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篇一 银行对纺织行业调研报告
银行对纺织行业调研报告
一、纺织工业的主要特点
纺织工业按行业分为纺织业、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纺织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包括棉纺织(印染)、毛纺织、麻纺织、丝绢纺织、针织;服装业包括服装、制帽、制鞋;化学纤维制造业包括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按纺织产品应用领域分为衣着用、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三大类。20xx年全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已超过1200万吨,人均纤维消费量达到6.6公斤,纺织工业利税约600亿元,主要产品纱的产量657万吨,化学纤维产量694万吨,服装产量165亿件。我国纱、布、呢绒、丝织品、化纤和服装等产品的生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是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20xx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达520.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商品总额的20.9,占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13左右。“九五”期间,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215亿美元,净创汇1700亿美元,是我国净创汇的主要行业。
从我国纺织工业的基本现状可以看出其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1、我国纺织工业已经完全置身于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对企业的生存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2、纺织作为国内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产业,出口形式如何对行业运行至关重要;
3、产能总体过剩,常规产品竞争异常激烈,我国基本不具备开发高新产品技术能力,企业间的技术、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的竞争比以往显得更加重要;
4、纺织行业整体效益不佳,波动频率快、幅度大,抗风险能力较脆弱,优质信贷客户群体较小,再融资能力较弱;
5、由于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受限,很大部分问题出现在日本、韩国等非设限国家,因此我国加入wto后,实际效果比入世前原来预计的差距很大。
二、纺织工业产业政策
1、国家“十五”重点发展调整政策
“十五”期间,纺织工业要追踪国际新技术的发展,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对纺织业继续实施淘汰落后、改组改造的政策,围绕品种、质量、效益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
棉纺织:在巩固压锭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是更新改造1000万锭的生产能力,以及配套进行织机的改造,提高清梳联、精梳机、无梭织机等新型技术装备的比重,使60左右的纺纱设备达到90年代先进水平,精梳纱比重达到30,无结头纱、细支纱的比重达到50,无梭布的比重达到40。
毛纺织:继续压缩淘汰落后毛纺锭,并加快对工艺、设备的全程改造,实现工艺、设备的电子化、系列化、连续化,达到高速、高效生产。积极采用赛罗纺、双组份、包缠纺等新型纺纱工艺,实现毛纺原料多元化,增加花色品种。重点是提高毛纺面料的整体水平,开发高支纱、轻薄型产品,使高档面料比重达到70,提高产品档次,扩大出口。
麻纺织:优化现有麻纺织加工能力,加快麻纺织工艺技术和设备的改造,重点开发苎麻生物脱胶、梳纺和牵切纺工艺技术设备以及麻纺织品印染后整理技术,解决细纱条干均匀度、色牢度、鲜艳度,改善穿着舒适性,扩大麻制品在服装和家用纺织品领域的应用。
丝绸业:在淘汰落后缫丝、绢纺、丝织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加快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重点是发展以真丝为主体的新型含丝复合纤维,实现含丝原料的系列化,开发高档真丝产品,提高防缩、防皱等后整理水平,开发蚕丝纤维与其它纤维混纺、交织、交并产品,开发化纤仿真产品。充分体现丝绸产品柔软、飘逸、舒适、华丽的特征,全面提高丝绸面料档次。
针织业:继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特别是新型针织大圆机的拥有率,提高产品设计开发能力,重点开发新型原料和环保型纤维在针织品上的应用,开发保健型针织品、针织外穿服装、高档针织内衣、高档经编面料等,扩大针织品出口。
