、“空心化”现象较为严重。再加上贫困村经济落后,发展速度缓慢,能够返乡创业能人不多,有知识、有见识的青年人比较少,缺乏懂市场、会管理、有技术的致富带头人,扶贫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困难较大。

五是易地搬迁后旧宅基地腾退难度较大。全市易地扶贫搬迁旧宅基地腾退任务截止9月17日仅完成_%。一方面是在易地搬迁中,能够达到整村搬迁标准的几乎没有,搬迁户大多分散在各个行政村,给复垦造成很大难度。另一方面是搬迁群众每户都有一定数量的农业生产用具,但搬迁新址一般与居住原址有较大距离,旧宅基地腾退后不仅农具无法存放,而且往返费时费力,影响了劳动生产和腾退旧宅的积极性。

三、意见建议

一是要强化领导,增强扶贫攻坚能力。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脱贫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切实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认真落实好各级脱贫攻坚的责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机制。要牢固树立“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加快出台我市贯彻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的进度,统筹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并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需求,形成相互配套、互为补充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要在当前工作开展的基础上,按照脱贫标准,认真组织开展查漏补缺工作,逐户核对、逐户销号,实现“真脱贫、脱真贫”,防止“数字脱贫”。要加强全市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的成果运用,随时更新完善贫困户建档立卡数据库,努力做到政策精准、落实精准、进退精准、成效精准,让脱贫攻坚工作在大数据的助力下持续发力。要围绕我市探索形成的脱贫攻坚“六四四”工作方法,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站、微信等平台,宣传报道我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总结的突出亮点,努力营造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浓厚舆论氛围,激发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的热情。

二是要狠抓产业,夯实脱贫致富根基。要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以全市整体产业规划为依托、传统优势地域产业为主导,因地制宜抓好地方扶贫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要建立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眼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排组织生产活动,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副土特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扩大名优农产品知名度,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夯实企业和“大户”帮带责任,发展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贫困户通过入股参与“保底分红”,增加租金、股金和薪金收入,让他们更多享受产业发展的成果。要重点支持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扶贫资金,不断健全完善财政扶贫资金贴息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民营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进一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农民收入水平。

三是要固本养源,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尽快出台符合法律规定、符合发展需要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相关政策,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与支持。要依托资源优势,立足本地实际,结合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一村一业”的农业产业格局,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要不断完善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探索多种形式的资本参与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引导村集体和农民通过资本联合、劳动联合和产品联合等形式,采用领办、入股、出租等方式,在引导农民致富的同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四是要因势利导,激活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要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把救急纾困和自主脱贫结合起来,积极推广我市总结的“志智双扶”经验和一些典型案例,善于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和激励贫困群众,让贫困户从其它贫困户脱贫的典型中受到激励,最大程度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必须把帮扶措施与参与劳动结合起来,围绕种植、养殖、特色产业等制定完善的产业脱贫指导方案,进行产业脱贫培训,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要将因病、因灾、因残致贫群体,以及五保户、低保户等无劳动能力的对象,纳入社会保障兜底工程,进一步加大扶贫补助力度,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确保特殊困难群体得到优待和保障。

五是要整合资源,凝聚各方脱贫攻坚合力。要抢抓“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机遇,加大对中、省扶贫项目和专项资金的争取力度,保障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要统筹整合民生项目资金、定点帮扶资金、涉农项目资金和信贷扶贫资金,发挥资金整体效益。要进一步加大“四支队伍”整合培训力度,培养既能准确掌握落实中省政策,又爱农村、懂农业、会经营的扶贫队伍;要落实好“三项机制”,关心关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注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培养、发现和使用干部,更好地调动广大扶贫干部的积极性。要加大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人才交流培训力度,研究出台鼓励在外创业能人、大学生回乡创业和有利于贫困地区人才引进的激励政策,让他们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要进一步积极推动苏陕合作协议落实,持续加强产业协作、劳务协作、项目帮扶、人才交流等合作,推进结对关系下沉到镇、细化到村,促进两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带动更多贫困人口脱贫。

篇八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6100字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篇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安排,农工委于9月份,在市人大常委会刘辉副主任带领下,先集中听取了市发改委、财政局、扶贫办、农业局、水利局等31个相关部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并座谈,随后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深入到淳化、旬邑、永寿、彬县、乾县和泾阳县,听取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工作汇报、查阅有关脱贫攻坚档案资料,实地查看30多个移民搬迁、产业扶贫项目,走访20多个镇、50多个村、80多家贫困户,对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现将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围绕两年脱贫攻坚,三年巩固提高的目标,积极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工作措施,夯实责任,积极探索,全市脱贫攻坚形成了大扶贫、大保障、大开发的工作格局。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集中力量开展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推进全市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办法》,提出坚持做到六个精准,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力争2023年底使全市建档立卡的30.53万名贫困人口全部精准脱贫,长武、永寿、淳化、旬邑四个贫困县脱贫摘帽,然后用三年时间,推进巩固提高脱贫成效。市、县、镇、村逐级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分别任第一组长和组长,层层签订责任书。将脱贫攻坚列入市级部门、县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并大幅增加了权重。截止8月底,组织全市性专题会议13次,开展专项督导和明察暗访5次,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讨论脱贫攻坚议题7次,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彬县建成了脱贫攻坚信息指挥平台,永寿县将全县102个贫困村划分为5大片区,由县级四大家主要领导和县委副书记分别担任片区指挥长,抽调5名基层经验丰富的镇党委书记脱离原工作岗位,担任片区指挥部办公室专职主任,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二)坚持六个精准,推动五个一批工作扎实。市政府周密部署,多措并举,目前主要取得以下成效:一是精准识别贫困群体。抽调3500多名干部,历时2个多月,采取收入核查鉴别、贫困程度排序、永久公示监督等方法,识别出9.51万户30.53万贫困人口。二是找准贫困病根,开好脱贫药方。通过对不同贫困人群、致贫原因进行全面分类识别和建档立卡,为后续精准帮扶、精准施策和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需要发展产业4.3万户14.7万人、易地搬迁1.45万户5.1万人、生态补偿1.2万户3.86万人、教育就业1.82万户4.85万人、医疗救助2.56万户8.28万人、兜底保障4.93万户15.36万人。三是多措并举,落实责任。将53个承担脱贫攻坚任务的市级部门进行分组,成立五个一批专项工作组,由国土、农业、人社、教育、林业、民政6个部门牵头负责。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共出台了教育、就业扶贫等17个落实中省扶贫政策的方案。并根据我市实际,创新制定了11个指导性文件,搭建起了精准施策的政策支持网络。林业部门提出今年生态脱贫完成7116户2.14万人,已扶持13731户贫困户栽植杂果经济林4.83万亩,从贫困户中聘任生态护林员406名,组织10.7万人次贫困群众通过参与工程造林获得劳务报酬856万元。人社部门累计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36937人,开展就业援助5535人次,对320户388名贫困人口进行了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市教育局实施教育资助贫困学生项目资金近亿元,资助贫困学生15299人。市卫计局从今年7月1日起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采取了三提高(报销比例)三取消(押金、诊疗费、起付线),解决看病难和因病致贫的问题。

