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矿产资源调研报告(4篇)

发布时间:2022-04-27 17:16:11 查看人数:85

矿产资源调研报告

第1篇 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调研报告

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调研报告

磐石市地处半山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已发现的矿产有44种,硅灰石、方解石、石灰石、石墨、镍矿等赋存的储量居全省前列。目前有矿山258个。

矿产资源的开发给我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好的效益。同时由于矿山数量多,分布面广,也给矿产资源的执法监察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目前矿产资源违法开采现象还时有发生,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矿产资源有关配套的法规不完善,操作性不强。《矿产资源法》颁布实施以来,尤其是国务院“三个办法”出台以后有关矿产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使执法监察工作有法可依。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依照上述法律法规和《吉林省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管理条例》来查处和办理矿产资源违法行为案件。在查处无证采矿的案件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个人无证采矿刚刚开采三天就被发现;而另一个人同样无证采矿已经干了三个月,在处罚时应按照《省条例》四十五条规定除没收采出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外可以并处8万元以下罚款。

由于法规规定的比较笼统,所以操作起来不太好把握,同样性质的无证开采在处罚时当然对造成损失大的要加重处罚,但对造成损失少的或没造成损失的又该处罚多少呢?所以很难把握,往往给人造成执法监察工作随意性大,罚款可多可少,缺乏严肃性。

2、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采矿权非法转让问题。国务院“三个办法”已经明确规定了采矿权转让的管理办法,但是一些采矿权人,尤其是一些私营矿山的业主受到利益的驱使,无视法律规定非法买卖矿山,非法转让采矿权,从中牟利。

目前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还不完善,在依法办理转让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曾遇到过这种情况。

有的矿山老板将矿山卖掉后,带着钱跑到外地去了。在查处过程根本找不到卖方当事人,而《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第三项和国务院《探矿权采矿转让管理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违法行为人是卖方,所以对买方的处理只能是吊销采矿许可证,而原发证机关又是上级机关,所有这样的案件在处理上很难操作和办理。

3、在我们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违法行为,而这些法律、法规对这种行为没有规定法律责任,所以在执法监察工作中,对这些违法行为不能处罚。例如《吉林省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非法采矿者提供勘查资料,电力和火工材料。

对于这些助纣为虐的行为,法律没有规定如何处罚,只能是批评教育,所以造成你说你的,我干我的,起不到真正教育作用。也给执法监察工作带来难度。

4、机构改革后,磐石市地矿局仍单设,但属于事业单位。由此,执法人员没有公务员身份,虽有政府授权,但发生诉讼就可能有败诉的可能。对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严格执法监察的队伍。矿产资源执法监察是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保护矿产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质具有执法资格的执法监察队伍是做好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关键。

同时要加强基层执法监察人员的学习培训,建立必要的信息网络、探索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经验。使矿产资源执法监察队伍真正成为矿产资源卫士。

第2篇 实施矿产资源整合状况调研报告

实施矿产资源整合状况调研报告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直接推动下,从20__年起,我县以治乱为目标,在全县开展了矿产资源整合工作。根据国务院部署和省、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的意见要求,我县国土资源部门如何按照国家和省、州的要求,充分结合我县实际,不断优化全县矿产资源市场配置和逐步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布局及开发利用,从而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县工业企业,积极推动全州发展工产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是我局本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列入调研的重点课题之一。对此,根据我局学习调研阶段工作安排,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_____县矿业开发历史悠久,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解放后,历经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等地质单位、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勘查,到目前为止,基本查明的矿产资源共26种,分别是:能源矿产2种,即煤(包括烟煤、无烟煤、褐煤)、油页岩;金属矿产9种,即铁、铜、铅、锌、锰、钴、银(伴生)、钼(伴生)、钛砂矿;非金属矿产12种,即岩盐、芒销、石膏、石英砂、硅石、高岭土、白云石、石灰石、页岩、粘土、普通建材石料、普通建材砂料;水气矿产3种,即二氧化碳气、矿泉水、地下热水(温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是,长期以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一直存在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不合理、采富弃贫、经营粗放、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与管理,是我县热点问题之一,不仅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而且社会密切关注。近几年来,我们以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为契机,紧紧围绕全县化工产业的发展,将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着力点,强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省、州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整合矿产资源调整开发利用布局工作是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同时,资源整合工作又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性工作。因此,_____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政府负责、统一部署,协调配合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整体推进,稳步实施的办法进行。

(一)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做好资源整合工作的关键。整合资源调整布局工作的主线是资源,对象是矿山企业,目的是解决资源配置和矿山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既涉及历史遗留问题,也涉及现实的经济利益再分配等问题,情况错综复杂。因此,只有各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才能做好此项工作。