对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机械制造业以及产业用纺织品的生产继续实施调整和发展提高的政策,提高其产品的开发能力和集约化程度,使之成为纺织工业主要的增长点。
化纤及化纤原料:根据市场需求,针对目前化纤企业的结构、分布、规模以及工艺技术等问题,主要通过对现有优势企业的改造、扩建,形成技术创新机制,开发品种,提高质量。20xx年化纤差别化率达到40,年产10万吨以上企业的生产能力占化纤行业总能力的60左右,建成若干个大型化纤及化纤原料基地,搞好上下游产业链的结合,形成从原料到抽丝到纺织后加工垂直整合的加工体系,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
化纤原料要重点发展精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己内酰胺、丙烯腈等,要加快对现有装置的改造和扩建。聚酯的发展要选择一批条件成熟的大中型聚酯企业,采用国内成熟的技术和日产400吨以上的装置进行改造和扩建,以降低现有企业的投资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合成纤维要积极开发品种,进一步拓宽应用领域,重点开发功能性纤维、差别化纤维、复合型纤维。重点抓好以涤纶长丝为主体的新一代 多功能、高仿真、细旦、混纤特色长丝的开发生产与应用,推进具有“新合纤”特性的仿真丝、仿羊毛等高档面料的一条龙开发,突出抓好抗静电、高吸湿、抗起毛起球、阻燃等纤维、织物的新产品开发,同时进一步抓好化纤在装饰、产业领域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开发pan碳纤维及其原丝、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丙烯/聚醚酯复合纤维、熔融法聚氨酯弹性纤维、聚乳酸纤维、水溶性pva纤维、海岛型纤维、皮芯型纤维等。
粘胶纤维要控制污染、不布新点,重点是开发品种,提高质量。积极研究开发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纺丝技术,加快推进粘胶纤维环保技术的应用,落实“粘胶三废处理”和“浆粕黑液治理”等环保措施。
产业用纺织品:根据我国相关产业对纺织品的需求,要积极开发产业用纺织品,使之成为纺织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发展蓬盖类材料、栽培基材、土工织物、医疗卫生保健材料、工业用材料、建筑材料、环保材料、防护材料、包装材料、骨架材料、汽车内饰材料等。
纺织机械:要根据纺织工业产业升级和设备更新换代的需求,结合36项关键制造技术的攻关,做好化纤、纺纱、织造、针织和染整五个方面40项重点纺机产品的开发研制。开发研制大容量、短流程、连续化的聚酯装置和涤纶、腈纶、氨纶、粘胶成套设备;研制新一代清梳联合机、精梳机组、细络联合机和新型纺纱设备;提高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发展系列产品,并做好相应的配套装置;开发研制新一代电子提花圆纬机、经编机和电脑横机;开发新一代印染前处理、染色、印花和织物的后处理设备。广泛应用电子技术,提高机电一体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
以满足国内外市场对纺织品的需求为出发点,以面料为突破口,加大改造力度,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档次,丰富繁荣市场,扩大出口。
印染后整理:印染后整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色彩、手感、风格,要继续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在引进必要的工艺技术软件的同时,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使工艺、技术、设备和染化料、助剂配套发展,形成纺、织、染、服装一条龙开发。重点提高天然纤维后整理技术、化纤仿真染整技术、多种纤维混纺和复合纤维染整技术、生物酶整理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激光制网、无制版染整印花技术,大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和生态、环保产品,使高档面料的比重达到60,满足服装加工和出口的需求。
服装:优化服装加工能力,搞好服装研究设计、流行趋势与生产加工的结合,搞好生产与营销的结合,积极推行品牌战略,提高中国原创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中的份额,注重开发品牌服装、童装、中老年服装和特种服装,研制开发生态、保健服装,开发适合农村消费的服装,使服装生产适应国内市场多层次消费需求和扩大出口。
2、外商投资政策
鼓励外商投资的纺织产业目录:
1)纺织化纤木奖(年产10万吨及以上,并建设相应的原料基础)
2)工业用特种纺织品
3)高仿真化纤及高档织物面料的印染及后整理加工
4)纺织用助剂、油剂、染化料生产
限制外商投资纺织产业目录:
(甲类)
1)常规切片纺的化纤抽丝
2)单线能力在2万吨、年以下粘胶短纤维生产
(乙类)
1)毛纺织、棉纺织
2)生丝、坯绸
3)高仿真化学纤维及芳纶、碳纶维等特种化纤(不允许外商独资)
4)纤维级及非纤用聚酯、腈纶、氨纶(不允许外商独资)
三、我行纺织工业贷款及质量情况和原因分析
据有关方面统计,1997年至20xx年各年末,我行对纺织业的贷款余额分别为215亿元、224亿元、158亿元、153亿元、147亿元,分别占当年全行信贷余额的2.0
9、1.
