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工会组织调研报告8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56

工会组织调研报告

第1篇 基层工会组织调研报告

当前,随着我镇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各种个体经济组织,个体私营企业等企业的增加,带来工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工会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基层工会要适应形势、发挥作用,就要明确应该重点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理清思路,找准位置,服务大局,把握方向,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一、贯穿一条思想主线——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基层工会是工会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基层的实践者。为此,一定要把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头等政治任务来抓,在深入学习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推动工作创新发展上下功夫,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要科学地观察当前新形势的特点给工会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基层工会组织变化规律,把握基层工会工作规律,抓住规律,迎难而上;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工作内容,拓宽工作领域,改进工作方式,在创新中形成新思路,在改革中求得新突破,在发展中开创新局面,在各项具体工作中体现新举措。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

基层工会组织也把创建学习型组织纳入了自己的视野。许多县市工会以及基层工会开展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知识武装工程、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等活动,对推动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开展了多次经验交流和理论与实践的研讨活动,在工会系统掀起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在这股热潮的冲击下,基层工会还不知学习型组织是怎么回事,也上行下效地开展创建活动,大有一轰而起之势。

基层工会组织是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它是让全体成员体会到工作中生命意义的组织。是通过学习,创造自我,扩大创造未来能量的组织。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内容来看,这是当代最前沿的管理理论或最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创建学习型组织实质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管理水平的升华,需要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进行策划,制定规划和目标。基层工会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只能是处于配角和协助的地位,如果基层工会大包大揽,一方面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也容易出现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如果不把创建学习型组织放到企业党政工作的大盘子中来思考,工会是绝对承担不起这个责任的。

三、抓住一个根本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基层工会工作在企事业、机关单位,是团结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的直接组织者。党的__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这是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的目标任务。因此,把广大职工群众团结和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积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就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各级工会组织的根本任务。基层工会一定要立足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以及工会工作的全局,紧紧围绕企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稳定这个中心,来思考和安排工作。要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 。 以振兴发展企事业为目标,广泛发动和组织干部职工群众,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和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持续形成学赶先进的热潮,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更好地履行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四、落实一个根本方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基层工会与职工群众紧密相连,是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重要推动者。坚决维护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始终保持工人阶级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是新世纪、新阶段各级工会组织的重要政治责任。工会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工会基层组织是党密切与职工群众联系的基础,其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工会桥梁纽带作用的发挥。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始终是工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也是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战略性任务。搞活企事业,搞活工会整个工作,都要抓住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个主题来展开。基层工会一定要认清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坚定不移地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落实。要进一步健全职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维护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和工会组织的统一,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依靠”方针的落实。

五、加强基层工会组织——人才素质的培养

提高基层工会组织人员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他才能更好地为基层服务。基层工会工作人员要学以致用,把所学理论知识融入,渗透到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提高了基层员工的技能水平、技能素质,基层工会组织应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组织好基层工会工作,不断开创基层工会工作的新局面。通过送培及定期的各种学习来不断提高基层工会组织的业务水平,使基层工会组织得到长足发展。

六、突出一个基本职责——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基层工会根植于职工群众之中,是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具体维护者。工会突出维护职能是工会性质所决定的。当前,职工最大的担忧是经济生活上的担忧、就业上的担忧、社会福利能否得到保障的担忧。为此,我们一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武器,以鲜明的职工代表者和维护者的身份,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基本职责来履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原则,敢于为职工群众说话办事;二要强化维权手段,运用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和职工代表大会两个机制的有效手段,在职工就业、工资分配、劳动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增大维护的力度,特别是对生活困难职工和困难职工群体的权益给予有效的维护。要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三要讲究艺术,善于维护,只要是有利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方式、方法、手段都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适应维权的需要。

七、依托一个重要载体——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

基层工会实践在工会运动的第一线,是“职工之家”的主要创建者。基层工会一定要充分利用建设职工之家这个开展工作的有效载体,把基层工会工作全面带动起来。一要抓住根本,立足于企事业、机关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找准建家在搞活企事业单位中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这样才有地位、有作为;二要抓住中心,着眼于全面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包括工会运动的发展,是第一要务。从基层工会来说,要把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和工作上水平作为中心任务来抓,把建会、建制、建家结合起来,全面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创造第一流的工作、第一流的业绩,推动工会运动的发展;三要抓住核心,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四要抓住本质,实现工会组织的群众化、民主化;五要抓 。 住关键,致力于提高工会工作整体水平。一定要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去思考和安排建家工作,在基层工会各方面工作中全面发挥作用。在“新”字上求突破,努力做到内容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充实新内容,保证工会重点工作的落实;形式新,适合基层的实际和会员的意愿,不断创造新形式,为建家注入活力;领域新,把建家拓展到各类企事业和机关单位,当前主要是把非公有制企业工会、街道工会的建家工作抓好,以规范、提高这些工会组织的工作水平;在“深”字上求发展,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强对基层工会工作理论和建家理论的研究,用发展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推动建家更有深度,更深入人心;在“实”字上求效果,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取信于职工群众。

第2篇 强化乡镇工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强化乡镇工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农民工是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会组织的新成员。据统计,目前全国有农民工2.1亿人,已加入工会组织的有7000万人。这么一支庞大职工队伍,如何组织和管理?他们的合法权益如何依法维护?是我们各级工会组织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的社角是农民工维权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结合学习实践发展观活动中,对我县的农民工构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经统计,我县目前外出,县内,外来农民进城、进企业务工人员(含季节性)9825人,其中长年 在县外,在城内企业,服务业务工人员4300余人,工种为加工业、服务业、运输业、销售业等行业,工资基本在800——20__——3000元之间,且不稳定。全县8个乡镇均建立了工会组织,只是工会主席配备没有明确。根据我县农民工的情况,以乡镇、村为基本单位,建立工会组织,使农民工有一个稳定的“职工之家”,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组织体系建设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一、农民工的特殊性决定了应当尽快建立乡镇、村工会组织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产物。农民工就其身份来说,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农民工是企业管理的员工。农民工从进城、进入企业的那一天起,他们就是企业员工的一分子。农民工一般是以劳动合同制形式进入企业的,也就是说,在劳动合同期内,是由企业负责管理的。但是,劳动合同到期或者因为不符合企业用工的要求而被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就不再对其负责。特别是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往往都具有时间短(即:季节性、工期性、临时性用工)、技术含量不高等特点,其工作单位极不稳定,人员的流动性很大。所以,要由一个企业来实施对农民工稳定而有效的管理非常困难。另一方面,农民工又是乡镇、村管辖的村民。乡镇、村不仅是农民工的出生地,而且是他们的户籍所在地。他们的家,他们的血缘关系,他们的田地和山林,他们的根基都在乡镇、村。这是他们永远不能割舍的地方。去年年底发生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有20__多万名农民工离开了企业,在没找到新的工作的情况下,他们的选择是返乡,回到自己的故乡——乡镇、村。我县也有近1200多人回乡,有的是少数民族村的,他们有土地,有的是没有土地的,他(她)们又要在当地寻找临时性工作谋生,有的可能挣到钱寻找合适的地方做些小买卖和开辟商埠,又有的可能待业等等。这都说明,乡镇、村是农民工的根基、是农民工的故土、是农民工真正稳定的家。因此,在乡镇、村建立起工会组织,为农民工建立一个稳定的“职工之家”,充分发挥乡镇、村工会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中的积极作用,是工会组织建设的客观要求。