(二)坚持整顿先行,“治乱”与“治散”相结合是搞好整合资源调整布局工作的前提。在整合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先整顿,再整合,坚持与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相结合,通过开展“三查”工作,全面查处无证勘查、无证开采、越层越界开采、以采代探和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破坏矿山生态环境等各类违法行为,为顺利开展整合工作创造条件。以整顿促整合,以整合促规范,促进和推进了整合资源调整布局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强化规划控制,努力从源头治散。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我县会同相关部门编制了《_____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以此规划为依据,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制度、分类分区勘查开采制度、开发利用方向管制制度、最低开采规模制度和矿产资源储备制度,严把矿业权设置关,努力避免出现新的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不合理问题。

(四)科学编制整合方案,夯实整合工作基础。我们在全面调查摸底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全县矿产资源整合初步方案,并根据需要编制了石英砂、石灰石、钛矿资源整合方案。通过分级制定整合方案,明确了整合目标任务、整合范围、整合标准、政策界限、工作进度,将矿山压减指标落实到了各重点矿区,并将分类处置意见落实到了每一个矿山,为整合工作的实施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五)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是加强领导,部门联动。积极争取政府领导支持,加强与发展改革委、安监、环保、水利、林业、工商、公安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整合主体为主,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整合工作机制。二是暂停受理矿业权设置申请,集中力量抓整合。列入资源整合的矿区及其外围地区,在没有实现整合之前暂停了新立探矿权采矿权设置申请,以促进资源整合。三是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准入条件,明确资源配置导向。明确要求,新建矿山必须满足最低开采规模、符合安全生产条件、通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达到综合利用和开采回采率等条件,否则,一律不予准入,不得设立矿业权;现有矿山在办理延续、变更手续时,必须比照新建矿山要求进行整改,并纳入资源整合范围,否则,不 予办理延续、变更手续,责令退出我县矿业开发市场,使“参与资源整合、走规模开发、综合利用、采选加工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成为矿业开发投资者不可回避的战略选择。同时,通过矿业权设置和调整重置、定向转让,使资源配置向鼓励项目倾斜,使优势资源向云铜集团、云冶集团、云南德胜钢铁、云南燃二化工、勤攀磷化工、云南亦标等优势企业集中。四是开展专项治理整顿,以整顿促进整合。我县坚持治乱、治散一起抓,以整顿促整合,采取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组织开展了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对各种违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进行了全面排查;对正在实施的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全县矿产资源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全面清查。清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排队,全面整改,严厉打击了无证勘查开采、滥采乱挖、超层越界、盗采盗运等违法行为,形成了有利于实施资源开发整合的社会环境。五是明确政策,激励约束并举。坚持“存量利益不变,增量利益共享”原则,通过整合后矿山企业在当地注册、建厂,税收在资源赋存地缴纳等途径,保证整合后地方政府税收不减少甚至有所增加;允许整合矿山在符合矿业权设置方案的前提下,适当扩边增储,调动地方政府和矿山企业参与整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应纳入整合而不原参与整合的矿山,采矿许可证到期后,政府相关部门不再为其证照办理延续、变更手续,依法关闭无偿收回。

(六)创新整合模式,以多种方式实施整合。按照“四个一批”(即:淘汰关闭一批、有条件保留一批、合并重组一批、整改提高一批)的思路与要求,采用收购、兼并、入股等方式,根据不同地区、矿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因矿制宜,采取不同形式,同步推进资源整合和产业整合,采用“矿山合并重组”、“采选加工一体化”、“采选加工联合体”、“采矿与加工企业战略协作”等多种形式推进整合。

通过资源整合的探索和实践,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已初步呈现资源规模化开采、集约化利用和链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矿山总数大幅减少,全县矿业权总数从20__年的166个压缩到了现在的126个,全县共注销了40个矿山采矿权,矿业权总数压缩了24%;二是一矿多开、大矿小开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矿山开采规模、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安全生产均达到国家和省有关要求;三是选矿缺位、采用分离的局面得以扭转,多数矿山开发企业由单一采矿或加工企业向采选加工一体化联合企业发展,依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产业链结;四是优质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龙头企业长远发展有了坚实的资源保障;五是采富弃贫现象得到初步遏制,开采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利税得到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在矿产资源的开发整合过程中,总结形成了以勘查开发利用全程监管和以资源配置引导产业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新模式,使全县矿产资源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三、存在的问题

(一)整合矿产资源调整开发利用布局工作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性、创造性的工作,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总结完善,整合中遇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政策支持,整合工作涉及矿山企业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资源整合工作推进难度较大。

(二)对整合资源调整布局工作宣传的广度、深度不够。一些矿山企业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甚至还以不同形式抵制整合工作推进。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保护和治理矿山生态环境的意识还需加强,破坏矿区生态环境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体现在矿产资源较集中的开采区,一些规模较小的矿山在落实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要求上还有差距。

