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脱贫调研实践报告(15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98

脱贫调研实践报告

第1篇 关于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积极引导社会扶贫,探索老板捐资扶贫、能人带动扶贫、大户帮助扶贫、招商引资扶贫、部门结对扶贫、合作组织服务扶贫等六大社会扶贫模式,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如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关于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关于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篇一、基本情况

__村座落在206国道边,寻全高速公路进出口处,与__村相邻。有耕地面积720亩,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395户,1670人,全村人均纯收入3000元左右。贫困贫户118户,300人,其中扶贫户66户210人,扶贫低保户6户17人,低保户44户70人,五保户2户3人。

二、村主要致贫原因分析

柑桔脐橙为主要产业,产业结构单一、规模不统一。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产效益低下、增收门路单一,现又遭遇黄龙病的危害,加之农民观念落后、又因交通不便,活动场所困难,因灾、因病返穷较多,是该村贫困现状的集中体现。

三、扶贫目标及扶贫规划

针对__村贫困现状,我村两委班子和扶贫工作人员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并与村两委会多次商讨,初步拟定了扶贫发展规划,力争在两年内,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__村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完成村小学至上江通组公路的硬化。力争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水泥路长1.6公里面宽3.5米厚0.18米的要求,并搞好路间及排水沟建设和绿化带建设,形成绿化景观带。

二是建设独具风格的乡村农居。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施工的办法,对现有农户庭院进行改造升级,把居住比较差、交通不便的农户和土坯房、干打垒房屋进行搬迁和重建,达到整齐划一、特色明显、出行方便、环境优美的要求。

三是整合项目,建设__村综合服务大楼。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争在2023年向上级部门争取启动建设加层办公室、服务室、图书室、活动室、村文化活动室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

四、扶贫攻坚措施及思路

1、几点措施

为确保扶贫对策和目标的落实,尽快改变__村的贫困现状,必须强化以下三项措施:

第一,成立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分片群防群控,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连片统一打药,彻底解决木虱满天飞的问题,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第二,实行土地流转。把土地向种田能手和产业能手,农民通过培训到外面打工,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通过土地流转收入、打工收入和产业分红,提高农民收入。

第三,落实工作责任。村两委班子实行分片包干,全面负责__村的扶贫工作,力争今年扶贫项目资金的争取和足额支付,建设绿化新农村建设点各项工作。

2、几点思路

一是村两委班子要高度重视,切实把精准扶贫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做到心中有目标、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措施、考核有内容。

二是为扶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助推扶贫攻坚,用政策调动企业扶贫的积极性,并对农民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要积极协调金融、扶贫等部门为扶贫融资予以大力支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更多的提供一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及专项资金拨付。这样,既可以减轻农民业的负担和压力,又能确保扶贫目标的实现。

三是在项目上给予支持。项目扶贫、项目拉动,是农村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应在各贫困村争取项目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使他们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拉动,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四是建好班子,提升农民素质。贫困村能否脱贫,村支部、村委会和村民的素质是关键。必须把那些有开拓精神、有经济头脑、善于为百姓办事、敢于负责担当的能人重用上来,建设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同时,要抓住要害,突出重点,加强对村民的专业技术培训,达到扶志(志气)、扶知(知识)、扶智(智慧)的有机统一,为农村实现整体脱贫奠定基础。

关于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篇,已全部结束,感谢你的阅读。

第2篇 贫困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近期,我就__镇__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__村位于__镇西部,辖33个村民组(法定组28个,自然组5个),现有910户3228人。202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60户941人,其中五保25户28人、低保85户232人。2023年度,全村农民家庭可支配收入7800元,2023年度农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有望达到9360元。

__村总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33亩、林地面积1980亩,茶园850亩、桑园950亩,其中高标准茶园400亩,桑园300亩。

__村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和务工,以务工为主业的约10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90%以上。2023年贫困人口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8.69%、养殖业收入占13.88%、务工收入占73.22%、其他收入占4.21%。

二、调研过程

这次调研,总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集中调研。我先利用三天时间集中调研了__村精准扶贫工作,先后走访15户典型贫困户,之后又抽调2人组成工作组,利用3天时间驻村蹲点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了解__村由县供销社干部职工结对帮扶的25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等。第二阶段,甄别确认。对照国家关于贫困户的确认标准,对25户贫困户逐一进行了甄别确认。最后确定,__村202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98人。第三阶段,制订措施。针对该村确定了五项帮扶措施,逐项明确了帮扶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针对贫困户逐一制定了帮扶措施,分别明确了脱贫时限、帮扶责任人。第四阶段,集中交办。现场召开面对面集中交办会,属于面上的帮扶措施由单位认领限期办理,属于贫困户个体的由联户干部认领限期办理,并张贴上墙。

三、致贫原因分析

(一)因病致贫。长期以来,许多村民在外务工,因工作环境、安全防护条件比较差,患上了内风湿、致残等病,致使劳动能力丧失,就医成本上升。目前,25户贫困户98人中因该类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致贫的占35.07%。

(二)因学致贫。受教育布局调整影响,初中和高中学生全部在县城或镇政府就读,家长租房陪读现象十分普遍,教育成本大幅增加。经调查,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占贫困户的17.5%。

(三)要素缺乏致贫。一是缺少致富门路,思想观念陈旧,务工技能缺乏。二是缺少致富资金,以种植水稻、小麦和发展少数种桑养蚕为主的种植业收入有限。三是贫困农户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

(四)自然规律致贫。村内留守空巢老人的基本养老方式就是土地养老、社会保障养老,有的连生活自理都很困难,养老问题令人堪忧。由于务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养学生,不仅敬奉父母的生活费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经济能力非常微弱,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独寂寞的煎熬。

四、精准制定扶贫计划

(一) 要实施产业扶贫,着力解决贫困户造血不足的问题。我们和牵头单位__经济开发区一道和村三委多次座谈,参与村脱贫攻坚方案制定,主要包括实施光伏扶贫,村级120kw光伏发电站已并网发电,能确保村每年集体收入达12万元;家庭光伏发电贫困户全覆盖。

(二)实施科技扶贫。一是组织贫困群众参加务工技能培训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二是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民的种养殖能力。三是组织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培训,适时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利用村内两个服装厂、建筑工程老板、在外打工领先者,优先招收贫困户家庭人员务工增加收入。

(三) 实施基础设施扶贫,着力解决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瓶颈问题。__村修组级水泥路7.5公里、河坝500米、田间沟渠2000米、田间道路2.1公里、山塘6口;整理组级路边5公里,等待项目铺路面;已建饮水工程2座,收益人口1700人。

(四) 实施就业扶贫,着力解决贫困户劳务增收的问题。引进养兔基地近10亩,工程已经开工;利用村内两个服装厂、建筑工程老板、在外打工的领先人士,优先招收贫困户家庭人员务工;对发展产业缺少资金的贫困户实施小额信贷扶贫,目前工作正在按程序进行当中,确保贫困户享受扶贫政策的雨露,抓住机遇摆脱贫困。2023年实施就业脱贫33户。

(五)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争取到大别山革命老区道路硬化项目资金50万元;154万农发项目在村实施;在河口组新建为民服务中心、村民文化广场。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村庄清洁工程争取到县级美好乡村点,项目启动资金50万元,通过前期工作积极争取2023年的省级美好乡村示范点;在河口组新建为民服务中心、村民文化广场。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村庄清洁工程,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和最美系列评选等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了乡风文明、团结和谐的美丽新__。

(六)实施易地搬迁脱贫。2023年实施易地搬迁扶贫为36户贫困户解决住房问题,同时摆脱贫困。

五、几点体会思考

精准扶贫必须紧扣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要领,坚持扶真贫、真扶贫,不断拓展内涵和层次,实现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实质性转变。

(一)确保对象精准,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是扶贫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抓住真实识别贫困、规范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推行挂图作业四个关键环节,建立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的动态数据库,从根本上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区域政策代替到户政策的现象,提高扶贫效果。

(二)确保内容精准,解决好扶什么的问题。千篇一律、万面一孔是扶贫开发的常见现象,必须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要实施产业扶贫、实施科技扶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等扶贫措施,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确保帮扶到最需要帮扶的群众、帮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三)确保措施精准,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紧紧抓住转变方式、强化造血、加大投入、整合力量四个关键,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村逐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号准病脉、开好处方、抓出良药,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确保考评精准,解决好导向上的问题。严格落实干部驻村、逢提必下等双联行动工作制度,把双联助推精准扶贫的成效作为干部年度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定期督查、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督查考评制度,传导压力,强化担当,引导干部到扶贫攻坚主战场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建功立业。

第3篇 农村脱贫致富调研报告

当前,我县扶贫开发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农村脱贫奔小康无疑是这项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事关全县扶贫开发的整体进程。近期,我们对全县农村脱贫奔小康工作进行了全面调查,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提出新的意见、建议,以期对全县脱贫奔小康决策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现状及特点

我县自年初被确定为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以后,着眼“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率先建成脱贫奔小康示范县,率先建成山区新农村建设先进县”的“两发展、两率先”目标,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农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发展景象。

㈠支柱产业初具雏形,农民收入稳步增长。试点建设一年多来,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建设为重点,立足山区实际,按照行政推动、市场化运作的办法,着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取得了明显进展,各类特色产业基地面积增加10万多亩,达到近50万亩,特色产业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的贡献份额达到70%以上。同时,继续抓好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积极发展农村运输、加工和餐饮等二三产业,全面落实各项惠农补贴、补助、救助等政策,也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25元,同比增加362元,增长11.8%,今年可望实现更高的增幅。

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面貌逐步改观。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与整村推进扶贫和省市挂点、县直挂钩扶贫有机结合,实行规划衔接一致、项目安排一致、扶持投向一致的办法,千方百计匹配、整合建设资源,年以来,先后投入2亿多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解决行路难上,新修通村水泥路380公里,通组砂石路140公里,城关、店垭、过渡湾镇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全县有213个村通水泥路,占行政村总数的81.6%;在解决饮水难上,根据各村实际,采取修渠道、打水井、建水窖等办法,新建水池、水塔2108处,解决了7.66万人的安全饮水难题;在解决特困户住房难上,本着“建得起、住得下、有安全感”的原则,对特困户的危房进行改造,已完成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4286户;在解决农村用电难上,启动了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改造完善了50个村55个台区的农村电网。同时,大力开展生态家园建设,农村面貌快速改观,一大批新农村示范典型不断涌现。

㈢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民生问题逐步改善。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着力发展各项农村社会事业,多措并举改善民生,和谐保康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年以来,新建3个乡镇文化站,70个农家书屋;大力开展贫困学生救助,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建成比较规范的寄宿制学校55所。大力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建、改扩建县、乡卫生院10家,增加医疗业务用房1.9万平方米,规范整建村级卫生室402个;将城镇居民纳入医保范畴,设立了惠民医院,对城镇低保对象就医实行费用优惠或减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以上。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农村低保、特困救助、大病救助、“五保”供养、灾后救济等社会救助体系,农村低保范围逐步扩大,全县纳入低保范围对象达到1.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1%。

㈣基层组织不断加强,村务管理逐步规范。按照“三三”制原则和“五基本”要求,大力实施“双引双培”工程,全面巩固“三级联创”成果,村级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有效增强了基层组织引领发展、为民办事的能力,全县涌现出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同时,对全县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探索建立了村干部绩效工资、养老保险等制度,建立“大学生村官”等干部学习培训制度,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帮助村级组织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村务管理明显规范,其中全县村务公开率达100%,建立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村达100%,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的村达100%,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得到了较好保障。

㈤农民素质快速提高,乡村文明逐步形成。按照“六进家”(政策、道德、法律、文化、科技、卫生)为载体,大力实施“三入户”(科技入户、政策入户、信息入户)工程,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政策法律素质和发家致富能力,广大农民素质能力明显提高,培育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深入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小组”创建,全面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评,广泛开展“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大大提高了农村文明程度,涌现出一批文明镇、文明村、文明户。其中马桥镇进入全省乡村文明建设的先进行列,尧治河、中坪、堰垭等一大批试点村乡村文明建设全省闻名,黄堡镇黄堡村乡风文明示范村建设已初具雏形。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在脱贫奔小康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但是,对照同类先进地区,特别是与仙洪试验区、夷陵区、兴山县等先进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主要表现为“四缺”:

㈠缺资金。农民脱贫奔小康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民生问题,即建房、饮水、修路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很大的投入。但农民在短期内全部解决这些资金尚不现实,而且各类政策性补贴、扶持也显得杯水车薪,成为制约农民脱贫奔小康的首要因素。如当前我县农民最迫切的愿望是推掉土坯房,建新楼房,以每栋楼房12—15万元计算,一个劳力至少需要积累__年以上才能实现这一愿望,但是依现行的扶持政策,最高也就是五、六千元。而且,农村信用社贷款额度小、期限短、利息高,致使农民人居环境长期难以根本改善。同时,需要集体负责建设的道路、桥梁、水库、渠道等基础设施,也因缺少资金、扶持偏少而进展较慢;农村丰富的资源,优势产业也因缺少资金投入难以快速开发,制约了全县农村脱贫奔小康的进程。

㈡缺技术。目前,我县农村缺技术问题十分突出,农民劳动强度大,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活依然是“苦、脏、累”的代名词。在种植业上,目前仍停留在牛耕人种的古老水平上,仅在收割脱粒方面基本实现小型机械化作业;而且,测土配方技术、生物防治、化学除草等技术利用率很低。在养殖业上,养猪、养牛、养羊、养鸡这四个传统产业无论是在繁育上,还是饲养管理上,都还停留在初级水平,饲养效益很低,养殖风险较高,经济效益一般。在茶叶、蔬菜、烟叶、袋料香菇等产业上,虽然在生产上技术较高,但受加工技术制约,加工增值不多,产业链条过短,粘合相关产业不够。同时,由于技术匮乏,农副产品加工,农村服务业都呈现规模不大、效益不高的状况。

㈢缺品牌。当前,经济发展早已步入了买方市场,一个地方的品牌往往决定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而决定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而品牌的确立,需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用优质产品“打出”。我县农业产业的农、林、牧、渔门类齐全,特色产业众多,共达10个左右。但是,龙头企业过小,品牌要么过多过杂,知名度不高,带头作用微弱,如茶叶产业,仅仅10万亩面积,注册商标就达4个;要么没有品牌,如香菇、生猪等产业,仍停留卖原产品上。作为传统产业众多的山区,客观上需要在一种品牌“旗舰”下,各种产业嫁接融合,形成如同“八宝粥”、“十三香”那样的态势,联合做大,整体对外。但目前,各个产业分散经营,缺少联合,十多个农业产业,都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都长不大、做不强。

㈣缺人才。一方面,组织领导型人才匮乏。像尧治河、堰垭那样的组织领导型人才少,大部分村级干部都缺乏带领群众干一番事业的领导能力,往往停留在简单地按上级要求,发展产业,抓好管理上,以致于多数村不能实现自我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各类专业型人才匮乏。农村发展需要一批法律、经管、文化专业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但是由于农村多数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特别是大部分学生一毕业就外出务工,学习掌握的是城镇工商业技能,在农村多无用武之地,以致于农村大量缺少专业性、技能型人才,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据调查,我县各类专业性、技能型人才与正常需求相比,约差5000—10000人。另外,当前农村技工日工价超过城区10—15元/人仍很难雇到,特别是用工量大的月份,这一问题显得十分突出。

三、对策与建议

当前,我县正处在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进入脱贫奔小康的关键时期。在新一轮的竞争发展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生态经济强县”战略,找准脱贫奔小康的定位,解放思想、优化思路,创新措施,扎实工作,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力争提前实现五年脱贫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㈠农民是主体,脱贫奔小康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在脱贫奔小康工作中,农民是主体,只有坚持广泛发动群众,正确引导群众,多方帮助群众,才能充分激发农民的热情,运用群众力量打好这场攻坚战。一是运用优惠政策激励农民。当前,各项惠农政策格外青睐山区,“脱贫奔小康试点县”招牌政策含金量高,省直单位帮扶措施安排也都在向山区县倾斜,要多种方式宣传对保康发展有利的优惠政策,让农民自觉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焕发大干快上的热情,把开展各项建设内化为精神的意念,转化成自觉的行动。二是运用返乡人员带动农民。充分利用进城务工农民较多的优势,多种方法引导农民将城市先进技术、加工技能向农村普及,把城市先进经营管理尤其是先进的合伙、合作发展经济实体的经验向农村推广,让城市居民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向乡村传播,使农民快速提高素质,成为脱贫奔小康的能手。三是运用先进典型引导农民。要因时、因地、因情制宜,运用组织农民外出参观、选派村组干部考察、聘请模范专家宣讲等方法,用典型说服群众、启迪群众、提高群众,使群众与党委政府的号召相一致,达到引导群众端正方向、科学谋划、创新实干的目标。