我国工会组织组建的基本要求是: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面对着农民工群体,工会组织有责任把他们组织起来。有的人也许会提出,我们不是已经建立了乡镇、村工会组织吗?但现实情况是,过去建立的乡镇工会是针对乡镇企业和乡镇机关而设立的。这些工会组织工作的对象和工作的职能都没有涉及到广大的农民工群体。现在提出加强乡镇工会组织建设,组建村工会组织网络,是依靠现有的行政建制,在凡是有农民工的乡镇、村分别建立起以服务农民工群体,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主要职责的工会组织网络。这种工会组织网络,不但能为农民工建立一个稳定的“职工之家”,而且,可以覆盖到所有的农民工群体,这就必然会得到广大农民工的普遍拥护。

二、构建以服务农民工为主要职责的乡镇、村工会组织,形成县、乡镇、村三级工会组织网络

凡是有农民工(包括在当地外出的农民工)的乡镇、村原则上都要建立工会组织。按照职工成份的变化,乡镇设立工会组织,有条件的乡镇可设立乡镇总工会。乡镇设立的工会在乡镇党委、县总工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要求由乡、镇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工会主席,又要求设同级副职的工会主席。乡镇工会要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全面承担起对乡镇所属的单位、村工会组织的领导责任,同时指导、协调、督促所辖基层工会对职工和农民工的管理。凡是有农民工的村也要建立起工会组织。村工会在村党支部和上级工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要求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工会主席,负责对农民工的管理,为本村的农民工建立一个稳定的“职工之家”,切实为务工人员维护权益。

三、乡镇、村工会组织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

乡镇、村工会组织在为农民工服务方面应承担以下几项基本职责。(1)负责所控范围内所有农民工的会籍管理工作。农民工的入会要简单。只要口头申请,就可以注册入会,并建立起会籍档案。(2)负责对农民工的就业和创业培训。培训工作应以乡镇工会为主体,对农民工实施就业培训,培训点可以在乡镇,也可以在村,要因地制定。要结合“四三二一”、“千名干部进农家、服务农民促发展”等工作抓好职业、技能等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为其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 ,对那些返乡的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并提供相关政策配套服务。(3)负责对农民工实施就业安排工作。要根据劳动就业部门,上级工会组织提供的就业信息,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民工就业,并对就业后的工作情况进行跟踪服务。(4)负责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工作。尤其是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意外伤害的处理,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及时进行处理,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5)负责党的关于农民工政策的落实,及时为农民工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工伤险、意外伤害险。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广大农民工手中。

乡镇、村工会组织要正确处理乡镇党委和上级工会的关系。乡镇工会必须接受党委和县总工会的双重领导,在乡镇党委和在县总工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村工会是工会的基层组织,必须在村党支部和乡镇工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这样就形成了在党领导下的县、乡镇、村(基层)三级工会组织网络,并通过这个庞大的组织网络实施对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由农民工这一个特殊群体的特点决定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会组织网络。

四、加强为农民工服务的乡镇工会组织建设,建立村工会组织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1、有利于实施“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会工作方针。就目前而言,我们各级工会组织对农民工的管理还处在一个相对松散的阶段。就农民工所在的企业来说,有的企业没有把农民工纳入本企业本单位工会管理的范围。就农民工所在的村来说,由于没有工会组织,农民工没有自己的“职工之家”。根据全总的统计,目前,我国现有2.1亿农民工只有7000万人加入了工会组织。可见我们工会的组建工作不到位。再从维权这个角度分析,原本属于工会组织的职能,如送温暖等工作,由于工会组织的不健全,不得不由党和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所代替。因此,加强乡镇工会组织建设,组建村工会组织,实施“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会工作方针的重要举措,就能从根本上把农民工组织起来,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党的一系列农民工政策的落实。党和各级政府对农民工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从为农民工“讨”工资开始到现在可以为农民工办理社会养老保险等等。对农民工可以说是关怀备至。那么,这些政策措施如何才能落到实处,让所有的农民工都享受到党的政策的关怀?加强乡镇工会组织建设,建立村工会,就可以由工会组织来组织实施。这样,不仅可以把党的政策落到实处,而且,可以惠及到所有的农民工。

3、有利于团结动员最广大农民工群体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农民工既是一个庞大的职工群体,又是一种庞大的社会力量。通过加强乡镇工会组织建设,建立村工会组织,就可以依照工会法和工会章程,把这支队伍合法地组织起来,并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积极作用,团结动员广大农民工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建功立业。

第3篇 关于市(县)区工会组织状况的调研报告

近期,市总组织部对全市二市(县)七区工会组织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

无锡市下属二市(县)七区均已建立了总工会。现有工会主席9名,其中8名按同级副职级配备,副主席19名;机关行政编制共65名,事业编制65名;现有人数154名,其中:占编128名,编外人员46名。

二、主要做法

1、营造外部环境,努力为市(县)区工会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市总通过工作汇报、季度例会等不同方式,积极争取市(县)、区党委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和重视,把工会重点工作列入党委重要的议事日程。今年4月中共无锡市委召开全市工会工作会议,并以市委的名义下发了《中共无锡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意见》(锡委发[__]24号),明确要求“市(县)区委至少每两年召开一次工会工作会议,各级党委每年要听取一至两次工会工作汇报”。会后,各市(县)区都相继召开了工会工作会议,积极推动有关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工会工作的宏观环境。

2、围绕重点工作,努力为市(县)区工会开展工作助推倾力。

近年来,市总围绕重点工作,采取市、县两级联动,合力推进,确保了重点工作的落实。

一是以工会组建工作为突破口,大力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近年来,市总把建会入会的重点放在市(县)区域范围内,采取学习发动,营造声势抓建会;党建带动,融入党建抓建会;借力联动,整合资源抓建会;目标促动,考核奖惩抓建会;内部互动,协调配合抓建会;创新形式,不拘一格抓建会,受到了较好的效果,全市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分别达到93.2%和93.23%。

二是以“两项机制”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维权机制建设。先后推行了非公企业集群职代会制度、劳动者权益公开制度、区域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工资集体协商要约制度、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制度,有效地协调了企业的劳动关系,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今年,针对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开展了“为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建功立业”主题活动,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幸福市(县)区”的决定,开展了“幸福进万家-工会助民行动”,充分发挥了工会组织的优势和作用。

3、加强队伍建设,努力为市(县)区工会开展工作夯实根基。

一是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建设。近年来,市总以贯彻落实省市工会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大力加强市(县)区工会领导班子建设。积极争取市委出台文件,重申“选优配强工会领导班子,市(县)区工会主席按同级党政副职配备”,全市9个市(县)区总工会主席有8个实行了职级高配。

二是加强工会干部培训工作。根据市(县)区工会的需要,在搞好分级培训的同时,抓好工会干部上岗培训和适应性培训,先后组织他们到省总干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新加坡参加培训,市总在市委党校建立了“无锡市工会干部培训基地”,成立了“无锡市工会干部讲师团”,为市(县)区和基层工会干部培训提供场地和师资力量。