(四)矿产资源开发综合利用不够。由于经济发展需求引导了资源开发方向,目前矿山布局不够合理,矿山设置数量多,但生产规模偏小,生产模式仍停留在落后的粗放式加工上,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目标还有差距。

(五)打击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存在一定难度。无证开采、超层越界开采矿产资源等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而现行执法手段落后,调查取证难度大,执法效果不佳。尽管依靠基层干部和群众,发现了一些非法开采现象,但实际国土资源部门单方面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控制能力及其有限。

(六)多部门共同监管的协作机制还需加强。在矿产资源执法监察、案件查处中,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配合,没能充分发挥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合力。

四、改进办法和措施

(一)积极研究和探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关于资源整合工作的文件精神和要求,总结整合工作经验和办法,进一步理清整合工作的方法、步骤、程序,研究整合过程中发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二)加大宣传力度,切实解决好各矿山企业和社会各界对资源整合的认识问题。通过不同形式,广泛宣传资源整合调整开发利用布局工作的目的、任务和意义,克服各种困难,坚定不移地抓好抓实资源整合工作。

(三)认真落实各项要求,加快矿产资源整合进度。要按照省、州、县人民政府工作要求和确定的整合范围,积极对辖区内的矿区进行摸底调查,认真参与制定本辖区内各整合矿区的整合方案,逐级报批。同时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全面实行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方案制度。努力实现在政府统一调控下,以市场化配置为基础的矿业权设置制度。

(四)进一步强化整合措施。整合期间,不再受理新立探矿权、采矿权申请,不再受理探矿权、采矿权人变更矿区范围的申请,对以各种手段抵制资源整合工作的,其采矿许可证到期后坚决予以关闭,并取消其参与整合的资格。

(五)严格整合条件和标准,确保整合工作扎实开展。坚持“先治乱,再治散”、“先关闭,后整合”的原则,对按照有关规定应予关闭的矿山,要严格按标准予以关闭;对有违法行为的矿山,要严格依法查处,查处到位后才允许其参与整合;对有严重违法行为的,要依法吊销有关证照,严格按规定予以关闭。

(六)整顿和规范工作常抓不懈。做好我县新一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着力解决上一轮规划存在的新老问题,及时报批实施,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加速矿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规范我市矿业权市场建设,充分发市场的配置作用,全面实行采矿权招拍挂。落实集中开采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强化资源整合。进一步落实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收取和管理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机制。

第3篇 集中开采区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调研报告

1,兰溪市灵洞乡白坑--鸟窠岩石灰岩集中开采区矿产资源分布与矿山开采现状图1:5000

2,白坑-鸟窠岩石灰岩矿区含矿层厚度柱状对比图1:5000

兰溪市灵洞乡白坑-鸟窠岩水泥石灰岩集中开采区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2,矿区社会环境简况

矿区地处兰溪市区东面直距8~12km的灵洞乡境内,东侧与金华市婺城区交界,自西向东分别为白坑,西山寺和鸟窠岩村.

矿区石灰石矿经多年开采规模逐渐扩大,导致区内及周围生态环境逐年恶化,粉尘,噪音污染,废石渣,废弃油料等对环境产生影响,兰溪市政府曾实行白坑村,西山寺村,鸟窠岩村搬迁工程,并为安置搬迁村民,在兰溪市区建有新村,但仍有部分村民居住在白坑村,部分采矿人员临时暂住;西山寺村和鸟窠岩村主要为采矿人员,外来打工者暂时居住.区内村民住房均沿山脚分布,为混砖结构,2-3层楼房为主.该区经济以采矿,水泥生产及运输业为主,经济较发达,当地劳动力缺乏,矿山开采以外来人员为主,农业生产为次要地位.

矿区西面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六洞山风景区,距矿区约有1.5km,矿区内及附近无大型企业,主要有西山寺水泥厂,位于西山寺村南侧,建有立窑厂房,办公楼,变电所,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现已拆除.

矿区内未发现需保护的人文景观及基础设施.

3,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分析

随着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省内各市,县正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新一轮的发展时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发展势头强劲,对各种类型,标号的水泥需求量日益增加.

兰溪市水泥工业发达,依托本地石灰石资源优势在全省占近20%的市场份额,据有关资料,2000年年产水泥约542万吨,2003年增至900多万吨,增幅明显.2003年,全市共有水泥企业17家,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灵洞乡,年总生产能力达850万吨.

兰溪市地处浙江中西部,交通

便利,水泥工业在华东市场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离温州,杭州,宁波,上海等大中城市较近,区位优势明显,水泥行业起步较早,已经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拥有较雄厚的资本实力,水泥企业中大部分是民营企业,产权明晰,机制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发展势头强劲.

矿区是兰溪市主要的石灰岩开采区,是兰溪市各大小水泥厂,尤其是灵洞乡内水泥厂的水泥生产原料的重要基地.随着兰溪市水泥产业的发展壮大,对于石灰岩这样的不可再生性资源的市场需求量势必进一步增加.