㈡思路是前提,脱贫奔小康要科学进行发展定位。思路决定出路。科学确定发展思路是脱贫奔小康工作的前提。当前,我县脱贫奔小康的蓝图已经绘就,工作重点也已经明确,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创新思路,改进措施,使各项工作更好的得到落实。一要科学谋划。要科学拟定开发总规,明确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开发重点、区域布局;制定开发详规,遴选一批项目,按计划、分阶段、有重点的组织落实。二要创新机制。着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的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各项制度,形成群策群力、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要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基础,强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以股份合作和租赁、承包等有效形式,壮大—批龙头企业,引导企业调整经营方向和发展策略,开发精深农产品加工项目。三要突出特色。脱贫奔小康关键在于发展特色经济,而山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以特色方可立于不败之地。要依托独特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发展生态农业,利用并以此为依托,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利用丰富、独特的山水资源,珍稀植物和人文资源,以及原生态农副产品,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主体的生态旅游业。

㈢产业是重点,脱贫奔小康要建立完整产业体系。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奔小康的重点内容,立足区域实际,科学确定项目,构建良性机制,配套政策措施,把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农民脱贫奔小康的经济支柱。一要发展特色产业。按照突破性发展核桃和生猪产业,稳定发展烟叶和蔬菜产业,提升发展茶叶和食用菌产业的基本思路,加快全省核桃大县、烟叶大县、茶叶大县、食用菌大县建设,力争经过3到5年发展,核桃面积达到50万亩,茶叶面积达到15万亩,烟叶面积达到8万亩,食用菌达到1亿袋,生猪出栏达到60万头。二是抓好农产品加工。重点扶持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改造升级、重组整合,开发核桃、茶叶、食用菌、生猪、桑蚕等系列产品,力争通过3到5年努力,农特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三是抓好标准化生产。要结合国家、省市标准,细化生产标准,抓好核桃、烟叶、茶叶、食用菌、生猪、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探索推广农产品生产档案登记制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机制。通过抓好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保康农产品质量,以质量占领市场,逐步培育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㈣政策是杠杆,脱贫奔小康要用足用活农村政策。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运用政策促进和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脱贫奔小康进程。一要捆绑使用政策。进一步创新机制,加大各类政策资金整合力度,将政策资金优化配置,用于农村脱贫奔小康建设。当前,要重点抓好招商引资政策与扶贫开发政策、企业扶持政策与新农村建设政策等政策的整合,使之产生集聚效应,促进和加快农村脱贫奔小康进程。二要完善各项政策。要完善资源流转政策,突破地域界限、行业限制,允许区域内外各类经营主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有偿、自愿原则,通过买断、租赁、转包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耕地、山林、河流等资源开发。同时,要按照先发展、后扶持的办法,对开发、建设符合规定的项目,按质量高低、贡献大小,进行奖励性扶持;对开发高科技产品、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名牌产品、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潜力产品的,通过科技贡献奖励、政府特殊津贴等渠道予以适度奖励,帮助把优势产品做大做精。三要全面落实政策。围绕烟叶、茶叶、蔬菜、核桃、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在认真落实上级惠农政策的同时,制定茶园建设补助、烟叶保险、生猪免费防疫、食用菌标准化生产补贴以及核桃种苗补助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并对产业“空白村”实行部门帮扶、领导包保,落实产业致富项目,推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㈤组织是堡垒,脱贫奔小康要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基层组织是脱贫奔小康的“火车头”,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脱贫奔小康的重要内容,建设好村支部、村委会班子,使之成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不断为农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一要全面加强班子建设,形成战斗堡垒。要按照“五基本”要求,全面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增强村级组织引领农村发展的能力,使之在发展中真正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要有针对性地抓好农村干部的教育,使村干部懂理论、知政策、会科技、善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培养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村级班子带头人,把更多的能人、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选拔成村组干部。二要大力开展结对帮扶,密切干群关系。把挂点扶贫、结对帮户作为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关系的纽带,组织干部深入基层,体验农村生活,察民情、解民难,既让党员干部受教育,又使广大群众得实惠。当前,要实现省、市、县三级工作队村级全覆盖。要创新帮扶方式,改变传统的给钱送物帮扶模式,将送政策、送项目、送技术、送信息、送服务作为帮扶的重点,工作队员要实行驻村帮扶,住下来、沉下去,为村级发展、农民致富多想办法、多下功夫,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三要倡导时代新风,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用先进事迹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使农民树立健康的道德风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产生加快发展的热情,形成崇尚创业、敬佩富裕、热爱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4篇 农民合作社促农增收脱贫的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23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合作社发展的新要求,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围绕农民合作社在促农增收脱贫攻坚中的功能作用等当前合作社发展的重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

一、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67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家,自治区级示范社12家,市级示范社3家),其中,种植业112家、养殖业45家及农业服务10家,入社社员2564人,带动农户7520多户,2023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产值约1.5亿元。合作社主要经营发展“三特”水果产业、特色农业、特色养殖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其中威观三特水果专业合作社注册“__”商标、__乌鸡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__乌鸡”商标、无公害水果专业合作社注册“孝敬心”商标、__生态金花茶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__”金花茶商标及__高原果蔬合作社注册“__高原”商标等。几年来,为合作社争取到上级扶持资金532万元。

二、合作社促进农民增收、帮助成员脱贫的经验做法

(一)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按照“以小农户形成大规模、建设产业链、扩大扶持覆盖面”的发展思路,推行合作社“七规范、五统一”的标准化建设,从而实现农户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有效带动我县贫困户发展“三特”水果产业、特色农业、特色养殖业等优势特色产业。

(二)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收益。合作社通过流转贫困户的土地,可让贫困户获得流转土地收入,既增加了收入,又降低了经营土地的风险,充分利用了闲置土地,实现了土地效益最大化。

(三)在扶贫方式上,合作社致力于村脱困、户脱贫,把合作社纯收入的60%作为合作社成员分红,确保合作社成员收入增长。合作社的这一扶贫方式既为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又为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搭建了平台。

三、地方政府发挥合作社作用开展脱贫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2023年我县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百日攻坚大行动,坚持把党组织建在合作社、党员聚在合作社、农民富在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带动、示范、辐射作用,引导合作社党员围绕中心任务,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气象。

(二)开展合作社评选表彰工作。近年来,我县农民合作社迅猛发展,主动适应“三特”农业发展新形式,开拓创新,转变方式,对促进和推动“三特”农业提质增效、上档进位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表彰奖励先进,进一步发挥辐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三特”农业提档升级,我县开展了农民合作社评选表彰活动。

三、存在问题

(一)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值小,经营不成规模,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低。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延续了过去农民“打伙求财”、“合股经营”的特点,普遍存在规模不大、发展速度不快的现象。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社员为15人,入股会员100人以上的合作社仅7家,有的合作社成员挂名,不参与入股。

(二)管理水平不够高,带动能力不强。农民发起人的工作热情虽然很高,但普遍缺乏经营管理能力、获取信息的平台及资金,基地硬件设施不齐全,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加快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同时,目前绝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生产、轻加工、轻销售,农产品附加值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产品销路不畅,带动农民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增收的能力不强。

(三)制度不够健全,运作不规范。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他们对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制度认识不足、理解不深,往往习惯于听从政府指挥,缺乏必备的管理知识,缺乏决策能力。很多组织内部也制定了规章制度,但执行不力,往往形同虚设;部分专业合作社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和规范,宗旨模糊,责任不清,特别是在利益分配机制上还没有真正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同时,组织开展活动较少,导致会员联系不紧密,合作社改组、解体频繁,甚至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空有其名。目前我县167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管理规范、能有序开展工作的只占1/3左右;勉强维持的占1/3;其余1/3基本上有名无实,既无办公室场所,也没有制定相关的章程和制度,更没有没有组织会员开展过任何活动。

四、发挥农民合作社优势带动精准扶贫的建议

(一)将试点农民合作社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着力点。因地制宜出台一系列支持精准扶贫试点合作社发展的措施,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品。同时健全内部机制,强化设立程序、运行机制、民主管理、财务核算、利益分配“五个规范”,完善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功能,使其成为引领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逐步形成 “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经营模式。

(二)赋予农民合作带领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新的职责,建议选择产业特色明显、市场开拓前景较好、内部管理较规范的农民合作社进行试点,实实在在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实现小康。

(三)“精准扶贫”注入的资金主要用于解决合作社在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基地建设等环节资金短缺的问题。在合作形式上,根据投入的资金规模和合作社的实际需求,可以形式多样、类型各异。既可以是单个项目或某个环节、某个板块上的合作,也可以是整体项目上的合作。具体操作可以借鉴“红色股份”运作模式。

(四)为进一步带领、帮助精准扶贫贫困户脱贫致富,要统一思想改变以前送钱送物的做法,由输血变为造血,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以产业帮扶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合作社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子,将贫困户可以以享受扶贫政策的资金入股当地农民合作社,做大做强合作社产业。这样,既可以帮助贫困户找到找准脱贫致富的产业,又可以使适合当地发展的合作社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双赢的目标。

(五)按照实现脱贫定导向、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要注重衔接,把精准扶贫工作与其他惠农政策有机结合起来;要认真完善,把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跟上级政策准确衔接,全力推进精准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带动精准扶贫开发新模式工作顺利推进。

第5篇 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参考。

按照区委《关于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同办公室的两名同志组成调研专班,到联系村樟村坪镇黄马河村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了实地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黄马河村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黄马河村位于樟村坪镇西北边陲,与保康县接壤,由原石碑坡、回马坡、黄马河等三个贫困村合并而来。全村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6亩,共有 5个村民小组、528户1548人。主导产业是传统的粮油种植和养殖业。20__年农民人平纯收入996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

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村人民,齐心协力谋发展,集中精力搞建设,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村共硬化村级主干道28公里,新修村组晴雨通车公路16公里;新建集中安全供水设施8处;新建沼气池150口;培育牲猪规模养殖户4户、山羊规模养殖户3户、特种养殖户3户(其中,大鲵养殖户1户、山鸡养殖户1户、鸽子养殖户1户);发展核桃700亩、高山无公害蔬菜200亩。

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该村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该村有村级债务43万元,现有贫困户171户333人,其中低保户65户,五保户 14户。饮水困难207户,土坯房412户,危房382户,一个自然村(原石碑坡村)未通水泥路,486户未通宽带网,是全区26个特困村之一。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面上致贫原因

一是村域经济基础薄弱。村内无集体企业,20__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债务化解难,造血功能差。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民仍用传统方式耕作,自给自足,经济发展不成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比较缓慢。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交通条件差。供电网络老化,村内1/3的农户用电不达标。手机信号没有覆盖全村,只有少数农户安装宽带网,村民对外联系极不方便。全村80%农户居住土坯房,很大部分已成危房。

(二)贫困户致贫原因

贫困户致贫原因很多,集中表现在因病、因残、因灾、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智力、供养子女读书、老龄化、儿孙不供养等。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因病致贫是主因。在调查中了解到,黄马河村贫困户171户,其中因病因残致贫的142户,占贫困户的83%;缺劳力12户,占贫困户的 7%。比如,黄马河村五组的常昌贵,患有癫痫病,妻子患有先天性的精神病,夫妻都是残疾人,儿子读初一,家中无任何经济来源,家庭生活十分困难。

二是观念落后是根源。调查发现,贫困户绝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既无劳动,又无技术,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观念比较传统、保守,守摊子的思想比较突出。

三是保障不足是诱因。在农村,大病救助、灾害救助、农村低保、养老服务等社会保障严重不足,标准不高,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因病因残,极易返贫。

三、黄马河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

一是要统一思想认识。要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代表会,武装骨干,统一思想,提高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认识,克服项目争取难、资金筹措难、群众组织难、短期脱贫难等思想障碍,主动适应新常态,提高扶贫攻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充分发动群众,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投入到扶贫攻坚的热潮中来。

二是要完善发展思路。根据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重新调整发展规划。在产业上,积极探索发展高山蔬菜和特色养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进一步优化方案,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减少浪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班子建设,村民素质的提高和各种软环境建设。

三是要充分体现精准。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一家一户的脱贫上。根据对黄马河村贫困原因的分析,要在大病救治、社会保障和土坯房、危房的改造上再加力度,再添措施,使每个贫困户有饭吃,有衣穿,有安全的居所。

四是要精心谋划项目。中央发出精准扶贫的号召后,各级将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要能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就要认真谋划项目,并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力争有较多的项目落地,并产生较好的效益。

五是要保护生态环境。黄马河村自然环境优美,生态植被良好,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避免资源环境的破坏,着力打造天蓝地绿、山青水净、房靓物丰、人和家兴的秀美风光,为夷陵区保留一方净土,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

四、对全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根据在黄马河村了解到的有关情况,现对我区即将展开的精准扶贫工作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进一步弄清情况。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要在进一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贫困状况,扶贫才能有的放矢。现有的贫困村是根据每年年报上人平纯收入的多少确定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是根据历年减少的脱贫户、人口的基础上确定的,与实际不完全相符。建议对全区的贫困户统一设定标准,各驻村工作组进村后,第一件事就是根据统一标准,对贫困户、人口和致贫原因进行调查摸底,准确识别,把这些基础数据汇总后,根据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比例确定重点贫困村,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精准扶贫工作规划。

(二)进一步完善规划。根据全区贫困人口的分布状况,结合上级关于精准扶贫的相关要求和政策,进一步完善“1十n”的精准扶贫规划,即一个总体规划,外加扶贫搬迁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基础设施(水电路网)建设规划、无能力脱贫人口的基本保障规划等,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使全区精准扶贫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推进、均衡发展。

(三)进一步突出重点。本次精准扶贫的重点是贫困人群的脱贫,要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在一家一户贫困人口的脱贫上。为此,要突出以下重点。

一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通过扶持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增加收入,这是治本之策。

二是增加社会保障投入。调查发现,现阶段农村贫困人口绝大多数是因病因残致贫。因此要增加医疗救助的投入,放宽大病救助的条件,提高新农合报销的标准,加强基层卫生事业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同时要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解决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三是大力改善基础条件。贫困地区面上的贫困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不畅、信息不灵。要下决心集中一定资金,进一步改善边远贫困地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为面上的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四是适度发展养老产业。由于客观因素,边远贫困地区光棍家庭呈增长趋势,未来十到二十年内五保户将大幅增加,乡镇福利院要适当增加投入,扩大规模。现在,子女在外打工挣钱或在城镇落户,老人不愿离开农村,农村社会养老也将有一定市场,另外,现在城市居民也有季节性到农村居住的愿望,这将给农村的养老产业带来机遇,应统筹规划,逐步发展。

五是统筹考虑扶贫搬迁。扶贫搬迁无疑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实行搬迁扶贫难度很大,多种原因不愿搬迁,囊中羞涩无力搬迁,有求于人难以搬迁。要做好搬迁扶贫工作,必须统筹谋划,综合施策,核心是三点:①科学合理规划居民点。②加大对居民点基础设施的投入。③结合城乡统筹、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完善扶贫搬迁的相关政策。做到这三点,然后逐步引导,必有所成。

(四)进一步创新方式。总结以往扶贫的经验,这次精准扶贫在方式上要有所创新,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实效。具体就是搞好五个结合。

1、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政府在做好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组建专班、强力推进的同时,要充分动员,武装骨干,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扶贫脱贫工作,把群众发动起来才有不竭的动力。

2、行政推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如在扶持产业发展时,先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利用扶贫资金让贫困户在合作经济组织中占有股份,既让贫困户受益,又促成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后,又反过来带动群众发展产业。此外在资本下乡、社会救助、志愿服务等方面,动员和组织好了,潜力巨大。

3、扶贫开发与城乡统筹相结合。要把精准扶贫工作放在夷陵区全域规划和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中去谋划部署,在产业布局、项目安排、城镇化建设上丰富完善、同步推进,不搞成“两张皮”。

4、帮助发展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在过去的扶贫工作中,重点在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这无疑是正确的。有些贫困家庭,因年老体弱、长期生病、智障残疾等原因,通过帮助发展不可能脱贫,需要通过提高保障水平、实施社会救助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在这方面要加大投入,完善政策。

5、经济脱贫与精神脱贫相结合。在开展精准扶贫的同时,高度关注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新型农民教育、星级农户评选、宣传正反典型等方式,提升思想素质,学习创业技能,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文明新风,有效解决在部分贫困人群中存在的不团结、不勤奋、不养老的问题,提振精神,树立信心。

