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高校调研问卷报告(15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47

高校调研问卷报告

第1篇 高校生个人兼职调研报告

高校生个人兼职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生个人兼职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目的

大学生的空闲时间很多,但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要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而兼职是提高实践能力的主要路径,对此,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兼职的看法以及选择兼职工作的类型等,我们开展了此次调查活动。

二、数据统计

1、46%的同学对做兼职持良好、赞成的态度,并且66%的人都有兼职的经历,这些同学做兼职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社会经验,当然,也有22%的是为了赚点生活费,减轻父母的负担,这22%的同学中,月生活费在300-600元左右占大多数。2、40%的同学认为兼职会影响学习,40%的同学认为合理安排就不会影响学习,而48%的同学会在寒暑假做兼职。3、92%的`同学选择兼职工作的类型是派发传单、做促销和礼仪。极少数同学则会选择模特儿和家教等兼职工作,80%的同学获得兼职信息主要是通过熟人介绍和兼职中介推荐。

三、数据分析

1、绝大部分同学对兼职持赞成态度,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积累社会经验,而是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而选择做兼职的同学却很少。

2、有一部份的同学认为做兼职会影响学习,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得次失彼,所以建议同学们最好在寒暑假等长假时期做兼职。

3、既然做兼职的目的是为了积累经验,那就要选择能锻炼自己能力的兼职类型,如果是经管系的,可更多地考虑促销方面的工作,学习旅游管理的,可选择促销、礼仪和餐饮等多种工作,与此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警觉性,小心兼职骗局。四、心得体会大学生可适当地、适时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兼职工作,这样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丰富大学生活,提高自身能力,但也要正确看待和对待兼职,要有选择性,不能有“钱”就做,这是极度错误的一个观点。最后提醒大家一句:作为学生的我们,一切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

第2篇 高校调研报告

上海电力学院团委内容摘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搞好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是确保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的保障之一。目前学生干部队伍和学生干部培养机制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和学习交流,不断健全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高能力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关键词高校 学生干部 培养机制一、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重要意义(一)高校学生干部的重要作用高校学生干部是指在高校各级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以及各类学生社团等学生正式群体或组织中担任管理工作的学生。他们是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多为德才兼备或有一定特长的学生,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学生中的骨干力量,在高校的校风和学风建设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他们是学校各级组织和学生工作管理职能部门联系学生的桥梁,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起着纽带作用;他们是学校各项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具体参与者和实施者,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他们是先进校园文化的倡导者和推行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核心力量。为此,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的工作。(二)加强对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重要意义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__年6月,__在共青团北京市委关于培养学生干部的工作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重视并加强学生干部的培训和实践锻炼,是一件有深远意义的事情,要注意总结各地行之有效的经验,引导一大批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健康成长。”1、加强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等学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既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有领导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因此,高等学校不仅是为社会培养既有较高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又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建设人才,还要为社会培养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的领导和管理人才。而这种人才的主要来源应是高等学校的学生干部队伍。通过对我校几年来毕业的学生干部进行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干部都在重要的管理岗位上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2、加强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高校学生干部通过参与各项学生工作和第二课堂活动,极大地培养了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极大地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大局意识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极大地提高了党性和自身综合素质。因此高校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能借助学生干部的培养平台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成长,健康成才。同时,高校学生干部通过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和推动广大学生健康成长。从一定意义上讲,把学生干部培养好了,就可以为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榜样,就可以影响和带动广大青年学生共同进步,从而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发愤成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3、加强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是搞好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做好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将有利于加强高校第二课堂的建设,不断拓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增强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建设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做好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将有效发挥学生的桥梁纽带作用,有助于推动学校各管理部门实行民主管理,同时为学校的民主决策提供依据;做好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将使学校能及时得到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和愿望,同时发挥学生干部对学生的凝聚和感召作用,共同做好高校的稳定工作等。因此,培养好高校学生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是高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总之,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高校建设和广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内容。我们必须更新观念,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与时俱进地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做好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关键就是要制定并形成一套完善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从而保障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二、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学生干部本身存在的问题学生干部是学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来源于学生,又不等同于一般学生,高校对学生干部在学习上、工作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们能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中的榜样,成为学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力量。但在新的形势下,高校的学生干部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欠缺,缺乏大局观念;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有的学生干部一心扑在工作上,忽视了学业,有的学生干部一心学习,不能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能深入群众,不能处理好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薄弱;存在功利思想,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还不够;集体主义观念薄弱,团结合作能力欠缺;工作缺乏创新精神,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心理素质欠缺。所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干部的威信和号召力。这些问题的形成不但与某些学生干部的主观因素有关,也与当前许多高校缺乏健全完善的学生干部培养机制有关。(二)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1、对学生干部的培养缺少统筹规划,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目前高校都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培养,在抓好第一课堂教学、学科建设、学风建设等工作的同时,越来越意识到第二课堂也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必修课堂,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近年来,高校共青团组织积极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统筹规划学生的培养工作。然而,在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上,还缺乏统筹考虑和系统规划,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学生干部的使用培养缺乏长期规划和长远打算。部分团干部认为,学生在校时间短暂,把他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了的时候,他们也该毕业了,在培养上下太多工夫不值得。二是在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方面缺乏必要的专项经费和专职人员的保障,从而很难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精力用于学生干部的培养。三是对学生干部培养的手段还很薄弱。在许多高校,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工作环节薄弱,对学生干部的思想品德要求仅仅停留在条例文,较少坚持系统化、长期性、结合实践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从而缺乏确保学生干部坚持“弃小我、取大我”高尚服务意识的基本保障,形成思想涣散的不利局面。在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和能力培养方面,则以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老师和学生干部的个体帮带和经验传授及学校内部的短期培训为主,工作能力提升缓慢。这些都势必造成学生干部的培养不系统、不规范,学生干部的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2、学生干部培养机制还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干部的发展由于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缺乏统筹规划,造成学生干部的培养机制还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科学合理的学生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还不完善,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存在着主观随意性,对学生中骨干分子的了解和掌握不够全面,从而不能各尽其能;缺乏必要的学生干部工作制度,使部分学生机构和组织的工作目的性不强,缺乏实质性活动内容,缺少阶段性的活动计划、活动落实、活动检查和活动总结等详细工作安排和个人分工,影响了学生干部的参与热情,消磨了学生干部的工作激情,也影响了学生干部作用和能力的发挥;缺乏必要的使用培养机制,影响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工作能力的提高;缺乏对学生干部的考核激励机制,学生干部的考核制度不清晰、不透明、不公开、不完善,影响学生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影响学生干部的群众基础建设;缺乏对学生干部的监督制约机制,在学生干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组织监督、普通同学监督、自我监督、干部间互相监督的制度,没有形成一个全方位、强有力的监督网络,这势必影响学生干部表率作用的发挥,影响普通学生对学生干部的工作信赖。总言之,学生干部培养机制的不健全,势必影响学生干部的发展。3、传统的学生干部培养方式难以适应学生的新特点、新变化传统的学生干部培养方式主要是举办团干部培训班,但是培训班的内容往往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没有结合学生干部发展的需求,没有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学生工作规律和学生干部成长的规律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单一使培训效果甚微,缺乏吸引力,更难以适应学生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学生干部往往将这种培训班当作走过场。三、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的构建(一)加强学生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学生干部的业务素质开展教育培训是高校提高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明确学生干部的培训目标就是要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能力、富有创造性的复合型的学生干部,使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身心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二是要制定学生干部的培训规划,结合时代特征、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明确今后学生干部培养的主要任务和途径;三是坚持以团校为基础的规范化培养模式,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使团校的培训工作能符合学生特点、满足学生干部成长发展的需求,做到与时俱进、科学合理。比如:团校培训不能成为一项短期工作,而应充分利用双休日和假期开展教学;培训方式既要有课堂教学环节,还可以有实践教育环节、素质拓展训练环节、导师指导环节、挂职实习环节、专题研究环节等,其中,课堂教学的内容可涉及国际形势、政治理论、管理学、心理学、党史党建、团史团建、青年工作、社会学、公文写作等方面,实践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公益实践、主题实践等活动,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训练学生干部的团结协作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干部的创新思维,导师指导主要是通过为学生干部配备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作为导师,对学生干部进行言传身教;挂职实习则是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干部到政府等相关单位进行实习,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专题研究则是让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高学生的调研能力。(二)注重学生干部的实践锻炼,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实践育人一直是共青团的工作特色。通过组织学生干部参加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干部进一步了解国情、认识社会;通过组织学生干部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同时,学生干部的岗位本身就是一种实践锻炼,他们通过担任社会工作,参与学校学生工作,可以有更多的机会锤炼自己,并在组织活动、开展工作中,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等综合素质。因此在对学生干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多放手让学生干部在各项活动中积极组织或参与,让他们在各种实践平台上提高自身素质、锻炼自身能力。(三)健全学生干部的培养机制,保障学生干部的成长与发展高校应不断建立和完善与其培养目标相衔接、与高校学生干部成长成才相适应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将学生干部的选拔、任命、培训、管理、考核、举荐等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学生干部的管理条例,为学生干部的培养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一是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学生干部选任机制。学生干部的选任工作是一个重点,也是在学生中争议最多的工作,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民主的学生干部选任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有了完善的民主选任机制,让广大学生参与其中,把政治素质好、品学兼优、组织领导能力较强的学生选拔到学生干部岗位上,能让学生们更加理解、支持和配合学生干部的工作,也能使学生干部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调动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满意度,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二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可尝试建立学生干部的监督管理机构,主要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学生干部的选任、培训、考评和举荐工作,二是对学生干部进行监督,接受来自学生干部内部和普通学生的投诉和建议,并及时解决学生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利于学生干部之间的团结,也利于学生干部和广大学生之间的团结,同时,也将有利于学生干部的成长和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制定并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干部的表现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对政治立场坚定、工作成绩显著、综合素质全面、群众基础较好的学生干部要予以奖励,同时积极争取学校党政的支持,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干部骨干,在推优入党、推荐免试研究生和推荐就业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对参加培训后考核合格的学生干部,要颁发培训证书,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四是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加大对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设立学生干部培养的专项经费,切实为学生干部的全面成才提供保障。(四)加强学生干部的学习交流,确保学生干部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学生干部的学习交流,有助于学生干部取长补短、拓宽视野、增进友谊、共同进步。因此,学生干部的培养还需注重校内学生干部之间的交流以及和校外学生干部、学生领袖之间的交流。校内学生干部之间的交流可通过定期组织座谈会、学生干部工作沙龙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开辟学生干部工作交流区或建立学生干部工作交流qq群等方式开展;和校外学生干部间的学习交流,则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干部在中外青年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学生干部和各国学生干部、学生领袖的联系,定期组织优秀的学生干部与国外优秀青年学生领袖进行交流。跨世纪的高校学生干部是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肩负着党的寄托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及时发现并研究解决新形势下学生干部培养中出现的新问题,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我们相信,高校大学生干部在新的世纪里一定能肩负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王轩、周洁明)

高校调研报告怎么写

1调查报告的基本情况,包括调查对象、目的、方式等。

2调查结果介绍。综合调查报告内容,依照不同问题进行梳理。

3调查报告的启示和解和结论。

4调查报告所反应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建议。

根据全国、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以及关于家长学校建设的有关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家庭教育指导和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工作方面的积极作用,近期,清河区妇联联合文明办、关工委、教育局重点围绕如何利用好家长学校等平台提高家长的道德水准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会等形式,分别对两所中小学、两个不同类型的社区进行调研。期间,与近50位家长进行访谈,对126名家长进行个别访谈,发放问卷200份,并通过与区文明办、教育局、关工委等部门的交流,对全区家庭教育及家长学校开展情况有了初步了解。

(一)观念发生新变化

许多家长从自己得失成败的经验和教训中受到启示,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子女的教育普遍比较重视。经问卷统计,认为家庭教育重要的占83%。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以往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的观念也正在发生变化。问卷统计,有72%的家长首先重视的是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其次才是孩子的学习成绩。

(二)载体得到新拓展

全区38个社区都建立了家长学校,聘请社区干部、优秀家长、“五老”以及大学生和教师志愿者等任专兼职教师,不定期进行家教咨询、请优秀家长介绍家教经验;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各社区都开辟了道德大讲堂、妇女儿童之家等阵地。全区13所中小学都成立了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定期对学生家长进行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内容讲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和育人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广大家长的道德水平和家庭教育水平。调查统计,有43%的家长认为是通过家长学校获得家教知识。

(三)不断涌现新典型

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社区和学校因地制宜,本着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断创新家长学校活动内容,丰富内涵,提升了家长道德水准,为家庭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__街道人民路社区的__,女儿本科考上南京大学,后又被保送清华读研,成为了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女孩。她经常在社区家长学校与辖区家长分享自己的育儿理念,与大家共同探讨,协调解决了很多家庭因为教育理念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__等社区与区法院联合开展驻社区法官制度,法院一名法官与社区保持经常联系,帮助社区对家长进行法制宣传,及时解答家长对青少年维权方面的疑惑和难题;上海路社区成立社区心理咨询室,定期聘请心理专家为家长、青少年开展心理咨询服务;__师院附小与所在社区__街道车站社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各自资源,双方联手联办家长学校。学校家长学校开会,请社区干部和“五老”参加,社区家长学校开课,请学校派出老师授课,这种校社联合办家长学校的形式,受到许多家长和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问题成因

调研中,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家长对子女教育问题普遍比较重视,但因家庭情况、个人文化素质的不同,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困惑。二是各社区家长学校及中小学校的家长学校在提升家长道德水准中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三是相关部门尽管也意识到家长的道德水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履行职能、牵头联动,整合资源等方面,还有很多拓展的空间。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家长观念存在误区。一些家长自身道德文化素养不够,自我感觉良好,不肯主动学习提升。受应试教育影响,少数家长过度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期望值甚高,忽视了对孩子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问卷调查中,尚有近30%的家长把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作为首选。有些家长由于忙于劳作,“一头劲”追求做生意赚钱,缺少与孩子交流、沟通,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问卷统计,家长与小孩主动交流的只占50%,有10%的家长从来不与孩子交流。

(二)常态管理存在盲点。虽然很多社区极力想办好家长学校,但由于上级部门没有出台规范统一的管理机制,也没有专门的资金扶持,使得开展好这项工作较有难度。社区家长学校没有工作计划和统一的考核办法等硬指标,多数只是挂了牌子,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家长学校的老师多是由志愿者、家长代表等组成,变动大,没有稳定的队伍。很多年轻家长因为工作忙或者对家长学校的课程不感兴趣,很少出席,使得社区家长学校的生源较少且多为爷爷奶奶辈。家长学校没有经费保障,无法正常有效开展活动。

(三)部门作为存在差距。主要是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认为自身没有资源,无行政手段,家长学校的建设不是自己的职能,强调困难多,主动作为少。家长学校还缺少正常的工作机制,工作手段也不够有力。家长学校基本上还是采取报告会、家长会为主,比较传统单一。

三、对策建议

(一)明确责任,齐抓共管。指导和推进家长学校建设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要建立健全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文明办要发挥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牵头作用,把家长学校开展情况列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文明城市目标考核体系,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妇联组织要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协调各成员单位,为开展好家长学校创造条件、开辟渠道,特别是要指导各街道、社区办好家长学校,妇女儿童之家等阵地;教育部门要发挥抓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的主力军作用,在认真抓好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办好家长学校的同时,要主动与社区联系,选派骨干名师,办好社区“名师讲堂”和社区家长学校;各级关工委要积极配合和协调相关部门,主动参与家庭长学校建设工作,发挥助推作用。

(二)优化师资,提高实效。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家长学校老师严重匮乏、办学形式传统单一、教材缺乏系统规范,对不同层次、不同情况家庭的家长教育针对性和指导性不强等问题,一是建立以教育系统为主体的家长学校师资人才库,成立县(区)级家长学校讲师团。对家长学校课程设置实行“双菜单”制,即讲师团每学期根据人才特色,列出授课计划,供各家长学校选择;各家长学校也可以广泛征求家长意见,提出家长学校授课需求计划,由讲师团备课并安排教学。二是要加大家长学校师资的培训力度。

建议教育部门每年为家长学校培训师资骨干。三是要组织专家编写一些有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教材,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确实增强实效。四是开办网上家长学校。随着网络及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了适应现代年轻家长的需求,社区通过开办网上家长学校、社区qq群或微信公共平台等,向广大家长传播家教知识和经验,把整个社会变成一个大课堂,让家长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受最新的教育培训。

(三)整合资源,发挥效用。社区现有的分散于不同部门主抓的道德(法制)大讲堂、市民学校、家长学校、妇女儿童之家、校外教育辅导站等均不同程度地承担着家长教育的任务。但是,由于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不同,教育内容不同,工作重点不同,教育对象不同,形不成有机整体,发挥不了最大效用。为此,要以社区为重点,将现有的这些平台进行有机整合,明确由一个部门主抓,工作一起部署,计划一起制定,师资一起选聘,课程一起设置,活动一起开展,使社区现有的各种资源真正做到优化组合,发挥最大效用。

(四)加强宣传,典型引路。宣传部门要发挥导向引领作用,积极宣传家长学校的功能和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家长先进典型等;在《__日报》、《__晚报》开辟专版,宣传、传播先进理念,推介先进典型,将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度融入社会,进一步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

第3篇 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情况调研报告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总结两年来此项工作的经验和问题,调查分析选聘的高校毕业生队伍的现状,并提出今后此项工作探索的重点和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__年以来,__县按照省市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__县共有村居、社区93个(村居86个、社区7个),共已选聘了59名高校毕业生,其间有3名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1名辞职,目前在岗55名。其中男性为25名,女性为30名,大专学历为34名,本科学历21名,中共党员11名,有1名进入村支委。两年来的主要做法如下:

精心组织选聘工作。为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年度选聘工作,通过走访乡镇、村居,召开专题座谈会,发放意见征求表等形式,全面了解农村基层所需人才。通过县教育局招生办、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和团县委在外大学生联谊会,多途径了解高校毕业生所想所盼,广泛动员本地籍毕业生回乡创业。根据前期的摸底调研情况,研究制定了符合__实际的招考方案。__年,按村的岗位报名,可跨乡镇报名,但对报考本乡镇的给予适当加分。录用时成绩高的录取。__年,按乡镇岗位报名,外岛两个乡镇只允许本乡镇报名。其它四个乡镇参照__年,可跨乡镇报名,但报本乡镇的给予加分。录用时,先属地(村)优先后成绩优先进行择岗,尽可能方便学生的工作和生活。还设置了在全县范围保留资格人员。岗位出现空缺,从保留资格人员中按先属地优先后成绩优先的原则选择替补,确保完成招考计划。招考工作参照公务员考录的程序,和事业单位同时接受报名。严格按照发布公告、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程序进行。整个过程未接到信访、举报件,社会反响良好。__年的考录比例超过10:1;__年的考录比例为7:1.在调查问卷中,认为招考录用工作公平的占100%.

完善政策机制。制定出台《__县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__县被聘农村和社区工作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性文件,对被聘高校毕业生的经济待遇和经费保障作出明确规定,大专学历人员每月1200元、本科学历人员每月1400元、研究生学历人员每月1600元。被聘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女职工生育等社会保险。被聘高校毕业生的固定报酬、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缴纳部分,除去省财政补助(40%),剩余部分由县、乡镇按70%和30%的比例承担。乡镇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并发放年度奖。一些乡镇为在偏远村居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增加伙食补贴和交通费补贴,发放夏令费,在重大节庆日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按此计算,平均本科一个月实发大约为1857元,大专一个月实发约为1657,再加上年终奖、平时补贴等人均约为1700元,本科生一年收入约为2.4万元,专科约为2.2万元。

抓好培训培养。举办岗位培训班、学习会、座谈会等形式,增强政治理论素质。建立乡镇干部和村居干部帮带制度,为每位被聘高校毕业生至少配备一名“工作导师”,传授农村工作经验和方法。建立被聘高校毕业生挂职锻炼制度,有计划安排他们到县级部门、乡镇机关挂职(一般为3个月)。创造条件让他们多参与农村管理事务,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在调查中,88%的被聘高校毕业生认为培训有针对性。88%的被聘高校毕业生认为农村工作经历对自身发展有利,“能锻炼工作能力”,“丰富工作经验,积累群众基础,了解农村生活”,“是很好的人生历练”等。

第4篇 高校毕业生调研报告

摘要:高校不断扩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应届大学生现在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回到学校继续深造,还是在社会中继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与今后的在校规划,我们一行13人组建了温州大学“与我同行共访校友足迹”暑期社会实践考察队,走进温州乐清,以温州民营企业为立足点,调研了以温州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状况,从点—线—面角度寻求相关信息。

短暂而又艰苦的15天暑期社会实践随着晚会幕布的缓缓落下而告了一个段落。在这段日子里,我们13人有过沮丧、有过流泪;但是我们相信,正如歌词中唱的一样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渡过那段黑暗的日子后,阳光会以最灿烂的姿态来迎接我们……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而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牵动着党和国家的心。“__年,全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前不久举行的__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国家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卡在面对__年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高校毕业生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据相关官方数据显示__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去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但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仅占总人数的49.81%。

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与今后的在校规划,我们实践队决定走进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源地——温州乐清,走进当地的大小民营企业,采访企业中的历届大学毕业生与企业老总,向他们收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资料。

在15天的实践时间里我们走访了大量的企业,以温州民营企业为立足点,调研了以温州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状况;并且我们走访的企业基本包括了各个行业(制造、销售和服务等)以及各种规模(有正泰、德力西等大型企业,也有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小型企业),共收回了大约3000份有效问卷。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得到的调研结果是具有相当的可信度的。

我们的问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现在工作情况设问

2.针对工作满意度的设问

3.是针对自我效能感即工作胜任状况的设问

4.针对自我期许和对企业的期许设问

5.针对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设问

6.大学期间的活动锻炼对就业的影响

7.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学校教育的优劣势

8.在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具有多少程度的影响

经过我们的统计初步得到了以下结果:

一.工作情况

目前大学生选择工作日渐趋于理性,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例如:对工作方向的选择、对工作岗位的选择等。现在已经逐渐渐形成了为自己选工作的良好态势,而不是以前的为专业选工作。至目前我们统计所得出的结果显示,约有34%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没有什么联系,只有38%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联系比较密切。而且从现在的社会发展观察,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先找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立足社会的经济来源,再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据我们从3000份调研统计得出:没换过工作的毕业生大约只占38%,而大约有42%的在职大学毕业生换过2份以上工作。

二.工作满意程度

半数以上的毕业生表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满意,只有约5%表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不满意。

其中,在对现在工作最满意的方面选择中被调研者大都选择了与同事的和睦相处这一项,而对现在工作最不满意的方面中我们预先设计选项较高的薪水一项则出乎我们的意料。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对薪金的要求大学毕业生也趋于理智,能够对自己做出较为理智的判断,不是一味的偏低,也没有过度的追求高工资。在我们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有一位学姐曾经这样说:最开始的时候希望自己的月薪有1500就满足了,500寄家里,500自己用,500存起来。经过这几年在社会的摸索,对工资已经没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就行了。

三.自我效能感即工作胜任状况和自我期许以及对企业的期许

约97%的毕业生表示能够胜任现在的工作,但是实践能力差和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成为了毕业生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相应的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表示在企业中最希望能得到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希望得到晋升和出国深造总共只占了21%。由以上可以看出,被调研的毕业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更注重是自身素质于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简单的只是为了暂时的利益。

从中我们深深体会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不能再只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要做到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争取日后能早日适应社会。

但在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在大学里我们应该积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是为自己创造好的就业条件的重要条件。

四.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

通过调研毕业生在毕业时最关心的信息分别是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以及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分别达到了36%和2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希望与招聘单位能有一个沟通的机会。另外求职技巧也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热点,这说明在学校里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讲座的确是很有必要性。他们表示,通过专门的就业讲座、就业指导网站和校园招聘大会的形式能比较容易获得当时的就业信息。但他们同时表示校园招聘大会实际效用不大(与招聘单位反映的情况一样),渐渐兴起的网络求职和传统的人才招聘市场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途径,而效仿国际的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就业亦占有一定的比重(这可能我们在温州做调研的局限性:在温州部分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可能导致了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比重过高)。

五. 大学期间的活动锻炼对就业的影响

从问卷结果显示,约67%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曾担任学生干部,而表达能力(凸显于人际交往与业务洽谈),实践能力(凸显于实际业务操作),交际能力(凸显于与领导同事交往及业务洽谈)的锻炼成为日后工作收益最多的部分。由此可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则,可以让自己得到各方面的能力锻炼,累积到日后工作所需要的经验。

六.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学校教育的优劣势

58%的毕业生认为企业在招聘人员最看重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另外还有20%的人认为是专业知识。而实践能力的创新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被认为是学校现在最缺乏的方面(与上面可以互相印证),学校名气已不在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唯文凭论”已向“用文凭论”转变,而“唯人才论”则逐渐兴起。相应的实践能力的创新、专业知识被认为是与他人竞争同一岗位的优势所在,同时吃苦耐劳精神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成为了一个优势因素。如今在职场上,个人的素质已成为影响求职的主导因素,只有在学校打好基础,努力提升自己的内涵与修养,才有可能。