(三)多措并举,重点工作稳步推进。截止9月底,市财政累计下达各类扶贫资金45317万元,其中:中省财政资金38117万元,市级财政资金72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贫困人口发展产业、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就业和生产能力等方面。一是大力发展产业。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我市实际,制定出台了果品冷藏、肉猪肉羊、农机服务、光伏产业4个精准扶贫模式探索指导意见。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开展果库扶贫脱贫,在淳化、永寿、长武、旬邑每县建设10个200吨的小型冷库和两个千吨冷库,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采取农机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组建农机扶贫作业队19个,购买机械389台,帮扶了262户贫困户。实施光伏+贫困户项目,扶持845户贫困户发展光伏项目,已完成投资996万元,227户已并网发电,两个地面集中式光伏项目正在建设中。在资金使用上,将中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70%用于产业,其中一半用于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带动。全市共有2090家经营主体参与产业脱贫,带动9万多户、27万余贫困群众。彬县在产业扶贫上政策宣传到户,扶持措施到位,走在了全市前面。二是稳步实施移民搬迁。市政府出台了《咸阳市实施存量房库存现房加增量新建房安置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工作指导意见》,组建了市、县两级移民(脱贫)搬迁工作机构,完成了市、县两级调查摸底及规划编制初稿工作,全市布设安置区(点)208个(其中含避灾等搬迁)。截止9月底,已到账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共4.1128亿元,其中中省共3.71亿元,市级财政4028万元。今年省移民办下达我市扶贫类搬迁7860户,全市已开工的集中安置区(点)104个,已竣工25个,用存量房安置3938户。

(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建立了领导包村、部门驻村、干部包户包扶机制,为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市县共派出驻村工作队989个、第一书记858名,7.1万名干部与贫困群众结对帮扶。市工商联联系企业48户,结对帮扶贫困村,组织30余名贫困青年参加焊接技能培训,筹集60余万元资金资助150名大学生。市妇联创建妇字号脱贫基地2个,为400多名贫困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今年共组织各类培训150余期,培训贫困妇女1.3万人。中国银行定点扶贫再掀高潮。5月份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国立专程来我市开展扶贫调研,提出了十个一批的具体意见。9月下旬,在旬邑县召开了由国内外200多家客商参与的跨境扶贫撮合洽谈会。在中国银行的牵线搭桥帮助下,从产业开发、人才培训到劳务输出等提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扶贫脱贫措施,目前包括正大集团3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等扶贫项目的洽谈对接已明确到政府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洽谈对接中。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展较为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拔寨决胜的新阶段,扶贫政策、工作重点、责任主体、项目管理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今年是由扶贫开发到脱贫攻坚的过渡期。据调研,在这一时期,我市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一)脱贫攻坚工作中主要具体的政策尚未完全落地。今年财政扶贫资金由省划块到县,县级在资金使用、项目安排上起主导作用。易地移民搬迁和产业扶持到户是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各级财政投入资金近10亿元。特别是产业扶持资金,既是新出台的扶持政策,又量大面广。但是各县没有出台新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相关文件,对补贴标准、项目要求、报账程序没有明确规定,使扶持资金大部分仍滞留在财政和乡镇账户上,拨付到户到项目的资金很少。

(二)产业扶持贫困户增收难度大。贫困户能力低下,资金短缺、贷款难。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下,产业扶持贫困户的难度在增加。淳化县后庄村通过扶贫摸底确定村上11户贫困户贷款养羊脱贫,7户贫困户易地搬迁脱贫,但时至今日没有一户贫困户贷到款。彬县中罗堡村39户贫困户,除去3户五保户,36户需贷款发展生产,县邮储银行到村考察时宣布了三不贷政策,即60岁以上者、夫妇不全者、有陈贷者不贷,经过审查全村36户仅有14户能贷,且贷款不超过1万元,期限不超过1年,与扶贫无担保、无抵押、每户贷款3-5万元、年限3-5年相差甚远。且至今也是一分钱也没有贷到。据调查通过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到企业,带动贫困户每户每年收入基本在500-1600元之间,增收有限。生态扶贫每户每年增收6000元,距脱贫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三)易地移民搬迁上级要求与各县实际情况差距较大。易地移民搬迁从今年初到7月1日,省市主管部门先后经过了发改委-住建厅(局)-扶贫办-国土厅(局)的变迁,到7月1日起省政府确定在省国土厅下设移民局,负责全省各类移民搬迁,随后市县分别在国土局设立移民办,具体负责移民搬迁。但对每户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具体详细的补贴标准还没有确定。按照省上移民搬迁要求,集中搬迁安置要达90%以上,且每个搬迁点不能少于50-100户。我市今年易地扶贫搬迁利用存量房安置3938户,剩余3922户需新建房安置。按此要求,全市最多设80个安置点,才能达到省上的要求。但据调查,全市设易地移民搬迁点多达208个,安置点数量最多的彬县41个。且全市开工率仅占计划的50%。

(四)驻村扶贫管理松懈。由于对驻村扶贫没有具体的任务要求,缺乏必要的检查督促。驻村扶贫满足于送温暖、建设施,而对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缺乏长期的打算,甚至不闻不问。在我们调研过程中,凡是县上给驻村单位打了招呼,在村上才能看到驻村干部,没有给单位打招呼的就看不到驻村干部。调研组到了50多个村,看到驻村干部的仅有10多个村。

(五)干部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新特点、新任务认识不到位。其具体表现在,一些单位、一些领导心中把自己承担的脱贫攻坚任务当做额外负担,不用脑、不上心,听之任之;部分县主体责任发挥不够,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市扶贫办创新协调管理力度与之承担的任务不匹配;贫困群众有等、靠、要的思想;部分干部群众认为脱贫攻坚是扶持了懒汉,对政策不理解。

三、工作建议

脱贫攻坚是___、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和必然要求,全市上下只有凝心聚力,认真落实六个精准,大力推进五个一批,完善政策规定,加大工作力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仗。针对我市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市政府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加快项目进度,加快资金兑付。市政府要责成财政局、扶贫办等部门尽快制定出台新的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各县政府要尽快出台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细则。市移民办对扶贫移民搬迁每户的财政补贴标准,贷款额度、年限、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等与搬迁群众息息相关的事项要尽快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及时公之于众。对已确定的产业扶贫项目,要及时兑付财政补贴资金,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对易地移民搬迁,要在做好前后工作政策衔接的同时,重点抓好新建移民点的建设,既要向上反映我市实际情况,又要做好群众工作,尽量做到政策与群众意愿相统一。要尽快开工,力争在封冻前完成年内搬迁房屋的主体建设,并按工程进度把相关资金拨付到位。