9
1、1.
4、1.
1、1.058,占比在逐年减少,并且总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1997年至1999年各年末,我行纺织业贷款不良率(按“一逾两呆”口径)分别为48.
1、47.
7、39.7;20xx年末按五级分类口径统计,纺织业不良率为38.15 ,不良额60.27 亿元,其中次级类20.11 亿元、可疑类29.01亿元、 损失类11.15亿元,不良贷款率多年始终居高不下,在我行所有贷款行业中排在较差位次,贷款处于高风险状态。
造成我行纺织工业贷款质量不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纺织行业整体国际比较优势在弱化,国际竞争能力在减弱;纺织工业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技术装备比较落后,产品结构尚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创新设计能力不足,高新技术纺织的开发滞后;国有企业机制不活,管理水平和参与市场能力不强。
1、行业整体国际比较优势正在弱化或丧失
1)劳动力资源成本优势的弱化:与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们的劳动力资源的成本已经接近或高于部分国家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若考虑劳动生产率等因素,优势也不明显。以1998年的数据为例,美国的平均工资是中国的47.8倍,但考虑到生产率因素,创造同样多的制造业价值,美国的劳动成本只是中国的1.3倍。日本这两个数据是29.9和1.2;韩国分别是12.9和0.8,反而比中国还低20%。
2)天然纺织原料价格低廉优势的弱化:我国棉花产量占世界棉花产量的四分之一,过去我国一直以棉花生产大国和棉花价格低廉,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近年我国棉花市场价格已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甚至有时超过了国际市场。
3)城市土地价格原来许多是国拨土地,现在城市土地价格几乎与发达国家相近。
4)过去受政府减免税政策保护已不存在。
2、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纺织产品质量、档次、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一些高水平、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迟缓,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部分中低档产品出现过度竞争。在出口产品中,仍以中档为主,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服装出口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大都没有自己独立的品牌,纺织面料水平低、品种少,不能满足服装生产需要,导致出口服装大量使用进口面料。国际上流行的多组份纤维、复合纤维、改性纤维、高仿真纤维、特殊功能纤维等新产品,在国内化纤企业尚未形成自已的研究开发机制、专有技术和一定的生产规模。目前,我国纺织新型设备引进的较多,纺机制造行业对这些设备消化吸收并进行二次开发的工作明显不足。
3、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低。
目前,属于80年代或70年代水平的棉纺设备仍有2/3。发达国家的清梳联合机占有率为50,我国仅占14;发达国家的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占有率均在90以上,我国仅占
3
2、9.7。我国毛纺和印染行业仅有10%的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纺纱、织布、印染、制衣各环节,电脑过程控制系统和电脑辅助设计系统拥有率较低。现代纺织技术向设备高速化、自动化、工序连续化方向发展,传统技术与新技术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例如:全自动气流纺生产效率比环锭高4_5倍,无梭织机比有梭织机效率高4_8倍。由于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落后,加上管理水平较低,导致劳动生产率与工业发达国家差距拉大,如棉纺织,发达国家纺部万锭用工60人左右,有些企业已达到万锭用工30人的水平,我国万锭用工水平是300人左右,生产成本高,缺乏竞争力。