(四)矿区以往地质工作

d级3448万吨,其中b级1032万吨,c级1852万吨(b,c级套改为111b),d级564万吨(套改为333).矿区西部西山寺——洞源矿段,2001年浙江省核工业二六九大队地调中心进行详查,完成1:5000地质测量2.4km2,钻探804.37m,槽探2034.8m3,提交了《浙江省兰溪市灵洞乡洞源矿区水泥用石灰岩详查地质报告》,经浙江新始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咨询有限公司书面评审,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以浙土资认储字[2001]5号文认定,同意白坑——西山寺矿段(ⅰ——ⅷ线间)水泥原料石灰岩矿石量为: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1616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6900万吨,其余地段暂不评审认同.2023年7月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对西山寺水泥厂厂区及附近地段进行详查,完成1:2000地形地质测量0.11km2,钻探449.19m,槽探256.43m3.提交了《浙江省兰溪市西山寺水泥用石灰岩矿区详查地质报告》,经评审省厅2023年8月31日备案,以浙土资备字[2023]72号文批准,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2081千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4539千吨,合计6620千吨.

上述勘探,详查和普查地质工作,对矿区地质构造,含矿层的划分,勘探工程的布置,矿体(层)的圈定,储量估算方法,计算公式的选择,块段划分及储量类别等基本合理,达到各勘查阶段的技术要求.但由于勘查时间,勘查单位不同,对地层,含矿层的划分也不尽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矿层深部控制不够等问题.

(五)本次工作情况

根据浙土资发[2023]41号文批复意见,按照《矿区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调研技术要求》(试行),联合编制组由地质,水文,采矿技术人员组成,在初步收集矿区地质勘查成果资料,各矿山占用资源储量分割计算报告和开采设计方案等情况前提下,对矿区进行了野外踏勘工作,编写了《兰溪市灵洞乡白坑——鸟窠岩水泥石灰岩矿区开发利用总体方案》项目大纲,设计了工作项目,费用预算及实施安排.

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搜集了矿区各矿段的勘探报告,详查报告,

矿山占用资源储量分割报告和开采设计方案,调查了解矿区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开发利用情况,开采技术条件,矿区周边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9月中旬转入矿区1:5000地形地质图,剖面图,柱状图的编制,矿区资源储量的核实以及矿区现状,(4)二迭系下统栖霞组(p1q)

分布于矿区北缘山脊一带,为矿层顶板.据其岩性可分为四段.

3)含燧石团块灰岩,微晶灰岩段(p1q3):灰黑色,厚层状,夹白云质灰岩,硅质岩,含炭泥岩等.

4)含燧石团块微晶灰岩,硅质灰岩与硅泥质岩呈互层状产出(p1q4).

(5)第四系(q4)

在矿区南侧地势低凹地段分布较广.岩性

为黄褐色,浅红色粘土,亚粘土夹杂少量风化,半风化基岩碎块,厚度0~27.85m,变化较大.

(二)构造

矿区地层呈单斜层状,总体走向近东西向,倾向330~360°,倾角35~60°,无论倾向和倾角总体上较稳定,没有大的变化.

(三)岩浆岩

矿区只发现零星分布的安山玢岩(αμ)和霏细斑岩(vπ),黄绿色或灰褐色,岩脉呈透镜状,细脉状,团块状.规模较小,长一般10m左右,宽1m,最长55m,宽达10m.主要集中在船山组的中下部,对矿层破坏不大.

(四)岩溶

矿区岩溶不发育,地表偶见溶沟,石芽等现象,矿层深部占孔未见溶洞.在f1断裂破碎带内,岩溶主要发育在鸟窠岩矿段ⅰ线以东,尤其是ⅳ~ⅵ线一带之船山组下部的层位中,地表沿断裂破碎带发育有大片的石灰华,深部很少见及完整石灰岩,溶蚀现象普遍,往西钻孔中只见及几个小溶洞,直径0.4~3.03m,计算储量范围内仅在q

三,矿体(层)地质

(一)矿体(层)特征

矿区含矿层为中石炭统黄龙组灰白色微晶灰岩夹白云质灰岩和上石炭统船山组灰,深灰色生物碎屑隐晶——微晶灰岩夹含白云质灰岩,含燧石团块灰岩.

含矿层呈单斜层状产出,产状较为稳定,倾向一般为330°~360°,局部略有变化,倾角一般30°~60°.

含矿层的形态呈层状,似层状.黄龙组灰岩总体形态呈稳定的层状,似层状,其内夹的白云质灰岩似层状或透镜状.从揭露和控制结果看,石灰岩层之形态无论从走向,倾向上均存在一定的变化,走向上主要分布于白坑——鸟窠岩矿段ⅰ线,再向东渐尖灭,倾向上亦在ⅰ线从地表向深部渐尖灭由碎屑岩代替.船山组灰岩形态稳定,呈层状露布于全矿区,其内夹含白云质灰岩和燧石团块灰岩分布有一定层位,但往往呈透镜状,团块状,不均匀分布.