(二)扶持特色产业,精准帮扶到户,确保贫困户增收。在脱贫攻坚中___、国务院提出的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和举措,要求各级政府在脱贫攻坚中要改变过去的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始终要以贫困村户为重点,集中人财物打好歼灭战。在五个一批中唯有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既是首条,又是需要各级政府精心实施,贫困户努力才能实现的,也是最难和最有意义的一条。要做到发展生产脱贫一批,首先就是要立足我市粮、果、畜、菜四大支柱产业的优势,以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招引、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加速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带动包户脱贫的机制。目前,各县在企业包户脱贫上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主要是企业担保贫困户贷款买畜,企业代养代管,贫困户收益包干,且优先在企业打工的模式,使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各县要在协调企业和贫困户关系、完善相关协议的基础上,明确资产运营方对财政资金保值增值责任,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资产收益及时回馈持股贫困户。三是要有生产带头人和帮扶人。缺资金、少技术是贫困人口的基本特点,在农村发展生产有了带头人,贫困户就会跟着学、跟着干,再有一个干部(或能人)包户帮着出主意想办法,发展生产就有了希望。同时对有条件的贫困户还可通过发展旅游、电商、光伏等项目脱贫致富。四是要着力解决贷款难的问题。财政拿出了一定的资金,为贫困户贷款作为担保,从扶贫部门到金融部门讲起来,贫困户贷款不担保、不抵押,贷款不难。但从调查和基层干部反映来看,农村贷款难、扶贫贷款难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市政府应组织人力,深入基层,研究解决这一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三)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责任,确保脱贫攻坚顺利推进。一是加强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力量。适当增加市扶贫办的领导职数,抽调得力的领导干部,并在车辆、办公条件上予以保证,切实提高其综合协调、检查督导的能力。二是要进一步压实县为主体,县委书记、县长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使他们始终明确肩上的担子,在进度安排、项目落实、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中切实负责,扎实推进。三是切实落实部门行业扶贫的责任。要消除脱贫攻坚是额外负担的思想,把主动争取中省扶贫资金、惠及贫困人口作为主要任务来对待,确定领导、确定人员、确定任务,一把手要亲自抓落实。四要充分调动乡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乡村干部们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与贫困村、贫困户联系最紧密,在脱贫攻坚中最有发言权,是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在扶贫项目的确定、资金的使用、进度安排上要注意征询和听取他们的意见,放手让他们带领群众去干。

(四)严格考核问责,加大检查督促力度,促进全市上下形成脱贫攻坚的合力。抓落实就是要发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和钉钉子的精神,要真抓、实抓、抓严、抓细,抓出成效。市政府要尽快制定出台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和《脱贫攻坚工作督查问责办法》,建立脱贫工作责任清单、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制和考核督察制度。定期对县(市)和部门单位进行检查,特别是要深入到贫困村户,采取明察暗访的办法,倾听贫困村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查看扶贫政策措施是否落地,扶贫资金是否拨付到位,扶贫成效如何。要始终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绝不能打糊涂仗。对检查结果要定期通报,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落实不力的县(市)和部门单位给予通报批评,追究责任。要加强对驻村扶贫、干部包户工作的检查指导力度,完善重申《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职责,明确任务,提出要求。落实部门单位和驻村工作人员的责任,对驻村扶贫工作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总结。要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健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机制,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积极搭建扶贫脱贫爱心平台,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脱贫攻坚精准对接,提高脱贫攻坚效益。要加强脱贫资金阳光化管理,切实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合理,对挤占挪用、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要从严查处,从严问责。

(五)加大宣传力度,注重舆论引导,使脱贫攻坚政策家喻户晓。市县政府和各级宣传新闻单位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宣传报道的重点,精心部署、跟踪报道。要把党和政府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政策举措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要及时报道各县(市)、各部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丰富实践和先进典型,振奋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精神,坚定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这场改变自身命运、建设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中来。对工作不力甚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推诿扯皮、不负责任、不愿担责,造成不良影响的人和事要在媒体上公开曝光。通过宣传报道,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全社会凝聚形成脱贫攻坚合力。

篇九 关于脱贫攻坚调研报告1450字

关于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基本情况

__村座落在206国道边,寻全高速公路进出口处,与__村相邻。有耕地面积720亩,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395户,1670人,全村人均纯收入3000元左右。贫困贫户118户,300人,其中扶贫户66户210人,扶贫低保户6户17人,低保户44户70人,五保户2户3人。

二、村主要致贫原因分析

柑桔脐橙为主要产业,产业结构单一、规模不统一。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产效益低下、增收门路单一,现又遭遇黄龙病的危害,加之农民观念落后、又因交通不便,活动场所困难,因灾、因病返穷较多,是该村贫困现状的集中体现。

三、扶贫目标及扶贫规划

针对__村贫困现状,我村两委班子和扶贫工作人员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并与村两委会多次商讨,初步拟定了扶贫发展规划,力争在两年内,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__村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完成村小学至上江通组公路的硬化。力争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水泥路长1.6公里面宽3.5米厚0.18米的要求,并搞好路间及排水沟建设和绿化带建设,形成绿化景观带。

二是建设独具风格的乡村农居。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施工的办法,对现有农户庭院进行改造升级,把居住比较差、交通不便的农户和土坯房、干打垒房屋进行搬迁和重建,达到整齐划一、特色明显、出行方便、环境优美的要求。

三是整合项目,建设__村综合服务大楼。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争在2023年向上级部门争取启动建设加层办公室、服务室、图书室、活动室、村文化活动室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

四、扶贫攻坚措施及思路

1、几点措施

为确保扶贫对策和目标的落实,尽快改变__村的贫困现状,必须强化以下三项措施:

第一,成立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分片群防群控,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连片统一打药,彻底解决木虱满天飞的问题,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第二,实行土地流转。把土地向种田能手和产业能手,农民通过培训到外面打工,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通过土地流转收入、打工收入和产业分红,提高农民收入。

第三,落实工作责任。村两委班子实行分片包干,全面负责__村的扶贫工作,力争今年扶贫项目资金的争取和足额支付,建设绿化新农村建设点各项工作。

2、几点思路

一是村两委班子要高度重视,切实把精准扶贫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做到心中有目标、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措施、考核有内容。

二是为扶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助推扶贫攻坚,用政策调动企业扶贫的积极性,并对农民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要积极协调金融、扶贫等部门为扶贫融资予以大力支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更多的提供一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及专项资金拨付。这样,既可以减轻农民业的负担和压力,又能确保扶贫目标的实现。