4、企业生产规模小、组织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生产规模小,集中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以化纤行业为例,1999年化纤企业平均规模为1.3万吨,年产1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有7家,生产能力占全国的22.6,与国外先进化纤企业比较,平均规模相差很大。纺织行业经过重组和改造,已组建了一批大企业集团,但在化纤、纺机领域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服装行业中缺乏国际知名品牌。我国大部分纺织企业还没有建立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高品质”的快速反应机制,企业缺乏具备国际营销经验、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部分企业管理粗放,用人多,产品开发周期长,成本、财务管理不到位,营销力量薄弱,市场适应性差,开发创新和用人机制不健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
5、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
目前西部地区纺织加工能力占全国纺织生产能力的12左右,产值仅占4.5,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于全国纺织12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明显低于东部。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纤维资源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但服装、针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不足,西部服装产量仅占全国服装产量的2.3。近年来,虽然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结构调整力度较大,但是仍保留了一些落后生产能力和初加工能力,产业升级步伐缓慢,产品存在趋同化,东中西部的产业分工不明显,没有形成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互补性格局。
6、综合经济效益多年摆脱不了落后的局面。
1992年前,纺织工业曾因取得可喜的效益而辉煌过,但自1993年来,因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全行业整体竞争水平下降,行业经济效益一蹶不振,连续多年亏损,到1996年全行业亏损17亿元,国有纺织亏损106亿元,纺织成了国有工业中困难最大、亏损最严重的行业。
四、项目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
1、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合理、领导管理者素质较高、企业文化理念先进、公司人员、资金、财产资源配置比较合理;
2、项目筹资成本低、建设投资省、生产成本低,市场前景好,比较优势明显,在国内外竞争实力较强;
3、公司信用记录良好,银企合作关系密切,公司历史业绩突出,财务状况良好;
4、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经济技术实力雄厚,融资能力强,资金比较充裕,产品品种多样化、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强;
五、纺织工业贷款主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一)贷款总量风险和客户风险及防范措施
1、我国纺织业近几年内,仍然难以彻底摆脱贷款高风险行业的范围,充分认识我国只是纺织工业大国,尚不是纺织工业强国,传统的比较优势正在弱化或丧失,国际竞争力正在减弱,全球纺织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对纺织行业应作为我行严格控制或限制的贷款行业。
近几年内,我行纺织业贷款应总量维持不变或适当压缩,以调整客户结构和盘活不良贷款为主,保留大的有竞争实力的龙头企业客户,少数生产效益多年比较好并保持稳定、市场前景较好、贷款担保措施可靠的中小客户也可适量保留,多数客户采取逐步退出的策略。
2、选择新的客户要更加谨慎,贷款条件要更加严格
由于我国纺织业综合竞争实力较弱,整体效益较差,国家投资力度较弱,各家银行也都在收缩贷款,纺织企业在市场上融资较困难,纺织业的融资基本上还处于卖方市场,因此我们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除对跨地区、主业突出、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外,其他企业客户必须严格谨慎进入,所有贷款都应落实可靠有效的担保措施,严格控制发放信用贷款。对任何纺织工业贷款客户,都不能轻易抱有一家银行独办的想法,对一家客户的信贷需求大包大揽,这样做是比较危险的。对新建企业和达不到合理规模的企业一律不发放贷款。
