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1篇 生产实习报告范文书-中国古城镇特色发展
生产实习报告书-中国古城镇特色发展
摘 要: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悠久的历史赋予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古人“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数千座现仍保存完好的古城镇是文化遗产中最耀眼的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古城镇里被继承下来,许多珍贵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古城镇里保存下来,古城镇是我们祖先精神家园的最直接物证,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是现在的古城镇商业化发展严重,完全把古城镇打造成了一个商品推销市场,使大部分中国古城镇往同一个商业形式发展,失去应有的地方特色,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因此,我们要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也让古城镇走上特色发展道路。
关键词:古城镇 商业化 本地特色 经济发展
1 中国旅游古城镇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古城古镇被开发出来。目前中国的古城镇正属于发展阶段,各个方面的开发和利用都有待提高。但是在现代化生活与商业利益的双重驱动下,有些古城居民迁出了古城,把自己的家园让给了游客。把原来的住房改为商店、饭馆、客栈,或出租给外地商人经营,或自己经营。传统的、真实的生活方式、居住活动(文化),逐渐被被功利的、庸俗的商业活动、旅游文化所取代,“居民的古城”正慢慢地蜕变为“游客的古城”。 商业地产的进驻、旅游设施的充斥、无特色商品的泛滥以及“人人皆商”的浓重商业气息都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古镇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进入古城,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一些卖“地方特色产品”的商店,林林总总的陈列在货架上。在店面的外面,不管是桌子上还是摆的地摊,也无一不是那些东西。沿着街道走,店主于营业员的叫卖声,游客与销售员的讨价还价声,声声入耳。客栈大多为本地人开设,但是却没有深居古城的宁静感,跟在外面住旅馆一样,感受不到古城古色古香的韵味。在这里没有小桥流水的幽静,没有古风古韵的优雅,没有乡土人家的风情,有的只是现代化商业的繁华与冗杂。
2中国古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古城镇商店客栈居多,商业化严重
一走进古镇,商品店一间挨着一间,随便走进一家店面,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这使人不禁猜想:我是来旅游的,还是来购物的?如果是来旅游的,为何我看到的不是古城古镇人民的古风古韵特色,为何感受不到体验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如果我是来购物的,每间店面所售的商品为何除了价格有些出入之外,种类和款式基本上是一个样,没有新颖,不具特色。据有关调查证明:除了经营服饰的铺面中丽江本地人略占多数外,其它各项旅游纪念品经营者中外地商人都占决大多数。这表明,古镇的发展对带动当地居民的经济效果不是很明显。反而使一些外地人在古镇里找到了商机。
2.2古镇商品单一而且不具特色
不管是近在眼前的磁器口古镇还是远达丽江的大理古城,都千篇一律的卖着差不多样式的纪念品。从吃的到用的,随便在哪一个古镇都能找到彼此相似的东西。比如磁器口的姜糖,在大理古镇里面也有卖。当然,我不敢保证其味道是否也是一样的。但是确实让人产生误导,姜糖到底是哪个地方的特产。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本地古镇里面的商铺都是由外地人入注经营的有关。外地人把自己地方的特色带到其他古镇里面去,本来是想图新意,但是却由于外地人入注增多加上本地人的学习模仿,让地方特色产生了交换混淆。以至于本地特色不纯,外地风格凸显的状况。举个例子,在束河古镇里面点了一碗过桥米线,煮米线的人是重庆的,煮出来的米线却是用煮砂锅米线的方法煮出来的。那里的当地人也说,就算你走完全古镇,你也吃不到正宗的过桥米线。
2.3古镇名族特色太少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照理说那里的名族特色最显著。但是进入古镇,感受到的名风名俗很少。还是由于本地居民迁出,外地居民入住的原因。所以很难在古镇里面的异乡风情。
3古镇特色发展的方案
方案一 还镇于民
古镇里的居民在古镇里居住了那么久,他们了解古镇的每一个角落。古镇是古镇人们的,古镇的特色需要古镇人民来表达,古镇人民文化风俗需要古镇来体现。古镇知道古镇人民需要什么,古镇人民知道古镇适合什么。他们了解彼此,知道彼此的需求。他们之间存在的感情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他们相辅相成,只有他们在一起才能凸显彼此最迷人的魅力。中国古镇开发应该不重在商业化发展古镇,保持古镇原有的风味才是古镇发展的着重点。这样的古镇才最具有地方特色。游者进入古镇,才会感受到时进入了一个不同的世界,远离了城市带来的喧嚣,走近了古色古香的历史殿堂,重温经典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