三是在项目上给予支持。项目扶贫、项目拉动,是农村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应在各贫困村争取项目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使他们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拉动,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四是建好班子,提升农民素质。贫困村能否脱贫,村支部、村委会和村民的素质是关键。必须把那些有开拓精神、有经济头脑、善于为百姓办事、敢于负责担当的能人重用上来,建设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同时,要抓住要害,突出重点,加强对村民的专业技术培训,达到扶志(志气)、扶知(知识)、扶智(智慧)的有机统一,为农村实现整体脱贫奠定基础。

篇十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研报告6550字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调研报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是我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今天的小编为您精心挑选了几篇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研报告的优秀范文,感兴趣的快来和小编一起学习吧!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对你有帮助!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是我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确定的国家战略。前者立足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者着眼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以乡村振兴战略思路开创脱贫攻坚新局面,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基础,做好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根据《德宏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工作有关做法的通知》要求,我市高度重视,结合实际,认真梳理总结,现将主要做法及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合力攻坚,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工作是前提和基础。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芒市聚焦贫困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着眼“六个精准”,着力从基础设施改善、产业融合发展、住房保障、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提升等方面举全市之力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经过几年的合力攻坚,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绝对贫困及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一)合理规划城乡布局

芒市摘帽出列后,结合不同条件下对芒市城镇发展结构的要求,芒市未来城镇的建设应以中部坝区城镇的建设作为核心,按照围绕坝区,带状组团化发展的模式进行。

芒市市域城镇的发展将按照“优先保护、集中发展、突出特色、强化预留”的空间布局方式,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形成“一轴、两心、两带、三城、三区、七镇”的带状组团化用地空间布局结构。

一轴:即沿中部坝区走向形成的芒瑞一体化经济发展主轴。是集交通、城镇建设、芒市大河景观廊道于 一体的综合化发展走廊,是芒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核心地区。

两心:通过对芒市和遮放坝区耕地的保护,形成展现芒市亚热带风光和田园景观的两大生态“绿心”。围绕绿心,建设山地城镇,形成芒市特色化的城镇建设模式。

两带:结合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沿边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依托芒市作为国家边境城市的时机,以边防、国防公路提升改造为基础,把芒海通道纳入全省重点边民通道建设,加强芒海与遮放的联动,发展边民互市、生态养殖,探索怒江-萨尔温江开发的可能性,积极培育中山-芒海连接畹町的沿边经济带,促进边疆繁荣稳定。 以芒市工业园、芒市国际物流园、天然气产业园、五岔路龙江湖旅游度假项目、(轩岗)江东生态农业开发为重 要节点,培育芒梁经济带。

三城:沿经济走廊形成芒市中心城区、遮放、戛中三个主要的发展城镇。是未来芒市城镇功能发挥,产业集中布局的主要城镇。

七镇:在芒市南部和北部山区,集中建设江东、五岔路、西山、芒海、勐戛、中山、三台山 7 个乡镇,通过配套设施的建设,服务广大的山区村寨。并强化芒海边境口岸城镇功能、三台山德昂族民族旅游小镇以及勐戛区域性品牌旅游小镇的建设。

(二)要素配置不断完善

1.资金要素。围绕《芒市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23-2023)目标,为不断持续巩固芒市扶贫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继续巩固提升产业扶持,每年制定出台《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安排扶贫专项资金扶持全市所有有劳动能力及发展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能得到农业产业扶持,实现全市贫困户有持续、稳定的增收产业。

在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的大背景下,对贫困村只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忽视产业发展投入的情况,针对芒市来说主要原因有: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太差,部分村组基本的人畜饮水、村内道路等近2年才得以解决,而部分村组由于原来投入资金有限或一次投入不足等原因影响建设质量的,也需要再投入;二是芒市地处边彊,交通及各方面信息相对闭塞,加之又缺乏产业发展规划人才等原因,无法找到真正适合本地的产业发展突破口;三是争取上级资金加大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产业齐上阵;四是引进特殊人才或选优派强组队调查研究、出门学习求经,拿出一乡一规划,有重有轻,稳步推进。解决好产业扶贫资金主要用于贫困村、贫困户,而产业发展急需的品质改良、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市场体系建设、品牌打造等基础性工作缺乏资金支持的问题。 目前,芒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政策,上级确实给予了贫困县很大的自主权,但由于各级整合资金工作相关指导性意见、长效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上级对整合工作的考评考核较多,市级因怕政策吃不透导致资金投向偏差,所以目前涉农整合资金基本上还未投入到品质改良、技术服务、市场体系建设、品牌打造等方面。下一步希望中央、省级各部门多指导多培训,并进一步完善整合工作一系列配套措施,加大加强以上产业资金投入,并将其列入县级约束性目标任务。

2.人才要素。一是全面落实人才培引工程,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搭建院士(博士)专家工作站、组织申报人才外引项目,鼓励企业积极与科研院校开展研发合作,储备芒市区域内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组织全市科技人员提交云南省科技特派员申报认定材料,全面做好“三区”人才引进及培训工作;二是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培育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和农函大等一系列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充实基层科技工作力量;三是广泛开展科技知识宣传。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以及知识产权维权宣传活动,发放《乡村e站科普读本》、《趣味科普读本》、《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知识读本》、《农村科学养猪适用技术》、《咖啡高产栽培技术》、《反邪教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强化政策知识宣传,普及实用技术推广,积极营造科技服务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四是认真制定符合实际的科技扶贫方案,进一步明确科技扶贫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以技术指导、培训等方式支持芒市发展,为贫困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提供产业支撑。

(三)充分发挥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减贫带贫作用

鼓励全市有发展条件、有意愿、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以产业发展为载体,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明确脱贫增收产业和帮扶具体责任,落实产业帮扶措施,健全企业带贫益贫机制,积极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生产合作、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生产托管、劳务合作等多种形式,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力争实现每个有劳动力、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至少与1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经营合作关系。大力推行“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模式,建立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稳定、紧密的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与现有优势产业发展结合,采取“龙头企业给订单、农科部门教技术、合作社服务、大户帮带”的方法,把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入现有产业体系中;与运用金融扶贫政策相结合,政府推荐、贫困户申请、配风险金、银行授信,充分用足扶贫小额信贷和产业扶贫再贷款,既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又扶持龙头企业。确保需要通过发展产业脱贫的贫困人口产业扶持全覆盖,使贫困户“有业可从、有企可带、有股可入、有利可获”。为此,市人民政府专门印发了《2023年芒市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芒政办发﹝2023﹞19号)和《脱贫攻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奖补办法(暂行)的通知》(芒政办发﹝2023﹞24号)文件,预计到2023年底实现每个有劳动力、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至少与1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经营合作关系。