3、对三资纺织企业也不能盲目随意贷款,大包大揽,采取强有力的担保措施,可采取由外资银行开具备用信用证等担保措施。外商投资企业来华投资心态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盘活消化在国外的不良资产(处置闲置设备和过时技术或卖不动的技术和设备),有的在作投机,有的是母公司在本国难以为继,到我国求得一时生存希望。对外国企业包括大的跨国集团,也必须识别其是否在国际上具备长期竞争实力、是否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不能见到三资企业或国外跨国公司就不加认真评审,就予以大量投放贷款和追捧,甚至全额信用贷款,一家独揽全部信贷需求。
4、对技术、产品品种、资源成本和治理结构、管理机制等方面确实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我们可以适当择优投放贷款。
篇二 纺织行业生产实习报告范文
纺织行业生产实习报告
xxxx年11月23日, 我来到利工民有限公司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生产实习。本次实习主旨在于:针对我们上学期开设的课程,实践性的了解实际生产中的工艺流程、更好的巩固所学的原理知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通过了解我知道了纺织工艺流程基本过程,大概如下:
清棉工序
1. 主要任务:
(1)开棉: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
(2)清棉: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3)混棉:将不同成分的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的稳定。
(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卷。
2. 主要机械的名称和作用
(1)混棉机械:自动抓包机,由于某种原因1-2只打手和抓棉小车组成,抓取平台上多包混合的原棉,用气流输送到前方,同时起开棉作用。
(2)棉箱机械:棉箱除杂机(高效能棉箱,a006b等)继续混合,开松棉块,清除棉籽、籽棉等较大杂质,同时控制好原棉的输送量。
(3)43号棉箱(a092),开松小棉块,具有较好的均棉、松解作用。
(4)打手机械:①毫猪式开棉机(a036),进行较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清除破籽等中等杂质。②直立式开棉机具有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但易损伤纤维,产生棉结。目前清花在流程中一般都不采用(一般可作原料予以处理或统破籽处理之用)。③a035混开棉机,兼具棉箱机械和打手机械的性能,且有气流除杂装置,有较好的混棉、开棉和除杂作用。④单程清棉机(a076等)对原棉继续进行开松、梳理,清除较细小的杂质,制成厚薄均匀、符合一定规格重量的棉卷。
梳棉工序
1. 主要任务
(1)分梳:将棉块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改善纤维伸直平行状态。
(2)除杂:清除棉卷中的细小杂质及短绒。
(3)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
(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2.主要机械名称和作用:
(1)刺辊:齿尖对棉层起打击、松解作用,进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杂质和短绒,并初步拉直纤维。齿尖将纤维带走,并转移给锡林。
(2)锡林、盖板①将经过刺辊松解的纤维进行自由分流,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具有均匀混合作用。②除去纤维中残留的细小杂质和短绒。③制成质量较好的纤维层,转移给道夫。(3)道夫:①剥取锡林上的纤维,凝聚成较好的棉网。②通过压辊及圈条装置,制成均匀的棉条。
条卷工序主要任务:
1.并合和牵伸:一般采用21根予并进行并合、牵伸,提高小卷中纤维的伸直平等程度。
2.成卷:制成规定长度和重量的小卷,要求边缘平整,退解时层次清晰。
精梳工序主要任务:
1.除杂:清除纤维中的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
2.梳理: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提高纤维的长度整齐度和伸直度。 3.牵伸: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本文由实习报告收集整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