从附图2可见,黄龙组石灰岩之厚度从矿区西部向矿区东部明显变薄而尖灭;船山组石灰岩层厚度在矿区基本稳定,总体上有从西往东由薄变厚的趋势.

(二)矿石质量

1,矿石结构,构造

黄龙组石灰岩矿石呈灰白色,具不等粒微晶晶粒结构,致密块状构造,局部网脉状微细裂隙发育而充填白色结晶较粗的方解石则呈网脉状构造;船山组石灰岩矿石呈灰~灰黑色,含生物碎屑微晶结构,块状构造,局部网脉状构造,条带状构造.

2,矿石矿物组成

黄龙组微晶石灰岩几乎全由方解石组成,以不等粒晶粒集合体产出,晶粒大小由0.005~2mm,含量大于95%,有少量石英微粒及泥质物.

船山组生物碎屑微晶灰岩主要矿物成分

为方解石,粒径为0.01mm左右,含量约90%,少量生物碎屑碳酸盐及微量泥质物,硅质物.

上表表明矿区矿石质量较好,符合水泥用石灰质原料矿石化学成分的一般要求,黄龙组石灰岩质量优于船山组石灰岩.

从矿区各勘查矿段的每个勘探线剖面的含矿层,矿层平均化学成分统计表看,无论黄龙组和船山组矿石质量沿走向是基本稳定的,变化幅度不大,相比较而言,白坑——西山寺矿段的矿石cao含量偏低,尤其船山组石灰岩的cao偏低较明显;从各矿段地表与深部工程对应层段矿石平均化学成分统计表看,矿石质量沿倾向上也是比较稳定的,变化很小,但白坑——西山寺矿段由地表向深部矿石质量有变差的趋势.

(三)矿石类型

按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矿区矿石自然类型可划分为微晶灰岩和生物碎屑微晶灰岩两类.黄龙组矿石以微晶灰岩为主,船山组矿石以生物碎屑微晶灰岩为主.矿石工业类型均为水泥用石灰岩.从其主要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看,矿区极大部分矿石为优质水泥原料.

(四)矿层围岩,夹石(层)及高游离硅层(段)特征

1,矿层围岩

矿层底板为中石炭统黄龙组(c2h)紫红色,青灰色石英杂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硅化灰岩,白云质灰岩(透镜体),有些地段以灰白色微晶灰岩为直接底板.

2,夹石(层)

在矿层中因氧化钙含量低或氧化镁超过工业指标之样段经任意8米段加权平均,仍满足不了工业指标要求的区段圈为夹石(层).黄龙组中夹石(层)均为低钙高镁的含白云质灰岩,呈透镜状顺层分布,规模不大,厚度3~5m,沿走向,倾向很快尖灭,还有个别顺层贯入的安山玢岩,厚4.03m,走向长约500m,倾向延深约70m.船山组中之夹石(层)为低钙高镁含燧石团块灰岩及硅化生物碎屑灰岩,呈透镜状或似层状,部分沿走向,倾向很快尖灭,部分延伸较稳定,达数百米,岩石呈灰~灰黑色,致密坚硬,取样分析,主要组分平均含量:cao46.14~ 上述夹石(层)在开采过程中很难分采剔除,为了研究夹石混入后对矿石质量的影响,将夹石和矿石按厚度进行加权平均后,cao平均含量>;48%时,只要在开采过程中注意搭配,可以保证矿石质量,不必剔除,达到充分利用资源的目的.

在白坑——西山寺矿段处于黄龙灰岩与船山灰岩之间的夹层,其岩性为白云质灰岩,泥灰岩,粉砂质页岩,泥岩,呈层状分布,应划分夹层予以分采剔除(可考虑综合利用).

3,高游离硅层(段)

(五)矿床成因

矿区的矿床成因为浅海相碳酸盐沉积矿床.

(六)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矿区原料工艺性能试验种类为易磨性试验,易烧性试验两种.

kh=0.88±0.0

sm=2.6±0.

im=1.6±0.

生料细度

+80μm筛余<10%

+200μm筛余<0.5%

四,矿区开采技术条件

(一)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可分为含水层及隔水层.

2,二迭系下统栖霞组灰岩溶洞裂隙含水层(p1q),主要分布于矿区北侧,为矿层顶板.岩性为含燧石团块(条带)灰岩,泥质粉砂岩和细砂岩夹燧石团块灰岩,硅质岩,泥晶生物灰岩等.裂隙岩溶不发育,受大气降水补给,以泉的形式在沟谷凹处排泄,为弱含水层.