(五)进一步注重实效。新的历史时期的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注度高的重点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转变作风,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方能取得实效。切忌情况不清,有失精准;切忌一哄而上,龙头蛇尾;切忌好大喜功,不办实事。总之,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把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第6篇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中共中央___、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___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如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篇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安排,农工委于9月份,在市人大常委会刘辉副主任带领下,先集中听取了市发改委、财政局、扶贫办、农业局、水利局等31个相关部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并座谈,随后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深入到淳化、旬邑、永寿、彬县、乾县和泾阳县,听取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工作汇报、查阅有关脱贫攻坚档案资料,实地查看30多个移民搬迁、产业扶贫项目,走访20多个镇、50多个村、80多家贫困户,对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现将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围绕两年脱贫攻坚,三年巩固提高的目标,积极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工作措施,夯实责任,积极探索,全市脱贫攻坚形成了大扶贫、大保障、大开发的工作格局。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集中力量开展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推进全市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办法》,提出坚持做到六个精准,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力争2023年底使全市建档立卡的30.53万名贫困人口全部精准脱贫,长武、永寿、淳化、旬邑四个贫困县脱贫摘帽,然后用三年时间,推进巩固提高脱贫成效。市、县、镇、村逐级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分别任第一组长和组长,层层签订责任书。将脱贫攻坚列入市级部门、县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并大幅增加了权重。截止8月底,组织全市性专题会议13次,开展专项督导和明察暗访5次,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讨论脱贫攻坚议题7次,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彬县建成了脱贫攻坚信息指挥平台,永寿县将全县102个贫困村划分为5大片区,由县级四大家主要领导和县委副书记分别担任片区指挥长,抽调5名基层经验丰富的镇党委书记脱离原工作岗位,担任片区指挥部办公室专职主任,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二)坚持六个精准,推动五个一批工作扎实。市政府周密部署,多措并举,目前主要取得以下成效:一是精准识别贫困群体。抽调3500多名干部,历时2个多月,采取收入核查鉴别、贫困程度排序、永久公示监督等方法,识别出9.51万户30.53万贫困人口。二是找准贫困病根,开好脱贫药方。通过对不同贫困人群、致贫原因进行全面分类识别和建档立卡,为后续精准帮扶、精准施策和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需要发展产业4.3万户14.7万人、易地搬迁1.45万户5.1万人、生态补偿1.2万户3.86万人、教育就业1.82万户4.85万人、医疗救助2.56万户8.28万人、兜底保障4.93万户15.36万人。三是多措并举,落实责任。将53个承担脱贫攻坚任务的市级部门进行分组,成立五个一批专项工作组,由国土、农业、人社、教育、林业、民政6个部门牵头负责。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共出台了教育、就业扶贫等17个落实中省扶贫政策的方案。并根据我市实际,创新制定了11个指导性文件,搭建起了精准施策的政策支持网络。林业部门提出今年生态脱贫完成7116户2.14万人,已扶持13731户贫困户栽植杂果经济林4.83万亩,从贫困户中聘任生态护林员406名,组织10.7万人次贫困群众通过参与工程造林获得劳务报酬856万元。人社部门累计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36937人,开展就业援助5535人次,对320户388名贫困人口进行了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市教育局实施教育资助贫困学生项目资金近亿元,资助贫困学生15299人。市卫计局从今年7月1日起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采取了三提高(报销比例)三取消(押金、诊疗费、起付线),解决看病难和因病致贫的问题。

(三)多措并举,重点工作稳步推进。截止9月底,市财政累计下达各类扶贫资金45317万元,其中:中省财政资金38117万元,市级财政资金72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贫困人口发展产业、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就业和生产能力等方面。一是大力发展产业。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我市实际,制定出台了果品冷藏、肉猪肉羊、农机服务、光伏产业4个精准扶贫模式探索指导意见。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开展果库扶贫脱贫,在淳化、永寿、长武、旬邑每县建设10个200吨的小型冷库和两个千吨冷库,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采取农机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组建农机扶贫作业队19个,购买机械389台,帮扶了262户贫困户。实施光伏+贫困户项目,扶持845户贫困户发展光伏项目,已完成投资996万元,227户已并网发电,两个地面集中式光伏项目正在建设中。在资金使用上,将中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70%用于产业,其中一半用于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带动。全市共有2090家经营主体参与产业脱贫,带动9万多户、27万余贫困群众。彬县在产业扶贫上政策宣传到户,扶持措施到位,走在了全市前面。二是稳步实施移民搬迁。市政府出台了《咸阳市实施存量房库存现房加增量新建房安置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工作指导意见》,组建了市、县两级移民(脱贫)搬迁工作机构,完成了市、县两级调查摸底及规划编制初稿工作,全市布设安置区(点)208个(其中含避灾等搬迁)。截止9月底,已到账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共4.1128亿元,其中中省共3.71亿元,市级财政4028万元。今年省移民办下达我市扶贫类搬迁7860户,全市已开工的集中安置区(点)104个,已竣工25个,用存量房安置3938户。

(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建立了领导包村、部门驻村、干部包户包扶机制,为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市县共派出驻村工作队989个、第一书记858名,7.1万名干部与贫困群众结对帮扶。市工商联联系企业48户,结对帮扶贫困村,组织30余名贫困青年参加焊接技能培训,筹集60余万元资金资助150名大学生。市妇联创建妇字号脱贫基地2个,为400多名贫困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今年共组织各类培训150余期,培训贫困妇女1.3万人。中国银行定点扶贫再掀高潮。5月份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国立专程来我市开展扶贫调研,提出了十个一批的具体意见。9月下旬,在旬邑县召开了由国内外200多家客商参与的跨境扶贫撮合洽谈会。在中国银行的牵线搭桥帮助下,从产业开发、人才培训到劳务输出等提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扶贫脱贫措施,目前包括正大集团3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等扶贫项目的洽谈对接已明确到政府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洽谈对接中。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展较为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拔寨决胜的新阶段,扶贫政策、工作重点、责任主体、项目管理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今年是由扶贫开发到脱贫攻坚的过渡期。据调研,在这一时期,我市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一)脱贫攻坚工作中主要具体的政策尚未完全落地。今年财政扶贫资金由省划块到县,县级在资金使用、项目安排上起主导作用。易地移民搬迁和产业扶持到户是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各级财政投入资金近10亿元。特别是产业扶持资金,既是新出台的扶持政策,又量大面广。但是各县没有出台新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相关文件,对补贴标准、项目要求、报账程序没有明确规定,使扶持资金大部分仍滞留在财政和乡镇账户上,拨付到户到项目的资金很少。

(二)产业扶持贫困户增收难度大。贫困户能力低下,资金短缺、贷款难。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下,产业扶持贫困户的难度在增加。淳化县后庄村通过扶贫摸底确定村上11户贫困户贷款养羊脱贫,7户贫困户易地搬迁脱贫,但时至今日没有一户贫困户贷到款。彬县中罗堡村39户贫困户,除去3户五保户,36户需贷款发展生产,县邮储银行到村考察时宣布了三不贷政策,即60岁以上者、夫妇不全者、有陈贷者不贷,经过审查全村36户仅有14户能贷,且贷款不超过1万元,期限不超过1年,与扶贫无担保、无抵押、每户贷款3-5万元、年限3-5年相差甚远。且至今也是一分钱也没有贷到。据调查通过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到企业,带动贫困户每户每年收入基本在500-1600元之间,增收有限。生态扶贫每户每年增收6000元,距脱贫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三)易地移民搬迁上级要求与各县实际情况差距较大。易地移民搬迁从今年初到7月1日,省市主管部门先后经过了发改委-住建厅(局)-扶贫办-国土厅(局)的变迁,到7月1日起省政府确定在省国土厅下设移民局,负责全省各类移民搬迁,随后市县分别在国土局设立移民办,具体负责移民搬迁。但对每户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具体详细的补贴标准还没有确定。按照省上移民搬迁要求,集中搬迁安置要达90%以上,且每个搬迁点不能少于50-100户。我市今年易地扶贫搬迁利用存量房安置3938户,剩余3922户需新建房安置。按此要求,全市最多设80个安置点,才能达到省上的要求。但据调查,全市设易地移民搬迁点多达208个,安置点数量最多的彬县41个。且全市开工率仅占计划的50%。

(四)驻村扶贫管理松懈。由于对驻村扶贫没有具体的任务要求,缺乏必要的检查督促。驻村扶贫满足于送温暖、建设施,而对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缺乏长期的打算,甚至不闻不问。在我们调研过程中,凡是县上给驻村单位打了招呼,在村上才能看到驻村干部,没有给单位打招呼的就看不到驻村干部。调研组到了50多个村,看到驻村干部的仅有10多个村。

(五)干部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新特点、新任务认识不到位。其具体表现在,一些单位、一些领导心中把自己承担的脱贫攻坚任务当做额外负担,不用脑、不上心,听之任之;部分县主体责任发挥不够,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市扶贫办创新协调管理力度与之承担的任务不匹配;贫困群众有等、靠、要的思想;部分干部群众认为脱贫攻坚是扶持了懒汉,对政策不理解。

三、工作建议

脱贫攻坚是、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和必然要求,全市上下只有凝心聚力,认真落实六个精准,大力推进五个一批,完善政策规定,加大工作力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仗。针对我市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市政府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加快项目进度,加快资金兑付。市政府要责成财政局、扶贫办等部门尽快制定出台新的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各县政府要尽快出台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细则。市移民办对扶贫移民搬迁每户的财政补贴标准,贷款额度、年限、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等与搬迁群众息息相关的事项要尽快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及时公之于众。对已确定的产业扶贫项目,要及时兑付财政补贴资金,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对易地移民搬迁,要在做好前后工作政策衔接的同时,重点抓好新建移民点的建设,既要向上反映我市实际情况,又要做好群众工作,尽量做到政策与群众意愿相统一。要尽快开工,力争在封冻前完成年内搬迁房屋的主体建设,并按工程进度把相关资金拨付到位。

(二)扶持特色产业,精准帮扶到户,确保贫困户增收。在脱贫攻坚中、国务院提出的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和举措,要求各级政府在脱贫攻坚中要改变过去的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始终要以贫困村户为重点,集中人财物打好歼灭战。在五个一批中唯有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既是首条,又是需要各级政府精心实施,贫困户努力才能实现的,也是最难和最有意义的一条。要做到发展生产脱贫一批,首先就是要立足我市粮、果、畜、菜四大支柱产业的优势,以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招引、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加速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带动包户脱贫的机制。目前,各县在企业包户脱贫上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主要是企业担保贫困户贷款买畜,企业代养代管,贫困户收益包干,且优先在企业打工的模式,使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各县要在协调企业和贫困户关系、完善相关协议的基础上,明确资产运营方对财政资金保值增值责任,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资产收益及时回馈持股贫困户。三是要有生产带头人和帮扶人。缺资金、少技术是贫困人口的基本特点,在农村发展生产有了带头人,贫困户就会跟着学、跟着干,再有一个干部(或能人)包户帮着出主意想办法,发展生产就有了希望。同时对有条件的贫困户还可通过发展旅游、电商、光伏等项目脱贫致富。四是要着力解决贷款难的问题。财政拿出了一定的资金,为贫困户贷款作为担保,从扶贫部门到金融部门讲起来,贫困户贷款不担保、不抵押,贷款不难。但从调查和基层干部反映来看,农村贷款难、扶贫贷款难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市政府应组织人力,深入基层,研究解决这一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三)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责任,确保脱贫攻坚顺利推进。一是加强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力量。适当增加市扶贫办的领导职数,抽调得力的领导干部,并在车辆、办公条件上予以保证,切实提高其综合协调、检查督导的能力。二是要进一步压实县为主体,县委书记、县长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使他们始终明确肩上的担子,在进度安排、项目落实、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中切实负责,扎实推进。三是切实落实部门行业扶贫的责任。要消除脱贫攻坚是额外负担的思想,把主动争取中省扶贫资金、惠及贫困人口作为主要任务来对待,确定领导、确定人员、确定任务,一把手要亲自抓落实。四要充分调动乡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乡村干部们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与贫困村、贫困户联系最紧密,在脱贫攻坚中最有发言权,是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在扶贫项目的确定、资金的使用、进度安排上要注意征询和听取他们的意见,放手让他们带领群众去干。

(四)严格考核问责,加大检查督促力度,促进全市上下形成脱贫攻坚的合力。抓落实就是要发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和钉钉子的精神,要真抓、实抓、抓严、抓细,抓出成效。市政府要尽快制定出台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和《脱贫攻坚工作督查问责办法》,建立脱贫工作责任清单、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制和考核督察制度。定期对县(市)和部门单位进行检查,特别是要深入到贫困村户,采取明察暗访的办法,倾听贫困村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查看扶贫政策措施是否落地,扶贫资金是否拨付到位,扶贫成效如何。要始终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绝不能打糊涂仗。对检查结果要定期通报,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落实不力的县(市)和部门单位给予通报批评,追究责任。要加强对驻村扶贫、干部包户工作的检查指导力度,完善重申《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职责,明确任务,提出要求。落实部门单位和驻村工作人员的责任,对驻村扶贫工作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总结。要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健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机制,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积极搭建扶贫脱贫爱心平台,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脱贫攻坚精准对接,提高脱贫攻坚效益。要加强脱贫资金阳光化管理,切实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合理,对挤占挪用、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要从严查处,从严问责。

(五)加大宣传力度,注重舆论引导,使脱贫攻坚政策家喻户晓。市县政府和各级宣传新闻单位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宣传报道的重点,精心部署、跟踪报道。要把党和政府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政策举措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要及时报道各县(市)、各部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丰富实践和先进典型,振奋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精神,坚定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这场改变自身命运、建设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中来。对工作不力甚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推诿扯皮、不负责任、不愿担责,造成不良影响的人和事要在媒体上公开曝光。通过宣传报道,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全社会凝聚形成脱贫攻坚合力。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篇,已全部结束,感谢你的阅读。

第7篇 乡镇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为扎实推进全县扶贫攻坚工作,响应______讲话精神,尽快尽好完成省委办公厅的嘱托,按照精准扶贫和深、细、准、实的总体要求,头陀镇党委政府调研组扎实开展全镇扶贫调研工作,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扶贫开发项目,走访农户了解贫困现状,召集镇村干部、群众代表、产业大户、致富能人和特困群众开展座谈,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做好脱贫攻坚的调研工作。

一、全镇扶贫开发工作总体情况

近年来,头陀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从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从影响贫困地区发展最紧迫、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抓起,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我镇以建档立卡落实扶贫到户政策。全面开展了贫困家庭的调查摸底,完善扶贫对象动态识别机制,通过项目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户、素质提升到人、帮扶责任到人、档案建立到人,确保扶贫到户政策全面落实。为实施分类扶贫、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确定扶贫内容、方法、途径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供可靠依据。扶贫开发为全镇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为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镇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水平、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但是全镇经济总量较小、交通不便、贫困人口分散仍然是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

二、重点贫困村贫困人口分布状况、贫困成因及存在的问题

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分析贫困成因及存在的问题,区分因灾、因病、因学和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等不同致贫原因,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需求。调研发现重点亟需集中破解五大难题:基础设施支撑不够,公共服务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人才技能欠缺背景下贫困代际传递,贫困程度深,增收渠道窄;驻村帮扶起步较晚、帮扶措施和项目落实困难,驻村帮扶参差不齐;因病因学致贫现象时有发生;精准识别数据录入质量有待提升,如何精准打贫困七寸是关键等难题。目前,我镇重点贫困村主要分布在交通信息闭塞、自然条件较差、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落后的山区腹地,2023年我镇系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1255户,共3691人,现仍未脱贫的共有453户,995人。

三、2023开展精准扶贫攻坚的几点建议

(一)扶贫对象精准,决战目标到村到户,全力推进精准扶贫攻坚。

一是扶贫过程中,扶贫资金撒胡椒面等问题依然存在,全镇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阶段,建议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变过去的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扶贫攻坚要靶向精准,全面做到六个精准,集中力量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集结号,制定针对性强的扶贫细化配套措施,确保贫困村和贫困人群的精准认定,实现扶真贫扶准贫,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共享新一轮社会发展的制度红利、改革红利,使扶贫开发工作精准、深入推进。二是要精准做到识别的贫困村、贫困户找得准不准,致贫原因分析得透不透,脱贫致富的规划和措施制定得实不实,项目资金和干部驻村是否落实到位等,切实把情况搞准、措施搞明、责任搞清,才能指导基层更加有力有效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下深水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找到问题才能精准打贫困七寸。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通过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准确识别并建档立卡,全面掌握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门路、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等,使所有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做到对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扶贫目标精细化管理、对脱贫责任精准化考核,确保如期稳定脱贫。建议细化贫困村和贫困户识别标准,统筹与社会救助政策相统筹,建立民政、社保与扶贫部门数据对接共享平台。三是将精准扶贫攻坚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提升到事关全镇发展大局的高度来谋划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根据贫困原因,实施分类指导,以整村推进为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扶贫攻坚,有效整合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各类涉农项目和资金,捆绑打包,统筹使用,综合施策,合力攻坚。四是按照缺什么、扶什么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综合扶贫、整体推进,实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全方位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增强贫困人口素质与技能,不断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项目安排精准,脱贫项目到村到户,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我镇部分山区腹地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建议镇委、镇政府加大协调争取力度,进一步加大对贫困村四通、(通水、通电、通路、通讯)四有(有学校、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级卫生室、村文化室)等方面专项资金投资扶持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信用担保平台建设,整合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贴息、抵押贷款等金融扶持政策,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瓶颈难题,积极协调农村信用联社加大扶贫信贷资金的扶持力度,通过理顺体制关系、简化审批手续、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年限等措施,切实提高扶贫贷款的覆盖面和效益,为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三)资金使用精准,扶贫资金到村到户,规划保障攻坚。