三是加强工会组织体制建设。市总在积极探索建立了农村“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的同时,从__年起,在全市乡镇进行总工会的试点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市32个乡镇全部建立了总工会。从而,为县级工会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存在问题

1、县级工会机关人员编制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区域内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区域内职工人数在不断增加,市(县)区总工会机关行政编制严重不足。现有编制数还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核准的,工会数、职工数已经成几何级数在增加,而机关人员编制不但没有增加,有的随着机关机构改革而压缩,县级工会机关的人员编制与工会所承担的任务不相适应,已成为制约县级工会建设的瓶颈。区级总工会也只有4-5人,除要完成工会工作外,每年还要承担区里交办的其它任务,工会工作任务重与人手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2、市(县)区所属乡镇(街道)工会干部力量薄弱且兼职化严重。乡镇(街道)工会作为市(县)区工会与基层工会联系的中间环节,地位十分重要。但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全市49个街道工会中,仅有16个街道工会配有专职干部,占32.65%,其余均为兼职。个别人员调整快,岗位变动大,队伍不稳定,以至造成业务不熟悉,缺乏应有的维权知识和履职能力,制约着工会作用的发挥;加之绝大多数基层工会干部为兼职,工会工作任务重、人手少的矛盾非常突出,从事工会工作的精力受到限制,忙于应付,致使市(县)区工会工作很难在基层落实。

3、市(县)区总工会主席职级没有按实职配备到位。根据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意见》中关于“市(县)区工会主席按同级党政副职配备”规定,虽然有8个市(县)区总工会主席配为副处级,但没有按同级副职(实职)落实到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由于工会主席职级高配后,现任工会副主席没有晋升空间,很难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几点建议

市(县)区总工会处在工会工作的最前沿,工作任务重,必须大力加强市(县)区工会工作。

1、着力加强工会组织体制建设。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企业的大量涌现,职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原有的工会组织体制、工作机制等已不能完全适应县级工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必须与时俱进,进行工会组织领导体制的完善和创新。对城区总工会要增加一定数量的行政编制和经费投入,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县级工会。当前,尤其要积极探索建立乡镇(街道)总工会,以使乡镇(街道)总工会行使地方工会职能,与乡镇(街道)地方政权组织相适应,上级工会要从人员编制、经费保障上给予支持,从而减轻市(县)区总工会的工作压力,使区域内的乡镇(街道)总工会分担部分工作任务。同时,要加快推进县以下行业工会建设,探索建立了一大批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形成了块中有条、条中有块、区域、行业优势互补的新型工会组织体制。

2、着力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建设,继续抓好市(县)区工会主席职级高配工作,使其真正按同级副职(实职)配备到位。同时,注重从工会内部培养提拔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调整充实到市(县)区工会领导班子中来;要加强工会机关干部的配备和交流使用,建立工会与其它党政机关干部轮岗制度,改变单向交流、只进不出的现象,真正实现干部的双向交流。当前,针对市(县)区机关编制少、任务重的实际,要在争取行政编制的同时,积极探索社会化、职业化的路子,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充实工会机关干部队伍,为做好工会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3、着力转变工会工作运行机制。要切实转变观念,从传统的工作思维中解放出来,不等不靠,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努力争取把工会工作纳入到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去,不断提高工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扩大工会社会影响力和在职工群众中的凝聚力、向心力。

第4篇 乡镇工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一、乡镇(街道)工会组织建设取得的主要进展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县乡镇(街道)工会在组织建设和履行职能作用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建设日益加强

我县乡镇工会组织原来都是基层工会,亦即乡镇机关工会,与辖区内的乡镇企业工会没有隶属关系。随着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按照上级工会的要求,对乡镇工会组织进行体制创新、组织升级。2009年12月,全县18个乡镇的工会组织在原来的基础上全部组建了既有基层工会职能又有地方工会职能的乡镇总工会,同时还建立了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等工作机构,承担起对辖区内工会工作的领导和介入的职责。2011年,新成立的4个街道办事处也都先后建立了总工会。22个乡镇(街道)总工会的工会主席大部分由乡镇(街道)党委副书记兼任,个别由乡镇人大主席兼任,学历均大专以上,还配备兼职工会副主席22名和工会专职工作人员22人。

2、数量规模日益扩大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县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形成一个较大的群体。为了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各乡镇(街道)总工会把本辖区内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全部吸纳为下属村工会会员,使其本地入会。另外,由县总工会牵头,依托县驻京流动党委,在北京海淀区建立输入地工会工作委员会,依托劳务派遣工党委,正在筹建劳务派遣工会委员会。努力实现工会组织的纵向延伸和对农民工的纵深覆盖。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各乡镇(街道)辖区内非公企业比以前有较大幅度增长。乡镇(街道)工会突破单位和用工形式的限制,通过建立联合基层工会、工会联合会、社区工会、区域性工会联合会等方式,把难以单独建会单位的职工和大量分散、流动的职工组织起来,使大量劳务派遣工、季节轮换工、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今年,全县18个乡镇全部建起了区域性工会联合会,横向扩面,不留死角,实现了辖区内工会组织的全覆盖。

目前,全县22个乡镇(街道)总工会下属工会联合会22个、村级工会联合会42个(涵盖村工会296个)、基层工会92个(其中村工会70个,其余为乡镇、街道机关工会)、企业基层联合工会10个(涵盖法人单位157个)。共有工会会员19329人,其中,乡镇(街道)机关会员1130人,农民工会员18199人。

3、职能作用日益明显

乡镇(街道)总工会在县、乡镇(街道)、基层工会“小三级”工会组织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中枢作用,逐步成为工会工作的前沿阵地,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为职工办好事实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18个乡镇总工会全部代表辖区内职工与企业签订了区域性工资集体合同,覆盖企业157家,覆盖职工2832人。工资集体合同备案率为100%,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企业建制率100%、履约率100%。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使职工的收入得到明显提高。据测算,签订工资集体合同的企业职工人均工资达1050元/月,比工资集体协商前增长12.1%,且大部分企业能按工资集体合同的规定给职工发放工资,切实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是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各乡镇(街道)工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结合当地企业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积极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劳动竞赛、技术革新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动员职工为推动乡镇(街道)企业发展、做大做强本地支柱产业建功立业。

三是努力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各乡镇(街道)工会普遍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坚持开展年节期间的“送温暖”活动和多种形式的日常扶贫济困工作,年均筹集资金近2万元,救助困难职工30多人。积极向县总工会申请参加职工大病医疗互助活动,使互助范围向乡镇总工会、村工会和中小企业延伸,今年又将773名村委工会会员纳入互助范围。协助住建局进一步健全建筑市场和市场监管体制,并为12名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8万余元。与县劳动就业部门联合实施“阳光工程”,对农民工和城镇待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并开展职业介绍。馒头营乡总工会与乡纪委、司法等相关部门联合建立“信访服务中心”,接待群众、职工来信来访,使广大群众、职工的合理诉求得到了解决,有效维护了职工队伍和全乡社会的稳定。