七.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的影响

通过问卷结果的统计,我们看到半数左右的毕业生表示在大二、三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大概10%的人大一就开始考虑,剩下的人则在大四或毕业时才开始考虑。

在高校职业规划选项中,只有约11%的人知道职业规划并知道怎样规划,而59%的人则不了解职业规划。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至少在最近几届大学毕业生中,绝大部分的人在大学里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而且,绝大部分人表示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课程没有太大的帮助。只有9%的毕业生对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相关的讲座表示满意,但同时有25%的人表示当时学校根本无此项服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各高校还未普及,而且课程质量普遍不高,不能达到学生的需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相关讲座,以及提高提供就业指导质量应该成为各高校的重要任务。

经过了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考察我从中体会到现在的大学生最缺乏的是实践,但是在各高校中的实践机会却是少之又少,而这恰恰说明了我国内地高校与国外高校的差距所在了。在现实高校教育体制不可能有太大的改革现状下,我们在校大学生应该多多利用大学生活的空闲时间走进社会多多实践,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我们应该扎实自己的专业基础与其他相关知识,为在踏入社会与自己的职业生涯前多做准暑期社会实践__年的暑期实践活动已接近尾声。回顾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实践生活,大学生总会有很多感触。通过不同方式的暑期锻炼,大学生不仅认识了社会、锻炼了能力,而且体会到了不一样的实践经历。

奎年来,企业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重视,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成为企业选聘人才的一把尺子。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压力,大学生也主动走出象牙塔,参与到暑期实践中去。除了传统的实践途径外,今年的大学生暑期实践的途径还有很多,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以往总觉得暑期实习只是参加学校或者院里组织的一些服务团,今年突然发现身边的同学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多了,有的通过联系企业兼职去了,有的还到四川当志愿者了。”王雪是重庆工商大学大三的学生,她所在的学院组织了18支暑期实践分队,带领着几百名学生分赴全国各地进行暑期调研并提供必要的服务。有的到贫困山区支教去了,有的深入农村了解民情,等等。

传播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罗辑这个暑假也忙得不亦乐乎。“真没想到我也能在这么重要的会议上行使自己的否决权。”挂职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广电局局长助理的罗辑刚一上任,就连续参加了几次局里的高端会议,会上她还有否决的权利。今年暑假,重庆工商大学向邻水派遣16名研究生挂职邻水教育局、国土资源局等13个局局长助理以及邻水鼎屏镇等3个镇镇长助理。以挂职的形式进行社会实践,这在重庆高校中还是第一次。

据了解,在各大主要的招聘网站上,一些跨国公司以及国内的知名企业都会发布实习兼职的信息,通过对应聘的大学生层层筛选,企业选择专业对口、有一定能力的大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线。这也为大学生参加暑期实践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以往,大学生参与暑期实践存在不在乎具体的实践过程的现象,参加服务团只为了宣传、评奖,到企业也只是走个过场。今年,笔者发现,大学生开始转变观念,开始注重实习的质量,重视实际过程,切身参与其中,认知社会、感受民生,以求提高自己实践能力。

高校毕业生调研报告范文

第5篇 2023年高校生寒假实践调研报告

人生处处皆机会,而机会又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没有任何事可以手到擒来,没有任何人可以一步登天。大学四年匆匆,我们将面临的不再是象牙塔内的高瞰,我们要学的不再仅是书上的知识。

大三,是个转折点。从入学至今,我们一直在做着规划,而这规划也一直在改变着,变得越来越实际,变得越来越适合自己。可以说,我们本身在改变,我们一天天成长,一天天的经历让我们更明白什么是社会,我们要的是什么,我们改怎么去得到我们想要的。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一步一步前进着。

而今的我,面临眼前的状况,无限的压力,让我一次次思考,到底什么才是适合我的,才是我所能驾驭的。而今,我已经深刻的明白,唯有踏踏实实的一步一步向前走,才会站得更牢,才会在跌倒的瞬间能够有勇气立刻站起来。

所以,在新的一年里,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去弥补曾经丢失的一切,去铺垫今后的路。

姜丽华,毕业于常州工程学院,所学管理专业。而今在一家不知名的私企工作有一年,每周单休,一天工作8小时,无加班情况。虽然轻松,所拿工资也还可以,但所工作的内容与所学专业毫无干系,并且一直在准备着换个更好的工作。

孙斌,毕业于南京审计学院,金融专业,而今在江阴应聘于海澜之家人力资源处。他说目前的工作只是一个缓冲,他想考公务员,并且在积极准备着。

或许很多人都说,如今找个这样的工作不错了。但是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满足于现状就不会有进步。她的状况也让我看清了一些现实,我们英语专业的限制性有多大,毕竟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英语已不再短缺,我们专业已不再有优势,那么如何能有更好的求职能力才是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所以我们在不断考证的同时,要加强社会的历练,人情世故一概要学,现如今的伯乐也是十分的难求。

所谓人各有志兮何可思量,他们在大学时,或许在大三时,并不曾想到今天的自己,并不曾设定好自己的人生该如何展开。用他们的话说,他们被社会推着前进,人生被社会所设定,自己只能尽力让它的步伐走得更稳些,更好些。

我们都知道,毕业后想找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非常之难,所以在较好的工作和兴趣面前我们都选择了前者,很多人都说,毕业等于失业,皆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那么,我们大学四年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充实自己,做好铺垫,说白了就是那张文凭。

而今,面临我们的暂时还不是工作的压力,家庭的压力。我们面对的是准备就业的压力,如何在万千竞争者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大三的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也只有很少。很多,是因为我们拥有更多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我们可以掌握自己的方向舵,去努力争取去学习,去进步;而今,我面对学习上的压力,面对与教师证失之交臂的现实,面对自己原本的规划全部被打破的残酷,我能选择的只有重新规划,重新去争取,把那些路再走一遍。很少,是指时间的有限,社会的无限,社会的脚步一直在前进着,我们亦步亦趋的跟随着却仍然是不够不够。

很多人在大三选择的准备读研,考公务员,出国等。这也是一种方式,来更好的诠释自己的人生。但更多的人选择就业,或者读在职研究生,这一切都是后话。这些人看清了社会激烈竞争的事实,也让自己更早的投入其中,来博得自己的一方天地。

规划或许只是拨开眼前的迷雾,而人生的宏图是靠自己一步一步的走出来的,一步一个脚印。规划让我们明了自己的内心,或许参杂着许多其他因素,但至少反应着我们的内心,这一份真挚终有一天会被社会的物流所淹没。等到某一天回想,或许只会在心底徒留一丝叹息。

做了这份报告,虽然较为简单,但也让我进一步看清的这个社会,看清大三给予我们的是很么,是时间,是不被物流所压垮的斗志,是纯粹的想要,争取!

第6篇 高校系部党总支书记的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高校系部党总支书记的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工程力学系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工程力学系党总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作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提出了党管人才原则,这是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上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工程力学系党总支大力推进“人才强系”战略,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服务与管理兼顾”的方针,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了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上新的跨越。

一、现状与成绩

目前,我系有专任教师42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含高级实验师)15人。近5年以来,我们在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主要在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进人才。引进博士19人,博士毕业生占我系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45%;其中引进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国外留学回国人员2人,国外兼职院士2人。

(二)在职培养。现仍有7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选派14名青年博士到国外名校学习,其中11人学成按期回校,仍有3人分别在瑞士、日本学习;选派青年教师到境外名校访学15人次。

(三)人才计划。我系专任教师中获得了22人项的省级以上人才计划支持。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人,省杰出创新人才基金1人,省青年科技创新奖杰出奖1人,省高校创新人才2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教育厅学术与技术带头人5人。

(四)科研成就。近5年来,获得国家科技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各一项,实现了河南省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上零的突破;另外获得省部级奖9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国家8

3、攀登计划等国家级项目7项。特别是国家橡塑模具工程中心成功研制的“神舟七号”宇航员出舱服面窗项目,是我国在该领域的重大突破,获得了高度评价。发表论文21,其中被ci、sci收录的11。

(五)荣誉称号。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近几年有3人项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师、郑州市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称号;橡塑模具开发团队获得了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我系获得校引进人才先进单位2次,2人获得“伯乐奖”;系党总支经验材料“八管齐下,搭建人才大舞台”20__年获得郑州大学建党85周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二、做法与体会

(一)创新观念,加强领导,突出重点,把落实“人才强系”战略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去抓。

高等学校在实施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中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必须以培养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汇聚高层次人才队伍为己任,增强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感,把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人才强校”、“人才强系”战略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去抓。系成立了以总支书记为组长、系主任为副组长的“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人才领导小组”,明确了“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快学科建设步伐,加强系全面发展建设”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工程力学系人才引进规划和引进方案,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以赵明皞教授的加盟为起点,我系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上有了重大突破,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二)事业引人,感情引人,服务留人,为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华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良好环境。

对引进来的高层次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对稳定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系党政领导从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关心高层次人才,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如家属的安置、孩子的入学、住房问题、办公场地问题等,使他们安心事业、安心工作。郑州机械研究所的赵明皞教授于20__年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我系,我们压缩本就紧张的行政办公用房,提前为其腾出了近80平方米的研究室。多方筹措资金,购买实验设备,并对300多平方米的原力学实验中心进行改造,成立疲劳断裂研究中心,为其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赵明皞同志在来校工作短短的4年时间里,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8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其中被ei、sci收录的1。20__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现了河南省在此奖项上零的突破。

以“事业留人”,就要让人才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大师+团队”是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成功模式。我系以引进学术拔尖人才为突破口,成功建设了工程力学的河南省重点学科,初步形成了一个以河南省特聘教授为核心的学术团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及河南省等一批重大科研项目,一批青年博士在这里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培养。

引进国外高端智力,可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形成学科新的生长点,迅速实现与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吸收,实现与国外高水平研究机构的沟通,对于我系教学科研工作向一流大学水平逼近意义重 大。因此,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是我系人才引进工作的一个重点。经过调研,我们决定动员和引进英国里丁大学博士后徐献忠、牛津大学博士后侯金平夫妇回国工作。徐献忠博士的研究方向是生物力学和仿生学,侯金平博士的研究方向是复合材料断裂力学,对郑州大学来说,这将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

(三)在职培养,国外交流,人才计划,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人才强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高度重视引进高层次人才,把国内外的优秀人才“引进来”,更要把自己的优秀人才“送出去”,送到国内知名高校、送到海外去培养,打造一支深谙国情、了解世界上知名大学力学学科研究和发展最新现状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近年来,我们进一步推动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在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送出一批高水平的博士生研究人员,去海外学习、开展研究或参加国际会议,让他们在在国外参加国际学术前沿的培训与实践,以加强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我系大力开展人才计划工程,建立了人才计划梯队,做到推出一批、储备一批、培养一批。目前我系42位专任教师中,获得省级以上人才计划支持的共22人项,比例达到52%。省级人才计划的支持,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使这些高层次人才受益匪浅,为不断成功申报各类国家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问题与不足

虽然近年来我们在高水平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照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也还有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师级人才的引进工作有待加强。在20__年引进赵明皞教授以后,虽然每年人才建设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在引进一些学界有影响、学术有建树的大师级人才方面,进展不很理想。

(二)高水平人才的学科分布不均衡。在橡塑模具学科方面、工程力学学科方面,我系的人才实力比较雄厚。但是在新建的安全工程学科方面,高水平人才比较少。今后要在引进高水平人才时应对安全工程专业方面给与倾斜,特别是在引进省级特聘教授、重点大学博士生导师等学科带头人方面继续开展工作。

(三)创新学术团队建设比较薄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的新引进人才作为一个新兴的科研方向,在团队组合上缺乏凝聚力、吸引力或缺乏人才梯队,迟迟形不成一个高效的科研团队;二是有的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归属不明确,或单打独斗,在科研方面迟迟没有建树。

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要有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因此,我系推进“人才强系”战略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服务与管理兼顾”的方针,努力将我系的教师队伍建设成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我系的发展、为我校创建高水平大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7篇 工业基地对高校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不但可以推动东北产业结构的调整,更是对人才的需求产生的重大影响,这样的影响将会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数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二是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结有了很大的影响;三是高层次人才的整体素质要求更高了。

一、目前人才需求现状

尽管东北三省在中国国民经济整体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大批的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目前一是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很大部分的文化程度偏低,还有一部分并不是从事的自己所学的专业,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二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对很多岗位都需要高学历有技术的人才,主要可以划分为4个类型,办公室文秘管理人员、财会专业、会外语商务营销专业、技工学校毕业生。三是用人东北老工业基地与择业大学生“两头凉”的状况.东北老工业基地缺少专业技术人才,也有用人愿望,却对刚毕业的大学生取排斥态度,不愿招收大学毕业生。大学生虽然就业困难,但也不愿意到非公企业去工作,双方形成了隔岸互望,“两头凉”的尴尬状况。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专业的建设滞后

东北的老工业基地所需的专业人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的有针对性。而这些人才的在学校的教育并没有足够的针对性,特别是一些从旧专业延伸出来的专业。对于这些新的专业来说,高校教育课程开发的速度较慢,对于专业方面的改造和设置也都不尽跟得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步伐。

(二)大学生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两头凉”现象

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就业,待遇比较低,条件也比较艰苦,和机关事业单位等比起来缺乏吸引力。而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来讲,他们认为大学生吃苦能力不足,办起事来随心所欲,再加上一些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进入工作状态的速度较慢。

三、优化学科建设的思路

(一)优化、盘活内部高层次人才

(1)坚持科学调控以及总体筹划的原则

以能力的建设作为总体核心,做好高层次人才队伍目标的调控以及总体要求的建设和顶层设计,以最快速度组建并形成一支具有优良的素质,且数量充足,种类和结构科学合理,能够动态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2)坚持超前的规划和动态的调整原则

以科学的指标来统筹各个种类高层次人才所需的具体要求,如年龄区间、素质结构,以及岗位、职级和专业等要求。以超前的规划和动态的调整原则,对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年龄、学历、专业和职级结构进行科学合理化的调整。确保高层次人才队伍具有科学合理的整体结构,实现高层次人才队伍个体的素质较高、整体的结构优化、进出更替井然有序、作用发挥得突出明显,实现高层次的人才队伍总体的建设水平和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互协调。

(3)坚持合理的配置并盘活存量的原则

要在不断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基础上,通过井然有序的流动,科学合理的配置、优化的组合现有的高层次人才,盘活已有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保证效益的最大化,继而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高层次人才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同时要谨慎而且科学合理的处理广揽人才同量才使用两者之间的关系,特别要注重发挥好已有人才的创造活力,保护他们对于创新的热情,鼓励其创新和实践,同时重视对那些本身具有发展潜质但当前尚未脱颖而出的本土高层次人才的帮助和扶持。

(4)坚持搭建平台和统筹选拔的原则

为了避免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选拔过程当中会出现以偏盖全、标准单一和不能统筹选拔的这些现象,所以在实际的人才挑选和招聘过程当中就要求组办组织能干哦扩大民主,统一选聘标准,在综合考量的前提下,竭力的为那些想干实事、能干实事和能干成事的人,创造能够成就自身和社会事业的条件环境,为这些人搭建施展自身才华的舞台。

(二)与地方高校合作,明确专业建设要求

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专业建设滞后的情况,东北要和地方高校进行密切合作,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协助地方院校科的教育课程的创新、研究、和开发,做好对其新专业的设置和已有专业的改造,紧紧跟随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步伐。务必要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基础,从而进行对课程的设置。加强人才在其职业的岗位上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并从事实际的职业活动能力的培养,安排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根据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分析高技术岗位群体和一般技术岗位群体之间不同的要求,学校也要明确专业建设的要求,要确保专业能够处在社会职业的需求和学科的体系的交叉点,一方面是为教育培养与社会职业紧紧相关的人才而设置的,另一方面又是为培养相应的学科承担人才从而设置的。所以,地方高校应该以学科的建设为基础进行各个专业的分析和建设,以与老工业基地紧紧相关的职业需求为目标,结合地方发展实际所需,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

1.坚持把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作为人才教育培养第一宗旨,合理科学的进行各项专业设置建设,本地省教育厅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人才服务的若干意见》当中指出的“高校要调整专业设置结构,一定要根据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并加快新型工业化的产业体系构架对各类的专业人才的要求,密切和社会用人单位联系,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和调整专业方向”,这就需要要求本地的省地方院校,在设置专业的工作上要把服务于地方经济作为工作主线,积极地创办、开设本地的省里老工业基地急需的网络信息工程和电子机械工程、软件工程以及生物技术等各项新兴专业,来为本省老工业基地发展,教育培养其所需的各门各类的高层专业技术人才。

2.高校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肯定是一个重点,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一要为当地高校提供高校所需要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着眼于地方经济发展方向,结合社会实际,针对本地省的石化工业、绿色食品和装备制造,以及能源工业和医药工业这些老工业五大基地的各自特点,一方面通过和东北老工业地基联合,在高校内建立相关研究所或研究基地,东北老工业基地联合提供资金支持,学校则提供人才支持,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进行共同地科学和研究,致力于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努力为老工业基地的持续发展提供智力和人力以及高新科技的多方支援;在另一方面,东北老工业基地可以和学校签订协议,建立实践教学的基地,为高校的学生提供一些实习和实践的劳动工作岗位,把学校作为企业的研究、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的坚实支援,共同为本省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做出自身的贡献。

第8篇 高校生吸烟状况调研报告

一.调查背景:问卷调查

发出问卷100份

收回100份

其中有效100份

二.具体分析:

在我们调查的100名大学生中,经常吸烟和吸烟成瘾人数达10%,其中,男生高于女生,三、四年级学生高于一、二年级学生,三者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在这些人中上大学以后养成吸烟习惯的高达85%,学生吸烟33%是因为交际应酬,11%是因为长久的吸烟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10%的人认为是为了调节情绪,缓和紧张或尴尬的气氛走上了吸烟的道路的,还有8%的人认为是一种享受.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和预测,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疾病;香烟在不完全燃烧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热分解与热合成的化学应,形成大量新的物质,其化学成分很复杂,从烟雾中分离出有害成分达3000余种,其中主要有毒物质为尼古丁(烟碱)、烟焦油、一氧化碳、氢氰酸、氨及芳香化合物等一系列有毒物质。在烟草中原有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氨基酸等人体需要的有益物质,如果把它作食用那是有益的,但是把它作为香烟,经过燃烧而释放出烟雾灰尘等,就都变成有害物质。烟草点燃的烟雾由两部分组成,其中气体部分,占据92%,包括多量的氧和氮无害气体和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及微量的致癌、促癌、纤毛毒物质。粒相部分占8%,主要为尼古丁和烟焦油。我国目前我是世界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而且吸烟年龄日趋减小.青少年吸烟问题不仅已严重威胁了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国家对学生控烟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相继实行无烟学校,并将学生控烟问题列入健康促进学校和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吸烟的危害:

1.对呼吸道粘膜产生炎症刺激:如醛类、氮氧化物、烯烃类。

2.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如腈类、胺类、重金属元素。

3.使人产生成瘾作用:如尼古丁等生物碱。

4.对人体具有致癌作用:如多环芳烃的苯并芘以及镉、二甲基亚硝胺、β-萘胺等。

5.对人体具有促癌作用:如酚类化合物。

6.使红血球失去荷氧能力:如一氧化碳。

对着如此多的危害我觉得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提出几点建议:

1,消除紧张情绪:

紧张的工作状况是您吸烟的主要起因吗?如果是这样,那么拿走您周围所有的吸烟用具,改变工作环境和工作程序。在工作场所放一些无糖口香糖,水果,果汁和矿泉水,多做几次短时间的休息,到室外运动运动,运动几分钟就行。

2,体重问题:

戒烟后体重往往会明显增加,一般增加5-8磅。吸烟的人戒烟后会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的基本速度,并且会吃更多的食物来替代吸烟,因此吸烟的人戒烟后体重在短时间内会增加几公斤,但可以通过加强身体的运动量来对付体重增加,因为增加运动量可以加速新陈代谢。吃零食最好是无脂肪的食物。另外,多喝水,使胃里不空着。

3,加强戒烟意识:

明确目标改变工作环境及与吸烟有关的老习惯,戒烟者会主动想到不再吸烟的决心。要有这种意识,即戒烟几天后味觉和嗅觉就会好起来。

4,寻找替代办法:

戒烟后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在受到引诱的情况下找到不吸烟的替代办法:做一些技巧游戏,使两只手不闲着,通过刷牙使口腔里产生一种不想吸烟的味道,或者通过令人兴奋的谈话转移注意力。如果您喜欢每天早晨喝完咖啡后抽一支烟,那么您把每天早晨喝咖啡必成喝茶。

5,打赌:

一些过去曾吸烟的人有过戒烟打赌的好经验,其效果之一是公开戒烟,并争取得到朋友和同事们的支持。

6,少参加聚会:

刚开始戒烟时要避免受到吸烟的引诱。如果有朋友邀请你参加非常好的聚会,而参加聚会的人都吸烟,那么至少在戒烟;初期应婉言拒绝参加此类聚会,直到自己觉得没有烟瘾为止。

7,游泳、踢球和洗蒸汽浴:

经常运动会提高情绪,冲谈烟瘾,体育运动会使紧张不安的神经镇静下来,并且会消耗热量。

8,扔掉吸烟用具:

烟灰缸,打火机和香烟都会对戒烟者产生刺激,应该把它们统统扔掉。

9,转移注意力:

尤其是在戒烟初期,多花点钱从事一些会带来乐趣的活动,以便转移吸烟的注意力,晚上不要像通常那样在电视机前度过,可以去按摩,听激光唱片,上因特网冲浪,或与朋友通电话讨论股市行情。

为了健康,提倡人人戒烟。戒烟的关键第一是认识,第二是决心,第三是恒心。因此戒烟的关键在自己。

三.结论:

大学生吸烟率增加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需要加大控烟宣传教育力度和强化干预措施加以控制.控制吸烟就是要达到逐步减少卷烟等制成品的消费水平,这会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减少了对健康的损害,这是'利'的一面;另一方面它会使烟农和卷烟生产及销售商减少产量和销售量,这是'弊'的一面。也许,还会预期政府由此而减少烟草带来的税收。我们需权衡利弊孰大,从而决定政策取向。

第9篇 高校三严三实调研报告范文

4月21日,中央“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座谈会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__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部署,突出教育主题,强化问题导向,贯彻从严要求,坚持以上率下,注重讲究实效,确保专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强调抓好专题教育,关键是要深入学习贯彻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要求上来。要把专题教育与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年度民主生活会结合起来,实现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扎实做好专题党课、专题学习研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整改落实和立规执纪等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在解决不严不实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新进展。要落实组织实施的责任,确保专题教育取得实效。

4月30日,__省“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专题党课暨推进会在昆明举行。省委书记李__作专题党课辅导。省委副书记钟__主持会议时强调:一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座谈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的部署要求,把握住学习“三严三实”、践行“三严三实”这一主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上来。二要认真按方案扎实推进专题教育,严格按照4个“关键动作”高质量推进。深入学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章,打牢思想根基;注意以上率下、讲求实效,在解决具体问题、实际问题上取得新进展。三要抓紧实施领导干部讲党课这个“开局动作”。各级党委书记要按照中央专题教育《方案》“三个讲清楚”要求,5月底前再讲一次高质量的专题党课。四要切实加强专题教育的组织领导。各地区各单位党委要全面负责本地区本单位的专题教育,党委书记要亲自抓、带头抓;各级领导干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带头参加教育、接受教育;组织部门要搞好统筹协调,履行好实施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合力推动专题教育深入扎实开展、取得更大成效。

根据中央专题教育《方案》和省委部署,__大学党委决定今天举行全校处级干部党课,随后各单位党委(总支),根据省委的要求,严格按照专题教育的4个“关键动作”,结合本单位实际,推进专题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我今天的讲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一、深刻领会“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意义

1.为什么要开展“三严三实“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世情、国情、党情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执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__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问题。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强力推进“反腐”的同时,采取一系列举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__年12月,__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__年4月1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__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__年3月__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__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__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在全国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为今年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总揽全局作出的重要部署。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延展深化,是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抓手。这3句话,集中阐明了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意义。体现了弛而不息推进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表明了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的坚强决心。也是学校解决“不严不实”突出问题,锻造过硬干部队伍、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内在要求。全体干部要深刻领会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意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学校党委的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2.“三严三实“的本真内涵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是一个党员干部应当具备的‘本真’的东西,是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__指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省委李__书记认为,“三严三实”的着力点就在“严”字和“实”字上,聚焦在“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三个方面。“严”字蕴涵的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严肃的政治追求,是完善组织生活、贯彻民主集中制等严格的组织原则,是懂规矩、守底线、拒腐蚀、永不沾等严明的纪律要求。“三严”彰显了“讲党性”的核心价值,体现了“讲纪律”的独特优势,发扬了“讲认真”的优良传统。“实”蕴涵的是求真务实、尊重实践、注重实效的工作方法,是忠诚老实、厚道朴实、认真踏实的处世态度。“三实”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工作方法、处世态度。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坚守“三严三实”这个最本真的东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用自己一辈子的实践,不懈追求“三严三实”的境界,永远秉持共产党人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