3,石炭系上统船山组灰岩溶洞裂隙含水层(c3c),分布全矿区,为主要含矿层,岩性为浅灰色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夹含燧石团块(条带)灰岩,白云质灰岩,厚层状,西矿段岩溶,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差;东矿段岩溶较发育,可见最大直径0.5m的干溶洞,富水性较好.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泉的形式排泄,为矿区相对的含水层.

4,石炭系中统黄龙组灰岩溶洞裂隙含水层(c2h),分布于矿区西南侧,因f1构造影响,第四系覆盖较多,出露不全.岩性为灰白色厚层状石灰岩,白云质灰岩,是矿区含矿层之一,厚度变化大.西矿段岩溶,裂隙不发育,而东矿段地表及深部岩溶较发育.

灰岩下部为石英杂砂岩,粉砂岩及硅化灰岩,硅化灰岩呈透镜状,致密完整,为良好的隔水层.

5,石炭系下统叶家塘组石英砂岩隔水层(c1y),分布于矿区南缘,岩性为灰紫色,灰白色含砾石英砂岩,砾石以石英,脉石英为主,磨园度较好,硅质胶结,致密坚硬,为良好的隔水层.受大气降水和第四系孔隙水补给,以泉形式排泄.

6,矿区构造简单,断裂构造唯有f1规模较大,纵贯矿区东西,有较宽的构造破碎带富水性一般,为一不良导水断裂.

7,矿区无大河和地表水体.矿区东侧有鸟窠岩沟小溪向南为八石溪,西段有西山寺沟小溪,向西经白坑村汇入沙溪,矿区内流程短,影响不大.溪沟水量受季节影响,雨季水量较大,特别是暴雨时,有暴涨暴跌的特点,应疏通河道,防止洪水淹没采场,干旱天气,水量很少,直至干涸.

矿区地层富水性较弱,构造简单,裂隙岩溶不太发育,地下水循环活动微弱,矿区水文地质属中等——简单型.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暴雨时水量增大,对矿山有影响,要疏通水路,清理渣石,防止堵塞.在东南侧沟口,挖沟降深,自然排放多余水量;在矿区西部,要特别注意暴雨引发山洪暴发,冲刷废石(渣)堆,而引发泥石流,对白坑村一带产生很大的威胁.

(二)矿区工程地质条件

矿区为一单斜构造,矿层中矿石为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和微晶灰岩.岩性致密,均匀,块状构造.

含矿层中的夹石层为生物碎屑灰岩,燧石团块灰岩和白云岩等.岩性致密,尤其是生物碎屑灰岩,由于不同程度的硅化而使岩石致密坚硬.

矿层底板部分地段为石英杂砂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砂岩呈中~细粒砂状结构,中层状,砂质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等.硅质胶结为主,岩性致密坚硬,部分地段为微晶灰岩直接作底板.

顶板为燧石条带灰岩,硅质岩,致密,坚硬,稳固.由于矿体顶部边坡坡向与地层倾向相反,所以不易发生较大滑坡.

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

矿石小体重:平均2.69g/cm3.

矿石湿度:平均0.13%,不需对储量进行校正.

抗压强度平均值:垂直层面107mpa,平行层面71mpa.

抗剪强度平均值:凝聚力52.3mpa,内摩擦角=24.3°,tg=0.4505.

根据实地观察,顶,底板裂隙发育特征与矿层一致.裂隙中亦常见有方解石脉充填.

综上所述,矿区矿层和围岩的岩

性致密稳固,裂隙已被方解石脉充填,稳固性较好.

(三)矿区环境地质条件

矿区属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的地区,为地质环境稳定和良好的区域.

矿区地表地下水水质良好,矿石和废渣不易分解出有害组分,矿区经放射性检测,放射性水平<<伤害人体极限值.

矿山开采时要防止粉尘,噪声及油料废弃物等对环境和人体的损害.暴雨期注意岩溶塌陷,洪水对矿山废石(渣)堆的冲刷而形成泥石流,危害极大.

五,矿区资源储量及类别

本次矿区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调研报告,根据矿区各矿段地质勘查程度,按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规范(gb/t17766—1996),进行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其工业指标,估算方法与计算公式,估算参数,矿体圈定,块段划分及其资源储量类别等均与原地质勘查报告保持一致,并将原报告的储量级别按套改要求进行套改,即b,c级套改为(111b),d级套改为(333).

矿区资源储量分东矿段,中矿段,西矿段分别核算:

(一)东矿段(鸟窠岩村——市域界)资源储量

采场现状(照片17,18).