二、乡镇(街道)工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县乡镇(街道)工会在组织建设和职能作用发挥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工会干部没有编制

我县乡镇(街道)总工会从主席、副主席到一般工作人员均无编制,真正是“有职无编”。而同为群团组织的青年团、妇联则都有专职编制。因无编制,工会干部均为兼职,且身兼数职,故无暇进行业务思考与创新,对工会工作只能疲于应付。另外,由于种种原因乡镇(街道)干部变动比较频繁,也影响到工会干部队伍的稳定。相当一部分工会干部知识结构不合理,理论、业务素养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会工作,与上级工会的要求和基层工会以及职工的需求差距较大。

2、部分领导关注不够

由于过去各乡镇辖区内的职业群体主要是农民,只是乡镇机关及所属少数企事业单位建有工会组织,从领导到群众对“工会”的概念比较模糊,认为工会与乡镇没有多大关系,工会工作也基本没有列入乡镇工作议程。现在,经济社会形势的巨大变化促使乡镇(街道)的工会组织日渐增多,工会工作也逐步列入乡镇(街道)工作议程。但由于思维的惯性,部分领导对工会和工会工作关注不够,重视程度不够,与党对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3、工会经费严重不足

虽说乡镇总工会“既有基层工会职能又有地方工会职能”,但在工会经费方面,由于相关政策缺位,乡镇(街道)工会既无地方工会管理和使用经费之权,又无基层工会经费留成,处于地方与基层工会经费管理和使用的空白地段。仅有的一点活动经费就是乡镇(街道)机关工会自身的经费留成,且工会财务不独立,没有直接支配和使用经费的权力,工会经费使用审批困难。这与乡镇(街道)总工会履行“地方工会”职能,开展工作、活动的经费需求相比实在是极不相称,严重影响了其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乡镇(街道)工会组织建设的主要对策

我们认为,我县乡镇(街道)工会组织建设今后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1、抓机构强组织

当前,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按照理顺组织体制、整合组织资源、壮大组织力量的要求,积极与上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协调,尽快出台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工会机构编制、干部配备、工会经费等方面的政策,明确乡镇(街道)工会作为一级地方工会的基本定位,同时履行地方工会和基层工会职能,为推动工会工作在乡镇(街道)的落实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应积极推动乡镇(街道)工会干部的配套工作,各乡镇(街道)工会至少要配备1名真正意义上的专职工会副主席和1名专职工会干部。同时还应为乡镇(街道)配备专职工会工作者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选聘工会协理员,以充实乡镇(街道)工会干部队伍。另要通过参加上级工会培训、以会代训、交流学习、鼓励自学等形式来提高工会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从事工会工作的本领和能力。

2、抓宣传提认识

各级工会要通过多种媒体和形式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加强乡镇(街道)工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乡镇(街道)工会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效,不断扩大乡镇(街道)工会工作的社会影响,使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加强乡镇(街道)工会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动过问和积极支持乡镇(街道)工会工作。各级党政领导也要突破思维惯性,关注、重视工会工作,为乡镇(街道)工会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3、抓经费坚保障

上级工会要明确乡镇(街道)工会经费留成比例,采取市总工会让一点儿、县总工会挤一点儿、乡镇(街道)凑一点儿的方式,切实解决乡镇(街道)工会经费问题。对乡镇(街道)工会经费的提取上缴应打破传统框框,从有利于乡镇(街道)工会开展工作的原则出发,为乡镇(街道)工会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经费保障。

4、抓载体,增活力。

乡镇(街道)工会既有地方工会的综合性、指导性,又有基层工会的具体性、实践性,因此不能照搬传统的工会工作套路,要结合乡镇(街道)工会特点,积极探索和建立符合乡镇(街道)实际的工作模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工会要积极争取乡镇(街道)党政支持,建立定期向党委汇报工作制度以及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联系制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努力构建“党政支持、部门协同、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乡镇(街道)工会工作运行机制。同时积极推动县委、乡镇(街道)党委将工会工作纳入考核范围。要遵循业余、小型、分散、多样、适度、有效的原则,根据职工意愿和企业需求开展工作和活动,健全完善乡镇(街道)工会“上代下”的工作机制,把基层难以开展的工作和活动提升到乡镇(街道)一级来开展,不断增强乡镇(街道)工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第5篇 如何发挥基层工会组织职能调研报告范文

职工问卷调查是了解职工的情况,倾听职工的呼声,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反映职工的意愿要求,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切实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途径。为使工会工作能够贴近职工思想实际,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及时把握改革发展的脉搏,应时而变,顺势而动,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把职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探索发挥工会组织的职能作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__市邮政局工会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此次调查,共发问卷260份,收回186分,回收率为71.5%。问卷调查给我们提供了有效把握职工思想脉搏的依据,又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值得认真思考的题。

一、职工问卷的基本情况分析

1、对学习方面的需求

a、学历教育占10.24%;b、针对工作需要的培训占60.84%;c、对自学给予奖励占11.44%;d、单位增添新书占10.24%;e、提高个人素质占53.61%;f、其它占6.02%。

2、认为需要购买的书藉

a、邮政业务类占42.77%;b、政治法律类占15.06%;c、工具类占25.30%;d、文化体育类占13.85%;e、武侠类占4.82%;f、外国名著占11.44%; g、当代作品占20.48%;h、生活保健类占39.16%。

3、职工目前的学习状况

a、参加单位学历教育占6.62%;b、自学:自考、电大、夜大占27.71%;c、偶尔看书、读报占56.02%; d、基本不学习占21.08%;

4、职工享受企业安排的疗休养情况

a、已安排人数占30.48% ; b、未安排人数占69.52%。

5、职工认为旅游的最佳季节

a、1-2月 占3.01%; b、3-4月占22 .29%;c、5-6月占51.26%;d、7-8月占25.90%;e、9-10月 占15.66%;f、11-12月 7.83%。

6、职工认为最佳的旅游景点

a、名山游:庐山、黄山 占15.66%;b、海滨游:大连、青岛 占26.51%;c、自然风光:武夷山、九寨沟、昆明 占49.39%;d、南方游:广州、深圳、桂林 占14.46%;e、北方游:北京、西安占38.55%;f、其它的占2.41%。

7、职工认为节日活动安排:a、拔河、跳绳比赛;b、卡拉ok比赛;c、游艺活动; d、环湖长跑; e、篮球比赛; f、文艺晚会; g、乒乓球比赛; h、登山活动。“五一节”,职工选择拔河、跳绳比赛,占24.67%,游艺活动占21.08%; “国庆节”职工选择游艺活动占16.26%,篮球比赛占12.65%;“元 旦”职工选择游艺活动占20.48%,环湖长跑占18.67%;“春 节”职工选择文艺晚会占46.38%,游艺活动占28.31%。

8、职工目前最关心的问题

a、关心邮政前途的占68.67%; b、关心企业经营状况的占46.99%; c、关心个人收入的占57.23%; d、关心健康的占40.36%; e、关心住房的占24.10%; f、关心子女工作安排的占15.66%; g、关心个人发展的占16.87%; h、关心培训学习的占11.45%; i、关心医疗保险的占18.07%; j、关心其它的占3.61%。