我理解“三严三实”的干部要求,“三严”是基础,“三实”是关键。“三严”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树立家国情怀,“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忠于学校、忠于岗位。这是建设好干部队伍必须解决的重大原则问题。按照“三严”要求,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注重加强自身建设,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服务意识,要善于宏观思维,要树立国际视野,要扎实练好内功,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加强制度建设特别是内部控制建设,规范行权用权,严肃追纪问责。领导干部要有基本的底线,要有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保持个人干净。“三实”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做到创业不畏艰险,扎实推进学校机制体制改革;谋事既要着眼长远,又要兼顾当前;做人要克服崇尚空谈、爱吹牛、说大话的弊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追求让群众满意的实效。

3.从严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4月30日,省委“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推进会上,__书记就搞好专题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一要把握教育主题,深入把握“三严三实”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强化党性原则,明确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二要从严从实组织实施,突出问题导向,贯彻从严要求,坚持以上率下,注重讲求实效。三要高质量抓好关键动作,高质量讲好专题党课,高质量组织好专题学习研讨,高质量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高质量抓好整改落实和立规执纪。四要坚持把学习教育放在首位,深入学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党章,突出抓好正反两面的“活教材”学习对照,强化经常性学习教育。五要进一步强化专题教育的组织领导责任,把完成好专题教育作为党委履行党建主体责任的直接检验、现实检验,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增强专题教育实效性。六要切实做到专题教育与日常工作两手抓、两促进,坚持围绕大局、服务大局,把专题教育放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推进,与做好当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完成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专题教育与日常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在此我特别强调,“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分批次、阶段和环节,学校党委按中央和省委部署工作,各学院、各单位党委在遵循中央统一原则和省委部署的基础上,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来安排任务,推进专题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要加强督促检查。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采取专项调研、随机抽查等方式,对专题教育进行督促和指导。抓好专题教育要作为各单位党委履行党建责任的重要方面,作为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组织不力、敷衍塞责的要严肃问责。宣传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为践行“三严三实”营造良好氛围。

二、着力解决背离“三严三实“的突出问题

1.__书记分析领导干部身上的“八种病”

__书记在4月30日专题党课上列举了目前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领导干部身上背离“三严三实”要求的“八种病”:一是理想信念上的“软骨病”,不信真理信金钱,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中国信西方等等,丧失了共产党人的基本立场;二是对待群众上的“冷漠病”,不关心群众疾苦,忘记了党的宗旨,丧失了公仆意识;三是履职用权上的“擅权病”,公器私用,不守纪律、不讲规矩,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四是选人用人上的“关系病”,搞小山头、小团伙、小圈子,以人划线、排斥异己,严重破坏了政治生态;五是工作上的“漂浮病”,国家行政学院调查表明,部分干部作风存在“五浮”问题。思考问题肤浅,行为方式浮躁,工作方式“浮漂”,工作作风“浮滑”,总结汇报“浮夸”,这是干部作风的腐蚀剂;六是廉洁自律上的“腐化病”,经济上的腐败和生活上的腐化,给个人、家庭、社会、党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七是干事创业上的“慵懒病”,为官不为,不敢担当,在其位不谋其政;八是“四风”问题上的“易发病”,顶风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提醒大家引起高度警觉和深度反思。

2.__大学领导干部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表现

__书记指出的__干部身上的“八种病”在__大学干部身上有没有?我认为应该把“三严三实”作为一面镜子、一把尺子,照一照、量一量。我到云大工作近半年了,上上下下接触到很多人,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心系学校发展,关心群众疾苦,意志坚定,敢于担当,表现出高尚的品格和优良的作风。但也有极少部分干部和领导干部存在缺乏大局意识、作风“漂浮”、对工作冷漠懒惰、本位主义等等“不严不实”问题。

举个例子,上一周学校党委连续两天在呈贡校区召开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双月座谈会和基层单位党委(总支)书记座谈会。两个会议都是由我代表党委通报学校重大工作进展情况,与会领导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民主党派和无党派老师代表发言踊跃,对学校发展,特别是学校推进的重点工作提出了很多富有创建性的真知灼见,不仅表现出老师们极高的品质修养,更表现出他们关爱学校、关注学校发展的赤诚之心和古道热肠。这就是大局意识,这就是对事业的不冷漠,对工作的积极态度。与“书记座谈会”相比,我认为前者更有质量。

因此,党员干部要真正理解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意义。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坚守“三严三实”这个最本真的东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更要增强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按照中央的专题教育《方案》要求,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做好专题教育。把专题教育激发出来的政治热情和思想觉悟,转化为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3.着力解决“不严不实”问题

刘__指出:专题教育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教育。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还是要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问题查、对照问题改,使专题教育过程成为校正“不严不实“问题的过程。

在开展专题教育中,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带着问题把自己摆进去,对照党规党纪、国家法律,对照学校有关规定,正反两方面典型,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和作风实际,联系个人成长进步经历,联系教育实践活动中个人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对自身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做全方位、立体式的透析检查,把问题找准、找实。切忌笼而统之,千人一面。要边学边查边改,对查找梳理出的“不严不实”问题,列出清单,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坚持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一起改。

解决“不严不实”问题,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探索建立践行“三严三实”的制度机制。对领导干部来说,“三严三实”意味着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有些事情群众可以做,党员干部不能做,有些事情普通干部可以做,领导干部不能做。要按照党纪严于国法,领导干部严于一般干部的原则,扎实做好建制度、立规矩的工作。要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有纪必执,有违必查,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深入把握“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总体要求

吃透中央精神,把握基本遵循,确保专题教育扎实有效推进。

1.突出教育主题

深入把握“三严三实”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推动领导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强化党性原则;进一步明确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

2.强化问题导向

要把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为专题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盯住“不严不实”的问题和具体表现,弄清问题性质,找到症结所在,从具体事情抓起改起,以解决问题的成果来检验专题教育的成效。

3.贯彻从严要求

突出严的要求、严的精神,贯穿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以严促深入,以严求实效,把专题教育的各项工作做扎实、做细致、做到位。

4.坚持以上率下

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当标杆、做示范,上级为下级作表率,班长为班子成员做表率,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书记带头讲好党课,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抓好整改落实。带动专题教育有力有效开展。

5.注重讲求实效

中央明确提出专题教育要在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上见实效,在守纪律讲规矩、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上见实效,在真抓实干、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上见实效。“三个见实效”最终要在解决具体问题上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

四、扎实做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关键动作

中央明确了专题教育的方法措施,关键动作是:专题党课,专题学习研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整改落实和立规执纪。

1.高质量讲好专题党课

这次专题教育,以领导干部讲党课启动开局。“讲好”先要“学好”,要吃透中央精神,把握实质;要深入基层、广泛调研,了解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状况,了解群众需要。把“不严不实”问题点出来,分析问题根源,使党课成为统一思想的过程,成为深化认识的过程,成为激发自觉的过程。

2.高质量组织好专题学习研讨

中央规定在个人自学基础上,重点分三个专题开展学习研讨,大体每两个月1个专题。学习要读原著,要认真研读《__谈治国理政》、《__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要学习党章,学习中纪委、中组部的《优秀领导干部先进事迹选编》、《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等材料。学习研讨要有深度,见人见事见问题,追本溯源、深化认识,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3.高质量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

按照中央要求,查摆问题要深入。紧扣“三严三实”主题,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的方式,深入检查扫描,把“不严不实”问题摆准、摆实、摆具体。谈心交心要充分。交换意见要直截了当,既主动说出自己的问题,也要点出对方的问题,把问题谈深谈透。要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出以公心、与人为善。整改措施要实在。有问题就必须有整改措施,有不足就必须改进提高。要有几条硬措施,看得见,摸得着。

4.高质量抓好整改落实和立规制纪

要列出“不严不实”问题清单、专项整改。学校党委要建立整改跟踪督查机制,对整改不力的约谈提醒,对态度消极,虚以应付的严肃批评。要立规执纪,刚性整改。对存在“不严不实”问题的领导干部,立足教育提高,促其改进;对群众意见大,不能认真解决问题,没有明显成效的,要进行组织调整。

各位领导,高校干部都是知识分子干部,理论水平应更高、理解能力应更强,更能够充分领悟在目前世情、党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央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重要性。中央高度重视,省委高度重视,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学校的每一位党员干部也应高度重视。如果说前期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活动,那么现在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转变思想、转变作风的灵魂教育。

省委李__书记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专题党课暨推进会上强调,开展专题教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保障,是__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和发展作风建设良好态势的具体行动,是重建清明干净政治生态的关键之举。最近中纪委编印了《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在全国范围内选录了9名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白恩培就是其中一例。《警示录》指出,白恩培的恶劣行径对__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贪了十年,玩了十年,耽误了__十年。结交了一批老板,带坏了一批干部,重创了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已查证的受贿金额达1.9亿,珠宝玉器价值数十亿元)。仇和把话说满,把事做绝,所行之事超出所有人的想象。王天朝小官巨贪,成为“双百院长”,在全国造成恶劣影响。省委向中央表示,有决心和信心重建清明干净的政治生态,从严从实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

从学校的改革发展看,目前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干部队伍要有“严”与“实”的作风。练好“三严”基本功,有利于增强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规矩意识;练好“三实”的内功,有利于规范领导干部的执政行为、干事行为和创业行为。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第10篇 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情况调研报告

去年以来,省教育科技工会高校部对我省部分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期间共发放问卷6000份,有效回收5184份。这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拟定了50个问题,涵盖了教职工的自然情况、身体状况、心理品质、工作环境、生活质量、建议诉求等方面的内容,其目的在于切实了解和掌握我省高校广大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基本情况

在接受健康调查的人员中, 男教职工:2664人,占调查总数的51%,女教职工2520人,占调查总数的49%。其中30岁以下25%,30-39岁30%,40-49岁30%,50岁以上15%。在被调查的教职工中,博士11%,硕士26%,本科41%,大专15%,专科以下人员7%;在职务分布上,科级以下39%,科级 38%,处级21%,校级2%;在工资收入情况方面,调查显示,1200-3000元占58%,3001—5000占35%,5000以上占7%。被调查人员绝大部分为一线教职工,切实体现广大普通教职工的生活工作健康状况。

我们在调查中按不同性别,年龄段,岗位,学历,工作环境等多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对数据处理后我们发现,在不断深化高教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广大教职工在承担着创新理论,传播知识,教书育人的特殊职责,同时面临更大的挑战,在社会环境的影响,精神和心理的负担,工作的压力等因素下,致使许多教职工身体和心理都处于亚健康状况态,需要很好地去疏导和调理。

二、健康状况分析

(一)身体状况让人堪忧

从数据中反映出:教职工中自我感觉身体健康的只有11%,感觉良好33.8%,感觉一般27.4%,也有9.8%的教职工认为身体较差。患有职业病的情况:颈椎和腰椎病占34%,咽炎、鼻炎占26%,精神紧张占13%,头昏、失眠占13%,静脉曲张占8%,其他占6%(表一)。教职工的常见病主要有:胃病、颈椎病、肩周炎、高血压四种。另外,高血脂、高血糖、高胆固醇的教职工的占57%。从感冒的周期上看,一年只感冒一至二次的教职工占35%,一年感冒好几次的教职工占46%。

被调查的教职工中,处亚健康状态占有一定数量。突出表现在浑身酸痛无力和精神衰弱失眠两个方面,比例高达50%,经常感到疲惫的教职工占26%,时常烦躁易怒的占19%;在工作中感到精力一般的占45%,精力较差的占15%,精力很差的占2%。近40%教职工认为自己属于肥胖,并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以上这些疾病的产生,都是与教师职业的特点相关联,由于坐立的工作时间较长,讲课时间长,吃饭不规律,休息没钟点,加上长期精神压力大,又缺乏劳逸结合和适当锻炼,造成高校一部分教职工,特别是一线的教师身体严重透支,不仅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痛苦,也给教学科研等工作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二)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大

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激烈竞争中,教职工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的压力。通过调查显示出,90%以上的教职工从不同程度上认为工作压力大。压力主要来源:29%的来源于科研课题的压力,24%来源于发表论文晋升职称的压力,11%来源于教学科研成果考核的压力,还有16%来源于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的压力,家庭负担的压力占11%。从休息时间表上看,晚上11点前休息的教职工占38%,晚上12点后休息的占40%,凌晨一至二点休息的占22%;从业余时间的主要用处看,做实验、钻研业务的教职工占19%,备课、完成论文的占21%,电脑前浏览信息的占26%,用于第二职业的占8%,用于其他休闲的占26%;从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看,每周参加体育锻炼5至6次的教职工占7%,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至4次的占16%,每周参加体育锻炼1至2次的占45%,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占32%。

从心理症状的调查中看,有46%的教职工平时会感到紧张,有10%的教职工会感到恐慌,有12%的教职工感到终日心神不宁,还有12%有教职工常感到有不幸的事要发生。这些教职工经常会出现头晕、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等等现象,还有的教职工出现头痛、耳呜、口干、胸闷、便秘、多汗等症状。

以上的数据显示,高校教职工在工作学习上压力不断增大,许多教职工缺乏科学地安徘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造成的心理紧张与心理障碍,不会自我调整,不好意思或不会去求助他人,又不愿意上医院或找心理医生,不知道该如何为自己排忧解难,帮助自己走出困境。他们需要有一个减压的环境和措施,需要组织上的关心和帮助。

(三)对健康的期望值很高

随着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高校广大教职工对健康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从调查表上反映出,教职工对健康教育很感兴趣,喜欢专家做健康报告和知识讲座的占48%,喜欢板报和校园网上宣传健康知识的占25%,喜欢专家来校进行义诊的占18%,喜欢组织交流保健知识的占9%。广大教职工非常喜爱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主要有春秋游,运动会,各种球类,气功,登山和文娱活动等等(表三)。有许多教职工还喜欢参加公益活动。调查显示,有46%的教职工对爱生助学,关心特困生的公益活动比较热心,有13%的教职工愿意帮助孤寡老人,有13%的教职工愿意参加政府组织的募捐活动。

以上的调查和数据反映出,广大教职工对校园文化建设有较高的期盼。需要营造一个宽松祥和、政通人和、互助亲和、内谐外和的氛围,让广大教职工在这种环境中工作、学习感到安心、放心、悦心。广大教职工对学校工会组织有较高的需求。工会要精心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吸引和凝聚教职工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释放压力,愉快身心。广大教职工有提高防病治病能力的迫切愿望。工会组织要配合行政和校医院组织健康讲座,利用工会的系统宣传健康知识,防病治病知识,组织好交流活动,提高广大教职工健康保健意识。

三、建议与措施

中国工会“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不断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努力满足职工文化需求。”我们认为,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中首先要提高职工的身体素质。特别是高校的知识分子群体,具有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更需要有健康的体魄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激发出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工会组织在维护广大教职工合法权益中,首先要关注教职工的生存权,维护好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教职工健康水平,用科学发展观来引领和谐校园建设。针对当前高校教职工身体状况,以及结合当前工会组织工作的性质、特点,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

1、建立健全教职工的医疗保障机制。

针对高校教职工,特别是一线的教师在教学、科研、职称评定方面压力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又缺乏平时身体保健措施,学校应坚持一年一次定期为广大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并对高级知识分子、女教职工增加针对性体检项目。

成立学校大病医疗互助会,建立大病医疗互助基金。在发扬社会主义团结友爱,互助互惠的基础上,帮助学校以病至贫的教职工切实解决经济上存在的困难,同时也是对高校现有的医疗保障制度的补充。三年来,在省教科工会积极推动下,我省的部分高校已成立了大病医疗互助会,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项工作受到了高校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支持,也得到广大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协助,各高校都是在教职工自愿的基础上,每年每人自交120元,学校行政给入会的教职工每年每人120元。由学校工会牵头成立大病医疗互助基金管理机构,根据学校教职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使用条款,再拿到教代会上讨论通过,最后在全校公示。目前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__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都已经成立大病医疗互助会,并已运行二至三年。大病医疗互助会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一致好评,教职工反映,这项工作是以人为本,服务于教职工,真正能帮助困难教职工解决问题,同时又促进了和谐校园建设。

2、加强对健康教育的宣传和引导工作。

学校工会要正确引导教职工科学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从调查中反映出:很少参加锻炼、没时间锻炼、不想锻炼的教职工占44%;很少参加休闲活动、不喜欢没兴趣的教职工占41%;饮食不注意、不太注意的教职工占87%。这说明有相当部分的教职工对科学地饮食,正确地锻炼和休闲这些方面的知识是很缺乏的,需要教育引导他们提高健康意识,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的习惯。校工会要定期开展健康、防治疾病讲座,充分利用工会的各类活动和网络、宣传栏等阵地宣传健康保健知识,从各方面、各角度来提高广大教职工健康水平。

省教科工会要继续开展“健康教育进高校”活动。这项活动是我会与省医学会联合举办的。每年都组织有关大医院专家到学校为广大教职工义诊、讲座。通过零距离与专家接触,帮助教职工解决一些疑难杂症,同时提高了自我保健的能力和水平。

3、积极组织开展有利于教职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是工会组织特有的职能,也是广大教职工所期盼的。从调查中看出,广大教职工对工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很喜欢,都能积极参加。校工会要组织好各类文体协会,开展群众性、多层面、寓教于乐、自娱自乐的文体活动。吸引并激励广大教职工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在活动中增强体质,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升华气质;在活动中,加强沟通和交流,增进理解和信任,促进和谐与合作。

4、加大对教职工之家设施建设和投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校的在校生迅速增加,新校区建设逐步扩大。给工会教职工之家建设带来了新的课题。目前,高校新校区都远离城市,校区的面积很大,教职工上班比较分散,上下班都要坐班车往返,集中起来开展活动有一定困难。通过实践证明,深入开展建家活动,进一步推进二级建家,充分发挥分工会和工会小组的作用,是高校新形势下工会的重点工作。省教科工会大力推进高校二级建家,要求各高校在建好校级教职工之家的基础上,加大投入二级建家工作。要争取行政的支持,配有活动阵地,校工会配制活动器材,组织和开展好分工会、工会小组的活动。把二级建家工作纳入校工会的重点工作,每年进行评比表彰,组织交流,推进二级建家工作的深入发展

第11篇 高校学生收费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

自从我国高等院校实现收费制并轨后,学生学费、住宿费等收费资金(以下简称“收费资金”)占高校财力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一项重要财源。但因为种种原因,收费资金的欠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只是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程度不同而已。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就目前高等院校学费等费用收缴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作初步探讨。

一、欠费学生的行为特征

(一)羊群行为。人们都有一种从众心理,由从众心理而产生的盲从就是羊群行为。在高校收费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极强的羊群行为,看周围的同学缴费就缴费,看周围的同学不缴费就不缴费。这部分欠费学生不了解国家、学校有关的收费资金管理规定,而是受极少数恶意欠费者的影响,把家长给的学费私留起来不交学校。由此,欠费现象愈演愈烈,迅速传染,许多学生盲目跟风,做出非理性的选择,无故拖欠学费,只注重自己受教育的权利,无视学校的收费制度。

(二)博弈行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预期的不确定性,一个策略组合,给定对手的策略,每个参与的人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一部分学生在交费过程中有与学校、与银行、与其他同学非合作博弈的行为特征。一是不如实填写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自称是家庭贫困的学生,想凭此获得助学贷款或其他资助来交学费,这部分学生的说法是“白捡的便宜,能占就占,先贷到款,等还的时候看情形再说”;二是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怀疑自己有可能无法获得毕业证、学位证,想等毕业前看情况而定。这些学生都有拖欠国家教育费用的侥幸心理,根据自己的效用函数权衡按时交费与拖欠学费所产生的效用大小,依据自身行为效用最大化原则来选择自己的策略。在贫困生不易甄别、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学校收费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恶意拖欠学费的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戒,选择拖欠学费就成为学生博弈的效用最大化行为,而按规定交纳学费的学生损失最大化。其结果引发信用崩溃,学校、银行处于两难境地,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影响了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力度,造成欠费严重的恶性循环。

(三)享乐行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部分家庭确实贫困的学生由于过分的自尊,缺乏健康、积极的心态,在学费的资助上有“等、靠、要”思想,对待学校安排的勤工助学岗位要么怕苦嫌脏,怕丢面子;要么缺乏岗位责任,这种行为蔓延会在校园里养懒汉。二是有些欠费学生把家长给的学费挪作他用。为满足个人的虚荣心和物质享受,不顾父母的经济负担,把学费都用在了超前消费上,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缺乏艰苦奋斗意识。

二、学生欠费的主要原因

(一)少数学生或家长诚信度不高,不自觉缴费。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欠费学生中确实存在不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但是,有相当多的学生却是有钱不交费,把家长给的学费用于高消费而恶意拖欠,甚至逃废学费。当然,在当今整个社会诚信意识不是很强的大环境下,很难企望“象牙塔”里的诚信意识会很高。

(二)国家关于高校教育收费的法规不健全。《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这是高校对学生收费的根本性规定。除国家税法外,这是我国法律中少有的对收费的规定。再加上于9月1日起实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21号)第十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的规定,都强调了“先缴费后注册”。

第12篇 高校招生改革: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高校招生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系统工程,本着有利于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和国家教育发展的原则,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研究机构合作,对国内外大学招生与考试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和问卷调查。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研,初步形成了《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目的及意义

教育是决定中华民族兴衰的千年大计,是关系中国长期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国家利益,是宪法要求政府切实履行的基本义务,而受教育机会也是宪法保障公民平等享有的基本权利。近年来,中国教育在不少方面取得突破,基本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目标,并完成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然而,正如__总理今年9月在北京市第35中学听课后指出,中国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高等教育为例,中国大学普遍实行的招生指标制度就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产物。改革开放之后,虽然中国在许多领域开始推行市场经济,但是高等教育的计划体制不仅没有缓解,而且近年来在某些方面还有所加剧。分省招生指标制度造成大学生源的地方化和录取标准的严重不公,损害了广大地区的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使大学不能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使中小学不可能推行真正的素质教育,使个人得不到正常的德性和智力发展,使国家得不到适合政治、经济、社会与法治建设的人才。

大学本科是青年成长的关键阶段,大学招生和考试制度对国家人才培养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教育,招生与考试制度决定了大学可以招收和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学生可以接受什么质量的大学教育并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对于基础教育,招生考试更是发挥着“指挥棒”作用,引导全国每年千万考生乃至每一个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向。招考制度改革事关中国每一个青少年的受教育机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潜力,理应成为国家制定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中之重。

由于高校招生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系统工程,改革成功的基本前提是系统分析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存在的特殊问题,并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本着有利于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和国家教育发展的原则,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研究机构合作,对国内外大学招生与考试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和问卷调查。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研,初步形成了此调研报告,供教育部在起草和完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过程中参考。

二、调研主要内容

(一)中国高校招生存在的普遍问题

要在全国范围内振兴教育,必须实现教育资源和受教育机会在地区之间的公平分配。然而,目前全国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分布仍然极为不均衡,城乡差距尤其显著。在高等教育领域,广大农村没有一所大学,几乎所有全国知名学府都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更严重的是,部属重点院校对本地考生保留了远超过考生人数比例的招生指标,形成了严重的大学招生地方化,产生了一系列值得警惕的社会后果。

1、违背宪法原则,剥夺平等机会

高等教育机会是最重要的公共资源,理应按照机会平等原则公平分配给所有公民。宪法第33条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46条明确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表明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应受到国家的平等保护,而不应该因户籍地等不相关因素而受到歧视。然而,部属重点院校的分省招生指标制度对本地考生给予特殊照顾,严重歧视了外地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明显违反宪法规定的教育机会平等原则。众所周知,北京大学不是北京的北大,而是全中国的北大,但是北京考生考取北大的机会却要比山东、河南等省的考生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上海、江苏、浙江、武汉等地的招生地方化甚至远比北京大学严重,诸如复旦、浙大、武大、南大等国家重点支持的“985大学”在本地录取考生达到招生总量的百分之三四十,有的甚至高达50%。

虽然目前已有16个省市实行“自主命题”,不同省份的高考成绩失去可比性,高考丧失了统一衡量标准的功能,招生指标体制的地域歧视也变得不那么明显,但是地域歧视的实质并没有改变。只要看看各大大学的招生指标分配,就会发现在所在省市自主命题前后没有实质差别,因而同一所大学对全国各地考生设置的录取门槛实际上和以前一样不平等。“自主命题”不仅不可能改变大学招生地方化的事实,而且恶化了招生地域歧视的性质;如果说统一高考时代仅限于录取分数的不平等,那么现在则已经失去了统一的衡量标准。