(四)基础设施更加夯实

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项目建设,坚持建设新农村、发展新产业、过上新生活的发展导向,全面统筹实施美丽宜居乡村项目16个,总投资3116万元,建设完成村内道路硬化34公里;实施“四位一体”美丽宜居乡村行动计划,着力改善农村道路、排水沟渠、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村庄美化亮化,建好管好“四好”农村路,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持续推进 “七改三清” 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下大力气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加快农村“厕所革命”,组织撰写了《芒市农业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2023-2023)(征求意见稿)有待上报市政府办和州农业农村局。厕所革命目标任务户厕3322座,目前完成户厕933座,公厕任务18座,目前完成16座。

(五)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一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制定发布了《芒市畜禽水产养殖禁养区、限养区规划》、完成《果朗河一河一策》、《芒市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方案(2023-2023年)》《芒市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芒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等材料;通过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示范样板、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的宣传和培训,辐射带动全市开展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工作。从源头上控制了农残污染,有效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减少了农药带来的危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二是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打好水、土、气污染治理“三大战役”。深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行动和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根据市政府制定的《芒市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芒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芒市地区农业废弃物产业化发展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由农业农村局牵头组成联合执法组,对大焚烧秸秆违法行为执法力度,2023年上半年,由市督查室、市农业农村局、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及重点乡镇工作人员,对仍然露天焚烧秸秆、杂草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立案查处 20余起,极大地震慑了焚烧秸秆的行为。截止9月19日,畜禽养殖户已拆除24户,水产养殖户已放干144.5亩鱼塘。完成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73.08%,完成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74.5%。同时要求各乡镇按时上报自然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单。制定了《芒市农药肥料包装废物及废弃农膜回收处置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上报市政府办,并将此征求意见稿下发至有关部门及各乡镇进行征求意见,待修改完善后正式组织实施。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经过细致调研发现,经过几年脱贫攻坚,芒市已基本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但仍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土地改革问题。一是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操作细则、相关配套政策需进一步研究细化,“三权”的各自功能和整体效用还未充分发挥,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格局还未完全形成;二是易地搬迁群众搬迁后,如何在搬迁地发展产业,原有土地、林地如何处置,如何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处于摸索探寻阶段;三是农村产业建设用地受限明显,如勐戛镇大新寨村在蚕桑产业发展中已初具规模,当地群众想要建设标准化小蚕共育基地,但因用地问题项目无法落地,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群众发展产业致富的积极性。

(二)农业技术及人才和职业农民培育问题。近年来,芒市大力推进人才储备和高新技术引进,但农业高新技术、农业科技人才、农业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缺口仍较大。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大力推进,使现农村常住人口多为留守妇女和老人,历史原因造成的当地农村群众文化程度低让培育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更加十分困难,成为制约农业产业优质高效提升的一大因素。

(三)农业产业链断层问题。在脱贫攻坚期,芒市农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壮大,肉牛、生猪养殖,坚果、百香果、砂糖橘、土豆、甜脆玉米种植等已发展为大产业,但在农业产品深加工、农业物流等配套设施的发展、农业品牌打造等方面较为邂逅。同时,农产品检测没有统一标准,对外部主体依赖性过强,带来可持续性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以机制体制并轨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几年的合力攻坚,充分证明以群众为主体,以社会各界力量为依托,以基层党组织为战斗堡垒,以驻村工作队充实力量,上级党委政府高位推进,行业部门统一协调调度的脱贫攻坚机制体制,适应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新形势,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能够积极推进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一盘棋、一体化”式推进,将积极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二)以农村群众内生动力的有效激发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脱贫攻坚工作能够取得决定性胜利,贫困群众“动起来”是关键,农村群众的整体性“动起来”,也将是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成功的关键。通过用好用活农村农村党员活动室及农村书屋、高质量开展农村技术培训、对村规民约进行适时修订、持续开展“五用宣讲”、树立农村致富先进等具体措施,激发农村群众内生动力,突出农村群众的主体地位,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三)因势利导,“精准”规划实施新一批整乡整村推进工程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乡村在产业发展、民族文化特色、自然生态景观等方面特色更加突出,表现出新的发展活力,如:勐戛镇在蚕桑、肉牛养殖等产业进一步壮大,以“桃花节”等为代表产业旅游开始崭露头角;以芒市镇回贤村委、西山乡营盘村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业初现效益;城乡结合区农家乐愈加兴盛等等。因势利导,充分利用脱贫攻坚成果,结合地区发展新优势精准规划实施一批整乡整村工程,将有力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四)以产业为根本实施地理标志品牌战略,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农村的发展追根究底离不开产业,产业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铁抓手”,同样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铁抓手”。经过脱贫攻坚期的发展壮大,芒市新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但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不完善,农产品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以四步走打造绿色、生态、健康的地理标志品牌战略为轴线发展农业产业,将大力促进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一是充分激活农村产业发展热点。通过政策鼓励、资金项目支持、技术帮扶等措施,深度激活、壮大发展农村致富带头人、产业合作社、涉农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等农村发展热点,扩大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从这些热点中产生一批优质的乡村企业。同时,以这些热点为着力点,优化产业劳力,吸引农业科技人才、农业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回流农村,引入新型农业科技技术,打破技术和人才壁垒,完成产业基础的升级调整和农村产业发展中单家独户的个体经营向合作经营目标的转变。二是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在新型农村经济体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农产品生产标准,围绕支柱型农业产业及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建立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检测体系,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开发及认证工作力度,打牢品牌基础。三是点线成面,逐步建立农业全产业链。在新型农村经济体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精准实施产品加工、农产品仓储物流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引导和促进农产品从生产到初加工,从初级加工到精加工,从精加工到形成品牌的升级,从规模扩张向转型升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产业集群转变,逐步完成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四是以优质品牌为突破口,逐步树立地理标志品牌形象。优选1到2个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附加值高的农业产品品牌进行持续包装打造,同时确定为区域公用品牌。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基础,依托上海市等大平台,积极寻找与盒马鲜生、拼多多等电商合作的机会,利用电商销售模式,打造出知名品牌形象,以点带面,带动区域产业的品牌价值提升,形成地理标志品牌,深植芒市绿色、生态、健康的地理标志品牌形象。

抓好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一定要将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在主要抓贫困户收入提高、生活小康的同时,还要认真谋划、实施“产业、生态、治理、乡风文明”等方面的工作,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朝着乡村振兴目标不断前进。

篇十一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3400字

根据《民盟_____支部_____年工作计划》安排,7月25日,民盟_____支部对_____市_____镇实施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_____市政协副主席冯忠指导调研。通过对_____镇立英村核桃母本示范园、立英土鸡养殖场、立英林下辣椒种植基地、_____水产养殖场等产业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与_____镇相关负责人就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情况进行交流,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现就考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_____镇贫困现状

_____镇现有贫困村3个,其中一类贫困村2个(坛厂村、复兴村),三类贫困村1个(华阳村);已出列贫困村2个(立英村、同联村)。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46户4813人,其中,_____年脱贫549户1850人,_____年脱贫165户700人,未脱贫人口732户2263人。732户贫困户中,有资源有劳动力但无门路致富的“两有户”459户1758人,占现有贫困人口数的78%;无力脱贫无业可扶的“两无户”273户505人,占贫困人口的22%。