二、当前职工最关心的“四个突出问题”

从职工问卷所选排位,我们可以看出,尽管职工选择有所不同,但职工关心的都是与自己切身利益直接联系或密切相关的,概括为以下“四个问题”。

1、最迫切要办的事:提高职工素质。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下,职工已普遍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职工对企业安排的学习、培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当前职工最需学习的内容依次为:在岗业务培训、文化学习、经营管理、法律知识。

2、最受欢迎的事:职工疗休养。由于受到当年全行业发展现状和当年职工疗休养计划的限制,目前全局已安排职工疗休养人数只占全局人数的三成。合理调整职工疗休养计划和安排好职工疗休养工作,充分体现企业对职工的关心爱护,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业务的发展,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3、最关心的问题:邮政前途、企业经营状况和个人收入。对于企业职工来说,邮政经营状况与个人收入息息相关,邮政企业良好的经营状况就意味着职工能够拿到一份较稳定和丰厚的收入。因为大多数职工家庭都是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的生活来源,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职工的收入的多少。

4、最佳的节日活动安排,职工认为最佳的节日活动安排如下:“五一节”开展拔河、跳绳比赛,“国庆节”举办游艺活动,“元旦节”举办游艺活动,“春节”举办文艺晚会。

三、职工问卷调查结果的思考与对策

通过问卷调查,基本上摸清了广大职工所关心的问题,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值得认真思考和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一)强化“谋利”观念,增加职工收入和福利。应该看到,过去对职工提倡的“只讲奉献、不讲索取”的说教方法,而今“显灵”的程度大打折扣。增加职工收入和福利,实现利益提升,是职工最关心和最期盼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邮政企业营收任务年年增幅较大,职工任务压力较大,薪酬较其它企业拉开较大差距。

因此,怎样才能增量增收,怎样才能提高职工收益,这就需要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谋利”观念,探索有效的“谋利”途径。否则,就会远离群众,同时无法对职工进行正确利益观的教育。如果追根寻源,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靠为群众谋利益而起家的,当时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拿手好戏不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吗?”这是多么强烈的“谋利”观念和实际行动啊?职工要求增加收入和福利,这也正是动员和组织他们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动力之源。有想法,有盼头,也就有追求,正是思想政治工作乘势引导的好时机。其实,思想政治工作本身不产生“收入和福利”,各级领导干部也不是“收入和福利”的仓库,要增加收入和福利,只有靠大家齐心去奋斗。我们一方面要讲清邮政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企业发展战略构想,坚定对企业发展前景的信心,理顺职工思想情绪,激发职工爱岗敬业的精神,使职工较好地发挥主人翁精神,与企业共荣辱,同进退,不断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科学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做到经营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减少决策和管理上的失误,以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和提高职工收益为目标,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让职工享受企业发展的成果,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推动企业全面发展。

第6篇 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工会关于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和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职工队伍的群体结构、职工队伍的分布流向也发生了新变化,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化,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多。在新形势下,公用局工会作为职工的代言人,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手段,努力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针对我局国有企事业单位面临改革改制的新情况,我们深入基层,掌握情况,及时抓好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把着重点放在新建和改制后的民营企业的建会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我局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会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

目前,我局直属8个基层单位都成立了工会,有会员1880人。工会工作已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在已建的8家基层工会中,有一家民营企业,一家私营企业,有两家国有企事业单位正在改制阶段。从我局基层工会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工会组织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势。一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事业单位改制步伐加快,私营企业、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速,非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将成为职工队伍中的新鲜成分。面对这种职工队伍不断壮大,职工人数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工会如何创新创优工作思路、工作方式,不断提高工会组织的覆盖面,最大限度的把广大职工团结和凝聚到党的周围,是工会在新形势下一项十分紧迫的政治任务和新课题。二是农民工大量入会的趋势。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民工已成为各个领域的主要力量,可以说农民工已成为当前工会工作的重要对象,我们必须以宽阔的视野了解和认识农民工状况,努力提高农民工工作水平。

二、工会组织建设的主要成效与做法

针对我局工会组织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局工会积极应对,强化基层工会组建的力度和广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1、 高位推动、多方配合,为工会组建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证。一是基层各单位成立由党政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党政工各部门的具体职责任务。二是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的双带双促方针,在部署党建工作时,同步部署、检查、考核、评比工会工作,做到了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三是在市总工会的支持和推动下,工会经费实行地税代征和财政代扣,也促进了企事业单位,特别是非公企业的建会积极性和热情。通过这些措施和办法,进一步在全局上下形成了党建工建互带互促,部门多方配合的工作局面。也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了我局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

2、建立健全管理网络,为工会组织建设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为了把基层工会管理好、充分发挥其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的作用,公用局工会在紧抓工会组建工作的同时,还注重加强了工会管理网络的建设,建立了从局工会到基层各工会的管理网络和网络办公平台,从组织上、设施上确保工会工作信息渠道畅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最大限度的把单位职工组织到工会这个大家庭中来。我局直属单位全部建立了工会组织,配备了工会专(兼)职干部,基层工会主席都进入了企业领导班子,有力地促进了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的进行。

3、配齐配强和培训好工会干部,为工会组建工作提供了人才保证,这是完成工会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连年来,针对公用系统工会干部新、流动性大的特点,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局工会每年都要采取不同形式的授课方式对工会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以此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知识和理论水平,使他们都能安心做、懂得做和积极做好工会工作,真正发挥各级工会在组织、管理、维权、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作用。除此之外,基层各工会结合单位实际,每年对本单位职工也要进行岗位练兵、技术技能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当前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回顾近几年来的工作,我局工会组织建设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1、企业农民工入会率还比较低。农民工流动性大,工会意识淡薄。

2、一些基层工会活力不强,工会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与职工群众的期望差距较大的问题普遍存在。

3、部分工会干部满足于过去取得的成绩,看成绩多、看问题少,存在“差不多”的思想。有的单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会任务,不推不动,缺乏积极进取精神。

4、对工会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不够,创新思维、手段不强等等。

四、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的建议

1、深化对新时期工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紧迫感。工会组织应从全局的高度,对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以及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有一个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推动工会工作,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职工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作用,发挥广大职工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2、继续加大组建力度,不断扩大工会组建工作的覆盖面。目前,随着公用事业改制步伐的加快,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应运而生,建会工作任务很重,尤其是在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组建工会仍有不少认识误区,还会遇到不少阻力。对此,应把自上而下推动建会与自下而上发动建会结合起来进行,积极推进党工共建工作深入开展,努力做到党建带工建,党建工建双丰收;强力推进工会经费税务代征制度,通过地税代征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促进非公企业单位尽快建会,夯实工会组建工作的经济基础。

3、切实履行基本职责,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要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工会的各项工作,坚持以职工为本、依法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完善维权机制,提高维权水平,增强维权效果;加大源头参与力度,表达好职工合法权益,充分反映职工群众的意愿,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制度,完善困难职工帮扶体系,发挥好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增强党的群众基础。

4、创新工会组建方式,不断提升工会组建工作水平。针对工会工作的对象、领域、内容、方式和环境的新变化,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总结新时期工会工作经验,探索新时期工会工作理论,加大组建工会工作的力度,力争在组建的思路、方式等方面有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总之,只要是能把职工吸纳到工会中来的做法,都是可行的,都是应该鼓励提倡的。