事实上,目前的大学招生指标体制不仅保护本地考生、歧视外地考生,而且对于外地考生群体也显示出严重的差别对待。__年,北京大学对每万名考生在天津投放的招生指标为10人,在上海投放的指标为4.8人,但是在山东与河南投放的指标却只有1人,在广东与安徽投放的指标更是不到0.7人,导致不同省市的单位招生指标相差好几倍甚至十几倍。同年复旦大学对每万名考生在浙江投放的指标为5.2人,在北京投放的指标为4.2人,而对河南与内蒙古投放的指标都仅略超过0.4,不同省市的单位招生指标同样相差巨大。如此显著的差别待遇不仅侵犯了不同省市考生的平等录取机会,而且使招生指标的地域分配带上人为复杂性和巨大任意性,为大学招生腐败和幕后交易提供了温床,对招生过程的法治化与公开化则设置了重重障碍。

2、加剧“高考移民”,恶化资源分配

除了歧视广大考生的平等权利,高校招生地方化的一个直接但经常被忽视的后果是加剧中国社会的资源配置失衡。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重点扶持城市工业发展,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资源分布格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成为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全方位发达的中心,内地尤其是广大农村则成为全方位资源匮乏、贫困落后的地方。虽然中国在许多方面都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桎梏,但是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资源配置失衡格局仍然在起作用,而作为计划经济残余的高校招生地方化和现有的失衡格局相结合,形成了恶性循环、积重难返的困境。历年来,京、沪等各大城市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教育资源优势,而这些省市所在的全国知名学府为本地考生降低录取标准,极大增加了这些省市对人才和资源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剧了国家资源分配失衡的趋势。

高校招生地方化造成的一个独特现象是“高考移民”。大学对各省分配的不同招生指标造成不同的录取标准,从而自然产生了考生家庭从高标准地区向低标准地区“移民”的理性驱动。目前人们普遍关注每年招生过程中发生的“高考移民”现象,尤其是海南、陕西等录取标准得到优惠的边远省份。其实最大的“移民”对象显然还是北京、上海这些教育资源集中而本地照顾严重的省市,只不过这些省市对“移民”控制很严、要求很高,只有高学位、高职位或高投资的“人才”才可能获得在当地落户的指标,从而使他们的子女享受当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优势。但是这种貌似合法的控制措施只是提高了高考乃至中小学“移民”的门槛而已,而不可能消除“移民”现象的根源。各行各业的大量精英为了给子女争取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安心留在当地发展,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到京、沪等大城市工作,使这些地方的人才、物资、财富更加集中,使其它地区的各方面资源更加匮乏。

3、阻碍人才流动,扩大城乡差别

大学招生的地方保护主义直接阻碍了全国范围内的人才流动,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大学招生地方化本身即意味着当地考生占了大学相当部分的名额,他们毕业后大部分又留在当地工作,不仅不利于人才流动,而且极大了增加当地的就业压力。如今京、沪等地的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都选择在大学所在地就业,一方面造成这些大城市的毕业生就业压力极大,另一方面造成广大急需人才的地区却人才极度匮乏。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之所以并行不悖地共存于同一个国家,无非是因为计划体制长期造成的地区差异,而保护地方考生的招生指标制度无疑是维持地方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奇怪的是,不少大学竟以毕业生留在本地工作的现象作为招生地方化的理由,而不知道这种意识恰恰是地方保护主义的体现。从国家层次上考虑,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均衡发展取决于是否能从制度上保证人才在全国范围的自由流动,而大学招生地方化显然是人才流动的障碍。

人才流动不自由的受害者首先是农村。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广大农村已经成为没有人愿意留驻的全方位落后的地方。虽然中央近年来加大了对农村的政策倾斜力度,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撑,人才和资源从农村流向城市的趋势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大学招生地方化进一步扩大了原有的城乡差别,重点大学的农村学生比例连年滑坡。这种现象是十分自然的,因为诸如山东、河南等农业比重大的省份考生基数也相当大,因而往往成为京、沪等地大学招生的歧视对象,农业为主的省份得到的招生指标远低于其考生数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再加上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不发达,农村考生在高考面前本来就处于劣势。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招生指标制度,任由大学招生地方化发展下去,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和地区差别。

4、增加高考压力,阻碍素质教育

在大学招生过程受歧视的农业地区往往考生人数多,而地方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因而即便采取地方保护主义措施,仍然不足以满足当地的入学需求,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供需严重失衡,当地考生的高考压力巨大。在山东、河南等考生大省,高中学生起早贪黑、夜以继日地拼命复习,放弃了文体课和节假日休息时间,影响了正常的身心和智力发展,应试教育现象极为严重。面临如此巨大的竞争压力,任何素质教育措施都无济于事。事实上,即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推行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也正是这些大城市所在大学实行招生地方保护主义的借口之一,但是实际上依然是应试教育盛行,孩子们和家长们在各种辅导班、补习班、奥数班之间疲于奔命。分省命题和招生地方化不仅没有兑现素质教育的承诺,反而加剧了针对考生大省(往往也是农业大省)的歧视,至少使这些省份的应试竞争达到白热化程度。

更不用说,大学招生地方化直接造成教育资源的错误配置,使最好的学生得不到最好的教育,使师资和研究实力最强的大学失去了培养顶尖学生的机会,进而降低大学教育质量并浪费国家教育资源。

5、引发公众不满,影响社会和谐

目前,高考招生歧视引发的地区利益冲突已经成为社会不和谐的重要缘由。大学招生的地方保护主义侵犯了全国大多数地区的考生利益,理所当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不满。在今年3月“两会”期间,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和腾讯网联合举办了针对大学招生制度的网络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高达3/4的网友认为现有的大学招生政策对全国各地的考生不公平,同样比例的网友认为部属大学按省份投放招生名额的做法不公平。对于某些大学以“学校的历史传统”、“往年招生历来如此”等作为向不同省份分配录取名额的理由,3/4的网友表示不能接受,其中高达46%的网友强烈表示“完全不能接受”。[3]由此可见,大学招生制度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众矢之的,不仅引起了许多网民的不满,而且也容易激化不同地区的矛盾。

为了保障各地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遏制普遍盛行的大学招生歧视、促进整个国家的人才培养和自由流动、构建和谐社会秩序,中国大学招生和考试制度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但在提出针对中国现状的改革方案之前,有必要适当参照和借鉴其它主要国家的相关经验。高等教育和招生考试存在一定的普适规律,任何国家的教育制度都应该符合各国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规律。如果中国大学的招生指标制度偏离了世界主要国家的招生考试模式,那么这种制度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就更值得怀疑了,而世界各国的主流模式也为中国招考制度的改革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二)世界主要国家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为了借鉴和比较世界主要国家,我们调查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瑞士、德国、法国、印度、日本等国的招生考试制度,不同国家具有大同小异的高等教育体系。简言之,可以根据大学的性质将世界各国的大学分为三类:国立大学、地方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国立大学类似于中国的“部属大学”,由中央政府设立并主要依靠中央财政维持;地方公立大学则是由州、省或其它层次的地方政府设立,主要依靠地方财政维持;[4]私立大学相当于国内的“民办院校”,由私人创办并主要依靠学费、私人捐赠等民间资源维持。

纵观世界主要国家的大学招生制度,不难发现以下普遍规律:一是根据宪法或法律规定,国立大学有义务对来自不同地区的考生一视同仁,对本地和外地考生在原则上采取平等的录取标准;二是地方公立大学可以照顾当地考生,对本地和外地考生实行不同的录取标准,但是如以下德国宪法判例显示,即便地方公立大学对当地考生的照顾在有些国家也存在宪法上的限度;三是私立大学一般遵循因材施教、择优录取的原则,没有义务也没有动力对本地考生给予任何特殊照顾。对不同国家的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高度一致的:除了某些国家的地方院校之外,所有这些国家的大学招生政策都没有地方保护主义,更没有设置地区指标制度。

1、国立大学——机会平等不容许地域歧视

在我们所考察的国家中,凡是国立大学都在宪法或法律上有义务对所有地区的考生一视同仁,不得在招生标准上采取地方保护主义。当然,并非所有国家都有“国立大学”;尤其是联邦国家强调地方自治,因而公立大学往往是由州或地方政府设置的,譬如美国没有一所大学可以被定性为“国立大学”,但是某些更偏向中央集权的联邦国家仍有“国立大学”。譬如实行联邦制的印度和中国同样都是人口大国,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也大致相当,但是印度的公立大学招生却从来没有发生过严重的地域歧视问题。从1947年印度独立到最近几十年,印度的绝大多数大学都是公立大学。公立大学可以自主制定招生政策,但是为了确保学生的多样性和不同地区的代表性,印度大学的招生政策并没有地域或其它方面的限制。

单一制国家一般规模较小,中央集权特征也更为明显,公立大学往往都是国立大学,而这些大学无一例外都必须遵循宪法平等原则,不得在招生过程中实行地域歧视。例如实行单一制的英国历来强调地方自治,因而“国立大学”(nationaluniversities)实际上具有相当程度的地方性,但是并不能在招生过程对本地考生给予任何特殊照顾。譬如布里斯托大学和伯明翰大学的招生活动确实主要针对本地学生,如与本地中学建立合作关系、进行招生宣传并鼓励本地学生报考,但是这几所大学的招生负责人均表示这些活动只是一种便利的招生策略,目的在于更有效地和主要的潜在申请人建立联系,而并不意味着本地申请人在录取机会上获得任何优势。因此,英国大学的主要招生标准是学术兴趣和能力,而非家庭所在地等不相关因素。

由此可见,世界各国的普遍原则是国立大学招生不得实施地方歧视,更不能人为设置大学在各个地区的招生指标。招生指标制度不仅意味着大学招生对本地考生的偏袒、对外地考生的歧视,而且也导致对不同省份之间的任意区别对待。无论是招生地方保护主义还是各省指标分配的任意性,都不符合宪法要求国立大学履行的机会平等义务。

有人认为,上述普适经验未必适用中国的“国立”(部属)大学,因为中国的部属大学名义直属中央,实际上接受一定的地方财政支持,因而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国立”大学。尤其是近年来发展的“省部共建”模式要求地方对于中央财政投入给予配套资金支持,譬如“985工程”保证全国39所重点大学每年一定的经费,由中央和所在省市各承担一半。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还通过土地划拨等方式给予大学各种支持,而大学理应通过划拨更多的招生指标对地方支持予以一定回报。然而,地方支持虽然构成招生地方保护主义的动力和原因,却并不足以为其提供足够的正当性。在土地国有的宪法体制下,大学所在的城市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地方政府只有管理权而非所有权,即便地方居民也在原则上和全国人民一样共同享有大学所在的土地,因而土地划拨并非地方有权赠送大学的“礼物”,而是拿着属于全国的财产“借花献佛”,因而也谈不上大学的“回报”。事实上,即便大学和所在地方确实存在利益互惠关系,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本身也通过为城市培养和输送大批高层次人才、为城市治理出谋划策、改善城市人文环境乃至作为旅游景观做出诸多贡献;换言之,地方对大学的投资并非只是付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自己的投入。况且即便大学有必要对地方财政支持有所回报,最合理的报答方式也显然不是损害教育资源配置的招生地方化,而是不损害宪法平等或影响因材施教的减免本地学生学费等方式。因此,地方财政支持并不能为部属大学招生地方化提供适当理由。

2、地方公立大学——招生地方化或有宪法限度

地方公立大学由州(省)或地方政府设立,主要靠地方税收维持,因而被认为理所当然可以对当地居民有所照顾。譬如美国没有“国立”(national)大学,公立大学全部是地方性的“州立大学”或社区学院。虽然某些州立大学也是全美乃至世界知名学府(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西根大学等),但是由于它们是由州政府设置并主要依靠州财政维持,州的纳税人对于其运营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无论是录取还是学费都可以对州内和州外居民采取双重标准。有的州立大学甚至将90%以上的名额保留给本州,而美国法院似乎并不认为这种招生“地方化”违背平等原则,因为州立大学本身就是“地方化”大学。

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法院之所以认可州立大学的地方化招生政策,是因为联邦对州立大学的投入和州相比很小。在澳大利亚,虽然公立大学也是地方政府设立的大学,但是由于联邦投资比重相当大,联邦政府控制着地方政府的财政命脉,因而公立大学顾忌联邦制裁而不敢在招生标准上倾斜本地。事实上,联邦资助决定了澳大利亚公立大学并不是标准的地方公立大学,而是“准国立大学”;既然公立大学的主要经费来自全国纳税人的贡献,招生过程理应平等对待不同地区。

即便真正意义的地方公立大学也未必可以随便照顾当地考生。在印度,只有完全以邦自己的财政建立和管理的医学类或技术类教育机构才会在招生过程中考虑学生的地域因素,并在录取标准上偏向本地学生,但是即便如此,地域也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联邦德国则更是通过宪法审查制度控制州立大学对本地居民的优惠。和美国不同,德国宪政法院对地方公立大学的招生平等实行更严格的控制,以下仅举一个宪法判例为证。[5]

巴伐利亚州的《大学入学许可法》第3条规定,如果入学申请者居住在巴伐利亚州并获得该州或邻州的大学前教育结业证明,那么应在大学录取过程中获得优待;如果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申请就读离其住所最近的巴州境内大学,就可以获得加分。本案原告申请慕尼黑大学医学系,但是大学在考量《大学入学许可法》的上述标准之后驳回了申请,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联邦宪政法院审查了巴州立法第3条规定的入学许可制度,判决其违反了《基本法》的一般平等原则、社会国体原则和第12条保障的择业自由。宪政法院指出,如果国家承认已设立的教育机构,人民便有权要求适用平等原则和社会国体原则。在界定受益范围过程中,国家机关受宪法原则限制,不得将部分国民排除在外,进而限制择业自由并造成国家对职业的操控;单方面优待本州居民,必将对其它州的居民造成不公待遇。只有保证入学机会不受任何州的出生地限制,才能实现自由选择学校和职业的权利。

我们认为,德国和印度的相关经验更值得借鉴,因为德国和印度体制和中国更为接近。同为联邦国家,德国、印度和美国对地方公立大学的招生地方化之所以采取不同措施,是因为德国和印度的中央化程度更高,因而即便地方公立大学也有义务遵循联邦宪法原则。作为单一制国家,中国只有一部宪法,宪法平等原则和受教育权同样适用于各级政府和各类公立大学;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部属还是地方院校,都同样有义务遵循宪法平等原则。因此,即便地方院校的本地照顾也应有一定的限度。尤其是地方院校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地理分布极不均衡,绝大多数师资强、待遇高、设施好的地方院校都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等财政实力雄厚的发达省市,而这种格局并非天然形成的,而是整个国家长期推行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结果。既然这些省市曾经是中央集权体制的最大受益者,今天也理应履行一定程度的全国义务,让来自其它地方的考生也能平等分享全国共同创造的地方优势教育资源;否则,如果任由地方院校照顾本地居民、排斥外来考生,只能加剧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3、私立大学——推动招生平等的楷模

如果说美国的州立大学是招生地方化的典型,那么私立大学则成为招生平等的楷模。和州立大学等地方公立大学相比,美国私立大学招生呈现出高得多的国家化甚至国际化程度。由于私立大学在财政上并不依附于各州,州法显然也没有正当理由要求私立大学录取标准向本州倾斜,私立大学也没有理由为了照顾所在州而牺牲自己的生源质量,因而几乎没有例外都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录取的首要考虑因素。例如常年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在招生政策中没有提到任何地区照顾,当然也不存在任何地区招生指标。事实上,哈佛招生政策明确表示不对任何特定的学校、社区、州或国家设置配额。在高级中学的学业成就很重要,但录取委员会也考虑很多其它的标准,如社会参与(communityinvolvement)、在课外活动中的领导才能和荣誉以及工作经历。

和美国相比,英国的私立办学的传统更加悠久,自牛津、剑桥开始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英国私立大学也同样是招生平等的典范,牛津、剑桥、伦敦等世界一流大学不实行任何地域指标分配制度。政府对大学招生也没有提出过任何名额分配要求,因为具体的招生决策完全取决于各个大学本身,政府的职责在于监管而非直接插手大学招生政策。譬如作为面向全球的私立大学,牛津大学的录取标准非常明确,即考生的学术能力与潜质,包括考生的学习能力、学术兴趣以及以往经历与所申请专业的契合程度。

英美私立大学的发展经验表明,民间完全有能力创办和管理世界最好的大学,而私立大学也完全有动力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因材施教、择优录取,打破地域等人为设置的障碍,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果中国行政主管部门放开对私立大学的管制,允许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平等竞争,那么私立大学完全可以成为打破招生指标体制的主导力量。

4、考试制度——多元而统一的评价机制

一旦确立了大学招生的平等原则,考试制度也就相对明确了。综观世界各主要国家的考试制度,共性是极其明显的:在绝大多数国家,考试可以是多元的,但是任何一种考试都是全国统一的。这是因为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招生提供评价标准,而不同类型的大学当然适合不同类型的考试,但是对于任何一种考试而言,考试又是全国统一的,否则就无法在全国形成统一的招生标准,形形色色的招生歧视也就屡见不鲜了。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考试可以多种或多次,但是任何考试都必须具备全国统一的标准。

英国的考试制度相当复杂,但是要进入研究型的高等院校,考生一般都要通过全国统一的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a-level)考试。有些大学(如公立的朴茨茅斯大学)只要求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有些大学则还要求第二轮考试。譬如在通过全国统考和纸面材料审核之后,牛津大学还对筛选出来的申请者进行面试,以测评申请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新思想和信息的能力、智力的灵活性和分析推理能力。牛津的面试包括笔试和口试,竞争十分激烈,每年录取率都在10%以下。[6]

邻国日本和中国同属东方文化,两国注重教育的国民心态和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因而日本招生考试经验对于中国具有显然的借鉴意义。然而,日本的考试招生制度却和中国大相径庭,日本国立大学并没有地区性招生指标。和英国类似,申请日本的高层次大学需要通过两次考试:在全国范围内,由大学入试中心组织统一考试;通过“中心考试”后,大学还可以设置自己的学力考试。例如东京大学就有两次入学考试,但无论是全国统考还是大学自主考试,对日本国内不同地区的考生都是原则上平等的。

当然,也有个别国家并不实行统一考试,譬如澳大利亚就没有全国统考,大学主要根据申请人的中学成绩和省会考成绩决定是否录取。但是经过历年招生实践,澳大利亚对于不同地方的中学成绩和会考成绩还是形成了一套比较准确的折合标准,从而形成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对于中国来说,澳大利亚的经验未必适用,因为实行分省自主命题之后,各省高考成绩之间的折算很难找到一个客观准确的公式,因而难以为大学招生提供一套统一的评价标准。

综上所述,世界主要国家的国立大学受宪法和法律约束,不得偏袒所在地区的考生;私立大学则为了保证生源质量,不愿意降低标准录取本地学生;即便地方公立大学可以照顾,但在某些国家还是受到宪法限制。事实上,由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大学招生政策都没有规定地区指标,也很难发现与此相关的立法规定、司法判决或一般社会讨论,因而这个问题在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是问题;许多外国学者听到中国大学的招生指标制度,都忍不住表示好奇和吃惊。然而,大学招生指标分配在中国确实是一个全社会关心并已造成诸多后果的热点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大学招生实行的地域指标制度可以说是高等教育发展潮流中的一个异数。这套制度固然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或需要,但是发展到今天已经不符合教育一般规律和中国社会需要,也不符合宪法平等要求,因而亟需改进。

三、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几点建议

无论是国外经验还是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都显示,高校招生及其连带的考试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而要改革中国的招生考试制度,中央必须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目前各地大学招生之所以存在普遍的地方保护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央主管部门在教育机会平等方面没有承担起应有的监管义务,因而大学录取标准的决定过程处于中央监管失序的状态。由于大学在财政、土地等资源上严重依赖地方政府,在招生指标分配过程中面临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双重压力,因而不可能主动对全国各地考生一视同仁。要保护各地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机会,中央有必要发挥主导作用,在全国形成并实施公平和统一的录取标准。

在国内外招生考试制度的比较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建议,供决策部门在制定和完善《纲要》过程中参考。

1、确立招生公平目标,废除分省指标体制

《纲要》应将保障考生的平等权利作为大学招生和高考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中国需要的招生考试制度。长期以来,社会高度关注高考的形式和内容,而忽视了招生平等问题。这种关注方式显然是本末倒置的,因为对于考生来说,高考只是为大学提供一个衡量考生能力和素质的手段,获得录取才是目的,而录取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招生政策。高考试卷设计得再合理,但是招生政策却歧视不同地区的考生,那么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仍然得不到保障;要保证广大考生的平等机会,首先必须摆正招生和考试之间的关系,以考生平等权利与招生地域公平为目标,进而设计有效实现这一目标的招生与考试制度。

由于目前盛行的大学招生指标制度必然造成地域歧视和招生地方化,中央应逐步废除招生指标体制,推动各部属院校实行地域平等的招生政策,鼓励地方院校实行更加开放平等的招生政策。在招生制度改革不能一步到位的情况下,目前可以维持招生指标作为权宜之计,但是中央教育主管部门至少应不断降低部属大学对本地考生的录取比例,并不断缩小其在不同省份的单位招生指标(每万名考生中的招生人数)之差,逐步消除大学招生政策中的任意性与地方保护主义。《纲要》应在教育部要求部属大学的本地招生占全国指标不超过30%的基础上,规定京外部属大学每年将本地招生比例递减5个百分点,逐步将本地招生比例控制在10%以内;北京部属大学的本地招生比例则每年至少压缩10%,逐步将本地招生比例控制在5%以内。同一所大学在不同省份的单位招生指标之间的差别在原则上不应超过50%,在任何省市的单位招生指标不应偏离全国平均指标的20%(本省和边远省区除外)。既然招生指标体制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有害无益,《纲要》应将取消招生指标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中长期计划,争取在十年内实现大学招生地区平等的制度化。

2、完善招生纠偏行动,促进教育资源共享

在原则上保证大学录取标准统一的同时,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对少数族群和边远地区的招生优惠政策。鉴于少数民族或边远地区基础教育薄弱,可以按大学在全国招生规模占考生总人数比例,对西藏、新疆、内蒙、宁夏、甘肃、青海、广西、云南、海南等边远省区实行同比例招生政策。__年,这些省区总共约140万考生,约占全国总数的14%。对于报考人数稀少的省区,可以人为设定其考生基数,譬如对于考生实际人数少于3万的省区,可以按3万考生基数计算大学在该省区的录取名额。因此,《纲要》应奠定大学招生的二元标准格局:对上述边远省区约占全国14%的考生在原则上实行同比例招生,对其余省市占全国85%以上的考生则实行统一标准、平等录取政策。为了促进边远地区建设,《纲要》可以规定权利和义务对等:对于在录取标准上受到照顾的考生,可以将其在毕业后回原省区工作、否则支付违约金作为录取先决条件。

招生地方化的辩护者大都将招生纠偏行动(affirmativeaction)和地方保护主义混为一谈,认为废除招生指标反而对少数族群和边远地区的考生不利,使这些地区的考生在重点大学中的比例锐减。这种混淆视听的主张显然是一种误解,因为保护少数族群、边远地区或贫困家庭等弱势群体的纠偏行动和保护大城市既得利益群体的地方歧视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废除招生指标并不要求取消针对这些弱势群体的招生优惠政策。为了促进族群和谐、校园文化多元并纠正边远地区教育不发达的偏差,针对少数族群、边远地区乃至贫困家庭考生的招生纠偏行动具有显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

然而,即便是用意良好的招生纠偏政策也需要得到良好设计,才能使大学招生既能适当照顾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和基础教育落后的地区,又能有效防止不正常的“高考移民”现象并杜绝各式各样的加分造假行为。大学招生确实应该照顾贫困落后地区,但是目前的优惠政策过分简单化,容易造成“高考移民”和教育及社会资源浪费,使真正需要照顾的考生反而得不到照顾。为了使招生纠偏行动落到实处,《纲要》有必要规定中央教育主管部门帮助各地发展完备的考生和家庭信息系统,为合理的招生优惠政策提供依据,同时统一规范各省的高考加分政策,将各省的高考加分项目严格限制在各国普遍承认、教育规律认可的必要与合理范围之内。

从长远来看,中央应在财政能力许可的条件下帮助边远地区发展高等教育,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纲要》应要求中央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部属高校通过互助共建、建立校区或独立分校等多种方式帮助不发达地区办学,逐步形成东部教育资源向西部辐射的纠偏格局和部属高校资源全国共享的网络体系。

3、建立统一考试制度,鼓励大学招生自主

招生地域公平的前提是存在统一的衡量标准,因而要求废除目前的分省命题体制,实行全国统一的考试制度和评判标准。当然,全国统考并不意味着以往的“一考定终身”。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次考试难以全面准确考生的能力和素质,因而中央主管部门不仅应适当改革高考的形式和内容,而且可以参照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外经验,探索大学录取标准多元化的可行性与可能路径。在技术上可行并在制度上能有效防止不规范行为的前提下,大学招生可以在高考成绩之外参照高中会考成绩乃至学生平时表现等多种因素,尽可能全面准确地衡量考生的综合素质。但是考试制度多元化改革并不能否定统一考试的必要性,否则不同地区考生的平等权利就无法得到保障。我们建议《纲要》以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为中心,将考试制度改革作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五到十年内形成公平而科学的考试体系。