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并条工序主要任务
1.并合:一般用6-8根棉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
2.牵伸:把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程度。
3.混合:利用并合与牵扯伸,使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合,不同唛头、不同工艺处理的棉条,以及棉与化纤混纺等均可采用棉条混纺方式,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和。
4.成条:做成圈条成型良好的熟条,有规则地盘放在棉条桶内,供后工序使用。
粗纱工序主要任务:
1.牵伸:将熟条均匀地拉长抽细,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
2.加捻: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以适当的捻回,使纱条具有一定的强力,以利粗纱卷绕和细纱机上的退绕。
细纱工序主要任务:
1.牵伸:将粗纱拉细到所需细度,使纤维伸直平行。
2.加捻:将须条加以捻回,成为具有一定捻度、一定强力的细纱。
3.卷绕:将加捻后的细纱卷绕在筒管上。
4.成型:制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的管纱,便于搬运及后工序加工。
络筒工序主要任务:
1.卷绕和成形:将管纱(线)卷绕成容量大、成型好并具有一定密度的筒子。
2.除杂:清除纱线上部分疵点和杂质,以提高纱线的品质。
捻线工序主要任务
1.加捻:用两根或多根单纱,经过并合,加拈制成强力高、结构良好的股线。
2.卷绕:将加捻后的股线卷绕在筒管上。
3.成型:做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管线,便于搬运和后工序加工。
摇纱工序将络好筒子的纱(线)按规定长度摇成绞纱(线),便于包装,运输及工序加工等。成包工序主要任务: 将绞纱(线)、筒子纱(线)按规定重量、团数包数、只数等打成一定体积的小包、中包、大包、筒子包,便于储藏搬运。
整经工序任务和要求
1.整经的任务:根据工艺设计的规定,将一定根数和长度的经纱,从络纱筒子上引出,组成一幅纱片,使经纱具有均匀的的张力,相互平行地紧密绕在整经轴上,为形成织轴做
篇三 纺织行业生产实习报告
2023年11月23日, 我来到利工民有限公司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生产实习。本次实习主旨在于:针对我们上学期开设的课程,实践性的了解实际生产中的工艺流程、更好的巩固所学的原理知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通过了解我知道了纺织工艺流程基本过程,大概如下:
清棉工序
1. 主要任务:
(1)开棉: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
(2)清棉: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3)混棉:将不同成分的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的稳定。
(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卷。
2. 主要机械的名称和作用
(1)混棉机械:自动抓包机,由于某种原因1-2只打手和抓棉小车组成,抓取平台上多包混合的原棉,用气流输送到前方,同时起开棉作用。
(2)棉箱机械:棉箱除杂机(高效能棉箱,a006b等)继续混合,开松棉块,清除棉籽、籽棉等较大杂质,同时控制好原棉的输送量。
(3)43号棉箱(a092),开松小棉块,具有较好的均棉、松解作用。
(4)打手机械:①毫猪式开棉机(a036),进行较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清除破籽等中等杂质。②直立式开棉机具有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但易损伤纤维,产生棉结。目前清花在流程中一般都不采用(一般可作原料予以处理或统破籽处理之用)。③a035混开棉机,兼具棉箱机械和打手机械的性能,且有气流除杂装置,有较好的混棉、开棉和除杂作用。④单程清棉机(a076等)对原棉继续进行开松、梳理,清除较细小的杂质,制成厚薄均匀、符合一定规格重量的棉卷。
梳棉工序
1. 主要任务
(1)分梳:将棉块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改善纤维伸直平行状态。
(2)除杂:清除棉卷中的细小杂质及短绒。
(3)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