第7篇 关于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专题调研报告

根据闽工办发明电[__]7号文精神,市总工会就近年来工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发挥等情况,通过走访基层,召开有基层党政工干部、职工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对一些有益做法进行了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各级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做好职工群众工作,是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近年来,我市各级工会积极探索,用改革的精神主动做职工群众工作,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创造了全新的职工群众工作体系,概括起来就是“构建一个平台,打牢一个基础,完善六个机制”。通过深入、扎实、细致的职工群众工作破解推进改革、促进发展和维护稳定中的难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整合职工群众力量,构建“建功立业”工作平台。各级工会认识到,科学发展、跨越(加快)发展是解决各种矛盾的总钥匙。为此,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放松,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引导职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和实施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为标志,引领广大职工专心致志地投身“闽北建设我出力、跃升发展争先锋”、“保增长、促发展、求先行、作贡献”和“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创造“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团队”。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为标志,围绕海西绿色腹地建设对职工素质提出的全面要求,在各行各业开展“五个一”“功臣杯”“职业道德双十佳”“职工职业生涯计划”“职工岗位成才自我达标”等竞赛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班组建设、诚信建设,广大职工学理论、学科学、学技术、学业务,比岗位技能、赛劳动成果,比职业道德、赛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地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和职工技术素质提高,促进了我市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建设。我市发展态势向好,经济增长持续较快,从__年起,全市gdp增速始终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全市生产总值从__年的322.2亿元增加到__年的728.7亿元。广大干部群众认为,取得这样好的经济发展速度,工会的作用功不可没。

---打牢职工群众工作基础,建立联系职工群众桥梁。各级工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按照“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和依法普遍建立工会组织的任务要求,我们突出抓了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目前,全市有基层工会组织7433个,工会会员39.9万人,全市139个乡镇(街道)和12个工业园区建立工会联合会,形成了工会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网络。通过深入开展工会工作“三级联创”“基层工会活力年”“双进”“双亮”“双爱双评”和党政工共建“职工之家”等活动,努力打造“有为工会、法制工会、活力工会、温馨工会”,夯实了基层基础,增强了组织的活力。

---完善职工群众工作机制,畅通沟通职工群众渠道。主要建立和完善六个机制:一是民意沟通机制。宏观领域,市县区全面建立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工会反映职工诉求、提出政策主张、参与重大决策的渠道更加畅通,从政策层面帮助职工解决具体问题;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在市县区得到确立,许多涉及职工与企业利益关系的矛盾和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微观领域,在企业推行了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涉及职工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权益问题,在平等协商基础上通过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得到较好落实。二是民主管理机制。公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厂务公开工作不断深化,国有和国有控股公司职工董事制度和职工监事制度基本建立;非公有制企业积极探索民主管理路子,通过实行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厂务公开以及其它民主形式,在落实职工知情权、审议通过权和监督权等方面迈开了步伐。三是维权维稳机制。参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建立劳动关系预警预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全部落实,各项社会保险顺利接续。开展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广泛实施“安康杯”竞赛活动和推广应用“一法三卡”工作,为遏制安全生产事故作出积极努力。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倡导企业“向社会承诺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实施欠薪登记和追讨欠薪行动等,在维护职工和农民工经济权益方面努力发挥作用。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工作,大多数劳动争议得到及时调处,一些复杂案件通过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和工会参与诉讼程序得到妥善解决。强化职工信访工作,开通“51”职工热线电话,及时受理职工求助、控告和申诉,共接待职工信访5484人次,为职工实现合理的利益诉求开启了“绿色通道”。各级工会秉持依法依规的科学维权观,努力促进企业发展和职工权益“双赢”理念。主要牵头积极开展创建和谐企业活动;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全局工作出发,积极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保岗位、保工资和“稳员增效”为重点,开展“共谋发展、共度时困、共创和谐、共维稳定”为主要内容的共同约定行动,指导企业、基层工会和职工三方签订《共同约定书》,在全力确保企业渡过难关的同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四是帮扶保障机制。面对利益调整中部分职工生产生活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自觉担负起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及时了解、及时报告、及时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把党和政府对困难职工群众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市县区总工会大力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以工会送温暖工程为载体,较好地实现了帮扶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社会化。在党和政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广泛实施“四大关爱行动”和“两节”送温暖活动,共为64户困难职工家庭建立帮扶档案,筹集帮扶资金1367.36万元,走访慰问34629户次的困难职工家庭。广泛实施工会促进再就业工作,通过政策参与、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和开展山海劳务对接活动等,共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6.2万人次,提供就业服务4万人次、实现再就业3万人。广泛实施“金秋助学”行动,发动企业、职工和社会各界开展捐资助学、结对助学,共筹资255万元资助2452名贫困学生。各级工会还积极参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协助政府落实“两个确保”,推动符合条件的特困职工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关注农民工的生产生活,通过帮助解决子女就学、基本保障等问题,促进“市民待遇”在农民工中落实。五是建立职工表彰激励机制。新近推荐和评选表彰7位全国劳动模范、8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67位省级劳动模范和102位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50位市、县级劳动模范和290位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县总工会命名表彰的“工人先锋号”535个;省总工会命名表彰的“工人先锋号”83个,全国总工会命名表彰的“工人先锋号”10个。各级工会还进一步完善劳动模范生活困难补助、体检疗休养和进修培养等制度,为劳动模范办实事好事,组织各级劳动模范体检2578人次,选送238人次的全国劳模、省劳模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到北戴河、云南、湖北等地疗休养,选送336人次市劳模和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到省金鸡山工人疗养院休养。六是县级工会工作创新机制。各县(市区)总工会不断探索县级工会体制机制创新,工会工作焕发生机和活力。邵武“工会特派员驻企服务机制”;顺昌“工会主席维权流动岗”和“构建合理化建议推介平台,让‘金点子’资源共享”;浦城“维权联络协调机制”和“建立‘代行’机制,强化维权力度”;武夷山“学习借鉴创新项目精华,扎实推进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建阳“在主动维权中实施帮扶,在积极帮扶中依法维权”;政和“构建维权联动网络,建立长效机制”等11个项目获得省总工会表彰推广。松溪县总工会“成立劳动争议巡回法庭,委派工会干部担任人民陪审员”的做法,得到省总工会领导肯定、全国总工会推介,在全市推广。目前我市10县(市、区)总工会已按照这一模式,完成选派工会陪审员工作,24名工会干部经过培训、考试、考核后,被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任命为人民陪审员。

二、各级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主要经验及体会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在参与社会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主要是:

---坚持服务宗旨,当好职工贴心人。工会系统的党员干部切实履行党员职责,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念,强化群众意识,把职工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他们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发扬“妈妈心婆婆嘴、跑不断的两条腿”的精神,深入基层,深入职工,及时掌握困难职工和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生产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对困难职工做到心中有情、胸中有数、手中有策。