就目前看来,英国和日本等国实行的全国统考与大学自主考试相结合的高考模式最适应中国未来的教育发展。中国是一个考试大国,光是高考每年就有千万考生之多,一次考试确实难以全面准确衡量考生综合素质。我们建议,《纲要》明确规定今后的考试方式及其制度安排,逐步形成全国统考加大学自主考试的二次考试模式。全国统考主要发挥初次筛选的功能,考核学生的分析、数理、语言等一般能力;大学自主考试则根据大学自身特长和需要,对统考成绩符合要求的考生进行最终筛选。为了保证统一考试的公平、科学和权威性,国家应建立由教育专家组成的考试机构负责统考命题;如果命题涉及地方性知识,考试机构应由来自各省的教育专家组成,以保证命题的普遍性与典型性。如果可以做到不同考试的命题难度均衡,可以借鉴美国sat考试经验,每年组织多次全国统考;如果一年组织一次,可以在每年4月底或5月初进行全国统考,六月完成阅卷、成绩统计以及考生填报志愿,大学则可以在七月组织自主考试,八月完成录取工作。

统一考试是为了保障全国考生的平等权利,而不是加强中央行政干预;在保障招生公平和考试统一的基础上,国家应赋予大学更多的招生自主权。中国某些重点大学虽然也被授权“自主招生”,但是招生幅度很小(招生指标的5%左右),而且程序倒置,结果造成自主招生比普通招生更不公平。目前,各大学在高考之前组织自主招生考试,必然严重限制了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人数和资格。由于大学没有能力允许全国的考生自由报名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分配给各地的考试指标必然受到严格限制,而且和普通高考相比更偏向大学所在的省市。事实上,即便在大学所在地,也只有重点高中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如果所在高中不在大学允许范围内,考生不论成绩如何优秀都没有资格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这样的招考体制当然严重剥夺了考生的平等机会,因而已有学者将其戏称为“假自主招生”。[7]正确的做法是借鉴英国和日本的考试程序,先进行全国统考,在统考筛选的基础上各大学可以再进行自主考试。既然全国统考已经淘汰了大部分申请人,大学也就不再面临资源约束的困惑,完全有能力在第二次考试中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一视同仁。当然,为了节省考生成本,层次相当的大学也可以组织联考,但是不论考试方式和组织主体如何,都必须保证对全国的考生完全开放、平等。在保证大学招生政策平等的前提下,中央完全可以放开大学招生自主权;大学可以自行决定究竟采取何种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全国考生的标准,有的大学可以纯粹依赖全国统考,有的大学可以在统考筛选基础上组织自己的二次考试,职业技术学院甚至可以不要求高考成绩,采用其它的考试标准。[8]大学自主招生的比例也没有必要局限在5%或10%范围内,而完全可以达到100%。

4、保证大学平等竞争,打破私人办学障碍

造成中国应试教育的社会根源在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严重稀缺及其分布失衡,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允许大学在自由公平竞争的环境下繁荣发展。虽然中国大学数量增加很快,入学率也大大提高,但是真正有吸引力的名牌大学并没有增加,高考竞争压力也没有减小。由于中央的重点扶持,清华、北大等极少数名校和其它大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不少考生形成了“非名校不上”的情结,进而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应试教育屡禁不止。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资源不仅总体更加雄厚,而且分布更为均匀。尤其在英美国家,私立大学的自由发展和平等竞争为整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增添了极大活力。虽然名校竞争依然十分激烈,但是考生的入学选择是多样化的,而且取决于多重考虑因素,对某个名校的依恋情结很容易为就近入学、节省成本、获得奖学金的机会等因素所超越,从而也缓解了名校本身面临的招生压力。

为了提升中国的综合教育实力、缓解考试压力并从根本上改变对于青少年成长极为不利的应试教育,除了让具备条件的优质大学适当扩大本科招生、进一步普及通识教育之外,必须让高等教育得到自由和自主的繁荣发展。国家不应再人为将大学分为三六九等,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通过中央重点投入“创建世界一流”,而是应该让不同层次的大学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平等竞争,一方面通过国家财政对部属大学切实履行中央义务,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用自己的办学业绩和社会贡献吸引广泛的民间支持,通过财政来源的多元化减少乃至消除部属大学的地方依附。

决定大学声誉的不仅是师资和设施,更重要的是生源,学生质量是大学质量的首要标志,因而大学平等首先体现在招生权利的平等上。国家尤其不应在考试录取过程中允许重点大学优先录取,歧视一般院校特别是民办院校。目前不仅大学分层次、分阶段录取,一般院校和民办大学只能吸收重点大学录取后的剩余生源,因而在众目睽睽的招生阶段就被打上“二流”乃至“三流”院校的烙印,而且许多地方的考生是在不知考分甚至高考之前就被要求填报志愿。《纲要》应彻底改革不合理的录取过程,并明确以下基本原则:所有考生都应该在知道高考成绩之后填报志愿,而报考和录取是一个平等开放的双向过程,所有大学都在同一时间面向所有生源。一个学生可以同时收到多个大学的录取通知,并在限定时间内做出最后选择;如果第一轮录取过程结束后,还有大学没有达到既定招生规模,可以自主进入第二轮录取。在整个过程中,各省招生办公室发挥的作用应限于保管考生档案,并控制档案的最终去向。

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繁荣和多元发展,国家还应该降低私人办学的门槛,使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和在同一平台上公平竞争、共同发展,进而缓解高等教育资源紧张并促进各地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当然,中央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规定私人办学的资质并要求一定的教育质量,但是一旦符合基本条件,私人就应该获得办学的许可,并从考试招生到颁发学位获得和公立大学完全平等的权利。《纲要》应确立私人办学的平等权利,打破束缚民办教育发展的重重行政桎梏。从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经验来看,办学主体和模式的多元竞争是推动国家教育长远发展的重要动力。事实上,国外经验表明,私立大学不仅完全可能发展成为一流大学,而且也完全可以成为推动因材施教、择优录取、平等招生的楷模。

5、实现基础教育平等,推动全国同步教学

目前制约大学招生平等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各地基础教育发展严重失衡,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长期得不到国家财政的基本保障,因而边远贫困地区的考生知识结构和发达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只有保证基础教育的地区平等,才可能真正实现大学招生的地区平等。其实和高等教育相比,基础教育对于青少年的道德和智力发展更加关键,因而国家理应通过增加财政投入等切实措施,保障全国所有地方的基础教育达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基本标准。目前,中央已经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并就免费就学、安全校舍、合格教师和符合法定标准的工资待遇等方面出台多项保障措施,但是有些措施还有待地方落实。《纲要》有必要将基础教育的平等保护作为重中之重,尤其要切实保障贫困地区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包括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村师资质量,加大投入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建立能够锻炼想象力、拓宽知识面的图书馆与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广大农村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中央有必要建立实施义务教育的长效机制,监督地方政府将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中央政令和配套经费落到实处。

实现招生平等和统一考试意味着全国基础教育体系将形成多元而同步发展的格局。一方面,统一考试将一如既往地对中小学教学体系发挥“指挥棒”作用。正因为如此,统考命题设计应慎之又慎,全国统考的科目应仅限于考察学生的数理化、阅读理解、逻辑推理等可以客观衡量的一般能力,而不应包括需要死记硬背或临场发挥的主观性或随意性较大的具体内容。如果统考命题设计科学合理,应能对锻炼学生思维分析能力、促进各地素质教育发挥积极作用。虽然边远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可能面临一时的不适应,但是如果这些地区的中小学教学质量能够得到基本保障,它们应有能力迎头赶上,从而形成全国基础教育同步发展的统一体系。也只有全国各地的教学体系同步发展,才能保证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与法治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既然全国统考只是测试学生的一般能力,各地和各个学校对于具体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仍然掌握相当大的自主权;同步教学并不是一盘全国一统僵化的“死棋”,而是各地灵活掌握、多元竞争的“活棋”。

6、制定招生考试立法,保障公民有效参与

为了从法律上确立并保障各地考生的平等权利,中央应在适当时机通过《大学招生考试法》。中央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先行制定大学招生和考试的法律规范,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推动制定国家法律,至少在《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中加入专门章节规定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虽然中央一直关注这个领域的立法并一度提出相关法律草案,但是立法进程并不尽如人意,亟需加快立法步伐。高等教育是对人产生毕生影响的重要公共资源,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是公民受宪法保护的基本权利,因而全国人大或常委会有必要在这个领域制定专门法律。《纲要》应将招生考试立法作为中长期目标,力求在今后五到十年内制定中国第一部《大学招生考试法》,早日实现大学招生考试的法治化。

大学招生与考试制度改革事关每一个考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必然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而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社会的满意度。中共__大报告提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因此,和谐社会离不开有序而有效的公众参与。无论是招生考试立法还是《纲要》本身的制定过程都应做到公开透明,通过网络等渠道主动引导公众对某些重要热点问题进行理性的讨论和参与,并充分尊重民间的智慧。中国近年来的社会进步表明,公众参与不仅是政府理性决策的基础,而且也是制度改革的推动力与正当性的最终源泉。

中共__大报告要求“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并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希望,《纲要》能按照宪法和__大报告的有关要求,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动中国社会早日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平等。

“__听课笔记刊发:教育需大胆改革”,《新京报》__年10月12日。

资料来源:北京高校(校本部)__年招生来源计划,见http://news._inhuanet.com/edu/__-04/22/content.

[3]参见“众议高考地域歧视是否存在”,《法制日报》__年3月20日,投票结果见http://vote.qq.com/survey_project_stat/21368_true.shtml.

[4]当然,个别国家的情况可能更为复杂,例如澳大利亚的某些高校是由省或地方政府设立,却主要由联邦政府资助,因而名义上属于地方公立,实质上是“准国立高校”。

[5] 参见台湾地区司法院编:《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裁判选辑》(二),1991年12月,第80-114页。

[6] 参见王立科:《英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研究》,厦门高校教育学院博士生论文,__年。

[7] 熊丙奇:“取消计划配额,才是实现高校招生均衡之道”,《东方早报》__年9月25日。

[8]对于21世纪教育研究院提出的分层考试民间方案,参见“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提出3种高考方案”,《扬子晚报》__年8月9日。

第13篇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健康教育调研报告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解我省高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16号文)的精神、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分析研究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工作的意见,江苏省关工委、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在省教育厅有关方面协同配合下,组织开展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调研。全省确定南京大学等25所高校参与调研,这些学校既有部属高校也有省属高校,既有综合性的本科院校,也有专业性的高职专科院校,高校驻地覆盖全省各地,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参与调研的高校关工委在学校党委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动员和组织本校离退休老同志,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在此基础上,我们召开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研工作座谈会,听取调研情况汇报,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现将这项专题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 我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我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看是好的,绝大部分学生积极进取,热爱生活,乐观豁达,不怕困难,善于合作,体现了较好的心理素质。但同时也看到,当代大学生,随着生源的独生子女化,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复杂多元变化,以及学生家庭成长背景、地域贫富的巨大差异和现代媒体的负面效应等因素影响,从中学门迈向大学门的青年学生面临着比过去时代大学生更多的现实问题,部分学生产生了各种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有的因心理疾病导致休学、退学。在对大学生的各个年级段的分析中,几乎都发现有部分群体存在值得我们关注与重视的心理异常问题。据各校心理普查和日常心理咨询记录提供的资料,心理异常学生检出的比例,虽然差异很大,但平均达到5-7%,有些学校高达14%以上,且有逐年上升趋势。

我省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异常和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同学中呈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发展性心理问题为主,障碍性心理问题次之。发展性问题以学习问题、适应问题、人际关系、贫富差距导致的心理问题及恋爱与性心理、挫折应对、毕业择业心理等问题为主;障碍性问题则以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成瘾(含网络成瘾)、物质依赖、性偏好障碍等神经症、心境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等心理障碍为主。由于各个年级大学生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和发展任务不同,各个年级大学生所显现的心理问题也各不相同。综合分析各校所提供的情况,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

(一)、抗挫折能力差,引发压力难以适应症

现在校园里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这一代学生从小家庭娇惯,生活条件优越,被称之为“在蜜罐里”泡大的新生一代,家长花重金租房陪儿女读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就从客观上养成了这一代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差,环境适应能力下降,“郁闷”一词成了他们的常用语。与过去艰苦年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相比,这一代大学生在抗挫折能力上有较大落差,造成在遇到竞选班干部落选、奖学金没评上、学习压力大等问题时,都会使一些学生烦躁易怒、自卑苦闷。此外,刚进入大学的新生,由于大学学习方法与中学有很大不同,自由支配时间比较多,教师的授课方式常常会使许多学生不能认同。大学汇集了各地中学尖子,许多学子会因学业成绩不再显赫而产生自卑、焦虑和不适感觉,若迟迟不能调整,长期压抑也会造成严重的心理疾患。而目前有些学校对学生战胜挫折的心理教育重视不够,也使这种状况的扭转迟缓。某大学一学生,来自苏北农村,中学的尖子生、三好生,性格内向,来上学的费用都是父母向乡亲们借来的,来校后学习适应能力差,成绩不理想,看到别的同学在外打工,执意想挣钱还债,种种压力逐渐使刚进校意气风发的他变得很郁闷、焦虑、烦躁,这些不良情绪积压爆发,情绪失常,导致狂躁症,被送进精神病院治疗,休学两年。

(二)、失恋等情绪困扰,诱发冲动控制障碍症

现在大学里谈恋爱现象比较普遍,中年级学生就开始尝试建立属于自己的亲密关系,然而大学生谈恋爱成功率比较低,失恋问题突出。失恋对自己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往往很大,不良情绪酿成的事件比较多。失恋造成学生心理失衡,引发各种的心理问题,轻者荒废学业,重者引发校园极端事件。某高校曾发生一起因“三角恋爱”引发的凶杀事件。一女生因不能容忍另一女生接近其恋爱的男生,在某日中午趁该女生在宿舍熟睡时,用事先准备好的菜刀连砍十几刀致其重伤。强烈的嫉妒心使这女生丧失理智,成为一名杀人犯。有些院校中,由于相关心理知识的缺乏,婚前性行为引发的身心伤害也成为较为突出的问题。此外,网络成瘾也是大学生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不少学生陷入网瘾,失去自控能力,轻者通宵熬夜,生活无规律,影响健康;重者导致学业荒废,精神恍惚,不能自拔。部分男生还开始出现离不开烟酒等物质依赖,成为各种各样的“瘾君子”。(三)、个性偏执、情绪敏感,易诱发孤独、失落症

当代大学生由于受独生子女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少在性格上以自我为中心,自信偏执,易于冲动,随心所欲。这种特殊环境形成的个性造成人际交往能力差,少数学生因个性、价值观的差异等因素迟迟不能很好地融入新群体而产生孤独感;交朋友特别是交异性朋友中喜怒哀乐的不成熟处理、自我认知和认知他人的偏差导致人际关系敏感,自卑失落,极易诱发心理问题和极端行为。某校二级学院一名女生,个性偏执,心情孤傲,交一男朋友,一年后遭拒绝,情绪受挫,寝食难安,心理封锁,听不进任何规劝,终于悬梁自尽。

(四)、经济条件的差异导致心理落差,引发烦恼、自卑症

现代社会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社会分配存在较大差异,“富二代”、“官二代”等社会热议的问题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影响。来自贫困地区或家庭经济状况不如意的学生,与衣食无忧的“富二代”学生彼此的认同度有较大差距,容易导致情绪波动、价值观的动摇改变,并加剧同学间的矛盾。对于贫困生来说,“富二代”的一掷千金很可能是一个刺激,并由此引发情绪反应或者人际矛盾。而有的“富二代”学生由于对贫困学生缺乏同情心,也可能会在朝夕相处中伤害到贫困生的自尊,引发人际纠纷,导致贫困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和加剧。

(五)、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引发焦虑、恐惧症

当前在多元化价值观并存的市场经济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大背景下,青年群体面临着较重的生存压力、就业压力。不少毕业班学生有“就业综合症”,主要表现在求职过程中的焦虑、急躁、心神不宁,以及达不到期望后的意志消沉和情绪低落。大学生一般就职期望值偏高,向往大城市,不甘心回小县城,同学间也必然会作收入、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比较;加之,存在一些社会不正之风使学生看到录用人才的不公正,会使他们产生愤怒、不安、无奈、孤独等负面情绪。如果临近毕业而学校对学生这方面的心理关爱忽视,将使这方面问题难以化解。

上述在现阶段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和改善,将会影响一些学生一生的身心发展。学生在大学阶段能否得到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有效的心理辅导,得以排解心理困扰,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我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近几年,我省高校重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抓住关键环节,创新途径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许多高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机制,做到了思路清晰,要求具体,特色鲜明,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

(一)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我省高校正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从局部心理健康教育向整体素质教育的转变,在工作模式上实现从重视个案心理疾患的治疗向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转变,在教育方式上实现从单纯的心理健康教育向综合的实践教育的转变。,省教育厅建立了5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基地,辐射与带动周边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6月,我省启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示范中心的遴选资助建设工作,遴选出16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省级示范中心予以重点建设。 11月,省教育厅成立了“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研究、指导、评估、咨询和服务。一是建立健全三级组织网络。建立高校、院(系)、学生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组织。各高校都落实了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在每个班级或系科中有一名学生作为班级的心理委员(或称心理保健委员、心理气象员等),发挥大学生群体的自我教育功能,实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覆盖全校,覆盖全体本专科学生,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预防预警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二是组织领导机制。绝大多数高校成立了以校党委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牵头,学生处、团委、宣传部、校医院、各院系、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关事项,对重大问题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制定相应的工作细则,指导日常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三是经费保障机制。参与调研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费均能做到纳入预算、单独列支。全校每年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经费,各高校之间差距较大,数额从2万到40万元不等,生均从1.5元至15元不等,其中三分之一高校能达到省教育厅提出的生均标准。参与调研的高校都配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满足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需要。许多高校还设有预约室、接待室、测量室、宣泄室、放松治疗室、生物反馈室、沙盘治疗室、观察室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套场所和硬件设施,为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促进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各高校均开设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南通大学、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已经率先以必修课的形式推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部分高校还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开设了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群,颇受学生欢迎。

(二)重视发挥专兼职队伍和“五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各高校均有一支专兼职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有的高校除专职教师外,各院系具备资质的辅导员老师全面参与,还吸收校内外相关专业人士的资源,积极发挥关工委“五老”的作用,整合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资源,提升本校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服务的能力。各高校至少配备有1名本科学历以上的专职教师,专职教师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博士、硕士学位或具备较长的执业年限。4月,南通大学关工委建起了“谈心屋”,成为离退休老同志与大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生活交流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的窗口。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省关工委、中国关工委以及全国和省各大媒体先后推广,报道了南通大学的经验,我省各高校关工委纷纷陆续建起了“谈心屋”。以“谈心屋”为桥梁,将高校离退休老同志的积极作用发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使心理健康教育多了一支队伍和力量。老同志们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经验优势和政治优势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不拘形式的心理疏导和心灵抚慰,解读他们学习生活中面临的难题,通过心理咨询、访谈、对话或座谈等形式,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人文关怀,帮助他们吸取先进人物的人生经验,并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研究我省高校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社科、教育部以及省社科、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研项目,5个省级基地均建立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研究课题,吸引了广大高校专兼职教师申报。我省高校在贫困生心理关注、大学生生涯规划和职业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等方面形成了研究特长。

(四)拓展工作时空,积极开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

大多数高校在个别咨询为学生服务方面,积极拓展时空,充分考虑学生接受咨询的及时性和便捷性,在时间和空间上充分保障学生能及时方便快捷地寻求个别咨询。许多高校充分利用网络,建有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宣传网站,并不断更新,发挥网络及时沟通的优势,通过论坛、专业教师博客等方式,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接受心理咨询指导,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资讯和周到的咨询服务。苏州大学的4个校区都设有心理咨询室,每周开放时间达18个半天,并由原先在教学区域的设置转向进驻学生宿舍,让学生充分享受心理咨询服务的便捷。南京师范大学心理中心咨询室每周的开放时间计40余小时,包括晚上和周末时段。江苏大学的心理咨询室分布在各个方便学生的区域。扬州大学开通“扬州大学心情驿站”博客、“扬老师qq在线心理咨询”。中国矿业大学组织建立了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兼职教师为指导、大学生心理资助中心网络小组为主体的网络建设队伍,及时回复学生留言,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的丰富性、互动性功能。

三、我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势头良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稳步提高。但是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目前我省各高校的领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平衡,部分高校的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有待进一步探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体制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有待进一步增大,支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经费投入不足是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共性问题。据本次调研,我省大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严重不足,最少的高校平均年生均经费仅1.5元,而较为充裕的高校年生均经费已达到15元,相差10倍。参与调研的学校有三分之二没有达到本科院校年生均不低于15元,高职高专院校年生均不低于10元的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覆盖本专科生,还要覆盖研究生,而且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并不乐观。本次调研显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受到重视,体现在专业人员配备、经费投入等方面严重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零开设。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还不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专业人员配备不足是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又一共性问题。本次调研发现,有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较多,如江苏大学、苏州大学、南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有5-6人,但有不少高校仅有1-2人,师生比仅为1:9000-1。__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规定“每校配备专职教师的人数不得少于2名”。 __年5月6日,江苏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定岗、定编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和工作人员与全日制在校学生比例不低于1:3000-4000”。我省不少高校还没有达到此最低标准。一些高校虽然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专职老师,但缺乏专业资格。各校从事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在待遇、职称和培训方面各有各的情况,如职称,有的归口管理,有的归属思政,有的挂靠教师,很多并无明确,以致这支队伍人员思想不够稳定。(三)高校心理健康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还不够规范、科学、有效,减少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尚未形成各界共识

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比例虽然很小,但是影响很大,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难点,如何规范、科学、有效完善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是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共性课题。另一方面,个别大学生因心理疾病而造成非正常死亡的事件发生以后,媒体在予以关注并报道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尺度和方式,以尽可能的减少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也是需要有关方面重视研究的课题。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主动求助意识普遍薄弱

由于受多种因素包括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校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主动求助意识普遍薄弱。虽然全省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开设讲座、选修课、活动体系建设、校内小报、宣传小册、广播网络等各种载体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和咨询知识,个别心理咨询室设置由原来在校园僻静一角进驻学生生活社区,通过拓展时空,开辟网络新阵地等手段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专职、专业、专心”服务学生的做法,基础工作比较到位,但由于受“怕被别人觉得心理有问题”、“心理问题不是大问题”等想法的影响或由于相关心理学科普知识的缺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接受度仍有限,在遇到心理问题后的求助意识普遍薄弱。有的学生饱受心理问题困扰却无察觉,或者意识不到是心理问题;有的对心理健康的相对性、连续性、可逆性、动态性认识有误区;有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甚至抱有一定的偏见。

四、对进一步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

(一)要进一步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加大投入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建议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卫生厅、团省委等多个职能部门进一步协同配合,切实把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__年2月23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__年5月6日,江苏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我省所有高校应积极贯彻落实上述文件,使全省高校都能达到相应的要求。

各高校主要领导要定期听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题汇报,部署工作任务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所有高校都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建设,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筹领导。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领导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学生工作部门、教务工作部门、宣传部门、人事部门、安全保卫部门、后勤保障部门、校医院等单位,以及学校关工委负责人为成员,研究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健全相关制度,领导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专门机构,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并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分工,完善协调机制。各高校要按照本科生不少于15元、专科生不少于10元安排年生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并纳入学校预算、专项单列、专款专用,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用房和场地,具有完备的健康、能力、人格、职业等方面测评软件以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需的设备、器材、图书、期刊、音像等参考资料,并能够不断补充更新,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要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规定的最低要求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职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应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序列,设有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教学研究机构的学校,也可纳入相应专业序列。专兼职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应计算相应工作量。

在专业资格和培训方面,建议省教育厅出台专业人员的专业准入制度和要求,对专职人员专业化发展以及个人成长方面要有规划和督导。对兼职教师和班级心理委员等骨干学生的专业培训有待加强。目前社会上各种名目的心理咨询专业培训很乱且费用昂贵,建议省物价管理等部门联动予以整顿并在培训资质上予以规范。

要确立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加强校园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形成咨询师全懂,党委副书记懂、辅导员基本懂,班主任略懂,学生有心理健康意识,后勤宿舍管理人员知晓,行政管理人员、专业老师了解的全员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局面。

本次调研发现,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5个省级基地和16个示范中心覆盖了全省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有效地整体推动了我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以点带面,发挥示范与辐射效应,有利于全面提升我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因此要充分发挥5个基地和16个示范中心在提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方面的培训、示范和辐射作用。

(三)加快完善高校心理健康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步伐

危机干预工作直接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系统性与成熟度,各校应确立危机干预的指导思想,以教育为主,重在预防,建立和强化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