(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2.主要机械名称和作用:
(1)刺辊:齿尖对棉层起打击、松解作用,进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杂质和短绒,并初步拉直纤维。齿尖将纤维带走,并转移给锡林。
(2)锡林、盖板①将经过刺辊松解的纤维进行自由分流,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具有均匀混合作用。②除去纤维中残留的细小杂质和短绒。③制成质量较好的纤维层,转移给道夫。(3)道夫:①剥取锡林上的纤维,凝聚成较好的棉网。②通过压辊及圈条装置,制成均匀的棉条。
条卷工序主要任务:
1.并合和牵伸:一般采用21根予并进行并合、牵伸,提高小卷中纤维的伸直平等程度。
2.成卷:制成规定长度和重量的小卷,要求边缘平整,退解时层次清晰。
精梳工序主要任务:
1.除杂:清除纤维中的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
2.梳理: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提高纤维的长度整齐度和伸直度。 3.牵伸: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
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并条工序主要任务
1.并合:一般用6-8根棉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
2.牵伸:把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程度。
3.混合:利用并合与牵扯伸,使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合,不同唛头、不同工艺处理的棉条,以及棉与化纤混纺等均可采用棉条混纺方式,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和。
4.成条:做成圈条成型良好的熟条,有规则地盘放在棉条桶内,供后工序使用。
粗纱工序主要任务:
1.牵伸:将熟条均匀地拉长抽细,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
2.加捻: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以适当的捻回,使纱条具有一定的强力,以利粗纱卷绕和细纱机上的退绕。
细纱工序主要任务:
1.牵伸:将粗纱拉细到所需细度,使纤维伸直平行。
2.加捻:将须条加以捻回,成为具有一定捻度、一定强力的细纱。
3.卷绕:将加捻后的细纱卷绕在筒管上。
4.成型:制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的管纱,便于搬运及后工序加工。
络筒工序主要任务:
1.卷绕和成形:将管纱(线)卷绕成容量大、成型好并具有一定密度的筒子。
2.除杂:清除纱线上部分疵点和杂质,以提高纱线的品质。
捻线工序主要任务
1.加捻:用两根或多根单纱,经过并合,加拈制成强力高、结构良好的股线。
2.卷绕:将加捻后的股线卷绕在筒管上。
3.成型:做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管线,便于搬运和后工序加工。
摇纱工序将络好筒子的纱(线)按规定长度摇成绞纱(线),便于包装,运输及工序加工等。成包工序主要任务: 将绞纱(线)、筒子纱(线)按规定重量、团数包数、只数等打成一定体积的小包、中包、大包、筒子包,便于储藏搬运。
整经工序任务和要求
1.整经的任务:根据工艺设计的规定,将一定根数和长度的经纱,从络纱筒子上引出,组成一幅纱片,使经纱具有均匀的的张力,相互平行地紧密绕在整经轴上,为形成织轴做好初步准备。
2.整经的要求:
整经时经纱须具有适当的张力,同时尽可能保持经纱的弹性和张力。在整经过程中,全幅经纱,张力应尽量均匀一致。经纱轴上的经纱排列和卷绕密度要均匀(指经轴横向和内外层纱线),经轴表面要贺正,无凹凸不平现象。整经根数、长度或色经排列循环必须符合织造工艺设计的规定。 整经机生产效率要高,回丝要少。
浆纱工序任务和要求:
经纱在织机上织造时,要受到综、筘、停经片等的反复摩擦作用和开口时大小不断变化着的张力作用。末浆的经纱,由于有许多毛羽露在纱的表面,因此在织机上受到摩擦和张力的反复作用时,纱上的毛羽就会松开、起毛,部分纤维与纱分离,最后会引起经纱断头,这样不仅增加了织机的断头率,降低了工人的看台数,还会影响棉布的质量。为了减少织机上的断头率,经纱要经过上浆工程,使经纱具有较大的光滑度,坚牢度,上浆的过程就是几个经轴上的经纱并成一片,使其通过浆液,然后经过压榨、烘干、卷绕成织轴。经过上浆后的经纱,由于浆液使四周突出的纤维粘附在纱的条干上,提高了纱的光滑度,同时浆液烘干后也在经纱上形成一层浆膜,增大了经纱的抗摩能力,另一方面浆液渗透到经纱内部把部分纤维互相粘着起来,当纱线受到拉伸时,台以阻碍纤维在纱线内的相互移动,从而提高了经纱的强力。根据许多浆纱的横截面表明浆液渗入到经纱内部的深度是不大的,大部分浆液都被覆在纱的表面上。