对扶贫攻坚项目资金全程跟踪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建议把全镇所有部门用于行业扶贫的资金整合起来,统一调配使用,发挥资金的倍增效益、聚合效益。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在组织调研、科学论证、认真总结正反经验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十三五扶贫规划,明确主攻方向,科学谋划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并把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年度计划中,保持规划实施的连贯性,确保总体规划通过年度计划的分解落实得以顺利实施。明确部门责任,将其列入政府考核目标。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群众的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修订机制和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并根据形势变化和规划实施进度,进行相关内容的滚动修订,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议成立由扶贫、财政、农业、监察、财政、建设、水利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统筹规划、综合协调项目实施,为精准扶贫提供组织保障。

(四)措施到户精准,多措并举,因户制宜因人施策。

我镇作为省委办公厅帮扶联系点,要与国家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一是医疗救助一批。对大病慢病致贫、返贫等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及其他政策性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给予资助和实施医疗救助。实现贫困人口扶贫小额意外保险、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全覆盖。二是教育资助一批。对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普惠性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普通高中每年给予一定生活费补助;对贫困子女上大学(含高职)的学生进行资助。三是产业扶持一批。结合贫困户劳动力、土地资源、村级特色支柱产业,因户施策发展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合作社务工等产业,让每户贫困户拥有1项以上稳定收入项目。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扶贫开发中,因地制宜抓好特色产业。四是培训就业一批。利用文化旅游等资源,深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乡村旅游培训、资金互助业务培训、专业合作组织管理培训、手工艺技能培训、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等各类培训,项目用工以及县内部分公益性岗位优先招录贫困人口。建议政府部门积极与发达地区的对口帮扶政府协调,定向输出劳务,每年输送100名至200名初、高中毕业生到发达地区以打工的形式轮训一次,期间实行路费和生活费政府补贴,打工费自主,培训结束后去留自定的原则,使培训回来的打工人员带回先进的观念和技术,为建设家乡服务。五是民政兜底一批。将建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人、智障等丧失劳动能力的对象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推进农村低保线与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六是扶贫搬迁一批。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搬迁,探索创新扶贫搬迁示范点、集中安置点持续发展机制,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完善兜底帮扶深度贫困户搬迁机制。

(五)因村派人精准,合力攻坚,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各行业涉农资源更精准向扶贫对象倾斜聚集;镇村各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村、帮扶贫困户;帮扶贫困村、结对帮扶贫困户,向贫困村派驻工作队,选派党组织第一书记乡镇、村级结对帮扶贫困户。开展以制定一个科学发展的好思路、培育一批致富带头人、开辟一条增加集体经济致富路、解决一批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尤其是各联建单位要以扶贫助困工作为总抓手,在充分掌握联建村基本情况、特色优势的基础上,做到长远联建规划和年度联建计划相衔接,保证联建工作的前瞻性和连续性,同时要创新帮扶形式,为村两委和群众选路子、上项目、教技术、筹资金、供信息,变输血为造血,确保联建工作的实效性。建议针对重点贫困村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现有的部分三联三促单位进行及时调整,尽量将项目单位安排到重点贫困村,切实加大帮扶力度和脱贫步伐。此外,建议采取政府大投入、资金大整合、项目大集中、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建设的思路,对贫困的原因分门归类,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采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将联村联户机制落实到位,在落实好国家扶贫项目的基础上,将贫困村集中帮扶,分散的贫困户因人因地施策,每村一方案,每户一策,每人一策,每个贫困村由一个项目部门联村帮扶,企业包村包户,协调安排每个企业联3-10户,效益好的企业也可联帮一个贫困村。坚持和完善入乡驻村干部管理工作,在选派入乡驻村干部时,加强与选派单位的沟通联系,真正把优秀人才选出来、派下去,应充分考虑其自身特点和基层工作实际,把善于做群众工作、具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身体健康的年轻干部选派到基层,方便开展工作。

(六)脱贫成效精准,加强动态管理和队伍建设。

精准管理,对扶贫对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建立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时反映帮扶情况,实现扶贫对象的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村两委班子作用发挥如何,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村能否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在选人用人上将政治坚定、办事公正、清正廉洁、敢闯敢干,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党员推上村委岗位。

第8篇 县级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通过深入村组,听汇报、召开座谈会、走访农户等形式深入调研。对全县贫困人口现状,致贫原因等有了进一步了解,初步形成了帮扶策略和脱贫思路。

一、贫困现状

(一)贫困人口数依然庞大。人均收入低2500元涉及全县17个乡镇239个村30634户114570人。

(二)村级集体经济破零达5万元不足50%。据统计截止2023年低,村集体收入全部破零且达5万元以上的仅114个村,占全县村47.7%,不足50%。

(三)村基础设施较差。村庄内部道路多为泥面土路,逢雨泥泞不堪。有些村庄虽然通上了自来水,但未经净化处理,有许多河塘沟渠坑未被利用,灌溉水渠质量差,效益低。

(四)滞留村中劳动力少。年轻人大多到外地打工,家里仅剩的村民文化水平不高,且大部分是妇女和老人。

(五)村中人居环境比较差,村容村貌不尽如人意。村民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环境卫生差,无下水道和污水处理系统及垃圾处理设施,农户仍然使用传统的家庭粪坑,没有集中的化粪池对粪便做无害化处理。村内乱搭滥建乱堆放比较普遍。

二、贫困原因

(一)历史和地理因素。泗阳县历史上处于黄泛区,是遭受自然灾害较多的地区;除靠近洪泽湖的地区,其他区域优质自然资源较少;没有工业、特色手工业的基础;加之以前交通不便利,接收不到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这些都造成当地经济欠发达,人民生活不富裕,且一遇自然灾害就会减产歉收,甚至给农民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二)人多地少,农业经济结构单一,农作物成本高。以省定45个经济薄弱村为例,人均只有一亩耕地且水田少,旱田多,粮食用物成本高。水稻亩产1000斤,毛收入700元/亩,成本包括化肥、农药、水电费、栽插、收割、刨地、种子在内达357/元亩,实际纯收入仅有343/元亩。小麦亩产600斤,毛收入有360元/亩,各类成本在内达186元/亩,实际纯收入仅有174元/亩。即使全部实行低产田改造,平均每人1亩水田,每年栽种两季水稻,农作物人均纯收入也不过700多元。

(三)村民文化程度偏低。由于素质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的机会十分有限,只能在一些工作环境差、劳动报酬低的岗位上从事简单劳动,这样不仅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深层次转移,而且降低了转移的稳定率。前几年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目前劳动力转移基本处于一个相对稳定、调整阶段,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缓慢,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劳动力技能素质、年龄性别结构、文化层次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日趋专业化、技能化的需要,劳务输出技术含量低。

(四)村民合作化经营程度低。村中蘑菇种植、粉丝加工、板材加工,以及鸡、鸽、猪、羊等家禽的养殖,多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规模小,效率低。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小而分散,土地产出率和农民收入水平不高。

(五)农村基础设施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造成农副产品、各种农村资源等无法运往市场,使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运不出来、卖不出去,直接影响农民收入。

(六)缺乏资金,技术和市场信息不畅。通过交谈,发现制约贫困户发展生产,扩大经营的首先是缺少资金。家里没积蓄,信用社贷款难,让他们事业起步艰难,如养殖、扩大企业规模等,这些项目少则要投入万余元,多则几十万元。其次是缺乏科技指导。新品种植和特种养殖不仅投入多,对技术的要求也高,包括种养技术、病虫害防治、保存、加工、运输等方面的技术,这些技术,村民没有固定的渠道去获得,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市场信息不畅,农民获得信息的渠道单一且速度慢,主要靠电视和电话联系,没有互联网。由于对新品种、新事物以及市场行情的了解滞后,使农民不能及时根据市场来主动、超前地调整生产经营品种和规模,不能及时发现商机,种养基本处于盲目和跟风的状态,非常容易吃市场变化的亏。

(七)教育卫生等费用高,一些村民因病教而致贫。在村中,许多农民得了病,由于缺钱进不起医院,因病致贫比较普遍。同时,农村初中生平均学杂费每年800元左右,高中生学杂费高达1200元,有的家庭有二个甚至三个孩子在上学,教育负担过重。

(八)其他原因。也有部分村民因为好吃懒做,超生被罚而导致生活窘迫。另外社会治安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一些地方的盗抢案件和小偷小摸的频发使农民不敢、不愿投入。

三、脱贫攻坚思路和策略

更新村民观念,汇聚村民人心,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培育村民自主创业平台,逐步达到八有、力争3-5年时间实现人均纯收入超2500元的脱贫目标。

(一)分类实施,多种渠道地进行扶贫。要充分相信我们政府和群众,做好整村发展规划,从发展产业、改善条件、提高素质等方面整体推进。适度开展一些群众看得见的项目,首先让村民理解扶贫工作,然后支持扶贫工作,最后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针对不同贫困户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扶贫办法,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不同项目,要齐头并举,分类实施。对于有能力的,实施采取救助式扶贫。同时将整村推进与加强发展乡镇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可持续发展产业,壮大乡镇经济,带动农村特别是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的发展和致富。

(二)点面结合,积极鼓励村民自主创业。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要学深刻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只有真正领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扶贫工作才能够做得更好,走得更远,成效更大。要努力营造农民创业的氛围、环境和条件,为农民创业致富提供良好的气候和土壤,从而对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小农意识形成强烈的冲击波,实现农村民营经济大发展。要大力扶持村中能人大户,在资金、技术金融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鼓励村中的优秀分子跳出农村,有胆略的优秀商人进入农业,形成城乡资源的对流融通。农村经济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最大的障碍,是想方设法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三)标本兼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治标就是让贫困户脱贫,让他们摆脱因贫带来的困扰。治本就是要解决残留在村民观念中的对传统扶贫的一种等、靠、要观念,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要通过宣传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协会、同业联合体等,或通过经纪人和能人牵头兴办中介组织、创建专业服务组织等方式,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根据各村的实际可逐步形成水产养殖支柱产业、养鸽产业、养牛产业、同时,还要加快农产品销售队伍的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大力培育市场中介组织,支持各种农民专业运销联合体、合作组织,积极发展经销大户和农民营销队伍。

(四)内生外联,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内生就是要结合我县特色经济和优势资源,探索一条长久的经济发展之路。加快经济薄弱村的发展和低收入农户的脱贫致富步伐,根本在于形成内生发展机制,激活内生动力。外联就是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招商引资、用好政策、用好外来人才,从而可以使本镇村的发展驶上一条跨跃式的发展之路,这也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扶贫工作的一条有途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农业内部挖潜增收的主要方式。要结合各村实际,大力优化种植业结构,扩大优质与特色农产品生产,在农业内部加快养殖业和林业内部要适当减少粮食面积,大力发展一些高效经济作物,提高经济作物比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一批周期短、门槛低、见效快的增收项目。适当推进农户规模经济,把土地向会种地、爱种地的农村经济大户集中,帮助这部分农民解决持续增收的问题。

(五)结合实际,加强乡村社会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调查研究、对症下药,结合各村的实际,从小处着眼,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入手。在具体的项目实施上,要与该村的贫困实际结合起来,与具体的村情结合起来,与村干部的工作激情结合起来。针对各村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低收入贫困人口思想观念落后、劳动技能和经营发展能力较弱的特点,既要以经济发展为重点,着眼提高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又要兼顾各村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到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为自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创造更加和谐的条件。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乡村各项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村内道路、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文化科技教育设施、农田水利设施等的建设,为生产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要按村容整洁的要求,整治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存环境,当前要重点对庄内部道路、村庄供水设村庄排水设施、村庄垃圾集中堆放点、村内乱搭滥建、人畜混杂居住、村庄废旧坑塘与河渠水道等进行集中整治。

四、帮扶重点和项目

(一)帮助强化基层组织和双强班子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强化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加强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

1、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村组干部和党员的教育管理。规范他们的做事行为,激发调动其热爱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共同建设一支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强的领导班子。

2、完善村里的致富行业协会组织,积极培养年轻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他们在扶贫攻坚中的主力军作用。

(二)帮助树立文明村风,加强村容整洁建设。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塑造一个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1、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和引导,进一步组织和发动群众,树立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和自力更生意识,教育村民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做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定期举办农民经纪人培训班和农民技能培训班。

2、利用适当的时机开展新农村文明农户的评选活动,组织发动群众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综合整治村庄环境,打造一个环境整洁优美,具有乡村特色的新农村。

3、利用省委驻泗阳县扶贫队员和后方单位的智力优势,在适当时候开展如科技大篷车等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三)帮助规划整村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帮助制定发展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乡镇整体规划和各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村庄建设,与乡村干群一道制定一个思路清晰、重点明确的新农村五年发展规划。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扶贫的角度来讲,主要是争取资金。争取资金又分为两种:一是请求扶贫后方单位和其他单位进行无偿资助;二是通过逐级上报,向省交通、水利等各主管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列入全省建设规划。由于历史的旧债,苏北的镇村交通有待提高,从扶贫角度来看,无偿资助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很大的资金缺口靠政策争取。目前有待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和完善村级服务中心。二是公路建设。要想富,先修路,大多数村民已充分认识到公路对他们的重要性。想办法筹资,结合投工投劳方式,修通村内公路。在形成全村纵横连贯的村内公路框架沙石化。彻底改变经济薄弱村的交通状况,让农产品拉得出去,农资和日用品拉得进来。三是造桥。道路修好了,但如果没有桥或只有危桥,那么道路的作用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村民的致富之路也就会受到影响。

四是兴修水利,确保农田旱能灌涝能排,成轻自然灾害冲击力。

(四)大力发展村级物色产业。

目前各村主要单一种植水稻、小麦和玉米,而要致富,除了改造低产田外,还要发展特色业,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一是结合我县种植实用菌的基础,发展菌类种植。可以让农户通过小额贷款获得启动资金,免除他们贷款利息。按要求科学管理,当年种植当年见效,力争2-3年形成村内支柱产业。二是积极扶持养殖业。通过目前的分析,现阶段养猪、养鸡赚钱不多,养鸽和养牛的收益较高,因此可以发展一些贫困户养鸽、养牛。通过扶贫贴息贷款,资助养鸽户和养牛户,形成规模养殖。三是继续鼓励支持劳务输出。在鼓励劳务输出的同时吸引能人回村投资企业,加强对返乡打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1-2门技术,成为脱贫致富有带头人。

(五)帮助完善社会保障事业,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利民特征。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征之一就是让农民生活宽裕。建立健全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制度要,构建一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实在没有自救能力的村民实行救助式扶贫,让广大村民享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温暖。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而意义深远的事业,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标准,围绕有双强领导班子、有科学规划、高效农田、有特色产业、有配套设施、有保障机制、有整洁村容、有文明村风的整村推进八有目标,围绕道路通达、教育培训、农民健康、环境整治、文化建设等农村新五件实事工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方资金和技术的大力支持下,锐意进取、大胆创新、踏实工作,为广大农民兄弟做好产业引导、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信息传递、市场开发等服务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我县扶贫事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第9篇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引言:强化包联帮扶责任,凝聚扶贫攻坚合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高度重视固原市的发展稳定和脱贫攻坚工作,到宁夏工作的三年多时间,10多次来固原市调研指导工作,明确了固原市脱贫攻坚的大政方针,帮助解决了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等涉及长远的重大问题。6月21日至22日,李建华再次深入固原市原州区、隆德县、泾源县,就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进行调研。李建华强调,要精准施策,配强干部,在创新中探索一条贫困地区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傅兴国,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李锐,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纪峥,市领导马汉成、王刚、杨文、景瑜陪同调研。

泾源县是宁南山区肉牛养殖核心区,这里的群众念牛经、发牛财,发展肉牛养殖成为精准脱贫的一项具体举措。6月21日一大早,李建华来到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该村与合作社携手成立产业联合党支部,依托萧关肉牛养殖合作社吸纳大湾村、杨岭村等5个村1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采取自养和托养两种模式发展养殖。李建华希望合作社从肉牛品种、技术服务、疫病防治、饲草配送等方面入手,与农户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细雨淅沥,李建华沿着泥泞的山路,来到村民殷万林、马克军家,与第一书记、村支书和村民们话家常、找对策。在建档立卡户殷万林家,走进简陋的屋子,李建华仔细察看,询问家庭生活情况,了解养牛及补贴情况。

在村民马克军家,李建华与乡亲们围坐在一起,拉起了家常。

党员都能带头养牛吗?李建华问。

有劳动能力的都在养牛。村支书答道。李建华叮嘱党员要带头发挥作用,不但要带头致富,还要带领群众致富。

你们有什么建议和困难,还有什么发展要求,谈一谈。李建华的一席话打开了乡亲们的话匣子。

国家的政策好得很,不缺政策、不缺资金。水、电、路都通。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着。

家里都有小车吗?李建华问。

年轻人基本上家家都有小汽车。我这老汉都骑的是电动车,驾龄已有4年了。村民马德林说。

屋内一片欢声笑语。

村里家家养牛,又有种植苗木的基础。有可靠的经济来源,生态环境也在改善,乡亲们生活很安逸。以后还可以发展旅游、搞农家乐,收入会一年比一年高,祝大家幸福!话音刚落,屋内响起热烈的掌声。