(二)中矿段(鸟窠岩村——西山寺村)资源储量

第4篇 矿产资源整合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矿产资源整合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直接推动下,从20__年起,我县以治乱为目标,在全县开展了矿产资源整合工作。根据国务院部署和省、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的意见要求,我县国土资源部门如何按照国家和省、州的要求,充分结合我县实际,不断优化全县矿产资源市场配置和逐步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布局及开发利用,从而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县工业企业,积极推动全州发展工产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是我局本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列入调研的重点课题之一。对此,根据我局学习调研阶段工作安排,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_____县矿业开发历史悠久,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解放后,历经_____省地质矿产局等地质单位、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勘查,到目前为止,基本查明的矿产资源共26种,分别是:能源矿产2种,即煤(包括烟煤、无烟煤、褐煤)、油页岩;金属矿产9种,即铁、铜、铅、锌、锰、钴、银(伴生)、钼(伴生)、钛砂矿;非金属矿产12种,即岩盐、芒销、石膏、石英砂、硅石、高岭土、白云石、石灰石、页岩、粘土、普通建材石料、普通建材砂料;水气矿产3种,即二氧化碳气、矿泉水、地下热水(温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是,长期以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一直存在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不合理、采富弃贫、经营粗放、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与管理,是我县热点问题之一,不仅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而且社会密切关注。近几年来,我们以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为契机,紧紧围绕全县化工产业的发展,将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着力点,强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省、州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整合矿产资源调整开发利用布局工作是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同时,资源整合工作又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性工作。因此,_____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政府负责、统一部署,协调配合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整体推进,稳步实施的办法进行。

(一)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做好资源整合工作的关键。整合资源调整布局工作的主线是资源,对象是矿山企业,目的是解决资源配置和矿山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既涉及历史遗留问题,也涉及现实的经济利益再分配等问题,情况错综复杂。因此,只有各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才能做好此项工作。

(二)坚持整顿先行,“治乱”与“治散”相结合是搞好整合资源调整布局工作的前提。在整合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先整顿,再整合,坚持与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相结合,通过开展“三查”工作,全面查处无证勘查、无证开采、越层越界开采、以采代探和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破坏矿山生态环境等各类违法行为,为顺利开展整合工作创造条件。以整顿促整合,以整合促规范,促进和推进了整合资源调整布局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强化规划控制,努力从源头治散。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我县会同相关部门编制了《_____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以此规划为依据,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制度、分类分区勘查开采制度、开发利用方向管制制度、最低开采规模制度和矿产资源储备制度,严把矿业权设置关,努力避免出现新的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不合理问题。

(四)科学编制整合方案,夯实整合工作基础。我们在全面调查摸底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全县矿产资源整合初步方案,并根据需要编制了石英砂、石灰石、钛矿资源整合方案。通过分级制定整合方案,明确了整合目标任务、整合范围、整合标准、政策界限、工作进度,将矿山压减指标落实到了各重点矿区,并将分类处置意见落实到了每一个矿山,为整合工作的实施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五)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是加强领导,部门联动。积极争取政府领导支持,加强与发展改革委、安监、环保、水利、林业、工商、公安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整合主体为主,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整合工作机制。二是暂停受理矿业权设置申请,集中力量抓整合。列入资源整合的矿区及其外围地区,在没有实现整合之前暂停了新立探矿权采矿权设置申请,以促进资源整合。三是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准入条件,明确资源配置导向。明确要求,新建矿山必须满足最低开采规模、符合安全生产条件、通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达到综合利用和开采回采率等条件,否则,一律不予准入,不得设立矿业权;现有矿山在办理延续、变更手续时,必须比照新建矿山要求进行整改,并纳入资源整合范围,否则,不 予办理延续、变更手续,责令退出我县矿业开发市场,使“参与资源整合、走规模开发、综合利用、采选加工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成为矿业开发投资者不可回避的战略选择。同时,通过矿业权设置和调整重置、定向转让,使资源配置向鼓励项目倾斜,使优势资源向云铜集团、云冶集团、_____德胜钢铁、_____燃二化工、勤攀磷化工、_____亦标等优势企业集中。四是开展专项治理整顿,以整顿促进整合。我县坚持治乱、治散一起抓,以整顿促整合,采取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组织开展了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对各种违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进行了全面排查;对正在实施的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全县矿产资源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全面清查。清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排队,全面整改,严厉打击了无证勘查开采、滥采乱挖、超层越界、盗采盗运等违法行为,形成了有利于实施资源开发整合的社会环境。五是明确政策,激励约束并举。坚持“存量利益不变,增量利益共享”原则,通过整合后矿山企业在当地注册、建厂,税收在资源赋存地缴纳等途径,保证整合后地方政府税收不减少甚至有所增加;允许整合矿山在符合矿业权设置方案的前提下,适当扩边增储,调动地方政府和矿山企业参与整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应纳入整合而不原参与整合的矿山,采矿许可证到期后,政府相关部门不再为其证照办理延续、变更手续,依法关闭无偿收回。