如果浆液完全不能渗透到纱线中去,那就只能在纱的表面形成一层浆膜,它粘在纱线上很脆弱,在织造过程中很容易脱落。如果浆液全部渗透到纱线中去,纱线中的大量纤维都粘着起来,这时纱的强度虽然增加许多,但纱的伸长度却会显著下降。因为伸长度决定于棉纱中的纤维的弯曲度及其相互之间的移动。上浆后,由于浆液渗入纱内,浆膜覆盖在纱的表面,以及毛茸的粘附,障碍了拉伸经纱时纤维在经纱内的自由移动。因此上浆后的经纱,其伸长度均有所下降。这样的浆纱在织造过程中,不能抵抗时刻变化着的负荷。经验证明,单纯追求浆涨强度的增加,其结果在一定限度后,织机的断头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加。因此,适当的增加纱的的强力,限度地保持经纱的弹性,减少经纱的毛茸现象和摩擦系数,这是上浆的基本要求。一般情况下,经纱都要经过上浆,但有足够光滑度和强度的股线只须经过并轴工序即可,有的可作拖水处理。浆纱工程包括两个工序:调浆工序(配制浆液)和上浆工序要把前沿液粘附在经纱上并加以烘干,然后卷绕在织轴上。
为了达到上浆纱机械的目的,对浆料浆纱机械的基本要求如下:
1. 对浆液和浆料的要求:
浆液不仅应能桥头经纱的表面,同时还应能部分地渗透到纱的内部去,烘干后能在纱上形成一层浆膜。浆料应具有一定的吸湿性,不致使浆液凝固成为坚硬的薄膜,而降低经纱的弹性和伸长 。浆料应具有防腐性。浆料应不致操作经纱,综筘和机件。浆料应易于从织物上除去,不致影响漂洗和印染工程。 浆液的性能应相应稳定。浆液应用价值低廉、货源充足的原料来配制,并尽可能的不采用主要粮食。
2. 对浆纱机械的要求:
应能保持一定的上浆率。应能保持一定的烘干回潮率,并使蒸汽消耗得最少。 应能限度的保持经纱的弹性。速度高,产量高。机物料损耗少,回丝少,耗电少。
穿经工序穿经俗称穿筘或穿头,是经纱准备工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
穿经的任务就是根据织物的要求将织轴上的经纱按一定的规律穿过停经片、综丝和筘,以便织造时形成梭口,引入纬纱织成所需的织物,这样在经纱断头时能及时停车不致造成织疵。
织造工序织造是纺织厂的重要工序。织造的任务是将经过准备工序加工处理的经纱与纬纱通过织布机根据织物规格要求,按照一定的工艺设计交织成织物。织造工序的产量、质量和消耗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高度重视。
1.提高产品质量。织物质量主要包括棉布的物理性能和外观疵点两大方面。织物的物理性能,如:织物的经纬向强力、耐磨牢度、透气度等,直接影响到服用性和穿着牢度,应根据织物的不同用途而确定。并要在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达到指标要求。织物的外观疵点如:折痕、稀弄、百脚、跳花、破洞等,不仅影响织物外观,对服用性能和穿着牢度也有着直接影响。应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工作法,在日常管理中经常分析疵点产生的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改善成品质量,提高下机一等品率。
2.提高生产效率织机的生产效率是用来衡量生产水平的考核指标之一。织机在运转中由于断经、断纬、机械故障、处理坏布、上轴等原因而造成停台,影响布机的产量和棉布质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断头,减少机械故障,及时处理停台,缩短停台时间,努力提高织机的生产效率。
3. 织机在织造过程中主要物质消耗是机物料、纱线和动力。消耗量的大小与原材料质量设备状态、技术操作水平、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有关。降低物质消耗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必须高度重视。
(1)降低机物料消耗:①购置机物料要严把质量关,防止劣质品进厂。②加强设备维修,保证设备常处于完好状态,减少因设备状态不良造成的磨损。③加强技术操作减少人为损失。
(2)降低纱线用量;①正确掌握机上布幅和纬密,避免多用线。②加强技术操作,预防织疵产生,尽量做到少拆布和不拆布,减少回丝。③保持设备完好,避免大纬纱。④加强生产管理,减少油污、坏布和装纬回丝。(3)降低动力消耗:①停车及时关电机。②提高布机效率和运转率。③控制照明和正确使用空调,防止辅助用电浪费。④采用节电皮带盘。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我收获了很多的东西,这些都是我在学校里和课本上找不到的,现在我们已经是大四了,马上就要踏入社会,这些实践性的东西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让我们脱离了书生的稚气,增加了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对知识的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