在预防方面,要畅通信息渠道、加强信息管理,做好危机预警工作。畅通信息渠道: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等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形成“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早控制”的心理危机与预防工作机制;建立以辅导员、学生干部为骨干力量的信息员队伍,对学生的心理危机信息及时、准确掌握并作出有效干预。加强信息管理:在普查后根据心理健康档案筛选危机预警的范围和对象;建立学生心理信息月报制度和突发事件即时报告制度,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数据库,把临床咨询筛查出来的构成心理疾病诊断的,遭遇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的,性格长期孤僻的,学业、情感或人际关系等问题受挫的,环境适应不良的,以及出现各种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作为危机干预的高危人群和主要对象。

出台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并建立完备的危机干预体系,提高危机干预能力。建立学校、学院、学生、家长、社会医疗机构协同的危机干预网络,明确危机干预工作流程和分级分类处理办法。强化危机干预培训工作,定期开展学生工作队伍、社区物业管理人员、学生骨干危机干预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有关人员的危机快速反应能力,挽救个体身心,维护学校声誉,加强校园和社会稳定。开展危机后干预,处理危机事件发生后涉及人员的心理应激反应和情绪反应,维护身心健康。(四)要积极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在校大学生的主动求助意识

省内几起大学生自杀事件显现了学生求助意识的薄弱,对此学校领导、老师尤其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备感痛心惋惜。心理健康教育是大事、善事、难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和咨询工作的普及宣传,并长抓不懈,推广富有成效的特色活动和典型经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心理健康和自我调节的意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异常心理,帮助大学生自主调整心理状态,维护心理健康,懂得哪些状态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或心理咨询予以缓解和解决,哪些心理疾病需要通过药物以及住院治疗。

第14篇 高校十三五规划调研报告怎么写

高校调研报告一般格式如下:

1调查报告的基本情况,包括调查对象、目的、方式等。

2调查结果介绍。综合调查报告内容,依照不同问题进行梳理。

3调查报告的启示和解和结论。

4调查报告所反应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建议。

根据全国、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以及关于家长学校建设的有关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家庭教育指导和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工作方面的积极作用,近期,清河区妇联联合文明办、关工委、教育局重点围绕如何利用好家长学校等平台提高家长的道德水准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会等形式,分别对两所中小学、两个不同类型的社区进行调研。期间,与近50位家长进行访谈,对126名家长进行个别访谈,发放问卷200份,并通过与区文明办、教育局、关工委等部门的交流,对全区家庭教育及家长学校开展情况有了初步了解。

(一)观念发生新变化

许多家长从自己得失成败的经验和教训中受到启示,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子女的教育普遍比较重视。经问卷统计,认为家庭教育重要的占83%。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以往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的观念也正在发生变化。问卷统计,有72%的家长首先重视的是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其次才是孩子的学习成绩。

(二)载体得到新拓展

全区38个社区都建立了家长学校,聘请社区干部、优秀家长、“五老”以及大学生和教师志愿者等任专兼职教师,不定期进行家教咨询、请优秀家长介绍家教经验;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各社区都开辟了道德大讲堂、妇女儿童之家等阵地。全区13所中小学都成立了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定期对学生家长进行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内容讲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和育人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广大家长的道德水平和家庭教育水平。调查统计,有43%的家长认为是通过家长学校获得家教知识。

(三)不断涌现新典型

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社区和学校因地制宜,本着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断创新家长学校活动内容,丰富内涵,提升了家长道德水准,为家庭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__街道人民路社区的__,女儿本科考上南京大学,后又被保送清华读研,成为了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女孩。她经常在社区家长学校与辖区家长分享自己的育儿理念,与大家共同探讨,协调解决了很多家庭因为教育理念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__等社区与区法院联合开展驻社区法官制度,法院一名法官与社区保持经常联系,帮助社区对家长进行法制宣传,及时解答家长对青少年维权方面的疑惑和难题;上海路社区成立社区心理咨询室,定期聘请心理专家为家长、青少年开展心理咨询服务;__师院附小与所在社区__街道车站社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各自资源,双方联手联办家长学校。学校家长学校开会,请社区干部和“五老”参加,社区家长学校开课,请学校派出老师授课,这种校社联合办家长学校的形式,受到许多家长和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问题成因

调研中,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家长对子女教育问题普遍比较重视,但因家庭情况、个人文化素质的不同,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困惑。二是各社区家长学校及中小学校的家长学校在提升家长道德水准中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三是相关部门尽管也意识到家长的道德水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履行职能、牵头联动,整合资源等方面,还有很多拓展的空间。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家长观念存在误区。一些家长自身道德文化素养不够,自我感觉良好,不肯主动学习提升。受应试教育影响,少数家长过度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期望值甚高,忽视了对孩子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问卷调查中,尚有近30%的家长把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作为首选。有些家长由于忙于劳作,“一头劲”追求做生意赚钱,缺少与孩子交流、沟通,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问卷统计,家长与小孩主动交流的只占50%,有10%的家长从来不与孩子交流。

(二)常态管理存在盲点。虽然很多社区极力想办好家长学校,但由于上级部门没有出台规范统一的管理机制,也没有专门的资金扶持,使得开展好这项工作较有难度。社区家长学校没有工作计划和统一的考核办法等硬指标,多数只是挂了牌子,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家长学校的老师多是由志愿者、家长代表等组成,变动大,没有稳定的队伍。很多年轻家长因为工作忙或者对家长学校的课程不感兴趣,很少出席,使得社区家长学校的生源较少且多为爷爷奶奶辈。家长学校没有经费保障,无法正常有效开展活动。

(三)部门作为存在差距。主要是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认为自身没有资源,无行政手段,家长学校的建设不是自己的职能,强调困难多,主动作为少。家长学校还缺少正常的工作机制,工作手段也不够有力。家长学校基本上还是采取报告会、家长会为主,比较传统单一。

三、对策建议

(一)明确责任,齐抓共管。指导和推进家长学校建设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要建立健全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文明办要发挥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牵头作用,把家长学校开展情况列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文明城市目标考核体系,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妇联组织要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协调各成员单位,为开展好家长学校创造条件、开辟渠道,特别是要指导各街道、社区办好家长学校,妇女儿童之家等阵地;教育部门要发挥抓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的主力军作用,在认真抓好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办好家长学校的同时,要主动与社区联系,选派骨干名师,办好社区“名师讲堂”和社区家长学校;各级关工委要积极配合和协调相关部门,主动参与家庭长学校建设工作,发挥助推作用。

(二)优化师资,提高实效。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家长学校老师严重匮乏、办学形式传统单一、教材缺乏系统规范,对不同层次、不同情况家庭的家长教育针对性和指导性不强等问题,一是建立以教育系统为主体的家长学校师资人才库,成立县(区)级家长学校讲师团。对家长学校课程设置实行“双菜单”制,即讲师团每学期根据人才特色,列出授课计划,供各家长学校选择;各家长学校也可以广泛征求家长意见,提出家长学校授课需求计划,由讲师团备课并安排教学。二是要加大家长学校师资的培训力度。

建议教育部门每年为家长学校培训师资骨干。三是要组织专家编写一些有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教材,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确实增强实效。四是开办网上家长学校。随着网络及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了适应现代年轻家长的需求,社区通过开办网上家长学校、社区qq群或微信公共平台等,向广大家长传播家教知识和经验,把整个社会变成一个大课堂,让家长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受最新的教育培训。

(三)整合资源,发挥效用。社区现有的分散于不同部门主抓的道德(法制)大讲堂、市民学校、家长学校、妇女儿童之家、校外教育辅导站等均不同程度地承担着家长教育的任务。但是,由于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不同,教育内容不同,工作重点不同,教育对象不同,形不成有机整体,发挥不了最大效用。为此,要以社区为重点,将现有的这些平台进行有机整合,明确由一个部门主抓,工作一起部署,计划一起制定,师资一起选聘,课程一起设置,活动一起开展,使社区现有的各种资源真正做到优化组合,发挥最大效用。

(四)加强宣传,典型引路。宣传部门要发挥导向引领作用,积极宣传家长学校的功能和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家长先进典型等;在《__日报》、《__晚报》开辟专版,宣传、传播先进理念,推介先进典型,将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度融入社会,进一步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

第15篇 2023年高校调研报告

高校招生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系统工程,本着有利于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和国家教育发展的原则,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研究机构合作,对国内外大学招生与考试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和问卷调查。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研,初步形成了《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目的及意义

教育是决定中华民族兴衰的千年大计,是关系中国长期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国家利益,是宪法要求政府切实履行的基本义务,而受教育机会也是宪法保障公民平等享有的基本权利。近年来,中国教育在不少方面取得突破,基本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目标,并完成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然而,正如__总理今年9月在北京市第35中学听课后指出,中国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高等教育为例,中国大学普遍实行的招生指标制度就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产物。改革开放之后,虽然中国在许多领域开始推行市场经济,但是高等教育的计划体制不仅没有缓解,而且近年来在某些方面还有所加剧。分省招生指标制度造成大学生源的地方化和录取标准的严重不公,损害了广大地区的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使大学不能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使中小学不可能推行真正的素质教育,使个人得不到正常的德性和智力发展,使国家得不到适合政治、经济、社会与法治建设的人才。

大学本科是青年成长的关键阶段,大学招生和考试制度对国家人才培养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教育,招生与考试制度决定了大学可以招收和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学生可以接受什么质量的大学教育并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对于基础教育,招生考试更是发挥着“指挥棒”作用,引导全国每年千万考生乃至每一个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向。招考制度改革事关中国每一个青少年的受教育机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潜力,理应成为国家制定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中之重。

由于高校招生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系统工程,改革成功的基本前提是系统分析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存在的特殊问题,并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本着有利于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和国家教育发展的原则,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研究机构合作,对国内外大学招生与考试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和问卷调查。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研,初步形成了此调研报告,供教育部在起草和完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过程中参考。

二、调研主要内容

(一)中国高校招生存在的普遍问题

要在全国范围内振兴教育,必须实现教育资源和受教育机会在地区之间的公平分配。然而,目前全国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分布仍然极为不均衡,城乡差距尤其显著。在高等教育领域,广大农村没有一所大学,几乎所有全国知名学府都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更严重的是,部属重点院校对本地考生保留了远超过考生人数比例的招生指标,形成了严重的大学招生地方化,产生了一系列值得警惕的社会后果。

1、违背宪法原则,剥夺平等机会

高等教育机会是最重要的公共资源,理应按照机会平等原则公平分配给所有公民。宪法第33条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46条明确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表明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应受到国家的平等保护,而不应该因户籍地等不相关因素而受到歧视。然而,部属重点院校的分省招生指标制度对本地考生给予特殊照顾,严重歧视了外地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明显违反宪法规定的教育机会平等原则。众所周知,北京大学不是北京的北大,而是全中国的北大,但是北京考生考取北大的机会却要比山东、河南等省的考生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上海、江苏、浙江、武汉等地的招生地方化甚至远比北京大学严重,诸如复旦、浙大、武大、南大等国家重点支持的“985大学”在本地录取考生达到招生总量的百分之三四十,有的甚至高达50%。

虽然目前已有16个省市实行“自主命题”,不同省份的高考成绩失去可比性,高考丧失了统一衡量标准的功能,招生指标体制的地域歧视也变得不那么明显,但是地域歧视的实质并没有改变。只要看看各大大学的招生指标分配,就会发现在所在省市自主命题前后没有实质差别,因而同一所大学对全国各地考生设置的录取门槛实际上和以前一样不平等。“自主命题”不仅不可能改变大学招生地方化的事实,而且恶化了招生地域歧视的性质;如果说统一高考时代仅限于录取分数的不平等,那么现在则已经失去了统一的衡量标准。

事实上,目前的大学招生指标体制不仅保护本地考生、歧视外地考生,而且对于外地考生群体也显示出严重的差别对待。__年,北京大学对每万名考生在天津投放的招生指标为10人,在上海投放的指标为4.8人,但是在山东与河南投放的指标却只有1人,在广东与安徽投放的指标更是不到0.7人,导致不同省市的单位招生指标相差好几倍甚至十几倍。同年复旦大学对每万名考生在浙江投放的指标为5.2人,在北京投放的指标为4.2人,而对河南与内蒙古投放的指标都仅略超过0.4,不同省市的单位招生指标同样相差巨大。如此显著的差别待遇不仅侵犯了不同省市考生的平等录取机会,而且使招生指标的地域分配带上人为复杂性和巨大任意性,为大学招生腐败和幕后交易提供了温床,对招生过程的法治化与公开化则设置了重重障碍。

2、加剧“高考移民”,恶化资源分配

除了歧视广大考生的平等权利,高校招生地方化的一个直接但经常被忽视的后果是加剧中国社会的资源配置失衡。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重点扶持城市工业发展,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资源分布格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成为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全方位发达的中心,内地尤其是广大农村则成为全方位资源匮乏、贫困落后的地方。虽然中国在许多方面都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桎梏,但是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资源配置失衡格局仍然在起作用,而作为计划经济残余的高校招生地方化和现有的失衡格局相结合,形成了恶性循环、积重难返的困境。历年来,京、沪等各大城市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教育资源优势,而这些省市所在的全国知名学府为本地考生降低录取标准,极大增加了这些省市对人才和资源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剧了国家资源分配失衡的趋势。

高校招生地方化造成的一个独特现象是“高考移民”。大学对各省分配的不同招生指标造成不同的录取标准,从而自然产生了考生家庭从高标准地区向低标准地区“移民”的理性驱动。目前人们普遍关注每年招生过程中发生的“高考移民”现象,尤其是海南、陕西等录取标准得到优惠的边远省份。其实最大的“移民”对象显然还是北京、上海这些教育资源集中而本地照顾严重的省市,只不过这些省市对“移民”控制很严、要求很高,只有高学位、高职位或高投资的“人才”才可能获得在当地落户的指标,从而使他们的子女享受当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优势。但是这种貌似合法的控制措施只是提高了高考乃至中小学“移民”的门槛而已,而不可能消除“移民”现象的根源。各行各业的大量精英为了给子女争取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安心留在当地发展,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到京、沪等大城市工作,使这些地方的人才、物资、财富更加集中,使其它地区的各方面资源更加匮乏。

3、阻碍人才流动,扩大城乡差别

大学招生的地方保护主义直接阻碍了全国范围内的人才流动,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大学招生地方化本身即意味着当地考生占了大学相当部分的名额,他们毕业后大部分又留在当地工作,不仅不利于人才流动,而且极大了增加当地的就业压力。如今京、沪等地的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都选择在大学所在地就业,一方面造成这些大城市的毕业生就业压力极大,另一方面造成广大急需人才的地区却人才极度匮乏。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之所以并行不悖地共存于同一个国家,无非是因为计划体制长期造成的地区差异,而保护地方考生的招生指标制度无疑是维持地方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奇怪的是,不少大学竟以毕业生留在本地工作的现象作为招生地方化的理由,而不知道这种意识恰恰是地方保护主义的体现。从国家层次上考虑,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均衡发展取决于是否能从制度上保证人才在全国范围的自由流动,而大学招生地方化显然是人才流动的障碍。

人才流动不自由的受害者首先是农村。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广大农村已经成为没有人愿意留驻的全方位落后的地方。虽然中央近年来加大了对农村的政策倾斜力度,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撑,人才和资源从农村流向城市的趋势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大学招生地方化进一步扩大了原有的城乡差别,重点大学的农村学生比例连年滑坡。这种现象是十分自然的,因为诸如山东、河南等农业比重大的省份考生基数也相当大,因而往往成为京、沪等地大学招生的歧视对象,农业为主的省份得到的招生指标远低于其考生数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再加上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不发达,农村考生在高考面前本来就处于劣势。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招生指标制度,任由大学招生地方化发展下去,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和地区差别。

4、增加高考压力,阻碍素质教育

在大学招生过程受歧视的农业地区往往考生人数多,而地方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因而即便采取地方保护主义措施,仍然不足以满足当地的入学需求,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供需严重失衡,当地考生的高考压力巨大。在山东、河南等考生大省,高中学生起早贪黑、夜以继日地拼命复习,放弃了文体课和节假日休息时间,影响了正常的身心和智力发展,应试教育现象极为严重。面临如此巨大的竞争压力,任何素质教育措施都无济于事。事实上,即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推行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也正是这些大城市所在大学实行招生地方保护主义的借口之一,但是实际上依然是应试教育盛行,孩子们和家长们在各种辅导班、补习班、奥数班之间疲于奔命。分省命题和招生地方化不仅没有兑现素质教育的承诺,反而加剧了针对考生大省(往往也是农业大省)的歧视,至少使这些省份的应试竞争达到白热化程度。

更不用说,大学招生地方化直接造成教育资源的错误配置,使最好的学生得不到最好的教育,使师资和研究实力最强的大学失去了培养顶尖学生的机会,进而降低大学教育质量并浪费国家教育资源。

5、引发公众不满,影响社会和谐

目前,高考招生歧视引发的地区利益冲突已经成为社会不和谐的重要缘由。大学招生的地方保护主义侵犯了全国大多数地区的考生利益,理所当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不满。在今年3月“两会”期间,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和腾讯网联合举办了针对大学招生制度的网络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高达3/4的网友认为现有的大学招生政策对全国各地的考生不公平,同样比例的网友认为部属大学按省份投放招生名额的做法不公平。对于某些大学以“学校的历史传统”、“往年招生历来如此”等作为向不同省份分配录取名额的理由,3/4的网友表示不能接受,其中高达46%的网友强烈表示“完全不能接受”。[3]由此可见,大学招生制度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众矢之的,不仅引起了许多网民的不满,而且也容易激化不同地区的矛盾。

为了保障各地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遏制普遍盛行的大学招生歧视、促进整个国家的人才培养和自由流动、构建和谐社会秩序,中国大学招生和考试制度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但在提出针对中国现状的改革方案之前,有必要适当参照和借鉴其它主要国家的相关经验。高等教育和招生考试存在一定的普适规律,任何国家的教育制度都应该符合各国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规律。如果中国大学的招生指标制度偏离了世界主要国家的招生考试模式,那么这种制度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就更值得怀疑了,而世界各国的主流模式也为中国招考制度的改革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二)世界主要国家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为了借鉴和比较世界主要国家,我们调查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瑞士、德国、法国、印度、日本等国的招生考试制度,不同国家具有大同小异的高等教育体系。简言之,可以根据大学的性质将世界各国的大学分为三类:国立大学、地方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国立大学类似于中国的“部属大学”,由中央政府设立并主要依靠中央财政维持;地方公立大学则是由州、省或其它层次的地方政府设立,主要依靠地方财政维持;[4]私立大学相当于国内的“民办院校”,由私人创办并主要依靠学费、私人捐赠等民间资源维持。

纵观世界主要国家的大学招生制度,不难发现以下普遍规律:一是根据宪法或法律规定,国立大学有义务对来自不同地区的考生一视同仁,对本地和外地考生在原则上采取平等的录取标准;二是地方公立大学可以照顾当地考生,对本地和外地考生实行不同的录取标准,但是如以下德国宪法判例显示,即便地方公立大学对当地考生的照顾在有些国家也存在宪法上的限度;三是私立大学一般遵循因材施教、择优录取的原则,没有义务也没有动力对本地考生给予任何特殊照顾。对不同国家的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高度一致的:除了某些国家的地方院校之外,所有这些国家的大学招生政策都没有地方保护主义,更没有设置地区指标制度。

1、国立大学——机会平等不容许地域歧视

在我们所考察的国家中,凡是国立大学都在宪法或法律上有义务对所有地区的考生一视同仁,不得在招生标准上采取地方保护主义。当然,并非所有国家都有“国立大学”;尤其是联邦国家强调地方自治,因而公立大学往往是由州或地方政府设置的,譬如美国没有一所大学可以被定性为“国立大学”,但是某些更偏向中央集权的联邦国家仍有“国立大学”。譬如实行联邦制的印度和中国同样都是人口大国,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也大致相当,但是印度的公立大学招生却从来没有发生过严重的地域歧视问题。从1947年印度独立到最近几十年,印度的绝大多数大学都是公立大学。公立大学可以自主制定招生政策,但是为了确保学生的多样性和不同地区的代表性,印度大学的招生政策并没有地域或其它方面的限制。

单一制国家一般规模较小,中央集权特征也更为明显,公立大学往往都是国立大学,而这些大学无一例外都必须遵循宪法平等原则,不得在招生过程中实行地域歧视。例如实行单一制的英国历来强调地方自治,因而“国立大学”(nationaluniversities)实际上具有相当程度的地方性,但是并不能在招生过程对本地考生给予任何特殊照顾。譬如布里斯托大学和伯明翰大学的招生活动确实主要针对本地学生,如与本地中学建立合作关系、进行招生宣传并鼓励本地学生报考,但是这几所大学的招生负责人均表示这些活动只是一种便利的招生策略,目的在于更有效地和主要的潜在申请人建立联系,而并不意味着本地申请人在录取机会上获得任何优势。因此,英国大学的主要招生标准是学术兴趣和能力,而非家庭所在地等不相关因素。

由此可见,世界各国的普遍原则是国立大学招生不得实施地方歧视,更不能人为设置大学在各个地区的招生指标。招生指标制度不仅意味着大学招生对本地考生的偏袒、对外地考生的歧视,而且也导致对不同省份之间的任意区别对待。无论是招生地方保护主义还是各省指标分配的任意性,都不符合宪法要求国立大学履行的机会平等义务。

有人认为,上述普适经验未必适用中国的“国立”(部属)大学,因为中国的部属大学名义直属中央,实际上接受一定的地方财政支持,因而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国立”大学。尤其是近年来发展的“省部共建”模式要求地方对于中央财政投入给予配套资金支持,譬如“985工程”保证全国39所重点大学每年一定的经费,由中央和所在省市各承担一半。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还通过土地划拨等方式给予大学各种支持,而大学理应通过划拨更多的招生指标对地方支持予以一定回报。然而,地方支持虽然构成招生地方保护主义的动力和原因,却并不足以为其提供足够的正当性。在土地国有的宪法体制下,大学所在的城市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地方政府只有管理权而非所有权,即便地方居民也在原则上和全国人民一样共同享有大学所在的土地,因而土地划拨并非地方有权赠送大学的“礼物”,而是拿着属于全国的财产“借花献佛”,因而也谈不上大学的“回报”。事实上,即便大学和所在地方确实存在利益互惠关系,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本身也通过为城市培养和输送大批高层次人才、为城市治理出谋划策、改善城市人文环境乃至作为旅游景观做出诸多贡献;换言之,地方对大学的投资并非只是付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自己的投入。况且即便大学有必要对地方财政支持有所回报,最合理的报答方式也显然不是损害教育资源配置的招生地方化,而是不损害宪法平等或影响因材施教的减免本地学生学费等方式。因此,地方财政支持并不能为部属大学招生地方化提供适当理由。

2、地方公立大学——招生地方化或有宪法限度

地方公立大学由州(省)或地方政府设立,主要靠地方税收维持,因而被认为理所当然可以对当地居民有所照顾。譬如美国没有“国立”(national)大学,公立大学全部是地方性的“州立大学”或社区学院。虽然某些州立大学也是全美乃至世界知名学府(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西根大学等),但是由于它们是由州政府设置并主要依靠州财政维持,州的纳税人对于其运营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无论是录取还是学费都可以对州内和州外居民采取双重标准。有的州立大学甚至将90%以上的名额保留给本州,而美国法院似乎并不认为这种招生“地方化”违背平等原则,因为州立大学本身就是“地方化”大学。

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法院之所以认可州立大学的地方化招生政策,是因为联邦对州立大学的投入和州相比很小。在澳大利亚,虽然公立大学也是地方政府设立的大学,但是由于联邦投资比重相当大,联邦政府控制着地方政府的财政命脉,因而公立大学顾忌联邦制裁而不敢在招生标准上倾斜本地。事实上,联邦资助决定了澳大利亚公立大学并不是标准的地方公立大学,而是“准国立大学”;既然公立大学的主要经费来自全国纳税人的贡献,招生过程理应平等对待不同地区。

即便真正意义的地方公立大学也未必可以随便照顾当地考生。在印度,只有完全以邦自己的财政建立和管理的医学类或技术类教育机构才会在招生过程中考虑学生的地域因素,并在录取标准上偏向本地学生,但是即便如此,地域也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联邦德国则更是通过宪法审查制度控制州立大学对本地居民的优惠。和美国不同,德国宪政法院对地方公立大学的招生平等实行更严格的控制,以下仅举一个宪法判例为证。[5]

巴伐利亚州的《大学入学许可法》第3条规定,如果入学申请者居住在巴伐利亚州并获得该州或邻州的大学前教育结业证明,那么应在大学录取过程中获得优待;如果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申请就读离其住所最近的巴州境内大学,就可以获得加分。本案原告申请慕尼黑大学医学系,但是大学在考量《大学入学许可法》的上述标准之后驳回了申请,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联邦宪政法院审查了巴州立法第3条规定的入学许可制度,判决其违反了《基本法》的一般平等原则、社会国体原则和第12条保障的择业自由。宪政法院指出,如果国家承认已设立的教育机构,人民便有权要求适用平等原则和社会国体原则。在界定受益范围过程中,国家机关受宪法原则限制,不得将部分国民排除在外,进而限制择业自由并造成国家对职业的操控;单方面优待本州居民,必将对其它州的居民造成不公待遇。只有保证入学机会不受任何州的出生地限制,才能实现自由选择学校和职业的权利。