有人都想到我们村来落户了。在隆德县联财镇赵楼村,说起整村推进和美丽村庄建设带来的变化,有村民自豪地对李建华说。

通过整合美丽村庄、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过去破旧的山村焕然一新。李建华走进村民李树兴、赵思勤家中,细细翻看贫困户收入调查测算表等相关基础资料,询问该村蔬菜和中药材种植的收益情况。他还走进新改建的卫生间,拧开水龙头,了解上下水是否配套。看到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劲头很足,李建华高兴地说,只要产业发展起来了,大家的收入就一定会越来越高,生活会越来越好。

翠山环抱的隆德县陈靳乡新和村恬静祥和。李建华走进一个个中式四合院,和院主人交流发展农家乐的心得,希望村里发挥马社火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对农家乐统一标准,合理定价,突出特色,以乡村旅游发展带动脱贫致富。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带头人是关键。有了好带头人,支部就坚强、村里就发展、群众才满意。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村支书姚选结合当地种植优势,大力提倡种植以西芹为主的冷凉蔬菜,发挥支部+协会+农户优势,相继建立闫堡、河东、曹洼3个冷凉蔬菜基地,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李建华走进田间地头,详细了解育苗、生产、冷链、销售等情况,强调要引入龙头企业,重点解决好种苗和市场销售问题,使产业链条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

原州区头营镇石羊村发挥两个带头人作用,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专业村。李建华进牛棚察看肉牛品种,在肉牛合作社与村支书、致富带头人、村民代表座谈交流。

了解到这个村肉牛存栏量超过3000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79元,李建华欣慰地说,要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带领群众适度规模、科学养殖,实现发家致富。下一步,还要建设好新农村,规划好上下水、垃圾处理、公共文化设施等,到时候,农村的生活就会比城里还好。

22日下午召开的座谈会上,原州区、隆德县、泾源县县委负责人汇报了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乡镇党委书记、贫困村党支部书记代表作了发言。自治区发改委、教育厅、民政厅、财政厅、人社厅、住建厅、交通厅等部门负责人先后发言。

李建华充分肯定了固原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他说,当前,固原市把脱贫工作作为高于一切的政治任务,思路清晰,措施到位,各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高,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但固原是全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任务最重、难度最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打赢这场攻坚战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李建华指出,精准脱贫,关键在精准施策。要在当前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回头看动态识别,进一步摸清总人数、重点村、重点户和致贫原因,确保对象精准、问题精准、措施精准。要坚持问题导向,一户一策,甚至一人一策,人对人、点对点,确保扶持一户、脱贫一户,坚决克服大而化之的现象。要选准产业,从市场的需求、群众的实际出发,确定脱贫致富产业,发展好已有的肉牛养殖、冷凉蔬菜、中药材、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大力培育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同时,对因学、因病返贫和失去劳动能力的,要发挥社会保障政策的兜底功能,做到应保尽保。

李建华指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关键是要配强班子、选好干部。县级班子要保持相对稳定,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树立为民情怀,在脱贫攻坚中建功立业。要以换届选举为契机,重点选好配强乡村两级班子,把有志于脱贫、能力较强、眼界开阔的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班子,在脱贫攻坚的一线锻炼干部、检验干部;村级班子重点是选好两个带头人,既要把在群众中有威望、有能力的老村支老主任选进班子,也要把年富力强、真心为群众办事的致富带头人选进班子,切实把村两委班子建成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要鼓励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去,到贫困一线去开展工作,经受锻炼。

李建华强调,要以创新为动力,探索一条贫困地区跨越发展的新路子。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千载难逢的机遇,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举措抓脱贫攻坚。要创新思路,结合自治区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改革试点,精心谋划固原今后5年的发展,精心谋划固原市的产业、旅游、基础设施、城镇建设、生态建设及新兴业态。要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特别是县一级的项目,如何包装、如何整合、如何争取支持、如何推动落地,都要一项一项去抓。每个县都要列出本县的项目清单,自治区有关部门要通过现场办公的形式,予以支持,解决问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决定着未来的发展,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决定着百姓的福祉,希望固原市各级干部一届接着一届干,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使固原今后的经济发展更快、群众生活更好、生态环境更美。

在固期间,李建华还慰问了固原市部分老党员。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已全部结束,感谢你的阅读。

第10篇 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一)

3月30日至31日,我来到单位帮扶村__镇__村驻村蹲点,和村两委班子共商脱贫攻坚工作,和贫困户面对面交流,谈脱贫具体措施。两天里,我走访了结对的蒋同生、王艳节、刘和庆等6户贫困户以及王新运等3户脱贫户,和村两委成员及部分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就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座谈。对__村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以及脱贫攻坚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基本情况

五河镇__村位于岳西县西南部的深山区,距县城35公里,面积13.6平方公里,山场1.8万亩,耕地1035亩。全村17个村民组,330户,1118人,其中建档贫困户137户,402人,占总人口的35%.__村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为茶叶、蚕桑、高山蔬菜等农业收入及外出务工收入。目前,__村仅有的一个教学点,只有一、二两个年级,教师1人,学生16人。其他适龄儿童多在镇辅导小学读书,全村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村新农合参保率近100%.在村部一楼建有计生服务室一间,在宋口集中点建有一所医疗室。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村主要由一条通村水泥路贯穿,全长9.8公里。农田水利设施比较落后。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村党支部3人,其中书记1人,支委2人。村委会 3人,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1人。

二、主要致贫原因及表现

通过这些天的走访调研,我初步分析__主要致贫原因是:该村地处深山区,基础设施薄弱,劳动力素质比较低下,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主要表现在:一是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村级负债大。二是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全村还有四个自然村落未通水泥路。三是__自然条件恶劣,山高岭大、沟壑纵横,山场林木积蓄量少,塘、堰、渠年久失修,人均耕地少,农业产出率低下。四是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知识相对贫乏,致富技能落后。五是境内山场、旅游等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三、脱贫攻坚工作思路

__村原建档贫困户137户402人,经过2023、2023年两年的努力,目前全村建档贫困户71户161人,其中五保户20户24人,a类低保14户19人,其他一般贫困户37户118人,和三清摸底调查年收入2900元以下数据基本一致,这37户是2023年度脱贫攻坚重点户,目前由市农发行、邮储银行岳西支行及县司法局干部职工结对帮扶。根据走访座谈了解到这37户每户致贫原因不同,有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灾致贫,还有自身发展能力不足造成贫困。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认为在脱贫过程中,要发挥帮扶干部作用,切实为贫困户脱贫做出努力,因户施策,一户一策。对我单位结对的20户特困户,要求司法局全体结对帮扶干部要把脱贫攻坚作为今年的头等大事,切实帮助贫困户脱贫,目前着力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要求司法局全体帮扶干部至少要为贫困户找准一项脱贫措施,每季度至少到结对户家中走访一次,每月至少为结对户办一件力所能及的实事、好事,每半月至少与结对户电话联系一次,了解贫困户脱贫产业发展情况,在这一点上首先从我做起,挤时间驻村蹲点,面对面开展工作。

二是明确帮扶干部是所结对贫困户脱贫责任人,将脱贫成效纳入到对干部的考核,对引导帮扶贫困户发展好脱贫成效明显的干部职工优先评优评先,对敷衍了事严重不负责任的一律问责。

三是想法设法做好__村脱贫工作。__村集体经济薄弱,能不能脱贫,关键就是集体经济收入能不能达到并超过5万元。和村两委座谈中,了解到__村今年准备发展100千瓦的光伏电站,我感觉这个思路很清晰很实际,但是发展光伏资金缺口大,司法局将想尽办法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并鼓励村两委开动脑筋,大胆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多方面寻求支持,一定要把100千瓦村集体光伏电站搞起来,早日并网发电。

市脱贫攻坚情况调研报告(二)

遵义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__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贵州视察时的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精准扶贫总体部署和'33668'行动计划,牢固树立抓脱贫攻坚就是抓发展、抓民生的理念,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突出问题导向,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全力实施脱贫攻坚'三步走'战略和'35669'行动计划,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11万人,4个贫困县、111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226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4.3%降到7%以下,交出了脱贫攻坚的遵义答卷。

一、遵义市脱贫攻坚主要成效

(一)脱贫攻坚加速了全面小康进程。通过实施大扶贫行动,加速了贫困地区全面小康创建进程,提升创建质量。按照国统字〔2023〕77号监测,全市2023年度全面小康实现程度84.0%,比2023年、2023年、2023年分别提升3.8、7.5、10个百分点。14个县(市、区)2023年实现程度均超过80%,均值达到90.6%,较2023年大幅提升,其中正安、习水、务川、道真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增幅均超过10%,习水在全省排位提升12位、正安提升9位、道真提升5位、务川提升4位。

(二)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初具规模。牢固树立扶产业就是扶根本的思路,把扶贫开发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引导各贫困县、贫困乡镇、贫困村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做好产业扶贫大文章,形成了道真药业园区、正安吉他产业园、轻纺产业园,务川绿色食品(轻纺)工业园区等一批贫困县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了赤水竹业和石斛、正安白茶、务川山羊、凤冈茶叶、桐梓方竹笋等一批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增强了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三)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出发点,以优先解决水、电、路为重点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积极开展乡村道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建设。通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进一步破除贫困地区发展瓶颈,增强了贫困地区发展后劲,群众出行难、吃水难、用电难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四)贫困群众收入快速增加。通过建设工业园区增加就业岗位、培育特色产业提升农业产值、实施'雨露计划''阳光工程'提升就业技能、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等多措并举,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3年的5216元提高到8365元,年均增长11%;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6870元,年均增长13%;民族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提高到6753元,年均增长13.5%,分别比全市平均增速快2和2.5个百分点。

(五) 脱贫攻坚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在落实省委'33668'扶贫计划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并实施《关于打好扶贫攻坚战加快'减贫摘帽'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未减贫摘帽乡镇干部管理使用的意见(试行)》《关于打好扶贫攻坚战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等综合配套文件,制定并实施'35669'行动计划,对不同致贫原因的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探索完善一整套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

二、主要做法

(一)精准调研培训,在贯彻落实上求突破。一是强化调研培训。市委先后召开中心组集中学习会、专题培训会,举办专题培训班,对全市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宣传部部长、文明办主任、组织部分管基层组织建设的负责人以及扶贫办主要负责人,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脱贫攻坚专题培训。二是精准调查摸底。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6元为基本标准,以摸底情况为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做到了村社有册、乡镇建簿、县区存档,实现了统计指标精准化、统计分类科学化,实现精准管理、精准调度。

(二)精准落实责任,在组织保障上实现突破。一是完善组织机构。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的遵义市扶贫攻坚同步小康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扶贫攻坚同步小康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统筹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工作。二是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出台《关于打好扶贫攻坚战加快'减贫摘帽'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对各地各部门进一步细化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明确完成时限,精准责任,同时出台投资、财税、金融等六个方面20多项具体政策,确保脱贫攻坚有计划、有资金、有项目、有措施、有检查。三是实施结对帮扶。市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分别挂点联系4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同时整合全市111个部门475个项目,投入帮扶资金8.45亿元,对务川、道真、正安等县13个一类贫困乡镇实施'集团帮扶'.抢抓上海对口帮扶机遇,2023年以来共争取各类帮扶资金1.9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22个,惠及9个县(市)58个乡镇72个村。

(三)精准谋划思路,在目标引领上实现突破。全面实施脱贫攻坚'三步走'发展战略和'35669'行动计划,精准实施结对帮扶、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确保到2023年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00元以上。第一步到2023年,全面实现习水、正安、务川、道真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116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第二步到2023年,全市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人口,实现87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第三步到2023年,补齐脱贫指标和小康指标的差距,建档立卡脱贫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四)精准帮扶措施,在扶贫到户上实现突破。一是结对帮扶到村到户。每年选派5000名以上机关干部到871个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和'项目书记',实现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户户有帮扶责任人。二是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大力扶持发展中药材、干鲜果、草地畜牧业等八大扶贫产业,共种植中药材35万亩、核桃70万亩、蔬菜200万亩、人工种草30万亩,发展乡村旅游点1500多个,全市贫困对象参与产业发展达到80%以上。三是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实施'雨露计划'与科技培训有机结合,确保每个贫困户掌握一至二门农业科技生产技术。'十二五'以来,完成'雨露计划'培训13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5万人。四是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重点把好危改对象确定审批关,做到资金直补到户、部门帮扶到户、责任包保到户、技术指导到户。'十二五'以来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0.6万户。五是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坚持把移民安置与园区建设、集镇商贸、旅游发展、特色产业统筹起来,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累计建成项目安置点92个,搬迁贫困人口8.83万人。六是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全面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解决'小康水'饮水安全68万人,新建改建'小康房'2704户,95%的自然村通电话、95%的行政村通宽带,'小康电'一户一表率95%以上、'小康寨'创建点355个。

三、当前遵义市贫困现状分析

虽然遵义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一)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14个县(市、区)和新蒲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困现象。到2023年底,全市还有5个贫困乡镇未摘帽,645个贫困村未出列,51.42万贫困人口未脱贫。贫困人口居住条件恶劣、总体素质偏低、致贫原因复杂,导致自身致富能力较弱,实现同步小康难度大。

第11篇 农民合作社促农增收脱贫调研报告

农民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的农民合作社促农增收脱贫调研报告,请参阅。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23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合作社发展的新要求,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围绕农民合作社在促农增收脱贫攻坚中的功能作用等当前合作社发展的重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

一、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67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家,自治区级示范社12家,市级示范社3家),其中,种植业112家、养殖业45家及农业服务10家,入社社员2564人,带动农户7520多户,2023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产值约1.5亿元。合作社主要经营发展三特水果产业、特色农业、特色养殖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其中威观三特水果专业合作社注册_____商标、_____乌鸡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_____乌鸡商标、无公害水果专业合作社注册孝敬心商标、_____生态金花茶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_____金花茶商标及_____高原果蔬合作社注册_____高原商标等。几年来,为合作社争取到上级扶持资金532万元。

二、合作社促进农民增收、帮助成员脱贫的经验做法

(一)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按照以小农户形成大规模、建设产业链、扩大扶持覆盖面的发展思路,推行合作社七规范、五统一的标准化建设,从而实现农户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有效带动我县贫困户发展三特水果产业、特色农业、特色养殖业等优势特色产业。

(二)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收益。合作社通过流转贫困户的土地,可让贫困户获得流转土地收入,既增加了收入,又降低了经营土地的风险,充分利用了闲置土地,实现了土地效益最大化。

(三)在扶贫方式上,合作社致力于村脱困、户脱贫,把合作社纯收入的60%作为合作社成员分红,确保合作社成员收入增长。合作社的这一扶贫方式既为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又为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搭建了平台。

三、地方政府发挥合作社作用开展脱贫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2023年我县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百日攻坚大行动,坚持把党组织建在合作社、党员聚在合作社、农民富在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带动、示范、辐射作用,引导合作社党员围绕中心任务,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气象。

(二)开展合作社评选表彰工作。近年来,我县农民合作社迅猛发展,主动适应三特农业发展新形式,开拓创新,转变方式,对促进和推动三特农业提质增效、上档进位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表彰奖励先进,进一步发挥辐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三特农业提档升级,我县开展了农民合作社评选表彰活动。

三、存在问题

(一)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值小,经营不成规模,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低。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延续了过去农民打伙求财、合股经营的特点,普遍存在规模不大、发展速度不快的现象。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社员为15人,入股会员100人以上的合作社仅7家,有的合作社成员挂名,不参与入股。

(二)管理水平不够高,带动能力不强。农民发起人的工作热情虽然很高,但普遍缺乏经营管理能力、获取信息的平台及资金,基地硬件设施不齐全,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加快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同时,目前绝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生产、轻加工、轻销售,农产品附加值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产品销路不畅,带动农民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增收的能力不强。

(三)制度不够健全,运作不规范。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他们对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制度认识不足、理解不深,往往习惯于听从政府指挥,缺乏必备的管理知识,缺乏决策能力。很多组织内部也制定了规章制度,但执行不力,往往形同虚设;部分专业合作社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和规范,宗旨模糊,责任不清,特别是在利益分配机制上还没有真正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同时,组织开展活动较少,导致会员联系不紧密,合作社改组、解体频繁,甚至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空有其名。目前我县167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管理规范、能有序开展工作的只占1/3左右;勉强维持的占1/3;其余1/3基本上有名无实,既无办公室场所,也没有制定相关的章程和制度,更没有没有组织会员开展过任何活动。

四、发挥农民合作社优势带动精准扶贫的建议

(一)将试点农民合作社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着力点。因地制宜出台一系列支持精准扶贫试点合作社发展的措施,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品。同时健全内部机制,强化设立程序、运行机制、民主管理、财务核算、利益分配五个规范,完善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功能,使其成为引领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逐步形成 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经营模式。