---加大帮扶力度,实现帮扶常态化。不断深化送温暖工程、困难职工帮扶、金秋助学、阳光就业等工作,做到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的常态化帮扶,扩大工会帮扶工作品牌的影响。通过就业、助学等方面的帮扶,广泛开展“技能培训促就业行动”、“家政服务工程”和“就业援助月”活动,推动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工会金秋助学资助范围。在开展物质帮扶的同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情感关怀和心理疏导等服务。

---健全帮扶机制,推进帮扶长效化。积极整合工会内部资源,形成集推荐就业、法律援助、困难帮扶、生活救助于一体的协作帮扶模式,为广大职工提供快捷方便、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形成寓困难帮扶、劳动争议调解、法律援助及农民工维权于一体的长效帮扶机制。加强帮扶体系平台建设,在全市范围内构建起以市级帮扶中心为骨干,县级帮扶中心为支撑,乡镇街道、规模企业和工业园区帮扶站点为基础,全面覆盖、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区域协作的帮扶工作体系。构建以工会“三员一代理”为基础的职工法律援助机制。所谓“三员”,是指劳动争议调解员、兼职劳动仲裁员和工会人民陪审员;所谓“一代理”是指工会法律工作者或帮扶中心聘请律师在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中作为职工方的代理人。通过“三员一代理”,工会参与劳动争议的调处,最大限度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充分运用帮扶工作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完善各项帮扶工作管理制度,健全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运作机制。

---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帮扶社会化。推动工会帮扶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公共预算,使之成为党委政府扶贫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工会与财政、劳动、民政、教育、卫生等部门联系沟通和协作机制,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手段,形成工会与政府部门和社会各方有机衔接,发挥工会帮扶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拾遗补缺作用。积极参与就业、工资、社保、医疗、教育、住房等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政策法规制定和实施,积极反映广大职工的利益诉求,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

通过全方位参与社会管理,开展职工群众工作,深刻启示我们:

一是要坚持创新机制。只有不断创新工会“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的新形式、新方法、新经验,才能切实发挥工会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

二是要广泛组织职工。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劳动竞赛五年规划,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积极投身“当好主力军、建功‘__’”和创建“工人先锋号”劳动竞赛活动,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三是要积极引导职工。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契机,切实加强形势政策任务宣传教育,开展好系列庆祝活动,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激发热爱共产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热情,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贯彻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积极探索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运用教育、协商、示范、引导的办法和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地做工作,提高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

四是要竭诚服务职工。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的性质特点,按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三个最大限度”的总体要求,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推动构建和谐企业作为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切入点。推动建立健全党政主导的维权机制,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职代会制度等在劳动关系建立、运行、监督和调整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各地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经验的调研,推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各类企业中形成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浓厚氛围。

五是要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集中精力抓好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两个“三年规划”的落实。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单位,以农民工、劳务派遣工为重点对象,深入开展“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集中建会行动,推动区域性、行业性工会建设,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加大分类指导力度,推动企业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努力使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收入增长和企业发展同步,实现体面劳动。

三、对工会组织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建议

职工社会心态反映社会现实,社会现实影响职工心态。当前,职工队伍中的社会心态呈现出复杂局面,处于多元、多样、多变的活跃期。这种状况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总体来看,当前我们职工队伍中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好的,广大职工的精神风貌积极向上,人心普遍思富、思安、思稳、思和。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心浮气躁的“一窝蜂”,急功近利的“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盲目攀比的“奢华风”,狭隘极端的“偏执狂”,冷漠麻木的“看客”等不良心态也不时出现,有的还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要在有效把握职工心态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当前职工的社会心态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民谚、传闻、段子、网帖、微博、手机短信、流行词汇等来表达,也可以借助发型、服饰、聚会、娱乐等来表达,还可以通过消费行为、阅读方式等来表达。可以说,现在职工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在无形或有形中折射出不同社会阶层、各个领域人群的心态。对此,应通过发挥政府、包括工会在内的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的职能作用加以全面把握,借以增进对社会管理对象的了解,从而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奠定必要的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积极、准确、有效地把握当前的职工社会心态,着力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各类问题。

二是要在科学鉴别中明确管理目标。当前职工队伍中的社会心态复杂而多变,正反两面并存且相互交织。因此,对职工队伍中社会心态的把握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科学鉴别;又要结合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作出及时研判。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职工队伍中社会心态的本质,进而明确社会管理的主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社会上流行的新词酷语、前卫举动、反传统现象以及调侃、逗乐、讽刺言行等反映职工社会心态的东西不能一概排斥、一味否定,而应本着实事求是、开放包容的原则,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评判其中的是与非、恶与善、美与丑。

三是要在积极引导中增强管理实效。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传媒业高度发达,传播手段丰富多样,尤其是互联网、手机等的广泛应用,使得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借助新媒体等各种传播手段,信息爆炸、众声喧哗、观点纷呈,往往容易形成此伏彼起的舆论热潮,引发各式各样的热点问题,并对职工队伍中的社会心态产生深刻影响,使社会管理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加强正面引导,抵制不良信息,让真实的民意、民心、民愿成为主流,让主流声音占据各类媒体的重要位置,从而培育和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对在特殊时期、特殊领域出现和特殊事件引发的职工社会心态,应注重解疑释惑、析事明理,促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

四是要在改革创新中提升管理能力。当前体现在职工队伍中社会心态的一些信息传播手段和表达形式,蕴含着创新社会管理可以借鉴的内容。比如,很多反映职工社会心态的信息都是通过手机短信、微博、网帖等新媒体形式来传播和表达的,这种传播和表达方式具有即时性、便捷性、广泛性等特点,契合了人们的心理需要和接受方式。这启发我们,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应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和方式,善于运用最先进的理念、最新潮的技术、最鲜活的话语、最流行的手法,以赢得最广泛的支持,获得最明显的成效。

由此还建议,全总、省总和市、县总工会在举办工会干部培训班时应开设《社会学》、《社会问题》、《社会心理》和《职工心理》等专业课程,把上述专业课程列入培训学习的内容。

第8篇 乡镇工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乡镇(街道)工会组织建设取得的主要进展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县乡镇(街道)工会在组织建设和履行职能作用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建设日益加强

我县乡镇工会组织原来都是基层工会,亦即乡镇机关工会,与辖区内的乡镇企业工会没有隶属关系。随着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按照上级工会的要求,对乡镇工会组织进行体制创新、组织升级。2023年12月,全县18个乡镇的工会组织在原来的基础上全部组建了既有基层工会职能又有地方工会职能的乡镇总工会,同时还建立了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等工作机构,承担起对辖区内工会工作的领导和介入的职责。2023年,新成立的4个街道办事处也都先后建立了总工会。22个乡镇(街道)总工会的工会主席大部分由乡镇(街道)党委副书记兼任,个别由乡镇人大主席兼任,学历均大专以上,还配备兼职工会副主席22名和工会专职工作人员22人。