我们认为,德国和印度的相关经验更值得借鉴,因为德国和印度体制和中国更为接近。同为联邦国家,德国、印度和美国对地方公立大学的招生地方化之所以采取不同措施,是因为德国和印度的中央化程度更高,因而即便地方公立大学也有义务遵循联邦宪法原则。作为单一制国家,中国只有一部宪法,宪法平等原则和受教育权同样适用于各级政府和各类公立大学;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部属还是地方院校,都同样有义务遵循宪法平等原则。因此,即便地方院校的本地照顾也应有一定的限度。尤其是地方院校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地理分布极不均衡,绝大多数师资强、待遇高、设施好的地方院校都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等财政实力雄厚的发达省市,而这种格局并非天然形成的,而是整个国家长期推行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结果。既然这些省市曾经是中央集权体制的最大受益者,今天也理应履行一定程度的全国义务,让来自其它地方的考生也能平等分享全国共同创造的地方优势教育资源;否则,如果任由地方院校照顾本地居民、排斥外来考生,只能加剧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3、私立大学——推动招生平等的楷模

如果说美国的州立大学是招生地方化的典型,那么私立大学则成为招生平等的楷模。和州立大学等地方公立大学相比,美国私立大学招生呈现出高得多的国家化甚至国际化程度。由于私立大学在财政上并不依附于各州,州法显然也没有正当理由要求私立大学录取标准向本州倾斜,私立大学也没有理由为了照顾所在州而牺牲自己的生源质量,因而几乎没有例外都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录取的首要考虑因素。例如常年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在招生政策中没有提到任何地区照顾,当然也不存在任何地区招生指标。事实上,哈佛招生政策明确表示不对任何特定的学校、社区、州或国家设置配额。在高级中学的学业成就很重要,但录取委员会也考虑很多其它的标准,如社会参与(communityinvolvement)、在课外活动中的领导才能和荣誉以及工作经历。

和美国相比,英国的私立办学的传统更加悠久,自牛津、剑桥开始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英国私立大学也同样是招生平等的典范,牛津、剑桥、伦敦等世界一流大学不实行任何地域指标分配制度。政府对大学招生也没有提出过任何名额分配要求,因为具体的招生决策完全取决于各个大学本身,政府的职责在于监管而非直接插手大学招生政策。譬如作为面向全球的私立大学,牛津大学的录取标准非常明确,即考生的学术能力与潜质,包括考生的学习能力、学术兴趣以及以往经历与所申请专业的契合程度。

英美私立大学的发展经验表明,民间完全有能力创办和管理世界最好的大学,而私立大学也完全有动力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因材施教、择优录取,打破地域等人为设置的障碍,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果中国行政主管部门放开对私立大学的管制,允许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平等竞争,那么私立大学完全可以成为打破招生指标体制的主导力量。

4、考试制度——多元而统一的评价机制

一旦确立了大学招生的平等原则,考试制度也就相对明确了。综观世界各主要国家的考试制度,共性是极其明显的:在绝大多数国家,考试可以是多元的,但是任何一种考试都是全国统一的。这是因为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招生提供评价标准,而不同类型的大学当然适合不同类型的考试,但是对于任何一种考试而言,考试又是全国统一的,否则就无法在全国形成统一的招生标准,形形色色的招生歧视也就屡见不鲜了。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考试可以多种或多次,但是任何考试都必须具备全国统一的标准。

英国的考试制度相当复杂,但是要进入研究型的高等院校,考生一般都要通过全国统一的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a-level)考试。有些大学(如公立的朴茨茅斯大学)只要求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有些大学则还要求第二轮考试。譬如在通过全国统考和纸面材料审核之后,牛津大学还对筛选出来的申请者进行面试,以测评申请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新思想和信息的能力、智力的灵活性和分析推理能力。牛津的面试包括笔试和口试,竞争十分激烈,每年录取率都在10%以下。[6]

邻国日本和中国同属东方文化,两国注重教育的国民心态和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因而日本招生考试经验对于中国具有显然的借鉴意义。然而,日本的考试招生制度却和中国大相径庭,日本国立大学并没有地区性招生指标。和英国类似,申请日本的高层次大学需要通过两次考试:在全国范围内,由大学入试中心组织统一考试;通过“中心考试”后,大学还可以设置自己的学力考试。例如东京大学就有两次入学考试,但无论是全国统考还是大学自主考试,对日本国内不同地区的考生都是原则上平等的。

当然,也有个别国家并不实行统一考试,譬如澳大利亚就没有全国统考,大学主要根据申请人的中学成绩和省会考成绩决定是否录取。但是经过历年招生实践,澳大利亚对于不同地方的中学成绩和会考成绩还是形成了一套比较准确的折合标准,从而形成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对于中国来说,澳大利亚的经验未必适用,因为实行分省自主命题之后,各省高考成绩之间的折算很难找到一个客观准确的公式,因而难以为大学招生提供一套统一的评价标准。

综上所述,世界主要国家的国立大学受宪法和法律约束,不得偏袒所在地区的考生;私立大学则为了保证生源质量,不愿意降低标准录取本地学生;即便地方公立大学可以照顾,但在某些国家还是受到宪法限制。事实上,由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大学招生政策都没有规定地区指标,也很难发现与此相关的立法规定、司法判决或一般社会讨论,因而这个问题在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是问题;许多外国学者听到中国大学的招生指标制度,都忍不住表示好奇和吃惊。然而,大学招生指标分配在中国确实是一个全社会关心并已造成诸多后果的热点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大学招生实行的地域指标制度可以说是高等教育发展潮流中的一个异数。这套制度固然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或需要,但是发展到今天已经不符合教育一般规律和中国社会需要,也不符合宪法平等要求,因而亟需改进。

三、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几点建议

无论是国外经验还是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都显示,高校招生及其连带的考试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而要改革中国的招生考试制度,中央必须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目前各地大学招生之所以存在普遍的地方保护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央主管部门在教育机会平等方面没有承担起应有的监管义务,因而大学录取标准的决定过程处于中央监管失序的状态。由于大学在财政、土地等资源上严重依赖地方政府,在招生指标分配过程中面临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双重压力,因而不可能主动对全国各地考生一视同仁。要保护各地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机会,中央有必要发挥主导作用,在全国形成并实施公平和统一的录取标准。

在国内外招生考试制度的比较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建议,供决策部门在制定和完善《纲要》过程中参考。

1、确立招生公平目标,废除分省指标体制

《纲要》应将保障考生的平等权利作为大学招生和高考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中国需要的招生考试制度。长期以来,社会高度关注高考的形式和内容,而忽视了招生平等问题。这种关注方式显然是本末倒置的,因为对于考生来说,高考只是为大学提供一个衡量考生能力和素质的手段,获得录取才是目的,而录取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招生政策。高考试卷设计得再合理,但是招生政策却歧视不同地区的考生,那么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仍然得不到保障;要保证广大考生的平等机会,首先必须摆正招生和考试之间的关系,以考生平等权利与招生地域公平为目标,进而设计有效实现这一目标的招生与考试制度。

由于目前盛行的大学招生指标制度必然造成地域歧视和招生地方化,中央应逐步废除招生指标体制,推动各部属院校实行地域平等的招生政策,鼓励地方院校实行更加开放平等的招生政策。在招生制度改革不能一步到位的情况下,目前可以维持招生指标作为权宜之计,但是中央教育主管部门至少应不断降低部属大学对本地考生的录取比例,并不断缩小其在不同省份的单位招生指标(每万名考生中的招生人数)之差,逐步消除大学招生政策中的任意性与地方保护主义。《纲要》应在教育部要求部属大学的本地招生占全国指标不超过30%的基础上,规定京外部属大学每年将本地招生比例递减5个百分点,逐步将本地招生比例控制在10%以内;北京部属大学的本地招生比例则每年至少压缩10%,逐步将本地招生比例控制在5%以内。同一所大学在不同省份的单位招生指标之间的差别在原则上不应超过50%,在任何省市的单位招生指标不应偏离全国平均指标的20%(本省和边远省区除外)。既然招生指标体制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有害无益,《纲要》应将取消招生指标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中长期计划,争取在十年内实现大学招生地区平等的制度化。

2、完善招生纠偏行动,促进教育资源共享

在原则上保证大学录取标准统一的同时,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对少数族群和边远地区的招生优惠政策。鉴于少数民族或边远地区基础教育薄弱,可以按大学在全国招生规模占考生总人数比例,对西藏、新疆、内蒙、宁夏、甘肃、青海、广西、云南、海南等边远省区实行同比例招生政策。__年,这些省区总共约140万考生,约占全国总数的14%。对于报考人数稀少的省区,可以人为设定其考生基数,譬如对于考生实际人数少于3万的省区,可以按3万考生基数计算大学在该省区的录取名额。因此,《纲要》应奠定大学招生的二元标准格局:对上述边远省区约占全国14%的考生在原则上实行同比例招生,对其余省市占全国85%以上的考生则实行统一标准、平等录取政策。为了促进边远地区建设,《纲要》可以规定权利和义务对等:对于在录取标准上受到照顾的考生,可以将其在毕业后回原省区工作、否则支付违约金作为录取先决条件。

招生地方化的辩护者大都将招生纠偏行动(affirmativeaction)和地方保护主义混为一谈,认为废除招生指标反而对少数族群和边远地区的考生不利,使这些地区的考生在重点大学中的比例锐减。这种混淆视听的主张显然是一种误解,因为保护少数族群、边远地区或贫困家庭等弱势群体的纠偏行动和保护大城市既得利益群体的地方歧视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废除招生指标并不要求取消针对这些弱势群体的招生优惠政策。为了促进族群和谐、校园文化多元并纠正边远地区教育不发达的偏差,针对少数族群、边远地区乃至贫困家庭考生的招生纠偏行动具有显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

然而,即便是用意良好的招生纠偏政策也需要得到良好设计,才能使大学招生既能适当照顾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和基础教育落后的地区,又能有效防止不正常的“高考移民”现象并杜绝各式各样的加分造假行为。大学招生确实应该照顾贫困落后地区,但是目前的优惠政策过分简单化,容易造成“高考移民”和教育及社会资源浪费,使真正需要照顾的考生反而得不到照顾。为了使招生纠偏行动落到实处,《纲要》有必要规定中央教育主管部门帮助各地发展完备的考生和家庭信息系统,为合理的招生优惠政策提供依据,同时统一规范各省的高考加分政策,将各省的高考加分项目严格限制在各国普遍承认、教育规律认可的必要与合理范围之内。

从长远来看,中央应在财政能力许可的条件下帮助边远地区发展高等教育,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纲要》应要求中央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部属高校通过互助共建、建立校区或独立分校等多种方式帮助不发达地区办学,逐步形成东部教育资源向西部辐射的纠偏格局和部属高校资源全国共享的网络体系。

3、建立统一考试制度,鼓励大学招生自主

招生地域公平的前提是存在统一的衡量标准,因而要求废除目前的分省命题体制,实行全国统一的考试制度和评判标准。当然,全国统考并不意味着以往的“一考定终身”。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次考试难以全面准确考生的能力和素质,因而中央主管部门不仅应适当改革高考的形式和内容,而且可以参照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外经验,探索大学录取标准多元化的可行性与可能路径。在技术上可行并在制度上能有效防止不规范行为的前提下,大学招生可以在高考成绩之外参照高中会考成绩乃至学生平时表现等多种因素,尽可能全面准确地衡量考生的综合素质。但是考试制度多元化改革并不能否定统一考试的必要性,否则不同地区考生的平等权利就无法得到保障。我们建议《纲要》以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为中心,将考试制度改革作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五到十年内形成公平而科学的考试体系。

就目前看来,英国和日本等国实行的全国统考与大学自主考试相结合的高考模式最适应中国未来的教育发展。中国是一个考试大国,光是高考每年就有千万考生之多,一次考试确实难以全面准确衡量考生综合素质。我们建议,《纲要》明确规定今后的考试方式及其制度安排,逐步形成全国统考加大学自主考试的二次考试模式。全国统考主要发挥初次筛选的功能,考核学生的分析、数理、语言等一般能力;大学自主考试则根据大学自身特长和需要,对统考成绩符合要求的考生进行最终筛选。为了保证统一考试的公平、科学和权威性,国家应建立由教育专家组成的考试机构负责统考命题;如果命题涉及地方性知识,考试机构应由来自各省的教育专家组成,以保证命题的普遍性与典型性。如果可以做到不同考试的命题难度均衡,可以借鉴美国sat考试经验,每年组织多次全国统考;如果一年组织一次,可以在每年4月底或5月初进行全国统考,六月完成阅卷、成绩统计以及考生填报志愿,大学则可以在七月组织自主考试,八月完成录取工作。

统一考试是为了保障全国考生的平等权利,而不是加强中央行政干预;在保障招生公平和考试统一的基础上,国家应赋予大学更多的招生自主权。中国某些重点大学虽然也被授权“自主招生”,但是招生幅度很小(招生指标的5%左右),而且程序倒置,结果造成自主招生比普通招生更不公平。目前,各大学在高考之前组织自主招生考试,必然严重限制了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人数和资格。由于大学没有能力允许全国的考生自由报名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分配给各地的考试指标必然受到严格限制,而且和普通高考相比更偏向大学所在的省市。事实上,即便在大学所在地,也只有重点高中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如果所在高中不在大学允许范围内,考生不论成绩如何优秀都没有资格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这样的招考体制当然严重剥夺了考生的平等机会,因而已有学者将其戏称为“假自主招生”。[7]正确的做法是借鉴英国和日本的考试程序,先进行全国统考,在统考筛选的基础上各大学可以再进行自主考试。既然全国统考已经淘汰了大部分申请人,大学也就不再面临资源约束的困惑,完全有能力在第二次考试中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一视同仁。当然,为了节省考生成本,层次相当的大学也可以组织联考,但是不论考试方式和组织主体如何,都必须保证对全国的考生完全开放、平等。在保证大学招生政策平等的前提下,中央完全可以放开大学招生自主权;大学可以自行决定究竟采取何种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全国考生的标准,有的大学可以纯粹依赖全国统考,有的大学可以在统考筛选基础上组织自己的二次考试,职业技术学院甚至可以不要求高考成绩,采用其它的考试标准。[8]大学自主招生的比例也没有必要局限在5%或10%范围内,而完全可以达到100%。

4、保证大学平等竞争,打破私人办学障碍

造成中国应试教育的社会根源在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严重稀缺及其分布失衡,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允许大学在自由公平竞争的环境下繁荣发展。虽然中国大学数量增加很快,入学率也大大提高,但是真正有吸引力的名牌大学并没有增加,高考竞争压力也没有减小。由于中央的重点扶持,清华、北大等极少数名校和其它大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不少考生形成了“非名校不上”的情结,进而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应试教育屡禁不止。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资源不仅总体更加雄厚,而且分布更为均匀。尤其在英美国家,私立大学的自由发展和平等竞争为整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增添了极大活力。虽然名校竞争依然十分激烈,但是考生的入学选择是多样化的,而且取决于多重考虑因素,对某个名校的依恋情结很容易为就近入学、节省成本、获得奖学金的机会等因素所超越,从而也缓解了名校本身面临的招生压力。

为了提升中国的综合教育实力、缓解考试压力并从根本上改变对于青少年成长极为不利的应试教育,除了让具备条件的优质大学适当扩大本科招生、进一步普及通识教育之外,必须让高等教育得到自由和自主的繁荣发展。国家不应再人为将大学分为三六九等,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通过中央重点投入“创建世界一流”,而是应该让不同层次的大学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平等竞争,一方面通过国家财政对部属大学切实履行中央义务,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用自己的办学业绩和社会贡献吸引广泛的民间支持,通过财政来源的多元化减少乃至消除部属大学的地方依附。

决定大学声誉的不仅是师资和设施,更重要的是生源,学生质量是大学质量的首要标志,因而大学平等首先体现在招生权利的平等上。国家尤其不应在考试录取过程中允许重点大学优先录取,歧视一般院校特别是民办院校。目前不仅大学分层次、分阶段录取,一般院校和民办大学只能吸收重点大学录取后的剩余生源,因而在众目睽睽的招生阶段就被打上“二流”乃至“三流”院校的烙印,而且许多地方的考生是在不知考分甚至高考之前就被要求填报志愿。《纲要》应彻底改革不合理的录取过程,并明确以下基本原则:所有考生都应该在知道高考成绩之后填报志愿,而报考和录取是一个平等开放的双向过程,所有大学都在同一时间面向所有生源。一个学生可以同时收到多个大学的录取通知,并在限定时间内做出最后选择;如果第一轮录取过程结束后,还有大学没有达到既定招生规模,可以自主进入第二轮录取。在整个过程中,各省招生办公室发挥的作用应限于保管考生档案,并控制档案的最终去向。

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繁荣和多元发展,国家还应该降低私人办学的门槛,使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和在同一平台上公平竞争、共同发展,进而缓解高等教育资源紧张并促进各地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当然,中央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规定私人办学的资质并要求一定的教育质量,但是一旦符合基本条件,私人就应该获得办学的许可,并从考试招生到颁发学位获得和公立大学完全平等的权利。《纲要》应确立私人办学的平等权利,打破束缚民办教育发展的重重行政桎梏。从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经验来看,办学主体和模式的多元竞争是推动国家教育长远发展的重要动力。事实上,国外经验表明,私立大学不仅完全可能发展成为一流大学,而且也完全可以成为推动因材施教、择优录取、平等招生的楷模。

5、实现基础教育平等,推动全国同步教学

目前制约大学招生平等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各地基础教育发展严重失衡,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长期得不到国家财政的基本保障,因而边远贫困地区的考生知识结构和发达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只有保证基础教育的地区平等,才可能真正实现大学招生的地区平等。其实和高等教育相比,基础教育对于青少年的道德和智力发展更加关键,因而国家理应通过增加财政投入等切实措施,保障全国所有地方的基础教育达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基本标准。目前,中央已经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并就免费就学、安全校舍、合格教师和符合法定标准的工资待遇等方面出台多项保障措施,但是有些措施还有待地方落实。《纲要》有必要将基础教育的平等保护作为重中之重,尤其要切实保障贫困地区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包括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村师资质量,加大投入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建立能够锻炼想象力、拓宽知识面的图书馆与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广大农村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中央有必要建立实施义务教育的长效机制,监督地方政府将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中央政令和配套经费落到实处。

实现招生平等和统一考试意味着全国基础教育体系将形成多元而同步发展的格局。一方面,统一考试将一如既往地对中小学教学体系发挥“指挥棒”作用。正因为如此,统考命题设计应慎之又慎,全国统考的科目应仅限于考察学生的数理化、阅读理解、逻辑推理等可以客观衡量的一般能力,而不应包括需要死记硬背或临场发挥的主观性或随意性较大的具体内容。如果统考命题设计科学合理,应能对锻炼学生思维分析能力、促进各地素质教育发挥积极作用。虽然边远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可能面临一时的不适应,但是如果这些地区的中小学教学质量能够得到基本保障,它们应有能力迎头赶上,从而形成全国基础教育同步发展的统一体系。也只有全国各地的教学体系同步发展,才能保证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与法治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既然全国统考只是测试学生的一般能力,各地和各个学校对于具体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仍然掌握相当大的自主权;同步教学并不是一盘全国一统僵化的“死棋”,而是各地灵活掌握、多元竞争的“活棋”。

6、制定招生考试立法,保障公民有效参与

为了从法律上确立并保障各地考生的平等权利,中央应在适当时机通过《大学招生考试法》。中央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先行制定大学招生和考试的法律规范,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推动制定国家法律,至少在《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中加入专门章节规定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虽然中央一直关注这个领域的立法并一度提出相关法律草案,但是立法进程并不尽如人意,亟需加快立法步伐。高等教育是对人产生毕生影响的重要公共资源,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是公民受宪法保护的基本权利,因而全国人大或常委会有必要在这个领域制定专门法律。《纲要》应将招生考试立法作为中长期目标,力求在今后五到十年内制定中国第一部《大学招生考试法》,早日实现大学招生考试的法治化。

大学招生与考试制度改革事关每一个考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必然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而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社会的满意度。中共__大报告提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因此,和谐社会离不开有序而有效的公众参与。无论是招生考试立法还是《纲要》本身的制定过程都应做到公开透明,通过网络等渠道主动引导公众对某些重要热点问题进行理性的讨论和参与,并充分尊重民间的智慧。中国近年来的社会进步表明,公众参与不仅是政府理性决策的基础,而且也是制度改革的推动力与正当性的最终源泉。

中共__大报告要求“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并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希望,《纲要》能按照宪法和__大报告的有关要求,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动中国社会早日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平等。

“__听课笔记刊发:教育需大胆改革”,《新京报》__年10月12日。

资料来源:北京高校(校本部)__年招生来源计划,见http://news._inhuanet.com/edu/__-04/22/content.

[3]参见“众议高考地域歧视是否存在”,《法制日报》__年3月20日,投票结果见http://vote.qq.com/survey_project_stat/21368_true.shtml.

[4]当然,个别国家的情况可能更为复杂,例如澳大利亚的某些高校是由省或地方政府设立,却主要由联邦政府资助,因而名义上属于地方公立,实质上是“准国立高校”。

[5] 参见台湾地区司法院编:《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裁判选辑》(二),1991年12月,第80-114页。

[6] 参见王立科:《英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研究》,厦门高校教育学院博士生论文,__年。

[7] 熊丙奇:“取消计划配额,才是实现高校招生均衡之道”,《东方早报》__年9月25日。

[8]对于21世纪教育研究院提出的分层考试民间方案,参见“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提出3种高考方案”,《扬子晚报》__年8月9日。

高校生创业意向及需求调研报告

第一部分 前言

大学生这个朝气蓬勃的群体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而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国内各所高校积极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基于此,为了准确把握大学生创业现状,有针对性地做好鼓励大学生创业工作, 大学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科学技术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和储备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和 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号召,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关于探究“大学生创业意向及需求”的调查。 学子对于创业持怎样的态度?又有多少人已经先人一步进行了创业?创业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他们需要学校提供何种支持?带着这些疑问,调查人员展开了此次调研工作。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1、概念: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

2、现状:从__年起,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部委以及许多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自主创业者也不断增加。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各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占到在校生的近5%,而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数量所占的比重则更大。大学生创业意向与社会环境、学校氛围息息相关,也与自身的创业意识密不可分。

二、研究目标

此次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的大学生创业意向及需求的调研及访谈,旨在了解我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及需求状况,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进而响应我国科学技术部《关于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相关文件要求,并由学校相关部门依此来制定支持我校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及制度,以积极引导山大科技园威海分区所属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工作。

三、研究方法

一次调查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方法的制定。为了确保资料的真实性与全面性,调查人员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我校12个学院和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级— 级在校本科生 级、 级研究生。

调研采取系统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我校十二个学院的人数比例分配问卷。在每个学院随机选取专业,在选定的专业中随机选择班级,并且使男女人数比例为1:1,保证了调研的科学性。

四、问卷基本情况

按照我校十二个学院的人数比例情况,共打印650份问卷,实际发放634份,实际收回614。其中,商学院发放 189 份问卷,实际收回187份问卷,缺失2份,废掉6份;法学院发放49份问卷,实际收回44份问卷,缺失5份;新闻传播学院发放51份问卷,实际收回48份问卷,缺失3份;翻译学院发放33份问卷,实际收回30份问卷,缺失3份;韩国学院发放31份问卷,实际收回30份问卷,缺失1份;艺术学院发放26份问卷,实际收回26份问卷,缺失0份;数学与统计学院发放44份问卷,实际收回44份问卷,缺失0份,废掉9份;空间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发放45份问卷,实际收回43份问卷,缺失2份;海洋学院发放52份问卷,实际收回50份问卷,缺失2份;信息工程学院发放41份问卷,实际收回41份问卷,缺失0份;机电工程学院发放51份问卷,实际收回51份问卷,缺失0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放19份问卷,实际收回19份问卷,缺失0份;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发放1份,实际收回1份,缺失0份;其中,因不明原因缺失两份。

第二部分 本次调研需要显示的几个核心问题

一、描述现象

1、我校学生对创业的了解,他们的创业意向,以及现在所处的状态。即“是已经开始创业,还是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创业”。

2、性别与创业意向之间的联系。

3、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与创业之间的关系。

二、总结问题

1、我校学生对创业的态度。

2、调研对象所认可和倾向的创业模式。

3、影响我校学生创业实践的缘由。

4、调研对象在创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三、提炼观点

1、为提高创业水平和质量,学校应做哪些工作。比如,宣传推广创业赛事等。

2、学校应该给有意向创业的同学提供哪些帮助,给与什么政策扶持。

3、如何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突出创新,提高创新水平。

第三部分 调研数据分析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

本次调研对象选择涉及全校商学院和法学院等12个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包含了工商管理类、朝鲜语、新闻学等26个专业,年级跨越__级—__级在校本科生和__级、 级研究生。 其中,男同学人数为327人,占总人数的54.6%;女同学的为271人,占总数的47.2%(有一人未选择性别),男女比例接近1:1,基本与前期调研计划相符。