二、产业发展状况

近几年来,_____镇立足传统产业,心得体会按照一村一特、因地制宜的原则,一是抓好红高粱种植。种植红高粱4000亩,年增收640万元,涉及贫困户200户758人,户均增收3690元;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建成林下养鸡示范点2个,养殖土鸡30000羽;发展50头规模以上养牛示范户12户,200头以上规模养牛示范户1户;发展100只以上规模养羊示范户5户;养猪、养鸡散养户897户。畜牧业涉及贫困户925户,年增收388.5万元,户均增收4200元。三是改良传统核桃产业。引进四川天保果业有限公司,做强做优核桃产业,嫁接改良传统核桃产业2000亩,规划总投资2200万元,_____年已投入资金1100万元,建成核桃母本产业园1个,完成核桃高杆嫁接5万余株,新栽植2.3万株。核桃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8300元;四是配套发展辣椒产业。建成林下辣椒基地一个,集中流转土地,发展辣椒1000亩,涉及贫困户87户263人,每户土地流转、务工增收3400元;五是发展黄豆、罗汉果等林下套作业500亩。六是大力发展特惠贷助推脱贫产业。其中发展畜牧水产及家禽养殖业183户,发放特惠贷915万元。

三、产业发展主要经验和做法。

_____镇立足自身3万亩核桃产业发展基础,坚持长远规划、长短结合的发展思路,走大项目为引领、政策推动,利益联结、复式发展的脱贫途径,取得较为突出的效果。

1、党群齐心,支部为核。在_____镇立英村,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_____镇派出农技工作经验丰富、能吃苦耐劳的干部下派到村,任支部书记,与镇党委签订责任状,热门思想汇报驻村打造示范点。镇党委在规划、人力、资金、技术、政策等多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村党支部与合作社、公司、农户多方签订发展协议,为脱贫攻坚建立组织保障,党群上下齐心,农户集中心智,集中力量办大事,为打造为名副其实的项目村、致富村共同发力。

2、突出品改,产业复苏。因地制宜、敢于创新,通过引进资本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的果业公司,对原有核桃产业大胆改良,利用原有成片核桃产业基础,将多年不挂果的2000亩核桃,通过支部核心推动,建立“支部+公司+农户”模式,引进四川天保果业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对原有核桃进行改良嫁接。今年3月初步完成全部嫁接工作,公司投入资金1100多万元,实现当年嫁接,当年挂果,次年采收。

3、以短养长,多种经营。利用_____镇原有核桃产业杆高林稀,实行林下套作。集中二次流转农户土地,建立合作社,发展订单辣椒、种植黄豆、罗汉果等套作产业,从土地流转金、务工、收益分红等,让农户多渠道创收。如林下辣椒产业,农户土地流转后,既有辣椒产业收入,又能拿到核桃分成,实现产业复式增收。

4、利益联结,合作共赢。始终围绕为农户创收为核心目标,通过建立良性利益联结机制,探索一条长期合作、共赢的致富发展道路。在立英村,个人简历四川天保果业公司看好_____立英村产业基础好、核桃品质优的资源禀赋,以镇党委政府牵头、村支部为纽带,对农户土地集中连片流转,交天保公司经营,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项目前7年,公司高额投资用于项目建设,需要大量务工,农户实现务工增收的同时,还能增加短期套作创收;次年开始收果,第三年进入盛果期,至第7年,公司和农户以8:2比例分配。第8年后,公司成本基本收回,投入少、产量稳定,公司和农户按2:8比例分配收益,农户实现稳定增收。通过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公司下决心,农民放下心,长期合作、共赢发展。

5、多种模式,能干快上。立英村采取“支部+”的模式,大胆引进大公司的同时,因地制宜,利用大坪子坡面宽阔,采光、气温、通风、供水等相对较好的优势条件,鼓励何明凤等16户农户(贫困户5户)贷款120万元创办养鸡场,采取“支部+合作社”模式,发展规模养鸡30000羽,将传统养殖做大做强,效益显著。采取“支部+农户”模式,在海拔落低、水源集中的街上组,工作总结政府投资70万元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鼓励何兴虎等10户贫困户贷款50万元发展养鱼业;在立英村桥上组鱼跳河,利用九仓河优质天然河道生态水利资源优势,政府投资50万元,引导赵文勇等8户贫困户贷款40万元,发展“鱼+旅游”产业,房屋、鱼塘等基础设施已初见雏形,前景向好。

6、用活政策、贷款助贫。充分动员贫困户,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大力鼓励民众干事创业,努力用足用好特惠贷优惠政策,着重以点带动、全面发展,有机结合、长效脱贫的融资助贫思路,发放精准扶贫特惠贷183户,贷款915万元,发展水产、畜牧养殖、家禽养殖、经营等多种形式,助推产业发展,形成了亮点突出,全面开花的脱贫工作格局。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看,_____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的扶贫攻坚战略,充分利用自身产业基础优势,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初步建立了以_____核桃产业为主,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布局。同时,考察组针对产业发展,提出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1、产业发展受资金等条件制约,开发和发展规模小、开发空间大。全镇核桃产业总量近3万亩,范文内容地图由于技术原因,目前挂果的只有5000亩,仅1/6,而嫁接改良每株需要百余元,目前开发的母本基地,也只能是重点发展,剩下的2万多亩核桃产业收益很低,开发空间很大。

2、非贫困村项目争取难。国家扶贫政策只能在贫困村投资,在非贫困村得不到项目资金支持,_____镇共有7个村,其中非贫困村有2个,涉及贫困户482户1624人,由于政策原因,导致2个非贫困村项目争取难。

3、项目时间和季节性强,脱贫攻坚工作要求高、责任重大,而项目评审工作滞后,乡镇实施项目信心不足。

4、项目资金到位不足,许多项目推动全靠镇村组织资金和垫资建设,基础建设资金缺口量大。就_____而言,按“五个一”的脱贫标准,全镇需资金约1.1亿元,目前投入仅3260万元,资金缺口达7000多为元。

5、项目配套设施不全、规范化程度不高、安全保障度低。规模化经营受到限制和制约。如大坪子的林下养鸡项目,配套圈舍不足、供水、保暖、防疫等相关设施不完善,产业发展安全不能有力保障。

6、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乡镇产业技术力量缺失,特别是_____核桃嫁接,如全靠公司运作,高昂的投资农户无力承担。而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农民技术水平不能突破产业革新。

7、产业发展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防控不力,相应机制和政策缺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没有可靠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五、意见和建议