(二)赋予农民合作带领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新的职责,建议选择产业特色明显、市场开拓前景较好、内部管理较规范的农民合作社进行试点,实实在在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实现小康。

(三)精准扶贫注入的资金主要用于解决合作社在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基地建设等环节资金短缺的问题。在合作形式上,根据投入的资金规模和合作社的实际需求,可以形式多样、类型各异。既可以是单个项目或某个环节、某个板块上的合作,也可以是整体项目上的合作。具体操作可以借鉴红色股份运作模式。

(四)为进一步带领、帮助精准扶贫贫困户脱贫致富,要统一思想改变以前送钱送物的做法,由输血变为造血,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以产业帮扶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合作社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子,将贫困户可以以享受扶贫政策的资金入股当地农民合作社,做大做强合作社产业。这样,既可以帮助贫困户找到找准脱贫致富的产业,又可以使适合当地发展的合作社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双赢的目标。

(五)按照实现脱贫定导向、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要注重衔接,把精准扶贫工作与其他惠农政策有机结合起来;要认真完善,把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跟上级政策准确衔接,全力推进精准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带动精准扶贫开发新模式工作顺利推进。

第12篇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范文

中共中央___、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___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如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范文篇根据县领导重要指示,11月7日11日,_____镇党委、政府牵头,会同县城投公司,就_____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并对调查情况进行了初步梳理,针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几点粗浅建议,形成本调研报告。现将本调研报告呈领导审阅,不妥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_____村脱贫攻坚工作基本情况

_____村位于_____镇东南部,离_____圩镇约5公里,是国家十三五贫困村,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1500余人。该村2023年共有在册贫困户71户267人,经2023年11月10日精准再识别,在册贫困户调整为66户 261人,其中2023年已脱贫35户137人,2023年计划脱贫24户99人,2023年计划脱贫7户25人,确保实现2023年底实现脱贫摘帽。

(一)贫困户分布情况

全村在册贫困户66户261人,其中缺劳力 10 户33人,缺资金35户142人,因病16户70人,因残5户16人。贫困户分布在全村9个村民小组,其中上村小组8户41人(缺劳力4户17人、缺资金2户12人、因病2户12人),社光小组10户38人(缺劳力2户6人、缺资金6户27人、因病1户3人、因残1户2人),新屋小组5户19人(缺资金2户10人、因病2户5人、因残1户4人),田塘小组10户43人(缺资金6户 23人、因病4户20人),长坑子小组9户32人(缺劳力2户6人、缺资金5 户20人、因病1户5人、因残1户1人),东山下小组7户28人(缺劳力1户3人、缺资金1户3人、因病4户16人、因残1户6人),岌下小组8户30人(缺资金6户21人、因病1户6人、因残1户3人),老屋小组5户13人(缺劳力1户1人、缺资金3户9人、因病1户3人),社母小组4户17人(缺资金4户17人)。

2023年,全村已脱贫35户137人,其中缺劳力2户6人,缺资金22户88人,因病9户37人,因残2户6人。2023年计划脱贫24户99人,其中缺劳力7户25人,缺资金11户48人,因病4户22人,因残2户4人。

(二)项目实施情况

2023年,共安排各类项目14个(光伏发电项目已变更,村史馆、文化广场2023年兴建,2023年完工),截止目前,已完工项目11个,正在实施项目工3个。一是已完工项目11个,分别是:(1)安装上村至新屋、东山下小组村主干道太阳能路灯项目;(2)硬化社光下至岌下自来水厂村组道路项目;(3)硬化_____小学门口至长坑子小组村组道路项目;(4)兴建东山桥桥梁项目;(5)兴建文化广场至松树下桥防洪堤项目;(6)兴建田塘桥至东山下桥防洪堤项目;(7)硬化左排至枸子树下道路项目;(8)中桥至田塘绿化项目;(9)兴建_____村仿古文化广场;(10)兴建_____村史馆;(11)上村桥梁加宽修建项目。二是正在实施项目3个,分别是:(1)硬化上村至仙人桥、吊子石道路项目,已硬化4公里,完成工程量90%;(2)兴建松树下桥梁项目,已完成工程量20%。(3)古村风貌打造项目。上下田塘古围屋民房屋顶改造工程已完成项目设计,有3栋房屋已开工建设。

(三)产业发展情况

1、柑橘产业。高位推进柑橘黄龙病防控,重点打造了_____村野猪坑柑橘黄龙病群防群控示范点,示范点果园面积1026.5亩,其中蜜桔115.1亩,脐橙911.4亩,共有110余户果农自发组织了综合防控理事会,积极开展群防群控工作,有效地把黄龙病发病率控制在3%以内,促进贫困户稳步增收脱贫。

2、果园鸡养殖。挂点帮扶单位县城投公司向每户贫困户家庭免费发放鸡苗30只,绝大部分贫困户反映良好。

3、苹果桃种植。目前已种植苹果桃约300亩,苹果桃示范基地初具雏形。

4、其他产业。有1户贫困户养殖藏香猪100余头,蜜蜂养殖6户,生猪养殖6户。

(四)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1、金融扶贫方面。帮助19户贫困户落实了产业扶贫信贷通贴息贷款,已发放贷款19笔92万元,有效帮助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困难的问题。

2、就业扶贫方面。通过雨露计划、安排就业、提供就业信息、安排就业培训等方式,帮助贫困劳动力脱贫。全村共提供公益性岗位15个,为15名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每月工资350元以上;为1名贫困户提供公益林护林员岗位,年工资约9000元。

3、教育扶贫方面。大学助学贷款3名19000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5人次5000元,学前教育补助1名1000元,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11人次7750元。

4、医疗扶贫方面。医疗扶贫4户,新农合报销127452元,大病救助报销35330元。全村在册贫困户均享受了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和治安保险。

5、兜底保障方面。全村共有24户贫困户落实了兜底保障措施。

二、贫困村退出指标体系完成情况

根据省扶贫和移民办2023年10月13日下发的《关于建立贫困村退出指标体系的通知》_____扶移字〔2023〕49号文件要求,共8大项指标,16项小指标。具体如下:

(一)贫困发生率方面

贫困发生率低于2%,此为刚性指标,不达标不得退出。

2023年全村计划脱贫24户99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46元。2023年在册贫困家庭仅有7户25人,贫困发生率低于2%,该项指标可以完成。

(二)交通方面

1、25户(含25户)以上自然村有3.5米以上(含3.5米)宽度的通村委会硬化道路。

目前,_____村老屋小组有1公里道路暂未硬化,目前该项目已上报县移民和扶贫办,待县扶贫办发文后启动实施。

2、75%以上农户入户路道路硬化。

据统计,全村约85%以上农户入户路道路已硬化,老屋小组1公里道路硬化后,可实现95%以上农户入户路道路硬化,该项指标已完成。

(三)饮水方面

100%农户饮水安全,有水质、水量达标的自来水、家用井水或山泉水。

全村仍有近50户农户暂未安装自来水,现喝山泉水,但水质未化验,50户农户自来水安装项目已上报县移民和扶贫办、水利局。

(四)住房方面

1、100%农户住房安全。

全村基本实现100%农户住房安全,该项指标可以完成。

2、无人居住危房拆除率100%。

经摸底,全村共有空心房900平方米,已拆除空心房400平方米,还有500平方米空心房暂未拆除,11月底可望拆除,该项指标可以完成。

(五)用电方面

1、100%农户通生活用电。

全村所有农户已通生活用电,该项指标已完成。

2、村委会所在地通动力电。

该村已通动力电,该项指标已完成。

(六)通讯方面

1、村委会所在地通宽带网络。

该村已通宽带网络,该项指标已完成。

2、100%农户能收看电视节目。

100%农户可收看电视节目,该项指标已完成。

(七)环境建设方面

1、65%以上农户享有水冲式卫生厕所。

全村约80%农户享有水冲式卫生厕所,该项指标已完成。

2、25户(含25户)以上自然村排水沟渠基本健全,正常年份的降雨期无内涝现象,平时无污水横流现象。

村内排水沟渠基本健全,正常年份的降雨期无内涝现象,平时无污水横流现象,该项指标已完成。

3、25户(含25户)以上自然村有保洁员

全村共15名保洁员,该项指标已完成。

4、25户(含25户)以上自然村有垃圾集中收集点。

村内每天有垃圾车循环收集垃圾,如需摆放垃圾桶,也可第一时间落实,该项指标可以完成。

(八)公共服务设施方面

1、贫困村有卫生室。

村内暂无卫生室,计划利用老村委会房屋改建,已上报县移民和扶贫办、卫计委,待协调解决。

2、贫困村有农村综合服务平台或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

现村委会有综合服务平台,且有下田塘社区活动室、电商+农家书屋两处文化活动场所,兴建了村文化广场,该项指标已完成。

(九)其他指标完成情况

1、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_____该项指标已完成。

2、有一个主导产业:柑橘产业,该项指标已完成。

3、有一个与贫困户利益联结紧密的合作社:_____已成立2个合作社(_____县春胜果业合作社、_____县御仙苹果桃合作社),该项指标已完成。

4、政策覆盖率达到100%:下一步继续加大宣传力度,_____该项指标可以完成。

5、贫困户满意率90%以上:现挂点干部、镇村干部已实行责任包干,下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及政策的宣传力度,_____该项指标可以完成。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项目实施产生出的问题及原因

主要集中在古村风貌打造项目、松树下桥梁建设项目及路灯安装项目上。古村风貌打造项目上主要是因为河边两旁新建房屋大部分已花较多资金进行了外墙装修(贴瓷砖),一部分群众认为在瓷砖表面粉刷、喷漆,时间长了,墙面会脱落,还有一部分人要求资金补偿,但目前无补偿资金,该项目已启动。松树下桥梁建设项目主要为王培生、王培芳家族与老屋小组村民针对桥梁及今后道路走向各执一词,双方斗气,王培生、王培芳家族认为村干部偏袒对方,存在优亲厚友行为;老屋小组村民认为对方故意为难,是前任村干部及其家人为了打击现任个别村干部。路灯安装项目方面,上村小组的部分村民认为该小组的路灯安装不合理,路灯间距太大,个别路灯没因地制宜安装,其他小组的还有个别路灯照顾了个别家庭。

(二)工作不实产生出的问题及原因

少数群众特别是暂未得到明显实惠的群众反映村干部在贫困户精准识别上不准,认为条件较好的家庭被列为贫困户,相比之下条件更差的家庭未列入;还认为在农村低保对象评定上存在不公平、不公正行为,相比之下条件更差的家庭未纳入农村低保对象。

(三)宣传不到位产生出的问题及原因

主要体现在扶贫政策的跟踪落实、及时反馈方面做的不到位。比如扶贫信贷通财政贴息方面,县里还在复核过程中,村民却认为镇村干部拖拖拉拉,此外镇村干部在此方面的宣传力度上做的还不够,有些群众还不了解扶贫贷款的发放程序及财政贴息的审批程序。还比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方面,群众不知道此项工作已并入县城建局,误认为改建了就可以享受资金补助,不知道今后的土坯房改造应按古村的保护性规划严格审批。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开展好系列宣传

一是加大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督镇村干部、帮扶干部加强对扶贫各项政策的学习及理解,让帮扶干部先学后传。与此同时,增加干部进村入户次数,面对面地向广大贫困户及其他农户宣传好扶贫的相关政策。

二是加大其他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与县城建、国土、医疗、农业农村、金融等与农民密切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针对贫困户或其他农户关心的政策或问题,及时向贫困户或其他农户进行宣传或回复,提高群众满意率。

(二)开展好系列教育

一是加强镇村干部的教育。利用镇村干部大会、镇干部片会、各村工作布置会等载体,进一步加强对镇村干部的思想教育及提高处理各类矛盾纠纷的能力,增强镇村干部的责任感、紧迫感及廉政意识,督促镇村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目前,已采取村定补干部责任包干的形式,对全村66户贫困户实行包干到户,明确村干部职责。

二是发挥党员队伍的作用。一方面,力争实现农村党员组织生活的正常化、有序化,及时向广大党员通报村两委工作,特别是重大项目实施情况,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建言献策,参与到各项工作中来,大力争取党员的支持;另一方面,从党员队伍中物色一批责任心强、参与意识强的党员充实到村定补干部后备人选中,引导其配合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三是提升广大群众的思想。一方面,理顺农民的气,针对农民的牢骚、恩怨,深入农户家中做好相关解释及恩怨的化解工作,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其发泄出内心的不满或不痛快另一方面,借助农民的力,积极做好人员聚集店面店主的思想工作,引导其正面宣传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及时掌握好村情民意。

(三)开展好系列走访

一是继续开展好贫困户的走访。督促帮扶干部经常性到贫困户家中,了解贫困户家庭的收入、疑惑、困难等等,关心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协助解决贫困家庭产业验收、产业行情分析等群众关心的事宜。

二是开展好群众纠纷大排查活动。结合当前进村入户听诉工作,组织帮扶干部及镇干部开展一次群众纠纷大排查活动,分门别类收集汇总好群众纠纷及社会不稳定因素,建立相关台账,明确专人包干,实行销案负责。

三是开展好重点人群的走访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梳理出上访户、牢骚户、纠纷户等群体,针对这部分农户的思想,做足前期工作,克服畏难情绪,采取曲线方式尽可能做通其思想工作,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的满意度。

(四)开展好系列工作

一是开展好三同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的三同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进一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及时梳理贫困户的建议与意见,加强与贫困户的沟通,做好省、国家第三方评估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是开展好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扎实开展好党建+扶贫工作,认真挑选一批觉悟较高、家庭条件较好、威信较高的党员,尤其是担任过村干部的党员,一对一地与思想较落后的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走好人情关系,树立良好的家风、村风、民风。

三是开展好春节慰问前期工作。一方面,加强与省建工集团公司的沟通汇报,该公司已计划年终开展一次慰问活动,积极与该公司协商,争取尽可能增加慰问家庭户数,让贫困户及未列入贫困户且有意见的较贫困家庭得到帮扶单位的温暖另一方面,谋划好春节慰问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充分酝酿讨论好相关慰问人员的慰问名单,争取扩大春节慰问受益面。

四是开展好项目推进工作。一方面,围绕第三方评估硬指标,加强与县相关部门的沟通汇报,重点加快老屋小组道路硬化、50户农户自来水安装、村卫生室等项目的进度,确保指标按时完成;另一方面,围绕满意率这个中心,及时妥善处置好松树下桥梁建设纠纷事宜,力求双方诉求得到较好处置。针对古村风貌打造项目,计划分期实施,一期计划在年前尽量完成村中心主道两旁农户的风貌打造,二期积极争取资金向周围延伸。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范文篇,已全部结束,感谢你的阅读。

第13篇 关于自治县脱贫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的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点事业,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脱贫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供您参阅。

根据《_____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转发省民委〈关于组织开展三江一线四个特困民族脱贫发展问题调研〉的通知》(内部明电 [20__]3号)要求,我局成立调研工作领导小组,于20__年6月11日,深入_____族聚居的花山乡芦山村,以查阅资料、 召开村干部座谈会、走访群众、听取群众意见等方式,对_____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情况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就_____族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作了全面分析,提出了今后脱贫发展的思路和政策措施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_____族人口分布情况

20__年末,______族人口为1301人,在全县13个乡都有分布。_____族人口在70人以上的乡镇有锦屏、文井、大朝山和花山4个乡镇,其中,花山乡569人,文井镇463人,锦屏镇112人,大朝山东镇80人。_____族人口占行政村总人口20%以上的有一个村,即花山乡芦山村,_____族人口为305人,_____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22%。_____有部分_____族是苦聪人恢复_____族称谓的。

二、_____族经济发展状况

______族大部分居住在无量山和哀牢山的山区和半山区,区域海拔为1200米至2580米。为立体型高山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6度。粮食生产以种植玉米、小麦、水稻和豆类为主;畜牧业养殖猪、牛和羊;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有核桃、茶叶、蚕桑和烤烟;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和手工副业收入。调查表明,20__年,_____族人均经济纯收入1200元,人均所得粮食280公斤。在_____族人口中90%的为贫困人口。

三、_____族地区自然资源状况

______族大部分居住在无量山和哀牢山的山区和半山区,区域海拔为1200米至2580米。为立体型高山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6度。在森林、气候、土地等方面有一些发展的潜力,主要是:

1、森林资源 _____族居住地区森林覆盖率都在50%以上,森林植被状况良好,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茶叶、核桃、蚕桑、烤烟等产业有潜力,适宜走绿色经济发展之路子。

2、气候资源 _____族人口居住地区,大部分属亚热带高山气候区,光热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干凉同步,年平均降雨量在14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在16度,适宜发展立体式的农、林、牧等产业。

(3)土地资源 _____族人口居住地区,可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坡多,适宜发展蚕桑、核桃、茶叶、果木、烤烟等经济林产业和经济作物。

四、_____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_____族大部分与汉族、_____、哈尼族等民族杂居,生活习俗基本上延续汉族的生活习俗,无语言文字,无特殊的建筑风格,不信仰宗教,无特殊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_____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与_____同过火把节。