在不同年级的选择上, 级— 级的选中人数比例基本为2:3:3:2,研究生一共选择50人,约占总数的7%,符合调研前期的计划安排。

二、大学学生的创业意向及实践状况

1、调研对象的创业意向

(1)有超过半数的调研对象“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

在调查中,总共599人回答了“您现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状况如何?”这一问题,其中,有191人表示“从来没有过创业打算”,占总人数的31.9%;表示“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创业”的人数为379,占总人数的63.3%;正在进行创业或者已经成功创业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4.6%,有超过半数的调研对象“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

(2)调研数据显示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创业

在全体调研对象中,回答这一问题的男生总数为327人,女生总数为271人。其中,有创业意向或者已开始创业的男生有241人,女生有165人;已成功创业的男生有5人,女生为0人;而“从来没有过创业打算”的女生有106人,男生只有85人,可见在调研对象中,男生比女生有更明确的创业意向和更强烈的创业激情。

(3)创业意向与专业及学科有一定的关系

在调查中,商学院与其他学院相比,有创业意向的同学在人数上明显多于其他学院,在比例上也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由此可见,创业意向与专业及学科是有一定关系的,无论在何种层面上说,商学院的同学都更加容易接受有关创业的相关信息,因为与学科关联性较强,创业对于商学院的学生来说不是那么遥远。

2、对创业教育的了解

以下是调研的相关数据

(1)对 “教育部门试点创业教育”的了解程度

(2)对“团中央和学联组织承办的kab项目”的了解程度

(3)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承办的syb项目”的了解程度

(4)对“多个组织联合举办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 的了解程度

(5)对“高等学校自主设计创业教育项目”的了解程度

由以上数据资料可知,调研对象对诸如“教育部门试点创业教育”、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承办的syb项目”、 “团中央和学联组织承办的kab项目” “高等学校自主设计创业教育项目”等项目了解较少,表示不了解这些项目的同学比例均在70%以上;然而,对于“多个组织联合举办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在被调研的599人中,有近437人是了解的,占到总数的73.0%。这是因为,“挑战杯“赛事是我校长久以来大力宣传的重大赛事,而对其他的项目宣传推广较少,甚至还未启动。由此可见,学校对相关创业赛事的推广和宣传是提高学生认知和参与这类竞赛的前提,也是普及创业教育、推进创业的保障。

三、大学学生创业需求调查

1、 创业资金、创业团队、创业项目、人脉资源和良好的心态是大学生认为创业成功最需要把握的因素。

由数据显示,被访者认为创业成功最需要把握的因素是创业资金、创业团队、创业项目、人脉资源和良好的心态的比例分别为71.8%、62.8%、58.4%、60.8%、52.3%;而认为是商业模式(即盈利模式)创业经验、脚踏实地的实务能力的比例分别为45.4%、40.6%、50.1%。

2、调研对象认为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是个人强烈的价值观志向、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各种场合的应变能力以及个人或团队研究成果或专利。

从上述图表可以看出,认为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是个人强烈的价值观志向、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各种场合的应变能力以及个人或团队研究成果或专利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6.3%、24.2%和20.4%;认为是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支持、学校提供的各类创业培育和服务、的到社会化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的则分别为14.2%、4.8%、8.7%。其中,被访者对于学校提供的各类创业培育和服务并不看重,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独立创业意识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学校之前对于学生创业扶持力度不够,扶持方式简单而老化,缺少创新,因而不被学生看重。鉴于此,学校在提供相关帮助时,就要做到相关措施切实有效、落到实处,真正的能对扶持大学生创业起到帮助作用。

四川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研报告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事关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大局,是稳就业的重要一环。为了解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最新进展情况以及影响就业创业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四川省统计局人口就业处和调查中心于近期组织开展了__年四川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意向问卷调查。

调查采用面访方式,抽选了成都、绵阳、西昌等地21所重点和普通本专科院校的部分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就业与创业意向两方面,共计完成有效样本3000个。本期主要对__年四川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及相关情况进行分析。调查显示,__年四川高校毕业生签约率总体偏低,就业矛盾依然突出,半数以上学生对就业形势不乐观,除毕业生供需总量失衡外,缺乏就业经验与技能、薪酬期望偏高、有效信息不足对大学生就业构成较大影响。

一、__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状况

调查显示,__年四川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以下五个特征:

(一)半数以上学生对就业形势持悲观态度。受访学生中,56.5%的学生认为__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较前一、两年更加严峻,37.7%的学生认为相差不多,5.8%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有所好转,反映出多数大学生对就业前景不乐观。

图一:学生就业形势受访情况

分性别看,女生比男生悲观,有58.4%的女生认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比男生占比高4.1个百分点;分户籍看,来自农村的学生比来自城镇的学生悲观,来自农村的学生有59.8%持悲观看法,高出城镇学生占比6.7个百分点;分学历层次看,硕士及博士生持悲观看法的占比最高,达57.2%,其次是专科生和本科生,占比分别为53.2%和50.9%;分专业看,文史财经类学生持悲观看法的占比最高,为57.7%,艺体类比重最低为51.5%。

(二)近八成学生就业愿望较为强烈。面对并不乐观的就业形势,近八成学生表现出了较为强烈的就业愿望。受访学生中,打算毕业后立即就业的比重占到78.6%。分性别看,女生就业愿望更为迫切,毕业后立即就业的占比达到86.8%,大大高于男生71.3%的水平;分学历层次看,学历越高,立即就业的愿望越强烈,硕士及博士、本科、专科生占比分别为86.5%、59.3%和52.4%;分专业看,理工农医类学生立即就业的愿望最强烈,占比居各专业首位,达到81%,高出文史财经类和艺体类4.2和6.6个百分点。

图二:学生就业愿望情况(%)

(三)签约率总体偏低,近四成学生尚未找到接收单位。在2240位打算毕业后立即就业(不含自主创业)的受访学生中,已协议签约的有812位学生,占36.3%,等待签约的有323位,占14.4%,等待接收单位最后答复的有252位,占11.2%,尚未找到接收单位的有853位学生,占38.1%。分类别看,就业情况总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男生好于女生。男生的协议签约率为41.7%,较女生高10.5个百分点;二是来自城镇的学生好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城镇学生有37.7%已协议签约,比农村学生高2.8个百分点;三是博士及硕士生好于本、专科生。三个学历层次学生协议签约率分别为59.9%、35.3%和20.9%;四是理工农医类学生好于文史财经和艺体类学生。理工农医类学生协议签约率41%,其次是文史财经类,为33.5%,艺体类签约率最低,仅为23.6%。从尚未找到接收单位的853位学生看,也呈现出四个居多的相似特征,即女生居多,占56.7%;农村学生居多,占58.1%;专科生居多,占37.7%;文史财经类学生居多,占46.2%。

图三:已签约学生情况(%)

(四)个人发展、薪酬福利与单位前景是大学生择业最为看重的三个因素。调查显示,在大学生择业最看重的要素条件中(多选),个人发展空间列首位,有71.4%的学生选择,薪酬福利与单位前景列第二和第三位,分别有48.6%和44.2%的学生选择。此外,工作环境也受到近四成学生的重视。分性别看,男生比女生更看重个人发展空间,男生占比73.6%,比女生高了4.1个百分点,而女生比男生更看重薪酬福利与单位前景,女生占比为51.3%、45.3%,分别比男生高了5.8和2.3个百分点。

图四:大学生择业注重因素

(五)大城市和特(超)大城市、教科文卫行业、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大学生就业首选。从地域选择看,约七成的大学生看好大城市和特(超)大城市的发展机会。受访学生中选择在四川就业的达63.4%,其中选择在成都就业的占比达45.9%。选择北上广深的占11.1%,另有11.9%的学生选择在北上广深以外的东部沿海城市就业。选择在四川以外其他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学生只占10.9%。

图五: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情况

从返乡就业意愿看,在全部受访学生中,愿意回到家乡所在地区就业的占三分之二。其中,男生占比68.5%,较女生高3.1个百分点;农村学生占比69.9%,较城镇学生高6.1个百分点;硕/博士生占比69.8%,分别比本、专科学生高2.3和5.5个百分点;艺体类、理工农医类专业学生占比均超过70%,明显高于文史财经专业类学生。

图六: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情况

从行业选择看,教科文卫、金融保险和制造业是最具吸引力的行业。在各行业中,教科文卫最具吸引力,被20.9%的学生作为首选,其次是金融保险和制造业,分别有17.3%和12.6%的学生选择。比重超过10%的还有建筑房地产和公共管理(党政机关),分别为12%和11.1%。不受青睐的行业主要是农林水利矿产、批发零售和餐饮住宿,比重均在3.5%以下。

图七:大学生就业行业选择情况

从单位选择看,国有大中型企业仍是大学生就业首选。受访学生中有28.4%将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理想的就业单位,占比居各类单位之首,其次是科研事业单位,占15%,党政机关列第三位,占14.1%,外资和民营企业也占有较高比重,分别为12.5%和7.6%。近年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大学生对公务员的追捧热度虽然在明显减退,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对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仍有较大的吸引力。据调查,打算在未来几年报考公务员的大学生仍占到三分之一。由上可以看出,一方面就业稳定性仍是目前大学生择业的重要参考因素;另一方面,由于进入门槛较高竞争激烈,加之就业困难,大学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正逐步由集中向分散多元转变。

图八:大学生就业单位选择情况

(六)约一半的学生愿意到基层和小微企业就业。近年,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择业观念正在逐步变化,愿意到基层和小微企业就业的大学生逐渐增多。调查显示,对于有到基层(小城镇及乡村社区)就业的机会,45.3%的大学生表示乐于接受,35.4%的大学生表示勉强可以接受,只有19.3%的大学生表示不接受。对于有到小微企业就业的机会,53.9%的大学生表示乐于接受,35.4%的大学生表示勉强可以接受,只有10.7%的大学生表示不接受。分性别看,男生更愿意到基层和小微企业就业,有47.7%的男生愿意到基层就业,有55%的男生愿意到小微企业就业,分别比女生占比高4.4和2个百分点;分户籍看,来自农村的学生比来自城镇的学生更愿意到基层和小微企业就业,来自农村的学生有49.2%愿意到基层就业,有58.1%愿意到小微企业就业,分别比城镇学生占比高8.3和7.7个百分点;分学历层次看,学历层次越低愿意到基层和小微企业就业的比重越高,专科生中愿意到基层和小微企业就业的比重分别为51.1%和65.7%,明显高于本科生44.8%和50.6%的水平,硕士及以上学历生比重最低,仅为36.2%和41%。分专业看,愿意到基层就业的占比以理工农医类居首,为48.4%,分别比文史财经类、艺体类高5.8和6.4个百分点;对于到小微企业就业,艺体类与理工农医类占比十分接近,分别为56.4%和56.3%,比文史财经类占比高出5个多百分点,综合看理工农医类学生更愿意到基层和小微企业就业。

图九:愿意到基层和小微企业就业情况(%)

二、缺乏就业经验与技能、薪酬期望偏高、有效信息不足对大学生就业构成较大影响

据调查,目前大学生就业矛盾依旧突出,主要源于大学毕业生数量供需失衡。一方面是高校大幅扩招导致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逐年持续攀升,另一方面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影响对大学生的需求较为疲软。除此以外,对大学生就业构成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为以下三个:

(一)缺乏就业经验与技能。不少受访学生抱怨,目前学校开设的一些课程与市场需求严重偏离,花了大量时间学了很多无用的东西,学非所用,学用脱节,高校教改雷声大,雨点小。受访学生建议:1、加快推进教改,调整课程设置,压缩理论课的比重,尤其是对内容陈旧且与就业关系不大的理论课大幅削减;2、增加就业技能培训课程,加强对大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在如何合理定位及制定职业规划等方面有针对性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3、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延长实习时间,增加在校学生与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接触,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部份大学生对薪酬期望偏高,尤以专科生最为突出。调查显示,受访学生对月薪的期望值以4001元以上为主体,占比达到65.8%。其中,6001元以上占比高达35.7%,其次是4001—6000元,占比为30.1%,经测算受访学生对月薪的期望值平均约为5060元,比目前刚毕业大学生实际月薪平均水平高出20%以上。分本、专科看,教育部直属重点本科院校毕业生期望值与实际值相差最小,为16.6%,一般本科和专科院校毕业生期望值均比实际值高出30%以上,其中专科最高,差距达33.6%。专科生薪酬期望值与实际值相差最大,而实际签约率最低,由此不难看出,自身定位的不恰当和薪酬要求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对部分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有效就业信息不足。部份学生反映一些高校在提供就业服务尤其是引进用人单位和提供有效就业信息方面做得不够。在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少通畅的信息渠道,大学生得到的很多是过时的、无用的甚至是虚假的就业信息,真正有用的不多,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据调查,有近六成大学生将用人单位信息列为最想获得的就业指导。受访学生建议:1、增加现场招聘会的次数,多组织有诚信的招聘单位入校宣讲。目前各类招聘会是大学生获得招聘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受访学生中有56.9%是通过招聘会获得就业信息,居各种信息渠道的首位;2、对少数缺乏诚信,提供虚假信息的招聘单位予以公开曝光;3、大力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大型就业信息交流平台,实现高校之间,高校与政府,高校与人才及劳动力市场之间就业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充分共享。

高校学生收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

自从我国高等院校实现收费制并轨后,学生学费、住宿费等收费资金(以下简称“收费资金”)占高校财力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一项重要财源。但因为种种原因,收费资金的欠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只是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程度不同而已。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就目前高等院校学费等费用收缴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作初步探讨。

一、欠费学生的行为特征

(一)羊群行为。人们都有一种从众心理,由从众心理而产生的盲从就是羊群行为。在高校收费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极强的羊群行为,看周围的同学缴费就缴费,看周围的同学不缴费就不缴费。这部分欠费学生不了解国家、学校有关的收费资金管理规定,而是受极少数恶意欠费者的影响,把家长给的学费私留起来不交学校。由此,欠费现象愈演愈烈,迅速传染,许多学生盲目跟风,做出非理性的选择,无故拖欠学费,只注重自己受教育的权利,无视学校的收费制度。

(二)博弈行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预期的不确定性,一个策略组合,给定对手的策略,每个参与的人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一部分学生在交费过程中有与学校、与银行、与其他同学非合作博弈的行为特征。一是不如实填写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自称是家庭贫困的学生,想凭此获得助学贷款或其他资助来交学费,这部分学生的说法是“白捡的便宜,能占就占,先贷到款,等还的时候看情形再说”;二是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怀疑自己有可能无法获得毕业证、学位证,想等毕业前看情况而定。这些学生都有拖欠国家教育费用的侥幸心理,根据自己的效用函数权衡按时交费与拖欠学费所产生的效用大小,依据自身行为效用最大化原则来选择自己的策略。在贫困生不易甄别、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学校收费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恶意拖欠学费的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戒,选择拖欠学费就成为学生博弈的效用最大化行为,而按规定交纳学费的学生损失最大化。其结果引发信用崩溃,学校、银行处于两难境地,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影响了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力度,造成欠费严重的恶性循环。

(三)享乐行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部分家庭确实贫困的学生由于过分的自尊,缺乏健康、积极的心态,在学费的资助上有“等、靠、要”思想,对待学校安排的勤工助学岗位要么怕苦嫌脏,怕丢面子;要么缺乏岗位责任,这种行为蔓延会在校园里养懒汉。二是有些欠费学生把家长给的学费挪作他用。为满足个人的虚荣心和物质享受,不顾父母的经济负担,把学费都用在了超前消费上,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缺乏艰苦奋斗意识。

二、学生欠费的主要原因

(一)少数学生或家长诚信度不高,不自觉缴费。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欠费学生中确实存在不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但是,有相当多的学生却是有钱不交费,把家长给的学费用于高消费而恶意拖欠,甚至逃废学费。当然,在当今整个社会诚信意识不是很强的大环境下,很难企望“象牙塔”里的诚信意识会很高。

(二)国家关于高校教育收费的法规不健全。《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这是高校对学生收费的根本性规定。除国家税法外,这是我国法律中少有的对收费的规定。再加上于9月1日起实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21号)第十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的规定,都强调了“先缴费后注册”。

由于相关法规建设的滞后,没有将学校、学生双方在收费中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等予以细化,因而就整体而言,对高校学生收费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而散见于教育部、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规章,虽然对学生收费有些零星规定,但由于缺乏应有的法律地位,显得刚性不足,力度不够。

(三)社会舆论导向不利于高校收费。当前,高校中确有不少贫困学生。但也有不少学生欠费不是因为贫困,而是其他原因。而当前社会舆论单方面宣传对贫困生的照顾,又一定程度地助长了学生等待、观望以至故意欠费的风气。

(四)目前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学费标准较高,而高校中贫困学生多,无力缴费。众所周知,“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国策之一,教育是对未来的投资,兴办教育是抢占未来制高点。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其投资属于公共财政的范畴,理应由政府代表国家投入。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现阶段各级政府很少有真正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规定,落实了对高等教育投入的责任。前几年,一部分人还提出了“教育产业化”的口号。这样,由于教育教学逐步规范,技术日益进步,以及教师工作年限的延长和技术职称的提高,使高校的教 育经费大幅增加,教学、实验、学生公寓及运动场所的维护成本,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体育器材的购置成本,人员工资,行政办公成本等教育投入的刚性支出,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

为了维持教学的正常运转,政府只能允许学校通过向学生及家长收取较高的学费来弥补教育投入的不足。然而,由于我国经济总体上欠发达,而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高校中贫困学生较多,确实无力缴费。据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对4省、区20所高校的调查得知,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的贫困生比例约为20%,特困生比例为8%;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生比例超过30%,特困生比例超过15%.该会7、8月间,组织对北京、河北、山西、甘肃等10个省、直辖市的12个市、县的优秀特困高考生家庭进行入户调查,其《中国优秀特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在校贫困生的比例为20%,约240万人;特困生则为5%—10%,约160万人。该报告还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年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均纯收入分别为9422元和2936元,如果按照每名贫困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计算(含学费、生活费和住宿费),一个人本科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这还没有考虑吃饭、穿衣、医疗、养老等费用。

我们于5月对我校学生也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方法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法。根据抽样调查方法中样本的确定和计算,调查对象主要为级、级同学,有少量级学生。调查抽取为大样本,样本数为1100.其中本科样本940,高职专科样本160.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100份,基本涵盖了我校、级所有专业。问卷收回1034份,回收率为94%.参考学校所在地海南省政府有关部门公布的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6元,加上40元的物价补贴,实际为196元。我们将贫困生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认定为200元/月。由此得出我校困难生比例为15.47%,其中特困生7.64%.我校现有在校生为11000人,按照这一比例测算,则困难生为1701人,其中特困生为840人。这两部分同学都需要学校的不同资助才能顺利完成学业。

三、治理对策思考

(一)构筑一个信心。学生收费工作是一定可以做好的,大可不必“谈费色变”。鉴于高校学生收费的重要性,学校必须解决收费问题。而且,与学生相较,毕竟学校处在一个比较有利的强势地位,应该可以解决好这个问题的。但是,要注意政策、法律界限和方式方法,合法、公允地解决。

(二)抓住两个关键。

1.依法治费是根本。学生收费工作政策性强,牵涉面广,情况复杂,影响很大,在各级政府关注、群众关心、舆论监督的情况下,稍有不慎,将对学校声誉引致非常不利的影响,也会严重干扰正常的收费工作,给学校造成重大损害。因此,学校收费工作,必须确保运行在法制的轨道上,依法、有序进行,即必须依法治费。

2.领导挂帅是保证。学生收费工作不仅是高校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财务管理工作,而且还涉及学生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学籍管理、教务管理等事项,几乎涉及高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是全局性的工作。可以说,政策性强,集合度高。因而,学生收费工作需要学校领导挂帅,亲自抓,亲自管,才能把握政策,掌控大局,收到实效。

(三)树立三个观念。做好收费工作,高校中应树立三个观念,并转变目前普遍存在的两个思想观念:

1.“以人为本”。这句话是人本思想的体现。但要以正直的、善良的、遵纪守法的人为本,而不能以不守纪律、没有诚信的人为本。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收费秩序,而不至于造成混乱。

2.“学生无小事”。这也是对的,但不是很全面。只强调了学生的权利,没有相应的义务;学校则承担没有范畴的无限责任,彼此责权不对等,这是不可思议的。完整的表述应是“学生无小事,但学生收费也是大事”。

3.部分学生不按规定缴费是对大多数按规定缴费学生的不公平。对困难学生可以进行资助、救济,但不能不收费。所有学生都按规定正常缴费,学校的办学条件才能不断得到改善,教职工待遇才能得到提高,从而鼓励和吸引优秀教师、名师用心从教,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也才能让学生享受到真正优质的高等教育。

(四)实现“五个结合”。

1.将学生收费工作与强大的、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在欠费学生诚信意识不强的情况下,对其收费应当保持一定的压力和威慑力,否则,难以见效。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这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操作性极强的工作,需要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有说服力,又有足够威力;既要深入细致、春风化雨,又要立场坚定、义正词严。要坚持思想教育与政策法规教育相结合,着重树立大学生缴费上学意识;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鼓励贫困生通过课余劳动挣取学费;引导学生消费文化,避免学生把学费挪作他用。通过以上工作,使学生打消对抗心理,培养、强化缴费意识。

2.将学生收费工作与学籍管理结合起来。学生有了缴费意识,并成为自觉行为,还得有制度保证。制度是诱导、督促、约束学生及时、足额缴费的根本保障。对学生而言,最根本、最有效的制约就是学籍管理,要实现收费工作与学籍管理的紧密结合。如原则上必须先缴费后注册;对于经过批准,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的学生,要求其作出缴款计划,并及时催缴;对其中恶意欠费的学生,要加强监管,如允许其听课、参加考试,但所考课程不登记成绩、不记学分;对在下一学年注册之前尚未缴清本学年学费者,可责令其休学,待缴足费用后方准予复学;专科生(高职生)取消其专升本资格,不给予参加生产实习;本科生不给予参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或毕业论文(设计)不给予参加论文答辩;不批准转专业申请;研究生不得参加中期考核;毕业班学生欠费的不予办理推荐就业手续,至离校时仍未缴清费用的,暂缓办理毕业证、学位证,并不予出具任何机关的证明材料,其毕业证号码不准登上教育网;等等。

3.将学生收费工作与对真正贫困学生的救济结合起来。应当清醒地看到,我们还有许多家庭贫困的大学生。政府和学校都要大力创造条件,确保家庭确实贫困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落实政府教育投入的各项责任;并制定好政策,鼓励银行开展助学贷款,鼓励民间捐资投入教育。

学校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好对贫困大学生的救济工作。要深入学生群体,切实掌握、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尤其是做好对贫困大学生的调查摸底和筛选甄别工作。学校要按期从学费收入中按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助学金,通过综合运用“奖、勤、助、补、贷”等手段,对优秀的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学校不仅要注重从物质上帮助贫困生,还要注意从心理上关心爱护贫困生。针对学生由经济困难导致的精神困惑和学习困扰,学校要努力做到经济解困和心理解困并举,在岗位设置、指导老师教育引导等方面精心安排,使这些学生在工作中增长才干和自信,帮助他们摆脱自卑、孤僻、悲观等负面心理倾向,使得贫困生能够积极调整心态,认识到贫困也是一种“财富”,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贫困生更应该奋发上进、完善自我,去坦然面对困难,勇于战胜困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学生收费工作。

4.将学生收费工作与治理教育乱收费结合起来。要维护按政府财政、物价部门核定的项目和标准收取学费、住宿费等,各高校不得巧立名目、超范围、超标准收取其他费用,更不得将招生与收费挂钩(收“点招费”),也不得以抓学生补考作为个别教师发财的途径。要一手抓学生正常收费,一手抓治理教育乱收费,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5.将学生收费工作与收费政策、方法的创新结合起来。如在开学之初,就要抓住有利时机,全力以赴尽早将收费资金收上来。由于我国将在两年内全部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学生家庭在孩子上中小学时负担较轻,还有的家庭是由于突然变故才致贫的。可由国家出面,试行预付学费,即类似于教育储蓄的形式,让家长可以提前为孩子积聚大学学费。还可实行按学分收费、通过银行托收学费等。

高校调研问卷报告(15篇)

高校招生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系统工程,本着有利于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和国家教育发展的原则,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高校信息

  • 高校招生调研报告
  • 高校招生调研报告49人关注

    高校招生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系统工程,本着有利于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和国家教育发展的原则,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厦门大 ...[更多]

  • 高校调研问卷报告(15篇)
  • 高校调研问卷报告(15篇)47人关注

    高校招生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系统工程,本着有利于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和国家教育发展的原则,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厦门大 ...[更多]

  • 高校发展调研报告
  • 高校发展调研报告39人关注

    高校发展党员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干部处(二οο二年十二月)近年来,我省高校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中组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 ...[更多]

相关专题

调研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