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篇一 2023年思想汇报《读温总理的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敬爱的党组织:
3月5日上午,_____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细细听来,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文风朴实、论据充实,语言简练、目标具体。温总理工作报告的文风谈成绩不自夸、讲问题不遮掩、话未来不虚浮的文风,让我感触颇多。 讲问题不遮掩。在讲到问题时,温总理坦承,“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违法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严重。”因此,政府工作报告中应该敢于面对、勇于正视存在的问题。这样的报告才是一个真实完整而且令人信服的报告。
话未来不虚浮。“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一项项承诺,目标具体,指标明确,措施可行。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政府的规划目标明确,能具体到数字的就用数字表示,不能用数字说明的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说明,只有这样,群众才看的懂,也愿意看,才能提高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才能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才会赢得群众的拥护与支持。
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很长,但我却认认真真的从头读到了尾。关于报告的解读分析,以及各种热点问题,网上有很多评论解说,在这里不就不多说了。读完总理的报告,感觉到的是实实在在为民生,踏踏实实干工作的政府。看多了政府文件的虚话套话,总理的报告用大白话似的语言让百姓听得懂、记得住、明明白白。报告朴实、温暖,通篇内涵一个“情”字——对老百姓的真挚感情,这样的报告让人倍感亲切。据说在修改报告时,总理是从头至尾每一部分都要修改的。总理说:“我向人民报告工作,那么我的报告必须要让老百姓看得懂,要愿意听,还要能管用。”正是这样的一个心态,一个心怀人民处处为人民着想的总理,以及其带领组织下的政府,我相信,一定能带领我们更好的发展。
其实有时候想一想,虽然不能相提并论,但我们在写思想汇报的时候,也总是难免会有一些浮夸,虚空的毛病。究其原因,我觉得很大一部分是没有用认真的态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就我自己来说,很惭愧,就容易有这个毛病。这次通过对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阅读,学习,先不谈内容,单单是文风与态度,就很让我深思、反省。我觉得,思想汇报正是一个根据当前时事热点学习党和政府最新政策与精神,通过关注国计民生而对自己思想的反省与提高的过程。从今以后我应该端正态度,认真、踏实的写好每思想汇报。也希望组织上能对我进行监督指导,帮助我尽快提高。
汇报人:思想汇报网
2023年3月22日
篇二 2023年两会思想汇报:读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尊敬的党组织:
今天我仔细阅读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很感动,也有很多的收获。温家宝总理两万多字的政府工作报告,听来却不觉冗赘,盖因报告突显了三个特点:更务实,更贴近,更细节。
比较去年的报告,就能发现,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2023年两会的调子,是政府以相当严厉的口吻控制经济过热,关键词是“两防”, “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而今年则指出要通过拉动投资、拉动消费,保证经济增长。比如,在阐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去年报告用的是“稳健”和“从紧”,今年用的字眼是“积极”和“适度宽松”。
事实上,在去年的报告中就已经有了一些前瞻性的论述,埋下了这一变化的伏笔:“鉴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要密切跟踪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及时灵活地采取相应对策”。因此,今年调子的变化,并非从“两会”始,政府对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越来越“从实际出发”了。
温家宝坦率地承认,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与人民的期待仍有不小差距”: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行政效率有待提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比较突出,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域比较严重。他在报告中透露,为弥补财政
减收增支形成的缺口,2023年中国财政赤字将扩增至9500亿元——尽管不少学者评述这对财政和经济安全并未构成威胁,但这一较罕见的高赤字数字在报告中出现,让代表们仍然神色凝重。
而掌声最热烈的,恐怕要数温总理在谈及 “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时指出,要“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事实上,人们立即会从温总理这一异乎寻常的两“最”用词,联想到刚刚过去的汶川大地震,许多花朵一样的孩子在上课时命丧黄泉,引发人们对校舍抗震能力的极度关注。甚至连温总理使用的让学校成为最安全的地方,也是众多论者和网友曾经沉痛而怀有希冀地使用过的原汁原味的用语。看来,政府在倾听民声、采纳民意、集纳民智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
报告贴近百姓的另一种努力,还在于使用的语言通俗易懂,甚至有不少口语化的成份。比如,他不断提及要“让人民放心、让人民舒心”,“让人民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 这种平易近人的努力,在近年来决策层的诸多报告和谈话中都显而易见。
更细节,则是许多人听了温总理报告之后的感慨。这份报告让人从中感受到自信与希望的力量。危机当前的“两会”受人关注,而一份更务实、更贴近、更细节的政府工作报告,则让人对化危为机,有了实实在在的信心。
2023年3月8