五、_____族生产生活方式

_____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以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主,无其特殊性。

(一)生产情况

在种植业方面,_____族和其他民族一样,粮食作物种植玉米、小麦、水稻和豆类,绝大部分以传统的耕作方式种植,科技含量低,粗放经营,广种薄收。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种植泡核桃、茶叶、蚕桑、烤烟甘蔗等。

养殖业也方面,_____族和其他民族一样,饲养猪、牛、羊和家禽,以传统的饲养方法饲养为主,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饲养的较少,养殖生产水平低,出栏率不高,养殖产业效益低,基本停留在养牛为耕地,养猪、养鸡为过年的发展水平。

(二)生活状况

_____族群众大部分居住于山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灵,产业发展滞后,群众经济贫困,生活条件还比较差。绝大部分农户居住的房屋为土木结构的瓦房,目前还有一部分为茅草房、木片屋和杈杈房,无水泥地平,卫生条件差。绝大部分_____族群众没有现代家庭生活用具,如电视机、摩托、电冰箱等。

六、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状况

调查表明,20__年末,_____族地区不通简易公路的自然村还有20%左右;人畜饮水困难人口还有400余人,占_____族总人口的30%左右;人均高稳产田地0.5亩,大部分_____族农户没有沼气;水利化程度仅达15%。

七、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一)_____族教育状况

_____族地区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_____族适龄儿童入学率99%,巩固率98%,小学毕业率98%;初中入学率98%,初中辍学率20%左右,初中毕业率80%;初中升学率10%左右。

(二)_____族科技状况

_____族地区科技发展缓慢,村委会一级虽然建有科技文化活动室,但是科技图书配备少,可供_____族群众学习的不多。_____族群众的科技意识淡薄,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20%左右。

(三)_____族文化状况

_____族地区文化发展缓慢,_____族群众文化素质低,高中学历的村民较少,_____族群众居住的村民小组一级无文化活动室,无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

(四)_____族医疗卫生状况

_____族地区村一级都有卫生室,配备有必要的医疗器具和药品,村民享有初级卫生保健,100%的_____族群众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_____族群众有较强的计划生育意识,能较好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无计划外生育的情况。

(五)_____族广播电视状况

_____族地区大部分无电视转播站,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困难,有电视机的农户自己购买卫星地面接收机收看。村一级大部分未通有线电话。

(四)_____族人才培养情况

_____族大部分与_____、汉族等民族杂居,教育文化发展缓慢,_____族群众的文化素质低,_____族受教育年限为 年 ,无_____族本科生,_____族的文化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八、_____族脱贫发展过程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经济发展方面

1、受环境条件的制约,_____族群众产业发展步伐慢。由于_____族大部分居住在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气候冷凉,烤烟、蚕桑等短、贫、快项目无法覆盖,_____族产业发展步伐慢。

2、_____族群众文化素质低,科技普及推广难度大。_____族地区教育文化发展滞后,_____族群众文化素质低,长期受陈旧观念的影响,接受新技术能力差,新项目、新技术推广步伐慢,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

3、_____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_____族群众经济收入少,贫困面大,自我发展能力低,又无国家的特殊扶持帮助,对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

(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

1、文化体育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_____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经济贫困,群众无能力投资文化体育设施,缺少必要的文化活动设施。

2、_____族居住的村民小组无科技室,缺少供_____族群众学习的科技图书资料。

3、_____族聚居地区村无有线电话及电视转播站,_____族群众群众收看电视难。

(三)人才培养方面

_____族地区教育发展缓慢,教育质量低,_____族人才缺乏,无_____族本科生毕业人才。

(四)社会生活保障和民族团结方面

1、_____族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这部分贫困人口,发展难,致富难。还有一部分为茅草房、杈杈房和木片户,这些_____族农户居住条件简陋,卫生条件差。在_____族人口中约30%的享受农村低保。

2、_____族大部分与_____、汉族、哈尼族等民族杂居,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能与其他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发展进步。

九、_____族脱贫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解决_____族群众发展问题的总体思路、目标和对策措施

1、扶持发展_____族的总体思路

(1)设立县级扶贫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帮助_____族群众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和交通条件,解决能源、人畜饮水等困难。

(2)因地制宜做好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帮助_____族群众发展蚕桑、茶叶、核桃、烤烟等产业,建立经济支柱产业,不断增加经济收入,逐步解决经济贫困问题。

(3)加强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实现_____族地区的村民小组有文化活动场所、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目标,改善_____族群众的就医和文化娱乐生活条件。

2、扶持_____族的总体目标和政策措施

抓住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机遇,以实现_____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增加对_____族地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产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投入,逐步改善_____族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建设支柱产业的方式,带动_____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步伐,逐步缩小发展差距。

(1)加快_____族地区水利、交通、能源、农田地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沼气洁净能源,到20__年,实现每个_____族自然村通路、通水的目标,解决好_____族群众的用电、交通、人畜饮水等困难,增强_____族群众的发展后劲。

(2)做好_____族地区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帮助_____族群众发展畜牧、蚕桑、茶叶、烤烟等产业,因地制宜的培植地方经济支柱,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到20__年,_____族族群众人均纯收入达1600元以上;到2023年人均纯收入达1900元以上。

(3)增加对_____族地区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快_____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到20__年,实现每个_____族自然村有文化活动室、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进一步改善_____族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条件,促进_____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_____族人口素质。

(4)增加对_____族地区科技推广的投入,举办种植和养业实用技术培训,加快_____族地区科技推广步伐,进一步提高_____族劳动者素质。

(二)扶持发展_____族脱贫的初步规划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因族举措,促进_____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以提高_____族群众生活水平为出发点,以加快_____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以科技为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中心,结合_____族地区实际,编制以_____族为主的片区综合开发扶贫规划,以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分类制定年度发展计划,进行山、水、田、林、路、电、科教、卫生、广播电视、环境与生态保护等综合治理,促进_____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繁荣的目标。

(1)发展措施

a、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_____族扶贫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b、设立县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对_____族地区的人畜饮水、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和帮助。

c、以村委会、村民小组、自然村为单位,分期分批组织实施扶贫项目,分步推进。

(2)发展目标

20__年末,达到以下目标:

a、人均纯收入达1600元以上,返贫率控制在5%以内。

b、村级学校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每个自然村有文化活动场地。

c、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0%以上,

d、每个劳动力掌握2门以上实用技术,农业科技普及应用率达90%以上。

e、人均拥有0.8亩左右的基本农田地,100%的_____族自然村和农户饮水困难得到解决。

f、户均有4亩以上的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80%以上的农户用上洁净能源沼气。

(三)对中央和省对_____族脱贫发展问题采取的特殊政策、帮扶措施和扶持重点等的建议

1、对_____族扶持发展政策措施的建议

建议中央和省增加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对_____族在产业发展、交通建设、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加快_____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2、对_____族扶持工作重点、目标任务及扶持方式等方面的建议

(1)扶持重点

对_____族的扶持重点,应放在帮助改善交通条件、解决能源困难、基本农田地建设、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经济产业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解决住房困难等方面,对失去基本生存条件的特困_____族群众给予异地搬迁安置。

(2)扶持目标

a、经济目标

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以上,人均纯收入达1600元以上。

b、基础设施目标

人均有0.8亩左右的高稳产农田地,户均有4亩以上经济林果,人畜饮水和能源困难得到解决,户均有100平方米以上的安居房。

(3)扶持方式

坚持国家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通过实地调查,以村民小组或者自然村为单位,编制_____族扶持实施方案,给予分期分批组织实施。

十、其他需要反映的问题和建议

_____族群众的有一部分山林、土地被划入自然保护区内,环境保护与发展生产相矛盾,_____族群众保护环境的责任大于发展经济的责任,制约着_____族群众的脱贫致富。建议国家对自然保护周边的_____族群众,在生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条件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帮助,对野生动物给_____族群众粮食、畜牧、经济林木等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赔偿。

第14篇 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安排,9月20日至28日,城环农工委在市人大常委会肖芳副主任带领下,在听取扶贫办、农业局、住建局等17个职能部门关于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深入到__县、__县、__县、__县四个县进行了调研,走访了8个镇(办)、16个村,与市县两级有关部门负责人、镇村两级干部、驻村工作队、部分贫困户代表近200余人进行了座谈,10月9日至13日,调研组又对__、__、__、__四县8个镇16个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暗访,深入了解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征求了大家对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建议和意见,形成了这一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坚持以______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中、省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压实责任、夯实举措、狠抓落实,持续实施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是帮扶体系进一步健全。调整充实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市级领导分别深入包抓县区、镇(办)村进行明察暗访和督察调研。充分发挥“八办三组”的作用,强化扶贫工作督查考核,围绕“八个一批”重点任务,分工明确,协同推进。积极实施国企、高校、医院三大帮扶体系,调动民营企业、群团组织等社会力量,深化苏陕扶贫协作,认真落实我市与泰州市签订的扶贫协作和经济合作协议,形成了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扶贫大格局。组织研发“__市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实现脱贫攻坚全过程信息化、精确化动态管理,让脱贫攻坚工作在大数据的助力下精准发力。

二是多种帮扶措施综合推进。通过严格信息摸底,动态调整,逐户逐人分析致贫原因,综合运用“八个一批”帮扶措施,因人因户精准施策,有针对性的落实临时救助、教育帮扶、就业扶贫、医疗保障、生态补偿、兜底保障等政策,使一大批因灾、因病、因学致贫的贫困家庭和人员实际困难得到有效解决,贫困人口精神面貌明显改观。如,__县俎波妮荣登“中国好人榜”,张敏元家庭荣获全国“五好家庭”称号,__县身残志坚创业脱贫先进典型刘斌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提名。

三是贫困群众收入不断增加。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培育发展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及相关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重视发展村集体经济,积极增加投入,为贫困群众增收创造条件。启动实施“三变”改革试点村_个,覆盖贫困户_万户,涌现出__县鲁桥镇“185”模式、__县袁家村“现代农业园区+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等一批“三变”改革典型。通过劳务输出、公益岗位就业、土地流转、参股分红等方式,拓宽收入渠道,贫困群众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是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在安全饮水方面,建成项目_个,年度计划退出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已全部达到饮水安全标准。在道路改造方面,完成通村公路“油返砂”整治工程路基_公里、路面_公里,完成深度贫困村通组路项目_公里,年度计划退出的贫困村及4个摘帽县行政村已全部通沥青(水泥)路。在危房改造方面,全市_户农村危房改造已全部竣工,达标入住_户,占_%,其中年度脱贫户_户已全部达标入住,达标入住率_%。在易地搬迁方面,全市_户_人安置房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实际入住_户_人,实际入住率_%。

五是扶贫资金投入逐年提高。截止8月底,今年全市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计投入_万元,其中:中省下达资金_万元,市县下达资金_万元。市县资金中,市级安排_万元,占同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_亿元的_%,较上年增长_%;县级安排_万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_亿元的_%,较上年增长_%,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体来看,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2023年、2023年全市共脱贫_万人、贫困村退出_个,贫困发生率从2023年的_%下降到_%,今年的4个贫困县摘帽、459个贫困村退出和7.33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进展顺利。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中省的具体要求相比、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任务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是贫困群众靠产业稳定脱贫增收的基础还不牢靠。就目前而言,基本做到了每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都有一个增收产业,但是部分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贫困户稳定增收的基础还不牢靠,特别是农业产业遭遇今春低温霜冻灾害,苹果、桃、葡萄等普遍减产,核桃、花椒等干杂果尤为严重,贫困户增收受到很大影响。一是产业扶贫缺少长效发展机制,有些地方统筹谋划、规划引领还不够,短平快的产业多,长短协调、谋划长远的相对较少;分散经营、各自为战的多,规模经营、抱团发展的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缓慢,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数量少、实力弱。二是个别易地搬迁安置点的脱贫产业规划滞后,配套带贫企业能力不足,对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带动作用不太明显,同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紧密。

二是贫困村集体经济较弱。调研中了解到,一些贫困地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不均衡,个别地方还有畏难情绪,没有充分认识到村级集体经济在提高村级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增强发展后劲、巩固基层组织、凝聚人心等方面的重要性,对发展集体经济还存在能力不够、信心不足的问题,即使已组建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但大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总体规模偏小、品牌认证较难等现实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带贫益贫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个别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强。各级针对部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下了很大功夫,做了不少工作,但还有个别贫困户自我发展意愿不强,“等、靠、要”思想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一是个别贫困群众长期养成的得过且过、坐享其成的习惯改变不大,在得到各级各类扶贫政策的扶持后,更加心安理得,不愿参与产业发展,只是一味地坐等别人上门帮扶。二是个别贫困群众认为脱贫攻坚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将享受脱贫攻坚的扶民惠民政策,当成了一种理所当然、坐享其成的谋生手段,不愿公开自己的真实收入,瞒报、谎报,认为越往后扶贫力度会越大,他们得到的实惠也就越多,所以心里不愿脱贫,或者说根本就不打算脱贫。

四是贫困村人才严重匮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贫困村里有头脑、有技术、有门路的年轻人大多数选择外出务工挣钱,剩下的人口多为老人、孩子和丧失劳动能力的病人、残疾人,贫困村“老龄化”、“空心化”现象较为严重。再加上贫困村经济落后,发展速度缓慢,能够返乡创业能人不多,有知识、有见识的青年人比较少,缺乏懂市场、会管理、有技术的致富带头人,扶贫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困难较大。

五是易地搬迁后旧宅基地腾退难度较大。全市易地扶贫搬迁旧宅基地腾退任务截止9月17日仅完成_%。一方面是在易地搬迁中,能够达到整村搬迁标准的几乎没有,搬迁户大多分散在各个行政村,给复垦造成很大难度。另一方面是搬迁群众每户都有一定数量的农业生产用具,但搬迁新址一般与居住原址有较大距离,旧宅基地腾退后不仅农具无法存放,而且往返费时费力,影响了劳动生产和腾退旧宅的积极性。

三、意见建议

一是要强化领导,增强扶贫攻坚能力。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脱贫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切实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认真落实好各级脱贫攻坚的责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机制。要牢固树立“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加快出台我市贯彻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的进度,统筹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并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需求,形成相互配套、互为补充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要在当前工作开展的基础上,按照脱贫标准,认真组织开展查漏补缺工作,逐户核对、逐户销号,实现“真脱贫、脱真贫”,防止“数字脱贫”。要加强全市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的成果运用,随时更新完善贫困户建档立卡数据库,努力做到政策精准、落实精准、进退精准、成效精准,让脱贫攻坚工作在大数据的助力下持续发力。要围绕我市探索形成的脱贫攻坚“六四四”工作方法,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站、微信等平台,宣传报道我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总结的突出亮点,努力营造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浓厚舆论氛围,激发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的热情。

二是要狠抓产业,夯实脱贫致富根基。要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以全市整体产业规划为依托、传统优势地域产业为主导,因地制宜抓好地方扶贫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要建立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眼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排组织生产活动,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副土特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扩大名优农产品知名度,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夯实企业和“大户”帮带责任,发展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贫困户通过入股参与“保底分红”,增加租金、股金和薪金收入,让他们更多享受产业发展的成果。要重点支持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扶贫资金,不断健全完善财政扶贫资金贴息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民营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进一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农民收入水平。

三是要固本养源,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尽快出台符合法律规定、符合发展需要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相关政策,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与支持。要依托资源优势,立足本地实际,结合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一村一业”的农业产业格局,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要不断完善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探索多种形式的资本参与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引导村集体和农民通过资本联合、劳动联合和产品联合等形式,采用领办、入股、出租等方式,在引导农民致富的同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四是要因势利导,激活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要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把救急纾困和自主脱贫结合起来,积极推广我市总结的“志智双扶”经验和一些典型案例,善于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和激励贫困群众,让贫困户从其它贫困户脱贫的典型中受到激励,最大程度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必须把帮扶措施与参与劳动结合起来,围绕种植、养殖、特色产业等制定完善的产业脱贫指导方案,进行产业脱贫培训,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要将因病、因灾、因残致贫群体,以及五保户、低保户等无劳动能力的对象,纳入社会保障兜底工程,进一步加大扶贫补助力度,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确保特殊困难群体得到优待和保障。

五是要整合资源,凝聚各方脱贫攻坚合力。要抢抓“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机遇,加大对中、省扶贫项目和专项资金的争取力度,保障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要统筹整合民生项目资金、定点帮扶资金、涉农项目资金和信贷扶贫资金,发挥资金整体效益。要进一步加大“四支队伍”整合培训力度,培养既能准确掌握落实中省政策,又爱农村、懂农业、会经营的扶贫队伍;要落实好“三项机制”,关心关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注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培养、发现和使用干部,更好地调动广大扶贫干部的积极性。要加大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人才交流培训力度,研究出台鼓励在外创业能人、大学生回乡创业和有利于贫困地区人才引进的激励政策,让他们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要进一步积极推动苏陕合作协议落实,持续加强产业协作、劳务协作、项目帮扶、人才交流等合作,推进结对关系下沉到镇、细化到村,促进两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带动更多贫困人口脱贫。