围绕考察调研,委员在座谈会上,提出了相应意见和建议。

1、基础设施建设方面。_____镇通过实施脱贫攻坚以来,硬化泥泞道路40公里,乡村交通条件大幅度改善,但是,许多路段弯急坡陡,路面狭窄,安全隐患大,建议加设错车道,设立安全警示标示牌;通讯方面,许多区域通讯信号覆盖不到位,建设进度慢,建议相关部门增设通讯基站,加快建设进程;_____葫芦坝水库是_____镇急需的水源水库工程,希望得到市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支持,早日立项建设,为全镇提供有力的供水保障。

2、_____核桃产业品质优良,产业基础好,但是,要真正发展壮大,还必须得到市委市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和市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争取政策倾斜、资金扶持、技术帮扶等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强化基础设施、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技术品质,迅速形成大产业、树品牌、上规模,让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3、要在产业深加工上作文章、下功夫,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进一步增加创收门路,一业多行,深度发展;要在品质优化和检验认证上再做工作,为品牌树牌贴签,走科技含量高、质量品牌化的发展路径。

4、强化技术革新,建立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加强农民培训工作,建议建立针对性强、覆盖全镇核桃产业为主的专业技术服务人才队伍。

5、相关部门探索建立项目产业发展风险保障机制,范文参考网为产业生产和市场风险防控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篇十二 县级脱贫攻坚调研报告5200字

通过深入村组,听汇报、召开座谈会、走访农户等形式深入调研。对全县贫困人口现状,致贫原因等有了进一步了解,初步形成了帮扶策略和脱贫思路。

一、贫困现状

(一)贫困人口数依然庞大。人均收入低2500元涉及全县17个乡镇239个村30634户114570人。

(二)村级集体经济破零达5万元不足50%。据统计截止2023年低,村集体收入全部破零且达5万元以上的仅114个村,占全县村47.7%,不足50%。

(三)村基础设施较差。村庄内部道路多为泥面土路,逢雨泥泞不堪。有些村庄虽然通上了自来水,但未经净化处理,有许多河塘沟渠坑未被利用,灌溉水渠质量差,效益低。

(四)滞留村中劳动力少。年轻人大多到外地打工,家里仅剩的村民文化水平不高,且大部分是妇女和老人。

(五)村中人居环境比较差,村容村貌不尽如人意。村民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环境卫生差,无下水道和污水处理系统及垃圾处理设施,农户仍然使用传统的家庭粪坑,没有集中的化粪池对粪便做无害化处理。村内乱搭滥建乱堆放比较普遍。

二、贫困原因

(一)历史和地理因素。泗阳县历史上处于黄泛区,是遭受自然灾害较多的地区;除靠近洪泽湖的地区,其他区域优质自然资源较少;没有工业、特色手工业的基础;加之以前交通不便利,接收不到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这些都造成当地经济欠发达,人民生活不富裕,且一遇自然灾害就会减产歉收,甚至给农民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二)人多地少,农业经济结构单一,农作物成本高。以省定45个经济薄弱村为例,人均只有一亩耕地且水田少,旱田多,粮食用物成本高。水稻亩产1000斤,毛收入700元/亩,成本包括化肥、农药、水电费、栽插、收割、刨地、种子在内达357/元亩,实际纯收入仅有343/元亩。小麦亩产600斤,毛收入有360元/亩,各类成本在内达186元/亩,实际纯收入仅有174元/亩。即使全部实行低产田改造,平均每人1亩水田,每年栽种两季水稻,农作物人均纯收入也不过700多元。

(三)村民文化程度偏低。由于素质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的机会十分有限,只能在一些工作环境差、劳动报酬低的岗位上从事简单劳动,这样不仅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深层次转移,而且降低了转移的稳定率。前几年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目前劳动力转移基本处于一个相对稳定、调整阶段,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缓慢,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劳动力技能素质、年龄性别结构、文化层次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日趋专业化、技能化的需要,劳务输出技术含量低。

(四)村民合作化经营程度低。村中蘑菇种植、粉丝加工、板材加工,以及鸡、鸽、猪、羊等家禽的养殖,多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规模小,效率低。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小而分散,土地产出率和农民收入水平不高。

(五)农村基础设施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造成农副产品、各种农村资源等无法运往市场,使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运不出来、卖不出去,直接影响农民收入。

(六)缺乏资金,技术和市场信息不畅。通过交谈,发现制约贫困户发展生产,扩大经营的首先是缺少资金。家里没积蓄,信用社贷款难,让他们事业起步艰难,如养殖、扩大企业规模等,这些项目少则要投入万余元,多则几十万元。其次是缺乏科技指导。新品种植和特种养殖不仅投入多,对技术的要求也高,包括种养技术、病虫害防治、保存、加工、运输等方面的技术,这些技术,村民没有固定的渠道去获得,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市场信息不畅,农民获得信息的渠道单一且速度慢,主要靠电视和电话联系,没有互联网。由于对新品种、新事物以及市场行情的了解滞后,使农民不能及时根据市场来主动、超前地调整生产经营品种和规模,不能及时发现商机,种养基本处于盲目和跟风的状态,非常容易吃市场变化的亏。

(七)教育卫生等费用高,一些村民因病教而致贫。在村中,许多农民得了病,由于缺钱进不起医院,因病致贫比较普遍。同时,农村初中生平均学杂费每年800元左右,高中生学杂费高达1200元,有的家庭有二个甚至三个孩子在上学,教育负担过重。

(八)其他原因。也有部分村民因为好吃懒做,超生被罚而导致生活窘迫。另外社会治安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一些地方的盗抢案件和小偷小摸的频发使农民不敢、不愿投入。

三、脱贫攻坚思路和策略

更新村民观念,汇聚村民人心,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培育村民自主创业平台,逐步达到八有、力争3-5年时间实现人均纯收入超2500元的脱贫目标。

(一)分类实施,多种渠道地进行扶贫。要充分相信我们政府和群众,做好整村发展规划,从发展产业、改善条件、提高素质等方面整体推进。适度开展一些群众看得见的项目,首先让村民理解扶贫工作,然后支持扶贫工作,最后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针对不同贫困户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扶贫办法,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不同项目,要齐头并举,分类实施。对于有能力的,实施采取救助式扶贫。同时将整村推进与加强发展乡镇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可持续发展产业,壮大乡镇经济,带动农村特别是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的发展和致富。

(二)点面结合,积极鼓励村民自主创业。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要学深刻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只有真正领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扶贫工作才能够做得更好,走得更远,成效更大。要努力营造农民创业的氛围、环境和条件,为农民创业致富提供良好的气候和土壤,从而对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小农意识形成强烈的冲击波,实现农村民营经济大发展。要大力扶持村中能人大户,在资金、技术金融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鼓励村中的优秀分子跳出农村,有胆略的优秀商人进入农业,形成城乡资源的对流融通。农村经济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最大的障碍,是想方设法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三)标本兼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治标就是让贫困户脱贫,让他们摆脱因贫带来的困扰。治本就是要解决残留在村民观念中的对传统扶贫的一种等、靠、要观念,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要通过宣传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协会、同业联合体等,或通过经纪人和能人牵头兴办中介组织、创建专业服务组织等方式,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根据各村的实际可逐步形成水产养殖支柱产业、养鸽产业、养牛产业、同时,还要加快农产品销售队伍的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大力培育市场中介组织,支持各种农民专业运销联合体、合作组织,积极发展经销大户和农民营销队伍。