篇三 两会读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今天我仔细阅读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很感动,也有很多的收获。温家宝总理两万多字的政府工作报告,听来却不觉冗赘,盖因报告突显了三个特点:更务实,更贴近,更细节。
比较去年的报告,就能发现,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2023年两会的调子,是政府以相当严厉的口吻控制经济过热,关键词是“两防”,“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而今年则指出要通过拉动投资、拉动消费,保证经济增长。比如,在阐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去年报告用的是“稳健”和“从紧”,今年用的字眼是“积极”和“适度宽松”。
事实上,在去年的报告中就已经有了一些前瞻性的论述,埋下了这一变化的伏笔:“鉴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要密切跟踪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及时灵活地采取相应对策”。因此,今年调子的变化,并非从“两会”始,政府对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越来越“从实际出发”了。
温家宝坦率地承认,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与人民的期待仍有不小差距”: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行政效率有待提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比较突出,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域比较严重。他在报告中透露,为弥补财政减收增支形成的缺口,2023年中国财政赤字将扩增至9500亿元——尽管不少学者评述这对财政和经济安全并未构成威胁,但这一较罕见的高赤字数字在报告中出现,让代表们仍然神色凝重。
而掌声最热烈的,恐怕要数温总理在谈及“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时指出,要“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事实上,人们立即会从温总理这一异乎寻常的两“最”用词,联想到刚刚过去的汶川大地震,许多花朵一样的孩子在上课时命丧黄泉,引发人们对校舍抗震能力的极度关注。甚至连温总理使用的让学校成为最安全的地方,也是众多论者和网友曾经沉痛而怀有希冀地使用过的原汁原味的用语。看来,政府在倾听民声、采纳民意、集纳民智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
报告贴近百姓的另一种努力,还在于使用的语言通俗易懂,甚至有不少口语化的成份。比如,他不断提及要“让人民放心、让人民舒心”,“让人民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 这种平易近人的努力,在近年来决策层的诸多报告和谈话中都显而易见。
更细节,则是许多人听了温总理报告之后的感慨。这份报告让人从中感受到自信与希望的力量。危机当前的“两会”受人关注,而一份更务实、更贴近、更细节的政府工作报告,则让人对化危为机,有了实实在在的信心。
篇四 学习2023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心得
3月5日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年度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工作报告中部署了2023年的“九大任务”。较上年相比,“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排在了首位。(中国新闻网)
“九大任务”具体包括:
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三、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五、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七、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八、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九、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
转眼间已经是2023年了,今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取得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政府做的不够好的过么也看在眼里。总的来说,我觉得温家宝总理是一个称职的总理,对基层民生的关注也高度重视,促进了基层民生的发展。虽然总理打的是“温柔”的底牌,在改革的路途上少了些许强硬,但也不无道理,毕竟改革一旦急了,受伤最重的是老百姓。因此,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次频发出现,也凸显了政府在“改革”这方面的的决心。正如温家宝在会上所说:“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我们要恪尽职守、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决不懈怠,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这是温总理在他任职以来额第九份政府工作报告。
经济无疑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形势下,“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首要目标。政府的工作报告每年必不可少的是经济、文化、民生,少见相关“政治”的任务。不知道是否政治改革不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还是“八、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是关于政治的。但是个人觉得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换汤不换药”,看来看去都是那几个字眼,难免令人反感。
上年热议的“文化体制改革”似乎也没多明显的体现出了来。无论如何,政府怎么做,明的我们看在眼里,暗的可能暂时看不到,但总有重现天日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