2、数量规模日益扩大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县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形成一个较大的群体。为了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各乡镇(街道)总工会把本辖区内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全部吸纳为下属村工会会员,使其本地入会。另外,由县总工会牵头,依托县驻京流动党委,在北京海淀区建立输入地工会工作委员会,依托劳务派遣工党委,正在筹建劳务派遣工会委员会。努力实现工会组织的纵向延伸和对农民工的纵深覆盖。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各乡镇(街道)辖区内非公企业比以前有较大幅度增长。乡镇(街道)工会突破单位和用工形式的限制,通过建立联合基层工会、工会联合会、社区工会、区域性工会联合会等方式,把难以单独建会单位的职工和大量分散、流动的职工组织起来,使大量劳务派遣工、季节轮换工、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今年,全县18个乡镇全部建起了区域性工会联合会,横向扩面,不留死角,实现了辖区内工会组织的全覆盖。

目前,全县22个乡镇(街道)总工会下属工会联合会22个、村级工会联合会42个(涵盖村工会296个)、基层工会92个(其中村工会70个,其余为乡镇、街道机关工会)、企业基层联合工会10个(涵盖法人单位157个)。共有工会会员19329人,其中,乡镇(街道)机关会员1130人,农民工会员18199人。

3、职能作用日益明显

乡镇(街道)总工会在县、乡镇(街道)、基层工会“小三级”工会组织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中枢作用,逐步成为工会工作的前沿阵地,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为职工办好事实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18个乡镇总工会全部代表辖区内职工与企业签订了区域性工资集体合同,覆盖企业157家,覆盖职工2832人。工资集体合同备案率为100%,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企业建制率100%、履约率100%。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使职工的收入得到明显提高。据测算,签订工资集体合同的企业职工人均工资达1050元/月,比工资集体协商前增长12.1%,且大部分企业能按工资集体合同的规定给职工发放工资,切实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是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各乡镇(街道)工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结合当地企业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积极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劳动竞赛、技术革新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动员职工为推动乡镇(街道)企业发展、做大做强本地支柱产业建功立业。

三是努力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各乡镇(街道)工会普遍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坚持开展年节期间的“送温暖”活动和多种形式的日常扶贫济困工作,年均筹集资金近2万元,救助困难职工30多人。积极向县总工会申请参加职工大病医疗互助活动,使互助范围向乡镇总工会、村工会和中小企业延伸,今年又将773名村委工会会员纳入互助范围。协助住建局进一步健全建筑市场和市场监管体制,并为12名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8万余元。与县劳动就业部门联合实施“阳光工程”,对农民工和城镇待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并开展职业介绍。馒头营乡总工会与乡纪委、司法等相关部门联合建立“信访服务中心”,接待群众、职工来信来访,使广大群众、职工的合理诉求得到了解决,有效维护了职工队伍和全乡社会的稳定。

二、乡镇(街道)工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县乡镇(街道)工会在组织建设和职能作用发挥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工会干部没有编制

我县乡镇(街道)总工会从主席、副主席到一般工作人员均无编制,真正是“有职无编”。而同为群团组织的青年团、妇联则都有专职编制。因无编制,工会干部均为兼职,且身兼数职,故无暇进行业务思考与创新,对工会工作只能疲于应付。另外,由于种种原因乡镇(街道)干部变动比较频繁,也影响到工会干部队伍的稳定。相当一部分工会干部知识结构不合理,理论、业务素养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会工作,与上级工会的要求和基层工会以及职工的需求差距较大。

2、部分领导关注不够

由于过去各乡镇辖区内的职业群体主要是农民,只是乡镇机关及所属少数企事业单位建有工会组织,从领导到群众对“工会”的概念比较模糊,认为工会与乡镇没有多大关系,工会工作也基本没有列入乡镇工作议程。现在,经济社会形势的巨大变化促使乡镇(街道)的工会组织日渐增多,工会工作也逐步列入乡镇(街道)工作议程。但由于思维的惯性,部分领导对工会和工会工作关注不够,重视程度不够,与党对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3、工会经费严重不足

虽说乡镇总工会“既有基层工会职能又有地方工会职能”,但在工会经费方面,由于相关政策缺位,乡镇(街道)工会既无地方工会管理和使用经费之权,又无基层工会经费留成,处于地方与基层工会经费管理和使用的空白地段。仅有的一点活动经费就是乡镇(街道)机关工会自身的经费留成,且工会财务不独立,没有直接支配和使用经费的权力,工会经费使用审批困难。这与乡镇(街道)总工会履行“地方工会”职能,开展工作、活动的经费需求相比实在是极不相称,严重影响了其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乡镇(街道)工会组织建设的主要对策

我们认为,我县乡镇(街道)工会组织建设今后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1、抓机构强组织

当前,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按照理顺组织体制、整合组织资源、壮大组织力量的要求,积极与上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协调,尽快出台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工会机构编制、干部配备、工会经费等方面的政策,明确乡镇(街道)工会作为一级地方工会的基本定位,同时履行地方工会和基层工会职能,为推动工会工作在乡镇(街道)的落实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应积极推动乡镇(街道)工会干部的配套工作,各乡镇(街道)工会至少要配备1名真正意义上的专职工会副主席和1名专职工会干部。同时还应为乡镇(街道)配备专职工会工作者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选聘工会协理员,以充实乡镇(街道)工会干部队伍。另要通过参加上级工会培训、以会代训、交流学习、鼓励自学等形式来提高工会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从事工会工作的本领和能力。

2、抓宣传提认识

各级工会要通过多种媒体和形式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加强乡镇(街道)工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乡镇(街道)工会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效,不断扩大乡镇(街道)工会工作的社会影响,使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加强乡镇(街道)工会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动过问和积极支持乡镇(街道)工会工作。各级党政领导也要突破思维惯性,关注、重视工会工作,为乡镇(街道)工会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3、抓经费坚保障

上级工会要明确乡镇(街道)工会经费留成比例,采取市总工会让一点儿、县总工会挤一点儿、乡镇(街道)凑一点儿的方式,切实解决乡镇(街道)工会经费问题。对乡镇(街道)工会经费的提取上缴应打破传统框框,从有利于乡镇(街道)工会开展工作的原则出发,为乡镇(街道)工会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经费保障。

4、抓载体,增活力。

乡镇(街道)工会既有地方工会的综合性、指导性,又有基层工会的具体性、实践性,因此不能照搬传统的工会工作套路,要结合乡镇(街道)工会特点,积极探索和建立符合乡镇(街道)实际的工作模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工会要积极争取乡镇(街道)党政支持,建立定期向党委汇报工作制度以及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联系制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努力构建“党政支持、部门协同、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乡镇(街道)工会工作运行机制。同时积极推动县委、乡镇(街道)党委将工会工作纳入考核范围。要遵循业余、小型、分散、多样、适度、有效的原则,根据职工意愿和企业需求开展工作和活动,健全完善乡镇(街道)工会“上代下”的工作机制,把基层难以开展的工作和活动提升到乡镇(街道)一级来开展,不断增强乡镇(街道)工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工会组织调研报告8篇

强化乡镇工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农民工是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会组织的新成员。据统计,目前全国有农民工2.1亿人,已加入工会组织的有7000万人。这么一支庞大职工队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工会组织信息

  • 工会组织调研报告8篇
  • 工会组织调研报告8篇56人关注

    强化乡镇工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农民工是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会组织的新成员。据统计,目前全国有农民工2.1亿人,已加入工会组织的有7000万人。这么一支庞 ...[更多]

相关专题

调研报告热门信息