(四)内生外联,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内生就是要结合我县特色经济和优势资源,探索一条长久的经济发展之路。加快经济薄弱村的发展和低收入农户的脱贫致富步伐,根本在于形成内生发展机制,激活内生动力。外联就是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招商引资、用好政策、用好外来人才,从而可以使本镇村的发展驶上一条跨跃式的发展之路,这也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扶贫工作的一条有途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农业内部挖潜增收的主要方式。要结合各村实际,大力优化种植业结构,扩大优质与特色农产品生产,在农业内部加快养殖业和林业内部要适当减少粮食面积,大力发展一些高效经济作物,提高经济作物比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一批周期短、门槛低、见效快的增收项目。适当推进农户规模经济,把土地向会种地、爱种地的农村经济大户集中,帮助这部分农民解决持续增收的问题。

(五)结合实际,加强乡村社会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调查研究、对症下药,结合各村的实际,从小处着眼,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入手。在具体的项目实施上,要与该村的贫困实际结合起来,与具体的村情结合起来,与村干部的工作激情结合起来。针对各村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低收入贫困人口思想观念落后、劳动技能和经营发展能力较弱的特点,既要以经济发展为重点,着眼提高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又要兼顾各村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到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为自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创造更加和谐的条件。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乡村各项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村内道路、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文化科技教育设施、农田水利设施等的建设,为生产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要按村容整洁的要求,整治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存环境,当前要重点对庄内部道路、村庄供水设村庄排水设施、村庄垃圾集中堆放点、村内乱搭滥建、人畜混杂居住、村庄废旧坑塘与河渠水道等进行集中整治。

四、帮扶重点和项目

(一)帮助强化基层组织和双强班子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强化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加强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

1、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村组干部和党员的教育管理。规范他们的做事行为,激发调动其热爱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共同建设一支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强的领导班子。

2、完善村里的致富行业协会组织,积极培养年轻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他们在扶贫攻坚中的主力军作用。

(二)帮助树立文明村风,加强村容整洁建设。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塑造一个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1、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和引导,进一步组织和发动群众,树立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和自力更生意识,教育村民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做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定期举办农民经纪人培训班和农民技能培训班。

2、利用适当的时机开展新农村文明农户的评选活动,组织发动群众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综合整治村庄环境,打造一个环境整洁优美,具有乡村特色的新农村。

3、利用省委驻泗阳县扶贫队员和后方单位的智力优势,在适当时候开展如科技大篷车等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三)帮助规划整村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帮助制定发展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乡镇整体规划和各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村庄建设,与乡村干群一道制定一个思路清晰、重点明确的新农村五年发展规划。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扶贫的角度来讲,主要是争取资金。争取资金又分为两种:一是请求扶贫后方单位和其他单位进行无偿资助;二是通过逐级上报,向省交通、水利等各主管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列入全省建设规划。由于历史的旧债,苏北的镇村交通有待提高,从扶贫角度来看,无偿资助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很大的资金缺口靠政策争取。目前有待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和完善村级服务中心。二是公路建设。要想富,先修路,大多数村民已充分认识到公路对他们的重要性。想办法筹资,结合投工投劳方式,修通村内公路。在形成全村纵横连贯的村内公路框架沙石化。彻底改变经济薄弱村的交通状况,让农产品拉得出去,农资和日用品拉得进来。三是造桥。道路修好了,但如果没有桥或只有危桥,那么道路的作用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村民的致富之路也就会受到影响。

四是兴修水利,确保农田旱能灌涝能排,成轻自然灾害冲击力。

(四)大力发展村级物色产业。

目前各村主要单一种植水稻、小麦和玉米,而要致富,除了改造低产田外,还要发展特色业,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一是结合我县种植实用菌的基础,发展菌类种植。可以让农户通过小额贷款获得启动资金,免除他们贷款利息。按要求科学管理,当年种植当年见效,力争2-3年形成村内支柱产业。二是积极扶持养殖业。通过目前的分析,现阶段养猪、养鸡赚钱不多,养鸽和养牛的收益较高,因此可以发展一些贫困户养鸽、养牛。通过扶贫贴息贷款,资助养鸽户和养牛户,形成规模养殖。三是继续鼓励支持劳务输出。在鼓励劳务输出的同时吸引能人回村投资企业,加强对返乡打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1-2门技术,成为脱贫致富有带头人。

(五)帮助完善社会保障事业,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利民特征。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征之一就是让农民生活宽裕。建立健全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制度要,构建一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实在没有自救能力的村民实行救助式扶贫,让广大村民享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温暖。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而意义深远的事业,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标准,围绕有双强领导班子、有科学规划、高效农田、有特色产业、有配套设施、有保障机制、有整洁村容、有文明村风的整村推进八有目标,围绕道路通达、教育培训、农民健康、环境整治、文化建设等农村新五件实事工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方资金和技术的大力支持下,锐意进取、大胆创新、踏实工作,为广大农民兄弟做好产业引导、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信息传递、市场开发等服务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我县扶贫事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2023年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十二篇)

2023年脱贫攻坚调研报告为积极推进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确保2023年省级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全部销号,贫困户全部稳定越线,平利县政协组织相关政协委员和部门负责人于4月上旬至6月上旬深入全县11个镇和15个当年脱贫村,采取实地查看、查阅档案资料、走访贫困对象、与镇村干部座谈等形式,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脱贫攻坚信息

  • 2023年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十二篇)
  • 2023年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十二篇)98人关注

    2023年脱贫攻坚调研报告为积极推进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确保2023年省级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全部销号,贫困户全部稳定越线,平利县政协组织相关政协委员和部门负责人于4月上 ...[更多]

  •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十二篇)
  •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十二篇)92人关注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篇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安排,农工委于9月份,在市人大常委会刘辉副主任带领下,先集中听取了市发改委、财政局、扶贫办、农业局、水利局等31个 ...[更多]

  • 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十二篇)
  • 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十二篇)87人关注

    按照区委《关于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同办公室的两名同志组成调研专班,到联系村樟村坪镇黄马河村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了实地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 ...[更多]

  • 关于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十二篇)
  • 关于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十二篇)37人关注

    关于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基本情况xx村座落在206国道边,寻全高速公路进出口处,与xx村相邻。有耕地面积720亩,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395户,1670人,全村人均纯收入3000元左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