(六)创新整合模式,以多种方式实施整合。按照“四个一批”(即:淘汰关闭一批、有条件保留一批、合并重组一批、整改提高一批)的思路与要求,采用收购、兼并、入股等方式,根据不同地区、矿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因矿制宜,采取不同形式,同步推进资源整合和产业整合,采用“矿山合并重组”、“采选加工一体化”、“采选加工联合体”、“采矿与加工企业战略协作”等多种形式推进整合。

通过资源整合的探索和实践,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已初步呈现资源规模化开采、集约化利用和链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矿山总数大幅减少,全县矿业权总数从20__年的166个压缩到了现在的126个,全县共注销了40个矿山采矿权,矿业权总数压缩了24%;二是一矿多开、大矿小开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矿山开采规模、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安全生产均达到国家和省有关要求;三是选矿缺位、采用分离的局面得以扭转,多数矿山开发企业由单一采矿或加工企业向采选加工一体化联合企业发展,依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产业链结;四是优质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龙头企业长远发展有了坚实的资源保障;五是采富弃贫现象得到初步遏制,开采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利税得到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在矿产资源的开发整合过程中,总结形成了以勘查开发利用全程监管和以资源配置引导产业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新模式,使全县矿产资源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三、存在的问题

(一)整合矿产资源调整开发利用布局工作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性、创造性的工作,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总结完善,整合中遇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政策支持,整合工作涉及矿山企业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资源整合工作推进难度较大。

(二)对整合资源调整布局工作宣传的广度、深度不够。一些矿山企业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甚至还以不同形式抵制整合工作推进。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保护和治理矿山生态环境的意识还需加强,破坏矿区生态环境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体现在矿产资源较集中的开采区,一些规模较小的矿山在落实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要求上还有差距。

(四)矿产资源开发综合利用不够。由于经济发展需求引导了资源开发方向,目前矿山布局不够合理,矿山设置数量多,但生产规模偏小,生产模式仍停留在落后的粗放式加工上,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目标还有差距。

(五)打击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存在一定难度。无证开采、超层越界开采矿产资源等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而现行执法手段落后,调查取证难度大,执法效果不佳。尽管依靠基层干部和群众,发现了一些非法开采现象,但实际国土资源部门单方面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控制能力及其有限。

(六)多部门共同监管的协作机制还需加强。在矿产资源执法监察、案件查处中,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配合,没能充分发挥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合力。

四、改进办法和措施

(一)积极研究和探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关于资源整合工作的文件精神和要求,总结整合工作经验和办法,进一步理清整合工作的方法、步骤、程序,研究整合过程中发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二)加大宣传力度,切实解决好各矿山企业和社会各界对资源整合的认识问题。通过不同形式,广泛宣传资源整合调整开发利用布局工作的目的、任务和意义,克服各种困难,坚定不移地抓好抓实资源整合工作。

(三)认真落实各项要求,加快矿产资源整合进度。要按照省、州、县人民政府工作要求和确定的整合范围,积极对辖区内的矿区进行摸底调查,认真参与制定本辖区内各整合矿区的整合方案,逐级报批。同时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全面实行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方案制度。努力实现在政府统一调控下,以市场化配置为基础的矿业权设置制度。

(四)进一步强化整合措施。整合期间,不再受理新立探矿权、采矿权申请,不再受理探矿权、采矿权人变更矿区范围的申请,对以各种手段抵制资源整合工作的,其采矿许可证到期后坚决予以关闭,并取消其参与整合的资格。

(五)严格整合条件和标准,确保整合工作扎实开展。坚持“先治乱,再治散”、“先关闭,后整合”的原则,对按照有关规定应予关闭的矿山,要严格按标准予以关闭;对有违法行为的矿山,要严格依法查处,查处到位后才允许其参与整合;对有严重违法行为的,要依法吊销有关证照,严格按规定予以关闭。

(六)整顿和规范工作常抓不懈。做好我县新一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着力解决上一轮规划存在的新老问题,及时报批实施,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加速矿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规范我市矿业权市场建设,充分发市场的配置作用,全面实行采矿权招拍挂。落实集中开采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强化资源整合。进一步落实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收取和管理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机制。

矿产资源调研报告(4篇)

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调研报告磐石市地处半山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已发现的矿产有44种,硅灰石、方解石、石灰石、石墨、镍矿等赋存的储量居全省前列。目前有矿山258个。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矿产资源信息

  • 矿产资源调研报告5篇
  • 矿产资源调研报告5篇102人关注

    实施矿产资源整合状况调研报告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直接推动下,从20xx年起,我县以治乱为目标,在全县开展了矿产资源整合工作。根据国务院部署和省、州人民 ...[更多]

  • 矿产资源调研报告(4篇)
  • 矿产资源调研报告(4篇)85人关注

    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调研报告磐石市地处半山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已发现的矿产有44种,硅灰石、方解石、石灰石、石墨、镍矿等赋存的储量居全省前列。目前有矿山 ...[更多]

相关专题

调研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