第15篇 2023年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大家知道怎么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3年脱贫攻坚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2023年脱贫攻坚调研报告为积极推进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确保2023年省级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全部销号,贫困户全部稳定越线,平利县政协组织相关政协委员和部门负责人于4月上旬至6月上旬深入全县11个镇和15个当年脱贫村,采取实地查看、查阅档案资料、走访贫困对象、与镇村干部座谈等形式,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进展情况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来,我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到户措施、帮扶到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施易地搬迁、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劳务创业、实施生态建设、加强教育扶贫、开展健康扶贫、落实政策保障七个一批脱贫措施,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强化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建档立卡回头看,瞄准扶贫目标。2023年底市上核定我县贫困村87个、贫困人口4.57万人。通过认真组织建档立卡回头看,全县共识别贫困户18490户44831人,建立完善了贫困对象信息档案。找准致贫原因,按照七个一批分类实施脱贫。分年度落实脱贫任务,其中2023年脱贫村15个、脱贫人口4030户11710人。二是建立作战体系,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了脱贫攻坚县指挥部、镇作战部、村作战室三级作战体系,实行了县级领导联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机制,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强化督察督办、问责问效,压力层层传导到位。三是筹集整合资金,强化投入保障。筹集财政扶贫资金5000余万元,15个当年脱贫村每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同时整合部门行业扶贫项目资金1.44亿元,集中用于当年脱贫村。申请农发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信贷资金4.5亿元。出台5321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和贫困户发展产业每户最高限额3000元的奖扶政策,为贫困户建房和发展产业解决资金困难。四是突出工作重点,落实脱贫措施。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贫困村脱贫的工作重点,加强项目规划对接落实,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等390个行业脱贫攻坚项目中,有37个已经竣工,209个正在建设,还有144个项目处于规划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阶段。贫困户脱贫七个一批方面,以易地搬迁和产业扶贫为工作重点,认真落实劳务创业、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政策兜底等方面现有政策,各负其责做好各批次脱贫实施方案制定工作。五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大型标语、电视、网站专栏、简报、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形式,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脱贫攻坚工作氛围。六是积极探索创新,开辟脱贫新路径。各级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出精准扶贫+、电商+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等模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出特色、出成效。

二、存在问题

我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但在工作机制、贫困村项目建设、易地搬迁、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政策兜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1、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一是工作统筹协调有待加强。工作部署前瞻性有待增强;部门政策要求与脱贫攻坚要求还不够协调一致;部门各自为战,相互支持配合不到位。二是政策配套整合有待加强。整合的1.44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部门对接落实不到位;除开当年脱贫村,后期脱贫村没有资金投入;贫困户脱贫七个一批具体实施方案不够明确;各项惠农政策散落各部门,亟需进行整合;镇村脱贫攻坚人员、经费、培训保障力度有待加强。三是抓落实力度有待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的持续性有待增强,存在忽冷忽热现象;少数镇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对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认识不足,依赖包帮部门的思想较为突出,存在被动应付、等缓看等消极思想;少数部门和包帮干部对扶贫政策一知半解,工作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缺少有力抓手,驻村帮扶成效不明显;5321贷款政策,少数经办人员对文件精神理解有偏差,执行口径不统一,手续不够简便。四是群众教育引导有待深化。部分贫困户信心不足,上面热,下面冷,干部急,群众不急;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相互攀比,以当贫困户为荣;部分群众自身条件好,但不履行赡养义务,让老人成为贫困户。

2、贫困村项目建设进展迟缓。一是项目对接不到位。贫困村脱贫标准没有完全与项目对接,有的标准缺少项目支撑;部分贫困村所报项目在部门对接过程中缩水严重。二是项目实施效率低。贫困村水、电、路、堤等项目多数还停留在规划表上,没有到落实层面;项目审批程序多,时限长,办事效率有待提高,按时完成年度任务堪忧。

3、易地搬迁难度较大。一是集中安置开工率低。全年49个集中安置点,仍有13个未动工建设,贫困户建房40%仍未开工,部分村交钥匙工程尚未进入招投标程序。二是旧房改造尚未全面启动。10400元补助标准偏低,贫困户旧改积极性不高。部分贫困村非贫困户土坯房的比例很高,按照砖混结构房屋不低于60%的贫困村脱贫标准,年底实现目标难度较大。三是集中和分散安置比例与实际需求脱节。自然土地条件较差的镇村难以安排符合规模要求的安置点,分散建房又有比例控制,矛盾比较突出,基层反映比较强烈。同时还存在如果安置过于集中,将给部分贫困户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导致贫困程度加深的问题。四是两灾户搬迁安置实施难。部分边远镇村存在没有地方安置、农户没有搬迁能力、远离土地资源、交钥匙工程不愿入住等问题。

4、产业扶贫困难较多。一是产业规划项目落实难。部分贫困村没有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发展。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缺乏劳力,没有经济基础,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加之农业产业比较效益低,导致发展产业积极性不高。部分产业项目见效周期较长,当年难以实现脱贫。二是种苗供应不足。本地种苗供不应求,种苗价格上涨迅猛。贫困户购买外地调运种苗,没有质量保证,死猪、死鸡现象突出。三是产业技术指导不到位。部分贫困户没有相应的经验技术储备,缺乏相应技术指导。四是存在市场风险。贫困户发展产业存在销售难的问题,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农产品价格不稳定,部分农产品价格呈现下滑趋势,导致增产不增收。五是产业大户、合作社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当前部分产业大户、合作社缺资金,规模效益低,贫困户就地就业困难,带动贫困户脱贫乏力。

5、健康扶贫任务重。一是健康扶贫资金投入不足。贫困人口由政府全额资助参合的制度尚未完全落实;新农合总体补助标准相对较低,患者住院自付费用较高,特别是大病患者,经济负担较重。二是医疗报销结算服务有待完善。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便民付费结算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健康扶贫标准不够清晰。贫困户医疗服务缺少明确规范标准,存在过度治疗等问题,导致健康扶贫资源浪费。四是解决因病致贫人员就医负债问题难度大。根据调查,我县因病致贫人口中负债2万元以下的1843户,2-5万元的560户,5万元以上的187户,因病返贫现象较为突出。如广佛镇松河村仅尘肺病人达70余人,健康扶贫任务艰巨。

6、兜底脱贫有待完善。一是兜底对象精准识别机制有待规范完善。扶贫兜底对象与民政低保对象不一致,部分需要兜底人员实际将落空;低保评定中存在家庭收入核算难、家庭财产状况界定难、踩线群众认定难、民主与集中结合难等问题;五保标准执行不到位,对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等符合条件的对象存在漏保问题;部分行动不便、自主意识差的重度残疾人没有户口、身份证、残疾证,不能享受政策。二是兜底保障措施有待完善。扶贫与低保两线合一有待明确。五保集中供养率不高,集中供养设施不足,分散供养五保的住院护理费和丧葬费有待明确落实。瘫痪等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员敬老院不接收,缺少相应的特殊救助护理机制。临时救助手续不够便捷,救助覆盖面有待扩大。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政策宣传和兑付力度有待加强。

三、意见建议

我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实际情况复杂,群众期望值高,任务十分艰巨。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真正把脱贫攻坚上升到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力量资源,增强标准意识,狠抓工作落实,提高工作效率,用各级干部的真情帮扶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干群一心、上下合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

1、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加强工作统筹协调。要坚持政出一门,各部门脱贫攻坚有关文件须由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审查协调一致后统一发出。增强工作前瞻性,未雨绸缪,前后一致,标准统一,同时要建立政策制定的修正机制。项目审批要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积极推行无纸化集中办公,特事特办,限时办结。强化工作保障,通过购买服务等途径增加镇村脱贫攻坚工作人员力量,适当追加镇村行政办公经费,加强工作培训指导。要加强调查研究,建立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基层反映的问题。二是要加强政策配套整合。要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集中用于脱贫攻坚。各责任部门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及时将项目资金对接落实到位。要夯实工作责任,统筹政策资源,尽快分别制定出台贫困户脱贫七个一批实施方案。5321小额贴息贷款要简便放款流程,政策执行落实到位,同时要建立贫困户贷款风险防范监管机制。要坚持政策公开透明,对各部门的所有惠民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汇编成册,统一标准口径,干部人手一本,贫困户户均一册,方便干部学习掌握,引导群众理性依规寻求帮助。后期脱贫村脱贫任务更加艰巨,应当采取分期安排项目资金、先给指标后结算等方式分年度分阶段逐步实施脱贫,减轻后期工作压力。三是强力推进工作落实。全县上下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脱贫攻坚工作的艰巨性,统筹安排人财物,杜绝消极应付思想,消除相互推诿现象,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任务。要明确突出镇村主体作用,进一步细化部门驻村帮扶工作职责,加强工作指导,让贫困群众有获得感。要强化督查问责,把不定期暗访抽查和定期督察督办相结合,对于工作推进不力的,要启动问责问效。同时要尽快制定出台脱贫攻坚考核奖惩办法,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四是深化群众教育引导。宣传部门要组织通过文艺巡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倡导勤劳致富、人穷志不短的正确舆论导向,引导贫困户转变贫穷光荣等错误思想观念,增强脱贫信心。积极开展脱贫致富标兵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带动作用。公安部门要加大黄赌毒等不良社会风气的打击力度,引导群众守法脱贫致富。司法部门要加强司法宣传和救助,引导子女履行赡养义务,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利益,营造孝老爱亲的社会氛围。

2、加大贫困村项目落实力度。一是要加强项目对接落实。要强化标准意识,贫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脱贫标准要用项目一一对接支撑,确保年底能够按标准验收过关。各职能部门要按贫困村脱贫标准主动到村对接落实项目,兼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探索贫困村项目资金整合分配制,采取项目资金总额核定、产业与基础设施比例控制、镇村自主申报、部门对接落实的办法,破解贫困村项目争取难、上下不一致、对接不了的问题。二是要抢抓时间节点推进项目实施。要倒排工期,简化项目审批程序,采取打包招标、购买服务等方式,尽快启动落实项目建设。三是要加大项目的督查力度。要就贫困村项目落实开展专题督查,确保所有项目对接落实到位,有人抓,有人管,能够按时完成。

3、强力推动实施易地搬迁。一是加大集中安置推进力度。尚未开工建设的集中安置点要尽快启动建设。贫困户集中建房,包帮干部要逐户敲定落实,督促尽早开工,同时应当加强建房技术规范和用材安全指导。统规统建交钥匙工程要尽快完成招投标程序,确保年底贫困户能够入住。二是要全面启动旧房改造。明确旧房改造验收标准,适当提高补助水平。要通过先实施改造、后兑现政策、分户签订协议、统一组织施工等多种措施尽快全面启动旧房改造。贫困户土坯房改造可以和交钥匙工程相结合,贫困户易地购买安全住房,可以享受政策。三是分类解决两灾户问题。提请省上相关部门对滑坡体进行评估,力争销号一批。国土部门加大滑坡体治理项目申报力度。两灾户搬迁结合农户实际,分类采取措施动员搬迁。四是适当调整集中与分散安置比例。在全县集中安置率总体达标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对条件相对好的镇适当提高集中安置比例。对自然条件差的镇,按照就近安全避险的原则,适当扩大分散安置比例,方便贫困户生产生活。

4、因户施策推进产业落实。一是尊重贫困户的发展意愿和实际。产业规划尽量选择贫困户具有经验技术基础的项目。贫困户发展产业要充分考虑其自身能力基础,规模不宜过大。适当提高贫困户发展产业奖扶政策最高限额标准。政策兑现标准要切合贫困户的能力实际,降低门槛。二是要加强种苗供应管理。要通过引进技术本地育苗等措施加大本地种苗供应力度。扶持建立本地种苗良繁供应基地。外地调运种苗要与种苗供应方签订风险防范协议,保证种苗成活率,避免给贫困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加强种苗供应市场管理,防止种苗价格任意上涨。三是加强产业技术指导。要大力倡导绿色种植、生态养殖,提升贫困户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业技术部门要对猪、鸡、牛、羊等畜禽养殖和绞股蓝、茶叶、核桃、魔芋、猕猴桃、蚕桑等种植项目分品种、分项目及时编发简明技术规程明白纸,并加强对贫困户和包帮干部的技术培训指导。高度重视畜禽防疫,组织动员县、镇、村畜禽防疫力量全面抓好畜禽防疫工作。四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贫困户发展产业产品信息收集监测发布平台,为产品销售提供准确信息服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通过电商+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等模式,加大贫困户农产品销售力度。建立贫困户农产品收购补贴机制,对于按保护价收购贫困户农产品的,政府给予一定资金补贴。五是建立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流转土地、入股、代饲代养、务工、种苗供应和保护价收购等多种方式加强合作,增加贫困户资产收入、务工收入,降低贫困户发展产业风险。对带动贫困户发展的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合作社,在项目争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加强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合作社之间的联合,共享市场信息资源,连接内外市场,畅通销售渠道。

5、完善服务开展健康扶贫。一是加大健康扶贫投入。将贫困人口医保参合资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解决;适当提高对贫困人口新农合基本补助和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建立因病返贫救助制度,整合其它救助资金兜底解决贫困人口医疗费用问题,通过分期分批救助等形式积极帮助化解因病致贫人员就医负债。二是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完善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建立医疗费用、医保补助、困难救助一站式结算机制,最大程度简便医疗和结算手续,减轻就医资金压力。三是要制定健康扶贫就医服务标准。对贫困对象就医服务,应当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执行标准,既要保证贫困对象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服务,又要防止无原则要求提高服务标准、过度治疗等浪费健康扶贫资源的现象发生。四是要综合运用其它脱贫方式。对部分多种原因致贫的贫困户,在实施健康扶贫的同时,综合运用其它扶贫方式帮助真正摆脱贫困。如对尘肺病等重大特殊患病人群,建议进行政策兜底。

6、织牢网底落实政策保障。一是完善兜底对象识别机制。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的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低保评定办法。坚持将家庭收入核查作为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民主评议作为重要参考,减少评定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全面准确执行五保评定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实行应保尽保。积极探索贫困户和低保户、五保户由第三方进行评估认定机制。建立主动服务工作机制,协调组织工作服务队进村入户为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提供办理户口、证件、身体检查等服务。要稳妥做好五保、低保的核退工作,确保所有五保、低保都是贫困户;同时要确保需要兜底的对象能够全部纳入五保、低保。二是要完善兜底保障措施。对接省市政策稳妥推进扶贫和低保两线合一,落实完善分类施保,建立低保动态管理机制,落实渐退低保帮扶。加快敬老院、幸福院等养老设施建设力度,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通过临时救助等措施落实解决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的住院护理费和丧葬费用。建立瘫痪等失能人员特别护理救助机制,一方面可以由村组聘请人员进行护理,政府解决护理经费;另一方面可以在敬老院等机构开设失能人员特殊护理床位,向社会招聘专业人员进行护理。同时要加大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兑付力度。精神病人由残联、合疗、民政三家共同救助解决住院和家庭托养费。加大临时救助力度,进一步简化救助程序,适当增加基层自主权。积极发挥保险作用,兜底对象购买养老保险,由各级政府和兜底对象按一定比例分担费用,进一步提高兜底对象保障水平。

2023年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已全部结束,感谢你的阅读。

脱贫调研实践报告(15篇)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安排,9月20日至28日,城环农工委在市人大常委会肖芳副主任带领下,在听取扶贫办、农业局、住建局等17个职能部门关于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脱贫信息

  • 脱贫调研实践报告(15篇)
  • 脱贫调研实践报告(15篇)98人关注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安排,9月20日至28日,城环农工委在市人大常委会肖芳副主任带领下,在听取扶贫办、农业局、住建局等17个职能部门关于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更多]

  •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14篇)
  •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14篇)94人关注

    根据《民盟_____支部_____年工作计划》安排,7月25日,民盟_____支部对_____市_____镇实施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_____市政协副主席冯忠指导调研。通过 ...[更多]

  • 脱贫攻调研报告(14篇)
  • 脱贫攻调研报告(14篇)69人关注

    按照县委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近期,我就xx镇xx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专题调研。一、基本情况xx村位于xx镇西部,辖33个村民组(法定组28个,自然组5个),现有910户32 ...[更多]

  • 脱贫攻坚调研社会实践报告15篇
  • 脱贫攻坚调研社会实践报告15篇43人关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如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希望 ...[更多]

  • 扶贫脱贫调研报告
  • 扶贫脱贫调研报告36人关注

    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所以对地区的脱贫工作情况调研是一个非常有效和真实的反应,那这调研报告如何写呢?小编为你分享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参考学习 ...[更多]

  •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8篇
  •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8篇29人关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如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希望 ...[更多]

  • 村脱贫调研报告3篇
  • 村脱贫调研报告3篇20人关注

    按照县委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近期,我就xx镇xx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专题调研。一、基本情况xx村位于xx镇西部,辖33个村民组(法定组28个,自然组5个),现有910户32 ...[更多]

相关专题

调研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